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000875A - Optical characteristic measurement apparatus and optical characteristic measurement method - Google Patents

Optical characteristic measurement apparatus and optical characteristic measurement method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000875A
TW201000875A TW98110998A TW98110998A TW201000875A TW 201000875 A TW201000875 A TW 201000875A TW 98110998 A TW98110998 A TW 98110998A TW 98110998 A TW98110998 A TW 98110998A TW 201000875 A TW201000875 A TW 20100087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measurement
measured
path
measur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81109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sutomu Mizuguchi
Hiroyuki Sano
Masahiro Kikuchi
Original Assignee
Otsuka Denshi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tsuka Denshi Kk filed Critical Otsuka Denshi Kk
Publication of TW2010008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00875A/zh

Links

Landscapes

  • Spectrometry And Color Measurement (AREA)
  • Photometry And Measurement Of Optical Pulse Characteristics (AREA)
  • Testing Of Optical Devices Or Fiber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Description

201000875 750〜接目鏡; 800〜框體。 五、本案若有化學式時,請揭示最能顯示發明特徵的 、 盔。 予式: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於光學特性測量裝置及先學特性則 法,特別是,有關於光學特性測量裝置及光學特性方 法。 Μ Ϊ方 【先前技術】 於具有依存於波長之偏光特性之分散光學系中使光入 射,然後使分散光出射之分光器已為習知。於日本專 公平8-27212號公報(專利文獻υ中,揭露如上所述之分 光器,在分散光學系統之人射端及出射端至少其中一邊: 設置f曲4次以上之螺旋狀、竣渦狀或波浪狀之多模光纖 (mUHl—_。仙心〇,用以讓光線進行多次反射, 進而能消除偏光。 利用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分光器’便能夠測量來自於 待測物之待測光之色度及亮度等光學特性。 、 當測量上述之光學特性時,在感測器(sen·)回應前 需等待一既定時間(延遲時間)。另-方面,舉例來講一 2075-l〇4〇l-PF;Rit 3 201000875 ,行待測物之反應速度測量及閃爍雜訊⑴ieker)測量 τ «要求感測裔在比上述延遲時間還小之㈣内回應。 ,光學特性測量裝置中,係分別設置用以測量色度及 又等光學特&之裝置’及用以用以測量反應速度等之裝 =因此,當測量該等特性時,必須替換裝置,用以調整 ά則物間之位置。這將使得測量程序變得繁項。 【發明内容】 置及’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光學特性測量裝 特性測量方法,用以簡化光學特 裝 同%可以測量待測物之複數特性。 、量私序, 本發明之光學特性測量裝置包括··光取 從待測物取出待測光;光纖部份’連接至光取:用以 以傳送來自於待測物之光線;第一測量部份,^份,用 先纖部份之待測光,用以測量待測物之第—特用來自於 二測量部份’利用來自該光纖部份之’,以及第 測物之第二特性。光纖部份具有分切份用以測量待 份之下游端,將光纖部份之路徑分為 以於分支部 徑’沿著第—路徑所傳送之待測光到達:輿第二路 沿著第二路徑所傳送之待測光到達第二測量部=部份,而 〃根據上述之架構,係對光纖部份進行分π 第一路徑與第_ 足’用以形忐 一路偟,因此能夠將待測光 成 ::第一測置部份。之後,第一測量部份 1量部 而第二測量部份測量第二特性,因此毋二:特性, 俠挪量裝置, 2075-104Ql~PF;Rita 201000875 進一步,因為透過 因此能夠將測量第 地導向第一測量部 即能夠測量待測物之複數之光學特性。 光纖部份來形成第一路徑與第二路經, —特性及第二特性所需之既定光量穩定 份及第二測量部份。
