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934712A - Method in pneumatic material conveying system and a pneumatic material conveying system - Google Patents

Method in pneumatic material conveying system and a pneumatic material conveying system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934712A
TW200934712A TW097149430A TW97149430A TW200934712A TW 200934712 A TW200934712 A TW 200934712A TW 097149430 A TW097149430 A TW 097149430A TW 97149430 A TW97149430 A TW 97149430A TW 200934712 A TW200934712 A TW 20093471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port
feed point
line
transport line
ai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494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Goran Sundholm
Original Assignee
Maricap O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FI2007595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FI20075950L/fi
Application filed by Maricap Oy filed Critical Maricap Oy
Publication of TW2009347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34712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53/00Conveying materials in bulk through troughs, pipes or tubes by floating the materials or by flow of gas, liquid or foam
    • B65G53/04Conveying materials in bulk pneumatically through pipes or tubes; Air slides
    • B65G53/24Gas suction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53/00Conveying materials in bulk through troughs, pipes or tubes by floating the materials or by flow of gas, liquid or foam
    • B65G53/34Deta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FGATHERING OR REMOVAL OF DOMESTIC OR LIKE REFUSE
    • B65F5/00Gathering or removal of refuse otherwise than by receptacles or vehicles
    • B65F5/005Gathering or removal of refuse otherwise than by receptacles or vehicles by pneumatic means, e.g. by su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53/00Conveying materials in bulk through troughs, pipes or tubes by floating the materials or by flow of gas, liquid or foam
    • B65G53/32Conveying concrete, e.g. for distributing same at building si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53/00Conveying materials in bulk through troughs, pipes or tubes by floating the materials or by flow of gas, liquid or foam
    • B65G53/34Details
    • B65G53/52Adaptations of pipes or tubes
    • B65G53/521Adaptations of pipes or tubes means for preventing the accumulation or for removal of depos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Refuse Collection And Transfer (AREA)
  • Air Transport Of Granular Materials (AREA)

Description

200934712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相關於根據申請專利範圍請求項第1項的前言 部份的方法。 本發明也相關於根據申請專利範圍請求項第2項的方 法。 本發明另外相關於根據申請專利範圍請求項第18項 φ 的氣力材料運送系統。 本發明槪括而言相關於氣力運送系統,例如真空運送 系統,尤其相關於收集及運送廢物,例如運送家用廢物。 【先前技術】 已知有供廢物在內部藉著抽吸而在管路中被運送的系 統。在這些系統中,廢物藉著抽吸而在管路中被運送經過 長距離。各種設備被用來以不同配置方式運送廢物。典型 〇 的設備配置爲一真空設備被用來達成壓力差,而在此設備 中,運送管路中的降壓(underpressure)是用真空產生器 來提供,例如真空栗或噴射設備(ejector apparatus )。 在運送管路中,典型上有至少一個閥元件,而進入運送管 路的補償空氣(make-up air)藉著閥元件的打開及關閉而 被調節。真空運送系統典型上除其他問題外還有的問題爲 高能量消耗 '管路中的高空氣流、噪音問題、出口管路中 的灰塵及微粒等。 200934712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爲達成關於材料運送系統的全新配置, 而藉此配置可避免已知配置的不利點。本發明的第二目的 爲提供可應用於真空運送系統的配置,而藉此配置可降低 材料進給的噪音問題。 本發明所根據的技術思想爲氣力材料運送系統的進給 點的材料進給至運送管路是以一特定順序被控制,使得在 下一個進給點至運送管路的通道打開之前,從前一個進給 q 點至運送管路的通道不被關閉。 根據本發明的方法的主要特徵在於在運送管路中至少 於意欲被卸空的進給點的位置點處提供降壓,使用一卸空 順序來將進給點卸空於運送管路,在此卸空順序中,首先 被卸空的是位置於材料運送方向較爲靠近分離裝置的進給 點,而其次爲位置於材料運送方向實質上較爲遠離分離裝 置的進給點。
