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06402A - Usb3.0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Usb3.0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06402A
TW201306402A TW100126607A TW100126607A TW201306402A TW 201306402 A TW201306402 A TW 201306402A TW 100126607 A TW100126607 A TW 100126607A TW 100126607 A TW100126607 A TW 100126607A TW 201306402 A TW201306402 A TW 20130640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block
pin
terminal unit
terminal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266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59663B (zh
Inventor
Zhi-Ming Lin
li-yan Sun
Original Assignee
Excel Cell Elec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xcel Cell Elect Co Ltd filed Critical Excel Cell Elect Co Ltd
Priority to TW1001266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306402A/zh
Priority to US13/487,298 priority patent/US8939777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3064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06402A/zh
Priority to US14/277,430 priority patent/US9590378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596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5966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16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manufacturing contact members, e.g. by punching and by bend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6Pin or blade contacts for sliding co-operation on one side on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60Contacts spaced along planar side wall transverse to longitudinal axis of engage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117Conductor or circuit manufacturing
    • Y10T29/49204Contact or terminal manufacturing
    • Y10T29/49208Contact or terminal manufacturing by assembling plural parts
    • Y10T29/49222Contact or terminal manufacturing by assembling plural parts forming array of contacts or terminals

Abstract

一種USB3.0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該USB3.0連接器包含一絕緣本體、一第一端子單元、一第二端子單元及一套置在該絕緣本體外的外殼。該絕緣本體包括一基座,一設置於該基座後側面的容置槽,及分別沿一前後方向設置於該基座的底塊且沿一左右方向依序交錯排列的五淺槽與四深槽,該四深槽分別供該第一端子單元的第一接腳置入,該五淺槽分別供該第二端子單元的第二接腳、第三接腳置入。藉此,可以使所述第一接腳、所述第二接腳、所述第三接腳獲得良好定位彼此不接觸,可以減少元件數量、降低生產成本、減少製造步驟、提高生產品質與效率。

Description

