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909525A - Preparation of silicon phthalocyanines and germanium phthalocyanines and related substances - Google Patents

Preparation of silicon phthalocyanines and germanium phthalocyanines and related substance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909525A
TW200909525A TW097112382A TW97112382A TW200909525A TW 200909525 A TW200909525 A TW 200909525A TW 097112382 A TW097112382 A TW 097112382A TW 97112382 A TW97112382 A TW 97112382A TW 200909525 A TW200909525 A TW 20090952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formula
group
quot
liqui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123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homas Gessner
Ruediger Sens
Wolfgang Ahlers
Christos Vamvakaris
Original Assignee
Basf S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sf Se filed Critical Basf Se
Publication of TW2009095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09525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BORGANIC DYES OR CLOSELY-RELATED COMPOUNDS FOR PRODUCING DYES, e.g. PIGMENTS; MORDANTS; LAKES
    • C09B47/00Porphines; Azaporphines
    • C09B47/04Phthalocyanines abbreviation: Pc
    • C09B47/08Preparation from other phthalocyanine compounds, e.g. cobaltphthalocyanineamine complex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BORGANIC DYES OR CLOSELY-RELATED COMPOUNDS FOR PRODUCING DYES, e.g. PIGMENTS; MORDANTS; LAKES
    • C09B47/00Porphines; Azaporphines
    • C09B47/04Phthalocyanines abbreviation: Pc
    • C09B47/06Preparation from carboxylic aci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anhydrides, amides, mononitriles, phthalimide, o-cyanobenzamide
    • C09B47/067Preparation from carboxylic aci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anhydrides, amides, mononitriles, phthalimide, o-cyanobenzamide from phthalodinitriles naphthalenedinitriles, aromatic dinitriles prepared in situ, hydrogenated phthalodinitrile
    • C09B47/0673Preparation from carboxylic aci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anhydrides, amides, mononitriles, phthalimide, o-cyanobenzamide from phthalodinitriles naphthalenedinitriles, aromatic dinitriles prepared in situ, hydrogenated phthalodinitrile having alkyl radicals linked directly to the Pc skeleton; having carbocyclic groups linked directly to the skelet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BORGANIC DYES OR CLOSELY-RELATED COMPOUNDS FOR PRODUCING DYES, e.g. PIGMENTS; MORDANTS; LAKES
    • C09B47/00Porphines; Azaporphines
    • C09B47/04Phthalocyanines abbreviation: Pc
    • C09B47/08Preparation from other phthalocyanine compounds, e.g. cobaltphthalocyanineamine complex
    • C09B47/22Obtaining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toms directly bound to the phthalocyanine skelet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LFUE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ATURAL GAS; SYNTHETIC NATURAL GAS OBTAINED BY PROCESS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10G, C10K; LIQUEFIED PETROLEUM GAS; ADDING MATERIALS TO FUELS OR FIRES TO REDUCE SMOKE OR UNDESIRABLE DEPOSITS OR TO FACILITATE SOOT REMOVAL; FIRELIGHTERS
    • C10L1/00Liquid carbonaceous fuels
    • C10L1/003Marking, e.g. coloration by addition of pigm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LFUE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ATURAL GAS; SYNTHETIC NATURAL GAS OBTAINED BY PROCESS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10G, C10K; LIQUEFIED PETROLEUM GAS; ADDING MATERIALS TO FUELS OR FIRES TO REDUCE SMOKE OR UNDESIRABLE DEPOSITS OR TO FACILITATE SOOT REMOVAL; FIRELIGHTERS
    • C10L1/00Liquid carbonaceous fuels
    • C10L1/10Liquid carbonaceous fuels containing additives
    • C10L1/14Organic compounds
    • C10L1/28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ilic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LFUE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ATURAL GAS; SYNTHETIC NATURAL GAS OBTAINED BY PROCESS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10G, C10K; LIQUEFIED PETROLEUM GAS; ADDING MATERIALS TO FUELS OR FIRES TO REDUCE SMOKE OR UNDESIRABLE DEPOSITS OR TO FACILITATE SOOT REMOVAL; FIRELIGHTERS
    • C10L1/00Liquid carbonaceous fuels
    • C10L1/10Liquid carbonaceous fuels containing additives
    • C10L1/14Organic compounds
    • C10L1/30Organic compounds compounds not mentioned before (complexes)
    • C10L1/301Organic compounds compounds not mentioned before (complexes) derived from met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171/00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characterised by purely physical criteria, e.g. containing as base-material, thickener or additive, ingredients which are characterised exclusively by their numerically specified physical properties, i.e. containing ingredients which are physically well-defined but for which the chemical nature is either unspecified or only very vaguely indicated
    • C10M171/007Coloured or dyes-containing lubricant composi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LFUE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ATURAL GAS; SYNTHETIC NATURAL GAS OBTAINED BY PROCESS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10G, C10K; LIQUEFIED PETROLEUM GAS; ADDING MATERIALS TO FUELS OR FIRES TO REDUCE SMOKE OR UNDESIRABLE DEPOSITS OR TO FACILITATE SOOT REMOVAL; FIRELIGHTERS
    • C10L1/00Liquid carbonaceous fuels
    • C10L1/10Liquid carbonaceous fuels containing additives
    • C10L1/14Organic compounds
    • C10L1/16Hydrocarbons
    • C10L1/1608Well defined compounds, e.g. hexane, benz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LFUE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ATURAL GAS; SYNTHETIC NATURAL GAS OBTAINED BY PROCESS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10G, C10K; LIQUEFIED PETROLEUM GAS; ADDING MATERIALS TO FUELS OR FIRES TO REDUCE SMOKE OR UNDESIRABLE DEPOSITS OR TO FACILITATE SOOT REMOVAL; FIRELIGHTERS
