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107791A - Three-dimensional light modulation arrangement for modulating a wave field having complex information - Google Patents
Three-dimensional light modulation arrangement for modulating a wave field having complex information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107791A TW201107791A TW099120396A TW99120396A TW201107791A TW 201107791 A TW201107791 A TW 201107791A TW 099120396 A TW099120396 A TW 099120396A TW 99120396 A TW99120396 A TW 99120396A TW 201107791 A TW201107791 A TW 201107791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 modulation
- modulation unit
- optical
- angle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6
- 230000010287 polariz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6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4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6185 dispers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2547 anomalous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979 retar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7935 neut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10363 phase shif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902 propag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9000002356 single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1427 coher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3595 spect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6
- 210000004027 cel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3078 crys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20000642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10000001747 pupi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3598 ve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602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0887 fac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116 polymeriz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44 propag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629 sup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7 uniform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023 w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21532 Calci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282326 Felis cat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872198 Serjania polyphyll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0000008866 Ziziphus nummular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24 bea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2858 crystal cel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66 destr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2 fra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2 germa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GNPVGFCGXDBREM-UHFFFAOYSA-N germanium atom Chemical compound [Ge] GNPVGFCGXDBRE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4 hel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1307 hel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SWQJXJOGLNCZEY-UHFFFAOYSA-N helium atom Chemical compound [He] SWQJXJOGLNCZEY-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093 holograph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05 interferomet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78 irradi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91 pan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6254 polymer film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53 quartz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on di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15 tantal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GUVRBAGPIYLISA-UHFFFAOYSA-N tantalum atom Chemical compound [Ta] GUVRBAGPIYLISA-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813 thumb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2—Holograms used as optical element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10—Beam splitting or combining systems
- G02B27/12—Beam splitting or combining systems operating by refraction only
- G02B27/126—The splitting element being a prism or prismatic array, including systems based on 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G02F1/133538—Polarisers with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polarisation direction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G02F1/13355—Polarising beam splitters [PB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3—Birefringent elements, e.g. for optical compensation
- G02F1/133631—Birefringent elements, e.g. for optical compensation with a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retardation value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H—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 G03H1/00—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using light,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waves for obtaining holograms or for obtaining an image from them; Details peculiar thereto
- G03H1/04—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holograms
- G03H1/08—Synthesising holograms, i.e. holograms synthesized from objects or objects from hologram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H—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 G03H1/00—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using light,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waves for obtaining holograms or for obtaining an image from them; Details peculiar thereto
- G03H1/22—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an optical image from holograms
- G03H1/2294—Addressing the hologram to an active spatial light modulator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28—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for polarising
- G02B27/283—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for polarising used for beam splitting or combining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22—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stereoscopic type
- G02B30/25—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stereoscopic type using polarisation technique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H—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 G03H1/00—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using light,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waves for obtaining holograms or for obtaining an image from them; Details peculiar thereto
- G03H1/02—Details of features involved during the holographic process; Replication of holograms without interference recording
- G03H1/024—Hologram nature or properties
- G03H1/0248—Volume hologram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H—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 G03H1/00—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using light,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waves for obtaining holograms or for obtaining an image from them; Details peculiar thereto
- G03H1/02—Details of features involved during the holographic process; Replication of holograms without interference recording
- G03H2001/0208—Individual components other than the hologram
- G03H2001/0224—Active addressable light modulator, i.e. Spatial Light Modulator [SLM]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H—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 G03H1/00—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using light,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waves for obtaining holograms or for obtaining an image from them; Details peculiar thereto
- G03H1/04—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holograms
- G03H1/08—Synthesising holograms, i.e. holograms synthesized from objects or objects from holograms
