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909090A - Electro-optical device, metal frame for electro-optical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electro-optical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metal frame for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 Google Patents

Electro-optical device, metal frame for electro-optical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electro-optical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metal frame for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909090A
TW200909090A TW097123736A TW97123736A TW200909090A TW 200909090 A TW200909090 A TW 200909090A TW 097123736 A TW097123736 A TW 097123736A TW 97123736 A TW97123736 A TW 97123736A TW 200909090 A TW200909090 A TW 20090909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frame
side wall
mold
corner
form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237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330558B (zh
Inventor
Daisuke Nakanishi
Yasunori Onishi
Naruo Hashino
Original Assignee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 filed Critical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9090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090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305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3055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1/00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 G02F2201/50Protective arrangements
    • G02F2201/503Arrangements improving the resistance to shock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Description

200909090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光電裝置、光電裝置用金屬框、光電裝 置用金屬框之製造方法以及電子機器。 【先前技術】 關於使用金屬框所製作出之光電裝置,專利文獻1揭 示一種顯示裝置。在該顯示裝置中,是透過樹脂框將顯示 面板收容於金屬框的內部。金屬框主要是用來提高耐荷重 強度,其側面是彎折成和底面垂直。 在顯示裝置以外的技術領域,以下的技術揭示用來補 強金屬製箱體的構造。亦即,專利文獻2揭示,將鋼材端 部彎折成彎折部分的內面壁彼此接觸(以下稱摺邊 (hemming)構造);專利文獻3揭示,藉由抽拉(drawing)加 工來形成箱體角部的構造。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4-24 0329公報(第4頁,第2圖)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昭56-0 1 5 1 07號公報(第2頁,第9 圖、第1 0圖)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平6-136910號公報(第2〜3頁,第 1圖、第4圖) 【發明內容】 在液晶裝置、EL裝置等的平面型顯示裝置,要求包 含金屬框之模組整體的厚度薄型化。爲了將模組整體的厚 -5- 200909090 度薄型化,若將待彎折的金屬框的側壁高度降低,可能會 影響金屬框的強度,起因於金屬框的變形,液晶面板、 EL面板等的顯示面板可能發生裂痕。 又在液晶裝置、EL裝置等的平面型顯示裝置,由於 是將非常薄的平面型的顯示面板組裝於金屬框的內側之大 致全面,若在金屬框的任一方向發生變形,也會對顯示框 施加應力,而導致裂痕的產生。 本發明係有鑑於上述問題點而構成者,其目的是爲了 提供一種可保持充分的機械強度且能形成十分薄之光電裝 置用金屬框以及光電裝置。又本發明的目的是爲了提供一 種可高效率地製造出薄且具有充分的機械強度的光電裝置 用金屬框之光電裝置用金屬框之製造方法以及光電裝置之 製造方法。 