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927794A - Curing typ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lkoxysilane condensation compound - Google Patents

Curing typ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lkoxysilane condensation compound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927794A
TW200927794A TW097140579A TW97140579A TW200927794A TW 200927794 A TW200927794 A TW 200927794A TW 097140579 A TW097140579 A TW 097140579A TW 97140579 A TW97140579 A TW 97140579A TW 200927794 A TW200927794 A TW 20092779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formula
compound
composition
condens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405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azumasa Inata
Eiichi Okazaki
Original Assignee
Toagose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agose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agosei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9277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27794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90/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modified by introduction of aliphatic unsaturated end or side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90/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modified by introduction of aliphatic unsaturated end or side groups
    • C08F290/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modified by introduction of aliphatic unsaturated end or side groups on to polymers modified by introduction of unsaturated end groups
    • C08F290/06Polymers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 C08G
    • C08F290/068Polysiloxa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77/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77/04Polysiloxanes
    • C08G77/22Polysiloxanes containing silicon bound to organic groups containing atom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 C08G77/26Polysiloxanes containing silicon bound to organic groups containing atom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nitrogen-containing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7/00Chemical treatment or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7/04Coating
    • C08J7/0427Coating with only one layer of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polymer bind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7/00Chemical treatment or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7/04Coating
    • C08J7/043Improving the adhesiveness of the coatings per se, e.g. forming pri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7/00Chemical treatment or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7/04Coating
    • C08J7/046Forming abrasion-resistant coatings; Forming surface-hardening coat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83/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83/04Polysiloxanes
    • C09D183/08Polysiloxanes containing silicon bound to organic groups containing atom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8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Silicon Polymers (AREA)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 Macromonomer-Based Addition Polymer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Description

200927794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含有烷氧基矽烷縮合物之硬化型 組成物。本發明的硬化型組成物能夠適合使用作爲活性能 量線硬化性組成物,更適合使用作爲硬塗用途,又,本發 明係有關於該等技術領域。 【先前技術】 A 因爲塑膠材料具有價廉、輕量且加工性優良等的特 〇 長,被廣泛地使用於家電製品、汽車材料及建材等各式各 樣的領域。在使用於最近成長領域之液晶顯示器或投影電 視等之光學薄膜或板(以下亦略記爲光學薄片),亦使用透 明性、耐熱性及力學物性等優良之塑膠材料。 但是,因爲塑膠材料有表面容易受傷之缺點,該缺點 在使用上或製程上會成爲問題之情況,用以保護塑膠表面 之硬塗處理係必要的。 〇 作爲硬塗材料,因爲活性能量線硬化型組成物不僅是 耐擦傷性等性能優良,而且省能量、速硬化性且生產率亦 優良,所以被廣泛地使用。活性能量線硬化型組成物係以 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作爲主成分之丙烯酸系組成物爲主 流,具有價廉且耐擦傷性優良之特長。 但是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會有因硬化收縮率大而引 起翹曲之問題、或在薄片切斷時產生切粉之問題。 特別是在要求潔淨度之光學薄片的製造現場,切粉係 200927794 不佳的。又,在屋外使用時,會有因曝露於紫外線(UV)引 起表面容易產生裂縫之問題,該問題在汽車或建材的領 域,欲使用塑膠取代玻璃時會成爲障礙因素之—° 作爲耐擦傷性優良亦能夠降低翹曲的產生之技術’有 報告(專利文獻1)揭示一種活性能量線硬化型組成物’其係 含有以下而構成:具有異三聚氰酸酯骨架之乙烯性不飽和 化合物(A);使無機微粒子(bl)與有機矽烷化合物的加水分 I 解生成物(b2)進行縮合反應而得到的有機被覆無機微粒子 〇 (B);光聚合引發劑(C)及溶劑(D)。 又,爲了滿足耐擦傷性及耐候性的雙方之技術,有報 告(專利文獻2)掲示一種活性能量線硬化型組成物,其係含 有:(A)具有烷氧基矽烷基及(甲基)丙烯醯基之樹脂;(B) 一次粒徑爲1〜200奈米的膠體二氧化矽;(C)紫外線吸收 劑及/或(D)光安定劑。 最近,一種不含無機微粒子之組成物,且作爲耐擦傷 〇 性優良翹曲小之硬塗用組成物,有報告(專利文獻3)揭示一 種活性能量線硬化型組成物,其係以規定比率含有二新戊 四醇的五及/或六丙烯酸酯、新戊四醇的3〜7聚物的丙烯 酸酯、新戊四醇的8以上之多聚物的丙烯酸酯,而且含有 光聚合引發劑及聚醚改性有機聚矽氧烷。 但是活性能量線係光線時,光硬化型組成物之通常的 問題有來自光聚合引發劑的分解物之臭氣等的問題。解決 該問題之技術,有報告(專利文獻4及5)揭示一種多官能順 200927794 丁烯二醯亞胺化合物,其能夠不必調配或少量調配光聚合 引發劑而使其光硬化。 [專利文獻1] 特開2006-225434號公報 [專利文獻2] 特開2004-346228號公報 [專利文獻3] 特開2007-231138號公報 [專利文獻4] 特開平11-124403號公報 [專利文獻5] 特開2005 -23 1 0 1號公報 A 【發明內容】 ❹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在前述專利文獻1及2所記載之組成物,就硬化後的 翹曲或切斷時的切粉之觀點而言,係不充分的。 