於—實施例中,上述之光學特性剛量裝置之第二測量 部份’相對於第一測量部份,對待測光之反應速度快。進 —步’於-具體的實施例中,第—測量部份為分光測量部 份,用以對來自於待測物之光線進行分光測量,而第二測 量部份為反應速度測量部份’用以測量待測物之反應速度。 、更好地,於上述之光學特性測量裝置中,光纖部份由 複數之芯線捆束而成,根據位於光纖部份斷面中心之芯 線,用以構成到達分光測量部份之第一路徑,以及根據位 於光纖部份斷面之直徑方向外側之芯線,用以構成到達反 應速度測量部份之第二路徑。 根據上述之架構,選擇性地將位於中心、具高光量之 〇 芯線導向分光測量部份,並選擇性地將位於外圍、光量較 低之芯線導向反應速度測量部份。如此一來,可以有效地 取得为光測量所需之光量,且能夠以一台裝置同時進行低 免度區域的色度、亮度測量及反應速度測量。 本發明之光學特性測量方法,用以測量來自於待測物 之低亮度區域之待測光的光學特性,包括:導入步驟,用 以讓光取出部份對向之待測物發光,及將來自於待測物之 待測光導向第一測量部份及第二測量部份;以及測量步 驟,用以於第一測量部份中’對作為該低亮度區域光學特 2075-10401_PF;Rita 5 201000875 性之待測物的第一特性進行測i,同日夺於第二測量部份 中’測量待測物之第二特性。 根據上述之方法,將待測光導向第一測量部份及第二 測量部份’因此能夠同時測量第一特性及第二特性,不僅 簡化測量程序,亦可測量待測物之複數之光學特性。 進一步,於本發明中’所謂低亮度區域係表示〇.〇〇1 cd/m2以上、lew以下之範圍。 依據本發明,能夠以一台裝置測量待測物之複數特 性,因而能夠簡化測量程序。 為使本發明之上述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 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 下0 【實施方式】 下文說明本發明之實施方式。 此尨,、,知η 1 和问或類似之天 ’、同之符號表示之,並省略重複之說明。 另外,於以下說明之實施例中,所提及 箄,除了胜<2丨個數、數Ί 等除了特別加以說明之情況外,該個數 以限定本發明夕益_ 里#並非用 Μ月之祀圍。又’於以下之實 元件除了 Μ 5,丨1 Τ 谷個組及 牛承了特別加以說明之情況外 須的。 丁伞赞明而舌並非為4 《光學特㈣量系統之整體架構》 第1圖係顯示本發明的i個實施例之 … 統之整體架構示音_ 寺性測量高 再丁心圖。進一步,第2圖係 τ顯不弟1圖之身 2075-1040i-PF;Rit 6 201000875 學特性測量系統所包括之檢測器1架構示意圖。 參考第1圖’於此實施例中,光學特性測量系統藉由 檢測器1測量來自於待測物2之光線,用以測量待測物2 之明亮度、色調及反應速度等光學特性。於此,明亮度表 示待測物2之亮度及光強度,而色調表示待測物2之色度 座標、主波長、刺激純度、相關色溫等。另外,反麻速度 表示將訊號輸入至待測物2後,到引起發光之時間。 根據此實施例’光學特性測量系統適用於測量發光二 極體(light emitting diode, LED)及平面顯示器(flat panel display,FPD)等。於以下之說明中,係以平面顯示 器作為待測物2之代表例,用以說明其相關架構。 參考第1圖與第2圖,檢測器i包括光取出部份1〇〇、 光纖部份200、分光器300、光電倍增管(ph〇t〇multipHei_ tube, ΡΜΌ400、控制器 500 及類比 /數位(anai〇g_t〇_ digital)轉換器 600。
光取出部份100設置於待測物2〇〇之對向。於光取出 部份100中,來自於待測物2之待測光入射進來,該入射 光通過接物鏡11〇、目定光目130、孔徑反射鏡(ape伽e mirr〇r)120 之後,到達聚焦鏡(c〇1Hmating iens)i4〇。 接物鏡110可沿著箭頭DRU〇之方向移動。隨著接物 鏡110之移動,用以進行對焦。 孔徑反射鏡120用以反射待測光之一部份。該反射光 通過繼光器㈤ay lens)71〇、反射鏡72〇、繼光器73〇及 光網(reticle)740之後,到達接目鏡75(^進一步,將快 2075-10401-PF;Rita 7 201000875 門(shutter)760設置於繼光器730與光網740之間。使用 者可透過接目鏡750參考可見影像,同時藉由移動接物鏡 11 0來進行對焦。 如第3圖所示’孔徑反射鏡12 〇具有4個反射鏡部份 122八〜1220。於反射鏡部份122八〜1221)中,分別設置不同 孔徑之開口部份A〜D。舉例來講,開口部份A、B、c及d 之孔徑分別為0 0· 14(測量角度:〇. Γ)、0 〇. 28(測量角 度:〇· 2°)、0 1. 4(測量角度:1。)及0 2· 8(測量角度:2。)。 以手動之方式轉動測量角度選擇旋鈕丨2丨,便能夠選擇適 當的測量角度。 再次參考第1圖及第2圖,待測光通過聚焦鏡14〇之 後,入射至光纖部份200之入光部份21 〇 ,沿著與入光部 份210連接之傳送路徑220前進,到達分光器3〇〇及光電 倍增管400。此外’傳送路徑22〇分為第一路徑22ι及第 二路徑222。