另外,根據本發明的方法的特徵爲在申請專利範圍請 G 求項第2項至第17項中所記載者。 另外,根據本發明的材料運送系統的主要特徵在於此 材料運送系統被配置成使用申請專利範圍請求項第1項至 第17項中所述的至少一個方法。 根據本發明的配置具有許多顯著有利點。藉著根據本 發明來打開及關閉系統的進給點,材料被有效地傳遞至運 送管路內及在運送管路內被有效地運送,而同時由於系統 的操作所造成的噪音效應可被減至最小。藉著將材料運送 -5- 200934712 系統的運送管路配置成由多個操作區域(亦即部份迴路) 組成,可有效地安排材料在運送管路中的運送及進給點的 卸空至運送管路內。藉著將系統的管路配置成爲包含內部 可供至少部份的運送空氣循環的迴路,出口空氣的體積可 被減小。同時,系統的能量消耗被減至最小。藉著保持降 壓且同時鼓風,可提供運送空氣在迴路中的有效循環及材 料在運送管路中的有效運送。以根據本發明的配置,可顯 Φ 著地且同時地減小出口空氣的體積,而減少與出口管路中 的灰塵及微粒有關的可能問題。根據本發明的配置也顯著 地減少習知技術所造成的噪音問題。蓄積在管路中的水汽 也被減至最少,且管路可藉著將空氣在管路中循環而被乾 燥。因爲內部被抽吸的空氣體積減小,所以能量消耗減小 0 以下參考圖式藉著例子來詳細敘述本發明。 〇 【實施方式】 圖1示意地顯示氣力材料運送系統,特別是廢物材料 運送系統。圖1及2顯示本發明的材料運送系統所根據的 基本原理,而圖3顯示本發明的實施例。 在圖1中,參考數字61、66標示意欲被運送的材料 特別是廢物材料的進給站,而意欲被運送的材料特別是廢 物材料例如家用廢物從進給站被進給至運送系統。系統可 包含數個進給站61、66,而意欲被運送的材料從進給站被 進給至運送管路100、101、102、103、104。典型上,運 -6- 200934712 送管路包含主運送管路100,而數個分支運送管路101、 102可被連接至主運送管路100內,且數個進給站61、66 又可經由進給管路103、104而連接至主運送管路1〇〇內 。進給的材料沿著運送管路100、101、102、103、104被 運送至分離裝置20,而被運送的材料在分離裝置20中與 運送空氣分離,例如藉由沈降率(dropping rate)及離心 力。分離的材料在例如有需要時從分離裝置20被移除至 材料容器,例如廢物容器51,或是被移除以進一步處理。 材料容器可如圖中所示的實施例包含廢物壓實器50,而材 料從廢物壓實器50被進一步運送至廢物容器51。在圖1 的實施例中,分離裝置20設置有材料出口元件21、24。 管路105從分離裝置20引至用來在運送管路中產生降壓 的機構3。在圖1的實施例中,用來產生降壓的機構包含 真空泵單元3。以用來產生降壓的機構,運送材料所需的 降壓被提供在運送管路100、101、102、103、104中。真 空泵單元3包含由致動器31操作的泵30。 根據本發明,系統另外包含在如圖所示的實施例中從 鼓風側連接於運送管路100的鼓風單元4。運送管路100 爲一迴路的一區段,而此迴路在如圖所示的實施例中是由 主運送管路100、分離元件20、及管路105及106所組成 。鼓風單元4包含鼓風機40及其致動器41。鼓風單元4 的鼓風機40是從抽吸側被配置於來自分離裝置20的管路 1〇5、1〇6。如此,運送管路100是在鼓風機的鼓風側連接 於鼓風機40。在主運送管路中配置有至少一個閥元件69 200934712 ’典型上是於鼓風機40的鼓風方向在鼓風單元4的鼓風 機40與進給管路103及/或分支運送管路101、1〇2之間 。鼓風機也與真空產生器一起產生降壓。 在閥元件64及69處於關閉位置之下,鼓風機40將 運送管路1〇〇中在鼓風機與閥元件69之間的區段的壓力 升高。等同地,當閥69、64及進給站61、66至運送管路 的閥60、65關閉時,在相反於運送方向及/或空氣流動方 φ 向行進時,在真空產生器3及/或鼓風機40的抽吸側的迴 路區段(在如圖所示的實施例中包含管路105及106、分 離裝置20、及從分離裝置至閥69的主運送管路100的一 區段)中,降壓盛行。 在圖1的實施例中,分支運送管路102從主運送管路 1 00的壓力側延伸至主運送管路的抽吸側,亦即形成較小 迴路的一區段。在分支運送管路102中,在其於主運送管 路的壓力側之側的端部處,配置有閥64。在分支運送管路 〇 的閥64打開且主運送管路的閥69關閉之下,較小的迴路 形成在如圖所示的實施例中,其中空氣從主運送管路的壓 力側從鼓風機40經由分支運送管路102循環至主運送管 路的抽吸側,且經由分離裝置進一步循環至管路105及 106。當真空泵單元運轉時,在此迴路中循環的空氣的一 部份被引至出口 34。 在根據圖1的實施例中,有兩個第一分支運送管路 101連接至主運送管路100內。在圖中’有兩個進給站61 連接至兩個第一分支運送管路101內。三個進給站61藉 -8- 200934712 著進給管路103而連接至第二分支運送管路102內。但是 ,可以有更多個進給站,例如20個進給站。進給站可被 打開且材料被逐步或分段地運送至運送管路,首先是相對 於分離元件而言最靠近者,然後是下一個最靠近者等。 於圖中的上方部份,另外有三個進給站66經由進給 管路104而直接連接於主運送管路。 在圖中從分離元件之側由真空單元3及鼓風單元4提 供給運送管路100的抽吸的總和有利地大於由鼓風單元所 ^ 提供的鼓風,因而使運送在降壓中發生。以鼓風機40,典 型上可提供例如在0.1至0.5巴(bar)的範圍內的壓力。 以真空產生器,典型上又可提供例如在0.1至0.5巴的範 圍內的降壓。當閥69,64關閉時,鼓風在伴隨有壓力上 升之下將能量(亦即過壓(overpressure))儲存在運送 管路1〇〇在鼓風機40與閥69(及閥64)之間的區段中, 例如+0.5巴。真空單元3的抽吸在另一側(亦即至閥69 及分離元件20 (以及管路105 )的區段)儲存例如爲-0.5 〇 巴的降壓。當閥69’ 64中的至少一個打開時,壓力差屆 時可甚至爲1巴。在抽吸大於鼓風之下,降壓被提供在管 路中,因而使廢物可從進給站61的漏斗被抽吸至管路內 部。 在成爲根據本發明的系統的目標的抽吸大於鼓風之下 ’進給至運送管路的材料特別是廢物材料不會被壓縮及壓 實’而是可在由運送空氣運送之下在管路中「自由地」行 進。屆時’被運送的材料形成堵塞的可能性顯著地低於在 -9 - 200934712 鼓風大於抽吸的情況中,因爲後者有被運送的材料會蓄積 而堵塞運送管路的危險。另外,降壓減小運送材料所需的 動力或功率,因爲甚至是在運送方向之側相關於被運送的 材料部份的部份降壓也會顯著地減小空氣阻力以及其他阻 力。在圖中,箭頭標示空氣在操作模式中於管路內運動的 方向。 在運送材料例如運送廢物材料時,當進給點的材料首 ❹ 先藉著抽吸而經由進給管路101、103、或104被運送至運 送管路時,對於材料會提供極爲快速的加速及運送。 屆時,由壓力差所提供的運送動力在例如直徑爲 400mm (毫米)的管路中可大約在 12_32kN(千牛頓)( 1256kp (千磅))的範圍。運送管路100的壓力側(亦即 在如圖所示的例子中爲鼓風機40與閥69、64之間的區段 )的直徑可實質上小於運送管路的抽吸側(亦即典型上爲 至少閥69、64與分離元件20之間的區段)的直徑。屆時 © ,壓力側可就其直徑及成本而言較爲有利地形成。 在如圖所示的實施例中,於鼓風機的抽吸側的管路 106,形成有內有閥37的管接頭107,而額外的空氣可藉 著打開閥37而從迴路的外部被帶至鼓風機40的抽吸側。 藉著打開閥37,可在如果需要時升高運送管路中的空氣壓 力,且可提供增加的運送率來運送材料。 對進給管路103、104配置有出口閥60、65,而出口 閥60、65被打開及關閉以使得合適大小的材料部份從進 給點61、66被運送至分支運送管路101、102或是直接至 -10- 200934712 主運送管路100。材料被進給至例如爲廢物容器的進給點 61' 66,然後在容器被塡滿之後,出口閥60、65自動地 或被手動地打開。 系統典型上如下所述地操作。分離裝置20的出口蓋 21關閉,而在主運送管路100與分離裝置20之間的閥26 打開。真空泵單元3及/或鼓風單元4在主運送管路100 中維持降壓。由真空栗單元3及鼓風單元4 一起經由分離 裝置20提供至運送管路1〇〇的抽吸效應大於由鼓風單元4 0 在其一個端部處提供給運送管路100 (亦即提供給鼓風側 )至鼓風機40與閥69或閥64之間的區段的壓力效應。 