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236310A - Cell balance apparatus and battery system - Google Patents
Cell balance apparatus and battery system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236310A TW201236310A TW100142541A TW100142541A TW201236310A TW 201236310 A TW201236310 A TW 201236310A TW 100142541 A TW100142541 A TW 100142541A TW 100142541 A TW100142541 A TW 100142541A TW 201236310 A TW201236310 A TW 201236310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self
- balancing
- voltage holding
- balancing device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for charging batteries from ac mains by converters
- H02J7/04—Regulation of 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13—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acting upon several batterie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H02J7/0014—Circuits for equalisation of charge between batteries
- H02J7/0016—Circuits for equalisation of charge between batteries using shunting, discharge or bypass circu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Description
201236310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取得串聯連接之二次電池之自平衡的自 平衡裝置及電池系統,尤其關於以低價構成取得自平衡之 可以提升速度的自平衡裝置及電池系統。 【先前技術】 第7圖係表示以往之自平衡調整電路之電路圖。具備 以往之自平衡調整電路之自平衡裝置設置有串聯連接複數 成爲基本之二次電池單元(以下,稱爲單元)401〜406之 組電池的部分,和在各單元之連接部分連接一方之接點的 開關 411〜462° 開關 411、 421 、 431 、 441 、 451 、 461 之 另一方之接點連接於屬於電壓保持裝置之電容器407之一 方的電極,開關 412、 422、 432、 442、 452、 462之非單 元側的接點連接於電壓保持裝置407之另外的電極。在組 電池之兩端連接負荷電路或充電電路40 8。 各開關之開啓關閉訊號被連接成開關4 1 1和開關4 1 2 同時動作。同樣,將以開關421和開關422、開關431和 開關432、開關441和開關442、開關451和開關45 2、開 關46 1和開關462各對應之兩個當作一組的開關,被連接 同時進行開啓關閉動作之訊號。再者,開啓關閉訊號係以 使開關41 1和開關412開啓關閉(ON/OFF )—使開關421 和開關422開啓關閉—使開關43 1和開關432開啓關閉— 使開關441和開關442開啓關閉—使開關451和開關452 201236310 開啓關閉—使開關46 1和開關462開啓關閉之 接續的開啓關閉。當結束開關46 1和開關462 時,返回最初之開關4 1〗和開關4 1 2之開啓關 重複持續性進行開關之開啓關閉的開啓關閉訊 各自的開關之控制部。 接著,針對動作予以說明。藉由一面在串 接之單元和電壓保持裝置407之間形成並聯連 一方向依序掃描開關之切換,在串聯連接全部 壓保持裝置407之間依序形成並聯連接。然後 爲控制對象之組電池內所有之單元的並聯連接 藉由返回最初之單元重複進行同樣之切換動作 衡。 開關4 1 1和4 1 2成爲接受同時進行開啓關 號的構成,開關421和開關422也成爲同時進 動作之構成。以下同樣,在開關43 1和開關 441和開關442、開關451和開關452、開關 4 62之各開關之組合中同時進行開啓關閉動 4 11和開關4 1 2依序進行開啓關閉,於開關 4 62之開啓關閉結束後,再次開始開關4 1 1和 開啓關閉,依序重複該動作。在所有之單元中 狀態,單元之電壓爲相同之時,在電壓保持裝 元之間中不產生電荷之收授。即使進行各開關 動作,各個單元之狀態也不受到任何影響。另 之平衡偏離之時,發揮平衡調整功能。 順序,進行 之開啓關閉 閉動作,將 號各連接於 聯連接而鄰 接,一面在 的單元和電 ,於完成成 之形成後, ,調整自平 閉動作之訊 行開啓關閉 432 、開關 4 6 1和開關 作。從開關 4 6 1和開關 開關4 1 2之 ,維持平衡 置407和單 之開啓關閉 外,於單元 -6- 201236310 〔先行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1-178008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但是’以往之技術中,對於應取得平衡之單元數,因 電壓保持裝置(電容器)僅一個,故有電池系統之平衡能 力低(平衡速度慢)之課題。並且,當連接於自平衡裝置 之二次電池數增加時,因施加於自平衡裝置之電壓變高, 故必須以高耐壓製程製造自平衡裝置,故有成本變高之課 題。 本發明係爲了解決上述般之課題而硏究出,提供可以 提高自平衡能力,不需要高耐壓製程之自平衡裝置及電池 系統。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爲了解決以往之課題,本發明之自平衡及電池系統設 爲下述般之構成 爲一種自平衡裝置及具備其自平衡裝置之電池系統, 其係調整被串聯連接之複數之蓄電器的自平衡,其特徵爲 :上述自平衡裝置具備:連接上述被串聯連接之複數之蓄 電器的連接點或兩端的複數之蓄電器連接端子;連接電壓 保持裝置之電壓保持裝置連接端子;被設置在上述複數之 201236310 蓄電器連接端子和上述電壓保持裝置之間的複數之開關電 路: 接收同步訊號之接收端子:發送上述同步訊號之發送 端子:及根據上述同步訊號控制上述複數之開關電路之開 啓關閉的控制電路,上述控制電路係當接收上述同步訊號 時,依序對上述複數之開關電路進行開啓關閉控制。 〔發明效果〕 若藉由本發明,可以提供具有下述般之效果的電池系 統。 可以提高電池系統之自平衡能力。再者,即使二次電 池之數量變動,亦可以容易設計對應於此之電池系統。再 者,因不需要高耐壓製程,故可以降低電池系統之成本。 【實施方式】 [第1實施型態] 第1圖爲具備第一實施型態之自平衡裝置的電池系統 之電路圖。第2圖爲第一實施型態之自平衡裝置之電路圖 〇 第一實施型態之電池系統10具備有時脈產生電路102 、被串聯連接之n+1個之二次電池A1〜An+l、n個之自 平衡裝置B1〜Bn、η·1個之電壓保持裝置(電容器)C1〜 Cn-Ι和充電器1〇Γ或連接負荷之外部端子(η爲2以上之 整數)。 -8- 201236310 第1號之自平衡裝置B1係由開關電路S11、 S31,和控制電路201,和端子ΤΙ 1、T21、T31、 T51、T61所構成。其他之自平衡裝置B2〜Bn也相 自平衡裝置B1係端子T11連接於二次電池a 極,端子T21連接於二次電池A1之正極及自平衡| 之端子T12,端子T31連接於二次電池A2之正極 衡裝置B2之端子T2 2,端子T4 1連接於電壓保持眷 之一方之端子’端子T5 1連接於時脈產生電路1〇2 ,端子T6 1連接於自平衡裝置B2之端子T52。