本發明之光電裝置,其特徵在於:係具有光電面板和 收容該光電面板的金屬框;該金屬框具備複數個側壁以及 設於該側壁之間的角部;至少1個前述側壁的至少一部分 的前端具有彎折成內面彼此相對向的構造之彎折部,和具 有前述彎折部的側壁相鄰之至少1個前述角部是形成無接 縫的彎曲形狀。光電面板,是藉由控制電輸入來改變顯示 狀態(利用光進行顯示)之電子元件。作爲這種光電面板, 可以是顯示裝置(例如液晶裝置、有機EL裝置、電漿顯示 裝置等)的構成要素之顯示面板。 在本發明的光電裝置,用來收容該光電面板之金屬框 ,由於至少1個側壁的至少一部分的前端部分具有彎折部 -6 - 200909090 ’可增強側壁的強度。又包含具有前述彎折部的側壁之側 壁彼此連接成無接縫的彎曲形狀,因此各彎折部的強度所 組合成的強度可成爲金屬框的強度,而將金屬框的強度顯 著提高。因此,即使金屬框的厚度變薄仍能保持充分的機 械強度。因此,本發明之金屬框儘管厚度薄但具有高強度 ’即使是光電面板薄型化的情形,仍可藉由金屬框來讓該 光電面板能承受外部應力和機械負荷。 在上述光電裝置,前述彎折部,可向金屬框的內側彎 折。藉由使彎折部、以及彎折後的前端位於金屬框的內側 ,能將光電裝置的外形設計成較小,且能形成外形美觀的 光電裝置。光電裝置的構造可以是,在金屬框的內側組裝 樹脂等的框,而在該樹脂框組裝液晶面板、或EL面板等 的平面型的顯示面板。這時,可利用朝金屬框內側彎折的 彎折部的前端來進行樹脂等的框之定位。當然,也能在金 屬框的外側配置樹脂等構成的框,這時,可將彎折部朝金 屬框的外側彎折,而利用彎折部的前端來將設於金屬框外 側之樹脂框施以定位固定。 此外,在本發明之光電裝置較佳爲,收容前述光電面 板之前述無接縫的彎曲形狀的角部,係將平板金屬抽拉加 工而形成出。抽拉加工,係將平板狀的金屬材料在局部壓 縮的狀態下變形成期望形狀的加工方法。由於壓縮後的金 屬材料的機械強度變大’藉由抽拉加工所形成的角部強度 會比平板狀態的金屬材料更強。依據本發明的態樣,利用 具有彎折部的側壁和抽拉加工所形成的角部之協同動作, 200909090 可進一步增強金屬框的機械強度。 在本發明之光電裝置,前述金屬框,可以進一步具有 平面形狀呈矩形(例如長方形或正方形)的底部者,具有前 述彎折部之側壁可設於前述底部的4邊。若將具有彎折部 的側壁設於底部的4邊,金屬框的強度會更強。這時,可 在4個側壁之間的4處都藉由抽拉加工來形成前述角部,藉 此可進一步增強金屬框的強度。 此外也可以是,前述複數個側壁設於前述底部的4邊 ,前述4邊中至少3邊的側部具有彎折部,前述4邊中至少1 邊的側壁在中間部具有缺口,在形成於前述4邊的側壁間 的4處分別設置前述角部。若某些邊的側壁在中間部具有 缺口,透過該缺口,可將收容於金屬框之光電面板上所組 裝的配線基板之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可撓性印 刷電路)基板等導出。然而,雖然在中間部設有缺口的邊 會降低金屬框的強度,但只要在該邊的兩端用抽拉加工來 形成角部,即可儘量抑制強度的降低。 此外,本發明的光電裝置較佳爲,前述金屬框,在前 述彎折部和前述角部之間的側壁的前端,設有缺口部。若 在前述彎折部和前述角部之間的側壁的前端設置缺口部, 利用缺口部可將形成彎折部時的應力分散,而降低傳遞應 力對角部的影響。又利用缺口部可將形成角部時的應力分 散,而降低傳遞應力對彎折部的影響。又藉由形成缺口部 ,可讓形成有彎折部的側壁高度和角部的高度相同。 另外,在本發明的光電裝置,前述彎折部之內面彼此 -8- 200909090 互相接觸。 此外’本發明的光電裝置用金屬框,其特徵在於:係 具有複數個側壁、以及設於該側壁間之角部;至少丨個前 述側壁的至少一部分的前端,具有向內側彎折成內面彼此 相對向的構造之彎折部’至少1個前述角部是形成無接縫 的彎曲形狀。 本發明之光電裝置用金屬框’例如可作爲用來收容並 保護電子元件之框,或作爲將複數個電子元件集中收容的 框。作爲電子元件,是包括:用來構成液晶裝置、有機 EL裝置、電槳顯不裝置等的平面顯示裝置之各種元件。 本發明的金屬框,係由底部、側壁及角部所構成之箱型、 盤型或碟型的容器。 本發明之光電裝置用金屬框,由於在至少1個側壁的 至少一部分的前端部具有彎折部,可增強側壁的強度。又 包含具有前述彎折部的側壁之側壁彼此是連接成無接縫的 彎曲形狀,因此各彎折部的強度所組合成的強度可成爲金 屬框的強度’而將金屬框的強度顯著提高。因此,即使金 屬框的厚度變薄仍能保持充分的機械強度。 此外,本發明的光電裝置之製造方法,係具備:用來 形成具備複數個側壁及設於該側壁之間的角部之金屬框的 金屬框形成步驟、用來在前述金屬框收容光電面板之光電 面板收容步驟;前述金屬框形成步驟係包括:彎折加工步 驟’係將彎折部(將平板以內面彼此相對向的方式彎折而 構成)形成於至少1個構成前述側壁的區域的至少一部分的 200909090 前端;以及側壁暨角部形成步驟,係將構成前述複數個 壁的區域,藉由以前述彎折後的區域位於內側的方式進 彎曲之彎曲加工來形成,且將前述角部藉由抽拉加工來 成。前述側壁暨角部形成步驟,係使用配置於前述平板 構成金屬框內部的區域之內部模具、以及配置於構成金 框外部的區域之外部模具來進行;前述內部模具,係具 對應於構成前述角部的區域而配置之可動模具;該可動 具是由:具備形成前述角部的形狀之中間部、以及從該 間部朝互相垂直的方向延伸之一對的分支部所形成。前 可動模具可朝擴開方向及收縮方向移動,用來形成前述 壁之彎曲加工及用來形成前述角部之抽拉加工,是以前 可動模具在前述金屬框的內部擴開的狀態來進行;將前 內部模具拔出前述金屬框的外部之步驟,是以前述可動 具在前述金屬框的內部收縮的狀態利用前述內部模具和 述外部模具的協同動作來進行。 依據前述構成之光電裝置之製造方法,可正確地製 出具有複數個側壁(具備彎折部)和設於該等側壁之間的 部之金屬框。而且,該等的側壁及角部,可在單一步驟 側壁暨角部形成步驟同時形成出。因此,能以很少的步 、短時間且低成本來製造出雖薄但強度非常強的金屬捱 另外’在本發明的光電裝置之製造方法較佳爲,在 鄰的一對前述可動模具的分支部之間,設置可讓該一對 動模具朝收縮方向移動的空間。該空間宜設置在,比前 金屬框的側壁的中央部更靠近任一前述角部的位置。