USB3.0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連接器,特別是指一種USB3.0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連接器具有可以同時傳輸訊號和電源的使用功能,USB3.0連接器相較於USB2.0連接器具有可加快傳輸速度的特性,目前已逐漸取代USB2.0連接器。
如圖1所示,習知USB3.0連接器10的製造方法包含步驟20~步驟29:如圖1、圖2所示,步驟20為製備、組立一絕緣本體11與一第一端子單元12,該絕緣本體11具有一基塊111,一自該基塊111沿一前後方向延伸的舌塊112,及沿一頂底方向設置在該基塊111後側面的四定位槽113,該第一端子單元12具有一第一連接片121及四支第一端子122,每一支第一端子122分別具有一沿該前後方向延伸的第一接觸片123,一自該第一接觸片123朝向底端彎折的第一接腳124,接著組立該絕緣本體11與該第一端子單元12,是將所述第一接觸片123沿該前後方向插置固定在該舌塊112的底側,並使所述第一接腳124進入所述定位槽113內,然後裁掉該第一連接片121。
如圖1、圖3所示,步驟21為製備一第二端子單元13,該第二端子單元13具有一第二連接片131及五支第二端子132,每一支第二端子132分別具有沿該前後方向延伸的一第二接觸片133及一第二接腳134。
如圖1、圖3、圖4所示,步驟22為組立該絕緣本體11與該第二端子單元13,是將所述第二接觸片133沿該前後方向插置固定在該舌塊112的頂側,同時所述第二接腳134朝向後端延伸。
如圖1、圖4、圖5所示,步驟23為裁掉該第二端子單元13的第二連接片131。
如圖1、圖6所示,步驟24為製備一塑膠定位塊14,該塑膠定位塊14具有相對應所述第二接腳134的五插槽141。
如圖1、圖6、圖7所示,步驟25為組立該塑膠定位塊14與該第二端子單元13的五支第二端子132,是將所述第二接腳134插入所述插槽141內,此時該塑膠定位塊14和所述第二接腳134仍沿該前後方向延伸。
如圖1、圖6、圖7、圖8所示,步驟26為該五支第二端子132的第二接腳134彎折作業,是對該塑膠定位塊14施一下壓力,使所述第二接腳134朝向底端彎折,同時該塑膠定位塊14位於該基塊111的後側,此時藉由該塑膠定位塊14避免所述第一接腳124與所述第二接腳134產生接觸。
如圖1、圖9所示,步驟27為製備一金屬外殼15,該金屬外殼15具有彼此配合形成一容室151的一頂片152、一底片153、一左片154與一右片155,分別設置在該左片154、該右片155的右端的二凸粒156,一自該頂片152朝向後端設置的後蓋157,及分別自該後蓋157後端朝向底端彎折的二扣片158。
如圖1、圖9、圖10所示,步驟28為組立該絕緣本體11與該金屬外殼15,是將該絕緣本體11插入該容室151內。
如圖1、圖11所示,步驟29為彎折該後蓋157,是對該後蓋157施一下壓力使其朝向底端彎折,藉由所述扣片158扣置於所述凸粒156,就可以使該後蓋157定位在該塑膠定位塊14後側。
藉由上述製造步驟雖然可以製得該USB3.0連接器10,但存有下列缺點:
一、該USB3.0連接器10是利用該塑膠定位塊14來確保該第一端子單元12與該第二端子單元13之間應有的間隔及定位,為了組立該塑膠定位塊14與所述第二接腳134,在步驟22~步驟25,所述第二接腳134都必須沿該前後方向延伸,因為該第一端子單元12沒有定位,在組立該塑膠定位塊14的過程中容易碰觸該第一端子單元12,使該第一端子單元12歪斜而增加不良率。
二、必須藉由該塑膠定位塊14避免所述第一接腳124與所述第二接腳134產生接觸,存有元件數量較多、製造步驟較多,導致生產成本較高、生產效率較差的缺點。
三、該後蓋157對於該USB3.0連接器10僅具有美觀功能,但是因為該後蓋157是直接設置在該頂片152後端,消費者無法選擇要不要安裝該後蓋157,無法降低成本。
四、該金屬外殼15與該絕緣本體11之間並無定位設計,無法有效防止該金屬外殼15與該絕緣本體11脫離,影響品質。
因此,本發明之第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種可以減少元件數量、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品質的USB3.0連接器。
本發明之第二目的,是在提供一種可以減少元件數量、減少製造步驟、提高生產效率的USB3.0連接器的製造方法。
於是,本發明USB3.0連接器,包含一絕緣本體、一第一端子單元、一第二端子單元及一外殼。
該絕緣本體包括一基座,一自該基座朝向前端延伸的舌塊,一自該基座的底端朝向前端成型的挾持塊,一設置於該基座的後側面並由一頂塊、一底塊、一左塊與一右塊所配合形成的容置槽,分別沿一前後方向設置於該底塊且沿一左右方向依序交錯排列的五淺槽與四深槽,及分別沿該前後方向設置於該左塊、該右塊的二導槽。
該第一端子單元包括四支第一端子,每一支第一端子分別具有一沿該前後方向延伸且插置固定在該舌塊底面的第一接觸片,及一自該第一接觸片朝向底端彎折並位於該深槽內的第一接腳。
該第二端子單元包括位於中間的三支第二端子及位於外側的兩支第三端子,每一支第二端子分別具有一沿該前後方向延伸且插置固定在該舌塊頂面的第二接觸片,及一自該第二接觸片朝向底端彎折並位於該淺槽內的第二接腳,每一支第三端子分別具有一沿該前後方向延伸且插置固定在該舌塊頂面的第三接觸片,及一自該第三接觸片朝向底端彎折並位於該淺槽內的第三接腳。
該外殼包括彼此配合形成一容室用以容置該絕緣本體的一長頂片、一短底片、一左片與一右片,及相對應該絕緣本體的二導槽分別設置於該左片、該右片的二導片。