    • C10L1/00Liquid carbonaceous fuels
    • C10L1/10Liquid carbonaceous fuels containing additives
    • C10L1/14Organic compounds
    • C10L1/22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 C10L1/23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10L1/238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involving only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10L1/2383Polyamines or polyimine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poly)amines and imines; derivatives thereof (substituted by a macromolecular group containing 30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2227/00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ontaining atoms of el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10M2203/00, C10M2207/00, C10M2211/00, C10M2215/00, C10M2219/00 or C10M2223/00 as ingredients in lubricant compositions
    • C10M2227/09Complexes with metals

Description

200909525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製備通式⑴化合物之、 方/会
其中符號及下標各自定義如下: 係、才目同或不同且各自獨立地為以或〜, A、A,、A"係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獨立地為ch_, D、D·、D”係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獨立地為cH或N, E B、e” 係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獨立地為c:n或N, G、G'、G”係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獨立地為cH或N, n、m、p、q係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獨立地為選自〇至 範圍之整數, Γ 係選自1至(4+n.2)範圍之整數, s 係選自1至(4 + m.2)範圍之整數, u 係選自1至(4+P.2)範圍之整數, V 係選自1至(4 + q_2)範圍之整數, 129870.doc 200909525 w、X、Υ、Z係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獨立地為鹵素、峭 基、幾基、氰基、胺基、Ci-C2〇-烧基、 C2-C2G-烯基、C2-C2G-快基、C3-C15-環燒 基、芳基、雜壤、Ci-C2〇 -烧氧基、芳氧 基、Ci-C4_ 一炫•基胺基、C3-C6 -環烧基胺 基、CO2M、SO3M、C!-C4-二烧基胺續酿 基, R1至R6 係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獨立地為CVC20-烷 基-、C2-C20-烯基-、C2-C20-炔基-、C3-Ci5_環烧基_、芳基_、芳基炫基-、Ci-C2〇-烧氧基-、C 1 -C20-烧硫基-、芳氧基-、三 烷基矽烷氧基-、C02M、S03M、經(^-(:4-三烷基銨取代之C丨-C2G-烷基, Μ 係氫、驗金屬, 其中取代基R1至R6、W、X、Υ或Ζ各自可在任一位置由 一或多個雜原子來間隔,其中該等雜原子數不超過i 〇, (J 較佳不超過8,甚至更佳不超過5,且尤佳不超過3,及/ 或在各情況下可在任一位置經(:「(:2()_烷基、Cl_c2G-烷氧 • 基、芳基、芳氧基、雜環、雜原子、NR2(其中R=氫、 匕-(:20-烷基)、s〇3M、c〇2M或鹵素取代,但不超過5 次’較佳不超過4次,且更佳不超過3次,其中該等取代 基亦可經上述基團取代不超過2次’較佳不超過1次。 本發明另外係關於特定通式⑴化合物及特定通式⑴化合 物作為液體標記之用途。本發明包括液體,其包含特定通 129870.doc 200909525 式()化β物作為標記。本發明另外係關於在液體中找 :及鑑^含至少—種通式⑴化合物之液體之方法。自申不 π #心® '說明t及實例可獲得本發明之其 ==,上文所述及下文仍將闡釋之本發明主旨之特 徵不僅可用於每綠,降、w + aa ^ 種障况中明確說明之組合,亦可用於不背 離本發明範圍之其 其他組合中。較佳且尤佳者尤其亦係本發 4 &例’其中本發明標的物之所有特徵 佳及極佳定義^
【先前技術】 製備具有通式⑴之特定化合物(尤其駄菁及萘駄菁衍生 物)之其他方法係已知的…般而言’該等其他已知方法 包括製備或提供對應異t朵琳,然後ί若需要沐㈣μ 物存在下將其轉化為對應無金屬或.含金屬献菁或萘駄菁。 對特疋其他方法而言已知金屬化合物可為氣化石夕,在 將其納入(例如)酞菁化合物後,其可水解為對應二氫氧化 物。在氯錢幫助下將二氫氧化物轉化為㈣氧基化合物 之其他方法亦係已知的。該等其他先前技術方法之細節闡 釋如下: 美國專利第3,509,146號闡述自L3 —二亞胺基異吲哚啉或 其雜環類似物結合烷基烷醇胺製備無金屬酞菁及相關化合 物0 歐洲專利第0 373 643 Α2號闡述藉由與金屬化合物反應 自鄰笨二甲腈及/或1,3-二亞胺基異吲哚琳之混合物來製備 含金屬酞菁。根據歐洲專利第〇 373 643 Α2號,此反應可 129870.doc 200909525 在存於醇中之1,8-二氮雜二環[5.4.0]-7-十一碳稀(DBU)存 在下進行’或在諸如氯萘、溴萘或三氣苯等高沸點溶劑中 進行。發現歐洲專利第〇 3:73 643 A2號之含金屬酞菁可用 作光學記錄介質之近紅外吸收劑。 美國專利第3,〇94,536號闡述二氣-及二羥基矽酞菁之製 備。二氯矽酞菁係在喹啉溶液中自苯二甲腈及氯化矽製 備。 B. L. Wheeler等人,j· Am. Chem. Soc. 1984, 106, 7404-7410(亦 參見 N. Sasa 等人 ’ J. Mol. Structure 446 (1998) 163-178)閣述在三-正己基氣矽烷幫助下自化合物之二氫氧 化物合成雙(三-正己基矽烷氧基)(2,3-酞菁)矽(矽酞菁雙(三 己基甲石夕烷基氧化物D及其萘酞菁類似物。 美國專利第5,872,248號闡述藉由使無金屬化合物與三氣 矽烷反應來製備矽酞菁及萘酞菁。 德國專利第38 10 956 A1號闡述可具有不同矽烷氧基取 代基之矽萘酞菁衍生物及其在各種氯矽烷幫助下之製備。 歐洲專利第0 499 345 A2號闡述在二氣化合物基礎上合 成二羥基矽萘酞菁及雙(三乙基矽烷氧基)矽萘酞菁。二氯 矽萘酞菁(萘酞菁二氣化矽)又係用四氯化矽自二亞胺基苯 并⑴-異吲哚啉製備。 作為液體標記之各種酞菁及萘酞菁衍生物亦係已知的: 文件德國專利第42 24 301八1號及德國專利第197 21 399 A1號闡述酞菁及萘敌菁衍生物及其作為液體標記之用途。 德國專利第42 43 774 Α1_述在液體中檢測包括醜菁 129870.doc 10 200909525 衍生物之標記之方法及實施方法之儀器。 自申請參考第06111161.3號之未公開之歐洲專利文件可 知,與典型礦物油添加劑相比,用作礦物油中標記之經芳 基或烷氧基取代之酞菁具有增強之長期穩定性。 自美國專利第5,525,516號可知各種矽酞菁及矽萘酞菁衍 生物用於標記礦物油之用途。藉由檢測近紅外螢光輻射鑑 定經標記礦物油之裝置及方法亦闌述於美國專利第 5,525,5 16號中。 實際上,發現許多已知製備方法所提供的可用作標記之 終產物之產率相對較低。尤其在其中通常存在添加劑之礦 物油中或在添加劑濃縮液中,許多標記之另—問題係其經 常不具有期望長期穩定性。由於該等添加劑之作用,標記 之(例如)光譜特性(例如吸光度)改變。通常,標記之精確 檢測及液體之可靠鑑定(尤其在低標記濃度下)僅在經延長 時間段後在有限程度上可能達成。 【發明内容】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係發現標記之有效製備方法。本發明 之另一目的係在待標記液體中,尤其在礦物油及添加劑濃 縮液中提供具有良好長期穩定性(,存穩定性)特徵之枳 記。 π 根據本發明揭示内容可明顯看出,該等及其他目的係藉 由本發明方法之下述各實施例來達成。 9 【實施方式】 因此,已發現製備開篇處所述通式⑴化合物之方法,其 129870.doc 200909525 中使通式(π)化合物
(X). (II) 其中 L、L1係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獨立地為Ci或〇h,在 a,氣化合物 Cl-M2RiR2R3、Ci_M3R4R5R0(條件為[及乙,二 者不同時為OH),或
b.羥基化合物HO-IV^I^R^R3、HO-M3R4R5r6 存在下反應,其中符號及下標各自如開篇處針對通式(i) 化合物所定義。 亦已發現上述通式⑴化合物具有極佳長期穩定性,尤其 對常規燃料添加劑而言。 至b(包括a a °化學化合物或 在本發明上下文中,Ca_Cb表現形式表示具有特定碳原 子數之化學化合物或取代基。碳原子數可選自 及b)之全部範圍;a至少為1且b總是大於 I29870.doc 200909525 取代基之另-表述可藉由Ca_Cb_v表現形式來實現。在此 情況下,v代表化學化合物種類或取代基種類,例如烧基 化合物或烷基取代基。 _素代表氟、氯、I切,較佳為氟、氯或漠更佳為 氟或氯。 具體而言,指定用於不同取代基尺1至&6、贾、乂、丫、2 及Μ之統稱各自定義如下:
CrCw烷基:具有高至2〇個碳原子之直鏈或具支鏈烴 基例如cvcw烧基或c"_C2〇_院基,較佳為院 基’例如CA烷基,例如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 或G-C6·烷基,例如正丁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1,卜 二甲基乙基、戊基、2-甲基丁基、二甲基丙基、U2-二 甲基丙基、2,2-二甲基丙基、卜乙基丙基、己基、2甲基 戊基、3-甲基-戊基、二甲基丁基、二甲基丁基、 1,3-一甲基丁基、2,2_二甲基丁基、2,3_二甲基丁基、Μ — 一甲基丁基、2-乙基丁基、U1,2_三曱基丙基、Hi三甲 基丙基、1-乙基-1-甲基丙基、乙基_2_甲基丙基或& Cio-烷基,例如庚基、辛基、2_乙基己基、2,4,4_三甲基戊 基 ,’3’3四甲基丁基、壬基或癸基、及其同分異構 體。 ’、 C^Czo-婦基:具有2至2〇個碳原子及任一位置之雙鍵之 不飽和直鏈或具支鏈烴基,例如C2-c1Q-烯基或Cli_C2G_烯 基較么為C2-C1G-烯基,例如CyC4-稀基,例如乙稀基、 1-丙烯基、2-丙烯基、曱基乙烯基、卜丁烯基、2_ 丁烯 129870.doc •13· 200909525 基、3-丁稀基、1-甲基-1-丙烯基、2_甲基_丨丙烯基、ι·甲 基-2·丙烯基、2-甲基-2-丙烯基、或烯基、例如卜戊 烯基、2-戊烯基、3-戊烯基、4-戊烯基、甲基·“丁 基、2-甲基-i-丁烯基、3_曱基_丨_丁烯基、丨甲基_2 丁2 基、2-甲基-2-丁烯基、3-甲基_2_ 丁烯基、[甲基_3_ 丁烯 基、2-甲基-3-丁稀基、3-曱基-3-丁烯基、u_二甲基丙 稀基、1,2-二甲基-1-丙稀基、1>2_二曱基_2丙烯基、^乙 基·1·丙稀基、1-乙基-2-丙婦基、^己稀基、2_己稀基、3_ 己稀基、4-己稀基、5-己稀基、1-ιρ基小戊烯基、2_甲基_ 1- 戊稀基、3-甲基-1-戊烯基、4_甲基戍稀基、卜甲基=· 戊烯基、2-甲基-2-戊稀基、3·甲基_2戊烯基、4_甲美2 戊稀基、i-甲基-3-戊烯基、2_甲基_3_戊稀基、3_甲^3_ 戊烯基、4-甲基-3-戊烯基、i•甲基_4_戍稀基、2_甲基| 戊烯基、3_甲基I戊烯基、4·甲基I戊烯基、二甲基_ 2- 丁稀基、U-二甲基·3·丁烯基、二甲基+ 丁烯基、 1,2_二甲基-2-丁烯基、U2_二甲基_3_ 丁烯基、π二甲基_ 1- 丁烯基、U3_二甲基·2_ 丁料、^二甲基」·丁稀基、 2.2- 二甲基小丁烯基、2,3_二甲基小丁烯基、2,3_二甲基· 2- 丁稀基、2,3·二甲基_3· 丁烯基、3,3•二甲基小丁稀基、 3.3- 二甲基-2-丁烯基、卜乙基七丁稀基、“乙基_2_ 丁稀 基、卜乙基-3-丁烯基、2•乙基小丁稀基、2乙基士丁婦 基、2-乙基-3-丁烯基、U,2_三甲基_2_丙稀基、卜乙基小 甲基_2_丙稀基、卜乙基1甲基+丙烯基或!-乙基-2-甲基_ 2-丙烯基、以及C7-Cl0•烯基,例如庚烤基、辛稀基壬婦 129870.doc -14- 200909525 基或癸稀基之同分異構體。 C^-Czo-炔基:具有2至20個碳原子及任一位置之三鍵之 直鏈或具支鏈烴基,例如C2_ClG_炔基或Cll_C2(r炔基,較 佳為C2-C1()-炔基’例如炔基,例如乙炔基、1-丙炔 基、2-丙炔基、1_ 丁炔基、2_ 丁炔基、3_ 丁炔基、甲基_ 2-丙炔基、或C5_C7_炔基、例如1_戊炔基、2_戊炔基、3-戊 炔基、4-戊炔基、1-甲基_2_丁炔基、^甲基_3_丁炔基、2_ 曱基-3-丁炔基、3-曱基-1-丁炔基、!,!_二曱基-2_丙炔基、 1-乙基-2-丙炔基、1-己炔基、2_己炔基、3_己炔基、4_己 炔基、5-己炔基、1-甲基_2_戊炔基、甲基_3_戊炔基、^ 甲基-4-戊快基、2-曱基-3 -戊块基、2-曱基-4 -戊块基、3_ 曱基-1-戊炔基、3-甲基-4-戊炔基、4-曱基-1-戊炔基、4_ 曱基-2-戊炔基、1,1·二曱基_2_丁炔基、二甲基_3_ 丁炔 基、1,2-二曱基-3-丁炔基、2,2-二曱基_3_ 丁炔基、3,3·二 甲基-1-丁快基、1-乙基_2_ 丁块基、卜乙基_3_ 丁块基、 乙基-3-丁炔基或丨_乙基_;!•甲基_2_丙炔基、及C7_c^_炔 基,例如庚炔基、辛炔基、壬炔基、癸炔基之同分異構 體。 ' C3-Cls-環烷基:具有3高至15個碳環原子之單環飽和烴 基,較佳為C3-Cs-環烷基,例如環丙基、環丁基、環戊 基、環己基、環庚基或環辛基,及飽和或不飽和環系統, 例如去甲莰基或降冰片烯基(norbenyl)。 芳基:包含6至14個碳環原子之單至三環芳香族環系 統,例如苯基、萘基或蒽基,較佳為單至二環芳香族環系 129870.doc 200909525 統,更佳為單環芳香族環系統。 至+衣八有⑨鼠及/或硫原子及(視需要Μ數個環之五 J一 :、較佳五至九員、更佳五至六員環系.统,例如咬 喃基、噻吩基、吡咯基、吡 η - ^ ^ 定基、弓丨0木基、苯并噁唑基、 w , 巩基、本开咪唑基、苯并噻唑基、二 甲基吡啶基、甲基喹啉基、_ a τ基比嘻基、甲氧基呋喃 办 、 —氟吡啶基、甲基噻吩基、異丙基 噻吩基或第三丁基噻吩基。此盆 技 Γ 兀八為五至六員飽和含 見環系統,其係經環氮原子連接且其亦可包含—或二個其 他氮原子或其他氧或硫原子。 …
