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040481A -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heat transport device and heat transport device - Google Pat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heat transport device and heat transport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040481A
TW201040481A TW098143692A TW98143692A TW201040481A TW 201040481 A TW201040481 A TW 201040481A TW 098143692 A TW098143692 A TW 098143692A TW 98143692 A TW98143692 A TW 98143692A TW 201040481 A TW201040481 A TW 20104048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apillary
plate
heat transfer
transfer device
plate memb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81436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Hiroyuki Ryoson
Takashi Yajima
Kazunao Oniki
Hiroto Kasai
Koji Hirata
Mitsuo Hashimoto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Sony Chem & Inf Devic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Sony Chem & Inf Device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0404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40481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5/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 F28D15/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5/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 F28D15/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 F28D15/04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with tubes having a capillary structure
    • F28D15/046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with tubes having a capillary struc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apillary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0/00Non-electric welding by applying impact or other pressure, with or without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e.g. cladding or pl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0/00Non-electric welding by applying impact or other pressure, with or without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e.g. cladding or plating
    • B23K20/02Non-electric welding by applying impact or other pressure, with or without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e.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means of a press ; Diffusion bon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0/00Non-electric welding by applying impact or other pressure, with or without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e.g. cladding or plating
    • B23K20/16Non-electric welding by applying impact or other pressure, with or without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e.g. cladding or plating with interposition of special material to facilitate connection of the parts, e.g. material for absorbing or producing ga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5/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 F28D15/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 F28D15/0233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the conduits having a particular shape, e.g. non-circular cross-section, annula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5/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 F28D15/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 F28D15/0283Means for filling or sealing heat pip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101/00Articles made by soldering, welding or cutting
    • B23K2101/04Tubular or hollow articles
    • B23K2101/14Heat exchang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0001Technical content checked by a classifier
    • H01L2924/0002Not covered by any one of groups H01L24/00, H01L24/00 and H01L2224/00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35Heat exchanger or boiler making
    • Y10T29/49393Heat exchanger or boiler making with metallurgical bon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ressure Welding/Diffusion-Bonding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Description

