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139108A - Molding shee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of molding sheet - Google Patents

Molding shee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of molding sheet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139108A
TW201139108A TW100107253A TW100107253A TW201139108A TW 201139108 A TW201139108 A TW 201139108A TW 100107253 A TW100107253 A TW 100107253A TW 100107253 A TW100107253 A TW 100107253A TW 201139108 A TW201139108 A TW 20113910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nk
infrared
sheet
resin sheet
resi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072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Satoshi Ohya
Toshiro Ariga
Original Assignee
Dainippon Ink & Chemical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nippon Ink & Chemicals filed Critical Dainippon Ink & Chemicals
Publication of TW2011391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39108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6Making multilayered or multicoloured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4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incorporating preformed parts or layers, e.g. injection moulding around inserts or for coating articles
    • B29C45/14827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incorporating preformed parts or layers, e.g. injection moulding around inserts or for coating articles using a transfer foil detachable from the inser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59/00Surface shaping of articles, e.g. emboss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59/16Surface shaping of articles, e.g. embossing; Apparatus therefor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infrared he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59/00Surface shaping of articles, e.g. emboss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59/18Surface shaping of articles, e.g. embossing; Apparatus therefor by liberation of internal stresses, e.g. plastic memor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1/00Shaping by liberation of internal stresses; Making preforms having internal str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61/02Thermal shrink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1/00Shaping by liberation of internal stresses; Making preforms having internal str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61/06Making preforms having internal stresses, e.g. plastic memor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5/00Heating, cooling or curing, e.g. crosslinking or vulcanis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35/02Heating or curing, e.g. crosslinking or vulcanizing during moulding, e.g. in a mould
    • B29C35/08Heating or curing, e.g. crosslinking or vulcanizing during moulding, e.g. in a mould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 B29C35/0805Heating or curing, e.g. crosslinking or vulcanizing during moulding, e.g. in a mould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using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 B29C2035/0822Heating or curing, e.g. crosslinking or vulcanizing during moulding, e.g. in a mould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using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using IR radi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479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including variation in thickn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Blow-Moulding Or Thermoform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Shaping Of Tube Ends By Bending Or Straightening (AREA)

Description

201139108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關於賦型片與其製造方法’其係藉由在插入於 射出成形用模具的狀態下射出成形後進行剝離’可對射出 成形體表面賦予凹凸。 【先前技術】 作爲在表面具有凹凸的射出成形體,以往已知在射出 成形用模具的模腔面預先形成用於形成凹凸的微細花紋’ 對射出成形體表面賦予凹凸之方法,但該方法必須在每個 模具形成凹凸,而有高成本的問題,或射出成形用樹脂難 以進入微細的花紋,正確地再現微細的凹凸者係困難。 又,已知將藉由賦型片或經壓紋加工或主流道加工等 的加熱彫刻輥之接觸加壓而物理地預先對一表面施予凹凸 的賦型片,安裝於射出成形用模具內,射出成形後進行剝 離而賦予凹凸之方法等。此係在片製程中需要壓紋裝置或 特殊印刷步驟因而高成本,或必須按照凹凸的花紋來改造 印版。又,由於在捲繞的狀態下已經發生凹凸,有容易發 生捲繞偏移不良,或容易發生凸部分的疊合所導致的計量 帶(gauge band)不良等操作之點的問題,或暴露於射出成形 時的高樹脂溫度之壓紋加工部係發生配向返回所致的塑性 變形,有得不到所欲的凹凸等問題。 相對於此’已知一種賦型方法,其特徵爲將由以金屬 衝模版爲模型的基材與凹凸形成層所成,該凹凸形成層的 -4- 201139108 表面具有微細的凹凸’而且將含有以由胺甲酸酯丙烯酸 酯、聚酯丙烯酸酯'環氧丙烯酸酯、聚醚丙烯酸酯中選出 的丙烯酸酯寡聚物與脫模劑爲必要成分的光硬化性樹脂組 成物之硬化物的賦型薄膜,插入到射出成形用模具內,使 樹脂對該射出成形用模具進行射出成形及密接,而對該樹 脂的表面賦予賦型薄膜的微細凹凸,然後剝離賦型薄膜, 對射出成形品的立體面賦予微細凹凸型(例如參照專利文 獻1)。