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21853A - 光學顯示面板、面板顯示模組及遮光結構形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光學顯示面板、面板顯示模組及遮光結構形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21853A
TW201321853A TW100143701A TW100143701A TW201321853A TW 201321853 A TW201321853 A TW 201321853A TW 100143701 A TW100143701 A TW 100143701A TW 100143701 A TW100143701 A TW 100143701A TW 201321853 A TW201321853 A TW 20132185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multilayer structure
optical multilayer
attached
shield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437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57656B (zh
Inventor
Nan-Jui Chen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TW1001437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57656B/zh
Priority to CN201210073551.1A priority patent/CN102608779B/zh
Publication of TW2013218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218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576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57656B/zh

Link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露一種光學顯示面板、具有該光學顯示面板之面板顯示模組及用於光學顯示面板之遮光結構形成方法。該光學顯示面板包含一光學多層結構及一遮光件。該光學多層結構具有一入光側、相對於該入光側之一出光側及鄰接於該入光側及該出光側之間之一邊側。該遮光件具有一反射抑制表面,該遮光件連續貼附於該入光側、該邊側及該出光側上且該反射抑制表面正對該邊側。藉此,自該光學多層結構中經該邊側射出之光線經該反射抑制表面反射後,其強度大幅降低,有效抑制習知面板側邊反射的光線可能加重漏光的程度。

Description

光學顯示面板、面板顯示模組及遮光結構形成方法
本發明關於一種光學顯示面板、面板顯示模組及遮光結構形成方法,尤指一種側邊具有遮光結構之光學顯示面板、具有該光學顯示面板之面板顯示模組及用於該光學顯示面板之遮光結構形成方法。
液晶顯示螢幕已成為主流顯示裝置,液晶顯示螢幕主要由背光模組提供背光,以選擇性地穿過液晶面板,以達到影像顯示的功能。液晶面板為一光學多層結構,於正常的顯示機制中,背光模組所提供之光線應完整經過該光學多層結構,但實際上液晶顯示螢幕各部件之組合仍因組合公差的限制,故或多或少有一些光線非經預定路徑行進而射出液晶面板,造成漏光現象。目前常見的解決之道多於液晶面板之入光側及出光側分別貼附遮光膠帶,以防止光線經非預定路徑進入液晶面板內,並防止光線經非預定路徑射出液晶面板。一般而言,此遮光膠帶需對齊偏光片黏貼,但液晶面板之邊長不短,使得人工貼附遮光膠帶時,不易對齊,極易造成疊置在偏光片上或是於偏光片與遮光膠帶形成間隙。疊置現像可能造成其他部件組合度不佳,間隙則極可能有光線從此處溢漏出。因此,目前液晶面板多利用外部結構框架輔助遮蓋液晶面板邊緣,以對自遮光膠帶漏出之光線再次遮蔽,企圖降低漏光對使用者的影響,但此將使得螢幕邊框難以縮小,隨著對液晶顯示螢幕的規格日益要求嚴格,無論是顯示區域的擴大,或是裝置體積的縮小,邊框寬度設計隨之縮小,以結構框架輔助遮光的效果將趨減弱,目前於液晶面板之入光側及出光側分別以人工貼附膠帶的方式所產生之漏光問題仍難克服。
鑑於先前技術中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之一在於提供一種光學顯示面板,利用具有一反射抑制表面之遮光件包覆面板之側邊緣,降低光線反射強度,進而抑制漏光的程度。
