TW201322889A - 手持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手持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322889A TW201322889A TW100144847A TW100144847A TW201322889A TW 201322889 A TW201322889 A TW 201322889A TW 100144847 A TW100144847 A TW 100144847A TW 100144847 A TW100144847 A TW 100144847A TW 201322889 A TW201322889 A TW 201322889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housing
- display module
- electronic device
- handheld electronic
- clamping portion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種手持電子裝置,包括一殼體、一顯示模組、一隔板、多個定位柱、多個第一緩衝件以及一致動件。殼體具有一第一開口。顯示模組配置於殼體的第一開口處,且與殼體相分離。隔板配置於殼體內且連接殼體,隔板具有多個定位孔。多個定位柱連接顯示模組,且定位柱分別位於定位孔內。多個第一緩衝件分別位於定位孔內,並且承靠於相應的定位柱與定位孔之間。致動件設置於顯示模組與殼體之間,用以帶動顯示模組產生相對於殼體的一位移。
Description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手持電子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具有震動提示功能的手持式電子裝置。
近年來,隨著資訊技術、無線行動通訊等各項應用的快速發展,使用觸控面板做為使用者指令輸入介面的手持電子裝置,如手機以及平板電腦,已逐漸融入日常生活的使用中。將手機或平板電腦結合震動機制,並在來電時提供震動提示,或者使用者藉由觸控面板進行操作時提供觸覺回饋效果,為目前手持式電子裝置常見的特點之一。
市面上常見手持電子裝置之震動機制常使用偏心馬達(Eccentric motor)帶動機殼或主板來達成。然而,採用偏心馬達作為震動源,除了須佔用手持電子裝置內部配置空間外,更須要將偏心馬達周圍淨空,以預留馬達震動時的擺盪空間或避免電子元件因距離馬達過近而受損。因此,對於講求輕薄短小化的手持電子裝置而言,偏心馬達的擺放空間以及擺放位置,往往成為結構設計的瓶頸。
本發明提供一種手持電子裝置,可提供更立體且多樣化的震動提示效果,且更可取代傳統偏心馬達做為震動提示來源,以省去偏心馬達擺放空間進而增加設計彈性。
本發明提出一種手持電子裝置,其包括一殼體、一顯示模組、一隔板、多個定位柱、多個第一緩衝件以及一致動件。殼體具有一第一開口。顯示模組配置於殼體的第一開口處,且與殼體相分離。隔板配置於殼體內且連接殼體,隔板具有多個定位孔。多個定位柱連接顯示模組,且定位柱分別位於定位孔內。多個第一緩衝件分別位於定位孔內,並且承靠於相應的定位柱與定位孔之間。致動件設置於顯示模組與殼體之間,用以帶動顯示模組產生相對於殼體的一位移。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為本發明之一種實施例的一種手持電子裝置示意圖。圖2為圖1之手持電子裝置的爆炸圖。圖3為圖1之手持電子裝置沿I-I’線的剖面圖。請同時參考圖1至圖3,手持電子裝置100包括一殼體110、一顯示模組120、一隔板130、多個定位柱140、多個第一緩衝件150以及一致動件160。致動件160包括一壓電元件,其設置於顯示模組120與殼體110之間,其中顯示模組120與殼體110分別承靠致動件160。當手持電子裝置100接收到外來指令如手機來電或觸控操作時,致動件160則可以帶動顯示模組120產生相對於殼體110的一位移,以產生震動提示。殼體110具有一第一開口112。顯示模組120配置於殼體110的第一開口112處,且與殼體110相分離。此外,顯示模組120更包括一框架122以及一顯示面板124,框架122承載顯示面板124。隔板130配置於殼體110內並連接殼體110,且隔板130還具有多個定位孔132。定位柱140與顯示模組120之框架122的底部122a相連接,且定位柱140分別定位於定位孔132內。多個第一緩衝件150分別位於定位孔132內,並且承靠於相應的定位柱140與定位孔132之間。
圖4為本實施例之定位柱140、第一緩衝件150以及隔板130的局部放大圖。請參照圖4,各第一緩衝件150例如是一墊圈152,其圍繞所對應的定位柱140,且墊圈152的外圓周面更環設一凹槽154,隔板130藉由定位孔132卡掣於凹槽154上。其中第一緩衝件150可為橡膠或泡棉等彈性材料。
此外,定位柱140的一端可設置鎖固件190,用以將第一緩衝件150固定於定位柱140上。各鎖固件190具有一頭部191,頭部191的外徑大於定位柱140的外徑,且顯示模組120與頭部191分別承靠於墊圈152的上下兩側。故當鎖固件190鎖附於定位柱140時,第一緩衝件150可被頭部191與顯示模組120固定於定位柱140上。
