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021613A - Substrate for pattern coating and organic EL element - Google Patents

Substrate for pattern coating and organic EL element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021613A
TW201021613A TW098131852A TW98131852A TW201021613A TW 201021613 A TW201021613 A TW 201021613A TW 098131852 A TW098131852 A TW 098131852A TW 98131852 A TW98131852 A TW 98131852A TW 201021613 A TW201021613 A TW 20102161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ink
layer
pattern coating
organic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81318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adashi Goda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Chemical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Chemical Co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Chemical Co
Publication of TW2010216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21613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71/10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 H10K71/12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using liquid deposition, e.g. spin coating
    • H10K71/13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using liquid deposition, e.g. spin coating using printing techniques, e.g. ink-jet printing or screen print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01Filters in the form of array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7Passive-matrix OLED displays
    • H10K59/173Passive-matrix OLED displays comprising banks or shadow mask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71/10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 H10K71/12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using liquid deposition, e.g. spin coating
    • H10K71/13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using liquid deposition, e.g. spin coating using printing techniques, e.g. ink-jet printing or screen printing
    • H10K71/135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using liquid deposition, e.g. spin coating using printing techniques, e.g. ink-jet printing or screen printing using ink-jet printing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71/10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 H10K71/16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using physical vapour deposition [PVD], e.g. vacuum deposition or sputtering
    • H10K71/166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using physical vapour deposition [PVD], e.g. vacuum deposition or sputtering using selective deposition, e.g. using a mask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71/20Changing the shape of the active layer in the devices, e.g. patterning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479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including variation in thickness
    • Y10T428/24496Foamed or cellular compon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479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including variation in thickness
    • Y10T428/24496Foamed or cellular component
    • Y10T428/24504Component comprises a polymer [e.g., rubber, et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479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including variation in thickness
    • Y10T428/24612Composite web or shee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Optical Filters (AREA)

Description

201021613 , - · K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圖案塗佈用基板、使用該圖案塗佈 ,·用基板之有機EL元件、顯示裝置及彩色濾光片(c〇1〇r filter)。 【先前技術】 有機電致發光元件(以下,有時稱為有機EL元件)係包 ©含由陽極和陰極所組成之一對電極以及設置於該電極間之 有機發光層而構成。有機EL元件係藉由在施加電壓時,從 陽極注入電洞’同時從陰極注入電子,該注入之電洞和電 子在有機發光層進行再結合,而進行發光。 有機發光層係例如可藉由塗佈法而形成。具體而言, 可藉由使用包含形成有機發光層之材料的液體狀印墨的塗 佈法而形成塗佈膜’並且可藉由進行乾燥而形成有機發光 層。作為塗佈法者,係有斷續地滴下印墨至規定位置之喷 ❹墨印刷法、或者是藉由在從喷嘴喷出液體狀印墨之同時移 動該噴嘴而連續地供應印墨之噴嘴印刷法(n〇zzle