201040481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種藉由動作流體之相變化來輸送熱之熱 輸送裝置之製造方法及熱輪送裝置。 【先前技術】 為冷卻個人電腦等電子機器,係使用將由上述電子機器 發熱部產生之熱輸送至冷凝部進行散熱之熱導管等冷 置。 、 此等冷卻裝置係使因電子機器之高溫發熱部產生之鼽而 蒸發之動作流體的蒸汽,向低溫之冷凝部移動並在該冷凝 部冷凝而進行散熱,藉此使冷卻對象物冷卻。 近年來’隨著電子機器等之小型化、薄型化,其内部所 包3之ic等之發熱成為大的問題。例如,強烈期望薄型電 視機之進一步薄型化,為實現該期望則必須適當處理上述 電子機器内部之發熱問題。作為該問題之解決方法,要求 有小型、薄型及高效率之廉價冷卻裝置。 在專利文獻1中記載有下述之複數擴散接合步驟:向構 成散熱器之上蓋板及下蓋板安裝網板之擴散接合步驟i, 及接合具有上述網板之上蓋板、下蓋板及補強構件之擴散 接合步驟2。複數之擴散接合步驟係在各自不同之步驟 中’在各自適合條件下進行(段落[0〇22]-[〇〇27]、[〇〇32]、 及[0033],圖 6A、圖 6B、及圖 8-圖 13)。 [先前之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142838.doc 201040481 [專利文獻1]曰本特開2006-140435號公報 【發明内容】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但,在不同之步驟甲進行複數之擴散接合步驟時,因在 各擴散接合步驟所耗費之_、及在各擴散接合步驟需要 之成本,會增加製造冷卻冑置所㈣之0夺間、&製造冷卻 裝置之成本。因此,難於進行高效率的冷卻裝置之製造、 及廉價的冷卻裝置之製造。 葚於上述之情形,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種可藉由較 少步驟有效率地製造廉價之熱輸送裝置之製造方法及熱輪 送裝置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形態之熱輪送裝置之製造$ 含以在構成利用動作流體之相變化而輸送熱之熱較 、二置之W的第i板與第2板之間,夾持使毛細管力作用 於前述動作流體之毛細管構侔 前述毛細管構件及前述:式’積層前述第1板、 ::散接合前述第i板與前述毛細管構件之方式,擴散 接合前述第1板與前述第2板。 、 /f成熱輸送裝置之容器,擴散接合第i板與第2板。在 忒擴散接合步驟,係擴散接合第丨板與以 卜 ^ 2板之方式所積層之毛細管構件。因&,“、於第1板及, 接合步驟係在同-步驟進行,進而實 2複數之擴月女 效率製造之廉價熱輸送裝置之製造方法。㈣少步驟有 前述毛細管構件亦可包含且古 具有無性之材料。此時,在前 142838.doc 201040481 述擴散接合步驟係一面壓縮前述毛細管構件,一面擴散接 合前述第1板與前述第2板。 為了容器密封性之目的,第丨板與第2板係藉由高接合力 • 擴散接合。另一方面,在上述擴散接合步驟中,係在使毛 細管力適當作用於容器中所含之動作流體之適度壓力下, 擴散接合第1板及毛細管構件。亦即,對此等擴散接合各 自所要求之壓力多為不同。藉由毛細管構件所具有之特定 彈性,使擴散接合第1板及第2板時之壓力的一部分被毛細 管構件所吸收,故第1板與毛細管構件係以比上述壓力小 的壓力擴散接合。 前述毛細管構件之厚度亦可大於由前述第丨板及前述第2 板所構成之前述容器之内部空間的厚度。 藉此,在上述擴散接合步驟,可確實地壓縮毛細管構 件並確實吸收擴散接合第1板及第2板時之壓力的一邻 分。 〇 4述毛細官構件亦可具有第丨網板層及第2網板層,上述 第2網板層係積層於前述第丄網板層,包含網眼比前述第I 網板層所包含之網板粗之網板。 前述第2板亦可具有突起部。此時,在前述擴散接合步 驟中,-面由前述突起部壓縮前述毛細管構件,一 接合前述第1板及前述第2板。 、月 尚可藉由突起部確 突起部除可增強容器之内部空間外 實地壓縮毛細管構件。 器側壁之框架構 前述熱輸送裝置亦可具有構成前述容 142838.doc 201040481 件。此時’前述擴散接合步驟中 與前述毛細管構件之方4 #散接^述第1板 架構件、及板二’擴散接合前述第1板與前述框 月J述弟2板與前述框架構件。 藉由構成容器側壁之框架構件之厚度與 度的關係’調節壓縮毛細管、, 之厚 仟所及收壓力之程度。再 度及毛細管構件… 藉由適…框架構件之厚 管構件所要戈+又’可獲得為擴散接合第1板與毛細 s構件所要未之期望壓力。 二積層步驟亦可以將具有前述第%、前述 件及前述第2板之單元,旗λθ 士 m 早凡嵌入具有凹部之夾具部之前述凹 ::,積層前述夾具部與前述單元,前述之單元係以 迷41板與前述第2板之間夹持前述毛細管構件之方式 所積層者:此時,在前述擴散接合步驟,藉由在前述積層 之=向向前述夾具部及前述單元施加壓力,而擴散接合前 述單元之前述第1板與前述第2板。 曰猎由適當設定夾具部具有之凹部的深度與毛細管構件之 厚度,可在上述擴散接合步驟,無偏差地獲得第丨板與毛 細管構件擴散接合所要求之壓力。 〜 在前述積層步驟,亦可以在各自具有前述第冰、前述 毛、”田&構件及削述第2板之複數單元之間,分別積層夾具 部之方式積層前述複數之單元及前述複數之夾具部。此 寺f鈉述擴政接合步驟,藉由在前述積層方向向前述複 數之單元及前述複數之夾具部施加壓力,而擴散接合前述 複數單元之前述第1板與前述第2板。 142838.doc 201040481 積層複數單元及複數失具部之方向向複數之單元 及複數之夹具部施加壓力 置^此,可縮短製造時間/ —次製造複數之熱輸送袭 2远毛細管構件亦可包含第1構件及第2構件。 板:述第1構件具有第i彈力常數且擴散接合於前述第1 Ο 〇 數=構件具有比前述第1彈力常數大的第2彈力常 數且積層於前述第1構件。 構件其彈力常數小而易於產生變形,故可在上 ^接合步驟壓縮毛細管構件時確實地進行壓縮,藉由 力充分地與第i板擴散接合。而且,在擴散 =變^第1構件’可吸收例如由尺寸公差所產生之第2構 常數之偏差4。藉此’在擴散接合步驟後,藉由彈力 輸送性二變:之第2構件’可充分發揮關係到熱 疋毛細官構件之功能。 盘if述擴散接合步驟,亦可包含以擴散接合前述第冰 槿“毛細管構件,且擴散接合前述第2板與前述毛細管 件之方式’擴散接合前述第!板與前述第2;^此時,前 件包含第3構件’該前述第3構件係具有比前述 二力¥數小的第3彈力常數,並積層於前述第2構 别述第2板擴散接合。 … 2由將毛細管構件擴散接合於第1及第2板,可藉由毛細 g件增強熱輸送裝置之容器内部空間。此時,藉由擴散 接合彈力常數小的第3構件與第2板,可充分地將毛細管構 142838.doc 201040481 件與第2板擴散接合。 本發明之其他形態之熱輸送裝置之製造方法,係藉由令 用於構成利用動作流體 ”曰 六 复化而輸达熱之熱輸送裝置之 谷态的板彎曲,將使毛細管力 + 乍用於刖述動作流體之毛細 吕構件,夹持在由前述彎曲所 第2部位。 ^成之^板之第i部位及 散之:Γ使至少前述第1部位與前述毛細管構件擴 方式,擴散接合前述第1部位之端部與前述第2部 位之ί而。卩,形成前述容器。 削^本由於料曲I板而形成容器,故可減少零件數量 而且在错由複數之零件構成容器時,需要此 定位精度。 #度’而本發明則無需如此高的 ^發明-形態之熱輪送裝置具備 作流體,及毛細管構件。 之奋益,動 前述動作流體係收容於前时 送熱。 、㈣W中’利用其相變化來輸 前述毛細管構件包含約 流體產生毛細管力者。 _構件係、對則达動作 構件具有第1彈力常數且擴散接合於前述内面。 數積層Τ件具有比前述第1彈力常數大的第:常 數,積層於前述第1構件。 I刀吊 本發明其他形態之埶 ^ “、、輪迗裝置具備:具有側壁之容哭 動作流體,及毛細管構件。 土夂令益, 142838.doc 201040481 别述容器具備構成前述側壁之框架構件 ㈣構件之方式接合於前述框架構件之第u反及第,2板入前述 作流體係於前述容器内,利用相變化來輸送敎。 刖迹毛細管構件係使毛細管部力作用於前述動作产體 該熱輸送裝置可以簡單的構成零件構成容器; :架構件之厚度決定容器之内部空間的容積,故藉::: 地設定框架構件之厚度,可簡單地設定 田 Ο [發明之效果] ]之合積。 如上,根據本發明可實現藉由較少步驟有效率地製造廉 價熱輸職置之製造方法,及熱輸送裝置。 【實施方式】 以下,依據圖式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 <第1實施形態> [熱輸送裝置之構成] 圖1係顯示利用本發明第!實施形態之熱輸送褒置製造方 0 4所製造之熱輸送裝置之概略剖面圖。圖2係上述熱輪送 裝置分解立體圖°圖1之剖面圖係熱輸送裳置100之長度方 向之剖面圖。以後之剖面圖之方向相同。 熱輪送裝置100包含容器4,及設置於容器4内之毛細管 構件5。谷益4包含下板構件!、框架構件2及上板構件3。 