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940908A - Burning heater - Google Patents

Burning heater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940908A
TW200940908A TW098103180A TW98103180A TW200940908A TW 200940908 A TW200940908 A TW 200940908A TW 098103180 A TW098103180 A TW 098103180A TW 98103180 A TW98103180 A TW 98103180A TW 200940908 A TW200940908 A TW 20094090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bustion
inner tube
tube
stagnation point
hole por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81031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372225B (zh
Inventor
Soichiro Kato
Katsuyoshi Takahashi
Taku Mizutani
Original Assignee
Ih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802297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182618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802297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182617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Ihi Corp filed Critical Ihi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9409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409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722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7222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4/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 F23D14/12Radiant burners
    • F23D14/125Radiant burners heating a wall surface to incandescen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C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COMBUSTION USING FLUID FUEL OR SOLID FUEL SUSPENDED IN  A CARRIER GAS OR AIR 
    • F23C3/00Combustion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combustion chamber
    • F23C3/002Combustion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combustion chamber the chamber having an elongated tubular form, e.g. for a radiant tub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4/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 F23D14/02Premix gas burners, i.e. in which gaseous fuel is mixed with combustion air upstream of the combustion zone
    • F23D14/04Premix gas burners, i.e. in which gaseous fuel is mixed with combustion air upstream of the combustion zone induction type, e.g. Bunsen burner
    • F23D14/045Premix gas burners, i.e. in which gaseous fuel is mixed with combustion air upstream of the combustion zone induction type, e.g. Bunsen burner with a plurality of burner bars assembled together, e.g. in a grid-like arrange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4/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 F23D14/02Premix gas burners, i.e. in which gaseous fuel is mixed with combustion air upstream of the combustion zone
    • F23D14/04Premix gas burners, i.e. in which gaseous fuel is mixed with combustion air upstream of the combustion zone induction type, e.g. Bunsen burner
    • F23D14/10Premix gas burners, i.e. in which gaseous fuel is mixed with combustion air upstream of the combustion zone induction type, e.g. Bunsen burner with elongated tubular burner hea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4/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 F23D14/12Radiant burners
    • F23D14/126Radiant burners cooperating with refractory wall surfa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4/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 F23D14/46Details, e.g. noise reduction means
    • F23D14/84Flame spreading or otherwise shap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C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COMBUSTION USING FLUID FUEL OR SOLID FUEL SUSPENDED IN  A CARRIER GAS OR AIR 
