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201427A - Light emitting diode and back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ith the same - Google Patents

Light emitting diode and back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ith the sam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201427A
TW201201427A TW100122315A TW100122315A TW201201427A TW 201201427 A TW201201427 A TW 201201427A TW 100122315 A TW100122315 A TW 100122315A TW 100122315 A TW100122315 A TW 100122315A TW 201201427 A TW201201427 A TW 20120142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ead frame
inclined surface
emitting diode
light emitt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223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79706B (zh
Inventor
Dong-Hyun Yu
Hee-Jeong Park
Original Assignee
L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2014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014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797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7970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6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to or from the semiconductor body, e.g. lead-frames, wire-bonds or solder ba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42Wire connector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47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wire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48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wire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wire connector
    • H01L2224/4805Shape
    • H01L2224/4809Loop shape
    • H01L2224/48091Arch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42Wire connector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47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wire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48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wire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wire connector
    • H01L2224/481Disposition
    • H01L2224/48151Connecting between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and an item not being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e.g. chip-to-substrate, chip-to-passive
    • H01L2224/48221Connecting between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and an item not being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e.g. chip-to-substrate, chip-to-passive the body and the item being stacked
    • H01L2224/48245Connecting between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and an item not being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e.g. chip-to-substrate, chip-to-passive the body and the item being stacked the item being metallic
    • H01L2224/48247Connecting between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and an item not being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e.g. chip-to-substrate, chip-to-passive the body and the item being stacked the item being metallic connecting the wire to a bond pad of the ite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Led Device Package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Description

201201427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發光二極體’並且特別地,本發明關於一 種適合於提兩光效率之發光二極體與具有該發光二極體之背光單 元及液晶顯示裝置。 【先前技術】 陰極射線管(Cathode Ray Tube, CRT)對應於一種廣泛使用的 顯示裝置。陰極射線管(CRT)主要用作電視、測量設備、資訊 終端等之監視器。然而,陰極射線管(CRT)之大重量及大尺寸 係為製造小型、輕塑電子產品的一主要障礙。 為了解決該問題,液晶顯示裝置(LCD)由於例如其輕重量、 薄厚度、低功耗等優點,逐漸使用於廣泛之應用中。而且,液晶 顯示裝置(LCD)製造為具有更錢幕、賴更薄、以及消耗更 少之功率,以滿足使用者的需求。 如此之液晶顯不裝置(LCD)透過控綱過液晶傳送之光線 1顯示影像。細,與陰極魏f (CRT)不相同,液晶顯示裝 置(LCD)係為非自發光顯示裝置。因此,液晶顯示裝置(lcd) 分別包含有-背光單元’背光單元具有__單獨的光關以提供需 要顯示-影像的光線,並歸光單元提供於—液晶顯示面板之後 表面上。#光單it根據其光源之位置分類為—邊緣型或—直接型。 邊緣型背光單7〇包含有—位於賴、於液晶顯示面板的一側面 之位置的絲❿且,邊緣型背光單元使用—導光板,將自光源 發射出之光線關於液晶顯示面板之全部表面上。 201201427 另方面,直接型背光單元包含有複數個以固定間隔排列於 液晶顯示面板之下的光源。這些光源將光線直接提供至液晶顯示 面板之後表面。如此之-直接型背光單元因為其使用複數個光 源,因此相比較於邊緣型背光單元能夠提供更高之亮度及一更寬 之發光表面。 背光單元包含有一燈管及一發光二極體之任何一個,作為一 光源近來,發光一極體因為能夠允許背光單元更薄且消耗更少 之能量,因此主要使用於背光單元之中。更特別地,一白色發光 一極體用作背光單元之一光源。白色發光二極體使得在一藍色發 光晶片中產生的藍色光線通過一螢光材料傳送且轉化為白色光 線。 發光二極體具有一長使用期限及光發射的強方向性。發光二 極體能夠為小尺寸、輕重量、使用一低電壓驅動,以及封裝為不 同之形狀。發光二極體能夠很好承受衝擊及振動。而且其不需要 預熱時間或一複雜的驅動電路。因此,發光二極體期望在未來 很少幾年之内,取代一白熾電燈、一螢光燈、一汞燈等。而且, 由於發光二極體具有一較大的能帶隙,因此其能夠輸出包含有紅 色光至务、外線的光線之寬波長帶寬範圍。而且,由於發光二極體 具有優越之物理及化學穩定性,因此其在可實現高效率及一高產 量上吸引公眾之注意。 然而’發展至今的發光二極體不能夠滿足光線輸出、發光效 率以及成本等方面。因此,發光二極體必須改進以具有更好之性 能。特別地’發光二極體之光效率在將自發光晶片產生出的藍色 201201427 光通過螢光材料傳輸藍色光線,轉化為白色光的過程中降低。 * 【發明内容】 • 因此,鑒於上述問題,本發明之實施例在於提供一種發光二 極體與具有該發光二極體之#光單元錢液晶顯示裝置,藉以消 除由於習知技術限制及缺陷所產生之一個或多個問題。 本發明之實酬之-目的在於提供—觀合於提高光效率之 發光二極體及其製造方法。 本發明之實施例其他的特徵和優點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 員來說’可以透過本發明如下的說明得以部分紐解或者可以從 本發明的實射得出。本發_目的和其他優點可贿過本發明 所記載的綱書和中請專纖圍巾制翻的結構並結合圖式部 份,得以實現和獲得。 根據本實施例之-般目的,—種發光二極體包含有:一發光 晶片;-第-引線框’其裝載有發光晶片且包含有第—至第四傾 斜表面帛-至第四傾斜表面自裝載有發光二極體的區域向外擴 展,第一傾斜表面及第二傾斜表面在―第-方向上彼此對襯排' 列’以及第三傾斜表面及該第四傾斜表面在與第—方向相垂直之 .H向上’彼此對襯;-第二引線框,其與第一引線框相間 隔©定距離’第-及第二導線,其分別將第一及第二引線框連 接至發光晶片;以及-鑄模框,其包圍第—及第二引線框且包含 有第-及第二反射表面以及第三及第四反射表面,第—及第二反 射表面在第弓丨線框之第一方向上彼此對概排列,以及第三及第 四反射表面在第一引線框之第二方向上彼此對概排列。 