藉由框架構件2構成容器4之側壁。在容器4之内部封人有 利★用相變化來輸送熱之未圖示之動作流體,並形成有使毛 ^力作用於該動作流體之毛細管構件5。毛細管構件$包 含第1網板層6,及積層於第i網板層6之第2網板層7。第^ 142838.doc 201040481 網板層7包含比第丨第丨網板層6所包含之網板網眼粗的網 板。 作為動作流體係使用純水或乙醇等。 作為構成容器4之下板構件丨、框架構件2及上板構件3之 材料,其典型係使用銅。除此以外亦可使用鎳、鋁或不鏽 鋼等。下板構件1及上板構件3之厚度,典型上為〇1 mm〜0.8mm,框架構件2之寬度a,典型上為之^^。 關於框架構件2之厚度,如於後面說明之,係以其與毛 細官構件5之厚度之關係進行適當地設定。此處,作為典 型例而舉出之材料及數值等,並不意味限定於 以後之說明中亦是如此。 此點在 如圖2所示,第丨網板層6及第2網板層7,係積層丨片或複 數片之網板構件8而形成,該網板構件8係具有由金屬細線 所形成之網眼狀之網板。各網板構件8之厚度,典型為 0.02 mm〜0.05 mm。 作為毛細管構件5亦可使用網板層以外者。例如可舉成 束之複數金屬絲等。只要是使毛細管力作用於動作流體, 且具有特定之彈性者,可使用任何之毛細管構件。在^實 加形恶,作為第i網板層6係積層2〜5片網板構件$ ,在第1 網板層6之上係積層1片網板構件8作為第2網板層7。複數 之網板構件8,例如係藉由使用釺焊、黏著劑之接合,及 電鍍處理等積層。 第 在熱輸送裝置100未動作 1網板層6及第2網板層7中 時,動作流體主要係被拉曳到 之毛細管力較強的第1網板層6 142838.doc 10- 201040481 側並保持。 [熱輸送裝置之動作] 就熱輸送裝置100之動作進行說明。在熱輸送裝置100之 吸熱部ν(參照間,接收來自例如電路裝置等之熱源9之 熱液相之動作流體蒸發。成為氣相之動作流體在容器4 内向散熱部W移動,在散熱部w散熱並冷凝。在散熱部% 成為液相之動作流體在容器4内向吸熱部v移動,接受來自 Ο Ο 熱源9之熱而再次蒸發。藉由反覆進行該循環而冷卻熱源 9。在本實施形態之熱輸送裝置1〇〇,氣相之動作流體主要 是通過第2網板層7而移動。而液相之動作流體係接受由第 1網板層6所產生之毛細管力而移動。 此外’圖1中,係顯示將熱源9配置於接近熱輸送裝置 ⑽之液相侧’亦即接近第1網板層6-側之例。卜由於 熱輸送褒置1〇0係以薄板形狀所形成,故如圖13所示,例 如=使將熱源9配置於接近熱輸送農置100之氣相側,即接 近弟2網板層7_侧,亦可發揮高的熱輸送性能。 [熱輸送裝置100之製造方法] 圖3係用於說明熱輸送裝置⑽之製造方法之圖。此處, Γ細管構件5之厚度&,該毛細管構件5係包含第!網板 ;6及於其上所積層之第2網板層7者。而且,設容器4之内 I::』:架構件2之厚度為t2,上述容器4係藉由擴散 _ \ i 1、上板構件3及框架構件2所構成。如圖3所 丁右比車乂毛細菅構件5之厚度q與框架構件2之厚度^, 則毛細管構件5之厚度tl較大。毛細管構件5之厚“與框 142838.doc 201040481 架構件2之厚度t2之差,典型為0 mm〜0.2 mm。 圖4係依序顯示上述熱輸送裝置1〇〇之製造方法之概 面圖。 °"1 如圖4(A)所示,將下板構件i之容器4之内部空間側之面 設為下板構件1之内面11。在該内面11載置毛細管構件5。 如圖4(B)所示,在下板構件】之内面11J;_載置框架構件 2,並在毛細管構件5上載置上板構件3。亦即,係以在下 板構件1與上板構件3之間夾持毛細管構件5之方式,積層 下板構件1、毛細管構件5及上板構件3。 如上所述,毛細管構件5之厚度ti與框架構件2之厚度^ 中毛細管構件5之厚度t!較大。因此,如圖4(B)所示,上 板構件3載置於毛細管構件5上,上板構件3與框架構件2存 在間隔。將上板構件3之容器4之内部空間側之面設為上板 構件3之内面31,將框架構件2與上板構件3相對之面設為 相對面21。而且,將上板構件3之内面31與框架構件2之相 對面21之間隔設為g。 本實施形態中,係將毛細管構件5之厚度q與框架構件2 之厚度h之差設為〇 mm〜〇 2 mm,因此,上板構件3之内面 31與框架構件2之相對面21之間隔G係0 mm〜〇.2 mm之範 圍。由於係擴散接合上板構架3及框架構件2,故藉由該擴 散接合所要求之壓力壓扁間隔〇。以後稱間隔〇為壓扁量 G 〇 如圖4(C)所示,由上板構件3側施加壓力p,擴散接合下 板構件1與框呆構件2,及擴散接合上板構件3與框架構件 142838.doc 201040481 2。此時,毛細管構件5被壓縮相應之壓扁量G。由於毛細 管構件5具有彈性,故吸收壓力p之一 ^ 口丨4刀,由毛細管構件 5向下板構件1施加比該壓力p小的壓力 刀r。糟由該壓力p,擴 散接合下板構件1之内面U與毛細管構件5。 為防止例如因小的孔等破壞容器4内氣密性之漏氣不 良,下板構件i與框架構件2、〗上板構件3與框架構件㈣ 以高的接合力(壓力P)擴散接合。下板構W及第i網板層6
係以使毛細管力適當地作用於動作流體之適度壓力(壓力 P’)而擴散接合。 此外,因壓力P,之反作用’在上板構件3亦施加有來自 被壓縮之毛細管構件5之比壓力卩小的壓力p,,。藉由該壓力 P"擴散接合上板構件3之内面31與毛細管構件5。在本實施 形態係由上板構件3側施加壓力p,但亦可由下板構件^則 施加壓力P。 壓扁量G為〇醜時,毛細管構件5之厚度^與框架構件2 之厚度k之差為〇 mm,即tl=t2。但,即使在壓扁量〇為〇 麵時’圖4⑻中,亦將載置於毛細f構件5之上板構件3 載置於毛細管構件5及框架構件2。由於圖4(c)之擴散接合 步驟係在高溫狀態下進行,故上板構件3亦成為高温並微 小變形,藉由該變形而壓縮毛細管構件5。 圖5係表示壓扁量〇,及以該壓扁量G所製造之熱輸送裝 置100之漏氣不良率的表。如圖5所示,可確認壓扁量〇例 如在〇mm〜〇.1〇mm範圍,其漏氣不良率為〇%。 圖6(A)係觀察設定壓扁量(^為^ mm而製造之熱輸送裝 142838.doc -13· 201040481 置100、其下板構件i之内面U的照片。同樣圖6(B)亦係觀 察壓扁量G設定為0 mm而製造之熱輸送裝置1〇〇之下板構 件1之内面11的照片。 圖6(A)(B)均在下板構件i之㈣u觀察到有大致等間隔 排列之凹陷(用圓包圍的K)。該凹陷係由下板構件丨之内面 11與第1網板層6擴散接合所形成之凹陷。即,可知壓扁量 在0 mm〜0.1 mm範圍,在圖4(c)之擴散接合步驟確實地 將下板構件1之内面11與第丨網板層6擴散接合。 根據上述,本實施形態之熱輸送裝置1〇〇製造方法中, 為了構成熱輸送裝置100之容器4’而擴散接合下板構件i 與框架構件2,及擴散接合框架構件2與上板構件3。在該 擴散接合步驟’係擴散接合下板構件1與以由下板構们及 上板構件3所夾持之方式積層之毛細管構件5。因此,由於 係將複數之擴散接合在同一步驟進行,故實現可藉由較少 步驟而有效率地製造廉價之熱輸送裝置之製造方法。 在將複數之擴散接合在不同之步驟進行時,在每一各自 之擴散接合步驟均使熱輪送裝置處於高溫《。此乃係成 為熱輸送裝置製造中良率低下之原因。例如,在擴散接合 下板構件1之内面11及毛細管構件5之後(擴散接合α),在 另一步驟擴散接合下板構件1與框架構件2、及框架構件2 與上板構件3而構成容器4(擴散接合β)。此時,下板構件 1、框架構件2及上板構件3在擴散接合《係-度處於高溫狀 態,故在擴散接合β所形成之容器4多產生所謂開放小孔之 不良。但本實施形態之熱輸送裝置1〇〇製造方法,可防止 142838.doc -14- 201040481 如上述之良率低下,抑制成本增加。 成容器4侧壁之框架構件2之厚度㈣毛細 二之關係’可調節壓縮毛細管構件5之程 Λ 即由毛細管構件5所吸收之屢力P的一部分。.因 ^藉由適當Μ框架構件2之厚度祕毛細管構件5之厚 :二可獲仔下板構件1之内面U與毛細管構件5擴散接合 所要求之期望之壓力Ρ,。 <第2實施形態> Ο