本發明之光學顯示面板包含一光學多層結構及一遮光件。該光學多層結構具有一入光側、相對於該入光側之一出光側及鄰接於該入光側及該出光側之間之一邊側。該遮光件具有一反射抑制表面,該遮光件連續貼附於該入光側、該邊側及該出光側上且該反射抑制表面正對該邊側。藉此,自該光學多層結構中經該邊側射出之光線經該反射抑制表面反射後,其強度大幅降低。故當該遮光件於該出光側貼附不佳致有間隙產生時,縱有被該反射抑制表面反射之光線經該間隙射出該光學多層結構,其造成之漏光強度亦能被大幅降低;又且當該遮光件於該入光側貼附不佳致有間隙產生時,經由該間隙斜向進入該光學多層結構之光線被該反射抑制表面反射後,其強度大幅降低,使得此光線縱經於該出光側之間隙射出該光學多層結構,其造成之漏光程度亦能被減輕。因此,本發明利用該遮光件有效抑制習知面板側邊反射的光線可能加重漏光的程度。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面板顯示模組,具有本發明之光學顯示面板結構,故同樣地該面板顯示模組亦具有降低自面板側邊反射之光線的強度,進而抑制漏光的程度。
本發明之面板顯示模組包含一光學多層結構、一遮光件及一框架。該光學多層結構具有一入光側、相對於該入光側之一出光側及鄰接於該入光側及該出光側之間之一邊側。該框架用以固定該光學多層結構。進一步地,該遮光件亦可同時貼附於該框架上,一次固定前述各部件,簡化其他固定件或固定結構之設置。同理,本發明之面板顯示模組亦具有本發明之光學顯示面板之功效。因此,自該光學多層結構中經該邊側射出之光線經該反射抑制表面反射後,其強度大幅降低,有效抑制習知面板側邊反射的光線可能加重漏光的程度。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用於光學顯示面板之遮光結構形成方法,利用具有一反射抑制表面之遮光件包覆面板之側邊緣,降低光線反射強度,進而抑制漏光的程度。
本發明之遮光結構形成方法首先準備一光學多層結構,其中該光學多層結構具有一入光側、相對於該入光側之一出光側及鄰接於該入光側及該出光側之間之一邊側。該遮光結構形成方法接著準備一撓性遮光件,其中該撓性遮光件具有一反射抑制表面。該遮光結構形成方法將該撓性遮光件連續貼附於該入光側、該邊側及該出光側上且該反射抑制表面正對該邊側;至此,包覆該光學多層結構之側邊之遮光結構即形成。藉此,自該光學多層結構中經該邊側射出之光線經該反射抑制表面反射後,其強度大幅降低,該該光學顯示面板能有效抑制習知面板側邊反射的光線可能加重漏光的程度。
關於本發明之優點與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發明詳述及所附圖式得到進一步的瞭解。
請參閱第1圖及第2圖,第1圖為根據本發明之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之一光學顯示面板1之俯視圖,第2圖為光學顯示面板1沿第1圖中線X-X之局部剖面圖。光學顯示面板1包含一光學多層結構12、複數個遮光件14及複數個控制晶片16(於第2圖中僅顯示其一)。光學多層結構12之四個側邊均以遮光件14包覆,控制晶片16設置於其中一或多個側邊。利用遮光件14之遮蔽及抑制反射效果,光學顯示面板1之漏光現象可被有效抑制。
進一步來說,光學多層結構12具有一入光側122、相對於入光側122之一出光側124及鄰接於入光側122及出光側124之間之一邊側126。於本實施例中,光學多層結構12係一液晶面板,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光學多層結構12於入光側122包含一下基板128及貼附於下基板128上之一下偏光片130,光學多層結構12於出光側124包含一上基板132及貼附於上基板132上之一上偏光片134,上基板132與下基板128相對設置且於邊側126形成一階梯結構136,控制晶片16設置於階梯結構136上。遮光件14具有一反射抑制表面142,遮光件14連續貼附於入光側122、邊側126及出光側124上並覆蓋控制晶片16,並且反射抑制表面142正對邊側126。藉此,自光學多層結構12中經邊側126射出之光線經反射抑制表面142反射後,其強度大幅降低。
請併參閱第3圖,第3圖為遮光件14之示意圖,其視角為第2圖中下方觀看遮光件14。為使遮光件14能盡量密貼邊側126,遮光件14具有吻合階梯結構136之凸台結構144及形成於凸台結構144上之複數個凹槽146,遮光件14利用凸台結構144填補階梯結構136並使得控制晶片16容置於凹槽146中。此填補結構設計有助於外觀完整,亦有助於遮光件14於邊側126對射出之光線的反射抑制效果;但本發明仍不以此為限。於實作上,遮光件14可為一深色膠帶15,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例如直接使用塑膠、橡膠等射出成形,以形成遮光件14。利用射出成形的方式,有利於前述凸台結構144、凹槽146形成及其形成位置之精度,且遮光件14之組裝置可藉由直接將射出件套上光學多層結構12之側邊來實施。採用膠帶15有利於其形成之遮光件14能穩固附著於光學多層結構12上,此膠帶15可特別訂製以產生所需表面結構,例如對膠帶15局部伸展塑形以形成前述凸台結構144、凹槽146等,抑或直接使用均勻厚度之膠帶製成,另於特定位置以多層膠帶疊置或另貼附結構物於膠帶上以形成所需表面結構,如第4圖所示。利用此膠帶15黏貼於光學多層結構12上即可形成遮光件14,於黏貼的過程中,需留意前述表面結構(即凸台結構144、凹槽146)需對齊階梯結構136及控制晶片16。
