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228823A -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ouch panel and touch panel - Google Pat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ouch panel and touch panel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228823A
TW201228823A TW100137421A TW100137421A TW201228823A TW 201228823 A TW201228823 A TW 201228823A TW 100137421 A TW100137421 A TW 100137421A TW 100137421 A TW100137421 A TW 100137421A TW 201228823 A TW201228823 A TW 20122882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touch panel
coupling agent
convex portion
manufactur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374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Setsuo Kobayashi
Shinji Sekiguchi
Yasuyuki Mishima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Displays Ltd
Panasonic Liquid Crystal Disp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Displays Ltd, Panasonic Liquid Crystal Displ filed Critical Hitachi Displays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2288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28823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resistive elements, e.g. a single continuous surface or two parallel surfaces put in contac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7Position sensing using the local deformation of sensor cel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5/00Coating on the layer surface
    • B32B2255/20Inorganic co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5/00Coating on the layer surface
    • B32B2255/24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co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5/00Coating on the layer surface
    • B32B2255/28Multiple coating on one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7/00Electrical equipment
    • B32B2457/20Displays, e.g.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plasma displays
    • B32B2457/208Touch scree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479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including variation in thickness
    • Y10T428/24562Interlaminar spa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Description

201228823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觸控面板之製造方法及觸控面板。 【先前技術】 關於觸控面板,已知有電阻膜方式、靜電電容方式、及 與手寫筆輸入相對應之靜電電容結合方式之觸控面板(參 照日本專利特開2010-1135 16號公報)。 又’於曰本專利特開2008-155387號公報中提出有如下 積層體’該積層體係於使光聚合性組合物硬化而獲得之厚 度0.1〜1 mm之樹脂形成體的一面上形成有透明導電膜者, 且樹脂成形體之面為形成有具有抗牛頓環功能的凹凸之 面’其表面粗糙度(Ra)於jIS B0601 : 2〇〇1中為5〇〜15〇⑽。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 :日本專利特開2010_113516號公報 專利文獻2 :日本專利特開2008-155387號公報 【發明内容】 然而,於電阻膜方式觸控面板中 ^ ……山—队, 刊仍四现田芏氣層而 設置之兩個基板彼此吸附所導致的牛頓環之產生,可藉由 專利文獻2所記載之發明而加以改善,但於專利文獻2中形 成之具有抗牛頓環功能之凹凸係可於顯示畫面中確認凹凸 之存在之程度的較大者。例如,於與液晶顯示器等顯示 置組合使用之情形時,存在由液晶顯示器所顯示之顯示: 面之顯示品質下降的問題。 意 I58879.doc 201228823 於將觸控面板與顯示裝置組合使用之情形時,為了維持 由顯示裝置所顯示之顯示畫面之顯示品質,且抑制牛頓環 之產生,必需形成無法確認之程度之微小的具有抗牛頓環 功能之凹凸’又’必需確立該凹凸之形成方法。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種觸控面板及該觸控面板之製 造方法,該觸控面板即便於與顯示裝置組合使用之情形 時亦可維持由顯示裝置所顯示之顯示畫像之顯示品質, 且抑制牛頓環之產生。 又,本發明之上述及其他目的以及新的特徵係藉由本說 明書之記述及隨附圖式而闡明。 用以解決上述課題之本發明之觸控面板的製造方法之特 徵在於包括如下步驟:準備包含錢偶合劑之溶液之步 驟、於在表面上具有經基之第一基板之表面上塗佈上述溶 液之步驟、上述第一基板之表面與上述石夕烧偶合劑化學性 地結合而形成於結構中具有氧化石夕骨架與有機官能基的凸 部之㈣、及與上述第一基板隔開間隔而設置與上述第— 基板之形成有上述凸部之面相對向的第二基板之步驟。 又,亦可將上述第一基板設為玻璃基板。又,亦可使上 述溶液中含有上述矽烷偶合劑〇.〗〜〇 〇〗糾%。又亦可使 上述第基板具備包含複數條線路(wiring line)之第一電 極及第二電極,且使上述第二基板於與上述第一基板相對 向之面上具備介電膜。又,亦可進而包括如下步驟:於上 述介電膜之表面上塗佈上述溶液之步驟、及上述介電膜之 表面與上述石夕燒偶合劑化學性地結合而形成於結構中具有 158879.doc 201228823 亦可將上述 氧化石夕骨架與有機官能基#凸部之步驟。又 介電膜之電阻值設為106〜1〇12 Ω·0Ιηβ 人 ”進而包括如下步驟:上述第-基板具備於與上 述第二基板相對向之面上形成之包含複數條線路的第一導 電膜’上述第二基板具備於與上述第一基板相對向之面上 形成之第二導電膜,且於上述第二基板之表面上塗佈上述 液之步驟,及使上述第二基板之表面與上述矽烷偶合劑 學f生地、、、。合而形成於結構中具有氧化梦骨架與有機官能 基的凸部之步驟。 又,本發明之觸控面板之特徵在於:其包含於表面上具 有红基之第-基板、及與上述第—基板隔開間隔而對向之 第二基板,且具有使矽烷偶合劑於上述第一基板之與上述 第二基板相對向之面的表面上化學性地結合而形成之於結 構中具有氧化矽骨架與有機官能基的凸部。 又,亦可將上述第一基板設為玻璃基板。又亦可使上 述第一基板具備包含複數條線路之第一電極及第二電極, 使上述第一基板於與上述第一基板相對向之面上具備介 電膜又亦可使上述第一基板具備於與上述第二基板相 對向之面上形成之包含複數條線路的第—導電膜,且使上述 第二基板具備於與上述第一基板相對向之面上形成之第二導 電膜又,亦可將上述介電膜之電阻值設為i〇6〜1〇〗2 。 根據本發明,提供觸控面板及該觸控面板的製造方法, "亥觸控面板即便於與顯示裝置組合使用之情形時,亦可維 持由顯不裝置所顯示之顯示晝像之顯示品質,且抑制牛頓 158879.doc 201228823 對本發明之其他效果 環之產生。根據說明書整體之記載而 進行闡明。 【實施方式】 本實施形態之觸控面板之製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準備 包含矽烷偶合劑之溶液之步驟、於在表面上具有羥基之第 一基板之表面上塗佈包含矽烷偶合劑的溶液之步驟第一 基板之表面與钱偶合劑化學性地結合㈣成於結構中具 有氧化矽骨架與有機官能基的凸部之步驟、及與第一基板 隔開間隔而設置與第—基板之形成有凸部之面相對向的第 二基板之步驟。 首先對準備包含;^院偶合劑之溶液之步驟進行說明。石夕 院偶合劑係於1分子中具有反應性不同之2種官能基者。石夕 烷偶合劑之通式係以下述式(1)表示。
/OR
X—Si— QR \ 〇R …⑴ 此處,上述式(1)中之X為與有機材料化學結合之反應 基,例如可列舉胺基、乙烯基、環氧基、曱基丙烯酸基、 疏基等,但並不限定於該等。x,上述式⑴中之⑽為與 -璃或金屬荨無機材料化學結合之反應基,例如可列舉子 氧基、乙氧基、氣等鹵基等,但並不限定於該等。 更具體而言’作為可應用於本實施形態之矽烷偶合劑, 例如可列舉:乙烯基三氯矽烷、乙烯基三曱氧基矽烷、乙 158879.doc 201228823 烯基三乙氧基矽烷、β-(3,4-環氧基環己基)乙基三甲氧基 石夕燒、γ-縮水甘油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γ_縮水甘油氧 基丙基f基二乙氧基矽烷、γ-縮水甘油氧基丙基三乙氧基 石夕烧、γ-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γ_甲基 丙稀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γ_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甲 基二乙氧基矽烷、γ-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 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Ν_(卜胺基乙基)·γ_胺基 丙基曱基二乙氧基矽烷、Ν_(β_胺基乙基)_γ_胺基丙基三曱 氧基矽烷、Ν-(β-胺基乙基)_γ_胺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γ_ 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γ_胺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N-苯 基-γ-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γ-巯丙基三甲氧基矽烷、丫_ 氣丙基三甲氧基矽烷、γ_脲丙基三乙氧基矽烷等,但並不 限定於該等。