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931074A - Optical sheet and surface light source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Google Patents

Optical sheet and surface light source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931074A
TW200931074A TW98101010A TW98101010A TW200931074A TW 200931074 A TW200931074 A TW 200931074A TW 98101010 A TW98101010 A TW 98101010A TW 98101010 A TW98101010 A TW 98101010A TW 200931074 A TW200931074 A TW 20093107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sheet
sheet
layer
outer layer
resi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81010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Naoki Tsujiuchi
Motoyuki Suzuki
Osamu Watanabe
Original Assignee
Toray Industri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ray Industries filed Critical Toray Industries
Publication of TW2009310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31074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0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 G02B5/021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at the element's surface, e.g. by means of surface roughening or microprismatic structures
    • G02B5/0231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at the element's surface, e.g. by means of surface roughening or microprismatic structures the surface having microprismatic or micropyramidal sha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27/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es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 B32B3/2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shape of the outline of the cross-section of a continuous layer;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with cavities or internal voids ; characterised by an apertured layer
    • B32B3/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shape of the outline of the cross-section of a continuous layer;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with cavities or internal voids ; characterised by an apertured layer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formed with recesses or projections, e.g. hollows, grooves, protuberances, rib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0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 G02B5/021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at the element's surface, e.g. by means of surface roughening or microprismatic structures
    • G02B5/021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at the element's surface, e.g. by means of surface roughening or microprismatic structures the surface having a regular structur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0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 G02B5/021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at the element's surface, e.g. by means of surface roughening or microprismatic structures