- G03H1/0841—Encoding method mapping the synthesized field into a restricted set of values representative of the modulator parameters, e.g. detour phase coding
- G03H2001/0858—Cell encoding wherein each computed values is represented by at least two pixels of the modulator, e.g. detour phase coding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H—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 G03H2210/00—Object characteristics
- G03H2210/10—Modulation characteristics, e.g. amplitude, phase, polarisation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H—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 G03H2223/00—Optical components
- G03H2223/13—Phase mask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H—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 G03H2223/00—Optical components
- G03H2223/18—Prism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H—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 G03H2223/00—Optical components
- G03H2223/19—Microoptic array, e.g. lens array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H—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 G03H2223/00—Optical components
- G03H2223/20—Birefringent optical element, e.g. wave plate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H—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 G03H2223/00—Optical components
- G03H2223/23—Diffractive element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H—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 G03H2225/00—Active addressable light modulator
- G03H2225/30—Modulation
- G03H2225/33—Complex modulation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H—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 G03H2225/00—Active addressable light modulator
- G03H2225/30—Modulation
- G03H2225/33—Complex modulation
- G03H2225/34—Amplitude and phase coupled modulation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H—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 G03H2225/00—Active addressable light modulator
- G03H2225/55—Having optical element registered to each pixel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Holo Graphy (AREA)
- Optical Modulation, Optical Deflection, Nonlinear Optics, Optical Demodulation, Optical Logic Elements (AREA)
Description
201107791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0001] 【先前技術】 ' _2] [0003] 負 ❹ 【發明内容】 本發明係一種空間燈光調變器,其作用是調變具視頻全 像圖資訊之光波場,尤其是物件光點應全像重建之三維 場景的不連續複雜物件光點值。本發明特別適於用在全 像重建系統,此種全像重建系統具有一位置控制裝置、 一個眼睛偵測裝置、以及一個光學波追蹤裝置,當觀察 者因觀察全像重建而動位置時,該光學波追蹤裝置會追 蹤目前眼睛位置的傳播中的調變光波場的光學軸。例如 WO 2006/1 1 9760 A2有揭示這種全像重建系統。 本發明的使用不受產生全像資訊之方法的影響,而且亦 可用於能夠讓多位觀察者同時觀察全像重建視頻場景的 G 系統。為了重建具有視頻全像資訊的三維場景,一種已 知的方法是以光波產生器產生一個會向空間燈光調變器 發出相干光波的定向光波場。為了使光調變器易於控制 ,光調變器最好具有調變元件的正常結構,由於物件光 點在一待重建之視頻場景中的空間配置的關係,該正常 結構以一不連續的複雜全像圖值對一調變控制裝置進行 編碼。 在本發明中,所謂“編碼”是指對光調變器之調變單元 目前的光學透射特性進行不連續的調整。編碼的結果是 099120396 表單編號A0101 第3頁/共66頁 0993364098-0 201107791 ,調變單元會對入射 變,使多個經調變/到其上的相干光波場的分波進行調 干涉將由—视頻广後發射出的光波透過建設性或破壞性 器之後的場景的許鱿私述的在光程上位於空間燈光調變 本發明所謂^連=物件光點重建。 圖之調變場不連續Y複雜全像圖值含有將具有視頻全像 裝置會對每一個具有螞所需的全像資訊。為此調變控制 虛數部分)的調變_爲螞值成分(例如複數的實數部分及 件之光傳播函赵%件進行編碼,以便影響每一個調變天 傳統的光調變==及/或相位。 位調變器,而且僅f、是作為振幅調變器,或是作為相 也就是說,這種調〜個單一個真實光波值影響光波。 資訊進行局邹改變 僅經由其單元編碼對振幅或相位 對視頻全像術而言, 夠,同時還要容 “3變器必項具有真時及全彩的能 每-個光調變器都體積的重建。 笑韵都含有至少—η 件的調變場,其中每 個具有正常鞔置之調變元 元。通常調變i易是透過個調變元件都含有若干個調變單 這種空間燈先調變器:空,燈先調參器(SLM)獲得實現 單元。 、有多個被稱為像性的單一的調變 根據全像圖的重建原理,: 099120396 的不連續複雜物件光:變控制裝置會以場景之相應 件光點之全像重建的所有為基礎’同時計算出參與-彩 值。在編碼之前會對每變疋件的不連續複雜全像a 應之編碼值成分。每不連續複雜全像圖值形成才 及相互校準使每-個調=調變元件的編碼值成分的計: 表單編號· 的所有調變單元共同^ 201107791 ,以實現調變單元預期的複雜局部光調變。例如,在編 碼前,調變控制裝置會從具有到場景之景深資訊的視頻 信號計算出複雜物件光點值。 例如US 5416618提出的光調變器含有由多個疊在一起的 空間燈光調變器場的組合。例如一個具有振幅-光調變單 元的光調變器場及一個具有相位光調變單元的光調變器 場疊在一起的組合,或是兩個具有同種類之光調變單元 的光調變器場疊在一起(以光線傳播方向為準)的組合。 由多個單一單元堆疊形成的調變元件能夠調變具有複雜 全像圖值的傳播中的光波場。這種光調變器的缺點是, 光調變器場的堆疊需進行大量的校準工作,才能實現完 全對準的單元結構。 如果以一個調變場經由一個含有多個調器單元的調變單 元組實現複雜全像圖值,就不會有這個缺點,尤其是當 這些調變單元是沿著光線傳播方向一個接一個排在一起 〇 因此本發明之光調變器含有至少一個調變場,這至少一 個調變場具有正常結構化及可不連續編碼之調變單元, 從光學作用及電氣控制來個,這些調變單元組成一個共 同的調變元件。光調變器的調變元件係場狀配置,並對 傳播中的光波場的相干光波進行空間結構化的調變。也 就是說,每一個調變元件僅改變傳播中的光波場内的一 個分波,其中該光波場目前入射到調變場上,且相應於 調變元件目前的全像圖值。調變控制裝置為每一個調變 單元提供配屬於調變元件之複雜物件掃瞄值的一個分離 的數值成分。 099120396 表單編號A0101 第5頁/共66頁 0993364098-0 201107791 每一個調變元件都含有一個調變單元的組合,而且這些 調變單元可以是相位調變單元,也可以是振幅調變單元 。也就是說,視調變單元的構造方式及局部配置而定, 每一個調變元件都可以為傳播中的光波場的一個分波以 一個調變單元調變光波振幅及以另外一個調變單元調變 光波相位,或是以所有的調變單元僅調變光波相位或光 波振幅。 登記人已在W0 2007/082707 A1中提出前面所述的以調 變元件進行的空間燈光調變的基本原理,其中這些調變 元件僅使用每一個調變元件都可以經由不同的數值部分 彼此獨立調整的相位調變,例如所謂的雙相位編碼。 上一段提及的專利揭示具有多個相位值的空間燈光調變 器的一種有利的變化方式。複雜物件掃瞄值是兩個具有 相同振幅大小及不同相位值的相位成分的和,並在同一 個調變場的兩個相鄰相位調變單元内被編碼。也就是說 ,相位為Ψ及振幅a在0至1之間的每一個複雜物件掃瞄值 都含有兩個具有一振幅單位量及相位值Ψ為+ /-acos a 的複雜相位成分的和。國際專利公告也有提及調變元件 之調變單元的數量不必限制在兩個。 相較於具有振幅調變之調變單元的光波調變,僅使用相 位調變的空間燈光調變器具有明顯的優點。具有雙相位 編碼的光調變器可以實現較高亮度的重建,這是因為每 一個調相的調變單元都實現一最大透光性。雙相位編碼 的另外一個優點是重建具有較佳的波長相關性,這使視 頻場景的高品質彩色重建成為可能。 雙相位編碼應使將一調變元件之相鄰調變單元編碼的相 099120396 表單編號A0101 第6頁/共66頁 0993364098-0 201107791 干光波場的分波I右 相同的光學干涉# "^其中一個調變單元編碼的分波 所有相位成分控同時可以透過複雜物件掃猫值的 工啊S亥調變盟一 但這是很難實現的, 70 調變場中是以彼* 為與調變元係組合的調變單元在 而且此偏移會隨^間有—空間偏移的方式相鄰排列,
看到的全像圖種_從重建之物件光點的觀察者眼睛位置 ,調變單元應重W變’或如果是—個傅立葉全像圖 相差)。調變單元^物件光點的位置會有光《(也稱為 的相位差,這個相偽移會造成龍元件之調變單元之間 從重建物件先點與t差會隨著從觀察者之眼晴位置或是 圖種類而改變,门统之光學軸的角康位置看到的全像 每-個調變元件细時視頻場景的重建質會變差,因此 „ 都需要修正。對具有如翁面所述之位f 控制裝置及限睛偵叮虬之位置 ,裝置的全像重建系統而言,因觀察 、4改變而追料播中的調變波物, 測
裝Η測到的眼睛位置周时若千公厘的觀察者移2 差是有利的。若出⑽面提錢光程差會對在全像重建 系統之前的觀察者在觀察全像重建:時的移動自由造成报 大的限制。 國際專利公告W0 2008/132206 Α1(名稱“顯示複雜資 訊用的光調變器”)對上述問題提出一種解決方案。 解決方案是在調變波場的光程上’也就是在調變波場之 前及/或之後,設置一個由雙折射材料製成並與調變單元 緊密接觸的結構化延遲層,這個延遲層使每一個調變元 件的至少一個調變單元的經調變射出的分波的光程與穿 過調變元件之其餘調變單元的光程產生一與角度位置有 099120396 表單編號Α0101 第7頁/共66頁 0993364098-0 201107791 關的適配。延遲層的厚度要使延遲層能夠透過光程長度 的改變抵制每一個調變元件的調變單元之間與角度位置 有關的光程改變,炎將這個光程改變至少抵消掉一部分 。這個解決方案的缺'點是需要一個橫向結構非常精細且 厚度很大的延遲層。 DE 2 058 418(名稱“測定位於光束之任意斷面之物件 的位置的設備”)使用一個點狀光源及一片薩瓦爾板 (Savart-Platte)。薩凡爾板是由兩個雙折射單軸板狀 晶體串接而成,這雨個晶體的丰斷面彼此垂直,其中這 兩個晶體的光學軸及晶體表面之間的角度是相同的。這 個專利指出,薩瓦爾板將從入口端射入的來源點狀光源 的光束在輸出端分解成兩道彼此垂'直偏^的線性偏振子 光束,而且這兩道子光束看起來好像是枣自兩個線性偏 振虛光源,這兩個虚光源在入口端的平面上對稱於來源 光源。此外,這個專利還指出,在虛光源以對稱方式被 設置的平面上的每一個點’彼此垂直.偏振:丨的子光束之間 不會出現任何光程差。在所有其他的點則會在子光束之 間出現光程差。 在本發明中所謂的薩瓦爾板一詞至少是指單一的雙折射 板狀早軸晶體。同樣的’所謂的雙折射材料也不限於傳 統的晶體(例如石英或方解石)’而是也可以是一種定向 聚合物及/或具有適當的聚合物層及/或薄膜的材料。 對本發明而言’調變單元的種類的並不重要。例如可以 使用具有液晶單元或電濕潤單元的調變場。調變單元的 作用是當波場的光波通過調變場或被調變場反射時,對 光波進行調變。 099120396 表單編號Α0101 099: 201107791 具有相位調變單元的空間燈光調變器的一種替代方案是 調變場内可以僅含有振幅調變單元,也就是每一個調變 元件都含有多個振幅調變單元。這種用於具有兩個振幅 調變單元(其中一個用於複數的實數部分,另外一個用於 虛數部分)的編碼方式稱為基本編碼。另外一種用於具有 3個振幅調變單元的編碼方式稱為Bure khard編碼。 Ο 不論調變場内的調變單元的種類,具有多個相鄰調變單 元的複雜調變元件都會因為與角度位置有關的調變單元 之間的光程長度改變而產生一個相位誤差,導致重建品 質大幅降低。本發明的目的是為空間燈光調變器(其複 雜調變元件具有多個橫向位置發生偏移的調變單元)製造 一種補償器,其作用是補償同一個調變元件之偏移調變 單元之間的光程差。此外,這個補償至少要幾乎不會受 用於調變之光波波長的變化的影響,例如因產生光波場 之光源的溫度變化造成的光波波長改變。 ❹ 在全像重建中,從調變元件發出的經調變的分波的作用 方式就如同這個分波是源自於單獨一個調變單元,而且 這個調變單元可以用不連續複雜全像圖值調變。這種經 過本發明之補償器處理的分波不能含有任何因光程差造 成的相位誤差。 本發明的光調變器具有至少一個調變場,且該至少一個 調變場具有單一或不連續的可編碼調變單元。這些調變 單元組合成調變元件。傳播中的具有全像資訊的光波場 的相干光波可以被調變單元調變。以傳播中的光波場的 傳播方向為準,調變場内每一個調變元件的調變單元都 099120396 是彼此相鄰排列,而且每一個調變元件都能夠以一個可 表單編號A0101 第9頁/共66頁 0993364098-0 201107791 預先給定及/或不連續的複雜物件掃瞄值編碼,以便將空 間配置的物件光點全像重建或全像顯示。 為了避免前面提及的缺點,本發明的光調變器是將分波 多工操作器配屬於調變場(ME)的調變單元,該分波多工 操作器可以為每一個調變元件將經調變單元調變的分波 透過反射或繞射在輸出端聚合成一個調變過的分波多工 ,以便使調變元件的調變過的分波多工基本上在一個共 同的地點(也就是說基本上在空間中重疊)以基本上相同 的傳播方向發射出去。 在本發明中,所謂“分波多工操作器“或“將射出之分 波空間多工的光學多工操作器”是指一種結構化的光學 裝置,當基本上平行定向的入射分波從不同位置射入該 光學裝置之入射面時,該光學裝置能夠在該光學裝置或 構件單元的内部透過光波偏轉元件的結構將分波偏轉, 使至少是特定的分波會從射出面的一個共同射出位置以 同一個傳播方向離開該光學構件。 一種有利的作法是將這種空間多工操作用的光學構件製 作成扁平的光學板單元,並設置在盡可能靠近調變場的 位置,且其表面結構具有光學光波偏轉元件,這些光波 偏轉元件的形狀、大小及位置均與調變元件的調變單元 完全一致,並且至少為一部分調變單元將光波射出位置 移到光波入射位置的對面。 透過以下方式可使每一個調變元件達到所希望的空間分 波多工:至少為每一個調變元件的一部分調變單元配備 光波偏轉元件,這些光波偏轉元件的内部有一條偏離調 變場之系統轴的光學傳輸軸,因此每一個調變元件的調 099120396 表單編號A0101 第10頁/共66頁 0993364098-0 201107791 變單元的所有分波都會在前面提及的射出面上的共同射 出位置以同一個傳播方向射出。這樣光學多工操作器就 可以為每一個調變元件實現一個分離的光波射出立置。 可以用結構化的扁平光學系統作為空間多工用的光學器 材,例如含有立體全像圖、微稜鏡場及/或雙折射光學元 件的薄膜裝置,且其結構與調變元件之調變單元的形狀 、大小及位置均能適配。 以偏振光柵作為射束復合器 如果穿過不同調變單元的分光經過不同長度的光程,則 為了達到可事先給定或所希望的光干涉,通常需要利用 一個偏移相位修正穿過一調變軍元之馬:誨湘對於穿過另 外一個調變單元之光線的光程差。