又,於本實施形態之觸控面板之製造方法中 所使用的包含矽烷偶合劑之溶液中,可單獨包含矽烷偶合 劑之一種,亦可包含組成不同之複數種矽烷偶合劑。於包 含矽烷偶合劑之溶液中所含有之溶劑係使用乙酸乙酯、乙 酸丁酯等酯系溶劑、或曱苯、二曱苯等碳化氫系溶劑。 此處,先前通常使矽烷偶合劑分散於稀釋水溶液中而使 用。藉由將矽烷偶合劑添加至存在水之溶劑中而容易地於 分子内形成矽烷醇基。並且,藉由於矽烷偶合劑之分子 間,各自之矽烷醇基彼此進行縮合反應,而促進矽氧烷鍵 之生成。結果可形成由較大之分子結構之矽烷偶合劑所獲 得之覆膜,從而形成均勻之表面處理。然而,於本實施形 態之觸控面板之製造方法中,與利用矽烷偶合劑而形成均 158879.doc 201228823 勻之表面處理相比,較佳為於表面上無規則地形成微小之 凸部。因此,藉由於溶劑中混入水分而使矽烷偶合劑之烷 基矽烷基改性為矽烷醇基,且藉由於矽烷偶合劑之分子間 所產生之縮合反應而形成的凸部之大小變大,又,凸部之 大小亦根據縮合反應之進行程度而不同之情形,於本實施 形態之觸控面板之製造方法中欠佳。 因此,較佳為於溶劑中水分更少。於溶劑中所含有之水 較佳為0 wt%〜2.0 wt%,更佳為〇 wwy 〇 wt%,尤其較佳 為 0 wt%〜0.5 wt%。 以整體成為1〇〇重量份之方式將所準備之溶劑99〇~99 99 重量份與矽烷偶合劑1.0〜0.01重量份混合而製備包含矽烷 偶合劑之溶液。包含矽烷偶合劑之溶液之製備較佳為藉由 如下方式而進行:預先將溶劑添加至燒杯等容器中,一面 攪拌溶劑一面緩慢地添加矽烷偶合劑,並於矽烷偶合劑之 添加後,進而攪拌30分鐘左右。於攪拌後,於溶液内不溶 物、懸浮物明顯之情形時,較佳為預先將不溶物、懸浮物 去除。例如,較佳為藉由實施使用孔徑〇 5 μιη以下之濾筒 之循環過濾處理而預先將不溶物、懸浮物去除。 此處添加至溶液中之矽烷偶合劑較佳為以〇1〜〇 〇1 wt% 包含於溶液中。藉由以wt%之含量使㈣偶合劑 包含於溶液中而使抑制牛頓環之效果進一步提高。若未達 〇_〇1 wt/。,則抑制牛頓環之效果下降,若超過〇J wt%而進 行添加’則於成本方面欠佳。 繼而,對於表面上具有羥基之第一基板之表面上塗佈包 158879.doc 201228823
驟中之凸部之形成成為均質者。 含矽烷偶合劑的溶液之步驟進行說 經基者,有玻璃、金屬、矽單έ士曰
述方法。 繼而,對於表面上具有羥基之第一基板之表面上塗佈包 含矽烷偶合劑的溶液之步驟、及第一基板之表面與矽烷偶 合劑化學性地結合而形成於結構中具有氧化矽骨架與有機 官能基的凸部之步驟進行說明。 圖1係說明矽烷偶合劑與第一基板丨00化學性地結合之情 況之圖。如圖1所示,與由無機材料所形成之第一基板1〇〇 化學性地結合而形成之凸部1〇係於結構中具有來自矽烷偶 合劑之結構的氧化矽骨架(-Si-O-)、及有機官能基(X)者。 於矽烷偶合劑之分子中所包含之反應基(式(I)中之_〇R基) 與空氣中的水反應而形成經基(石夕院醇基)。於石夕烧偶合劑 之分子中形成之羥基的一部分與於其他矽烷偶合劑之分子 中形成之經基部分性地進行縮合反應。又,於ί夕烧偶合劑 之分子中形成之羥基的另一部分吸附於存在於無機材料之 表面上之羥基11的位置上並鍵結氫而進行脫水縮合,從而 化學性地結合。 158879.doc 201228823 形成凸部ίο之步驟可藉由如下方式而進行··將藉由於第 一基板100之表面上塗佈包含梦炫偶合劑的溶液之步驟而 風乾所塗佈之溶液,藉此使溶液之溶劑揮發,並且進行使 第一基板100之表面與矽烷偶合劑化學性地結合之反應。 又,形成凸部10之步驟不僅進行風乾,而且進行加熱處 理,藉此促進使第一基板100之表面與矽烷偶合劑化學性 地,纟σ合之反應,因此較佳。例如,加熱處理較佳為於 140°C〜50°C/1分鐘〜5分鐘之條件下進行。又,更佳為於 110C〜60C/1分鐘〜5分鐘之條件下進行。 最後,對與第一基板1 〇〇隔開間隔而設置與第一基板丄〇〇 之形成有凸部10之面相對向的第二基板2〇〇之步驟進行說 明。與第一基板100隔開間隔而設置與第一基板1〇〇之形成 有凸部10之面相對向的第二基板200之步驟係藉由如下方 式而實現:於第一基板100之形成有凸部10之面上形成點 隔片,進而疊放於點隔片上而設置第二基板2〇〇。 又,將於第一基板100上形成之與矽烷偶合劑化學性地 結合且於結構中具有氧化矽骨架與有機官能基之凸部10, 代替上述點隔片而直接疊放第二基板200,藉此亦可實現 與第一基板100隔開間隔而設置與第一基板1〇〇之形成有凸 部10之面相對向的第二基板200之步驟。 以下,對適合本實施形態之觸控面板之製造方法、及所 製造之觸控面板之例進行具體地說明。 [第一實施形態] 本實施形態之觸控面板丨之製造方法適合於可進行手寫 158879.doc 201228823 筆輸入、多點檢測的靜電電容觸控面板、及所謂電阻膜方 式觸控面板。第一實施形態之觸控面板1係可進行手寫筆 輸入、多點檢測之靜電電容觸控面板。 圖2係表示第一實施形態之觸控面板丨之剖面的一部分之 圖》根據本實施形態之觸控面板丨之製造方法而製造的第 一實施形態之觸控面板丨包含於表面上具有羥基之第一基 板100、及與第一基板100隔開間隔而對向之第二某板 200,且於第一基板1〇〇之與第二基板2〇〇相對向之面的表 面上具有使矽烷偶合劑化學性地結合而形成之於結構中具 有氧化矽骨架與有機官能基的凸部1〇者。 