Cj-Cm-烧氧基係經由氧原子 遝筏之具有1至20個碳 原子(如上所述)之直鏈或具支鏈 又叇沉基,例如C丨-C1G-烷氧基 或Cm-C^氧基,較佳扣々『院氧基、尤佳為 氧基,例如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 之單至三環芳香族環系統 更佳為單環芳香族環系 芳氧基係經由氧原子(_〇—)連接 (如上所述),較佳為單至二環、 統0 之單至三環芳香族環 更佳為單環芳香族環 芳基烷基係經由Ci-C^·伸烷基連接 系統(如上所述),較佳為單至二環、 系統。
CrCzo-伸烷基:具有1至20個碳原子之直鏈或具支鏈疒 基’例如(^-(:1〇-伸烷基或Cn-C2。-伸烷基,較伟发 平又住為C2-c10-
伸烷基,尤其亞甲基、二亞甲基、三亞甲基、四亞甲美、 五亞甲基或六亞曱基。 A 129870.doc -16- 200909525 雜原子較佳為氧、氮或硫。
Ci-C4·二烷基胺基係由兩個具有1至4個碳原子(如上所 述)之相同或不同直鏈或具支鏈烷基取代之胺基,例如(^-C2_二烧基胺基或C3_C4_二烧基胺基,較佳為(^-〇2-二烧基 胺基,其係經由氮相連。 C3· C6-環炫基胺係由具有3至6個碳原子(如上所述)之c3_ C:6·環烷基取代之胺基,例如Cs-C4-環烷基胺或c5-C6-環烷 基胺’較佳為C5 - C6 -環烧基胺,其係經由氮相連。 G-C4-二院基胺續醯基係由兩個具有1至4個碳原子之相 同或不同直鏈或具支鏈烷基取代之績醯胺之胺基。 C〗-C4·三烷基銨係由三個具有1至4個碳原子(如上所述) 之相同或不同直鏈或具支鏈烷基取代之銨基,例如Ci_c2_ 三烧基铵或Cs-c:4-三烷基銨,較佳為Ci_C2_s烷基銨,其 係經由氮相連。 在上文已述本發明方法中,通式⑴化合物係藉由使通式 (II)化合物在氣化合物及ci-M3R4R5R6或經基 化合物及HO_M3R4R5R6存在下反應來製備。 舉例而言,通式(II)化合物之取代基!^及[,二者皆為α,或 L=C1 且 L,=OH。氯化合物 C1_M2RlRn Ci_m3r4r5r6在下 文中統稱為"Cl化合物"。類似地,羥基化合物h〇_ M R R R及HO-M3R4R5R6在下文中統稱為"H〇化合物"。在 本發明方法中,較佳使用C1化合物。C1化合物&H〇化合 物為人所共知且在許多情況下可在市場上購得,或可藉由 熟習此項技術者熟知之方法來製備。 129870.doc -17- 200909525 為使通式(II)化合物在Cl化合物或HO化合物存在下反 應,通常使用過量C1化合物或化合物。ci化合物或H〇 化合物與通式(II)化合物之莫耳比較佳為1〇1,更佳為 3:1,且(例如)甚至更佳為n。 通式(I)及(II)化合物當然亦包括2,3_化合物,例如2,3_萘 醜菁或2,3-茜素藍,亦包括1,2_化合物同分異構體。 通式(I)及(II)化合物可作為特定化合物之酸加成鹽在本 發明方法中存在或加以製備。 當然,亦可在本發明方法之幫助下藉由使通式(π)化合 物之混合物在C1化合物或Η0化合物存在下反應來獲得通 式⑴化合物之混合物。 在本發明方法中亦可使用不同C1_M2R1R2R3與cl_ M R R R之混合物作為C1化合物,或使用不同h〇_ MYR^R3與HO-M3R4R5R6之混合物作為ho化合物。較佳 使用其中M2與M3相同之該等混合物。更佳地, M2=M3 = Si。在混合物中個別化合物Vx(其中X=1至不同化 合物之種數)因具有不同取代基Rl、R2、R3及R4、R5、R6 而不同。舉例而言’較佳可使用兩種不同化合物Cl-MRRR (V 丨)與 ci_M2R2R2R2 (V2)*h〇_m2ririri (v 丨)與 HOM R R R_2 (VO作為混合物。較佳亦可使用三種不同化 合物 Cl-MR^R1!^ (%)、C1_M2R2R2R2 (V3)或 、H〇_M2R2R2R2 與 H〇_ M R R (V3)之/¾合物。當然,亦可使用任何混合物,例 如 Cl-M R R2r3 (v丨)、c1_m2r4r4r5 (v2)、c1_m3r1r2r2 I29870.doc •18- 200909525 (v3)與c1_mWr6 (V4),其中符號…、M3mR6經選 擇皆彼此互不相同。 可用於本發明方法中之混合物中不同化合物之量比一般 為期望值。在兩種不同入 J化σ物之混合物情況下莫耳比 V I : V2較佳為1 〇 : 1至1 . ] ft . μ枯 一 芏i.10,比值更佳為3:1至1:3且尤其為 1 · 1 在二種不同化合物之:曰人私法 物之耽*σ物情況下,莫耳比較佳為
Vi: V2: v3=l : 1-3: 1-3$ v . ΛΤ ΛΤ 1 2 :1-3:1_3 ; Vl: V2: V3 比 值更佳為1:1:1。 本發月方法中,氣化合物 或經基化合物4 < R R及H〇-M3R4R5R6之總量可以一 或多個步驟增加。 在本發明方法中,較佳者係製備通式⑴化合物,其中下 等於G或"於卜極佳地,下標…、p及 q白採用數值〇 〇在另—較 採用數值!。 較佳實施例中’下標n、m、gq皆 在本發明方法中 中…Δ, R樣較佳者係製備通式⑴化合物,其 Y 付疏 A、A、Α"、ΤΛ TNt 皆為 CH。 、、D”、E、E,HG、G,、G" 在本發明方法中’尤佳者係製備通式⑴化合物,其中下 …皆等於〇或皆等Μ 、
D、Di、D"、Ε、Ρι 正付琥 A A A 尤佳地,下栌n Ε及G、G’、g"皆為CH。在此情況下 卜孫η、m、p及q皆等於〇。 此外’在本發明方法中, ^ Φ , 中尤佳者係製備通式(I)化合物, 其中符唬M皆為Si。 129870.doc -19- 200909525 在本發明方法令’尤佳者係製備通式⑴化合物,
:中:號R'R6W燒基、芳基或芳基烧基。更佳 地’符號R1至Rlr P 為丨-C2Q-烷基,特別為CVCio-烷基且尤其 為C4-C6-燒基。 在本發明方法中,較佳且極佳者尤其係製備通式⑴化合 其中實質上所有符號及下標皆具有較佳及極佳定義。 較佳者係在溶劑存在下製備通式⑴化合物。原則上,適 宜溶劑皆係在本發明方法之溫度下為液態之物質,且本發 月方法之反應中所涉及物質在該等溶劑中至少部分可溶。 L。。在‘準壓力下(101·325 kpa)該等溶劑之沸點超 輪,々c。在溶劑存在下用於本發明方法中之通式⑴化合 如 夜亦可具有懸汙液或分散液特性。適宜溶劑為例如 =族化合物或偶極非質子化合物。較佳使用芳香族化合 =作為:劑。尤佳之溶劑係甲苯、二f苯、三甲苯、四氫 =、氣苯、二氯苯、喹啉、吡啶或環丁砜。極佳者係氣苯 或吼咬。當然亦可使用溶劑混合物。可用於本發明方法中 之溶劑之量取決於所溶解化合物之溶解度且因此可在大範 圍内變化。較佳過量(重量比)添加溶劑。極佳地通式⑼ 化合物:溶劑之重量比為1:2至1:20。 確立用於在本發明方法中製備通式⑴化合物之溫度原則 上可在大範圍内變化。-般而言’上述溫度範圍之選擇可 取決於(例如)通式⑴及(„)化合物之溶解度且可由熟習 此項技術者藉由簡單預實驗來確定。在相對高溶解度情況 下例如可選擇相對低溫度用於本發明方法反應中。本發 129870.doc -20- 200909525 明方法中之溫度一般選自〇°C至200°C之範圍。溫度較佳在 20 C至15〇t範圍内。極佳者係自7〇它至i4(rc範圍選擇溫 度。 實施製備通式(I)化合物之本發明方法之壓力範圍係可變 的。本發明方法可在標準壓力、稍低壓力或高壓下實施。 舉例而言,壓力係選自90 1^&至1000 kPa之範圍。來自1〇〇 kPa至500 kPa範圍之壓力較佳。 較佳另外在鹼或鹼/水混合物存在下在氯化合物c“ M R R R 及 ci-M R R5R6 或經基化合物 ηο — μ2!^1!^2!^3及 η〇_ M3R4R5R6存在下實施使通式(π)化合物轉化為通式⑴化合 物之本發明反應。原則上,可以任何驗實施本發明方法之 此實施例。舉例而言’可使用Na0H(呈固態或水溶液形 式)、鹼金屬碳酸鹽(鹼金屬=Na,κ)、鹼金屬碳酸氫鹽、及 該等驗之混合物。較佳使用NaoH(呈固態或水溶液形式)或 碳酸鉀。極佳鹼係NaOH(粉末)。根據所釋放氯化氫(HC1) 之量來確定所用驗之量。較佳根據所釋放肥使祕1〇〇% 過量之驗。 在本發明方法之另-實施例中’另外在相轉移觸媒存在 下在氣化合物CI-IV^Wr3及a_M3R4R5R6或羥基化合物 HO-M WR3及H〇_M3R W存在下實施使通式⑼化合物 產生通式(I)化合物之反應。舉例而t,通式(11)化合物之 取代基L及L,二者皆為C1、二者皆為〇H、或L = C1且 L’ = OH。原則’任何相轉移觸媒皆適用於此目的。相轉 移觸媒(PTC)及其製劑係熟習此項技術者熟知的(R〇Mpp 129870.doc 21 · 200909525
Online, "Phasentransferkatalyse" [Phase transfer catalysis], Georg Thieme Verlag,文件標識號RD-16-01507 ; M.J. Dagani等人,"Bromine Compounds", Ullmann's Encyclopedia of Industrial Chemistry,Wiley-VCH,2002)。許多 PTC可自市 場上購得。例如所用PTC可為四烷基銨鹽、鱗鹽、鑌化合 物、冠醚或聚乙二醇。較佳PTC為六乙基胍鑌鹽(尤其六乙 基胍鑌氯化物)、4-二曱基胺基-N-(2-乙基己基)吡啶鏽鹽 (尤其4-二甲基胺基-N-(2-乙基己基)吡啶鑌氣化物)、四烷 基鱗鹽、四芳基鐫鹽、三[2-(2-曱氧基乙氧基)乙基]胺或四 貌基铵鹽。此外,所用PTC較佳可為來自Cognis之 Aliquat® HTA-1。Aliquat® HTA-1係水溶性四級敍鹽且係 以(例如)包含以下之水溶液形式使用:30-36重量%之 Aliquat® HTA-1、50-62 重量 % 之水及 10-15 重量 % 之 NaCl。尤佳者係在本發明方法中,尤其在高反應溫度 (>100°C )下,使用六乙基胍鑌氯化物、4-二甲基胺基-N-(2-乙基己基)-吡啶鑌氯化物、四烷基鱗鹽、四芳基鐫鹽、 三[2-(2-曱氧基-乙氧基)乙基]胺。六乙基胍鏽氯化物極 佳。用於本發明方法中之PTC之量可在大範圍内變化。較 佳以通式(II)化合物計使用0.01-10莫耳%之PTC。 在本發明方法之較佳實施例中,通式(I)化合物之製備包 括以下步驟: a)首先於溶劑中加入: a. 通式(II)化合物、 b. 氯化合物Cl-N^RiR2!^及C1-M3R4R5R6或羥基化合物 129870.doc •22· 200909525 HO-M2R 丨 R2R3 及 H〇 M3R4R5R6、 c·驗、 d. PTC, b) 視需要加熱來自步驟1之混合物, c) 視需要一或多次添加: a. 氣化合物 CKM2r1r2ri c1_m3r4r5r 化合物 h〇-m2r1r2r3&h〇_m3r4r5r6、 二土 b. (視需要)鹼,
d) 視需要冷卻, e)移出通式⑴化合物, 0處理通式⑴化合物。 可以任一順序實施本發明方法之步驟1 .a.至i .d.。舉例而 、其他v驟(1上·至i.d·,以任一順序實施)之前可添加 ^ 化合物°^而,在另—實施例中亦可最初首先將 虱化合物C1-M2RJr2r3 MWR3^H〇.m3r4r5r6" "7 b^H〇" 岸f ( ·入溶劑令然後以任一順 序實細步驟l.a.、1>c及丨d。 所有時間步驟Ϊ •至6 ·之總持 間一般祐τa 喟時間及個別步驟之持續時 並不重要。所有時間步驟之 -至2“之大範圍内變化。可採 =在广4 於不利的時空產率而較不令人❹^長持續時間,但其由 ^^此項技術者熟知⑭心心以 月施方法1於通式⑴化合物之W 裝置中 此項技術者熟悉之任何方法。 处 可使用熟f 舉例而言,可藉由過據或相 129870.doc -23. 200909525 分離來實現移出。處理可包括純化步驟,例如用諸如甲醇 等液體洗滌通式(I)化合物,及/或乾燥步驟。 在製備通式⑴化合物之上文已述方法中所轉化之通式 (Π)化合物可藉由本發明方法來製備,其中符號及下標各 自如開篇處式(I)中所定義。 製備通式(Π)化合物之本發明方法係藉由使通式叩至 (III d)化合物反應來實現