201201427 根據本發明之實_之—縣單元包含有—具有-導電圖案 之印刷電路板;-發光二極體,其包含有:夕—發光晶片;一第 引線忙其裝載有發光晶片且包含有第一至第四傾斜表面,第 -至第四傾斜表面自裝載有發光二極體的區域向外擴展,第一傾 斜表面及第二傾斜表面在一第一方向上彼此對概排列,以及第三 傾斜表面及該第四傾斜表面在與第一方向相垂直之一第二方向 上’彼此對襯;-第二引線框,其與第一引線框相間隔一固定距 離,第m線,其分別將第_及第二引線框連接至發光晶 片,以及-鑄模框’其包圍第一及第二引線框且包含有第一及第 二反射表面以及第三及第四反射表面,第—及第二反射表面在第 -引線框之第-方向上彼此對襯排歹[以及第三及第四反射表面 在第一引線框之第二方向上彼此對襯排列〃,以及複數個光片,用 以散射及聚集自發光二極體發射出之光線。 根據本發明之實關之另-方面,_魏晶顯示裝置包含有 一發光二極體,其安裝於一印刷電路板之上且包含有:〃 一發光 晶片;一第一引線框,其裝載有發光晶片且包含有第一至第四傾 斜表面,第一至第四傾斜表面自裝載有發光二極體的區域向外擴 展,第一傾斜表面及第二傾斜表面在一第一方向上彼此對襯排 列,以及第三傾斜表面及該第四傾斜表面在與第一方向相垂直之 —第二方向上,彼此對襯;一第二引線框,其與第一引線框相間 隔一固定距離;第一及第二導線,其分別將第一及第二引線框連 接至發光晶片,以及一鑄模框,其包圍第一及第二引線框且包含 有第一及第二反射表面以及第三及第四反射表面,第一及第二反 8 201201427 射表面在第一引線框之第一方向上彼此對襯排列,以及第三及第 四反射表面在第一引線框之第二方向上彼此對襯排列〃,複數個光 片,用以散射及聚集自發光二極體發射出之光線,以及一位於光 片之L的液晶顯不面板0 透過以下的圖式及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明顯 理解其他系統、方法、特徵以及優點。所有這些系統、方法、特 徵以及優點包含於說明書之中,包含於本發明之範圍之内,以及 本發明之範圍内,並且透過以下的專利申請範圍保護。本部份之 内容不應看作對專利申請範圍之限制。更多之方面及優點將結合 本實施例進行描述。可以以理解的是,如上所述的本發明之概括 說明和隨後所述的本發明之詳細說明均是具有代表性和解釋性的 說明,並且是為了進一步揭示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 【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圖式部份對本發明的較佳實施方式作詳細說 明。以下引人的這些實酬作為將其精神傳送給本領域技術人員 之實例。因此,這些實施例可實現為不同之形式,因此並不限制 於這裡所賴這較财式。而且,賴置之尺核厚度可放大 表示以便在圖式巾方便表示。其巾在這些圖式部份巾所使用的相 同的參考標號代表相同朗類部件。 「第1圖」係為本發明—實施例之__具有發光二極體的液晶 ’’’、不裝置(LCD)之分解透視圖。 如「第1圖」所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一具有發極體 的液晶顯示裝置(LCD)包含有一用以顯示影像的液晶顯示面板 201201427 110,以及一背光單元120,背光單元120位於液晶顯示面板J 1() 之下且將光線提供至液晶顯示面板110。液晶顯示裝置(LCD)更 包含有一面板導向件119,用以支撐液晶顯示面板U〇之底邊緣。 液晶顯示面板110包含有彼此相對的一薄膜電晶體基板Hi 及一彩色滤光基板113’這兩個基板結合為維持其間的一均勻單元 間隙。液晶顯示面板110更包含有一位於這兩個基板之間的液晶 層(圖未示)。 雖然圖式中沒有詳細表示,現在將詳細描述薄膜電晶體基板 111及私色濾光基板113。薄膜電晶體基板η〗包含有彼此相交叉 的複數個閘極線及複數個資料線,並且複數個薄膜電晶體形成於 這些閘極線與資料線之交叉處。彼此相交又的閘極線與資料線定 義複數個畫素。這些薄膜電晶體分別與晝素之中包含的晝素電極 相連接。另一方面,彩色濾光基板113包含有:與晝素相對的紅 色、綠色、以及藍色濾光器;一提供於每一彩色濾光器邊緣的黑 矩陣;以及一形成為覆蓋彩色濾光器及黑矩陣的共同電極。黑矩 陣形成為遮蔽閘極線、資料線、以及薄膜電晶體。 而且,液晶顯示裝置(LCD)包含有一位於液晶顯示面板110 之一邊緣的驅動印刷電路板(PCB) 115。驅動印刷電路板(PCB) 115將驅動訊號提供至液晶顯示面板之上的閘極線及資料線。 為此’驅動印刷電路板(PCB )115利用晶粒軟膜接合(chip On Film, C〇F) 117與液晶顯示面板110電連接。晶粒軟膜接合(COF) 117 能夠使用捲帶式封裝(Tape Carrier Packages, TCP)替換。 位於液晶顯示面板110之下的背光單元120包含有:一底蓋 201201427 180,其具有一打開之頂表面,一印刷電路板(pCB) 16〇,其位 於底蓋180之一内部側表面且具有一導電圖案,複數個發光二極 體150,其位於印刷電路板(PCB) 16〇之上且用以發射光線,以 及一導光板140,其與這些發光二極體15〇相平行。導光板14〇 將自發光二極體150發射出之點光源轉化為一二維光線。