第實施形態之觸控面板1中之第一基板1 〇 〇係使用透明 基板(玻璃基板)1〇1。於透明基板101上具備包含複數條線 路之第一電極102及第二電極103。第一絕緣膜104、第二 絕緣膜1 05均形成為分別保護第一電極i 〇2、第二電極i 〇3 之配線保護用之鈍化膜。並且,第一絕緣膜丨〇4、第二絕 緣膜 105均係藉由 cVD(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化學氣 相沈積)法或沈澱法並利用Si〇2、磷矽酸鹽玻璃等而形成 者。 於第一基板100之最表面、即第二絕緣膜105之表面上, 與矽烷偶合劑化學性地結合而形成於結構中具有氧化矽骨 架與有機官能基的凸部10。 對第一實施形態之觸控面板1之製造方法進行說明。首 先’最初於燒杯中秤量乙酸乙酯99.99 wt%,並一面進行 搜拌一面緩慢地添加γ·胺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KBE9〇3, 158879.doc •11· 201228823 信越化學工業有限公司製造)〇 〇l wt%。並且,於將γ_胺基 丙基三乙氧基矽烷全部添加至乙酸乙酯中後,進而攪拌30 分鐘。於攪拌後,雖於溶液内未見不溶物、懸浮物等,但 使用孔徑0·5 μιη以下之濾筒進行循環過濾處理。以此種方 式製備包含矽烷偶合劑之溶液。 預先於Deep/UV(遠紫外線)、200 s之條件下對形成有凸 部10之第一基板1〇〇之表面進行UV洗淨。藉由進行UV洗 淨’可去除附著於第一基板100之表面上之有機物等,從 而形成凸部10之步驟中之凸部10的形成成為均質者。 如上所述般,於預先進行UV洗淨之第一基板1〇〇之表面 上,於500 rpm/15秒之條件下使用旋轉式塗佈機塗佈所製 備之包含梦烧偶合劑之溶液。於塗佈後,於分鐘之 條件下使用加熱板進行加熱處理而使包含矽烷偶合劑之溶 液中所含有之溶劑(乙酸乙酯)揮發,並且進行使第一基板 100之表面與碎烧偶合劑化學性地結合之反應,藉此於第 一基板100上形成凸部10。所形成之凸部10係半球狀者, 且係高度為20 μιη、直徑為60 41!1(|)者。並且,凸部1〇係無 規則地配置於第一基板1 〇〇之表面上且無法以目測確認 者。若鑒於將第一實施形態之觸控面板1與顯示面板組合 使用之情形,則凸部10之高度較佳為〇·1 mm以下。 繼而於形成有凸部10之第一基板100上進而配置點隔片 301。點隔片301係作為用以於第一基板1〇〇與第二基板2〇〇 之間形成空氣層300之間隔片而發揮作用者。點隔片3〇丨係 於第一基板100之表面上預先隔開所規定之一定間隔而有 158879.doc 12 201228823 規則地配置。此處,於第一實施形態之觸控面板〗上所使 用之點隔片301為直徑〇·2 mm的透明珠粒。即,與於第— 基板100中形成有凸部1〇之面相對向的第二基板2〇〇係與第 一基板100隔開0.2 mm之間隔而設置。 如圖2所示’第二基板2〇〇係包含與點隔片301接觸之介 電膜204、由透明彈性體所形成之透明彈性膜2〇2、使介電 膜204與透明彈性膜2〇2貼合之薄膜203、及用以保護觸控 面板1不受機械性損傷之前窗(Front Window)而構成。 圖3係表示藉由樹脂筆2而按壓第一實施形態之觸控面板 1之表面的情況之部分剖面圖。圖4係放大表示圖3中之W 部之部分放大圖。 於第一實施形態之靜電電容結合方式之觸控面板1中所 包含的介電膜204係藉由利用樹脂筆2按壓第二基板2〇〇之 表面而追隨於第一基板100側受到按壓。經按壓之介電膜 204藉由與凸部10接觸而形成靜電電容(電容器並且經 由該靜電電容而流通微弱電流,第一基板1〇〇所具備之第 電極102、第一電極1 〇3檢測該流通之微弱電流之變化部 分’並檢測與介電膜204及凸部1〇接觸之位置。 第一實施形態之靜電電容結合方式之觸控面板i所包含 之介電膜204係藉由利用樹脂筆2按壓第二基板2〇〇之表面 而追隨於第一基板100側受到按壓,並與第一基板1〇〇接 觸。如圖4所示,介電膜204與第一基板1〇〇接觸之區域藉 由存在凸部10而並非以整個面接觸’於所接觸之區域之一 部分上形成有空氣層300。藉由形成該空氣層3〇〇,第一基 158879.doc -13· 201228823 故而抑制牛頓環之產 板100與第一基板200不產生吸附, 生。 又’介電膜綱只要為形成靜電電容者即 阻值為1〇6〜10^,者。即,亦較佳為電 阻佶本 Λ ^如金屬般具有低電 者’只要為滿足電阻值為i 06〜丨〇 1 2 亦可為有㈣料。 —條件者’則 又’本實施形態之觸控面板!之製造方法亦可進而包括 如下步驟:於介電膜204之表面上塗佈包含钱偶合劑的 -液之步驟、及介電膜204之表面與石夕院偶合劑化學性地 結合而形成於結構中具有氧化矽骨架與有機官能基的凸部 10之步驟。藉由包括該等步驟,第一實施形態之觸控面板 1之介電膜204於與第一基板100相對向的面上具備凸 10。 、。丨 再者,既便於利用有機材料而形成介電膜2〇4之情形 時,亦可於介電膜204之與第一基板100相對向之面上具備 凸。卩10。其原因在於:聚醯亞胺、丙烯酸等所謂有機材料 之表面雖然於理論上並非於表面上具有羥基者但藉由由 空氣中之氧所引起之氧化分解反應或殘留雙鍵之氧化等而 形成的反應部位會與矽烷偶合劑進行反應。 於利用樹脂筆2按壓第二基板200之表面之情形時,介電 膜204與第一基板100接觸之區域於第一基板ι〇〇及第二基 板200上分別形成有凸部10,故而與僅於第一基板100上形 成有凸部10之情形相比,形成有更多之空氣層300。因 此’進而由於第一基板100與第二基板200不產生吸附,故 158879.doc •14-