自 置B2係端子T22連接於自平衡裝置B3之端子T13 T32連接於二次電池A3之正極及自平衡裝置B3 T23,端子T4 2連接於電壓保持裝置C2之一方之端 壓保持裝置C1之另一方之端子,端子T6 2連接於 裝置B3之端子T53。然後,至第n-l號之自平衡裝 1,同樣與自平衡裝置B2連接。自平衡裝置Bn Tin連接於二次電池An之負極,端子T2η連接於 池An之正極及自平衡裝置Bn-Ι之端子Τ3η-1,端 連接於二次電池Αη+1之正極,端子Τ4ιι連接於電 裝置Cn-Ι。 自平衡裝置B1係開關電路S11連接於端子T1 子T41,開關電路S21連接於端子T21及端子T41 電路S31連接於端子T3 1及端子T41。開關電路S1 、S 13係藉由控制電路201之訊號而被開啓關閉控 他之自平衡裝置B2〜Bn也相同被連接。 S21、 T41、 同。 1之負 妄置B2 及自平 妄置C1 之輸出 平衡裝 ,端子 之端子 子及電 自平衡 置Β η -係端子 二次電 子Τ3η 壓保持 1及端 ,開關 1、S 1 2 制。其 -9- 201236310 接著’針對第一實施型態之電池裝置1 0之動作予以 說明。第3圖爲表示第一實施型態之自平衡裝置之訊號之 時序圖。 在時刻to中,當在電池系統10之外部端子連接充電 器101時’時脈產生電路丨〇2則輸出時脈訊號CLK。自平 衡裝置B1係當端子T5 1接收時脈訊號CLK時,控制電路 201與時脈訊號CLK同步而產生開啓開關電路S11〜S31 之訊號’依序進行輸出。再者,控制電路201係將時脈訊 號CLK輸出至端子T61。接著的自平衡裝置B2係在端子 T52從自平衡裝置B1接收時脈訊號CLK。如此一來,時 脈訊號CLK被傳達至自平衡裝置Bn,全部的自平衡裝置 B1〜Bn可以取得同步。因此,開關電路S11〜Sin、開關 電路S21〜S2n、開關電路$31〜S3n被控制成同步依序開 啓。 在時刻11中,當開關電路S 1 1〜S 1 η全部開啓,開關 電路S2 1〜S2n和開關電路S31〜S3n全部關閉時,二次電 池 A1〜An-Ι各與電壓保持裝置C1〜Cn-Ι並聯連接《然 後,二次電池 A1〜An-Ι和電壓保持裝置C1〜Cn-Ι各自 進行放電或者充電。 在時刻t2中,當開關電路S2 1〜S2n全部開啓,開關 電路S11〜Sin和開關電路S31〜S3n全部關閉時,二次電 池A2〜An各與電壓保持裝置C1〜Cn-Ι並聯連接。然後 ,二次電池 A2〜An和電壓保持裝置C1〜Cn-Ι各自進行 放電或者充電。 -10- 201236310 在時刻t3中,當開關電路S3 1〜S3n全部開啓 電路S11〜Sin和開關電路S21〜S2n全部關閉時, 池A3〜An+1各與電壓保持裝置C1〜Cn-Ι並聯連 後,二次電池A3〜An+1和電壓保持裝置C1〜Cn· 進行放電或者充電。 然後,全部之自平衡裝置B1〜Bn係將3時脈 週期重複同樣之動作。 然後,當充電器1〇1從電池系統10之外部端 下時,時脈產生電路102停止時脈訊號CLK之輸 束自平衡之動作。 如此一來,藉由在二次電池A1〜An+1和電壓 置C1〜Cn-Ι之間重複進行充放電,可以使二次電3 An+ 1之電壓平均化,可以減少電壓之偏差。然後 照應取得平衡之二次電池數而設爲具備複數之電壓 置的構成,故可以提高自平衡裝置之平衡能力(可 取得平衡之速度)。 再者,因使自平衡裝置及電壓保持裝置縱向堆 成自平衡系統,故相對於二次電池之數量的增減可 對應。然後,即使增加二次電池之數量,因連接於 平衡裝置之二次電池數不會改變,故自平衡裝置不 耐壓製程,可以降低製造成本。 並且,在本實施型態中,雖然以具備有二次電 池系統1 0當作蓄電器而予以說明,但是蓄電器即 性2重疊電容或電.容器亦亦可以構成相同。 ,開關 二次電 接。然 1各自 當作一 子被拆 出而結 保持裝 A 1〜 ,因依 保持裝 以加快 疊而構 以簡單 一個自 需要高 池的電 使爲電 -11 - 201236310 再者,於電池系統10連接充電器101之時,雖然以 進行自平衡動作之構成而予以說明,但是即使於檢測出二 次電池之過放電之時,構成進行自平衡動作亦可。電池系 統1 〇係藉由於二次過放電之時取得自平衡,故可以增長 動作時間。 再者,就以取得自平衡裝置B1〜Bn之同步的方法而 言,雖然爲接收發送時脈訊號CLK之構成,但是並不限 定於該方法。例如,即使將時脈訊號CLK並列地輸入至 自平衡裝置B1〜Bn亦可。再者,時脈訊號CLK即使成爲 規格與提高週期開始之第1時脈的峰値,或是使duty變 化等之其他時脈不同.的時脈而取得每週期之同步亦可。再 者,時脈訊號CLK即使插入規格與上述其他時脈不同之 重置時脈,而取得每週期之同步亦可。再者,即使時脈產 生電路102將輸出取得週期之同步的訊號和時脈訊號CLK 之構成’自平衡裝置B1〜Bn設爲輸入取得週期之同步的 訊號和時脈訊號CLK之構成亦可。再者,即使時脈產生 電路102設爲輸出取得週期之同步的訊號,自平衡裝置 B1〜Bn設爲藉由取得週期之同步的訊號而產生開啓開關 電路之訊號的構成亦可。 如上述說明般’若藉由具備有第一實施型態之自平衡 裝置的電池系統時’因可以提高自平衡裝置之平衡能力, 故可以更快取得自平衡。再者,即使增加二次電池之數量 ’因連接於一個自平衡裝置之二次電池數不會改變,故不 需要高耐壓製程,可以降低製造成本。然後,相對於二次 -12- 201236310 電池之數量之增減可以簡單對應。 [第2實施型態] 第4圖爲具備第二實施型態之自平衡裝置的電池系統 之電路圖。第5圖爲第二實施型態之自平衡裝置之電路圖 。與第一實施型態不同的係增加自平衡裝置所使用之開關 電路之數量,對應此而變更電池系統之配線的點。 第二實施型態之電池系統11具備有時脈產生電路 102a、串聯連接之2n + l個之二次電池A1〜A2n+l、n個 自平衡裝置D1〜Du、2^1個之電壓保持裝置(電容器) C1〜C2n-l(n爲2以上之整數)。 弟1號之自平衡裝置D1係由開關電路Sill、S121、 S131、S141、S151、S161,和控制電路 201,和端子 Till 、T121 、 T131 、 T141 、 T151 、 T161 、 T171 、 T181 所構成 。其他之自平衡裝置D2〜Dn也相同。 自平衡裝置D1係端子T1U連接於二次電池A1之負 極,端子T121連接於二次電池A1之正極,端子T131連 接於二次電池A2之正極及自平衡裝置D2之端子T112, 端子T141連接於二次電池A3之正極及自平衡裝置D2之 端子T122,端子T171連接於電壓保持裝置C1之一方之 端子,端子T181連接於電壓保持裝置C1之另一方之端子 及電壓保持裝置C2之一方之端子,端子T151連接於時脈 產生電路l〇2a之輸出,端子T161連接於自平衡裝置D2 之端子T152。 -13- 201236310 自平衡裝置D2係端子T112連接於二次電池A3之負 極,端子T122連接於二次電池A3之正極,端子T132連 接於二次電池A4之正極及自平衡裝置D3之端子T113, 端子T1 42連接於二次電池A5之正極及自平衡裝置D3之 端子T123,端子T172連接於電壓保持裝置C2之另一方 之端子及電壓保持裝置C3之一方之端子,端子T182連接 於電壓保持裝置C3之另一方之端子及電壓保持裝置C4之 一方之端子,端子T152連接於自平衡裝置D1之端子 T161,端子T162連接於自平衡裝置D3之端子T153。 然後,自平衡裝置Dn係端子Tlln連接於二次電池 A2n-1之負極及自平衡裝置Dn-1之端子T13n-1,端子 Τ12η連接於二次電池Α2η-1之正極及自平衡裝置Dn-Ι之 端子T14n-1,端子T13n連接於二次電池A2n之正極,端 子T14n連接於二次電池A2n+1之正極,端子T17ri連接 於電壓保持裝置C2n-2及電壓保持裝置C2n-1之一方之端 子,端子T18n連接於電壓保持裝置C2n-1之另一方之端 子,端子T15n連接於自平衡裝置Dn-Ι之端子ΤΙ 6ιι。 自平衡裝置D1係開關電路S111連接於端子Till及 端子T171,開關電路S121連接於端子T121及端子T171 ,開關電路S131連接於端子T131及端子T171,開關電 路S141連接於端子T121及端子T181,開關電路S151連 接於端子T131及端子T181,開關電路S161連接於端子 T141及端子T181。開關電路S111〜S161係藉由控制電路 20 1之訊號而被開啓關閉控制。其他之自平衡裝置D2〜 -14 - 201236310