Printing method)等。 以下,就藉由喷嘴印刷法而形成有機發光層之方法, 來進行說明。第5圖係用以形成有機EL元件之習知之圖案 塗佈用基板1之俯視圖。第6圖係由第5圖之剖面線VI-VI 所切斷之圖案塗佈用基板1之剖面圖。 在圖案塗佈用基板1 ’形成呈條紋狀地延伸之複數條 電極2。在該電極2上’形成覆蓋該電極2之絕緣膜3,在 3 321519 201021613 該絕緣膜3 ’穿設露出電極2表面之複數個開口部4。開口. 部4係沿著各個電極2 ’隔著規定之間隔而進行穿設 圖案塗怖用基板卜還形成呈條紋狀地配置之複數條間隔 壁5。間隔壁5延伸之方向和電極2延伸之方向係概略呈 -致。間隔壁5係在相互鄰接之電極2之間,設 膜3上。 … 包含形成有機發光層之材料的印墨係供應至相互鄰接 之間隔壁5之間。具體而言’藉由在從喷嘴印刷裝置之喷 嘴喷出液體狀印墨之同時’使位於間隔壁5間之上方之喷❹ 嘴往間隔壁5之長邊方向之任何一方移動,而連續地供應 印墨至間隔壁5之間(以及位於最外側之間隔壁5和位於其 外側之絕緣壁的間隙八在喷嘴印刷法中’以所謂一筆劃來 塗佈印墨。亦即’藉由在從喷嘴喷出液體狀印墨之同時, 重複地進行下述⑴至⑷之步驟:⑴使噴嘴從前述長邊方 向之一方移動至其他方(在第5圖中為下方)、(2)接著移動 至間隔壁5之配列方向之一方(在第5圖中為右方)、(3) 接著使喷嘴從前述長邊方向之其他方移動至一方(在第5 Θ 圖中為上方)、(4)接著移動至間隔壁5之配列方向之一方 (在第5圖中為右方),而將印墨供應至間隔壁5之間、以 及間隔壁5和絕緣壁之間隙。在實際之基板中,有時間隔 壁5係藉由在基板丨上全面地塗佈間隔壁材料之後再打開 條紋狀開·口部而形成,故有時會成為除了間隔壁5之外, 也有在底部存在間隔壁材料之構造。第7圖係表示在藉由 間隔壁5和底部而形成之複數條凹部中,在剛對於左側3 4 321519 201021613 列供應印墨後之狀態。 由乾 如上所述,藉由供應印墨而形成塗佈膜,並且轉 燥塗佈膜而形成有機發光層(例如參考專利文獻丨)。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2002-75640號公報 【發明内容】 ❹ ❹ [發明所欲解決的課題] 第8圖係在藉由噴嘴印刷法而供應印墨1〇〇後之句 之圖案塗佈用基板1之俯視圖。前述之嘴嘴印刷法習知 止印墨之噴出而以所謂一筆劃來供應印墨1〇〇,因2不停 f應該供應印,墨100之區域以外,供應印£ 1〇〇。具體也 言,在第7、8圖中,有機EL元件係供應不需要之印墨1〇而 至圖案塗佈用基板1之長邊方向之一端部和立他端 形成間隔壁5之區域中,藉由間隔壁5而使相互鄰接之列 之印墨100被分隔,因此,相互鄰接之列之印墨副彼此 並無接觸,但是,在纽置間隔壁5之區域中,因塗佈之 印墨100可能會潤濕擴散而使相互鄰接之列之印墨·彼 此接觸,同時,恐怕該印墨1()()會流入至間隔壁5間之凹 部。當在未設置間隔壁5之區域所塗佈之印墨_流入至 ,壁5間之凹部時’長邊方向之兩端部之膜厚變厚,無 :形成均句膜厚之有機發光層,並且,在相互鄰接之列塗 t不同種類之印墨則(例如Μ發光色之印墨)時,發生 混色之問題。 321519 5 201021613 在二目的係提供一種圖案塗佈用基板,係 法而選擇性地供應印墨時,可防 壁之區域外相互混合,同時可防止供應至形 :有間隔壁之區域外之印墨流入至形成有間隔 [用以解決課題的手段] 依據本發明,則提供: [1 ]: 一種圖案塗佈用基板,具備: 具有圖案化區域和包圍該圖案化區域之非圖案化區域〇 的基板本體; ★條紋狀地設置在前述基板本體之前述圖案化區域中的 複數條間隔壁;以及 在前述非圖案.化區域中設置在前述間隔壁之長邊方向 之—方及其他方且可保持所塗佈之液體狀印墨的印墨保持 部。 [2]如[1]所記載之圖案塗佈用基板,其中,前述印墨 保持部為具有相對於茴香醚(anis〇le)之接觸角未達3〇(>之 親液性的親液部。 [3 ]如[2 ]所s己載之圖案塗佈用基板,其中,前述印墨 保持部係包含無機物而構成。 [4] 如[3]所§己載之圖案塗佈用基板,其中,前述親液 部係包含氧化矽、氮化矽、或此等之混合物而構成。 [5] 如[2]至[4]所記載之圖案塗佈用基板,其復具有介 在於前述基板本體和前述親液部之間的遮罩用膠帶 6 321519 201021613 ‘ (tape),並且前述親液部係設置成相接於前述遮罩用膠帶。 [6] 如[1]所記載之圖案塗佈用基板,其中,前述印墨 保持部為對於茴香醚顯示吸收性之吸收部。 [7] 如[6]所記載之圖案塗佈用基板,其中,前述吸收 部為多孔質狀。 [8] 如[6]或[7]所記載之圖案塗佈用基板,其中,前述 吸收部包含氧化矽、氮化矽、高分子化合物、或此等之混 合物。 ® [9]如[6]至[8]所記載之圖案塗佈用基板,其復具有介 在於前述基板本體和前述吸收部之間的遮罩用膠帶,並且 前述吸收部係設置成相接於前述遮罩用膠帶。 [10] : —種有機電致發光元件,係使用[1]至[9]所記 載之圖案塗佈用基板而製作。 [11] : 一種顯示裝置,係具備[10]所記載之有機電致 發光元件。 Q [12]: —種彩色濾光片,係使用[1]至[9]所記載之圖 案塗佈用基板而製作。 [發明之效果] 若依據本發明,則在藉由塗佈法而選擇性地供應印墨 時,可防止供應之印墨在形成有間隔壁之區域外相互混 合,同時可防止供應至形成有間隔壁之區域外之印墨流入 至形成有間隔壁之區域中。 【實施方式】 以下,參考圖式,就本發明之實施形態而進行說明。 321519 201021613 =素:::僅為大T理解發明之程度’概略地顯示構 而受到限定,二:係並不因以下之記载 範圍内適户从要素係可在不脫離本發明之要旨之 中,就相2仃變更。此外’在使用於以下說明之各圖 重複之;成要素而附加相同之符號來顯示,有省略 二月之偉形。此外,為了方便層構造等之說明,因 一如7Τ顯7^例子中’原則上係與基板配置於下方之 株隸進订5兒明’但本發明之圖案塗佈用基板和有機EL元 仵寺係不—定㈣配置而進行製造或錢等。 f 1圖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圖案塗佈用基板η。 在本實施形態’以形成有機EL元件時所使用之基板作為例 子而進行說明。 本實施形態之圖案塗佈用基板n係具備:具有圖案化 區域15A和包圍該圖案化區域15A之非圖案化區域17八的 基板本體;條紋狀地設置在該基板本體的複數條間隔壁; 以及在非圖案化區域ΠΑ中設置於前述間隔壁之長邊方向 之一方及其他方且可保持所塗佈之液體狀印墨的印墨保持 部。 、 在本實施形態中,就前述印墨保持部為具有相對於菌 香趟之接觸角未達30。之親液性的親液部16之構成例而進 行說明。 由第1圖之剖面線VI-VI所切斷之剖面圖係除了符號 以外而相同於前述之第6圖,因此,參考第6圖而進行說 明。第2圖係由第1圖之剖面線π - Π所切斷之圖案塗佈 8 321519 201021613 用基板之剖面圖。 本實施形態之圖案塗佈用基板11係包含基板本體 , 12、複數條電極13、絕緣膜14、間隔壁15和親液部16所 - 構成。 在基板本體12之表面上,條紋狀地配置複數條電極 13。亦即,複數條電極13係相互相對地配置成概略平行。 此外,各個電極13不需要為直線狀,可為波線狀,也可設 置寬幅之部分和細幅之部分。該電極13係發揮作為後述有 機EL元件之一對電極之一方之電極的功能,例如發揮作為 有機EL元件之陽極之功能。 在形成有電極13之基板本體12上,形成具有電絕緣 性之絕緣膜14。在該絕緣膜14,於各個電極13上,沿著 各個電極13之長邊方向(Y方向),隔著規定之間隔而穿設 複數個開口部18。該開口部18係貫通絕緣膜14而穿設, 電極13之表面係從該開口部18露出。從基板本體12之厚 ❹度方向Z之一方來看,各個開口部18係呈矩陣狀地配置。 換句話說,絕緣膜14係設置成格子狀。在形成有各個開口 部18之區域,分別形成相互獨立地作為所謂晝素而進行發 光之有機EL元件。該絕緣膜14係配合需要而設置,亦可 構成不具有絕緣膜14之圖案塗佈用基板。 在絕緣膜14上,分別設置呈條紋狀地配置之複數個間 隔壁15。具體而言,間隔壁15係相互相對地設置成概略 平行,而使間隔壁15之長邊方向和電極13之長邊方向呈 概略一致。以下,有時將間隔壁15之長邊方向稱為長邊方 9 321519 201021613 « 向Y,並將間隔壁15之配列之方向稱為配列方向X。