又,在前述專利文獻3所記載之組成物,就降低硬化 後的翹曲或UV耐性之觀點而言,係不充分的。 又,在專利文獻4及5所記載之組成物,硬化物的耐 擦傷性係不充分的。 〇 鑒於該等,希望有一種具有良好的耐擦傷性,同時硬 化後的翹曲或切斷時的切粉更小,而且UV耐性或基材黏 附性等亦優良之組成物、及適合該用途之化合物。特別是 在硬塗用途,希望有一種該等性能優良之組成物。 本發明之課題係提供一種硬化型組成物,其塗布於塑 膠基材並乾燥時之平滑性優良,不容易產生硬化後的翹曲 或切斷時的切粉,且耐擦傷性、透明性、黏附性及UV耐 性優良,而且未使用光聚合引發劑亦能夠使其硬化。 i S】 -8- 200927794 [解決課題之手段] 爲了解決前述課題,本發明者等專心硏討的結果,發 現含有特定結構的烷氧基矽烷縮合物亦即含順丁烯二醯亞 胺基者之組成物,具有非常優良的性能,而完成了本發明。 [發明之效果] . 依照本發明,能夠提供一種硬化型組成物,其塗布於 塑膠基材並乾燥時之平滑性優良,不容易產生硬化後的翹 ^ 曲或切斷時的切粉,且耐擦傷性、透明性、黏附性及uv 耐性優良。 【實施方式】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含烷氧基矽烷的縮合物(A)(以下 亦簡稱爲「縮合物(A)」)之硬化型組成物(以下亦簡稱「組 成物」),該含烷氧基矽烷的縮合物(A)含有後述通式(1)所 示之結構單位。 又,使用本發明的組成物作爲活性能量線硬化型組成 G 物時,因爲未使用光聚合引發劑亦能夠使其硬化,亦能夠 解決來自光聚合引發劑的分解物之臭氣等的問題。 本發明的組成物,因爲係塗布於塑膠基材並乾燥後之 平滑性優良,且在硬化後不容易產生翹曲或切斷時產生切 粉,而且耐擦傷性、透明性、黏附性及UV耐性優良之硬 化型組成物,能夠適合使用於各種用途,特別是適合使用 於硬塗用途》 以下,詳細地說明縮合物(A)。 200927794 又,在本說明書,將丙烯醯基或甲基丙烯醯基以(甲基) 丙烯醯基表示,又,亦將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酯以(甲基) 丙烯酸酯表示。 1.縮合物(A、 本發明的組成物之主要構成成分烷氧基矽烷的縮合物 (A)係含有下述通式(1)所示之構成單位之化合物。 [(P-Si〇3/2),-,(P-Si(R0)〇2/2)a]I(Q-Si〇3/2),(O./2R3)z ---(1)
^ 其中在通式(1)中,P係表示下述通式(2)所示之基,Q ❹ 係表示烷基、芳基、芳烷基、烯基或氫原子,R3係表示氫 原子或一價的有機基,R°係表示碳數1〜6的烷基,X係表 示正的數,y、z及a係表示0或正的數,且滿足x + y= l、 0.3SxSl、0SyS0.7、0SzS2 及 OSa 客 1 的條件,1 分 子中的P、Q、11°及R3係各自亦可含有2種以上之不同的 基,又,1分子中的Q及R°、Q與R3、或尺°與R3各自可以 是相同的基亦可以是不同的基。 ❹
在通式(2)中,R1及R2係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鹵素 原子、烷基、烯基或芳基,或者R1與R2係表示亦可結合爲 一而形成5或6員環之烴基,R係表示二價的有機基。 縮合物(A)若含有前述通式U)所示構成單位即可,其結 tSl -10- 200927794 構係任意的,可以是直鏈、籃狀、梯狀及環狀。 以下,說明在通式⑴之p、Q、R3、R°、x、y' z及a。 在通式(1)中,P係表示前述通式(2)所示之基。 在通式(2)中,R1及R2係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鹵素 原子、烷基、烯基或芳基,或者R1與R2係表示亦可結合爲 一而形成5或6員環之烴基。 烷基以碳數1〜4的烷基爲佳。 烯基以碳數2〜4的烯基爲佳。 芳基可舉出苯基等。 結合爲一而形成5或6員環之烴基可舉出-CH2CH2 CH2-、-CH2CH2CH2CH2-、-CH = CH-CH2CH2-等。 在通式(2)之順丁烯二醯亞胺之較佳具體例係如以下 的式(5)〜式(10)所示。又,在式(9)中,χ係表示氯原子或 溴原子。又’在式(10)中之Ph係表示苯基。
-11- 200927794 ,ρ
X X 該等之中,因爲藉由照射活性能量線之硬化性優良之 理由,R1及R2以雙方爲氫原子、一方爲氫原子且另一方爲 - 烷基、雙方爲烷基、或各自結合爲一而形成碳環之飽和烴 • 基爲佳。 Q 而且,就組成物的硬化性優良且硬化物的耐擦傷性優 良而言,R1及R2以雙方爲氫原子、或一方爲氫原子且另一 方爲烷基爲更佳。 , 又,R1及R2以一方爲氫原子且另一方爲烷基爲特佳》 又,在R1及R2之烷基以碳數1〜4的烷基爲佳。 在通式(2)中,R之二價的有機基若是二價的有機基時 則可以任意。較佳者可舉出伸烷基、-R8-OCONH-R9-、 -Rlfl-S-R9-及- R10-NH-R9-等。在此,R8及R9係表示碳數1〜6 的伸烷基。伸烷基可以是直鏈狀亦可以是具有分枝者。111° 係意味著從具有順丁烯二醯亞胺基及在末端的乙烯性不飽 和基之化合物與硫醇或由胺加成而成之化合物,除去順丁 烯二醯亞胺基及硫醇或由胺後之基,具體上可舉出伸烷基 及-RllOCOC(R12)CH2-。R11係意味著碳數1〜6的伸烷基, R12係意味著氫原子或甲基。 就組成物的硬化物之耐擦傷性或UV耐性優良之觀點 而言,在該等之中,R以伸烷基爲佳,以碳數1〜6的伸烷 -12- 200927794 基爲更佳,以碳數3〜6的直鏈狀伸烷基爲特佳。 在通式(1)中,Q係烷基、芳基、芳烷基、烯基或氫原 子。 又,在前述Q中之烷基、芳基、芳烷基及烯基係亦可 具有取代基。 作爲前述取代基只要在硬化性等不會產生問題,並沒 有特別限定,可例示烷基、芳基、芳烷基、烯基、(甲基) 丙烯醯基、胺基、氧雜環丁烷基及鹵素原子等。 ❹ 在烷基,烷基係以碳數1〜6的烷基爲佳,以碳數1〜3 的烷基爲更佳。 在烷基之取代基可適合舉出(甲基)丙烯醯基、胺基、 氧雜環丁烷基及鹵素原子等。具有(甲基)丙烯醯基之烷基 的具體例可舉出r-(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等,具有胺基之 烷基的具體例可舉出r -胺丙基等,具有氧雜環丁烷基之烷 基的具體例可舉出(3-乙基氧雜環丁烷-3-基)甲氧基丙基 〇 等,而且,具有鹵素原子之烷基的具體例可舉出三氟丙基 等。 芳基可舉出苯基、對苯乙烯基及甲苯醯基等。 芳烷基可舉出苄基等。 烯基可舉出乙烯基及烯丙基等。 該等之中,就組成物的硬化物成爲耐擦傷性或UV耐 性優良者而言,以甲基及苯基爲佳。 在通式(1)中,R3係表示氫原子或一價的有機基。 -13- 200927794 R3的一價有機基以碳數1〜8的一價有機基爲佳。具體 上,可舉出碳數1〜8的烷基、碳數1〜8的烷氧基烷基、 及其他由C、H、0原子所構成之碳數1〜8的有機基。碳 數1〜8的烷基可舉出甲基、乙基及丙基等。碳數1〜8的 烷氧基烷基可舉出卜甲氧基-2_丙基、2-甲氧基乙基等。其 他由C、H、0原子所構成之碳數1〜8的有機基可舉出從 雙丙酮醇除去羥基而成之結構的基、或2-丙烯醯氧基乙基 ❹等。 就組成物的硬化物成爲耐擦傷性或UV耐性優良者而 言,碳數1〜8之一價的有機基以碳數1〜4之烷基或烷氧 基烷基爲佳,以碳數1〜3之烷基爲更佳。 就組成物的硬化物成爲耐擦傷性優良者觀點而言,在 通式(1)中,R°之碳數1〜6的烷基以碳數1〜3的烷基爲佳, 以甲基或乙基爲更佳。 在通式(1)中,X係表示正數,y、z及a係表示〇或正 ❹ 數,且滿足 x + y=l、0.3SxSl、0SyS0.7、0$zS2 及 0 S a S 1的條件。 x、y及z係各自意味著在縮合物(A)整體中佔有的 [(P-Si〇3/小.a(P-Si(R°)〇2/2)a]單位、(Q-SiCh/2> 單位及(〇i/2R3) 單位之平均値,a係意味著在[(P-SiOmh.JP -Si(R°)〇2/2:M 單位的(P-Si(R°)〇2/2)單位之平均比率。 X的範圍爲〇·3$χ$1,以〇·5$χ$1爲佳。叉爲〇.3以 上時,因爲組成物的硬化性優良,乃是較佳。y的範圍 -14- 200927794 爲0SyS0.7,以OSy盔0.5爲佳。y小於0.7時,因爲組 成物的硬化性優良,乃是較佳。 z的範圍爲0SzS2,以0SzS1.5爲佳,以OSzSl 爲更佳。藉由使z爲2以下,能夠使縮合物(A)成爲高分子 量體,組成物的硬化物之耐擦傷性優良,乃是較佳。 a的範圍爲OSaSl,以0SaS0.5爲佳。藉由使a爲 0.5以下,能夠使組成物的硬化物之耐擦傷性優良,乃是較 佳。 在本發明,爲使耐擦傷性優良,縮合物(A)以y = 〇、a = 0 的化合物爲佳。 測定縮合物(A)的1H-NMR光譜,並從氫原子的積分比 可求得X、y、z及a的値。 又,1分子中的P、Q、R°及R3係各自亦可含有2種以 上之不同的基。亦即,在式(1)中之(P-Si〇3/2)i.a單位、 (P-Si(R°)〇2/2)a 單位、(Q-Si〇3/2)單位及(〇1/2R3)單位的各單位 ❷ 係各自在1分子中亦可含有2種以上之不同的基。又’各 自在1分子中之(P-SiOm)^單位的P與(P-Si(R°)〇2n)a單位 的P可以相同亦可以不同。 又,1分子中的Q與R°、Q與R3、或R。與R3係各自可 以是相同的基亦可以是不同的基。 縮合物(A)的重量平均分子量以500〜10萬爲佳,以500 〜1萬爲更佳。 又,在本發明,重量平均分子量係將使用凝膠滲透色 C S1 -15- 200927794 譜儀所測定的分子量換算成聚 本乙稀之値。 縮合物(A)含有下述通式(3、& _ ^ ^ 宙县不 U)所示之構成單位,以重量平 均分子量爲500〜100,000者爲最# (p--Si〇3/2)(〇1/2R3)2 · . · (3) 其中在通式(3)中,P係表示下述通式(4)所示之基, R3係表不碳數1〜8的一價有機基,z係表示〇或正的數, 且 OS z S 2。