這:樣就會!油現前面提 及的因溫度變化造成穿過不同調變單元的分光的光程差 0 如第8圖所示,這可能是具有一對稱光線偏轉之裝置造成 的。首先將來自一個調變單元的光線及在墩置的第二部 分來自另外一個調變單元(像素)的光線分別偏轉半個調 變單元間距(或稱為%素間距)。這些裝置需要兩個彼此 轉開的薩瓦爾板,或是如第6圖或第7圖所示,以總共4個 體光柵取代兩個體光柵,以及一個設置在兩個薩瓦爾板 或兩個體光栅之間的偏振旋轉層。 除了體光栅外,還有其他類型的光柵結構可供選擇,例 如偏振光栅(Polarization Grating),偏振光柵是作 為繞射光栅使用,或是用於束射偏轉,其最大效能僅發 生在其中一個第1級(僅發生在+ 1級或-1級),而其他已知 的光栅通常是50%級在+ 1級,50%在-1級。 099120396 表單編號A0101 第11頁/共66頁 0993364098-0 201107791 偏振光栅的特性是,雖然偏振光柵會將線性偏振光線50% 偏轉到+ 1級,50%偏轉到-1級,但卻是將旋圓偏振光線 1 00%偏轉到其中的一個第1級。至於是偏振到那一個第1 級則是由該旋圓偏振光線是左旋圓偏振光線或右旋圓偏 振光線決定。 另外一種已知的光栅是消色差偏振光柵,這種光柵對不 同的波長具有很高的繞射效率,文獻[1]對這種光栅有詳 細的說明。 本發明的另外一個目的是達到兩個相位像素與由最少數 量之光柵結構形成的配置的組合,同時這兩個相位像素 的光程是對稱的,因此對溫度及其他環境因素造成的厚 度變化具有較大的容忍度。 為達到這個目的,本發明不同於目前使用之方法的第一 個地方是在兩個相位像素之出口使用結構化;1/4層(取代 目前之方法使用的;I /2層)。 透過;1/4層在兩個調變單元(像素)上不同的取向,在調 變場或SLM之輸出端的線性偏振會被一調變元件(巨像素) 的兩個相位像素中的一個相位像素調變為左旋圓偏振, 以及被另外一個相位像素調變為右旋圓偏振。 本發明不同於目前使用之方法的第二個地方是不使用體 光栅,而是使用偏振光柵。偏振光柵會將來自兩個相位 像素之不同的圓偏振光線偏轉到相反方向。接著來自兩 個像素的光線會穿過一個襯墊(類似於體光栅堆疊中的一 個元件)向彼此移動,但是在這種情況下是對稱的。由於 兩道光線都被偏轉,因此本發明的另外一個優點是襯墊 的厚度小於使用體光柵時的襯墊厚度。透過第二個偏振 099120396 表單編號A0101 第12頁/共66頁 0993364098-0 201107791 光柵,光線會再度被準直或是從兩個不同的傳播方向被 偏轉到一個共同的傳播方向。 和使用薩瓦爾板及體光栅堆疊一樣,起偏振器會使重疊 之光線的組合產生一複數值。不過相較於薩瓦爾板或體 光栅的配置,起偏振器的通流方向會轉動45度,也就是 變成垂直或水平方向。 這可以用Jones矩陣計算來描述。 右旋圓偏振光線有一個Jones向量:
0) 左旋圓偏振光線有一個Jones向量:
如果來自兩個相位像素(調變單元)的光線之相位為(/) 1及 屮2,則矩陣的總和為:
一個水平起偏振器的Jones向量為: η 〇) {ΰ ο ; 雙相位編碼的目的一樣,通過起偏振器後會實現一個複 數〆丨+ ,。 如果是垂直起偏振器則是實現一個複數/丨。 這個結果和使用體光柵、線性偏振光線及起偏振器(+45 099120396 表單編號Α0101 第13頁/共66頁 0993364098-0 201107791 度及-45度)獲得的結果一樣。 光束組合應在彩色顯示器中產生,尤其是紅光、綠光及 藍光。 也可以使用如文獻[1 ]描述的消色差光柵。另外一種可能 性是使用一種較簡單的光栅,此種光柵僅對一種波長優 化,對其他的波長則會有繞射損失。未繞射的光線會被 孔隙阻斷,因此不會對全像顯示器的觀察者造成干擾。 透過孔隙也可以補償隨波長改變的偏轉角度,這在先前 技術提出的解決方案中已被提及。 第9圖顯示文獻[2]描述之屬於先前披術的偏振光柵的作 用方式。第9圖顯示的是一種主動元件。但是本發明應使 用的是被動元件。 第10圖顯示在一體光柵内的光程(非對稱)。其中一個第 一定向的;1/2板設置在像素P01之後,一個第二定向的λ /2板設置在像素Ρ02之後。第11圖顯示在一具有起偏振器 之配置内的光程(對稱)。其中一個第f定向的又/4板設 置在像素P01之後,一個第^定向的λ/4板設置在像素 Ρ02之後。 第12圖顯示一個配置的例子:在兩個像素(可編碼的調變 單元)Ρ1及Ρ2之後設有一個結構化λ/4層QWP,其中線性 偏振光線(紅色箭頭)係從這兩個像素P1及Ρ2射出。圖式 中的光學軸在像素Ρ1對SLM(調變場)射出之光線的偏振方 向旋轉+ 45度’在像素Ρ2賜旋轉-45度,並經由其產生圓 偏振光線(圖式中的紅色圓圈)。 根據第12圖的實施例,第一偏個振光栅Pgl會根據光線的 偏振將光線偏轉。在光線穿過具有適當厚度之襯塾DL(薄 099120396 表單編號A0101 第14頁/共66頁 0993364098-0 201107791 玻璃片或聚合物膜)並形成空間堆疊後,該光線會被第二 個偏振光柵pg2朝反方向偏轉,這樣該光線就會從兩個像 素平行射出。在偏振光柵Pg2之後設有一個線性偏振器 P〇l(可選擇〇度或90度的角度)。 偏振光柵本身的一個特性是會改變圓偏振的旋轉方向, 也就是從右旋圓偏振變成左旋圓偏振,反過來也是一樣( 這在圖式中亦有繪出)。 這個事實對於作為射束組合器使用是很有利的,因為允 許在配置中使用兩個相同的光柵(光柵内的分子具有相同 的定向)。 圓偏振光線會被第一個光栅偏轉,因此其偏振的旋轉方 向會改變’接著被第二個相同的光柵偏轉到相反方向。 一前一後位於光程上這兩個相同的光柵可以形成所希望 的平行位移。 根據一種有利的實施方式,分波多工操作器具有至少一 個偏振器及第一及第二偏轉澹Vgl,Vg2。偏振器可賦予 通過第一調變單元1的光線一可預先給定的第一偏振。偏 振器可賦予通過第二調變單元2的光線一可預先給定的第 二偏振°在光線傳播方向上,第一偏轉層Vgl位於偏振器 之後。在光線傳播方向上,第一偏轉層Vgl位於第一偏轉 層Vg2之後,且二者相距一可預先給定的距離d。可預先 給定的第一偏振可以是垂直於可預先給定的第二偏振。 另外一種可行的方式是,可預先給定的第一偏振是圓偏 振,且其旋轉方向與可預先給定的第二圓偏振的旋轉方 向相反。如果光線已經過適當的結構化偏振,例如因為 所使用之光源的特性而被結構化偏振,則原則上不需要 099120396 表單編號A0101 第15頁/共66頁 0993364098-0 201107791 使用偏振器。 根據第7圖,第一偏轉層Vgl的光學特性是基本上不會將 通過第一調變單元1的光線偏轉,但是會將通過第二調變 單元2的光線偏轉一可預先給定的第一角度。第二偏轉層 Vg2的光學特性是基本上不會將通過第一調變單元1的光 線偏轉,但是會將通過第二調變單元2的光線偏轉一可預 先給定的第二角度。可預先給定的第二角度的大小基本 上等於可預先給定的第一角度。 根據第8圖,在光線傳播方向上,將第三及第四偏轉層 Vg3,Vg4設置在第二偏轉層Vg2之後,且分別與第二偏 轉層Vg2間隔一可預先給定的距離。第三偏轉層Vg3的光 學特性是會將通過第一調變單元1的光線偏轉一可預先給 定的第三角度,但是基本上不會將通過第二調變單元2的 - 光線偏轉。第四偏轉層Vg4的光學特性是會將通過第一調 . 變單元1的光線偏轉一可預先給定的第四角度,但是基本 上不會將通過第二調變單元2的光線偏轉。可預先給定的 第三角度的大小基本上等於可預先給定的第四角度。
I.J 可以使偏振器具有一個延遲板,且該延遲板分為多個不 同定向的區域。如果調變單元的作用方式是以偏振光線 為基礎,或至少是不會因為使用偏振光線而受到不利影 響,則這種作法是很有利的。否則就必須使用具有多個 不同定向之區域的結構化偏振器,以便吸收每一個偏振 方向的光線。但是這樣一定會有光損失。此處所謂的結 構化偏振器是指偏振器具有第一空間區域及第二空間區 域,這些區域會賦予與偏振器交互作用的光線一可預先 給定偏振,其中第一空間區域配屬於第一類調變單元, 099120396 表單編號A0101 第16頁/共66頁 0993364098-0 201107791 第二空間區域配屬於第二類調變單元。可以將延遲板設 計成λ/2板的型式,或是設計成lx+A/2板或1χ-λ/2板 的型式,也就是說,延遲板具有一相對相位延遲;1/2。 另外一種可行的方式是,偏振器具有一個第一定向的第 一延遲板及一個第二定向的延遲板。第一及第二延遲板 可以都是λ/2板。在這種情況下,具有第一定向的第一 延遲板配屬於通過第一調變單元1的光線。具有第二定向 的第二延遲板配屬於通過第一調變單元2的光線。 根據第11圖及第12圖,第一偏轉層Pgl的光學特性是會將 通過第一調變單元P01的光線朝第一方向偏轉一可預先給 定的第一角度,以及將通過第二調變單元Ρβ的光線朝第 二方向偏轉一可預先給定的第二角度。第二偏轉層Pg2的 光學特性是會將通過第一調變單元P01的光線偏轉第二角 度,以及將通過第二調變單元P02的光線偏轉第一角度。 第一角度的大小基本上等於第二角度。 同定向的區域。如果調變單元的作用方式是以偏振光線 為基礎,或至少是不會因為使用偏振光線而受到不利影 響,則這種作法是很有利的。否則就必須使用具有多個 不同定向之區域的結構化圓偏振器。可以將延遲板設計 成λ/4板的型式,或是設計成1χ+λ/4板或1χ-λ/4板的 型式,也就是說,延遲板具有一相對相位延遲λ/4。另 外一種可行的方式是,偏振器具有至少一個第一定向的 第一延遲板及一個第二定向的延遲板。第一及第二延遲 板型可以都是;I /4板。在這種情況下,具有第一定向的 第一延遲板配屬於通過第一調變單元Ρ01的光線。具有第 二定向的第二延遲板配屬於通過第一調變單元Ρ02的光線 099120396 表單編號Α0101 第Π買/共66頁 0993364098-0 201107791 偏轉層Vgl、Vg2、Vg3、Vg4、Pgl、pg2可以是具有全 像圖及/或體光柵及/或布拉格光栅的層或是具有偏振光 拇0 在光線傳播方向上,可以在偏轉層Vgl、Vg2、Vg3、Vg4 、Pgl、Pg2的後面設置一光學特性可預先給定之作為分 析器的偏振器WGP Pol。 本發明的所有實施方式都可以設置一個變跡構件APF,此 構件可作用在調變元件ME之聚合光束的調變過的分波多 工上。變跡構件有一個朞本上與所使用之光波 的波長無關、且垂直於光線傳播方向的中性強度剖面。 這種強度剖面可以具有一個能以分析法描述的變跡函數 ’例如餘弦函數、三角函數、或一種被稱.為513(^龍11、 Hamming、或Welch的變跡函數。具體而言,變跡構件 APF可以具有配屬於一調變元件ME的相應的變跡掩膜。這 種變跡掩膜(例如第16圖左邊顯录的摘视圈)作用在該調 變元件ME之聚合光束的調绫%的分波♦工上。例如,可 以將變跡掩膜設置在作為分析器的儀振器WGP的後面,也 就是第13圖中標示PC的位置。 應用於彩色顯示時,可以使用構造相同的變跡構件APFC ,此構件可作用在調變元件ME之聚合光束的調變過的分 波多工上。變跡構件APFC具有至少兩個基本上與所使用 之光線的波長相關的強度剖面。如第16圖右邊的側視圖 所示,這些強度剖面在一與光線傳播方向垂直的方向上 相互橫向位移一可預先給定的值。這些強度剖面可以在 光線傳播方向上依序設置在APFSR、APFSG、APFSB等單 099120396 表單編號A0101 第18頁/共66頁 0993364098-0 201107791 一層上。 製造被動層 文獻[1]及/或[2]中有關於主動可切換LCPG的描述。 以紫外光照射可光化聚合材料的定向層可製造出主動可 初換LCPG。這是使用兩個具有旋轉方向彼此相反之圓偏 振的紫外光光源,且兩個光源彼此重疊。透過光源在其 内彼此重疊的相對角度調整光柵常數。如果基板帶有相 應的定向層,則可將一個可預先給定厚度(例如使用間隔 珠)的LC層填充在基板之間。
經過校準後在基板上交聯,以使象转在其定向上的Lc材 料亦可應用於其他領域。以被動LCPG作為光束聚合器是 有利的◊因此建議使用聚合材料。 RGB用的光束聚合器 根據所使用之光線的波長,可以觀察到兩種不同的效應 (a) :光栅的繞射效率通常會隨著波長而改變。這通常與 光柵的厚度的關。 ·\ Ί J· ' "
(b) :光柵的繞射角通常也會著波長而改變。這與波長與 光柵常數的關係有關。 關於(a)繞射效率: 先前技術[1]有描述一種特殊的偏振光柵,這種光柵在整 個可見光範圍都具有很高的繞射效率。 但是和前面所述一樣,這種光栅對紅光、綠光及藍光有 不同的角度。 先前技術也有描述一種對主動LCPG透過控制及部分校準 場内的LC分子,以改變有效雙折射,使有效雙折射能夠 099120396 表單編號A0101 第19頁/共66頁 0993364098-0 201107791 選擇性的視所接通的電壓對不同的波長滿足d Δη p(V) = e i f 入/ 2的條件。 這同樣可以提高繞射效率,但是並不會改變繞射角。 這可在一具有顏色之時間性多工的全像顯示器内作為光 束聚合器,其中光柵在接通電壓後會與正在顯示的顏色 適配。主動光柵的前提包括光柵本身的控制,以及光柵 與光源及SLM之控制的編碼。 顏色空間多工的一種可能性是在像素化(條紋狀)的過程 中,將不同的電壓接通至LC材料,然後將LC材料聚合出 來。 關於(b)繞射角: 作為光束聚合器時很重要的一點要為紅光、緣光及藍光 達到相同的繞射角。前面提及的方法都無法解決這個問 題。 一種達到相同之繞射角的方法是使一光栅周期内的空間 多工與SLM的空間顏色多工適配。這種方法是在基板的定 向層(參見“製造被動層” 一節)曝光時使用一個掩膜, 這個掩膜以條紋狀方式大約遮蓋2/3的基板面積,等同於 另外兩個顏色的顏色像素。曝光用的紫外光光源之間的 角度要適配,以獲得一種顏色(RGB)的適當的光柵常數。 以不同的掩膜及不同的角度重複這個方法3次。 和可以使用多個重疊或多個前後串聯的光柵的布拉格光 栅不同的是,這個方法會獲得3個不相重疊的相互錯接的 光栅。 可以將先前技術[1 ]對所有波長均達到很高的繞射效率的 光柵結構的組合與這個對不同波長達到相同的繞射角的 099120396 表單編號A0101 第20頁/共66頁 0993364098-0 201107791 方法結合在一起。 如果要對一個波長達到很高的繞射效率, e Ηι. β — X對其他波 長、疋以另外一種方式過濾未繞射的光線(因此不會言 光線到達觀察者的位置),則可以單獨使用這種方法化些 樣就可以利用這些光線的射出位置、射出角、以 這 。 及偏振 數字例子 先前技術之偏振光柵的層厚度與光栅常數的比 一 — Μ關係有
一疋的限制。這個比例關係也與1(:的材料參數有關 如LC材料的雙折射。 例 由於層厚度d必須滿足dAn=;i/2的條件(厶〇 =雙折射率 差,光線的波長),因此可以計算出—最低容許光柵 常數及一最大可達到的偏轉角度。 根據文獻記載,實驗上已可實現約光柵常數。光 柵常數的理論極限值大約是2/zm。偏轉角度在(2χ)5度的 範圍。 f- ·- ' Ο 通常可以預期在先柵+襯墊光挪的:構造方式中,薩瓦爾 板大約有1/2至1/3的厚度是由一種An相同的材料製成。 偏振光柵本身的厚度僅有若干ym(通常是2至3# m)。像 素間距為60从m時,襯墊的厚度大約在200至300 # m(光 柵常數大約4至6;/m)。 偏振光栅堆 另外一種可能的方式是使用由多個前後排列在一起的偏 振光柵堆’以取代前面提及的僅使用一個偏振光柵的方 式。偏振光栅對於入射角非常敏感。 099120396 但是對具有固定總偏轉角度的被動光柵而言,可以將前 表單編號A0101 第21頁/共66頁 0993364098-0 201107791 後連續的光柵在漸次傾斜的入射上最佳化。 原則上這樣就可以提高偏轉角度及降低使用多個串接之 偏振光柵的構造方式的總厚度。 消色差繞射光束連結 如前面所述’要將兩個相位移動像素(調變單元)結合成 —個產生複雜值的二次像素(調變元件),也就是說可以 調變及/或改變與像素交互作用之光線的相位及振幅,有 兩種解決方案,其中一種是折射(薩瓦爾板)解決方案, 另外一種是繞射(體光柵)解決方案。
這種實施方式的内容是為折射解決方案描述一種消色差 解決方案,前提是產生一時間連續的彩色顯示。 第13圖顯示以兩個相位像素產生一複雜值像素。如第13 圖所示,以薩瓦爾板sp、一個結構:化半波長板(人/2)及 一個偏振器WPG產生一個複雜值像素PC。第13圖圖並未繪 出所產生之餘弦形變跡剖面的像素,而是將該像素繪成 均勻透明的方式。正常軸及反常轴之間的淅射率差△