此外, 在本實施形態中,於基板本體12上設置框狀絕緣壁17。 在該框狀絕緣壁17之框内,形成間隔壁15。間隔壁15之 長邊方向Υ之一端和其他端係連接於絕緣壁17,間隔壁15 和絕緣壁17係呈一體地形成。絕緣壁17係藉由往配列方 向X延伸之2條直線部、和往長邊方向Υ延伸之2條直線 部而構成為框狀,但是,在往長邊方向Υ延伸之2條直線 部中,面對著框内之表面部係發揮作為在複數個絕緣壁17 中最外側所設置之間隔壁之功能。此外,絕緣壁Π係配合 ® 需要而設置,亦可構成不具有絕緣壁之圖案塗佈用基板。 相對於設置有間隔壁15之圖案化區域15Α,將除了該 圖案化區域15Α以外之區域係稱為非圖案化區域17Α(設置 有框狀絕緣壁17之區域)。親液部16係設置在非圖案化區 域17Α,具體而言,係相對於圖案化區域15Α而設置在長 邊方向Υ之一方和其他方。此外,所謂設置有間隔壁15之 圖案化區域係指包含設置間隔壁15本身之區域的區域,且 0 為後述之有供應印墨之區域,具體而言,係在條紋狀地配 置之間隔壁15中,由配置於最外側之間隔壁15所包圍之 區域。在本實施形態,被框狀絕緣壁17所包圍之區域係相 當於圖案化區域15Α。 親液部16係可設置於非圖案化區域之整個區域,並且 亦可相對於圖案化區域而設置在間隔壁之長邊方向之一方 和其他方之整個區域,在本實施形態中,相對於圖案化區 域,在間隔壁之長邊方向之一方和其他方(條紋狀間隔壁 10 321519 201021613 k 15之延伸存在方向之兩端緣側)之非圖案化區域17A之全 區域中之一部分,設置該親液部16作為離間之2個部分。 \ 具體而言,親液部16係於非圖案化區域17A,在圖案化區 二 域15A之長邊方向Y之一端和基板之長邊方向Y之一端之 間、以及圖案化區域15A之長邊方向Y之其他端和基板之 長邊方向Y之其他端之間,至少設置在藉由後述喷嘴印刷 法而塗佈印墨之區域。在本實施形態中,親液部16係相對 於圖案化區域15A而在間隔壁之長邊方向Y之·一方及其他 ϋ ^^方之區域,沿著圖案化區域15Α而往配列方向延伸及配 置,且至少比起圖案化區域15Α還更加廣範圍地往配列方 向X配置。該親液部16係設置在前述框狀絕緣壁17中之 往配列方向X延伸之2條直線部之表面上。親液部16之表 面係具有相對於茴香醚之接觸角未達30°之程度之親液 性,且至少親液部16相對於茴香醚之接觸角係小於絕緣壁 17相對於茴香醚之接觸角。此外,雖然將形成規定之有機 φ層之材料予以溶解之溶媒並非限定於茴香醚,但如果具有 相對於該菌香醚之接觸角未達30°之程度之親液性,則即 使是對於通常使用之印墨也會顯示親液性,因此,親液部 16係比起絕緣壁17,還更加顯示親液性。此外,至少親液 部16之表面相對於茴香醚之接觸角係小於由間隔壁15和 基板本體12所規定之複數條凹部之表面相對於茴香醚之 接觸角。所謂凹部表面係指間隔壁15、絕緣膜14和電極 13之表面。此外,當在間隔壁15之間形成有規定之有機 層時,所謂凹部表面係指間隔壁15、絕緣膜14和未圖示 11 321519 201021613 之有機層之表面。亦即,親液部16係比起凹部表面,還 加顯示親液性。此外,所謂凹部表面之親液性係指將構成 凹部表面之各個構件之親液性予以平均化而得者。 接著’就圖案塗佈用基板11之製造方法而進行說明。 首先,準備基板本體12。接著,使用後述之電極材料 例如藉由濺鍍法而在基板之整面形成導電臈, 北且,藉由 光微影法(photolithography)(以下,光微影法有包含蝕列 步驟等圖案化步驟之情形)而將導電膜予以條故狀地圖案 化,形成條紋狀之電極13。 、 接著,形成絕緣膜14。絕緣膜14係由無機物或有機 物而組成。 構成絕緣膜14之無機物係列舉例如y〇2及SiN等。夢 由電漿CVD法或濺鍍法等習知方法而在基板之整面堆積^ 機絕緣物,並且,將由堆積之無機物所組成之薄膜藉由光 微影法而圖案化成規定之形狀,以形成絕緣膜u。在圖案 化時,穿設前述之開口部18。開口部18之配列方向χ之 寬度以及長邊方向Υ之寬度係分別依據解析度而設定,配 列方向X之寬度通常係30#111至200 #m,長邊方向γ之寬 度通常係l_m至係依據製作之顯示器之精細 度而適度地設定。 此外,亦可使用丙烯酸系樹脂系、紛酸清漆(n〇v〇lac) 樹脂系、聚酿亞胺樹脂系之正型或負型感光性材料(光阻劑) 而形成由有機物所組成之絕緣膜14。具體而言,可藉由在 基板上塗佈光阻劑,透過規定之遮罩而在規定之區域照射 321519 12 201021613 ‘ 光並進行顯影,而得到經圖案化成規定形狀之絕緣膜14。 在圖案化時,穿設前述之開口部18。塗佈光阻劑之方法係 、 可列舉如使用旋轉塗佈器、桿條塗佈器(bar coater)、滾 二 筒塗佈器(roll coater)、模具塗佈器(die coater)、凹版 印刷塗佈器、缝隙塗佈器等之方法。 藉由如此地進行圖案化,而在基板本體12形成從厚度 方向之一方來看為格子狀之絕緣膜14。設置絕緣膜14之 目的係達成配置於長邊方向Y之複數個晝素間之絕緣。絕 w緣膜14之膜厚係設定成可確保配置於長邊方向Y之晝素間 之絕緣的厚度,通常為0.1/zm至1/zm,最好是0.2/zm至 0.4//m。此外,可依據後述之有機材料之電阻大小而不設 置絕緣膜14。 接著,形成間隔壁15和絕緣壁17。具體而言,間隔 壁15和絕緣壁17係例如藉由將前述光阻劑塗佈於整面, 透過規定之遮罩而在規定之區域照射光,並且進行顯影而 ❹形成。在本實施形態,在顯影中,藉由在由光阻劑所組成 之層穿設往長邊方向Y延伸之複數條開口部18,而形成間 隔壁15和絕緣壁17。光阻劑之塗佈係可藉由使用旋轉塗 佈器、桿條塗佈器、滾筒塗佈器、模具塗佈器、凹版印刷 塗佈器、縫隙塗佈器等之方法而進行。此外,就其他之實 施形態而言,可在於由光阻劑所組成之層穿設開口部18 時,除去相當於絕緣壁17之部分。設置間隔壁15之目的 係達成由間隔壁15所分隔之於配列方向X相互鄰接之晝素 間之絕緣,同時防止用以構成於配列方向X相互鄰接之晝 13 321519 201021613 素的印墨的混色。具體上,設置間隔壁15之目的係在凹部 供應印墨時,防止該印墨超越間隔壁15而溢出至配列方向 X+相互鄰接之凹部。間隔壁15之高度係由此種觀點而設 疋,通常為0.5/zm至最好是〇.5//m至1.〇从m。 ,外間隔壁15之配列方向χ之寬度係依據解析度而設 定,通常為5//m至50;am,最好是至2〇心。此外, $互鄰接之間隔壁15彼此之間隔係依據解析度而設定,通 常為40心至22G/ZIH,係依據製作之顯示器之解析度而適 宜地設定。 為了在間隔壁15之間收納供應至間隔壁15間之印 墨’間隔壁15係通常峨科水性為佳。有藝係在 f之氛財藉由進行電職理而使表面氟化並進行疏水 對於由有機物所組成之間隔壁ί5 間隔ί15Λ具體而言’可藉由進行⑶電漿處理而將 法之不同方法而對間隔壁】5職予疏水HI同=述方 無機物所组成之間隔壁i5,而且 面2形成由 性之物皙。+丄 了在表面被覆顯示疏水 氣之氛圍中進行=處成絕緣膜14時,藉由在含 電漿處理而使該絕緣膜14也同時步次分 親液部16係以包含無機物而構 ^時^化。 之無機物係以包含氧切、氫化石夕=構成親液部 構成為佳。 或此等之處合物而 正如前述,有機物係藉由CF4電裝處理而進行疏水化, 321519 24 201021613 :是=勿即使施行CF4電聚處理也仍維持親液性。因 备親心16係包含無機物而構成時,在基板 =親予 =16之後,例如即使藉由⑶電衆處理而將間隔 土 15予Μ親液化,親液部16亦保持親液性,因此, 要考慮形成缝部16之步驟之順序,喊高步驟之自由 度。例如雖然也可在快要形成有機發光層之前施行CF4電漿 ❹ 處理’但若職部16係包含無機物而構成,則即使是經由 CF4電漿處理’親液部16也會保持親液性,因此, 地形成親液部16。 ' 親液部16係可藉由CVD(Chemical Vap〇r