於本實施例中,遮光件14緊鄰下偏光片130貼附於下基板128上,遮光件14亦緊鄰上偏光片134貼附於上基板132上。因此,自入光側122進入之光線僅能經由下偏光片130進入光學多層結構12中;同樣地,於光學多層結構12中之光線亦僅能經由上偏光片134自出光側124射出。此時,不會有漏光的氣象發生。但於實際應用上,遮光件14仍可能基於某些原因而未緊鄰下偏光片130或上偏光片134而產生間隙,致使光線亦可能經由該間隙通過。請參閱第5圖,其為根據另一實施例之光學顯示面板之局部剖面圖,為便於說明,其剖面位置選擇未穿過控制晶片16的位置。
於本實施例中,遮光件14與下偏光片130及上偏光片134間分別存有空隙148a、148b,其可能因人工貼附不慎造成。背光自入光側122進入光學多層結構12中,其中部分背光L1將經由空隙148a進入光學多層結構12中,其中背光行進以箭頭表示。於一般背光設置狀況下,此部分背光L1多為斜向進入光學多層結構12中,而於邊側126處被遮光件14反射,形成反射的背光L2。由於本發明之遮光件14具有反射抑制表面142,反射的背光L2的強度明顯減弱,故反射的背光L2縱使有可能經由空隙148b射出光學多層結構12,因其強度已顯著衰減,所造成的漏光程度即被有效抑制。另外,非經空隙148a進入光學多層結構12中之部分背光亦可能因散射、折射等原因而朝向邊側126行進而被遮光件14反射,並可能進一步亦經由空隙148b射出光學多層結構12,但同樣的,此反射的背光的強度亦已明顯減弱,故能造成的漏光程度亦被有效抑制。
因此,縱使遮光件14於光學多層結構12之入光側122、出光側124貼附不佳致有空隙148a、148b產生時,溢出之光線的強度已被減弱,故仍有效抑制漏光程度。當選用適當的材料製作遮光件14,尤其是形成反射抑制表面142之材料,漏光抑制應的效果應可達使用者可接受甚至難為使用者察覺的程度。補充說明的是,遮光件14之反射抑制表面142之反射抑制效果可利用光吸收或光折射的原理,均可減少折射強度,故本發明之遮光件14不限於深色膠帶。即使利用光吸收的原理,膠帶使用的顏色亦可配合背光之光譜特性選用,以達最大的吸收效果。另外,於技術邏輯上,遮光件14各部位所需功能不同,貼附於入光側122之遮光件14需遮蔽外來光線進入光學多層結構12中,貼附於出光側124之遮光件14則需遮蔽於光學多層結構12內之光線溢出光學多層結構12,貼附於邊側126之遮光件14則需抑制於光學多層結構12內之光線之反射強度,故反射抑制表面142原則上僅需於遮光件14對應邊側126的部位形成即可。於本實施例中,為便於遮光件14之製作,遮光件14整體皆為同一材料製成,兼具遮光、反射抑制的功能;但本發明不此以為限。
請參閱第2圖及第6圖,第6圖為根據本發明之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之面板顯示模組3之局部剖面圖。面板顯示模組3結構大致上為第2圖所示之光學顯示面板1加上用以固定光學多層結構12之一框架18及一背光模組20。進一步來說,於本實施例中,光學多層結構12係透過遮光件34固定於框架18上,亦即遮光件34同時貼附於光學多層結構12及框架18,其可利用於膠帶上對應需黏貼的部位塗佈黏膠來實作。框架18具有一前側182及相對前側182之一後側184,光學多層結構12設置於前側182,背光模組20相對光學多層結構12固定於後側184。
相較於遮光件14及膠帶15,遮光件34包含一C形遮光部342及與C形遮光部342連接之一撓性貼附部344,其中反射抑制表面346位於C形遮光部342內側表面,故C形遮光部342即相當於前述實施例中,遮光件14及膠帶15所揭示之結構,C形遮光部342之其他相關說明可直接參閱前文,不再贅述。於本實施例中,撓性貼附部344連續貼附C形遮光部342、框架18之前側182、邊側186及後側184、及背光模組20。於本實施例中,遮光件34可直接利用深色膠帶製作,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補充說明的是,撓性貼附部344同時貼附C形遮光部342、框架18及背光模組20,除可將這些部件直接固定在一起外,亦有遮蔽這些部件之間的接縫,進一步防止自這些接縫漏光的可能性。
