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09340A - 含分支鏈胺基酸之膠凍 - Google Patents

含分支鏈胺基酸之膠凍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09340A
TW201309340A TW101101738A TW101101738A TW201309340A TW 201309340 A TW201309340 A TW 201309340A TW 101101738 A TW101101738 A TW 101101738A TW 101101738 A TW101101738 A TW 101101738A TW 201309340 A TW201309340 A TW 20130934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jelly
chain amino
amino acids
branched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017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asatomo Mizuno
Hiroyuki Matsueda
Takashi Fukutani
Yoshihiro Hishikawa
Yukari Kakino
Yasutaka Kadani
Original Assignee
Ajinomoto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jinomoto Kk filed Critical Ajinomoto Kk
Publication of TW2013093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09340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185Acids; Anhydrides, halides or salts thereof, e.g. sulfur acids, imidic, hydrazonic or hydroximic acids
    • A61K31/19Carboxylic acids, e.g. valproic acid
    • A61K31/195Carboxylic acids, e.g. valproic acid having an amino group
    • A61K31/197Carboxylic acids, e.g. valproic acid having an amino group the amino and the carboxyl groups being attached to the same acyclic carbon chain, e.g. gamma-aminobutyric acid [GABA], beta-alanine, epsilon-aminocaproic acid or pantothenic acid
    • A61K31/198Alpha-amino acids, e.g. alanine or edetic acid [EDTA]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21/00Marmalades, jams, jellies or the like; Products from apiculture;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21/10Marmalades; Jams; Jellies; Other similar fruit or vegetable compositions; Simulated fruit produc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3/0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33/1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using additives
    • A23L33/17Amino acids, peptides or proteins
    • A23L33/175Amino aci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30Macromolecular organic or inorganic compounds, e.g. inorganic polyphosphates
    • A61K47/36Polysaccharides; Derivatives thereof, e.g. gums, starch, alginate, dextrin, hyaluronic acid, chitosan, inulin, agar or pect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06Ointments; Bases therefor; Other semi-solid forms, e.g. creams, sticks, g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alimentary tract or the digestive system