就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進行說明。在以後之說明令, 對於與在第斤施形態說明之熱輸送裝置⑽製造方法在構 成及作訂相同之部分mui化其說明。 [熱輸送裝置之構成] 圖7係依序顯示本發明第2實施形態之熱輸送裝置製造方 法之概略剖面圖。熱輸送裝置係在約實施形態之熱輸 达裝置100中,取代上板構件3及框架構件2,@具有上板 構件203。利用該上板構件2〇3與下板構件ι構成熱輸送裝 置200之容器204。 上板構件203具有盟狀之形狀,包含載置於毛細管構件5 上之上板部203a,構成容器2〇4侧壁之側壁部2〇3b,及與 下板構件1擴散接合之接合部203 c。 右將由容器204内部空間側觀看之側壁部2〇3b的高度(以 後稱為侧壁部203b之高度)設為,則容器2〇4之内部空間 之厚度為。若比較側壁部2〇3b之高度t3與毛細管構件5之 厚度ti,則毛細管構件5之厚度q較大。 142838.doc -15- 201040481 [熱輸送裝置200之製造方法] 如圖7(A)所示,在下板構件1之内面11載置毛細管構件 5 ° 如圖7(B)所示,在毛細管構件5上載置上板構件2〇3。由 於毛細管構件5之厚度tl大於側壁部2〇3b之高度h,故上板 構件203成為載置於毛細管構件5上’上板構件2〇3與下板 構件1存在間隔。將上板構件2〇3其接合部203c之與下板構 件1相對向的面作為相對面23 1,設該相對面23〖與下板構 件1之内面11之間隔為壓扁量G。 如圖7(C)所示,由上板構件2〇3側施加壓力p,擴散接合 下板構件1與上板構件203❶此時,毛細管構件5壓縮相應 壓扁里G,吸收壓力p之一部分。由毛細管構件5向下板構 件1施加比壓力P小的壓力P,,藉由該壓力P·,擴散接合下 板構件1之内面11與毛細管構件5。 根據以上所述,本實施形態之熱輸送裝置2〇〇之製造方 法,藉由適當設定側壁部203b之高度t3及毛細管構件5之厚 度ti,可獲得與第1實施形態之熱輸送裝置1 〇〇之製造方法 相同之效果。此外’例如藉由利用衝壓加工或鑄造加工等 之模具加工製造上板構件203 ’可抑制熱輸送裝置2〇〇之製 造成本。此外’由於上板構件203具有接合部2〇3c,故可 充分獲取上板構件2 0 3及下板構件1之接合面積。藉此,藉 由擴散接合上板構件203及下板構件1,提高所形成之容器 204之氣密性。 <第3實施形態> H2838.doc •16· 201040481 主圖8係顯不利用第3實施形態之熱輸送裝置製造方法 ^熱輸送袭置的概略剖面圖。圖8之剖面圖係熱輸送裝 U度方向之剖面圖°此外’在以後之說明中係簡 化毛細管構件5來進行圖示。 ’、 熱輸送裝置300係在第2實施形態之熱輸送褒置200中, 取代上板構件203而具有上板構件3〇3者。利用上板構件 3〇3與下板構件1構成熱輸送裝置300之容器304。
上板構件303與第2實施形態之熱輸送裝置2〇〇所具有之 上板構件203相同,係具有上板部黯、側壁部㈣、及 接合部3G3e者。上板部施具有突起部313,此點與 構件203不同。 、攸 *突起部313係向熱輸送裝置300之容器304之内部空間側 突起。突起部313係具有沿熱輸送裝置300之長度方向之長 的幵/狀且叹置於上板構件303之上板部3〇3a。 在製造本實施形態之熱輸送裝置則時,係在藉由突起 部313將毛細管構件5壓縮、麼扁之狀態,擴散接合上板構 件303與下板構件!。而且,藉由該擴散接合步驟,擴散接 合毛細管構件5與下板構件1。 、 圖9係觀察藉由本實施形態所製造之熱輸送裝置_其下 板構件1之内面11之照片。 、 藉由突起部313壓縮毛細管構件5。以對應於其被壓縮部 分之下板構件1之内面"上的區域(用虛線的圓包圍的區域) 為中心,可觀察到由下板構件1之内面11與毛細管構件5之 擴散接合所產生之凹陷(用圓所包圍之反區域)。本實施形 142838.doc 17 201040481 態中,突起部3 1 3係沿熱輸送裝置3〇〇之長度方向設置2 處。如圖9所示,可確認在内面丨丨上以大致之等間隔排列 之2條凹陷(L1及L2)。 根據以上所述,在本實施形態之熱輸送裝置3〇〇,由於 上板構件303具有突起部313,故藉由該突起部313可增強 容器304之内部空間,且可轉實地壓縮毛細管構件5。此 外,藉由突起部313,即使毛細管構件5之厚度“係在小於 容器304内部空間之厚度的範圍,亦可進行毛細管構件以 壓縮。例如可進行所謂可在液相動作流體之通路設置毛細 管構件5 ’而纟氣相動作流體之通路不設置毛細管構件以 期望設計(參照圖8)。 此外,突起部3"可藉由模具加工,或咖(反應性蝴 等蝕刻技術形成,可抑制熱輸送裝置3〇〇之製造成本。 本實施形態中,突起部313係具有沿熱輸送裝置300之長 度方向之長的形狀,但,並不限定於此。亦可在上板呷 3心之期望位置設置期望數量之突起部313。藉此,可實 現擴大氣相動作流體之料㈣,提高熱輪送裝置烟之 熱輸送效率等效果。 <第4貫施形態> 圖10係用於說明使用 圖。 夾具之熱輸送裝置之製造方 法的 熱輸送裝置·係與第2實施形態之熱輸送裝置200大致 相同之構成。具有皿狀形狀之上板構件彻之側 錢,係㈣於容請4之厚度方向傾斜,此點與熱輸^ 142838.doc •18· 201040481 裝置200之構成不同。在本實施形態,上板構件403之上板 部403a、側壁部403b及接合部403c係由大致相同之厚度形 成。 藉由上板構件403、下板構件1、及由此等所夾持之毛細 管構件5,構成熱輸送裝置單元450。 夾具部600具有載置熱輸送裝置單元450之上板構件403 之載置面610。夾具部600之載置面610包含載置上板構件 403之上板部403a之下段面61〇a,及載置接合部403c之上 段面610b。下段面610a與上段面610b係經由階差連接,以 該階差與下段面610a及上段面610b形成夾具部600之凹 部。 將成為夾具部600之凹部深度之自下段面61〇&至上段面 610b之尚度設為u。若比較高度“與毛細管構件$之厚度 t! ’則毛細管構件5之厚度^大〇mm〜〇2mm。 作為夾具部6〇〇之材料其典型者係使用碳或不鏽鋼。 [熱輸送裝置400之製造方法] 圖Η係依序顯示熱輸送裝置4〇〇之製作方法之概略剖面 圖。 . 如圖11(A)所示,依上板構件4〇3、毛細管構件5及下板 構件1之順序,將此等積層於夾具部6〇〇之載置面上。 在上板構件403之接合部403c與下板構件丨之間設定壓扁量 G。該壓扁量G係高度u及接合部4〇化之厚度之和(高度幻 與毛2管構件5之厚度tl及上板部4〇3&之和(高度γ)的差。 本κ細形態中,上板部4〇3&與接合部扣“係由大致相同 142838.doc •19· 201040481 θ χ肜成。因此上述壓扁量G大致等於高度%與毛細管 構件5之厚度、之差。 如圖11(B)所示,在積層熱輸送裝置單元45〇及夾具部 之方向,施加熱輸送裝置單元450之上板構件403與下 板構件1擴政接合所要求之壓力p。此時’藉由從具有彈性 之毛、、田g構件5向下板構件丨施加壓力p"而擴散接合下板構 件1之内面11與毛細管構件5。 J 士係以模具加工等複數形成上板構件4〇3時,認為 有口在形成中之誤差等使複數之上板構件4〇3之各側壁部 4〇3b高度不均等而有偏差之情況。 仁在本實軛形態,上板構件4〇3之接合部403c係一面被 $ 邛600之上段面61〇b所擠壓,一面與下板構件1擴散接 合。因此與各側壁部4〇3b之高度偏差無關,而係藉由高度 4 一毛、、、田g構件5之厚度q之差決定壓扁量g。藉此,在圖 ιι(Β)所示之擴散接合步驟,係無偏差地將毛細管構件5壓 縮相應之壓扁量G,故可無偏差地獲得擴散接合下板構件1 與毛細管構件5所要求之壓力p,,。 在本實施形態,上板構件4〇3之上板部4〇3&與接合部 4〇3b係由大致相同之厚度形成,但並非限定於此,可根據 上板構件403之形狀,適當設定高度“與毛細管構件$之厚 度ti而設定期望之壓扁量 <第5實施形態> 圖12係依序顯示使用複數夾具之熱輸送裝置之製作方法 之概略剖面圖。失具部7〇〇及熱輸送裝置5〇〇與第4實施形 142838.doc 201040481 態之夾具部600及熱輸送裝置400係大致相同之構成。 如圖12(A)所示,在夹具部700之載置面710上,依序積 層上板構件503、毛細管構件5及下板構件1。進一步,在 該下板構件1上積層夾具部700,在該夾具部700之載置面 71 0上’再依序積層上板構件503、毛細管構件5及下板構 件1。如此地積層複數之熱輸送裝置單元550與複數之夾具 部700。在各熱輸送裝置單元550之上板構件5〇3之接合部 503c與下板構件1之間設置壓扁量〇。 如圖12(B)所示,在積層複數之熱輸送裝置單元55〇及複 數之夾具部700之方向’施加擴散接合各熱輸送裝置單元 550之上板構件503與下板構件1所要求之壓力p。此時,藉 由從具有彈性之毛細管構件5向下板構件1施加的壓力pn, 而擴撒接合下板構件1之内面丨丨與毛細管構件5。 根據以上所述,在本實施形態之熱輸送裝置5〇〇之製造 方法中’係在積層複數之熱輸送裝置單元55〇及複數之夾 具部700之方向,藉由向複數之熱輸送裝置單元55〇及複數 之夾具部700施加壓力p,同時製造複數之熱輸送裝置 500。即可在熱輸送袭置5〇〇之製造中進行批次處理。 由於擴散接合係在真空環境下利用大的荷重進行,故i -人之擴散接合步驟所需成本大。而且,由於擴散接合步驟 係包含在南溫狀態下接合熱輸送裝置之容器之後,保持該 狀態不變地在真空環境下進行所謂纟熱輸送裝i冷卻之製 私,故所耗費之a夺間亦多。1旦根據本實施形態之熱輸送褒 置5〇〇之製造方法,因可進行上述之批次處理,故可抑制 142838.doc -21- 201040481 藉此’實現更高效率、廉 成本’而且亦可縮短製造時間 價之熱輸送裝置之製造方法。 〈第6實施形態> 繼之,就本發明之第6實施形態進行說明。 在上述各實施形態中,係就由上板構件、下板構件等形 成容器之形態進行說明。另-方面,”6實施形態,容 益係精由彎曲!個板構件所形成。因此,以該點為中心進 行說明。 圖14係顯示第6實施形態之熱輸送裝置之立體圖。圖Μ 係圖U所示之A_A間之剖面圖。圖16係構成熱輸送裝置容 器之板構件之展開圖。 如圖14所不,熱輸送裝置11〇具備容器“,其係具有在 方向(Y軸方向)長的矩形之薄板形狀者。該容器5丨係藉 由彎曲1個板構件52所形成。 板構件52其典型者係用無氧銅、韌銅或銅合金所構成。 但並不限定於此,板構件52亦可用銅以外之金屬構成,另 外’亦可使用熱傳導率高的材料。 如圖14及圖15所示,容器51其在沿長度方向(¥軸方向) 之方向上之側部51c係呈彎曲之形狀。即,容器51係將圖 W所示之板構件52在其大致中央彎曲而形成,故側部5ic 呈彎曲之形狀。以後有時將側部5丨c稱為彎曲部5丨c。 谷器51在與側部51c(彎曲部51c)相反側之側部51d,及沿 兔度方向之方向上之側部51e、51f具有接合部53。接合部 53係以自各個側部51d、51e、及51f突出之方式設置。在 142838.doc -22· 201040481 該接合部53接合有彎曲之板構件52。接合部53相當於在圖 16所示之板構件52之接合區域52a(用斜線顯示之區域)。係 將接合區域52a設定為距板構件52之緣部52b特定距離d之 範圍内的區域。
