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250151A - Light irradiation device - Google Patents

Light irradiation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250151A
TW201250151A TW101111057A TW101111057A TW201250151A TW 201250151 A TW201250151 A TW 201250151A TW 101111057 A TW101111057 A TW 101111057A TW 101111057 A TW101111057 A TW 101111057A TW 201250151 A TW201250151 A TW 20125015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workpiece
polarizing element
mirror
polariz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110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omohiko Kio
Hideyuki Masuda
Original Assignee
Ushio Electric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shio Electric Inc filed Critical Ushio Electric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2501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50151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6/00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 G02B26/06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phase of ligh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7/00Systems with reflecting surfaces, with or without refracting elements
    • G02B17/002Arrays of reflective system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28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for polaris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50Optics for phase object visualisation
    • G02B27/52Phase contrast optic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8Mirr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Description

201250151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用以製造例如液晶顯示器之光學補償用 的相位差薄膜,或使3D映像顯現之3D映像顯示裝置用 所使用之相位差薄膜的光照射裝置。 【先前技術】 使用液晶聚合物的相位差薄膜係被利用作爲液晶顯示 器等的光學補償用的薄膜,或作爲用以使3D影像顯現的 薄膜。 於專利文獻1,記載有3D映像顯示裝置之一例。依 據同文獻的3D映像顯.示裝置,將偏光的振動方向不同之 右眼用映像與左眼用映像送出給觀察者。觀察者藉由經由 僅透射右眼用映像的附偏光板右眼用透鏡與僅透射左眼用 映像的附偏光板左眼用透鏡所構成之偏光眼鏡來捕捉右眼 用映像及左眼用映像,右眼用映像及左眼用映像的合成映 像被辨識爲1個立體映像。