    • F23C2900/00Special features of, or arrangements for combustion apparatus using fluid fuels or solid fuels suspended in air; Combustion processes therefor
    • F23C2900/03006Reverse flow combustion cha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2203/00Gaseous fuel burners
    • F23D2203/10Flame diffusing means
    • F23D2203/101Flame diffusing means characterised by surface shape
    • F23D2203/1012Flame diffusing means characterised by surface shape tubula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as Burners (AREA)
  • Combustion Of Fluid Fuel (AREA)
  • Spray-Type Burners (AREA)

Description

200940908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燃燒加熱器,係使燃燒氣體與燃燒 用空氣之預混合氣體等燃燒者。本案係根據2008年2月1 日在日本申請之特願2〇〇8_22974號及特願⑽8_22975號主 張優先權,在此援用其内容。 【先前技術】 以往’製造有一種輻射管燃燒器,係在耐熱材料製之 圓官(散熱管)内,使燃燒氣體與燃燒空氣之全預混合氣體 燃燒’利用其火炎使該散熱管赤熱者,其作為不露出火炎 之細長發熱源而使用於加熱爐、暖氣機等。又,已知有一 種使燃燒用氣體在内管中燃燒,並使燃燒氣體之噴流與正 交裝設之遮蔽面衝撞而改變流向,自散熱管導出熱之燃燒 喷燒器。 於此等燃燒加熱器中,因燃燒會在散熱管之途中部分 ❹終止,以致難以沿全長獲得均匀之溫度分布,且有產生多 量氮氧化物(NOx)之缺點。於是,在專利文獻i揭示一種燃 燒加熱器,係由内部作為預混合氣體供應路徑之多孔質 管、及以同軸方式配置在多孔質管外周之散熱管所成,其 中,使由多孔質管喷出成放射狀而成為層流之預混合氣 體,在散熱管與多孔質管之中間燃燒,並且在火炎傳輸速 度與預混合氣體之流速均衡之圓筒面燃燒,藉此得以使整 體散熱管均匀地高熱化,容易大量發熱,並實現Ν〇χ。 [專利文獻1]曰本特開平6-241419號公報 3 320995 200940908 【發明内容】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但是在上述之以往技術中存在有如下之問題。 不另設保炎機構,則難以持續使預混合氣體之流速與 燃燒速度均衡。又,自多孔質體流出之預混合氣體,因不 同位置而造成流量•流速不均,以致難以形成穩定之管狀 火炎。 又,管狀火炎因形成於離開散熱管之位置,因此難以 經由散熱管導出熱,而有降低加熱效率之可能性。 再者,上述技術必須在内管之一部分設置多孔質管, 因此製造麻煩且有導致成本增加之問題。 本發明係考慮上述問題而研創者,其目的在於提供一 種燃燒加熱器,其係不增加成本而可形成穩定之火炎,並 且可提升加熱效率者。 (解決課題之手段)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係採用如下構成。 本發明之燃燒加熱器係具備:内管,在内部具有燃燒 用氣體之供應路徑;及外管,隔著燃燒空間而配置在内管 之外周;其中,在上述内管之管壁形成有用以喷出上述燃 燒用氣體之孔部。再者,以在上述燃燒空間形成上述燃燒 用氣體之停滞點、且在上述停滯點之周圍形成循環流之方 式,規定上述燃燒空間之上述燃燒用氣體之流動。 又,用以達成上述目的之具體構成,本發明係採用如 下之構成。 320995 200940908 +發明之燃燒加熱器係I偌. 用氣體之供應路徑;及外管了隔著:’在内部具有燃燒 管之外周;其中,在上述内管之管壁2而配置在該内 燃燒用氣體之孔部。再者,以在上=^有用以喷出上述 上述燃燒用氣體之停滯點、並^ &之内周面上形成 流之喷出特性喷出上述燃燒用氣讀之周圍形成循環 ❹ 在具有上述噴出特性之燃燒加埶 之停滞點周邊之燃燒用氣體著火,對流速幾近零 增加成本⑽成叙之火炎並即不致 *變大時,無法充分心二往在氣雜流 降低火炎之穩定性,但本發明係可=1路徑,而且可能 定之火炎並予以保持。 :在外官之内周面形成穩 上述内管與外管為同心配置, 述停滯點形成於上述外管之内周面/孔。P如配置在使上 時,可在外管之内周面定位置之位置 以保持。 置形成穩定之火炎並予 又,上述内管之外周面具有: 内周面之距離為最短,及第2區/ &域’與上述外管 如在與外管内周面之距離較短之第! ^述第】區域長。 可在包含與第1區域相反側之區域,成孔部時’則 周面之間確保燃燒氣體之排氣路徑。區域與外管之内 保姓士者於本發明尹,在外管之内周面之/古m 保持有火炎,因此可經由外管有效地進行2减形成並 320995 5 200940908 上述内管係相對於上述外管配置在任意位置,如配置 _ 在偏心位置時,可適合採用上述孔部形成在位於上述内管 之偏心方向之外周面之構成。藉此,本發明係可容易地形 成内管之外周面與外管之内周面間之距離較短之第1區 域。 又,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的以下說明,係針對内管相 對於外管偏心配置之情形者。 亦可適當地採用在上述内管之中心軸周圍朝周方向隔 © 著間隔配設多數個之構成。 藉此,於本發明中可對外管之内周面朝周方向隔著間 隔形成並保持多數火炎,而更有效地進行加熱。 又,於本發明中,使上述内管為偏心配置時,可適合 採用設有第2孔部之構成,該第2孔部係在上述内管配置 於脫離上述第1區域之位置,在離開上述停滯點之位置喷 出上述燃燒氣體。 由此,於本發明中,可將形成並保持在停滯點之火炎, ❹ 移火至自第2孔部喷出之燃燒用氣體。因此,於本發明中, 將不會如使用多孔質體之情形產生壓力耗損。而且,不必 加長内管與外管,即可增加投入熱量,而可防止因加長内 管與外管時之機器大型化。於是,本發明可抑制壓力耗損, 因此即使在低壓之都市氣管(gas line)中也可使用。 上述第2孔部係配置在夾住上述第1區域之兩側,同 時適合採用在沿上述第1區域之方向與上述孔部交互配置 之構成。 6 320995 200940908 糟此,本發明可使火炎 等分布產生。 之形成•保持及火炎之移火以 本發明係適合採用星
由此,本發明可防止在内 端側與前端側之内管外周面歲 在内管前端部發生搖動,使在基 面與外管内周面之間隔變得不一 可將形成有孔部之第i區域與外管内周面之間隔保 =口疋。如疋,可穩定且持續地形成停滯點,結果,可穩 疋且持續地形成火炎並予以保持。 ^上述支撐構件係適合採用:在比位於最前端之上述孔 邛更則端侧之位置,設成至少可封閉與上述第1區域相對 向之上述燃燒空間之大小之構成。 由此’於本發明中’自位於最前端之上述孔部噴出且 朝向前端之燃燒氣體會與支撐構件衝突,而引導至第2品 域邊之燃燒空間。因此,停滞點之火炎亦被引導至第22 域之燃燒空間,而可使此燃燒空間之燃燒用氣體容易點 又’在本發明中’上述孔部係在上述第1區域隔著間 隔排列多數個,而上述支撐構件係適合採用:在夹佐分別 與上述孔部對應之停滯點之排列方向兩側,設成可封閉八 別與上述第1區域相對向之上述燃燒空間之大小之構成。 由此,於本發明中,自各孔部噴出之燃燒用氣體係被 320995 7 200940908 引導至第2區域之燃燒空間。因此,停滯點之火炎亦被引 導至第2區域之燃燒空間,而可使此燃燒空間之燃燒用氣 體更容易點火。 又,用以達成上述目的之具體構成,本發明復採用如 下構成。 ❹ 本發明之燃燒加熱器係具有:内管,在其内部具有燃 $用氣體之供應路徑;及外管,隔著燃燒空間而配置在内 管之外周;其中,在上述内管之管壁形成有用以喷出上述 燃燒用氣體之孔部。此燃燒加熱器係具有:沿轴方向以與 上述孔部相對向之方式設在上述燃燒空間,且 W氣趙之停滞點與循環流之停濟點: 伽ί有上述構造之燃燒加熱器中’藉由對於在停滞點盘 ㈣2成構件之表面所形成之流速幾近零之停滯點周邊 成並保持炎著火又):Γ容易(即不致增加成本)形 〇 而可實現穩定之燃:。