n〇e = 0.2,TM偏振光線的偏轉角度%『=7 384度薩瓦 爾位移為◦. 1296 視板厚度而定)。第13圖是以真實 的比例尺繪製。 ' 在雙折射材料内,反常光束是以相對於正常光束的一個 角又傳播1_是當正常光束及反常光束從雙折射材料的 射出面射出時,-土A、 — —者會被重新校準為彼此平行。因此一 寺、的先線在雙折射材料的入射端會有-個偏轉, 該偏轉的角度大,〗、3丄 尺由雙折射的大小及雙折射材料之光 學軸的定向決定, 因此會產生 表單編號A0101 099120396 在射出端則會有一個反方向的偏轉。 個平行位移,其大小由雙折射材料的厚度 0993364098-0 第22頁/共66頁 決定。這種情駐要是料在雙折射介㈣平面平行層 〇 第14圖顯示-時間連續顯示發生的色散問題。由於紅光 及藍光波長的色散㈣⑴,因此薩瓦爾板SP會對橫向位 移5造成一個誤差As。如果錢瓦爾板SP内出現綠光波 長的TM偏振光束的設計角度’且該設計角度使光束位於 餘弦形變跡剖面(圖式令未繪出)的中央,則藍光光束會 出現-較大的角度,紅光光束會出現一較小的角度,因 此變跡剖面的單面或雙面會出現一移動的薩瓦爾位置。 時間連續純顯㈣問題在於,對兩種顏色(例如紅色及 藍色)的單-複雜值像素的變跡據光鏡並非中心被照亮。 一種簡單的解決方案是縮小變跡剖面的範圍,例如從填 隙因數FF = 0· 8降低到填隙因數ff = 〇..6。這等同於將近 50%的透明面積被切割掉,或是透過吸收消除5〇%的光效 能。此外,當填隙因數變小,對與取景窗相鄰之繞射級 的抑制作用也會變小。 :* ΐ:: 另外一種解決方案是來自於所使用之顏色的空間多工, 也就是來自於彩色濾光鏡的空間結構化配置,這對一維 編碼的3D物件是不會有問題的,例如對於ΗΡΟ全像圖 (ΗΡΟ=只用於水平視差)。這是一種實際可行的方法,但 前提是需要有夠多的像素可供使用,以便3D重建明顯低 於眼睛的辨識度上限。第15圖顯示的就是這種情況,也 就是結合成相位像素的複雜值像素的空間多工。例如左 邊第一道縫隙SIR具有一個紅色濾光鏡,其右邊的縫隙 SR2(在具有吸收作用之黑色缝隙SB旁邊)具有一個藍色濾 光鏡,右邊下一個縫隙S3G(在具有吸收作用之黑色缝隙 表單編號A0101 第23頁/共66頁 09 201107791 的旁邊)具有一個綠色遽光鏡’並且周期性的重複這個頃 序。 另外一種解決方案是以顏色選擇性變跡濾光鏡分佈取代 所謂的“中性密度變跡剖面“,也就是取代作為灰值分 佈的強度剖面或傳輸濾光鏡剖面。第16圖顯示的就是這 種情況,也就是從一個灰值或“中性密度“變跡函數(左 邊濾光鏡APF所示)過渡到一個橫向位移的顏色選擇性變 跡函數(右邊濾光鏡APFC所示)。和彩色正片的層結構一 樣,顏色選擇性過濾可以是由串接在一起的層來完成, .... ... .. 例如用於紅色的APFSR層、用於綠色的APFSG層、以及用 於藍色的APFSB層。上述問題的解決方法與各光譜顏色之 最大傳輸的位置有關。但是可以為所有顏色選擇相同大 小的填隙因數。此外,可以進行變跡函數的顏色選擇性 調變,以便使能源效率或對與VW相鄰之繞射級的抑制作 用最佳化。 第16圖顯示之強度分佈重4的光譜不同的橫向位移在全 像重建中用全像直視裝置是看不到的’>因為這個位移可 能小於10 V m。 另外一種解決方案是使用至少兩種不同的雙折射材料SP1 及SP2,且這兩種材料具有不同的色散,也就是說一具有 正常色散及反常色散。也就是說,薩瓦爾板是由SP1層及 SP2層所構成,例如第一層SP1具有用於藍色光譜線的最 高折射辛及用於紅色光譜線的最低折射率,第二層SP1具 有用於藍色光譜線的最低折射率及用於紅色光譜線的最 高折射率。 兩個板SP1及SP2的厚度比與折射率差與綠色光譜線的比 099120396 表單編號A0101 第24頁/共66頁 0993364098-0 例成正比。厚度的選擇要能夠使所有使用的光譜顏色的 橫向位置偏差的平方降至最低。第17圖顯示由兩個板SP1 及SP2組成之經過消色差修正的薩瓦爾板。 根據上述的實施方式,分波多工操作器具有至少一個偏 振器及至少一種光學特性可預先給定的雙折射介質sp。 偏振器可賦予通過第一調變單元P01的光線一個可預先給 定的第一偏振。偏振器可賦予通過第二調變單元p〇2的光 線一個可預先給定的第二偏振。在光線傳播方向上,雙 折射介質SP係設置在偏振器及/或第一及第二調變單元 P01,P02之後。可預秦給定的第一偏振可以是垂直於可 預先給定的第二偏振。
雙折射介質SP的光學特性是基本上不會將通過第一調變 單元P01的光線偏轉,但是會將通過第三知變單元p02的 光線在輸入端交界面偏轉一可預先給定的第一角度。通 過第二調變單元P02的光線會在雙折射介質SP與輸入端交 界面平面平行的輪出端交界崙上被偏轉一可預先給定的 第二角度。第一角度的大小可以是基本上等於第二角度 。因此通過第上調變單元P02的光線在穿過雙折射介質SP 後,會以帶有一個平行位移的方式從雙折射介質SP射出 〇 第6圖至第11圖、第12圖至第14圖、第17圖、第20圖及 第21 圖中的偏轉層 Vgl、Vg2、Vg3、Vg4、Pgl、pg2、 延遲板的光學特性及/或雙折射介質SP、SP1、SP2、SP3 、SV1、SV2的光學特性會使可能的光束偏轉發生在圖面 的方向上。當然除此之外,上述元件的光學特性還有其 他可能的配置方式,這些光學特性會使可能的光束偏轉 表單編號A0101 第25頁/共66頁 0992 201107791 發生在離開圖面的方向上。在這種情況下,調變元件的 調變過的分波多工在離開分波多工操作器時並不只是對 一個方向(例如沿著一行調變單元)有橫向位移,而是對 第一及第二方向均有橫向位移。 如第17圖所示,在光線傳播方向上,可以在具有正常或 反常色散之雙折射介質SP1的後面設置另外一個具有反常 或正常色散之雙折射介質SP2,也就是一個具有相反色散 的雙折射介質SP2。這兩種雙折射介質SP1及SP2的厚度 比是可以預先給定的,而且最好是根據這兩種雙折射介 質SP1及SP2對一可預先給定之波長的光線(例如綠光)的 折射率差與對至少另外一種可預先給定之光線(例如紅光 及藍光)的折射率差的比例決定二者的厚度比。 同樣的,使用至少一種雙折射介質也可以產生如第8圖的 光束聚合。第21圖顯示的就是這種情況。為此可以在光 線傳播方向上,將另外一種雙折射介質SP3設置在雙折射 介質SP1的後面。該另外一種雙折射介質SP3的光學特性 是會將通過第一調變單元P01的光線在另外一種雙折射介 質SP3的輸入端交界面上偏轉一可預先給定的第三角度, 以及在與輸入端交界面平面平行的輸出端交界面上偏轉 一可預先給定的第四角度。該另外一種雙折射介質SP3基 本上不會將通過第二調變單元P02的光線偏轉。可預先給 定的第三角度的大小可以是基本上等於可預先給定的第 四角度。因此射入第一雙折射介質SP1的光束基本上是對 從第二雙折射介質SP3射出的光束有一平行位移。在兩種 雙折射介質SP1及SP3之間有一個;1/2層,通過這個λ/2 層的光線的偏振方向會被;1/2層偏轉90度。SP1及SP3的 099120396 表單編號Α0101 第26頁/共66頁 0993364098-0 201107791 光學軸(圖式中以雙箭頭表示)彼此垂直。 在光線傳播方向上,可以將一個作為分析器的偏振器WGP 設置在雙折射介質SP、SP1、SP3之後,其中該偏振器 WGP之光學特性是可預先給定的。 有許多不同的可能性可以將本發明的理論付諸實行,以 及進一步改良。這些可能性在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及其他 之申請專利項目及以下配合圖式說明之本發明的有利的 實施方式中均有說明。以下除了配合圖式說明本發明之 有利的實施方式,還有關於對本發明之理論進行改良及 相關實施方式的說明。由於調變場的每一個調變單元用 的光學多工操作器都具有相同的結構,因此為了使圖面 簡化起見,以下所有的圖式都只繪出調變場的一個單一 的調變單元。 基於同樣的理由,以下是以一個具有正常結構化調變單 元的調變場為例說明光學多工操作器,其中每一個調變 元件都含有兩個相鄰的調變單元。這種空間燈光調變器 的一個典型代表是一種用於前面提及之雙相位編碼的空 間相位調變器。但是一般而言,亦可對具有兩個以上的 調變單元的調變元件進行這種結構化。 以下的實施例亦可應用於振幅調變,但是需要為至少一 個調變單元另外添加一個相位延遲光學層。使用偏離編 碼時,兩個調變單元中的一個調變單元需要一個固定的 相位延遲(7Γ/2),如果是使用Burckhardt編碼,3個調 變單元中的兩個調變單元需要2ττ/3及4ττ/3的延遲。 第1圖的調變元件ME具有一個第一調變單元Ρ01及一個第 二調變單元P02,具這兩個係彼此相鄰設置在調變單元調 099120396 表單編號A0101 第27頁/共66頁 0993364098-0 201107791 變場内 一個相干光場LW將調變場中 的調變元件ME照亮 。-個調變控制單元⑶以-複雜全像圖值的—個相位成 分將每-個調變單元Ρ(Π,PG2編碼,因此每—個調變單 元P01,P02都朝方向D送出-個分離的經調變的分波 LWPeLWP2(二者具有平行的光學輪%或%),以進行 全像重建。根據本發明,在盡可能靠近調變元p(n, P02的位置有一個帶有光學多工操作器的場M。該光學多 工操作器含有由光波偏轉元件Ul,U2構成的結構,其中 光波偏轉元件Ul,U2在空間上配屬於調變單元ρ〇ι,p〇2 。光波偏轉元件U1 ’..U2各異:有:一個.光學軸,這兩個光學 軸彼此偏離,且二者的指向使配屬於同一個調變元件的 分波1^?1或1^?2在場Μ中被光學多工换作器會合成一個具 有一共同光學轴a〇的經調變的共同分波Ewp的分波多工 0 根據本發明的一種有利的實施方式,具有光學多工操作 器的場Μ含有一個由光學板堆疊成的光學板單元。這些光 學板可以具有多個透明的聚合物層,士,這些聚合物層的 光學特定(尤其是雙折射特性)是可以預先給定的。 第2圖顯示這種光學板單元的第一種實施方式,這種光學 板單元具有一個微棱鏡場ΡΑ,其作用是為每一個調變元 件ME的調變單元Ρ01及ρ〇2提供一個微稜鏡,這個微稜鏡 可以為調變單元P01及p〇2實現一相應的光學光波偏轉函 數。同樣的’這個光學板單元也會將調變元件的分波 LWPi及LWP〆合到一個經調變的共同分波LWPg的分波多 工。這可以透過在光學板單元的光程上另外設置一個立 體全像圖BG(也稱為布拉格全像圖)獲得實現。這個立體 099120396 表早編號 A0101 第 28 頁/共 gg 頁 0993364098_0 201107791 全像圖BG的任務是防止傳播中的分波LWP1&LWP2會彼此 交叉,以及使將調變元件之調變單元P01及P02調變的 沒有光程差的方式對準方向D。立體全像圖 1 L· BG被編碼及/或描述的方式使其能夠將特定波長的光波校 準到十分接近一個範圍很小的偏轉角度或射出角度。所 謂特定波長的光波包括彩色重建所需的所有光波,例如 紅光、綠光及藍光光波。 第3圖顯示如第2圖之光學板單元的第二種實施方式。第 一及第二種實施方式的區別在於相干光波場LW的入射角 。根據第3圖的實施方式,相干光波場是以傾斜於光學軸 的角度入射到空間燈光調變器及/或調變單元P01,P02, 由於是傾斜入射的關係,因此可以使用第一繞射級進行 重建。根據第2圖的實施方式,相干光波場是以平行於光 學軸的方式入射到空間燈光調變器,因此可使用第0繞射 級進行重建。 第4圖顯示另外加上去的一個在兩個遠焦¥焦場系統L1及 L2之間有一多孔格光圈AP的望遠鏡濾波場TFA可以抑制不 希望出現的光線成分,例如以光波場入射方向為準的第0 繞射級及/或未被利用之周期性區間内的相鄰空間繞射級 。同時由於光學放大的關係,遠焦聚焦場系統L1及L2還 可以提高調變場中調變元件ME的調變單元之間的填隙因 數。 第5圖顯示本發明的另外一種實施方式,其中一個調變光 波分離器Pol可以將每一個調變元件的分波聚集在一起。 空間多工用的光學多工操作器利用一個具有偏振元件S-pol及P-pol的板子組合及一個雙折射平板BP,其中偏振 099120396 表單編號A0101 第29頁/共66頁 0993364098-0 201107791 元件S-pol及P-pol的作用是賦予調變元件之調變單元 P01及P02的每一個分波一個特有的光偏振,雙折射平板 BP的作用是賦予調變元件的所有經調變的分波LWP1及 LWP2—個特有的適當的光學軸。 如第6圖顯示的偏振光波分離器對全像重建選擇的波長的 改變非常敏感。該偏振光波分離器會產生與所使用之光 線的波長有關的橫向位移及改變光線的相位關係。 第6圖及第7圖各以一個實施例說明如何製造如第8圖所示 的自動補償光束分離器雙板。圖式中的Vgl及/或Vg2代表 由體光柵構成的光束分離器。 為了使調變單元1的分波TE及調變單元2的分波TM(分波 TE及TM的寬度均為a)在平面偏振光束分離後Vg2之後完 全重疊,兩個平行光柵面的距離d必須是d = a/(2cos(7r/ 6)),也就是說每1//m的調變單元寬度分配到的距離d等 於0·57735 y m 〇 調變單元寬度為50/zm時,如果是使用0度/60度偏振光束 分離器-幾何,則厚度d=28. 87从m,如果是使用薩瓦爾 板,則要達到Δη=0.2,所需的最小厚度d = 385.8#in。 如果偏振分波TE及TW的指向向量在偏振光束分離器之前 是平行的,則在偏振分離器之後也是平行的。因此要達 到射出光束的平行性是沒有間題的。 但是光線波長的變化卻會造成間題。當調變單元寬度=30 ,偏振光束分離器-雙板厚度= 17.32μπι,波長變化 Α λ = lnm,會使兩個重疊的調變單元之間的相對相位產 生約2 π /10的變化。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一種可能的方 式是選擇一種繞射角較小的偏振光束分離器。 099120396 表單編號A0101 第30頁/共66頁 0993364098-0 如第6圖所示,一種可能的光束分離器偏轉幾何(具有偏 振光束分離器Vgl,Vg2)是0度/48. 2度。在這種情況下 ’分波TE會被偏轉,但是分波TM不會被偏轉。第7圖顯示 一個0度/41. 2度的偏振光束分離器(Vgl,Vg2),這種偏 振光束分離器不會將TE偏振的光線繞射,但是會將TM偏 振的光線繞射或偏轉。 調變單元寬度a = 50/zm及基於相鄰調變單元之間的串擾, 調變單元與EW稜鏡平面(未在圖式中繪出)之最大容許距 離Dmax=5xa=250从m,可以計算出0 w^arctanU/D^axharctanCO. 2) = 11. 3度。Δη = 〇· 2 ,薩瓦爾板大約是7. 4度。 由於可能的光柵偏振光束分離器-幾何是一個行列,因此 在11度的範圍會有可利用的角度。但因為必要的折射率 變化太高,也就是說以11度作為偏振光束分離器-幾何是 不太可能的。 但或許實際上可以使用一種0度/33 557度丨的偏振光束分 離號-幾何,其中必須有為RGB多說保留的折射辛變化。 在波長穩定性Α λ =lnm的情況下,遠種幾何還能夠使聚 集在一起的調變單元的相對相位位移△ φ <2 π / 20。 有許多可能的方法可以補償漂移的重心波長的影響。 其中一種可能的方法是使用兩個結合之調變單元形成的 合成彳a號,以補償運轉中的相位移動β例如可以移動·— 個調變單元的相位,以達到一特定的強度額定值◊這樣 就可以獲得需輸入之修正相位的值。 也可以輸入一組相位移動,也就是至少進行3次相位移動 的干涉測量’以測定結合之調變單元的相對相位(精度<2 表單編號Α0101 第31頁/共6δ頁 099Σ 201107791 ττ/512)。 只有少數幾個光源的顯示器的一種可能性是,每一個波 長及光源使用兩個具有不同光譜特徵曲線的二極體。根 據對特徵曲線的認識’可以從二極體發出的信號以 <0. lnm精度測定波長。例如Coherent公司生產的波長測 量儀WaveMateTM就是利用這個原理測量波長。 在發生漂移的情況下,可以根據對重心波長的認識直接 修正結在一起之調變單元的需要調整的相對相位。 這要能夠將結合在一起之調變單元的相對相位調整到剩 餘誤差<2π/256的程康。 . . : . 以上提及的線上修正方法可以彼此組合’以提高測量精 度,以及補償波長漂移的影響。與這些方法無關,也可 以將雷射穩定化到△又<0. Inin的程度。 第8圖顯示的實施例是一個補償的偏振光束分離器。這個 實施例是以頭兩個光束分離器Vgl及Vg2(相當於第7圖的 配置)將TM偏振的光線繞射,但是不將TE偏振的光線繞射 ,同時以另外兩個光束分離器Vg3及Vg4(相當於第6圖的 配置)將TE偏振的光線繞射,但是本將TM偏振的光線繞射 。在本實施例中,各光束分離器Vgl至Vg4之間的距離可 以小於第6圖及第7圖之實施例的距離,因為僅需一半的 光束偏移即可產生TE及/或TM偏振的光線。 此外,第8圖還顯示如何補償波長漂移。( Δ λ) re 1 的補償是以對結合在一起之調變單元的影響均勻分佈為 基礎。由於必要的延遲層(一個有結構化,另外一個是平 面的,沒有結構化)的厚度大約只有1. 5 y m,因此即使是 不能忽略設置在4個平面上的體光栅Vgl、Vg2、Vg3、 099120396 表單編號A0101 第32頁/共66頁 0993364098-0 201107791