於此種3D映像顯示裝置中, 爲了區別右眼用映像與左眼用映像,使用圖案化相位差薄 膜。 圖案化相位差薄膜係對於在薄膜基材上隔著配向膜所 形成之光聚合性材料層,經由各別線狀的遮光部及透光部 相互並排所形成之遮罩來照射光線,藉此’形成條紋狀之 圖案的液晶聚合物層,之後,藉由去除殘留之光聚合性液 晶材料層來取得。 201250151 亦即’如圖7(a)所示,對於薄膜基材90 J: 膜9 1所形成之光聚合性液晶材料層92,經由名 多數遮光部96及多數透光部97交互並排之方式 的遮罩95來照射光線,藉此,如圖7(b)所示, 狀之圖案的液晶聚合物層93,之後,藉由去除 聚合性液晶材料層92來取得^ 在此種圖案化相位差薄膜的製造中,使用將 之活性能量線對於光聚合性液晶材料層照射的光 。於該光照射裝置的光射出側,配置使無偏光光 線偏光的偏光元件,經由該偏光元件及前述遮罩 線被照射至前述光聚合性材料層。作爲前述偏光 如使用專利文獻2所記載之線狀光柵偏光元件。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2-185983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表2010-501085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作爲前述光照射裝置,爲了藉由將紫外光等 量線對於光聚合性液晶材料層廣範圍照射來提升 通常利用使用長弧型放電燈的光照射裝置。 但是,因爲長弧型放電燈爲線光源,無法藉 隔著配向 別線狀之 配置所成 形成條紋 殘存之光 紫外光等 照射裝置 線成爲直 95的光 元件,例 的活性能 量產性, 由光學系 -6- 201250151 的長邊方向 爲透射遮罩 的面方向斜 的圖案之高 弧型放電燈 用之光照射 以下構造。 造例。圖9 裝置之光射 20、偏光元 頁部1 2並排 1 1 b所構成 成兩列所構 係具備短弧 15 » 450nm之紫 極以例如具 ,封入有所 ,使從放電燈放射之光線,成爲於該當放電燈 中相互平行的平行光。爲此,如圖8所示,医 95之透光部97的光線之一部分對於遮罩95 交射入至遮罩95,難以形成具有忠於遮罩95 解析度的圖案之液晶聚合物層93。 爲了處理前述問題,例如,可舉出使用短 來代替前述長弧型燈。 作爲前述3 D用相位差薄膜的製造等所使 裝置,使用前述短弧型放電燈時,例如可舉出 於圖9、圖1 0揭示前述光照射裝置的構 係光照射裝置的立體圖,圖1 0係沿著光照射 出方向(以A-A切斷)的剖面圖。 光照射裝置係具備光射出部1 0、反射鏡 件45及遮罩30。光射出部10係由將複數光| 於一方向(X方向)進行配置的光源部列1 1 a、 。於圖9中,光射出部1 〇係將光源部12並排 成,但是,並排成3列以上亦可。光源部1 2 型放電燈13,與以包圍其之方式配置的反射器 放電燈13係可有效率放射波長270nm〜 外光的超高壓水銀燈。於放電容器內,一對電 0· 5mm〜2.0mm的電極間距離之方式對向配置 定量之身爲發光物質的水銀及身爲始動輔助用之緩衝氣體 的稀有氣體以及齒素氣體。水銀的封入量係例如 0.08mg/mm3 〜0.30mg/mm3。 201250151 反射器15係具有以其光軸爲中心之旋轉拋物面狀的 光反射面的拋物面鏡。 放電燈1 3係以發光部F —致於反射器1 5的焦點’並 且連結一對電極的直線沿著反射器15的光軸C延伸的姿 勢來配置。從放電燈1 3放射之光線係藉由反射器1 5反射 ,往光軸C方向射出。 因爲反射器15是拋物面鏡,藉由反射器15反射之光 線成爲平行光。 於並排複數個光源部12之光射出部10的光射出側, 光源部12的光軸C方向前方,長度對合光射出部10延伸 之方向(X方向),而配置反射鏡20。反射鏡20係藉由具 有沿著光軸C方向的平面所致之剖面爲拋物線狀的反射面 21之曲面狀柱面•拋物面鏡所構成。 反射鏡2 0係具有線狀延伸的焦點f,來自光射出部 10的平行光藉由反射鏡20的反射面21反射時,不會在 平行光之狀態下聚光於反射鏡20的長邊方向,一邊僅聚 光於光源部12的光軸C方向,一邊僅一軸方向聚光於前 述線狀延伸之焦點f的位置,形成線狀的光照射區域。 反射鏡20係以反射面21面向反射器1 5的光射出開 口,與身爲被照射物之圖案化相位差薄膜(工件)W被配置 的被照射面,其焦點f 一致於被照射物W的被照射面之 方式配置。 於反射鏡20的光射出側,配置有偏光元件45。作爲 偏光元件45,例如使用前述之稱爲線狀光柵偏光元件的 -8- 201250151 偏光元件。