另外,於第6圖中面板顯示模組3之遮光件34使用膠帶同時形成C形遮光部342及自C形遮光部342延伸之撓性貼附部344,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請參閱第7圖,其為根據另一實施例之面板顯示模組之局部剖面圖。第7圖之面板顯示模組與前述面板顯示模組3結構大致相同,主要不同之處在於第7圖之面板顯示模組之遮光件35包含獨立之C形遮光部352及撓性貼附部354。藉此,C形遮光部352可採其他方式製作,例如射出成形,撓性貼附部354則仍可採用膠帶製作,使得遮光件35之設計更具彈性。關於C形遮光部352及撓性貼附部354之其他說明,可參閱前述C形遮光部342及撓性貼附部344之相關說明,不再贅述。
請參閱第8圖,其為本發明之遮光結構形成方法之主要流程圖。本發明之遮光結構形成方法用於光學顯示面板,例如前述光學顯示面板1及具有本發明之光學顯示面板之面板顯示模組3。遮光結構形成方法主要先準備一光學多層結構,如步驟S100所示,其中該光學多層結構用於一光學顯示面板並具有一入光側、相對於該入光側之一出光側及鄰接於該入光側及該出光側之間之一邊側;遮光結構形成方法亦準備一撓性遮光件,如步驟S120所示,其中該撓性遮光件具有一反射抑制表面;接著,遮光結構形成方法將該撓性遮光件連續貼附於該入光側、該邊側及該出光側上且該反射抑制表面正對該邊側,如步驟S140所示。為便於說明,以下實施例直接以面板顯示模組3之結構為基礎,說明本發明之遮光結構形成方法。
請參閱第6圖、第9A、9B圖及第10至第16圖,第9A圖及第9B圖為根據本發明之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之遮光結構形成方法之流程圖,第10至第16圖為面板顯示模組3之遮光結構之形成流程圖。該遮光結構形成方法先準備光學多層結構12,如步驟S200所示;另亦準備一撓性遮光件34a,如步驟S210所示。其中撓性遮光件34a可為一深色膠帶,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該深色膠帶之表面上選擇性塗佈有黏膠,以利後續貼附作業;另外,為配合光學多層結構12之階梯結構136及適應控制晶片16之設置,撓性遮光件34a上形成有凸台結構144及凹槽146,其形成方式可參閱前述遮光件14、膠帶15之相關說明,不另贅述。
該遮光結構形成方法接著將撓性遮光件34a之側邊部於光學多層結構12之入光側122緊鄰下偏光片130貼附於下基板128上,如步驟S220及第10圖所示。該遮光結構形成方法接著再將撓性遮光件34a連續貼附於光學多層結構12之邊側126且反射抑制表面346正對邊側126,如步驟S230及第11圖所示。接著,該遮光結構形成方法將撓性遮光件34a於光學多層結構12之出光側124緊鄰上偏光片134連續貼附於上基板132上,如步驟S240及第12圖所示。
補充說明的是,因光學多層結構12至少有一側邊上設置有控制晶片16,故於貼附作業時,應先將凹槽146對齊控制晶片16,使得於撓性遮光件34a貼附於邊側126時,控制晶片16能容置於凹槽146中。於本實施例中,因凹槽146及凸台結構144之設置位置,原則上將於撓性遮光件34a貼附於光學多層結構12之出光側124時(即於步驟S240),始有凹槽146與控制晶片16之對位問題,惟若將凹槽146及凸台結構144之設置位置調整至如第10圖中虛線所示者,則凹槽146與控制晶片16之對位將於撓性遮光件34a貼附於光學多層結構12之邊側126時發生(即於步驟S230),此時凹槽146與控制晶片16配合情形如第11圖中虛線所示者。另外,於實作上,為使撓性遮光件34a能較易平整地貼附於光學多層結構12,於步驟S220中,即先將凹槽146大致對齊控制晶片16,再將撓性遮光件34a貼附至光學多層結構12之入光側122。
至此,撓性遮光件34a包覆光學多層結構12側邊之作業已完成,面板顯示模組3之C形遮光部342即隨之形成,撓性遮光件34a剩餘部分即可作為面板顯示模組3之撓性貼附部344。接著,該遮光結構形成方法進一步準備框架18,如步驟S250所示。該遮光結構形成方法將光學多層結構12連同撓性遮光件34a放置於框架18之前側182上,如步驟S260及第13圖所示。於實作上,撓性遮光件34a正對框架18之表面上亦得塗佈黏膠,便於光學多層結構12與撓性遮光件34a直接固定於框架18上,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該遮光結構形成方法接著將撓性遮光件34a連續貼附於框架18之前側182,如步驟S270及第14圖所示。於步驟S270中,撓性遮光件34a反折以貼附於前側182時,亦可同時貼附C形遮光部342,進一步增加C形遮光部342及光學多層結構12與框架18間之固定強度。