在進給點亦即廢物容器的附近的所有出口閥60、65 被關閉。在開始情況中,分支運送管路1 02的區域閥( area valve) 64 及主運送管路 100 的線閥(line valve) 69 被關閉。 假設屬於第一分支運送管路101的區域的進給點61 的廢物容器要被卸空。根據卸空訊號,出口閥60暫時地 〇 打開例如2至10秒鐘,因而使被運送的材料例如廢物材 料由於降壓的效應而被運送至分支運送管路,並且進一步 至主運送管路100。出口閥60典型上在開始情況之後的數 秒之後關閉。真空栗單元3保持所想要的降壓,並且除非 已經在運轉,否則鼓風單元4就被起動。閥69被打開, 因而在管路中提供鼓風,亦即加強的壓力效應及抽吸效應 ,以將被運送的材料部份沿著管路運送至分離裝置20。 當分離裝置20被充滿時,運送管路100的閥26關閉 -11 - 200934712 ,並且控制閥23打開,因而使分離裝置的出口蓋21的致 動器24打開出口蓋21且使蓄積在分離裝置中的材料被卸 空至壓實裝置50中且進一步至廢物容器51中。然後,分 離裝置20的出口蓋21被關閉且閥26被打開。 在此之後,回到開始情況,並且可重複卸空過程,或 是可實施某一或一些其他進給點的卸空。 廢物容器51例如廢物貨運容器可在被充滿時被更換 φ 或卸空。 在廢物運送時,可將空氣循環及鼓風最佳化,以使得 鼓風始終被引至盡可能地靠近被運送的材料部份。如果經 由進給點66被直接進給的材料部份被運送,首先打開的 是主運送管路100中的閥69。在如圖所示的情況中,在材 料部份已經經過分支運送管路102與主運送管路100的連 接點之後,分支運送管路的閥64打開,且主運送管路! 00 的閥69關閉,因而使鼓風效應被盡可能靠近地引至被運 ® 送的材料部份,且材料部份的運動可被最佳地保持在運送 管路中。 根據圖2的實施例示意地顯示較大規模的系統,其包 含數個部份迴路A、B、C、D。此系統可包含數個迴路, 而這些迴路的空氣循環可藉著配置在部份迴路A、B、C、 D 的管路 100A、 100B、 100C、 100D、 100AB、 100CD 中 的閥元件Al、Bl、Cl、Dl、AB、CD而被控制。屆時, 鼓風側的閥Al、Bl、Cl、D1先被關閉。鼓風機升高在運 送管路或和運送管路連接的管路與閥Al、Bl、Cl、D1之 -12- 200934712
間的管路區段中的壓力。等同地,當閥A1、B1、C1、D1 及進給站61至運送管路的閥60關閉時’在相反於運送方 向及/或空氣流動方向行進時,在真空產生器3及/或鼓風 機40的抽吸側的迴路區段(在如圖所示的實施例中包含 管路105及106、分離裝置20、及從分離裝置20至閥A1 、B1且等同地至閥Cl、D1的運送管路100AB、100CD的 區段)中,降壓盛行。迴路的一部份可無空氣循環,使得 空氣循環只被控制於系統中有材料被運送的一個或多個迴 Q 路。典型上,在開始情況中的降壓側,通至部份迴路的閥 AB及CD被打開,但是要被啓動的迴路的閥典型上維持打 開,並且不被啓動的迴路的閥被關閉。 此系統包含一管路網路,其包含四個部份迴路A、B 、C、及D。各部份迴路包含管路100A、100B、100C、 10 0D,而這些管路於運送空氣的循環方向可藉著打開及關 閉閥元件Al、Bl、Cl、D1而從入口側連接至來自鼓風裝 置4的管路100。在如圖所示的實施例中,迴路a及b的 〇 運送管路1 00A及1 00B結合成爲引至分離裝置2〇的運送 管路100AB。等同地’迴路C及D的運送管路iooc及 100D結合成爲引至分離裝置20的運送管路1〇〇CD。在如 圖所不的例子中,箭頭標7K運送空氣在迴路有效連接的情 況中於迴路中的循環。等同地’被運送的材料從沿著迴路 配置的材料進給點中的一個於箭頭的方向行進至分離裝置 Ο 因此’本發明相關於一種氣力材料運送系統,特別是 -13- 200934712 廢物運送系統,而此運送系統包含至少一個材料特別是廢 物材料的進給點61及66、可連接於進給點61及66的材 料運送管路100、101、及102、可供被運送的材料與運送 空氣分離的分離裝置20、及用來至少在材料的運送期間在 運送管路100、101、及102中提供壓力差的機構3及4。 運送管路100的至少一部份及運送空氣管道105、106形 成爲至少一個迴路,其中連接有至少一個真空產生器3的 φ 抽吸側。此系統另外包含至少一個鼓風機40,而鼓風機 4〇的抽吸側連接於迴路的來自分離裝置20的空氣管道 105、106,並且鼓風側連接於運送管路1〇〇或與運送管路 連接或可與運送管路連接的迴路區段,使得可用鼓風機40 將空氣在該迴路中循環,且於迴路中在鼓風機40與至少 一個材料進給點61、66之間配置有至少一個閥元件69。 閥將迴路分成壓力側及抽吸側,其中壓力側至少在迴路的 閥元件69關閉時可被提供過壓,並且抽吸側可被提供降 〇 壓。閥69被配置成爲至少在材料的運送期間打開。 系統可包含數個迴路,而這些迴路的空氣循環可藉著 配置在部份迴路中的閥元件69、64而被控制。屆時,迴 路的一部份可無空氣循環,使得空氣循環只被控制於系統 中有材料被運送的那些迴路。 根據有利的實施例,由產生系統中被啓動的迴路的降 壓的裝置3、4所提供的降壓,亦即在材料運送管路100 或其區段中的抽吸’係大於由至少一個鼓風機40所提供 的壓力效應(亦即鼓風)。 -14- 200934712 根據典型的實施例,真空產生器3爲真空泵。 根據另一實施例,真空產生器3爲噴射栗(ejector pump )裝置。噴射泵裝置可爲例如液壓噴射裝置,特別是 以液體噴霧(liquid mist)操作的噴射裝置,因而使其可 減小系統放射粒子、雜質、及臭氣的可能性。 根據本發明的有利的實施例,運送空氣的主要部份在 迴路中循環。此爲極爲有利的實施例,因爲其顯著地減小 系統的出口空氣的體積,且同時顯著地減少粒子及雜質的 ❻ 放射。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運送空氣只有一部份被引出至 迴路的外部。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真空泵單元3被配置成在運送 管路100中提供基本的降壓。 典型上鼓風裝置4被配置成將運送空氣在迴路中循 環。 真空產生器3及/或鼓風裝置4被配置成至少暫時地 ◎ 加強在運送管路100、101、102中由至少一個真空產生器 3及/或鼓風裝置4所提供的材料的運送效應。典型上,藉 著由鼓風機40所提供的壓力的上升,可在迴路的閥69、 64被打開時加強材料的起動及增加材料運送率。或者,可 減少總動力或功率的消耗。 根據本發明的有利的實施例’材料運送系統爲廢物運 送系統。 根據有利的實施例,材料進給點61、66有利地爲廢 -15- 200934712 物進給點,例如廢物倉(bin )或廢物滑槽(chute )。 在圖1的實施例中,爲所謂的廢物旋風器(waste cyclone)的分離元件20、真空泵裝置3、鼓風單元4、及 驅動分離元件的卸空機構的壓縮單元1係位在材料運送系 統的材料傳送端(delivery end),亦即特別是在與廢物 站連接的廢物運送系統中。 在根據本發明的情況中,運送管路100爲抽吸/鼓風 0 迴路的至少一區段,而此抽吸/鼓風迴路的輸出端及入口 端被有利地配置成爲與廢物站連接,並且其中抽吸/鼓風 迴路的輸出端是在鼓風機40的鼓風側,而入口端是在鼓 風機40的抽吸側。屆時,鼓風機可在閥69打開之下將空 氣在有一區段是由運送管路100形成的抽吸/鼓風迴路中 循環。進給點61、66可沿著系統管路分佈式地分散定位 。關於廢物運送系統,進給點可爲例如廢物倉或廢物滑槽 〇 〇 在根據本發明的情況中,運送管路1〇〇爲抽吸/鼓風 迴路的至少一區段,而此抽吸/鼓風迴路的輸出端及入口 端被有利地配置成爲與廢物站連接,並且其中抽吸/鼓風 迴路的輸出端是在鼓風機40的鼓風側,而入口端是在鼓 風機40的抽吸側。鼓風機可將空氣在有一區段是由運送 管路1〇〇形成的抽吸/鼓風迴路中循環。進給點61、66可 沿著系統管路分佈式地分散定位。關於廢物運送系統,進 給點可爲例如廢物倉或廢物滑槽。 圖3顯示根據本發明的系統的有利實施例。