以往:周圍形成循環流’ 分地確保燃燒氣體之排氣路#在=,大時,無法充 但是,本發明可在與孔㈣目#=降低火炎之穩定 成構件之表面形成並保持穩 P °停滞點與循環流形 ,形成構件不相對向2停滯點與循 役。 1保燃燒氣體之排氣路 本lx明係適合採用以下構. 形成構件配置在上述外管之中心.字上述停滯點及循環流 W軸上,而上述内管則使上 320995 8 200940908 ,述孔部朝向上述中心轴,圍繞此中心轴配置多數個。 由此’本發明可在外管之中心軸周圍穩定地形成並保 持燃燒用氣體之停滞點及火炎,且可在抑制溫度分布之同 時加熱外管。 又,就上述停滯點及循環流形成構件而言,適合採用 以下構成:在内部具有上述燃燒用氣體之供應路徑,並且 分別具有朝向在上述中心軸周邊配置多數個之上述内管之 ❺各外周面喷出上述燃燒用氣體以形成停滞點之上述孔部。 由此,除了配設在外管中心之停滯點及循環流形成構 件之表面之外,也可在配置多數個於中心軸周圍之内管表 面穩定地形成並保持燃燒用氣體之停滞點及火炎。 尤上述停冰點及循壞流形成構件而言,適合採用以下 構成:互相隔著間隔而裝設多數個在上述燃燒空間,與分 別相鄰之上述内管之外周面相對向而形成有上述孔部之上 述内管。 ❹ 由此,對於多數個内管’能在與相鄰内管之孔部相對 向之外周面’穩定地形成並保持燃燒用氣體之停滯點與火 炎。 於此構成中’亦適合採用將上述内管在上述外管之中 心軸周圍互相隔著間隔而配置多數個之構成。 由此,本發明可在外管之中心軸周圍穩定地形成並保 持燃燒用氣體之停滯點及火炎’在抑制溫度分布之同時加 熱外管。 本發明亦適合採用以構成:在上述内管之與上述停滯 320995 9 200940908 ^分離之位置,設£有料W上述燃燒職體之第2孔 由此於本發明中,可將形成並保持於停滞點之, 移火至自第2孔部嘴出之燃燒用氣體。因此,本發 =生如使用多孔質體時之壓力耗損。又,不必加長内管盥 投入熱量’並且可防止如加長内管與外管時 =管:二:可議力耗損’故即使在低壓 Θ 就上述第2孔部而言,適合採用以下 住與上述停滯點與循環流形成構件相夹 同時在沿上述相對向區域之方向與上述孔==側’ 成、保持及火=一布之方式產生火炎之形 於本發明中,適合採用具有支掉構件 3件係將在基端侧以懸臂方式支禮之上述内$成:該切 〇 件之前端側支_ 管=亭滞 ^外管之__間隔。此讀構件可2卜周面與 於外管與内管間之棒狀。 ’、、、反狀,或懸架 由此,於本發明中,可防止在内管 :成構件之前端部發生搖動,使在 前端:猶環流 官、停滯點與循環流形成構件之外周面盘外::侧之内 ::隔變得不-致’而使孔部、停滞點與循環:之:周面之 卜官之内周面之間隔保持固定。因 :持=構件與 \且符續地形成 3^〇〇〇« 200940908 停滯點,結果,可耩定且持續地形成並保持火炎。 就上述支撐構件而言,適合採用以下構成:在比位於 最前端侧之上述孔部更前端之位置,設成至少可封閉與上 述孔部相對向之上述燃燒空間之大小。 由此’於本發明中’自位於最前端侧之孔部噴出且朝 前端之燃燒用氣體會與支撲構件衝突,而引導至寬大之燃 燒空間。因此,停滯,點之火炎亦被引導至此燃燒空間,使 此燃燒空間之燃燒用氟體易於點火。 本發明亦適合採用以下構成:將配置在比位於最前端 侧之上述孔部更前端側之上述支撐構件,設成可封閉整個 上述燃燒空間之大小。 由此,本發明讦避免燃燒用氣體滯留在低溫之外管前 端部,成為未燃燒氟雜而產生一氧化碳。 本發明亦可適合採用,上述支撐板對上述外管朝軸方 向設成可相對移動自如之構成。 尤其是 管相對 之外周 ❹ 由此,於本發明中,因外管與内營之溫度差 由於支樓板可往外 等,而可保持内管 在軸方向熱膨脹量產生大差時, 移動之故,支撐板不致發生變形 面與外管之内周面之間隔。 本發明亦適合採用 前端所封閉之構成。 上迷内&之上述供應路徑由上述 氣體,並且可實 由此,本發明可自基端側供應燃繞用 現能排出廢氣之小型廉價的燃燒加熱器。 (發明之效果) 320995 11 200940908 本發明係可在不增加成本之下形成穩定之火炎,並且 . 可提高燃燒加熱器之加熱效率。 【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第1圖至第13圖說明本發明之燃燒加熱器之 實施形態。惟在以下說明所用之各圖中,為了作成可辨識 各構件之大小,將各構件之比例尺適當變更。 (第1實施形態) 第1A圖為第1實施形態之燃燒加熱器1之正面剖面 · ❹ 圖,第1B圖為侧面剖面圖。 燃燒加熱器1係大致由:前端被封閉之耐熱金屬製之 作為散熱管的外管10 ;及在基端側(第1A圖之左侧)由未 圖示之支樓裝置以懸臂方式支撐而配置在外管10之内 部,且其内部具有燃燒用氣體G之供應路徑21之耐熱金屬 製的内管20所構成。 燃燒用氣體G係可使用將燃料與空氣預混合之氣體, 或將燃料與含氧氣氣體之預混合的氣體,燃料則可使用曱 © 烷或丙烷等。此外,只要設有使液體燃料預先蒸發之處所 即可使用液體燃料。 外管10係形成前端被封閉之有底圓筒形狀,在基端連 接有排出燃燒過之廢氣的排氣管11。 内管20如同外管10,形成前端被封閉之有底圓筒形 狀,在基端侧連接有預混合氣體供應機構(未圖示),其用 以供應上述燃燒用氣體G,例如供應空氣過剩率約1. 0至 1. 6之全預混合氣體。 12 320995 200940908 此内官20係在其前端以偏心狀配置在外管ι〇之内 側’在外周面20A與外管10之内周面1〇A之間形成燃燒空 間30 〇 内管20之外周面20A具有與外管1〇之内周面1〇A間 之距離為最短之第丨區域22、及比第】區域22長之第2 區域23。更具體而言,在外周面2〇A中之位於内管2〇之 偏心方向(第1圖中、下方向,參照第1β圖)之部分,沿著 ❹軸方向形成有與外管10之内周面1〇A之距離為最短之第2 區域(母線)22,在其他區域形成有與内周面1〇A之距離比 第1區域22長的第2區域23。 於此第1區域中,在内管2〇之前端側位置,沿著第」 區域相互隔著間隔形成多數個(在此為5個)孔部24,該孔 部24係以沿直徑方向貫穿管壁之方式形成。與内管別之 孔部24相對向之位置附近,設有未圖示之點火裝置。 再者,在形成有孔部24之區域之更基端侧(於第1A圖 ❹為左侧)之外周面20A ’係作成為由所燃燒之氣體(火炎)預 熱供應路徑21之燃燒用氣體g用之預熱區域p。 接者,說明上述燃燒加熱器1之燃燒動作。 自預混合氣供應機構供應至内管2〇之供應路徑21之 燃燒用氣體G,係自孔部24向外管1〇之内周面ι〇Α喷出。 在此,孔部24係形成在與外管1〇之内周面1〇A之距 離為最短之第1區域22,因此自孔部24喷出之燃燒用氣 體G係與相對向之外管1〇之内周面1〇A衝突,在每一孔部 24中於内周面iQA上形成停滯點s ,以此停滯點s為境界 320995 200940908 沿内周面10 A而分歧。 r 於是,藉由點火裝置,對停滞點S附近之燃燒用氣體 點火,而形成火炎。又,在停滯點S附近分岐之燃燒用氣 體G係自剖面面積小之第1區域22之附近流向與剖面面積 較大之第1區域22之相反侧之燃燒空間,如第1B圖所示, 在夾住燃燒空間30之内管20之兩侧形成火炎F。 此時,由於停滯點S之氣體流速為零,且此藉由形成 在朝向停滞點S之喷流周圍的循環流,而穩定地保持所形 ❹ 成之火炎。 再者,燃燒氣體雖係流經燃燒空間30而自排氣管11 排出,但在從燃燒空間30至排氣管11之途中,在内管20 之預熱區域P經由内管20之管壁,進行與燃燒用氣體(未 燃燒氣體)G之熱交換。 由此,在供應路徑21之燃燒用氣體G係以被預熱成高 溫之狀態自孔部24噴出,火炎F之穩定性會增加,即使噴 出至狹窄燃燒空間30也不會產生未燃燒部分而可穩定地 〇 燃燒。 如上所述,於本實施形態中,係以在外管10之内周面 10A上形成燃燒用氣體G之停滯點S而且以在停滯點S周 圍形成循環流之喷出特性喷出燃燒用氣體G。結果,不會 像為了從形成在内管20之管壁之孔部24喷出燃燒用氣 體,且在停滯點S保持火炎F而裝設多孔質管之情形導致 成本之增加,即使改變流量時亦可容易地形成穩定之火炎 14 320995 200940908 . 此外,於本實施形態中,為了增加燃燒量,只要增加 孔部24之數量即可。因此構成零件亦少,構造亦簡單,因 此亦可抑制燃燒加熱器1之製造成本,而且無需如使用多 孔質管時之情形,大幅提高燃燒用氣體G之供應壓力,即 使在低壓之都市氣管中亦可充分地適甩。再者,於本實施 形態中,由於内管20之外厨面20A、與外管10之内周面 10A之距離較短之第1區域22,係以相對於外管10將内管 20配置成偏心之簡單構造所形成,因此可容易且低成本地 形成並保持穩定之火炎F。 