本發明USB3.0連接器的有益效果在於:藉由在該絕緣本體設置五個淺槽供該第二端子單元的第二接腳、第三接腳安裝,在該絕緣本體設置四個深槽供該第一端子單元的第一接腳安裝,可以使所述第一接腳、所述第二接腳、所述第三接腳獲得良好定位彼此不接觸,可以減少組成元件數量、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品質。
本發明USB3.0連接器的製造方法,包含下列步驟:
(A)製備、組立前述的一絕緣本體與一第一端子單元,使該第一端子單元的四支第一端子的第一接觸片插置固定在該舌塊底面,及使所述第一端子的第一接腳分別進入所述深槽內;
(B)製備前述的一第二端子單元,且該第二端子單元的三支第二端子與兩支第三端子藉由一第二連接片予以連接;
(C)組立該第二端子單元,將該第二端子單元自後方朝向前方推動,使該第二端子單元的三支第二端子的第二接觸片、兩支第三端子的第三接觸片分別插置固定在該舌塊頂面,及使所述第二端子的第二接腳分別進入中間三個淺槽內,所述第三端子的第三接腳分別進入外側兩個淺槽內,同時所述外凸部靠置該左塊、該右塊,所述內凹槽分別套置在該底塊外;
(D)裁掉該第二端子單元的第二連接片;
(E)製備前述的一外殼;及
(F)組立該外殼,將該絕緣本體自後方朝向前方插入該外殼的容室內,藉由所述導片與所述斜導塊的配合,可以使所述導片順利進入所述導槽內,持續將該絕緣本體朝向前端推動,可以使該嵌片進入該嵌孔及使該挾持塊挾持該外殼的底片,直到該底片碰觸該基座,即完成該絕緣本體與該外殼的組立作業。
本發明USB3.0連接器的製造方法的有益效果在於:藉由在該絕緣本體設置五個淺槽供該第二端子單元的第二接腳、第三接腳安裝,在該絕緣本體設置四個深槽供該第一端子單元的第一接腳安裝,可以使所述第一接腳、所述第二接腳、所述第三接腳獲得良好定位彼此不接觸,可以減少組成元件數量、減少製造步驟、提高生產效率。
有關本發明之前述及其他技術內容、特點與功效,在以下配合參考圖式之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的呈現。
在詳細說明前要注意的是,在整篇說明書中所使用的相對位置用語,例如“前後方向X”、“左右方向Y”、“頂底方向Z”,是以正常使用方位暨各圖所示方位為基準。
如圖12所示,本發明USB3.0連接器較佳實施例包含一絕緣本體30、一第一端子單元40、一第二端子單元50、一外殼60及一後蓋70。
如圖12至圖17所示,該絕緣本體30包括一基座31,一自該基座31朝向前端延伸的舌塊32,一自該基座31的底端朝向前端成型的挾持塊33,一設置於該基座31的後側面並由一頂塊311、一底塊312、一左塊313與一右塊314所配合形成的容置槽34,分別沿該前後方向X設置於該底塊312且沿該左右方向Y依序交錯排列的五淺槽35與四深槽36,分別沿該前後方向X設置於該左塊313、該右塊314的二導槽37,分別自該左塊313、該右塊314成型且位於該二導槽37前端的二斜導塊38,及一沿該前後方向X穿設該挾持塊33的嵌孔39(見圖13)。
該第一端子單元40包括四支第一端子41,每一支第一端子41分別具有一沿該前後方向X延伸且插置固定在該舌塊32的一底面321的第一接觸片411,及一自該第一接觸片411朝向底端彎折並位於該深槽36內的第一接腳412。
該第二端子單元50包括位於中間的三支第二端子51及位於外側的兩支第三端子52。每一支第二端子51分別具有一沿該前後方向X延伸且插置固定在該舌塊的32的一頂面322的第二接觸片511,及一自該第二接觸片511朝向底端彎折並位於該淺槽35內的第二接腳512。每一支第三端子52分別具有一沿該前後方向X延伸且插置固定在該舌塊的32的一頂面322的第三接觸片521,一自該第三接觸片521朝向底端彎折並位於該淺槽35內的第三接腳522,一設置於該第三接腳522的外側用以貼靠於該底塊312的外凸部523,及一設置於該第三接腳522的內側用以套置在該底塊312外的內凹槽524。
當該第一端子單元40與該第二端子單元50分別安裝於該絕緣本體30,藉由所述第一接腳412分別位於所述深槽36內,所述第二接腳512、第三接腳522分別位於所述淺槽35內,不但可以使所述第一接腳412與所述第二接腳512、所述第三接腳522獲得定位,同時沿該前後方向X、該左右方向Y錯位可以有效避免彼此接觸。
該外殼60以金屬製成,包括彼此配合形成一容室61用以容置該絕緣本體30的一長頂片62、一短底片63、一左片64與一右片65,一自該短底片63相對應該嵌孔39朝向後端延伸的嵌片66,分別設置於該左片64、該右片65近後端的二導片66與二第一定孔67,分別設置於該左片64、該右片65且位於該二導片66前側的二擋片68,及分別設置於該長頂片62近後端的二第二定位孔69。
當將該絕緣本體30自後方朝向前方插入該外殼60的容室61內,藉由所述導片66與所述斜導塊38的配合,可以使所述導片66順利進入所述導槽37內,進而可規範該絕緣本體30的移動路徑,持續將該絕緣本體30朝向前端推動,可以使該嵌片66進入該嵌孔39及使該挾持塊33挾持該外殼60的底片63,直到該底片63碰觸該基座31,表示完成該絕緣本體30與該外殼60的組裝作業,此時藉由該二擋片68擋置在該二斜導塊38後側,及該嵌片66進入該嵌孔39,可以提高該外殼60與該絕緣本體30的結合效果,可以防止該外殼60與該絕緣本體30脫離。
該後蓋70以金屬製成,包括一本體71,分別自該本體71的左側、右側朝向前端彎折的二外夾片72與二內插片73,分別設置於該二內插片73的外面的二第一凸粒74,一自該本體71的頂端朝向前端彎折的頂突片75,及分別相對應所述第二定位孔69設置於該頂突片75的底面的二第二凸粒76。
