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232642A - Mak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from molten material using a free-standing interposer sheet - Google Patents

Mak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from molten material using a free-standing interposer sheet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232642A
TW201232642A TW100144314A TW100144314A TW201232642A TW 201232642 A TW201232642 A TW 201232642A TW 100144314 A TW100144314 A TW 100144314A TW 100144314 A TW100144314 A TW 100144314A TW 201232642 A TW201232642 A TW 20123264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ceramic
ceramic sheet
contact
patent applic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443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67700B (zh
Inventor
Ralf Jonczyk
Emanuel M Sachs
Original Assignee
1366 Tech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1366 Tech Inc filed Critical 1366 Tech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2326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326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677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6770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18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thes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31/1804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thes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comprising only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System
    • H01L31/182Special manufacturing methods for polycrystalline Si, e.g. Si ribbon, poly Si ingots, thin films of polycrystalline Si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30CRYSTAL GROWTH
    • C30BSINGLE-CRYSTAL GROWTH; UNI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 OF EUTECTIC MATERIAL OR UNIDIRECTIONAL DEMIXING OF EUTECTOID MATERIAL; REFINING BY ZONE-MELTING OF MATERIAL; PRODUCTION OF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SINGLE CRYSTALS OR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AFTER-TREATMENT OF SINGLE CRYSTALS OR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APPARATUS THEREFOR
    • C30B19/00Liquid-phase epitaxial-layer growth
    • C30B19/02Liquid-phase epitaxial-layer growth using molten solvents, e.g. flux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41/00After-treatment of mortar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or ceramic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41/45Coating or impregnating, e.g. injection in masonry, partial coating of green or fired ceramics, organic coating compositions for adhering together two concrete elements
    • C04B41/4505Coating or impregnating, e.g. injection in masonry, partial coating of green or fired ceramics, organic coating compositions for adhering together two concrete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application
    • C04B41/4535Coating or impregnating, e.g. injection in masonry, partial coating of green or fired ceramics, organic coating compositions for adhering together two concrete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application applied as a solution, emulsion, dispersion or suspension
    • C04B41/4539Coating or impregnating, e.g. injection in masonry, partial coating of green or fired ceramics, organic coating compositions for adhering together two concrete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application applied as a solution, emulsion, dispersion or suspension as a emulsion, dispersion or suspens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41/00After-treatment of mortar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or ceramic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41/45Coating or impregnating, e.g. injection in masonry, partial coating of green or fired ceramics, organic coating compositions for adhering together two concrete elements
    • C04B41/50Coating or impregnating, e.g. injection in masonry, partial coating of green or fired ceramics, organic coating compositions for adhering together two concrete elements with inorganic materials