Dn也相同被連接。 接著,針對第二實施型態之電池裝置11之動作予以 說明。第6圖爲表示第二實施型態之自平衡裝置之訊號之 時序圖。 在時刻to中’當在電池系統1 1之外部端子連接充電 器1 01時,時脈產生電路1 02a則輸出時脈訊號CLKa。自 平衡裝置D1係當端子T151接收時脈訊號CLKa時,控制 電路201與時脈訊號CLKa同步而產生開啓開關電路S111 〜S161之訊號,依序進行輸出。再者,控制電路201係 將時脈訊號CLKa輸出至端子T161。接著的自平衡裝置 D2係在端子T1 52從自平衡裝置D1接收時脈訊號CLKa。 如此一來,時脈訊號CLKa被傳達至自平衡裝置Dn,全部 的自平衡裝置D1〜Dn可以取得同步。因此,開關電路 S111〜Slln及 S141〜Sl4n,和開關電路 S121〜S12n及 S151〜S15n,和開關電路S131〜S13n及S161〜S16n係被 控制成依序開啓。 在時刻tl中,當開關電路S111〜Slln及S141〜S14n 全部開啓,開關電路S121〜S12n及S151〜S15n和開關電 路S131〜S13n及S161〜S16n全部關閉時,二次電池A1 〜An-Ι各與電壓保持裝置C1〜Cn-1並聯連接。然後,二 次電池A1〜An-Ι和電壓保持裝置C1〜Cn-Ι各自進行放 電或者充電。 ‘ 在時刻t2中,當開關電路S121〜S12n及S151〜S15n 全部開啓,開關電路S 1 1 1〜S 1 1 η及S 1 4 1〜S 1 4η和開關電 -15- 201236310 路S131〜S13n及S161〜S16n全部關閉時,二次電池A2 〜An各與電壓保持裝置C1〜Cn-Ι並聯連接》然後,二次 電池A2〜An和電壓保持裝置C1〜Cn-Ι各自進行放電或 者充電。 在時刻t3中,當開關電路S131〜S13n及S161〜S16n 全部開啓,開關電路S 1 1 1〜S 1 1 η及S 1 4 1〜S 1 4n和開關電 路S121〜S12n及S151〜S15n全部關閉時,二次電池A3 〜An+1各與電壓保持裝置C1〜Cn-Ι並聯連接。然後,二 次電池A3〜An+1和電壓保持裝置C1〜Cn-Ι各自進行放 電或者充電。 然後,全部之自平衡裝置D1〜Dn係將3時脈當作一 週期重複同樣之動作。 然後,當充電器1 〇 1從電池系統1 1之外部端子被拆 下時,時脈產生電路l〇2a停止時脈訊號CLKa之輸出而結 束自平衡之動作。 如此一來,藉由在二次電池A1〜An+1和電壓保持裝 置C1〜Cn-Ι之間重複進行充放電,可以使二次電池A1〜 An+1之電壓平均化,可以減少電壓之偏差。然後,因依 照應取得平衡之二次電池數而設爲具備複數之電壓保持裝 置的構成,故可以提高自平衡裝置之平衡能力(可以加快 取得平衡之速度)。 在此,時脈產生電路l〇2a輸出之時脈訊號CLKa改變 週期開始之第1時脈的峰値。例如,使高位準之峰値成爲 其他時脈之1/2。藉由設爲如此之時脈訊號CLKa,自平衡 -16- 201236310 裝置D1〜Dn可以取得週期之同步,可以降低誤動作之可 能性。 並且,雖然無圖示但即使又增加自平衡裝置內之開關 電路,亦可以同樣動作成取得自平衡。 再者,具備第二實施型態之自平衡裝置的電池系統係 與第一實施型態相同,並不限定於在此所說明之構成。 如上述說明般,若藉由具備有第二實施型態之自平衡 裝置的電池系統時,因可以提高自平衡裝置之平衡能力, 故可以更快取得自平衡。再者,即使增加二次電池之數量 ,因連接於一個自平衡裝置之二次電池數不會改變,故不 需要高耐壓製程,可以降低製造成本。然後,相對於二次 電池之數量之增減可以簡單對應。 [第3實施型態] 第8圖爲具備第三實施型態之自平衡裝置的電池系統 之電路圖。第9圖爲第三實施型態之自平衡裝置之電路圖 〇 第三實施型態之電池系統1 〇具備有時脈產生電路1 02 、被串聯連接之n+1個之二次電池A1〜An+l、n個之自 平衡裝置E1〜En' n-1個之電壓保持裝置(電容器)C1〜 Cn-Ι和充電器101或連接負荷之外部端子(n爲2以上之 整數)。 第1號之自平衡裝置Ε1係由開關電路S11、S21、 S3 1,和控制電路201,和端子ΤΙ 1、T21、T3 1、T41、 -17- 201236310 Τ51、Τ61、Τ71、Τ81所構成。端子Τ71爲重置訊號接收 端子,端子Τ8 1爲重置訊號接收端子。其他之自平衡裝置 Ε2〜Εη也相同。 自平衡裝置Ε1係端子Τ11及端子Τ7 1連接於二次電 池Α1之負極,端子Τ2 1連接於二次電池Α1之正極及自 平衡裝置Ε2之端子Τ12,端子Τ3 1連接於二次電池Α2之 正極及自平衡裝置Ε2之端子Τ22,端子Τ41連接於電壓 保持裝置C1之一方之端子,端子Τ5 1連接於時脈產生電 路102之輸出,端子Τ61連接於自平衡裝置Ε2之端子 Τ52,端子Τ81連接於自平衡裝置Ε2之端子Τ72。自平衡 裝置Ε2係端子Τ2 2連接於自平衡裝置Ε3之端子Τ13,端 子Τ32連接於二次電池A3之正極及自平衡裝置Ε3之端 子Τ2 3,端子Τ42連接於電壓保持裝置C2之一方之端子 及電壓保持裝置C1之另一方之端子,端子Τ62連接於自 平衡裝置Ε3之端子Τ5 3,端子Τ82連接於自平衡裝置Ε3 之端子Τ73。然後,至第η-1號之自平衡裝置Εη-I,同樣 與自平衡裝置Ε2連接。自平衡裝置Εη係端子Tin連接於 二次電池An之負極,端子T2n連接於二次電池An之正 極及自平衡裝置Εη-l之端子T3n-1,端子T3n連接於二次 電池Αη+1之正極,端子Τ4η連接於電壓保持裝置Cn-Ι。 自平衡裝置E1係開關電路S11連接於端子T11及端 子T41,開關電路S21連接於端子T21及端子T41,開關 電路S31連接於端子T31及端子T41。開關電路SI 1、S12 、S 1 3係藉由控制電路20 1之訊號而被開啓關閉控制。其 -18- 201236310 他之自平衡裝置E2〜En也相同被連接。 接著,針對第三實施型態之電池裝置1 0之動作予以 說明。第10圖爲表示第三實施型態之自平衡裝置之訊號 之時序圖。 當在電池系統1 〇之外部端子連接充電器1 0 1時,時 脈產生電路102則輸出時脈訊號CLK。在自平衡裝置E1 中當時脈訊號CLK被輸入至端子T51時,控制電路201 則從端子T61輸出同樣之時脈訊號CLK。再者,控制電路 201係與時脈訊號CLK同步,重複下述1循環之動作。 1循環 t〇 :初期狀態 tl : S11開啓訊號(ON signal)輸出(Hi之訊號) t2 : S21開啓訊號輸出(Hi之訊號) t3: S31開啓訊號輸出(Hi之訊號) t4: RESET 1訊號輸出(Hi之訊號)-> 重置訊號輸 出(端子T81 ) 控制電路2 01內之0 R電路2 1 1係以〇 R方式控制與 時脈訊號CLK同步而被輸出之內部節點RES ET1訊號和被 輸入至端子T71之訊號,且從端子T81輸出重置訊號(Hi 之訊號)。再者,該重置訊號也被輸入至控制電路201, 將控制電路201返回至t0之初期狀態。從自平衡裝置E2 至En及從控制電路202至20η也各自進行同樣之動作。 在此,如第8圖及第9圖所示般,在電池系統1〇中 ,各自連接端子Τ61和端子Τ52及端子Τ81和端子Τ72, -19- 201236310 以下同樣’至端子Τ6η-1和端子Τ5η及端子Τ8η·1和端子 Τ7η,各自連續被連接。因此,時脈訊號CLK和重置訊號 通訊,如下述般,從自平衡裝置Ε1取得Εη之同步,可以 在二次電池Α1〜An-Ι和電壓保持裝置C1〜Cn-Ι之間進 行電荷交換。 在時刻tl中,當開關電路S11〜Sin全部開啓,開關 電路S2 1〜S2n和開關電路S31〜S3n全部關閉時,二次電 池A1〜An-Ι各與電壓保持裝置C1〜Cn-Ι並聯連接。然 後,二次電池A1〜An-Ι和電壓保持裝置C1〜Cn-Ι各自 進行放電或者充電。 