組裝時,施力使該後蓋70自後方朝向前方套置在該殼體60的後端外,可以使該頂突片72位於該長頂片62外同時使該二第二凸粒76進入該二第二定位孔69,使該二外夾片74分別夾置在該左片64、該右片65外,使該二內插片74分別插置在該左片64、該右片65內同時使該二第一凸粒74進入該二第一定位孔67,藉此即可使該後蓋70安裝定位在該外殼60的後端同時封蓋該容置槽34,消費者可以選擇要安裝或不安裝該後蓋70。
如圖18所示,本發明USB3.0連接器的製造方法較佳實施例包含步驟S80~S86:如圖18、圖19、圖20所示,步驟S80為製備、組立一絕緣本體30與一第一端子單元40。該絕緣本體30、第一端子單元40的構造已於前詳述,茲不再贅述,至於該第一端子單元40的四支第一端子41是藉由一第一連接片42予以連接,組立時,將該第一端子單元40自後方朝向前方推動,使該第一端子單元40的四支第一端子41的第一接觸片411插置固定在該舌塊的32的底面321,及使所述第一端子41的第一接腳412分別進入所述深槽36內,然後裁掉該第一連接片42。
如圖18、圖20所示,步驟S81為製備一第二端子單元50,該第二端子單元50的構造已於前詳述,茲不再贅述,至於該第二端子單元50的三支第二端子51與兩支第三端子52是藉由一第二連接片53予以連接。
如圖18、圖20、圖21、圖14所示,步驟S82為組立該第二端子單元50,是將該第二端子單元50自後方朝向前方推動,使該第二端子單元50的三支第二端子51的第二接觸片511、兩支第三端子52的第三接觸片521分別插置固定在該舌塊的32的頂面322,及使所述第二端子51的第二接腳512分別進入中間三個淺槽35內,所述第三端子52的第三接腳522分別進入外側兩個淺槽35內,同時所述外凸部523靠置該底塊312,所述內凹槽524分別套置在該底塊312外。
如圖18、圖21、圖14所示,步驟S83為裁掉該第二端子單元50的第二連接片53。
如圖18、圖22所示,步驟S84為製備一外殼60。該外殼60的構造已於前詳述,茲不再贅述。
如圖18、圖22、圖23所示,步驟S85為組立該外殼60。是將該絕緣本體30自後方朝向前方插入該外殼60的容室61內,藉由所述導片66與所述斜導塊38的配合,可以使所述導片66順利進入所述導槽37內,進而可規範該絕緣本體30的移動路徑,持續將該絕緣本體30朝向前端推動,可以使該嵌片66進入該嵌孔39(見圖12、圖13),及使該挾持塊33挾持該外殼60的底片63,直到該底片63碰觸該基座31,表示完成該絕緣本體30與該外殼60的組裝作業。
如圖18、圖24、圖17所示,步驟S86為製備、組立一後蓋70。該後蓋70的構造已於前詳述,茲不再贅述。組立時,使該後蓋70自後方朝向前方套置在該殼體60的後端外,可以使該頂突片72位於該長頂片62外同時使該二第二凸粒76進入該二第二定位孔69,使該二外夾片74分別夾置在該左片64、該右片65外,使該二內插片74分別插置在該左片64、該右片65內同時使該二第一凸粒74進入該二第一定位孔67,藉此即可使該後蓋70安裝定位在該外殼60的後端同時封蓋該容置槽34。
值得說明的是,該後蓋70與該外殼60為兩獨立組件,消費者可以選擇要安裝或者不安裝該後蓋70。
藉由上述步驟即可製得該USB3.0連接器。
歸納上述,本發明USB3.0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具有如下所述之功效及優點,故確實能達成發明目的:一、本發明藉由在該絕緣本體30設置五個淺槽35供該第二端子單元50的第二接腳522、第三接腳532安裝,在該絕緣本體30設置四個深槽36供該第一端子單元40的第一接腳412安裝,可以使所述第一接腳412、所述第二接腳512、所述第三接腳522獲得良好定位彼此不接觸,相較於習知USB3.0連接器10必須藉由塑膠定位塊14避免其第一接腳124與第二接腳134產生接觸,本發明可以省略該塑膠定位塊14,可以減少元件數量、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品質。
二、本發明該外殼60與該絕緣本體30之間藉由該嵌片66進入該嵌孔39,該二擋片68擋置在該二斜導塊38後側,可以提高該外殼60與該絕緣本體30之間的結合效果,防止該外殼60與該絕緣本體30脫離,提高產品品質。
三、本發明該後蓋70為一獨立元件,消費者可以選擇安裝或者不安裝該後蓋70,當不安裝該後蓋70,可以減少製造步驟、減少該後蓋70而可降低成本,提高品質。
四、本發明藉由在該絕緣本體30設置五個淺槽35供該第二端子單元50的第二接腳522、第三接腳532安裝,在該絕緣本體30設置四個深槽36供該第一端子單元40的第一接腳412安裝,可以使所述第一接腳412、所述第二接腳512、所述第三接腳522獲得良好定位彼此不接觸,相較於習知USB3.0連接器10必須藉由塑膠定位塊14避免其第一接腳124與第二接腳134產生接觸,及為了組立塑膠定位塊14,第二接腳134必須先沿前後方向延伸,本發明可以提昇品質、減少元件數量、減少製造步驟、提高生產效率。
五、本發明可以配合專用機台自動組立該第一端子單元40與該第二端子單元50和該絕緣本體30,相較於習知USB3.0連接器10除了可以減少該塑膠定位塊14的組立步驟,也可大量生產、降低成本。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發明說明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30...絕緣本體