    • C04B41/5093Coating or impregnating, e.g. injection in masonry, partial coating of green or fired ceramics, organic coating compositions for adhering together two concrete elements with inorganic materials with elements other than metals or carbon
    • C04B41/5096Silic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30CRYSTAL GROWTH
    • C30BSINGLE-CRYSTAL GROWTH; UNI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 OF EUTECTIC MATERIAL OR UNIDIRECTIONAL DEMIXING OF EUTECTOID MATERIAL; REFINING BY ZONE-MELTING OF MATERIAL; PRODUCTION OF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SINGLE CRYSTALS OR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AFTER-TREATMENT OF SINGLE CRYSTALS OR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APPARATUS THEREFOR
    • C30B11/00Single-crystal growth by normal freezing or freezing under temperature gradient, e.g. Bridgman-Stockbarger method
    • C30B11/002Crucibles or containers for supporting the mel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30CRYSTAL GROWTH
    • C30BSINGLE-CRYSTAL GROWTH; UNI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 OF EUTECTIC MATERIAL OR UNIDIRECTIONAL DEMIXING OF EUTECTOID MATERIAL; REFINING BY ZONE-MELTING OF MATERIAL; PRODUCTION OF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SINGLE CRYSTALS OR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AFTER-TREATMENT OF SINGLE CRYSTALS OR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APPARATUS THEREFOR
    • C30B29/00Single crystals or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by their shape
    • C30B29/02Elements
    • C30B29/06Silic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002Preparing waf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104Forming layers
    • H01L21/02365Forming inorganic semiconduc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 H01L21/02518Deposited layers
    • H01L21/02521Materials
    • H01L21/02524Group 14 semiconducting materials
    • H01L21/02532Silicon, silicon germanium, germaniu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18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thes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31/1804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thes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comprising only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Syste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30CRYSTAL GROWTH
    • C30BSINGLE-CRYSTAL GROWTH; UNI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 OF EUTECTIC MATERIAL OR UNIDIRECTIONAL DEMIXING OF EUTECTOID MATERIAL; REFINING BY ZONE-MELTING OF MATERIAL; PRODUCTION OF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SINGLE CRYSTALS OR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AFTER-TREATMENT OF SINGLE CRYSTALS OR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APPARATUS THEREFOR
    • C30B15/00Single-crystal growth by pulling from a melt, e.g. Czochralski metho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30CRYSTAL GROWTH
    • C30BSINGLE-CRYSTAL GROWTH; UNI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 OF EUTECTIC MATERIAL OR UNIDIRECTIONAL DEMIXING OF EUTECTOID MATERIAL; REFINING BY ZONE-MELTING OF MATERIAL; PRODUCTION OF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SINGLE CRYSTALS OR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AFTER-TREATMENT OF SINGLE CRYSTALS OR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APPARATUS THEREFOR
    • C30B15/00Single-crystal growth by pulling from a melt, e.g. Czochralski method
    • C30B15/007Pulling on a substr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30CRYSTAL GROWTH
    • C30BSINGLE-CRYSTAL GROWTH; UNI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 OF EUTECTIC MATERIAL OR UNIDIRECTIONAL DEMIXING OF EUTECTOID MATERIAL; REFINING BY ZONE-MELTING OF MATERIAL; PRODUCTION OF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SINGLE CRYSTALS OR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AFTER-TREATMENT OF SINGLE CRYSTALS OR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APPARATUS THEREFOR
    • C30B15/00Single-crystal growth by pulling from a melt, e.g. Czochralski method