背光單 元120更包含有一反射板no’反射板170位於導光板14〇之下, 並且將自導光板140向下行進之光線朝向液晶顯示面板11〇反 射,以及複數個光片130 ’其位於導光板14〇之上且用以散射及聚 集來自導光板140的入射光線。 根據本發明之本實施例之發光二極體15〇能夠為分別發射紅 色、綠色以及藍色光線的,紅色、綠色以及藍色發光二極體之結 合。或者’根據本實施例之發光二極體150能夠僅包含有發射白 色光線的複數個白色發光二極體。 根據本實施例之如此的發光二極體150形成於一具有提高光 效率的結構。以下,將結合「第2圖」至「第5圖」詳細描述本 實施例之發光二極體150。 「第2圖」係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一發光二極體之透視圖, 以及「第3圖」係為沿「第2圖」之I·〗’線的發光二極體之橫截面 圖,「第4圖」係為沿「第2圖」之ΙΙ-Π’線的發光二極體之橫截面 圖,以及「第5圖」係為「第2圖」之發光二極體之平面圖。 请參閱「第2圖」至「第5圖」’根據本實施例之發光二極體 150包含有第一及第二引線框151及152、一發光晶片155、一轉 模框153、以及一矽層154。第一及第二引線框分別接收外部的驅 11 201201427 動訊號。發光晶片155裝載於第一引線框丨51之上。鑄模框ι53 包圍第一及第二引線框151及152。矽層154填充於透過鑄模框 153形成之開口中。 發光二極體150更包含有第一及第二導線156及157。第一導 線156用以將發光晶片155之一第一電極墊(圖未示)與第一引 線框151電連接。第二導線157用以將發光晶片155之一第二電 極墊(圖未示)與第二引線框152電連接。 發光晶片155對應於-實質上產生光線的光源。如此之一發 光晶片I55包含有彼此相接合的一 ρ型半導體以及一 η型半導體。 Ρ型半導體提供正電洞且η型半導體提供電子。 化為白色光線。 第一引線框151包含有第一 雖然圖未示,覆蓋發光晶片155⑽層形成為包含有一榮光 材料。螢光材湘崎在發光晶片155中產生賴定綺光線轉 一至第四傾斜表面151a至151d,笫
万向相垂直之第二方向上, 万向相垂直之第—方向上,彼此對概形成。
12 201201427 151i延伸出且自發光二極體15〇向外 151j开>成為自第五傾斜表面 突出。 二平頂表更包含有一自第二傾斜表面mb擴展出之第 之广 帛一傾斜表® 151b形成為朝向與發光二極體15〇 之底表_平行的水付向彎曲。 rrrji H势1包含有第三及第四平頂表面叫及 。第二平縣面⑸g形成為自第三傾斜表面咖向外擴展 且月向與發光一極體15〇之底表面相平行的水平方向彎曲。第四 t頂表面⑽形成為自第四傾斜表面⑽向外擴展開且朝向與 么光-極體15G之底表面相平行之水平方向彎曲。 …普通的發光二極體通常包含有平板型引線框。由於此,外部 濕氣沿著平坦胸L至普通發光二極體之_。相反,根據 本發明-實關之發光二極體包含有上述引線框,其中該引線框 具有-透過第-傾斜表面⑸心第—平頂表面仙及第五傾斜表 面151i以及第-突出部份lslj形成的彎曲結構。因此,根據本發 明之一實施例之發光二極體能夠防止外部濕氣之侵入。 第二引線框152包含有-第五平頂表面肋、一第六傾斜表 面152b以及一第二突出部份152c。第五平頂表面152&與第一引 線框151以-固定距離相間隔且與第一及第二平頂表面咖.及 151f相平行。第六傾斜表面152b形成為自第五平頂表面咖擴 展出且朝向發光二極體150之向下的方向彎曲。第二突出部份15及 形成為自第六傾斜表面152b延伸出且在發光二極體15〇之向外的 方向突出。 13 201201427 按照這樣’第二引線框152提供有第五平頂表面152a、第六 傾斜表面152b以及第二突出部份152c。因而本實施例之發光二極 體能夠防止外部濕氣之侵入。 而且,第一及第一引線框151及152之總面積變的相比較於 平板型之普通引線框更大。因此,第一及第二引線框Mi及152 允許本發明之本實施例之發光二極體具有優良之熱輻射特性。 鑄模框153具有一包圍發光二極體150之所有邊緣之結構。 鑄模框153能夠通過一擠壓過程形成。 更特別地,鑄模框153具有一包圍發光二極體15〇之邊緣之 阻擋結構。如此一鑄模框153包含有第一至第五反射表面15如至 153e第至第五反射表面153a至153e形成為朝向發光二極體 150之一内部方向向下傾斜(即,朝向發光晶片155)。第一至第 五反射表面153a至153e反射自發光晶片155發射出之光線,以 使得提高發光二極體150之光效率。 第一至第四反射表面15如至153d自其中定位發光晶片的區 域向外及向上形成。第一及第二反射表面15如及丨別具有在第 一方向上彼此對襯之傾斜角。第三及第四反射表面15允及153(1 在與將第-及第二反射表面1说及丨別相聯繫的第一方向相垂 直的第一方向上,具有彼此對襯的傾斜角。 第五反射表面153e與第二反射表面1531)相間隔一固定距 離。然而,第五反射表面153e具有與第二反射表面娜相同之 傾斜角。 第一及第二反射表面153aA153b分別形成於第一引線框⑸ 201201427 之第一及第二傾斜表面151a及i51b之上。換句話而言,鑄模框 一 丨53之第一反射表面153a形成於第一引線框151之第一傾斜表面 • 151a之一斜面上,以及第二反射表面U3b形成於第一引線框151 之第二傾斜表面151b之一斜面上。 第一及第二反射表面153a及l53b在鑄模框153之擠壓過程 形成。而且,第一及第二反射表面153a及153b在第一及第二傾 斜表面151a及151b之上形成為一不變之厚度。 第一及第二反射表面153a及153b能夠具有與第一及第二傾 斜表面151a及151b相同之傾斜角度。