然而’該賦型薄膜係由基材與凹凸形成層的複數層 所成’射出成形時或剝離時凹凸形成層會自基材剝落,有 無法完全剝離等問題。又,由於使用衝模版,必須按照凹 凸的花紋來改造印版。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 特開2004-284178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所欲解決的問題] 本發明所欲解決的問題係在於提供一種賦型片,其係 在表面具有凹凸的射出成形體之製造方法中,不需要壓紋 加工,而操作優異,可正確地再現複雜的凹凸,而且用於 良好地再現得到能以觀感、觸感充分感覺的具有高低差之 凹凸的'圖案設計性優異之射出成形體。 201139108 [解決問題的手段] 本發明者們,藉由使用將具有形成於表面的紅外線吸 收性不同的部位A與部位B之具有熱收縮性的樹脂片,進 行紅外線照射而成的具有部分的膜厚差之賦型片,當作賦 型片而解決上述問題。 賦型片係藉由於將具有形成於表面的紅外線吸收性不 同的部位A與部位B之具有熱收縮性的樹脂片保持之狀態 下’以前述部位A與前述部位B係前述部位A與前述部位 B的表面溫度不同,.而且至少部位A的表面溫度成爲前述 樹脂片的配向返回強度反曲點溫度T以上之表面溫度的方 式,進行紅外線照射,使在前述部位A與部位B產生膜厚 差而得。 具有熱收縮性的樹脂片,係藉由加熱而使片收縮復原 成延伸前的狀態。此時所示的力係配向返回強度,該強度 係隨著加熱溫度而變化。 本發明者們發現,若於保持該具有熱收縮性的樹脂片 之狀態下,且以該樹脂片之同一面內的複數部位成爲不同 的表面溫度之方式,而且以複數部位的至少1個之表面溫 度成爲前述樹脂片的配向返回強度反曲點溫度T以上之表 面溫度的方式,進行加熱,則複數部位的片舉動(behavior) 係不同,結果在各個部位發生膜厚差。本發明利用此片的 溫度差,而可成功地使故意產生膜厚差,即凹凸。 -6- 201139108 以該樹脂片之同一面內的複數部位成爲不同的表面溫 度之方式,進行紅外線照射者(惟’以相對地表面溫度高之 部位當作部位 A,以相對地表面溫度低之部位當作部位 B),具體地有利用紅外線吸收油墨或紅外線反射油墨之方 法(後述的(1)〜(3 ))。 紅外線吸收油墨或紅外線反射油墨係對紅外線有反應 的油墨。 紅外線吸收油墨係含有紅外線吸收劑等的油墨,吸收 所照射的紅外線而發熱。即,若對經紅外線吸收油墨所印 刷的樹脂片照射紅外線,則僅對經前述紅外線吸收油墨所 印刷的部位,施加紅外線照射所賦予的熱量以上之熱量。 另一方面,紅外線反射油墨係含有紅外線反射物質的 油墨,反射所照射的紅外線。若對經紅外線反射油墨所印 刷的樹脂片,自該樹脂片側(即樹脂片之與印刷面相反側的 面)照射紅外線,則通過該樹脂片的紅外線係被該紅外線反 射油墨所反射,而僅對紅外線穿透部位與反射部位所重疊 的印刷部位,施予紅外線照射所賦予的熱量以上之熱量(具 體地推測與設有花樣的部位B比較,部位A係可更高效率 對片供應熱之結果)。 即,由於僅對印刷有紅外線吸收油墨或紅外線反射油 墨的部位,施予紅外線照射所賦予的熱量以上之熱量’故 可提高該部位的表面溫度,結果可在樹脂片之經紅外線吸 收油墨所印刷的部位與未印刷的部位產生溫度差。 201139108 具體地’(1)具有熱收縮性的樹脂片,係以紅外線吸收 油墨或紅外線反射油墨設置花樣,以經前述紅外線吸收油 墨或紅外線反射油墨設置花樣的部位A與未設置花樣的部 位B成爲不同的表面溫度之方式,進行紅外線照射。由於 僅對前述部位A施加以紅外線照射所賦予的熱量以上之熱 量,前述部位A的表面溫度係變成比未印刷的部位B還高。 或者,(2)具有熱收縮性的樹脂片,係藉由紅外線吸收 油墨或紅外線反射油墨,以具有前述油墨濃度高的部位A 與前述油墨濃度低的部位B之方式來設置花樣,以前述油 墨濃度高的部位A與前述油墨濃度低的部分B成爲不同的 表面溫度之方式,進行紅外線照射。 此時,對部位A及部位B皆施加紅外線照射所賦予的 熱量以上之熱量,但部位A係油墨濃度高於部位B,結果 更被加熱。因此,部位A係相對地表面溫度比部位B還高。 或者,(3)具有熱收縮性的樹脂片,係藉由紅外線吸收 率或反射率不同的複數種之紅外線吸收油墨或紅外線反射 油墨來設置花樣,欲使經前述紅外線吸收或反射率高的油 墨設置花樣的部位A與經前述紅外線吸收或反射率低的油 墨設置花樣的部分B成爲不同的表面溫度。 此時,對部位A及部位B皆施加紅外線照射所賦予的 熱量以上之熱量,但部位A係設置比部位B還高紅外線吸 收或反射率的油墨,結果更被加熱。因此,部位A係相對 地表面溫度比部位B還高。 -8 - 201139108 即,本發明提供一種賦型片’其係藉由在插入於射出 成形用模具的狀態下射出成形後’進行剝離,而可對射出 成形體表面賦予凹凸之賦型片,其具有:對具有形成於表 面的紅外線吸收性不同的部位A與部位B之具有熱收縮性 的樹脂片,進行紅外線照射而成之部分的膜厚差。 又’本發明提供一種賦型片之製造方法,其係前述記 載的賦型片之製造方法,於將具有形成於表面的紅外線吸 收性不同的部位A與部位B之具有熱收縮性的樹脂片保持 之狀態下,以前述部位A與前述部位B係前述部位A與前 述部位B的表面溫度不同,而且至少部位A的表面溫度成 爲前述樹脂片的配向返回強度反曲點溫度T以上之表面溫 度的方式,進行紅外線照射,而使在前述部位A與部位B 產生膜厚差。 [發明的效果] 藉由使用本發明的賦型片,而操作優異,可正確地再 現複雜的凹凸,而且可良好地再現得到能以觀感、觸感充 分感覺的具有高低差之凹凸的圖案設計性優異之射出成形 體。 本發明的賦型片,係於不進行預成形(Preform)的狀態 下在兩面產生凹凸,於進行預成形的狀態下在單面產生凹 凸,任一狀態皆可作爲射出成形用的賦型片使用。 本發明的賦型片,由於片本身成爲緩和內部應力的凹 凸形狀,故即經由預成形或射出成形所致的加熱或壓力’ -9 - 201139108 也不會凹凸被緩和而脫落,可在射出成形體正確地再現複 雜的凹凸。因此,藉由在插入於射出成形用模具的狀態下 射出成形後,進行剝離,可對射出成形體表面賦予凹凸。 本發明中,當爲在該樹脂片的同一面內之複數部位成 爲不同的表面溫度之前述(1)〜〇)的手段時,本發明中出現 凹凸者係經紅外線吸收油墨或紅外線反射油墨設置花樣的 部位。油墨係可藉由凹版印刷、網版印刷、噴墨印刷等通 用的印刷方法來印刷花樣,由於不需要賦予凹凸用的物理 方法,故不易發生捲繞偏移、計量帶等的不良,而且片製 程中不需要壓紋加工等過剩的裝置,而可壓低成本。 【實施方式】 [實施發明的形態] (凹凸的定義) 本發明中的凹凸之形成係如前述,於保持具有熱收縮 性的樹脂片的狀態下,藉由使該樹脂片的同一面內之相鄰 部位A與部位B成爲不同的表面溫度而產生。本發明中, 將相對地表面溫度高之部位定義爲部位A,將相對地表面 溫度低之部位定義爲部位B。此時,部位A係相對地成爲 凹部,部位B係相對地成爲凸部。 茲認爲部位A係在紅外線照射具有熱收縮性的樹脂片 時,於樹脂可塑化而樹脂片的配向返回開始之時間點,發 生自己收縮舉動所致中心部薄膜化。 -10- 201139108 此自己收縮舉動所致的厚度變化,在不保持(ho Id)樹月旨 片的狀態下,係不具有起點而全體地發生收縮,有全體變 厚的傾向,但於以夾具等保持樹脂片的狀態下,有以溫度 低的夾緊部分等爲起點而發生收縮的傾向,結果發生部位 A的薄膜化。因此,部位A變成比紅外線照射前即收縮前 的樹脂片之膜厚還薄的情況係多。 另一方面,部位B係與部位A相鄰的部位,與部位a 的表面溫度不同,與部位A相比,爲表面溫度相對低的部 位,但茲認爲該部位B係藉由前述部位A的中心部發生薄 膜化,使存在於部位A的樹脂成分移動而發生,或藉由自 己收縮而收縮者,相對地膜厚係變成比部位A還厚。於大 部分的情況中,部位B變成比紅外線照射前即收縮前的樹 脂片之膜厚還厚的情況係多。又,在部位A與部位B之交 界線係觀察到膜厚變更厚。藉此,可得到更強的凹凸感。 第1圖及第2圖中顯示形成前述凹凸之一例。第1圖 係顯示對使用高濃度的紅外線吸收油墨、低濃度的紅外線 吸收油墨反(不吸收紅外線)顏色油墨的3種印刷有花樣之 具有熱收縮性的樹脂片,使用紅外線加熱器照射紅外線的 狀態之具體一態樣的圖,第2圖係顯示將第1圖中前述樹 脂片保持的狀態下,照射紅外線後之前述樹脂片的狀態之 圖。 如第1圖,藉由對前述樹脂片照射紅外線’如第2圖’ 高濃度的紅外線吸收油墨之印刷部4即部位A係最發生薄 -11- 201139108 膜化即成爲凹部,低濃度的紅外線吸收油墨5係比前述印 刷部4還厚膜,但比顏色油墨印刷部6還薄膜,若由前述 印刷部4來看則成爲凸部。再者,顏色油墨印刷部6由於 成爲最厚膜,故成爲最高的凸部。 不使用前述顏色油墨印刷部6而爲具有非印刷部的樹 脂片時,高濃度的紅外線吸收油墨印刷部係成爲凹部,低 濃度的紅外線吸收油墨印刷部係成爲低的凸部,非印刷部 係成爲最高的凸部(未圖示)。 如此地,由於相對地發生薄膜化與厚膜化,而產生凹 凸。 該凹凸的形成係如第2圖所示,於樹脂片的兩面均等 地發生。因此,在該樹脂片之與被附體接觸的面亦產生凹 凸。 前述凹凸的高低差係可藉由表面粗糙度計或膜厚計來 測定,表面凹凸的最高部分與最低部分的差(以下稱爲膜厚 差)若爲ΙΟμπι左右,則可辨識係凹凸表現。爲了展現明確 的凹凸,膜厚差較佳爲15μηι左右,更佳爲20μιη以上。另 一方面,由於膜厚差係與展開倍率呈比例而變小,故愈深 的成形品,凹凸的膜厚差有愈減低的傾向。又,展開倍率 愈高,則凹凸各自的寬度亦有愈廣的傾向。 本發明中凹凸所表現的花樣係沒有特別的限定,表現 花紋或文字等的花紋狀之描畫的粗細、大小、形等亦沒有 特別限定。即,本發明若爲前述(1 )〜(3 )的手段,則可以藉 201139108 由印刷或手寫等來表現凹凸,若爲產生印版或可印字的花 紋或文字,則可亦可爲任何的凹凸。 作爲花樣之例’有點描或線描(具體地於可舉出繪畫或 文字的輪廓、木紋、條紋、細線花紋等)所表現的描繪,或 於點或幾何學花紋、文字或標記本身不凸出的情況中,該 花紋的面積小者更佳。當然,於本發明中不受此所限定, 可以表現花紋或文字等、花紋狀的全部花樣。 第3圖〜第6圖中顯示本發明中以凹凸表現的花樣圖 紋之例。