    • C30B15/32Seed holders, e.g. chuc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6Polycrystalline silicon PV ce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7Monocrystalline silicon PV ce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Description

201232642 六、發明說明:
本申請案主張於20 1 0年12月1日以Emanuel M. Sachs 及Ralf Jonczyk的名義申請之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1/418,699 號「THIN CERAMIC BODIES FOR USE MAKING THIN SEMICONDUCTOR BODIES FROM MOLTEN MATERIAL AND METHODS OF USING SUCH CERAMIC BODIES」之優 先權。本文中所揭示之發明可結合在已公開PCT申請案中 所揭示之發明而使用,該已公開PCT申請案指定為美國且 已進入其國家階段:PCT申請案第PCT/US20 10/026639號, 題為「METHODS AND APPARATI FOR MAKING THIN SEMICONDUCTOR BODIES FROM MOLTEN MATERIAL」,
Hantsoo、Adam M. Lorenz、G· D. Stephen Hudelson 及 Ralf Jonczyk 及 1366 Technologies 公司之名義在第 WO2 010/104 838號之下於2010年9月16日公開。此申請 案之美國國家階段具有相同標題,U.S.S.N. 12/999,206,公 開為US-20 1 1-0247 5 49-A卜將所公開的PCT申請案及美國 申請案(兩者相同)之全部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全面地併入 於本文中。下文將此先前發明及申請案稱作直接晶圓申請 案。亦將所申請之PCT申請案的全部複本作為附加内容附 加至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1/418,699號,本申請案主張此案 之優先權且為此案之一部分。 直接晶圓申請案描述一種直接自半導體材料熔融物製 造半導體主體(例如,用作太陽能電池之晶圓)之方法。 201232642 以下論述部分地取自該直接晶圓申請案,但有一些修改。 將首先在批次實施中論述直接晶圓製程之態樣,在批次實 施中’一次製造單-半導體片,如參考圖ι、圖2及圖3a ^圖3D所不意性展示。半導體炫融物u可容納於掛場u w U由石墨、二氧化砂、碳切、氣化石夕及能夠容 、,内熔融半導體(諸如矽)的其 之程序適宜於製造許多不同類型本文中所揭示 來作為代表性材料,但不音欲本_材料。將論述石夕 1个心、欲將本發明限於僅使用矽。 腔=圖1中所展示’(例如)藉由在石墨塊中加工出空 片 土次其他適且材料製成之薄 _. 虱室1之底部。此片較佳具有相當程度之氣體 Ή性(具有相對高孔隙率及/或相 :::少之可用石墨(或其他適宜_。該氣 :孔嶋成。本文中將薄片5稱作模製W端口 7; 心用真空吸附。現參看圖3Α 处 15相垃鉬》 使〜成8與熔融物13之表面 。该總成在指定時間段内(可能大約】秒) 與該熔融物接觸。嗲她#命υ ^ 和)保持 取本於 ^〜成與该熔融物之間的接觸時間量將 ’、:以下因素而變化,該等因素包括(但不限於 之溫度、模製片之溫度、模片 、 网 之所炉戸命 稹裟片之厗度及待製造的矽片 一人子度。矽片凝固至該模製片上(如在圖 不),此係因為模製片5 A於 . 中所展 -暫時的熱傳遞,從而造:輸融:V因而’該程序為 且接冷㈣該炼融點 物-大:::庫:從而造成_於該模製片上之堆積 體5之’應保持該模製片冷於熔融材料之凝固點。 201232642 少一=…在該模製片接觸該炫融材料的時間之至 二…該模製片之至少-部分應處於低於該凝固點 =广夕作為一實例,凝固點/炫 導體之情況下,用於維持該模製片以供使用= I 了涵蓋自室溫至低於凝固點/炼融點之任何溫度。 製片= 主要目的為使得所形成切片19臨時地緊靠模 丄幫19之後將㈣片容易地自模製片5移 := 若該妙片簡單地掉落,則極有幫助。然而, =要的疋,隨著該石夕片形成,其黏附至模製片卜真空 怜-在與熔融矽13接觸達 ^時長後移除該模製片時’經固化之石夕19將有可能存留 於《融物之頂部15上且接著其將重新炼融。實際上,需 3 =著力以自炼融物13移除經固化之…9,此係 因為δ玄熔融矽之表面張力固持矽片19。 在指定時間段之後,將總成8自熔融物 有:接至其…,如在圖-中所展示。最終,在圖 -中,釋放真空17,且可將所形成之石夕片 分離。在真空17釋放之後1片19即可簡單地掉落。然 而’-些小量剩餘黏著力可保持該片免於掉落。 石墨模製片5必須具有足夠的孔隙率以允許存在足夠 吸力以實現黏附至矽片19之目標。存在極多等級之石墨, 涵蓋了極大的孔隙率範圍。因而,存在許多的適宜選擇。 模製片5之孔隙率必須不能大到允許炼融石夕υ進入孔 中,進而使得石夕片19的釋放困難或不可能。兩個獨立的因 201232642 素組合以防止矽進入微細孔中。首先,該熔融矽之表面張 、°南、至於不准§午其滲入(非潤濕材料之)微細孔。第 一’该石夕在接觸該模製片時開始快速地凝固,且此凝固在 由微細孔呈現之高表面積對體積比率之情況下尤其快。即 使對於經潤濕之材料,第二因素仍存在。 、 月’j述論述係關於在大致大氣壓下使用經熔化之表面。 在尚於大氣壓之壓力下使用經熔化之表面亦係可能的,且 論述於直接晶圓申請案中。 在該形成表面與該熔融半導體及隨後的固化晶圓之間 的界面極為重要。對於此形成界面有利的是在經由該模製 ^施加的真空減小時利落地加以分離。另外,允許在該晶 圓與該模製片之間的一些滑動係有幫助的,尤其在該晶圓 以不同於β亥模製片之方式冷卻且收縮時。對於該形成界 面,藉由避免大量晶粒的快速成核來允許大晶粒之生長亦 係有利的為實現此目標,該界面可具有允許熔融物過冷 同時維持使晶粒成核之小的傾向之性質(例如藉由在此界 面處提供具有使晶粒成核的小傾向之材料)。另外,控制跨 越此界面之熱傳遞以對在+導體晶圓中形叙晶粒大小施 以影響係有用#。舉例而言’減少跨越該界面之熱流可允 許有時間使經成核晶粒橫向生長,因而造成較大晶粒大 小。應以良好控制之方式來產生及修改此界面之性質以使 侍所形成之連續晶圓具有類似特性。亦應以可在現實生產 環境中實施之經濟方式來控制此形成界面之性質。 【發明摘要】 201232642 本文中所揭示之方法發明使用本文中稱作插入片之片 以用於製造諸如石夕之半導體本體(諸如用於太陽能電池使 用)。其為獨立的、極薄、可撓、多孔且能夠在不降解的情 況下耐受溶融半導冑(諸如碎)之化學及熱環境。豆通常 由陶免材料製成,諸如下文論述之二氧化石夕、氮化:夕、氮 氧化石夕、碳氧㈣、碳切、碳氮切、碳氮氧化石夕及盆 他材料。其設置於模製片之形成表面與將形成半導體主體 之炼融材料之間。可將其緊固至該形成表面或沉積於該炼 融物之表面上。該插入片之組成物幫助抑制晶粒成核,從 2導致相對大的晶粒大小。其亦幫助限制來自該炼融物之 熱流,該熱流控制該半導體主體的固化時序。纟亦促㈣ :固化的半導體主體與該形成表面之分離。因為其為獨: ::可在其使用之前將其製造,…,可測試及驗 特性,從而導致高程度之可靠性及自經固化的主體至 =個主體之可再現性。又,使用獨立的插人片准許較之 右二:Γ於達成類似功能的顆粒物或其他非獨立製品而呈 對在此段落中所提及的因素之更大控制。插二 = 之發明。因為其為獨立的且不黏附至該形 所以熱膨脹係數不匹配之問題得以不 =:為該插入片及該經固化的半導體主體二 1此且亦獨立於該形成表面之方式自由膨脹及收缩。 【圖式.簡單說明】 示二1示為。用於供本發明使用之已知氣室及耐火模製片之
S 201232642 圖2為此類已知氣室之示意性表示,其中耐火模 3 5具有紋理化表面9。 圖3A、圖3B、圖3Γ月同ίγλ 上 一 口儿及圖3D為使用諸如在圖i中所 展不的氣室之已知方法步驟的示意性表示,其中: 圖3A展示接觸熔融表面之耐火模製片; 圖3B展示形成於該模製片上之半導體的主體; 圖3C展示自該炼融物移除之氣室及模製片總成,·且 圖3D展示在該氣室中的真空釋放時自該模製片釋放之 所形成的半導體主體; 义圖4A至圖4G示意性地展示隨著模製月朝向炫融材料 刖進而使用本發明的插入片 、 々斤列步驟,該插入片葬Λ 在其邊緣處夾持而緊固至該 3 盘:从展示緊固至形成表面之插人其中其中心懸置 且,、及形成表面的中心間隔開; ‘、、 圖4Β展示剛剛接觸該熔融表面之插入片; 圖4C展示在整個片區域上接觸該熔融表面之插入片; ΕΜΜτ接觸4插人片之遠離該溶融 形成表面; ®町成表面之 圖4Ε展示正在該插入片上形成之半導體主體; 展示自該溶融材料提出之該模製片及形成表面, 八〇X入片上載有經固化之半導體主體;且 圖4G展示與該形成表面分離之插入片,其 固化之半導體主體; 執虿忒鉍 圖5A至圖5D示意性展示隨著模製片朝向該炫融材料 201232642 前進而使用本發明之插入片的一 外夕】V驟,s亥插入片藉 用於與坩堝一起使用的未圖示 I稱件而緊固至該模製片, 該坩堝具有相對低於另一壁之一壁,其中. 圖5A展示緊固至形成表面且實質上在其全範圍 該形成表面之插入片; 安觸 圖5 B展示以高於該相對較 融表面之插入片; 认低…液面剛剛接觸該溶 圖5C展示沿著箭頭M的方 A1 逆步月進之插入片及楹 製片,其具有在該模製片上固仆> & # 朽及模 俱表月上固化之顯著範圍的半導體 圖5D展示在該插入片上 +八 模製片總成移出之㈣;…成的半導體主體及自 絡圖6A至圖6C示意性展示顯微照相之數位影像,其描 其中: 料關及孔之組態及固體基礎, 圖6Α展示孔隙最少之插入片; 圖6Β展示中等多孔之插入片; 圖6C展示較多孔之插入片。 【詳細描述】