Vg4的厚度(每個厚度均為⑺以約,slm及偏振器WGP之間 的最終距離也會是DD<2a(適用於a在50/zm左右)。如果 a = 70ym ’則最終厚度])j)<a。如果8 = 20//111,則最終厚度 DD<3a ’因此對小的調變單元仍可使用沒有金屬線柵偏振 片(Wire Grid polarizer)的偏振器。 Ο Ο 如第6圖所示,在調變單元2及體光栅Vgl之間有一個;1/2 板。如果入射到調變單元1,2的光線只有一個可預先給 定的偏振,例如一個線性TE偏振,則需要設置一個;1/2 板。在這種情況下,通過調變單元2的光線會被λ /2板在 其偏振旋轉90度,這樣通過調變單元1的光線就會被偏振 成垂直於通過調變單元2的光線。如果八躲到調變單元1 ,2的光線已經被偏振成相變單元2 及體光柵Vgl之間設置;1/2板。換句話說就是通過調變單 元1的光線被偏振成不同於(例如垂直於)通過調變單元2 的光線,也就是分成通過將體光柵Vgl偏轉之調變單元的 光線及通過未將體光柵Vgl偏轉之另外一個調變單元的光 線。這個實施例適合於第7、8、13、14及17圖的情況。 角度幾何不必是<0. 5度^ 0. 1度的角度誤差是無關緊要的 。如果D<a,則0.3度的角度誤差是無關緊要的,也就是 說,即使是需要測量,以便補償所產生的效應,也可以 有這樣的誤差。這樣做的理由是,當D<a,未被繞射的光 線會被阻擋在變跡濾光鏡APF的平面上》 但是採用由兩個相同幾何的體光栅構成的構件三明治的 作法仍是必要的或是值得建議的。要重疊之波前的橫向 偏移是不會造成問題的,因為變跡濾光鏡的填隙因數小 於相位SLM的填隙因數,也就是說FFApD<FFsu。 099120396 表單編號A0101 第33頁/共66頁 0993364098-0 201107791 因此照亮面積的大小是固定不變的,而且是足夠均勻的 被照亮且僅含有共同堆高疊的波前部分,也就是說,即 使橫向偏移量達到5%也不會造成問題。換句話說,離開 調變元件(ME)之分波現有的橫向偏移,可以被設置在調 變元件(ME)之後的濾光鏡或光圈(例如傳輸特性可預先給 定的變跡濾光鏡或光圈幾何可預先給定的孔徑光圈)補償 。這種作法亦適用於第5圖至第7圖的實施例。 以透鏡或棱鏡進行反射式光束聚集 以下將描述反射式光束聚集的另外一種可能的方法,這 種方法是以使用透鏡及/或稜鏡或雙凸透銳及/或棱鏡陣 列為基礎。 在第18圖的實施例中,光學系統100包括一個雙凸透鏡L 及一個棱鏡陣列P。雙凸透鏡L的一個透鏡102及稜鏡陣列 P的一個稜鏡104各分配到SLM的兩個像素(未在第18圖中 繪出)。第18圖顯示來自兩個相互配合之像素的光束106 ,108、雙凸透鏡L的一個透鏡102及稜鏡陣列P的一個稜 鏡104。像素間距為p,在透鏡102之前的一個光束106, . ii 108的直徑為a,雙凸透鏡及棱鏡陣列之間的距離為d。 透鏡102將光束102,108分別聚焦,並將兩個光束106, 108聚集在一起。距離d略小於透族102的焦距,因此聚焦 的光束110,112在稜鏡陣列P的平面上仍間隔一段很小的 距離D。光束110,112到達棱鏡104不同的面。所選擇的 稜鏡角會使在棱鏡之後的光束114基本上朝相同的方向前 進。第18圖有繪出雙倍發散角2 0及雙倍光束收縮部分2w 〇 這種配置並不能將兩個光束106,108精確的聚集在一起 099120396 表單編號A0101 第34頁/共66頁 0993364098-0 201107791 ,而是仍有一段剩餘距離D。但是這個剩餘距離])比原本 的距離(也就是像素間距Ρ)小很多。因此光線到一繞射級 邊緣的光程差也會小很多,同時重建品質也較佳。 以下是一個數字例子,這個數字例子是根據下列簡化之 假設:雙凸透L及稜鏡陣列Ρ之間的距離等於焦距f,也就 是說d=f,以及光束是高斯光束。像素間距p = 5〇 。光 束間距應從p=50 縮小到D=p/10 = 5 yin。所選擇之光束 收縮部分使D = 2w。 以下的關係成立: Ο 0木w= λ / π (高斯光束的光束-參數乘精=高斯光束的發散 及光束收部分的比) Α :. a=2 0 木 f __ 1肩_ 1--¾ r . λ-,. d=2w : 如果利用這個配置將光束間距p從5〇 縮小到5以m,則 波長500nm的焦距為=0. 31mm。透鏡間距為〇. lmm時,透 鏡半徑約為0.15mm。 ’ Ο 雙凸透鏡L及稜鏡陣列P都是可以製作成大尺寸及校準的 光學元件。利用雙Λ透鏡L及稜鏡筆列ρ可以大幅縮小兩 個光束106 ’ 108之間的距離,以提高重建品質。 在第19圖的實施例中,光學系統1〇〇包括兩棱鏡陣列?1及 Ρ2,以及一個厚度為d的間隔玻璃g。第19圖顯示顯示來 自相互配合之SLM像素(未繪出)兩個的光束1〇6,1〇8, 這兩個光束在經過一未繪出的結構化延遲板後具有互相 垂直的偏振。 第一棱鏡陣列P1是由各向異性材料製成。第二稜鏡陣列 P2則是由雙折射材料製成。正常光束1〇8,112的偏振方 099120396 表單編號A0101 第35頁/共66頁 0993364098-0 201107791 向會不受偏轉的通過,但是反常光束1{)6,110的垂直偏 振方向則會被偏轉。這種效應類似於〇CU i ty公司生產之 2D/3D顯示器使用的雙折射雙凸透鏡。所選擇的正常折射 率與周圍材料的折射率相同。由於選擇不同的反常折射 率’因此反常光束會被偏轉。 由於位於下方的光束108到達平坦的交界面,因此在通過 棱鏡陣列1"1沒有被偏轉。光束108在進入間隔玻璃G後改 稱為光束112 ’光束112在棱鏡陣列P2也不會被偏轉,因 為其偏振方向使其是正常光束。由於位於上方的光束106 是反常光束’因此在稜鏡陣列P1及棱鏡陣列P2都會被偏 轉。這樣兩個光束丨〇6 ’ 108就會聚集成一個重疊光束 114 ’並以相同的方向離開光學系統。 以下是像素間距P=50#m的一個數字例子。玻璃G的厚度 d = 5〇〇Mm。位於上方的光束106必須在棱鏡陣列P1被偏 轉占=5. 7度。在角度很小的情況下: 5 = ( η 1 / n 2 -1) * α 其中α代表稜鏡角,^及^分別代襄聽鏡Ρ1及玻璃G周圍 材料的折射率。典型值為n^l. 65,n2 = l. 5,也就是說 折射率差為0. 15。因此可稜鏡角α=57度。
Ocuity公司生產的另外一種用途的雙折射雙凸透鏡的尺 寸已經做到數英吋的程度。因此以現有可界得之稜鏡陣 列、間隔玻璃及雙折射稜鏡陣列可以製造出大尺寸的三 明治式結構’以建到光束聚合的目的。 如第18圖所$ ’分波多工操作器可以具有透鏡裝置及稜 鏡裝置。透鏡裝置能夠將通過第-調變單元的光線106聚 焦在-個在光線傳播方向上位於透鏡裝 置之後的平面的 099120396 表單威 AG1G1 第 36 錄66 f 201107791 第一區域。透攀裝置能夠將通過第二調變單元的光線108 t焦在該平面的第二區域。稜鏡裝置位於該平面上。稜 娆I置能夠將被透鏡裝置聚焦在第一區域的光線偏轉到 〜個可預先給定的第一方向,以及將被聚焦在第二區域 的光線偏轉到一個可預先給定的第二方向。可預先給定 的第一及第二方向基本上是一致的。第一區域與第二區 域間隔一段距離。透鏡裝置具有一個雙凸透鏡L,稜鏡裝 置具有一個棱鏡陣列P。 Ο 第19圖的分波多工操作器具有一個第—稜鏡裝置及一個 第二棱鏡裝置。第一養鍊裝置能夠將通過笫一調變單元 的光線106偏轉到第一方向。通過第二調變:單元的光線 108則不會被偏轉。在光線傳播方向上,第二棱鏡裝置位 於第一稜鏡裝置之後,二者間隔的距離秦d。第二稜鏡裝 置能夠將被第一棱鏡裝置偏轉的光線11〇偏轉到一個可預 先給定的方向。未被偏轉的光線112不會被第二棱鏡裝置 偏轉。
第二棱裝裝置的稜鏡陣列P2具有雙折射稜鏡元件。通過 第一調變早元的光線106被偏振的方式使其可以被第一棱 鏡裝置的雙折射棱鏡元件偏轉。通過第二調變單元的光 線108被偏振的方式則使其不會被第二稜鏡裳置偏轉。 第一棱裝裝置的棱鏡陣列P1具有雙折射稜鏡元件。這些 稜鏡元件的配置方式使其僅被分配給通過第一調變單元 的光線106,而不會被分配給通過第二調變單元的光線 108。 第20圖顯示本發明的另外一個實施例。根據這個實施例 ,分波多工操作器具有至少兩種雙折射介質3¥1,SV2。 099120396 表單編號A0101 第37頁/共66頁 0993364098-0 201107791 在光線傳播方向上,在調變單元丨,2之前設有—種雙折 射”貝SV1在調變單元丄,2之後則設有另外一種雙折射 ’I貝SV2雙折射介質svl,SV2g自具有可預先給定的 光學特性。位於調變單Μ,2之前的雙折射介質SV1的光 學特性會使第-部分的光線在第—調變單元丨的方向被偏 轉一個可預先給定㈣―角度。第2_上方的點線代表 化個刀光線的光束剖面’下方則示範性的繪出另外兩 個光束。j Φ實際上要想像光束剖面是延伸到整個面。 另外-部分光線沒有被偏轉。這—部分光線的光束剖面 是以實現表示° 單元1,2之後的雙折射介質SV2 的光學特性會使另一部分的光線被偏轉一個可預先給定 的第二角度,但是並不會使一部分的光線被偏轉。所謂 兩種雙折射介質SV1,SV2的光學特性主要是指雙折射介 質SV1,SV2之光學軸及/或主轴的定向。圖式中是以雙箭 頭代表兩種雙折射介質SV1,SV2的光學軸,且二者的光 學軸基本上是相同定向。另外一種可能的成置方式是, 兩種雙折射介質SV1,SV2之光學轴的定向並非位於第2〇 圖的圖面上。雖然苐一雙折射介質SV1之方向上的光線原 則上可以是處於未被偏振的狀態,但是入射在第—雙折 射介質SV1上的光線最好還是處於一種可預先給定的線性 偏振狀態。 第20圖的兩種雙折射介質SV1,SV2,以及第13、14、17 及21圖的雙折射介質SP,SP1,SP2及SP3,都具有基本 上平面平行設置的交界面。 099120396 在第ZU圖的兩禋雙折射介質SV1 遲板
,該延遲板是一種又/ 2板。延遲板會將通過調變單 第38頁/共66頁 M 表單編號A0101 201107791 兀1 2的光線的偏振方向旋轉90度。 在光線傳播方向上,士… 之 前的光圈裝置ΒΑ,其Π設置在第一雙折射介質, 、作用疋將未被偏轉的光線部分遮擋 二調變單元2的方 說,光圈襞置BA且士《 積基本上和調變單有早—的光圈B,且光圈B的橫斷面面 位使其能夠將每或2的橫斷面面積相同。光圈B的定 入射光線照到。❾Γ二調鮮元2遮蓋住,使其免於被 Ο 變單元2。為了簡1 就可以防止未被偏轉的光線通過調 化圖面起見,第2〇圖是將各個袓件以合 離方式單獨㈣n 職件以刀 的社構,…際上這些組件可以形成三明治式 料構,也錢Μ彼此直機謂 對第20圖的配置方 ' : 單元1,2及-個_观有利的作法是將調變 20圖中繪出的偏轉-稜族單元裝 跡濾光鏡)之間的距 Μ 4置或變 更小的程度。第2。圖: 之裝置的相應距離 0圖的裝置對於寬帶光譜及窄帶 〇 光線的光束聚集都特別有利。透過第20圖的裝置可以實 現對稱的光束分割及光束聚集,這樣-方面可以縮小光 學波長的偏差’及/或另一方面可以應用重叠的波前(也 就是組合的波前)。這樣就可以使光調變器出口處的兩個 重疊的調變單元1,2的繞射圖具有相同的強度分佈及相 位分佈(包括偏振狀態的正交性)。將這種光調變器用於 全像顯示時,這一點對優良的全像圖重建是很重要的。 同樣的,降低裝置中通過兩個相鄰調變單元1,2之光線 的串擾對於優良的全像圖重建也是很重要的。 第22圖顯示另外一種實施例,這種實施例可以實現和第 099120396 0993364098-0 表單編號Α0101 第39頁/共66頁 201107791 20圖之實施例相同的功能。第20圖的實施例是使用反射 構件’也就是兩種雙折射介ySV;[,SV2 ◊第22圖的實施 例則是使用繞射構件,也就是構成體光栅形式的偏轉層
Vgl ’ Vg2 ’ Vg3,Vg4。在光線傳播方向上’偏轉層 ,Vg2位於調變單元i,2之前。在光線傳播方向上,偏轉 層Vg3,Vg4位於調變單元1,2之後。未被光圈遮擋且入 射到第一偏轉層Vgi的光線是未偏振的,但是各偏振部分 都具有均勻的分佈,或具有一可預先給定的偏振狀態, 例如被線性偏振。 第一偏轉層Vgl能夠將光線分割成兩個分光束。其中一個 分光束基本上不會被偏轉,而且是被線性偏振,例如具 有一個TE偏振(在第22圖中以;點線標示)。另外一個分光 束會被偏轉一可預先給定的角度,而且同樣也是被線性 偏振,例如具有一個TM偏振(在第22圖中以虛線標不)。 第二偏轉層Vg2與第一偏轉層Vgl平行,第二偏轉層Vg2 不會將未被偏轉的光線偏轉,但是會將被偏轉一可預先 給定的角度的光線偏轉另外一個角度。這兩個偏轉角度 基本上是一樣大的,也就是60度。未被偏轉的光線會在 其偏振方向上被位於第二偏轉層Vg2之後的結構化延遲板 (λ/2板)旋轉90度。同樣的,通過調變單元1,2的光線 也具有基本上相同的偏振狀態。 調變單元1,2能夠改變與其交互作用之光線的相位。在 調變單元1,2及第三偏轉層Vg3之間設有另外一個結構化 延遲板(λ/2板),其作用是將通過調變單元2之光線的偏 振方向旋轉90度。光線入射到第三偏轉層Vg3,第三偏轉 099120396 層Vg3不會將通過調變單元2的光線偏轉 表單煸號A0101 第40頁/共66頁 ,但是會將通過 0993364098-0 調變單元1的光線偏轉一可預先給定的角度。第四偏轉層 Vg4與第二偏轉層Vg3平行,第四偏轉層vg4不會將未被 第二偏轉層Vg3偏轉的光線偏轉,但是會將被第三偏轉層 Vg3偏轉一可預先給定的角度的光線偏轉另外一個角度。 這兩個偏轉角度基本上是一樣大的。這樣通過兩個調變 單元1,2的光束就會被聚集在一起,並以基本上相同的 方向傳播出去。如果兩個調變單元1,2實現基本上相同 的相位,則兩個分光束的光學波長基本上是相同的。 有些調變單元1,2或SLM不必以預先給定的輸入偏振工 作。在這種情況下,可以不必在調變單元平面之設設置 結構化延遲板,同時可以用一個未結構化的延遲板(也就 疋未結構化的半波長板)取代直接接在調變單元平面正之 後的第二結構化延遲板。一 對RGB(紅綠藍)顯示而言,也就是對使痛本同波長的光線 顯示而言,可以在每一個偏轉層乂&1至^4内對與光線的 各個波長適配的3種不同的體先柵交錯曝光。當然第22圖 的裝置也可以補充行狀、列狀'或矩陣狀排列的組件,也 就是第22圖中的組件也可以重複設置在圖面上方及/或下 方,或甚至是圖面之外(可與第2〇圖比較)。 以光線傳播方向為準,以上圖式中的分波多工操作器通 常是直接設置在調變場之調變單元之後。但是也可以將 圖式中的分波多工操作器設置在其他位置。例如可以在 調變場及分波多工操作器之間設置另外一個光學構件。 因此以光線傳播方向為準,可以將如圖式中及/或申請專 利範圍主張之分波多工操作器設置在另外一個光學構件 之後。例如這另外一個光學構件可以是一個照明單元, 表單編號A0101 第41頁/共66頁 201107791 例如 DE 1 0 2009 028 或 984.4 TW 099120342 描述的 照明單元。因此輸入耦合到這個照明單元的光線可以基 本上垂直於其表面(平行於調變場的表面)射出,並傳播 到一個反射式調變場。在來自照明單元的光線被調變場 的調變單元調變及反射後(例如在調變場的一個反射層被 反射)後,調變過的光線會以基本上沒有偏轉的方式通過 照明單元,然後入射到分波多工操作器。分波多工操作 器係設置在照明卓元背對調變場的那一面上。為了讓在 調變場被反射及調變的光線可以不受阻礙的通過照明裝 置’在照明裝置及調變場之間有設置一拇應的薄膜,其 作用是將每次通過的光線的偏振方向旋轉一個角度(例如 45度)。 最後要特別指出的是,以上提及的所有實施例僅是用來 說明本發明主張權利的理論,但是本發明的内容並不受 這些實施例的限制。 引用文獻: [1] Chulwoo Oh and Michale J. Escuti: Achromatic polarization gratings as highly efficient thin-film polarizing beamsplitters for broadband light, Proc. SPIE, Vol.6682, 668211, 2007.
[2] Kim. Et. al: Wide angle nonraechanical beam steering using thin liquid crystal polarization gratings, Proc. SPIE, Vol.7093, 709302, 2008. 【實施方式】 099120396 第42頁/共66頁 表單編號A0101 201107791 [0004] [0005]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本發明之空間燈光調變器的一個細部斷面圖。 第2圖:對射出的調變過的分波進行光學多工的光學多工 操作器的第一種實施方式,此種實施方式具有微棱鏡場 及體光柵。 第3圖:對射出的調變過的分波進行光學多工的光學多工 操作器的第二種實施方式,此種實施方式具有微稜鏡場 ❹ 及體光柵,且使用的是繞射光線。 第4圖:對射出的調變過的分波進行光學多工的光學多工 操作器的第三種實施方式,此種實施方式使用的是繞射 光線,並以帶有孔眼光圈的空間濾波器濾出未繞射的光 線。 第5圖:對射出的調變過的分波進行光學多工的光學多工 操作器的第四種實施方式,此種實施方式具有一個偏振 光波分離器。 ❹ 第6圖至第8圖:各顯示一種具有偏振光束分離器的光學 多工實施方式,其中該偏振光束分離器會隨光波波長的 改變被補償。 第9圖:先前技術[2]之偏振光柵的作用方式。 第10圖:在體光柵(非對稱)内的光束路徑。 第11圖:在偏振光柵配置(非對稱)内的光束路徑。 第12圖: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 第13圖及第14圖:各顯示本發明的另外一個實施例。 第15圖:由複雜值像素結合成之相位像素的空間多工。 099120396 第16圖:左邊是一個“中性密度“變跡函數,右邊是一 表單編號A0101 第43頁/共66頁 0993364098-0 201107791 個橫向移動的顏色選擇變跡函數。 第17圖至第22圖:各顯示本發明的另外一個實施例。 [0006]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SLM空間燈光調變器 Μ E調變元件 Ρ01第一個調變單元 Ρ02第二個調變單元 LW相干光場 CU調變控制單元 LWPn 9分波 U _ Z Μ光學多工操作器的場 ΙΠ-U2光波偏轉元件 Π1 n9平行的光學轴 a01 、 a02 Λ 共同光學軸 a0 PA微棱鏡場 BG立體全像圖 L1-L2遠焦聚焦場系統 AP多孔格光圈 TFA望遠鏡濾波場 Pol調變光波分離器 S-pol、P-pol偏振元件 BP雙折射平板 Vgl第一偏轉層 Vg2第二偏轉層 Vg3第三偏轉層 099120396 Vg4第四偏轉層 表單編號A0101 第44頁/共66頁 0993364098-0 201107791 TE調變單元1的分波 ΤΜ調變單元2的分波 L雙凸透鏡 Ρ棱鏡陣列 Ρ1 第一稜鏡陣列 Ρ2 第二棱鏡陣列 G 間隔玻璃 SV1、SV2 雙折射介質 Ο 099120396 表單編號A0101 第45頁/共66頁 0993364098-0
Claims (1)