接著,該遮光結構形成方法將撓性遮光件34a連續貼附於框架18之邊側186,如步驟S280及第15圖所示。接下來,在撓性遮光件34a連續貼附於框架18之後側184之前,該遮光結構形成方法先準備背光模組20,如步驟S290所示;該遮光結構形成方法將背光模組20相對光學多層結構12放置於框架18之後側184上,如步驟S300及第16圖所示。接著,該遮光結構形成方法將撓性遮光件34a連續貼附於框架18之後側184及背光模組20,如步驟S310及第6圖所示。此時,面板顯示模組3即完成。面板顯示模組3之各部件之說明,請參閱前文說明,不再贅述。
如前述說明,本發明利用具有反射抑制表面之遮光結構包覆光學顯示面板之周邊以達到抑制漏光強度的目的,由於反射抑制表面能抑制自該光學多層結構中經該邊側射出之光線反射後之強度,故縱使於光學顯示面板上、下側之遮光結構貼附不佳之情形下,因被反射抑制表面反射之光線的強度已大幅減弱,故反射自光學顯示面板邊側之光線所造成之漏光即可被減輕,雖然自光學顯示面板漏出之光線來源不止於反射自邊側之光線,但其對漏光的貢獻度亦不小,反射自邊側之光線強度被抑制仍能減輕整個漏光程度。因此,本發明利用該遮光件有效抑制習知面板側邊反射的光線可能加重漏光的程度,尤其是於習知面板遮光膠帶貼附不良時,造成間隙產生,更加惡化漏光問題。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之涵蓋範圍。
1...光學顯示面板
3...面板顯示模組
12...光學多層結構
14、34、35...遮光件
15...膠帶
16...控制晶片
18...框架
20...背光模組
34a...撓性遮光件
122...入光側
124...出光側
126...邊側
128...下基板
130...下偏光片
132...上基板
134...上偏光片
136...階梯結構
142、346...反射抑制表面
144...凸台結構
146...凹槽
148a、148b...空隙
182...前側
184...後側
186...邊側
342、352...C形遮光部
344、354...撓性貼附部
L1、L2...背光
S100~S140、S200~S310...實施步驟
第1圖為根據本發明之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之一光學顯示面板之俯視圖。
第2圖為第1圖中光學顯示面板沿線X-X之局部剖面圖。
第3圖為第1圖中光學顯示面板之遮光件之示意圖。
第4圖為用以製成遮光件之膠帶之示意圖。
第5圖為根據另一實施例之光學顯示面板之局部剖面圖。
第6圖為根據本發明之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之面板顯示模組之局部剖面圖。
第7圖為根據另一實施例之面板顯示模組之局部剖面圖。
第8圖為本發明之遮光結構形成方法之主要流程圖。
第9A圖及第9B圖為根據本發明之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之遮光結構形成方法之流程圖。
第10至第16圖為第6圖中面板顯示模組之遮光結構之形成流程圖。
3...面板顯示模組
12...光學多層結構
34...遮光件
16...控制晶片
18...框架
20...背光模組
122...入光側
124...出光側
126...邊側
128...下基板
130...下偏光片
132...上基板
134...上偏光片
182...前側
184...後側
186...邊側
342...C形遮光部
344...撓性貼附部
346...反射抑制表面

Claims (22)

  1. 一種光學顯示面板,包含:一光學多層結構,具有一入光側、相對於該入光側之一出光側及鄰接於該入光側及該出光側之間之一邊側;以及一遮光件,具有一反射抑制表面,該遮光件連續貼附於該入光側、該邊側及該出光側上且該反射抑制表面正對該邊側。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顯示面板,其中該光學多層結構係一液晶面板。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顯示面板,其中該遮光件係一深色膠帶。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顯示面板,其中該光學多層結構於該入光側包含一下基板及貼附於該下基板上之一下偏光片,該遮光件緊鄰該下偏光片貼附於該下基板上。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顯示面板,其中該光學多層結構於該出光側包含一上基板及貼附於該上基板上之一上偏光片,該遮光件緊鄰該上偏光片貼附於該上基板上。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顯示面板,其中該光學多層結構包含一上基板及相對設置之一下基板,該上基板與該下基板於該邊側形成一階梯結構,該光學顯示面板包含至少一控制晶片於該階梯結構上,該遮光件具有至少一凹槽,該遮光件填補該階梯結構使得該控制晶片容置於該凹槽中。