圖Η係揭示線狀光柵偏光元件之構造的圖。 圖1 1 (a)係線狀光柵偏光元件的模式立體圖,圖1 1 (b)係線 狀光柵偏光元件之垂直於光柵之延伸存在方向的面之剖面 圖。 線狀光柵偏光元件係由玻璃或石英等所成的透明基板 46,與以所定節距而略平行排列於該透明基板上的寬度及 高度共通之金屬體的光柵47所構成。各光柵47的節距設 爲照射光的波長以下。 線狀光柵偏光元件係在大約光柵47的節距兩倍以上 之波長的光線從圖 Π (a)上方照射時,藉由反射構成前述 光線的振動成分中與光柵47的延伸存在方向(長邊方向) 平行之偏光成分,且透射與光柵的長邊方向正交之偏光成 分,使射入之無偏光光線成爲直線偏光。 光射出部1 〇與反射鏡20與偏光元件45係收容於具 有藉由偏光元件45偏光之光線射出之光射出開口的箱狀 的護蓋內部。(圖9、圖10中省略護蓋)。 於偏光元件45的光射出側,配置有於透光性的基板 上形成縫隙狀之遮罩圖案的遮罩3 0。遮罩3 0係如圖1 2 所示,藉由玻璃或石英等的透明基板31與例如由鉻所成 的遮光膜3 2所構成。遮光膜3 2以形成延伸於與前述被照 射物W的搬送方向(Y方向)平行方向之縫隙狀的遮罩圖案 之方式,蒸鍍於透明基板上。 從偏光元件4 5射出之偏光光線係經由遮罩3 0,被照 射至身爲被照射物的工件W。偏光薄膜W係例如沿著圓 -9- 201250151 筒狀的冷卻滾筒41等之搬送手段40的外周來配置。工件 W —邊藉由搬送手段40的旋轉被往一方向(Y方向)搬送 ,一邊如圖9所示’來自光射出部1 0的光線藉由反射鏡 20被聚光成直線狀’並藉由偏光元件45偏光,經由遮罩 30之縫隙狀的遮罩圖案照射。藉此,於工件W,延伸於 與工件W的搬送方向(Y方向)平行方向之條紋狀的圖案被 曝光。 再者,於前述之3D映像顯示用的相位差薄膜之曝光 中,經由圖1 2所示之條紋狀的遮罩來照射偏光光線。但 是,於用以製造光學補償用之相位差薄膜的曝光中,不使 用前述遮罩,對薄膜整體照射偏光光線。 在前述進行光照射處理之3 D用的相位差薄膜.,係帶 狀細長的工件,處理後切斷成所希望長度來使用。薄膜寬 度係配合面板的大小來製作,現狀爲1000mm〜1500mm 程度。 然後,該光照射裝置係如前述般,形成延伸於薄膜的 寬度方向(正交於薄膜的搬送方向之方向)之光照射區域。 爲此,光照射裝置之光射出部1 〇的長度係配合薄膜寬度 ,成爲1000 mm〜1500mm或其以上。然後,光射出部10 的長度爲1 000mm〜1 500mm的話,反射來自光射出部10 之光線的反射鏡20(柱面•拋物面鏡)與對藉由反射鏡20 反射之光線作偏光的偏光元件45 (線狀光柵偏光元件)也需 要1000mm〜1500mm的長度。但是,柱面·拋物面鏡及 線狀光柵偏光元件也因以下理由,難以將此種長度作爲一 -10 - 201250151 體物來製造。 身爲反射鏡20的柱面鏡係使用以不反射會使身爲 件之薄膜的溫度上升或變形之不理想的長波長之光線之 式,僅反射處理所需之特定波長的紫外線,透射其以外 長波長之光線的波長選擇鏡。此波長選擇鏡係於石英或 璃之透明基板上,蒸鍍無機多層膜所形成。形成之膜係 應欲反射(或欲透射)之光線的波長,設定材質及膜厚所 成。 但是,現實問題上,用以於玻璃板形成蒸鍍膜的蒸 鍋之大小有所限制,可放入鍋中之玻璃板的大小在現狀 爲 25 0mm〜3 00mm平方程度。所以,僅可製造長 300mm程度者。 又,線狀光柵偏光元件之狀況中,如前述般,必須 光柵的間隔設爲照射光的波長以下。此光照射裝置之狀 中,偏光的是如前述般,波長270mm〜450mm的紫外 ,故光柵的間隔必須爲其以下。此種細微的加工係使用 導體製造所用之微影裝置及蝕刻裝置、蒸鍍裝置等來進 。但是,可利用該等裝置處理之基板的大小在現狀 φ 3 00mm程度爲止,所以,僅可製造長度爲3 00mm程 者。 爲此,柱面•拋物面鏡及線狀光柵偏光元件係分別 排複數個小鏡片板及偏光元件所構成。但是,對此來說 以下問題。 在反射鏡之狀況中,是將複數鏡片板以端部抵接之 工 方 之 玻 因 形 鍍 上 度 將 況 光 半 行 爲 度 並 有 方 -11 - 201250151 式並排。但是,此時,因爲於兩張鏡片板抵接之邊際部分 不存在反射膜,故光線不會反射。爲此,於光照射區域, 不被光線照射的部分,僅會產生鏡片板抵接之部分的數量 (鏡片的枚數-1)。 在偏光元件之狀況中,將複數偏光元件以端部相抵接 之方式並排時,因爲於其部分不存在光柵,射入至其部分 的光線不會成爲偏光光線,對於工件會照射無偏光光線。 對於爲了防止此狀況來說,考慮在偏光元件的端部(偏光 元件的邊際部分)設置遮光板等,使其不被無偏光光線照 射。