    • G02B5/0221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at the element's surface, e.g. by means of surface roughening or microprismatic structures the surface having an irregular structur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83Birefringent or phase retarding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0/00Layers arrangement
    • B32B2250/033 la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0/00Layers arrangement
    • B32B2250/24All layers being polymeric
    • B32B2250/244All polymers belonging to those covered by group B32B27/36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5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mechanical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5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mechan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514Oriented
    • B32B2307/518Oriented bi-axial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7/00Electrical equipment
    • B32B2457/20Displays, e.g.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plasma displays
    • B32B2457/202LCD, i.e.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4Diffusing, scattering, diffract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1/00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 G02F2201/54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warping-twis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Description

200931074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薄型、且具有優越的增亮功效,即使在耐 久試驗下捲曲(curling )量也爲少之光學片,以及使用它之 液晶顯示裝置用面光源。 【先前技術】 液晶顯示裝置係使用於筆記型電腦或攜帶式電話機及電 視、監視器、汽車導航系統等之各種的用途。在液晶顯示裝 0 置係搭配作爲光源之背光裝置,並且構成爲藉由透過液晶胞 而控制來自背光裝置之光線即可顯示之結構。對於該背光裝 置要求之特性係不僅是可用作爲用於出射光的光源,而且必 須能使畫面整體明亮且均勻地發光。 「背光裝置」之構成係可大致區分爲二。其一爲所謂的 「直下型背光(bottom lighting-type backlight)」之方式。 其係適合使用於要求大型化•高亮度化之電視用途方面之方 式。其基本構成係在畫面之後面直接並排螢光管之結構爲其 φ 特徵。藉由在畫面後面平行排列複數支線狀或部份線狀之螢 光管,則也可對應於大畫面,並且也可確保足夠的亮度。然 而,卻會造成也爲其之特徵的因設置於畫面後面的螢光管引 起之畫面內亮度不均勻(brightnessunevenness)。亦即,並 排複數支螢光管之正上方是明亮,而鄰接的螢光管之間則將 變暗(管不均勻)。在直下型背光中,爲消除該管不均勻則 在螢光管之上側設置具有光擴散性極強的擴散板以圖謀畫面 之均勻化。 另一種方式係所謂的「側光型背光(side light-type 200931074 backlight )」之方式。其係主要使用於例如要求薄型化•小 型化的攜帶式電話、筆記型電腦等之方式。其基本構成係使 用導光板爲其特徵。在側光型背光之情形時,則在導光板之 側面設置螢光管,使光線由側面入射於導光板,在導光板內 部則進行全反射、同時將光傳播於面內整體,以設置於導光 板背面之擴散點等使一部份由全反射條件脫離而由導光板前 面採光。以如上所述方式提供背光即面光源之功能。在側光 型背光之情形時,除了此等之構成以外,也使用例如:用於 〇 提供由導光板之背面所漏出之光加以反射以供再利用的功能 之反射膜;由導光板前面所出射之光加以均勻化之擴散片; 以用於提高正面亮度的稜鏡片(prism sheet)爲代表之集光片 (light collecting sheet);以及用於提高液晶面板上的亮度 之增亮片(brightness enhancing sheet)等之多種光學薄膜。 其中,一般所使用之稜鏡片係藉由在透明基材上塗布光硬化 樹脂來形成稜鏡圖案(prism pattern )所製造(發明專利文獻 1 ) 〇 Ο (發明專利文獻1)日本發明專利特開第62-144 1 02號公 報 【發明內容】 〔所欲解決之技術問題〕 然而,發明專利文獻1之稜鏡片係在加熱或加濕之耐久 性試驗中,卻會發生伴隨用於形成稜鏡層(prism layer)的光 硬化樹脂層之收縮的捲曲,以致造成色不均勻等顯示品質上 之問題。 因此,本發明係有鑒於此等先前技術之背景而提供一種 200931074 雖然也具有棱鏡層,但是即使在耐久試驗下也幾乎無捲曲之 光學片。 〔解決問題之技術方法〕 本發明爲解決如上所述之技術問題而採用如下所述之方 法。