由 側 行 形 的 屬 有 模 中 述 側 述 述 模 刖 造 角 之 驟 0 相 可 述 於 -10- 200909090 相鄰接的可動模具之間所形成的空間是模具不存在的部分 ,與該空間對應的側壁部分,加工後的尺寸精度可能變差 。若將該部分設置成對應於各側壁的中央部分,由於離強 度高的角部遠,金屬框整體的強度可能降低;另一方面, 若將該部分設置在偏離側壁的中央部分的位置,亦即設置 成靠近任一角部(強度高的部分)的位置,則能抑制金屬框 整體的強度降低。因此,設置在複數個可動模具之間的空 間較佳爲,設置在比金屬框的側壁的中央部更靠近任一角 部的位置。 又,本發明的光電裝置之製造方法較佳爲,在相鄰接 的一對前述可動模具的分支部之間,設置可讓該一對可動 模具朝收縮方向移動的空間。該空間宜設置在,對應於前 述金屬框的側壁中尺寸精度的容許誤差大的部分。由於相 鄰接的可動模具之間所形成的空間是模具不存在的部分, 與該空間對應的側壁部分,加工後的尺寸精度可能變差。 金屬框中那個部分的尺寸精度的容許誤差大或小,是根據 金屬框本身的形狀、收容於金屬框內之電子元件的形狀等 來決定。例如,金屬框的側壁和收容物的間隙不得不設計 成非常狹窄的部位,由於尺寸精度的容許誤差小,宜避免 在對應於此部分的位置設置上述空間。 此外,本發明的光電裝置之製造方法較佳爲,前述內 部模具’進一步具有:當前述可動模具爲擴開狀態時可塡 滿相鄰接的可動模具之間的輔助模具。又較佳爲,該輔助 模具可朝擴開方向及收縮方向移動。用來形成前述側壁之 -11 - 彎曲 模具 模具 前述 存在 側壁 發明 輔助 止部 動模 又較 收縮 實且 之本 前述 縮方 前述 構造 工位 備· 200909090 加工及用來形成前述角部之抽拉加工,是以前述輔 在前述金屬框的內部擴開的狀態來進行;將前述內 拔出前述金屬框的外部之步驟,是以前述輔助模具 金屬框的內部收縮的狀態來進行。 如上所述,相鄰接的可動模具之間所形成的空間是 模具的部分,若不採取任何的對策,對應於該空間 部分在加工後的尺寸精度可能變差。相對於此,如 態樣所述用輔助模具來塡滿可動模具的空間,藉由 模具可正確地進行用來形成側壁之彎曲加工,而能 分側壁的尺寸精度變差。 此外,本發明的光電裝置之製造方法較佳爲,前述 具係藉由彈力朝前述擴開方向或前述收縮方向彈壓 佳爲,藉由推壓構件之推壓以反抗前述彈力而朝前 方向或前述擴開方向移動。依據此構造,能簡單、 迅速地讓可動模具在加工位置和退避位置之間移動 此外,除了可動模具外,進一步設有輔助模具而構 發明的光電裝置之製造方法較佳爲,前述可動模具 輔助模具,分別藉由彈力來朝前述擴開方向或前述 向彈壓。又較佳爲,分別藉由推壓構件之推壓以反 彈力而朝前述收縮方向或前述擴開方向移動。依據 ,能簡單、確實且迅速地讓可動模具及輔助模具在 置和退避位置之間移動。 此外,本發明的光電裝置用金屬框之製造方法’係 彎折加工步驟以及側壁暨角部形成步驟;該彎折加 助 部 在 不 的 本 此 防 可 述 確 〇 成 及 收 抗 此 加 具 工 -12- 200909090 步驟,係在平板具有構成複數個側壁的區域’且將彎折部 (以內面彼此相對向的方式彎折而構成)形成在至少1個構 成該側壁的區域的至少一部分的前端;該側壁暨角部形成 步驟,係將構成前述複數個側壁的區域,藉由以前述彎折 後的區域位於內側的方式進行彎曲之彎曲加工來形成’且 將設於構成前述複數個側壁的區域之間的構成角部的區域 藉由抽拉加工來形成。該側壁暨角部形成步驟,係使用配 置於前述平板的構成金屬框內部的區域之內部模具、以及 配置於構成該金屬框外部的區域之外部模具來進行;前述 內部模具,係具有對應於構成前述角部的區域而配置之可 動模具;該可動模具是由:具備形成前述角部的形狀之中 間部、以及從該中間部朝互相垂直的方向延伸之一對的分 支部所形成。前述可動模具可朝擴開方向及收縮方向移動 ,用來形成前述側壁之彎曲加工及用來形成前述角部之抽 拉加工,是以前述可動模具在前述金屬框的內部擴開的狀 態來進行;將前述內部模具拔出前述金屬框的外部之步驟 ,是以前述可動模具在前述金屬框的內部收縮的狀態利用 前述內部模具和前述外部模具的協同動作來進行。 依據前述構成之光電裝置用金屬框之製造方法,可$ 確地製造出具有複數個側壁(具備彎折部)和設於該等側壁 之間的角部之金屬框。而且,該等的側壁及角部,可在單 一步驟之側壁暨角部形成步驟同時形成出。因此,能以很 少的步驟、短時間且低成本來製造出雖薄但強度非常強的 金屬框。 -13- 200909090 另外,在本發明的光電裝置用金屬框之製造方法較佳 爲,在相鄰的一對前述可動模具的分支部之間,設置可讓 該一對可動模具朝收縮方向移動的空間。該空間宜設置在 ,比前述金屬框的側壁的中央部更靠近任一前述角部的位 置。由於相鄰接的可動模具之間所形成的空間是模具不存 在的部分,與該空間對應的側壁部分,加工後的尺寸精度 可能變差。若將該部分設置成對應於各側壁的中央部分, 由於離強度高的角部遠,金屬框整體的強度可能降低;另 一方面,若將該部分設置在偏離側壁的中央部分的位置; 亦即設置成靠近任一角部(強度高的部分)的位置,則能抑 制金屬框整體的強度降低。因此,設置在複數個可動模具 之間的空間較佳爲,設置在比金屬框的側壁的中央部更靠 近任一角部的位置。 又,本發明的光電裝置用金屬框之製造方法較佳爲, 在相鄰接的一對前述可動模具的分支部之間,設置可讓該 一對可動模具朝收縮方向移動的空間。該空間宜設置在, 對應於前述金屬框的側壁中尺寸精度的容許誤差大的部分 。由於相鄰接的可動模具之間所形成的空間是模具不存在 的部分,與該空間對應的側壁部分,加工後的尺寸精度可 能變差。金屬框中那個部分的尺寸精度的容許誤差大或小 ,是根據金屬框本身的形狀、收容於金屬框內之電子元件 的形狀等來決定。例如,金屬框的側壁和收容物的間隙不 得不設計成非常狹窄的部位,由於尺寸精度的容許誤差小 ,宜避免在對應於此部分的位置設置上述空間。 -14- 200909090 此外,本發明的光電裝置用金屬框之製造方法較佳爲 ,前述內部模具,進一步具有:當前述可動模具爲擴開狀 態時可塡滿相鄰接的可動模具之間的輔助模具。