在圖中, -16- 200934712 進給站或進給點6 1及與其相關的閘門元件60沿著運送管 路100以一個圓圈槪略地標示。進給點61典型上包含例 如爲漏斗的進給容器、及藉以打開及關閉從進給點至運送 管路100的連接的閥元件60。系統的運送管路1〇〇及伴隨 運送管路的進給點61可藉著配置於運送管路的區域閥VA 、VAB、VBC、VBE、VBE等而被分成操作區域A、B、C、D 、E、F、G、H、I。在圖中,各操作區域的運送管路100 的部份是以相應操作區域的字母來標示’因而在操作區域 A的位置點處,運送管路是以1〇〇 A標示’而在操作區域 B的位置點處,運送管路是以100B標示。相應的標示法 也用於其他的操作區域。系統的操作被控制成爲使得爲了 卸空想要的操作區域的進給點,於運送管路WO的相關於 操作區域的材料運送方向且在運送空氣的供應側(亦即在 抽吸側)的至少一個閥被打開,因而使抽吸可影響該操作 區域的運送管路。假設在如圖所示的配置中,區域A的進 給點61要被卸空。屆時,在分離元件20與操作區域A之 間於運送方向在運送管路1〇〇中(圖中的運送管路的區段 100B、l〇〇C、100D中)的所有的區域閥(圖中的閥 VAB 、VBC、VCD、Vd)均被打開。屆時’由至少一個真空產 生器3所提供的抽吸在操作區域A的運送管路100A中盛 行。在運送管路ίο 0A的鼓風側的至少一個閥νΑ被關閉’ 因而使得只有抽吸在操作區域A中盛行。操作區域的進給 點6 1或是至少部份的進給點被卸空,其方式爲使得於運 送管路的運送方向最靠近傳送端(亦即在如圖所示的實施 -17- 200934712 例中最靠近分離裝置20)的進給點61(ι)至運送管路 1 00A的連接首先被打開,因而使材料可從第—進給點被 運送至運送管路’並且在第一進給點61 (1)至運送管路 的連接關閉之前’下一個進給點61(2)至運送管路的連 接被打開。也就是說’在如圖所不的實施例中,在相反於 材料運送方向行進時的下一個進給點61 (2)要被卸空。 在此之後,第一進給點61(1)至運送管路的連接被關閉 φ 。等同地’意欲被卸空的第三進給點61(3)至運送管路 的連接在第二進給點61 (2)至運送管路的連接被關閉之 前打開。此操作被重複直到所有想要的進給點均已被卸空 。在圖中’所考慮的爲要卸空區域A的所有進給點61, 因而其至運送管路100、100A的卸空順序在圖中以小括號 內的數字(1) 、 (2) 、 (3) 、 (4) 、 (5) 、 (6)、 (7) 、 (8) 、 (9) 、 (10)、及(11)標示。當操作 區域A中意欲被卸空的最後一個進給點61 (11)至運送 〇 管路100的通道已被打開、材料已被運送至運送管路100 及100A、且進給點至運送管路的通道被關閉時,藉著打 開位在操作區域A與對運送管路100鼓風的鼓風裝置4之 間的至少一個閥元件VA,可打開操作區域A的運送管路 10 0A與鼓風側(亦即鼓風裝置4)的連接。屆時,加強的 運送效應(抽吸及鼓風一起)被提供給在運送管路1〇〇、 100A、100B、100C、10 0D中傳遞的被運送的材料。運送 空氣在於圖中以箭頭標示的路徑上循環,因而使從進給點 運送至運送管路的材料部份在此路徑上於運送管路中被運 200934712 送,而在如圖所示的例子中,此路徑經過區域B、C、及 D且進一步至分離元件20’而被運送的材料在分離元件 20中與運送空氣分離。在圖中,操作區域E的運送管路 100E的區域閥VBE及VED被關閉,因而使運送空氣及被 運送的材料不能進出操作區域E的運送管路100E,而是 經由操作區域C的運送管路l〇〇c循環。關於不同操作區 域的卸空,從操作區域至傳送站例如分離元件20的材料 運送路徑可藉著將沿著所想要的運送路徑的區域閥保持打 0 開而被最佳化。 材料在運送管路中被運送至分離裝置20。分離裝置 20在有需要時被卸空至例如材料容器51,而材料容器51 也可有相關的壓實裝置50。在如圖所示的系統中,第二分 離裝置20’在分離元件20之後被另外配置於運送空氣管道 ’以用來將較小粒子從運送空氣分離。由第二分離元件 20’分離的粒子可藉著例如運送帶27而被運送至材料容器 51。在運送空氣管道中於空氣循環方向在第二分離元件後 ❹ 方的是一過濾器元件25’用來將小粒子從運送空氣移除。 空氣管道連接於真空產生器3的抽吸側,並且運送空氣管 道在真空產生器3之前分支至第二運送空氣管道,而第二 運送空氣管道連接於鼓風裝置4的抽吸側。鼓風裝置的鼓 風側直接連接或經由空氣管道而連接於運送管路100。運 送管路100包含至少一個迴路,其中運送空氣可從鼓風裝 置的鼓風側循環至抽吸側的分離元件20。將操作區域a、 B、C、D、E、F、G、Η、I中的一個或多個連接於運送管 -19- 200934712 路100的有效運送迴路的閥可被調節。 本發明相關於一種氣力材料運送系統中的方法,用來 在氣力材料運送系統例如廢物運送系統中進給及運送材料 ,此運送系統包含至少一個材料特別是廢物材料的進給點 61、可連接於進給點61的材料運送管路100、可供被運送 的材料與運送空氣分離的分離裝置20、及用來至少在材料 的運送期間在運送管路100中提供壓力差的機構3、4。本 φ 發明的主要特徵在於在運送管路1〇〇中至少於意欲被卸空 的進給點61的位置點處提供降壓,以及使用一卸空順序 來將進給點卸空至運送管路1〇〇,而在此卸空順序中,首 先被卸空的是位置於材料運送方向較爲靠近分離裝置20 的進給點,而其次爲位置於材料運送方向實質上較爲遠離 分離裝置20的進給點61。 本發明也相關於一種氣力材料運送系統中的方法,用 來在氣力材料運送系統例如廢物運送系統中進給及運送材 〇 料,此運送系統包含至少一個材料特別是廢物材料的進給 點61、可連接於進給點61的材料運送管路i 00、可供被 運送的材料與運送空氣分離的分離裝置20、及用來至少在 材料的運送期間在運送管路1〇〇中提供壓力差的機構3、4 。在此方法中,在運送管路1〇〇中至少於意欲被卸空的進 給點61的位置點處提供降壓,並且藉著使用一卸空順序 來將進給點卸空至運送管路1〇〇,而在此卸空順序中: -打開從進給點61至運送管路的連接,使得材料從進 給點運送至運送管路; -20- 200934712 -重複以下步驟直到所有想要的進給點61均已被卸空 〇打開至少從下一個進給點至運送管路的連接; 〇關閉從前一個進給點至運送管路的連接; -關閉最後一個要被卸空的進給點至運送管路的連接 > •在運送管路中提供鼓風效應,因而使鼓風效應與抽 吸效應一起將運送管路中的材料運送至分離裝置。 @ 在根據本發明的方法的實施例中,進給點6 1以相關 於運送管路中材料的運送方向反向的順序被卸空。根據本 發明的實施例,首先卸空位置於材料運送方向較爲靠近分 離裝置20的進給點,而其次卸空位置於材料運送方向實 質上較爲遠離分離裝置20的進給點61。 根據本發明的有利的實施例,在此方法中,系統被分 成至少兩個操作區域,並且至少一個操作區域A、B、C、 D、E、F、G、H、I的至少部份的進給點61的卸空至材料 〇 運送管路 1〇〇、 100A ' 100B 、 100C 、 100D、 100E、 1〇〇F 、:100G、100H、1001是以一順序被控制,而在此順序中 ,首先打開操作區域的意欲被卸空的第一進給點61 ( i) 至運送管路的連接’並且在前一個進給點至運送管路的連 接被關閉之前,下一個進給點61 (2)至運送管路的連接 被打開,然後前一個進給點61 (1)至運送管路的連接被 關閉,操作區域的進給點的卸空繼續直到操作區域的所想 要的進給點61(1)…(11)均已被卸空於運送管路’且 -21 - 200934712 最後一個進給點61 ( 11)至運送管路的連接被關閉。 在根據本發明的方法的實施例中,在前一個操作區域 的進給點已經卸空之後,移至要被處理的下一個操作區域 ,並且在下一個操作區域中重複進給點的卸空順序。 操作區域入、8、(:、0、£、?、0、11、1的進給點以 相關於運送方向反向的順序(1) 、(2)·.. (10) 、(u )被卸空至運送管路。 