然而,第一及第二反射表 面153a及153b並不限制於與第一及第二傾斜表面丨5ia及151b 具有相同之傾斜角。換句話而言,第一及第二反射表面153&及15北 能夠具有與第一及第二傾斜表面151a及151b不相同之傾斜角。 第一及第二反射表面153a及153b關於一參考線,即定義為 垂直於發光二極體150之底表面的一向上方向之傾斜角0,設置為 8〇°或之下(或更低)。 鑄模框153在第一及第二反射表面153a及153b之間形成一 第一開口孔159。第一開口孔159暴露其中能夠安裝發光晶片I% 及一第一導線156的第一引線框151之一部份。 第一引線框151透過第一開口孔159暴露的區域dl僅提供發 光晶片155之區域d2以及將第一導線156焊接於第 < 引線框151 之上的區域d3。換句話而言’第一開口孔159具有必須將發光晶 片155安裝於第一引線框151且將第一導線156焊接至第一引線 框151的最小尺寸。 15 201201427 鑄模框153更形成第一及第五反射表面及i53e之間的 第一開口孔158。第一開口孔158用以將一第二導線157與第二 引線框152相連接。 第二開口孔158透過需要將第二導線157連接至第二引線框 152的區域暴露第二引線框152。換句話而言,第二開口孔形 成為相比較於第二導線W之直徑更大的尺寸,但是形成為提供 將第二導線157焊接至第二引線框152的僅有空間的最小尺寸。 因此,最小化的第一開口孔158能夠使得提高發光二極體ι5〇的 光效率。 第三及第四反射表面153C及153d分別形成於第一引線框J5i 之第三及第四傾斜表面151〇及151d之上。換句話而言,鑄模框 153的第二反射表面i53c形成於第一引線框151之第三傾斜表面 151c之一斜面上,以及第四反射表面153d形成於第一引線框i5i 之第四傾斜表面151d之一斜面上。 第三及第四反射表面153c及153d在鑄模框153之擠壓過程 形成。而且,第三及第四反射表面15允及153d與第三及第四傾 斜表面151c及151d形成為一不變之厚度。 第三及第四反射表面153c及153d能夠具有與第三及第四傾 斜表面151c及151d相同之傾斜角。然而,第三及第四反射表面 153c及153d並不限制於具有與第三及第四傾斜表面151〇及151d 相同之傾斜角。換句話而言,第三及第四反射表面咖及測 能夠具有與第三及第四傾斜表面151(;及151d不相同之傾斜角。 第二及第四反射表面153c及153d關於一參考線,即定義為 16 201201427 垂直於發光二極體150之底表面的一向上方向之傾斜角㊀,設置為 . 80°或之下(或更低)。 如上所述,本實施例之發光二極體150包含有第一及第二引 線框151及152’第一及第二引線框151及152具有透過第一至第 六傾斜表面151a、151b、151c、151d、151i以及152b,第一至第 五平頂表面151e、151f、151g、151h以及152a,以及第一及第二 突出部份151j及152c實現的彎曲結構。因此,發光二極體15〇 能夠安全地防止外部濕氣之侵入。 而且,本發明之本實施例之發光二極體150使得鑄模框153 包含有第-至第四反射表面153&至153d,第一至第四反射表面 153a至153d位於第一引線框151的第一至第四傾斜表面151&至 151d之上且分別具有一高反射率。因此,發光二極體15〇能夠提 高其光效率10%或更多。 第6圖」係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一發光二極體之橫截 面圖。 「第6圖」中所示之另一實施例之發光二極體除第一及第二 反射表面253a及253b之外,具有與上述「第3圖」之一實施例 相同之結構。耻,將省去本發明之另—實施例與—個實施例相 重複之描述。而且,根據本發明之另—實施例之發光二極體將與 一個實施例的相同元件使用相同標號。 第一及第二反射表面253a及253b位於第一引線框151之上。 第一及第二反射表面253a及253b在鑄模框153之一擠壓過 程中同時形成。而且,第一及第二反射表面253&及2531?在第— 17 ϋ 201201427 引線框151之上形成為一不變之厚度。 第一及第二反射表面2说及2536形成為與垂直於發光二極 體150的底表面的-向上方向的一參考線相平行。換句話而言, 第-及第二反射表面253ai 253b形成為與發光二極冑Μ^底 表面相垂直。 第-反射表© 253a能夠形成為—升高之平台結構。 雖然圖中未示,麵框153包含有第三及第四反射表面,第 三及第四反射表面形成為與第一及第二反射表面加及臟成 直角。按照與第-及第二反射表面253a& 253b相同之方式,第 三及第四反射表面形成為與垂直於發光二極體15G的底表面之向 上方向定義的一參考線相平行。 雖然本發明以前述之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 定本發明。本領域之技術人員應當意識到在不脫離本發明所附之 申請專利範圍所揭示之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的情況下,所作之更 動與潤飾,均屬本發明之專利保護範圍之内。