- 201107791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光調變器,具有至少一個調變場,該至少一個調變場 具有不連續的可編碼調變單元(P01,P02)。調變單元 (P01,P02)組合成調變元件(ME),其中以傳播中的光波 場(LW)的傳播方向為準,調變場(ME)内每一個調變元件 (ME)的調變單元(P01,P02)都是彼此相鄰排列,而且每 一個調變元件(ME)都能夠以一個可預先給定的不連續的 複雜物件掃瞄值編碼,以便將空間配置的物件光點全像重 建,其特徵為:分波多工操作器配屬於調變場(ME)的該 調變單元(P01,P02),該分波多工操作器可以為每一個 調變元件(ME)將經該調變單元(P01,P02)調變的分波透 過反射或繞射在輸出端聚合成一個調變過的分波多工,以 便使該調變元件(ME)的調變過的分波多工基本上在一個 共同的地點以基本上相同的傳播方向發射出去。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光調變器,其特徵為:分波多工 操作器含有至少一個立體全像圖。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的光調變器,其特徵為:分 波多工操作器含有雙折射的光學成分。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中任一項的光調變器,其特 徵為:分波多工操作器具有偏振層,其作用是賦予從調變 元件(ME)的每一個調變單元(P01,P02)射出的分波一個 特有的光極性。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光調變器,其特徵為:分波多工 操作器具有一平面平行光學板,該光學板具有結構化立體 全像圖元件,其中立體全像圖被結構化為調變元件(ME) 099120396 表單編號A0101 第46頁/共66頁 0993364098-0 201107791 6 . Ο 8 . 〇 ίο 099120396 的調變單元(PQ1,PQ2)被分配到不同的立體全像圖元件 ’這些立體全像圖元件使平面平行光學板内的光學傳輸軸 向彼此傾斜’ 24樣相同調變元件(ME)的調變單元(P(H, P02)的調變過的光波元件就會從—個共同位置離開平面 平行光學板。 如申明專利範圍第1項的光調變器,其特徵為:每一個調 變凡件(ME)都具有至少一個調變單元(pQ1,p()2),其作 用是對分波的相位及/或振幅進行不連續制。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的光調變器,其特徵為:單一調變 元件(ME)的調變單元(P01,P02)是以排成行或列的方式 組合’其中在調變元件(ME)的調變單元<'Ρ〇1,P〇2)上設 有濾膜條紋,其作用是賦予調變元件(ME)的,一個調變 單元(P01 ’ P02)對光傳輸的一個特有的極性及/或偏振。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7項中任一項的光調變器,其特 徵為:可透過賦予通過一個調變單元(P01,P02)之分波 一個可預先給定的相位移,以抵消通過不同調變單元 (P01,P02)之分波的相位差。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8項中任一項的光調變器,其特 徵為:透過設置在調變元件(ME)之後的濾光鏡或光圈, 例如傳輸特性可預先給定的變跡濾光鏡或光圈幾何可預先 給定的孔徑光圈,可以抵消離開調變元件(ME)的分波的 橫向位移。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9項中仕一項的光調變器,其特 徵為:分波多工操作器具有至少一個偏振器及第一及第二 偏轉層(Vgl ’Vg2),偏振器可賦予通過第一調變單元 (1)的光線一可預先給定的第一偏振,以及可賦予通過第 表單編號A0101 第47頁/共66頁 0993364098-0 201107791 二調變單元(2)的光線一可預先給定的第二偏振,其中可 預先給定的第一偏振是一線性偏振且垂直於可預先給定的 第二線性偏振,或是可預先給定的第一偏振是一圓偏振且 其旋轉方向與可預先給定的第二圓偏振相反,在光線傳播 方向上,第一偏轉層(Vgl)位於偏振器之後,同時在光線 傳播方向上,第一偏轉層(Vgl)位於第一偏轉層(Vg2)之 後,且二者相距一可預先給定的距離(d)。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的光調變器,其特徵為:第一偏轉 層(Vgl)的光學特性是基本上不會將通過第一調變單元 # (1) 的光線偏轉,但是會將通過第二調變單元(2)的光線 偏轉一可預先給定的第一角度。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或第11項的光調變器,其特徵為 :第二偏轉層(Vg2)的光學特性是基本上不會將通過第一 - 調變單元(1)的光線偏轉,但是會將通過第二調變單元 (2) 的光線偏轉一可預先給定的第二角度,其中可預先給 定的第二角度的大小基本上等於可預先給定的第一角度。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至第12項中任一項的光調變器, γ U 其特徵為:在光線傳播方向上,第三及第四偏轉層(Vg3 ,Vg4)位於第二偏轉層(Vg2)之後,且分別與第二偏轉層 (Vg2)間隔一可預先給定的距離,第三偏轉層(Vg3)的光 學特性是會將通過第一調變單元(1)的光線偏轉一可預先 給定的第三角度,但是基本上不會將通過第二調變單元 (2)的光線偏轉。第四偏轉層(Vg4)的光學特性是會將通 過第一調變單元(1)的光線偏轉一可預先給定的第四角度 ,但是基本上不會將通過第二調變單元(2)的光線偏轉, 其中可預先給定的第三角度的大小基本上等於可預先給定 099120396 表單編號A0101 第48頁/共66頁 0993364098-0 201107791 的第四角度。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至第13項中任一項的光調變器, 其特徵為:偏振器具有一個最好是製作成λ/2板的延遲板 ,且該延遲板分為多個不同定向的區域,或是偏振器具有 一個最好是製作成又/ 2板的第一延遲板及一個第二延遲板 ,其中第一延遲板具有第一定向,第二延遲板具有第二定 向,其中具有第一定向的第一延遲板配屬於通過第一調變 單元(1)的光線,具有第二定向的第二延遲板配屬於通過 第一調變單元(2)的光線。 ^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的光調變器,其特徵為:第一偏轉 層(Pgl)的光學特性是會將通過第一調變單元(Ρ01)的光 線朝第一方向偏轉一可預先給定的第一角度,以及將通過 . 第二調變單元(P02)的光線朝第二方向偏轉一可預先給定 的第二角度。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或第15項的光調變器,其特徵為 :第二偏轉層(Pg2)的光學特性是會將通過第一調變單元 (P01)的光線偏轉第二角度,以及將通過第二調變單元 Ο (P02)的光線偏轉第一角度,其中第一角度的大小基本上 等於第二角度。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或第16項的光調變器,其特徵為 :偏振器具有一個最好是製作成又/4板的延遲板,且該延 遲板分為多個不同定向的區域,或是偏振器具有一個最好 是製作成;I /4板的第一延遲板及一個第二延遲板,其中第 一延遲板具有第一定向,第二延遲板具有第二定向,其中 具有第一定向的第一延遲板配屬於通過第一調變單元 (P01)的光線,具有第二定向的第二延遲板配屬於通過第 099120396 表單編號A0101 第49頁/共66頁 0993364098-0 201107791 18 . 19 · 20 . 21 . 22 一調變單元(P02)的光線。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至第17項中任一項的光調變器, 其特徵為:偏轉層(Vgl,Vg2,Vg3,Vg4,Pgl,Pg2) 是具有全像圖及/或體光栅及/或布拉格光柵的層或是具有 偏振光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0項至第18項中任一項的光 調變裝置,其特徵為:分波多工操作器具有至少一個偏振 器及至少一種光學特性可預先給定之雙折射介質(SP), 其中偏振器可賦予通過第一調變單元(P01)的光線一個可 預先給定的第一偏振,以及賦予通過第二調變單元(P02) 的光線一個可預先給定的第二偏振,其中可預先給定的第 一偏振可以是垂直於可預先給定的第二偏振,同時在光線 傳播方向上,雙折射介質(SP)係設置在偏振器及/或第一 及第二調變單元(P01,P02)之後。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的光調變器,其特徵為:雙折射介 質(SP)的光學特性是基本上不會將通過第一調變單元 (P01)的光線偏轉,但是會將通過第二調變單元(P02)的 光線偏轉一可預先給定的角度。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的光調變器,其特徵為:雙折射介 質(SP)會將通過第二調變單元(P02)的光線在雙折射介質 (SP)的輸入端;交界面上偏轉一可預先給定的第一角度, 以及在與輸入端交界面平面平行的輸出端交界面上偏轉一 可預先給定的第二角度,其中以帶有一平行位移之方式射 出之光線的可預先給定的第二角度的大小可以是基本上等 於可預先給定的第一角度。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至第21項中任一項的光調變器, 099120396 表單編號A0101 第50頁/共66頁 0993364098-0 201107791 其特徵為:在光線傳播方向上,在具有正常或反常色散之 雙折射介質(SP1)的後面設置另外一個具有反常或正常色 散之雙折射介質(SP2),這兩種雙折射介質(SP1,SP2) 的厚度比是可以預先給定的,而且最好是根據這兩種雙折 射介質(SP1,SP2)對至少兩種可預先給定之波長的光線( 例如綠光)的折射率差的比例決定二者的厚度比。 2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至第22項中任一項的光調變器, 其特徵為:在光線傳播方向上,將另外一種雙折射介質 (SP3)設置在雙折射介質(SP)的後面,其中另外一種雙折 J 射介質(SP3)的光學特隹是會將通過第一調變單元(ροι) 的光線在另外一種雙折射介質、(S;P3)的輸入端交界面上偏 轉一可預先給定的第三角度,以及在與輸入端交界面平面 平行的輸出端交界面上偏轉一可預先給定的第四角度,其 中另外一種雙折射介質(SP3)基本上不會將通過第二調變 單元(P02)的光線偏轉,其中。可預先給定的第三角度的 大小可以是基本上等於可以帶有一平行位移之方式射出之 、光線的可預先給定的第三角度的大小可以是基本上等於可 預先給定的第茜角度。 1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至第23項中任一項的光調變器, 其特徵為:在光線傳播方向上,將一個作為分析器的偏振 器(ffGP,P〇l)設置在雙折射介質(SP ; SP1,SP2,SP3) 或偏轉層(Vgl ’ Vg2 ’ v§3 ’ ’ Pgl,Pg2)之後。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24項中任一項的光調變器,其 特徵為:分波多說操作器含有至少兩種雙折射介質(SV1 ,SV2),在光線傳播方向上,在調變單元(1,2)的前面 及後面各設有一種光學特性可預先給定的雙折射介質 0993364098-0 099120396 表單編號A0101 第51頁/共66頁 201107791 (SVl,SV2),其中設置在調變單元(1,2)之前的雙折射 介質(SV1)的光學特性會將第一部分的光線朝第一調變單 元(10的方向偏轉一可預先給定的第一角度,但是不會將 另外一部分的光線偏轉,其中置在調變單元之後的雙折射 介質(SV2)的光學特性會將另外一部分的光線偏轉一可預 先給定的第二角度,但是不會將第一部分的光線偏轉。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的光調變器,其特徵為:該至少兩 種雙折射介質(SV1,SV2)具有基本上平面平行的交界面 ,及/或在兩種雙折射介質(SV1,SV2)之間設有一個延遲 板,而且最好是;I/2的延遲板。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或第26項的光調變器,其特徵為 :在光線傳播方向上,在第一雙折射介質(SV1)之前設有 一個光圈裝置,其作用是將未被偏轉的光線部分遮擋住, 以免這些光線朝第二調變單元(2)的方向傳播。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27項中任一項的光調變器,其 特徵為:分波多工操作器具有一個透鏡裝置及一個棱鏡裝 置,其中透鏡裝置能夠將通過第一調變單元的光線(106) 聚焦在一個在光線傳播方向上位於透鏡裝置之後的平面的 第一區域,以及能夠將通過第二調變單元的光線(108)聚 焦在該平面的第二區域,其中稜鏡裝置能夠將聚焦在第一 區域的光線偏轉到一個可預先給定的第一方向,以及將聚 焦在第二區域的光線偏轉到一個可預先給定的第二方向, 而且可預先給定的第一及第二方向基本上是一致的。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的光調變器,其特徵為:第一區域 與第二區域間隔一段距離,及/或透鏡裝置具有一個雙凸 透鏡(L),棱鏡裝置具有一個棱鏡陣列(P)。 099120396 表單編號A0101 第52頁/共66頁 0993364098-0 201107791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27項中任一項的光調變器,其 特徵為:分波多工操作器具有一個第一棱鏡裝置及一個第 二棱鏡裝置,其中第一稜鏡裝置能夠將通過第一調變單元 的光線(106)偏轉到第一方向,但是不會將通過第二調變 • 單元的光線(108)偏轉,在光線傳播方向上,第二稜鏡裝 置位於第一棱鏡裝置之後,二者間隔的距離為(d),第二 棱鏡裝置能夠將被第一稜鏡裝置偏轉的光線(11〇)偏轉到 一個可預先給定的方向,但是不會將未被偏轉的光線112 偏轉。 3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0項的光調變器,其特徵為:第二棱裝 裝置的棱鏡陣列(P2)具有雙折射稜鏡元件,其中通過第 一調變單元的光線(106)被偏振的方式使其可以被第二棱 - 鏡裝置的雙折射棱鏡元件偏轉,通過第二調變單元的光線 (108)被偏振的方式則使其不會被第二棱鍊裝置偏轉。 3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0項或第31項的光調變器,其特徵為 :第一棱鏡裝置的稜鏡陣歹-(P丨)具有棱鏡元件,這些稜 ^ 鏡元件的配置方式使其僅被分配給通過第一調變單元的光 線(106),而不會被分配給通過第二調變單元的光線 (108)。 33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2項中任一項的光調變器,其 特徵為:具有一個變跡構件(ApF),此變跡構件(APF)作 用在調變元件(ME)之聚合光束的調變過的分波多工上, 其中變跡構件(APF)具有一個基本上與所使用之光波的波 長無關、且垂直於光線傳播方向的中性強度剖面。 099120396 34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2項中任一項的光調變器,其 特徵為:具有一個變跡構件(APFC),此變跡構件(ApFc) 表單编號A〇m 第53頁/共66頁 0993364098-0 201107791 作用在調變元件(ME)之聚合光束的調變過的分波多工上 ,其中變跡構件(APFC)具有至少兩個基本上與所使用之 光線的波長相關的強度剖面,這些強度剖面在一與光線傳 播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相互橫向位移一可預先給定的值,其 中這些強度剖面可以在光線傳播方向上依序設置在 (APFSR,APFSG,APFSB)等單一層上。 099120396 表單編號A0101 第54頁/共66頁 0993364098-0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EP09163528 | 2009-06-23 | ||
DE102009044910.8A DE102009044910B4 (de) | 2009-06-23 | 2009-09-23 | Räumliche Lichtmodulationseinrichtung zum Modulieren eines Wellenfeldes mit komplexer Information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107791A true TW201107791A (en) | 2011-03-01 |
Family
ID=432180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099120396A TW201107791A (en) | 2009-06-23 | 2010-06-23 | Three-dimensional light modulation arrangement for modulating a wave field having complex information |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 Link |
---|---|
US (3) | US10234821B2 (zh) |
EP (1) | EP2446324A1 (zh) |
JP (1) | JP2012530951A (zh) |
KR (4) | KR101720759B1 (zh) |
CN (1) | CN102483604B (zh) |
CA (1) | CA2766697A1 (zh) |
DE (1) | DE102009044910B4 (zh) |
TW (1) | TW201107791A (zh) |