e 在通式(4)中,R4及R5之一方係表示氫原子’且另—方 係表示碳數1〜6的烷基’ R6係表示碳數2〜6的伸烷基。 〇 R4及R5係表示一方爲氫原子且另一方爲1〜6的烷 基,就組成物的硬化性優良之觀點而言,前述碳數1〜6的 烷基以碳數1〜4的烷基爲佳。 R6係表示碳數2〜6的伸烷基,伸烷基可以具有直鏈狀 亦可以是具有分枝狀。又,在本發明之「伸烷基」係表示 「鏈烷二基」。碳數2〜6的直狀伸烷基可例示伸乙基、1,3-伸丙基、1,4-伸丁基、1,5 -戊院一基及1,6 -己院二基等。碳 數2〜6之分枝狀伸烷基可例示丨,2·伸丙基' 1,2-伸丁基、 1,3-伸丁基、2,3-伸丁基、1,3-戊烷二基、2,4 -戊烷二基、2,5-己烷二基、2-甲基-1,3-伸丙基、2-乙基-1,3-伸丙基及3-甲 -16- 200927794 基-1,5-戊烷二基等。R6以碳數3〜6的直鏈狀伸烷基爲特 佳。 2.縮合物(A)的製浩方法 在以下的記載, 將通式P-Si(OR3)3所示之含順丁烯二醯亞胺基之三烷 氧基矽烷稱爲化合物(P-1)、通式P-Si(R°)(OR3)2所示之含順 丁烯二醯亞胺基之二烷氧基矽烷稱爲化合物(p-2)、通式 Q-Si(OR3)3所示之矽烷化合物稱爲化合物(q)。又,將化合 〇 物(p-1)及化合物(p-2)總稱化合物(P卜又,P、Q、R°及R3 係與前述式(1)同義。 縮合物(A)能夠使用各種方法來製造。 例如可舉出將使化合物(P)加水分解、縮合之製造方 法,或使化合物(P)與化合物(q)加水分解、縮合之製造方法 (以下,亦稱爲製造方法1)及生成化合物(p)之同時,使烷 氧基加水分解、縮合之製造方法(以下亦稱爲製造方法2) ❹ 等。 本發明係使用製造方法2來製造縮合物(A),而因不必 先製造化合物(P)再製造縮合物(A),故係簡便的,且因爲低 成本化,乃是較佳。 以下,說明製造方法1及2。 2-K製浩方法1 在製造方法1,係使化合物(P)加水分解、縮合,或使 化合物(P)與化合物U)加水分解、縮合。 -17- 200927794 以下,說明關於原料化合物亦即化合物(p_丨)、化合物 (P-2)及化合物(q)。 2-1-1.化合物(p-1) 化合物(P-1)若是滿足P-Si(OR3)3者時即可,具體上, 以依照下述[1]〜[4]所示製造方法(以下,亦各自稱爲原料 製造方法[1]〜[4])所得到的化合物爲佳。 [1] 具有順丁烯二醯亞胺基及順丁烯二醯亞胺基以外的乙 烯性不飽和基之化合物、與三烷氧基矽烷之加成反應物 〇 [2] 具有順丁烯二醯亞胺基及羥基之化合物、與具有異氰酸 酯基及三烷氧基矽烷基之化合物之加成反應物 [3] 具有順丁烯二醯亞胺基及順丁烯二醯亞胺基以外的乙 烯性不飽和基之化合物、與具有氫硫基及三烷氧基矽烷基 之化合物之加成反應物 [4] 具有順丁烯二醯亞胺基及順丁烯二醯亞胺基以外的乙 烯性不飽和基之化合物、與具有胺基及三烷氧基矽烷基之 〇 化合物之加成反應物。 以下,說明該等化合物(P-1)的製造方法。 (u原料製浩方法m 在原料製造方法π],具有順丁烯二醯亞胺基及順丁烯 二醯亞胺基以外的乙烯性不飽和基之化合物之較佳例子, 可舉出下述通式(11)所示之化合物等。 -18- 200927794
在式(11)中,R1及R2係與前述同義。R7係意味著在末 端含有乙烯性不飽和基之基。 在原料製造方法[1]之R7的較佳例子,可舉出烯丙基。 式(11)所示化合物與三烷氧基矽烷之加成反應物能夠 藉由在鉑系觸媒的存在下,依照氫化矽烷基化反應等方法 來製造。 〔2)原料製浩方法「21 在原料製造方法[2],具有順丁烯二醯亞胺基及羥基之 化合物之較佳例子,可舉出下述通式(12)所示之化合物等。
在式(12)中’ R1及R2係與前述同義。R8係表示碳數1 〜6的伸烷基。R8的伸烷基可以是直鏈狀者,亦可以是具 有分枝者。 具有異氰酸酯基及三烷氧基矽烷基之化合物較佳例子 可舉出下述式(13)所示之化合物等。 OCN—
-19- 200927794 在式(13)中,R3係與前述同義。R»係表示碳數1〜6的 伸烷基。R9的伸烷基可以是直鏈狀者,亦可以是具有分枝 者。 式(12)所示化合物與式(13)所示化合物之加成反應物 能夠藉由將兩者混合並加熱攪拌來製造。此時,亦可添加 第三胺化合物或錫系觸媒等胺基酸酯化反應的觸媒。 (3) 原料製浩方法 在原料製造方法[3],具有順丁烯二醯亞胺基及順丁烯 〇 二醯亞胺基以外的乙烯性不飽和基之化合物之較佳例子, 可舉出在前述通式(11)所示之化合物,R7爲(甲基)丙烯醯氧 基烷基之化合物等。 具有氫硫基及三烷氧基矽烷基之化合物之較佳例子, 可舉出下述式(14)所示之化合物等。 HSR9—Si-^-OR3) ... (14) 〇 在式(14)中,R3及R9係與前述同義。 式(11)所示化合物與式(14)所示化合物之加成反應物 能夠藉由將兩者混合並加熱攪拌來製造。此時,亦可添加 四烷銨鹽等的觸媒。 (4) 原料製浩方法『41 在原料製造方法[4],具有順丁烯二醯亞胺基及順丁烯 二醯亞胺基以外的乙烯性不飽和基之化合物之較佳例子, 可舉出在前述通式(11)所示之化合物,R7爲(甲基)丙烯醯氧 [S】 -20- 200927794 基烷基之化合物等。 具有胺基與三烷氧基矽烷基之化合物之較佳例子,可 舉出下述式(15)所示之化合物等。 H2N—R9—Si-^OR3) · . . (1 5) • 在式(15)中,R3及R9係與前述同義。 . 式(11)所示化合物與式(15)所示化合物之加成反應物 D 能夠藉由將兩者混合並加熱攪拌來製造。此時,亦可添加 四烷銨鹽等的觸媒。 2-1-2.化合物(p-2) 化合物(P-2)係Ρ-3ί(ΐΤ)(ΟΙ13)2所示之化合物。 化合物(Ρ-2)係在前述原料製造方法,若各自將 [1] 中之三烷氧基矽烷取代爲烷氧基二烷氧基矽烷, [2] 中之具有異氰酸酯基及三烷氧基矽烷基之化合物取& 爲具有異氰酸酯基及烷基二烷氧基矽烷基之化合物, ® [3]中之具有氫硫基及三烷氧基矽烷基之化合物取代爲胃 有氫硫基及烷基二烷氧基矽烷基之化合物, [4]中之具有胺基及三烷氧基矽烷基之化合物取代_胃胃 胺基及烷基二烷氧基矽烷基之化合物, 來製造的話,爲佳》 2-1-3.化合物(α) 化合物(q)係通式Q-Si(OR3)3所示之化合物。 Q的具體例可舉出與前述同樣者。 -21- 200927794 化合物(q)的具體例可舉出以下的例子。 Q爲烷基時之具體例可舉出甲基三甲氧基矽烷、甲基 三乙氧基矽烷、甲基三丙氧基矽烷、乙基三甲氧基矽烷、 乙基三乙氧基矽烷及乙基三丙氧基矽烷等。 Q爲芳基時之具體例可舉出苯基三甲氧基矽烷、苯基 三乙氧基矽烷及苯基三丙氧基矽烷等。 Q爲芳烷基時之具體例可舉出苄基三甲氧基矽烷、苄 基三乙氧基矽烷及苄基三丙氧基矽烷等。 ❺ Q爲(甲基)丙烯醯氧基烷基時之具體例可舉出r -(甲 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T-(甲基)丙烯醯氧基丙 基三乙氧基矽烷及r -(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丙氧基矽烷 等。 Q爲胺烷基時之具體例可舉出在前述將(甲基)丙烯醯 氧基取代成爲胺基而成之化合物等。 Q爲烯基時之具體例可舉出乙烯基三甲氧基矽烷、乙 〇 烯基三乙氧基矽烷及乙烯基三丙氧基矽烷等。 Q爲氫原子時之具體例可舉出三甲氧基矽烷、三乙氧 基矽烷及三丙氧基矽烷等。 該等之中,以甲基三甲氧基矽烷、甲基三乙氧基矽烷、 苯基三甲氧基矽烷及苯基三乙甲氧基矽烷爲佳。 2-1-4.依照製造方法1之縮合物(A)的製浩 依照製造方法1之縮合物(A)的製造方法,在製造前述 通式(1)中y = 〇的縮合物時,能夠使前述化合物(p)加水分 -22- 200927794 解、縮合來製造。 此時,並用化合物(P-1)及化合物(P-2)時,以按照目標 a値來設定化合物(p-1)及化合物(P-2)的莫耳數爲佳。 製造在前述通式(1),y#〇的縮合物時,能夠使前述化 合物(P)及化合物(q)加水分解、縮合來製造。 此時,化合物(P)及化合物U)的比例,雎然以按照目標 縮合物(A)的結構等來適當地設定爲佳,但相對於化合物(p) _ 及化合物(q)的合計莫耳數,以將化合物(q)的莫耳數設定爲 Ό 0〜0.7倍莫耳爲佳。 亦能夠將複數種類的化合物(P)加水分解、縮合來作爲 縮合物(A)。可舉出例如並用複數種不同順丁烯二醯亞胺基 之化合物(P),或並用複數種不同烷氧基之化合物(P)之製造 方法。又,亦能夠複數種類的化合物(q)共縮合。 本發明的縮合物(A)之較佳製造方法可舉出將化合物 (P)或化合物(P)及化合物(q),在水的存在下加熱、攪拌之方 ❹ 法等。 水的比率係相對於1莫耳化合物(P)、或化合物(P)及化 合物(q)合計量1莫耳,以1〜6莫耳爲佳,以1.5〜4莫耳 爲更佳。加熱溫度以按照目標縮合物(A)的結構而適當地設 定爲佳,以0〜160°C爲佳。 又,亦可按照必要在酸觸媒或鹼觸媒的存在下進行縮 合。 酸觸媒的具體例可舉出乙酸、硫酸、對甲苯磺酸及甲 -23- 200927794 磺酸等。 鹼觸媒的具體例可舉出氫氧化鉀、氫氧化鈉及氫氧化 四甲銨等。 縮合反應以在有機溶劑中進行爲佳。 _ 有機溶劑可舉出甲苯及二甲苯等的芳香族化合物、及 乙醇或異丙醇等醇系溶劑等。 有機溶劑的比率以最後所得到的縮合物爲1 0〜70重量 A %之比率爲佳。 ❹ 2-2.製造方法2 製造方法2係在使化合物(p)生成之同時,使烷氧基加 水分解、縮合之製造方法。 製造方法2係在具有雙鍵之羧酸酐添加胺烷基三烷氧 基矽烷及/或胺烷基(烷基)二烷氧基矽烷而作爲醯胺酸後, 使其閉環而作爲順丁烯二醯亞胺基,並使閉環反應所產生 的水在烷氧基的加水分澥反應消耗之方法爲佳(以下,亦稱 ❹ 爲製造方法(2-1)。 就得到耐擦傷性優良的活性能量線硬化型組成物之觀 點而言,製造方法(2-1)較佳是生成醯胺酸後,或使其閉環 而生成酿亞胺基後,適量地追加水來進一步加水分解、縮 合反應。另一方面,爲了使縮合物低黏度化而容易處理時、 或塗布在基材後使用濕氣或熱使其硬化時,以在製造中未 添加水爲佳。 又’製造方法2所得到的縮合物(Α)亦可以少量含有具 I S 3 -24- 200927794 有醯胺酸結構(順丁烯二醯亞胺基開環而成)之縮合物。 2-2-1. 通式(3)的縮合物之製浩卞·$ 以下’說明製造方法(2-1),係以製造較佳縮合物之前 述通式(3)所示縮合物(A)[以下,亦稱爲縮合物(3A)]之方法 作爲基礎來說明。 . 具有雙鍵之羧酸酐可舉出下述通式(16)所示之化合 物。
❹ 〇 在式(16)中,R1及R2係與前述同義。 胺烷基三甲氧基矽烷之較佳例子可舉出下述式(17)所 示之化合物等。
• (17) 在式(17)中,R3及R9係與前述同義》 在該反應,使用前述式(16)及(17)的化合物來說明關於 縮合物(A)的製造過程。 首先,在具有雙鍵之羧酸酐,加添胺烷基三烷氧基矽 烷的胺基而生成醯胺酸(以下,稱爲ΑΜΑ)[反應式(1)]。 反應式(1) [S3 -25- 200927794
接著,在ΑΜΑ閉環生成化合物(Ρ-l)之同時’生成水。 藉由該生成的水或另外添加的水,縮合化合物(P-1)來製造 縮合物(A)[反應式(2)]。
反應式(2) ΑΜΑ
+ Η2〇 縮合物(A) 同時,ΑΜΑ藉由在上述式(2)所生成的水或另外添加的 水,烷氧基產生加水分解、縮合並閉環來製造縮合物(Α)[反 應式(3)]。 反應式(3) ΑΜΑ + Η20 -►縮合 -►閉環 -** 縮合物(Α)