G
在容器51之内部設置有毛細管構件5。毛細管構件5如上 所述包含1個或複數個網板構件8。毛細管構件5之厚度係 设定為容器51内部空間之厚度之程度(既可略大於内部空 間之厚度,亦可略小於内部空間之厚度)。 [熱輸送裝置110之製造方法] 圖17係顯示熱輸送裝置之製造方法之圖。 如圖17(A)所示,首先準備板構件52。然後,在板構件 52之大致中央彎曲板構件52。 在將板構件52彎曲至特定之角度後,如圖l7(B)所示, 在彎曲之板構件52之間,放入毛細管構件5。此外,亦可 在開始彎曲板構件52之前,將毛細管構件5配置於板構件 52上之特定位置。 在板構件以間放人毛細管構件5後,如圖i7(c)所示, 以夾二毛細管構件5之方式,進—步彎曲板構件Μ。然 後’藉由利用擴散接合而接合彎曲之板構件52之接合部 53(接合區域52a),將革一其城 毛、、、田s構件5藉由擴散接合而接合於 板構件52之上板部52c及下板部52d。 該熱輸送裝置11〇之情 况’由於容器51係藉由1個板構件 52所形成’故可減少零 里並削減成本。此外,在利用 2個以上之構件形成宏 盗51時,需要進行此等構件之對 142838.doc •23. 201040481 位’但在本實施形態無需進行構件之對位。因此 地製造熱輸送裝置110。 4易 [變形例] 圖18係用於說明上述熱輸送裝置UG之變形例之圖 板構件之展開圖。 糸 如_示,板構件52在其中央具有沿長度方向 向)之溝槽54。溝槽54例如係藉由衝壓加工,或蝕刻加工 所形成,但對該溝槽54之形成方法並不特別限定。 +藉由在板構件52設置溝槽54,可使板構件52易於彎曲。 藉此,可更加容易地製造熱輸送裝置11〇。此外,顯示在 長度方向(以Y方向為軸)將板構件52彎曲之 採取在短邊(寬度方向⑽X方向為軸)f曲之方式。-亦可 <第7實施形態> —接著’就本發明之第7實施形態進行說明。此外,在第7 實施形態中,係以與上述第6實施形態之不 行說明。 運 /圖19係顯示第7實施形態之熱輪送裝置之立體圖。圖20 係圖:靖顯示之A-A間之剖面圖。圖21係構成熱輸送裝置 之容器之板構件的展開圖。 如圖19及圖20所示,熱輸送裝置12〇具備具有在一方向 (Y轴方向)長的矩形薄板形狀之容器61。 該容器係將圖21所示之板構件62,由其中央反折而形 成者。在板構件62之中央’沿板構件62長度方向設置有2 個開口 65。藉由如此設置開口 65,板構㈣之左側的板與 142838.doc 24· 201040481 右側的板成為以3個區域66連接之形狀。 谷器61在沿長度方向&纟 v1稍万向)之方向上之側部61c、 _,及在沿寬度方向(X轴方向)之方向上之側條、 61f ,、有接口。p 63。在該接合部63,藉由擴散接合而接 合上板與下板’形成容器61。接合部63係相當於在圖如 示之板構件62之用斜線表示之接合區域仏、·。 士此接口上板與下板之結果,係形成自侧部^工e突出之3 個突出部64。
熱輸送裝置120由於係在板構件62設置開口以,故可容 易地彎曲板構件6 2。藉此可更加容易地製造熱輸送裝置 120。 在板構件62之開口 65與緣部62c間之區域66,及2個開口 65間之區域66,亦可例如設置藉由衝壓加工而形成之溝 槽。藉此可更加容易地弯曲板構件62。 <第8實施形態> [熱輸送裝置之構成] 圖22係用於說明本發明第8實施形態之熱輸送裝置之製 造方法之圖。本實施形態之熱輪送裝置8〇〇係在第2實施形 態之熱輪送裝置中替代毛細管構件5,而具有以厚度ti形成 之毛細管構件805者。 毛細管構件805具有第1網板構件860,積層於第1網板構 件860之第2網板構件870,及積層於第2網板構件870之接 合用網板構件850。在本實施形態之熱輸送裝置8〇〇,氣相 之動作流體主要係通過第1網板構件860移動,液相之動作 142838.doc -25- 201040481 流體主要係通過第2網板構件870移動。 若比較第2網板構件870之彈力常數與接合用網板構件 850之彈力常數,則第2網板構件87〇之彈力常數較大。第j 網板構件860之彈力常數亦設定為大於接合用網板構件85〇 之彈力常數。第1網板構件860之彈力常數及第2網板構件 870之彈力常數,既可相同亦可不同。但,在第i網板構件 860及第2網板構件870之各彈力常數不同時,其差值係小 於第2網板構件870與接合用網板構件85〇之各彈力常數之 差。在本貫施形態,設定第1網板構件之彈力常數及第 2網板構件870之彈力常數為大致相等。 此處,就彈力常數進行說明。在本實施形態說明中所敍 述之彈力常數’係指各網板構件厚度方向之彈力常數。圖 23之概略圖表,係顯示在向彈力常數不同之接合用網板構 件850、第1網板構件860及第2網板構件870,在厚度方向 施加應力時’其應力與因該應力所引起之厚度方向之變形 量(壓扁量)之關係。 圖23所示之圖表中,係用鏈線表示彈力常數小的接合用 網板構件850之應力與變形量之關係。另一方面,用實線 表示彈力常數大的第1網板構件860及第2網板構件870之應 力與變形量之關係。如以「變形量之差」而在圖表中所示 般’在向接合用網板構件85〇、第1網板構件860及第2網板 構件870施加相同之應力α時,接合用網板構件850之變形 量較大。亦即’彈力常數小的接合用網板構件85〇較彈力 常數大的第1網板構件860及第2網板構件870更易變形。 142838.doc •26- 201040481 對彈力常數與網板構件之形狀進行說明。織入複數金屬 細線而形成之網板構件中,纟織入之金屬細線之網眼大小 相同時,金屬細線之粗度(直徑)大者其彈力常數大。在金 • 屬細線之直徑相同時,網眼小者其彈力常數大。如此,藉 由適當設定織入金屬細線之網眼大小及直徑可獲得具有期 望彈力常數之網板構件。此外,亦可藉由適當設定所使用 之金屬細線之材料,適當設定網板構件之彈力常數。 本實鈿形態中,彈力常數小的接合用網板構件85〇,其 金屬細線網眼之大小係小於作為第1網板構件860及第2網 板構件870而織入之金屬細線之網眼。但,接合用網板構 件850係使用比用於第丨網板構件86〇及第2網板構件87〇之 金屬細線直徑小的金屬細線。藉此,使接合用網板構件 850之彈力常數設定為小於第丨網板構件86〇及第2網板構件 870 ° [熱輸送裝置800之製造方法] ❾ 如圖24(A)所示,在下板構件1之内面11上載置毛細管構 件805之第1網板構件86〇。且在毛細管構件8〇5之接合用網 板構件850上載置上板構件2〇3。在下板構件丨及上板構件 ' 203之間’設置壓扁量〇。 •如圖24(B)所示,由上板構件2〇3側施加壓力p,擴散接 5下板構件1與上板構件2 〇 3。此時,藉由來自以壓扁量◦ 壓縮之毛細管構件805之壓力ρι及p"使毛細管構件8〇5分別 擴散接合下板構件1及上板構件203。 就在圖24(B)顯示之擴散接合步驟之毛細管構件8〇5與上 142838.doc •27- 201040481 板構件203之擴散接合進行 η _ 平、、,田6兒明。圖25係放大顯示在 圖24顯不之上板構件2〇3、 接σ用網板構件850及第2網板 構件870之圖。圖26#从& '、顯作為比較例所舉出之毛細管構 件895與上板構件2〇3擴散接人 ^ 狀接σ之放大圖。毛細管構件895 係在第2網板構件87吐未制有接合用網板構件—者。 α此纟圖26係放大圖不上板構件2〇3與第2網板構件 870在以後之說明中係將毛細管構件奶之第2網板構件 870作為第2網板構件870'進行說明。 在圖25係圖示作為接合用網板構件㈣而織人之複數金 屬細線855 ’及作為第2網板構件87〇而織入之複數金屬細 線875(875a及875b)。金屬細線855及875係在圖25顯示之χ 方向織入。同樣,在圖26亦係圖示作為第2網板構件87〇,而 織入之複數金屬細線875,(875a,及”讣,)。在圖25及圖26 中,係省略在與X方向不同之方向向金屬細線855、875及 8 7 5'合織之金屬細線。 在圖25(A)係圖示向上板構件2〇3擴散接合前之接合用網 板構件850及第2網板構件870。如圖25(A)所示,織入之各 金屬細線855及875 ’在熱輸送裝置8〇〇之厚度方向(在圖25 顯示之Z方向)存在由尺寸公差所引起之偏差。同樣在第2 網板構件870’之金屬細線875,亦存在由尺寸公差所引起之 偏差。 