在時刻12中,當開關電路S 2 1〜S 2 η全部開啓,開關 電路S11〜Sin和開關電路S31〜S3n全部關閉時,二次電 池A2〜An各與電壓保持裝置C1〜Cn-Ι並聯連接。然後 ,二次電池A2〜An和電壓保持裝置C1〜Cn-Ι各自進行 放電或者充電。 在時刻t3中,當開關電路S3 1〜S3n全部開啓,開關 電路S11〜Sin和開關電路S2 1〜S2n全部關閉時,二次電 池A3〜An+1各與電壓保持裝置C1〜Cn-Ι並聯連接。然 後,二次電池A3〜An+1和電壓保持裝置C1〜Cn-Ι各自 進行放電或者充電。 在時刻t4中,從端子T81〜T8n之全部輸出重置訊號 ,藉由重置訊號,全部之自平衡裝置E1〜Εη可取得再同 步。然後,全部之自平衡裝置E1〜Εη係重複上述1循環 (4時脈)之同步動作》 -20- 201236310 如此一來,藉由在二次電池A 1〜An+ 1和電壓保持裝 置C1〜Cn-Ι之間重複進行充放電,可以使二次電池A1〜 An+ 1之電壓平均化,可以減少電壓之偏差(可以取得自 平衡)。 然後,當充電器1 〇 1從電池系統1 〇之外部端子被拆 下時,時脈產生電路1〇2停止時脈訊號CLK之輸出而結 束自平衡之動作。 在此,當在例如端子T52混入外部雜訊時,則在時脈 訊號CLK產生散亂,有一時無法取得自平衡裝置E1和自 平衡裝置E2〜En的同步之情形。即是,因自平衡裝置E1 在tl之狀態下SI 1開啓,故自平衡裝置E2〜En成爲t2 之狀態,有S22〜S 2η呈開啓之情形等。即使在該情形下 ,因在上述1循環之t4中從端子Τ8 1被輸出之重置訊號 經OR電路212〜21η被通訊,故自平衡裝置E1〜En同時 成爲初期狀態,可以取得自平衡裝置E 1〜En之再同步。 如此一來,本發明之自平衡裝置及電池系統因成爲可 以取得各自平衡裝置之再同步,故對外部雜訊變強,可以 提高自平衡能力。再者,因依照應取得平衡之二次電池數 而設爲具備複數之電壓保持裝置的構成,故可以提高自平 衡裝置之平衡能力(可以加快取得平衡之速度)。再者, 因使自平衡裝置及電壓保持裝置縱向堆曼而構成自平衡系 統,故相對於二次電池之數量的增減可以簡單對應。然後 ,即使增加二次電池之數量,因連接於一個自平衡裝置之 二次電池數不會改變,故自平衡裝置不需要高耐壓製程, -21 - 201236310 可以降低製造成本。 並且,在本實施型態中,雖然以具備有二次電池的電 池系Μ 1 〇當作蓄電器而予以說明,但是蓄電器即使爲電 性2重疊電容或電容器亦可以構成相同。 再者,於電池系統10連接充電器101之時,雖然以 進行自平衡動作之構成而予以說明,但是即使於檢測出二 次電池之過放電之時,構成進行自平衡動作亦可。並且, 於充電後之充電器被拆下時,即使進行自平衡動作亦可, 並不限定於自平衡動作之狀態。電池系統1 〇係不管充電 器連接時或過放電狀態,藉由取得自平衡,可以增長動作 時間。 如上述說明般,若藉由具備有第三實施型態之自平衡 裝置的電池系統時,因可以提高自平衡裝置之平衡能力, 故可以更快取得自平衡。再者,即使增加二次電池之數量 ,因連接於一個自平衡裝置之二次電池數不會改變,故不 需要高耐壓製程,可以降低製造成本。然後,相對於二次 電池之數量之增減可以簡單對應。並且,藉由從自平衡裝 置輸出重置訊號,可以取得全部之自平衡裝置同步。 [第4實施型態] 第11圖爲具備第四實施型態之自平衡裝置的電池系 統之電路圖。第12圖爲第四實施型態之自平衡裝置之電 路圖。 第四實施型態之電池系統1 1具備有時脈產生電路 -22- 201236310 102a、串聯連接之2n+l個之二次電池A1〜Α2η+1、η個 自平衡裝置F1〜Fn、2 η-1個之電壓保持裝置(電容器) C1〜C2n-l(n爲2以上之整數)。 第1號之自平衡裝置F1係由開關電路S 1 1 1、S 1 2 1、 S131、S141、S151、S161,和控制電路 201,和端子 Till 、T121 ' T131、T141、T151、T161、T171、T181、T191 、T101所構成。端子T191爲重置訊號接收端子,端子 Τ101爲重置訊號接收端子。其他之自平衡裝置F2〜Fn也 相同。 自平衡裝置F1係端子Till及端子T191連接於二次 電池A1之負極,端子T121連接於二次電池A1之正極, 端子T131連接於二次電池A2之正極及自平衡裝置F2之 端子T112,端子T141連接於二次電池A3之正極及自平 衡裝置F2之端子T122,端子T171連接於電壓保持裝置 C1之一方之端子,端子ΤΊ81連接於電壓保持裝置C1之 另一方之端子及電壓保持裝置C2之一方之端子,端子 T151連接於時脈產生電路102a之輸出,端子T161連接 於自平衡裝置F2之端子T152,端子T101連接於自平衡 裝置F2之端子T192。 自平衡裝置F2係端子T112連接於二次電池A3之負 極,端子T122連接於二次電池A3之正極,端子T132連 接於二次電池A4之正極及自平衡裝置F3之端子T113, 端子T142連接於二次電池A5之正極及自平衡裝置F3之 端子T123,端子T172連接於電壓保持裝置C2之另一方 -23- 201236310 之端子及電壓保持裝置C3之一方之端子,端子T182連接 於電壓保持裝置C3之另一方之端子及電壓保持裝置C4之 —方之端子,端子T1 52連接於自平衡裝置F1之端子 T161,端子T192連接於自平衡裝置F1之端子T101,端 子T162連接於自平衡裝置F3之端子T153,端子T102連 接於自平衡裝置F3之端子T1 93» 然後,自平衡裝置Fn係端子Tlln連接於二次電池 A2H-1之負極及自平衡裝置Fn-1之端子T13n-1,端子 T12ri連接於二次電池A2n-1之正極及自平衡裝置Fn-Ι之 端子T14n-1,端子T13n連接於二次電池A2n之正極,端 子T14n連接於二次電池A2n+1之正極,端子T17n連接 於電壓保持裝置C2n-2及電壓保持裝置C2n-1之一方之端 子,端子T18n連接於電壓保持裝置C2n-1之另一方之端 子,端子T15n連接於自平衡裝置Fn-Ι之端子T16n。 自平衡裝置F1係開關電路Sill連接於端子Till及 端子T171,開關電路S121連接於端子T121及端子T171 ,開關電路S131連接於端子T131及端子T171,開關電 路S141連接於端子T121極端子T181,開關電路S151連 接於端子T131及端子T181,開關電路S161連接於端子 T141及端子T181。開關電路S111〜S161係藉由控制電路 201之訊號而被開啓關閉控制。其他之自平衡裝置F2〜Fn 也相同被連接。 接著,針對第四實施型態之電池裝置1 1之動作予以 說明。第13圖爲表示第四實施型態之自平衡裝置之訊號 -24 - 201236310 之時序圖。 當在電池系統Π之外部端子連接充電器101時,時 脈產生電路102a則輸出時脈訊號CLKa。在自平衡裝置 F1中當時脈訊號CLKa被輸入至端子T151時,控制電路 201則從端子T161輸出同樣之時脈訊號CLKa。再者,控 制電路201係與時脈訊號CLKa同步,重複下述1循環之 動作。 1循環 t〇 :初期狀態 tl: Sill、S141開啓訊號輸出(Hi之訊號) t2 : S121、S151開啓訊號輸出(Hi之訊號) t3: S131、S161開啓訊號輸出(Hi之訊號) t4 : RESET1訊號輸出(Hi之訊號)—重置訊號輸 出(端子T101 ) 控制電路2 0 1內之Ο R電路2 1 1係以0 R方式控制與 時脈訊號CLKa同步而被輸出之內部節點RESET1訊號和 被輸入至端子T191之訊號,且從端子T101輸出重置訊號 (Hi之訊號)。再者,該重置訊號也被輸入至控制電路 201,將控制電路201返回至t0之初期狀態。從自平衡裝 置F2至Fn及從控制電路202至20η也各自進行同樣之動 作。 在此,如第1 1圖及第1 2圖所示般,在電池系統1 1 中,各自連接端子Τ161和端子Τ152及端子Τ101和端子 Τ192,以下同樣,至端子Τ16Π-1和端子Τ15η及端子 -25- 201236310 T10n-1和端子Τ19η,各自連續被連接。因此,時脈訊號 CLKa和重置訊號通訊,如下述般,從自平衡裝置F1取得 Fn之同步,可以在二次電池A1〜An-Ι和電壓保持裝置 C1〜Cn」l之間進行電荷交換。 