  7. 一種面板顯示模組,包含:一光學多層結構,具有一入光側、相對於該入光側之一出光側及鄰接於該入光側及該出光側之間之一邊側;一遮光件,具有一反射抑制表面,該遮光件連續貼附於該入光側、該邊側及該出光側上且該反射抑制表面正對該邊側;以及一框架,用以固定該光學多層結構。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面板顯示模組,其中該遮光件貼附於該框架。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面板顯示模組,其中該框架具有一前側及相對該前側之一後側,該光學多層結構設置於該前側,該遮光件連續貼附於該前側及該後側。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面板顯示模組,更包含一背光模組,相對該光學多層結構固定於該框架之該後側,其中該遮光件貼附於該背光模組。
  11. 如請求項9所述之面板顯示模組,其中該遮光件包含一C形遮光部及一撓性貼附部,該C形遮光部連續貼附於該入光側、該邊側及該出光側上,該撓性貼附部連續貼附該C形遮光部、該前側及該後側。
  12. 如請求項7所述之面板顯示模組,其中該遮光件係一深色膠帶。
  13. 如請求項7所述之面板顯示模組,其中該光學多層結構於該入光側包含一下基板及貼附於該下基板上之一下偏光片,該遮光件緊鄰該下偏光片貼附於該下基板上。
  14. 如請求項7所述之面板顯示模組,其中該光學多層結構於該出光側包含一上基板及貼附於該上基板上之一上偏光片,該遮光件緊鄰該上偏光片貼附於該上基板上。
  15. 一種用於光學顯示面板之遮光結構形成方法,包含下列步驟:(a) 準備一光學多層結構,該光學多層結構具有一入光側、相對於該入光側之一出光側及鄰接於該入光側及該出光側之間之一邊側;(b) 準備一撓性遮光件,該撓性遮光件具有一反射抑制表面;以及(c) 將該撓性遮光件連續貼附於該入光側、該邊側及該出光側上且該反射抑制表面正對該邊側。
  16. 如請求項15所述之遮光結構形成方法,其中該光學多層結構於該入光側包含一下基板及貼附於該下基板上之一下偏光片,於步驟(c)中,將該撓性遮光件緊鄰該下偏光片貼附於該下基板上。
  17. 如請求項15所述之遮光結構形成方法,其中該光學多層結構於該出光側包含一上基板及貼附於該上基板上之一上偏光片,於步驟(c)中,將該撓性遮光件緊鄰該上偏光片貼附於該上基板上。
  18. 如請求項15所述之遮光結構形成方法,其中步驟(c)由下列步驟實施:(c-1) 先將該撓性遮光件貼附於該入光側;(c-2) 再將該撓性遮光件連續貼附於該邊側且該反射抑制表面正對該邊側;以及(c-3) 再將該撓性遮光件連續貼附於該出光側。
  19. 如請求項18所述之遮光結構形成方法,其中該光學多層結構包含一上基板及相對設置之一下基板,該上基板與該下基板於該邊側形成一階梯結構,至少一控制晶片設置於該階梯結構上,該撓性遮光件具有至少一凹槽,步驟(c-3)由下列步驟實施:將該凹槽對齊該控制晶片;以及將該撓性遮光件貼附於該出光側使得該控制晶片容置於該凹槽中。
  20. 如請求項18所述之遮光結構形成方法,更包含下列步驟:(d) 準備一框架;(e) 將該光學多層結構連同該撓性遮光件放置於該框架上;以及(f) 再將該撓性遮光件連續貼附於該框架。
  21. 如請求項20所述之遮光結構形成方法,其中該框架具有一前側及相對該前側之一後側,該光學多層結構放置於前側,步驟(f)由下列步驟實施:將該撓性遮光件連續貼附於該前側及該後側。
  22. 如請求項21所述之遮光結構形成方法,更包含下列步驟:(g) 準備一背光模組;(h) 將該背光模組相對該光學多層結構放置於該框架之該後側上;以及(i) 將該撓性遮光件連續貼附於該背光模組。
TW100143701A 2011-11-29 2011-11-29 光學顯示面板、面板顯示模組及遮光結構形成方法 TWI4576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43701A TWI457656B (zh) 2011-11-29 2011-11-29 光學顯示面板、面板顯示模組及遮光結構形成方法
CN201210073551.1A CN102608779B (zh) 2011-11-29 2012-03-15 光学显示面板、面板显示模块及遮光结构形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43701A TWI457656B (zh) 2011-11-29 2011-11-29 光學顯示面板、面板顯示模組及遮光結構形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21853A true TW201321853A (zh) 2013-06-01
TWI457656B TWI457656B (zh) 2014-10-21

Family