31...基座
311...頂塊
312...底塊
313...左塊
314...右塊
32...舌塊
321...底面
322...頂面
33...挾持塊
34...容置槽
35...淺槽
36...深槽
37...導槽
38...斜導塊
39...嵌孔
40...第一端子單元
41...第一端子
411...第一接觸片
412...第一接腳
42...第一連接片
50...第二端子單元
51...第二端子
511...第二接觸片
512...第二接腳
52...第三端子
521...第三接觸片
522...第三接腳
523...外突片
524...內凹槽
53...第二連接片
60...外殼
61...容室
62...長頂片
63...短底片
64...左片
65...右片
66...導片
67...第一定位孔
68...擋片
69...第二定位孔
70...後蓋
71...本體
72...外夾片
73...內插片
74...第一凸粒
75...頂突片
76...第二凸粒
X...前後方向
Y...左右方向
Z...頂底方向
圖1是習知USB3.0連接器製造方法的流程圖;
圖2是習知USB3.0連接器的一分解立體圖,顯示一絕緣本體與一第一端子單元在組立前的狀態;
圖3是習知USB3.0連接器的一分解立體圖,顯示一絕緣本體與一第二端子單元在組立前的狀態;
圖4是習知USB3.0連接器的一立體圖,顯示該第二端子插置固定於該絕緣本體的狀態;
圖5是一類似圖4的視圖,顯示裁掉一第二連接片的狀態;
圖6是該習知USB3.0連接器的一分解立體圖,顯示一塑膠定位塊在組立前的狀態;
圖7是一類似圖6的視圖,顯示該塑膠定位塊組立後的狀態;
圖8是一類似圖7的視圖,顯示將該塑膠定位塊與該第二端子單元的第二接腳朝向底端彎折後的狀態;
圖9是習知USB3.0連接器的一分解立體圖,顯示一金屬外殼與一絕緣本體組立前的狀態;
圖10是一類似圖9的視圖,顯示該金屬外殼與該絕緣本體組立後的狀態;
圖11是一類似圖10的視圖,顯示將後蓋朝向底端彎折後的狀態;
圖12是本發明USB3.0連接器一較佳實施例的分解立體圖;
圖13是該較佳實施例的一絕緣本體的前視圖;
圖14是該較佳實施例的一局部組合立體圖,顯示一絕緣本體與一第一端子單元和一第二端子單元;
圖15是一採自圖14的後視圖,顯示該第一端子單元的第一接腳與該第二端子單元的第二接腳、第三接腳沿一左右方向錯位;
圖16是一採自圖14的仰視圖,顯示該第一端子單元的第一接腳與該第二端子單元的第二接腳、第三接腳沿一前後方向錯位;
圖17是該較佳實施例的一外觀立體圖;
圖18是本發明USB3.0連接器製造方法一較佳實施例的流程圖;
圖19是該較佳實施例的一分解立體圖,顯示一絕緣本體與一第一端子單元在組立前的狀態;
圖20是該較佳實施例的一分解立體圖,顯示一絕緣本體與一第二端子單元在組立前的狀態;
圖21是該較佳實施例的一立體圖,顯示該第二端子插置固定於該絕緣本體的狀態;
圖22是該較佳實施例的一分解立體圖,顯示一外殼與一絕緣本體組立前的狀態;
圖23是一類似圖22的視圖,顯示該金屬外殼與該絕緣本體組立後的狀態;及
圖24是該較佳實施例的一分解立體圖,顯示一後蓋與一外殼組立前的狀態。
30...絕緣本體
31...基座
311...頂塊
312...底塊
313...左塊
314...右塊
32...舌塊
321...底面
322...頂面
33...挾持塊
34...容置槽
35...淺槽
36...深槽
37...導槽
38...斜導塊
40...第一端子單元
41...第一端子
411...第一接觸片
412...第一接腳
42...第一連接片
50...第二端子單元
51...第二端子
511...第二接觸片
512...第二接腳
52...第三端子
521...第三接觸片
522...第三接腳
523...外突片
524...內凹槽
53...第二連接片
60...外殼
61...容室
62...長頂片
63...短底片
64...左片
65...右片
66...導片
67...第一定位孔
68...擋片
69...第二定位孔
70...後蓋
71...本體
72...外夾片
73...內插片
74...第一凸粒
75...頂突片
76...第二凸粒
X...前後方向
Y...左右方向
Z...頂底方向

Claims (7)

  1. 一種USB3.0連接器,包含:一絕緣本體,包括一基座,一自該基座朝向前端延伸的舌塊,一自該基座的底端朝向前端成型的挾持塊,一設置於該基座的後側面並由一頂塊、一底塊、一左塊與一右塊所配合形成的容置槽,分別沿一前後方向設置於該底塊且沿一左右方向依序交錯排列的五淺槽與四深槽,及分別沿該前後方向設置於該左塊、該右塊的二導槽;一第一端子單元,包括四支第一端子,每一支第一端子分別具有一沿該前後方向延伸且插置固定在該舌塊底面的第一接觸片,及一自該第一接觸片朝向底端彎折並位於前述深槽內的第一接腳;一第二端子單元,包括位於中間的三支第二端子及位於外側的兩支第三端子,每一支第二端子分別具有一沿該前後方向延伸且插置固定在該舌塊頂面的第二接觸片,及一自該第二接觸片朝向底端彎折並位於前述淺槽內的第二接腳,每一支第三端子分別具有一沿該前後方向延伸且插置固定在該舌塊頂面的第三接觸片,及一自該第三接觸片朝向底端彎折並位於前述淺槽內的第三接腳;及一外殼,包括彼此配合形成一容室用以容置該絕緣本體的一長頂片、一短底片、一左片與一右片,及相對應該絕緣本體的二導槽分別設置於該左片、該右片的二導片。