在時刻tl中,當開關電路SU1〜Slln及S141〜S14n 全部開啓,開關電路S121〜S12n及S151〜S15n和開關電 路S131〜S13n及S161〜S16n全部關閉時,二次電池A1 〜An-Ι各與電壓保持裝置C1〜Cn-Ι並聯連接。然後,二 次電池A1〜An-Ι和電壓保持裝置C1〜Cn-Ι各自進行放 電或者充電。 在時刻t2中,當開關電路S121〜S12ii及S151〜SI 5n 全部開啓,開關電路S 1 1 1〜S 1 1 η及S 1 4 1〜S 1 4n和開關電 路S131〜S13n及S161〜S16n全部關閉時,二次電池A2 〜An各與電壓保持裝置C1〜Cn-Ι並聯連接。然後,二次 電池A2〜An和電壓保持裝置C1〜Cn-Ι各自進行放電或 者充電》 在時刻t3中,當開關電路S131〜S13n及S161〜S16n 全部開啓,開關電路Sill〜Slln及S141〜S14n和開關電 路S121〜S12n及S151〜S15n全部關閉時,二次電池A3 〜Αη+l各與電壓保持裝置C1〜Cn-Ι並聯連接。然後,二 次電池A3〜An+1和電壓保持裝置C1〜Cn-Ι各自進行放 電或者充電。 在時刻t4中,從端子T101〜TIOn之全部輸出重置訊 號,藉由重置訊號,全部之自平衡裝置F1〜Fn可取得再 -26- 201236310 同步。然後,全部之自平衡裝置F1〜Fn係重複上述1循 環(4時脈)之同步動作。 如此一來,藉由在二次電池A1〜An+1和電壓保持裝 置C1〜Cn-1之間重複進行充放電,可以使二次電池A1〜 An+ 1之電壓平均化,可以減少電壓之偏差(可以取得自 平衡)。 然後,當充電器1 01從電池系統1 1之外部端子被拆 下時,時脈產生電路102a停止時脈訊號CLKa之輸出而結 束自平衡之動作。 在此,當在例如端子T1 52混入外部雜訊時,則在時 脈訊號CLKa產生散亂,有一時無法取得自平衡裝置F1 和自平衡裝置F2〜Fn的同步之情形。即是,因自平衡裝 置F1在tl之狀態下S111開啓,故自平衡裝置F2〜Fn成 爲t2之狀態,有S 1 22〜S 1 2n呈開啓之情形等。即使在該 情形下,因在上述1循環之t4中從端子T101被輸出之重 置訊號經.OR電路212〜21η被通訊,故自平衡裝置F1〜 Fn同時成爲初期狀態,可以取得自平衡裝置F 1〜Fn之再 同步。 如此一來,本發明之自平衡裝置及電池系統因成爲可 以取得各自平衡裝置之再同步,故外部雜訊變強,可以提 高自平衡能力。再者,因依照應取得平衡之二次電池數而 設爲具備複數之電壓保持裝置的構成,故可以提高自平衡 裝置之平衡能力(可以加快取得平衡之速度)。 並且,雖然無圖示但即使又增加自平衡裝置內之開關 -27- 201236310 電路’亦可以同樣動作成取得自平衡。 再者’具備第四實施型態之自平衡裝置的電池系統係 與第三實施型態相同,並不限定於在此所說明之構成。 如上述說明般,若藉由具備有第四實施型態之自平衡 裝置的電池系統時,因可以提高自平衡裝置之平衡能力, 故可以更快取得自平衡。再者,即使增加二次電池之數量 ,因連接於一個自平衡裝置之二次電池數不會改變,故不 需要高耐壓製程’可以降低製造成本。然後,相對於二次 電池之數量之增減可以簡單對應。並且,藉由從自平衡裝 置輸出重置訊號’可以取得全部之自平衡裝置同步。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爲具備第一實施型態之電池裝置的電池系統之 電路圖。 第2圖爲第一實施型態之自平衡裝置之電路圖。 第3圖爲表示第一實施型態之自平衡裝置之訊號之時 序圖。 第4圖爲具備第二實施型態之自平衡裝置的電池系統 之電路圖。 第5圖爲第二實施型態之自平衡裝置的電路圖。 第6圖爲表示第二實施型態之自平衡裝置之訊號的時 序圖》 第7圖爲具備以往之自平衡調整電路的自平衡裝置之 電路圖。 -28- 201236310 第8圖爲具備第三實施型態之自平衡裝置的電池系統 之電路圖。 第9圖爲第三實施型態之自平衡裝置之電路圖。 第10圖爲表示第三實施型態之自平衡裝置之訊號之 時序圖。 第Π圖爲具備第四實施型態之自平衡裝置的電池系 統之電路圖。 第12圖爲第四實施型態之自平衡裝置之電路圖。 第13圖爲表示第四實施型態之自平衡裝置之訊號之 時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A 1〜 A2n+1 :二次電池 B 1〜 Bn: 自平衡裝置 C 1〜 C2n- 1 :電壓保持裝置 D 1〜 Dn : 自平衡裝置 E 1〜 En : 自平衡裝置 F 1〜 Fn : 自平衡裝置 101 : 充電器 102、 1 02 a =時脈產生電路 20 1、 -20η :控制電路 -29-
Claims (1)
- 201236310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自平衡裝置,調整被串聯連接之複數之蓄電器 的自平衡,其特徵爲: 上述自平衡裝置具備: 連接上述被串聯連接之複數之蓄電器的連接點或兩端 的複數之蓄電器連接端子; 連接電壓保持裝置之電壓保持裝置連接端子; 被設置在上述複數之蓄電器連接端子和上述電壓保持 裝置之間的複數之開關電路; 接收同步訊號之接收端子: 發送上述同步訊號之發送端子;及 根據上述同步訊號控制上述複數之開關電路之開啓關 閉(ON/OFF )的控制電路, 上述控制電路係當接收上述同步訊號時,依序對上述 複數之開關電路進行開啓關閉控制。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自平衡裝置,其中 上述蓄電器連接端子具備第一、第二、第三之蓄電器 連接端子, 上述開關電路具備第一、第二、第三之開關電路, 於上述第一蓄電器連接端子和上述電壓保持裝置連接 端子之間連接上述第一開關電路, 於上述第二蓄電器連接端子和上述電壓保持裝置連接 端子之間連接上述第二開關電路, 於上述第三蓄電器連接端子和上述電壓保持裝置連接 -30- 201236310 端子之間連接上述第二開關電路, 根據上述同步訊號依序使上述第一開關電路、上述第 二開關電路、上述第三開關電路開啓關閉。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記載之自平衡裝置,其中 上述蓄電器連接端子又具備第四之蓄電器連接端子, 上述開關電路又具備第四、第五、第六之開關電路, 上述電壓保持裝置連接端子又具備第二之電壓保持裝 置連接端子, 於上述第二蓄電器連接端子和上述第二電壓保持裝置 連接端子之間連接上述第四開關電路, 於上述第三蓄電器連接端子和上述第二電壓保持裝置 連接端子之間連接上述第五開關電路, 於上述第四蓄電器連接端子和上述第二電壓保持裝置 連接端子之間連接上述第六開關電路, 根據上述同步訊號依序使上述第一及第四開關電路、 上述第二及第五開關電路、上述第三及第六開關電路開啓 關閉。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自平衡裝置,其中 上述同步訊號爲時脈訊號。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自平衡裝置,其中 上述自平衡裝置又具備: 接收第一重置訊號之重置訊號接收端子;和 發送第二重置訊號之重置訊號發送端子。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記載之自平衡裝置,其中 -31 - 201236310 上述控制電路係當上述接收端子接收到上述同步訊號 時’於以規定數計數上述同步訊號之後,從上述重置訊號 發送端子發送上述第二重置訊號,或是當在上述重置訊號 接收端子接收到上述第一重置訊號時,從上述重置訊號發 送端子發送上述第二重置訊號。 7. —種電池系統,其特徵爲:具備 被串聯連接之複數之蓄電器: 被串聯連接之複數之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6項中之 任一項所記載之自平衡裝置; 被串聯連接之複數之電壓保持裝置; 輸出上述同步訊號之時脈產生電路, 上述自平衡裝置係在上述蓄電器連接端子連接上述蓄 電器之兩端,在上述電壓保持裝置連接端子連接上述電壓 保持裝置之一端或兩端。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記載之電池系統,其中 初段之自平衡裝置之上述接收端子係與上述時脈產生 電路之輸出端子連接, 2段以後之自平衡裝置之上述發送端子係與下一段之 上述接收端子連接。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記載之電池系統’其中 上述複數之自平衡裝置之上述接收端子係與上述時脈 產生電路之輸出端子連接。 1 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記載之電池系統’其中 上述時脈產生電路係檢測在上述電池系統之外部端子 -32- 201236310 連接充電器而輸出上述同步訊號 -33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0271808 | 2010-12-06 | ||