又較佳爲 ,該輔助模具可朝擴開方向及收縮方向移動。用來形成則 述側壁之彎曲加工及用來形成前述角部之抽拉加工,是以 前述輔助模具在前述金屬框的內部擴開的狀態來進行;將 前述內部模具拔出前述金屬框的外部之步驟,是以前述輔 助模具在前述金屬框的內部收縮的狀態來進行。 如上所述,相鄰接的可動模具之間所形成的空間是不 存在模具的部分,若不採取任何的對策,對應於該空間的 側壁部分在加工後的尺寸精度可能變差。相對於此,如本 發明態樣所述用輔助模具來塡滿可動模具的空間,藉由此 輔助模具可正確地進行用來形成側壁之彎曲加工,而能防 止部分側壁的尺寸精度變差。 此外’本發明的光電裝置用金屬框之製造方法較佳爲 ,前述可動模具係藉由彈力朝前述擴開方向或前述收縮方 向彈壓,又較佳爲,藉由推壓構件之推壓以反抗前述彈力 而朝前述收縮方向或前述擴開方向移動。依據此構造,能 簡單、確實且迅速地讓可動模具在加工位置和退避位置之 間移動。 此外’除了可動模具外,進一步設有輔助模具而構成 之本發明的光電裝置用金屬框之製造方法較佳爲,前述可 動模具及前述輔助模具,分別藉由彈力來朝前述擴開方向 或前述收縮方向彈壓。又較佳爲,分別藉由推壓構件之推 -15- 200909090 壓以反抗前述彈力而朝前述收縮方向或前述擴開方向移動 。依據此構造,能簡單、確實且迅速地讓可動模具及輔助 模具在加工位置和退避位置之間移動。 再者,本發明的光電裝置用金屬框之製造裝置,係具 備:配置於金屬框(具備複數個側壁及設於該側壁間之角 部)的內部之內部模具、以及配置於前述金屬框的外部之 外部模具。前述內部模具係具有:配置成與前述角部相對 向之可動模具;該可動模具是由:具備對應於前述角部的 形狀之中間部、以及從該中間部朝互相垂直的方向延伸之 一對的分支部所形成。前述可動模具,可在擴開位置(與 前述側壁及前述角部的內周面接觸)和收縮位置(比該擴開 位置收縮的狀態)之間移動。 依據前述構成之光電裝置用金屬框之製造裝置,可正 確地製造出具有複數個側壁(具備彎折部)和設於該等側壁 之間的角部之金屬框。而且,藉由使可動模具在擴開位置 和收縮位置之間移動,可在單一步驟同時進行側壁之彎折 加工以及角部之抽拉加工。因此,能以很少的步驟、短時 間且低成本來製造出雖薄但強度非常強的金屬框。 本發明的光電裝置用金屬框之製造裝置,和上述金屬 框的製造方法同樣的,較佳爲,前述內部模具進一步具有 :當前述可動模具爲擴開狀態時可塡滿相鄰接的可動模具 之間的輔助模具。又該輔助模具較佳爲,可在擴開位置( 本身的外周面與前述可動模具的分支部的外周面一致)和 收縮位置(比該擴開位置收縮的狀態)之間移動。 -16- 200909090 本發明的電子機器,其特徵在於具備上述光電裝置。 光電裝置例如爲液晶裝置、有機EL裝置、電漿顯示裝置 等等。 本發明的光電裝置用金屬框,由於側壁的至少一部分 的前端部分具有彎折部,可增強側壁的強度。又形成有彎 折部之側壁彼此連接成無接縫的彎曲形狀,因此各彎折部 的強度所組合成的強度可成爲金屬框整體的強度,而將金 屬框整體的強度顯著提高。因此,即使金屬框的厚度變薄 仍能保持充分的機械強度。因此,具備本發明的光電裝置 用金屬框之電子機器,儘管厚度薄但具有高強度,即使是 光電裝置的光電面板薄型化的情形,仍可藉由金屬框來讓 該光電面板能承受外部應力和機械負荷。 【實施方式】 (光電裝置用金屬框之第1實施形態) 以下說明本發明的光電裝置用金屬框之一實施形態。 當然本發明並不限於定此實施形態。又在說明用的圖式中 ’爲了便於理解特徵部分,可能採用與實際不同的尺寸比 例。 第1 (a)圖係本發明的光電裝置用金屬框之一實施形態 之立體圖。第1 (b)圖係該金屬框的角部附近的放大圖。在 第Ua)圖,金屬框1係將既定厚度(例如0.1mm〜0.3mm,較 佳爲0.2mm厚)的不鏽鋼板(SUS)加工而形成出。形成金屬 框1之鋼板板厚的圖示,是比實際的情形更厚。該金屬框1 -17- 200909090 具備··長方形(矩形)的底部2、設於該底部2的4邊之側壁3 、設於該等側壁3之間的角部4。 在各側壁3的則端(圖中的上端)形成彎折部5。彎折部 5,是彎折成內面彼此接觸而形成摺邊構造。在彎折部5和 角部4之間設置缺口部分6。如此般在彎折部5和角部4之間 的側壁設置缺口部分6,利用缺口部分6可將形成彎折部5 時的應力分散,而降低傳遞應力對角部4的影響。又利用 缺口部分6可將形成角部4時的應力分散,而降低傳遞應力 對彎折部5的影響。又藉由形成缺口部分6,可讓形成有彎 折部5的側壁3高度和角部4的高度相同。彎折部5,是預先 考慮彎折量而形成較寬的側壁3部分的鋼板後,用加工機 將該彎折量彎折而形成出。藉由在側壁3的前端設置彎折 部5,可提高金屬框1的耐荷重强度(對於從上下左右方向 施加於金屬框1的荷重),並提高金屬框1的耐彎曲強度(對 施加於金屬框1的彎曲力)。 側壁3本身,是將朝底部2外側延伸且前端形成有彎折 部的平板部分,以彎折部之彎折後的區域位在內側的方式 ,藉由加工機進行大致90°彎折而形成出。側壁3的高度 L1,例如爲lmm~2mm,較佳爲1.2mm。彎折部5之彎折部 分的長度L2,例如爲0.6mm。圖示的側壁3比實際的情形 更高。 在4個側壁3各個間設置角部4。角部4是相對於底部2 以大致9 0。的角度豎設,且以和底部2正交的軸線爲中心而 彎曲成圓弧狀。圖示之角部4的曲率比實際的情形更大。 -18- 200909090 角部4係藉由抽拉加工來形成。亦即,在朝底部2的外側延 伸之平板部分的內面側’配置具有彎曲形狀(與角部4的內 面彎曲形狀一致)之內部模具;在平板部分的外面側,配 置具有彎曲形狀(與角部4的外面彎曲形狀一致)之外部模 具,使該等模具沿與底部2垂直的方向進行相對平行移動 ,利用內部模具和外部模具之協同動作,來形成出角部4 。由於是對平板形狀的鋼板實施抽拉加工來形成角部4, 角部4成爲無接縫之彎曲形狀。藉由無接縫之彎曲形狀的 角部4的作用,再配合隔著角部4而相鄰接之側壁3的彎折 部5之相互作用,能進一步提昇耐荷重強度及耐彎曲強度 〇 抽拉加工後之角部4的內周面,相較於平板狀態,其 鋼板處於收縮狀態(亦即抽拉狀態)。