Deposition:化學氣相沉積)法或濺鍍法而直接地設置在絕 緣壁17上此外’可藉由在基板12上預先地設置親液部, 並在其上形成絕緣壁17,且在絕緣壁17形成開口,來露 出基板12上之親液部,而在非圖案化區域設置親液部。 此外,親液部16係以形成於遮罩用膠帶為佳。具體而 ©言,圖案塗佈用基板U復具有介在於基板本體12和親液 部16之間的遮罩用膠帶。親液部16係設置成相接於該遮 罩用膠帶之一方之表面。遮罩用膠帶中,貼合劑係設置在 與設置親液部16之面相反側之其他方之表面,可藉由貼合 劑而貼附在絕緣壁17’同時在貼附後可從絕緣壁17剝離。 在本實施形態,於表面形成有親液部16之遮罩用膠帶係貼 附於非圖案化區域17A_。 f、 親液部16係可例如藉由CVD法、濺鍍法等而形成於遮 罩用膠帶之表面上。如此,如果親液部係形成於遮罩用膠 321519 15 201021613 帶,則可經由遮罩用膠帶而容易地將親液部16予以貼附, 同時可容易剝離,而提高作業性。 就使用以上說明之圖案塗佈用基板11而製造有機EL 元件之方法,來進行說明。 有機EL元件係如後述,在一對之電極間,至少具備有 機發光層。以下,就在電極上直接地接合設置有機發光層 之構造之有機EL元件,來進行說明。 在本實施形態,就使用喷嘴印刷裝置並藉由塗佈法來 形成有機發光層之方法,進行說明。噴嘴印刷裝置係可使 用市面販賣者,例如可使用大日本網版製造公司製之 NP-300G 等。 喷嘴印刷裝置係將包含形成有機發光層之材料的印墨 供應至相互鄰接之間隔壁15之間。印墨係包含後述之發光 材料和溶媒。 噴嘴印刷裝置係藉由在從喷嘴喷出液柱狀印墨之同 時,使位於間隔壁15間之上方之喷嘴移動至長邊方向之一 方,而在間隔壁15之間供應印墨。噴嘴印刷法係藉由所謂 一筆劃而塗佈印墨。亦即,藉由在從喷嘴噴出液柱狀印墨 之同時,重複地進行下述(1)至(4)之步驟:(1)使喷嘴從長 邊方向Y之一方移動至其他方(在第1圖中為下方)、(2) 接著移動至間隔壁15之配列方向X之一方(在第1圖中為 右方)、(3)接著使噴嘴從長邊方向之其他方移動至一方(在 第1圖中為上方)、(4)接著移動至間隔壁15之配列方向X 之一方(在第1圖中為右方),而將印墨供應至相互鄰接之 16 321519 201021613 間隔壁15之間、以及位於最外側之間隔壁5和位於其外侧 之絕緣壁17之間隙。 ' 第3圖係在已塗佈印墨100之狀態下之圖案塗佈用基 - 板11之俯視圖。在噴嘴印刷法中,由於係不停止印墨1〇〇 之喷出而連續地塗佈印墨100,亦即藉由所謂之一筆劃而 進行印墨之塗佈,因此,也在親液部16上塗佈印墨100。 親液部16係對於液體狀印墨100之接觸角小並顯示親液 ❹性,因此,塗佈於親液部16之印墨會於親液部16上潤濕 擴散,而保持於親液部16上。因此,可防止塗佈在除了圖 案化區域15A以外之非圖案化區域17A之印墨流入屬於圖 案化區域15A之間隔壁15之間、以及位於最外側之間隔壁 5和位於其外侧之絕緣壁之間隙中,進而可防止和塗佈於 鄰接列之印墨混合。藉此,可在使供應之印墨乾燥時,防 止圖案化區域15A之長邊方向之兩端部之膜厚變成比中央 部之膜厚更厚,而可在圖案化區域15A中形成均勻膜厚之 ©有機發光層。 此外’從所謂防止保持於親液部 16之印墨回到(流入) 圖案化區域15A之觀點來看’則最好是在親液部16和 化區域15A設置間隔,該鬥" 、 用邊間隔係以500 /zm至5000em為佳。 夕、、如果Γ單色顯不農置用之顯示面板’則不會發生印墨 =色問題仁如果例如是彩色顯示裝置用之顯示面板, ^ θ _ 〈問題。如果例如是彩色顯示裝置 用之顯示面板,則必須八 %i. r; ^ a ^ , ρ 、刀別塗佈以紅色發光之R發光材 枓、以綠色發光之G發弁从,, 讨料和以藍色發光之Β發光材料。 1*7 321519 201021613 具體而言,必須在每一列分別塗佈包含各種發光材料之3 種類之印墨,例如可藉由分別隔著2列之間隔而將包含R 發光材料之印墨、包含G發光材料之印墨和包含β發光材 料之印墨塗佈於凹部,以分別塗佈3種類之印墨。在喷嘴 印刷法中,各種類之印墨係分別如前述,隔著2列之間隔 以一筆劃而塗佈於凹部。當使用未設置親液部16之習知之 基板時,3種類之印墨係在非圖案化區域ηΑ中相互混合, 並同時以混合之狀態擴散至圖案化區域15Α,或者是發生 流入而產生混色之問題,但是,在本實施形態中’由於具 備親液部16,故塗佈於圖案化區域15Α以外之印墨會於親 液部16潤濕擴散,即使是在親液部16上發生印墨之混色, 也可防止印墨流入圖案化區域15Α中,因此,可防止在圖 案化區域15Α之混色。. 可藉由在㈣印墨後’在大氣氛圍、惰性氣體氛圍及 真空氛圍等氛圍中,以規定之溫度及時間條件來進行乾 燥’而形成有機發光層。 在形成有機發光層之後,例如形成其他方之電極。在 本實施形態,就被動矩陣型之有機EL元件而進行說明。在 本實施形態,往配列方向X延伸之複數條之其他方之電 極,係在長邊方向γ隔著規定之間隔而配置。具體而令, 從基板本體之厚度方向之一方來看,則在形成開^部 18之位置配置其他方之電極,而使一方之電極13和苴他 方之電極重疊。 ” 藉由以此種 一對電極之一方係陽極’其他方係陰極 321519 18 201021613 配置設置一對電極,即可使設置於規定之畫素之有機el元 件選擇性地發光。 .在以上之說明中,就在一對之電極間僅設置有機發光 - 層之形態而進行說明,但是,可在一對之電極間設置不同 於有機發光層之層。 設置於陰極和發光層之間之層可列舉如電子注入層、 電子輸送層和電洞阻擋層等。當在陰極和發光層之間設置 電子注入層及電子輸送層兩者之層時’將鄰接於陰極之層 稱為電子注入層,並將除了該電子注入層以外之層稱為電 子輸送層。 電子注入層係具有改善來自陰極之電子注入效率之功 能之層。電子輸送層係具有改善來自陰極、電子注入層或 較接近陰極之電子輸送層的電子注入之功能之層。電洞阻 擋層係具有阻止電洞輸送之功能之層。此外,在電子注入 層及/或電子輸送層具有阻止電洞輸送之功能時,有時此 ©等層係兼作為電洞阻擋層。 關於電洞阻擋層具有阻止電洞輸送之功能一事,可藉 由例如製作僅流動電洞電流之元件,以其電流值之減少而 確認阻止之效果。 设置於陽極和發光層之間之層可列舉如電洞注入層、 電/同輸送層和電子阻撞層等。在%極和發光層之間僅設置 一層時,將該層稱為電洞注入層。在陽極和發光層之間設 置電洞〉主入層和電洞輸送層兩者之層時,將鄰接於陽極之 層稱為電洞注入層,將除了該電洞注入層以外之層稱為電 321519 19 201021613 洞輸送層。 電洞注入層係具有改善來自陽極之電洞注入效率之功 能之層。電洞輸送層係具有改善來自陽極、電洞注入詹或 較接近陽極之電洞輸送層的電洞注入之功能之層。電子阻 擋層係具有阻止電子輸送之功能之層。此外,在電洞注入 層及/或電洞輸送層具有阻止電子輸送之功能時,有時該 等層係兼作為電子阻擋層。 關於電子阻擋層具有阻止電子輸送之功能一事,可藉 由例如製作僅流動電子電流之元件,以其電流值之減少而 ❹ 確認阻止之效果。 此外,有將電子注入層及電洞注入層總稱為電荷注入 層之情形,有將電子輸送層及電洞輸送層總稱為電荷輸送 層之情形。 將有機EL元件之可採用之層構造之一例顯示於以下。 a) 陽極/發光層/陰極 b) 陽極/電洞注入層/發光層/陰極 q c) 陽極/電洞注入層/發光層/電子注入層/陰極 d) 陽極/電洞注入層/發光層/電子輸送層/陰極 e) 陽極/電洞注入層/發光層/電子輸送層/電子注 入層/陰極 f) 陽極/電洞輸送層/發光層/陰極 g) 陽極/電洞輸送層/發光層/電子注入層/陰極 h) 陽極/電洞輸送層/發光層/電子輸送層/陰極 i) 陽極/電洞輸送層/發光層/電子輸送層/電子注 20 321519 201021613 ' 入層/陰極 j)陽極/電洞注入層/電洞輪送層/發光層/陰極 . k)陽極/電洞注入層/電洞輪送層/發光層/電子注 ' 入層/陰極 / 1)陽極/電洞注人層/電洞輪送層/發光層 送層/陰極 ❹ Ο π〇陽極/電洞注人層/電洞輸送層/發光層/電子朝 送層/電子注入層/陰極 η)陽極/發光層/電子注入層/陰極 〇)陽極/發光層/電子輸送層^/陰極 Ρ)陽極/發光層/電子輸送層/電子注入層/陰極 (在此,記號「/」絲示纽記號「/」之各層 接而層積。以下相同)。 本實施形態之有機ELS件可具有2層以上 就具有2層發光層之有機虹元件而言,在前述&)至^之 =二何’若將被陽極和陰極所夾住之層箱 體作為重複早兀Α」,則可列舉以下之^所示之層構造( /1^4 (重複單^以電荷產生層八重複單元Α: 此外,就具有3層以上之發光層之有機肛元件而言, 若將「(重複單元A)/電荷產生層」作為「重複單元 則可列舉以下之r)所示之層構造。 」 r)陽極/(重複單元β)χ/(重複單元A)/陰極 此外,記號「X」係表示2以上之整數,(重複單元Β)χ 3215^9 21 201021613 係表示層積χ段之重複單元B之層積體。 ’ 在此,所謂電荷產生層係指藉由施加電場而產生電洞 和電子之層。 電荷產生層可列舉例如由氧化鈒、銦錫氧化物(I nd i um Tin Oxide ;簡稱ITO)、氧化鉬等所組成之薄膜。 有機EL元件係通常在基板侧配置陽極,但也可在基板 側配置陰極。 本實施形態之有機EL元件係為了將來自發光層之光 取出至外面,因此,通常以發光層作為基準而使配置於取 ® 出光之侧之全部層皆設為透明者。 就層積之層之順序、層數及各層之厚度而言,可考量 發光效率或元件壽命而適宜地設定。 接著,就構成有機EL元件之各層之材料及形成方法而 言,更加具體地進行說明。 <基板> 基板係適合使用在製造有機EL元件之步驟中不發生 q 變化者,使用例如玻璃、塑膠、高分子薄膜和矽基板、以 及層積此等而得者等。前述基板係可使用市面販賣者,並 且,可藉由習知之方法而製造。 <陽極> 當為通過陽極而取出來自發光層之光的構造的有機EL 元件時,陽極係使用顯示光透過性之電極。此種電極係可 使用高電導率之金屬氧化物、金屬硫化物及金屬等之薄 膜,適合使用光透過率高者。具體而言,係使用由氧化銦、 22 321519 201021613 ,化鋅、氧化錫、ITO、銦鉾氧化物(Indium Zinc 〇xide ; @稱IZO)、金、白金、銀及麵等所組成之薄膜,此等中適 合使用由1το、IZ0、或氧化锡所組成之薄膜。陽極之製作 方*刊舉如、峡法、料鍍覆法(ion Platingmethod)、電鍍法等。此外,該陽極亦可使用聚苯 胺或其衍生物、聚嗟吩或其衍生物等有機之透明導電膜。 陽極可使用反射光之材料,該材料係以功函數3.㈣ ❹以上之金屬、金屬氧化物、金屬硫化物為佳。 陽極之膜厚係可考慮光透祕和電導㈣適度地選 擇’例如為l〇nm至10_,較佳為2〇nm至,更佳為 50nm 至 500nm。 <電洞注入層> 構成電洞注入層之電洞注入材料可列舉如氧化飢、氧 化翻、氧化釘及氧化銘等氧化物、苯胺系、星爆型胺 (starburst type affiine)系、駄菁(phthai〇c卿系、 ❹非結晶質碳、聚苯胺、及聚噻吩衍生物等。 電洞注入層之成膜方法可列舉例如由包含電洞注入材 料之溶液進行之成膜。由溶液成膜時所使用之溶媒只要是 溶解電洞注人材料者即可,並無特觀制,可列舉:三氯 曱院、二氯甲烧、二氯乙烧等氣系溶媒;四氮化料等鍵 系溶媒;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煙系溶媒、甲基乙 基酮等酮系溶媒;乙酸乙醋、乙酸丁醋、乙二醇㈣乙酸 酯(ethyl ceii〇s〇lve acetate)等酯系溶媒;以及水。 由溶液成膜之方法可列舉如噴嘴印刷法、旋轉塗佈 321519 23 201021613 法、模鑄法(casting method)、微凹版印刷塗佈法、凹版 印刷塗佈法、桿條塗佈法、滚筒塗佈法、線桿條、塗佈法 (wire-bar coating)、浸潰塗佈法、噴霧塗佈法、網版印 刷法、柔板印刷法(flexography)、平板印刷法(〇ffset printing method)、喷墨印刷法等塗佈法,在本實施形雖 中,適合使用前述之喷嘴印刷法。 電洞注入層之膜厚係依使用之材料而使最適當值不 同,以使驅動電壓和發光效率成為適度值之方式適Z地設 疋,且必須為至少不產生針孔之厚度,太厚時,恐怕元件 之驅動電壓會變高。因此,電洞注入層之膜厚係例如lnffl 至1 /zm,較佳為2nm至500nm,更佳為5nm至200nm。 <電洞輸送層> 構成電洞輸送層之電洞輸送材料可列舉如聚乙烯基咔 嗤或其衍生物、聚矽烷或其衍生物、在侧鏈或主鏈具有芳 香族胺之聚矽氧烷衍生物、吡唑啉衍生物、芳基胺衍生物、 芪(stilbene)衍生物、三苯基二胺衍生物、聚苯胺或其衍 ❹ 生物、聚噻吩或其衍生物、聚芳基胺或其衍生物、聚β比咯 或其衍生物、聚(對-伸笨基伸乙烯基)或其衍生物、或者是 聚(2, 5-伸噻吩基伸乙烯基)或其衍生物等。 在此等中,電洞輸送材料較佳為聚乙烯基咔唑或其衍 生物、聚矽烷或其衍生物、在侧鏈或主鏈具有芳香族胺化 合物基之聚矽氧烷衍生物、聚笨胺或其衍生物、聚噻吩或 其衍生物、聚芳基胺或其衍生物、聚(對_伸苯基伸乙烯基) 或其衍生物、或者是聚(2, 5-伸噻吩基伸乙烯基)或其衍生 24 321519 201021613 * 物等高分子電洞輸送材料,更佳為聚乙烯基咔唑或其衍生 物、聚矽烷或其衍生物、在侧鏈或主鏈具有芳香族胺之聚 、 矽氧烷衍生物。當為低分子電洞輸送材料時,以分散於高 - 分子黏合劑(binder)而使用為佳。 電洞輸送層之成膜方法並無特別限制,但在為低分子 電洞輸送材料時,可列舉由包含高分子黏合劑和電洞輸送 材料之混合液進行之成膜,在為高分子電洞輸送材料時, 可列舉由包含電洞輸送材料之溶液進行之成膜。 ® 由溶液成膜時所使用之溶媒只要是溶解電洞輸送材料 者即可,並無特別限制,可列舉:三氯甲烷、二氯甲烷、 二氯乙烷等氯系溶媒;四氫化呋喃等醚系溶媒;曱苯、二 甲苯等芳香族烴系溶媒;丙酮、曱基乙基酮等酮系溶媒; 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乙二醇乙醚乙酸酯等酯系溶媒等。 由溶液成膜之方法可列舉如與前述電洞注入層之成膜 法同樣之塗佈法,在本實施形態中,適合使用前述之噴嘴 ❹印刷法。 就混合之高分子黏合劑而言,係以不極度妨礙電荷之 輸送者為佳,並且適合使用對於可見光之吸收為弱者,可 列舉例如聚碳酸酯、聚丙烯酸酯、聚曱基丙烯酸酯、聚甲 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聚矽氧烷等。 電洞輸送層之膜厚係依使用之材料而使最適當值不 同,以使驅動電壓和發光效率成為適度值之方式適宜地設 定,且必須為至少不產生針孔之厚度,太厚時,恐怕元件 之驅動電壓會變高。因此,該電洞輸送層之膜厚係例如lnm 25 321519 2〇l〇2l6l3 S":層,為一更佳為 發光層係通常主要是由發出鸯 =者是由該有機物和輔助該有c之有機 ,有機物係可為低分子化 2變發光波長。 層係以包含聚苯乙稀換算之數平均分;= 合物’發光 分子化合物為佳。槿Λ & 量為10至ίο8之高 之色素系材料、金屬錯合物紐料可列舉例如以下 物材料。 、材枓、尚为子系材料、摻雜 (色素系材料) 生物色==舉例如環噴他明(CyCl。——)衍 ▲—稀何生物化合物、^苯胺衍生物、噚二 哇衍生物“㈣并料衍生物、二(笨乙職)苯衍生物、 〇 -(笨乙烯基)伸芳基衍生物、鱗衍生物1吩環衍生物、 吼咬環衍生物、紫環酮(perinQne)衍生物、⑽㈣⑽) 衍生物、寡㈣吩触物、嗜二紅聚物“比㈣二聚物、 喹吖酮(quinacridcme)衍生物、香豆素(c〇umarin)衍生物 等。 (金屬錯合物系材料) 金屬錯合物系材料可列舉例如在中心金屬具有M、 Zn、Be等或Tb、Eu、Dy等稀土類金屬,並且在配位基具 有Df二唑、噻二唑、苯基吡啶、苯基苯并咪唑、喹啉構造 等之金屬錯合物,可列舉例如:銥錯合物、白金錯合物等 26 3215¾9 201021613 具有來自三重激發狀態之發光之金屬錯合物;鋁喹啉酚錯 合物、苯并喹啉酚鈹錯合物、苯并噚唑基鋅錯合物、笨并 :^塞唾鋅錯合物、偶氮曱基鋅錯合物、外淋辞錯合物、销以 合物等。 (高分子系材料) 高分子系材料可列舉聚對伸苯基伸乙烯基衍生物、聚 噻吩衍生物、聚對伸苯基衍生物、聚魏衍生物、聚乙炔 ❹何生物、聚第衍生物、聚乙稀基味唾衍生物、將前述之色 =系材料或金屬錯合物系發光材料進行高分子化而得者 專。 纟剛述之發紐㈣巾,發出藍色光之材料可列舉二 乙埽基)伸芳基街生物、曙二唾衍生物以及該等之聚合 、聚乙職#讀生物、料伸苯基衍生物 、聚苐衍生 〇 料拙在其中’以1^分子材料之聚乙婦基吁哇衍生物、聚 對伸苯基衍生物或聚荐衍生物等為佳。 去‘此外’發出綠色光之材料可列舉喧口丫綱衍生物、香豆 麻订生物以及該等之聚合物、聚對伸苯基伸乙稀基衍生 伸乙何生物等。在其中’以高分子材料之聚對伸苯基 伸乙絲衍生物、聚第衍生物等為佳。 環衍::以色光之材料可列舉香豆素衍生物、嗔吩 好熹古八 丁生物等。即使是在其中,也最 生聚對伸苯基伸乙絲衍生物、聚嗔吩衍 生物、聚葬竹生物等。 27 321519 201021613 (摻雜物材料) 摻雜物材料可列舉例如茈衍生物、香豆素衍生物、紅 螢烯(rubrene)衍生物、喹吖酮衍生物、方酸菁(Squary 1 i um) 衍生物、卟琳衍生物、苯乙烯基系色素、稠四笨(tetracene) 衍生物、η比唾琳酮(pyraz〇i〇ne)衍生物、十環烯 (decacyclene)、吩曙哄酮(phenoxazone)等。此外,此種 發光層之厚度係通常為大約2nm至200nm。 <發光層之成膜方法> 發光層之成膜方法係可使用塗佈包含發光材料之溶液 之方法、真空蒸鍍法、轉印法等。由溶液成膜時所用之溶 媒係可列舉如與前述之由溶液來將電洞輸送層製成膜時所 用之溶媒同樣的溶媒。 塗佈包含發光材料之溶液之方法係可列舉如:旋轉塗 佈法、拉鑄法、微凹版印刷塗佈法、凹版印刷塗佈法、桿 條塗佈法、滾筒塗佈法、線桿條塗佈法、浸潰塗佈法、縫 隙塗佈法、毛細管塗佈法、喷霧塗佈法及喷嘴印刷法等塗 佈法、、以及凹版印刷法、網版印刷法、柔板印刷法、平板 =刷法、反轉印刷法、喷墨印刷法等塗佈法,在本實施形 I*、中適合使用前述之喷嘴印刷法。 <電子輸送層> 構成電子輪送層之電子輸送材料係可使用習知者,可 列舉弓二坐何生物、蒽酉昆二曱院或其衍生物、笨酿或其衍 生物、萘酿或其衍生物、蒽醒或其衍生物、四氰基t酿二 甲烧或其何生物、第_衍生物、二苯基二象基乙烯或其衍 321519 28 201021613 生物、聯苯酿(diphenoquinone)衍生物、或者θ 0 -$疋經基啥 啉或其衍生物之金屬錯合物、聚喹啉或其衍生物、聚 . 啉或其衍生物、聚莠或其衍生物等。 喔 在此等中,電子輸送材料較佳為噚二唑衍生物、苯 或其衍生物、蒽醌或其衍生物、或者是8_羥基喹啉或 生物之金屬錯合物、聚喹啉或其衍生物、 :订 (polyquinoxaline)或其衍生物、聚莠或其衍生物 2-(4-聯苯基)-5-(4-第三丁基苯基噚二唑、苯酿4 蒽醌、三(8-喹琳酚)鋁、聚喹琳。 ' 電子輸送層之成膜法係並無特別限制,但在為低八 之電子輸送材料時,可列舉如由粉末之真空蒸錢法或= 由洛液或熔融狀態之成膜,在為高分子 時,可列舉如由溶液或溶融狀態之成膜。此外’ 或熔融狀態之成膜時,可併用高分子黏合劑。由溶液= '=!:琪之方法係可列舉與前述之由溶液來將電 成:之方法同樣的成膜法’在本 合使用剛述之噴嘴印刷法。 電子輪送層之膜厚係依使用之材 :::嶋發先效率成為適度值之方 之驅動電壓=產此生針二;厚/’太厚時,恐怕元件 至^ 該電子輸送層之膜厚係例如_ <電子注5°〇,更佳為5-至編。 構成電子注入層之材料係配合發光層之麵而適度地 321519 29 201021613 選擇最適當之材料,可 金屬和鹼土類金屬中之丨 金屬、鹼土類金屬、包含鹼 金屬之氧化物、幽化物、碳合金、驗金屬或驗土類 合物等。驗金屬、鹼金屬之一物、或者是此等物質之混 例子係可列舉鋰、 虱化物、鹵化物和碳酸化物之 化納、氟化鈉、氧化 好、铯、氧化鐘、氟化鐘、氧 铯、氟化絶、锼酸鋰:化辞、氧化铷、氟化铷、氧化 之氧化物、鹵化物 卜,鹼土類金屬、鹼土類金屬 銷、氧化鎮、^ ^例子係可列翔,、鋇、 氧化錄、氟化趣、'氣化妈、氧化鎖、敦化鋇、 以上之層積體而槿& 、電子注入層係可由層積2層 層係藉由蒸錢法例如LlF/c^。電子注入 . 料、、拿λ B機錄法、印刷法等而形成。 <陰極〉 膜厚係以1⑽至1_左右為佳。
電導3=:=功純小' 電子容易注入至發光層且 元件中,為了 Λ 。此外,在從陽極侧取出光之有機EL 將來自發光層之光在陰極反射至陽極側,因 此,陰極之材料心可見光反射率高之材料為佳。 在陰極可使用例如驗金屬、驗土類金屬、過渡金屬及 ^表第13族金屬等。陰極之材料係使用例如:鋰、鈉、 、铷、鉋、鈹、鎂、鈣、鋰、鋇、鋁、銃、釩、鋅、釔、 之錦、彭、销、試、鏡等金屬;前述金屬中之2種以上 :金;前述金屬中之“重以上和金、銀、白金、銅、錳、 、鈷、鎳、鎢、錫中種以上之合金;或者是石墨或 321519 30 201021613 1 石墨層間化合物等。合金之例子係可列舉鎂-銀合金、鎂-銦合金、鎂-鋁合金、銦-銀合金、裡-鋁合金、鐘-鎂合金、 .鐘-銦合金、妈-銘合金等。此外,陰極係可使用由導電性 . 金屬氧化物和導電性有機物等所組成之透明導電性電極。 具體而言,導電性金屬氧化物可列舉氧化銦、氧化鋅、氧 化錫、ΙΤ0及ΙΖ0,而導電性有機物可列舉聚苯胺或其衍生 物、聚嗟吩或其衍生物等。此外,陰極係可由層積2層以 上之層積體而構成。此外,也有使用電子注入層作為陰極 ❿ + 之情形。 陰極之膜厚係考慮電導率和耐久性而適宜地設定,例 如10nm至10# m,較佳為20nm至1 // m,更佳為50nm至 500nm ° 陰極之製作方法係可列舉真空蒸鍍法、濺鍍法、或者 是熱壓合金屬薄膜之層壓法等。 本發明之其他實施形態之圖案塗佈用基板,係相對於 ❿設置有間隔壁之圖案化區域,而在間隔壁之長邊方向之一 方及其他方之非圖案化區域中,具有對於前述之茴香醚顯 示吸收性之吸收部。此外,雖然將形成規定之有機層之材 料予以溶解之溶媒並非限定於茴香醚,但如果為對於該茴 香醚會顯示吸收性者,則即使是對於通常使用之印墨也會 顯示吸收性。 本實施形態之圖案塗佈用基板係將前述實施形態之印 墨保持部之親液部替換成吸收部者,吸收部以外之構成要 素係與前述之實施形態相同,因此而省略說明。 31 321519 201021613 此外,設置吸收部之位置係與設置親液部之位置相 同,因此,僅就吸收部之構成構件而進行說明。 吸收部係由顯示對於茴香醚之吸收性(可吸收茴香醚) 之構件所構成,以由高吸收性之構件構成為佳。 吸收部係以例如包含氧化石夕、氮化石夕、高分子化合物 或者是等之混合物而構成為佳。吸收部係尤以多孔質狀為 特佳。 高分子化合物可列舉聚丙烯酸鈉等聚丙烯酸鹽系材 料、聚乙烯基甲基醚等聚乙烯基醚系材料、聚乙烯醇系材 ® 料、乙酸乙烯酯-丙烯酸鹽系材料、以及聚N-乙烯基乙醯 胺系材料等。 此外,氧化矽可列舉SiO、Si2〇3及Si〇2等,氮化矽可 列舉SiN、Sil等。 · 由多孔質狀氧化矽所組成之吸收部係可藉由使界面活 性劑和四乙氧基矽烷等進行溶膠凝膠反應,並以燒成來除 去界面活性劑,而形成前述吸收部。此外,由多孔質狀高 q 分子化合物所組成之吸收部,係可使用由多孔質狀高分子 化合物所組成之市面販賣之薄片(sheet)。 此外,吸收部係以形成於遮罩用膠帶為佳。亦即,圖 案塗佈用基板11復具有介在於基板本體12和吸收部之間 的遮罩用膠帶。吸收部係設置成相接於該遮罩用膠帶之一 方之表面。遮罩用膠帶中,貼合劑係設置於其他方之表面, 可藉由貼合劑而貼附於絕緣壁17,同時,在貼附後可從絕 緣壁17剝離。 32 321519 201021613 ’ 吸收部係可藉由例如前述方法而形成在遮罩用膠帶之 表面上。如此,若吸收部係形成於遮罩用膠帶,則可經由 . 遮罩用膠帶而容易地將吸收部予以貼附,同時可容易剝 - 離,而提高作業性。 例如在使用噴嘴印刷裝置並藉由塗佈法而形成有機發 光層時,如前所述,由於是以所謂一筆劃進行印墨之塗佈, 因此,也在吸收部上塗佈印墨。塗佈於吸收部之印墨係被 吸收部吸收而保持於吸收部上。因此,可防止塗佈於除了 圖案化區域以外之區域之印墨流入屬於圖案化區域之間隔 壁15之間,進而可防止和塗佈於鄰接列之印墨混合。藉 此,可在使供應之印墨乾燥時,防止圖案化區域之長邊方 向之兩端部之膜厚變成比中央部之膜厚更厚,而可在圖案 化區域形成均勻膜厚之有機發光層,同時也可防止前述之 混色問題。 此外,在其他之實施形態中,吸收部係以相對於茴香 ❿醚之接觸角未達30°為佳。如此,藉由設置同時顯示吸收 性及親液性之吸收部,而例如在使用喷嘴印刷裝置並以塗 佈法形成有機發光層時,塗佈於吸收部之印墨係被吸收部 吸收,同時於吸收部上潤濕擴散,因此,印墨係更加保持 於吸收部。所以,可防止塗佈於除了圖案化區域以外之區 域之印墨流入屬於圖案化區域之間隔壁15之間,進而可防 止和塗佈於鄰接列之印墨混合。藉此,可在使供應之印墨 乾燥時,防止圖案化區域之長邊方向之兩端部之膜厚變成 比中央部之膜厚更厚,而可在圖案化區域形成均勻膜厚之 33 321519 201021613 有機發光層,同時也可防止混色問題。 ( /在乂上之實施形態之說明中,作為被動矩陣型基板者 係已說明圖案塗佈用基板,但圖案塗佈用基板並非限定於 被動矩陣型’可藉由在基板本體具備電晶體等規定之電子. 零件而也適用於主動矩陣型基板。 以上》兒月之有機EL元件係可適用於曲面狀或平面狀 之照明裝置’例如使用於作為掃描器光源之面狀光源及顯 示裝置。 具備有機EL元件之顯示裝置可列舉區段(segment)顯❹ 示裝置、點矩陣顯示裝置等。在點矩陣顯示裝置中,有主 動矩㈣示裝置及被動矩陣顯示裝置等。有機ELM係在 主動矩陣顯示裝置、被動矩陣顯示裝置中,使用於作為構 成各個畫素之發光元件。此外,有機EL元件係在區段顯示 展置中使用於作為構成各個區段之發光元件,在液晶顯示 裝置中使用於作為背光(back light)。 此外,在以上之實施形態之說明中,雖然說明以圖案 ❹ 塗佈用基板來作為用以形成有機EL元件之基板,但是,圖 案塗佈用基板係並非限定於有機EL元件,也可適用於彩色 濾光片用之基板。 以下’就彩色濾光片用之圖案塗佈用基板以及使用該 圖案塗佈用基板而製作之彩色濾光片,來進行說明。 彩色濾光片用之圖案塗佈用基板21係從第1圖所示之 前述實施形態之圖案塗佈用基板中除去電極13且同時設 置遮光膜24來取代絕緣膜14之構造,就對應之部分而言, 34 321519 201021613 附加相同之參考符號,省略重複之說明。 第4圖係顯示彩色遽光片用之圖案塗佈用基板21之剖 面圖。彩色遽光片用之圖案塗佈用基板U係具有遮光膜 24來取代絕緣膜14。魏絲24雜揮作為所謂黑矩陣 (black matrix)之功能。此外,彩色濾光片用之圖案塗佈 用基板21之俯視圖係與第〗圖相同,並且,第4圖係相當 於由弟1圖之剖面線VI -VI所切斷之剖面圖。 遮光膜24係呈格子狀地形成於基板本體12上。