在本實施例中,鎖固件190包括螺釘192與墊片194,且墊片194上具有一貫孔194a。當鎖固件190鎖附於定位柱140上時,螺釘192穿過墊片194之貫孔194a鎖附在定位柱140上,螺釘192之頭部191搭接在墊片194上,以藉由墊片194將第一緩衝件150固定。此外,在其他未繪之實施例中,也可以考慮省略墊片194。鎖固件190鎖附於定位柱140上時,可利用螺釘192頭部191將第一緩衝件150固定。當顯示模組120相對於殼體110移動時,第一緩衝件150可容許並且緩衝顯示模組120與隔板130之間的相對位移。
請再參照圖3,手持電子裝置100更可具有一觸控面板170,使本實施例的設計更可應用於觸控式手持電子裝置100中,並以觸控面板170做為使用者輸入操作指令的介面。觸控面板170設置於殼體110的第一開口112處,並且覆蓋顯示模組120,且觸控面板170連接殼體110。在殼體110之第一開口112周圍與顯示模組120之間更有一第二緩衝件180,以做為殼體110與顯示模組120之間的緩衝以及間隔。當顯示模組120有相對於殼體110的移動產生時,第二緩衝件180可容許並且緩衝顯示模組120與殼體110的相對位移。第二緩衝件180可為橡膠或泡棉等彈性材料。此外,手持電子裝置100之殼體110內更可有一內部模組185,隔板130更具有一第二開口134,內部模組185穿過隔板130的第二開口134並承靠顯示模組120。其中,內部模組185可為手持電子裝置100的主板及其主板上的電子元件、金屬屏蔽殼或者機構結構件等。
圖5為本發明之一種實施例的一種手持電子裝置示意圖。圖6為圖5之手持電子裝置的爆炸圖。圖7為圖5之手持電子裝置沿Ⅱ-Ⅱ’線的剖面圖。請同時參考圖5至圖7,本實施例與第一種實施例在結構上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本實施例中,手持電子裝置200之觸控面板270與顯示模組220相連接,並與殼體210相分離。此外,隔板230更具有一第三開口236,致動件260位於第三開口236內。本實施例中其餘未詳述結構件及其連接方式與第一種實施例類似。
圖8為圖3之實施例之結構連接示意圖。請參考圖8,在此實施例中,手持電子裝置100依其結構連結關係可分為上模組300以及下模組400。其中,觸控面板170以及隔板130皆與殼體110連接,可視為上模組300。定位柱140與顯示模組120連接,可視為下模組400。而隔板130與定位柱140之間有第一緩衝件150做為間隔,且殼體110在第一開口112周圍與顯示模組120之間亦有第二緩衝件180做為間隔。致動件160可帶動上模組300與下模組400產生相對移動。圖9為圖7之實施例之結構連接示意圖。請參考圖9,殼體210與隔板230連接,可視為上模組500。觸控面板270以及定位柱140皆與顯示模組220連接,可視為下模組600。故在此實施例中,致動件260通電後可帶動上模組500與下模組600產生相對移動。因此,本發明可取代傳統偏心馬達做為產生震動提示的設計。此外,手持電子裝置更可利用結構間的連接關係改變使震動提示的產生方式有所不同。為詳細說明致動件帶動顯示模組相對於殼體移動的作動方式,本文特舉下列實施例說明之。
圖10A為本發明之手持電子裝置之致動件設置於顯示模組與殼體之間的放大示意圖。圖10B為致動件通電後彎曲帶動顯示模組與殼體產生相對位移的示意圖。請同時參考圖10A及圖10B,其手持電子裝置700之殼體710更可具有一斜面714,斜面714承靠顯示模組720,故殼體710與顯示模組720可沿著斜面714產生相對移動。顯示模組720具有一第一夾持部726a以及一第二夾持部726b,分別夾持致動件760的兩端,殼體710具有一第三夾持部716a,夾持致動件760的中央。在圖10B中,致動件760在通電後彎曲可帶動第一夾持部726a以及第二夾持部726b相對於第三夾持部716a移動,亦即帶動顯示模組720沿斜面714相對於殼體710移動。
相反地,在本發明另一未繪之實施例中,其顯示模組也可僅具有一第四夾持部,夾持致動件的中央。殼體具有第五夾持部以及第六夾持部,此二夾持部分別夾持致動件頭尾兩端。致動件通電後彎曲帶動第四夾持部相對於第五夾持部以及第六夾持部運動。故顯示模組與殼體之間仍會沿著斜面產生相對運動。
圖11為圖10B之局部結構的側視圖,在本實施例中,當手持電子裝置700接受到一外來指令,致動件760帶動顯示模組720與殼體710相對移動,其中顯示模組720沿斜面714移動,可產生相對於斜面714的位移D,位移D可依斜面714產生平行於殼體710之第一位移分量D1以及垂直於殼體710第二位移分量D2。
綜上所述,本發明之手持電子裝置利用其結構之間連接關係,再搭配一具有壓電元件的致動件,使震動提示藉由致動件帶動顯示模組相對於殼體移動,或是藉由致動件帶動顯示模組與觸控面板一起相對於殼體移動所產生。如此,可取代傳統偏心馬達做為震動提示來源,以節省偏心馬達所需擺放空間以增加設計彈性。此外,本發明更可在殼體與顯示模組之間設置斜面,以提供垂直於顯示平面的位移分量以及平行於顯示平面的位移分量,產生立體的震動提示效果。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手持電子裝置
110...殼體
112...第一開口
120...顯示模組
122...框架
122a...底部
124...顯示面板
130...隔板
132...定位孔
134...第二開口
140...定位柱
150...第一緩衝件
152...墊圈
154...凹槽
160...致動件
170...觸控面板
180...第二緩衝件
185...內部模組
190...鎖固件
191...頭部
192...螺釘
194...墊片
194a...貫孔
200...手持電子裝置
210...殼體
220...顯示模組
230...隔板
236...第三開口
260...致動件
270...觸控面板
300...上模組