、风丨穴用以運成f+J ::㈣各種功諸如減少成核,控制晶粒生長; “、、抓’以及其他功能)之材料,該適宜材料包 限於二氧切、氮切、氮氧化石夕、碳氧化 : 碳氮化矽及碳氮氧化矽及其他 ^ π τι其他材料可包括 鋁、富鋁紅柱石及硼。大體言之, J 1定用了在不降解纪 10 201232642 況下耐受溫度之彳壬伯· _ $ 订陶是。右條件使得無顯著量之可對半 導體主體的形成有宝之妊4 。之材枓(诸如軋化鋁、富鋁紅柱石及 石朋)離開陶究且進入车墓麵 牛導體主體,則可使用含有此類材料 之陶曼。本文中將此類片稱作插入片。 獨立思明—主體在·其意欲使用之前的某時間製造且能 句在不緊口至較大或吏厚重或更硬之基板的情況下單獨地 乂處置獨立主體可具有在一或多個表面上之相對薄 片且亦可在—或多個表面上載有其他附帶的小元件,諸 如局部塗層、晶種等等。 在較早的時間在一單獨的操作中製造此材料插入片 且接著藉由與在所併入的直接晶圓專利申請案中所揭示的 彼等方法類似之方法使用此插入片來製造諸如晶圓之半導 —體仁如本文中所論述,增加為使用一或多個插入片。 在本文中可將此類片稱作插入片,或在一些狀況中簡單地 稱^片可藉由此等方法形成之典型半導體主體為用於在 陽此電池中使用之矽晶圓。然而,亦可形成其他半導體 及其他主體。 如在圖4Α中所展示,插入片可設置於模製片45之形 成表面46與熔融材料413之表面415之間。可將其提供為 緊固至4模製片,如參考圖4Α至圖所展示,對於一實 施例其為經夾持且懸置(如下文論述);或如在圖5 A至圖 5 D 中戶斤显一 展不’對於—實施例其為在其範圍上更緊密地緊 固;成"ΰΓ、 一『沉積於熔融表面415上(未圖示)。 該 入片為多孔的以允許壓力差(諸如在直接晶圓專 11 201232642 «案中所揭不之晶圓形成方法的真空)傳播通過該插 入片至該熔融石夕。該插入片之孔隙度可廣泛地在僅1%至高 ,、勺80%之間變化。開口之直徑可在工微米至高達約⑽ 毁米之間隻化。甚至大至約1〇 "敬米的開口仍不容許熔融 石夕接觸多孔模製片45之形成面46。之所以尤其如此,係因 為用於經設計以提供僅最小晶粒成核的插入片之材料亦未 被熔融矽良好潤濕。有利地,該孔隙率中之至少一中等分 率為開放孔隙’以允許真空經由模製片及插入片傳導。亦 有可能所有孔隙均開放。可存在某種程度之封閉單元孔隙。 圖A至圖6 C忒明孔隙率範圍及孔之組態及固體基 楚圖6A展不與所展示的其他者相比相對較不多孔的插入 片展示中等多孔的插人片’且圖…展示較多孔之 插入片。 在此文件中,在陳述片厚度時,其為質量等效片厚度, 或ME厚度。亦即,则厚度為5微米之多孔片具有與面積 相同且由相同材料製成《5微米厚的完全緻密片的質量相 荨之質i舉例而έ,若該片之孔隙率為5 〇 %且Mg厚度為 5微米,則該片之厚度範圍(自在一表面上之最高峰至在相 對表面上之最高峰)為至少1G微米。通常,獨立插入片具 有在1微米與10微米之間的ME厚度,其中較佳範圍為' 微米至5微米。 較佳地亥插入片細因於其薄且多孔之性質而具有顯 著程度之可撓性。此可撓性促進該插入片之處置及夾持且 使用該插入片來行使目的,包括允許該插入片良好地符合
S 12 201232642 該模製片之該形忐矣& βh 心成表面及液態熔融物之表面且在一些椹 中允許該插入片呈頦士丁令4+f 、式 月呈現如下文描述之有意設計的曲率。在— 些實施财’該片應能夠採用小至2毫米之曲率半徑。兴 例而…在圖4A"斤展示’夾具434緊固採用具有約+2 毫米的半徑之曲率的插人片430。大體言之,最小程度之可 挽性並不關鍵。歸因於出於其他目的之插入片的厚度,1 固有地將足夠薄以符合形成表面形狀或炼融表面之非液位 區’、’、㈤丨於一些目的(諸如上文所展示之夹持),高程 度之可撓性可為重要的且極有益。 如參考圖5A至圖5D所示意性展示及下文更全面論 述,可(例如)使用經由多孔模製片55抽取之真空將插入 片530附附至多孔模製片55。或者,如參考圖μ至圖化 所不意性展示,插入片43〇可由模製片“來支撐或由支撐 頭W來支擇,支撐帛41藉由在模製片^邊緣處用夹具川 央持來固持模製片45。可同時使用夾持及次要附接方法(諸 如真f 47)。取決於所選擇之陶竟材料,可對插入片充電, 且電荷可用以將該插入片附接至該模製片之形成表面。亦 可藉由在該模製片上建立電塵來實現插入片至模製片之此 靜電附接。 將具有所附接的插入片之模製片降低至該熔融物中, 抽取真空’且半導體晶圓片固化。可以與在直接晶圓申請 案中所插述的彼等方式類似之各種方式來自該炫融物移除 模製片及經固化的半導體片,但顯著地添加插入片之存 在。可在插入片接觸熔融物之前或在接觸熔融物之後來起 13 201232642 始真空。 如參考圖4A所展示’在多 u 孔片430在其邊緣處由模製
片45支撐時,可允許將插 ' I w 、巧430懸下。以此方忐, 圖4B中所展示,插入片4 〇在 之自由中心432初始接觸該熔 融物之表面4 1 5 ,同時脫離多 Μ制w Α 夕孔模製片45之形成表面46。 模製片45繼續下行,且招^基上1 … 接者如在圖4C及圖奶中所展示按 壓於插入片430之背表面433 认电 上且接者到達熔融物4 1 3 的表面4 1 5之液位。此情形分 閒形允許插入片430在模製片45的 形成表面46接觸該插入片的背 ,^ 叼牙表面433之前有時間升溫且 由k融物413潤濕。舉例而言, 。 對於16〇毫米X160毫米之 夕孔模製片45,可在兩個邊緣處夾持插入片43〇以使得插 入片之中心432自形成表面46懸下約1〇毫米。此情形要 未該插入片能夠採用約325毫米或更小之曲率半徑。可採 用約W毫米之最小曲率半徑的插入片可得到可靠地處 置。藉由甚至更高程度之可撓性(諸如能夠採用具有約2 毫米至3毫米的半徑之曲率),插人片可由失具(諸如在圖 4A至圖4G中的434處所展示)夾持。 在另-具體實例巾(未圖示於單獨圖式中),可將插入 片獨立於模製片置放於熔融石夕之表面上且允許足夠的時間 來將該插人片潤濕(通常數秒)。可置放該插人片之機構可 與在圖4A中於434處所展示之彼機構類似,惟夾具434之 配合元件並非固持模製片46之支撐頭41除外。:且,其 可為單獨元件,通常為較大框架之部分,具有一開放區, 該開放區足夠大而使得整個支撐頭41及模製片46總成適
S 14 201232642 :穿過該開口以在-旦沉積於熔融表φ 4i5上即接觸插入 之背側433。但機械功能將相同,即與爽具434配人 ㈣著將插入,43〇引向靠近該溶融物之表面且接著㈣ ㈣嘁物而固持插入片43〇,且亦視情況在處於該熔融物上 時將其緊固於原位。可接著將多孔形成表面穿過在框架中 之開:降下至經潤濕之插人片上’且接著可將所有構件一 起自該炼融物抽離β p私 } ^已如現δ亥插入片之預先潤濕可造成如 所需要之較大的晶粒大小。 可使用在形成表面接觸插入片的背側之前將該插入片 置放於熔融物上之其他設備及方法。有可能具有以下機構 係重要的:該機構可將該插人片自其抓取釋放且接著麵 所沉積之插人片保留於—位置或受控運動中,以使得可使 該模製片可靠地承載於該機構上。可將該插人片施加至溶 融物以使得其首先在靠近其中心之區處接觸該炫融物,諸 如在圖4Β之432處所展示,其為圓形區域。該接觸區可為 線(諸如平行於該片之邊緣或對角線)或極小區。 不論該插入片係藉由專用沉積裝置所沉積或夾持至亦 固持模製片45之支撐頭4卜一種使用插入片製造晶圓之方 法為在形成表面嚙合插入片之背離熔融物的背表面之前將 該插入片置放於該熔融物表面上約〇1秒與約5秒之間。 如在圖4Ε中所展示,形成表面46處於真空47下或小 於熔融表面的壓力之壓力差下,且在接觸插入片43〇之過 冷矽434時使相對低數目個晶粒實質上立即成核(過冷液 體甚至在低於其溶融温度之溫度下仍保持為液體)。取決於 15 201232642 在炼融物中之隨後停留時間、形成表面溫度、冑 模製片熱性質,半導體主 / ’
^ ^如具有大晶粒(已觀R “至10毫米)之所需厚度的晶圓)生長。 ’丁、 士在圖4F中所展不’接著將其自炫融物4 觀察到針對晶粒大小與厚度之高達5〇:1的縱橫比其中: 粒大小50倍於該晶圓的厚度。該晶圓藉由 成表“6,其中插…3。插入於該兩者=至 成乎不存在或完全不存在所形成的晶圓主體419與形 面46之化學或機械互動。該兩者彼此不接觸。 如在圖4G中所展示,藉由減小或移除真空壓力47將 插入片430自形成表面46移離,且插入片43〇變得… 表面46㈣,其中所形成之半導體主體419仍與插入片㈣ 相關聯。如下文中論述,通常在單獨稍後製程中,接著將 插入片430與經固化主體419分離。 參考圖5A至圖5D來示意性展示用於使用插入片之另 一配置。坩堝5 11具有相對低於其他側之至少—側542。將 熔融材料提供至一深度以使得彎液面515駐留於較低壁542 的液位上方。該較低壁可跨越坩堝之整個寬度來延伸(在 進入頁面之維度中),或其可僅佔據此寬度之部分區,其中 在隅角處具有較高壁部分。;^之壁(歸因於截面而未圖 不)可自在具有較低壁542的隅角處之低處傾斜,或可全 面地更高。模製片55為支撐頭總成51之部分,支撐頭總 成51可在朝向且沿著坩堝511之箭頭M (如圖示向左) 之方向上移動。藉由未圖示之方法(但亦包括來自壓力差