又,如使用多孔質管提高氣體之供應壓力時,有可能 發生火炎到達外管而無法保持,而且無法充分地確保所燃 燒之氣體的排氣路徑,但於本實施形態中,在相對向於與 第1區域22相反之區域(第2區域)之燃燒空間30、及相 鄰之孔部間之不存在喷流之空間,可確保充分之排氣路徑。 又,於本實施形態中,停滯點S係形成於外管10之内 Q 周面10A上,火炎F亦沿内周面10A上而被保持,故不致 如管狀火炎會離開外管10而形成之情形般難以導出熱,而 可提升經由外管10之加熱效率。 (第2實施形態) 以下,參照第2圖說明燃燒加熱器1之第2實施形態。 於第2圖中,與第1圖所示第1實施形態之構成構件 相同之構件則附上同一符號並省略其說明。 第2實施形態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不同之點,在於除 了孔部24之外,另外設置用以降低氣體壓力耗損之第2孔 15 320995 200940908 部。 , 第2A圖為自第1區域22側觀看内管20之平面圖,第 2B圖為配設有此内管20之燃燒加熱器1之侧面剖面圖。 如第2A圖所示,在内管20之管壁,設有位於第1區 域22之孔部24,並且在沿第1區域22之方向以與孔部24 互相交替之方式設有位於夾住第1區域22之兩側的第2孔 部25 〇 如第2B圖所示,自此等第2孔部25向離開停滯點S 之位置喷出燃燒氣體G。 又,第2孔部25係設在從停滯點所形成之火炎S穩定 地移火至自第2孔部25所噴出之燃燒用氣體G之位置。 其他構成則如同上述第1實施形態。 於上述構成之燃燒加熱器1中,可將形成並保持在停 滯點S之火炎F,移火至從第2孔部25所喷出之燃燒用氣 體G,而在容易加大流量之狀態下燃燒氣體。因此於本實 施形態中,不致發生如使用多孔質體時之壓力耗損。又, ❹ 須為了增加流量而加長内管2 0與外管10,即可增加投入 熱量。結果,可防止如加長内管20與外管10時之機器的 大型化,同時可抑制壓力耗損,因此即使在低壓之都市氣 管中亦可使用。 又,於本實施形態中,孔部24與第2孔部25交互沿 著第1區域22而配置,且第2孔部25配置在夾住第1區 域之兩側,因此火炎F之形成保持及火炎之移火係能以大 致等分布之方式在穩定之狀態下進行。 ]6 320995 200940908 I (第3實施形態) 接著,參照第3圖說明燃燒加熱器1之第3實施形態。 於第3圖中,與第1圖所示之第1實施形態之構成構 件相同之構件則附上同一符號而省略其說明。 第3實施形態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不同之點為在内管 之前端側設置支樓板。 如第3A圖所示,在内管20之孔部24之更前端側,沿 著與軸方向正交之方向設有由耐熱金屬等所形成之支撐板 Φ (支撐構件)40。此支撐板40係如第3B圖所示,在貫穿孔 40A嵌合固定於内管20之外周面20A,而在外周面40B以 朝軸方向移動自如之方式支撐在外管10之内周面10A。 亦即,支撐板40係與内管20構成為一體,而具有可 封閉整個燃燒空間之大小,並設成相對於外管朝軸方向移 動自如。 於上述構成之燃燒加熱器1中,由於在基端側以懸臂 Q 方式支撐之内管20之前端侧係由支撐板40所支撐,因此 可將内管20之外周面20A(亦即第1區域22)、與外管10 之内周面10A間之間隔保持固定。又,起因於外管10與内 管20之溫度差,當成為高溫之内管20熱膨脹時,與内管 20 —體構成之支撐板40會與外管10之内周面10A朝軸方 向相對移動,而可防止變形或彎曲之發生。 又,自位於最前端之孔部24喷出之燃燒用氣體G,係 與相對向之外管10之内周面10A衝突,而在每一孔部24 之内周面10A上形成停滯點S,以此停滯點S為境界沿内 17 320995 200940908 周面10A而分歧’但由於藉由支撐板40將與第1區域22 . 相對向之燃燒空間封閉’因此朝支撐板40分歧之燃燒用氣 體G係在與支撐板40衝突後被引導至相對向於與第1區域 22相反側(第2區域23)之燃燒空間30。因此,藉由保持 在停滯點S之火炎’使周邊之燃燒用氣體G易於點火。 再者’於本實施形態中’燃燒空間3〇係由支撐板40 所區劃,可避免燃燒用氣體G滯留在較低溫之外管之前 端部而成為未燃燒狀態而產生一氧化碳。 _ r% 又,於上述實施形態中’支樓構件雖係使用板狀之支 樓板40之構成’但並不受限於此’例如亦可使用由在外管 10之内周面10A支摟成朝軸方向移動自如之環狀構件、及 連結此環狀構件與内管20之棒狀構件所構成之支撐構件。 (第4實施形態) 以下,參照第4圖說明上述第3實施形態之變形例之 第4實施形態。 於第4圖中’與第3圖所示之第3實施形態之構成構 〇 件相同之構件則附上同一符號而省略其說明。 如第4圖所示’於本實施形態之内管20之外周面20A 裝設有支撐板41,其係設置在支撐板4〇之更基端侧而分 別夹住與孔部24對應之停滯點S之孔部24之排列方向兩 側。此支撐板41係設成可封閉與第1區域22相對向之燃 燒空間3 0之大小。具體而言’各支樓板41係為了使自孔 部24喷出之燃燒用氣體G流向相反側之燃燒空間30而可 自排氣管11排出’並非如支撐板40將整個燃燒空間30封 18 320995 200940908 閉而僅封閉第1區域22周邊之燃燒空間加。又,各支 撐板41 ir、為了能保持内管2〇相對於外们〇之位置, 内s 20之吕壁至第1區域22之周邊朝外管10突出,且由 内周面1GA所切,例如形成為扇形狀。 燒用成之燃燒加熱器1中,各孔部24所喷出之燃 乱 ^支撐板41衝突後,分別被引導至與第1區域 .目反侧(第2區域23)所相對向之燃燒空㈤3〇。因此, ❹ 氣==點k火炎’可更有效地使周邊之燃燒用 (第5實施形態) 接著’參照第5圖說明燃燒加熱器!之第5實施形態。 第5圖為外管10與内管20之示意圖。 女圖所不,於本實施形態之燃燒加熱器1中,内管20 係在外管1{)内之燃燒空間3(),在外管ig之中心軸周邊朝 周方向隔著間隔’且分別相對於外管1〇偏心配置多數個 (於第5圖中,係以60。間隔配置6個)。 # ^ ’在各内管2〇 ’朝轴方向隔著間隔形成有多數個孔 其在第5圖中未圖示;),該孔部係位於外周面2〇a與外 ^之内周面為最短距離之第1區域22。 於上述構成之燃燒加熱器1中’自設置多數個之内管 之孔部)分別喷出燃燒用氣體G,使外管1〇之内周面10A 上形成停滞點’而點火燃燒用氣體G,藉此在沿外管10之 内周面之軸周邊形成多數穩定之火炎。 所以’於本實施形態中可獲得如同上述第1實施形態 320995 ]9 200940908 之作用與效果,且可將外管10加熱成更高溫。 再者,於上述例所示之各構成構件之諸形狀及組合等 僅為例示,在不脫離本發明主旨之範圍内可依據設計需要 等進行各種變更。 例如,於上述第2實施形態中,雖已說明除了孔部24 之外另設第2孔部25之構成,但不受限於此,例如在第3 實施形態至第5實施形態所示之内管20,亦可為除了孔部 24之外另設第2孔部之構成。 _ 〇 又,於上述實施例中,均為内管20相對於外管10偏 心配置,藉此成為形成有外周面20A與外管10之内周面 10A之距離最短之第1區域22之構成,但是不受限於此, 例如第6圖所示,亦可為以下構成:將内管20與外管10 配置成同心,在外管10之内周面10A設置朝燃燒空間30 突出之突條42,與此突條42相對向而與外周面20A之距 離為最短之第1區域22設置孔部24之構成,或如第7圖 所示,將内管20與外管10配置成同心,且在内管20之外 ❹ 周面20A設置突出於燃燒空間30且成為與内周面10A之 距離最短之第1區域22的突條43,在此突條43設孔部24。 再者,如第6圖與第7圖所示,將内管20與外管10 配置成同心時,未必要在内管20之外周面20A、與外管10 之内周面10A之間形成最短距離之第1區域,例如第8圖 所示,以等間隔配置内管20之外周面20A、與外管10之 内周面10A之構成亦可適用於本發明。此時,會在内管20 之與孔部24相對向之外管10之内周面10A上之特定位置 20 320995 200940908 • 形成停滯點s,且會在該停滯點s之周圍形成循環流,藉 由形成在朝停滯點S之噴流周圍之循環流所形成之火炎係 穩定地被保持,可獲得如同上述實施例之作用與效果。 接著,如下說明本發明之其他實施形態。以下所示之 實施形態為,在燃燒加熱器設置用以形成燃燒用氣體之停 滞點與循環流的停滞點及循環流形成構件。 (第6實施形態) 第9A圖為第1實施形態之燃燒加熱器101之正面剖面 圖,第9B圖為側面剖面圖。 