N=C^/ Jf (III a) N三
(Ml b)
(Ml c)
(111 d) 其中不分離化合物(in a)至(III d)之異吲哚啉衍生物(III a,) 至(m d,)(或其互變異構體)。此處分離可理解為意指回收 純淨物形式之異吲哚嘛衍生物。 129870.doc -24- 200909525
(川 a.) (Ill b.) (Ill 〇')
•(2) v (III d') 在本發明方法之-實施例中,藉由使通式(nia)至(nid) 化合物反應來製備通式(„)化合物,其包括以下步驟⑷_ U ⑷: (a)使通式(III a)至(III d)化合物溶解於溶劑中, ⑻使來自⑷之經溶解化合物在氨及強驗存在下反應, (c) 使來自⑷之溶劑與另-溶劑交換,其中不移出及/或 • 處理在步驟(b)中形成之化合物, (d) 使來自(勻之經溶解化合物與Micu反應。 原則上’製備通式⑼化合物之本發明方法之步驟⑷及 ⑻中之適宜溶劑皆係在本發明方法步驟⑷及⑻之溫度下 129870.doc •25· 200909525 為液態之物質,且反應中所涉及物質在該等溶劑中至少部 分可溶。用於本發明方法中之溶液亦可具有懸浮液或分散 液之特性。應瞭解亦可使用混合溶劑。步驟(^及(b)中之 適宜溶劑係(例如)醇。較佳溶劑為甲醇、乙醇、正丙醇、 異丙醇、正丁醇或異丁醇。極佳地,使用甲醇。 一般而言,在步驟(b)中可使用任—強鹼或其混合物。 較佳強鹼具有(例如)9或更高之pKb。尤佳之強鹼為醇鹽或 胺;甲醇納極佳。 f
製備通式(II)化合物之本發明方法之步驟⑷中之其他溶 劑一般係根冑通式(Π)化合物之轉度&步驟(d)之反應所 需溫度來選擇。舉例而言,其他溶劑較來自步驟⑷之溶劑 具有更高沸點;其他溶劑較佳為高滞點溶劑(沸點· 以。用於步驟⑷巾之其他㈣較錢具有好驟⑷之反 應所需溫度更高之彿點之溶劑。應理解亦可使用溶劑混合 2或高涕點溶劑與驗之混合物。舉例而言,所用高沸點溶 姑:為料或四氫萘與三丁胺之混合物(三丁胺之量係根 據步驟⑷中所釋放HC1之量來確U。較㈣使用㈣。 較佳使用四氯化矽作為步驟 (Ml = Si)。 乍為/驟⑷中之化合物MiCl4 交之步驟(c)t ’使來自⑷之溶劑與另-溶劑 換並同時避免步驟⑻中所形成化合物之移出及/或處理 步驟可使總製程達成高產率。可以任何 5 分批交換溶劑。舉例而言,交換可包括'歹如連續或 认士a 吳』包括兩個步驟,首弈去 除來自(a)之溶劑,其次添加來 术目(c)之其他溶劑。可在添 129870.doc •26· 200909525 加來自⑷之其他溶劑之前或之後去除來自⑷之溶劑。然 而’亦可隨來自⑷之其他溶劑的添加,同時去除來自⑷ 之/谷齊I較佳者係藉由蒸館去除來自(a)之溶劑且藉由計量 加入反應谷器中來添加來自(c)之其他溶劑。 在本發明方法中,尤其在步驟(b)及步驟(d)中設定用於 製備通式(II)化合物之溫度原則上可在大範圍内變化。一 般而言,步驟(b)及步驟(d)中溫度範圍之選擇(例如如上所 述)可取決於通式(IIIa_IIId)及(π)化合物之溶解度。步驟 f (b)中之溫度一般亦取決於反應物之反應性。所需溫度可由 熟習此項技術者藉由簡單預實驗來確定。在相對高溶解度 之情況下,可選擇(例如)相對低之溫度用於本發明方法步 驟(b)及(d)中之反應。本發明方法中之溫度一般係選自20 C至25(TC之範圍。步驟(b)中之溫度較佳為2〇<)(:至15〇(^之 範圍。對於步驟(b),溫度最佳係選自4(rc至l2(rc、尤其 50 C至l〇〇t之範圍。步驟(d)中之溫度較佳為⑺…^^至25〇 c之範圍。對於步驟(d) ’温度極佳地選自12(rc至23〇1、 G 尤其140°C至220。(:之範圍。 只施裝備通式(II)化合物之本發明方法之壓力範圍係可 .變的。本發明方法可在標準壓力、稍低壓力或高壓下實 施。舉例而言,壓力係選自9〇 kPa至1 〇〇〇 kPa之範圍。較 佳係選自100 kPa至500 kPa之範圍之壓力。 若四氣化物M1 C“係揮發性,則較佳者係經由緩慢達到 反應溫度及/或在高壓下實施上述方法中步驟(d)之反應。 所有時間步驟(a)至(d)之總持續時間以及個別步驟之持 129870.doc •27· 200909525 續時間一般係較不重要且取決於溫度。所有時間步驟之總 持續時間可在幾分鐘高至48 h之大範圍内變化。可採用較 長持續時間,但因不利之時空產率而不令人感興趣。 在進—步處理通式(II)化合物之前,可使用熟習此項技 術者已知之方法藉由(例如)過濾、固體洗滌、相分離或乾 燥將其移出並處理。 在本發明方法中,較佳者係製備通式(π)化合物,其中
下標η、m、p&q等於〇或皆等。極佳地下標n、爪、p 及q皆採用數值0。 在本發明方法中,同樣較佳者係製備通式(II)化合物, 其中符號A、A’、A,·、D、D,' D”、E、E,、E"及 G、G|、 G”皆為CH。 在本發明方法中’尤佳者係製備通式(II)化合物,其中 下私n m、ρ及q皆等於〇或皆等於i,且符號a、a,、a"、 D D D、E、E’、E”及G、G1、G”皆為CH。在此情況下 尤佳地,下標n、m、P及q皆等於0。 藉由本毛日月方法製備之通式⑼化合物可用於製備通式 (I)化合物。 如上文已提及,本發明亦係關於通式⑴化合物作為液體 才示5己之用途(本發明用;全、, 5用途),其中符號及下標各自如開篇處 針對通式(I)化合物所定義: E、E'、E"、G、
(A)且若 A、A,、A„、〇、〇,、D G'、G”皆為CH且 n、m、p、q皆等於〇或1且 129870.doc -28- 200909525 液體為油或礦物油且 M1 係 Si, 則取代基R1至R3並非同時皆為Ci_C2〇_烷基、Ci_C2〇_ 烷氧基或芳氧基,且取代基R4至R6並非同時皆為 Ci-C2〇-烧基、烷氧基或芳氧基; (B)且若 a、A'、A"、D、D1、D"、E、E1、E"、G、 G'、G”皆為CH且 η、m、p、q皆等於i且 Μ1至Μ3 各自為Si, 則R1至R6係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獨立地為C2_C2〇_炔 基-、C3-C15-環烷基-、芳基-、芳氧基_ 、二烷基矽烷氧基·、或經Ci_c4_三烷基 敍取代之C,-C2Q-烷基。 在上述本發明用途中,除上文所作說明外,符號及下標 較佳定義為: n、m、p、q 各自等於〇, W、X、Y、Z係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獨立地為c丨—(^-烷 基、CVC20-烷氧基、芳氧基、c3_C6_環 烷基胺基、五-或六員飽和含氮環系統, 其經由ί农氣原子相連且其亦可包含_或 兩個其他氮原子或一個其他氧或疏原 子, R至尺6 係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獨立地為烷 基、芳基、C^C^o-烷氧基、芳氧基, 129870.doc .29- 200909525 且 E”、G、G"、G” 皆 若 A、A'、A”、D、D,、D"、Ε、Ε, 為C H且液體為油或礙物油且 Μ1 係 Si, 則取代基R1至R3並非同時皆為c]_C2〇_烷基、c〗_c2〇_烷氧 基或芳氧基’且取代基…,並非同時皆為c〗_c2〇-院 基、Ci-C^o-烷氧基或芳氧基。
此外’在上述本發明用途情況下 符號及下標較佳定義為: 除上文所作說明外 n、m、p、q 各自等於1, W、X、Y、Z係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獨立地為Ci_Cw烷 基、q-C2。-烧氧基、芳氧基、C3_C6_環烷 基胺基、五-或六員飽和含氮環系統,其 經由環氮原子相連且其亦可包含一或兩 個其他氮原子或一個其他氧或硫原子, Ο R1至R6 係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獨立地為^义…烷 基、芳基、CVC^o-烷氧基、芳氧基, 若 A、A'、A"、D、D1、D”、E、E'、E”、G、「, U G 、 G"皆 為CH且 液體為油或鑛物油且 Μ1 係 S i, 則取代基R1至R3並非同時皆為Ci_C2〇_烷基、c 院氧 基或务氧基,且取代基R4至R6並非同時皆 …、”匕20、燒 129870.doc -30- 200909525
若 A、A'、a 為CH且
G、G,、G
因此本發明亦提供其中之符號及 自獨立地為芳基或芳氧基。 通式(I)化合物之混合物來 而某些係新穎化合物。 下標各自定義如下之通 式(I)化合物: R1=R2=r3 关 r4=r5=r6且 所有其他符號及下標各自如最初所定義。因此包含該等新 穎化合物之通式(I)化合物之混合物亦係新穎的。其他較佳 者係式(la)化合物。 129870.doc -31 - 200909525
-(X). (la) 之 其他車乂佳新穎化合物係其中符號及下標各自定義如下 通式⑴化合物:
RkRkRM^Me,r3=r6=CH2(c13H27)4
RkRlRbRS’e、“Ργ(異丙基)’ r3=r6 = 〇c〜且 所有其他符號及下標各自如最初所定義。 更佳地’在新穎化合物中,Mi=M2=M3 = Si。 可根據本發明方法藉由通式⑴化合物方式標記之適宜液 體尤其係水或有機液體,例如醇類(例如甲 醇、異丙醇己'丁醇、異丁醇、第二丁醇、戊醇、異戊醇、 新戊醇或己醇)、二醇(例如丨,2_乙二醇 A,2-或 1,3-丙— 醇、1,2- ,3·或1,4-丁二醇、二或三乙二醇或二或三〜 醇)、鰱類(例如甲基第三丁基醚、丨,2_乙呙〜 醇早甲基或、 甲基醚、,-乙二醇單乙基或二乙基醚、3、 〜 T虱基丙醇、 129870.doc •32- 200909525 3-異丙氧基丙醇、四氫咳兔或二氧雜環己烧)、…例如丙 _、甲基乙基酮或二丙酮醇)、酯(例如乙酸甲酯、乙酸乙 醋、乙酸丙醋或乙酸丁醋)、脂肪族或芳族烴(例如戊烧、 己烷廣:烧、辛烧、異辛烧、石油鱗、甲苯、二甲苯乙 基苯、四氫萘、萘烧、二甲基蔡、石油精、製—動液)或油 類(例如根據本發明包括汽油、煤油、柴油及燃料油之確 物油)、天然油(例如撖禮油、豆油或蔡花油)或天然或合成 機油、液壓油或傳動油(例如汽車機油或縫紉機油)。 、尤其有利地,根據本發明方法使用通式⑴化合物標記 油,尤其礦物油,較佳添加劑濃縮液。 本發明另外提供液體(較佳為油,尤其礦物油),其包含 至少一種通式(I)化合物作為標記。 將可用作標記之通式⑴化合物以可麵可#檢測之量添 加至液體中。通常,經標記液體中標記之總含量(以重量 計)係自約(M _至5_ ppb、較佳自1 _至2〇〇〇㈣且 更佳自1 ppb至1〇〇〇 ppb。 為標記液體,it常以溶液(原液)形式添加化合物。尤其 在礦物油f月况下’製備該等原液之適宜溶劑較佳係芳香族 k例如甲苯、—甲苯或相對高彿點之芳香族混合物。 為防止本發明該等原液黏性過高(且因此難以計量及處 理),通常選擇佔該等原液總重量〇 5_5〇重量%之標記總濃 度。 右而要,亦可以與其他標記/染料之混合物形式使用通 式(I)化δ物。在s亥情況下,液體中標記之總量通常在上述 129870.doc -33- 200909525 範圍内。 本發明亦提供標記液體(較佳油、尤其礦物油、較佳添加 劑濃縮液)之方法,其中將通式(I)化合物添加至液體中。 本發明亦提供在包含至少一種通式(I)化合物之液體中檢 測標記之方法。 藉由常用方法檢測液體中之通式(I)化合物。由於該等化 δ物通常具有局吸收能力及/或表現螢光,因此在給定情 況下可採用之一實例係光譜檢測。 通式(I)化合物通常在600至1〇〇〇 nm範圍内具有其最大吸 收值及/或在600至1200 nm範圍内發螢光且因此用適宜儀 器可容易地加以檢測。 可以本身已知之方式來實施檢測,例如藉由量測待分析 液體之吸收光譜來實施。 然而,亦可有利地用半導體雷射器或半導體二極管激發 存於液體中之通式(I)化合物之螢光。尤其有利地使用波長 在Xmax-100 ηη^λπΐ3χ+2〇⑽光譜範圍内之半導體雷射器或 半導體二極管。Xmax意指標記最大吸收之最長波長。最大 發射波長通常在620至900 nm範圍内。 由此產生之螢光較佳用尤其具有矽光電二極管或鍺光電 二極管之半導體檢測器來檢測。 當在檢測器上游設置干涉濾光器及/或流線式過濾器(在 kmax至kmax+80 nm範圍内具有短波長傳輸邊緣)及/或偏光器 時,檢測可以尤佳方式達成。 藉由上述化合物之方式,即使在通式⑴化合物僅以約j 129870.doc -34- 200909525 ppm(藉由吸收檢測)或約5 ppb(藉由螢光檢測)之濃度存在 時’亦可以極簡單之方式檢測經標記液體。 在包含至少一種通式⑴化合物(其量在用適宜波長之輻 射輻照後足以激發可檢測螢光)之液體中檢測標記之較佳 方法係藉由以下步驟來實施: a) 用600至1〇00 nm波長之電磁輻射輻照液體及 b) 以一用於檢測600至1200 nm·圍内之輻射之器件檢 測所誘發之螢光輻射。 在包含至少一種通式⑴化合物(其量在用適宜波長之輻 射輻照後足以表現可檢測吸收)之液體中檢測標記之另一 較佳方法係藉由以下步驟來實施: a) 用600至1〇〇〇 nm波長之電磁輻射輻照液體及 b) 以一用於檢測600至1〇〇〇 nm範圍内之輻射之器件檢 測對a)中輻射之吸收。 本發明亦提供鑑定包含通式⑴化合物(其量在用適宜波 長輻照後足以激發可檢測螢光)之液體之方法(較佳油、尤 其礦物油、較佳添加劑濃縮液),其中 a) 用波長為600至1000 nm之電磁輻射輻照液體,及 b) 用檢測輻射之器件檢測對a)中電磁輻射之吸收,及 c) 以一用於檢測在600至1200 nm範圍内之輕射之器件 檢測所誘發之螢光輻射,及 d) 藉由在b)中吸收及/或c)中螢光之幫助鑑定液體,及 e) 藉由在c)中螢光輻射之幫助確定液體中通式⑴化合 物之濃度。 129870.doc -35- 200909525 在本發明鑑定方法之較 b)及e)之量測數撼“ 將來自方法中步驟 j數據組合以實施鑑定。鑑定 譜數據比較作為另枯與已知先 電子方式儲存之光i Α列“ ’已知光譜數據係以 、 先谱,其可存儲於(例如)數據庫中。 通式(I)化合物亦可用作添加劑濃縮液(根據相關術語, :文中亦稱為"封裝”)中之組份,該等添加劑濃縮液除載 不同燃料添加劑之混合物外,ϋ常亦包括染料以及