S 16 201232642 57(諸如上文所論述之真空)之吸附動作)來將插入片53〇 緊固至模製片55之形成表面。隨著支撐頭總成51在箭頭Μ 之方向上移動,坩堝511可通常在箭頭c之方向上移動以 與其匯合。此相互移動幫助將所形成晶圓中在初始接觸位 置處的不規則性最小化。 ^圖5Β示意性展示熔融液513朝著模製片55且亦沿著 τ頁Μ之方向漸移。來自真空57之吸力幫助將該熔融材料 朝向模製片漸移。與上文結合參考圖4Α至圖扣所論述之 具體實例之論述類似’該炫融材料直接接觸插人片53〇且 不接觸模製片5 5。 闽展不短時間 « ^ 八,战印化叼千等體主體 槿:成於插入片530上。再次以與下文論述相同之方式, 、氣片、55相對地涼於該㈣材料,因㈣始晶粒之成核。 519圖5〇展示另一短時間後之情形’其令完全形成之主體 519附接至插入片530。已扃 圓-a 、 已在圖5D的箭頭C之方向上(如 織°下將掛禍5 11自該半導體主體移離,同時支標頭 ::51繼續在箭頭M之方向上移動。因而,已使該半導體 主體自熔融材料513脫離。此相 +導體 令在最終接觸位置處的不規則性最小化。’助將所形成晶圓 可接著藉由停止真空57乃甘 該插入片及所形成之半導體主體自如上文論述)將 將該插人片自至所形成的半導體主體^ 55移除。可接著 如藉由蚀刻或其他方法(亦如所論述)之任何黏附移除’諸 諸如在圖5ΑΜ财於在残特人片的情 17 201232642 況下製造半導體主體之方 申嗜亲 γ使用(诸如在直接晶圓專利
及圖u A D τ以與在直接晶圓申請案之圖4A 令所展示的㈣類似之方式來使用該掛瑪。 與使用主要由諸如石黑七 心。“ 石墨或Slc的材料組成之形成表面 的%序相比,已於規钤4 4 w χ οχ 片k成所形成的矽晶圓主體之 急劇增加的晶粒大小,石墨或Si 體之 土-乂 11適且於其他目的曰古 =成核:可藉由此方法常規地生產具有大於丨毫来的二 進1::晶杻’其中最大晶粒高達約5毫米。該插入片不促 不成二在一些狀況中抑制成核。此情形允許溶融物在 不成核的情況下之過冷卻。 使用此類插入片的另一關鍵優勢為該插入片提供 模製月形成表面之極利落釋放。基本上,為用於插入:中°: 可使用在接觸持續時間中不以任何實質程度與形成表面反 應或接合至該形成表面之任何材料,以幫助將所形成的半 導體主體自形成表面利落地釋放。藉由石墨形成表面在插 入片中使用SiOd Si3N4取得良好結果。據信許多高 火材料將相對良好地工作,只要該等高溫耐火材料=溶 融半導體材料(諸如矽)到達該形成片即可。 ' 通常,預期個別插入片將僅使用一次。在— a f狀况中, *已發現有可能僅將該插入片自該所形成的半導體主體剝 落。因為該插入片如此薄,所以可經常在不將異a 應力置於半導體主體上之情況下將該插入片 q /谷。在其他 狀況t,可藉由化學蝕刻自所形成的半導體主 租砂丨承插入 片,較佳使用不侵蝕底層半導體主體之蝕刻劑。該插入片
S 201232642 之一次性使用性皙辟 為每-所形成的晶圓二:程序控制之方法,此係因 人片之老化而與二;=同的形成循環且並不歸因於插 可能使用給定的個別插人片來製造若干aJ/,、而,亦有 體實2 Γ ”所併人的直接晶时請案中所描述的彼等具 ==其他具體實例中使用插入片,但顯著地添加 以及圖22B所扩述之“,考直接sa圓申請案之圖 所“述之垂直具體實例中使用插入片。 製片片之使用的另一優勢為其可為自溶融石夕至模 ^4 = 控量之抗性,從而幫助對晶粒大小施以 二二 ,較少的熱流將造成相對較大的晶粒大小。 之裎声片之厚度、組成物及粗糙度來改變對熱流的抗性 較多二性相對較厚的插入片比相對較薄的片提供對熱流之 面提=轨類似地,相對較粗糖之表面比相對較粗糖之表 面對熱流之相對較多抗性。相對較高孔隙率比較不多 孔性主體提供對熱流之相對較多抗性。 面 入片之另-優勢為藉由防止在熔融矽與形成表 止。二的化學反應’經固化晶圓至形成表面之黏附得以防 面之間:只在具有所附接的插入片之經固化晶圓與形成表 卻、1面自由滑動。隨著所形成之晶圓及形成表面冷 节插所形成的晶圓與該形成表面之間存在不同收縮。 動防:片允許在所形成晶圓與形成表面之間的滑動,此滑 式,此等不同收縮將大應力施加於冷卻晶圓上。以此方 "移位之形成及至晶圓中的應力之引人得以最小化。 19 201232642 由單一材料製成之單—插入片可傳達上文描述的優勢 中之若干者。舉例而言’單-熔化Si〇2片可阻止,且因而 控制熱傳遞、准許滑動且提供利落釋放。然而,可有利地 將兩種或兩種以上材料混合於單一插入片,以更全面地自 插入片之各種優勢中獲益。舉例而言,已發現在單一插入 片内之氮化⑪及:氧切粉末之混合物有用。s叫允許半 導體主體瓜成’且提供某種程度之成核抑制。叫队限制所 形成的晶圓主體之氧污染。 在本方法發明之另一具體實例中,可堆疊兩個或兩個 以上插入片,#中每—插入片具有相同組成物或不同組成 物。舉例而言,在保證利落釋放中,$叠兩個或兩個以上 插入片尤其有用。舉例而言,可將主要由Si〇2組成之插入 片設置為面向熔融半導體材料,纟面向形成表面之鄰近插 片可主要由SisN4組成。此等兩種材料並非彼此極強烈地 黏附’且因而可相對容易地達成在該兩者之間的堆疊物之 刀離夕個片之另一有利使用為使用一片來主要控制成核 性質,且使用另-片來主要控制(藉由阻礙)㈣遞。舉 例而言,一插入片可具有相對大於至少一其他插入片的熱 傳遞抗性之熱傳遞抗性。類似地,一插入片可具有相對小 於至少—其他插入片的成核傾向之成核傾向。使甩兩個或 兩個以上插入片亦提供至少一額外界面,在至少一額外界 面處,可產生鄰近於該界面的主體之滑動,該滑動可用以 最小化CTE不匹配之有害效應。 製造插入片之代表性方法為以所要材料之微細粒子開
S 20 201232642 始,且使用在與陶£處理無關之技術中已知之層產生或沉 積方法來裝&薄層,隨後在高溫下火燒該薄層以產生一 獨立主體。此類方法包括喷灑至基板上、薄帶鑄造及注聚 鑄造。此類技術在製造半導體主體之技術領域内並非普遍 知曉。粒子在形狀上可為球形、等軸大或片形。出於-些 目的’可有利地使用斜彡 用針形拉子。層沉積技術可由以下動作 組成:在水或有機溶劑中產生粒子之浆料,及根據在陶究 處理技術中已知之方法將該襞料喷灑、注漿鑄造或刀片到 抹於基板上。該褽料可具有相關技術中已知之分散劑及易 變的流變改質劑。 使用針狀粒子造成插入片隨著其製造而收縮較少,此 it形使付維持公差更容易。由針狀粒子製成之插入片的另 -優勢為在與溶融半導體材料接觸而使用及隨後冷卻期 間’存在比其他形狀之粒子所發生的收縮相對更少之收縮。 通㊉’插入片由已熔合或燒結至彼此之粒子組成。 、總結插入片之所需要的性質:其應為多孔至恰當程度 以允許足夠的氣流通過。其應為足夠耐久以獨立;一定的 可撓性(以增強處置、夾持、懸置及符合模製片及熔融表 面之非平坦表面);在與熔融材料接觸的持續時間期間一定 程度的相對化學惰性,以使得來自該插入片之不超過可接 受量的雜質進入炼融材料;熱穩定(财火)至足夠程度以 抵抗在溶融半導體(例如旬之熱量及化學環境下的降解。 其亦應幫助#由阻礙熱流及可能地藉由其他方法來抑制成 核。亦應有可能藉由化學或機械方法自所形成的半導體主 21 201232642 體移除插入片。其應能夠在炫 高溫下保留此等性質。通常, 插入片應能夠耐受約140〇C, 百萬分之5的過渡金屬。 重申上文已說明之内容, 二氧化矽、氮化矽、氮氧化石夕 化矽、碳氮氧化矽及其他材料 富鋁紅柱石及硼或含硼陶曼。 解的情況下耐受溫度之任何陶 可對半導體主體的形成有害之 才主石及硼)進入半導體主體, 瓷。 融半導體(諸如矽)之相對 對於與矽—起使用而言,該 且應具有按重量比例計少於 適宜材料包括(但不限於) 碳氧化石夕、碳化碎、碳氮 。其他材料可包括氧化鋁、 大體5之,可使用可在不降 竟。若條件使得無顯著量之 材料(諸如氧化鋁、富鋁紅 則可使用含有此類材料之陶 氮化石夕為製造插入片之有吸引力的材料。提供氮化石夕 涛片極困#。然而,氮化石夕及氧化石夕(諸如氧化石夕或二氧 化石夕)之複合物亦為有用的。 儘管已展示及描述特定具體實例,但熟習此項技術者 應理解’可在不偏離本發明的情況下在其更廣泛之態樣中 作出各種改變及修改。意欲應將在上文描述中包含且在隨 附圖式中所展示之所有内容解釋為說明性而非限制性专 義。. 思' 本發明描述且揭示一個以上發明。在此文件及相關文 件之申請專利範圍中闡述本發明,不僅包括已申請之部分 且亦包括在基於本發明之任何專利申請的訴訟期間開發= 之。卩分。發明人意欲將所有各種發明主張至如隨後所判定
S 22 201232642 由先前技術所准許之界限。本文中所描述之任何特徵無— 對於本文中所揭示之每一發明為關鍵的。因而,發明Z希 望本文中描述但並未在基於本發明的任何專利之任何特^ 申請專利範圍中主張之任何特徵無一應併入於任何此類^ 請專利範圍中。 ’' 本文中將一些硬體總成或步驟群組稱作發明。然而, 此情形並非承認任何此類總成或群組為必然可取得專利 獨特發明’尤其如關於將在一次專利申請中所審查之發= 的數目(或發明之單一性)< 發明及法規所涵蓋。意欲以 簡略方式說明發明之具體實例。 “人 在此提交發明摘要。應強調提供此發明摘要以遵守要 求允許審查者及其他搜尋者快速確定本技術發明的主旨之 發明摘要的規則。發明摘要係在以下理解下提交··該發明 摘要不.用以解釋或限制中請專利範圍之範_或意義^ 專利局的規則所約定。 應將前述論述理解為說明性的,且不應以任何意義考 慮為限制性的。儘管參考本發明之較佳具體實例特定地展 了本發明’但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理解,在不偏離 由申μ專利範圍所界定之本發明赭 个知a之精神及靶疇的情況下, n ’發明作出形式及細節上的各種改變。 件之:Γ申請專利範圍中之所有構件或步驟附加功能元 =應結構、材料、動作及等效物意欲包括用於結合如 ’疋主張的其他所主張元件執行功能之 或動作。 構、材枓 23 201232642 發明之態樣 本發明之以下態樣意欲在本文中加以描述,且此章節 用以確保提及該等態樣。將該等内容稱為態樣,且儘管= 看起來類似於t請專利範圍,但其並非中請專利範圍。然 而’在未來某B夺’申請人保留主張在此及任何相關申,荦 t的此等態樣中之任一者或所有者之權利。關申-案 A1.-種用於製造一半導體主體之方法,該方法包含以 a. 提供具有一表面之一熔融半導體材料; b. fe供包含一形成表面之一多孔模; 融 在 c.在該形成表面與該熔融材料之間提供一獨立陶究片 二吏該形成表面接觸該陶究片’且使該陶究片接觸該力 材料之表面達-接觸持續時間,使得—半導體材料 該陶瓷片上固化;及 除 e.將該經固化主體自與該熔融 同時仍接觸該陶瓷片。 半導體材料之接觸移 A2.如態樣A1之方法, A3.如態樣A2之方法, 件 該半導體材料包含矽。 5玄矽主體包含一太陽能電池元 刑咔 /巴甘.提供一壓力 型態以使得在該形成表面之至少— 栌-丄u 上 $刀處的壓力小於名 嘁材料表面處之壓力,使得在該 却八丄 伐觸持續時間之至少 #分中該壓力差型態存在。 A5.如態樣A1之方法,其進_ 夕包含以下步驟:名