這種抽拉狀態,代表 鋼板的構成組織成爲高密度排列的狀態,其機械強度變強 。因此,設有抽拉加工形成的角部4之金屬框1,其耐荷重 强度(對於來自上下左右方向的荷重)高,且耐彎曲強度( 對於彎曲力)高。特別是,在本實施形態,藉由抽拉加工 來形成角部4,又在隔著角部4之側壁3的前端賦予彎折部5 ,因此金屬框1整體的強度變得非常高,即使金屬框1整體 高度低達左右(亦即厚度非常薄)’仍具有充分 的強度而足以保護收容於其內部之電子元件。 在本實施形態,具有彎折部5之4個側壁3,從底部2的 底面(圖中的背面)起算的高度是設定成全都相等。又4個 角部4的高度也設定成和側壁3的高度大致相同。然而,4 -19- 200909090 個側壁3的高度,按照需要也可以形成不同。例如’讓1個 側壁3比另外3個側壁3低或高。也能將4個側壁3分成2群’ 讓1群的高度比另1群的高度低或高。也能使4個側壁3各個 形成不同高度。在本實施形態,並不限於此’前端賦予寶 折部之平板部分,其彎折部之彎折後的區域也可以是在外
[光電裝置用金屬框之第2實施形態] 第2圖係顯示本發明的光電裝置用金屬框之另一實施 形態。在第2圖中’與第1圖相同的符號代表相同的構件’ 而省略該等構件的說明。金屬框2 1和第1圖所示的金屬框1 之不同點在於,設於底部2的4邊的側壁3中’對應於前側 的短邊之側壁3,在前端部未賦予彎折部5,且在中間部設 有缺口 1 1。對應於剩下的3邊之側壁3的前端部設有彎折部 5。又在設於底部2的4邊之側壁3之間的4處分別設有角部4 。亦即,在設有缺口 1 1之側壁3的兩側也設有角部4 ° 本實施形態之缺口 1 1的深度和側壁3的高度大致相同 ,是在底部2的上方區域直接形成缺口 11。然而’缺口 的深度可按照需要來設定成適當的尺寸。當缺口 11深度設 定成比其他邊的側壁3高度低(亦即淺)的情形’變成在該 缺口 1 1和底部2之間設置高度較低的側壁3。 具備缺口 11的金屬框21,係適用於所收容的電子元件 和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可撓性印刷電路)基板連 接的情形。在該電子元件收容於金屬框2 1內部的狀態下’ -20- 200909090 將連接於該電子元件之FPC基板透過缺口 1 1拉到外部’ 如此不須對FPC基板施加無謂的負荷即可順利地將其拉 到外部。 在本實施形態,在金屬框2 1之3個側壁3的前端設置彎 折部5,又在4個側壁3之間都藉由抽拉加工來形成角部4。 亦即,在設有缺口 1 U未設置彎折部5)之側壁3的兩端也藉 由抽拉加工來形成角部4。用來形成彎折部5和角部4的方 法,和製造第1圖之金屬框1的情形相同。在本實施形態, 在未設彎折部5的部分,金屬框2 1的機械強度可能會降低 。然而,由於在未設置彎折部5之邊部分的兩端是藉由抽 拉加工來形成角部4,故能儘量抑制機械強度的降低。在 本實施形態也是,前端賦予彎折部之平板部分,其彎折部 之彎折後的區域也可以是在外側。 [光電裝置用金屬框之製造方法以及製造裝置之第1實施形 態] 接著說明,用來製造第1圖所示的光電裝置用金屬框1 之製造方法,以及用來實現該製造方法之製造裝置。 第3圖係顯不本實施形態的光電裝置用金屬框的製造 方法之步驟圖。第4圖〜第6圖係顯示SUS鋼材迄形成金屬 框爲止的過程。第4圖顯示鋼板的展開狀態,第5圖顯示形 成彎折部後的狀態,第6圖顯示金屬框完成狀態。在第4圖 及第6圖中,(a)爲俯視圖,(b)及(c)爲側視圖。在第5圖中 ,〇 )爲俯視圖,(b )及(c )爲側面截面圖。 -21 - 200909090 本實施形態的光電裝置用金屬框之製造方法,如第3 圖所示係具備:彎折加工步驟P1、以及接下來的側壁暨 角部形成步驟P2。在彎折加工步驟P 1,係供應如第4圖 (a)~(c)所示之平板狀的SUS鋼板7。鋼板7當中,用鏈線 圍繞之符號2代表的部分,係相當於第1(a)圖的底部2的部 分。符號8,是進行彎折加工而成爲第1 (a)圖的側壁的部 分。符號9,是進行抽拉加工而成爲第1 (a)圖的角部4的部 分。符號1 0,是相當於第1 (a)圖的彎折部5的彎折量的部 分。在圖中,角部對應部分9的前端雖是畫成90。的直角狀 ’但實際上,爲了使抽拉加工後之角部4的上端儘量形成 水平,是形成直角形狀以外之適當的形狀。 在彎折加工步驟P1,將第4(a)圖的彎折量1〇朝鋼板10 的一主面側彎折’如第5 (a)〜(c)圖所示般彎折成內面彼此 接觸的彎折部。接著進行側壁暨角部形成步驟P2。在步 驟P 2 ’例如是使用第7圖及第8圖所示的內部模具1 2及外 部模具1 3來進行。內部模具1 2係具備:沿金屬框的底部2 的外緣線配置之4個可動模具1 4、用來賦予該等可動模具 I4彈力之彈力賦予機構15(參照第8圖)、用來推壓可動模 具14之推壓構件16(參照第7圖)。 關於彈力賦予機構1 5,在第8圖雖示意顯示彈簧的情 形,但能按照實際的需要而採用適當的構造。然而,基本 上’彈力賦予機構1 5係賦予:使4個可動模具1 4分別向內 側平行移動而使其等朝中心部分收縮之彈力(例如彈簧力) 。可動模具14係具備:具有彎曲形狀(與第1(a)圖的角部* -22- 200909090 的內周面的彎曲形狀一致)之中間部14a、從中間部14a朝 互相垂直的方向延伸之一對分支部14b。一對分支部14b、 14b的長度稍有不同,因此可動模具14是形成大致L字形 。在相鄰接的一對可動模具1 4的分支部1 4b之間設置空間 \Ί。 這些空間1 7,是在可動模具1 4朝內部中心收縮時容許 各可動模具1 4移動的空間。這些空間1 7相對於側壁3的位 置,並不限於特別的位置,可設在對應於側壁3的中央部 分的位置,也能設在偏離中心部分而靠近任一個可動模具 1 4的位置。這些空間1 7的設置位置是模具不存在的部分, 因此在藉由彎曲加工來從鋼板形成側壁3時,與空間1 7對 應的側壁3部分的彎曲精度有若干降低的傾向。因此較佳 爲,這些空間1 7是設置在,對應於側壁3之尺寸精度的容 許誤差較大的部分,亦即尺寸精度稍差也沒有關係的部分 。對應於該等空間1 7的側壁3部分,耐荷重性及耐彎曲性 可能變差。