亦即,本發明之光學片係包含由芯層與未隔著接著劑所 積層於該芯層之兩面的外層所構成之三層積層體;且 該芯層係經雙軸向配向,構成該芯層之樹脂的主成份爲 聚酯, 0 至少在一方的該外層之表面形成數個凸型形狀, 構成該各外層之樹脂的主成份爲相同組成之樹脂。 此外,本發明之液晶顯示裝置用面光源係搭配本發明之 光學片所構成者。 〔發明之功效〕 若根據本發明,則可實現提供一種雖然也具有稜鏡層, 但是在耐久試驗下可抑制捲曲之光學片,甚至可提高搭配本 發明之光學片的液晶顯示裝置用面光源之顯示品質。 Q 【實施方式】 〔本發明之最佳實施方式〕 本發明之光學片係包含由芯層與未隔著接著劑所積層於 該芯層之兩面的外層所構成之三層積層體;且該芯層係經雙 軸向配向,構成該芯層之樹脂的主成份爲聚酯,至少在一方 的該外層之表面形成數個凸型形狀,構成該各外層之樹脂的 主成份爲相同組成之樹脂。本發明之光學片之一實例係如第1 圖所示。第1圖之光學片係外層/芯層/外層之三層構成,在一 方的外層形成數個凸型形狀(凹凸形狀但是並無特殊的 200931074 限制,也可積層該「外層/芯層/外層」之三層積層體以外之層 。較佳的積層總數爲包括三層積層體之三層在內之3至10層 。至少構成爲三層之理由爲在用於賦予機械性強度的芯層之 一面爲成形數個凸型形狀而設置一層外層,而在另一面則設 置以與構成該外層之樹脂的主成份相同組成爲主成份之層以 便抑制捲曲之緣故。如上所述,經將用於構成兩外層之樹脂 的主成份設定爲相同組成,藉此則可使各外層之熱收縮率大 致成爲一致以抑制加熱·加濕所引起之光學片之捲曲。在此 〇 所謂的構成外層之樹脂的「主成份」係意謂構成外層之樹脂 中佔有5 0質量%以上之組成的樹脂。此外,所謂的「相同組 成之樹脂」係^謂在聚合樹脂時所使用之主要的單體爲相同 ,例如在聚酯樹脂之情形時,則係意謂用於構成的羧酸與二 醇成份之組合爲相同。 在本發明之構成外層之樹脂,從容易共聚合且可達成根 據各種用途之物性調整或容易成形等的觀點來考慮,則較佳 爲由以聚酯爲主成份的樹脂所構成。此等聚酯係由芳香族二 〇 羧酸、脂環族二羧酸成份或脂肪族二羧酸等之酸成份與二醇 成份所構成者。 如上所述之「芳香族二羧酸成份」係可使用例如:對苯 二甲酸、間苯二甲酸、鄰苯二甲酸、1,4-萘二甲酸、1,5-萘二 甲酸、2,6-萘二甲酸、4,4’-二苯基二甲酸、4,4’-二苯基醚二 甲酸及4,4’-二苯碾二甲酸等。其中,較佳爲對苯二甲酸、間 苯二甲酸及2,6-萘二甲酸。「脂環族二羧酸成份」係可使用 例如:環己烷二甲酸等。「脂肪族二羧酸成份」係可使用例 如:己二酸、辛二酸、癸二酸及十二烷二酸等。此等之酸成 -6- 200931074 份係可僅使用一種、或兩種以上倂用。 此外,「二醇成份」係可使用例如:乙二醇、1,2-丙二醇 、:l,3-丙二醇、新戊二醇、1,3-丁 二醇、1,4-丁 二醇、1,5-戊二 醇、1,6-己二醇、1,2-環己烷二甲醇、1,3-環己烷二甲醇、1,4-環己烷二甲醇、二甘醇、三甘醇、聚伸烷基二醇、2,2’-雙(4’-召-羥基乙氧基苯基)丙烷等,其中,較佳爲乙二醇、1,4-丁 二醇、1,4-環己烷二甲醇及二甘醇,且特佳爲乙二醇。此等之 二醇成份係可僅使用一種、或兩種以上倂用。 0 在本發明之構成外層的聚酯樹脂係適當地選擇如上所述 之二羧酸成份及二醇成份,並加以共聚合所製得。該聚酯樹 脂較佳爲將5至50莫耳%之範圍的萘二甲酸作爲酸成份而加 以共聚合,更佳爲以5至30莫耳%之範圍加以共聚合。藉由 將5至50莫耳%之範圍的萘二甲酸加以共聚合,樹脂之非晶 部增加而成爲非晶質,使得成形在外層的凸型形狀之成形性 提高。並且,構成外層的聚酯樹脂之玻璃轉移溫度(在下文 中,則以「Tg」來表示)增高,使得耐熱性提高,或顯現高 Q 透明性、及減少光學扭曲之功效。若萘二甲酸爲少於5莫耳% 時,則有可能導致聚酯樹脂之耐熱性不足,使得所成形的凸 型形狀崩潰之情況。相反地,若萘二甲酸爲超過50莫耳%時 ,則有可能導致Tg太高,以致在一般的熱處理溫度則不能順 利形成漂亮的凸型形狀之情況。若所獲得之凸型形狀爲不正 常,將光學片搭配於背光時,則將導致背光之亮度降低。 在本發明之構成外層之樹脂係Tg較佳爲80°C以上,更 佳爲85°C至150°C。若Tg爲8(TC以上時,則光學片具有優越 的耐熱性,因此爲較佳。若Tg爲低於80°C時,則光學片之耐 200931074 熱性將降低,以致有可能導致對於要求耐熱性的用途方面之 使用會有困難之情況。此外,在本發明中,Tg係藉由示差掃 描熱量測定計(在下文中,則以「DSC」來表示)測定且以下 列次序所測得之値。使用精工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Seiko Instruments Inc.)製造之自動化DSC「RDSC220」、數據解 析系統係使用該公司製造之Disk Station「SSC/5200」,而在 以鋁製盤塡充5毫克之組成物或薄膜試樣,以20°C /分鐘之升 溫速度從常溫至300°C加熱該試料使其熔融5分鐘,接著以液 Q 態氮加以驟冷。採用經由該過程所測得之Tg。 在本發明之芯層係用於構成層的主成份爲聚酯,且層全 體係經雙軸向配向。構成芯層之樹脂的主成份爲聚酯,從容 易共聚合且可達成根據各種用途之物性調整等的観點來考慮 ,則爲較佳。此外,經將層全體加以雙軸向延伸,則可加以 配向結晶化、提高芯層之韌性,因此爲較佳。在此所謂的構 成芯層之樹脂的「主成份」係意謂在構成芯層之樹脂中佔有 50重量%以上之組成的樹脂。此外,在此所謂的「聚酯」係 〇 與如前已述之適合用作爲構成外層之樹脂的聚酯相同。在本 發明之光學片的三層積層體之製造方法係可列舉如下所述之 可不必藉由接著劑來製造積層體之方法。 (i) 將構成芯層之樹脂與構成外層之樹脂分別飼入於兩 台擠壓機,加以熔融而從吐出嘴共擠壓於經冷卻的流 延轉筒上以加工成薄片狀之方法(共擠壓法); (ii) 將構成外層之樹脂飼入於擠壓機加以熔融擠壓而邊 由吐出嘴擠出、邊積層於以單膜所製造的芯層之薄片 上之方法(熔融積層法); 200931074 (Hi) 分別製造單膜的芯層之薄片、外層之薄片,而以經加 熱的輥群等加以熱壓接之方法(熱積層法); (iv) 其他,將構成外層之樹脂溶解於溶劑後,將該溶液塗 布於芯層之薄片上並加以乾燥之方法(塗布法)等》 若採取隔著接著劑之方法時,作業步驟則將增多,而且 成本亦將上升,因此爲不佳。在此等之中,加以共擠壓以加 工成薄片狀之共擠壓法係以一次步驟即可在良好精度下積層 製膜,因此是一種可行的方法。 0 茲使用第2圖就在本發明之光學片的外層形成複數個凸 型形狀之方法實例說明如下。將在外層形成複數個凸型形狀 之前的本發明之光學片與具有吾所欲轉印的圖案加以反轉所 獲得之形狀的模具(die)之兩者,加熱成構成外層之樹脂全 體之玻璃轉移溫度Tg以上、Tg+ 60°C以下之溫度範圍內(第 2圖之(a))。