WO (1) | WO2010149588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629512B (zh) * | 2012-02-14 | 2018-07-11 | 喜瑞爾工業公司 | 雙折射體,光束組合裝置及製造雙折射體方法 |
TWI695197B (zh) * | 2019-09-06 | 2020-06-01 |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 雙向光傳輸系統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2251546B1 (ko) | 2010-07-06 | 2021-05-14 | 시리얼 테크놀로지즈 에스.에이. | 홀로그래픽 또는 입체 디스플레이를 위한 빔 확장 및 각종 콜리메이터 |
US9406166B2 (en) | 2010-11-08 | 2016-08-02 | Seereal Technologies S.A. | Display device, in particular a head-mounted display, based on temporal and spatial multiplexing of hologram tiles |
DE102010064383B4 (de) | 2010-12-22 | 2015-10-29 | Seereal Technologies S.A. | Lichtmodulationseinrichtung |
DE102011005154B4 (de) | 2010-12-22 | 2022-03-31 | Seereal Technologies S.A. | Lichtmodulationsvorrichtung für ein holographisches oder ein autostereoskopisches Display |
WO2012085045A1 (de) | 2010-12-22 | 2012-06-28 | Seereal Technologies S.A. | Kombinierte lichtmodulationsvorrichtung zur benutzernachführung |
DE102012207218A1 (de) | 2011-06-06 | 2012-12-06 | Seereal Technologies S.A. |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Volumenhologramms |
DE102012104900B4 (de) | 2011-06-06 | 2020-08-13 | Seereal Technologies S.A.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schichtweisen Erzeugung dünner Volumengitterstapel, Strahlvereiniger für ein holografisches Display sowie Solarmodul und Hologrammbauteil |
KR101857818B1 (ko) * | 2011-11-16 | 2018-05-14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패턴드 반파장 지연판을 이용한 광 결합 패널 및 그 제조 방법 |
KR101507202B1 (ko) * | 2011-11-16 | 2015-04-08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투과형 액정표시패널을 이용한 공간 광 변조 패널 및 이를 이용한 입체 영상 표시장치 |
WO2013165345A1 (en) * | 2012-04-30 | 2013-11-07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System and method of presenting 3d images for a display |
KR101910980B1 (ko) * | 2012-06-01 | 2018-10-2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복합 공간 광 변조기 및 이를 채용한 홀로그래픽 3차원 영상 표시 장치 |
KR20130139706A (ko) * | 2012-06-13 | 2013-12-2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복합 공간 광 변조기 및 이를 포함한 홀로그래픽 3차원 영상 표시 장치 |
WO2014053164A1 (en) | 2012-10-01 | 2014-04-10 | Seereal Technologies S.A. | Controllable device for phase modulation of coherent light |
KR101939271B1 (ko) | 2012-10-25 | 2019-01-1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복합 공간 광 변조기 및 이를 포함한 3차원 영상 표시 장치 |
US9442460B2 (en) * | 2012-10-31 | 2016-09-13 | Lg Display Co., Ltd. | Digital hologram display device |
EP2762956B1 (en) * | 2013-01-30 | 2018-03-14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Complex spatial light modulator and 3d image display including the same |
CN103149688A (zh) * | 2013-03-15 | 2013-06-12 | 华中科技大学 | 基于空间光调制器的干涉光束完全重合的同轴干涉系统 |
KR102050504B1 (ko) * | 2013-05-16 | 2019-11-2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복합 공간 광 변조기 및 이를 포함한 3차원 영상 표시 장치 |
US20190324181A1 (en) * | 2013-10-23 | 2019-10-24 | 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 Research Foundation, Inc. | Large Bandwidth Volume Holographic Phase Converter Apparatus,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
KR102148418B1 (ko) | 2013-12-06 | 2020-08-2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복합 공간 광 변조기 및 이를 포함한 3차원 영상 표시 장치 |
KR102188077B1 (ko) * | 2013-12-11 | 2020-12-0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빔 결합/분배 변조기. 이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공간 광 변조 방법 |
KR102163735B1 (ko) | 2014-01-17 | 2020-10-0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복합 공간 광 변조기 및 이를 포함한 3차원 영상 표시 장치 |
KR102208960B1 (ko) | 2014-04-09 | 2021-01-2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홀로그래픽 디스플레이 |
KR101803320B1 (ko) | 2014-05-12 | 2017-12-05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복소 공간 광 변조기의 제조 방법 |
KR102257249B1 (ko) | 2014-07-08 | 2021-05-2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홀로그래픽 3차원 영상 표시 장치 및 방법 |
JP6466106B2 (ja) | 2014-09-02 | 2019-02-06 | 浜松ホトニクス株式会社 | 光変調装置および光学システム |
US10054793B2 (en) | 2014-10-10 | 2018-08-2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Holographic display apparatus and holographic display method |
KR102384223B1 (ko) | 2015-02-26 | 2022-04-0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3차원 영상 표시용 광 변조 신호 형성 방법, 3차원 영상 표시 방법 및 장치 |
WO2017015051A1 (en) * | 2015-07-17 | 2017-01-26 | Abl Ip Holding Llc | Software configurable lighting device |
EP3325401A1 (en) | 2015-07-17 | 2018-05-30 | ABL IP Holding LLC | Systems and methods to provide configuration data to a software configurable lighting device |
CN106647212B (zh) * | 2015-11-03 | 2019-06-04 | 北京理工大学 | 一种全息三维显示方法及系统 |
US11106049B2 (en) | 2016-01-04 | 2021-08-31 | Ultra-D Coöperatief U.A. | 3D display apparatus |
JP2019039940A (ja) * | 2016-01-07 | 2019-03-14 | 国立研究開発法人産業技術総合研究所 | 円偏光入出力装置 |
KR102481581B1 (ko) * | 2016-07-13 | 2022-12-26 | 시리얼 테크놀로지즈 에스.에이. |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CN106227017B (zh) * | 2016-09-09 | 2018-12-2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反射式全息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
DE102016217785A1 (de) | 2016-09-16 | 2018-03-22 |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 Optische Anordnung zur Erzeugung von Lichtfeldverteilungen und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r optischen Anordnung |
KR102635809B1 (ko) * | 2016-09-29 | 2024-02-08 | 시리얼 테크놀로지즈 에스.에이. | 광 변조기의 인접하게 배치된 픽셀과 상호 작용하는 광 빔을 결합하기 위한 장치 |
JP6701500B2 (ja) * | 2016-10-13 | 2020-05-27 | エルジー・ケム・リミテッド | 光孤立装置 |
CN110291467B (zh) * | 2017-02-15 | 2023-07-21 | 阿康尼亚全像有限责任公司 | 倾斜照明器 |
US10930710B2 (en) * | 2017-05-04 | 2021-02-23 | Apple Inc. | Display with nanostructure angle-of-view adjustment structures |
JP7222968B2 (ja) | 2017-07-13 | 2023-02-15 | シーリアル テクノロジーズ ソシエテ アノニム | 視野を拡大するためのディスプレイデバイス |
SG11202006952XA (en) * | 2018-01-24 | 2020-08-28 | Harvard College | Polarization state generation with a metasurface |
US11982906B1 (en) * | 2018-03-05 | 2024-05-14 | Beam Engineering For Advanced Measurements Co. | Polarization-independent diffractive optical structures |
CN110448265B (zh) * | 2018-05-08 | 2021-07-27 | 广西师范学院 | 一种双折射晶体快拍穆勒矩阵成像测偏眼底系统 |
DE102018117001A1 (de) * | 2018-07-13 | 2020-01-16 | Carl Zeiss Jena Gmbh | Leuchteinrichtung für Fahrzeuge |
US11360218B2 (en) * | 2018-09-21 | 2022-06-14 | Aptiv Technologies Limited | Wide field-of-view lidar optical assembly and system |
CN109491189A (zh) * | 2018-11-28 | 2019-03-19 | 北京华捷艾米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斑点投影模组 |
FR3093821B1 (fr) | 2019-03-14 | 2021-04-16 | Horiba France Sas | Dispositif séparateur de polarisation, interféromètre différentiel et microscope optique à contraste différentiel comprenant un tel dispositif |
WO2021122988A1 (de) | 2019-12-20 | 2021-06-24 | Seereal Technologies S.A. | Lichtmodulationsvorrichtung mit hoher lichteffizienz |
WO2022055315A1 (ko) * | 2020-09-14 | 2022-03-17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홀로그래픽 광학 소자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
KR20220131037A (ko) | 2021-03-19 | 2022-09-2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복소 광 변조기, 홀로그래픽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홀로그램 패턴 생성 방법 |
GB202105474D0 (en) * | 2021-04-16 | 2021-06-02 | Vividq Ltd | Holographic displays and methods |
US11927769B2 (en) | 2022-03-31 | 2024-03-12 | Metalenz, Inc. | Polarization sorting metasurface microlens array devic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NL6918301A (zh) | 1969-12-05 | 1971-06-08 | ||
US4547037A (en) * | 1980-10-16 | 1985-10-15 |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 Holographic method for producing desired wavefront transformations |