S 24 201232642 於5亥半導體材料之一炫融點之一溫度下提供該形成表面之 至少一部分達該接觸持續時間之至少一部分。 β A6:如態樣A4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以下步驟。咸小 該麼力差型態之程度,藉此促成自該形成表面脫離該陶究 片及該經固化主體中之至少一者。 A7.如恐樣A1 <方法’提供該陶瓷片之該步驟包含在 該熔融材料上提供該陶瓷片。 …A8_如態樣A1 t方法’提供該陶究片之該步驟包含在 該形成表面上提供該陶瓷片。 A 9 ·如怨樣a 8之方法,直{佳一半勹人 电其進步包含以下步驟:將該 陶竞片夾持至該形成表面。 A10.如態樣A9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以下步驟·在該 形成表面與該熔融材料之間提供至少—額外陶兗片。
All.如態樣A9之方法,夾持該陶究片之該步驟包含夾 持該陶究片’使得該陶竞片自該形成表面懸離從而使得該 陶竞片在-接觸位置處接觸該溶融材料,且此後該形成表 面在该接觸位置對面接觸該陶瓷片。 A12 ·如態樣a 11之方法,兮垃舾 承3亥接觸位置包含該陶瓷片之 中心〇 A1 3 ·如態樣a 1 0之方法 具有彼此不同的組成物。 A14.如態樣a 10之方法 此強烈黏附之材料組成。 A1 5 .如態樣a 1 3之方法 該至少兩個陶瓷片中之兩者 至少兩個鄰近陶瓷片由不彼 至少—陶瓷片具有相對低於 25 201232642 至少一其他陶瓷片之一成核傾向。 A16.如態樣A13之方法,至少一陶瓷片具有相對大於 至少一其他陶竞片的熱傳遞抗性之一熱傳遞抗性。 A17.如態樣A8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以下步驟:藉由 提供一壓力H態以使得在該形成表面之至少一部分處的 壓力小於在該陶莞片之背離該形成表面的一面處之壓力來 將該陶瓷片緊固至該形成表面。 A18.如態樣A1之方法,該陶瓷片包含一多孔片。 A19.如態樣A1之方法,該片選自由以下各者組成 之群組:=氧切、氮切、氮氧切、碳氧化碎、碳化 矽、碳氮化矽及碳氮氧化矽。 A20.如態樣A1之方法’該陶兗片具有在約i微米與約 1 5微米之間的質量等效厚度。 A21.如態樣A1之方法’該陶竟片具有在約之微米與約 5微米之間的質量等效厚度。 A22.如態樣A1之方法,該陶瓷片為可徺性的。 A23·如態樣A22之方法,該陶竟片之該可撓性特徵在 於在不發生任何破裂的情況下將該片彎曲至一半徑之能 力,該半徑小於約325毫米且較佳小於約15〇毫米且最^ 小於2毫米。 A24.如態樣A1之方法,該陶瓷片為多孔的。 Λ25.如態樣A24之方法,該孔隙率之程度為自約丨^至 高達約80%。 該等開 A26.如態樣A24之方法’該陶瓷片具有開口
S 26 201232642 口具有在約1微米與約1 00微米之間的直徑。 A27·如態樣A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以下步驟:相對 於該形成表面來給該陶瓷片充電,且藉由在該形成表面上 建立一電壓來將該陶瓷片附接至該形成表面。 A28.如態樣A1之方法,該陶瓷片具有按重量比例計小 於約百萬分之5的過渡金屬。 A29.如態樣A1之方法,該陶瓷片能夠在不降解的情況 下耐受至少約140(TC之一溫度達足夠用於一矽半導體主體 的固化之接觸持續時間。 A30.如態樣A1之方法,竟片包含經熔化之材料。 A3i_如態樣A1之方法,該陶曼片包含經燒結之材料。 、A32·如‘態樣A30之方法,該經熔化材料係自針狀粒子 溶化而成。 A33.如態樣A30之方法,該 溶化而成。 化材㈣自等軸粒子 成戾二如態樣A1之方法’該陶究片之材料具有低於該形 成表面的材料之使該半導體的晶粒成核之潛力。 B1.—種獨立的多孔陶瓷主體,盆 ^ ^ ^ ,、匕3一材料之一互連 、.罔路,該材料具有小於10微来的ME厚度 —相對表面,該固體材料能夠耐 於、丄…洽 J又在至少約1400t下與一 熔嘁半導體接觸達足夠形成一 ’ 且兮固㈣从上丨^ 千導體主體之接觸持續時間 且邊固體材料具有按重量比例計 金屬。 於、力百萬分之5的過渡 B2·如態樣B1之主體,該材料 何枓網路界定開口,該等開 27 201232642 口具有在約1微米與約1 〇 〇微来 、之間的一直取 B3.如態樣B1之主體,該 二。 μ料網路且古+ 80%之間的孔隙率。 有在約1%與約 Β4.如態樣Β1之主體’該 卞域自由以下么去h # 群組:二氧化石夕、氮化石夕、氮氧化石夕 下各者組成之 碳氮化矽及碳氮氧化發。 反 發、碳化石夕、 B5.如態樣B1之主體,該材料 % 丁寸昇有低於石墨之使 體材料晶粒成核之傾向。 Β6·如態樣B1之主體,其進—步包含—第二此類主體, 該第一主體及該第二主體由彼此不強烈黏附之主體組成。 C 1. 一種總成,其包含: a. —多孔模’其具有一形成表面; b. —獨立的多孔耐火陶瓷片,其具有—第一表面及第二 表面’§玄陶竟片在該第一表面處緊固至該模之該形成表面; c. 一半導體主體,其直接自某量之熔融半導體材料形成 且緊固至該陶瓷片之該第二表面。 C2.如態樣C1之總成,其進一步包含一第二陶瓷片, 該第二陶£片在該第一陶瓷片與該形成表面之間且緊固至 該第一陶瓷片及該形成表面中之每一者。 C3.如態樣C2之總成,該第一陶瓷片及該第二陶瓷片 具有彼此不同之組成物。
S 28

Claims (1)

  1. 201232642 七、申請專利範圍: 驟 1-種用於製造半導體主體之方法,該方法包含以下步 a. 提供具有表面之熔融半導.體材料; b. h供包含形成表面之多孔模; C•在形成表面與炼融材料之間提供獨立陶莞片; 2形成表面接觸陶究片’且使陶究片接觸炼融材料之 固化:接觸持續時間’使得半導體材料主體在陶竞片上 e.使經固化主體自與溶融丰莫艘u輕 仍接觸陶曼片。、“丰導體材枓之接觸移除,同時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μ之方法,半導體材料包切。 池元^申料·圍第2項之方法4主體包含太陽能電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進-步包含:揾徂 壓力差型態,使得在該形成表面之至少一部分處的塵力; 於在熔融材料表面處之壓力,使得在接觸持續時間之至丨、 一部分中,壓力差型態存在。 ^ •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卜員之方法,其進一步包 驟在低於半導體材料之炼融點之溫度下提供該 之至少一部分達接觸持續時間之至少一部分。 面 6.如中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以 驟:減小心差型態之程度,藉此促成自形成表面脫^ 瓷片及經固化主體令之至少一者。 旬 29 201232642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 Λ- p. _ '方法,提供陶瓷片之步驟包 3在熔融材料上提供陶瓷片。 8 _如申s奢專利範圍第1項之古、1 含在报#本π 員之方法,提供陶瓷片之步驟包 乂成表面上提供陶瓷片。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方 驟:將陶究片夾持至形成表面。 …以下步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 步驟…ο* 矛貝之方法,其進-步包含以下 步驟.在形成表面與熔融材料之 1如ί、至少一額外陶瓷片。 .如申钿專利範圍第9項 包含央掊陶:^ y 貝之方法,夾持陶瓷月之步驟 匕3吸持陶瓷片,使得陶瓷 陶咨ti /· k °亥形成表面懸離從而使得 陶是片在接觸位置處接觸熔 觸位置對面接觸陶究片。 此後形成表面在接 12_如申請專利範圍第U 片之中心。 、方法,接觸位置包含陶瓷 U.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〇 ^ ^ . 貝之方法,至少兩個陶瓷片令 兩者具有彼此不同的組成物。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 片 負之方法,至少兩個鄰近陶瓷 片由不彼此強烈黏附之材料組成。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u iB 貝又万法至少一陶瓷片具有 子低於至少一其他陶瓷片之成核傾向。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 相斟^ 項之方法,至少—陶竞片具有 相對大於至少一其他陶瓷片 究乃的熱傳遞杬性之熱傳遞抗性。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方法,其進一步包 步驟:藉由麵力差型態以使得在該形成表面之至少— S 30 201232642 之方離該形成表面的—面處 形成表面。 