其次,使光學片之外層與模具之凹凸面靠近 (第2圖之(b))。以此狀態以預定的壓力加壓,並保持預 定的時間(第2圖之(c))。其次在保持加壓之狀態下加以 〇 降溫。最後釋放加壓壓力並使光學片從模具脫模(第2圖之 (d) ) ° 此外,對於外層之圖案成形方法,除了如第2圖所示之 加壓平板之方法(平板加壓法)以外,也可爲使用經在表面 形成圖案之輥狀模具來成形爲捲筒狀薄片,以獲得捲筒狀成 形物的捲裝進出(roll-to-roll )之連續成形。在平板加壓法之 情形時,則在可形成更微細且爲高縱橫比(aspect ratio )之 圖案方面是優異。此外,在捲裝進出連續成形之情形時,則 在生產性方面卻比平板加壓法爲優異。並且,在捲裝進出連 200931074 續成形之情形時,本發明之光學片係與由構成外層之樹脂所 構成之單一膜相比較’由於芯層存在而薄片本身係剛性而具 有優越的成形性,因此爲較佳。 第3圖係展示本發明之光學片之外層的凸型形狀之較佳 的圖案。第3圖之(a)至(e)係以模式方式展示凸型形狀 立體圖。形成在外層表面之凸型形狀在面內之配列結構係如 第3圖之(a)至(c)所示之條紋圖案(strip pattern)(數 個凸型形狀係朝一方向延伸之凸型形狀,且此等數個凸型形 0 狀之縱向方向(longitudinal direction)係互相平行),而較 佳的實例則爲如第3圖之(d) 、( e )所示之佈滿圓頂狀( dome-shaped)或金字塔狀(pyramid-shaped)等形狀之圖案 等。 本發明之凸型形狀之截面形狀係例示於第4圖。在此所 謂的「凸型形狀之截面」係意謂通過凸型形狀之頂部且以垂 直於形成凸型形狀的外層之面的面所切斷時之凸型形狀的橫 截面。特別是在凸型形狀爲條紋圖案之情形時,則係意謂以 〇 垂直於凸型形狀之縱向方向之面所切斷之凸型形狀的橫截面 。各凸型形狀之截面形狀係包括:二等邊三角形、正三角形 、直角二等邊三角形、或將此等加以變形所獲得之三角形狀 (第4圖之(a))、半圓、半橢圓、或將此等加以變形之圓 弧形狀(第4圖之(b ))、規則性正弦曲線、無規曲線等之 波形形狀(第4圖之(c))等。 此外,如第4圖之(a) 、( b )所示,各截面形狀係可 爲相同形狀之重覆性圖案、或爲如第4圖之(d )的不同大小 形狀之規則性或無規配列之圖案,或第4圖之(e )的不同形 -10- 200931074 狀之規則性或無規配列之圖案等。如上所述不同大小或不同 形狀之規則性或無規配列、及第4圖之(c )無規曲線等之形 狀,係也有抑制有可能因形成在薄片表面之形狀所引起的光 干渉條紋(optical interference fringe)或刺目之功效,因此 爲較佳。 此外,如第4圖之(f)所示,也使用在鄰接的凸型形狀 之間形成平坦部之形狀。然而,入射於此平坦部之光,由於 不至於改變角度而穿透之可能性高,因此如第4圖之(a)至 〇 ( e )所例示,更佳爲在鄰接的凸型形狀之間並未形成平坦部 之形狀。 特別針對如第3圖之(a)至(c )所示的條紋圖案之凸 型形狀加以說明。將橫截面朝凸型形狀之縱向方向移動而觀 察在一凸型形狀之各橫截面之截面形狀時,各截面形狀爲相 同的形狀·大小者、雖然形狀相同但是大小不同者(亦即, 高度或寬度由於薄片面內之位置而變化)、形狀變化者等任 一凸型形狀也適合使用。 〇 此外,從光學片之法線方向觀察凸型形狀時,各凸型形 狀可完全爲直線狀,例如波狀等並非爲直線時也適合使用。 因此,也適合使用凸型形狀之間的距離(間距(pitch))爲 規則性、無規中任一者。 其次,就如第3圖之(d) 、(e)所示之佈滿圓頂狀或 金字塔狀等之形狀的圖案加以說明。較佳的形狀係大致可區 分爲圓頂狀等之半球形狀、金字塔狀等之多角錐形狀。 若爲半球形狀時,則包括半球、將半球朝高度方向加以 伸縮之形狀(半旋轉橢圓體)等,也可爲在薄片面內形狀具 -11 - 200931074 有異方向性者。若具有異方向性時,則將各形狀的長軸方向 排列成一致時,則可誘導光學異方向性。至於在半球形狀之 薄片面內的配列,規則配列(最密塡充等)、無規配列中之 任一皆適合使用。 此外,若爲多角錐形狀時,則包括三角錐、四角錐、六 角錐、八角錐等。在此情形下,在薄片面內之配列係適合使 用規則配列'無規配列中之任一者。此等之形狀可爲在薄片 面內相同形狀之均勻圖案、或爲配列其他種之形狀的複合形 © 狀。 本發明之光學片係適合使用於如第3圖之(a)至(c) 所示的外層之凸型形狀係形成條紋圖案之情形。若外層之凸 型形狀爲條紋圖案時,則薄片全體容易以凸型形狀之縱向方 向爲旋轉軸方向之狀態而捲曲,因此,採用本發明之光學片 構成所產生之功效大。亦即,在作爲液晶顯示裝置用之光學 片而製造爲發揮增亮功效所使用之稜鏡片時,則本發明係可 有效地發揮作用。 〇 稜鏡片係將截面形狀爲呈三角形的三角柱狀之稜鏡大致 平行地形成複數個所獲得者。若本發明之光學片爲稜鏡片時 ’如前所述之截面的三角形之頂角較佳爲70至110°,更佳爲 80至100°,進一步更佳爲90°。若頂角爲小於70°或超過110° 時’則有可能導致搭配於背光單元時之正面增亮功效不足夠 之情況。此外,雖然應視背光之構成而選擇,但是經將如前 所述截面之三角形製成爲二等邊三角形,藉此則在任一構成 也具有優越的正面增亮功效,因此爲較佳。 適合作爲本發明之光學片來使用之稜鏡片係截面之各三 -12- 200931074 角形爲相同形狀之重覆配列、不同形狀之配列中任一者皆適 合使用。此外,至於形成在薄片面的稜鏡之膜厚方向高度, 朝向稜鏡的三角柱之縱向方向觀看時,則可爲一定、或爲呈 搖動。並且’在薄片面內’稜鏡頂部之線可爲直線狀、或爲 呈波狀變化。 此外,本發明之光學片較佳爲薄片全體係經雙軸向延伸 。特別是在外層形成凸型形狀之前加以延伸時,則不至於導 致外層之凸型形狀崩潰,因此爲較佳。延伸方法係包括:逐 0 次雙軸向延伸法(將朝縱向方向延伸後朝橫向方向(transverse direction )施加延伸之方法等之根據每一方向依序延伸的組合 延伸法)、同時雙軸向延伸法(將縱向方向與橫向方向同時 > 延伸之方法)、或組合此等之方法,但是本發明並不受限於 此等延伸方法者。此外,經以此等延伸方法將作爲本光學片 之材料的積層片朝雙軸向延伸,藉此則可使其芯層具有優越 的機械特性,同時外層則可提高平面性而實現均勻的成形。 亦即,藉由雙軸向延伸則可實現機械性強度與均勻且良好的 〇 成形性之兩者並存。 本發明之光學片之外層與芯層之積層比,並無特殊的限 制,但是較佳爲外層之厚度(單面):芯層之厚度=1:0.0 5 至1:20,更佳爲外層之厚度(單面):芯層之厚度=1:1至 1 :1 0。