    • A61P1/16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alimentary tract or the digestive system for liver or gallbladder disorders, e.g. hepatoprotective agents, cholagogues, litholytic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Mycolog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 Jellies, Jams, And Syrup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課題係提供一種可使一次攝取量少量化,風味及吞服感佳,且具優異的安定性,即使施以加熱處理時亦不會產生褐變(browning),含有由異白胺酸、白胺酸以及纈胺酸所構成之3種分支鏈胺基酸之膠凍。本發明之膠凍係含有由異白胺酸、白胺酸以及纈胺酸所構成之3種分支鏈胺基酸,以及凝膠化劑之膠凍,且特徵係:(1)膠凍之pH值高於3.6,(2)將3種分支鏈胺基酸以及凝膠化劑之膠凍摻合後進行加熱處理,以及,(3)將3種分支鏈胺基酸之一次攝取量填充並密封於容器內。

Description

含分支鏈胺基酸之膠凍
本發明係有關含有由異白胺酸、白胺酸以及纈胺酸所構成之3種分支鏈胺基酸為有效成分之膠凍。
含有由異白胺酸、白胺酸以及纈胺酸所構成之3種分支鏈胺基酸為有效成分之醫藥用製劑係對肝臟疾病等有效的治療藥,目前市售之製劑以顆粒劑為主。然而以前述3種分支鏈胺基酸為有效成分之顆粒劑,一次攝取量約5g,較一般製劑顯著為多,有難以攝取之困難處。另外,由於顆粒劑一般於攝取時有時會殘留於口內齒間,無法順利吞服,特別對高齡者自攝取性的觀點是有問題的製劑。
針對含分支鏈胺基酸的膠凍目前已存在許多研究報告(專利文件1、2)。
先前技術文件 專利文件
專利文件1:特開2003-221330號公報
專利文件2:國際公開2007/043363號公報
然而,含分支鏈胺基酸的膠凍,因所含成分而使安定性劣化,與產生褐變,特別經施以加熱處理時,存在會更 加促進褐變之問題。針對抑制相關的褐變,專利文件1、2並無任何暗示。
本發明之課題係提供一種含分支鏈胺基酸,即使歷經施以加熱處理等嚴格的處理,亦具有優異的安定性且可抑制褐變的膠凍。
進而,本發明之課題係提供可在1次之攝取量,攝取前述3種分支鏈胺基酸之有效量之膠凍。進而解決維持膠凍於流通時之形狀,且提高攜帶性等問題點。
本發明團隊令人驚訝的,針對藉由將膠凍之pH值調整高於3.6,即使施以加熱處理,亦不易產生褐變,並進而針對合適之包裝型態進行重複檢討,發現可獲得於顏色、硬度、溶出率、離水率pH等任一項均未出現大變化,具優異安定性之含分支鏈胺基酸之膠凍。本發明遂至完成。
亦即本發明如下所述。
〔1〕一種膠凍,其係含有由異白胺酸、白胺酸以及纈胺酸所構成之3種分支鏈胺基酸,以及凝膠化劑之膠凍,其特徵係:(1)膠凍之pH值高於3.6,(2)將3種分支鏈胺基酸以及凝膠化劑之膠凍摻合後進行加熱處理,以及,(3)將3種分支鏈胺基酸之一次攝取量填充並密封 於容器內。
〔2〕如〔1〕項之膠凍,其中3種分支鏈胺基酸之濃度係10~50重量%。
〔3〕如〔1〕或〔2〕項之膠凍,其中凝膠化劑係平均分子量為20萬以上之洋菜。
〔4〕如〔1〕~〔3〕項中任一項之膠凍,其中膠凍之斷裂應力(breaking stress)係5000~75000 N/m2
〔5〕如〔1〕~〔4〕項中任一項之膠凍,其係經60℃以上之加熱處理。
〔6〕如〔5〕項之膠凍,其係經60~121℃之加熱處理。
〔7〕如〔1〕~〔6〕項中任一項之膠凍,其中容器係塑膠製。
〔8〕如〔1〕~〔7〕項中任一項之膠凍,其中容器係無法再次密封之容器。
〔9〕如〔1〕~〔8〕項中任一項之膠凍,其中分支鏈胺基酸之一次攝取量為2~10g。
〔10〕如〔1〕~〔9〕項中任一項之膠凍,其中3種分支鏈胺基酸混合粉末之平均粒子徑d50,係300μm以下。
〔11〕如〔1〕~〔10〕項中任一項之膠凍,其中異白胺酸、白胺酸以及纈胺酸之摻合比例係異白胺酸:白胺酸:纈胺酸=1:1.9~2.2:0.8~1.3。
〔12〕一種製造方法,其係含有由異白胺酸、白胺酸以及纈胺酸所構成之3種分支鏈胺基酸,以及凝膠化劑之膠凍之製造方法,且特徵係包含下述步驟: (1)將水性溶液之pH值調整高於3.6,(2)將3種分支鏈胺基酸以及凝膠化劑摻合後進行加熱處理之步驟,(3)將3種分支鏈胺基酸之一次攝取量填充並密封於容器內之步驟。
本發明係藉由將膠凍之pH值調整高於3.6,可提供具優異安定性,即使施以加熱處理,亦不易產生褐變之含由異白胺酸、白胺酸以及纈胺酸所構成之3種分支鏈胺基酸之膠凍。
另外,根據本發明可解決可在1次之攝取量,簡便地攝取前述3種分支鏈胺基酸,進而維持膠凍於流通時之形狀,且提高攜帶性等問題點。
本發明中所指「膠凍」係溶液狀或懸濁狀之水性溶液,藉由凝膠化劑或增黏劑之組合,而形成半固狀者。
本發明之膠凍含有之3種分支鏈胺基酸中,異白胺酸可使用D型、L型、DL型任一種。一般係使用以發酵法所製造之平均粒子徑d50為300μm以下之粒子,且滿足第15次修訂日本醫局醫藥品之各條件所記載之規格者,但並未定於此。
白胺酸可使用D型、L型、DL型任一種。一般係使 用以發酵法或萃取法所製造之平均粒子徑d50為300μm以下之粒子,且滿足第15次修訂日本醫局醫藥品之各條件所記載之規格者,但並未定於此。