0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運送空氣在一迴路中循環,而 此迴路係由運送管路 100、100A、100B、100C、100D、 100E、100F、100G、100H、1001的至少一部份及運送空 氣管道105、106形成,其中連接有至少一個真空產生器3 的抽吸側,且其中至少一個鼓風裝置4的抽吸側連接於迴 路的來自分離裝置20的空氣管道105、106,並且鼓風側 連接於運送管路100或與運送管路連接的迴路區段,使得 可用鼓風裝置4在該迴路中循環空氣。 〇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系統中的運送空氣循環及材料 運送是藉著打開及關閉配置於運送管路100、100A、100B 、100C 、 100D 、 100E 、 100F、 100G、 100H、 1001 的一或 多個區域閥Va、Vab、Vbc、Vbe、Vbe、...Vh而被控制。 根據本發明的方法的實施例,運送空氣的至少主要部 份在迴路中循環,而迴路的一區段是由運送管路1〇〇、 100A、100B、100C、100D、100E、100F、100G、100H、 1001形成。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由產生系統中被啓動的迴路的 -22- 200934712 降壓的裝置3、4所提供的降壓,亦即在材料運送管路100 、100A、100B、100C、100D等中的抽吸,係大於由至少 一個鼓風裝置4所提供的壓力效應(亦即鼓風)。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真空泵單元3被用來在運送管 路100中提供基本的降壓。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至少一個鼓風裝置4被用來將 運送空氣在迴路中循環。根據本發明的方法的實施例,真 空產生器3及/或鼓風裝置4被配置成至少暫時地加強在 運送管路 100、 100A、 100B、 100C、 100D、 100E、 100F 、100G、100H、1001中由至少一個真空產生器3及/或鼓 風裝置4所提供的材料的運送效應。 根據本發明的有利的實施例,此方法被用在廢物運送 系統中。 根據本發明的方法的有利的實施例,材料進給點61、 66爲廢物進給點,例如廢物倉或廢物滑槽。 本發明也相關於一種氣力材料運送系統,其被配置成 爲使用申請專利範圍請求項第1項至第17項中及/或以上 敘述中所指的至少一個方法。 對於熟習此項技術者而言很明顯,本發明不限於以上 所述的實施例,而是可在附隨的申請專利範圍請求項的範 圍內被改變。在必要時,在此說明書中可能與其他特徵一 起敘述的特徵也可彼此分開地被使用。 【圖式簡單說明】 -23- 200934712 圖1示意地顯示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系統。 圖2示意地顯示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系統。 圖3示意地顯示根據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系統。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壓縮單元 3:真空泵單元或裝置,真空單元,用來產生降壓的 φ 機構或裝置,真空產生器,用來提供壓力差的機構或裝置 4:鼓風單元或裝置,用來提供壓力差的機構或裝置 20 :分離裝置,分離元件 20’:第二分離裝置,第二分離元件 21:材料出口元件,出口蓋 23 :控制閥 24:材料出口元件,致動器 25 :過濾器元件 ❿ 26 :閥 27 :運送帶 30 :泵 3 1 :致動器 34 :出口 37 :閥 40 :鼓風機 4 1 :致動器 50:廢物壓實器,壓實裝置 -24- 200934712 51 :廢物容器 60 :閥,出口閥,閘門元件 61 :進給站,進給點 64 :閥元件,閥,區域閥 65 :閥,出口閥 66 :進給站,進給點 6 9 :閥元件,閥,線閥 100:運送管路,主運送管路 @ 100A :運送管路 100AB :運送管路 100B :運送管路 100C :運送管路 100CD :運送管路 100D :運送管路 100E :運送管路 100F :運送管路 ◎ 100G :運送管路 100H :運送管路 1001 :運送管路 101:運送管路,分支運送管路 102:運送管路,分支運送管路 103:運送管路,進給管路 104:運送管路,進給管路 105:管路,運送空氣管道 -25- 200934712 106:管路,運送空氣管道 107 :管接頭 A :部份迴路,操作區域 A1 :閥元件,閥 AB :閥元件,閥 B:部份迴路,操作區域 B1 :閥元件,閥
C:部份迴路,操作區域 C1 :閥元件,閥 CD :閥元件,閥 D:部份迴路,操作區域 D1 :閥元件,閥 E :操作區域 F :操作區域 G :操作區域 Η :操作區域 I :操作區域 VA : 區域閥, 閥 Vab :區 域 閥 ,閥 Vb c • is 域 閥 ,閥 Vb E • is 域 閥 V〇D :閥 vD : 閥 Ve D • 域 閥 -26- 200934712 V Η :區域閥
-27-

Claims (1)

  1. 200934712 十、申請專利範園 1.一種氣力材料運送系統中的方法,用來在氣力材料 運送系統例如廢物運送系統中進給及運送材料,該運送系 統包含至少一個材料特別是廢物材料的進給點 、 乂 、 口」 連接於該進給點(61)的材料運送管路(ι〇〇)、可供被 運送的材料與運送空氣分離的分離裝置(2〇)、及用來至 少在材料的運送期間在該運送管路(1〇〇)中提供壓力差 〇 的機構(3 ’ 4),其特徵在於在該運送管路(1〇〇)中至 少於思欲被卸空的進給點(61)的位置點處提供降壓( underpressure ),使用一卸空順序來將該進給點卸空於該 運送管路(100) ’在該卸空順序中,首先被卸空的是位 置於材料運送方向較爲靠近該分離裝置(2〇)的進給點, 而其次爲位置於材料運送方向實質上較爲遠離該分離裝置 (20 )的進給點(61 )。 2·—種氣力材料運送系統中的方法,用來在氣力材料 © 運送系統例如廢物運送系統中進給及運送材料,該運送系 統包含至少一個材料特別是廢物材料的進給點(61)、可 連接於該進給點(61)的材料運送管路(1〇0)、可供被 運送的材料與運送空氣分離的分離裝置(20)、及用來至 少在材料的運送期間在該運送管路(1〇〇)中提供壓力差 的機構(3,4),其特徵在於在該運送管路(100)中至 少於意欲被卸空的進給點(61)的位置點處提供降壓( un(ierpressure ),使用一卸空順序來將該進給點卸空於該 運送管路(100),在該卸空順序中: -28 - 200934712 打開從該進給點(61)至該運送管路的連接,使得材 料從該進給點運送至該運送管路; 重複以下步驟直到所有想要的進給點(6 1 )均已被卸 空: 打開至少從下一個進給點至該運送管路的連接; 關閉從前一個進給點至該運送管路的連接: 關閉最後一個要被卸空的進給點至該運送管路的連接 ❹ 在該運送管路中提供鼓風效應,因而使該鼓風效應與 抽吸效應一起將該運送管路中的材料運送至該分離裝置。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氣力材料運送系統中 的方法’其中首先卸空位置於材料運送方向較爲靠近該分 離裝置(20)的進給點,而其次卸空位置於材料運送方向 實質上較爲遠離該分離裝置(20)的進給點(61)。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或第2項所述的氣力材料運 送系統中的方法,其中以相關於該運送管路的材料運送方 ◎ 向反向的順序卸空該進給點(61)。