經將外層與芯層之積層比控制於該範圍,藉此即使爲薄 膜也具有足夠厚度之表層,可保持機械性強度、同時可減少 光學片全體之捲曲,因此爲較佳。此外,至於設置於芯層兩 側的外層彼此之厚度比,爲減少光學片全體之捲曲,則較佳 爲 1 :1 至 1 : 2。 -13- 200931074 本發明之光學片,在形成凸型形狀之前的外層之厚度Η 較佳爲具有凸型形狀之截面的凸型高度d以上之厚度。此外 ,若與如第4圖之(d ) 、( e )之條紋形狀不同之情形時, 則由凸型形狀之最高部份朝薄片之厚度方向切成垂直而以最 高部份視爲d。爲形成高品質且高良率之圖案時,則以自凸型 形狀之截面的凸型之最低的底部至芯層之厚度h爲d/10ShS l〇d之範圍者爲更佳。若h之値爲小於d/10時,則有可能導 致在以模具按住外層時,如欲塡充至模具之細部則有困難之 Q 情況。相反地,若超過l〇d時,則不能充分發揮形成於外層 的圖案之特性,有可能構成降低亮度之原因之情況。 此外,設置於外層的凸型形狀之截面的最大凸型之高度d 係可根據表層之厚度來適當地決定,但是較佳爲1至15#m ,更佳爲1至l〇/zm,特佳爲5至10/zm。經控制於該範圍 ,藉此則可保持機械性強度、同時減少光學片全體之捲曲。 光學片之總厚度較佳爲以下,更佳爲10至5〇em ,進一步更佳爲30至50 // m。光學片係以薄者始能使得背光 0 模組(backlight module )本身也可薄型化,其結果,可提高 液晶顯示裝置新式樣性,因此爲較佳。然而,若光學片之總 厚度爲小於1 ο Μ m時,則有可能在搭配於背光模組時將造成 使用性(handling capability )遭遇到困難之情況。在此所謂 的「總厚度」係意謂光學片若爲由在由外層/芯層/外層所構成 之三層積層體上再積層其他之層(例如,容後所述之離型層 等)所構成時’則爲包括此等其他之層與三層積層體之全部 厚度。此外’若爲在光學片之表面形成凸型形狀之情形時, 則測定自其之凸型形狀之頂點起的厚度。 • 14- 200931074 在本發明之光學片中,若在外層形成凸型形狀時,則較 佳爲在與模具相接之外層預先添加離型劑,或在外層表面設 置薄膜之離型層以對外層表面賦予離型性。離型層係如第5 圖之(a)所示,可在任一方外層之表面設置離型層、或也可 如第5圖之(b)所示在雙方的外層之表面設置離型層。經在 第5圖之(a) 、(b)薄片上形成圖案,藉此則可獲得本發 明之光學片。 藉由對外層賦予離型性,則可提高在模具表面所形成的 0 離型塗層之耐久性(重覆使用次數),使得即使在使用已局 部性地喪失脫模功效的模具之情形下也可無問題地均勻離型 。此外,即使對模具完全未施加脫模處理,只要預先在薄片 側形成離型層即可離型,即得以減少模具脫模處理成本,因 此爲較佳。此外,由於可防止從模具脫模光學片時,由於樹 脂黏著引起之成形圖案崩潰、或可期望在更高溫下之離型、 可期望縮短週期時間,因此在成形精確度、生產性方面也爲 較佳。此外,進一步因提高光學片表面之滑性而提高耐刮傷 φ 性、也可減少在製造過程等所造成之缺點,因此爲較佳。 構成離型劑或離型層之成份雖然並無特殊限制,但是較 佳爲以聚矽氧油類、蠟類、聚矽氧系樹脂、氟系樹脂、脂肪 酸系樹脂、聚酯系樹脂、烯烴系樹脂、三聚氰胺系樹脂爲主 成份所構成,在此等之中,更佳爲聚矽氧系樹脂、氟系樹脂 、脂肪酸系樹脂。此外,在離型層,除了如上所述之樹脂以 外’也可混合例如丙烯酸系樹脂、胺基甲酸酯樹脂、環氧樹 月曰、尿素樹脂、苯酣樹脂等,或各種添加劑例如,抗靜電劑 、界面活性劑、抗氧化劑、耐熱穩定劑、耐候穩定劑、紫外 -15- 200931074 線吸收劑、顔料、染料、有機或無機之微粒子、塡充劑、成 核劑'交聯劑等。此外,離型層之厚度,雖然並無特殊限制 ’但是較佳爲0.01至5#m。若該離型層之厚度爲小於0.01 y m時,則有可能如上所述之離型性提高功效降低。 形成離型層之方法雖然並無特殊限制,但是可使用各種 塗布方法’例如:在生產線上塗布法(in-line coating method )、逆向式塗布法(reverse coating method)、凹版輪轉式塗 布法(gravure coating method )、棒式塗布法(rod coating ^ method)、棒式塗布法(bar coating method)、模具式塗布 法(die coating method)、或噴霧式塗布法(spray coating method )。其中,由於生產線上塗布法係可與基材之製膜同 時進行塗布,在生產性、塗布均勻性的觀點上是適合使用。 就「直下型背光單元(bottom lighting-type backlight unit )j之基本構成說明如下。在畫面之後面平行配置複數支線 狀螢光管,在光源之下側(與畫面爲逆方向)設置光反射膜 ,在光源之上側(畫面側)設置擴散板、擴散片 '稜鏡片、 〇 增亮片等之光學構件。光源之上側的光學構件之配置較佳爲 在光源之正上方使用擴散板、在最上方則使用增亮片,且較 佳爲配合用途而在該兩片構件之間以任意的構成使用擴散片 和/或稜鏡片。 此外,就「側光型背光單元(side light-type backlight unit )」之基本構成說明如下。在該背光單元之情形時,則使用 用於傳播光線且加以擴散成面狀之導光板,並在該導光板之 側面具有直線狀(例如螢光管)或點狀(例如LED )等之光 源,在該導光板之下側(與畫面爲逆方向)設置光反射膜, 16 - 200931074 在該導光板之上側(畫面側)則設置擴散片、稜鏡片、增亮 片等之光學構件。 側光型背光單元之光源上側的光學構件之配置較佳爲在 最上方使用增亮片,且較佳爲配合用途而在導光板與增亮片 之間以任意的構成使用擴散片和/或稜鏡片。 本發明之光學片係經對其賦予直到目前爲止所例示之形 狀,藉此則可發揮如前所述之擴散片或稜鏡片的光擴散性、 集光性之功效。因此,在直下型背光單元中係可設置於與如 Φ 前所述之擴散片或棱鏡片相同位置。 《實施例》 茲就各實施例•比較例之測定方法及評估方法說明如下 。以下之測定係皆在室溫23 °C、濕度65 %之條件下進行。 A. 捲曲量測定 將尺寸爲100毫米XI 〇〇毫米之試樣投入於恆溫恆濕試驗 機(TABAI ESPEC CORP.製造、PR-3SPW ),並在 60〇C · 90% RH條件下放置240小時。將剛從恆溫恆濕試驗器取出後之試 φ 樣以形成凸型形狀的面爲上面而擺置於桌上。測定試樣四個 角之捲曲量(距離薄膜擺置面之高度),並以其平均値作爲 試樣之捲曲量。 B. 亮度評估 將評估用之7英寸側光型背光(框體、反射膜、導光板 )點燈,經過1小時後在導光板之上面設置擴散片(Toray Saehan Inc.製造、TDF187)、試樣薄片。使用二維亮度計( 2D Color Analyzer) ( Ko ni c a Mino lta Ho 1 ding s,Inc ·製造、 CA-2 000 )測定在正面方向之亮度。