認爲該等的過程主要是複合地進行,來生成縮合物 (Α)。 製造方法(2-1)之較佳方法,可舉出在含有具有雙鍵的 羧酸酐之有機溶劑中,添加胺烷基三烷氧基矽烷使其生成 醯胺酸後,加熱、攪拌並脫水、使其閉環而得到順丁烯二 醯亞胺基,同時使烷氧基的分加水分解、縮合,最後追加 水並加熱、攪拌來提高縮合度之方法。又,亦可舉出按照 必要邊加熱邊脫溶劑,來進一步提高縮合度。 [ S3 -26- 200927794 因爲在藉由具有雙鍵的羧酸酐與胺烷基三烷氧基矽烷 之反應來製造醯胺酸之階段,係發熱而進行反應,所以不 必特別地加熱。 具有雙鍵的羧酸酐與胺烷基三烷氧基矽烷之比例以相 等莫耳爲佳。 . 具有雙鍵的羧酸酐與胺院基三烷氧基矽烷亦可各自並 用複數種。 1.-2-2-__在通式(1)中,v = 〇的縮合物(A)之製浩方法 ❹ 以上’說明了製造縮合物(3 A)之方法。 接著’說明關於縮合物(3A)以外之在通式(1)中,y = 〇 的縮合物(A)之製造方法。 在通式(1)中’製造& = 1及y = 〇之縮合物(A)之方法,在 前述中,除了將胺烷基三烷氧基矽烷取代成爲胺烷基(烷基) 二烷氧基矽烷以外’能夠使用與前述同樣的方法及條件來 製造。 ❹ 又,在通式U)中’製造a关1及y = 0之縮合物(A)之方 法,在前述除了將胺烷基三烷氧基矽烷取代成爲胺烷基三 烷氧基矽烷及胺烷基(烷基)二烷氧基矽烷的混合物以外, 能夠使用與前述同樣的方法及條件來製造 此時,胺烷基三烷氧基矽烷與胺烷基(烷基)二烷氧基 矽烷的比例’係按照目標a値來設定適當的莫耳數即可。 2-2-3 .__在通式(1)中,的縮合物(A)之製浩方拷 製造在通式(1)中,y古〇的縮合物(A)時,若在前述反 -27- 200927794 應之任一時點,添加化合物(q)即可。 較佳是在含有具有雙鍵的羧酸酐之有機溶劑中,添加 胺烷基三烷氧基矽烷及/或胺烷基(烷基)二烷氧基矽烷(以 下’亦稱爲含胺基之烷氧基矽烷)時,添加含胺基之烷氧基 矽烷同時添加化合物(q)之方法;及在含有具有雙鍵的羧酸 酐之有機溶劑中,添加含胺基之烷氧基矽烷而使其生成醯 胺酸,添加化合物(q)之方法等。 I 此時,化合物(P)與化合物(q)之比例,係按照目標縮合 0 物(A)的結構等而適當地設定即可,相對於化合物(P)與化合 物U)的合計莫耳數,以將化合物(q)的莫耳數設定爲〇〜0.7 倍莫耳爲佳。 ~ 2-2-4. 其他的反應條件 在前述製造方法,亦可與製造方法1同樣地,使複數 種類的化合物(P)共縮合,或使複數種類的化合物(q)共縮 合。 〇 反應以在有機溶劑中進行爲佳。 有機溶劑以不會與原料反應者爲佳,以甲苯及二甲苯 等的芳香族化合物爲佳,因爲酸酐與胺基的反應非常迅 速,故亦可使用醇或醚等的極性溶劑。 有機溶劑的比例,以最後所得到的縮合物爲1 0〜7 0重 量%之比例爲佳。 爲了得到耐擦傷性優良的硬化型組成物等之目的而在 合成中追加水時,相對於原料的Si,所追加的水之比例以 -28 - 200927794 5莫耳以下爲佳,以〇·1〜3莫耳爲更佳,以0.3〜1.5莫耳 爲特佳。加熱溫度若是按照目標縮合物(Α)的結構而適當地 設定即可,以5 0〜1 6 0 °C爲佳。 反應亦可按照必要在酸觸媒或鹼觸媒的存在下進行反 應。 . 但是製造方法(2-1)即便無該等觸媒亦能夠充分地進行 反應。因爲無觸媒而得到的縮合物(A)沒有起因於觸媒之硬 0 化物物性低落的問題,乃是較佳。 反應時’爲了防止原料或生成物之順丁烯二醯亞胺基 或(甲基)丙烯醯基的聚合之目的,以使用聚合抑制劑爲 佳,亦可進行在反應液中導入空氣等的含氧氣體。 聚合抑制劑可舉出例如氫醌、第三丁基氫醌、氫醌單 甲基醚、2,6-二·第三丁基-4-甲基苯酚、2,4,6-三-第三丁基 苯酣、苯醌及啡噻阱等的有機系聚合抑制劑、氯化銅及硫 化銅等的無機系聚合引發劑、及二丁基二硫代胺基甲酸銅 ❹ 等的有機鹽系聚合抑制劑。 2-3.製造方法λ 縮合物(Α)的其他製造方法亦可舉出使含胺基之烷氧 基矽烷預先加水分解並縮合後,在縮合物的胺基加添前述 式(16)所示化合物、並加熱、閉環之方法(亦稱爲製造方法 3)。 2-4.較佳縮合物(A)之製造方法 該等之中’本發明的縮合物(A)之製造方法係以含有以 [S1 -29- 200927794 下步驟之製造方法爲佳,包含:在具有通式(16)所示雙鍵 之羧酸酐中,添加胺烷基三烷氧基矽烷及/或胺烷基(烷基) 二烷氧基矽烷而作爲醯胺酸之步驟;及使前述醯胺酸閉環 而作爲順丁烯二醯亞胺基,並藉由烷氧基的加水分解反應 來消耗在閉環反應所產生的水之步驟。 〇
• · · (16) 在通式(16)中,R1及R2係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鹵 素原子、烷基、烯基或芳基,又,R1及R2係表示結合爲一 而形成5員環或6員環之烴基。 i.硬化型組成物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含有前述縮合物(A)之硬化型組 成物。 本發明的組成物可使用作爲熱硬化型組成物,亦可使 用作爲活性能量線硬化型組成物。 因爲縮合物(A)具有順丁烯二醯亞胺基,藉由照射活性 能量線,未調配光聚合引發劑或少量調配亦能夠具有優良 的硬化性,本發明的組成物可適合使用作爲活性能量線硬 化型組成物。 在本發明的組成物,亦可按照目的而調配各種的化合 物。 (S] -30- 200927794 其具體例可舉出在1分子中具有合計2個以上的(甲基) 丙烯醯基及/或順丁烯二醯亞胺基之前述(A)成分以外的化 合物。 該化合物的例子,可舉出具有2個以上的(甲基)丙烯 醯基之化合物(以下,亦稱爲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具有 2個以上的順丁烯二醢亞胺基之化合物(以下,亦稱爲多官 能順丁烯二醯亞胺化合物)及具有1個以上的(甲基)丙烯醯 I 基及1個以上的順丁烯二醯亞胺基之化合物(以下,亦稱爲 順丁烯二醯亞胺甲基丙烯酸酯)。 又,在1分子中具有合計2個以上的(甲基)丙烯醯基 及/或順丁烯二醯亞胺基之前述(A)成分以外的化合物之(甲 基)丙烯醯基及順丁烯二醯亞胺基的總數2〜10個爲佳,以 3〜10個爲較佳,以3〜6個爲更佳。 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可舉出例如以下的化合物。 雙酚A的環氧烷加成物之二(甲基)丙烯酸酯、雙酚F Ο 的環氧烷加成物之二(甲基)丙烯酸酯、雙酚Z的環氧烷加 成物之二(甲基)丙烯酸酯、雙酚S的環氧烷加成物之二(甲 基)丙烯酸酯、硫代雙酚的環氧烷加成物之二(甲基)丙烯酸 酯、三環癸烷二羥甲基二(甲基)丙烯酸酯、乙二醇二(甲基) 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丙二醇二(甲基) 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 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9-壬二醇(甲基) 丙烯酸酯、二聚酸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環己烷二羥甲 t -31- 200927794 基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 羥甲基丙烷的環氧烷加成物的三(甲基)丙烯酸酯、新戊四 醇的三及四丙烯酸酯、新戊四醇的環氧烷加成物的三及四 丙烯酸酯、異三聚氰酸的環氧烷加成物之三丙烯酸酯、ε- 己內酯改性三((甲基)丙烯氧基乙基)異三聚氰酸酯、雙三羥 甲基丙烷四(甲基)丙烯酸酯、二新戊四醇六及五丙烯酸 酯、聚酯型(甲基)丙烯酸酯、環氧(甲基)丙烯酸酯、(甲基) ^ 丙烯酸胺基甲酸酯及在末端具有(甲基)丙烯醯基之矽樹脂 ❹ 等。 聚酯型甲基丙烯酸酯可舉出聚酯型多元醇與(甲基)丙 烯酸之脫水縮合物。聚酯型多元醇可舉出來自乙二醇、聚 乙二醇、環己烷二羥甲基、3-甲基-1,5-戊二醇、丙二醇、 聚丙二醇、1,6-己二醇及三羥甲基丙烷等低分子量多元醇、 及該等的環氧烷加成物的多元醇與己二酸、琥珀酸、酞酸、 六氫酞酸及對酞酸等的二元酸或其酐等的酸成分之反應 ❹ 物。 環氧(甲基)丙烯酸酯可舉出雙酚Α型環氧樹脂的(甲基) 丙烯酸加成物、苯酚或甲酚酚醛清漆型環氧樹脂的(甲基) 丙烯酸加成物、聚醚的二環氧丙基醚的(甲基)丙烯酸加成 物、聚丁二烯的二環氧丙基醚的(甲基)丙烯酸加成物、聚 丁二烯內部環氧化物的(甲基)丙烯酸加成物、具有環氧基 之矽樹脂的(甲基)丙烯酸加成物及脂環族環氧樹脂的(甲基) 丙烯酸加成物等。 ί S] -32- 200927794 (甲基)丙烯酸胺基甲酸酯可舉出使有機聚異氰酸酯與 含羥基之(甲基)丙烯酸酯加成反應而成之化合物、或使有 機聚異氰酸酯與多元醇與含羥基之(甲基)丙烯酸酯加成反 應而成之化合物等。 在此,多元醇可舉出低分子量多元醇、聚醚型多元醇、 聚酯型多元醇、聚碳酸酯多元醇等。 低分子量多元醇可舉出乙二醇、丙二醇、新戊二醇、 環己烷二羥甲基及3-甲基-1,5-戊二醇等。 ❹ 聚醚型多元醇可舉出聚丙二醇或聚伸丁二醇等。 聚酯型多元醇可舉出該等低分子量多元醇及/或聚醚 型多元醇與己二酸、琥珀酸、酞酸、六氫酞酸及對酞等的 二元酸或其酐等的酸成分之反應物。 有機聚異氰酸酯可舉出二異氰酸甲苯酯、苯二甲基二 異氰酸酯、四甲基苯二甲基二異氰酸酯、4,4’ -二苯基甲烷 二異氰酸酯、4,4’ -二環己基甲烷二異氰酸酯、己基二異氰 Q 酸酯及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等。 含羥基之(甲基)丙烯酸酯可舉出2-羥乙基(甲基)丙烯 酸酯、2-羥丙基(甲基)丙烯酸酯及4-羥丁基(甲基)丙烯酸酯 等的羥烷基(甲基)丙烯酸酯、或新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 酯、異三聚氰酸的3莫耳環氧烷加成物之二(甲基)丙烯酸 酯、二新戊四醇五丙烯酸酯等之含羥基多官能(甲基)丙烯 酸酯等。 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之中,將組成物使用於硬塗用 -33- 200927794 途時,因爲耐擦傷性優良,以含有3個以上的(甲基)丙烯 醯基之化合物爲佳。更佳例子可舉出二新戊四醇六及五丙 烯酸酯、異三聚氰酸的3莫耳環氧烷加成物之三丙烯酸 酯、新戊四醇之三及四丙烯酸酯等。 多官能順丁烯二醯亞胺化合物,若是有具有縮合物(A) 以外的順丁烯二醯亞胺基之化合物時,可使用各種化合 物。此時,順丁烯二醯亞胺基以與前述式(1)之順丁烯二醯 亞胺基相同的基爲佳。 〇 具有順丁烯二醯亞胺基之化合物可舉出例如使N-(2-羥乙基)檸康醯亞胺加添於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而成之胺 基甲酸酯化合物、N-(2-羥乙基)檸康醯亞胺與聚酯型二醇等 的二醇與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加成反應而成之胺基甲酸酯 化合物及具有2個順丁烯二醯亞胺基的化合物之大日本油 墨(股)製的MIA-200等。 