之方法,該陶瓷片包含多孔 部分處的廢力小於在該陶究片 之壓力來將該陶瓷片緊固至該 1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 片。 自由以 、碳氧 A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繼片選 下各者組成之群組:二氧切、氮切、氮氧化石夕 化矽、碳化矽、碳氮化矽及碳氮氧化矽。 具有在約 具有在約 為可撓性 2〇.如申請專利範圍第"員之方法,該陶竞 1微米與約15微米之間的一質量等效厚度。 2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該陶瓷 2微米與約5微米之間的一質量等效厚度。 2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之方法,該陶瓷 的。 21 2 ‘如申晴專利範圍第2 2 1音夕古、、j.. 礼固弟22項之方法,該陶瓷片之該可撓 性特徵在於在不發生住佃姑划#、σ π 仕何破裂的情況下將該片彎曲至一半 徑之月b力,該半徑小於約•本 〗%約325宅水且較佳小於約丨5〇荟 且最佳小於2毫米。 31 1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該陶:是片為多孔的。 2 25_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之方法,該孔隙率之程度為 自約1%至高達約80〇/。。 2 6.如申s青專利範圍楚9 4工苗夕古、土 祀固第24項之方法’該陶瓷片具有開 口,該等開口具有在約1微米與、約100微米之間的-直徑。 27·如申請專利範圍f 1項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以下 步驟:相對於該形由、矣 〜成表面來給該陶瓷片充電,且藉由在該 201232642 v成表面上建.立電壓來將該陶竞片附接至該形成表面。 28_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該陶瓷片具有按重 里比例計小於約百萬分之5的過渡金屬。. 2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該陶瓷片能夠在不 降解的情况下耐受至少約14〇〇〇c之溫度達足夠用於矽半導 體主體的固化之接觸持續時間。 3〇·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之方法,該陶瓷片包含經熔 化材料。 3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該陶瓷片包含經燒 結材料。 A 3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〇項之方法該經熔化材料係自 針狀粒子熔化而成。 3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〇項之方法,該經熔化材料係自 等軸粒子熔化而成。 3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之方法,該陶瓷片之材料具 有低於該形成表面的材料之使該半導體的晶粒成核之潛 力。 ’ 35. —種獨立的多孔陶瓷主體,其包含材料之互連網 路,該材料具有小於1()微米的則厚度及第—表面及相對 表面,該固體材料能夠耐受在至少約14〇〇<)(:下與熔融半導 體接觸達足夠形成半導體主體之接觸持續時間,且該固體 材料具有按重量比例計小於約百萬分之5的過渡金屬。 3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5項之主體,該材料網路界定開 口,該等開口具有在約1微米與約100微米之間的直徑。 S 32 201232642 3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乃項之主 約1%與約80%之間的孔隙率。、 口…斗網路具有在 38_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5項之主 各者組成之群組:-氧介☆ 〃 ^選自由以下 访^ 夕、氮化石夕、氮氧化石夕、碳氧化 矽、奴化石夕、碳氮化石夕及碳氮氧化石夕。 氧 3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 ^ ^ ^ ^ ^ 貝之主肢,§亥材料具有低於石 墨之使半導體材料晶粒成核之傾向。 4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5項之主體,其進一步包含第二 此類主體,該第一主體及守筮_ ®及該弟-主體由彼此不強烈黏附之 主體組成。 41 · 一種總成,其包含: a. 多孔模’其具有形成表面; 面 b. 獨立的多孔耐火陶竞片,其具有第一表面及第二表 該陶究片在該第一表面處緊固至該模之該形成表面; c. 半導體主體’其直接自某量之熔融半導體材料形成且 緊固至該陶瓷片之該第二表面。 4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〇項之總成,其進一步包含第二 陶瓷片’該第二陶瓷片在該第一陶瓷片與該形成表面之間 且緊固至該第一陶瓷片及該形成表面中之每一者。 43_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2項之總成,該第一陶£片及該 第二陶瓷片具有彼此不同之組成物。 八、圖式: (如次頁) 33
TW100144314A 2010-12-01 2011-12-01 使用獨立式插入片從熔融材料製造半導體主體 TWI66770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41869910P 2010-12-01 2010-12-01
US61/418,699 2010-12-01
PCT/US2011/062914 WO2012075306A2 (en) 2010-12-01 2011-12-01 Mak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from molten material using a free-standing interposer sheet
??PCT/US11/62914 2011-12-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32642A true TW201232642A (en) 2012-08-01
TWI667700B TWI667700B (zh) 2019-08-01

Family

ID=461725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44314A TWI667700B (zh) 2010-12-01 2011-12-01 使用獨立式插入片從熔融材料製造半導體主體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9419167B2 (zh)
EP (1) EP2647032B1 (zh)
JP (1) JP5970469B2 (zh)
KR (1) KR101889858B1 (zh)
CN (1) CN103380481B (zh)
CA (1) CA2819144C (zh)
ES (1) ES2575382T3 (zh)
MY (1) MY180243A (zh)
SG (1) SG190288A1 (zh)
TW (1) TWI667700B (zh)
WO (1) WO2012075306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8041250A1 (de) * 2008-08-13 2010-02-25 Ers Electronic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thermischen Bearbeiten von Kunststoffscheiben, insbesondere Moldwafern
US9948539B2 (en) 2014-08-29 2018-04-17 The Nielsen Company (Us), Llc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predict end of streaming media using a prediction model
US11018068B2 (en) 2018-07-06 2021-05-25 Butterfly Network,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packaging an ultrasound-on-a-chip
CN111755321A (zh) * 2020-05-20 2020-10-09 嘉兴市轩禾园艺技术有限公司 多晶硅半导体薄膜衬底的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03841A (en) 1974-08-22 1975-09-09 Gte Laboratories Inc Vacuum holder in epitaxial growth apparatus