纈胺酸可使用D型、L型、DL型任一種。一般係使用以發酵法或合成法所製造之平均粒子徑d50為300μm以下之粒子,且滿足第15次修訂日本醫局醫藥品之各條件所記載之規格者,但並未定於此。
3種分支鏈胺基酸混合粉末之平均粒子徑d50,自攝取時不會感到不適感等食用感之觀點而言,以30~150μm為佳,40~100μm特佳。並未特別限制調整3種分支鏈胺基酸混合粉末之平均粒子徑d50之方法,可採用一般的破碎法。破碎時可使用之破碎機可舉出例如鎚式等衝擊式(高速旋轉式)破碎機、球磨機等滾筒式(媒體式)破碎機以及噴射式等流體式(氣流式)破碎機等。
此處3種分支鏈胺基酸混合粉末之平均粒子徑d50,係根據以下方法測定所得之值。亦即,使用雷射折射/散射式粒度分布定測定裝置(堀場製作所製造,LA-920),將2-丙醇200 mL置入循環槽中,攪拌、超音波照射同時使其循環後,進行對照組測定(測定時超音波係停止),接著,將2-丙醇200 mL置入循環槽中,並使穿透率為約85%,投入待測之胺基酸試料,攪拌、超音波照射同時使其循環後,進行粒徑測定(測定時超音波係停止)。所得之平均粒子徑,係以體積為基準之中位數徑表示。
本發明之膠凍中3種分支鏈胺基酸之濃度,其總量一 般10~50重量%,10~40重量%更佳,10~30重量%,10~25重量%最佳。3種分支鏈胺基酸之濃度未達10重量%時,為攝取必須量之該分支鏈胺基酸,會使膠凍攝取量變多,使攝取變為困難,反之,超過50重量%時,會產生石膏狀之沉降(Caking)狀態,或造成顯著的粗糙的食用感,損及膠凍特有的口感。
異白胺酸、白胺酸以及纈胺酸之摻合比例一般係異白胺酸:白胺酸:纈胺酸=1:1.9~2.2:0.8~1.3。
凝膠化劑可舉出例如洋菜、鹿角膠、三仙膠、關豆膠、果膠、結蘭膠、刺槐豆膠、阿拉比卡膠、黃耆膠(xanthan gum)、明膠等。較佳之凝膠化劑係洋菜。並未特別限制該等凝膠化製劑之型態,可直接使用原體,亦可根據常用方法經粉末化者(例如洋菜粉末、阿拉比卡膠粉末、黃耆膠粉末等),亦可使用薄片型態等。另外,可單獨使用該等之凝膠化劑,亦可併用2種以上。
摻混洋菜作為凝膠化劑時,該洋菜平均分子量以特定範圍內者為佳。藉由摻混平均分子量為特定範圍內之洋菜作為凝膠化劑,本發明之膠凍可為更加抑制褐變,且更具優異的安定性。本說明書中洋菜的「平均分子量」係意指重量平均分子量。
具體而言,洋菜的平均分子量一般為20萬以上,30萬以上更佳,33萬以上,35萬以上,40萬以上特佳。洋菜的平均分子量未達20萬時,經調製之膠凍易產生褐變。另外,並未特別限制洋菜平均分子量的上限值,一般為 300萬以下。
此處洋菜的平均分子量係藉由凝膠過濾管柱層析法測定。
平均分子量為上述特定範圍內之洋菜,可使用市售品,可舉出例如「PS-96」、自「PS-5」至「PS-10」以及「PS-87」(均為商品名,伊那食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等。且「PS」係藥典等級,食品等級係以「S」表示,由於均為同等製品亦包含「S」製品。
相對於膠凍整體凝膠化劑之含量,一般為0.01~5.0重量%,0.02~3.0重量%更佳。
本發明之膠凍,膠凍之pH在特定範圍內相當重要。藉由使膠凍之pH在特定範圍內,可使本發明之膠凍具優異安定性,即使施以加熱處理時亦不易產生褐變,且味覺亦佳。具體而言,膠凍之pH一般較3.6為高,較3.6為高未達11時更佳,4.0~10亦佳,進而5.0~8.0亦佳,5.5~7.5特佳。膠凍之pH為3.6以下時,膠凍的安定性降低,施以加熱處理時會更加促進褐變,另外亦會成為自味覺觀點不佳之物。
膠凍之pH一般係可藉由摻混pH調整劑而調整。並未特別限制摻混pH調整劑之時機,以於水性液中摻混3種分支鏈胺基酸以及凝膠化劑之前進行摻混為佳。相關的pH調整劑可舉出例如檸檬酸水和物或其鹽、無水磷酸氫鈉、酒石酸或其鹽、氫氧化鈉等。相對於膠凍整體,pH調整劑之含量,若為可使膠凍之pH為上述範圍內之量時 ,則無特別限制,一般以30重量%以下為佳,0.1~5.0重量%,0.5~3.0重量%更佳。
本發明之膠凍,於上述3種分支鏈胺基酸、凝膠化劑以及pH調整劑以外的其他原料,可依據製造膠凍時經常使用之原料,及其摻混比例為準而適當決定,並無特別限制,可舉出例如增黏劑、懸濁化劑、分散劑、甘味劑、矯味劑、保存劑、香料、有機酸等。
以下具體例示適宜摻混之原料,但並為限定於該等物質。
懸濁化劑可舉出例如聚氧乙烯聚氧丙烯二醇、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甲基纖維素、羥丙基纖維素、羥乙基甲基纖維素、羧甲基纖維素、羧甲基纖維素鈉、羧甲基纖維素鈣、結晶纖維素、結晶纖維素.羧甲基纖維素鈉等。其中尤以聚氧乙烯聚氧丙烯二醇為佳。可單獨使用或併用2種以上該等之懸濁化劑。相對於膠凍整體懸濁化劑之含量,一般為0.01~5.0重量%,0.05~3.0重量%更佳,0.1~1.0重量%特佳。
甘味劑可舉出例如阿思巴甜(aspartame)、糖精、糖精鈉、赤蘚糖醇、木糖醇、麥芽糖醇、甘露糖醇、甜菊、醋磺內酯鉀、索馬甜(Thaumatin)等。可單獨使用或併用2種以上該等之甘味劑。
矯味劑可舉出例如蔗糖素、海藻糖、山梨糖醇、可可粉等。可單獨使用或併用2種以上該等之矯味劑。
香料可舉出薄荷醇、檸檬香料、無糖、甜味劑、草莓 油、梅酒香料、檸檬茶香料、巧克力香料等。其中尤以梅酒香料為佳。可單獨使用或併用2種以上該等之香料。
保存劑可舉出苯甲酸或其鹽、對氫苯甲酸類等。可單獨使用或併用2種以上該等之保存劑。