順丁烯二醯亞胺(甲基)丙烯酸酯的具體例可舉出 Q N-(2-(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四氫順丁烯二醯亞胺等。 以無溶劑使用時爲了降低黏度之目的、或是爲了提高 與被黏物的黏附性之目的等’亦可在本發明的組成物添加 1分子中具有1個不飽和基之化合物。 不飽和基以(甲基)丙烯醯基、順丁烯二醯亞胺基、醯 基及乙烯基爲佳。 具體例可舉出(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的麥可(Michael) 加成型之二聚物、ω-羧基-聚己內酯一(甲基)丙烯酸酯、酞 -34- 200927794 酸一羥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 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 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苯酯、苯酚的環氧烷 加成物之(甲基)丙烯酸酯、烷基苯酚的環氧烷加成物之(甲 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環己酯’(甲基)丙烯酸第三丁 基環己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_羥 基丙酯、(甲基)丙烯酸4-羥基丁酯、對異丙苯基苯酚的環 氧烷加成物之(甲基)丙烯酸酯、鄰苯基苯酚(甲基)丙烯酸 ❹ 酯、鄰苯基苯酚的環氧烷加成物之(甲基)丙烯酸酯、(甲基) 丙烯酸四氫糠酯、(甲基)丙烯酸異莰酯、三環癸烷羥甲基(甲 基)丙烯酸酯、2-羥基-3-苯氧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 N-(2-(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六氫酞醯亞胺、N-(2-羥乙基) 檸康醯亞胺、Ν,Ν-二甲基丙烯醯亞胺、丙烯醯基味啉、N-乙烯基吡咯啶酮、Ν-乙烯基己內醯胺等。 本發明的組成物若是如硬塗等以薄膜的方式塗布時’ 〇 或是縮合物(Α)的縮合度高之高黏度時,以含有機溶劑(以 下,簡稱溶劑)爲佳。 溶劑的種類沒有特別限定,以選擇能夠溶解(Α)成分及 其他成分之溶劑爲佳。 溶劑可舉出乙醇及異丙醇等的醇類;乙二醇一甲基醚 及丙二醇一甲基醚等的伸烷基二醇一醚;二丙酮醇等的丙 酮醇;甲苯及二甲苯等的芳香族化合物;丙二醇一甲基醚 乙酸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等的酯;丙酮、甲基乙基酮 [ -35- 200927794 及甲基異丁基酮等的酮;二丁基醚等的醚;及N_甲基卩比略 淀酬等。 溶劑係使用醇、伸烷基二醇一醚及丙酮醇等含經基化 合物時’雖然在縮合物(A)之R3的垸氧基的—部分會有與該 含羥基化合物取代的情形,但是可以直接使用。 . 溶劑係將(A)成分製造時的溶劑直接使用於組合物的 溶劑之方法’因爲具有能夠降低製造成本的優點,乃是較 0 佳。又,塗布組成物之基材若是木材等溶劑容易微量殘留 者時’將合成時的溶劑進行脫溶劑,來取代成爲乙醇等安 全性高的溶劑亦佳。 但是,在本發明的組成物,溶劑不是必要的,縮合物 (A)的縮合度不高而黏度不太高時及/或以低黏度的單體稀 釋時,亦夠成爲無溶劑的組成物。 因爲係價廉的成分且爲了降低硬化收縮率之目的等, 在本發明的組成物亦可調配有機聚合物。較佳的聚合物可 〇 舉出(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較佳的構成單體可舉出(甲基) 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環己酯及N-(2-(甲基)丙烯醯氧 基乙基)四氫酞醯亞胺等。 爲了提升保存安定性或熱安定性之目的,在本發明的 組成物亦可調配自由基聚合抑制劑或抗氧化劑。 自由基聚合抑制劑的具體例可舉出氫醌或氫醌一甲基 醚等的酚系化合物。 抗氧化劑的具體例可舉出2,6-二-第三丁基-4-甲基苯 I S1 -36- 200927794 酚、或新戊四醇肆(3-(3,5-二-第三丁基-4-羥苯基)丙酸酯) 等的受阻酚系抗氧化劑。又,亦可並用添加4,6-雙(辛硫基 甲基)-0-甲酚等的硫系二次抗氧化劑或磷系二次抗氧化 劑。 爲了提升塗布時之調平性之目的等,在本發明的組成 物亦可調配調平劑。調平性可使用矽系聚合物、含氟原子 之聚合物等各種物質。 _ 爲了提升UV耐性或耐候性之目的,在本發明的組成 〇 物亦可調配紫外線吸收劑或光安定劑。較佳紫外線吸收劑 的具體例可舉出[4-[(2-羥基-3-十二烷氧基丙基)氧基]-2-羥苯基]-4,6-雙(2,4-二甲基苯基)-1,3,5-三哄等的羥苯基三 阱系紫外線吸收劑、或2-(2H-苯并三唑-2-基)-4,6-雙(1-甲 基-1-苯乙基)苯酚等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線吸收劑、氧化鈦微 粒子或氧化鋅微粒子等吸收紫外線之無機微粒子等。又, 較佳光安定劑之具體例可舉出雙(1,2,2,6,6-五甲基-4-哌啶 〇 基)癸二酸酯等的受阻胺系光安定劑等》 此外,亦可按照必要在本發明的組成物調配二氧化矽 或氧化鋁等各種塡料、金屬微粒子、顏料等。 又,在本發明,「微粒子」以平均粒徑爲1〜100奈米 的粒子爲佳。 使本發明的組成物熱硬化時,調配有機過氧化物或偶 氮系化合物熱自由基聚合引發劑爲佳。 爲了塗布後促進殘留烷氧基矽烷的加水分解,可在本 { S3 -37- 200927794 發明的組成物調配各種觸媒》觸媒可舉出酸、鹼、熱陽離 子聚合引發劑或光陽離子聚合引發劑等的酸產生劑、光鹼 產生劑和含有Al、Ti及Sn等的金屬之金屬醇鹽或金屬錯 合物等。 4.活件能量線硬化型細成物 本發明的組成物係如前述,可適合使用作爲活性能量 線硬化型組成物爲佳。 此時,爲了提高硬化速度、或提高與基材的黏附性之 目的等,亦可添加光敏化劑或光聚合引發劑。 較佳光敏化劑可舉出二乙基噻噸酮或二異丙基噻噸酮 ' 等的噻噸酮系化合物、或乙醯苯、二苯基酮等。 將本發明的組成物使用作爲活性能量線硬化型組成 物,如前述,雖然未添加光聚合引發劑亦能夠使其硬化, 但是爲了提高硬化速度之目的等,亦可添加光聚合引發劑。 光聚合引發劑的具體例可舉出2,2 -二甲氧基-1,2 -二苯 ❹ 基乙院-1 -酮、1 -羥基環己基-苯基-酮、2-經基-2-甲基-1 -苯 基-丙院-1-酮、1-[4-(2-經乙氧基)-苯基]·2_經基-2-甲基-1-丙基-1-酮、2-甲基-1-[4-(甲硫基)苯基]_2-味啉丙院-1-嗣、 2-苄基-2-二甲胺基-1-(4-味啉苯基)-丁烷-丨-酮、二乙氧基乙 醯苯、低聚{2 -經基-2-甲基-1·[4-(1-甲基乙嫌基)苯基]丙酮} 及2-羥基-1-{4-[4-(2-羥基-2-甲基丙酿基)节基]苯基}_2_甲 基-丙院-1-酮等乙酶苯系化合物;二苯基酮、4 -苯基二苯基 酮、2,4,6-三甲基二苯基酮及4-苯甲酿基_4’ ·甲基-二苯基 200927794 硫醚等的二苯基酮系化合物;甲基苯甲醯基甲酸酯鹽、羥 苯基乙酸的2-(2-側氧基-2-苯基乙醯氧基乙氧基)乙酯及羥 苯基乙酸的2-(2-羥基乙氧基)乙酯等的α-酮酯系化合物; 2,4,6-三甲基苯甲醯基二苯基氧化膦、雙(2,6-二甲氧基苯甲 醯基)-2,4,4-三甲基戊基氧化膦等的氧化膦系化合物;苯偶 . 姻、苯偶姻甲基醚、苯偶姻乙基醚、苯偶姻丙基醚及苯偶 姻丁基醚等苯偶姻化合物;二茂鈦系化合物;1-[4-(4-苯甲 • 醯基苯基硫烷基(sulfanyl))苯基]-2 -甲基-2-(4 -甲基苯基亞 Ό 磺醯基)丙烷-1-酮等的乙醯苯/二苯基酮混合系光引發劑; 2-(◦-苯甲醯肟)-1-[4-(苯硫基)-1,2·辛二酮等的肟酯系光聚 合引發劑;及樟腦醌等。 活性能量線的具體例可舉出電子射線、紫外線、可見 光等,以紫外線爲特佳。 紫外線照射裝置可舉出高壓水銀燈、鹵化金屬燈、UV 無電極燈及LED等。 〇 照射能量能夠按照活性能量線的種類或調配組成而適 當地設定,可舉出一個例子係使用高壓水銀燈時,UV-A區 域的照射能量以 100〜5,000mJ/cm2爲佳,以 500〜 3,000mJ/cm2 爲更佳。 5 ·用途 本發明的組成物能夠使用於各種用途。可舉出例如塗 劑及黏著劑等。 活性能量線硬化型組成物除了使用於該等用途以外, -39- 200927794 亦能夠使用於光導波路的包覆材、電配線的絕緣被覆材及 光阻。 能夠應用的基材可使用於各式各樣的材料,可舉出塑 膠等聚合物、玻璃、金屬、陶瓷、金屬氧化物的蒸鍍膜、 矽及木材等。 . 本發明的組成物可適合使用作爲塗劑,可適合使用於 聚合物材料的硬塗及木工用塗料等。 _ 聚合物的具體例可舉出聚對酞酸乙二酯或聚萘二甲酸 乙二酯等的聚酯、聚碳酸酯、聚乙烯、聚丙烯、環烯烴聚 合物、丙烯酸樹脂、甲基丙烯酸樹脂、甲基甲基丙烯酸酯-苯乙烯共聚合樹脂(MS樹脂)、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聚乙 烯醇、三乙酸纖維素、聚醚碾、聚醯胺、聚醯亞胺、脲-三 聚氰胺樹脂、環氧樹脂、聚胺基甲酸酯、聚乳酸、液晶聚 合物等。聚合物係難黏著性時,爲了提高黏附性,以進行 電暈放電處理等易黏著處理爲佳。 〇 將本發明的組成物使用於硬塗時,爲了更提高硬化物 的耐擦傷性,亦可調配四乙氧基矽烷等的金屣醇鹽。在此, 爲了有效地進行加水分解,亦可調配光酸產生劑或光鹼產 生劑。 又,爲了更提高硬化物的耐擦傷性之目的,亦可調配 膠體二氧化矽等的無機微粒子。膠體二氧化矽以粒徑數爲 數奈米〜數十奈米之均勻透明地分散於有機溶劑而成之膠 體二氧化矽爲佳。在此,亦可使具有(甲基)丙烯醯基及烷 -40 - 200927794 氧基矽烷基之矽烷偶合劑附加在膠體二氧化矽的表面,來 將膠體二氧化矽表面改性。 本發明的組成物之最佳使用形態係活性能量線硬化型 硬塗用組成物。 此時,爲了改良塗布性之目的,以含有溶劑之組成物 爲佳。 溶劑的具體例係硬化型組成物的項目之記載。 組成物中的溶劑之比率以3 0〜9 0重量%爲佳。 硬塗的製造方法能夠依照常用方法,可舉出例如在基 材上塗布組成物並使其加熱乾燥後,照射活性能量線來使 其硬化之方法等。 ° 此時的塗布條件及加熱乾燥條件可依照常法。照射活 性能量線可依照前述之較佳條件。 活性能量線硬化型硬塗用組成物可適合使用於液晶顯 示器或投影電視等之光學薄片的硬塗、或眼鏡透鏡、護目 ❹ 鏡、機車頭盔的前面板等視野相關的塑膠製品之硬塗。又, 亦可適合使用於行動電話等可移動製品或家電製品等的殼 體之硬塗。而且亦可適合使用於用以代替玻璃之塑膠的硬 塗。