在將具有上述偏差之第2網板構件870,與上板構件203擴 散接合時,如圖26(A)所示,金屬細線875a'與上板構件203 擴散接合,而金屬細線875b1未與上板構件203擴散接合。 142838.doc -28- 201040481 該狀態’毛細管構件895與上板構件203之擴散接合不能說 是充分。 為使金屬細線875b'擴散接合於上板構件203,而加大在 擴散接合步驟之壓力時,如圖26(B)所示,金屬細線875a, 會產生比金屬細線875b,大的變形。若產生如此之金屬細線 875a1及875b’之變形量的不同,則有對液相動作流體產生 毛細管力等關係到熱輸送性能之功能無法充分發揮之可能 性。 另一方面,將具有接合用網板構件8 5 〇之本實施形態之 毛細管構件805與上板構件203擴散接合時,如圖25(b)所 示’接合用網板構件850及第2網板構件870擴散接合在上 板構件203。彈力常數小的接合用網板構件85〇在擴散接合 步驟充分變形並充分地與上板構件2〇3擴散接合。彈力常 數大、不易變形之第2網板構件870其金屬細線875a與上板 構件203擴散接合。金屬細線875b不與上板構件2〇3擴散接 合,而係與金屬細線855擴散接合。 根據以上所述,在本實施形態,彈力常數小的接合用網 板構件850,在擴散接合步驟被充分壓縮,並藉由該應力 與上板構件203充分擴散接合。而且,可藉由接合用網板 構件850 ’吸收因第2網板構件870之尺寸公差所產生之變 形量之偏差。因此,如圖25(B)所示,可防止擴散接合於 上板構件203之金屬細線875a產生比金屬細線8751)大的變 开>。藉此,第2網板構件870可與上板構件2〇3充分接合, 並可充分發揮上述之關係到熱輸送性能之功能。例如,在 142838.doc _ 9〇 201040481 使熱輸送裝置800對應高的熱流束密度時,本實施形態之 效果大。 在本實施形態就第2網板構件870之尺寸公差進行了說 明。但認為例如上板構件203之厚度及側壁部203b之高度 (在圖22所示之I:3)等偏差亦係成為產生第2網板構件870變 形量偏差的原因。在該情形亦可藉由接合用網板構件85〇 吸收第2網板構件870變形量之偏差。
固及(B)係分別 板構件的概略圖。圖27(A)及(B)中,係分別圖示將相同3 金屬細線以相同之網眼大小織入而形成之網板構件Μ〆 N。在圖27(A)顯示之網板構件M係以使其厚度m成為金』 細線直控I·約3倍之方式形成。在圖27(b)顯示之網板構件 係以使其厚度n成為金屬細線直徑r約2倍之方式形成。; 即,網板構件N係比網板構件M,在網板構件之厚度方^ (在圖27顯示之Z方向)更緊凑地織入,因此,網板構件心
彈力常數大於網板構件M。如此,亦可藉由金屬細線之衾 入方法適當地設定彈力常數。 作毛細管構件8°5係積層網板構件而形成< 仁如在第1實施形態所說明之 動作流體,且具有特定…使毛細管力作用方 俥。^ 特疋淨性者,可使用任何之毛細管潜 可與山 毛細官構件,除在上述所舉者之外,产 了舉出例如藉由钱岁,丨姑泠 者,及形成溝槽者等。此外 U子狀 女人碎 π為毛細f構件亦可伯田Θ 有金屬粉體之燒結構 了使用具 者此蚪,只要在毛細管構件之接 I42838.doc -30- 201040481 合於上板構件側配置彈力常數小而易於變形之構件,即可 獲得與本實施形態同樣之效果。此外,在上述所舉出者, 均可在本發明之各實施形態作為毛細管構件使用。 [變形例]
Ο 圖28係顯示毛細管構件8〇5之變形例之圖。該毛細管構 件805係在第丨網板構件86〇之積層有第2網板構件87〇側之 相反側,積層接合用網板構件840者。接合用網板構件84〇 之彈力常數小於第1網板構件86〇之彈力常數。亦即,接合 用網板構件840比第1網板構件86〇易於變形。 藉由將毛細管構件805分別擴散接合於上板構件2〇3及下 板構件1,增強熱輸送裝置800之容器2〇4之内部空間。此 時,藉由擴散接合積層於第丨網板構件86〇之接合用網板構 件840與下板構件丨,使毛細管構件8〇5與下板構件1充分地 擴散接合。 第1網板構件860係成為氣相之動作流體之通路。因此, 在擴散接合步驟,若第1網板構件86〇產生大的變形時,則 有可能增大氣相之動作流體在移動時之通路阻力。而且, 因第1網板構件860產生大的變形,亦有可能增大動作流體 在熱輸送裝置800之容器204内循環時之壓力損失。但藉由 使用彈力常數大、不易變形之第丨網板構件86〇,可防止上 述問題之產生。 <第9實施形態> 圖29係用於說明本發明第9實施形態之熱輸送裝置之 圖。本實施形態之熱輸送裝置900係在第1實施形態之熱輸 142838.doc -31 · 201040481 送裝置100中,在下板構件i之内面u形成有將在以下說明 之注入口 900a及注入通路900b。 注入口 900a及注入通路90013係在熱輸送裝置9〇〇之製造 過私中,用以向容器4内注入動作流體而形成者。、主入口 900a及注入通路900b,係在下板構件〗之長度方向(圖“顯 示之X方向)之端部的内面n,形成於與框架構件2擴散接 合之區域。 圖30係放大顯示之注入口 900a及注入通路9〇〇b之平面 圖。注入口 900a係以貫通下板構件!之方式形成。注入通 路900b係以與注入口 900a連通之方式形成於内面丨丨上之溝 槽,其在設置有注入口 900a之相反側之端部連通於容器* 之内部。如圖30所示,注入通路9〇〇b例如形成為l字狀。 注入通路900b只要係藉由例如立銑加工、雷射加工、衝 壓加工’或半導體製造之微影技術及半蚀刻技術等微細加 工形成即可。若藉由衝壓加工則有不產生毛刺之特點。在 使用雷射加工及立銑加工時,不需模具可形成自由形狀之 溝槽。 注入口 900a及注入通路900b係在熱輸送裝置9〇〇之製造 步驟’在向容器4内注入動作流體後,例如藉由斂縫加工 進行密封。 <第10實施形態> 圖31係用於說明本發明第1〇實施形態之熱輸送裝置之 圖。圖29所示之熱輸送裝置900係在其下板構件丨形成注入 口 900a及900b。本實施形態之熱輸送裝置91〇 ,如圖31所 142838.doc -32· 201040481 示,係在上板構件3形成注入口 91 0a,在框架構件2形成作 為注入通路91 〇b之溝槽。 /主入口 91〇a係在上板構件3之長度方向(在圖31顯示之χ 方向)之端部,以貫通上板構件3之方式形成。注入通路 910b係形成於框架構件2之與上板構件3擴散接合之區域。 注入通路91〇b係以與注入口 91〇a連通之方式形成,注入通 路91 〇b之與注入口 9丨〇a連通側之相反側端部係與容器4之
内部連通。本實施形態中,注入口 91〇a係形成於上板構件 3,但注入口 910a亦可形成於下板構件!,注入通路“Ob亦 可形成於框架構件2之與下板構件丨擴散接合之區域。 假設係藉由衝壓加工將注人通路鳴形成於框架構件2 上,則在與形成注入通路910b側之相反側之框架構件之的 面會形成凸起。此時’無法接合框架構件2與下板構件i。 因此’在本貫施形態、,注入通路91〇b只要係藉由雷射加工 或立銑加工形成即可。 加在上述本發明之各實施形態,上板構件、下板構件、框 卞構件A毛細官構件之加工及切斷等亦可使用線放電切 割(線切割)加工。所謂線放電切割加工係藉由向例如黃 銅、鶴或_之金屬線施加㈣,在欲加工構件與金屬線 之間產生放電而加工構件之方法。藉由利用線放電切割加 工可實現高精度之微細加工。而且可縮短構件之加工時 間。 τ 本發明並非僅限定於上述 主旨之範圍可進行種種變更 之實施形態 在不脫離本發Β月 142838.doc -33· 201040481 第 實 例如,亦可將第5實施形態之批次處理用於第丨、第2、 3及第4實施形態之熱輸送裝置的製造方法。若使在第$ 施形態所使用之夾具部·之形狀,成為對應於下板構 件及上板構件之形狀,則可在其他實施形態之進行批次處 理。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係顯示利用第1實施形態之熱輸送裝置之製造方法所 製造之熱輸送裝置之概略剖面圖; 圖2係顯示利用第丨實施形態之熱輸送裝置之製造方法所 製造之熱輸送裝置之概略分解立體圖; 圖3係用於說明第丨實施形態之熱輸送裝置之製造方法 圖; 圖4(AHC)係依序顯示第丨實施形態之熱輸送裝置之製造 方法之概略剖面圖; 。 置之 圖5係顯示壓扁量與以該壓扁量所製造之熱輸送裝 密封不良率之表; 圖6(A)、(B)係觀察利用第丨實施形態所製造之熱 置之下板構件之内面的圖; 圖7(AHC)係依序顯示第2實施形態之熱輸送裝置之 方法之概略剖面圖; & 圖8係顯示#用第3實施形態之熱輸送裝i之製造方、、 製造之執輪这壯 η / ‘,,、%运裝置之概略剖面圖; 系觀察利用第3實施形態所製造之 構件之内面的圖; 142838.doc -34, 201040481 圖10係用於說明使用夾具之熱輪送裝置之製造方法之 圖; 製 圖η(Α)、(Β)係依序顯示第4實施形態之熱輸送裝置 造方法之概略剖面圖; 製 圖叫α)、(β)係依序顯示第5實施形態之熱輸送裝置 造方法之概略剖面圖;
圖13係將熱源配置於接近氣相側—侧之熱輸送裝置 面圖; J