201228823 而抑制牛頓環之產生。 將第一實施形態之觸控面板1安裝於液晶顯示裝置中而 使用,並確認由顯示裝置所顯示之顯示畫面之品質是否下 降,結果未見品質之下降。 [第二實施形態] 除了於第一實施形態之觸控面板1上不具備點隔片301之 方面以外,第二實施形態之觸控面板1係利用與第一實施 形態之觸控面板1相同的製造方法而製造者。 圖5係表示第二實施形態之觸控面板1之剖面的一部分之 圖。圖6係放大表示圖5中之VI部之部分放大圖。如圖5及 圖ό所示,第二實施形態之觸控面板1之凸部1〇發揮間隔片 的作用’且於第一基板1〇〇與第二基板2〇〇之間形成有因凸 部的高度而產生之空氣層300。 圖7係表示利用樹脂筆2按壓第二實施形態之觸控面板i 之表面的情況之部分剖面圖。圖8係放大表示圖7中之νπι 部之部分放大圖。 於第二實施形態之靜電電容結合方式之觸控面板1中所 包含的介電膜204係藉由利用樹脂筆2按壓第二基板2〇〇之 表面而追隨於第一基板1〇〇侧受到按壓。由於經按壓之介 電膜204與第二絕緣膜105接觸,故而儲存於介電膜2〇4中 之靜電電容(電容器)產生變化。並且’經由該靜電電容而 /’IL通之微弱電流亦產生變化,第一基板1 〇〇所具備之第一 電極102、第二電極103檢測其變化部分,並檢測介電膜 204與凸部10接觸之位置。 、 158879.doc -15- 201228823 如圖8所示’介電膜綱與第一基板刚接觸之區域藉由 存在凸部丨㈣麟以整個面接觸,且於所接觸之區域之一 部分上形成有空氣層鳩。藉由形成該空氣層鳩第一基 板100與第二基板200不產生吸附,&而抑制牛頓環之產 生。 又,即便於第二實施形態之觸控面板丨中,介電膜綱亦只 要為形成靜電電容者即可,較佳為電阻值為106〜10丨2 者。即,亦可並非如金屬般具有低電阻值纟,只要為滿足 電阻值為106〜iGi2n.em之條件者,則亦可為有機材料。 又,於第二實施形態之觸控面板1之製造方法中,亦可 進而包括如下步驟:於介電膜204之表面上塗佈包含矽烷 偶合劑的溶液之步驟、及介電膜204之表面與矽烷偶合劑 化學性地結合而形成於結構中具有氧化矽骨架與有機官能 基的凸部10之步驟。藉由包括該等步驟,第二實施形態之 觸控面板1之介電膜204於與第一基板100相對向的面上具 備凸部10。於利用樹脂筆2按壓第二基板200之表面之情形 時,介電膜204與第一基板1〇〇接觸之區域於第一基板1〇〇 及第二基板200上分別形成有凸部1〇,故而與僅於第一基 板100上形成有凸部10之情形相比,形成有更多之空氣層 300。因此’進而由於第一基板1〇〇與第二基板2〇〇不產生 吸附’故而抑制牛頓環之產生。 將第二實施形態之觸控面板1安裝於液晶顯示裝置中, 並確認由顯示裝置所顯示之顯示晝面之品質是否下降,結 果未見品質之下降。 158879.doc • 16 - 201228823 [第三實施形態] 第三實施形態之觸控面板1為電阻膜方式觸控面板。圖9 係表示第三實施形態之觸控面板丨之剖面的一部分之圖。 根據本實施形態之觸控面板1之製造方法而製造的第三實 施形態之觸控面板1,係於第一基板1〇〇上具備於與第二基 板200相對向之面上所形成的包含複數條線路之第一導電 膜106者,且係於第二基板2〇〇上具備於與第—基板1⑽相 對向之面上所形成之第二導電膜205者。 第三實施形態之觸控面板1中之第一基板100可使用透明 基板(玻璃基板)1〇1 ^於透明基板1〇1上具備包含複數條線 路之第一導電膜106。於第一基板100之最表面、即第一導 電膜106之表面上,與矽院偶合劑化學性地結合而形成於 結構中具有氧化矽骨架與有機官能基之凸部1〇。 對第三實施形態之觸控面板丨之製造方法進行說明。首 先’最初於燒杯中秤量乙酸乙酯99.99 wt%,並一面進行 攪拌—面緩慢地添加γ_胺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KBE9〇3, 仏越化學工業有限公司製造)〇 〇1 wt%。並且,於將丫胺基 丙基二乙氧基矽烷全部添加至乙酸乙酯中後,進而攪拌 为鐘。於攪拌後,雖於溶液内未見不溶物、懸浮物等,但 使用孔役0.5 μιη以下之濾筒進行循環過濾處理。以此種方 式製備包含矽烷偶合劑之溶液。 形成有凸部10之第一導電膜1〇6係利用IT〇(Indium Tin Oxide,氧化銦錫)等透明導電材料而形成,於其表面上存 在用以與矽烧偶合劑化學性地結合之羥基。預先於 158879.doc -17- 201228823
Deep/UV(遠紫外線)、200 3之條件下對第一導電膜丨%之表 面進行uv洗淨《較佳為預先對形成有凸部1〇之第一導電 膜106之表面進行UV洗淨。藉由1;¥進行洗淨,可去除附著 於第一導電膜106之表面上之有機物等,從而本步驟中之 凸部10之形成成為均質者。 於如上所述般預先準備之第一導電膜1〇6之表面上,於 1500 rpm/30秒之條件下使用旋轉式塗佈機塗佈所製備之包 含矽烷偶合劑之溶液《於塗佈後,於6〇t/1分鐘之條件下 使用加熱板進行加熱處理而使包含矽烷偶合劑之溶液中所 含有之溶劑(乙酸乙酯)揮發,並且進行使第一導電膜1〇6之 表面與矽烷偶合劑化學性地結合之反應,藉此於第一基板 100上形成凸部10。所形成之凸部1〇係半球狀者,且係高 度為20μιη、面方向之寬度為6〇卩瓜者。並且,凸部1〇係無 規則地配置於第一基板100之表面上且無法以目測確認 者。若鑒於將第三實施形態之觸控面板丨與顯示面板組合 使用之情形’則凸部1 〇之高度較佳為q . 1 mm以下。 繼而於形成有凸部1〇之第一基板上進而配置點隔片 3〇1。點隔片301係作為用以於第一基板1〇〇與第二基板2〇〇 之間形成空氣層300之間隔片而發揮作用者。點隔片3〇 1係 於第一基板100之表面上預先隔開所規定之一定間隔而有 規則地配置。此處,於第三實施形態之觸控面板1令所使 用之點隔片301為直徑0.3 mm的透明珠粒。因此,與第一 基板100之形成有凸部1〇之面相對向的第二基板2〇〇係與第 一基板100隔開〇·3 mm之間隔而設置。 