US4703993A (en) * | 1984-12-19 | 1987-11-03 | American Telephone And Telegraph Company, At&T Bell Laboratories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a device for optically interconnecting optical devices |
JPH05216386A (ja) * | 1991-10-11 | 1993-08-27 | Internatl Business Mach Corp <Ibm> | ホログラム・システム |
US5416618A (en) | 1992-11-10 | 1995-05-16 |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Administrator Of The National Aeronautics & Space Administration | Full complex modulation using two one-parameter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
JPH0746633A (ja) * | 1993-02-23 | 1995-02-14 | Fujitsu Ltd | 偏光制御型空間光スイッチ |
JPH0821927A (ja) * | 1994-07-08 | 1996-01-23 | Ricoh Opt Ind Co Ltd | 光情報合成光学装置 |
US5740288A (en) | 1995-02-22 | 1998-04-14 | E-Tek Dynamics, Inc. | Variable polarization beam splitter, combiner and mixer |
GB2330471A (en) * | 1997-10-15 | 1999-04-21 | Secr Defence | Production of moving images for holography |
WO2000007066A1 (en) * | 1998-07-29 | 2000-02-10 | Digilens, Inc. | In-line infinity display system employing one or more switchable holographic optical elements |
JP2000155297A (ja) * | 1998-11-24 | 2000-06-06 | Sony Corp | 空間変調器、ホログラム記録再生装置及び光情報処理装置 |
JP3487499B2 (ja) * | 1999-03-10 | 2004-01-19 |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 三次元ホログラム表示装置 |
JP2000298293A (ja) * | 1999-04-15 | 2000-10-24 | Mr System Kenkyusho:Kk | 光変調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3次元像再生装置 |
US6282025B1 (en) | 1999-08-02 | 2001-08-28 | New Focus, Inc. | Optical polarization beam combiner/splitter |
JP2002014419A (ja) | 2000-06-28 | 2002-01-18 | Seiko Epson Corp | プロジェクタ |
US6630289B1 (en) | 2000-08-22 | 2003-10-07 |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Photo-patterned light polarizing films |
AU2002233917A1 (en) | 2000-09-14 | 2002-05-06 | Jr. Jacob L. Kuykendall | Method and system using holographic methodologies for all-optical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high bandwidth signals |
GB2368133A (en) * | 2000-10-13 | 2002-04-24 | Sharp Kk | Polarisation conversion system, optical lens array and projection display system |
US6441961B1 (en) * | 2000-10-30 | 2002-08-27 | Oplink Communications, Inc. | Folded optical interleaver with optional routing capability |
US6757451B2 (en) * | 2001-02-26 | 2004-06-29 | Jds Uniphase Corporation | Optical circulator |
GB2384318A (en) | 2002-01-18 | 2003-07-23 | Sharp Kk | Method of making a passive patterned retarder |
GB2398130A (en) * | 2003-02-05 | 2004-08-11 | Ocuity Ltd | Switchable active lens for display apparatus |
FR2851055B1 (fr) * | 2003-02-12 | 2005-04-15 | Optogone Sa | Dispositif de modulation spatiale d'un faisceau lumineux, et applications correspondantes |
KR20060106824A (ko) * | 2003-10-23 | 2006-10-12 | 코닌클리케 필립스 일렉트로닉스 엔.브이. | 편광 독립 위상 변조기 |
US20050248820A1 (en) | 2004-03-31 | 2005-11-10 | Christophe Moser | System and methods for spectral beam combining of lasers using volume holograms |
US20060109876A1 (en) | 2004-11-22 | 2006-05-25 | Selim Shahriar |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mbining multiple laser beams using transmission holographic methodologies |
JP2006201472A (ja) * | 2005-01-20 | 2006-08-03 | Rohm Co Ltd | 光制御装置 |
WO2006119760A2 (de) | 2005-05-13 | 2006-11-16 | Seereal Technologies Gmbh | Projektions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holographischen rekonstruktion von szenen |
DE102006003741B4 (de) | 2006-01-18 | 2009-08-27 | Seereal Technologies S.A. | Verfahren zum Kodieren eines computergenerierten Hologramms |
US20080204873A1 (en) * | 2007-02-23 | 2008-08-28 | Strategic Patent Acquisitions Llc | Techniques for three dimensional displays |
DE102007021774B4 (de) | 2007-04-30 | 2013-01-17 | Seereal Technologies S.A. | Lichtmodulator zur Darstellung komplexwertiger Informationen |
US20090091730A1 (en) * | 2007-10-03 | 2009-04-09 | Nikon Corporation | Spatial light modulation unit, illumination apparatus, exposure apparatus, and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
TW200928624A (en) | 2007-10-19 | 2009-07-01 | Seereal Technologies Sa | Light modulating device |
DE102009028984B4 (de) | 2009-06-23 | 2014-05-08 | Seereal Technologies S.A. | Beleuchtungseinheit für ein Direktsichtdisplay |
WO2010149583A1 (de) | 2009-06-23 | 2010-12-29 | Seereal Technologies S.A. | Beleuchtungseinheit für ein direktsichtdisplay |
US9442460B2 (en) * | 2012-10-31 | 2016-09-13 | Lg Display Co., Ltd. | Digital hologram display device |
-
2009
- 2009-09-23 DE DE102009044910.8A patent/DE102009044910B4/de active Active
-
2010
- 2010-06-18 KR KR1020127001805A patent/KR101720759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0-06-18 KR KR1020177007909A patent/KR101871345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0-06-18 KR KR1020187017505A patent/KR102125485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0-06-18 US US13/380,178 patent/US10234821B2/en active Active
- 2010-06-18 WO PCT/EP2010/058626 patent/WO2010149588A1/de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0-06-18 JP JP2012516666A patent/JP2012530951A/ja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0-06-18 EP EP10725729A patent/EP2446324A1/de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0-06-18 CA CA2766697A patent/CA2766697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0-06-18 CN CN201080037580.1A patent/CN102483604B/zh active Active
- 2010-06-18 KR KR1020207017260A patent/KR102278465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0-06-23 TW TW099120396A patent/TW201107791A/zh unknown
-
2019
- 2019-03-18 US US16/356,084 patent/US11366426B2/en active Active
-
2022
- 2022-06-20 US US17/844,404 patent/US12055890B2/en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629512B (zh) * | 2012-02-14 | 2018-07-11 | 喜瑞爾工業公司 | 雙折射體,光束組合裝置及製造雙折射體方法 |
TWI695197B (zh) * | 2019-09-06 | 2020-06-01 |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 雙向光傳輸系統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101871345B1 (ko) | 2018-06-27 |
KR102125485B1 (ko) | 2020-06-23 |
KR20180071424A (ko) | 2018-06-27 |
EP2446324A1 (de) | 2012-05-02 |
KR102278465B1 (ko) | 2021-07-16 |
US11366426B2 (en) | 2022-06-21 |
WO2010149588A1 (de) | 2010-12-29 |
KR101720759B1 (ko) | 2017-03-28 |
US12055890B2 (en) | 2024-08-06 |
CN102483604A (zh) | 2012-05-30 |
JP2012530951A (ja) | 2012-12-06 |
US20220326654A1 (en) | 2022-10-13 |
DE102009044910B4 (de) | 2024-09-05 |
CA2766697A1 (en) | 2010-12-29 |
US20190278225A1 (en) | 2019-09-12 |
DE102009044910A1 (de) | 2010-12-30 |
KR20120052239A (ko) | 2012-05-23 |
US10234821B2 (en) | 2019-03-19 |
KR20200075034A (ko) | 2020-06-25 |
US20120092735A1 (en) | 2012-04-19 |
CN102483604B (zh) | 2014-08-20 |
KR20170036129A (ko) | 2017-03-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2055890B2 (en) | Spatial light modulator device for the modulation of a wave field with complex information | |
JP7250799B2 (ja) | 光学導波管を加工するための方法 | |
JP6734933B2 (ja) | 構造化光投影のためのホログラフィック導波管装置 | |
CN107466372B (zh) | 波导光栅设备 | |
JP6689186B2 (ja) | 偏光変換システ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KR102635809B1 (ko) | 광 변조기의 인접하게 배치된 픽셀과 상호 작용하는 광 빔을 결합하기 위한 장치 | |
US20210011300A1 (en) | Display device | |
CN110749951B (zh) | 照明设备 | |
US20160327906A1 (en) | Display device for holographic reconstruction | |
KR102163736B1 (ko) | 복합 공간 광 변조기 및 이를 포함한 3차원 영상 표시 장치 | |
CN113341569A (zh) | 一种偏振复用衍射波导大视场角度成像系统及方法 | |
CN102809825B (zh) | 一种基于全息光栅的三维立体显示器 | |
KR20130139706A (ko) | 복합 공간 광 변조기 및 이를 포함한 홀로그래픽 3차원 영상 표시 장치 | |
WO2018076914A1 (zh) |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 |
US9488843B2 (en) | Complex spatial light modulator and 3D image display including the same | |
CN113950643A (zh) | 空间光调制 | |
WO2024204164A1 (ja) | 波長選択性位相差板、光学素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