具體上,使用塑膠來代替汽或電車的窗玻璃或建材或 家俱等的玻璃部分時,亦可適合使用作爲硬塗。 對於塑膠以外的基材,例如能夠使用於木製地板材的 硬塗、或汽車、自行車、電車等的車輛外部裝飾用塗料等 各式各樣的用途。 [S3 -41- 200927794 將本發明的組成物使用作爲塗劑時,本發明亦有關於 在基材的表面形成本發明的組成物之硬化膜而構成之物 品。 此時,基材的具體例及較佳例子可舉出與前述同樣者。 硬化膜的形成方法可依照常用方法,可舉出在基材上 _ 塗布組成物後,熱硬化型組成物時係進行加熱,而活性能 量線硬化型組成物時係照射活性能量線之方法等。 i^此時,組成物的塗布方法、加熱條件及活性能量線的 Ο 照射條件等可依照常用方法。 [實施例] 以下,顯示實施例及比較例來更具體地說明本發明。 又,本發明未限定於該等實施例。 又’在以下,「份」係意味著重量份,「%」係意味著重 量%。 (實施例1 [縮合物(3A)的製造]) ❹ 在具備攪拌器及冷卻管之500毫升可拆卸式燒瓶添加 100克甲苯、33.6克(0.30莫耳)檸康酸酐及0.067克氫醌一 甲基醚(以下’亦稱爲MQ),並邊在室溫攪拌,邊滴加66.3 克(0.30莫耳)γ -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 將其在50 °C攪拌1小時後,邊於125。(:的油浴加熱攪 拌邊使其回流4小時,且在室溫放置一晚。 接著,添加2.7克(0.15莫耳)水並在50°C攪拌1小時, 進而在7 5 °C攪拌1小時後,於1 1 5 °C的油浴加熱攪拌,餾 m -42- 200927794 出的乙醇等係邊餾出邊在常壓使其反應4小時。最後,爲 了完全地將甲苯或乙醇餾出,於80°C、80托減壓攪拌1小 時後,於80°C、10托減壓攪拌1小時,來得到高黏度的液 狀生成物(縮合物(3A))。 對所得到的縮合物(3A)測定1H-NMR光譜。結果如第1 圖所示。從第1圖確認所得到的縮合物(3A)係具有檸康醯 亞胺基之烷氧基矽烷縮合物。該縮合物(3 A)係在式(3)中, R4爲甲基,R5爲氫原子、R6爲伸丙基、R3爲乙基及z爲0.6 0 的化合物。 又,使用凝膠滲透色譜儀(以下,亦稱爲GPC)(溶劑: 四氫呋喃)測定所得到的縮合物(3 A)之結果,換算成聚苯乙 烯之重量平均分子量(以下,亦稱爲Mw)爲4,600。 以後,將該生成物記載爲CS-1。 (實施例2 [縮合物(A)的製造]) 在與實施例1同樣的燒瓶添加131克甲苯、33.6克(〇.3〇 〇 莫耳)檸康酸酐及0.074克MQ,並邊在室溫攪拌,邊滴加 含有66.3克(0.30莫耳)r -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及31.2克 (0.13莫耳)苯基三乙氧基矽烷之混合液。 將其在50°C擾拌1小時後,邊於125艽的油浴加熱攪 拌邊使其回流4小時’且在室溫放置—晚。 接著’添加6.3克(0.35莫耳)水並於n5〇c的油浴邊加 熱攪拌,邊使其回流5小時,來得到縮合物(A)之甲苯_乙 醇混合溶劑溶液。 -43- 200927794 採取少量所得到的溶液並脫溶劑,且測定縮合物(A)的 'H-NMR光譜之結果,係在式(1)及式(2)中,R1爲甲基,R2 爲氫原子,R爲伸丙基,Q爲苯基,R3爲乙基,X爲0.7,y 爲0.3,z爲0.4,a爲〇之縮合物。 又,將所得到的縮合物(A)使用與實施例1同樣的方法 . 測定GPC之結果,Mw爲1,030。 以後,將在此所的縮合物(A)記載爲CPS-1。 0 本生成物係含有32%縮合物(A)之 CPS-1、49%甲苯及 1 9 %乙醇之溶液。 (實施例3 [縮合物(A)的製造]) 在與實施例1同樣的燒瓶添加91克甲苯、33.6克(0.30 莫耳)檸康酸酐及0.063克MQ,並邊在室溫攪拌,邊滴加 57.3克(0.30莫耳)r-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 將其在50°C攪拌1小時後,邊於125°C的油浴加熱攪 拌邊使其回流5小時,得到縮合物(A)之甲苯-乙醇混合溶 〇 劑溶液。 採取少量所得到的溶液並脫溶劑,且測定縮合物(A)的 W-NMR光譜之結果,係在式(1)及式(2)中,R1爲甲基,R2 爲氫原子,R爲伸丙基,R°爲甲基,R3爲乙基,X爲l,y 爲〇,z爲0.2,a爲1之縮合物。 又,將所得到的縮合物(A)使用與實施例1同樣的方法 測定GPC之結果,Mw爲970。 以後,將在此所的縮合物(A)記載爲CS-2。 [S】 -44- 200927794 本生成物係含有37 %縮合物(A)之CS-2、50 %甲苯及13% 乙醇之溶液。 (實施例4 [縮合物(A)的製造]) 在與實施例1同樣的燒瓶添加97克甲苯、33.6克(0.30 莫耳)檸康酸酐及0.062克MQ,並邊在室溫攪拌,邊滴加 . 含有44.2克(0.20莫耳)r -胺丙三乙氧基矽烷及19.1克(0.10 莫耳)r-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之混合液。 @ 將其在50°C攪拌1小時後,邊於125°C的油浴加熱攪 拌邊使其回流4小時,隨後在室溫放置一晚。 接著,添加1.8克(0.10莫耳)水,並邊於115°C的油浴 加熱攪拌邊使其回流5小時,得到縮合物(A)之甲苯-乙醇 混合溶劑溶液。 採取少量所得到的溶液並脫溶劑,且測定縮合物(A)的 j-NMR光譜之結果,係在式(1)及式(2)中,R1爲甲基,y 爲氫原子,R爲伸丙基,11°爲甲基、R3爲乙基,X爲1>y ❹ 爲0,z爲0.4,a爲0.33之縮合物》 又,將所得到的縮合物(A)使用與實施例1同樣、法 測定GPC之結果,Mw爲1,270。 以後,將在此所的縮合物(A)記載爲CS-3。 本生成物係含有34%縮合物(八)之匚5-3、50%甲苯及16% 乙醇之溶液。 (實施例5〜實施例10、比較例1) <活性能量線硬化型組成物的製造> [S] -45- 200927794 將表1所示成分依照常用方法攪拌並使其溶解’來製 造活性能量線硬化型組成物。又,表1之各數値單位爲重 量份。 [表1] 1實施例5 實施例6 實施例7 實施例8 實施例9 實施例110 比較例1 CS-1 100 100 50 - CPS-1 100 - - CS-2 50 CS-3 50 DPHA 50 50 so 100 DETX 2 2 2 2 2 Irgl84 5 5 PGM 150 150 150 150 甲苯 153 68 74 乙醇 • 59 18 24 〇 又,表1的略稱之意思如下。 • CS-1 :實施例1所得到的縮合物(3A) • CPS-1 :實施例2所得到的縮合物(A) • CS-2 :實施例3所得到的縮合物(A) • CS-3 :實施例4所得到的縮合物(A) • DPHA :以二新戊四醇六丙烯酸酯爲主成分之多官能丙烯 酸酯、東亞合成(股)製ACRONIX M-402。
• DETX: 2,4-二乙基噻噸酮、日本化藥(股)製KAYACURE m -46- 200927794 DETX-S。 • Irgl84: 1-羥基環己基-苯基-酮、CIBA公司製IRGACURE 184。 • PGM :丙二醇一甲基醚。 在表1,CPS-1、CS-2及CS-3的份數係各自表示在實 施例2、實施例3及實施例4所含有的縮合物(A)之重量份 數。實際上的調配係直接使用含有甲苯或乙醇之生成物。 <硬塗處理之方法> 基材係日本 ΖΕΟΝ(股)製的環烯烴聚合物 (ZEONOR-1420、厚度0.20毫米、以後,略記爲無處理Zeo 或Zeo),係使用將其電暈放電處理後者(以後,略記爲 C-Zeo),及從 ENGINEERING TEST SERVICE(股)取得之聚碳 酸酯板(厚度1.0毫米、以後略記爲PC)。基材的大小係Zeo 及C-Zeo爲A4尺寸,PC爲7公分xl5公分。 在該等基板上,將表1所示之組成物,以乾燥後的塗 膜厚度爲7微米的方式,使用棒塗布,並使用100°C的熱風 乾燥機乾燥3分鐘後,立即進行紫外線照射來製造硬塗硬 化膜。 紫外線照射係使用?1^1〇1^-1^-3丫3丁£]^3-“?&11(股)製 的無電極燈(H燈泡),燈高度爲聚光鏡的焦點距離(10公 分),在輸送帶以速度爲10公尺/分鐘通過6次進行照射》 每次通過的照射能量係在EIT公司製的UV POWER PUCK 的 UV-A 區域爲 500mJ/cm2(合計 3000mJ/cm2)。 [S] -47- 200927794
對所得到的硬化膜(以下,稱爲試驗體),使用以 法評價。又,試驗體的括弧內容係意味著所使用的基 <評價方法> (硬化後的臭氣) 確認剛照射紫外線後的試驗體(C-Zeo)的臭氣,將 驗體不產生臭氣者評價爲〇,稍微感到有臭氣者爲△ 生臭氣者爲X。 (平滑性) 在試驗體(C-Zeo、PC),藉由目視,將硬化塗膜爲 者評價爲〇,少許塗布不均者爲△,排斥者爲X。 (目視透明性) 在試驗體(C-Zeo、PC),藉由目視,將完全未混濁 價爲〇,少許混濁者爲△,明顯混濁者爲X。 (霧度) 將試驗體(C-Zeo)切取10公分xlO公分尺寸,並藉 本電色工業(股)製之霧度測定計NDH-2000,於標準光 測定霧度。又,硬塗處理前之C-Zeo的霧度爲0.4%。 下方 材。 從試 ,產 平滑 (翹曲) 將試驗體(C-Zeo)切取10公分xlO公分尺寸,並 面朝上而放置在平滑的玻璃板上,測定四角落的浮 並算出平均値(毫米)。 者評 由曰 D65 硬塗 高度 (切粉) 目視判斷使用切割刀將試驗體(C-Zeo)切斷時所產生的 200927794 粉末(切粉)程度,並如以下評價。 〇:完全沒有切粉 △:產生少許有切粉 X :產生大量切粉 (耐擦傷性) . 在2公分X2公分的鋼絲絨#0000上,邊施加1公斤負 荷邊使試驗體(C-Zeo、PC)往復50次,目視判斷傷痕的狀 _ 況並如以下評價。 ❹ ◎:完全沒有傷痕 〇:有數條傷痕 △:有多數傷痕,但是霧度小於5 % X :白化且霧度爲5%以上 又,未硬塗處埋的C-zeo時,白化且霧度變爲25%。 (黏附性) 依照JISK5400,在試驗體(C-Zeo、Zeo、PC)的硬塗面, ❹ 使用切割刀以1毫米間隔縱横切入11條來製作100個圍棋 格子,並使用NICHIBAN (股)製的賽璐玢膠黏帶(註冊商標) 壓黏並剝離,依照殘餘的膜之面積%且如下進行評價。 〇:殘膜率爲100% △:殘膜率爲85〜99% X:殘膜率爲5〜85 % XX:殘膜率爲0〜4% (UV耐性) I S3 -49- 200927794 對試驗體(PC),使用 EYEGRAPHICS(股)製之80W/cm 高壓水銀燈(附帶平行光鏡、燈高爲30公分)連續地照射紫 外線5分鐘後,暫時冷卻至室溫,再次連續地照射紫外線 5分鐘。 又,此時的照射強度係使用EIT公司的UV POWER PUCK 之測定値,UV-A 爲 146mW/cm2、UV-B 爲 91mW/cm2、 UV-C 爲 18mW/cm2、UV-V 爲 55mW/cm2(在 UV-A 的累積光 _ 量爲 87,600mJ/cm2)。 〇 該紫外線照射後,目視觀察硬化膜的情形,並如下進 行評價。 〇:塗膜完全未觀察到裂縫 △:塗膜觀察到少許裂縫 X:塗膜觀察到多數裂縫 <評價結果> 評價結果係如表2所示。 Ο 實施例5的組成物係如表2所示,雖然與比較例1的 組成物大致同等的耐擦傷性,但是完全未產生硬塗處理薄 膜的缺點之翹曲或切粉。又,因爲沒有引發劑而能夠使其 硬化,亦具有沒有引發劑的分解物,而不會產生臭氣之優 點。而且,UV耐性亦優良。 在本發明的縮合物(A)調配光敏化劑之DETX而成之實 施例6的組成物,除了實施例5的優點以外,對未處理Zeo 的黏附性亦優良。 [ -50- 200927794 在本發明的縮合物(A)調配DPHA而成之實施例7的組 成物,儘管耐擦傷性與只含有DPHA的組成物之比較例1 同等優良,但是完全沒有翹曲、切粉的產生亦非常地降低, 而且UV耐性亦優良。 實施例8的組成物係在縮合物(A)的有機基的30莫耳% 導入苯基而成之CPS_1調配DETX而成者,但是具有與實 施例6的組成物同樣的優點。 實施例9的組成物係二烷基矽烷的縮合物(A)亦即CS-2 與DPHA及DETX的調配物,除了產生少許切粉以外,與 實施例6具有同樣的優點》 實施例10的組成物係三烷氧基矽烷與二烷氧基矽烷 的莫耳比爲2: 1的縮合物(A)亦即CS-3與DPHA及DETX 的調配物,與實施例7的組成物具有同樣的優點。 相對地,比較例1的組成物之硬化膜具有臭味並且平 滑性不充分,而且產生翹曲且產生大量的切粉。又,UV耐 性亦不充分。 200927794 [表2] ❹