ID=465262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43701A TWI457656B (zh) 2011-11-29 2011-11-29 光學顯示面板、面板顯示模組及遮光結構形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08779B (zh)
TW (1) TWI45765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01531B2 (en) 2013-12-06 2015-12-01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Touch display device with flexible circuit modul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60522B (zh) * 2014-11-25 2018-05-04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液晶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4865721A (zh) * 2015-04-20 2015-08-2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组件制作方法
CN108859163A (zh) * 2015-04-20 2018-11-2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组件的成型工艺
CN104865720B (zh) * 2015-04-20 2019-06-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显示屏组件及终端
CN104991366A (zh) * 2015-07-13 2015-10-2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终端和方法
CN106773244A (zh) * 2016-12-23 2017-05-3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
TWI646376B (zh) 2017-06-13 2019-01-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
CN111290154A (zh) * 2020-02-24 2020-06-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和拼接屏
CN113126349A (zh) * 2021-04-12 2021-07-16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的组装方法
CN114415405B (zh) * 2021-12-21 2024-01-30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52628A (ja) * 1994-11-25 1996-06-11 Casio Comput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CA2282046A1 (en) * 1998-09-10 2000-03-10 Koji Terumoto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reof
JP4156216B2 (ja) * 2001-06-19 2008-09-24 株式会社 日立ディスプレイズ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7041489A (ja) * 2004-12-14 2007-02-15 Fujitsu Ten Ltd 表示装置、枠部材および反射抑制部材
TWI276893B (en) * 2005-06-22 2007-03-21 Au Optronics Corp A backlight unit
JP2007156009A (ja) * 2005-12-02 2007-06-21 Canon Inc 液晶表示装置
TW201017269A (en) * 2008-10-24 2010-05-01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Display
TWI382075B (zh) * 2008-12-08 2013-01-11 Au Optronics Corp 雙面膠帶與使用該雙面膠帶的液晶顯示器模組