針對隱形印花稅票或製造商指定標記之額外標記。該等封 裝使得能夠將—,'池”未經添加之礦物油提供給不同的礦物 m且直至(例如)將其轉移至適宜運輸容器時才借 助於其單獨封裝將特定公司之添加物、顏色及標記賦予礦 物油。 、 可自(例如)wo 2005/063942瞭解封裝。明確參照此文件 (WO 2005/063942)且其内容由此納入此申請案中。 該等本發明封裝中所存在之組份特別係: a) 至少一種通式⑴化合物, b) 至少一種載劑油, c) 至少一種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添加劑: i. 洗滌劑、 ϋ·分散劑及 i i i.閥座对磨損添加劑, d) 以及(若需要)其他添加劑及助劑。 關於各自所列組份b)至d)之更準確的定義,在此處可明 確參照上述先前技術文件(WO 2005/063942)(第13頁第29 129870.doc -36- 200909525 行-第20頁第26行)中之揭示内容。 本發明封裝中組份a)(即至少一種通式⑴化合物)之濃度 大小通常係經選擇以使添加封裝至礦物油後,期望濃度之 標s己係存在於其中。通常礦物油中標記之濃度係在(例 如)0.01高至數十ppm(以重量計)之範圍内。 組份b)(即至少一種載劑油)通常係以丨—⑽重量%(尤其5_ 3 0重里°/〇)之濃度存於封裝中,且組份c)(即至少一種洗滌 劑及/或至少一種分散劑)通常係以25_9〇重量%(尤其3〇_8〇
重量。/。)之濃度存在’每種情況皆係基於組份幻至勹及(若需 要)句之總量計’且組份a)至〇及(若需要)d)各濃度之總和 合計為100重量%。 田腐姓抑制劑、抗氧化劑或穩定劑、去乳化劑、抗靜電 劑茂金屬/閏滑性改良劑及降低燃料之胺作為組份句 係存於封裝中時’其濃度總量以封裝之總重量(即組份a)至 Ο及d)之總和)計通f不超過1()重量%,在每種情況下腐敍
抑制劑及去乳化劑之濃度通常係在封裝總量之約g〇i_〇5 重量。/〇之範圍内。 當額外有機溶劑(即尚未與其餘組份一起引入)作為組份 )子於封裝中¥ ’其濃度總和以封裝之總量計通常不超過 ㈣量% ^該等溶_常係源於標記及/或染料之溶液,將 其代替純標記及/或染料添加至封裝中以便更準確計量。 龄當除了通式1化合物外之其他標記作為組份d)而存於封 :中時,其濃度因此係基於將封裝添加至礦物油後其應具 之含量。關於組份a)之陳述内容經適當變通後亦適用。 129870.doc •37- 200909525 當染料作為組份d)存於本發明封 x〆 封t中時,錢度以封裂 之總量計通吊(例如)介於01_5重量%之門 本發明提供標記之有效盥偌古、土 I備方法。此外,已發現可在欲 標§己之液體(尤其油、礦物油為沐★十,* 由次添加劑濃縮液)中表徵良好 長期穩定性之標記。 藉由實例具體闡述本發明,命裳香v丨 *知a汲寺實例不限制本發明之主 縮寫:
nm : 奈米。 UV/Vis(曱苯):甲苯中所溶解物質在3〇〇⑽至9〇〇 _範圍 内之UV/Vis光譜。 lax . 以nm表示之最大吸收之最長波長。 質罝消光係數ME .藉由將十進製莫耳消光係數除以特定化合 物之分子量而自其獲得,其中單位1/(g *cm)=l〇〇〇 cm2/g。 : 以nm表示之最大發射之最短波長。 室溫· 2 0 °C。 實例1 :製備酞菁二氣化矽
129870.doc -38- 200909525 a) 比較實驗-自1-胺基-3-亞胺基異,嗓琳 在40至50°C下於45 min内在冷卻的同時將169 9 g (1〇6 8 ml,0.930 mol)四乳化石夕逐滴添加至存於657 ml 9"7重量%啥 啉中之100.0 g (0.689 mol) 1-胺基_3_亞胺基異吲垛啉之溶 液中。在4 h内將反應混合物加熱至215 °r Η在215至219 °C 下保持2 h。冷卻至120°C後,緩慢添加325 mi甲苯且在進 一步冷卻至70°C後,添加325 ml甲醇,在添加期間達成進 一步冷卻。在使懸浮液冷卻至40至5〇〇c後,抽吸過濾出固 (、 體。用甲醇及丙酮洗滌殘留物然後使其在5〇t:低壓下乾 燥。獲得90_2 g (86%理論值之分析純深紫色 微晶。製備係根據 Y_ Kojima,γ. Τ. 〇san(^T 〇hashi,
Bull. Chem. Soe. Jpn·,72,2203-2210 (1999)之方法來進 行。 b) 本發明方法-自鄰苯二甲腈 在室溫下於氮氣中且在攪拌的同時於15 min内將3,32 g (0.0185 mol) 30重量。/〇曱醇鈉溶液計量加入存於25〇…無 1/ 水曱醇中之80·08 g (0.628 mol)鄰苯二甲腈之懸浮液中。 在15 min内(20 g/h)將氨引入懸浮液中。因此,在一小時内 將懸浮液加熱至沸騰並在回流下引入氨。攪拌添加598 ml 97重量°/〇喧淋。浴溫達60<t時甲醇被去除。之後,用氮氣 使反應混合物惰性化且使其冷卻至室溫。在25至47。(:下於 一小時内逐滴添加143.9 g (〇_847 mol)四氯矽烷。將反應 混合物加熱至21 5 °C且將其在21 5至22 PC下攪拌2小時。在 使反應混合物冷卻至120。(:後,逐滴添加296 ml甲苯,在 129870.doc -39- 200909525 添加期間沈澱出固體且溫度下降至75 °C。在65至75 °C下逐 滴添加296 ml甲醇。在50°C將反應混合物攪拌15 min然後 將其過濾。用甲醇及丙酮洗滌殘留物且使其在60°C低壓下 乾燥。獲得84.1 g (88%理論值)黑藍色微晶。 在180至181°C而非215至221°C下反應16 h獲得82.7 g (86%理論值)之產率。 實例2 :比較實驗-矽酞菁雙(三-正己基曱矽烷基氧化物)
在225 ml無水吡啶中將2.24 g (3.9 mmol)二羥基矽酞菁 及13.06 g (39.7 mmol) 97重量%氯三-正己基矽烷回流加熱 至沸騰(11 5 °C )並保持5小時。冷卻至室溫後,過據反應溶 液’獲得藍色殘留物(0.093 g)。將濾液大幅度濃縮然後使 其與戊烷混合。抽吸過濾出沈澱物,用戊烷、丙酮及水洗 條’且使其在50°C低壓下乾燥。將粗產物(4.04 g)溶解於 50 ml庚院/甲苯(2:1)中。移出未溶解部分且使其在5〇。〇低 壓下乾燥。獲得1.15 g熔點為171-174。(:(文獻175-177。〇之 紫色粉末。用庚烷/甲苯(2:1)作為洗脫液在中性氧化鋁510 型(活化程度1)上純化濾液。獲得丨58 g紫色粉末,其中有 129870.doc -40- 200909525 價值物質含量為80 mol%(藉由UV/Vis來測定、。女麻士 Λ J心J。有價值物 質總產率為53%理論值。製備係根據B. L.等人, J. Am,Chem. Soc. 1984’ 106, 7404-7410之方法來進行。 實例3 :用PTC以本發明方法製備矽酞菁雙(三_正己基曱矽 烷基氧化物)
a) 在25 ml氯苯中將2.87 g (4·7 mmol)醜菁二氣化石夕、 4.93 g (15.0 mmol)氯代三正己基矽烷、l.oo g (25.0 mm〇i) 氫氧化納(粉末)及0.04 g Aliquat® HTA-1 (Cognis)回流加 熱至沸騰(132°C )。1小時後,另外添加1.64 g (5.0 mmol)氣 代三正己基矽烷,且再1小時後,另外添加1.64 g (5.0 mmol)氯代三正己基石夕烧及0.40 g (10 mmol)氫氧化納(粉 末)。在回流溫度下另外加熱4小時後,使溶液冷卻至室 溫。過濾溶液,獲得殘留物。將濾液濃縮至乾燥然後與甲 醇混合。抽吸過濾出固體,用曱醇及水洗滌且使其在50°C 低壓下乾燥。獲得5.05 g藍色粉末,其包含99 mol%有價值 物質(UV/Vis)。經計算有價值物質產率為93%理論值。 UV/Vis(曱苯):Xmax=668 nm,質量消光係數 ME=335.1 129870.doc -41 - 200909525 l/(g*cm),Xem=671 nm。 b) 在25 ml0比咬中將2.87 g (4.7 mmol)醜菁二氣化石夕、 4.93 g (15.0 mmol)氣代三正己基矽烷、i.oo g (25 〇 mm〇1) 氫氧化鈉(粉末)及0.12 g Aliquat® HTA-1 (Cognis)回流加 熱至沸騰(117°C)。1小時後’添加1.64§(5.0„1„1〇1)氯代三 正己基矽烷’且再1小時後,另外添加1.64 g (5.0 mmol)氣 代三正己基矽烷及0.40 g (10 mmol)氫氧化鈉(粉末)。在回 流溫度下加熱3 · 5小時後,使溶液冷卻至室溫。過遽溶 液,獲得少量殘留物。將濾液濃縮至乾燥然後與甲醇混 合。抽吸過濾出懸浮液。用曱醇及水洗滌殘留物且使其在 50°C低壓下乾燥。獲得5.59g藍色粉末,其包含81爪“^有 價值物質(UV/Vis)。經計算有價值物質產率為85%理論 值。 UV/Vis(甲苯):Xmax=668 nm,質量消光係數 ME=274 2 l/(g*cm),Xem=671 nm 0 實例4:製備秒醜菁雙(三-正丁基甲矽烷基氧化物)
129870.doc -42- 200909525 在室溫下將存於25 ml氣苯中之3·63 g (15.0 mm〇i) 97重 量%三-正丁基氣矽烷、0.94 g (23.5 mmol)氫氧化鈉(粉末) 及0.04 g Aliquat® HTA-1 (Cognis)之溶液撲拌3小時,然後 將其與2.87 g (4.7 mmol)献菁二氯化矽及〖 ο g (η 8 mmol)碳酸斜混合。將反應混合物回流力0熱至沸騰(132。〇) 並總共保持6小時,在此期間在每種情況下均於1或2小時 後添加1.21 g (5.0 mmol) 97重量%三-正丁基氣石夕院。使溶 液冷卻至室溫後’過濾溶液。將濾液濃縮至乾燥。將殘留 物與10 ml甲醇一起攪拌,抽吸過濾,用甲醇及水洗務, 且使其在50°C低壓下乾燥。獲得3·78 g藍色粉末,根據 UV/Vis,與純淨物質相比’其包含95 mol%有價值物質。 有價值物質產率為79%理論值。 UV/Vis(曱苯):kmax=668 nm ’ 質量消光係數ME=38〇 6 l/(g*cm),Xem=671 nm。 實例5 :製備矽酞菁雙(三-正己基曱矽烷基氧化物)、石夕醜 菁三-正丁基甲矽烷基氧化物三-正己基曱矽烷基氧化物及 矽酞菁雙(三·正丁基甲矽烷基氧化物)之混合物
Si(CeH.J>j XSi(C6H,3)3 XSiBu, 129870.doc -43- 200909525 在室溫下將2.47 g (7.5 mmol) 97重量%三-正己基氯石夕烧 及1·82 g (7.5 mmol) 97重量%三正丁基氯石夕烷添加至存於 25 ml氣苯中之i.oo g (25.0 mmol)氫氧化鈉(粉末)、2.87 g (4.7〇 mmol)酞菁二氯化矽及0.0124 g⑼重量% AliqUat® HTA-1 (其係藉由用4份水稀釋1份Aliquat® HTA-1 (Cognis) 來製備)之溶液/懸浮液中。在回流條件下將反應混合物加 熱至沸騰且攪拌一小時。另外添加〇·82 g (25爪爪“彡三—正 己基氣矽烷及0.61 g (2.5 mmol)三-正丁基氯矽烷且將混合 物回流加熱一小時。添加0 82 g (2 5 mm〇1)三正己基氯矽 烷、0.61 g (2.5 mmol)三-正 丁基氯矽烷及 〇 4〇 g (!〇 mm〇1) 氫氧化納(粉末)後,將反應混合物另外回流授拌4小時。使 溶液冷卻至室溫後,過濾溶液。使濾液濃縮至乾燥。將殘 留物與20 ml冷曱醇一起擾拌,抽吸過濾,用冷曱醇及水 洗滌,且使其在50°C低壓下乾燥。獲得4 〇1 g藍色粉末, 根據薄層層析,其包含三種染料組份。
UV/Vis(甲苯):Xmax=668 nm,質量消光係數ME = 357.6 l/(g*cm) » λβιη=671 nm ° 實例6 ·製備石夕酜菁二-正丁基甲石夕烧基氧化物三-正己基甲 矽烷基氧化物 129870.doc -44 - 200909525 Ο
將g如實例5中製備之混合物溶解於5〇〇 mi:氣甲烧 中。藉由過據澄清後,將濾液與2〇 g石夕膠(6〇 A, 7〇_2〇〇 μηι)此合且將其濃縮至乾燥。藉由以正庚烷與二氯甲烷之 4:1混合物作為洗脫液(幫浦流速為3〇〇 ml/h)之兩個串聯連 接的VersaPak柱(40x150 mm矽石管柱)之方式在矽膠上純 化殘留物。合併根據薄層層析確定為純淨之部分且將其濃 縮至乾燥。獲得0·16 g藍色粉末,其在i64°c熔化。 UV/Vis(甲苯):Xmax=668 nm,質量消光係數ME=368.05 l/(g*cm),λεπι=371 nm。 實例7 :製備矽酞菁雙(三苯基甲矽烷基氧化物)
129870.doc -45- 200909525 在室溫下將存於25 ml氯苯中之7.14 g (23.5 mmol) 97重 量%二笨基氣石夕院、0.94 g (23.5 mmol)氫氧化鈉(粉末)及 〇·〇4 g Aliquat® HTA-1 (Cognis)之溶液授拌3小時,然後將 其與 2.87 g (4.7 mmol)酞菁二氣化矽及 1.62 g (n.8 mmol) 碳酸鉀混合。將反應混合物回流加熱至沸騰(132〇並保持 ό小時。冷卻至室溫後’過濾反應混合物。用25 ml(每次) 二甲苯將殘留物洗滌兩次’然後用水洗滌,抽吸過濾且使 其在50 °C低壓下乾燥。將粗產物在8〇 ml二氯曱烷中攪 ( ' 拌,然後抽吸過濾且在50°C低壓下乾燥。獲得3.78 g藍色 粉末。 UV/Vis(N-甲基-2-吡咯啶酮):xmax=672 nm,質量消光 係數 ME=221.6 l/(g*cm),λειη=676 nm。 實例8 :製備矽酞菁雙(三-正己基曱矽烷基氧化物)、矽酞 菁三-正己基甲矽烷基氧化物三苯基曱矽烷基氧化物與矽 酞菁雙(三苯基甲矽烷基氧化物)之混合物