燃燒加熱器101之概略構成,係具備:外管110,作 為封閉前端之耐熱金屬製之散熱管;耐熱性金屬製之多數 個内管120,在基端側(第9A圖之左側)由未圖示之支撐手 段以懸臂方式支撐而配設在外管110内部之燃燒空間 130,在内部具有燃燒用氣體G之供應路徑121 ;及鈍體 (bluff body)(停滯點與循環流形成構件)150。 φ 燃燒用氣體G係可使用將燃料與空氣預混合之氣體、 或將燃料與含氧氣體預混合之氣體,燃料則可使用甲烷或 丙烷等。又,藉由設置使液體燃料預蒸發之部位即可使用 液體燃料。 外管110係形成封閉前端之有底圓筒狀,在基端側連 接有用以排出燃燒過之氣體的排氣管111。 内管120係如同外管110,形成封閉前端之有底圓筒 形狀,在基端侧連接有供應上述燃燒用氣體G之預混合氣 供應機構(未圖示),例如供應空氣過剩率約1. 0至1. 6之 21 320995 200940908 全預混合氣體。 此内管20係如第9B圖所示’在外管u〇之中心轴周 邊,互相隔著間隔配置多數個(在此為以6〇。間隔 個)。 各内管120係在前端侧與鈍體5〇相對向且朝外管丨^ 之中心軸之位置’沿轴方向互相隔著賴形成衫數個 此為5個)孔部124 ’該孔部124係以朝直獲方向貫穿管壁 之方式形成。在外管11〇之與孔部124相對向之位置 設有未圖示之點火裝置。 ^ 再者,形成有孔部124之區域之更基端側( 左侧)的外周面12〇A,係作成為藉由己燃燒之氣體(火= 對供給路徑121之燃燒用氣體G進行預熱用的預熱區域p。 純體系配置成使其軸線與外管i^ 致,且周圍被内管12〇包圍,在與各内 釉上一 相對向之位置,沿軸方Θ ; 二 。卩124) 成之凹曲*腿—fl2Qw周圍所形 著說月上逑燃燒加熱器101之燃燒動作。 自預混合氣供應機構供應至内管12 的燃燒用氣體G,係如第γ '、應路控121 與相對向之純體150 成停滯點s,以此;:帶在: 再 — 點S為丨見界沿凹曲面150A分歧。
藉由點火裝置對停滯點S附近之燃燒用氣體G 22 320995 200940908 , 點火而在停滯點s形成並保持火炎。此時,因在停滯點s 之氣體流速為零,故藉由形成在朝向停滯點S之喷流周圍 的循環流所形成之火炎係穩定地保持在停滯點S。 此外,在停滯點S分歧之燃燒用氣體G係自氣體壓力 高之鈍體150附近,流向相對於内管120與鈍體150相反 側之外管110之内周面110A的燃燒空間130。 再者,燃燒氣體係流過燃燒空間130而從排氣管111 排出,但是在燃燒空間130至排氣管111之途中,在内管 ❹ 120之預熱區域P經由内管120之管壁進行與燃燒用氣韙 (未燃燒氣體)G之熱交換。 由此,供應路徑121中之燃燒用氣體G係在預熱成高 温之狀態下自孔部124喷出,火炎F之穩定性會增加,即 使喷出至狹窄之燃燒空間130亦不會發生不燃燒部分而可 穩定地燃燒。 於如上所述之本實施形態中,自形成於内管120之管 Q 壁的孔部124向鈍體150之凹曲面150A喷出燃燒用氣體 G,而在停滯點S保持火炎F,因此不會像裝設多孔質管之 情形時導致成本之增加,即使改變流量時也容易形成並保 持穩定之火炎F。此外,於本實施形態中,為了增加燃燒 量,只要增加孔部124之數量即可。因此構成零件亦少, 構造亦簡單,因此可抑制燃燒加熱器101之製造成本,而 且不像使用多孔質管之情形必須大幅提高燃燒用氣體G之 供應壓力,即使在低壓之都市氣管中亦可適用。再者,於 本實施形態中,為分別使用配置在外管110中心軸周圍之 23 320995 200940908 多數個内管12〇以形成並保持火炎,因此不致使屬於散熱 管之外管110在周方向產生溫度分布,而可實現均匀之加 熱處理。 又’使用多孔質管而提高氣體供應壓力時,則可能會 有火炎到達外管而無法保持,且無法充分地確保己燃燒之 乳體之排氛路徑之情形,但是於本実施方式中係在外管110 之内周面110A之附近之燃燒空間13〇、及在相鄰之孔部間 之不存在喷流的空間,可確保充分之排氣路徑。 ❹ 尤其是’於本實施形態中’在停滞點s分歧之燃燒用 氣體G之流路係為沿内管12〇之外周面12〇人者,因此得以 順暢地排氣至外管110之内周面110A附近之燃燒空間130。 再者’於本實施形態中,停滯點與循環流形成構件係 為使用轴狀之鈍體之構成,但是並不受限於此,亦可為使 用管體(圓管或例如六角形之角管)之構成。 (第7實施形態)
繼之’參照第1 〇圖說明燃燒加熱器1 〇 1之第7實施形 Q 態。 於此第10圖中,與第6圖所示之第丨實施形態之構成 構件相同之構件即附上同一符號而省略其說明。 第7實施形態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不同之點為在外管 Π0之中心軸上配置與内管20相同之圓管。 亦即,如第10C圖所示之局部放大圖,於本實施形態 中,使軸線與外管110之中心軸一致,且與内管12〇隔著 間隔配置内管(停滯點與循環流形成構件)22〇。内管22〇係 320995 24 200940908 ,形f前端被封閉之有底圓筒侧 =:r 至,一== 周圍=Γ二成有孔部224,係在與配置於 外iZU相對向之位置喷 部224係如第議圖所+ |嘴出…、燒用取體G。此孔 ❹ 位置。亦即,,之孔二?: 部⑽相對而與外周面2_相對。 g 220之孔 其他構成•同上述第1實施形態。 構供之燃燒加熱器m中,由預混合氣供應機 Γ " s 20之供應路咎121之燃燒用氣體g, 別自孔部124向肉;^ 〇〇n > , 内S 2〇外周面22〇A喷出。在此外周面 y ’.、、'繞用氣體G之停滯點S,燃燒用氣體G係在停 滯點S料而沿著外周面_流通。 奸 另方面,供應至内管22〇之供應路徑221之燃燒用 氣體G係分別自孔部224向内管12〇之外周面120A嘴出。 於此外周面12GA形成燃燒用氣體G之停滯點s,燃燒用氣 體G係在停吓點S分歧而沿著外周® 120A流通。亦即於本 實施形態令’不僅是内管220,内管120也可作為停滯點 與循環流形成構件發揮作用。 於疋’藉由點火裝置,對停滯點S附近之燃燒用氣體 G點火’在停滞點S形成並保持火炎。此時,於停滯點s 之亂體流連為零’因此所形成之火炎係穩定地保持在停滞 25 320995 200940908 點s。 再者,在停滞點s分歧之燃燒用氣體G,係流通在氣 體壓力相對低之外管11〇之内周面u〇A側的燃燒空間 130。燃燒過之氣體係從排氣管U1排出。 如此,於本實施形態中’除了可獲得如同上述第】實 施形態之仙與效果之外’因亦自时220仙燃燒用氣 ,G’而可更有效率進行加熱,而且亦於配置在周圍之内 管120的外周面120A形成有停滯點s而形成並保持火炎, 因而可更加廣範圍且穩定地形成並保持火炎。 再者,内管120之孔部124、與内管220之孔部224, 亦可設置在相對向之位置’但是為了更穩定地形成停滯點 s’係以互相設置在與外周面22(^與12〇A相對向之位置為 佳。 ”、 (第8實施形態) 繼之,參照第11圖說明燃燒加熱器i之第8實施形緣。 於此圖中,與第9圖所示之第」實施形態之構成_ 相同之構件即附上同一符號而省略其說明。 如第11B圖所示,於本實施形態中,在外管ι〇ι之中 =不設内管,而在中心軸周圍之周方向互相隔著間隔 汉夕數個(在此為以60。間隔配置6個)内管12〇。 各=管120係如第11C圖之局部放大圖所示,在與相 郤之内管120相對向的位置分別設有用 G之孔部124。 有用以噴出燃燒用氣體 關於孔部124轴方向之位置,則如同第7實施形態, 320995 26 200940908 -為了使喷出之燃燒用氣體G與相鄰之内管12〇之外周面 120A衝突,係以配置成如第_圖之局部放大圖所^,相 鄰之内管120彼此交錯為佳。 於上述構成之燃燒加熱器1〇1中,除了能獲得如同上 述第7實施形態之作用與效果之外,因停滞點§及火炎形 成f更加接近作為散熱管之外管11〇之位置,所以可經由 外管110更容易地導出熱’而可提高加熱效率。 ❹(第9實施形態) 繼之,參照第12圖說明燃燒加熱器1〇1之第9實施形 態。 惟’於此圖中,與第9圖所示之第6實施形態之構成 構件相同之構件則附上同一符號而省略其說明。 在第9實施形態與上述第6實施形態不同之點為,在 内管120與鈍體15〇之前端側設置支撐板。 如第12A圖所示,在内管12〇之孔部124之更前端側, ❹沿著與軸方向正交之方向設置由耐熱金屬等所形成之支撐 板(支撐構件)14(^此支撐板14〇係如第12β圖所示,嵌合 固疋在内管120之外周面12〇Α與鈍體15〇之外周面15〇釦 而在外周面140Β以朝軸方向移動自如之方式支撐在外管 之内周面110Α。 