CN101445708B (zh) * 2008-12-23 2012-10-03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双面胶带与使用该双面胶带的液晶显示器模块
JP4821877B2 (ja) * 2009-03-27 2011-11-24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保護板一体型液晶表示パネル及び電子機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01531B2 (en) 2013-12-06 2015-12-01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Touch display device with flexible circuit modu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457656B (zh) 2014-10-21
CN102608779A (zh) 2012-07-25
CN102608779B (zh) 2015-05-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57656B (zh) 光學顯示面板、面板顯示模組及遮光結構形成方法
CN108845450B (zh) 显示组件和电子设备
US11385487B2 (en) Display module and glue dispensing method hereof
TWI457660B (zh) 可減少漏光之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US8599342B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a light-transmitting reinforcing plate arranged on a front surface side of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wherein a photocuring resin is irradiated from only a side surface of the photocuring resin
US20210149089A1 (en) Display device
TWI470321B (zh) 液晶顯示裝置
US8992064B2 (en) Planar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same
KR20150059586A (ko) 아몰레드 모듈의 구조 및 조립 방법
WO2016161663A1 (zh) 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
TWI526721B (zh) 具支撐肋之導光板與使用其之顯示模組
US20090104412A1 (en) External Light Blocking Film For Display Device, Filter For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TWI786412B (zh) 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CN108269500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8873429B (zh) 显示组件的制造方法、显示组件和电子设备
KR101994014B1 (ko) 액정 패널 및 백라이트 모듈 위치설정 접착 구조체와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9637364B (zh) 显示装置
TWI709793B (zh) 液晶顯示裝置
CN110488528B (zh) 一种显示装置
TW201715361A (zh) 觸控顯示裝置
CN214540302U (zh) 显示装置
CN111402739B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
US20160320546A1 (en) Light guide pl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TWI692660B (zh) 反射式顯示裝置
CN206861454U (zh) 胶框、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