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或第2項所述的氣力材料運 送系統中的方法,其中在該方法中,將系統分成至少兩個 操作區域,並且以一順序控制至少一個操作區域(A,B, C,D,E’ F,G,Η’ I)的至少部份的進給點(61)的卸 空至該材料運送管路(100,100Α,100Β,100C,100D, 100Ε, 100F > l〇〇G, 100Η, 1001),而在該順序中,首 先打開該操作區域的意欲被卸空的第一進給點(61) (1 -29- 200934712 )至該運送管路的連接,並且在前一個進給點至該運送管 路的連接被關閉之前,下一個進給點(61) (2)至該運 送管路的連接被打開,然後前一個進給點(61) (1)至 該運送管路的連接被關閉,該操作區域的該進給點的卸空 繼續’直到該操作區域的所想要的進給點均已被卸空於該 運送管路’且最後一個進給點至該運送管路的連接被關閉 〇 φ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氣力材料運送系統中 的方法,其中在已經卸空前一個操作區域的進給點之後, 移至要被處理的下一個操作區域,並且在該下一個操作區 域中重複進給點的該卸空順序。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氣力材料運送系統中 的方法’其中以相關於該運送方向反向的順序卸空該操作 區域的該進給點於該運送管路。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氣力材料運送系統中 © 的方法’其中以相關於該運送方向反向的順序卸空該操作 區域的該進給點於該運送管路》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或第2項所述的氣力材料運 送系統中的方法,其中將運送空氣在一迴路中循環,而該 迴路係由該運送管路(100,100A,100B,100C,100D, 100E,100F,1〇〇G,100H,1001)的至少一部份及運送 空氣管道(105,106)形成,其中連接有至少一個真空產 生器(3)的抽吸側,且其中至少一個鼓風裝置(4)的抽 吸側連接於該迴路的來自該分離裝置(20 )的該空氣管道 -30- 200934712 (105’ 106),並且鼓風側連接於該運送管路(ι〇〇)或 與該運送管路連接的該迴路的一區段,使得可用該鼓風裝 置(4)在該迴路中循環空氣。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的氣力材料 運送系統中的方法,其中藉著打開及關閉配置於該運送管 路(100,100A,100B,100C,100D,100E,100F, 100G,100H,1〇01)的—或多個區域閥(vA,VAB,VBC ’ VBE ’ VBE ’ 等)而控制該系統中的運送空氣循環及材 料運送。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或第2項所述的氣力材料 運送系統中的方法,其中將運送空氣的至少主要部份在迴 路中循環’而該迴路的一區段是由該運送管路(100, 100A , 100B > l〇〇C , 100D , 100E , 100F , 100G , 100H , 1001)形成。 12_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的氣力材料 運送系統中的方法,其中將由產生該系統中被啓動的迴路 的降壓的裝置(3,4)所提供的降壓,亦即在該材料運送 管路(100 , 100A , 100B , 100C , 100D , 100E , 100F , 100G,100H,1001 )中的抽吸,安排成爲大於由至少一個 鼓風裝置(4)所提供的壓力效應,亦即所提供的鼓風。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的氣力材料 運送系統中的方法,其中使用真空泵單元(3)在該蓮透 管路(100)中提供基本的降壓。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的氣力材料 200934712 運送系統中的方法,其中使用至少一個鼓風裝置(4)以 將運送空氣在迴路中循環。 1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的氣力材料 運送系統中的方法,其中將真空產生器(3)及/或鼓風裝 置(4)配置成至少暫時地加強在該運送管路(1〇〇,1〇()a ,100B,100C,l〇〇D,…1001)中由至少一個真空產生器 (3)及/或鼓風裝置(4)所提供的材料的運送效應。 〇 1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的氣力材料 運送系統中的方法,其中該方法被用在廢物運送系統中。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的氣力材料 運送系統中的方法,其中該材料進給點(ό1, Μ)爲廢物 進給點,例如廢物倉或廢物滑槽。 18. —種氣力材料運送系統,其被配置成爲使用如申 s靑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17項中至少—項所述的方法。 ❹ -32-
TW097149430A 2007-12-21 2008-12-18 Method in pneumatic material conveying system and a pneumatic material conveying system TW200934712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I20075950A FI20075950L (fi) 2007-12-21 2007-12-21 Pneumaattinen materiaalinsiirtojärjestelmä
FI20085058A FI123765B (fi) 2007-12-21 2008-01-24 Menetelmä pneumattisessa materiaalinsiirtojärjestelmässä ja pneumaattinen materiaalinsiirtojärjestelmä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34712A true TW200934712A (en) 2009-08-16

Family

ID=390043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49430A TW200934712A (en) 2007-12-21 2008-12-18 Method in pneumatic material conveying system and a pneumatic material conveying system

Country Status (1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278598A1 (zh)
EP (1) EP2222584A4 (zh)
JP (1) JP5901116B2 (zh)
KR (1) KR101620111B1 (zh)
CN (1) CN101903261A (zh)
AR (1) AR069947A1 (zh)
AU (1) AU2008339856A1 (zh)
BR (1) BRPI0820825A2 (zh)
CA (1) CA2708122A1 (zh)
FI (1) FI123765B (zh)
RU (1) RU2527867C2 (zh)
TW (1) TW200934712A (zh)
WO (1) WO200908088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124436B (fi) * 2008-03-18 2014-08-29 Maricap Oy Menetelmä ja laitteisto pneumaattisessa materiaalinsiirtojärjestelmässä