待測光沿著第—路徑221傳送至分光器, 且沿著第二路徑222傳送至光電倍增管4〇〇。 沿著第-路徑221傳送之待測光,從第一端231入射 至分光器3°0。另-方面’沿著第二路徑222傳送之待測 光’經由第二端232通過聚焦鏡(⑶出㈣叫iens^i〇 ' 濾光片(mter)42G及快門(shutter)43G,入射至光雨倍 增管40 0。 $ σ 分光器300,使用來自於光纖部份200之第—路和221 入射的光,進行高感度分光放射亮度測量…匕,:夠測 里低免度區域之色度、亮度。另-方面,光電倍增管400, 2075-:0401-PF;Rita 8 201000875 來自於光纖部份200之第二路徑222 塔位之入射的光,進行待 測物2之反應速度測量。 一般而言,高感度分光放射亮 —k旦又j重用之分光器300 包括測量周期較長(例如: ( 、w J 1毛秒从上)之感測器 (sen·)。另-方面,光電倍增管彻利用比分光器· 還快之反應速度(例如:約8〇 r I進行反應速度測 ϊ。 進一步,如第2圖所示,構成檢 再取私利益1之分光器300 及光電倍增管400中,所包含之每個 3之母個70件,均設置於一體 的框體800中。 如第1圖所示,除了檢測哭彳 俄列1之外,光學特性測量系 統包括交流配接器(Α Γ a Η 〇 η + λ 〇 t 接益UL adaPter)3、控制裝置4、週邊組件 互連(P CI)擴充匯流排5及顏哺「ν彳^ 、 及視頻(vldeo)訊號產生器6。交 流配接器3將來自於外部電源「 。 I电雄c未圖不)之電力供應給檢測 器1。控制裝置4透過控制5nn芬結丄 、仏剌态bUO及類比/數位轉換器6〇〇, 連接於分光器300。除此之外,抻制驻 n 徑制裝置4透過週邊組件 互連擴充匯流排5,連接於光電倍增管400。進-步,控制 f置4更透過週邊組件互連擴充匯流排5及視頻訊號產生 盗6,連接於待測物2。 藉由分光器300,檢測器1對待測物2之待测光進行 分光’並且將測量資料,即包含各波長分量之強度所對應 :訊:虎’輸出至控制裝置4。再者,藉由光電倍增管4〇〇, 心測益1對待測物2之待測光進行檢測,並將其檢測結果 作為類比訊號,經由週邊組件互連擴充匯流排5,輸出至 2075-1040l-PF;R-[t 9 201000875 控制裝置4。相對地,控制裝置4將感度控制電壓,經由 週邊Μ件互連擴充匯流排5,輸出至光電倍增管4〇〇。 控制裝置4根據檢測器 物2之光學特性。控制裝置 控制裝置4中,關於待測物 說明如下。 1之測量資料,用以計算待測 4通常利用電腦加以實現。於 2光學特性之計算處理過程將 《光纖部份200之結構》 接著’參考第4圖至第8圖’用以說明光纖部份2〇〇 之結構。如第4圖所示’光纖部份2 0 0之結構,係包括: 光取出部份1〇〇之待測光所入射之入光部份21〇、傳送路 徑220、將傳送路徑22〇分為第一路徑221與第二路徑Μ? 之分支部份240、位於第一路徑221 —端之第—端231及 位於第二路徑222 一端之第二端232。 芯線 222。 傳送路徑220由複數之光纖芯線捆東而成。該等光纖 之一部份構成第一路徑221,其餘部份構成第二路徑 牌判連弟一端 ° ουυ。另—方 面’將到達第二端232之待測光導向光電倍增管伽。 對於分支部份240,設置於分㈣_側之第—路和 舉例來講,具有約2公尺左右的長度 二’ 4〇〇 .. 相對於分支部份 電化增S 400側之第二路徑222,舉例來謹, 具有、'句0. 5公尺左右的長度。也就是說,第―路 - 第二路徑222還要長。造牛 ^ 221 二退要長。進一步,為了能夠消 第一路徑221之光纖彎曲超過4次以上。 ,構成 2〇75-l〇4〇l-pp;Rits 10 201000875 - 第5圖係顯示入光部份210之斷面圖(第4圖之V-V斷 面)’而第6圖係顯示第一端231之斷面圖(第4圖之VI-VI 斷面)。如第5圖所示,於入光部份21〇中,複數之光纖芯 線捆束為圓开用以形成圓形之芯線部份21 〇 a。相對地, 於第一端231中’複數之光纖芯線捆束為矩形,用以形成 矩形之芯線部份231A。進一步,於此未圖示,於第二端232 中,複數之光纖芯線捆束為圓形,用以形成圓形之芯線部 份。 C'' 第7圖係顯示入光部份21 〇之芯線部份2丨〇 A示意圖, 而第8圖係顯示第一端231之芯線部份23U示意圖。如第 7圖所示,於入光部份210中,係捆有24根光纖芯線。於 此24根中,將位於光纖部份2〇〇斷面中心之1〇根芯線u 〜10A,分支為第一路徑22i,用以構成第一端231之芯線 邓伤2 31A。進一步,於此未圖示,可將2 4根光纖芯線中 剩餘的14根(位於光纖部份200斷面外圍之14根)任意地 1/ 抽束’用以形成第二端232之芯線部份。 再者’構成光纖部份200之光纖,可使用一般之光纖。 =一實施例中,可使用像是三菱電線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所 製,型號為STVH200MC纖蕊徑200微米,光纖徑22〇微米) 等光纖。 《分光器3 0 0之結構》 —接著,參考第9圖,用以說明分光器3〇〇之結構。如 第9圖所示,分光器300包括濾光部份31〇、繞射光柵32〇 及受光部份330。 2〇75-l〇4〇1_PF;Rita 201000875 濾光部份310及繞射光柵32〇,係被配置於來自於待 測物2,且經由光纖部份2〇〇之第一路徑221所導入之待 測光,於光軸Αχ上前進。