遮光 膜24只要是顯示遮住光之性質者即可,不必顯示絕緣性。 遮光膜24係由無機物或有機物而構成。構成遮光膜 24之無機物係可列舉鉻、鎳合金等金屬。例如遮光膜24 係藉由將鉻蒸鑛於基板本體12之一面,並且以光微影法進 行圖案化,而形成遮光膜。此外,構成遮光膜24之有機物 係可列舉含有黑色顏料之樹脂。例如遮光膜24係藉由將黑 色顏料分散於感光性樹脂而得塗佈液,並將該塗佈液塗佈 q於基板本體12,曝光規定之部位’並進行顯影’而形成遮 光膜。 接著,形成間隔壁15及絕緣壁17。該間隔壁15及絕 緣壁17係可藉由與前述方法相同之方法雨形成。此外,間 隔壁15及絕緣壁17係以顯示遮光性為佳’以使用在前述 感光性樹脂中分散有黑色顏料之塗佈液而形成為佳。 親液部16或吸收部係與前述相同,因此,省略重複之 説明。 接著,就使用圖案塗佈用基板而形成彩色遽光片之方 321519 35 201021613 法’來進行說明。彩色 21中,於間隔壁15之門二 < 错由在圖案塗佈用基板 彩色濾光片膜時::光片膜而製成。形成 液取代彩色遽光片發光層時所用之塗佈 光層之方法進行相同操成液。’並以與前述形成有機發 於分可列舉將規定之顏料分散 間隔而分別形成红色顏料係指在隔著2列之 時,為紅务、έ"色色和藍色之3個彩色濾光片膜
㈣:、、色和藍色之各色顏料。此外,分散媒俜可 列舉感光性樹脂。 双姝你J 彩色遽光片膜係可藉由前述之喷嘴印刷裝置而塗佈印 I,並藉由照射光且進行硬化而形成。 在使时嘴㈣裝置並藉由塗佈法㈣成彩色遽光片 法時’如前所述’由於係藉由所謂之一筆劃而進行印墨之 塗佈,因此,也在親液部16或吸收部上塗佈印墨。塗佈於 親^部16或吸收部之印墨係於親液部16上潤濕擴散、或 者疋被吸收部吸收’而㈣於親液部16或吸收部。因此, 可防止塗佈在除了圖案化區域15Α以外之區域之印墨流入 屬於圖案化區域15Α之間隔壁15之間,進而可防止和塗佈 7鄰接列之印墨混合。藉此,可在將彩色濾光片臈製成膜 4防止圖案化區域15Α之長邊方向之兩端部之膜厚變成 比中央部之膜厚更厚,而可在圖案化區域15Α中形成均勻 膜厚之彩色濾光片膜’同時也可防止混色問題。 此種彩色濾光片係可適合使用於作為液晶顯示裝置之 321519 36 201021613 彩色濾、光片。此外,即使是具備前述有機EL元件之顯示裝 置,也可藉由設置彩色濾光片而實現色純度高之顯示裝置。 此外,在本實施形態中雖有設置遮光膜24,但亦可構 成未設置遮光膜24之圖案塗佈用基板。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係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圖案塗佈用基板之俯 視圖。 第2圖係由第1圖之剖面線II-II所切斷之圖案塗佈 ❿用基板之剖面圖。 第3圖係在塗佈有印墨之狀態下之圖案塗佈用基板之 俯視圖。 第4圖係顯示彩色濾光片用之圖案塗佈用基板之剖面 圖.。 第5圖係用以形成有機EL元件之習知之圖案塗佈用基 板之俯視圖。 @ 第6圖係由第5圖之剖面線VI-VI所切斷之習知之圖 案塗佈用基板之剖面圖。 第7圖係表示在形成於習知之圖案塗佈用基板之複數 條凹部中,在剛對於左側3列供應印墨後之狀態。 第8圖係在藉由喷嘴印刷法而供應印墨後之習知之圖 案塗佈用基板之俯視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11、21圖案塗佈用基板 2、13電極 3、14絕緣膜 4、18開口部 37 3.21519 201021613 ❹ 5 ' 15 間隔壁 12 基板本體 15A 圖案化區域 16 親液部 17 絕緣壁 17Α 非圖案化區域 18 開口 24 遮光膜 100 印墨 X 間隔壁之配列方向 Y 間隔壁之長邊方向 38 321519

Claims (1)

  1. 201021613 4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圖案塗佈用基板,其具備: . 具有圖案化區域和包圍該圖案化區域之非圖案化 區域的基板本體, 以條紋狀設置在前述基板本體之前述圖案化區域 的複數條間隔壁;以及 在前述非圖案化區域中設置在前述間隔壁之長邊 方向之一方及其他方且可保持所塗佈之液體狀印墨的 ❹ ^ 印墨保持部。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圖案塗佈用基板,其中,前述 印墨保持部係具有相對於菌香醚之接觸角未達30°之 親液性的親液部。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圖案塗佈用基板,其中,前述 印墨保持部係包含無機物而構成。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圖案塗佈用基板,其中,前述 Q 親液部係包含氧化矽、氮化矽、或此等之混合物而構成。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圖案塗佈用基板,其中,復具 有介在於前述基板本體和前述親液部之間的遮罩用膠 帶,並且,前述親液部係設置成相接於前述遮罩用膠帶。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圖案塗佈用基板,其中,前述 印墨保持部係對於茴香醚顯示吸收性之吸收部。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圖案塗佈用基板,其中,前述 吸收部係多孔質狀。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圖案塗佈用基板,其中.5前述 39 321519 201021613 吸收部係包含氧化矽、氮化矽、高分子化合物、或此 之混合物。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圖案塗佈用基板,其中,復具 =介在於前述基板本體和前述吸收部之間的遮罩用膠 帶,並且,前述吸收部係設置成相接於前述遮罩用膠帶。 .種有機電致發光凡件’其係使用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上 項之圖案塗佈用基板而製作者。 其具備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之有機 12. 一種彩色濾光片,其係使用 案塗佈用基板而.製作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圖 321519 40
TW098131852A 2008-09-24 2009-09-22 Substrate for pattern coating and organic EL element TW201021613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43847A JP2010080086A (ja) 2008-09-24 2008-09-24 パターン塗布用基板および有機el素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21613A true TW201021613A (en) 2010-06-01

Family

ID=42059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131852A TW201021613A (en) 2008-09-24 2009-09-22 Substrate for pattern coating and organic EL element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175522A1 (zh)
EP (1) EP2334143A4 (zh)
JP (1) JP2010080086A (zh)
KR (1) KR20110073465A (zh)
CN (1) CN102165843A (zh)
TW (1) TW201021613A (zh)
WO (1) WO201003564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58278B2 (ja) * 2007-12-13 2013-08-07 キヤノントッキ株式会社 成膜用マスク及びマスク密着方法