400...下模組
500...上模組
600...下模組
700...手持電子裝置
710...殼體
714...斜面
716a...第三夾持部
720...顯示模組
726a...第一夾持部
726b...第二夾持部
760...致動件
D...位移
D1...第一位移分量
D2...第二位移分量
圖1為本發明之一種實施例之手持電子裝置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之一種實施例之手持電子裝置爆炸圖。
圖3為本發明之一種實施例之手持電子裝置沿Ⅰ-Ⅰ’線的剖面圖。
圖4為圖3之定位柱與第一緩衝件的放大圖。
圖5為本發明之一種實施例之手持電子裝置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之一種實施例之手持電子裝置爆炸圖。
圖7為本發明之一種實施例之手持電子裝置沿Ⅱ-Ⅱ’線的剖面圖。
圖8為本發明之一種實施例之結構連接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之一種實施例之結構連接示意圖。
圖10A為本發明之一種實施例之手持電子裝置之致動件設置於顯示模組與殼體之間的放大示意圖。
圖10B為本發明之一種實施例之致動件通電後帶動顯示模組與殼體產生相對位移的示意圖。
圖11為本發明之一種實施例之致動件通電後帶動顯示模組與殼體產生相對位移的側視圖。
100...手持電子裝置
110...殼體
120...顯示模組
130...隔板
140...定位柱
150...第一緩衝件
Claims (14)
- 一種手持電子裝置,包括:一殼體,具有一第一開口;一顯示模組,配置於該殼體的該第一開口處,且與該殼體相分離;一隔板,配置於該殼體內且連接該殼體,該隔板具有多個定位孔;多個定位柱,連接該顯示模組,且該些定位柱分別位於該些定位孔內;多個第一緩衝件,分別位於該些定位孔內,並且承靠於相應的該定位柱與該定位孔之間;以及一致動件,設置於該顯示模組與該殼體之間,用以帶動該顯示模組產生相對於該殼體的一位移。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手持電子裝置,更包括一觸控面板,設置於該第一開口處並且覆蓋該顯示模組。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手持電子裝置,其中該觸控面板連接該殼體。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手持電子裝置,更包括一第二緩衝件,承靠於該殼體與該顯示模組之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手持電子裝置,其中該觸控面板與該殼體相分離,並且連接該顯示模組。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手持電子裝置,其中該顯示模組包括一框架以及一顯示面板,該框架承載該顯示面板,且該些定位柱連接該框架的一底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手持電子裝置,更包括一內部模組,位於該殼體內,該隔板具有一第二開口,且該內部模組穿過該開口並承靠該顯示模組。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手持電子裝置,其中該致動件包括一壓電元件。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手持電子裝置,其中該殼體具有一斜面,承靠於該顯示模組,該致動件適於帶動該顯示模組沿該斜面移動,產生相對於該斜面的該位移。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手持電子裝置,其中該顯示模組具有一第一夾持部以及一第二夾持部,分別夾持該致動件的兩端,而該殼體具有一第三夾持部,夾持該致動件的中央,該致動件適於在通電後彎曲以帶動該第三夾持部相對於該第一夾持部以及該第二夾持部移動。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手持電子裝置,其中該顯示模組具有一第四夾持部,夾持該致動件的中央,而該殼體具有一第五夾持部以及一第六夾持部,分別夾持該致動件的兩端,該致動件適於在通電後彎曲以帶動該第四夾持部相對於該第五夾持部以及該第六夾持部移動。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手持電子裝置,其中該隔板更包括一第三開口,該致動件位於該第三開口內。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手持電子裝置,其中各該第一緩衝件包括一墊圈,該墊圈圍繞所對應的該定位柱,且該墊圈的外圓周面環設一凹槽,該隔板藉由該定位孔卡掣於該凹槽上。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手持電子裝置,更包括多個鎖固件,分別鎖附於該些定位柱的一端,各該鎖固件具有一頭部,該頭部的外徑大於該定位柱的外徑,且該顯示模組與該頭部分別承靠於該墊圈的上下兩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3/304,422 US8837143B2 (en) | 2011-11-25 | 2011-11-25 |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322889A true TW201322889A (zh) | 2013-06-01 |