因此,發自於待測物2之待測光, 經由光取出部份100及光纖部份2〇〇之第一路徑221傳播 後,入射至濾光部份31 G。濾光部份31 〇可於複數之透過 光減光率中進行切換。濾光部份31〇之減光率係根據控制 器500之指令來選擇。 之後,通過濾光部份310之待測光,於光轴Αχ上傳播 後,入射至繞射光柵320。繞射光柵32〇,繞射入射之待測 光,用以進行分光,並將每一繞射光導向受光部份330。 典型的,繞射光栅320係為被稱作閃耀全息(blazed holographic)型之反射型繞射光栅,既定波長間隔對應於 每一繞射光’沿著各方向進行反射。 受光部份330檢測待測光所包含之各波長分量之強 度,並將對應於檢測強度之電力訊號(檢測輸出)輸出至類 比/數位轉換器600。受光部份33〇通常由將光電二極體 (photo diode)等檢測元件以陣列方式(array)配置之光電 二極體陣列(Photo diode array,PDA)、或者以矩陣方式 (matrix)配置之電荷輕合元件(charged-c〇Upied device CCD)組成。於—實施例中,受光部份33〇所輪出之訊號, 位於380奈米〜980奈米之範圍内,且對應於512個頻率 分量之強度。 《基於分光器300檢測結果之資訊處理裝置之控制架構》 第1 〇圖係顯示基於分光器3 0 0之檢測結果,於控制裝 2075-10401^PF;Rit 12 201000875 置4中’資訊處理之控制架構概略示意圖。參考第, 4控制:置4包括以下之功能:具有補償部份42及計算部份 之#作部份41、補償係數檔案44、校正㈣ 2貧料㈣46。進—步,從硬碟(W中,取出預 之転式再由令央處理器(CPU)加以執行,用 貝現操作部份41及校正控制邱於 係數檔案44及桿準資料二安4: <功能。此外’補償 4及‘準貝枓檔案46’係儲存於硬碟 性記憶體中。 早赞 :補償係數檔案44中’可以預先儲存複數之補債係數 2 ’係相關於分光器30。之濾光部份31。所選擇之每—標 =°可根據過遽號碼指定該等補償係、數表。相關於具有; =值(分光分佈)之波長分量,係將與該波長分量相同之補 侦係數(校正係數)規定於每一 1貝係數表中。於—實施例 ’ *測1值包括512個頻道資料時,於每—每—補償係 數表中亦規定有512個補償係數(校正係數)。 操作部份4卜根據分光器_之濾光部份3ι〇所選中 之樓案,使用對應之補償係數表,用以計算出待测物 光學特性’如明亮度及色度。 更具體地’補償部份42係根據分光器3〇〇之測量資料 所具有之過濾號碼,用以從補償係數檔案44中選 補償係數表。接著,補償部份42將所選補償係數表之每— ^賞係,,與測量值所對應分量相乘後,用以計算出補償 <之測量值。之後’將補償後之測量值提供至計算部份 根據該補償後之測量值,計算部份43計算出待測物2 2〇75-l〇4〇i-PF;Rita 13 201000875 之明亮度及色度等光學特性。舉例來講,計算部份43所計 算出之光學特性包括三刺激值、色度座標、主波長 (dominant)、刺激純度(purity)、相關色溫與偏差值 (duv)、演色性評價值等。主要是根據χγζ表色系來規定這 些測量項目。 XYZ表色系所使用之三刺激值(X,γ,z),係根據下列 异式產生: 780 X = ^5ί(λ)χ(λ)ί^λ 380 , 780 Υ = ^5ί{λ)γ{λ^λ ? 380 ? 780 Z = k^St{X)z{xy^ 380 5 其中’ :發光體於Δ义間隔内之分光分佈值; χ(义)、罗(又)、乏⑷:ΧΥΖ表色系之等色關數; △又:用以計算三刺激值之波長間隔; 灸:常數。 於上式中’計算三刺激值(X, Υ,Ζ)需測量值(分光分 佈值)’而計算部份43,將可視域(38〇奈米〜780奈米)中 各波長分量之強度所對應之等色關數值相乘後再進行累 力口。此三刺激值(X,Υ,Ζ)計算方法,即JIS Ζ 8724所規 2〇75〜l〇4〇l-PF;Rits 14 201000875 定之『顏色的測量方法一光源色』。 第π圖係顯示國際照明委員會(CIE)所規定之等色關 數。參考第11圖,等色關數對應於人眼所表現的分光感度。 於三刺激值(X,Y,Z)中,刺激值Y之值對應於待測物 2之明亮度。此外,於上式中,常數众之值,係參考受光部 份330等之檢測增益比(gain),且預先設定其值,用以使 『Y』之值對應於實際測量明亮度之絕對值。 進一步,於三刺激值(X,γ,z)中,係利用刺激值χ及 刺激值Υ之值來計算色度座標,色度座標(χ,y),係根據 下列算式產生:
X χ = ------ x+r+z ' γ y — Χ+Υ+Ζ ° 色度座標(X,y) ’用以表示於ΧΥΖ表色系中,橫軸方 向之值與縱軸方向之值。此色度座標(χ,〇計算方法,即 JIS Ζ 8724所規定之『色的測量方法—光源色』。可以根 據CIE i 960 UCS及CIE 1 976 UCS來規定其它的計算方法, 用以作為色度座標(X,y)之計算方法,或亦可使用這些計 鼻方法。 以此方式’計算部份43基於分光器3〇〇所檢測之剛 量值,用以計算出三刺激值(X,Y,Z),並據以算出測 量對象’即待測物2之明亮度(kY)及色度座標(χ,y)至少 其中之一。再者,計算部份43預存上述之等色關數及常數 2〇75-l〇4〇i-pF;Rita 15 201000875 於XYZ表色系規定之色度圖中,主波長與色度座標(χ, y)之y座標值所對應之波長-致,用以表示待測物2之色 差。