基材 實施例5 實施例6 實施例7 實施例8 實施例9 實施例10 比較例1 硬化後的臭氣 C-Zeo 〇 Δ X Δ Δ Δ X 平離 C-Zeo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Δ PC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Δ 巨視透明性 C-Zeo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PC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霧度(%) C-Zeo 0.4 0.4 0.4 0.4 0.4 0.4 0.9 翹曲(毫米) C-Zeo 0 0 0 0 0 0 5 切粉 | C-Zeo 〇 〇 Δ 〇 Δ Δ X 耐擦傷性 C-Zeo 〇 〇 ◎ 〇 〇 ◎ ◎ PC 〇 〇 ◎ 〇 〇 ◎ ◎ 黏附性 C-Zeo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Zeo XX 〇 〇 〇 〇 〇 *1) PC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UV耐性 | PC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X *1)因爲激烈的排斥致使液體不均勻,而無法作爲塗膜來評 價。 [產業上之利用可能性] 本發明的硬化型組成物可適合使用作爲活性能量線硬 化型組成物,且特別適合使用作爲硬塗用活性能量線硬化 型組成物。 【圖式簡單說明】 i S] -52- 200927794 第1圖係實施例1所得到的縮合物(3 A)之1 H-NMR光 譜。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〇 «Μ、、
-53-

Claims (1)

  1. 200927794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硬化型組成物,其特徵係含有下述通式(1)所示構成 單位之烷氧基矽烷縮合物(A), i(P-Si〇3/2)1.i(P-Si(R°)〇2/2)a]x(Q-Si〇3/2)y(Oi/2R3)^ * * * (1) 其中在通式(1)中,P係表示下述通式(2)所不之基’ Q 係表示烷基、芳基、芳烷基、烯基或氫原子,R3係表示 氫原子或一價的有機基,R°係表示碳數1〜6的院基,χ 係表示正的數,y、z及a係表示〇或正的數,且滿足 x + y= l、0.3SxSl、〇Sy$〇.7、OSzS2 及 OSaSl 的條 件,1分子中的P、Q、R°及R3係各自亦可含有2種以上 ·> 之不同的基,又,1分子中的Q及R°、Q與R3、或RD與 R3各自可以是相同的基亦可以是不同的基, ❹
    .· · (2) 在通式(2)中,R1及R2係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鹵素 原子、院基、烯基或芳基,或者R1與R2係表示亦可結合 爲一而形成5或6員環之烴基,R係表示二價的有機基。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硬化型組成物,其中在該通式(1) 中,y爲0。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硬化型組成物,其中在該通式(2) 中,R爲伸院基。 :[S3 -54- 200927794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硬化型組成物,其中在該通式(2) 中,R1及R2之一方爲氫原子,另一方爲烷基。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硬化型組成物,其中該縮合物(A) 的重量平均分子量爲500〜100,000。 6. —種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其係由如申請專利範圍 第1項之組成物所構成。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其 中更含有在1分子中合計具有2〜10個(甲基)丙烯醯基及 〇 /或順丁烯二醯亞胺基之該縮合物(A)以外的化合物。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其 係硬塗用。 9. 一種物品,其係在基材的表面形成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至8項中任一項之組成物的硬化膜而構成。 10. —種化合物,其係含有下述通式(3)所示之構成單位,且 重量平均分子量爲500〜1〇〇,〇〇〇, ❾ (P* -Si〇3/2)(〇1/2R3)z · · · (3) 其中在通式(3)中,P’係表示下述通式(4)所示之基, R3係表不碳數1〜8的一價有機基,z係表示〇或正的數, 且 0 S z $ 2,
    (4) [S1 200927794 在通式(4)中,R4及R5之一方係表示氫原子,且另一 方係表示碳數1〜6的烷基,R6係表示碳數2〜6的伸烷 基。 11. 一種烷氧基矽烷縮合物之製法,其係含有以下步驟: 使具有通式(16)所示雙鍵之羧酸酐,加添胺烷基三烷 氧基矽烷及/或胺烷基(烷基)二烷氧基矽烷而作爲醯胺 酸之步驟;及 使該醯胺酸閉環而作爲順丁烯二醯亞胺基,並藉由烷 氧基的加水分解反應來消耗在閉環反應所產生的水之步 驟;
    在通式(16)中,R1及R2係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鹵 素原子、烷基、烯基或芳基,又,R1及R2係表示結合爲 一而形成5員環或6員環之烴基。 -56-
TW097140579A 2007-10-26 2008-10-23 Curing typ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lkoxysilane condensation compound TW200927794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79373 2007-10-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27794A true TW200927794A (en) 2009-07-01

Family

ID=405796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40579A TW200927794A (en) 2007-10-26 2008-10-23 Curing typ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lkoxysilane condensation compound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640381B2 (zh)
TW (1) TW200927794A (zh)
WO (1) WO200905450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33646A (zh) * 2010-06-11 2013-02-13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车辆用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45662B (zh) * 2008-12-12 2014-01-22 东亚合成株式会社 包含用马来酰亚胺基进行了表面修饰的无机氧化物微粒的固化型组合物
JP5655518B2 (ja) * 2010-11-16 2015-01-21 Jnc株式会社 新規物質及び熱硬化性組成物
WO2013035265A1 (ja) * 2011-09-06 2013-03-14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硬化型コーティング剤組成物
JP5146790B1 (ja) * 2011-09-06 2013-02-20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車両用部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150759B1 (ja) * 2011-09-06 2013-02-27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硬化型コーティング剤組成物
JP6079033B2 (ja) * 2012-08-07 2017-02-15 Jnc株式会社 光・熱硬化性組成物