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USB3.0連接器,其中,每一支第三端子還分別具有一設置於該第三接腳的外側用以靠置於該底塊的外凸部,及一設置於該第三接腳的內側用以套置在該底塊外的內凹槽。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USB3.0連接器,其中,該絕緣本體還包括一沿該前後方向穿設該挾持塊的嵌孔,該外殼還包括一自該短底片朝向後端延伸用以插入該嵌孔的嵌片。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USB3.0連接器,其中,該絕緣本體還包括分別自該左塊、該右塊成型且位於該二導槽前端的二斜導塊,該外殼還包括分別設置於該左片、該右片且位於該二導片前側的二擋片。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USB3.0連接器,其中,該外殼還包括分別設置於該左片、該右片近後端的二第一定孔,及分別設置於該長頂片近後端的二第二定位孔,該USB3.0連接器還包含一後蓋,該後蓋包括一本體,分別自該本體的左側、右側朝向前端彎折用以夾置在該外殼的左片、右片外的二外夾片與用以插置在該外殼的左片、右片內的二內插片,分別相對應所述第一定位孔設置於該二內插片的外面的二第一凸粒,一自該本體的頂端朝向前端彎折的頂突片,及分別相對應所述第二定位孔設置於該頂突片的底面的二第二凸粒。
  6. 一種USB3.0連接器的製造方法,包含下列步驟:(A)製備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一絕緣本體與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一第一端子單元,使該第一端子單元的四支第一端子的第一接觸片插置固定在該舌塊底面,及使所述第一端子的第一接腳分別進入所述深槽內;(B)製備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一第二端子單元,且該第二端子單元的三支第二端子與兩支第三端子藉由一第二連接片予以連接;(C)組立該第二端子單元,將該第二端子單元自後方朝向前方推動,使該第二端子單元的三支第二端子的第二接觸片、兩支第三端子的第三接觸片分別插置固定在該舌塊頂面,及使所述第二端子的第二接腳分別進入中間三個淺槽內,所述第三端子的第三接腳分別進入外側兩個淺槽內,同時所述外凸部靠置該底塊,所述內凹槽分別套置在該底塊外;(D)裁掉該第二端子單元的第二連接片;(E)製備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一外殼;及(F)組立該外殼,將該絕緣本體自後方朝向前方插入該外殼的容室內,藉由所述導片與所述斜導塊的配合,可以使所述導片順利進入所述導槽內,持續將該絕緣本體朝向前端推動,可以使該嵌片進入該嵌孔及使該挾持塊挾持該外殼的底片,直到該底片碰觸該基座,即完成該絕緣本體與該外殼的組立作業。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USB3.0連接器的製造方法,還包含下列步驟:(G)製備、組立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一後蓋,將該後蓋套置在該殼體的後端外,可以使該頂突片位於該長頂片外同時使該二第二凸粒進入該二第二定位孔,使該二外夾片分別夾置在該左片、該右片外,使該二內插片分別插置在該左片、該右片內同時使該二第一凸粒進入該二第一定位孔,藉此即可使該後蓋安裝定位在該外殼的後端。
TW100126607A 2011-07-27 2011-07-27 Usb3.0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TW2013064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26607A TW201306402A (zh) 2011-07-27 2011-07-27 Usb3.0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US13/487,298 US8939777B2 (en) 2011-07-27 2012-06-04 USB3.0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US14/277,430 US9590378B2 (en) 2011-07-27 2014-05-14 USB3.0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26607A TW201306402A (zh) 2011-07-27 2011-07-27 Usb3.0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06402A true TW201306402A (zh) 2013-02-01
TWI459663B TWI459663B (zh) 2014-11-01

Family