亦即,支撐板140係具有可封閉整個燃燒空間13〇之 大小,與内管120與鈍體150構成為一體,且設成可相對 於外管110朝軸方向移動自如。 於上述構成之燃燒加熱器1〇1中,在基端側以懸臂方 27 320995 200940908 12〇與鈍體150之前端係由支撐板140所支 撐’因此内管】 之外周面12〇Α及鈍體15〇之外周面 150Α,及外管】】η 之内周面ΠΟΑ之間隔係保持固定。再者, 起因於外管1 1 〇 ώ > υ與内官120間之溫差,即使高溫之内管120 發生熱膨張時,^ — 1 / 因與内管120與鈍體150構成一體之支撐 板14 0 ’係與外答η η g 之内周面110Α朝軸方向袓對地移動, 所以可防止變形或彎曲。 _ 1〇, 2圖之局部放大圖所示,位於最前端侧之孔 部124所噴出之悔 人.、&用氣體G ’係與相對向之鈍體15〇之 外周面150A衝空 ,^ ^ ^ c 埤大。在母一孔部124之外周面150A上形成 停坪,.έ S ’以此停 Η 庁命點b為境界沿外周面150Α而分歧’但 於田孔。P 124相對向之燃燒空間130被支撐板140所 ^ 此朝支撐板140被分歧之燃燒用氣體G,係在與 支樓板14G衝突後被引導至鈍體15()之相反側之燃燒空間 130因此藉由保持在停滯點s之火炎,使周邊之燃燒用氣 體G較易於點火。 再者’於本實施形態中,燃燒空間i3〇係由支樓板⑽ 所區畫J目此可避免燃燒用氣體G滞留於較低溫之外管削 之前端部而成為未燃狀態而產生一氣化碳之情事。 再者,於上述實施形態中,支樓構件雖係為使用板狀 之支魏140之構成,但是並不受限於此,例如亦可使用 由在外管11G之内周面腿域成可朝軸方向移動自如之 環狀構件、及連結此環狀構件與内管12〇及鈍體15〇之棒 狀構件所成之支撐構件。 320995 28 200940908 . 又,於上述實施形態中,係在第6實施形態所示之在 内管120及鈍體150設置支撐板140之構成,但是•不文 限於此,亦·為如第10圖所示之第7實施形態中之在内^ 120、220設置支撐板之構成,或第11圖所示之第3實施 形態中之在内管120設置支撐板之構成。 由此可獲得如同第9實施形態之作用與效果。 (第10實施形態)
接著’參照第13圖說明燃燒加熱器1之第10實施形 態。 第10實施形態與上述第6實施形態不同處為,除了孔 部124之外另設第2孔部’用以降低氣體之麼力耗損。 第13A圖為自鈍體15〇(外管1〇之中心軸:參照第9 圖)看内管120之平面圖,第13b圖為侧面剖面圖。 如第13A圖所示,在内管120之管壁(外周面120A), 於與外管11〇之中心軸相對向之軸位置丨22設有孔部124’ ❿並且在沿軸位置122之方向以與孔部124交替之方式設有 位於夾住軸位置122之兩侧的第 2孔部125。 如第13B圖所示,自此等第2孔部125朝離開停滯點 S之位置噴出燃燒用氣體。 ^,第2孔部125係設在能將形成在停滯點s之火炎 I、疋地移火至自第2孔部125喷出之燃燒用氣體〇之位 其他構成係如同上述第6實施形態。 於上述構成之燃燒加熱器1〇1中,可將形成並保持在 320995 29 200940908 停滯點S之火炎移火至自第2孔部125喷出之燃燒用氣體 G,並且可在易於增大流量之狀態下燃燒氣體。因此本實施 形態中,不會像使用多孔質體時產生壓力耗損。又,為了 增加流量,不必加長内管120、鈍體15〇及外管no,即可 增加投入熱量。結果,可避免加長内管12〇、鈍體15〇及 外官110時之機器大型化。又因可抑制壓力耗損,故即使 在低壓之都市氣管中亦可使用。
又’於本實施形態中’孔部124與第2孔部125沿軸 位置122交互地配置,又,第2孔部125配置在夾住軸位 置122的兩側,因此可使火炎之形成·保持及火炎之移火能 以大致等分布且在穩定之狀態下產生。 ^者’於上述例中例示之各構成構件之諸形狀及組合 例’在不脫離本發明主旨之範圍内可依據設計需 要等進行各種變更。 例如,於上述第10實施形態中,
加能路-,係呪明除了第6實施 开/ I、所不之燃燒加熱器101之孔部1 ? 10, ^ 丨以4之外另設第2孔部 構成,但是並不受限於此,亦可為例對 =至第9實施形態所示之内管12〇(内管_,除了孔 部124之外另設第2孔部之構成。又, , 亦可為設置第3孔 部以上,以形成停滯點及循環流區域之構成 又’於上述第6實施形態中,以邀 ,™ s 興外管110同心之方 式配置屬於停滯點及循環流形成構件 M 1ln A i ^ 1个<鈍體150 ’且在外 官110之中心軸周圍配置多數個内管 、, ,〇 -bV ,» L 之構成’但是並不 文限於此,亦可為以與外管110同 <方式配置内管20, 320995 30 200940908 .且在外管110之中心周圍配置多數個鈍體150之構成。此 構成也可獲得如同上述第6實施形態之作用、效果。 以上,參照附圖說明本發明之理想實施形態,但當然 並不限於本發明所列舉之例。亦即在不脫離本發明主旨範 圍内’可進行構成之附加、省略、及其他變更。又,本發 明不受限於上述說明,僅受限於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 (產業上之利用可能性) ❹ 如上之說明,依據本發明,在不增加成本之下,可形 成穩定之火炎’且可提高燃燒加熱器之加熱效率。 【圖式簡單說明】 第1A圖係第1實施形態之燃燒加熱器之正面剖面圖。 第1B圖係第1實施形態之燃燒加熱器之側面剖面圖。 第2A圖係自第1區域側觀看内管之平面圖。 第2B圖係配設有内管之燃燒加熱器之側面剖面圖。 第3A圖係第3實施形態之燃燒加熱器之正面剖面圖。 〇 第3B圖係第3實施形態之燃燒加熱器之侧面剖面圖。 第4圖係第4實施形態之燃燒加熱器之要部詳細圖。 第5圖係第5實施形態之外管與内管之示意圖。 第6圖係配置成同心狀之外管與内管之剖面圖。 第7圖係配置成同心狀之外官·與内管之剖面圖。 第8圖係另一形態之配置成同心狀之外管與内管之剖 面圖。 第9A圖係第6實施形態之燃燒加熱器之正面剖面圖。 第9B圖係第6實施形態之燃燒加熱器之側面剖面圖。 320995 31 200940908 第9C圖係第6實施形態之燃燒加熱器之側面剖面圖。 第10A圖係第7實施形態之燃燒加熱器之正㈣面圖。 第10B圖係f 7實施形態之燃燒加熱器之側面剖面圖。 第10C圖係帛7實施形態之燃燒加熱器之要部放大圖。 第10D圖係第7實施形態之燃燒加熱器之要部放大圖。 第11A圖係帛8實施形態之燃燒加熱器之正面剖面圖。 第11B圖係第8實施形態之燃燒加熱器之側面剖面圖。 第11C圖係第8實施形態之燃燒加熱器之要部放大圖。 第12A圖係第9實施形態之燃燒加熱器之正面剖面圖。 第12B圖係第9實施形態之燃燒加熱器之側面剖面圖 第12C圖係第9實施形態之燃燒加熱器之要部放大圖 第13A圖係㈣實施形態之燃燒加熱器之自純體侧所 觀看之内管的平面圖。 第 剖面圖 13B圖係第1 〇實施形態之燃燒加熱 ϋ之内管的侧面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101 燃燒加熱器 10Α、110Α 内周面 ' 110外管(散熱管) 11 排氣管 20、120、220内管(停滯點與循環流形成構件) 20Α、120Α外周面 2卜121供應路後 第2區域 第2孔部 22 第1區域 23 24、124 孔部 25、125 30、130燃燒空間 40、41、140 支撐板(支撐構件) 320995 200940908 111 排氣管 150 鈍體(停滯點與循環流形成構件) 150A 凹曲面 F 火炎 G 燃燒用氣體 S 停滞點
33 320995

Claims (1)