但是,設置遮光板的話,其部分不會透射光線。所以 ,於光照射區域,照度較低之部分僅會產生重疊偏光元件 之部分的數量(偏光元件的數量-1)。 如上所述,於並排複數反射鏡及複數偏光元件所構成 的光照射裝置中,因爲藉由並排該等所產生之邊際部分, 於光照射區域上,亦即於工件上會產生不被光線照射之部 分及照度較低之部分。產生此種部分時,根據狀況,會有 影容工件的處理,成爲產品不良的原因之情況。 本發明係解決前述問題點者,本發明的目的係儘可能 減少於此光照射區域中產生之不被光線照射的部分及照度 較低的部分對進行處理之工件的影響。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重疊並排偏光元件的端部來代替在偏光元件的邊際部 分(接縫部分)。藉此,可防止被無偏光光線照射,但是, -12- 201250151 重疊偏光元件的部分之光透射率會因此降低。 在此,在本發明中,以重疊偏光元件的部分(偏光元 件的邊際部分)對於搬送帶狀且細長之工件的方向傾斜之 方式配置。作爲一例,並排平行四邊形狀的偏光元件。 又,針對反射鏡,也以複數反射鏡的邊際部分(也稱 爲接縫部分、邊際線)對於搬送帶狀且細長之工件的方向 傾斜之方式配置。例如,與偏光元件相同,並排平行四邊 形狀的反射鏡。 進而,反射鏡的邊際部分與偏光元件的邊際部分以投 影至光照射區域,亦即工件上時,對於工件的搬送方向並 不重疊之方式配置。藉此,更可防止產生照度降低的部分 0 亦即,於本發明中,如以下所述來解決前述課題。 (1)一種光照射裝置,係具備: 光射出部,係將具備短弧型放電燈與以包圍此放電燈 之方式設置之反射來自前述放電燈的光線之反射器的光源 部,於一方向並排複數個; 反射鏡,係將從該光射出部射出之光線,聚光成延伸 於前述一方向的線狀;及 偏光元件,係設置於前述反射鏡的光射出側,使來自 前述反射鏡的光線偏光; 對於往正交於前述一方向的方向搬送之工件,照射偏 光光線: 前述偏光元件,係將複數偏光元件,以使相鄰接之偏 -13- 201250151 光元件與各端部對於來自前述光射出部的光線通過之方向 重疊之方式,並排於正交於前述工件之搬送方向的方向所 配置者;前述複數偏光元件的邊際線,係對於前述工件的 搬送方向傾斜。 (2)於前述(1)中,前述反射鏡,係將複數反射鏡,並排於 正交於工件之搬送方向的方向所構成者;前述複數反射鏡 的邊際線,係對於前述工件的搬送方向傾斜,並且與前述 偏光元件的邊際線之關係,係在將該等投影至前述工件上 時對於前述工件的搬送方向並不重疊。 [發明的效果] (1) 因爲將複數偏光元件,以使相鄰接之偏光元件與各端 部對於來自前述光射出部的光線通過之方向重疊之方式配 置,故相較於在偏光元件的邊際部分設置遮光板之狀況’ 可減少邊際部分之光透射率的降低。又,因爲使前述複數 偏光元件的邊際線對於前述工件的搬送方向傾斜,因偏光 元件的邊際線而照度變低的區域不會集中於工件上的狹小 區域,會擴散於該邊際線投影至工件上的範圍而變淺。爲 此,可降低產生照度較低區域所致之對工件的影響。 (2) 使反射鏡的邊際線對於工件的搬送方向傾斜’並且反 射鏡的邊際線與偏光元件的邊際線以被投影至工件上時’ 對於工件的搬送方向並不重疊之方式配置,藉此’因反射 鏡及偏光元件的邊際線而照度變低的區域不會集中於工件 上的狹小區域,擴散於偏光元件與反射鏡的邊際線投影至 -14- 201250151 工件上的範圍而變淺。進而,因爲反射鏡的邊際線與偏光 元件的邊際線以對於工件的搬送方向並不重疊之方式配置 ,故即使反射鏡的邊際線與偏光元件的邊際線重疊,也不 會產生照度降低的部分。爲此,可防止照度更低的區域, 更減少產生照度較低區域所致之對工件的影響。 【實施方式】 圖1係揭示本發明實施例的光照射裝置之構造的圖。 同圖係揭示透過反射鏡20,觀看偏光元件45、光射出部 1 〇之狀態,在圖1中,反射鏡2 0爲透明狀態。又,在圖 1中省略外裝護蓋等。 光射出部1 〇係將1 6個光源部1 2並排成兩列所構成 。光源部1 2的構造係與圖1 0所說明者相同。亦即,光源 部12係具備短弧型放電燈,與以包圍其之方式配置的反 射器。 放電燈係如前述般,可有效率放射波長270nm〜 4 5 Onm之紫外光的超高壓水銀燈。反射器係具有以其光軸 爲中心之旋轉拋物面狀的光反射面的拋物面鏡。再者,反 射器並不限定於拋物面鏡,也可使用具有旋轉橢圓狀之反 射面的橢圓鏡。 放電燈係以發光部一致於反射器的焦點,並且連結一 對電極的直線沿著反射器的光軸延伸之姿勢配置,從放電 燈放射之光線係藉由反射器1 5反射,射出至光軸方向。 