si<C6H13)3 XSi(C6H13)3 NSiPh, 在室溫下將存於25 ml氯苯中之3.88 g (11.8 mmol) 97重 量%三正己基氣石夕烧、3.59 g (11.8 mmol) 97重量%三苯基 129870.doc -46- 200909525 氯矽烷、1.39 g (34.8 mmol)氫氧化鈉(粉末)及〇,〇4 g Aliquat® HTA-1 (Cognis)之溶液攪拌1小時,然後將其與 2.87 g (4.7 mmol)酞菁二氣化矽混合。將反應混合物回流 加熱至沸騰(13 2 °C )並保持6小時。冷卻至室溫後,過滤反 應混合物。將濾液濃縮至乾燥然後將殘留物與4〇 ml乙腈 一起攪拌。抽吸過濾出固體’用乙腈、曱醇及水洗滌且使 其在50°C低壓下乾燥。獲得4.60 g藍色粉末。 UV/Vis(甲苯):Xmax=668 nm,質量消光係數 ΜΕ=210·1 f l/(g*cm),Xem=672 nm。 气 實例9 :製備矽酞菁雙(二甲基-正十八烷基甲矽烷基氧化 物)
^18^7
Me 在25 ml氣苯中將2_87 g (4.7 mmol)酜菁二氣化石夕、5.48 g (15.0 mmol) 950/〇正十八炫基二甲基氯石夕烧、1〇〇 g (25.0 mmol)氫氧化鈉(粉末)及 0.04 g Aliquat® HTA-1 (Cognis)回 流加熱至沸騰(132 °C )。1小時後,另外添加1.83 g (5.0 mmol) 95%正十八烧基二甲基氣矽烷,且再1小時後,另外 添加1.83 g (5.0 mmol) 95%正十八烧基二曱基氯矽烷及 129870.doc •47· 200909525 〇·40 g (10 mm〇i)氫氧化鈉(粉末)。在回流溫度下另外加熱 4小時後’使溶液冷卻至室溫。過濾溶液,獲得殘留物。 將遽液濃縮至乾燥然後與曱醇混合。抽吸過濾出固體,用 甲醇及水洗滌且使其在5〇它低壓下乾燥。獲得789 g藍色 粉末’將其中之2.5 g溶解於500 ml二氯甲烧中。藉由過濾 澄清後’將溶液與20 g矽膠混合且將其濃縮至乾燥。藉由 以二氯甲烧與正庚烷之混合物(混合比自1:4經由1:1至丨:〇) 作為洗脫液(幫浦流速為300 ml/h)之VersaPak層析柱(40χ 150 mm矽石管柱)方式來純化殘留物。合併同類部分且將 其濃縮至乾燥。獲得0.263 g藍色固體。 UV/Vis(甲苯):Xmax=668 nm,質量消光係數ME=225.8 l/(g*cm),Xem=671 nm。 實例10 :製備矽酞菁雙(二曱基十八烷基甲矽烷基氧化物)
在25 ml氣苯中將2.87 g (4.7 mmol)酜菁二氣化石夕、5.48 g (15.0 mmol) 97%十八烷基二曱基氣矽烷(5-10% C18-同分異 構體混合物)、1.00 g (25.0 mmol)氫氧化鈉(粉末)及〇.〇4 g Aliquat® HTA-1 (Cognis)回流加熱至沸騰(132。〇。1小時 129870.doc -48- 200909525 後’另外添加1.79 g (5.0 mmol) 97%十八烷基二甲基氣石夕 烧(5-1 0¾ Cf 同分異構體混合物),且再1小時後,另外添 加1·79 g (5.0 mm〇l) 97%十八烷基二甲基氯矽烷及〇4〇 g (10 mmol)氫氧化鈉(粉末)。在回流溫度下另外加熱4小時 後,使溶液冷卻至室溫。過濾溶液,獲得殘留物。將淚液 濃縮至乾燥然後與甲醇混合。抽吸過濾出固體,用甲醇及 水洗滌且使其在50t:低壓下乾燥。獲得25.37 g藍色粉末, 將其溶解於20 ml庚烷-二氯甲烷混合物(4:丨)中且在矽膠上 '( 純化。合併根據薄層層析確定為同類之部分且將其濃縮至 乾燥。獲得1.23 g藍色固體。 UV/Vis(甲苯):Xmax=668 nm,質量消光係數 ME=221 2 l/(g*cm),Xem=671 nm 〇 實例11 :製備矽酞菁雙(二異丁基十八烷基甲矽烷基氧化 物)
在25 ml氯苯中將2.87 g (4.7 mmol)酞菁二氣化石夕、7.61 g (15·0 mmol) 97重量%氯代二異丁基-正十八烷基矽烷、 1.00 g (25.0 mmol)氫氧化鈉(粉末)及 〇_〇4 g Aliquat® ΗΤΑ- 129870.doc -49- 200909525 1 (Cognis)回流加熱至沸騰(132°C )。1小時後,另外添加 2 _ 54 g (5.0 mmol)氣代二異丁基-正十八炫(基石夕烧,且再1 小時後,另外添加2.54 g (5.0 mmol)氯代二異丁基-正十八 烷基矽烷及0.40 g (10 mmol)氫氧化鈉(粉末)。在回流溫度 下另外加熱4小時後,使溶液冷卻至室溫。過濾溶液,獲 得殘留物。使濾液濃縮成油。在矽膠(洗脫液:正庚烷/二 氯曱烷(4:1))上純化油。去除溶劑後,獲得2.01 g藍色固 體。 UV/Vis(曱苯):Xmax=670 nm,質量消光係數ME=240.1 l/(g*cm) > λβπ1=672 nm ° 實例12 :製備矽酞菁雙(二甲基-13-二十七烷基-曱基甲矽 烷基氧化物)
在12.5 ml氯苯中將1.44 g (2.4 mmol)醜菁二氯化石夕、 3.85 g (7.5 mmol) 95重量% 13-(氣代二甲基曱矽烷基曱基) 二十七烧、0.50 g (12.5 mmol)氫氧化鈉(粉末)及〇.〇2 g Aliquat® HTA-1 (Cognis)回流加熱至沸騰(132°C)。1小時 後,另外添加1.28 g (2.5 mmol) 13-(氣代二曱基甲石夕烧基 129870.doc •50· 200909525 甲基)二十七烧,且再1小時後,另外添加1.28 g mmol) 13-(氣代二甲基甲矽烷基甲基)二十七烷及〇2〇 g (5.0 mmol)風氧化納(粉末)。在回流溫度下另外加熱4小時 後,使溶液冷卻至室溫。過濾溶液,獲得殘留物。使遽液 濃縮成油。在矽膠(洗脫液:正庚烷/二氯甲烷(4:1))上純化 油。去除溶劑後,獲得0.52 g藍色固體。 UV/Vis(甲苯):Xmax=668 nm,質量消光係數 με=257·0 l/(g*cm),λεπι=671 nm。 f 實例13 :製備矽酞菁雙(二曱基辛氧基曱矽烷基氧化物)
在25 ml氯苯中將2.70 g (4.7 mmol)二羥基矽酞菁、4.17 g (15mmol)氣代二甲基辛氧基矽烷(其係以類似於synth. Commun· 31,2379-2389,2001 中之方法來製備)、3.46 g (25.0 mmol)碳酸鉀及 0.04 g Aliquat® HTA-1 (Cognis)回流 加熱至/弗騰(132C)。1小時後,另外添加1.39 g (5.0 mmol) 氣代二甲基辛氧基矽烷,且再1小時後,另外添加1.39 g (5.0 mmol)氣代二曱基辛氧基矽烷及1 π g (1〇 〇 mm〇l)碳 酸鉀。在回流溫度下另外加熱4小時後,使溶液冷卻至室 129870.doc -51 - 200909525 溫。經由矽藻土過濾溶液,獲得殘留物。用二曱苯、曱醇 及水洗滌固體且使其在5(TC低壓下乾燥。獲得2 22 g藍色 固體。 UV/Vis(曱苯):Xmax=668 nm,質量消光係數ME=212 2 l/(g*cm),Xem=074 nm ° 實例14:製備矽酞菁雙(二異丁基辛氧基甲矽烷基氧化物)
於25 ml氣苯中將2.70 g (4.7 mmol)二羥基矽酞菁、4 17 g (15mmol)氯代二異丙基辛氧基矽烷(其係根據美國專利第 5576453说中之方法來製備)、6.50 g (47·〇 mmol)碳酸鉀及 0.04 g Aliquat® HTA-1 (Cognis)回流加熱至沸騰“^它)並 保持6小時。冷卻至室溫後’過濾溶液,獲得殘留物。每 次用20 ml二曱苯將殘留物洗滌五次。濃縮經合併濾液, 且將殘留物與50 ml甲醇一起授拌。抽吸過濾出固體,用 甲醇及水洗滌且使其在50°C低壓下乾燥。獲得2.36 g藍色 固體。 UV/Vis(甲苯):Xmax=672 nm,質量消光係數Me=329.2 l/(g*cm),λεπι=676 nm。 129870.doc -52- 200909525 實例 15 : 1(4),8(11),15(18),22(25)-四(3-曱基六氫吡啶基) 矽酞菁雙(三-正丁基甲矽烷基氧化物) a)丨-胺基-3-亞胺基-4-(3-曱基六氫吡啶基)異吲哚啉
在室溫下首先於一小時内將總計52 g (3.丨mol)氨注射至 存於750 ml無水曱醇中之9〇 12 g (〇 4〇〇 m〇l) 3-(3-曱基六 氫0比啶基)苯二甲腈及33.15 g (0.184 mol) 30%甲醇鈉甲醇 溶液之溶液中’然後在58_6〇〇c下保持13小時。之後,在 室溫下將溶液攪拌過夜(17 h)。在用冰水冷卻攪拌—小時 後’過遽反應混合物。用冷甲醇洗滌過濾殘留物且使其在 5〇°C低壓下乾燥。獲得75 3 1 g粉色粉末,其在炼 化。將母液濃縮至乾燥然後將其與丨〇〇 ml甲酵混合。在用 冰水冷卻攪拌一小時後,過濾懸浮液。用冰冷甲醇洗滌殘 留物且使其在5(TC低壓下乾燥。獲得12.41 g粉色粉末,其 在104°C熔化。合併兩部分:87.72 g (90%理論值)。 b) Μ4),%")」5(1 8),22(25)-四(4-甲基六氫吼啶基)二羥基 矽酞菁 129870.doc -53- 200909525
在室溫下將存於82 ml無水喹啉中之12.12 g (50.0 min〇l> 1-胺基-3-亞胺基-4-(3-曱基六氫吡啶基)異吲哚啉之溶液與 12.16 g (71.6 mmol)四氣化矽混合(放熱)且在一小時内將其 加熱至160°C。將反應混合物在此溫度下保持1小時。冷卻 至室溫後,將75 ml甲苯及1 00 ml水添加至反應混合物中。 添加12.6 g碳酸鈉來將溶液調節至pH 9。藉由蒸汽蒸館方 式去除甲本及喹·琳。冷卻至室溫後’過遽溶液。用水洗務 過濾殘留物且使其在50°C低壓下乾燥。獲得14.01 g粗產 物’於250 ml甲苯中將其回流加熱至沸騰並保持3〇 min。 將溶液熱過濾。使濾液濃縮至乾燥。獲得7.45 g固體,將 其吸收至41 g矽膠上且藉由以曱苯/甲醇(15:1)作為洗脫液 (幫浦流速為2.5 ml/min)之VersaPak層析柱(4〇 x 15〇 mm石夕 石管柱)方式來純化。合併適宜部分且將其濃縮至乾燥。 獲得1 ·03 g黑色粉末。 UV/Vis(甲苯):、ax=776 nm,質量消光3 l/(g*cm)。 C) Η4),”1 Ο,15^8),2”25)-四(3-甲基六氫吼啶基)矽酞菁 雙(三-正丁基甲矽烷基氧化物) 129870.doc -54- 200909525
將489 mg (0.519 mmol)三丁基氣秒烧添加至存於20 ml 甲苯中之400 mg 1(4),8(11),15(18),22(25)-四(3-甲基六氫口比 啶基)二孕基矽酞菁、I.4 mg (〇.〇〇42 mmol)四丁基硫酸氫 錄及575 mg (4· 16 mmol)碳酸鉀之溶液,且在室溫下將混 合物攪拌6小時。過濾溶液,將其濃縮為油脂性殘留物且 用少量二乙醚使其漿化。抽吸過濾出固體,用二乙醚洗滌 且在空氣中將其抽吸乾燥。獲得234 mg黑色固體。 UV/Vis(甲苯):λπ]αχ=776 nm,質量消光係數 me=35.0 l/(g*cm)。 實例16 :矽萘酞菁_雙(三己基曱矽烷基氧化物)
129870.doc -55- 200909525 在5 ml 1,2-二氯苯中將1.00 g (1.23 mmol)二氯矽萘酞 菁、1.29 g (3·93 mmol) 97%三-正己基氣矽烷、0.26 g (6.6 mmol)氫氧化鈉(粉末)及 0.01 g Aliquat® HTA-1 (Cognis)回 流加熱至沸騰(1 83 °C )。1小時後,另外添加0,43 g (1.3 mmol) 97%三-正己基氣矽烷,且再1小時後,另外添加 0.43 g (1.3 mmol) 97% 三-正己基氣矽烷及 〇.1〇 g (2.6 mmol)氫氧化鈉(粉末)。在回流溫度下另外加熱4小時後, 使溶液冷卻至室溫。過濾溶液,獲得殘留物,之後將其在 20 ml曱苯中加熱。熱過濾溶液且將其濃縮至乾燥。添加 1 0 ml甲醇後’抽吸過濾出固體,用甲醇洗滌且在低壓下 乾燥。獲得0.29 g (18%理論值)撖欖綠固體。 UV/Vis(甲苯):Xmax=774 nm ’ 質量消光係數 me=397.5 l/(g*cm),λεπι=776 nm。 比較實例17:1(4),8(11),15(18),22(25)-四(3-甲基-六氫吡 啶基)酞菁
實例1 8 :礦物油添加劑存在下之儲存穩定性測試 將約20 mg特定物質溶解於25 ml of SolVesso 150 129870.doc •56- 200909525 (Shellsol A 150, CAS號64742-94-5)中。藉由過濾去除任何 不溶成份。經溶解物質之濃度經選擇以使待測量最長波長 吸收帶之吸收度盡可能介於0.8與1.5之間。用以聚異丁烯 胺(PIBA)(Kerocom® PIBA 03,來自 BASF Aktiengesellschaft 之工業生產之聚異丁烯胺)為主之市售添加劑將5 ml濾液補 足至1 0 ml,將其混合且在40°C下於已經氣密密封之安瓿 瓶中儲存。存儲下表中所列時間後,將樣品自安瓿瓶中取 出且在1毫米比色杯(UV/VIS)中進行分析。為獲得不同樣 , 品之較佳可比性,下表報導標準化為1之吸收度(在儲存時 間起始時吸收度等於1)。 物質 添加劑 儲存時間 Μ 標準化 吸收度 UV/Vis W [nm] 實例3 Kerocom® PI BA 03 0 1 668 600 0.95 668 實例4 Kerocom® PIBA 03 0 1 668 600 0.98 668 實例5 Kerocom® PIBA 03 0 1 668 600 668 實例16 Kerocom® PIBA 03 0 1 774 600 0.98 774 實例17 Kerocom® PIBA 03 0 1 770 (比較實例) 600 0.48 770 實例19 :製備矽酞菁雙(三-正己基甲矽烷基氧化物)、矽酞 菁三-正丁基曱矽烷基氧化物三-正己基甲矽烷基氧化物及 矽酞菁雙(三-正丁基甲矽烷基氧化物)之混合物 129870.doc -57- 200909525