因此,該空間1 7的設置位置,比起側壁3的中 央部分,以靠近任一中間部1 4a的位置爲更佳。 將第5 (a)圖的鋼板(第3圖之彎曲加工步驟P 1結束的狀 態)搬入第3圖的側壁暨角部形成步驟P2時,如第7圖所示 ,鋼板7是以彎折部5朝上的狀態裝載於載台1 8上。接著, 內部模具1 2的可動模具1 4抵接於鋼板7的上主面上的底部2 對應部分。這時,可動模具1 4被推壓構件1 6向外推開而處 於擴開位置。再者,將設於載台1 8周圍之外部模具1 3抵接 於,比內部模具1 2的可動模具1 4更外側的部分之鋼板7的 -23- 200909090 τ主面。接著,在內部模具1 2固定於載台1 8上的狀態下, 丰目對於內部模具1 2,將外部模具1 3向上平行移動。如此般 ,如此般,利用內部模具1 2和外部模具1 3之協同動作’如 第6(a)〜(c)圖所示’在底部2的周緣部以大致90°的角度進 行彎曲加工而形成具有彎折部5的側壁3 ’同時在相鄰接的 側壁3之間藉由抽拉加工來形成角部4 °如此般形成出金屬 框1。這時,第8圖所示之各可動模具1 4的分支部1 4b ’如 第9(b)圖所示,是在彎折後之側壁3的彎折部5下部’抵接 於側壁3的內周面。 接著,在第7圖中,內部模具12之推壓構件16如箭頭 B所示向上移動。藉此,4個可動模具14受到第8圖的彈力 賦予機構1 5的作用以朝中心部分收縮的方式進行平行移動 。藉此,第9 (b)圖所示之抵接於側壁3的內周面之可動模 具14的分支部14b,會如第9(a)圖之箭頭C所示朝內部方 向移動而配置於脫離彎折部5的區域。接著,將第7圖之內 部模具1 2整體向上推而將該內部模具1 2從金屬框1拔出。 這時,由於可動模具1 4預先朝彎折部5的內側移動’在拔 出內部模具12時可動模具14不會和彎折部5衝突。 如以上所述,依據本實施形態,可正確地製造出第 1 (a)圖的金屬框1,亦即在側壁3的前端具有彎折部5,且 在相鄰接的側壁3之間具有藉由抽拉加工所形成的角部4。 而且,在本實施形態,由於是使用可在擴開位置和收縮位 置之間滑動之可動模具1 4來進行第3圖之側壁暨角部形成 步驟P2,而能用單一步驟來同時形成第1 (a)圖的側壁3及 -24- 200909090 角部4,因此效率極佳。 爲了讓可動模具14進行收縮移動而設於相鄰接的可動 模具1 4的分支部1 4b之間的空間1 7,並不是設在對應於側 壁3的中央部分的位置,而是設在比中央部分更靠近任一 個中間部1 4a的位置。由於空間1 7所對應的部分是模具不 存在的部分,對應於該部分的側壁3之加工精度較差,有 時可能會造成側壁3的機械強度變差。因此,若該部分存 在於側壁3的中央部分,金屬框1整體的機械強度可能會變 差。但藉由中間部1 4a所形成的金屬框角部4,係利用抽 拉加工而使強度變高。另一方面,側壁3的中央部分,由 於遠離強度高的角部4,其強度比角部4低。因此,讓強度 低的側壁3的中央部分和空間1 7 —致並不理想。然而在本 實施形態,由於將空間1 7設於偏離中央部分的位置,亦即 靠近藉由抽拉加工所形成的角部4的位置,故能防止完成 品之金屬框1的側壁3的機械強度顯著降低。 (光電裝置用金屬框之製造方法及製造裝置的比較例) 本發明的光電裝置用金屬框,也能藉由以下說明的光 電裝置用金屬框之製造方法及製造裝置之比較例來製造出 °在上述的實施形態,在第3圖的側壁暨角部形成步驟P2 ’係同時進行第1(a)圖的側壁3之彎曲加工和角部4的抽拉 加工。在本比較例,先進行側壁3的彎曲步驟,再進行角 部4的抽拉加工。例如,在側壁3的彎曲步驟,如第1 0(a) Η所示,將內部模具(具備:沒有角部之直線形的可動模 -25- 200909090 具24以及彈力賦予機構15)設置於與金屬框1的底部2(用鏈 線代表)對應的位置,在反抗彈性賦予機構1 5的彈力而將 可動模具24擴展至擴開位置的狀態下,實施側壁3之彎曲 步驟。這時可動模具24相對於側壁3的位置,如第9(b)圖 之符號1 4b所示是抵接於側壁3的內周面的位置。如此般 ,使用直線形的可動模具24藉由彎曲加工來形成側壁3時 ,由於可動模具24在對應於第1圖的金屬框1的角部4的位 置不存在模具,雖可形成側壁3 ’但無法正確地形成角部4 的彎曲形狀。 接著將形成有側壁3之鋼板搬送至不同的加工步驟’ 例如第1 0(b)圖所示,在內部模具25設置在對應於金屬框1 底部2的狀態,藉由抽拉加工來形成金屬框1的角部4 °藉 此,完成第1 (a)圖所示的金屬框1。然後’從完成後的金 屬框1將內部模具2 5向外拔出。在內部模具2 5之4邊的周面 預先形成有向內退避的離隙部2 6 ’利用這些離隙部2 6能避 免內部模具2 5和側壁3的彎折部5 (參照第1 (a)圖)發生衝突 ,能讓內部模具2 5自由地進入金屬框1的內部、自由地朝 金屬框1的外部退出。 像本比較例這樣’雖然形成側壁3之彎曲步驟、形成 角部4之抽拉加工步驟可分別實施,但理想上,仍是使用 第8圖所示之大致L字形的可滑動的可動模具14,而同時 進行側壁3的彎曲步驟和角部4的抽拉加工步驟。如此,可 減少加工機的數量以及加工步驟,且能縮短加工時間。 -26- 200909090 (光電裝置用金屬框之製造方法以及製造裝置之第2實施形 態) 以下說明’光電裝置用金屬框之製造方法以及製造裝 置之其他實施形態。 第1 1(a)圖〜第1 1(c)圖係顯示本實施形態的光電裝置用 金屬框之製造方法以及製造裝置之主要部分。在本製造裝 置’內部模具係具備··配置於金屬框丨的對角線上的4個可 動模具3 4、以及配置在與金屬框1的側壁3相對向的位置之 4個輔助模具3 5。可動模具3 4係具備:其外周面形狀和第 1(a)圖的金屬框1的角部4的內周面形狀一致之中間部34a '從該中間部34a朝互相垂直的方向延伸且長度相等的— 對的分支部34b,整體呈直角塊狀。輔助模具35係藉由適 當長度的直線塊來形成。 可動模具34,可在第11(a)圖所示之收縮位置和第 1 1 (b )圖所示的擴開位置之間,如箭頭D所示平行移動, 又和第8圖之實施形態的情形同樣的,藉由彈力賦予機構( 第1 1圖未圖示)朝收縮方向彈壓,且藉由推壓構件(未圖示 )推到擴開位置。位在擴開位置之可動模具3 4的外周面, 係沿著金屬框的底部2的外緣來配置。