有機酸可舉出例如無水檸檬酸、檸檬酸、蘋果酸、酒石酸、D-酒石酸、抗壞血酸、琥珀酸、馬來酸、丙二酸、L-麩胺酸鹽酸鹽、醋酸、乳酸、如天門冬胺酸之酸。可單獨使用或併用2種以上該等之有機酸。
本發明之膠凍,可將異白胺酸、白胺酸以及纈胺酸等3種分支鏈胺基酸,以及凝膠化劑,與pH調整劑及懸濁化劑等其他原料一同混合於純水等水性液後,使其分散或懸濁後,將該等混合液經加熱處理後而調製。
並未特別限制原料之混合順序,但以調整水性液之pH後,再於相關的水性液中摻混3種分支鏈胺基酸,以及凝膠化劑為佳。另外,另外亦未特別限制混合方法,若為可使3種分支鏈胺基酸為均勻的懸濁液,並未限制用以混合或破碎的機械、機種。適合使用各種均質混合機、高壓微乳化機等高壓乳化機、膠磨機等,亦可使用混練機等萬能混合機及球磨機、研砵等。
本發明適合之加熱處理可舉出例如加熱殺菌處理以及加熱滅菌處理等。並未特別限制加熱處理之處理條件,但溫度一般為60℃以上,60~121℃更佳,60~100℃亦佳,進而為80~100℃以上,80~90℃特佳,另外時間一般以10~90分鐘,15~75分鐘更佳,20~60分鐘特佳。
本發明膠凍之安定性評價,可藉由嚴苛條件下(60℃)或加速條件下(40℃)保存時之顏色、硬度、溶出率、離水率、pH之變化而評價。
膠凍顏色之變化,可藉由測定色差而評價。此處之「色差」係指相對於進行安定性試驗之前膠凍的顏色,以各保存條件保存後之膠凍顏色差異,使用Nippon Denshoku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ZE-2000型」,於反射條件下,測定L、a、b值後,藉由計算△E(色差)而獲得測定值。
本發明之膠凍,於嚴苛條件下(60℃)保存3星期時之色差,一般為30以下,10以下更佳,5以下最佳。
本發明之膠凍,於加速條件下(40℃)保存6個月時之色差,一般為15以下,10以下更佳。
本發明膠凍之斷裂應力係5000~75000 N/m2,更佳係5000~50000 N/m2,10000~45000 N/m2,15000~40000 N/m2最佳。膠凍之斷裂應力未達5000 N/m2時,難以維持膠凍的形狀,可能於流通時損及其形狀,反之,超過75000 N/m2時,對於吞嚥功能降低的高齡者等而言攝取時過於堅硬而不適合。該斷裂應力自製造後5年,更佳係3年內於此範圍內為佳。
膠凍的斷裂應力可藉由凝膠化劑之濃度、組合的種類、以及增黏劑的添加量等而調整。
此處「斷裂應力」係將膠凍的硬度以每單位面積之應力表示之值,使用股份有限公司山電製之「潛變儀RE- 3305型」進行測定。
本說明書中「斷裂應力的殘存率」係將保存後之膠凍的斷裂應力除以保存前之膠凍的斷裂應力後所得之值,再乘以100而計算出。
本發明之膠凍,於嚴苛條件下(60℃)保存3星期時之斷裂應力的殘存率,一般為35%以上,50%以上更佳,70%以上,80%以上最佳。
且本發明之膠凍,於加速條件下(40℃)保存6個月時之斷裂應力的殘存率,一般為70%以上為佳,80%以上更佳。
說明書中「溶出率」係根據日本藥典一般試驗法中規定之溶出試驗法為準進行測定之值。
本發明之膠凍,於加速條件下(40℃)保存6個月時之溶出率,3種分支鏈胺基酸之任一種,於經過15分鐘之時間點為85%以上為佳,90%以上更佳。
說明書中「離水率」係指將自膠凍中滲出,與凝膠部分分離的液體重量,佔膠凍重量整體之比例所算出之值。藉由以滲出之液體浸濕濾紙後測定重量而評價。
本發明之膠凍,於加速條件下(40℃)保存6個月時之離水率,一般為5%以下為佳,3%以下更佳。
本發明之膠凍,於加速條件下(40℃)保存6個月時之pH,一般為較3.6更高為佳,4.0~10更佳,5.0~8.0,5.5~7.5特佳。
本發明之膠凍,於嚴苛條件下(60℃)保存3星期時 ,以於保存前後pH未出現巨大變動為佳。此處之「於保存前後pH未出現巨大變動」係指保存前膠凍之pH與保存後膠凍之pH的差,一般在-2.0~2.0之範圍內,更佳係-1.5~1.5之範圍內,最佳係-1.0~1.0之範圍內。
本發明之膠凍以將一次份的攝取量填充及密閉於容器之型態為佳。
相關型態之具體例可舉出例如圖1所示者。
圖1中,1係表示容器,容器1係具有底部2,壁部3,邊緣部4,開口部5,及蓋部6。
底部2,壁部3,邊緣部4以一體成形者為佳,並未特別限定其材質,可舉出例如塑膠、鋁、鋼、經被覆或膠膜之紙等。自生產成本、流通時之保型性以及外觀美觀程度等觀點而言,以塑膠為佳。
若蓋部6與邊緣部4緊密接合,且具有相關功能,則無特別限制,且其材質無特別限制,可舉出例如塑膠膜、塑膠與鋁之複合膠膜等。自強度、密著性、密著操作之容易性之觀點,以塑膠與鋁之複合膠膜為佳。
藉由使其成為相關的型態,可使前述3種胺基酸之有效量為一次份的攝取量簡便地攝取,進而自膠凍流通時之形狀維持,以及提高攜帶性等觀點為佳。
密封方法可舉出例如將本發明之膠凍填充於容器中,以蓋部覆蓋容器的開口部,再以熱封膜密封蓋部與邊緣部之方法等。
填充本發明膠凍之容器,以無法再封之容器為佳。藉 由使用無法再封之容器,可保障安全性,以及保證商品品質。此處「無法再封之容器」係指自經密封之容器去除包裝材料的一部分或全部後,藉由撕裂等方式成為非密封狀態後,無法再次成為密封狀態之容器。
相關容器可藉由進行開封而剝離蓋部的密封層等而進行。
容器中本發明之膠凍的填充量,係以將3種分支鏈胺基酸之一次份的攝取量填充於容器內為佳。3種分支鏈胺基酸之一次份的攝取量可因應年齡、體重、疾病等任意決定,並無特別限制,成年人之情況一般為2~10g,更佳為2~8g,最佳為3~6g。容器中本發明之膠凍的填充量,具體可為5~50g,更佳為10~40g,最佳為15~30g。
本發明之膠凍係包含醫藥品、醫療用食品、功能性食品、一般食品之概念。