刺激純度,係對應於原點座標及色度座標(X,y)間之 距離’用以表示待測物2之飽和度。該主波長與刺激純度 之計算方法’即:ISZ87G1所規定之『顏色的表示方法_ XYZ表色系及X10Y10Z10表色系』。 相關色溫與Μ值(duv),係分別表示與待測物2顏色 最接近之黑體溫度、以及相對於黑體溫度之偏差值,且規 定於JIS Z 8725之『光源分佈溫度與色溫、相關色溫之測 量方法』中。 演色性評價值,用以表示對待測物2之演色性加以坪 價,係規定於JIS Z 8726之『光源之演色性評價值方法』 中 〇 《基於分光器300檢測結果之光學特性計算處理過程》 第12圖係顯示基於分光器3〇〇之檢測結果,於控制裝 置4中,光學特性計算處理過程之流程圖。 、 參考第12 ®,控制裝置4判斷是否接收到來自於分光 器300之測量資料(步驟su〇)。若肖未接收到測量資料(步 驟S110的否)’控制裝置4繼續等待接收測量資料。 另一方面,若已接收到測量資料(步驟su〇的是),控 制裝置4自測量資料擷取過渡號碼,並讀出對應於該過^ 號碼之補償係數表(步驟sl2〇)。之後,控制裝置4將包^ 於測量資料中的測量值與補償係、數表相乘,用以補償測= 2075-1040i-PF;Rita 16 201000875 值(步驟S130)。進—舟,批在丨丨驻罢/14日上点 選步,控制裝置4根據補償後之測量值, 用以計算如上所述之待測物2的光學特性(步驟s_ 者,亦可由使用者選擇要計算之光學特性項目。 最後,控制裝置4將待測物2之光學特性計算結果輪 出至未圖示之螢幕(monit〇r)或列印機(奸丨肘打)(= S150)。 - 娜 《基於光電倍增管 程》 400檢測結果之光學特性計算處理過
第13圖係顯示基於光電倍增管4〇〇之檢測結果,於控 制裝置"’光學特性計算處理過程之流程圖。 : 參考第13圖,控制裝置4將既定之視頻訊號從視頻訊 號產生器6發送至待測物2(步驟S21〇)。之後,控制裝置 4判斷是否從光電倍增管400接收到測量資料之類比輪 訊號(步驟S220)。若尚未接收到類比輸出訊號(步驟s22〇 的否),控制裝置4繼續等待接收類比輸出訊號。 另一方面,右已接收到類比輪出訊號(步驟S22〇的 疋),控㈣f 4,根據發送視頻訊號到接收類比輸出訊號 的時間,用以計算待測物2的反應速度(步驟s23〇)。 最後,控制裝置4將待测物2之反應速度計算結果輸 出至未圖示之勞幕或列印機(步驟S24〇)。 《總結》 兹將上述之相關内容彙整如下。也就是說,於本實施 例中,作A『光學特性測量裝置』之檢測器i係包括:光 取出部份100,從待測物2取出待測光之;光纖部份2〇〇, 2075-10401-PF;Rita 17 201000875 =光:出:份·用以傳送待測物2之光線;分光 1用來自於光纖部份200之待測光,用以測量待 亮度區域之色度、亮度;以及光電倍增管_, 光纖部份_之待測光1以測量待測物2之 反應速度。光纖部# 2⑽具有分支部份24G,用以於分支 部份240之下游端,將光纖部份2〇。之傳送路徑22〇分為 第路位221與第二路徑222,沿著第-路握221所傳送 之待測光會到達分光器3〇〇,而沿著第二路種M2所傳送 之待測光會到達先電倍增管400。 、…分光器300對來自於待測物2之光線進行分光測量。 光電L增g 4GG測量待測物2之反應速度。相對於分光器 〇光電倍增官4〇〇對待測物2之反應速度快。光纖部份 —〇由複數之光纖捆束而成。根據位於光纖的斷面中心之 心線’用以構成到達分光器3〇〇之第-路徑22卜並根據 位於光纖斷面之直徑方向外側之芯線,用以構成到達光電 七增官400之之第二路徑222。 本貝施例之光學特性測量方法,係為從待測物2之低 7度區域之待測光的光學特性測量方法。該方法包括·讓 光取出部份1 00對向之待測物2發光;將來自於待測物2 之待測光導向分光器300及光電倍增管400之步驟;於分 先益300中,測量低亮度區域之待測光的色度、亮度;同 、於光畦倍增管4 0 〇中,測量待測物2之反應速度。 根據本實施例之光學特性測量裝置,係對光纖部份2〇〇 之傳送路徑220進行分支,用以形成第一路徑221與第二 20 °''l〇401-PF;Rita 18 201000875 - 路徑222。因此,能夠同時將待測光導向分光器3〇〇及光 電倍增管400。之後,分光器3〇〇測量低亮度區域之待測 光的色度、亮度;而光電倍增管4〇〇測量待測物2之反應 速度。因此,毋需替換測量裝置,即能夠測量複數之光學 特性。進一步,因為透過光纖部份2〇〇來分支待測光,因 此,能夠適當地調整傳送至分光器3〇〇及光電倍增管4〇〇 之待測光光量,並在測量低亮度區域之色度、亮度及待測 , 物2之反應速度時,可以將所需之既定光量導向分光器3〇〇 ‘ 及光電倍增管400。 舉例來講’當利用半反射鏡(half mi rr〇r)取代上述之 光纖部份200,用以對待測光進行分支時,由於導入至分 光器300之光量減少,使得分光器300難以測量低亮度區 域之待測光的色度、亮度。就此而言,於本實施例中,係 選擇性地將位於光纖部份2 0 0斷面中心、具高光量之+、々 線,導向分光益3 0 0,並選擇性地將位於光纖部份2 〇 〇斷 ^} 面之外圍、光里較低之芯線,導向光電倍增管400。如此 一來,可以有效地取得分光測量所需之光量,且能夠以一 台裝置同時進行低亮度區域的色度、亮度測量及反應速度 測量。進一步,舉例而言,當利用驅動式反射鏡來切換待 測光之導入方向時,由於未必能夠確實地還原反射鏡之方 向,因而無法進行正確的測量。