ID=475975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26607A TW201306402A (zh) 2011-07-27 2011-07-27 Usb3.0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2) US8939777B2 (zh)
TW (1) TW201306402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462978U (zh) * 2013-01-31 2013-10-01 nai-qian Zhang 可擴充晶片的連接器
CN103236624A (zh) * 2013-04-23 2013-08-07 昆山思瑞奕电子有限公司 Usb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US9356404B2 (en) * 2013-09-25 2016-05-31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4868290A (zh) * 2014-02-20 2015-08-26 安普泰科电子韩国有限公司 插座组件
CN108711697B (zh) * 2014-04-09 2019-10-08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插座连接器
CN105470714A (zh) * 2014-09-03 2016-04-06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US9661197B2 (en) * 2014-10-22 2017-05-23 Gopro, Inc. Quick-release ball-and-socket joint camera mount
CN105703201B (zh) * 2015-12-08 2017-12-05 深圳市得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作电连接器的方法
US10170863B2 (en) * 2016-06-22 2019-01-01 Foxconn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Limi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06532931U (zh) * 2017-01-17 2017-09-29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7104345B (zh) * 2017-04-27 2019-01-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usb插座及其制备方法
US10840647B2 (en) * 2018-06-08 2020-11-17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PCB mounted connector with two-piece shield for improved ESD tolerance
DE202019107267U1 (de) 2018-08-07 2020-02-27 Gopro, Inc. Kamera und Kamerahalterung
USD905786S1 (en) 2018-08-31 2020-12-22 Gopro, Inc. Camera mount
USD894256S1 (en) 2018-08-31 2020-08-25 Gopro, Inc. Camera mount
JP7432990B2 (ja) * 2018-11-13 2024-02-19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電気機器
USD920419S1 (en) 2019-09-17 2021-05-25 Gopro, Inc. Camera
JP7427456B2 (ja) * 2020-01-24 2024-02-05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ブラケットおよびコネクタ組立体
USD946074S1 (en) 2020-08-14 2022-03-15 Gopro, Inc. Camera
CN113964618A (zh) * 2021-11-10 2022-01-21 深圳市鑫鑫达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usb接口制作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18239A (en) * 1987-04-24 1989-04-04 Maxconn, Inc. Stacked multipin connectors
US6186830B1 (en) * 1999-10-29 2001-02-13 Advanced Connecteck Inc. Shielded electrical receptacle connector