於並排複數個光源部12之光射出部1〇的光射出側, -15- 201250151 光源部12的光軸方向前方,長度對合光射出部10延伸之 方向,而配置反射鏡20 »反射鏡20係如前述般,藉由具 有沿著光軸方向的平面所致之剖面爲拋物線狀的反射面之 曲面狀柱面·拋物面鏡所構成,反射來自光射出部10的 光並聚光於一方向。再者,反射鏡20係僅反射特定波長 之紫外線的波長選擇鏡。 在此範例中,反射鏡20係並排抵接4枚反射鏡(20a ,20b,20c,20d)所構成。在同圖中,以El表示各反射 鏡(20a,20b,20c,20d)的邊際部分(邊際線)。 偏光元件4 5係線狀光柵偏光元件,對藉由反射鏡2 0 反射之光線作偏光。偏光元件45係將平行四邊形狀的1 5 個偏光元件(45a,45b〜45〇)並排於框架44內所構成。各 偏光元件(45a,45b〜45〇)的端部與相鄰之偏光元件的端 部以1mm程度的寬度來重疊對合。此係爲了防止從兩個 偏光元件之邊際部分的間隙漏出無偏光光線。在同圖中, 以E2表示各偏光元件(45a,45b〜45〇)的邊際部分(邊際 線)。 如圖1所示,反射鏡20與偏光元件45的邊際部分 El、E2以對於工件的行進方向(同圖Y方向)傾斜之方式 構成。 於偏光元件4 5的光射出側’如圖1 〇所示,因應必要 來配置遮罩,從偏光元件45射出之偏光光線經由此遮罩 而照射至被照射物(工件W)。工件W係如前述般藉由搬 送手段朝一方向(圖1所示γ方向)以高速來搬送,來自光 -16- 201250151 射出部10的光線藉由反射鏡20而聚光成直線狀,並藉由 偏光元件45偏光,經由遮罩照射。藉此,於工件W,延 伸於與工件W的搬送方向(Y方向)平行方向之條紋狀的圖 案被曝光。 再者,如前述般,3D映像顯示用之相位差薄膜等的 曝光中,也有配置如圖12所示之條紋狀的配置之狀況, 但是,於光學補償用之相位差薄膜等的曝光中,也有不配 置遮罩之狀況。在本圖中省略遮罩。 於圖2、圖3揭示本發明實施例之偏光元件的構造例 。圖2(a)係從光射入側觀看偏光元件的俯視圖,圖2(b)係 (a)的A-A剖面圖,圖3係分解揭示偏光元件之各構成要 素的立體圖。再者,在圖2中揭示偏光元件爲4個之狀況 〇 偏光元件45係於框體52內,複數之平行四邊形狀的 線狀光柵偏光元件(以下 WG偏光元件)45a、45b、45c、 45d並排所構成。又,偏光元件45係沿著對於反射鏡20 所致之反射光的光軸垂直之平面來配置。 如圖2、圖3所示,各平行四邊形狀的WG偏光元件 45a、45b、45c、45d藉由偏光元件支持構件53支持其一 邊。偏光元件支持構件5 3係剖面爲L字形狀,WG偏光 元件45a〜45d係以接著劑固定於其L的橫邊(支持圖3之 WG偏光元件的台座53c)上。 於偏光元件支持構件53,形成嵌合於設置在後述之 框體52的圓柱狀之銷54的貫通孔(銷用貫通孔)5 3a。銷 -17- 201250151 用貫通孔53a的直徑稍微比銷54的直徑大。於此銷用貫 通孔53a的兩邊,形成有用以將偏光元件支持構件53固 定於框體52的貫通孔(固定螺絲用貫通孔)53b。 框體52具備底板52b與側板52a。於底板52b等間 隔並排配置有圓柱狀的銷54,該銷54的數量爲並排於框 體52之偏光元件支持構件53的數量(亦即WG偏光元件 的數量)。又,於此銷54的兩邊,形成有用以固定偏光元 件支持構件53的螺絲孔(固定螺絲用螺絲孔)52c(參照圖 3)。 又,於框體52的側板52a,僅形成有對應偏光元件 支持構件53之數量的數fl之貫通相當於銷54兩邊的位置 之螺絲孔5 2 d。此螺絲孔5 2 d係爲了安裝用以使偏光元件 支持構件5 3旋轉移動的螺絲5 5 a、5 5 b所使用者。 如圖2、3所示,相鄰之兩個WG偏光元件45a〜45d 係以對於射入之光線的光軸方向,周邊部上下重疊對合之 方式設置,使無偏光光線不會從間隙漏出。爲此,相鄰之 偏光元件支持構件53係固定WG偏光元件45a〜45d的台 座53c之部分於光軸方向的高度不同。 雖然使各WG偏光元件45a〜45d旋轉來調整位置, 但是此時,必須使相鄰接之WG偏光元件45a〜45d的周 邊部彼此不會相磨擦。因此,如圖2、3所示,以相鄰接 之WG偏光元件45a〜45d具有數釐米的間隔來重疊之方 式,設計支持偏光元件支持構件53之WG偏光元件45a 〜45d的台座之高度。亦即,相鄰接之兩個WG偏光元件 -18- 201250151 45a〜45d係以對於光線通過之方向,相互隔開間隔而周 邊部重疊之方式安裝。 