另一方面,輔助模 具35,可在第11(a)圖及第11(b)圖所示之收縮位置和第 1 1 (c)圖所不的擴開位置之間’如箭頭E所示平行移動, 又和可動模具34同樣的,藉由彈力賦予機構(未圖示)朝收 縮方向彈壓,且藉由推壓構件(未圖示)推到擴開位置。位 在擴開位置的輔助模具35(參照第11(c)圖),係將位在擴開 -27- 200909090 位置之可動模具3 4的分支部3 4 b彼此間的空間1 7以大致無 間隙的方式塡滿。 在本實施形態的製造方法,和第3圖所示的實施形態 的情形同樣的,對於經由彎折加工步驟P 1來賦予彎折部 5(參照第5圖)之鋼板7,實施第3圖之側壁暨角部形成步驟 P2,以同時形成第1圖的側壁3及角部4。具體而言,當可 動模具3 4及輔助模具3 5處於第1 1 (a)圖所示的收縮狀態時 ,模具34、35是裝載在相當於金屬框底部2的部分的表面 。然後,如第1 1 (b)圖所示般可動模具3 4擴開至擴開位置 ,又輔助模具3 5如第1 1 (c)圖所示擴開至擴開位置。處於 擴開位置之輔助模具35,會將相鄰接的可動模具34的分支 部3 4b之間的空間1 7塡滿。藉此,內部模具的外周面,係 成爲幾乎不存在不連續部分而大致連續且均一的表面。 然後,未圖示的外部模具相對於內部模具,沿第1 1圖 之紙面垂直方向進行平行移動。如此般,利用外部模具1 2 和內部模具1 1的協同動作,藉由彎折加工來形成第1圖的 側壁3。同時藉由抽拉加工來形成角部4。接著,如第 1 1(b)圖及第1 1 (a)圖所示輔助模具35向內部收縮,又可動 模具3 4向內部收縮。然後,從完成的金屬框1將內部模具 向外部拔出。這時,由於可動模具3 4及輔助模具3 5處於預 先朝內部收縮的狀態,而不會和向內部突出的彎折部5發 生衝突。依據本實施形態,由於在相鄰接的可動模具3 4之 間配置輔助模具3 5,在可動模具3 4之間不會形成空間。因 此,不存在側壁3的彎曲加工不完全的部位,而能對側壁3 -28- 200909090 的外周面全體實施均一且高精度的彎折加工。結果,在側 壁3的全體能提高耐荷重強度以及耐彎曲強度,而能避免 在側壁3的局部發生強度較弱處。 (光電裝置之實施形態) 其次說明本發明的光電裝置之一實施形態。 第12圖係顯示本實施形態的光電裝置之分解立體圖。 第1 3圖係顯示,光電裝置的組裝狀態之第1 2圖的F - F線之 側面截面構造。本實施形態,係將光電裝置之液晶裝置應 用於本發明的情形。但本發明並不限於圖示構造的液晶裝 置,又光電裝置也不限於液晶裝置。例如可採用有機E L 裝置、電漿顯示裝置等。 在第1 2圖,液晶裝置4 1係具備:光電面板之液晶面板 42、樹脂製框43、照明裝置44、金屬框45。金屬框45是採 用第2圖所示的金屬框21構造,亦即在與底部2的一短邊對 應之側壁3不設彎折部5而形成缺口 1 1的構造。當然,金屬 框45也能採用第1圖所示的金屬框1構造。在金屬框45,與 第1圖所示的符號相同的符號代表同一構件,在此省略該 構件的說明。 如第13圖所示,樹脂框43配置於金屬框45的內部,在 該樹脂框43的下部組裝照明裝置44,在樹脂框43的上部組 裝液晶面板42。利用金屬框45之彎折部5的段差來保持(固 定)樹脂框43。 如第1 4圖所示,也能在金屬框45的側壁3的外側進一 -29- 200909090 步形成樹脂框64。例如,樹脂框43和樹脂框64形成一體, 而將金屬框4 5的側壁3之至少一部分包覆。亦即,將金屬 框45的側壁3的至少一部分埋在樹脂框43和樹脂框64中。 如此般,除了樹脂框43外,在金屬框45的側壁3的外側進 一步形成樹脂框64,可緩和金屬框45之外部應力。亦即可 提昇金屬框45本身的強度。 在金屬框45的上部,亦可如第1 5圖所示,以相對向的 方式設置金屬或樹脂製的上框65,將用金屬框45的彎折部 5和樹脂框4 3來夾住該上框6 5而施以保持(固定)。 如第12圖所示,照明裝置44係具備:構裝於LED用 FPC46 表面之光源 LED(Light Emitting Diode)發光二極體 )47、由透明樹脂形成之平板形的導光體48、光反射片49 、光擴散片50。透過FPC46而藉由外部的控制電路來驅動 LED47,俾以既定的光量進行發光。來自 LED47之點狀發 光從導光體48的側面導入該導光體48,從導光體48的液晶 面板42側的主面以面狀光的狀態射出,以對液晶面板42進 行照明。 液晶面板42具有一對的基板52及53。這些基板,例如 是用玻璃形成長方形的板狀。這些基板,是用環氧系樹脂 等形成的密封材黏著內部的周邊區域而形成互相接合。在 該等基板52、53之間形成例如5 /z m左右的間隙(單元間隙 ),在該單元間隙內封入光調變要素(液晶)。在基板5 2及 53之外側表面,分別貼合偏光板54a及54b。偏光板54a、 54b(參照第13圖)之偏光透過軸是以既定的角度交叉。按 -30- 200909090 照需要,可在偏光板54a、54b和各基板52、53之間設置 相位差板。在比上基板53更向外突出的下基板52的表面, 藉由使用 ACF(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異向性導電 膜)的COG(Chip on glass)技術來構裝驅動用IC55。驅動 用IC 5 5係包含:掃描線驅動電路、資料線驅動電路、以 及其他電路。在下基板5 2的邊端部分,例如用 A C F來連 接LCD用FPC56。透過該LCD用FPC56,將來自外部的 控制電路之RGB影像訊號等傳送給驅動用IC5 5。 液晶面板4 2可藉由任意的驅動方式,例如單純矩陣方 式、主動矩陣方式來進行驅動。液晶面板4 2的動作模式可 選擇任意的動作模式.,例如 TN(Twisted Nematic)、 STN(Super Twisted Nematic) ' V A ( V e rt i c al A1 i gne d :垂直 配向)、ECB(Electrically Controlled Birefringence:電場 控制雙折射)、IPS(In-Plane Switching)、FFS(Fringe Field Switching)等的各種模式。