以下於實施例中進而具體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未因該等例示而有任何限定。
【實施方式】 〔實施例〕 (實施例1及2,比較例1之膠凍之製造) 〔實施例1〕
於純水6500g中,加入作為pH調整劑之檸檬酸水和物17.1g,無水磷酸氫鈉99.0g並使其溶解後,加入平均粒子徑d50為60μm的胺基酸混合粉末1800g(L-異白胺 酸428.4g、L-白胺酸856.8g、L-纈胺酸514.8g),進而加入作為凝膠化劑之平均分子量為80萬之洋菜粉末(伊那食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PS-96」)126g,黃耆膠13.5g,作為甘味劑之糖精鈉水和物8.55g、醋磺內酯鉀7.65g,作為矯味劑之蔗糖素6.30g以及作為保存劑之對苯甲酸乙酯4.50g,使用攪拌機〔東京理化機械(股)製,MAZELA Z-2110〕使其分散。再於該分散液中加入作為懸濁化劑之聚氧乙烯(105)聚氧丙烯(5)乙二醇27.5g並加熱溶解後,使其冷卻,加入作為香料之梅酒香料4.50g,進而加入純水約386g。將所得之懸濁液,使用投入式加熱器,以隔水加熱進行加熱處理(85~88℃,30分鐘),待冷卻後,各填充20g於塑膠製的杯狀容器內(3種分支鏈胺基酸之量:4g),以蓋部覆蓋杯狀容器之開口部,再藉由以熱封膜密封蓋部與邊緣部,調製實施例1之膠凍。實施例1之膠凍的pH為6.89。
〔實施例2〕
除使用平均分子量為40萬之洋菜粉末,取代作為凝膠化劑之平均分子量為80萬之洋菜粉末(伊那食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PS-10」),進行與實施例1相同之操作,調製實施例2之膠凍。實施例2之膠凍的pH為6.95。
〔比較例1〕
於純水204.75g中,加入精製白糖125 g,果膠6.5g並溶解後,加入醋磺內酯鉀0.3g,蔗糖素0.2g,山梨糖醇酸鉀0.25g,接著再加入15%檸檬酸水溶液33g(檸檬酸5g),進而加入平均粒子徑d50為250μm的胺基酸混合粉末80g(L-異白胺酸19.04g、L-白胺酸38.08g、L-纈胺酸22.88g),使用前述之攪拌機使其分散。於該分散液中滴入1.5%乳酸鈣水溶液50g(乳酸鈣0.76g)後,以隔水加熱進行加熱處理(85~88℃,30分鐘),待冷卻後,各填充25g於塑膠製的杯狀容器內(3種分支鏈胺基酸之量:4g),以蓋部覆蓋杯狀容器之開口部,再藉由以熱封膜密封蓋部與邊緣部,調製比較例1之膠凍。比較例1之膠凍的pH為3.56。
試驗例1 於嚴苛條件下(60℃)色差之測定
將膠凍以不會產生氣泡的方式填充於ψ 30mm的圓形試驗槽中,並裝置於白色的試驗槽持器。將其放置於色差計上,於反射條件下測定L、a、b值。測定完成後,使試驗槽藉旋轉120°後,之後,重複同樣操作,獲得3次測定結果時計算出平均後,作為該檢體之結果。以該方法實施n=3之測定,求得平均值。進行安定性評價時,以初始之L、a、b值為標準,將於各保存條件下之測定結果間之差異作為色差而計算。色差計係使用Nippon Denshoku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ZE-2000型」。
結果示於表1~3。各表中△E係代表色差,L表示亮 度,a表示紅(+方向)~綠(-方向)之色相以及彩度b表示黃(+方向)~藍(-方向)之色相以及彩度。
試驗例2 於嚴苛條件下(60℃)斷裂應力之測定
使用潛變儀(股份有限公司山電製之「潛變儀RE-3305型」),對裝入杯狀容器中之膠凍進行測定。測定係使用ψ 16mm的圓柱形活塞,歪縮率90%,測定速度1mm/sec之條件,以n=3~5進行測定,平均所得結果而為斷裂應力。
結果示於表4~6。
試驗例3 於加速條件下(40℃)色差之測定
以試驗例1相同之條件進行色差測定。結果示於表7及8。
試驗例4 於加速條件下(40℃)斷裂應力之測定
以試驗例2相同之條件進行斷裂應力測定。結果示於表9及10。
試驗例5 於加速條件下(40℃)溶出率之測定
依據日本藥典一般試驗法溶出試驗進行試驗。將作為試驗液之水900mL預先保溫37℃,將裝入杯中的膠凍,充滿先端為φ2mm的注射筒中,以活塞緩慢壓出投入試驗液中。之後,於經過15分鐘之時間點採樣試驗液,以HPLC進行試驗液中各分支鏈胺基酸之定量,求得溶出率。
結果示於表11以及12。
試驗例6 於加速條件下(40℃)離水率之測定
針對各膠凍,測定包含容器之全體重量。之後,取下杯狀容器的蓋子,將經精密測量重量的濾紙(直徑70mm,No.2)置於中央,使膠凍面倒向濾紙側般使容器倒轉放置。使自容器流出之離水以濾紙吸收3分鐘後,再精密測量濾紙重量。吸取離水後,自容器取出膠凍,充分拭去內容物後,精密測量空容器之重量,計算出離水率。
結果示於表13以及14。
試驗例7 於加速條件下(40℃)pH之測定
針對各膠凍,取下杯狀容器的蓋子,使用量匙等使杯內的膠凍均質為止進行攪拌。之後,將膠凍裝入約10mL容量的玻璃瓶內約七分滿,插入pH計之電極,使電極容易偵測而攪動數次後,測定pH,將安定時之值作為該檢體之pH。pH計使用堀場製作所製D-52型,但電極則使用6252-10D型。
結果示於表15以及16。
自上述結果可明確得知,將膠凍之pH調整於中性範圍之實施例1及2的膠凍,確認無論是否經施以加熱處理,於嚴格條件下保存時色差低,未確認著色(表1及表2)。另外,於嚴格條件下保存時之斷裂應力殘存率高,確 認可維持期望的硬度(表4及表5)。
相對於此,將膠凍之pH調整於酸性範圍之比較例1,於嚴格條件下保存時色差顯著變高,且確認產生褐變(表3)。另外,於嚴格條件下保存時之斷裂應力殘存率顯著變低,無法維持期望的硬度(表6)。