黑色部分係經紅外線吸收油墨或紅外線反射油墨 印刷花樣的部分。第3圖表示條紋,第4圖表示點,第5 圖表示幾何學花紋,第6圖表示木紋。 (表面溫度) 於本發明中,作爲前述溫度的指標,定義爲「前述部 位A與前述部位B的表面溫度」,但如前述,推測樹脂片 的前述部位A與前述部位B的熱舉動,不僅在前述部位a 與部位B的表面,而且在到內部爲止,於均等地加溫之狀 態下發生。然而,由於沒有測定內部溫度的手段,故以表 面溫度來定義。本發明中的表面溫度係使用NEC/Avio公司 製「Thermo Tracer 9100」。 (具有熱收縮性的樹脂片) 本發明所使用之具有熱收縮性的樹脂片(以下簡稱樹 脂片S ),係藉由加熱來顯示延展性,爲可薄膜化的樹脂, 更且爲具有配向返回強度反曲點的樹脂片。再者,從真空 成形時的延展性之容易度來看,較佳爲熱塑性樹脂片。 -13- 201139108 本發明中的配向返回強度反曲點溫度’就是對薄膜由 外部來加熱時的薄膜溫度,薄膜本身若變成此溫度則所延 伸的分子開始收縮,而薄膜全體收縮的溫度,本發明中, 於下述方法中定義配向返回強度反曲點溫度T。 即,本發明中所用的配向返回強度係依據 ASTM D- 1 5 04測定者。所謂的配向返回強度’就是將延伸所得之 片加熱時,要使片復原成延伸前的狀態所顯示的力’將在 各個測定溫度的最大應力除以片的截面積之値而求得,爲 顯示所延伸的片之分子配向程度的指標。 本發明中利用前述熱收縮應力測定法’求得反曲點的 溫度T,其係在顯示配向返回強度與加熱溫度之關係的右 邊向上之曲線中成爲凸者。成爲凸的反曲點若爲複數時, 則將最高溫度範圍的反曲點之溫度當作配向返回強度反曲 點溫度T。 具體地,使用日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D.N式應力試 驗機,電壓調整刻度爲爲6,以每5 °C升溫加熱器溫度,測 定在各測定溫度的配向返回應力,展現收縮應力後1求得 顯示配向返回強度與加熱溫度之關係的曲線之反曲點溫度 T。於第7圖中顯示例子。第7圖係測定東洋紡績股份有限 公司製的二軸延伸PET片「SoftshineX1130(膜厚125μιη)」 (實施例中的片S 1)時之曲線。將該曲線的最高溫度範圍之 成爲凸的反曲點之溫度T18VC當作片S1的配向返回強度 反曲點溫度Τ。 -14- 201139108 如前述,具有配向返回強度反曲點的樹脂片係一般施 有延伸處理,作爲該延伸處理方法,一般爲藉由擠壓成膜 法等將樹脂熔融壓出成爲片狀後,進行一軸延伸、同時二 軸延伸或逐次二軸延伸。於逐次二軸延伸時,一般首先進 行縱延伸處理,其次進行橫延伸。具體地,利用輥間的速 度差之縱延伸與使用拉幅機的橫延伸之組合方法係被多 用。 拉幅機法之優點爲可取得廣泛的製品,生產性高。由 於按照樹脂的塑性或目的之物性或成形性,而延伸條件等 不同,故沒有特別的限制、通常面倍率爲1 · 2〜1 8倍,更 佳爲2.0〜15倍。逐次延伸時的流動方向之延伸倍率爲1.2 〜5倍,較佳爲1.5〜4.0倍,對於流動方向爲橫向的延伸 倍率爲1.1〜5倍,較佳爲1.5〜4.5倍。同時2軸延伸的各 方向之延伸倍率爲1.1〜3.5倍,較佳爲1.2〜4.2倍。 具體地,可使用一軸延伸片或二軸延伸片等的延伸 片,但二軸延伸片係可將本發明的效果發揮到最大限度而 較佳。又,若爲同時二軸延伸片,則由於面內的收縮率均 等,可得到沒有畸變的凹凸圖案設計,另一方面亦有預先 計算畸變而使用一軸延伸或2段逐次二軸延伸片之情況。 又,所使用的樹脂只要是可延伸的樹脂,則沒有特別 的限定,例如可使用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或聚對苯二甲酸 丁二酯等的聚酯樹脂、聚乙烯或聚丙烯等的聚烯烴樹脂、 聚氯乙烯、丙烯酸樹脂或聚苯乙烯樹脂、尼龍或維尼綸等。 其中,較佳爲聚酯樹脂,因爲延伸後的厚度均勻性良好。 201139108 前述樹脂片S的膜厚,只要是熱成形用片所通常使用 的膜厚,則沒有特別的限定。一般較宜使用0.1 mm〜0.5mm 左右的膜厚之片。 以該樹脂片之同一面內的複數部位成爲不同表面溫 度,進行紅外線照射者,可舉出如前述’利用前述(1)〜(3 ) 的紅外線吸收油墨或紅外線反射油墨之方法。 (紅外線吸收油墨或紅外線反射油墨) 茲說明前述(1)〜(3 )的手段所使用的紅外線吸收油墨 或紅外線反射油墨。 紅外線吸收油墨係含有紅外線吸收劑的油墨,紅外線 反射油墨係含有紅外線反射物質的油墨,皆爲保全 (security)油墨等中所利用的油墨。 如前述,紅外線吸收油墨係吸收所照射的紅外線而發 熱。即,若對經紅外線吸收油墨所印刷的樹脂片照射紅外 線,則僅對經前述紅外線吸收油墨所印刷的部位,施加紅 外線照射所賦予的熱量以上之熱量。另一方面,紅外線反 射油墨係含有紅外線反射物質的油墨,反射所照射的紅外 線。若對經紅外線反射油墨所印刷的樹脂片,自該樹脂片 側(即樹脂片之與印刷面相反側.的面)照射紅外線,則通過 該樹脂片的紅外線係被該紅外線反射油墨所反射,而僅對 紅外線穿透部位與反射部位所重疊的印刷部位,施予紅外 線照射所賦予的熱量以上之熱量。即,由於僅對印刷有紅 外線吸收油墨或紅外線反射油墨的部位,施予紅外線照射 201139108 所賦予的熱量以上之熱量,故可提高該部位的表面溫度, 結果可在樹脂片之經紅外線吸收油墨所印刷的部位與未印 刷的部位產生溫度差。 本發明中,藉由紅外線照射使樹脂片S本身的溫度上 升,成爲適合於熱成形的彈性區域。此時,於樹脂片S上 若設有紅外線吸收油墨或紅外線反射油墨的部位存在,則 更且由於加熱而發生凹凸,但此時的部位A(相對地表面溫 度高的部位)只要是樹脂片S的配向返回強度反曲點溫度τ 以上之表面溫度即可。再者,部位A與部位B的溫度差較 佳爲7°C以上’從可賦予更深的凹凸來看,尤佳爲〗以 上,更佳爲1 5 t:以上。 可以僅部位A成爲配向返回強度反曲點溫度τ以上之 表面溫度的方式進行紅外線照射,而且也可以部位A與部 位B的兩者成爲配向返回強度反曲點溫度τ以上之表面溫 度的方式進行紅外線照射。此時,後者係可得到更深的凹 凸。 紅外線吸收油墨’例如合適地爲含有一般作爲紅外線 吸收劑所市售的物質’或具有吸收由紅色至近紅外、紅外 雷射光的波長範圍之波長·而發熱的機能之眾所周知的各種 紅外線吸收性顏料或染料等之油墨。作爲紅外線吸收劑, 具體地例如可舉出不溶性偶氮顏料、偶氮湖顏料、縮合偶 氮顏料、螯合偶氮顏料、駄花青系顔料、蒽醌系顔料、茈 及茈酮系顏料、硫靛系顏料、喹吖啶酮系顔料、二 -17- 201139108 顏料、賴琳嗣系顏料、奎駄嗣系顏料、附染的湖顏料、 ㈣顏料、亞硝基顏料、硝基顔料、天然顏料、螢光顏料、 無機顏料、碳黑等、偶氮染料'_錯龍錢料、㈣ 琳酮偶氮染料、麵染料1花青㈣料 胺染料,基染料、花青染料'碳黑、欽黑、氧化欽、 Cu-Cr系複合氧化物、酞花青、萘花青、花青等的顔料或 染料、聚次甲基系顔料或染料,鑰色素等的紅色吸收 劑、近紅外吸收劑、紅外線吸收劑。 紅外線反射油墨所含有的紅外線反射物質,例如是 鋁、金、銀、銅、胃銅、鈦 '鉻、鎳、㈣各、不冑鋼等的 金屬,或Fe-Cr系複合氧化物、三氧化銻二鉻酸銻等。 則述紅外線吸收劑或紅外線反射物質的粒徑係沒有特 別的限定’只要是通常油墨所使用的範圍,則可沒有特別 問題地使用。 另一方面’前述油墨濃度係濃度愈高,則對部位A的 施加熱量愈大。因此’較佳爲按照所欲的凹凸程度,適宜 變更含量。另一方面’濃度若過低,則經由紅外線照射所 產生的熱量或紅外線反射量過少,而無法成爲凹部,濃度 若過高,則所產生的熱量或紅外線反射量變過大,成爲破 裂或開孔等的原因,故如後述必須適宜調整,以使得成形 時的彈性模數成爲〇.5MPa以下。 又,油墨清漆亦沒有特別的限定’可使用眾所周知的 清漆用樹脂等。清漆用樹脂例如可使用丙烯酸樹脂系、聚 -18- 201139108 胺甲酸酯樹脂系、聚酯樹脂系、乙烯基樹脂系(氯乙烯、醋 酸乙烯酯、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合樹脂)、氯化烯烴樹 脂系、乙烯-丙烯酸樹脂系、石油系樹脂系、纖維素衍生物 樹脂系等眾所周知的油墨。 於前述(1)〜(3)的手段中,在樹脂片S上以紅外線吸收 油墨或紅外線反射油墨設置花樣的方法,可舉出手寫或塗 覆、印刷等,工業上較佳爲印刷。方法係沒有特別的限定, 例如可舉出凹版印刷、平版印刷、網版印刷、噴墨印刷、 刷毛塗抹、輕塗、柯馬(comma)塗布、桿凹版塗布、微凹版 塗布等之方法。其中,較佳爲凹版印刷法。 通常如第1圖,以紅外線穿透樹脂片而到達紅外線吸 收油墨或紅外線反射油墨層之方式進行照射。特別地,當 使用紅外線反射油墨時,若不是如此的照射方法,則相反 地會在紅外線反射油墨穿透樹脂片之前將紅外線反射,即 紅外線不穿透樹脂片的印刷部,而有不可塑化的可能性。 於前述(1)的手段中,經紅外線吸收油墨或紅外線反射 油墨設有花樣的部位A,由於被施加紅外線照射量以上的 熱’相對地表商溫度變高,而成爲凹部。另一方面,未設 置花樣的部位B,由於僅被施加紅外線照射量的熱,相對 地表面溫度比部位A還低,而成爲凸部。 於前述(2)的手段中,部位A及部位B皆被施加紅外線 照射量以上的熱,但部位A係油墨濃度比部位B高,結果 部位A係比部位B還更被加熱。因此,部位A係相對地表 面溫度比部位B還高,部位A成爲凹部,部位B成爲凸部。 201139108 前述(2)的手段,具體地可藉由使用油墨濃度不同的油 墨來設置部位A及部位B,或油墨係1種,但使其油墨建 立量比部位A多等之方法,而調整油墨濃度。 又,部位A係未必要爲1個,例如當使用油墨濃度不 同的3種油墨時,使用濃度最低的油墨之部位係成爲部位 B,而成爲凸部,使用濃度最高的油墨之部位係成爲最深的 凹部之部位A”。又,當然亦可藉由油墨建立量來調節。. 於前述(3 )的手段中,部位A及部位B皆被施加紅外線 照射量以上的熱,但部位A係設置紅外線吸收或反射率比 部位B還高之油墨,結果部位A係比部位B還更被施加熱 量。因此,部位A係相對地表面溫度比部位B還高,部位 A成爲凹部,部位B成爲凸部。 前述紅外線吸收油墨之吸收率或紅外線反射油墨之反 射率係不能一槪地比較,但是作爲槪略的目標,當倂用— 種使用鋁的紅外線反射油墨與一種使用碳黑的紅外線吸收 油墨時,使用鋁的油墨係成爲凹部,使用碳黑的油墨係成 爲凸部。