亮度係評估以背光之中心 -17- 200931074 部爲中心的一邊50毫米之正方形範圍的平均値。 C. 截面觀察 切出光學片之截面’並在截面蒸鍍白金-鈀。使用日立製 作所股份有限公司(Hitachi,Ltd.)製造之掃描型電子顯微鏡 S-21 00A,以500倍攝影該截面之照片並加以觀察、測定形成 在表面的凸型形狀之尺寸(高度、間距)。 〔實施例1〕 使用經在170t乾燥3小時之含有12莫耳%之萘二甲酸 ❹ 之共聚合PET作爲用於構成外層之樹脂。使用經在180°C乾 燥3小時之PET作爲用於構成芯層之樹脂。分別在不同擠壓 機內在280°C溫度下加以熔融。其次,將經由熔融三層共擠壓 嘴所擠壓出之積層樹脂在保持於25°C之冷卻轉筒邊施加靜電 、邊使其貼緊以加以冷卻固化。將經冷卻固化之薄片朝縱向 方向以輥式延伸機在9(TC下加以延伸3.0倍。其次,導入於 拉幅機並在ll〇°C下加以橫延伸3.0倍後,在控制成23 8°C之 溫度區施加熱處理,然後冷卻至室溫。捲取該經延伸之薄片 〇 以獲得積層片。積層片係各外層之厚度Η皆爲7.5/im,芯層 之厚度爲23/zm,而總厚度則爲38ym。將所獲得之積層片 、及施加脫模處理之模具加熱至120°C,使積層片之一方的外 層側與模具之圖案面相接觸而以5 MPa加壓,然後仍舊在此 狀態下保持60秒鐘。爾後,經冷卻至1 00°C後釋放加壓,並 冷卻至50°C後從模具脫模以獲得光學片。經耐久性試驗後測 定捲曲量,結果則爲〇毫米。 • 模具表面之圖案:相當於第3圖之(a)的稜鏡圖案(間 距 p: 15;czm、高度 d: 7.5#m) -18- 200931074 • 模具之脫模處理:將模具表面以純水、丙酮之順序加以 超音波洗淨。其次,浸漬於濃硫酸:過氧化氫水=1:1之 溶液中,並在下加熱15分鐘。其次,從溶液中取出 模具,以純水洗淨後,在1 1 〇°C之熱風烘箱乾燥。其次, 將經乾燥之模具在電爐內在1,〇〇〇°C加熱2小時,以在表 面形成Si02之熱氧化膜。其次,將該模具在經將大金工 業股份有限公司(DAIKIN INDUSTRIES,Ltd.)製造之氟 系矽烷偶合劑「OPTOOLDSX」之「Demnum solvent」相 Q 對於固體成份爲0.2%之PFC (全氟化合物)溶液中浸漬 1分鐘。其後,由溶液取出模具,經自然乾燥後,在70 °C、濕度爲90% RH大氣中放置1小時。其次,在Demnum solvent浸漬10较鐘。 〔實施例2〕 除了使用稜鏡圖案爲間距p: 20/zm、高度d: 10//m之 模具以外’其餘則以與實施例丨相同的方式獲得光學片。經 耐久性試驗後測定捲曲量結果則爲0毫米。 〇 〔實施例3〕 在實施例1中,調整各擠壓機之擠壓出量以改變外層厚 度與芯層厚度,以製成各外層之厚度Η皆爲ΙΟμιη、芯層之 厚度爲3〇em、總厚度爲50;am之積層片以外,其餘則以與 實施例1相同的方式獲得光學片。經耐久性試驗後測定捲曲 量結果則爲0毫米。 〔實施例4〕 在實施例1中,調整各擠壓機之擠壓出量以改變外層厚 度與芯層厚度,以製成各外層之厚度Η皆爲lOym、芯層之 -19- 200931074 厚度爲30;am、總厚度爲50/zm之積層片,且使用稜鏡圖案 爲間距p: 20#m、高度d: 10/zm之模具以外,其餘則以與 實施例1相同的方式獲得光學片。經耐久性試驗後測定捲曲 量結果則爲〇毫米。 〔實施例5〕 在實施例1中,除了調整各擠壓機之擠壓出量以改變外 層厚度與芯層厚度,以製成各外層之厚度Η皆爲10ym、芯 層之厚度爲40 ym、總厚度爲60 μιη之積層片以外,其餘則 Q 以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式獲得光學片。經耐久性試驗後測定 捲曲量結果則爲0毫米。 〔實施例6〕 在實施例1中,除了調整各擠壓機之擠壓出量以改變外 層厚度與芯層厚度,以製成各外層之厚度Η皆爲l〇ym、芯 層之厚度爲40#〇1、總厚度爲60"m之積層片’且使用稜鏡 圖案爲間距p: 20/zm、高度d: 10ym之模具以外,其餘則 以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式獲得光學片。經耐久性試驗後測定 Ο 捲曲量結果則爲0毫米。 〔實施例7〕 除了使用經在17(TC下乾燥3小時之含有4莫耳%之萘二 甲酸之共聚合PET作爲外層之樹脂以外,其餘則以與實施例 1相同的方式獲得光學片。經耐久性試驗後測定捲曲量結果’ 雖然爲0毫米,但是亮度卻降低。 〔實施例8〕 除了使用經在170。(:下乾燥3小時之含有6莫耳%之萘二 甲酸之共聚合PET作爲外層之樹脂以外,其餘則以與實施例 -20- 200931074 1相同的方式獲得光學片。經耐久性試驗後測定捲曲量結果則 爲0毫米。 〔實施例9〕 除了使用經在170°C下乾燥3小時之含有29莫耳%之萘 二甲酸之共聚合PET作爲外層之樹脂以外,其餘則以與實施 例1相同的方式獲得光學片。經耐久性試驗後測定捲曲量結 果則爲〇毫米。 〔實施例1 〇〕 0 除了使用經在170°C下乾燥3小時之含有31莫耳%之萘 二甲酸之共聚合PET作爲外層之樹脂以外,其餘則以與實施 例1相同的方式獲得光學片。經耐久性試驗後測定捲曲量結 果,雖然爲〇毫米,但是亮度卻降低。 〔比較例1〕 除了使用熔融雙層共擠壓嘴以獲得外層之厚度η爲7.5 m、總厚度爲3 8 a m之雙層薄片以外,其餘則以與實施例1 相同的方式獲得積層片。然而,在製造薄片時卻發生1〇毫米 〇 以上之捲曲,且經耐久性試驗後亦未變化。搭配於背光結果 則並未能獲得均勻的面光源。 〔比較例2〕 除了使用熔融雙層共擠壓嘴以獲得外層之厚度Η爲10# m、總厚度爲50 μ m之雙層薄片以外’其餘則以與實施例1 相同的方式獲得積層片。然而,在製造薄片時卻發生10毫米 以上之捲曲,且經耐久性試驗後亦未變化。搭配於背光結果 則並未能獲得均勻的面光源。 〔比較例3〕 -21 - 200931074 除了使用熔融雙層共擠壓嘴以獲得外層之厚度Η爲ΙΟ〆 m、總厚度爲60私m之雙層薄片以外,其餘則以與實施例1 相同的方式獲得表層薄片。然而,在製造薄片時卻發生1〇毫 米以上之捲曲,且經耐久性試驗後亦未變化。搭配於背光結 果則並未能獲得均勻的面光源。 〔比較例4〕 將10克之AdekaoptomerKRM-2199(旭電化工業股份有 限公司製造)、1克之ARON OXETANE OXT-221 (東亞合成 Q 股份有限公司(TOAGOSEI CO·,LTD·)製造)、0.25克之 Adekaoptomer SP170(旭電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ADEKA) 製造)加以混合攪拌以製造塗布液。