FI124873B (fi) * 2009-10-06 2015-02-27 Maricap Oy Menetelmä ja laitteisto pneumaattisessa materiaalinsiirtojärjestelmässä
WO2011140297A2 (en) * 2010-05-05 2011-11-10 E-Loaders Company,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terial blending
FI122673B (fi) 2010-11-01 2012-05-15 Maricap Oy Menetelmä ja laitteisto pneumaattisessa materiaalinsiirtojärjestelmässä
FI20106150A0 (fi) * 2010-11-03 2010-11-03 Maricap Oy Menetelmä ja pneumaattinen materiaalinsiirtojärjestelmä
FI123720B (fi) 2011-10-17 2013-10-15 Maricap Oy Pneumaattisen materiaalinsiirtojärjestelmän erotuslaite ja menetelmä
FI123719B (fi) * 2012-03-21 2013-10-15 Maricap Oy Menetelmä ja laitteisto pneumaattisen jätteensiirtojärjestelmän ulospuhallusilman käsittelemiseksi
FI124109B (fi) 2012-09-05 2014-03-14 Maricap Oy Menetelmä ja laitteisto savun ja palokaasujen poistamiseksi
FI124487B (fi) 2013-01-25 2014-09-30 Maricap Oy Menetelmä ja laitteisto jätemateriaalin syöttämiseksi syöttökuilusta
CN103086443B (zh) * 2013-02-22 2014-05-28 赫东波 利用氯化镍溶液制备氧化镍产品及回收盐酸的设备
CN103274216A (zh) * 2013-06-24 2013-09-04 孙家鼎 无仓泵式数控浓相气力输灰系统
FI125194B (fi) 2013-07-30 2015-06-30 Maricap Oy Menetelmä ja laitteisto jätemateriaalin syöttämiseksi ja käsittelemiseksi
FI124837B (fi) 2013-07-30 2015-02-13 Maricap Oy Menetelmä ja laitteisto jätemateriaalin syöttämiseksi ja käsittelemiseksi
FI125218B (fi) 2013-11-26 2015-07-15 Maricap Oy Menetelmä materiaalin syöttämiseksi ja käsittelemiseksi, syöttöpiste sekä jätteidensiirtojärjestelmä
FI125219B (fi) 2013-11-26 2015-07-15 Maricap Oy Menetelmä materiaalin syöttämiseksi ja käsittelemiseksi, syöttöpiste sekä jätteidensiirtojärjestelmä
FI126379B (fi) 2015-03-09 2016-10-31 Maricap Oy Menetelmä ja laitteisto materiaalin pneumaattisessa putkikuljetusjärjestelmässä ja jätteidensiirtojärjestelmä
FI127098B (fi) 2016-01-07 2017-11-15 Maricap Oy Menetelmä, laitteisto ja järjestelmä jätemateriaalin käsittelemiseksi
CN106005846A (zh) * 2016-07-20 2016-10-12 无锡派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清理方法
CN106044014A (zh) * 2016-07-20 2016-10-26 无锡派乐科技有限公司 垃圾回收装置
CN106005847A (zh) * 2016-07-20 2016-10-12 无锡派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回收清理方法
CN106185109A (zh) * 2016-07-20 2016-12-07 无锡派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垃圾处理的回收装置
CN110015526A (zh) * 2018-12-29 2019-07-16 北京星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动循环垃圾收集装置及方法
FI20197011A1 (fi) 2019-01-25 2020-07-26 Maricap Oy Menetelmä ja laitteisto materiaalin syöttämiseksi ja siirtämiseksi
CN113134905A (zh) * 2021-04-27 2021-07-20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营口电厂 一种湿法脱硫高盐物料与粉煤灰掺混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6969154B (zh) * 2023-09-22 2023-12-12 山西富盛镁业有限公司 一种镁粉生产用密封输送装置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539109A (en) * 1945-08-06 1951-01-23 Iron Fireman Mfg Co Coal conveying system
US2572862A (en) 1947-02-13 1951-10-30 Ray S Israel Pneumatic conveying system and method
US2514333A (en) * 1947-03-18 1950-07-04 Allen Sherman Hoff Co Automatic dust handling system
US2706136A (en) * 1950-06-21 1955-04-12 Beaumont Birch Company Automatically controlled system for ash disposal
US2814531A (en) * 1956-04-27 1957-11-26 Clough Equipment Co Balanced pneumatic conveying systems for pulverulent material
GB1199917A (en) * 1966-07-29 1970-07-22 Centralsug Ab Conveyance of Material Requiring Hygienic Disposal
GB1298133A (en) * 1969-10-29 1972-11-29 Centralsug Ab System for the transfer of material such as garbage
US3694037A (en) * 1970-04-30 1972-09-26 Wedco Closed circuit pneumatic conveying