G Ο 圖14係顯示第6實施形態之熱輸送裝置之立體圖. 圖15係在圖14顯示之Α-Α間之剖面圖; 圖16係構成第6實施形態之熱輸送裝置之容器 的展開圖; + 圖17(A)-(C)係顯示第6實施形態之熱輪送之 法的圖; 乃 之 圖⑻系用於說明變形例之熱輸送裝置之圖,係板構件 展開圖; 圖19係顯示第7實施形態之熱輸送裝置之立體圖; 圖20係在圖19顯示之A-A間之剖面圖; 器之板構件 圖21係構成第7實施形態之熱輸送裝置 的展開圖; ^ 圖22係用於說明第8實施形態之熱輪送裝置之製造 的圖; 圖23係顯示施加於各網板構件之應力與由該應力所引起 之變形量(壓扁量)之關係的概略圖表; 142838.doc -35- 201040481 施形態之熱輪送裝置製 圖24(A)、(B)係依序顯示第8實 造方法之概略剖面圖; 示之上板構件、接合 圖25(A)、(B)係放大顯示在圖24顯 用網板構件及第2網板構件之圖; 圖26(A)、(B)係顯示作為比較 平叉例而舉出之毛細管構件與 上板構件擴散接合之放大圖; 圖27(A)、(B)係分別顯示金屬細線之織人方法不同之網 板構件之概略圖; 圖28係顯示在圖22顯示之毛細管構件之變形例圖; 圖29係用於說明第9實施形態之熱輸送裝置之圖; 圖30係放大顯示在圖29顯示之注入口及注入通路之平面 圖;及 圖31係用於說明第1〇實施形態之熱輸送裝置之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下板構件 2 框架構件 3 、 203 、 303 、 403 、 503 上板構件 4 、 51 、 61 、 204 、 304 、 容器 404 5、805 毛細管構件 6 第1網板層 7 第2網板層 8 網板構件 9 熱源 142838.doc •36- 201040481 11 下板構件之内面 21 31 52 ' 62 100 '110' 120 、 200 300 ' 400 ' 500、800、 側壁部之相對面 上板構件之内面 板構件 熱輸送裝置 900 ' 910 Ο 203a、303a、403a 203b、303b、403b 203c、303c、403c、 〇 503c 231 313 450 、 550 600 ' 700 610 、 710 610a 610b 840 、 850 860 870 900a ' 910a 900b 、 910b 上板部 侧壁部 接合部 接合部之相對面 突起部 熱輸送裝置單元 夹具部 載置面 下段面 上段面 接合用網板構件 第1網板構件 第2網板構件 注入口 注入通路 142838.doc -37-

Claims (1)

  1. 201040481 七、申請專利範圍: 1.:種熱輪送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係以在構成利 體之相變化而輸送熱之熱輸送裝置之容器的第】板= 板之間’夾持使毛細管力作用於前述動作流體 # 構件之方式,積層前述第 ^ . 、、,田s 第2板;積曰…1板1迷毛細管構件及前述 Ο Ο 且以擴散接合前述第!板與前述毛細管構 擴散接合前述第丨板與前述第2板。 方式’ 2.如請求们之熱輸送裝置之製造方 Si厚度係大於由前述輪前述第:二:: 述谷态之内部空間之厚度。 刖 3·如請求们或2之熱輸送裝置之製造方法, 管構件包含具有彈性之材料’· -别述毛細 :述擴散接合步驟係一面壓縮前述 擴散接合前述^板與前述第2板。 構件-面 4·如凊求項3之熱輪送裝置之製造 構件具有·· 左再中則述毛細管 第1網板層;.及 第2網板層,兮笛11 口 上,勺人 ^ ’板曰係積層於前述第1網板層 上’包含網眼比前述第.i網板 A 板。 斤匕$之網板粗的網 5.如請求項3之熱輪送裝置之製 有突起部; /去’其中前述第2板具 前述擴散接合步驟,係一面 ’、 g由則述突起部壓縮前述 142838.doc 201040481 g構件面擴散接合前述第1板及前述第2板。 6.如請求項丨之熱輸送裝置之 玟弟2板。 步詈呈右心方法’其中前述熱輸送 裝置具有構成刖述谷器侧壁之框架構件,· 前述擴散接合步驟係以擴散 細管構件之方4彼〃接〇别述弟1板與前述毛 杜 "政接合前述第1板與前述框架構 件,及如述第2板與前述框架構件。 〃冓 7.如請求項丨之熱輸送裝 二二 八凹°卩之夹具部之前述凹部之方式, 層前述夾具部與前述單元,而上 積 1板及前述第2板之間夹持A辻 70糸以在前述第 者; 間域則返毛細管構件之方式積層 且:=!合步驟係藉由在前述積層之方向向前述夾 ^及前“兀施加壓力,而擴散接合前述單元 第1板與前述第2板。 月'L 8. 如請求们之熱輸送裳置之製造方法,其中前述積声牛 驟係以在各自具有前述第1板、前述毛細管構件及、,= 第2板之複數早元之間,分別積層夾具部之方 々 述複數之單元及前述複數之夾具部; 、曰則 前述擴散接合步驟係藉由在前述積層之方向向前述複 數之單,及前述複數之夾具部施加壓力,而擴散接合前 述複數單TL之前述第丨板與前述第2板。 9. 如請求項3之熱輸送裝置之製造方法,复 構件包含: -中…細管 142838.doc 201040481 ίο Ο 11. 〇 第1構件,其係具有第丨彈力 1板者;及 且擴散接合於前述第 第2構件,其係具有比前述第 常數,且積層於前述第i構件者。系數大的第2彈力 •如請求項9之熱輸送裝置之製造方法, 合步驟係以擴散接合前述第 :述擴政接 攄柊姑入^ 罘1极與則述毛細管構件,且 擴政接合别述第2板與前述毛細管構 合前述第1板與前述第2板; 式,擴散接 則述毛細管構件包含第3構 比前述第2彈h , μ則述弟3構件係具有 』(第2無力常數小的第3彈力常數 構件並與前述第2板擴散接合。 、則述弟 —種熱輸送裝置之製造方法, 動作流體之相變化而輸送熱之構成利用 曲’將使毛細管力作用於前述動谷器的板彎 *姓士丄、 莉作流體之毛細管構件, 、在由前述彎曲所形成之前 位; 述板之第1 立及第2部 12. 藉由擴散接合前述第丨部位鱼 u月』返毛細f構俥 '’擴散接合前述第1部位之端部鱼前述第 部,形成前述容器。 位之端 —種熱輸送裝置,其具備: 具有内面之容器; 動作抓體,其係收容於前述容 送熱者;及 1 刃用相變化 毛細管構件,其係使毛細管力作 之方 來輸 用於前述動作流體 142838.doc 201040481 =前述毛細管構件包含構件,其係 力拿數,且擴啬接入认a ·+丹 Κ放接。於別述内面;及第2構件,其係且 有比前述第1彈力常數大的第 ” 第1構件。 數且積層於舸述 13. 一種熱輸送裝置,其具備: :有側壁之容器’且該容器具有構成前述側壁 :件’及以夹入前述框架構件之方式接構 件之第1板及第2板; 礼汇木構 者動Γ體,其係於前述容器内,利用相變化來輪送熱 者毛細管構件,其係使毛細管部力作用於前_作流體 142838.doc
TW098143692A 2008-12-24 2009-12-18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heat transport device and heat transport device TW201040481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328863 2008-12-24
JP2009127374A JP2010169379A (ja) 2008-12-24 2009-05-27 熱輸送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及び熱輸送デバイ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40481A true TW201040481A (en) 2010-11-16

Family

ID=422871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143692A TW201040481A (en) 2008-12-24 2009-12-18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heat transport device and heat transport device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253345A1 (zh)
JP (1) JP2010169379A (zh)
KR (1) KR20110106851A (zh)
CN (1) CN102308176A (zh)
TW (1) TW201040481A (zh)
WO (1) WO201007352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94682U (en) * 2010-04-26 2010-12-11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Miniature heat spreader structure
KR101642625B1 (ko) * 2012-04-16 2016-07-25 후루카와 덴키 고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히트 파이프