就此而言,於本實施例中, 不設置驅動式反射鏡’而是將光纖傳送路徑進行分支。如 此一來,能夠將待測光導向至分光器300及光電倍增管 400,而不會產生上述之還原問題。 2075-10401-PF;Rita 19 201000875 以此方式,根據本實施例之光學特性測量裝置,係將 待測光導向分光器300及光電倍增管400,便能夠同時進 行低亮度區域的色度、亮度及待測物2之反應速度測量。 不僅簡化測量程序,亦可測量複數之光學特性。 除此之外’根據本實施例之光學特性測量裝置,係將 分光器300及光電倍增管400置於1台的裝置之内,因此, 能夠根據分光器300之受光量,限制光電倍增管4〇〇之入 射光量。更具體地,如第2圖所示,針對光電倍增管4〇〇, 於光纖部份200之第二端232設置常閉狀態(normal cl〇se) 之快門’利用分光器300受光量與光電倍增管400受光量 兩者間的關係’以分光器300之受光量為基礎來調整光電 倍增管400之增益比。當強光入射至光電倍增管4〇〇時, 暗電流會增加,即使沒有光入射進來,暗電流值返回至原 值之時間亦會增加。就此而言,如上所述,以分光器3 〇 〇 之受光量為基礎來調整光電倍增管4〇〇之增益比,藉以防 止過強光線入射至光電倍增管400。 更進一步,本實施例之分光器3 0 0構成『第一測量部 份』,而光電倍增管4 0 0構成『第二測量部份』。其次, 低亮度區域之待測光的色度、亮度對應於『第一特性』, 而待測物2之反應速度對應於『第二特性』。 本發明之『第一測量部份』、『第二測量部份』、『第 一特性』及『第二特性』’並非用以限定本實施例。舉例 來講,可設置更高感度之光電倍增管(PMT)模組,用以取代 分光器300。於此情況下,能夠對分光器300無法測量的 2〇75-I〇4〇l-pr;Rita 20 201000875 • 項目進行測量:低亮度區域的亮度測量與對比度 (contrast :全白亮度測量值/全黑亮度測量值)測量。本發 明之『第一測量部份』能夠進行的測量為,例如:高對比 度測量(低亮度測量〜高亮度測量)、低亮度區域中的亮度/ 色度測量、分光放射亮度測量等,而本發明之『第二測量 部份』能夠進行的測量為,例如:黑白反應速度測量、中 間調反應速度測量、閃爍雜訊測量等。 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 "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 和範圍内,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 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係顯示依據本發明實施例之光學特性測量系統 之整體架構示意圖。 ◎ 第2圖係顯示帛1圖之光學特性測量系統所包括之檢 測器架構示意圖。 第3圖係顯示第2圖之檢測器所包括之孔徑反射鏡 (aperture mirror)示意圖。 第4圖係顯示第2圖之檢測器所包括之光纖部份示意 圖。 第5圖係顯示第4圖之V-V斷面示意圖。 第6圖係顯示第4圖之VI -VI斷面示意圖。 第7圖係顯示於第5圖之斷面中,光纖芯線之配置示 2075-10401-PF;Rita 201000875 意圖。. 第8圖係顯不於第6圖之斷面中,光孅怒線之配置示 意圖。 第9圖係顯示第2圖檢測器所包括之分光器概略功能 方塊圖。 第10圖係顯示資訊處理之控制架構概略示意圖,基於 第2圖檢測器所包括之分光器的檢測結果。 第11圖係顯不國際照明委員會(C IE)所規定之等色關 數。 第12圖係顯示光學特性計算處理過程之流程圖,基於 第2圖檢測器所包括之分光器的檢測結果。 第13圖係顯示光學特性計算處理過程之流程圖,基於 第2圖檢測器所包括之光電倍增管的檢測結果。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檢測器; 2〜待測物; 3〜交流配接器; 4〜控制裝置; 5〜週邊組件互連(pc I)擴充匯流排; 6〜視頻訊號產生器; 100〜光取出部份; 110〜接物鏡; 120〜孔徑反射鏡; 2〇75-10401-PF;Rita 22 201000875 - 1 21 ~測量角度選擇旋鈕; 122A、122B、122C、122D 〜反射鏡部份; 130~固定光圈; 140〜聚焦鏡; 2 0 0〜光纖部份; 210〜入光部份; 210A、231A~芯線部份; 220〜傳送路徑; f : ' 22卜第一路徑; 222〜第二路徑; 231~第一端; 232~第二端; 240〜分支部份; 300〜分光器; 310〜濾光部份; I: 320〜繞射光柵; 330〜受光部份; 400〜光電倍增管; 41 0〜聚焦鏡; 420〜濾光片; 430、760〜快門; 500~控制器; 600〜類比/數位轉換器; 710、730〜繼光器; 2075-10401-PF;Rita 23 201000875 720~反射鏡; 7 4 0〜光網; 750~接目鏡; 8 0 0〜框體。 2075-10401-PF;Rita

Claims (1)

  1. 201000875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光學特性測量裝置,包括: 測光; 用以傳送來 於該 光取出部份,用以從待測物取出待 光纖份,連接至該光取出部份, 待測物之光線; 第—測量部份,利用來自於該光纖部份之該 用以測量該待測物之第一特性;以及 ,