實施例1及2的膠凍,無論是否經施以加熱處理,於加速條件下保存時之顏色、硬度、溶出率、離水率、pH任一項均未發現巨大變化,並確認具有優異的安定性(表7~16)。
(實施例3~9,比較例2之膠凍之製造) 〔實施例3〕
於純水3590g中,加入平均粒子徑d50為60μm的胺基酸混合粉末1400g(L-異白胺酸333.2g、L-白胺酸666.4g、L-纈胺酸400.4g),進而加入作為凝膠化劑之平均分子量為40萬之洋菜粉末(伊那食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PS-10」)98g,黃耆膠10.5g,作為甘味劑之糖精鈉水和物6.65g、醋磺內酯鉀5.95g,作為矯味劑之蔗糖素4.9g,以及作為保存劑之對苯甲酸乙酯3.5g,使用攪拌機〔東京理化機械(股)製,MAZELA Z-2110〕使其分散。再於該分散液中加入作為懸濁化劑之聚氧乙烯(105)聚氧丙烯(5)乙二醇21g並加熱溶解後,使其冷卻,加入作為香料之梅酒香料3.5 g。將所得溶液各514g置入燒杯中,添加作為pH調整劑之20%檸檬酸水溶液 5.64g。將所得之懸濁液,使用投入式加熱器,以隔水加熱進行加熱處理(85℃,30分鐘),待冷卻後,再加入純水700g調整,各填充20g於塑膠製的杯狀容器內(3種分支鏈胺基酸之量:4g)後,以蓋部覆蓋杯狀容器之開口部,再藉由以熱封膜密封蓋部與邊緣部,調製實施例3之膠凍。實施例3之膠凍的pH為4.15。
〔實施例4〕
除添加作為pH調整劑之1%檸檬酸水溶液6.3g,取代作為pH調整劑之20%檸檬酸水溶液5.64g以外,進行與實施例3相同之操作,調製實施例4之膠凍。實施例4之膠凍的pH為5.28。
〔實施例5〕
除添加1%檸檬酸水溶液1.4g、10%無水磷酸氫鈉水溶液0.5g、10%氫氧化鈉水溶液1.0g,取代作為pH調整劑之20%檸檬酸水溶液5.64g以外,進行與實施例3相同之操作,調製實施例5之膠凍。實施例5之膠凍的pH為5.47。
〔實施例6〕
除添加15%無水磷酸氫鈉水溶液10.7g,取代作為pH調整劑之20%檸檬酸水溶液5.64g以外,進行與實施例3相同之操作,調製實施例6之膠凍。實施例6之膠凍的 pH為7.54。
〔實施例7〕
除添加15%無水磷酸氫鈉水溶液155.4g,取代作為pH調整劑之20%檸檬酸水溶液5.64g以外,進行與實施例3相同之操作,調製實施例7之膠凍。實施例7之膠凍的pH為8.01。
〔實施例8〕
除添加20%氫氧化鈉水溶液70.14g,取代作為pH調整劑之20%檸檬酸水溶液5.64g以外,進行與實施例3相同之操作,調製實施例8之膠凍。實施例8之膠凍的pH為10.07。
〔實施例9〕
除添加20%氫氧化鈉水溶液176.54g,取代作為pH調整劑之20%檸檬酸水溶液5.64g以外,進行與實施例3相同之操作,調製參考例1之膠凍。比較例3之膠凍的pH為10.94。
〔比較例2〕
除添加20%檸檬酸水溶液154.74g,取代作為pH調整劑之20%檸檬酸水溶液5.64g以外,進行與實施例3相同之操作,調製比較例2之膠凍。比較例2之膠凍的pH為 3.01。
試驗例8 於嚴苛條件下(60℃)斷裂應力之測定
使用與試驗例2相同之條件測定斷裂應力。結果示於表17~24。
試驗例9 於嚴苛條件下(60℃)色差之測定
使用與試驗例1相同之條件測定色差。結果示於表25~32。
試驗例10 於嚴苛條件下(60℃)pH之測定
使用與試驗例7相同之條件測定pH。結果示於表33。
自上述結果可明確得知,將膠凍之pH調整於4~11之實施例3~9的膠凍,確認無論是否經施以加熱處理,於嚴格條件下保存時色差低,未確認顯著著色(表25~31)。另外,實施例3~9的膠凍,確認均具有期望的硬度(表17~23)。
相對於此,將膠凍之pH調整於3之比較例2之膠凍,於嚴格條件下保存時色差顯著變高,且確認產生褐變(表32)。另外,製造時之斷裂應力顯著變低,無法維持期 望的硬度(表24)。
實施例3~9的膠凍,無論是否經施以加熱處理,即使於嚴格條件下保存3周後,沒有明顯著色及pH之巨大變動,並確認具有優異的安定性(表33)。
(實施例10~12,比較例3之膠凍之製造)
於純水5356g中,並使作為pH調整劑之檸檬酸水和物13.3g、無水磷酸氫鈉77g溶解後,加入平均粒子徑d50為60μm的胺基酸混合粉末1400g(L-異白胺酸333.2g、L-白胺酸666.4g、L-纈胺酸400.4g),進而加入作為凝膠化劑之平均分子量為40萬之洋菜粉末(伊那食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PS-10」)98g,作為甘味劑之糖精鈉水和物6.65g、醋磺內酯鉀5.95g,作為矯味劑之蔗糖素4.9g,以及作為保存劑之對苯甲酸乙酯3.5g,使用攪拌機〔東京理化機械(股)製,MAZELA Z-2110〕使其分散。再於該分散液中加入作為懸濁化劑之聚氧乙烯(105)聚氧丙烯(5)乙二醇21g並加熱溶解後,使其冷卻,加入作為香料之梅酒香料3.5 g。將所得溶液各800g置入燒杯中,使用投入式加熱器,以隔水加熱依據下述表34所示條件進行加熱處理,待冷卻後,再加入純水800g調整,各填充20g於塑膠製的杯狀容器內(3種分支鏈胺基酸之量:4g)後,以蓋部覆蓋杯狀容器之開口部,再藉由以熱封膜密封蓋部與邊緣部,調製實施例10~12之膠凍。且經50℃,30分鐘條件加熱處理之比較例3,由於接近 洋菜之凝膠化溫度,凝膠因凝固而無法進行填充,未進行評價。實施例10~12膠凍的pH,如下述表34所示。
(實施例13~17膠凍之製造)