使存於30 ml 3-曱基〇比咬中之0·25 g (0.323 mmol) 80% 2,3-二羥基矽萘酞菁(Aldrich)之懸浮液/溶液及0.65 g (3.46 mmol) 99% 三丁胺與 0.54 g (1.65 mmol) 97%三-正己基氯矽 烷及0.40 g (1.65 mmol) 97%氯代三丁基矽烷混合,且將其 回流加熱至沸騰並保持1.5 h。冷卻至室溫後,過濾反應混 合物’未獲得殘留物。在旋轉式蒸發器上濃縮濾液然後使 其與甲醇混合。抽吸過濾出固體、用戊烷洗滌且在真空乾 燥箱中乾燥。獲得0.178 g綠色固體。 UV/Vis(甲苯):Lax(質量消光係數)=774 nm (397.03)
J -58- 129870.doc

Claims (1)

  1. 200909525 十、申請專利範圍: κ 一種製備通式(I)化合物之方法
    其中該等符號 Μ1 、Μ2 ' M A、 A,、 A" D、 D,、 D" E、 E’、 E" G、 G,、 G" η、 m、 P、q
    及下標各自定義如下: 係相同或不同且文A y ^ 且各自獨立地為Si或Ge, 係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獨立地為CH或N, 係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獨立地為CH或N, 係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獨立地為CH或N, 係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獨立地為CH或N, 係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獨立地為選自〇至2 範圍之整數, 係選自1至(4+11.2)範圍之整數, 係選自1至(4+m.2)範圍之整數, 係選自1至(4+ρ·2)範圍之整數, 係選自1至(4+ς·2)範圍之整數, 129870.doc 200909525 w、x、γ、z係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獨立地為鹵素、硝 基、經基、氰基、胺基、(^-020-炫基、 C2-C2。-烯基、C2-C2Q-快基、C3-C15-環 烧基、芳基、雜環、CrC^o-烧氧基、芳 氧基、C1-C4-二烧基胺基、C3-C6-環燒 基胺基、C02M、S03M、CVC4-二烧基 胺磺醯基, R 1 R6
    係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獨立地為 基-、C2-C2G-浠基-、C2-C2〇-炔基-、c3-c15-環烧基-、芳基-、芳基烧基_、Cj_ C20-烷氧基-、CVC20-烷硫基-、芳氧基· 、三烷基矽烷氧基-、co2m、so3m、 經CVC4-三烷基銨-取代之CrCw烷 基, Μ 係氫、驗金屬, 其中該等取代基Rl至R6、w、X、Υ或Ζ各自可在任一位 置由一或多個雜原子來間隔,其中該等雜原子數不超過 10,軟佳不超過8,甚至更佳不超過5,且尤佳不超過 3 ’及/或在各情況下可在任一位置經Ci_c2Q·烷基、 C2〇-烷氧基、芳基、芳氧基、雜環、雜原子、NR2(其中 R=氫、CVC20-烷基)、s〇3m、c〇2M或鹵素取代,但不 超過5次’較佳不超過4次,且更佳不超過3次,其中該 等取代基同樣可經上述基團取代不超過2次,較佳不超 過1次, 129870.doc 200909525 該方法係藉由使通式(π)化合物
    L ' L,係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獨立地為Cl或OH,在 a.氯化合物Cl-MWk3、C1-M3R4R1R6,條件為L及 L’二者不同時為〇H,或 b·經基化合物 HO-M2R丨R2R3、h〇-M3R4R1R_6 存在下反應來達成。 2.如吻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等下標n、m、p及q皆等於〇 皆等於1。 ' < 3·如請求項1或2之方法,其中該等符號A、A,、A"、D、 D'、D”、E、E,、E"及 G、G,、G” 皆為 CH。 4·如凊求項1或2之方法,其中該等符號M1、M2&M3比氣 Si。 白马 129870.doc 1 .如凊求項1或2之方法,其中該反應係在溶劑中進行。 200909525 6. 如請求項1或2之方法,其中該反應係在鹼或鹼與水之混 合物的存在下進行。 7. 如請求項1或2之方法,其中該反應係在相轉移觸媒的存 在下進行’其中,在與氣化合物C1-mW2R3、〇 M R R5r6反應之情況下’ L及l'二者亦可同時為。 8. 一種製備如請求項1中所定義之通式(II)化合物之方法, 其中該等符號及下標各自如請求項1中所定義,該方法 係藉由使通式(III a)至(III d)化合物反應
    (Y) <IJI b)
    而未分離化合物(III a)至(in 成0 d)之異吲哚琳衍生物來達 所定義之通式(η)化合物
    該方法i 如請求項8之製備如請求項1中 之方法,其 義,該方生/ 129870.doc 200909525 (in d)化合物反應來達成,其包含以下步驟(a)_(d): (a) 將通式(III a)至(1„句化合物溶解於溶劑中, (b) 使該等來自⑷之經溶解化合物在氨及強驗的存在 下反應, ⑷使該來自(a)之溶劑與另-溶劑交換,而無移出及/ 或處理步驟(b)中形成之化合物, ci4反應。 m、p及q皆等於 (d)使該等來自(c)之經溶解化合物與Μι 10.如請求項8或9之方法,其中該等下標n、
    〇或皆等於1。 11.如請求項8或9之方法,其中 、D”、E、E1、E”及 G、G'、G” 皆為 CH D, 12.如請求項8或9之方法,其中M1係Si 13\一種如請求項1中所定義之通式⑴化合物作為液體之標 §己之用途,其中該等符號及下標各自如上述請求 所定義,
    (A)且若 A、A·、a G"皆為CH且 E"、G、G'、 n、m、p、q皆等於0或1且 該液體為油或礦物油且 M1 係 Si, 則取代基mR3並非同時皆為C1_C 烷氧基或芳氡& 6 1_C20' Μ基,且取代基r^r6並非同時皆為k 2〇、元土、C丨-Cm-烷氧基或芳氧基; G、G, (B)且若 A、A’、A"、D、D,、d"、e、e、η. 129870.doc 200909525 G"皆為CH且 n、m、p、q皆等於1且 M1至M3 各自為Si, 則R1至R6係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獨立地為c2_C20_炔 基-、C3-C15-環烷基-、芳基_、芳氧基·、 二烧基石夕烧氧基-或經C丨-C4-三烧基錢取 代之Ci-C2G-院基。 14·如請求項13之用途’其中該等符號及下標各自定義如 下: m R1 至 R( 且 P、q 係各自等於〇, Z係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獨立地為Ci_Ct烷 基' Cl_C20_烷氧基、芳氧基、c3-c6-環烷 基胺基、五-或六員飽和含氮環系統,其 經由環氮原子相連且其亦可包含另一或 兩個氮原子或包含另一個氧或硫原子, 係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獨立地為Cl-C2。-烷 基、芳基、院氧基、芳氧基, G、G1 G”皆 若 A、A’、A”、D、D,、D”、E、ε·、E, 為CH且該液體為油或蹲物油且 M1 係 Si, 則取代基R1至R3並非同時皆為 基或芳氧基,且取代基hR6並二二、氧 基、C,-C20-燒氧基或芳氧基。 ,WCA『燒 129870.doc 200909525 15.如睛求項13之用途,其中該等符號及下標各自定義如 下: n'm、P、q 係各自等於1, W、X、Y、Z係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獨立地為匕弋2〇_烷
    基、Ci-Cw烷氧基、芳氧基、C3_C6_環烷 基胺基、五-或六員飽和含氮環系統,其 經由%氮原子相連且其亦可包含另一或 1 6 兩個氮原子或包含另一個氧或硫原子, Rl至R6 係相m同且各自獨立地為Cl-C2。-烧 基、芳基、Ci-c2〇_貌氧基m,
    若 A、A'、A”、D、D'、D,' 為CH且 該液體為油或礦物油且 M1 係 Si, E、Ε· Ε”、G、G'、G"皆 則取代基R1至R3並非同時皆為C 基或芳氧基,且取代基R4至R6 基、C1-C20-炫氧基或芳氧基, 且 丨-C20-烷基、c]_C2〇_烷氧 並非同時皆為C1-C20_烷 若 A、A'、A”、D、D'、D”、E、E, 為CH且 E"、G、G'、G"皆 M1 至 M3 則R1至R6 各自為Si, 係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獨 基。 立地為芳基或芳氧 129870.doc 200909525 16. —種包含至少一種如請求項13至15中任一項所定義之通 式(I)化合物作為標記之液體。 17 · —種檢測液體中之標記之方法,該等液體包含至少一種 如請求項13至15中任一項所定義之通式⑴化合物,該化 合物之量在以適宜波長之輻射輻照後足以誘發可檢測螢 光,其中 a) 用波長為600至1 〇〇〇 nm之電磁輻射輻照該液體,且 b) 以一用於檢測600至1200 nm範圍内之轄射之器件檢測 所誘發之螢光輻射。 1 8. —種檢測液體中之標記之方法,該等液體包含至少一種 如請求項13至15中任一項所定義之通式⑴化合物,該化 合物之量在以適宜波長之輻射輻照後足以誘發可檢測吸 收,其中 a) 用波長為600至1〇〇〇 nm之電磁輻射輻照該液體,且 b) 以一用於檢測600至1000 nm範圍内之輻射之器件檢測 對a)中輻射之吸收。 C./ 19. 一種鑑定液體之方法’該等液體包含至少一種如請求項 13至15中任一項所定義之通式⑴化合物,該化合物之量 在以適宜波長之輻射輻照後足以誘發可檢測螢光,其中 a) 用波長為600至1000 nm之電磁輻射輻照該液體,且 b) 用檢測輻射之器件檢測對a)中電磁賴射之吸收,且 c) 以一用於檢測600至1200 nm範圍内之輻射之器件檢測 所誘發之螢光輻射,且 d) 藉由在b)中吸收及/或c)中螢光之幫助鑑定該液體,且 129870.doc - « - 200909525 e)藉由c)中螢光輻射之幫助確定該液體中該通式(I)化合 物之濃度。 20. —種式(la’)化合物
    〇 Si(正丁基)3
    0 XSi(正己基)3 (la1) 〇 21. —種式(lb')化合物
    (ib_) 22. —種式(Ic·)化合物,其中RkRkRLRk甲基、異丙基 129870.doc -9- 200909525
    23. —種式(Id,)化合物,其中R’=OH、〇-Si(正丁基)3
    129870.doc 10- 200909525 七、指定代表圖: (一) 本案指定代表圖為:(無) (二) 本代表圖之元件符號簡單說明: 八、本案若有化學式時,請揭示最能顯示發明特徵的化學式:
    /1 /V 129870.doc -6·
TW097112382A 2007-04-05 2008-04-03 Preparation of silicon phthalocyanines and germanium phthalocyanines and related substances TW200909525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7105776 2007-04-0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09525A true TW200909525A (en) 2009-03-01

Family

ID=397690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12382A TW200909525A (en) 2007-04-05 2008-04-03 Preparation of silicon phthalocyanines and germanium phthalocyanines and related substances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113767A1 (zh)
EP (1) EP2134792A2 (zh)
JP (1) JP2010523751A (zh)
KR (1) KR20100009566A (zh)
CN (1) CN101668818A (zh)
AR (1) AR065957A1 (zh)
BR (1) BRPI0810076A2 (zh)
CL (1) CL2008000992A1 (zh)
PE (1) PE20090285A1 (zh)
RU (1) RU2009140324A (zh)
TW (1) TW200909525A (zh)
WO (1) WO2008122531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FI20110166A1 (it) * 2011-08-05 2013-02-06 Molteni & C Nuovi fotosensibilizzanti ad uso terapeutico.