    第二測量部份,利用來自於該光纖部份之該 用以測量該待測物之第二特性, ° , 支二=!,該光纖部份具有分支部份,用以於該分 η下游端,將該光纖部份之傳送路 與第二路徑, l刀為第一路徑 沿著該第一 份’而沿著該第 部份。 路控所傳送之該待測光到達 二路徑所傳送之該待測光到 該第一測量部 達該第二測量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所述之光學特性測量震置, 其中’相對於該第一測量部份, ^ 忉忑弟一測里部份對該待測 光之反應速度快。 旦·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之光學特性測 里裝置,#中,該第一測量部份為分光測量部份,用以對 來自於該待測物之光線進行分光測量,而㈣二測量部份 為反應速度測量部份’用以測量該待測物之反應速度。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光學特性測量裝置, 其中’該光纖部份由複數之芯線捆束而成,根據位於該光 2075-l〇4〇i-PF;Rita 201000875 纖部份斷面中心之該等料,用以構成到達該分光測量部 份之該第一路徑,以及根據位於該光纖部份斷面之直俨方 向外側之該等芯線,用以構成到達該反應逮 ㈣之 該第二路徑。 s 1 τ 5. —種光學特性測量方法, ………,一 以測夏來自於待測 低亮度區域之待測光的光學特性,包括. 導入步驟,用以讓光取出 及將來自於該待測物之待測光導^向之該待測物發光 量部份;以及 先導向弟-測量部份及第二, 測量步驟,用以於該第— /貝J里口 [5份中,染丄 度區域光學特性之該待測物 對作為該低売 Μ々的第—特〜 該第二測量部份中,測量 、 仃’貝里,同時於 里該待測物之第二特性。 2075-10401-PF;Rita 26
TW98110998A 2008-04-14 2009-04-02 Optical characteristic measurement apparatus and optical characteristic measurement method TW201000875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04461A JP2009257820A (ja) 2008-04-14 2008-04-14 光学特性測定装置および光学特性測定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00875A true TW201000875A (en) 2010-01-01

Family

ID=413854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8110998A TW201000875A (en) 2008-04-14 2009-04-02 Optical characteristic measurement apparatus and optical characteristic measurement method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09257820A (zh)
TW (1) TW201000875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86990A (zh) * 2010-11-30 2012-09-19 日本先锋公司 发光元件用光接收模块及发光元件用检查装置
TWI733309B (zh) * 2015-07-07 2021-07-11 日商大塚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特性測量系統以及光學特性測量系統之校正方法
TWI755690B (zh) * 2019-04-10 2022-02-21 日商歐姆龍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測量裝置、光學測量方法以及光學測量程式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30527B2 (ja) * 2010-10-08 2015-06-1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光検出装置、及び光検出装置を搭載した電子機器
JP6277207B2 (ja) * 2014-01-16 2018-02-07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光学測定装置
JP6682896B2 (ja) * 2016-02-15 2020-04-1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測光または測色のための装置