於與WG偏光元件45a〜45d的安裝偏光元件支持構 件52之邊對向之邊,藉由接著劑59安裝有用以防止WG 偏光元件45a〜45d因本身重量往下方彎曲的偏光元件彎 曲防止板57。 偏光元件彎曲防止板57係與偏光元件支持構件53相 同,爲具有固定WG偏光元件45a〜45d的台座之L字形 狀(參照圖2、圖3),在使各WG偏光元件45a〜45d旋轉 時,滑動於框體52的底板52b上來移動。 針對使各偏光元件支持構件53旋轉於光軸周圍的機 構進行說明。 於設置在框體52之底板52b的銷54,插入偏光元件 支持構件5 3的銷用貫通孔5 3 a。以在偏光元件支持構件 53插入銷54時,於偏光元件支持構件53與框體52的側 板52a之間形成數釐米的間隔58a(間隙)之方式設計。因 爲銷用貫通孔53a的直徑稍微比銷54的直徑大,偏光元 件支持構件53係以銷54作爲旋轉軸,僅旋轉與側板52a 之間隔5 8 a的分量。 形成於框體52的側板52a之兩個螺絲孔52d,分別 安裝偏光元件支持構件53之旋轉用螺絲55a、螺絲55b。 安裝之兩個螺絲5 5 a與5 5 b的前端以將偏光元件支持構件 5 3的邊緣側面以挾持銷5 4之形式,推向與W G偏光元件 45a〜45d的平面(光線射出入之面)平行之方向. -19- 201250151 亦即,使螺絲55a往從框體52的側板52a拔出的方 向移動,使螺絲55b以往推入框體52的側板52a之方式 移動時,WG偏光元件45a〜45d係在其平面內往右旋轉 〇 相反地,以使螺絲55a以推入框體52的側板52b之 方式移動,使螺絲55b往從框體52的側板52a拔出的方 向移動時,WG偏光元件45 a〜45d係在其平面內往左旋 轉。 使WG偏光元件45a〜45d旋轉至必要的位置爲止時 ,鎖緊固定螺絲56a、56b,以偏光元件支持構件53不會 旋轉之方式固定。 圖4 (a)係於圖1所示之光照射裝置中,從偏光元件的 光射出側觀看偏光元件45的圖,圖4(b)係從反射鏡20的 反射面之相反側(從偏光元件的光射入側)透視偏光元件側 的圖。同圖的上下方向相當於工件的搬送方向(Y方向)》 再者,在同圖中,省略圖2、圖3所示之使WG偏光元件 45a〜45d旋轉的機構等。 如圖4(a)所示,構成偏光板45之各WG偏光元件 (45a’ 45b〜45m,45〇)爲平行四邊形(上邊與下邊被框架 44擋住隱藏無法看見),與相鄰接之偏光元件以端部重疊 1 m m程度來並排。 各偏光元件爲平行四邊形,故偏光元件的接縫(邊際 部分E2)對於工件的搬送方向(Y方向)傾斜。 如上所述,利用將前述複數偏光元件(45a ’ 45b〜45m -20- 201250151 ,45ο)以各端部重疊於光線通過的方向之方式並排配置, 相較於在偏光元件的邊際部分設置遮光板之狀況,可減少 邊際部分之光透射率的降低。 又,藉由將前述複數偏光元件(45a,45b〜45m,45〇) 設爲平行四邊形狀,因其邊際部分而照度變低的區域會擴 散於將邊際部分投影至工件上的範圍而變淺,可防止產生 照度更低的區域。亦即,隨著工件的搬送,邊際部分所致 之照度較低的部分往工件的寬度方向移動,藉由其前後的 光照射來彌補照度,故可減少工件上之照度分布的惡化之 影響。 又,於本實施例中,如圖4(b)所示,構成反射鏡20 之各反射鏡(20a,20b,20c,20d)也爲(雖然是具有曲面之 反射面的立體形狀,投影至平面的話)平行四邊形狀,與 相鄰接之反射鏡抵接並排。 亦即,反射鏡(20a,20b,20c,20d)的接縫(邊際部分 El)也與偏光元件45之狀況相同,對於工件的搬送方向(Y 方向)傾斜,與偏光元件4 5相同,因其邊際部分而照度變 低的區域擴散於將邊際部分投影至工件上的範圍而變淺, 可防止產生照度更低的區域。 進而,反射鏡的邊際部分與偏光元件的邊際部分,以 將兩者的邊際部分投影至工件上(光照射區域)時,對於工 件的搬送方向(Y方向)並不重疊之方式,錯開兩者邊際部 分的週期來配置。 藉此,一邊使工件往Y軸方向移動一邊照射光線時 -21 - 201250151 ,可減少照度大幅降低的區域。 針對此狀況,使用圖5、圖6進行說明。圖5與圖6 係模式揭示偏光元件之邊際部分E2與反射鏡之邊際部分 E1的圖。 上段之圖的粗線爲偏光元件之邊際部分E2,中段之 圖的粗線爲反射鏡之邊際部分E 1,下段爲光照射區域, 亦即表示工件上的照度分布》 圖5 (a)係偏光元件45及反射鏡20的邊際部分與身爲 工件之搬送方向的Y軸方向平行之狀況。如此一來,於 工件上,邊際部分所致之照度極端低的部分形成爲線狀, 其部分因爲實質上不被偏光光線照射,故無法採用。 圖5(b)〜(d)與圖6(e)(f)係偏光元件及反射鏡的邊際 部分對於身爲工件之搬送方向的Y軸方向傾斜之狀況。 