關於本發明所界定 之保護範圍請參照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係為係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一具有發光二極體的液晶 顯示裝置(LCD)之分解透視圖; 第2圖係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一發光二極體之透視圖; 第3圖係為沿第2圖之H,線的發光二極體之橫截面圖; 第4圖係為沿第2圖之IWI,線的發光二極體之橫戴面圖; 201201427 第5圖係為第2圖之發光二極體之平面圖;以及 第6圖係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一發光二極體之橫截面 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10 液晶顯不面板 111 薄膜電晶體基板 113 彩色濾光基板 115 驅動印刷電路板 117 晶粒軟膜接合 119 面板導向件 120 背光單元 130 光片 140 導光板 150 發光二極體 151 第一引線框 151a 第一傾斜表面 151b 第二傾斜表面 151c 第三傾斜表面 151d 第四傾斜表面 151e 第一平頂表面 151f 第二平頂表面 19 201201427 151g 第三平頂表面 151h 第四平頂表面 151i 第五傾斜表面 151j 第一突出部份 152 第二引線框 152a 第五平頂表面 152b 第六傾斜表面 152c 第二突出部份 153 鑄模框 153a 第一反射表面 153b 第二反射表面 153c 第三反射表面 153d 第四反射表面 153e 第五反射表面 154 矽層 155 發光晶片 156 第一導線 157 第二導線 158 第二開口孔 159 第一開口孔 160 印刷電路板 20 201201427 170 反射板 180 底蓋 253a 第一反射表面 253b 第二反射表面 dl、d2、d3 區域 Θ 傾斜角 21

Claims (1)

  1. 201201427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發光二極體,係包含有: 一發光晶片; 一第一引線框,係裝載有該發光晶片且包含有第一傾斜表 面至第四傾斜表面’該第一傾斜表面至該第四傾斜表面自裝載 有該發光二極體的區域向外擴展,該第一傾斜表面及該第二傾 斜表面在一第一方向上彼此對襯排列,以及該第三傾斜表面及 該第四傾斜表面在與該第一方向相垂直之一第二方向上,彼此 對襯; 一第二引線框,係與該第一引線框相間隔一固定距離; 第一導線及第二導線,係配設為分別將該第一引線框及該 第二引線框連接至該發光晶片;以及 一鑄模框,係配設為包圍該第一引線框及該第二引線框且 包含有第一反射表面及第二反射表面以及第三反射表面及第 四反射表面’該第一反射表面與該第二反射表面在該第一引線 框之該第一方向上彼此對襯排列’以及該第三反射表面與該第 四反射表面在該第一引線框之該第二方向上彼此對襯排列。 2.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之發光二極體,其中該第一反射表面至該 第四反射表面分別形成於該第一傾斜表面至該第四傾斜表面 之一斜面之上。 3.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之發光二極體,其中該第一反射表面至該 22 201201427 第四反射表面形成為與該第—傾斜表面至該第四傾斜表面具 有相同之傾斜角。 4.如請求項第i項所述之發光二極體,其中該第一引線框包含 有: 一第一平頂表面,係自該第—傾斜表面擴展出且朝向與該 發光二極體之-底表面相平行之—水平方向彎曲; 第五爾表面,係自該第—平頂絲顧出且在一斜面 朝向該發光二極體之該底表面彎曲; ^第-突出部份’係自該第五傾斜表面延伸出且自該發光 一極體之一側表面向外突出; 陳:Γ頂表面’係自該第二傾斜表面擴展出且朝向與該 X -★體之該絲_平行之該水平方向彎曲; 發光ΐ恤φ,細㈣崎嫩㈣爾該 極叙該絲_平行之财平方向彎曲;以及 一第四平頂表面,係自該第四傾斜表面擴展出且朝向㈣ 發先—極叙該絲_平行之該斜方向彎曲。 求項第4項所述之發光二極體,其中該第二引線框包含 頂表表面,係形成她第—平頂表面及該第二平 在一斜面 第六傾斜表面,物㈣難面擴展出且 23 201201427 朝向該發光二極體之該底表面的彎曲;以及 一第二突出部份,係自該第六傾斜表面延伸出且自該發光 —極體之另一側表面向外突出。 如印求項第1項所述之發光二極體,其巾該鑄模框在該第一反 射表面與該第二反射表面之間形成有一第一開口孔,該第一開 口孔對應於該發光晶片之一區域以及用以將該第一導線焊接 至該第一引線框的一區域。 如明求項第5項所述之發光二極體,其中該鑄模框更形成有一 第二開口孔’該第二開口孔部份地暴露該第五平頂表面且用以 將該第二導線焊接至該第二引線框。 如叫求項第1項所述之發光二極體,其中該第一反射表面至該 第四反射表面關於-參考線,即定義為垂直於該發光二極體之 一底表面的一向上方向,具有一0〜80。之傾斜角。 9· 一種背光單元,係包含有: 印刷電路板,係提供有一導電圖案; ,發光一極體’係包含有:一發光晶片;-第-引線框, 係裂载有該發光晶片且包含有第一傾斜表面至第四傾斜表 面’該第-傾斜表面至該第四傾斜表面自裝載有該發光二極體 的區域向外擴展,該第一傾斜表面及該第二傾斜表面在-第-向上彼此對襯排列’以及該第三傾斜表面及該第四傾斜表面 在與該第—方向相垂直之—第二方向上,彼此對襯;一第二引 24 201201427 線框,係與該第一引線框相間隔一固定距離;第一導線及第二 導線’係配設為分別將該第一引線框及該第二引線框連接至該 發光晶片;以及一鑄模框,係配設為包圍該第一引線框及該第 二引線框且包含有第一反射表面及第二反射表面以及第三反 射表面及第四反射表面,該第一反射表面與該第二反射表面在 該第一引線框之該第一方向上彼此對襯排列,以及該第三反射 表面與a亥第四反射表面在該第一引線框之該第二方向上彼此 對襯排列;以及 複數個光片,係配設為散射及聚集自該發光二極體發射出 之光線。 