JP2011171316A JP2012139088A (ja) | 2010-12-06 | 2011-08-04 | セルバランス装置およびバッテリシステ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236310A true TW201236310A (en) | 2012-09-01 |
TWI519029B TWI519029B (zh) | 2016-01-21 |
Family
ID=461616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0142541A TWI519029B (zh) | 2010-12-06 | 2011-11-21 | Battery unit balancing device and battery system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577442B2 (zh) |
JP (1) | JP2012139088A (zh) |
KR (1) | KR101791699B1 (zh) |
CN (1) | CN102570540B (zh) |
TW (1) | TWI519029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758814B (zh) * | 2020-08-07 | 2022-03-21 | 明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複數級串電池芯及輪替式補電裝置的可充電電池系統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751579B2 (en) | 2009-11-19 | 2020-08-25 | Wilson Sporting Goods Co. | Football sensing |
US9636550B2 (en) | 2009-11-19 | 2017-05-02 | Wilson Sporting Goods Co. | Football sensing |
US10668333B2 (en) | 2009-11-19 | 2020-06-02 | Wilson Sporting Goods Co. | Football sensing |
US10821329B2 (en) | 2009-11-19 | 2020-11-03 | Wilson Sporting Goods Co. | Football sensing |
US9339710B2 (en) | 2012-11-09 | 2016-05-17 | Wilson Sporting Goods Co. | Sport performance system with ball sensing |
JP5939702B2 (ja) * | 2011-11-30 | 2016-06-22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均等化装置 |
US9623311B2 (en) | 2012-11-09 | 2017-04-18 | Wilson Sporting Goods Co. | Basketball sensing apparatus |
US9844704B2 (en) | 2012-11-09 | 2017-12-19 | Wilson Sporting Goods Co. | Basketball sensing apparatus |
US9901801B2 (en) | 2012-11-09 | 2018-02-27 | Wilson Sporting Goods Co. | Basketball sensing apparatus |
US9656143B2 (en) | 2012-11-09 | 2017-05-23 | Wilson Sporting Goods Co. | Basketball shot determination system |
US10159884B2 (en) | 2012-11-09 | 2018-12-25 | Wilson Sporting Goods Co. | Basketball make-miss shot sensing |
US9656142B2 (en) | 2012-11-09 | 2017-05-23 | Wilson Sporting Goods Co. | Basketball shot determination system |
US9656140B2 (en) | 2012-11-09 | 2017-05-23 | Wilson Sporting Goods Co. | Sport performance system with ball sensing |
US9916001B2 (en) | 2014-07-08 | 2018-03-13 | Wilson Sporting Goods Co. | Sport equipment input mode control |
DE102015002152B3 (de) * | 2015-02-18 | 2016-05-12 | Audi Ag | Batteri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Kraftfahrzeug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Batterie |
CN104811457B (zh) * | 2015-05-19 | 2018-01-02 | 王知康 | 一种公共网络电池保密认定系统和认定方法 |
JP6883396B2 (ja) * | 2016-08-25 | 2021-06-09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急速充電装置 |
EP4258753A3 (en) * | 2017-03-17 | 2024-01-10 | Nelson Stud Welding, Inc. | Portable drawn arc stud welder including a lithium ferrophosphate battery |
JP6966864B2 (ja) * | 2017-04-20 | 2021-11-17 | エイブリック株式会社 | バッテリ装置 |
CN111257394B (zh) * | 2018-12-31 | 2021-08-31 | 深圳硅基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测试电化学参数一致性的测试平台 |
CN110048488A (zh) * | 2019-05-16 | 2019-07-23 | 西北工业大学 | 一种串联电池组主动均衡模块的级联结构及均衡控制方法 |