AU2014280335B2 (en) 2013-06-13 2018-03-22 Basf Se Detector for optically detecting an orientation of at least one object
CN109521397B (zh) 2013-06-13 2023-03-28 巴斯夫欧洲公司 用于光学地检测至少一个对象的检测器
CN106463623A (zh) 2014-05-07 2017-02-22 沙特基础工业全球技术公司 在本体异质结光敏层p/n结的添加剂结晶
CN106662636B (zh) 2014-07-08 2020-12-25 巴斯夫欧洲公司 用于确定至少一个对象的位置的检测器
EP3230841B1 (en) 2014-12-09 2019-07-03 Basf Se Optical detector
JP6841769B2 (ja) 2015-01-30 2021-03-10 トリナミクス ゲゼルシャフト ミット ベシュレンクテル ハフツング 少なくとも1個の物体を光学的に検出する検出器
US10955936B2 (en) 2015-07-17 2021-03-23 Trinamix Gmbh Detector for optically detecting at least one object
US20170042989A1 (en) * 2015-08-12 2017-02-16 Rosalind Franklin University Of Medicine And Science Photosensitized trypanosomatids and vaccine compositions thereof
KR102539263B1 (ko) 2015-09-14 2023-06-05 트리나미엑스 게엠베하 적어도 하나의 물체의 적어도 하나의 이미지를 기록하는 카메라
KR20180086198A (ko) 2015-11-25 2018-07-30 트리나미엑스 게엠베하 적어도 하나의 물체를 광학적으로 검출하기 위한 검출기
US10070648B2 (en) 2016-04-15 2018-09-11 Rosalind Franklin University Of Medicine And Science Photodynamic insecticides
JP2019523562A (ja) 2016-07-29 2019-08-22 トリナミクス ゲゼルシャフト ミット ベシュレンクテル ハフツング 光学的検出のための光センサおよび検出器
KR102575104B1 (ko) 2016-10-25 2023-09-07 트리나미엑스 게엠베하 집적 필터를 가진 적외선 광학 검출기
JP7241684B2 (ja) 2016-10-25 2023-03-17 トリナミクス ゲゼルシャフト ミット ベシュレンクテル ハフツング 少なくとも1個の対象物の光学的な検出のための検出器
US11415661B2 (en) 2016-11-17 2022-08-16 Trinamix Gmbh Detector for optically detecting at least one object
US11860292B2 (en) 2016-11-17 2024-01-02 Trinamix Gmbh Detector and methods for authenticating at least one object
WO2018096083A1 (en) 2016-11-25 2018-05-31 Trinamix Gmbh Optical detector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ptical waveguide
US11060922B2 (en) 2017-04-20 2021-07-13 Trinamix Gmbh Optical detector
KR20230117645A (ko) 2017-04-26 2023-08-08 오티아이 루미오닉스 인크. 표면의 코팅을 패턴화하는 방법 및 패턴화된 코팅을포함하는 장치
JP7237024B2 (ja) 2017-06-26 2023-03-10 トリナミクス ゲゼルシャフト ミット ベシュレンクテル ハフツング 少なくとも1つの物体の位置を決定するための検出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94536A (en) * 1961-01-03 1963-06-18 Malcolm E Kenney Silicon phthalocyanines
US3509146A (en) * 1967-07-03 1970-04-28 Xerox Corp Process of preparing phthalocyanine and heterocyclic analogues
US4622179A (en) * 1983-07-19 1986-11-11 Yamamoto Kagaku Gosei Co., Ltd. Naphthalocyanine compounds
GB8415218D0 (en) * 1984-06-14 1984-07-18 Lucas Ind Plc Fuel injector
DE3783529T2 (de) * 1986-07-23 1993-05-13 Hitachi Chemical Co Ltd Optisches aufzeichnungsmedium.
DE3810956A1 (de) * 1988-03-31 1989-10-12 Basf Ag Neue siliciumnaphthalocyanine sowie duenne strahlungsempfindliche beschichtungsfilme, die diese verbindungen enthalten
DE3830041A1 (de) * 1988-09-03 1990-03-08 Basf Ag Siliciumnaphthalocyanine mit ungesaettigten liganden sowie duenne strahlungsempfindliche beschichtungsfilme
DE4224301A1 (de) * 1992-07-23 1994-01-27 Basf Ag Verwendung von im IR-Bereich absorbierenden Verbindungen als Markierungsmittel für Flüssigkeiten
DE4243776A1 (de) * 1992-12-23 1994-06-30 Basf Ag Verwendung von im IR-Bereich fluoreszierenden Verbindungen als Markierungsmittel für Flüssigkeiten
DE4243774A1 (de) * 1992-12-23 1994-06-30 Basf Ag Verfahren zur Detektion von Markierstoffen in Flüssigkeiten
MX9304188A (es) * 1992-07-23 1994-03-31 Basf Ag Uso de compuestos absorbentes y/o fluorescentes enla region infrarroja como marcadores para liquidos.
JPH07257037A (ja) * 1994-03-23 1995-10-09 Hitachi Chem Co Ltd 高密度光記録媒体
US5576453A (en) * 1994-07-18 1996-11-19 Es Industries Stable, sterically-protected, bonded phase silicas prepared from bifunctional silanes
US5525516B1 (en) * 1994-09-30 1999-11-09 Eastman Chem Co Method for tagging petroleum products
US5872248A (en) * 1997-03-28 1999-02-16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Methods for inserting silicon into phthalocyanines and naphthalocyanines
DE19721399A1 (de) * 1997-05-22 1998-11-26 Basf Ag Phthalocyanine und ihre Verwendung als Markierungsmittel
EP1305632B1 (en) * 2000-05-04 2011-07-27 Siemens Healthcare Diagnostics Products GmbH Methods for detection of multiple analytes
WO2008074709A1 (de) * 2006-12-20 2008-06-26 Basf Se Anthrachinonderivate als markierstoffe für flüssigkeite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00009566A (ko) 2010-01-27
CN101668818A (zh) 2010-03-10
EP2134792A2 (de) 2009-12-23
WO2008122531A3 (de) 2009-07-30
JP2010523751A (ja) 2010-07-15
RU2009140324A (ru) 2011-05-10
WO2008122531A2 (de) 2008-10-16
CL2008000992A1 (es) 2009-03-27
AR065957A1 (es) 2009-07-15
PE20090285A1 (es) 2009-03-27
BRPI0810076A2 (pt) 2014-10-21
US20100113767A1 (en) 2010-05-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909525A (en) Preparation of silicon phthalocyanines and germanium phthalocyanines and related substances
Griesbeck et al. Optimization of Aqueous Stability versus π‐Conjugation in Tetracationic Bis (triarylborane) Chromophores: Applications in Live‐Cell Fluorescence Imaging
Carletta et al. Halogen‐Bond Effects on the Thermo‐and Photochromic Behaviour of Anil‐Based Molecular Co‐crystals
Pais et al. Strongly Emissive and Photostable Four‐Coordinate Organoboron N, C Chelates and Their Use in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Li et al. Luminescent zinc (II) complexes of fluorinated benzothiazol-2-yl substituted phenoxide and enolate ligands
JP2003213278A (ja) アントラキノンを用いた炭化水素のマーキング方法
Panunzi et al. Photophysical Properties of Luminescent Zinc (II)‒Pyridinyloxadiazole Complexes and their Glassy Self‐Assembly Networks
Pucci et al. Silver coordination complexes as room‐temperature multifunctional materials
US6852249B2 (en) Prismatic supramolecules
Matsumoto et al. Development of Turn-On Probes for Acids Triggered by Aromaticity Enhancement Using Tricyclic Amidine Derivatives
Wang et al. Tetraphenylethene-containing cruciform luminophores with 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and mechanoresponsive behavior
Yoshida et al. Mechano-and Thermo-Responsive Luminescence of Crystalline Thienylbenzothiadiazole Derivatives: Stepwise Hypsochromic Switching of Near-Infrared Emission
Sonina et al. Crystal packing control of a trifluoromethyl-substituted furan/phenylene co-oligomer
Strelnik et al. Emission and Luminescent Vapochromism Control of Octahedral Cu4I4 Complexes by Conformationally Restricted P, N Ligands
Schillmöller et al. Analysis of Solid‐State Luminescence Emission Amplification at Substituted Anthracenes by Host–Guest Complex Formation
Lei et al. Luminescent mesogenic borondifluoride complexes with the Schiff bases containing salicylideneamines and β-enaminoketones core systems
Ilkun et al. Benz (2-heteroaryl) cyanoximes and their Tl (i) complexes: new room temperature blue emitters
Mani et al. Fluorescence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organic salt 2-chloro-4-nitrobenzoate–3-ammonium-phenol
Pucci et al. Induction of Columnar Mesomorphism in Tetracoordinated Ionic Silver (I) Complexes Based on Chelate 4, 4'‐Disubstituted 2, 2'‐Bipyridines
Ma et al. Organic Fluorescent Molecule with High Solid State Luminescent Efficiency and Protonation Stimuli‐response
Liu et al. Photoactive Ternary Lanthanide‐Centered Hybrids with Schiff‐Base Functionalized Polysilsesquioxane Bridges and N‐Heterocyclic Ligands
TW200838849A (en) Anthraquinone derivatives as markers for liquids
Zhivonitko et al. New Polysulfur‐Nitrogen Heterocycles by Thermolysis of 1, 3λ4δ2, 2, 4‐Benzodithiadiazines in the Hydrocarbon and Fluorocarbon Series
EP3590919B1 (en) Enamine compound and use thereof
Liu et al. Synthesis, Structures, and Luminescent Properties of d10 Group 12 Metal Complexes with Substituted 2, 2′‐Bipyridine Liga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