10.如請求項第9摘述之料單元,其巾該第—反射表面至該第 四反射表面分卿成贿第—傾斜表面至該第四傾斜表面上 之一斜面。 •項第9項所述之背光單元,其中該第-反射表面至該第 四反射表面形成為與該第—傾斜表面至該第四傾斜表面具有 相同之傾斜角。 12.如請求項第9項所述之背光單元,其中該第一引線框係包含 右: S平貞表面’係自該第—傾斜表面擴展開域向與該 發先一極體之_底表面相平行之—水平方向彎曲; 第五傾斜表面,係自該第—平頂表面擴展出且在一斜面 25 201201427 朝向該發光二極體之該底表面彎曲; 一-第-突出部份,係自該第五傾斜表面延伸出且自該發光 一極體之一側表面向外突出; 第-平頂表面’ k自該第二傾斜表面擴展出且朝向與該 發光二歸之該絲面相平行之該水平方向弯曲; 第三平頂表面,係自該第三傾斜表面擴展出且朝向與該 發光二極體之該絲面相平行之财平方向彎曲;以及 、,一第四平頂表面,係自該第_斜表面擴展出且朝向與該 發光二極體之該底表面相平行之該水平方向彎曲。 13. 如請求項第12項所述之背光單元,其中該第二引線框包含有: 一第五平猶©,係職域該第—平職該第二平 頂表面相平行; 一第六傾斜表面’係自該第五平頂表面擴展出且在一斜面 朝ό該發光一極體之該底表面,彎曲;以及 -第二突出部份’係自該第六傾斜表面延伸出且自該發光 二極體之另一側表面向外突出。 14. 如請求項第9項所述之背光單元,其中該鑄模框在該第—反射 表面與該第二反射表面之間形成有-第-開口孔’該第一開口 孔對應於該發光晶片之-區域以及用以將該第—導線焊接至 該第—引線框的一區域。 15. 如請求項第13項所述之背光單元,其巾該鑄模框更形成有一 26 201201427 第-開口孔,該第二開口孔部份地暴露該第五平頂表面且用以 將該第二導線焊接至該第二弓丨線框。 16.如請求項第9顧述之縣單元,其找第—反射表面至該第 四反射表面關於-參考線,即定義為垂直於該發光二極體之一 底表面的-向上方向,具有一〇〜8〇。之傾斜角。 —種液晶顯示裝置,係包含有: -發光二極體’係安裝於—印刷電路板之上且包含有:一 發光晶片;一第一引線框,係裝載有該發光晶片且包含有第一 傾斜表面至第四傾斜表面,該第一傾斜表面至該第四傾斜表面 錄載有該發光二極體的區域向外擴展,該第—傾斜表面及該 第二傾斜表面在-第一方向上彼此對襯排列,以及該第三傾斜 表面及該第四傾斜表面在與該第—方向相垂直之—第二方向 上,彼此對襯;-第二引線框,係與該第一引線框相間隔一固 定距離;第-導線及第二導線,係配設為分別將該第一引線框 及該第二引線框連接至該發光晶片;以及一鍀模框,係配設為 包圍該第-引線框及該第二引線框且包含有第—反射表面及 第二反射表面以及第三反射表面及第四反射表面,該第一反射 表面與該第二反射表面在該第-引線框之該第—方向上彼此 對襯排列,以及該第三反射表面與該第四反射表面在該第一引 線框之該第二方向上彼此對襯排列; 複數個光片,係配設為散射及聚集自該發光二極體發射出 27 201201427 之光線;以及 一液晶顯示面板,係位於該等光片之上。 18.如請求項第17項所述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該第—反射表面 至該第四反射表面分別形成於該第—傾斜表面至該第四傾斜 表面上之一斜面。 請求料17項職之液關稀置,其中鄕_反射表面 7四反細嶋觸-輪®爛四傾斜表 面具有相同之傾斜角。 項第Η項所述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該第—引線框係 發光頂表面,係自該第—傾斜Μ.且朝向與該 發先—極體之—絲_平行之—水平方向弯曲; 朝二::::::—_ — I 發二=:自該第二傾斜表面_且朝向與該 —體之該底表面相平行之該水平方向彎曲; 發光-極係自该第三傾斜表面擴展出且朝向與該 Γ 相平行之該水平方向變曲’ .以及 頂表®,軸細咐嘯蝴向與該 28 201201427 發光二極體之該底表面相平行之該水平方向彎曲。 29
TW100122315A 2010-06-28 2011-06-24 發光二極體與具有該發光二極體之背光單元以及液晶顯示裝置 TWI4797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100061484 2010-06-28
KR1020110016780A KR101186000B1 (ko) 2010-06-28 2011-02-24 발광 다이오드,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01427A true TW201201427A (en) 2012-01-01
TWI479706B TWI479706B (zh) 2015-04-01

Family

ID=456092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22315A TWI479706B (zh) 2010-06-28 2011-06-24 發光二極體與具有該發光二極體之背光單元以及液晶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1186000B1 (zh)
TW (1) TWI47970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243638B1 (ko) * 2011-08-31 2013-03-27 우리이앤엘 주식회사 반도체 발광소자