於純水3443g中,並使作為pH調整劑之檸檬酸水和物8.55g、無水磷酸氫鈉49.50g溶解後,加入平均粒子徑d50為60μm的胺基酸混合粉末900.0g(L-異白胺酸214.2g、L-白胺酸428.4g、L-纈胺酸257.4g),進而加入作為凝膠化劑之平均分子量為40萬之洋菜粉末(伊那食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PS-10」)63.00g,黃耆膠6.75g,作為甘味劑之糖精鈉水和物4.28g、醋磺內酯鉀3.82g,作為矯味劑之蔗糖素3.15g,以及作為保存劑之對苯甲酸乙酯2.25g,使用攪拌機〔東京理化機械(股)製,MAZELA Z-2110〕使其分散。再於該分散液中加入作為懸濁化劑之聚氧乙烯(105)聚氧丙烯(5)乙二醇13.50g並加熱溶解後,使其冷卻,加入作為香料之梅酒香料2.25 g。將所得懸濁液各700g或800g置入燒杯中,使用投入式加熱器,以隔水加熱依據下述表34所示條件進行加熱處理,待冷卻後,再加入純水700g或800g調整,各填充20g於塑膠製的杯狀容器內(3種分支鏈胺基酸之量:4g)後,以蓋部覆蓋杯狀容器之開口部,再藉由以熱封膜密封蓋部與邊緣部,調製實施例13~17之膠凍。但加熱110℃以上之加熱處理,不使用水浴而是自動滅菌機(三洋電機股份有限公司製,MLS-3020型)。實施例 13~17膠凍的pH,如下述表34所示。
試驗例11 於嚴苛條件下(60℃)斷裂應力之測定
使用與試驗例2相同之條件測定斷裂應力。結果示於表35~42。
試驗例12 於嚴苛條件下(60℃)色差之測定
使用與試驗例1相同之條件測定色差。結果示於表43 ~50。
試驗例13 於嚴苛條件下(60℃)pH之測定
使用與試驗例7相同之條件測定pH。結果示於表51。
自上述結果可明確得知,以表34所示條件施以加熱處理後之實施例10~17的膠凍,於嚴格條件下保存時色差低,未確認顯著著色(表43~50)。另外,實施例10~17的膠凍,於嚴格條件下保存時之斷裂應力殘存率高,確認可維持期望的硬度(表35~42)。
相對於此,經50℃,30分鐘條件加熱處理之比較例3的膠凍,凝膠因凝固而無法填充於杯中。
實施例10~17的膠凍,無論是否施以加熱處理,即 使於嚴格條件下保存3周後,沒有明顯著色及pH之巨大變動,並確認具有優異的安定性(表51)。
〔產業上的可利用性〕
由於根據本發明,可抑制褐變且具有優異的安定性,特別係即使施以加熱處理時,亦極少產生褐變,並可提供含3種分支鏈胺基酸的膠凍,對醫藥用製劑極為有用。進而由於本發明中所含異白胺酸、白胺酸以及纈胺酸3種分支鏈胺基酸,為已確立安全性之物質,本發明之膠凍係安全性高,未限定於醫藥用途,亦可利用於強調營養效果之食品。
本發明係以經於日本申請專利之專利2011-007268以及專利2011-076695為基礎,該內容完全包含於本說明書中。
1‧‧‧容器
2‧‧‧底部
3‧‧‧壁部
4‧‧‧邊緣部
5‧‧‧開口部
6‧‧‧蓋部
〔圖1〕表示將本發明之膠凍填充以及密封之一例之圖。

Claims (12)

  1. 一種膠凍,其係含有由異白胺酸、白胺酸以及纈胺酸所構成之3種分支鏈胺基酸,以及凝膠化劑之膠凍,其特徵係:(1)膠凍之pH值高於3.6,(2)將3種分支鏈胺基酸以及凝膠化劑摻合後進行加熱處理,以及,(3)將3種分支鏈胺基酸之一次攝取量填充並密封於容器內。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膠凍,其中3種分支鏈胺基酸之濃度係10~50重量%。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膠凍,其中凝膠化劑係平均分子量為20萬以上之洋菜。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中任一項之膠凍,其中膠凍之斷裂應力(breaking stress)係5000~75000 N/m2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中任一項之膠凍,其係經60℃以上之加熱處理。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膠凍,其係經60~121℃之加熱處理。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中任一項之膠凍,其中容器係塑膠製。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中任一項之膠凍,其中容器係無法再次密封之容器。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中任一項之膠凍,其中分支鏈胺基酸之一次攝取量為2~10g。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中任一項之膠凍,其中3種分支鏈胺基酸混合粉末之平均粒徑d50,係300μm以下。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0項中任一項之膠凍,其中異白胺酸、白胺酸以及纈胺酸之摻合比例係異白胺酸:白胺酸:纈胺酸=1:1.9~2.2:0.8~1.3。
  12. 一種製造方法,其係含有由異白胺酸、白胺酸以及纈胺酸所構成之3種分支鏈胺基酸,以及凝膠化劑之膠凍之製造方法,且特徵係包含下述步驟:(1)將水性溶液之pH值調整高於3.6,(2)將3種分支鏈胺基酸以及凝膠化劑摻合後進行加熱處理之步驟,(3)將3種分支鏈胺基酸之一次攝取量填充並密封於容器內之步驟。