JPS471889U (zh) * 1971-01-26 1972-08-21
DE2307194A1 (de) * 1972-02-25 1973-09-06 Centralsug Ab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rueckgewinnung von abfallspapier
GB1435611A (en) * 1972-08-15 1976-05-12 Centralsug Ab System of domestic refuse
SE371409B (zh) * 1972-08-25 1974-11-18 Svenska Flaektfabriken Ab
US3809438A (en) * 1973-03-22 1974-05-07 Arbeck Ind Mining Equip Pneumatic conveying apparatus
FR2271140A1 (en) * 1974-05-13 1975-12-12 Testut Aequitas Automatic waste disposal system - feed waste to storage point above shredder and separates too hard particles
DK137634B (da) * 1975-03-21 1978-04-10 Bruun & Soerensen As Skraldsugeanlæg.
GB1581356A (en) * 1977-04-01 1980-12-10 Metal Box Co Ltd Waste disposal systems
JPS5511464A (en) * 1978-07-10 1980-01-26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Operating of pipeline conveying apparatus of wastes
US4201256A (en) * 1979-01-10 1980-05-06 Andrew Truhan Sawdust collector
US4318643A (en) * 1979-12-28 1982-03-09 Ab Svenska Flaktfabriken Apparatus for conveying waste materials by suction
SU1055714A1 (ru) * 1982-04-13 1983-11-23 Украинский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механизации и электрификации сельского хозяйства Всасывающе-нагнетательна установка дл пневмотранспортировани сыпучих материалов
JPH0658436B2 (ja) * 1985-10-31 1994-08-03 日立造船株式会社 放射性廃棄物等の空気輸送方法
JPH063399B2 (ja) * 1989-09-06 1994-01-12 日本鋼管株式会社 ごみ計量装置
JPH05132108A (ja) * 1991-11-13 1993-05-28 Nkk Corp ごみ空気輸送用風速検知システム
US6079461A (en) * 1998-08-17 2000-06-27 The Heil Co. Use of inert gas in transfer of comminuted product to tank
WO2002079016A1 (en) * 2000-07-21 2002-10-10 Pearson William R Railroad hopper car unloader
WO2003046453A1 (fr) * 2001-11-26 2003-06-05 Japan Tobacco Inc. Secheur a circulation d'air destine a des materiaux granulaires
FI118528B (fi) * 2004-03-03 2007-12-14 Maricap Oy Menetelmä ja laitteisto materiaalin siirtämiseksi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03261A (zh) 2010-12-01
KR101620111B1 (ko) 2016-05-12
WO2009080880A1 (en) 2009-07-02
FI20085058A (fi) 2009-06-22
FI20085058A0 (fi) 2008-01-24
KR20100103840A (ko) 2010-09-28
AR069947A1 (es) 2010-03-03
EP2222584A1 (en) 2010-09-01
JP2011506228A (ja) 2011-03-03
BRPI0820825A2 (pt) 2015-06-16
RU2010130481A (ru) 2012-01-27
CA2708122A1 (en) 2009-07-02
EP2222584A4 (en) 2018-01-03
JP5901116B2 (ja) 2016-04-06
US20100278598A1 (en) 2010-11-04
AU2008339856A1 (en) 2009-07-02
FI123765B (fi) 2013-10-31
RU2527867C2 (ru) 2014-09-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934712A (en) Method in pneumatic material conveying system and a pneumatic material conveying system
TW200934715A (en) Pneumatic material conveying system
TW200936473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pneumatic material conveying system
TW200934713A (en) Method in pneumatic material conveying system and a pneumatic material conveying system
TW200934714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pneumatic material conveying system
TWI469906B (zh) 氣力材料運送系統中的方法及設備
TW200940433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pneumatic material conveying system
TW200932648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pneumatic material conveying system
RU2597861C2 (ru) Способ и пневматическая система транспортирования материала
JP2011506231A (ja) 空気圧式材料搬送システムの方法及び装置
CN108473251B (zh) 用于处理废物材料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KR102044569B1 (ko) 공압식 물질 운반 시스템 및 방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