WO2021015066A1 (ja) | 2019-07-25 | 2021-01-28 | ヌヴォトンテクノロジー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 電池管理回路、蓄電装置および電池管理方法 |
US11545841B2 (en) * | 2019-11-18 | 2023-01-03 |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Industries, Llc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utonomous balancing and communication in a battery system |
DE102019133252A1 (de) * | 2019-12-05 | 2021-06-10 | Audi Ag |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Batteriesystems, Batteriesystem sowie Zellverschaltung für ein Batteriesystem |
WO2023021267A1 (en) * | 2021-08-20 | 2023-02-23 | Cirrus Logic International Semiconductor Limited | Cell balancing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368527B2 (ja) * | 1997-09-29 | 2003-01-20 |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 スイッチング装置 |
JPH11262188A (ja) * | 1998-03-13 | 1999-09-24 | Denso Corp | 直列組電池のばらつき補正装置及び方法 |
US6121751A (en) * | 1999-03-11 | 2000-09-19 |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 Battery charger for charging a stack of multiple lithium ion battery cells |
JP2001178008A (ja) * | 1999-12-20 | 2001-06-29 | Nec Corp | セルバランス調整回路、セル電圧異常検出回路、セルバランス調整方法およびセル電圧異常検出方法 |
EP1298801B1 (en) | 2001-09-26 | 2006-08-30 | Dialog Semiconductor GmbH | A MOS current sense circuit |
JP2003309932A (ja) * | 2002-04-12 | 2003-10-31 | Toyota Motor Corp | バッテリ充電装置 |
JP4407107B2 (ja) * | 2002-05-17 | 2010-02-03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2次電池直列接続装置および直列接続された2次電池の制御方法 |
US7193390B2 (en) * | 2002-05-17 | 2007-03-20 | Sony Corporation | Apparatus for connecting secondary battery cells in serie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econdary battery cells connected in series |
US6841971B1 (en) * | 2002-05-29 | 2005-01-11 | Alpha Technologies, Inc. | Charge balancing systems and methods |
US7015745B1 (en) | 2004-02-18 | 2006-03-21 | National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nsing current in a power transistor |
DE102005014285A1 (de) * | 2005-03-24 | 2006-10-05 | Siemens Ag |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Ladungsausgleich von in Reihe angeordneten einzelnen Zellen eines Energiespeichers |
DE102005041824A1 (de) * | 2005-09-02 | 2007-03-08 | Siemens Ag |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Ladungsausgleich zwischen den Einzelzellen eines Doppelschichtkondensators, insbesondere in einem Mehrspannungs-Kraftfahrzeugbordnetz |
JP4466587B2 (ja) * | 2006-02-28 | 2010-05-26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電池電圧検出装置および電池電圧検出装置を用いた電池システム |
JP4508145B2 (ja) * | 2006-04-10 | 2010-07-21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組電池の管理装置 |
KR101174166B1 (ko) * | 2006-06-15 | 2012-08-14 | 한국과학기술원 | 다중 변압기의 1차 권선을 병렬로 연결한 전하 균일 장치 |
US8288999B2 (en) * | 2006-08-01 | 2012-10-16 | Aeneas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 Charging circuit for balance charging serially connected batteries |
JP4560501B2 (ja) * | 2006-08-11 | 2010-10-13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充電状態調整装置 |
CN101563600A (zh) * | 2006-10-06 | 2009-10-21 | 埃纳戴尔公司 | 使用飞电容的测量串联电池电压的系统及方法 |
US7679369B2 (en) * | 2006-10-06 | 2010-03-16 | Enerdel, Inc. | System and method to measure series-connected cell voltages using a flying capacitor |
EP2122380A4 (en) * | 2007-01-07 | 2014-01-08 | Enerdel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MEASURING SERIES-MOUNTED CELL VOLTAGES USING A FLYING CAPACITOR |
US7612537B2 (en) * | 2007-01-25 | 2009-11-03 | Analog Devices, Inc. | Galvanically isolated charge balance system |