CN103889635B (zh) * 2012-10-18 2016-03-30 株式会社旭 复合金属材的制造方法、模具的制造方法、金属制品的制造方法及复合金属材
US20140131013A1 (en) * 2012-11-15 2014-05-15 Chin-Hsing Horng Low-profile heat pipe
US9835383B1 (en) * 2013-03-15 2017-12-05 Hrl Laboratories, Llc Planar heat pipe with architected core and vapor tolerant arterial wick
FR3007329B1 (fr) 2013-06-20 2017-04-21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Element destine au refroidissement de l'air d'un vehicule automobile
WO2015122882A1 (en) * 2014-02-12 2015-08-20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Forming a casing of an electronics device
US10458716B2 (en) 2014-11-04 2019-10-29 Roccor, Llc Conformal thermal ground planes
US20160223267A1 (en) * 2015-02-02 2016-08-04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Flat-plate heat pipe structure
CN105293055A (zh) * 2015-02-07 2016-02-03 成都奥能普科技有限公司 固体粒块高温传热弹射驱动传热系统
JP2016156584A (ja) * 2015-02-25 2016-09-01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薄板ヒートパイプ型熱拡散板
US10269682B2 (en) * 2015-10-09 2019-04-23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Cooling devices, packaged semiconductor devices, and methods of packag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CN105352352A (zh) * 2015-11-18 2016-02-24 上海利正卫星应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超薄均温板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DE102018106343B4 (de) * 2018-03-19 2021-09-02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Zwischenelement für Wärmeableiteinrichtungen und Wärmeableiteinrichtung
JP7116912B2 (ja) * 2018-07-30 2022-08-12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ウィック、ループ型ヒートパイプ、冷却装置、電子機器、及びウィック製造方法
CN111811306A (zh) * 2019-04-11 2020-10-23 讯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KR102282814B1 (ko) 2020-01-15 2021-07-29 주식회사 에이치비세계로 도로의 중앙분리대
CN112283955A (zh) * 2020-10-30 2021-01-29 兰州交通大学 翼盒微槽热管集热板、组成的百叶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及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53371A1 (en) * 2003-11-27 2005-06-09 Ls Cable Ltd. Flat plate heat transfer device
JP4112602B2 (ja) * 2005-09-01 2008-07-02 株式会社渕上ミクロ ヒートパイ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0169379A (ja) 2010-08-05
US20110253345A1 (en) 2011-10-20
WO2010073525A1 (ja) 2010-07-01
CN102308176A (zh) 2012-01-04
KR20110106851A (ko) 2011-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040481A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heat transport device and heat transport device
US11789505B2 (en) Loop heat pipe
US10704838B2 (en) Loop heat pipe
US10420253B2 (en) Loop heat pip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6976526B2 (en) Heat transport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TW201030301A (en) Heat-transport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10030856B (zh) 一种环路热管及其制造方法
JP7161343B2 (ja) 冷却器
TW200926953A (en) Vapor chamber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2001183080A (ja) 圧縮メッシュウイック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圧縮メッシュウイックを備えた平面型ヒートパイプ
US11044830B2 (en) Loop heat pipe and electronic device
TW201040487A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heat transport device, and heat transport device
US20210071963A1 (en) Bendable Flat Heat Pipe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US20220009215A1 (en) Two-phase thermal management devices, methods, and systems
CN205488104U (zh) 一种超薄导热元件和一种弯折的超薄导热元件
JP2015132400A (ja) ループ型ヒートパイプ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CN105307452B (zh) 一种热沉材料为底板超薄均热板的制造方法
CN116847621A (zh) 散热模组和电子设备
JP6852352B2 (ja) ループヒートパイプ及び電子機器
US10107561B2 (en) Heat pipe
US10845128B2 (en) Heat pipe
WO2022059517A1 (ja) ベーパーチャンバー
TWI337248B (zh)
US11305373B2 (en) Ultrasonic additively manufactured coldplates on heat spreaders
TWI288812B (en) Process for a thin-plated heat pi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