如此一來,如前述般,隨著工件的搬送,邊際部分所致之 照度較低的部分往工件的寬度方向移動,藉由其前後的光 照射來彌補照度,可減少照度分布的惡化之影#。 但是,在反射鏡20是抵接並排複數反射鏡所構成者 時,即使將偏光元件的邊際部分配置成對於工件的搬送(Y 軸)方向傾斜,如圖5(b),偏光元件45的邊際部分E2與 反射鏡20的邊際部分E1完全重疊於工件的搬送(Y軸)方 向,或如圖5(c)(d)般部份重疊的話,雖然不如(a)之狀況 ,但是,於工件上也會產生照度大幅降低的區域。亦即, 圖5(b)之狀況中,照度降低的部分在廣範圍中產生, (c)(d)之狀況中,照度降低的部分在狹小範圍中產生。 -22- 201250151 在此’如圖6(e)般,使偏光元件的邊際部分E2與反 射鏡的邊際部分E 1對於工件的搬送(Y軸)方向完全不重 疊。如此來配置的話,可防止於工件上產生照度大幅降低 的區域。 進而’如圖6(f),使偏光元件的邊際部分E2與反射 鏡的邊際部分E1對於工件的搬送(Y軸)方向並不重疊, 並且兩者並無間隙之方式並排的話,可期待沒有照度大幅 降低的區域,且改善工件上的照度分布(照度的不均)之效 果。 【圖式簡單說明】 [圖1]揭示本發明實施例的光照射裝置之構造的圖。 [圖2]揭示本發明實施例之偏光元件的構造例的圖。 [圖3]揭示本發明實施例之偏光元件之構造例的圖(分 解立體圖)。 [圖4]從光射出側及光射入側觀看本發明實施例之偏 光元件的圖。 [圖5 ]說明因偏光元件與反射鏡的邊際部分所產生之 工件上照度較低之部分的圖(1)。 [圖6]說明因偏光元件與反射鏡的邊際部分所產生之 工件上照度較低之部分的圖(2)。 [圖7]揭示圖案化相位差薄膜之製造工程的說明圖。 [圖8]揭示使用先前光照射裝置時之通過遮罩的透光 部之光線的說明圖。 -23- 201250151 [圖9]揭示使用短弧型放電燈的光照射裝置之構造例 的圖(立體圖)。 [圖10]揭示使用短弧型放電燈的光照射裝置之構造例 的圖(剖面圖)。 [圖11]說明線狀光柵偏光元件的圖。 [圖12]揭示3D映像顯示用之相位差薄膜的曝光所使 用之遮罩的構造例的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0 :光射出部 1 1 a,1 1 b :光源部列 1 2 :光源部 1 3 :短弧型放電燈 1 5 :反射器 20,20a〜20d:反射鏡 2 1 :反射面 3 0 :遮罩 3 1 :透明基板 32 :遮光膜 40 :搬送手段 74 :冷卻滾筒 44 :框架 45,45a〜45〇:線狀光柵偏光元件(WG偏光元件) 46 :透明基板 -24- 201250151 4 7 :光柵 52 :框體 5 2 a :側板 52b :底板 5 2 c :固定螺絲用螺絲孔 5 2 d :螺絲孔 5 3 :偏光元件支持構件 5 3 a :銷用貫通孔 5 3 b :固定螺絲用貫通孔 53c:支持偏光元件的台座 54 :銷 5 5 a,5 5 b :螺絲 5 6 a,5 6 b :固定螺絲 5 7 :偏光元件彎曲防止板 5 8 a,5 8 b :間隔 5 9 :接著劑 90 :薄膜基材 91 :配向膜 92 :光聚合性液晶材料層 9 3 :液晶聚合物層 95 :遮罩 96 :遮光部 97 :透光部 f :焦點 -25 201250151 F :發光部 W :被照射物(工件) -26

Claims (1)

  1. 201250151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光照射裝置,係具備: 光射出部,係將具備短弧型放電燈與以包圍此放電燈 之方式設置之反射來自前述放電燈的光線之反射器的光源 部,於一方向並排複數個; 反射鏡,係將從該光射出部射出之光線,聚光成延伸 於前述一方向的線狀;及 偏光元件,係設置於前述反射鏡的光射出側,使來自 前述反射鏡的光線偏光; 對於往正交於前述一方向的方向搬送之工件,照射偏 光光線; 其特徵爲: 前述偏光元件,係將複數偏光元件,以使相鄰接之偏 光元件與各端部對於來自前述光射出部的光線通過之方向 重疊之方式,並排於正交於前述工件之搬送方向的方向所 配置者; 前述複數偏光元件的邊際線,係對於前述工件的搬送 方向傾斜》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光照射裝置,其中 前述反射鏡,係將複數反射鏡,並排於正交於工件之 搬送方向的方向所構成者; 前述複數反射鏡的邊際線,係對於前述工件的搬送方 向傾斜,並且與前述偏光元件的邊際線之關係,係在將該 -27- 201250151 等投影至前述工件上時對於前述工件的搬送方向並不重疊 -28-