I58879.doc • 18· 201228823 如囷9所示,第二基板2〇〇係包含與點隔片301接觸之第 二導電臈205、及具有可撓性之透明基板201而構成。第二 導電膜205亦與第一導電膜106同樣地利用lTO(Indium Tin Oxide)等透明導電材料而形成。 圖係表示利用樹脂筆2按壓第三實施形態之觸控面板1 之表面的情況之部分剖面圖。圖11係放大表示圖10中之Xj 部之部分放大圖。 於第三實施形態之電阻膜方式之觸控面板1中所包含的 第二導電膜205係藉由利用樹脂筆2按壓第二基板2〇〇之表 面而追隨於第一基板100側受到按壓,且與第一導電膜1〇6 接觸。如圖11所示’第一導電膜1〇6與第二導電膜2〇5接觸 之區域藉由存在凸部1〇而並非以整個面接觸,於所接觸之 區域之为上形成有空氣層3 00。藉由形成該空氣層 第一基板100與第二基板2〇〇不產生吸附,故而抑制 牛頓環之產生。 又,於第一基板100具備於與第二基板2〇〇相對向之面上 形成之包含複數條線路的第一導電膜1〇6,且第二基板2〇〇
之,及第一基板200之表面與矽烷偶合劑化學性地結 合而形成於結構中具有氧切骨架與有機官能基的凸部^ 之步驟。 凸部10 於利用樹脂筆2按壓第二 二基板200之表面之情形時,第一 158879.doc •19- 201228823 導電膜i〇6與第二導電膜205接觸之區域於第一基板ι〇〇及 第二基板200上分別形成有凸部1〇,故而與僅於第一基板 100上形成有凸部1〇之情形相比,更多地形成有空氣層 300 〇因此,進而由於第一基板1〇〇與第二基板2〇〇不產生 吸附’故而抑制牛頓環之產生。 將第三實施形態之觸控面板1安裝於液晶顯示裝置中, 並確認由顯示裝置所顯示之顯示畫面之品質是否下降,結 果未見品質之下降。 此處’對將上述第一至第三實施形態之觸控面板1安裝 於液晶顯示裝置中而使用之形態進行說明。圖i2係表示使 用第一實施形態之觸控面板1之液晶顯示裝置5〇的剖面之 一部分之圖。如圖12所示,將第一實施形態之觸控面板1 疊放並配置於具有顯示功能之液晶顯示面板5丨的顯示部側 (與液晶顯示面板5 1之背光源5 2側為相反側)’藉此可將第 一實施形態之觸控面板1用於液晶顯示裝置50中。第二、 第三實施形態之觸控面板亦可同樣地用於液晶顯示裝置 中°又’代替液晶顯示裝置,第一至第三實施形態之觸控 面板1亦可用於作為自發光顯示裝置之有機EL(Eiectro Luminescence,電致發光)顯示裝置中。 雖然已以某些實施例詳細描述本發明,然而,應了解可 由其產出不同的修改,且隨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意欲包含此 種修改,其係包含於本發明之真正精神與範圍中。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係說明矽烷偶合劑與無機材料化學性地結合之情況 158879.doc 201228823 之圖。 圖2係表示第一實施形態之觸控面板之剖面的—部分之 圖。 圖3係表示利用樹脂筆按壓第—實施形態之觸控面板之 表面的情況之部分剖面圖。 圖4係放大表示圖3中之iv部之部分放大圖。 圖5係表示第二實施形態之觸控面板之剖面的一部分之 圖。 圖ό係放大表示圖5中之VI部之部分放大圖。 圖7係表示利用樹脂筆按壓第二實施形態之觸控面板之 表面的情況之一部分剖面圖。 圖8係放大表示圖7中之VIII部之部分放大圖。 圖9係表示第三實施形態之觸控面板之剖面的一部分之 圖。 圖10係表示利用樹脂筆按壓第三實施形態之觸控面板之 表面的情況之部分剖面圖。 圖11係放大表示圖10中之XI部之部分放大圖。 圖12係表示使用第一實施形態之觸控面板之液晶顯示裝 置的剖面之一部分之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觸控面板 2 樹脂筆 10 凸部 11 羥基 158879.doc -21 - 201228823 50 51 52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300 301 液晶顯不裝置 液晶顯示面板 背光源 第一基板 透明基板 第一電極(X電極) 第二電極(Y電極) 第一絕緣膜 第二絕緣膜 第一導電膜 第二基板 具有可撓性之透明基板 透明彈性膜 薄膜 介電膜 第二導電膜 空氣層 點隔片 158879.doc -22-

Claims (1)

  1. 201228823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種觸控面板之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如 準備包含矽烷偶合劑之溶液之步驟、 下步驟: 於在表面上具有羥基之第 液之步驟、 一基板之表面上塗佈上述溶 上述第-基板之表面與上述矽烷偶合劑化學性地妞人 而形成於結構中具有氧切骨架與有機官能基的凸部: 步驟、及 、與上述第-基板隔開間隔而設置與上述第一基板之形 成上述凸部之面相對向的第二基板之步驟。 2. 如清求項1之觸控面板之盤$古本 饥方法,其中上述第一基板 為玻璃基板。 3. 如凊求項1之觸控面板之缴土告古法 ^ , 叉心眾故万法,其中於上述溶液中 含有上述石夕烧偶合劑0.1〜〇 〇 i wt%。 4. 如請求項丨之觸控面板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第一基板 具備包含複數條線路之第一電極及第二電極,且土 上述第二基板於與上述第一基板相對向之面上具備介 電膜》 5·如請求項4之觸控面板之製造方法,其進而包括如下步 驟:於上述介電膜之表面上塗佈上述溶液之步驟、及 上述介電膜之表面與上述碎烧偶合劑化學性地結合而 形成於結構中具有氧化矽骨架與有機官能基的凸部之步 其中上述介電膜之 6.如請求項4之觸控面板之製造方法 158879.doc 201228823 電阻值為1 〇6〜ι〇ΐ2 。 