又,當使用一種使用碳黑的紅外線吸收油墨與一 種使用氧化鈦的紅外線吸收油墨時,使用碳黑的油墨係成 爲凹部,使用氧化鈦的油墨係成爲凸部。 因此,具體地,若以含有鋁的油墨來印刷部位A,以 含有碳黑的油墨來印刷部位B,則部位A係成爲凹部,部 位B係成爲凸部。又,若以含有碳黑的油墨來印刷部位a, 以含有氧化鈦的油墨來印刷部位B,則部位A係成爲凹部, -20- 201139108 部位B係成凸部。如此地,熱產生物質係可加入所欲的凹 凸圖案設計與具有視覺辨認的花樣圖案設計來適宜選擇。 亦可將前述(1)〜(3 )的手段混在一起而進行。例如,於 樹脂片S上,以紅外線吸收 版印刷的部位與複數版印刷 時,複數版印刷的部位係最 由複數印刷的部位來看則是 凹部,而且可給予非印刷部 又,使用紅外線吸收油 油墨來進行印刷,而且設置 印刷部位係最深的凹部,使 若由前述濃度高的油墨之印 非印刷部來看則是凹部,而 凹凸。 (花樣層) 於前述樹脂片S上,亦 花樣層。例如,依順序積層 使凹凸產生的前述紅外線吸 型片,若在插入於射出成形 進行剝離,則由於在脫模層 線反射油墨之間剝離,前述 油墨係轉印至射出成形體, 加飾之射出成形體。此時, 油墨進行印刷,而使得產生1 的部位,而且於設置非印刷部 深的凹部,一般印刷的部位若 凸部,若由非印刷部來看則是 爲凸部般’的凹凸。 墨的濃度低之油墨與濃度高之 非印刷部時,濃度高的油墨之 用濃度低的油墨之印刷部位, 刷部位來看,則是凸部,若由 且可給予非印刷部爲凸部般的 可設置對射出成形體可轉印的 有前述樹脂片S/前述脫模層/ 收油墨或紅外線反射油墨之賦 用模具的狀態下射出成形後, 與前述紅外線吸收油墨或紅外 紅外線吸收油墨或紅外線反射 即可得沿著凹凸具有花樣之經 按照所欲的圖案設計性’亦可 -2 1- 201139108 在前述紅外線吸收油墨或紅外線反射油墨中含有通用的色 材等。此時,作爲前述紅外線吸收劑或紅外線反射物質, 若使用透明性高者,則可利用通用的色材而較佳。又,亦 可改變印版.,藉由含有通用的色材之油墨,另外設置花樣 層。此時所使用的色材係沒有特別的限定,但由於具有熱 吸收性的色材亦可能使該印刷部分產生凹凸,故較佳爲按 照目的來適宜地改變配合比例。 又,不僅前述紅外線吸收油墨或紅外線反射油墨,若 亦使用通常的顏色油墨(不吸收或反射紅外線),則沿著凹 凸的花樣以外之花樣也可轉印。 (表面保護層) 轉印前述花樣層時,爲了賦予耐摩擦性、耐擦傷性、 耐候性、耐污染性、耐水性、耐藥品性及耐熱性等的性能, 亦可設置1層以上的透明、半透明或著色透明的表面保護 層。表面保護層較佳爲配置於後述的脫模層與欲轉印的花 樣印刷層之間。藉此,印刷層成爲表面保護層之下,可保 護所得之射出成形體的花樣。具體地,宜依順序積層樹脂 片S/脫模層/透明的樹脂硬化層/欲轉印的花樣印刷層/接 著層。此時,當亦欲將紅外線吸收油墨或紅外線反射油墨 層轉印至射出成形體表面時,宜依順序積層樹脂片S/脫模 層/透明的樹脂硬化層/欲轉印的花樣印刷層•紅外線吸收 油墨或紅外線反射油墨層/接著層。 -22- 201139108 表面保護層亦可爲在比樹脂片S還高的溫度顯示可塑 性之樹脂層,較佳爲具備可某一程序地追隨前述部位A與 部位B的膜厚差之柔軟性。從如此的觀點來看’除了玻璃 轉移點溫度高的甲基丙烯酸樹脂層等,較佳還有以不妨礙 .延展性的程度,一部分交聯而成的表面保護層。交聯形態 係沒有特別的限定,只要是利用異氰酸酯與羥基的熱硬化 反應,環氧基與羥基的熱硬化反應,利用(甲基)丙烯醯基 的自由基聚合反應之UV或熱硬化反應,矽烷醇基或水解 性矽烷基的水解縮合反應等既存的反應即可,較佳爲異氰 酸酯與羥基的熱硬化反應,因爲可利用熱成形時的加熱來 促進交聯反應。表面保護層較佳爲所賦予凹凸花紋(深度感) 可視覺辨認之透明、半透明或著色透明。 (脫模層) 又,亦較佳爲在前述樹脂片S上設置脫模層,可使表 面保護層或含有熱產生物質的油墨容易地轉印至射出成形 體。脫模層係在剝離樹脂片S之際,與樹脂片S本體一起 脫模。作爲脫模層的材質,可使用環氧樹脂系脫模劑、環 氧蜜胺樹脂系脫模劑'胺基醇酸樹脂系脫模劑、蜜胺樹脂 系脫模劑、聚矽氧樹脂系脫模劑.、氟樹脂系脫模劑、纖維 素衍生物系脫模劑、尿素樹脂系脫模劑、聚烯烴樹脂系脫 模劑、石蠟系脫模劑及此等的複合型脫模劑等。再者,藉 由在脫模層中含有碳酸鈣、矽石、氧化鋅、碳酸鎂、聚乙 烯蠟、玻璃珠等的微粉末,可使表現消光感。 -23- 201139108 作爲形成脫模層之方法,可採用各種印刷法或塗布法 等。 (接著層) 又’以提高油墨層與射出成形體之接著性爲目的,亦 可在熱轉印片上設置通常使用的接著層或黏著層。 接著層由於係以使油墨良好地接著於射出成形用樹脂 爲I的而任意地使用,必須配合射出成形用樹脂的種類來 選定,作爲一般的接著劑,例如可舉出丙烯酸樹脂、胺甲 酸酯樹脂、胺甲酸酯改性聚酯樹脂、聚酯樹脂、環氧樹脂、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合樹脂(EVA)、氯乙烯樹脂、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合樹脂、天然橡膠、SBR、NBR、聚矽氧橡 膠等之合成橡膠等,可使用溶劑型或無溶劑型者。 (其它任意層) 此外,按照需要,於不損害本發明的效果之範圍內, 亦可具有任意的層。 本發明的賦型片係在產生部分的膜厚差之前的狀態, 前述紅外線吸收油墨或紅外線反射油墨層或加有其它層的 全體之膜厚,只要是熱成形用片所通常使用的膜厚,則沒 有特別的限定,但基於後述製法上的理由,特佳爲真空成 形用中所使用的膜厚。 (製法)
本發明的賦型片,具體地於將施有前述(1)〜(3)之手段 的具有形成於表面的紅外線吸收性不同的部位A與部位B -24- 201139108 之樹脂片s保持之狀態下,以前述部位A 前述部位A與前述部位B的表面溫度不同 A的表面溫度成爲目ij述樹脂片的配向返回 T以上之表面溫度的方式,進行紅外線照 位A與部位B產生膜厚差而得。 (步驟1 保持) 於前述步驟1中,所謂的保持狀態, 固定該樹脂片S外周之僅一部分或外周全 片S之與射出成形用樹脂接觸的面沒有被 持的狀態。具體地,可舉出藉由夾持等來 一部分之方法,或藉由框狀夾具來夾持固 周圍之方法等,但爲了將樹脂片s的張力1 較佳爲以框狀夾具來夾持固定片的全周圍 再者,此處所謂的固定,除了使用框 來夾持之方法.,還可藉由防止樹脂片S的 具體地,藉由將樹脂片S之與射出成形用 外之部分,較佳爲將片外周部位的片溫度 溫度(以下亦稱爲Tg)以下而防止可塑化, (步驟1 紅外線) 於保持前述樹脂片S的狀態下,藉由 表面溫度成爲前述樹脂片的配向返回強度 上之表面溫度,進行紅外線照射,而加溫 與前述部位B成爲不同的表面溫度,結果 部位B產生膜厚差。 與前述部位B係 ,而且至少部位 強度反曲點溫度 射,使在前述部 就是如前述,指 部的狀態,即該 基板等所任何支 固定樹脂片S的 定樹脂片S的全 合當化(均一化), 之方法。 狀夾具等的夾具 可塑化或收縮。 樹脂接觸的面以 保持在玻璃轉移 亦可能固定。 以至少部位A的 反曲點溫度T以 到使前述部位A 在前述部位A與 -25- 201139108 此時所照射的紅外線, 射光的波長區域,則可沒有 量的上限係沒有特別的限制 脂片S的剛性降低,可塑化 中造成障礙,故較佳爲所使 度,係使得以J I S K 7 2 4 4 - 1 儲存彈性模數(E’)的値成赁 1 MPa,設定照射量。 作爲紅外線照射裝置, 態下照射,則可爲烘箱或加 賦型片係如後述,從可在真 高效率地展現凹凸來看,較 空成形法等中所用的既存之 的加熱之紅外線照射裝置, 吸收的波長,較佳爲使用在 強波長峰的鹵素加熱器、短 外線加熱器等。此等紅外線 爲在1.0〜3.5μιη內,從可高 增加吸熱性物質與其它部5 看,更佳爲I·5〜3·0μιη的® 作爲加熱手段設置的紅 爲溫度控制。因此,於本發 照射量本身,而是由照射紅 Α與部位Β之表面溫度來評 只要是紅色至近紅外、紅外雷 特別限定地使用。紅外線照射 ,但若施予太高的熱量,則樹 進行而發生破裂等,會在成形 用的樹脂片S之最高部分的溫 法所求得的動態黏彈性測定之 ^ 〇.5MPa以上,更佳爲成爲 只要是可在保持樹脂片S的狀 熱器等任何者。又,本發明的 空成形下進行紅外線照射,而 佳爲利用真空成形法、氣壓真 間接加熱型熱成形機。進行片 由於必須照射僅熱產生物質可 中紅外至近紅外的區域中具有 波長加熱器、碳加熱器.、中紅 照射裝置的主波長之尖峰較佳 效率產生膜厚度,不會過度地 }的溫度差,可高效率生產來 ί圍。 外線照射裝置係大多的情況多 明中,紅外線照射量並不是由 外線的結果之樹脂片S的部位 價。 -26- 201139108 紅外線照射的最低量係設定成使樹脂片S的至少部位 A之表面溫度成爲前述樹脂片的配向返回強度反曲點溫度 T以上之表面溫度。另一方面,部位A的溫度若爲太高的 溫度,則部位A的可塑化進行,有發生開孔等的不良之虞, 故較佳爲以部位A之動態黏彈性測定所測定的E ’成爲 0.5 MPa以上之方式,設定紅外線照射的最高量,更佳爲 1 . 0 Μ P a 以下。 又,前述紅外線照射即使在大氣壓下進行也沒有特別 的問題,但從可高效率地展現凹凸來看,較佳爲在真空下 進行。通常的真空成形係藉由大氣壓下的紅外線照射來進 行加熱,但於本發明中,發現藉由在真空狀態下進行紅外 線照射,即使在相同的溫度,也可有效地展現更大的膜厚 差。推測此係因爲不受到大氣的熱傳導之影響,紅外線的 波長係高效率地到達樹脂片S或油墨。反過來說,推測此 係由於周圍的加溫空氣幾乎不存在,多餘的熱係不易傳達 至部位A或部位B。 此後,視需要亦可進行預成形。作爲預成形方法,例 如可使用熱板成形法、真空成形法、超高壓成形法、氣壓 成形法、氣壓真空成形法等既存的熱成形方法。此等的加 熱方法,從進行有效率的凹凸展現來看,較宜使用一種利 用發出前述近紅外線、中紅外線區域的波長之加熱器所致 的輻射熱之間接加熱法。其中,較佳爲使用氣壓真空成形 法。 -27- 201139108 從容易卸除來看,預成形的模具較宜使用不銹鋼等的 金屬製或矽製。又,形狀係沒有特別的限定,可使用平板、 3次元形狀等的模具。 此後’視需要可修整加工不需要的部分。修整加工方 法亦沒有特別的限定,可藉由剪刀或刀具等切割之方法、 模切法、雷射切割法、水噴法、銑刀加壓法進行加工。 (射出成形體) 藉由使用本發明的賦型片,可得到賦有凹凸的射出成 形體。 作爲射出成形體的製造方法,例如可藉由將前述賦型 片、或賦型片的預形體安裝在射出成形用模具內,進行射 出成形之步驟’與在前述射出成形後,剝離已產生前述膜 厚差的樹脂片之步驟而獲得。 (射出成形用樹脂) 射出成形所使用的樹脂係沒有特別的限定,可使用眾 所周知的射出成形樹脂。具體地,可舉出ABS樹脂、PVC(聚 氯乙嫌)/ABS樹脂、PA(聚醯胺)/ABS樹脂、pc(聚碳酸 酯)/ABS樹脂、PBT(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ABS等的ABS 系之聚合物合金、A AS (丙烯腈.丙烯酸橡膠.苯乙烯)樹脂、 AS (丙烯腈·苯乙烯)樹脂、AES(丙烯腈.乙烯橡膠.苯乙 烯)樹脂、MS((甲基)丙烯酸酯·苯乙烯系樹脂、pc系樹脂、 PMMA(聚甲基丙嫌酸甲醋)系樹脂、pp(聚丙稀)系樹脂等。 -28- 201139108 又,於前述射出成形用樹脂中,爲了防止成形中或成 形後的變形,可添加無機塡料。無機塡料係沒有特別的限 定,可舉出滑石、碳酸鈣、黏土、矽藻土、雲母、矽酸鎂、 矽石等。 再者,於不妨礙成形性的範圍內’亦可添加慣用的添 加劑,例如亦可摻合可塑劑、耐光性添加劑(紫外線吸收 劑、安定劑等)、抗氧化劑、防臭氧化劑、活性劑、抗靜電 劑、滑劑、耐摩擦劑、表面調節劑(均平劑、消泡劑、防黏 連劑等)、防黴劑、抗菌劑、分散劑、難燃劑及.加流促進劑 或加流促進助劑等的添加劑。此等添加劑係可單獨使用, 也可倂用2種類以上。 又’於射出成形用樹脂中亦可添加著色劑。著色劑的 添加量係隨著著色劑的種類及目的之色調而不同,但相對 於射出成形用樹脂100質量份而言,較佳爲30質量份以 下’更佳爲20質量份以下。 所使用的著色劑係沒有特別的限定,配合目的之圖案 設計’可使用一般的熱塑性樹脂之著色所使用的慣用之無 機顏料、有機顏料及染料等。例如,可舉出氧化鈦、鈦黃、 氧化鐵、複合氧化物系顏料、群青、鈷藍、氧化鉻、釩酸 鉍、碳黑、氧化鋅、碳酸鈣、硫酸鋇、.矽石、滑石等的無 機顔料,ί禹氮系顏料、酞花青系顏料、喹吖啶酮系顏料、 一噚阱系顏料、蒽醌系顔料、異吲哚咐酮系顔料、異吲哚 琳系顏料、$系顏料、翅系顏料、奎隨系顏料、硫館 -29- 201139108 系顏料及二酮基吡咯并吡咯系顏料等的有機顏料,金屬錯 合物顏料等。又,作爲染料,較佳爲使用主要由油溶性染 料之群中選出的1種或2種。 射出成形的條件係沒有特別的限定,可按照射出成形 用樹脂來設定射出條件、設定模具溫度,模具溫度較佳爲 不超過樹脂片S的配向返回強度反曲點溫度τ之溫度。 於聚丙烯樹脂或ABS樹脂的插入成形中,模具溫度係 模腔側模具、芯側模具皆可水冷〜1 00 °C左右的溫調,但取 決於插入成形後的被轉印體之形狀,會有發生翹曲的情 況,此時亦可進行在模腔側模具與芯側模具設有溫度差的 模具溫調。又’爲了將插入模具內的裝飾片在射出成形用 樹脂的塡充前加溫到模具溫度爲止,亦可設定在閉模的模 具內以1〜100秒的範圍保持之射出延遲時間。 射出成形用樹脂的樹脂溫度係沒有特別的限制,但若 爲聚丙烯系樹脂、A B S系樹脂等的熱塑性樹脂,則較佳爲 能射出的1 8 0〜2 5 0 °C左右。 於射出成形之際’在本發明的賦型片與射出成形用樹 脂之間’亦可設置通用的插入膜。作爲插入膜,較佳可使 用熱轉印型剝離性薄膜。 又,使用內部具備能紅外線照射的發射近紅外線、中 紅外線區域的波長之加熱器的插入成形用射出成形機,在 插入膜的設置地方’設置一種具有形成於表面的紅外線吸 收性不同的部位A與部位B之具有熱收縮性的樹脂片,進 -30- 201139108 行紅外線照射而使產生凹凸後,藉由射出成形,利用本發 明的賦型片,可連續生產在表面具有凹凸的射出成形體。 再者’使用插入膜時,設置在本發_明的賦型片與射出成形 用樹脂之間》 (剝離) 自所得之射出成形體來剝離賦型片。剝離方法係沒有 特別的限定,例如可使邊界端面浮起而撕掉。使邊界端面 浮起困難時,亦可藉由貼上黏著膠帶等,製作剝離端後而 撕掉。再者,當賦型片與射出成型樹脂爲同系列的樹脂時, 會發生熱熔黏所致的黏著,剝離變困難。如此地黏著性強 而剝離變困難時,較佳爲設置剝離層。 [實施例] 以下藉由實施例來說明本發明。只要沒有特別預先指 明,則「份」、「% j係以質量爲基準。 (樹脂片S) 作爲樹脂片S,使用以下的片。 片S0:東洋紡績股份有限公司製的二軸延伸PET片 「Softshine X1130J (膜厚 188μιη) 片s 1 :東洋紡績股份有限公司製的二軸延伸ρ Ε τ片 「Softshine Χ1130」(膜厚 125μηι) 片S2 :帝人杜邦薄膜股份有限公司製的二軸延伸ΡΕΤ 片「Teflex FT3NC3 j (膜厚 50μπι) 201139108 片S3:二軸延伸聚苯乙烯片(膜厚250 μη〇「使用擠壓 機,在210°C壓出DIC公司製聚苯乙烯CR-4500後,由Τ 模頭來形成無延伸原膜。然後,於1 3 0°C的溫度條件下進 行延伸加工,形成具有MD方向0.4Mpa、TD方向〇.5Mpa 的熱收縮應力之膜厚250 μηι的延伸片」 片S4:POLYTECH公司製的未延伸片「Α-ΡΕΤ ΡΤ700Μ」 (膜厚 25 0 μιη) 又,作爲插入膜或比較用的壓紋片,使用下述薄膜。 插入膜:日本decor股份有限公司製熱轉印型剝離性 薄膜OPET片「T9116-05」(膜厚52μπι)。於轉印層上具有 細線轉印印刷層及頂塗層,於被附體上轉印後使頂塗層進 行UV硬化。 壓紋片:日本DECOR股份有限公司製壓紋化妝片(事 前藉由熱輥賦予凹凸)Sunnycross 05E(膜厚140μιη) (配向返回強度反曲點溫度Τ測定方法) 前述樹脂片S的配向返回強度反曲點溫度τ係如以下 地進行。 使用曰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D.N式應力試驗機,電 壓調整刻度爲6 ’以每5 °C升溫加熱器溫度,測定在各測定 溫度的配向返回應力,讀取配向返回強度反曲點溫度Τ» 結果’ 片S0的配向返回強度反曲點溫度T: 188 °c
片S 1的配向返回強度反曲點溫度τ ·· 1 8 8 °C -32- 201139108 片S 2的配向返回強度反曲點溫度τ : 1 7 0 °c 片S3的配向返回強度反曲點溫度τ: 109 °C 片S5的配向返回強度反曲點溫度τ:無 (紅外線吸收油墨或紅外線反射油墨) 紅外線吸收油墨或紅外線反射油墨及顏色油墨係使用 以下的油墨。 油墨Ρ1:二菱錯筆公司製「Paint Marker」黑色作爲 紅外線吸收油墨使用。 油墨P2:二菱給筆公司製「Paint Marker」銀色作爲 紅外線反射油墨使用。 油墨P3:三菱錯筆公司製「Paint Marker」藍色作爲 顏色油墨使用。 油墨 G1 : DIC GRAPHICS公司製凹版印刷用油墨 「NH-NT」黑色作爲含有碳黑的紅外線吸收油墨使用。 油墨 G2 : DIC GRAPHICS公司製凹版印刷用油墨 「NH-NT」銀色作爲含有鋁糊的紅外線反射油墨使用。 油墨GH1: DIC公司製凹版印刷用油墨「XS-756」紅 色作爲顏色油墨使用。 油墨GH2: DIC公司製凹版印刷用油墨「XS-756」藍 色作爲顏色油墨使用。 油墨GH3: DIC公司製凹版印刷用油墨「XS-756」黃 色作爲顏色油墨使用。 油墨GH4: DIC公司製凹版印刷用油墨「XS-756」珍 珠色作爲顏色油墨使用 -33- 201139108 再者’於前述油墨G1與油墨G2中,G2係表面溫 高。 (步驟(1)中的膜厚差展現之確認) 使用片S1〜片S3中的任一者當作樹脂片S,在流 向(MD)及橫向(CD)中,使用前述油墨pi〜P3來描繪 2 mm的直線。對此,使用布施真空股份有限公 「NGF-0709成形機」,在真空下以夾具完全固定片周 狀態下’使用HELIUS公司製中紅外線加熱器當作加蒙 自前述描有直線的面之相反側來間接加熱前述樹脂片 藉由KEYENCY公司製FT-H30輻射溫度計,確認 片S的表面溫度上升到加熱器設定溫度爲止後,冷卻 溫爲止,卸除夾具而成爲試料。 油墨已描繪的部位A與油墨未描繪部位B之表 度,係使用 NEC/Avio 公司製 Thermo Tracer TH9100, 前述部位A成爲所使用的樹脂片S之配向返回強度反 溫度T時的前述部位A與前述部位B之溫度差/°C,與 用的樹脂片S之表面溫度上升到加熱器設定溫度爲止E 溫度係通常判斷可熱成形的溫度)之前述部位A與前 位B的溫度。
又,前述部位A與前述部位B的膜厚之測定,係 ANRITSU公司製K351C,高低差測定係使用東京精密 製Surfcom verl.71表面粗糙度系列’測定前述部位A 述部位B的最大膜厚差。 度變 動方 寬度 司製 圍的 i器, S ° 樹脂 到常 面溫 測定 曲點 所使 寺(該 述部 使用 公司 與前 -34- 201139108 以下,將依照表 之組合者當作參考例 1適宜變更片S1〜S3與油墨P1〜P2 。表1-1、表1-2及表2中顯示結果。 表1-1 參考例1 參考例2 參考例3 參考例4 樹脂片S種類 片so 片so 片S1 片so 樹脂片S的配向返回強度反曲點溫度T 188〇C 188〇C 188〇C 188〇C 油墨 油墨PI 油墨PI 油墨P2 油墨PI 展開倍率% 100 100 100 100 加熱器設定溫度广。 180 190 180 195 部位A成爲所使用的樹脂片S之配向返 回強度反曲點溫度T時的前述部位A 與前述部位B之溫度差广C 13 (部位A成爲 188°C時的溫 度差) 13 (部位A成爲 188°C時的溫 度差) 30 (部位A成爲 188°C時的溫 度差) 13 (部位A成爲 188°C時的溫 度差) 樹脂片S表面 溫度rc 部位Λ 196 206 227 213.4 部位Β 183 198 180 211.5 溫度差 13 8 47 1.9 樹脂片S膜厚 /μπι 部位A 152 84 67 70 部位B 195 209 130 231 膜厚差 43 125 63 161 E‘MPa 部位A 28 20 4.9 17 部位B 39 25 42 18 表1-2 參考例5 參考例6 樹脂片S種類 片S2 片S3 樹脂片S的配向返回強度反曲點溫度T 170°C 109°C 油墨 油墨P1 油墨P2 展開倍率% 100 100 加熱器設定溫度广 C 170 90 部位A成爲所使用的樹脂片S之配向返回強度反曲 點溫度T時的前述部位Λ與前述部位B之溫度差/°C 15 (部位A成爲170°C時的 溫度差) 18 (部位A成爲109t:時的 溫度差) 樹脂片S表面溫度/°c 部位A 184 133 部位Β 174 112 溫度差 7 21 樹脂片S膜厚/μπι 部位A 40 241 部位B 25 149 膜厚差 15 92 E;MPa 部位A 6.3 1.1 部位B 10 28 -35- 201139108 表2 爵比較例1 ~~ 參考比較例2 樹脂片S種類 片so 片S0 -匕較例3 fct* ΟΛ 樹脂片S的配向返回強度反曲點溫度T 188〇C 188。。 ___Γ] 〇4 紐 油 iflii 油墨PI 油墨P3 P2 … 100 100 展開倍率% 100 100 加熱器設定溫度 175 190 部位A成爲所使用ί 回強度反曲點溫度” 前述部位Β 1勺樹脂片S之配向返 r時的前述部位A與 之溫度差广C 13 (部位A成爲188°C 時的溫度差) 5 (部位A成爲188°C 時的溫度差) 樹脂片S表面溫 me 部位A 185 203 191 部位B 175 198 ---- 1Z1 ]〇〇 溫度差 10 5 21 樹脂片S膜厚/μιη 部位A 201 212 243 部位B 196 215 239 膜厚差 5 3 4 E‘MPa 部位A 48 22 6.5 部位B 48 25 8.0 此結果係參考例1〜6可展現良好的凹凸。 參考比較例1係部位A的溫度比片的配向返回強度反 曲點溫度還低之例,無法展現凹凸。 又,參考比較例2係使用顏色油墨者,儘管部位A成 爲配向度返回開始點溫度以上,也無法展現凹凸。 還有,參考比較例3係使用不顯示熱收縮性(沒有配向 返回強度反曲點溫度)片S4之例。加熱器的設定溫度係超 過S4的熱軟化點之溫度,雖然是成形可沒有問題的溫度, 但無法展現凹凸。 (射出成形用樹脂)
射出成形用樹脂 P1 :日本 A&L公司製 Kralastic GA-501射出成形用樹脂溫240°C 射出成形用樹脂P2:帝人化成公司製MultilonT-3714
射出成形用樹脂溫270°C -36- 201139108 射出成形用樹脂P3 : DIC股份有限公司製Dicstyrene XC520射出成形用樹脂溫220°C (花樣印刷方法) 於前述樹脂片S上,使用前述油墨G1或G2,用凹版 4色印刷機來印刷厚度3 μηι的花樣。 (實施例1 賦型片(1)之製造方法) 使用片S 1當作樹脂片S,用油墨G1藉由凹版印刷來 進行指定的花樣印刷(參照第8圖)。夾緊周圍後,關閉布 施真空股份有限公司製「NGF-0709成形機」的上下箱,使 箱內成爲幾乎完全真空狀態後,使用HELIUS公司製中紅 外線加熱器當作加熱器,由上面來間接加熱前述樹脂片S。 於前述樹脂片S 1的表面溫度上升到成形開始設定溫度爲 止後,冷卻至常溫爲止,卸除夾具’得到印刷面、非印刷 面皆成爲凹凸狀態的賦型片(1)(參照第9圖)。 (實施例2 預成形的賦型片(2)之製造方法) 使用片S1當作樹脂片S,用油墨G2藉由凹版印刷來 進行指定的花樣印刷(參照第8圖)。夾緊周圍後’關閉布 施真空股份有限公司製「NGF-0709成形機」的上下箱’使 箱內成爲幾乎完全真空狀態後,使用HELIUS公司製中紅 外線加熱器當作加熱器,由上面來間接加熱前述樹脂片S。 然後,使載有平滑的不銹鋼板之台上升,將〇.2MPa的氣壓 吹入上箱中,使前述樹脂片S的非印刷面推碰不銹鋼板’ 預成形而得到僅印刷面成爲凹凸的賦型片(2)(參照第 圖)。 . -37- 201139108 (實施例3 預成形的賦型片(3)之製造方法) 使用片S 3當作樹脂片s ’用油墨G 1藉由凹版印刷來 進行指定的花樣印刷(參照第8圖)。 與實施例2同樣地,預成形而得到僅印刷面成爲凹凸 的賦型片(3)(參照第1〇圖)。 (實施例4 預成形的賦型片(4)之造方法) 使用片S 2當作樹脂片S,用油墨G1藉由凹版印刷來 進行指定的花樣印刷(參照第8圖)。 與實施例2同樣地,預成形而得到僅印刷面成爲凹凸 的賦型片(4)(參照第1 〇圖)。 (參考例1〜4 射出成形體之製造方法) 使前述實施例1〜4所得之賦型片(1)〜(4),以與油墨 層相反側的面接觸射出成形用模具的陰模之方式而密接, 以模具溫度5 0 °C加熱後,將射出成形用樹脂P 1〜P 3中的任 一者加熱到指定的射出成形用樹脂溫,射出至模具內一體 成形。自模具取出後,剝離賦型片,作成射出成形體(1 )〜 (4)。再者,射出成形機係使用東芝機械(股)製的 EC75N-1.5Y 。 射 出 成 形 模 具 係 使 用
99.5(L)x99.5(W)xl2.5(H)mm、角 R=10mm、上升部的 R = 5R 、拔模斜度1 8.5 °之盤狀的模具A。 所得之參考例1〜4的射出成形體之凹凸差再現性、耐 擦傷性評價係如以下地進行。 -38- 201139108 (射出成形體之凹凸差再現性評價) 〇:以加飾射出成型品凹凸差/射出成形前薄膜最大凹 凸差XI 00所表示的凹凸轉印率90%以上。 △:以加飾射出成型品凹凸差/射出成形前薄膜最大凹 凸差X 1 〇 0所表示的凹凸轉印率低於9 0 % X :以加飾射出成型品凹凸差/射出成形前薄膜最大凹 凸差XI 00所表示的凹凸轉印率低於30% 再者,射出成形前薄膜最大凹凸,係在成爲樹脂片S 的狀態或賦型片時的狀態中有最大膜厚差的狀態之膜厚差 値。 (耐擦傷性試驗評價) 使用摩擦試驗機(大平理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使 5 %清潔劑溶液充分滲入脫脂棉後載置於射出成形體表 面,以試驗機端子壓住其上,施加lkg的荷重,往復30次 後’水洗,直接以毛巾擦乾,目視評價塗面。評價係爲與 無賦型片所作成的相同樹脂比較板之差。所用的基準係如 以下。 〇:沒有看到與比較板之差。 △:與比較板相比’稍微看到光澤降低。 x :顯著看到光澤降低。 表3中顯示結果。 -39- 201139108 表3 實施例1 實施例2 實施例3 實施例4 樹脂片S種類 片S1 片S1 片S3 片S2 印刷的版構成 1版 1版 1版 1版 油墨 G1 G2 G1 G1 展開倍率% 100 100 100 100 成形開始設定溫度/t: 185 185 100 170 部位A成爲所使用的樹脂片S 12 10 9 15 之配向返回強度反曲點溫度T (部位A成爲 (部位A成爲 (部位A成爲 (部位A成爲 時的前述部位A與前述部位B 188t時的溫度 188°C時的溫度 109°C時的溫度 170°C時的溫度 之溫度差广C 差) 差) 差) 差) 表4 射出成形體評價 參考例1 參考例2 參考例3 參考例4 射出成形用樹脂P的種類 P1 P3 P2 P1 樹脂片S表面溫度/°c 部位A 213 206 123 184 部位B 200 197 111 174 溫度差 13 9 12 7 賦型片膜厚/μηι 部位A 81 75 210 40 部位B 135 128 302 25 膜厚差 54 53 92 15 射出成形體的凹凸差 深度差 53 53 90 13 再現性 〇 〇 〇 〇 耐擦傷性試驗評價 〇 〇 〇 〇 (參考例5 倂用插入膜的加飾射出成形體之製造方法) 使實施例2所得之賦型片(2)與日本DECOR股份有限 公司製之插入膜「T9116-05」,以前述賦型片(2)之與油墨 層相反側的面接觸射出成形用模具之陰模方式密接,而且 以賦型片(2)的油墨層與插入膜之與油墨層相反側的面合 在一起而疊合狀態,安裝於模具內。 以模具溫度50°C加熱後,將射出成形用樹脂P2加熱到 指定的射出成形用樹脂溫,射出至模具內而一體成形。自 模具取出後,剝離賦型片及插入膜的脫模薄膜,.作成細線 印刷層與頂塗層所轉印印刷的射出成形體(5)。然後,對由 插入膜所轉印的頂塗層,使用裝有GS-YUASA股份有限公 -40- 201139108 司製的高壓水銀燈(主波長爲 254nm ' 31 3nm、3 65nm、 405nm、436nm、546nm、5 7 7nm)的 GS-YUASA 股份有限公 司製之UV照射裝置,以照射量1 000mJ/cm2照射尖峰強度 2〇OmW/cm2的UV光而使硬化。表5中顯示結果。 表5 射出成形體評價 參考例5 射出成形用樹 脂戸_ P2 樹脂片S表面溫度rc 部位A 206 部位B 197 溫度差 9 賦型片膜厚/μηι 部位A 75 部位B 128 膜厚差 53 射出成形體的凹凸差 深度差 51 再現性 〇 耐擦傷性試驗評價 〇 〇 (實施例6 預成形的賦型片(6)之製造方法) 使用片S2當作樹脂片s。於塗布有表面保護層的片S2 之該表面保護層(以下稱爲TP)上,用油墨Gl、GH1、GH2、 GH4藉由凹版印刷來進行指定的花樣印刷(參照第1 1圖)。 除了使前述片S2的印刷面推碰不銹鋼板以外,與實施 例2同樣地,預成形而得到僅非印刷面成爲凹凸的賦型片 (6 )(參照第1 2圖)。 (參考例6 射出成形體(6)之製造方法) 與參考例1〜4同樣地,得到射出成形體(6)(參照第13 圖〜第1 6圖)。 射出成形體(6)係轉印油墨G1及油墨ghi。表7中顯 示結果。 · -41- 201139108 (表面保護層) 前述表面保護層係使用含羥基的共聚物與聚異氰酸酯 化合物以1:1的比例混合者,塗布成ΙΟμιη的厚度。 (含羥基的共聚物) 將8 5 0份的醋酸丁酯與1份的perbutyl Ζ(商品名,日 本油脂公司製,第三丁基過氧苯甲酸酯)之混合溶液加熱 到1 l〇°C,於其中在氮氣環境下費約5小時滴下混合660 份的甲基丙烯酸甲酯、150份的甲基丙烯酸第三丁酯、190 份的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酯之混合溶液,及200份的醋酸 異丁酯、9份的Perbutyl 0(商品名,日本油脂公司製,第 三丁基過氧-2-乙基己酸酯)、2份的Perbutyl Z(商品名,日 本油脂公司製,第三丁基過氧苯甲酸酯)之混合溶液後,攪 拌1 5小時,而得到固體成分含有率6 0%之含羥基的共聚 物。所得之樹脂的重量平均分子量爲1 0 0,000,固體成分的 羥値爲79KOHmg/g,玻璃轉移溫度Tg爲95°C。