  1. 200940908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燃燒加熱器,係具備: 内管,在内部具有燃燒用氣體供應路徑;及外管, 隔著燃燒空間而配置在内管之外周;而在上述内管之管 壁形成有用以喷出上述燃燒用氣體之孔部,其中, 以在上述燃燒空間形成上述燃燒用氣體之停滯 點、且在上述停滯點之周圍形成循環流之方式,規定上 述燃燒空間之上述燃燒用氣體之流動。 2. —種燃燒加熱器,係具備: 内官,在内部具有燃燒用氣體供應路徑,·及外管, =著燃燒空間而配置在該内管之外周;而在上述内管之 管壁形成有用以喷出上述燃燒用氣體之孔部,其中, ^以在上述外管之内周面上形成上述燃燒用氣體之 滯流點、並且在停滯點之周圍形成循環流之 出上述燃燒用氣體。 ' 哥丨噴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燃燒加熱器,其中, 上述内管與外管為同心配置, 上述孔部係配置在令上述停滞點形成在上述外管 之内周面上之特定位置的位置。 4.如申請專利範圍帛2項之燃燒加熱器,其中, 上述内管之外周面具有:第】區域,與上述外管之 周面之距離為最短,及第2區域,比上述第】區域長. 上述孔部係配置在上述第1區域且於上述外管、之 周面上形成上述燃燒用氣體之停滯點。 320995 34 200940908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燃燒加熱器,其中, ▼ 上述内管係配置在相對於上述外管偏心之位置, 上述孔部係形成在位於上述内管之偏心方向之外 周面。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燃燒加熱器,其中, 上述内管係在上述外管之中心軸周圍,朝周方向隔 著間隔配設多數個。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燃燒加熱器,其中, β 在上述内管係設有配置在脫離上述第1區域之位 置,且在離開上述停滯點之位置噴出上述燃燒氣體之第 2孔部,而且上述第2孔部係在夹住上述第1區域之兩 側,在沿上述第1區域之方向與上述孔部交互配置。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燃燒加熱器,其中具有支撐構 件5該支撲構件係將在基端侧以懸臂方式支撐之上述内 管之前端侧予以支撐在内管與上述外管之間,且保持上 φ 述内管外周面與上述外管内周面之間隔。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燃燒加熱器,其中, 上述孔部係在上述第1區域隔著間隔排列多數個, 上述支撐構件係在央住分別與上述孔部對應之停 滯點的排列方向之兩側,以可封閉分別與上述第1區域 相對向之上述燃燒空間的大小來設置。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燃燒加熱器,其中, 上述支撐構件係配置在比位於最前端之上述孔部 更前端側,且設成可封閉整個上述燃燒空間之大小。 35 320995 200940908 11. 一種燃燒加熱器,係具有:内管,在其内部具有燃燒用 . 氣體之供應路徑;及外管,隔著燃燒空間而配置在此内 管之外周;而在上述內管之管壁形成有用以噴出上述燃 燒用氣體之孔部, 並具有停滯點及循環流形成構件,其係沿著軸方向 以與上述孔部相對向之方式設置在上述燃燒空間,且形 成自上述孔部喷出之上述燃燒用氣體之停滯點及循環 流。 ❹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燃燒加熱器,其中, 上述停滯點與循環流形成構件,係配置在上述外管 之中心軸上,而 上述内管係將上述孔部朝向上述中心轴,配置多數 個在上述中心軸周圍。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燃燒加熱器,其中, 上述停滯點與循環流形成構件,係依上述多數個内 管具有形成在上述内管轴周圍之凹曲面。 Q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燃燒加熱器,其中, 上述停滯點與循環流形成構件,係在其内部具有上 述燃燒用氣體之供給路徑,並且分別具有朝在上述中心 軸周圍配置多數個之上述内管之各外周面喷出上述燃 燒用氣體以形成停滯點的前述孔部。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燃燒加熱器,其中, 上述停滯點與循環流形成構件,係為在上述燃燒空 間互相隔著間隔裝設多數個,且分別與相鄰之上述内管 36 320995 200940908 外周面相對向而形成有上述孔部之上述内管。 竇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燃燒加熱器,其中, 上述内管係相互隔著間隔裝設多數個在上述外管 之中心軸周圍。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燃燒加熱器,其中, 在上述内管係在離開上述停滯點之位置,裝設用以 喷出上述燃燒用氣體之第2孔部,而且上述第2孔部係 在夾住與上述停滯點及循環流形成構件相對向之區域 ® 之兩側,在沿上述相對向之區域之方向與上述孔部交互 配置。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燃燒加熱器,其中具有支撐 構件,該支撐構件係將在基端侧以懸臂方式支撐之上述 内管及上述停滯點與循環流形成構件之前端側支撐在 與上述外管之間,且保持上述内管及上述停滞點與循環 流形成構件之外周面與上述外管之内周面的間隔。 ❹1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燃燒加熱器,其中, 配置在比位於最前端側之上述孔部更前端側之上 述支撐構件,係設成能封閉上述燃燒空間整體之大小。 37 320995
TW098103180A 2008-02-01 2009-02-02 Burning heater TW200940908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22975A JP5182618B2 (ja) 2008-02-01 2008-02-01 燃焼加熱器
JP2008022974A JP5182617B2 (ja) 2008-02-01 2008-02-01 燃焼加熱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40908A true TW200940908A (en) 2009-10-01
TWI372225B TWI372225B (zh) 2012-09-11

Family

ID=409129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103180A TW200940908A (en) 2008-02-01 2009-02-02 Burning heater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9625147B2 (zh)
EP (1) EP2249082B1 (zh)
KR (1) KR101215091B1 (zh)
CN (1) CN101932879B (zh)
BR (1) BRPI0906723A2 (zh)
CA (1) CA2713030C (zh)
RU (1) RU2454604C2 (zh)
TW (1) TW200940908A (zh)
WO (1) WO200909656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357408A4 (en) * 2008-12-10 2015-01-21 Ihi Corp INCINERATOR
JP5961941B2 (ja) * 2011-07-27 2016-08-03 株式会社Ihi 密閉式ガスヒータおよび密閉式ガスヒータを用いた連続加熱炉
CN106359490A (zh) * 2016-10-25 2017-02-01 张文翰 一种用于隧道式烘干加热炉的高效节能双管催化燃烧器
US11112120B2 (en) * 2019-12-18 2021-09-07 Warming Trends, Llc Artificial log assembly
CN112191698B (zh) * 2020-09-29 2023-01-24 太原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热轧h型钢高压水除鳞装置
WO2022265638A1 (en) * 2021-06-17 2022-12-22 Warming Trends, Llc Artificial log assembly

Family Cites Families (5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2735A (en) * 1904-10-04 1905-02-14 Carl Eickemeyer Gas-heater.