CN107091730B (zh) * 2017-06-08 2024-04-16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估算光电倍增管的绝对光响应率的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4125A (ja) * 1985-07-25 1987-02-02 Chino Corp 光半導体測定装置
JPH02201237A (ja) * 1989-01-31 1990-08-09 Fujitsu Ltd 半導体発光素子の試験方法
JP2008002858A (ja) * 2006-06-21 2008-01-10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光半導体検査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86990A (zh) * 2010-11-30 2012-09-19 日本先锋公司 发光元件用光接收模块及发光元件用检查装置
TWI733309B (zh) * 2015-07-07 2021-07-11 日商大塚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特性測量系統以及光學特性測量系統之校正方法
TWI755690B (zh) * 2019-04-10 2022-02-21 日商歐姆龍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測量裝置、光學測量方法以及光學測量程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9257820A (ja) 2009-1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000875A (en) Optical characteristic measurement apparatus and optical characteristic measurement method
US6690466B2 (en) Spectral imaging system
US7756328B2 (en) Color chart processing apparatus, color chart processing method, and color chart processing program
CN102575928B (zh) 用于对对象进行三维测量的方法以及测量装置
CN101563589B (zh) 用于检查头发样品的装置及方法
CN105865630B (zh) 用于显示测试的比色系统
JP5150939B2 (ja) 光学特性測定装置および光学特性測定方法
US20170042414A1 (en) Endoscope apparatus
US20150085279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easuring Spectra of Skin and Other Objects and Materials and Making Predictions Based Thereon
WO2010003362A1 (zh) 亮度测量装置
US9599533B2 (en) Accessory to configure portable device with camera (E.G. smartphone) as lighting meter
JPH09184763A (ja) 半透明物体の色刺激値測定方法およびこの方法を実施するための装置
JP6658517B2 (ja) 光学特性測定装置および光学特性測定方法
WO2018188524A1 (zh) 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吸收和荧光光谱检测装置
TW201020529A (en) Photometric/colorimetric device
US10302562B2 (en) Gloss evaluation method and gloss evaluation device
TW535004B (en) Measuring optical system and three-stimulation value photoelectric colorimeter provided therewith
TWI290220B (en) An optical sensing system and a color analyzer with the optical sensing system
CN101922968A (zh) 一种距离误差自动校正亮度计
WO2019097825A1 (ja) マルチアングル測色計
JP5217046B2 (ja) 光学特性測定装置および光学特性測定方法
US20150247798A1 (en) Optical system and optical quality measuring apparatus
CN102917243A (zh) 空间相机彩色图像质量评价检测系统
JP5282599B2 (ja) 分光感度特性測定装置、および分光感度特性測定方法
JP2011064637A (ja) 光源検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