JP5458728B2 (ja) * 2009-07-29 2014-04-02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
JP2011034814A (ja) * 2009-07-31 2011-02-17 Casio Computer Co Ltd 発光装置、表示装置、及び、発光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13109963A (ja) * 2011-11-21 2013-06-06 Panasonic Corp 有機el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WO2013179355A1 (ja) * 2012-05-31 2013-12-0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発光素子、トランジスタおよび隔壁
WO2014203385A1 (ja) * 2013-06-21 2014-12-24 株式会社 日立製作所 有機エレクトロニクス用基板、および有機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の製造方法
CN104992958B (zh) 2015-05-26 2017-11-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二极管基板及其制备方法
JP6684564B2 (ja) * 2015-10-14 2020-04-22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有機el表示装置
JP7391548B2 (ja) * 2019-06-14 2023-12-05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75640A (ja) 2000-08-30 2002-03-15 Dainippon Screen Mfg Co Ltd 有機el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製造装置
JP4342917B2 (ja) * 2003-11-27 2009-10-1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カラー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
JP2005266682A (ja) * 2004-03-22 2005-09-29 Seiko Epson Corp 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JP2008000678A (ja) * 2006-06-22 2008-01-10 Dainippon Screen Mfg Co Ltd マスク部材、塗布装置、塗布システムおよび塗布方法
JP5055925B2 (ja) * 2006-09-29 2012-10-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334143A1 (en) 2011-06-15
JP2010080086A (ja) 2010-04-08
US20110175522A1 (en) 2011-07-21
KR20110073465A (ko) 2011-06-29
CN102165843A (zh) 2011-08-24
WO2010035643A1 (ja) 2010-04-01
EP2334143A4 (en) 2013-04-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021613A (en) Substrate for pattern coating and organic EL element
JP4945986B2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の製造方法
WO2011040237A1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センス素子、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センス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および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センス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製造方法
KR20110097787A (ko) 발광 장치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JP2010287319A (ja) 有機elディスプレイの構造とその製造方法
TW200950175A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and illuminator
TW201214821A (en) Luminating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4983940B2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装置の製造方法
KR20130046435A (ko) 유기 일렉트로루미네센스 소자
TW201014451A (en) Method for making an organic electroluminsecent element,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JP4934649B2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の製造方法
WO2011122445A1 (ja) 発光装置
WO2009122870A1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の製造方法、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および表示装置
JP5155085B2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036680B2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の製造方法
JP5672789B2 (ja) 発光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10160946A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10160945A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装置の製造方法
TW201002135A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element,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element and display device
JP2012216309A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0205528A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14072322A (ja) 有機発光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120113732A (ko) 발광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JPWO2012132292A1 (ja) 有機el表示素子、有機el表示装置、及びこれらの製造方法
JP2014067533A (ja) 有機el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