此處,重 量平均分子量係GP C測定的聚苯乙烯換算値,羥値係來自 單體投入組成,當作KOH中和量的算出値,聚合物Tg係 D S C的測定値。 (聚異氰酸酯化合物) 作爲聚異氰酸酯化合物,使用含有異氰尿酸酯環的聚 異氰酸酯「BURNOCK DN-981」(商品名,DIC股份有限公 司製,數量平均分子量約1〇〇〇,不揮發份75%(溶劑:醋酸 乙酯),官能基數3,NCO濃度13〜14%)。 -42- 201139108 (實施例7 預成形的賦型片(7)之製造方法) 使用片S 1當作樹脂片S,用油墨G 1藉由凹版印刷來 進行指定的花樣印刷(參照第8圖)。 夾緊周圍後,關閉布施真空股份有限公司製「 NGF-0709成形機」的上下箱’使箱內成爲幾乎完全真空狀 態後,使用Η E LIU S公司製中紅外線加熱器當作加熱器, 由上面來間接力Π熱前述樹脂片 s 。使用 9 9.5 (L) X 9 9 · 5 (W) X 1 2.5 (H) m m、角 R = 1 0 m m、上升部的 r = 5 R 、拔模斜度1 8.5 °之盤狀的模具A,於樹脂片s的表面溫度 上升到成形開始設定溫度爲止後,使載有模具A的台上升 ,將0.2MPa的氣壓吹入上箱中,用模具a來預成形,而 得到僅印刷面成爲凹凸的賦型片(7)。 (參考例7 射出成形體(7)之製造方法) 使前述賦型片(7),以接觸與前述模具A相同形狀的射 出成形用模具之陰模之方式密接’以模具溫度5 0。(:加熱 後,將射出成形用樹脂P 3加熱到指定的射出成形用樹脂 溫,射出至模具內而一體成形。自模具取出後,剝離賦型 片(7),而作成射出成形體(7)。表7中顯示結果。 表6 實施例6 實施例7 樹脂片S種類 FS2~ 片S1 印刷的版構成 4版 1版 油墨 Gl、GH1、GH2、GH4 G2 展開倍率% 100 120 成形開始設定溫度 175 185 部位A成爲所使用的樹脂片s之配向返回強度反 曲點溫度T時的前述部位A與前述部位B之溫度 差rc 18 (部位A成爲17〇°C時的 溫度差) 10 (部位A成爲188°C時的 溫度差) -43- 201139108 表7 射出成形體評價 參考例6 參考例7 射出成形用 樹脂Ρ種類 P2 P3 樹脂片s表面溫度 部位A 189 206 部位B 178 197 溫度差 11 9 賦型片膜厚/μηι 部位A 37 59 部位B 61 103 膜厚差 24 44 射出成形體的凹凸差 深度差 22 39 再現性 〇 δ 耐擦傷性試驗評價 〇 〇 δ (比較例1 不使用紅外線當作熱源,使用沒有發生凹凸的 賦型片之例) 除了於實施例1中,代替HELIUS公司製中紅外線加 熱器,在指定的溫度經加熱保溫的TABAI公司製吉爾(Gee〇 烘箱GPHH-100(加熱源爲熱風)中投入5分鐘以外,與實施 例1同樣地得到賦型片(H 1 )。 (比較參考例1 射出成形體(Η1)之製造方法) 除了使用前述賦型片(Η1)以外,與參考例1〜4同樣地 得到射出成形體(Η1)。表8中顯示結果。結果爲不發生膜 厚差,得不到具有凹凸的加飾成形體。 -44- 201139108 表8 th較例1--- 樹脂片S種類 片 Sl_- 印刷的版構成 1 版一___- 油墨 G1 展開倍率% 100 -- 加熱酿Λ: 185(熱風) 部位A成爲所使用的樹脂片S之配向返回強度反曲點溫度τ時 的前述部位A與前述部位B之溫度差 10 (部位A成爲188。。時的溫度萄_ 射出成形體評價 比較參考例1 - 射出成形用樹脂PM P3 棚旨片S表面溫度/-C 部位A 198 部位B 198 溫度差 0 - 賦型片膜厚/μπι 部位A 131 部位B 133 膜厚差 2 射出成形體的凹凸差 深度差 0 再現性 〇 耐擦傷性試驗評價 〇 (比較參考例2 射出成形體(H2)之製造方法) 除了作爲片,使用日本DECOR股份有限公司製的壓紋 化妝片「Sunnycross〇5E(膜厚ΜΟμπν)」以外,藉由與實施 例6同樣的方法來製作射出成形體(Η2)»「Sunnycross05E」 由於係事前藉由熱輥賦予凹凸,顯示預備成形前的片S6之 凹凸深度、預備成形後的片S6之凹凸深度、射出成形體(H2) 的凹凸差。又,關於再現性評價,以最有凹凸差的 「Sunnycross 05E」之凹凸差爲基準進行評價。結果,預形 體製作時凹凸會被緩和,射出成形體(H2)的凹凸差再現性 評價爲x。表9中顯不結果。 -45- 201139108 表9 比較例2 樹脂片S種類 Sunnycross 05E 展開倍率% 120 • 成形開始設定溫度/°c 113 射出成形體評價 比較參考例2 射出成形用樹脂 P3 樹月旨片s表面溫度/°c 部位A 123 部位B — 溫度差 — 樹脂片S膜厚/μιη 最小値 65 最大値 145 顧差 80 賦型片膜厚_ 最小値 87 最大値 H 120 膜厚差 33 射出成形體的凹凸差 深度差 13 再現性 X 耐擦傷性試驗評價 〇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係顯示對經紅外線吸收油墨所印刷花樣之具有 熱收縮性的樹脂片,使用紅外線加熱器照射紅外線之狀態 的具體一態樣之圖。 第2圖係顯示在保持前述樹脂片的狀態下,照射紅外 線後之樹脂片的狀態.之圖。 第3圖係本發明所使用的花樣印刷層之一例。黑色部 分係該印刷層。(條紋) 第4圖係本發明所使用的花樣印刷層之一例。黑色部 分係該印刷層。(點) 第5圖係本發明所使用的花樣印刷層之一例。黑色部 分係該印刷層。(幾何學花紋) 第6圖係本發明所使用的花樣印刷層之一例。黑色部 分係該印刷層。(木紋) -46- 201139108 第7圖係依據ASTM D- 1 5 04測定東洋紡績股份有限公 司製的二軸延伸?£1'片「5〇〇311丨116乂1130(膜厚1254«1)」(實 施例中的片S 1 ),配向返回強度與溫度之曲線。 第8圖係實施例的賦型片(1)〜(4)、(7)中之印刷完的 樹脂片S之模型圖。上部係平面圖’下部係前述平面圖的 黑框之截面圖。 第9圖係實施例的賦型片(1)之截面圖的模型圖。 第1 〇圖係實施例的賦型片(2)〜(4)、(7)之截面圖的模 型圖。 第1 1圖係實施例的賦型片(6)中之印刷完的樹脂片s 之模型圖。上部係平面圖,下部係前述平面圖的黑框之截 面圖。 第12圖係實施例的賦型片(6)之截面圖的模型圖。 第13圖係參考例6的射出成形體之製造方法的模型 圖。 第14圖係參考例6的射出成形體之製造方法的模型 圖。 第15圖係參考例6的射出成形體之製造方法的模型 圖。 第16圖係參考例6的射出成形體之製造方法的模型 圖。 -47- 201139108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紅外線加熱器 2 紅外線 3 具有熱收縮性的樹脂片 4 高濃度的紅外線吸收油墨印刷部 5 低濃度的紅外線吸收油墨印刷部 6 (不吸收紅外線)顏色油墨印刷部 7 射出成形用樹脂 8 油墨G 1 9 油墨G2 10 油墨GH 1 11 油墨GH2 12 油墨GH3 13 油墨G Η 4 14 油墨G4 1 5 射出成形用模具 16 表面保護層 -48-

Claims (1)

  1. 201139108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賦型片,其係藉由在插入於射出成形用模具的狀態 下射出成形後,進行剝離,而可對射出成形體表面賦予 凹凸之賦型片,其特徵爲具有:對具有形成於表面的紅 外線吸收性不同的部位A與部位B之具有熱收縮性的樹 脂片,進行紅外線照射而成之部分的膜厚差。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賦型片,其中該賦型片係具有 將經紅外線吸收油墨或紅外線反射油墨印刷之具有熱收 縮性的樹脂片,進行紅外線照射而成之部分的膜厚差。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中任一項之賦型片,其中該 具有熱收縮性的樹脂片係二軸延伸性聚對苯二甲酸乙二 酯。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至3項中任一項之賦型片,其中該 具有熱收縮性的樹脂片係具有可轉印的花樣層。 5. —種賦型片之製造方法,其係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 項中任一項之賦型片之製造方法,其特徵爲:於將具有 形成於表面的紅外線吸收性不同的部位A與部位B之具 有熱收縮性的樹脂片保持(hold)之狀態下,以該部位A與 該部位B係該部位A與該部位B的表面溫度不同,而且 至少部位A的表面溫度成爲該樹脂片的配向返回強度反 曲點溫度T以上之表面溫度的方式,進行紅外線照射, 而使在該部位A與部位B產生膜厚差。 -49- 201139108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賦型片之製造方法,其中該具 有熱收縮性的樹脂片係以紅外線吸收油墨或紅外線反射 油墨設置花樣,具有經該紅外線吸收油墨或紅外線反射 油墨設置花樣的部位A與不設置花樣的部位B。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賦型片之製造方法,其中該具 有熱收縮性的樹脂片係以紅外線吸收油墨或紅外線反射 油墨設置花樣,具有該油墨濃度高的部位A與該油墨濃 度低的部位B。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賦型片之製造方法,其中該具 有熱收縮性的樹脂片係以紅外線吸收率或反射率不同的 複數種之紅外線吸收油墨或紅外線反射油墨設置花樣, 具有經該紅外線吸收或反射率高的油墨設置花樣的部位 A與經該紅外線吸收或反射率低的油墨設置花樣的部位 B。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至8項中任一項之賦型片之製造方 法’其中該具有熱收縮性的樹脂片係二軸延伸性聚對苯 二甲酸乙二酯。 -50-