US1735945A (en) * 1927-08-05 1929-11-19 Wollaston Thomas Roland Boiler and the like
GB502112A (en) 1937-09-15 1939-03-13 Gibbons Brothers Ltd Improvements in gas or oil fired heating elements or radiants
US2539512A (en) * 1946-11-15 1951-01-30 Herbert William Charles Tubular gas burner with attached reflector
US2478732A (en) * 1948-04-01 1949-08-09 Wilson Combustion tube heating apparatus
US2632503A (en) * 1948-04-27 1953-03-24 Standard Oil Dev Co Tubular radiant gas burner
US2869630A (en) * 1954-04-28 1959-01-20 John H Flynn Gas burner with selective flame distribution
US3217701A (en) * 1961-07-17 1965-11-16 American Thermocatalytic Corp Radiant heater
US3220401A (en) * 1962-05-21 1965-11-30 Hazen Engineering Company Radiant heating units
NL297359A (zh) * 1962-08-30
US3187740A (en) * 1963-04-10 1965-06-08 Hazen Engineering Company Radiant tube heaters
US3229747A (en) * 1963-09-18 1966-01-18 William P Ayers Radiant burner
US3174474A (en) 1963-10-04 1965-03-23 Hazen Engineering Company Radiant heating units
US3334820A (en) * 1964-01-23 1967-08-08 John H Flynn Gas burner of selective flame distribution type
SU424893A1 (ru) * 1970-10-01 1974-04-25 Н. Т. Колца, А. М. Семернин, В. Д. Брук , А. Е. Еринов ТУПИКОВАЯ РАДИАЦИОННАЯ ТРУБАВПТБ•-r.vrs gufvarpTngVJii^ Oovm--.! :JlJ
US3688760A (en) * 1970-12-09 1972-09-05 Bloom Eng Co Inc Radiant tube assembly
JPS599015B2 (ja) 1977-05-26 1984-02-28 石川島播磨重工業株式会社 パイロツトバ−ナ
JPS6030672Y2 (ja) * 1982-03-07 1985-09-13 日東工器株式会社 太陽熱コレクタ
JPS61147009A (ja) 1984-12-19 1986-07-04 Toshiba Ceramics Co Ltd ラジアントチユ−ブ
DE3509521A1 (de) * 1985-03-16 1986-09-25 Hans Dr.h.c. 3559 Battenberg Vießmann Atmosphaerischer gasbrenner
JPS61272517A (ja) 1985-05-28 1986-12-02 Toshiba Ceramics Co Ltd ラジアントチユ−ブ
US4809672A (en) * 1987-10-13 1989-03-07 Alzeta Corporation Gas-fired bayonet-type heater
JPH0252913A (ja) 1988-08-12 1990-02-22 Toho Gas Co Ltd チューブバーナ
JPH02150608A (ja) 1988-11-29 1990-06-08 Toho Gas Co Ltd チューブバーナ
US5267609A (en) 1988-12-05 1993-12-07 Kanthal Ab Heat radiation tube
JP2732631B2 (ja) 1988-12-28 1998-03-30 東芝セラミックス株式会社 ラジアントチューブ
JPH04138516A (ja) 1990-09-28 1992-05-13 Fujitsu Ltd ポインティングデバイス
JPH0590119A (ja) 1991-09-25 1993-04-09 Sony Corp 作業条件指示装置
JPH0590119U (ja) * 1992-04-15 1993-12-07 東邦瓦斯株式会社 チューブバーナの内部燃焼装置
US5255742A (en) 1992-06-12 1993-10-26 Shell Oil Company Heat injection process
JPH06229522A (ja) * 1993-02-02 1994-08-16 Toho Gas Co Ltd ラジアントチューブバーナ
JPH06241419A (ja) 1993-02-17 1994-08-30 Toho Gas Co Ltd 環状火炎式のラジアントチューブバーナ
US5241949A (en) 1993-02-17 1993-09-07 Eclipse, Inc. Recuperative radiant tube heating system e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with butane
RU2057989C1 (ru) * 1993-07-01 1996-04-10 Нижегородская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ая архитектурно-строительная академия Газовая горелка инфракрасного излучения
JPH07133912A (ja) 1993-11-10 1995-05-23 Baanaa Gijutsu Center:Kk 湾曲チューブバーナー
JPH08315656A (ja) 1995-05-18 1996-11-29 Hitachi Cable Ltd 熱風循環式横型エナメル線焼付炉
US5932885A (en) * 1997-05-19 1999-08-03 Mcdermott Technology, Inc. Thermophotovoltaic electric generator
JP4602546B2 (ja) * 1997-10-08 2010-12-22 シエル・インターナシヨネイル・リサーチ・マーチヤツピイ・ベー・ウイ 無炎燃焼器プロセスヒーター
US6089025A (en) 1998-08-24 2000-07-18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Combustor baffle
JP2001280615A (ja) 2000-03-30 2001-10-10 Sumitomo Heavy Ind Ltd 溶融炉
US6321743B1 (en) * 2000-06-29 2001-11-27 Institute Of Gas Technology Single-ended self-recuperated radiant tube annulus system
GB0027482D0 (en) * 2000-11-09 2000-12-27 Bray Burners Ltd Tubular burner
SE0100948L (sv) * 2001-03-19 2002-09-20 Sandvik Ab Brännare för gas
SE518704C2 (sv) 2001-03-19 2002-11-05 Sandvik Ab Brännare anordnad med blandningskammare för bränsle och luft
JP2002349807A (ja) 2001-05-30 2002-12-04 Tokyo Gas Co Ltd シングルエンド型ラジアントチューブ装置
US6428313B1 (en) * 2001-09-21 2002-08-06 Burner Systems International, Inc. Side shot burner
CA2497441C (en) * 2002-09-05 2013-11-19 Shell Internationale Research Maatschappij B.V. Apparatus and process for production of high purity hydrogen
EP1524473A1 (de) 2003-10-13 2005-04-20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Verbrennen von Brennstoff
KR101121315B1 (ko) * 2004-01-30 2012-03-23 이데미쓰 고산 가부시키가이샤 개질기
EP1737890A2 (en) * 2004-03-24 2007-01-03 Xencor, Inc. Immunoglobulin variants outside the fc region
US7425127B2 (en) * 2004-06-10 2008-09-16 Georgia Tech Research Corporation Stagnation point reverse flow combustor
US7168949B2 (en) * 2004-06-10 2007-01-30 Georgia Tech Research Center Stagnation point reverse flow combustor for a combustion system
JP2007032886A (ja) 2005-07-25 2007-02-08 Toho Gas Co Ltd シングルエンドラジアントチューブバーナ
WO2008087134A1 (en) * 2007-01-17 2008-07-24 Shell Internationale Research Maatschappij B.V. High capacity burner
EP2409991B1 (en) * 2009-03-19 2017-05-03 Chugai Seiyaku Kabushiki Kaisha Antibody constant region variant
TWI544077B (zh) * 2009-03-19 2016-08-01 Chugai Pharmaceutical Co Ltd Antibody constant region change bod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00110869A (ko) 2010-10-13
US9625147B2 (en) 2017-04-18
CA2713030C (en) 2013-07-23
RU2010133543A (ru) 2012-03-10
EP2249082B1 (en) 2019-04-10
EP2249082A1 (en) 2010-11-10
WO2009096562A1 (ja) 2009-08-06
TWI372225B (zh) 2012-09-11
BRPI0906723A2 (pt) 2019-10-01
RU2454604C2 (ru) 2012-06-27
CN101932879A (zh) 2010-12-29
KR101215091B1 (ko) 2012-12-24
CN101932879B (zh) 2012-07-18
CA2713030A1 (en) 2009-08-06
EP2249082A4 (en) 2015-11-18
US20110048412A1 (en) 2011-03-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872070B2 (en) U-tube diffusion flame burner assembly having unique flame stabilization
US20170010019A1 (en) LOW NOx FIRE TUBE BOILER
TW200940908A (en) Burning heater
EP2713105B1 (en) Premixed burner provided with gas combustion head
JPH09280516A (ja) 燃焼装置および該燃焼装置を具備した熱設備
JP4694955B2 (ja) 2層式燃焼器
US20160003482A1 (en) Combustion heater
US20090311641A1 (en) Gas flame stabiliz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JP5955195B2 (ja) 管状火炎バーナ及び燃焼装置
TWI412710B (zh) 燃燒器
KR20180138243A (ko) 악조건하에서 안정적인 연소가 가능한 공기와 가스 사전 혼합형 버너
JP5182617B2 (ja) 燃焼加熱器
JP5182618B2 (ja) 燃焼加熱器
WO2009151420A1 (en) Gas flame stabiliz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JP2011247444A (ja) 管状火炎バーナ
JP5768433B2 (ja) セメント焼成用バーナ
KR101078845B1 (ko) 풀타임 축열연소식 컴팩트 버너
JPH0370904A (ja) 液体燃料噴射燃焼装置および加温機
JP2009041877A (ja) 燃焼器用配管ならびにこれを用いた燃焼器およびガス器具
JP2000337612A (ja) 熱風発生バー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