JP2014084360A (ja) * 2012-10-22 2014-05-12 Toagosei Co Ltd 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型アンダーコート用組成物及び積層体
JP6524938B2 (ja) * 2016-02-25 2019-06-05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放射線硬化型剥離シート用軽剥離添加剤及び剥離シート用放射線硬化型オルガノポリシロキサン組成物並びに剥離シート
KR101838027B1 (ko) 2017-12-05 2018-04-27 김철호 기능성과 내구성이 개선된 탄성 포장재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박층 포장 방법
JP6809552B2 (ja) * 2019-03-18 2021-01-06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放射線硬化型剥離シート用軽剥離添加剤及び剥離シート用放射線硬化型オルガノポリシロキサン組成物並びに剥離シート
CN111518127A (zh) * 2020-01-02 2020-08-11 北京波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硅烷偶联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830786B (zh) * 2020-07-17 2023-05-23 波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硅烷偶联剂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JP6947269B1 (ja) * 2020-09-18 2021-10-13 荒川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環状オレフィン樹脂用コーティング剤、コーティング剤キット、硬化物、及び積層物
JP2023077454A (ja) * 2021-11-25 2023-06-06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イミド結合及び重合性不飽和結合含有環状オルガノシロキサン、及びそれを含む硬化性樹脂組成物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125277A (en) * 1974-12-28 1976-11-01 Shin Etsu Chem Co Ltd Aprocess for preparing organosilane compounds
JPS5213907A (en) * 1975-07-23 1977-02-02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Lithographic press plate
CH641470A5 (de) * 1978-08-30 1984-02-29 Ciba Geigy Ag Imidgruppen enthaltende silane.
JPS57172964A (en) * 1981-04-16 1982-10-25 Shin Etsu Chem Co Ltd Coating agent
JP2734799B2 (ja) * 1991-04-09 1998-04-02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コーティング剤
JPH11322816A (ja) * 1998-03-11 1999-11-26 Hitachi Chem Co Ltd 樹脂ペースト組成物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半導体装置
JP2001072690A (ja) * 1999-08-27 2001-03-21 Ck Witco Corp イミドシラン化合物
BR0113914A (pt) * 2000-09-15 2003-07-01 Michelin Soc Tech Composição de borracha, processo para preparar uma composição elastomérica e para copular uma carga inorgânica e um elastÈmero isoprênico em uma composição elastomérica, utilização de uma composição de borracha e de citraconimido-alcoxissilano, pneumático e produto semi-acabado para pneumático
US7199249B2 (en) * 2002-07-03 2007-04-03 Henkel Corporation Free radically polymerizable coupling agents
JP4793547B2 (ja) * 2005-07-25 2011-10-12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オルガノシロキサンが結合したイミドの製造方法、及びオルガノシロキサンが結合したアミド酸トリオルガノシリルエステルとその製造方法
US7368490B2 (en) * 2005-11-28 2008-05-06 Momentive Performance Materials Inc. Rubber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unsaturated imidoalkoxysilanes
JP4967687B2 (ja) * 2007-01-29 2012-07-04 東レ株式会社 感光性シロキサン組成物、それから形成された硬化膜、および硬化膜を有する素子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33646A (zh) * 2010-06-11 2013-02-13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车辆用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2933646B (zh) * 2010-06-11 2014-04-30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车辆用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09054508A1 (ja) 2011-03-10
WO2009054508A1 (ja) 2009-04-30
JP5640381B2 (ja) 2014-1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927794A (en) Curing typ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lkoxysilane condensation compound
TWI468445B (zh) A hardened composition and a method for producing an organic silicon compound
TWI445725B (zh) 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塗料及塑膠成形體
CN102791484B (zh) 车辆用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JP5477299B2 (ja) マレイミド基で表面修飾した無機酸化物微粒子を含む硬化型組成物
US20120010361A1 (en) Curable composition and cured product thereof
JP7236773B2 (ja) 光硬化性ハードコート用樹脂組成物
JP6465316B2 (ja) 硬化型組成物
CN105026444A (zh) 固化性组合物、透明耐热材料及其用途
GB2489144A (en) Active energy ray-curable composition, and coated article
JP2012180487A (ja) 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
WO2015022965A1 (ja) 反応性シリコーン化合物を含む重合性組成物
JP2022133387A (ja) ウレタン(メタ)アクリレート重合体
JP2013234217A (ja) 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型コーティング剤組成物
TWI617630B (zh) 活性能量線硬化型塗料組成物
JP6388122B2 (ja) 硬化型組成物
JP2016221922A (ja) 加工用フィルム、加工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JP2016094571A (ja) 硬化型組成物
JP2019038867A (ja) オルガノポリシロキサン化合物およびそれを含む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性組成物
WO2020162615A1 (ja) 光硬化性シリコーン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硬化させたシリコーン樹脂成形体、並びに当該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TW201706319A (zh) (甲基)丙烯酸酯樹脂及光學構件
JP6552163B2 (ja) 積層体
JP7235697B2 (ja) 反応性紫外線吸収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紫外線・電子線硬化性コーティング剤
JP5515609B2 (ja) 光硬化型塗料組成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