KR102033928B1 (ko) * 2012-09-13 2019-10-18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발광 소자 및 조명 시스템
KR102131365B1 (ko) * 2019-02-22 2020-07-08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발광소자 및 이를 구비한 조명 시스템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41033B (en) * 2004-03-26 2005-10-01 Super Bright Optoelectronics I Packaging structure of light emitting diode and its packaging method
KR101163400B1 (ko) * 2008-03-07 2012-07-1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KR100974337B1 (ko) * 2008-03-24 2010-08-05 주식회사 루멘스 발광다이오드 패키지 성형 장치
KR100990640B1 (ko) * 2008-05-29 2010-10-29 삼성엘이디 주식회사 확산렌즈 및 확산렌즈를 이용한 발광소자 조립체
TWM346917U (en) * 2008-07-22 2008-12-11 Ct Tech Co Ltd LED structure
TWM356225U (en) * 2008-10-24 2009-05-01 Solidlite Corp LED lead-frame structure having better heat dissipation effec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20001590A (ko) 2012-01-04
TWI479706B (zh) 2015-04-01
KR101186000B1 (ko) 2012-09-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03837B (zh) 发光器件封装件及包括其的照明系统
TWI289366B (en) Light source unit, illumination device us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JP6367526B2 (ja) 複数の方向に出光可能な発光ダイオードチップを形成するためのサファイア基板、発光ダイオードチップ、及び発光装置
TWI345109B (zh)
US8625053B2 (en) Light emitting diode and back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ith the same
US8502253B2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package
JP4796293B2 (ja) 照明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18195831A (ja) 発光装置
JP5209969B2 (ja) 照明システム
US9793451B2 (en) Light-emitting diode device
US10475977B2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JP2011165434A (ja) 光源、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16063121A (ja) 発光装置
TW201201427A (en) Light emitting diode and back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ith the same
CN102185077A (zh) 发光器件、用于制造发光器件的方法、以及背光单元
US8816512B2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module
TWI511279B (zh) 用於形成多方向出光之發光二極體晶片的藍寶石基板
TW201023403A (en) LED package and backlight unit having the same
KR20140139956A (ko) 다이렉트형 백라이트 모듈에 적응된 광원 장치 및 이 광원 장치를 구비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1899402B1 (ko) 발광 다이오드 패키지
CN111880333A (zh) 一种背光模组
CN109856857B (zh) 一种发光组件、背光源和显示面板
CN212905816U (zh) 一种背光模组
TWI243494B (en) Light source with LED and optical protrusions
TWI246785B (en) Lighting source with flipped side structure of L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