TW100107253A 2010-03-05 2011-03-04 Molding shee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of molding sheet TW201139108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49062 2010-03-0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39108A true TW201139108A (en) 2011-11-16

Family

ID=445421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07253A TW201139108A (en) 2010-03-05 2011-03-04 Molding shee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of molding sheet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052422A1 (zh)
JP (1) JP4919137B2 (zh)
KR (1) KR101369917B1 (zh)
CN (1) CN102695594A (zh)
TW (1) TW201139108A (zh)
WO (1) WO201110848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58786B (zh) * 2012-01-20 2016-11-21 琳得科股份有限公司 硬質平面板貼合用樹脂片、積層體及顯示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08591A1 (en) * 2010-03-18 2013-01-10 Kanemitsu Kondo Resin film coating method and coating device
DE102018122448A1 (de) * 2018-09-13 2020-03-19 Yazaki Systems Technologies Gmbh Schrumpffolie, Schrumpfschlauch, System und Verfahren zum Betrieb solch eines Systems
FR3103133A1 (fr) * 2019-11-18 2021-05-21 Airbus Operations (S.A.S.) : enveloppe a bache coloree pour reparation de panneau composite et procede de coloration et repar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36224A (en) * 1971-12-11 1979-01-23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Decorative laminated structures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JPS5739934B2 (zh) * 1973-09-25 1982-08-24
JPS53105558A (en) * 1977-02-28 1978-09-13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Forming of relief pattern
US5976676A (en) * 1996-01-10 1999-11-02 Mitsubishi Polyester Film Corporation Polyester film and decorative plate using same
JP3938253B2 (ja) * 1997-12-26 2007-06-27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樹脂正立等倍レンズアレイ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156415B2 (ja) * 2003-03-20 2008-09-24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賦型方法、賦型フィルム、及び射出成形品
DE102004041868B3 (de) * 2004-08-27 2006-03-02 Leonhard Kurz Gmbh & Co. Kg Transferfolie, deren Verwendung sowi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dekorierten Kunststoffartikeln
JP4878837B2 (ja) * 2005-12-28 2012-02-15 三菱樹脂株式会社 熱収縮性フィルム、並びにこの熱収縮性フィルムを用いた成形品、熱収縮性ラベル、及びこの成形品を用いた、又はこのラベルを装着した容器
JP4609605B2 (ja) * 2009-03-31 2011-01-12 Dic株式会社 加飾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EA022821B1 (ru) * 2010-03-17 2016-03-31 Ратиофарм Гмбх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биологически активного рекомбинантного г-ксф человека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58786B (zh) * 2012-01-20 2016-11-21 琳得科股份有限公司 硬質平面板貼合用樹脂片、積層體及顯示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20055587A (ko) 2012-05-31
JP4919137B2 (ja) 2012-04-18
JPWO2011108482A1 (ja) 2013-06-27
US20130052422A1 (en) 2013-02-28
KR101369917B1 (ko) 2014-03-06
WO2011108482A1 (ja) 2011-09-09
CN102695594A (zh) 2012-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609605B2 (ja) 加飾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JP4811541B2 (ja) 射出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US20140162032A1 (en) Structure integrated by vacuum-pressure forming or vacuum forming,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7413783B2 (en) Intermediate transfer sheet
TW201139108A (en) Molding shee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of molding sheet
JP6745189B2 (ja) 合成樹脂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WO2015072119A1 (ja) インモールド成形用転写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成形品
JPH0966539A (ja) アクリルインサート成形品の製造方法とアクリルインサート成形品製造用シート
JP2019038233A (ja) 装飾シート、装飾シートを含む構造体及び装飾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2010076126A (ja) 熱成形用加飾シート、及びインサート成形体
JP5531686B2 (ja) 熱成形用加飾シート及び加飾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JP5641307B2 (ja) 凹凸模様を有する真空成形体の製造方法及び樹脂容器
JP2011042175A (ja) 加飾シートの製造方法、加飾成形品、及び射出成形同時加飾方法
JP5641313B2 (ja) 裏面加飾用積層シート、裏面加飾体及び裏面加飾体の製造方法
JP4090581B2 (ja) 絵付シート、射出成形同時絵付方法、及び成形品
JP5641306B2 (ja) 加飾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JP2010082872A (ja) エンボス加飾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2019001145A (ja) 加飾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2012000781A (ja) 表面に凹凸を有する化粧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5273019B2 (ja) 絵付シート及び射出成形同時絵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