TW101111057A 2011-06-03 2012-03-29 Light irradiation device TW201250151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25305A JP5252030B2 (ja) 2011-06-03 2011-06-03 光照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50151A true TW201250151A (en) 2012-12-16

Family

ID=475250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11057A TW201250151A (en) 2011-06-03 2012-03-29 Light irradiation device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252030B2 (zh)
KR (1) KR20120135065A (zh)
TW (1) TW201250151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203294A (ja) * 2011-03-28 2012-10-22 Ushio Inc 偏光素子ユニットおよび偏光光照射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06412B2 (ja) * 2004-10-28 2010-07-21 ウシオ電機株式会社 偏光素子ユニット及び偏光光照射装置
JP2006323060A (ja) * 2005-05-18 2006-11-30 Ushio Inc 偏光光照射装置
JP4815995B2 (ja) * 2005-10-24 2011-11-16 ウシオ電機株式会社 光配向用偏光光照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20135065A (ko) 2012-12-12
JP5252030B2 (ja) 2013-07-31
JP2012252201A (ja) 2012-1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704591B2 (ja) 配向処理方法及び配向処理装置
JP5598239B2 (ja) 光照射装置
JP5177266B2 (ja) 偏光素子ユニットおよびこの偏光素子ユニットを用いた光照射装置並びに偏光素子ユニットの透過率設定方法
JP5251994B2 (ja) 光照射装置および光照射方法
TWI463270B (zh) 雷射曝光裝置
JP2012088425A (ja) 光照射装置
TW512251B (en) Irradiation device for polarized light for optical alignment of a liquid crystal cell element
TWI646407B (zh) 圓筒光罩
JP2012093692A (ja) 光照射装置および光照射方法
TWI392975B (zh) Light irradiation device
TW201250151A (en) Light irradiation device
WO2018193913A1 (ja) 光照射装置
TWI535969B (zh) A lamp unit and a light irradiation device provided with the lamp unit
KR20120032426A (ko) 광 조사 장치 및 광 조사 방법
JP2012221726A (ja) ランプユニットおよびこのランプを備えた光照射装置
JP2021101207A (ja) 偏光光照射装置および偏光光照射方法
JP2000250223A (ja) 露光装置
KR20120013896A (ko) 광조사 장치 및 광조사 방법
JP2013195442A (ja) 露光装置、露光方法及び露光済み材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