TWI466622B TWI466622B (zh) | 2014-12-21 |
Family
ID=484666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0144847A TWI466622B (zh) | 2011-11-25 | 2011-12-06 | 手持電子裝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837143B2 (zh) |
CN (1) | CN103139336B (zh) |
TW (1) | TWI46662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1320854A (zh) * | 2011-11-02 | 2013-05-16 | Au Optronics Corp | 電子裝置的外殼及電子裝置 |
DE102014000829B4 (de) | 2014-01-21 | 2019-02-28 | Harald Kobolla | Tragbarer Computer mit einer haptischen Ausgabeeinrichtung |
KR102365738B1 (ko) * | 2015-03-10 | 2022-02-22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및 휴대용 단말기 |
KR102334863B1 (ko) * | 2016-04-19 | 2021-12-03 | 니폰 덴신 덴와 가부시끼가이샤 | 의사 역각 발생 장치 |
US11150731B2 (en) * | 2018-09-28 | 2021-10-19 | Apple Inc. | Multi-modal haptic feedback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a single haptic actuator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363276A (en) * | 1993-09-01 | 1994-11-08 | Ncr Corporation | Apparatus for containing and supporting electronic components |
US6061231A (en) * | 1993-09-01 | 2000-05-09 | Ncr Corporation | Computer display assembly |
US6429846B2 (en) | 1998-06-23 | 2002-08-06 | Immersion Corporation | Haptic feedback for touchpads and other touch controls |
US6865076B2 (en) * | 1999-02-04 | 2005-03-08 | Palmone, Inc. | Electronically-enabled housing apparatus for a computing device |
JP4344887B2 (ja) * | 2004-10-13 | 2009-10-14 | 株式会社カシオ日立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 | 携帯情報端末 |
JP4581726B2 (ja) * | 2004-12-28 | 2010-11-17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および携帯機器 |
US7627351B2 (en) * | 2006-07-11 | 2009-12-01 | Rich Doug L | Cellular alert device |
US7558054B1 (en) * | 2008-01-03 | 2009-07-07 | Apple Inc. | Display window securing system |
US8417298B2 (en) * | 2008-04-01 | 2013-04-09 | Apple Inc. | Mounting structures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
US7933123B2 (en) * | 2008-04-11 | 2011-04-26 | Apple Inc. |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two-piece housing |
US8217908B2 (en) * | 2008-06-19 | 2012-07-10 | Tactile Displays, Llc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teractive display with tactile feedback |
US20100156823A1 (en) | 2008-12-23 | 2010-06-24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ouch-sensitive display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same to provide tactile feedback |