如請求項1之觸控面板之製造方法,其進而包括如下步 驟:上述第一基板具備於與上述第二基板相對向之面上 形成之包含複數條線路的第一導電膜, 上述第二基板具備於與上述第一基板相對向之面上形 成之第二導電膜, 於上述第二基板之表面上塗佈上述溶液之步驟;及 上述第二基板之表面與上述矽烷偶合劑化學性地結合 而形成於結構中具有氧切t架與有機官能基的凸部之 步锁。 8· -種觸控面板’其特徵在於:其包含於表面上具有經基 之第一基板、及 與上述第一基板隔開間隔而對向之第二基板,且 具有於上述第一基板之與上述第二基板相對向之面的 表面上使㈣偶合劑化學性地結合而形成之於結構中具 有氧化矽骨架與有機官能基之凸部。 、 9. 如請求項8之觸控面板, 板。 其中上述第一基板為玻璃基 一基板具備包含複 10.如請求項8之觸控面板,其中上述第 數條線路之第一電極及第二電極,且 上述第二基板於與上述第 電膜》 —基板相對向之面上具備介 11_如請求項8之觸控面板,其中上述第一基板具備於與上 述第二基板相對向之面上形成之包含複數條線路的第一 158879.doc 201228823 導電膜,且 上述第二基板具備於與上述第一基板相對向之面上形 成之第二導電膜。 12. 如請求項10之觸控面板,其中上述介電膜之電阻值為 106〜ΙΟ12 Ωπιη。 158879.doc
TW100137421A 2010-10-15 2011-10-14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ouch panel and touch panel TW201228823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32388A JP2012088761A (ja) 2010-10-15 2010-10-15 タッチパネルの製造方法、タッチパネル及び液晶表示素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28823A true TW201228823A (en) 2012-07-16

Family

ID=449934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37421A TW201228823A (en) 2010-10-15 2011-10-14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ouch panel and touch panel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090976A1 (zh)
EP (1) EP2441579A3 (zh)
JP (1) JP2012088761A (zh)
KR (1) KR101286789B1 (zh)
CN (1) CN102455822A (zh)
TW (1) TW201228823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71794B (zh) * 2011-10-20 2015-02-01 Wintek Corp 觸控面板
CN104793384B (zh) * 2015-04-03 2017-07-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薄液晶显示器及其制作方法
NL2022504B1 (en) 2019-02-04 2020-08-19 Elstar Dynamics Patents B V Improved optical modula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10153A (en) * 1993-08-04 1996-04-23 At&T Ipm Corporation Method for encapsulating electronic conductors
US6627918B2 (en) * 2000-09-22 2003-09-30 Donnelly Corporation Spacer elements for interactive information devices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TW200514811A (en) * 2003-10-22 2005-05-01 Nippon Arc Co Ltd Method for producing resin article coated with anti-staining film
JP4895482B2 (ja) 2003-11-27 2012-03-14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762337B2 (ja) 2003-11-27 2011-08-31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090160819A1 (en) 2004-09-10 2009-06-25 Kuniaki Sasaki Touch pan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film material for touch panel
JP2006156943A (ja) * 2004-09-28 2006-06-15 Seiko Epson Corp 配線パターンの形成方法、配線パターンおよび電子機器
JP5219363B2 (ja) 2006-12-21 2013-06-26 日本合成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積層体