US7473136B2 (en) * 2007-01-22 2009-01-06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TWM329880U (en) 2007-08-20 2008-04-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receptacle connector and assembly thereof
TWM348372U (en) 2008-05-19 2009-01-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TW200952288A (en) * 2008-06-06 2009-12-16 Advanced Connectek Inc Connector
CN201623305U (zh) * 2009-05-20 2010-11-03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US8814443B2 (en) * 2009-06-02 2014-08-26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fastening structures for fastening two tongues thereof together
CN201616519U (zh) 2010-01-08 2010-10-27 黄璟凯 一种改良usb3.0母头
TWM393845U (en) 2010-07-14 2010-12-01 Molex Taiwan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TWM406856U (en) 2011-01-27 2011-07-01 Alibada Hardware Manufacture Co Ltd Female base for USB connector f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459663B (zh) 2014-11-01
US8939777B2 (en) 2015-01-27
US9590378B2 (en) 2017-03-07
US20130029515A1 (en) 2013-01-31
US20140245606A1 (en) 2014-09-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306402A (zh) Usb3.0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TWI657624B (zh) 電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TWI657628B (zh) 電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JP3160807U (ja) 電気コネクタ
TWM524574U (zh) 電連接器
US8100724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eatured USB/eSATA interfaces
JP2009026745A (ja)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M399495U (en) Shield with integrated mating connector guides
TWI704729B (zh) 電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WO2016041527A1 (zh) 正反双面电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KR101485837B1 (ko) 커넥터 및 커넥터 제조방법
US20140051274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TW201801412A (zh) 電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CN103531943B (zh) 卡槽连接器及其成型方法
TWM480802U (zh) 電連接器
CN209487763U (zh) 电连接器的强化结构
CN216355111U (zh) 一种侧插式type-c连接器
CN203690579U (zh) 具有定位板之插座连接器
TWM553060U (zh) 端子模組及其電連接器
TWI631776B (zh) Terminal module and its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01877587U (zh) 电连接器
TW201431196A (zh) 電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TWM280028U (en) Micro electrical connector
TWM648293U (zh) 一種磁吸式連接器
TWM493783U (zh) 增高型電連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