US8384680B2 (en) * | 2008-12-23 | 2013-02-26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 |
CN201548948U (zh) * | 2009-11-09 | 2010-08-11 |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触摸屏反馈装置 |
US8766933B2 (en) | 2009-11-12 | 2014-07-01 | Senseg Ltd. | Tactile stimulation apparatus having a composite section comprising a semiconducting material |
TWI446312B (zh) * | 2010-09-10 | 2014-07-21 | Au Optronics Corp | 顯示裝置 |
TWM416140U (en) * | 2011-05-25 | 2011-11-11 | Wistron Corp | Touch displaying apparatus |
CN202135103U (zh) * | 2011-06-27 | 2012-02-01 | 瑞声声学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 压电振动器 |
US8737062B2 (en) * | 2011-11-22 | 2014-05-27 | Htc Corporation |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
-
2011
- 2011-11-25 US US13/304,422 patent/US8837143B2/en active Active
- 2011-12-06 TW TW100144847A patent/TWI466622B/zh active
-
2012
- 2012-01-13 CN CN201210011416.4A patent/CN103139336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30135794A1 (en) | 2013-05-30 |
CN103139336B (zh) | 2015-07-01 |
TWI466622B (zh) | 2014-12-21 |
US8837143B2 (en) | 2014-09-16 |
CN103139336A (zh) | 2013-06-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449493B (zh) | 手持電子裝置 | |
US9846454B2 (en) | Electronic device | |
TWI441447B (zh) | 觸覺回饋模組 | |
JP6276761B2 (ja) | ハプティック効果をタッチスクリーンに提供する一体化圧電材料を有するサスペンション部材 | |
TWI466622B (zh) | 手持電子裝置 | |
JP2016029590A (ja) | 横方向に駆動される圧電アクチュエータを使用する触覚フィードバック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 |
CN112805666B (zh) | 操作装置 | |
JP5034628B2 (ja) | 携帯情報機器 | |
JP5716761B2 (ja) | タッチパネル支持体 | |
JP2015169693A (ja) | 表示装置 | |
JP2019074984A (ja) | キーボード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
US8634032B2 (en) | Television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 |
CN111033775A (zh) | 振动组件 | |
JP5841113B2 (ja) | タッチパッド構造及び電子機器 | |
JP7154040B2 (ja) | 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触感呈示装置 | |
US11599195B2 (en) | Structure and tactile sensation providing apparatus | |
KR20120130994A (ko) | 피에조 액츄에이터 | |
US12112616B2 (en) | Haptic feedback system | |
JP2015184961A (ja) | タッチパネル | |
CN101943809B (zh) | 显示模块 | |
EP3575927A1 (en) | Unit and tactile sensation providing apparatus | |
JP2022105325A (ja) | 装置及び振動発生装置 | |
JP2022164198A (ja) | タッチパネル付き表示装置 | |
KR20060125420A (ko) | 휴대용 전자기기의 버튼조립체 설치구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