US4777153A (en) * 1986-05-06 1988-10-11 Washington Research Foundation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porous ceramics using decomposable polymeric microspheres and the resultant product
JPS63215506A (ja) * 1987-02-27 1988-09-08 Sankusu Kk 多結晶シリコンの製造方法
EP0804381A1 (en) * 1993-12-08 1997-11-05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asting tooling
AU7367400A (en) * 1999-09-09 2001-04-10 Allied-Signal Inc. Improved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integrated circuit planarization
JP2001121413A (ja) * 1999-10-21 2001-05-08 Toshiba Mach Co Ltd 平板状の被加工材の保持方法
FR2807338B1 (fr) 2000-04-11 2002-11-29 Commissariat Energie Atomique Paroi poreuse pour former une couche gazeuse de sustentation
JP2003054932A (ja) 2001-08-23 2003-02-26 Sharp Corp 半導体基板の製造装置、半導体基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太陽電池
AU2003256825A1 (en) * 2002-07-31 2004-02-16 Astropow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net shape semiconductor wafers
AU2003284253A1 (en) * 2002-10-18 2004-05-04 Evergreen Sola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rystal growth
NO326797B1 (no) * 2005-06-10 2009-02-16 Elkem As Fremgangsmate og apparat for raffinering av smeltet materiale
US20070295385A1 (en) * 2006-05-05 2007-12-27 Nanosolar, Inc. Individually encapsulated solar cells and solar cell strings having a substantially inorganic protective layer
US8633483B2 (en) * 2007-06-26 2014-01-21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Recrystallization of semiconductor wafers in a thin film capsule and related processes
US7720321B2 (en) * 2007-07-20 2010-05-18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Fiber optic sensor and method for making
US8062704B2 (en) * 2007-08-02 2011-11-22 Motech Americas, Llc Silicon release coating, method of making same,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KR101805096B1 (ko) 2009-03-09 2017-12-05 1366 테크놀로지 인코포레이티드 용융금속으로부터 박형 반도체 물체를 제조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507360A (ja) 2014-03-27
TWI667700B (zh) 2019-08-01
CN103380481B (zh) 2018-04-06
EP2647032A4 (en) 2014-07-09
MY180243A (en) 2020-11-25
SG190288A1 (en) 2013-06-28
US20140113156A1 (en) 2014-04-24
US9419167B2 (en) 2016-08-16
CA2819144C (en) 2019-06-04
JP5970469B2 (ja) 2016-08-17
CA2819144A1 (en) 2012-06-07
EP2647032A2 (en) 2013-10-09
KR101889858B1 (ko) 2018-08-20
WO2012075306A3 (en) 2013-07-25
CN103380481A (zh) 2013-10-30
ES2575382T3 (es) 2016-06-28
KR20130132514A (ko) 2013-12-04
WO2012075306A2 (en) 2012-06-07
EP2647032B1 (en) 2016-03-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o et al. Effect of interface structure on the microstructural evolution of ceramics
TWI770769B (zh) 使用得自聚合物之高純度碳化矽之氣相沉積設備與技術
TW201235390A (en) Member to which the molten silicon comes in contact,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crystalline silicon
Favre et al. An original way to investigate the siliconizing of carbon materials
KR101527139B1 (ko) 박막 캡슐 내의 반도체 웨이퍼들의 재결정화 및 관련 공정
TW201232642A (en) Mak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from molten material using a free-standing interposer sheet
KR20110069043A (ko) 실리콘 카바이드계 비-접착 코팅을 형성하기 위한 공정
JPH1179846A (ja) 炭化珪素成形体
WO2012092369A2 (en) Crucible body and method of forming same
TWI526585B (zh) Graphite crucible for single crystal pull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201819694A (zh) 具經圖案化之突出結構層的矽鑄塊生長坩堝
Sone et al. Effect of surface impurities on the microstructure development during sintering of alumina
JPS62189726A (ja) 半導体気相成長用サセプタ
JPH0784357B2 (ja) 窒化ホウ素被覆ルツボ
JP2004298897A (ja) 多結晶シリコン鋳造用部材
JP2003071555A (ja) Si−SiC複合材の製造方法
JP2003221300A (ja) 単結晶炭化珪素部材の製造方法
JP5723615B2 (ja) 単結晶引上げ装置用黒鉛ルツボ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2402711A (zh) 形成低碳汙染之單晶矽錠之方法及用於該方法之晶座
Davis et al. Thermal Gradient Deposition of SiC Diffusion Tracers
TWI304098B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ilicon-containing film and method of reducing number of particles
JP2020203813A (ja) セラミックス、セラミックスコーティング方法、およびセラミックスコーティング装置
JPH0375270A (ja) AlN基板の製造方法
TW200521271A (en) A method and structure for wafer of semiconductive mate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