TW101101738A 2011-01-17 2012-01-17 含分支鏈胺基酸之膠凍 TW20130934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07268 2011-01-17
JP2011076695 2011-03-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09340A true TW201309340A (zh) 2013-03-01

Family

ID=465157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01738A TW201309340A (zh) 2011-01-17 2012-01-17 含分支鏈胺基酸之膠凍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2) JP6093181B2 (zh)
KR (1) KR101865541B1 (zh)
TW (1) TW201309340A (zh)
WO (1) WO201209908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17464B2 (ja) * 2013-08-27 2019-05-22 大蔵製薬株式会社 物性が改善されたゲル組成物及びゲル物性の改善方法
JP2018108093A (ja) * 2018-02-22 2018-07-12 大蔵製薬株式会社 物性が改善されたゲル組成物及びゲル物性の改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41770B1 (ja) * 2002-01-30 2002-11-05 味の素株式会社 分岐鎖アミノ酸を含有するゼリー剤
JP4264105B2 (ja) * 2004-06-24 2009-05-13 株式会社三和化学研究所 イソソルビド含有ゼリー製剤
CN101287458A (zh) * 2005-10-12 2008-10-15 株式会社大塚制药工场 低血糖症状抑制用组合物
JP5837276B2 (ja) * 2009-09-30 2015-12-24 味の素株式会社 経口摂取用ゲル状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093181B2 (ja) 2017-03-08
JPWO2012099082A1 (ja) 2014-06-30
JP2017036329A (ja) 2017-02-16
WO2012099082A1 (ja) 2012-07-26
KR20140005972A (ko) 2014-01-15
KR101865541B1 (ko) 2018-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762006B1 (en) Chewing soft capsule shell and chewing soft capsule
TWI351925B (en) Composition comprising coenzyme q10
TWI405587B (zh) 藥服用粒狀膠凍飲料及其製造方法
CA2567830C (en) Process for formulating fast dispersing dosage form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fish gelatin selected on the basis of molecular weight
CN107206098B (zh) 药剂服用辅助用胶状物及其制造方法
US8414917B2 (en) Chewable capsule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US20060280843A1 (en) Filler for a beverage container
TW201309340A (zh) 含分支鏈胺基酸之膠凍
JP5582033B2 (ja) 分岐鎖アミノ酸含有経口製剤
JP2009046412A (ja) ペット用経口投与補助剤組成物
JP6267862B2 (ja) ゼリー化組成物
US9167831B2 (en) Solid, edible, chewable laxative composition
TW201616980A (zh) 稀釋型之營養組合物
EP2868319A1 (en) Aripiprazole oral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
JP5660797B2 (ja) 水分補給ゼリー
TWI700046B (zh) 凝膠劑組成物及食品
KR20150003898A (ko) 경구 제형
US20060258746A1 (en) Oral medicament for improvement in going to sleep or waking
JP2014068601A (ja) ロイシン及びカテキン含有栄養補助食品
JP2018042576A (ja) ゼリー化組成物
TW200427414A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nutritional product containing L-Argin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