EP2109116B1 (en) * 2007-01-16 2012-04-25 Teijin Limited Transparent conductive multilayer body and touch panel made of the same
KR20080072395A (ko) * 2007-02-02 2008-08-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JP5134327B2 (ja) * 2007-09-26 2013-01-30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イースト 表示装置
JP5133205B2 (ja) 2008-11-06 2013-01-30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イースト 静電容量結合方式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付き表示装置
JP5630036B2 (ja) * 2009-05-07 2014-11-2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有機トランジスター、有機トランジスターの製造方法、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20039485A (ko) 2012-04-25
EP2441579A3 (en) 2013-08-14
EP2441579A2 (en) 2012-04-18
US20120090976A1 (en) 2012-04-19
KR101286789B1 (ko) 2013-07-17
JP2012088761A (ja) 2012-05-10
CN102455822A (zh) 2012-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63798B (zh) 玻璃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电子器件的制造方法
TWI400162B (zh) A support body, a glass substrate laminate, a panel for a display device with a support, and a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a panel for a display device
JP6561845B2 (ja) ガラス積層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2635001B1 (ko) 적층체, 실리콘 수지층이 부착된 지지 기재, 실리콘 수지층이 부착된 수지 기판, 전자 디바이스의 제조 방법
US20170239919A1 (en) Glass laminate,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electronic device
TW201934335A (zh) 積層體、積層體之製造方法、及電子裝置之製造方法
JP5760376B2 (ja) 支持体、ガラス基板積層体、支持体付き表示装置用パネル、オルガノポリシロキサン組成物、および表示装置用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JP2008152767A (ja) タッチパネル用透明導電膜付フィルムとこれを用いたタッチパネル
CN104736340B (zh) 玻璃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具有硅树脂层的支撑基材
TW201806761A (zh) 玻璃積層體及其製造方法
JP2013060354A (ja) 耐指紋性被膜形成処理剤及び該被膜を有する耐指紋性ガラス
KR20150116396A (ko) 저굴절 조성물,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투명 도전성 필름
TW201228823A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ouch panel and touch panel
TWI772599B (zh) 塗佈組成物、導電性膜以及液晶顯示面板
TW201920509A (zh) 塗佈組成物、導電性膜、觸控面板及製造方法
JP2016151834A (ja) 静電容量方式タッチパネル
JP5770890B2 (ja) 支持体、ガラス基板積層体、支持体付き表示装置用パネル、および表示装置用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JP7102899B2 (ja) 積層体および電子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JP6063522B2 (ja) 支持体、ガラス基板積層体、支持体付き表示装置用パネル、および表示装置用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KR20140003280A (ko) 코팅기판, 이를 제조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터치 패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