其次,在厚度爲 ·> 之透明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基材的一面,塗布塗布 液以形成膜厚爲30"m之塗膜(在下文中,則將塗布面稱爲 A面、非塗布面稱爲B面)。在塗布該塗布液之A面,按住 刻上稜鏡圖案(間距P : 1 5 μ m、高度d : 7.5 // m )形狀之模 具。其次,從基材之B面側以超高壓水銀燈照射1 J/m2以使 〇 塗布劑硬化。其次,將模具脫模以獲得稜鏡片。所獲得棱鏡 片之A面的稜鏡形狀截面的凹凸係大約爲間距p: 15/zm、高 度d : 7.5 μ m之直角三角形形狀。經耐久性試驗後測定捲曲 量結果則爲8毫米,搭配於背光結果則並未能獲得均勻的面 光源。 〔比較例5〕 除了使用厚度爲50 之透明PET作爲基材以外,其餘 則以與比較例4相同的方式獲得稜鏡片。經耐久性試驗後測 定捲曲量結果則爲6毫米,搭配於背光結果則並未能獲得均 -22- 200931074 勻的面光源。 〔比較例6〕 除了使用厚度爲60/zm之透明PET作爲基材以外’其餘 則以與比較例4相同的方式獲得稜鏡片。經耐久性試驗後測 定捲曲量結果則爲4毫米,搭配於背光結果則並未能獲得均 勻的面光源。 表1
層構成 薄片厚度 (㈣) 稜鏡間距 (μτα) 捲曲量 (mm) 亮度 (cd/m2) 實施例1 3 38 15 0 1,314 實施例2 3 38 20 0 1,324 實施例3 3 50 15 0 1,314 實施例4 3 50 20 0 1,328 實施例5 3 60 15 0 1,319 實施例ό 3 60 20 0 1,336 實施例7 3 38 15 0 1,200 實施例8 3 38 15 0 1,31〇 實施例9 3 38 15 0 1,315 實施例10 3 38 15 0 1,020 比較例1 2 38 15 10以上 1,317 比較例2 2 50 15 10以上 1,314 比較例3 2 60 15 10以上 1,316 比較例4 2 38 15 8 1,320 比較例5 2 50 15 6 1,316 比較例6 2 60 15 4 1,313 -23- 200931074 〔產業上之利用可能性〕 本發明之積層片係可適用於液晶顯示裝置用構件等之各 種領域。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係用於以模式方式例示本發明之光學片構成。 第2圖之(a)至(d)係用於以模式方式例示在本發明 之光學片之外層成形凸型形狀之步驟。 Ο 第3圖之(a)至(e)係皆爲以模式方式展示本發明之 光學片之外層的凸型形狀之立體圖,而(a)至(c)係條紋 形狀、(d )係圓頂形狀、(e )係金字塔形狀。 第4圖之(a)至(f)係皆爲本發明之光學片之外層的 凸型形狀之截面圖。 第5圖之(a)及(b)係以模式方式例示在本發明之光 學片形成離型層時之構成。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d 凸 型形 狀 之 截 面 的 凸 型 高 度 h 凸 型形 狀 之 截 面 的 凸 型 之 從底部至芯層之距離 Η 光 學片 之 外 層 之 厚 度 Ρ 凸 型形 狀 之 截 面 的 凸 型 之 間距 1 外 層 2 芯 層 3 模 具 4 凸 型形 狀 5 離 型層 ❹ -24-

Claims (1)

  1. 200931074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 ®光學片’其特徵爲包含由芯層與未隔著接著劑所積層於 該芯層之兩面的外層所構成之三層積層體;且 該芯層係經雙軸向配向,構成該芯層之樹脂的主成份爲 聚酯, 至少在一方的該外層之表面形成數個凸型形狀, 構成該各外層之樹脂的主成份爲相同組成之樹脂。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學片,其中構成該各外層之樹脂 0 的主成份爲相同組成之聚酯。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光學片,其中該聚酯係將萘二甲酸 以5至50莫耳%之比率加以共聚合所構成之聚酯。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學片,其中以通過該凸型形狀之 頂部且垂直於形成該凸型形狀的外層之面切斷之該凸型形 狀的橫截面之高度爲lAtm至且光學片之總厚度爲 6 0 y m以下。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學片,其中該數個凸型形狀爲朝 Q 一方向延伸之凸型形狀,該數個凸型形狀之縱向方向係互相 平行。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光學片,其中以垂直於該凸型 形狀之縱向方向的面切斷之該凸型形狀的橫截面之高度爲 1/zm至且光學片之厚度爲όΟβιη以下。 7. —種液晶顯示裝置用面光源’其係搭配如申請專利範圍 第1項所述之光學片。 -25-
TW98101010A 2008-01-15 2009-01-13 Optical sheet and surface light source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W200931074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05398 2008-01-1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31074A true TW200931074A (en) 2009-07-16

Family

ID=408852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8101010A TW200931074A (en) 2008-01-15 2009-01-13 Optical sheet and surface light source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09090828A1 (zh)
TW (1) TW200931074A (zh)