CN101663592B (zh) * | 2007-03-02 | 2013-07-17 | 美国亚德诺半导体公司 | 用于电池监视的方法和装置 |
JP4388094B2 (ja) * | 2007-03-28 | 2009-12-24 | 株式会社東芝 | 組電池の保護装置及び電池パック装置 |
US8188750B2 (en) * | 2007-11-26 | 2012-05-29 | Honda Motor Co., Ltd. | Battery module voltage detector |
KR101011235B1 (ko) | 2008-10-27 | 2011-01-26 | 킴스테크날리지 주식회사 | 전기에너지 저장장치의 전압균등화회로 |
JP4691171B2 (ja) * | 2009-03-11 | 2011-06-01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充放電装置 |
US8525478B2 (en) | 2010-01-06 | 2013-09-03 |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 Power management circuit of rechargeable battery stack |
CN101764421B (zh) * | 2010-01-15 | 2013-05-15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电池组的均衡设备 |
JP5051264B2 (ja) * | 2010-04-08 | 2012-10-17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電池電圧監視装置 |
US8384343B2 (en) | 2010-04-27 | 2013-02-26 |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 Electric accumulators having self regulated battery with integrated bi-directional power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
CN101902060B (zh) * | 2010-07-23 | 2012-07-04 | 重庆大学 | 充放电电池组均衡管理系统 |
-
2011
- 2011-08-04 JP JP2011171316A patent/JP2012139088A/ja active Pending
- 2011-11-09 US US13/292,482 patent/US9577442B2/en active Active
- 2011-11-21 TW TW100142541A patent/TWI519029B/zh active
- 2011-12-05 CN CN201110399215.1A patent/CN102570540B/zh active Active
- 2011-12-05 KR KR1020110129130A patent/KR101791699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758814B (zh) * | 2020-08-07 | 2022-03-21 | 明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複數級串電池芯及輪替式補電裝置的可充電電池系統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519029B (zh) | 2016-01-21 |
US20120139493A1 (en) | 2012-06-07 |
CN102570540A (zh) | 2012-07-11 |
US9577442B2 (en) | 2017-02-21 |
JP2012139088A (ja) | 2012-07-19 |
KR101791699B1 (ko) | 2017-10-30 |
CN102570540B (zh) | 2015-09-30 |
KR20120062636A (ko) | 2012-06-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201236310A (en) | Cell balance apparatus and battery system | |
KR102005702B1 (ko) | 셀 밸런스 장치 및 배터리 시스템 | |
US8339186B2 (en) | Voltage level shift circuits and methods | |
EP3261168B1 (en) | Battery stack balancing apparatus | |
TW517458B (en) | Clock controlling method and circuit | |
US8350743B2 (en) | AD converter | |
TWI433425B (zh) | Battery charge and discharge balance of the circuit | |
US8384455B2 (en) | Apparatus for clock skew compensation | |
CN1783574A (zh) | 数据认证电路、电池组件和携带型电子设备 | |
TW201145826A (en) | Capacitance detector | |
KR20140107216A (ko) | 충방전 제어 회로 및 배터리 장치 | |
US9553462B2 (en) | Voltage measuring apparatus and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including the same | |
CN102881952A (zh) | 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管理芯片和方法 | |
JP6135375B2 (ja) | 蓄電装置、充電方法及び放電方法 | |
JP2005328642A (ja) | 容量均等化装置 | |
JP2016540412A (ja) | 同期化されたユニットを有する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そのユニットの同期化方法 | |
CN106289333A (zh) | 电容充放电控制模块以及电流频率转换电路 | |
WO2008054048A1 (en) | Circuit for measuring battery voltage and method for battery voltage measurement using the same | |
WO2013125299A1 (ja) | セルバランス装置およびバッテリシステム | |
JP2007250364A (ja) | 二次電池の内部充電装置及び充電方法 | |
Marquez et al. | Communications scheme of a modular power conversion system | |
US8213197B1 (en) | Switching capacitor power supply | |
EP2835760B1 (en) | Switched capacitor differentiator | |
JP3572573B2 (ja) | 遅延発生器 | |
JP2018182961A (ja) | 制御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