WO (1) WO200909082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92914B (zh) * 2009-08-10 2013-04-11 Au Optronics Corp 弧狀的液晶顯示面板的製造設備及其製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10623B2 (ja) * 2018-03-01 2022-08-02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転写シート、転写シートの製造方法、及び加飾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JP2022096866A (ja) * 2020-12-18 2022-06-30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拡散板、表示装置、投影装置、照明装置およびリモートセンシング用光源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27304B2 (ja) * 1995-08-22 2005-03-09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学物品用電離放射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光学物品及び面光源
JP4531290B2 (ja) * 2001-05-18 2010-08-25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保護拡散フィルム、面光源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4133021A (ja) * 2002-10-08 2004-04-30 Teijin Dupont Films Japan Ltd 液晶表示装置光拡散板用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および光拡散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92914B (zh) * 2009-08-10 2013-04-11 Au Optronics Corp 弧狀的液晶顯示面板的製造設備及其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09090828A1 (ja) 2011-05-26
WO2009090828A1 (ja) 2009-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58954B1 (ja) 液晶表示装置、偏光板及び偏光子保護フィルム
TWI383003B (zh) 聚脂薄膜、及其製法、以及其用途
JP5218931B2 (ja) エッジライト型バックライト用白色反射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ディスプレイ用バックライト
TWI363889B (en) Anisotropic diffusion film
JP6624184B2 (ja) 液晶ディスプレイ用白色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その製造方法及び液晶ディスプレイ用バックライト
JPWO2020162120A1 (ja) 折りたたみ型ディスプレイ及び携帯端末機器
CN103293575A (zh) 扩散增亮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TW201131212A (en) Light diffusing sheet and backlight using same
TW201329542A (zh) 光學片、透明導電性層疊體和觸摸面板
TW201213408A (en) White film and surface light source using the same
TWI481908B (zh) 光學片及液晶顯示裝置用面光源
TW201423172A (zh) 積層體及其製造方法、相位差薄膜、偏光板及ips液晶面板
WO2018225463A1 (ja) 上用光拡散シート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JP2016012132A (ja) 画像表示装置用シート、画像表示装置用積層体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TW200931074A (en) Optical sheet and surface light source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10247370A (ja) 硬化性樹脂積層用光拡散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TW200932524A (en) A set ofpolarizer, and a liquidcrystal panel and anapparatus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edthereof
TW201708851A (zh) 白色反射薄膜
TW201615424A (zh) 單軸拉伸多層層合薄膜及由其所成的光學構件
JP2018072496A (ja) エッジライト型バックライト用白色反射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ディスプレイ用バックライト
JP2010117394A (ja) レンズシート及び液晶表示装置用面光源
JP2016024312A (ja) 1軸延伸多層積層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プリズム層付輝度向上フィルム
TWI459042B (zh) 光擴散薄膜積層體
JP2019045779A (ja) エッジライト型バックライト用白色反射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ディスプレイ用バックライト
JP5521378B2 (ja) 光拡散性フィル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