液晶面板42可採用任意的採光 方式,例如反射型、透過型或半透過反射型。半透過反射 型’是將像素的一部分當作反射區域,將像素的另一部分 當作透過區域’按照需要來選擇反射型或透過型的方式。 在本實施形態’照明裝置4 4是當作背光來使用,因此採光 方式是採用透過型或半透過反射型。在採用反射型的情形 ,則不須使用照明裝置44。 單純矩陣方式’是各像素沒有主動元件,掃描電極和 資料電極的交叉部對應於像素或點而被直接施加驅動訊號 的方式。適用於此方式的動作模式括TN、STN、VA、 -31 - 200909090 EC B等等。主動矩陣方式,是在各像素或點設置主動元件 ,在寫入期間,主動元件成爲導通狀態以寫入資料電壓, 在其他期間,主動元件成爲斷開狀態以保持電壓。此方式 使用的主動元件包括2端子型和3端子型。3端子型的主動 元件例如爲TFT(Thin Film Transistor :薄膜電晶體);2端 子型的主動元件例如爲TFD(Thin Film Diode:薄膜二極 體)。 作爲液晶面板42,若是使用TFT元件之主動陣列方 式的液晶面板,其等效電路如第1 6圖所示。第1 6圖中,複 數條的掃描線5 8沿行方向X延伸。複數條的資料線5 9沿 著與掃描線5 8正交的列方向γ延伸。掃描線5 8和資料線 5 9隔著絕緣膜而互相絕緣。掃描線5 8連接於掃描線驅動電 路62的輸入端子,資料線59連接於資料線驅動電路63的輸 出端子。通常定時同步電路(未圖示)是連接於掃描線驅動 電路6 2及資料線驅動電路6 3,以調整兩者的動作時間。通 常’ R、G、B三色或R、Gl、G2、B4四色(容後詳述)的 影像訊號傳送給資料線驅動電路63。掃描線驅動電路62及 資料線驅動電路63係設於第12圖的驅動電1C 55的內部。 在掃描線58和資料線59所圍繞之矩形狀的平面區域內 ’設置導通、斷開的最小單位之子像素P。對於各個子像 素P ’在掃描線58和資料線59的交叉部附近設置TFT元件 6 〇。掃描線5 8是連接於T F T元件6 〇的閘電極。資料線5 9 是連接於TFT元件60的源電極。在各子像素p內,藉由 透光性的導電材料(例如ITO (Indium Tin Oxide :銦錫氧化 -32- 200909090 物)、IZO(IndiUm Zinc Oxide ··銦鋅氧化物))來形成島狀( 點狀)的像素電極61。各像素電極61是連接於對應的TFT 元件60之汲電極。 雖未圖示出’按照需要,可對各子像素p設置輔助電 容器。該輔助電容器’是用來防止附隨於像素電極61的電 容量過小。該輔助電容器’例如係具備:和TFT元件60 的閘電極位於同一層內且由同一材料構成並和掃描線5 8平 行之第1電極、覆蓋該第1電極之絕緣膜(通常是由TFT元 件的閘極絕緣膜來形成)、設於該各子像素P內的絕緣膜 上且和TFT元件60的源電極位於同一層內之第2電極。 子像素P之以上的構造,一般設置於第12圖之構裝有 驅動用IC55之基板52的液晶側表面。在基板53的液晶側 表面,藉由IT 0、IZ0等來形成與複數個子像素P相對向 之面狀的共通電極。該共通電極,係透過形成於基板5 2、 5 3上的配線圖案以及設於基板5 2和基板5 3之間的導電構件 來連接於驅動用IC55。 在液晶面板42進行彩色顯示的情形,是在一對基板52 、53當中的一方(通常是與設有TFT元件的基板相對向的 基板)上設置濾色器。濾色器,是藉由可讓特定波長區的 光選擇性地透過之複數個著色膜來形成。例如,將B(藍 色)、G(綠色)' R(紅色)這3色分別對應於基板上的各子像 素形成既定的排列(例如條狀(stripe)排列、三角(delta)排 列、馬賽克(mosaic)排列))。又除了 R、B兩色以外,也 能再加上兩色的G(G1及G2)而用4色來構成濾色器。若使 -33- 200909090 用4色的著色膜’能擴大NTSC比的色再現區域,各色調 的表現會更豐富。 若對第16圖之適當的掃描線58傳送導通訊號,並對該 掃描線內的適當的資料線5 9傳送資料訊號,該τ F T元件 6 〇成爲導通狀態,而對該子像素p內的液晶進行寫入動作 。接下來當TFT元件60成爲斷開狀態時,會保持寫入後 的狀態。藉由一連串的寫入動作和保持動作,來控制液晶 分子的配向’而將通過液晶層的偏光進行調變。 在第12圖’ LED用FPCM,係藉由連接器、焊接等來 連接於LED用FPC56。LED用FPC56,係透過金屬框45 之無側壁3的邊部分而朝金屬框4 5的外部引出,並連接於 外部的控制電路。近年來,要求液晶裝置4 1之薄型化。爲 因應此要求,本實施形態之液晶面板42及照明裝置44是形 成非常薄。因此,樹脂框43及金屬框45也形成非常薄。例 如,金屬框45的厚度(亦即側壁3的高度)爲1.2mm左右而 形成非常薄。若金屬框45變薄,該金屬框45的耐荷重強度 及耐彎曲強度會降低,可能無法充分發揮其保護所收容的 電子元件(液晶面板4 2)的功能。然而,在本實施形態,由 於在金屬框45的側壁3的前端形成彎折部5,且在具有彎折 部5的側壁3之間藉由抽拉加工來形成角部4,因此能讓金 屬框45具有充分的機械強度。結果,可確實地保護液晶面 板42。 (光電裝置之製造方法之實施形態) -34- 200909090 接著說明第12圖所示的光電裝置之製造方法。 第1 7圖係本實施形態的光電裝置的製造方法之步驟圖 。本實施形態’係將本發明適用於液晶裝置(光電裝置)的 製造方法的情形的例子。但本發明並不限於圖示構成之液 晶裝置的製造方法’又光電裝置的製造方法也不僅限於液 晶裝置的製造方法。 在第17圖’液晶裝置41係具備:光電面板之液晶面板 42 '樹樹製框43、照明裝置44以及金屬框45。液晶裝置41 的製造方法係具備:用來形成金屬框45 (具備複數個側壁3 以及設於側壁3之間的角部4)之金屬框形成步驟P 1 1、在 金屬框45收容液晶面板42之光電面板收容步驟P12。如第 3圖所示,金屬框形成步驟P 1 1係具備:彎折加工步驟P1 以及接下來的側壁暨角部形成步驟P 2。金屬框4 5是採用 第2圖所示的金屬框2 1 ’亦即在與底部2的一短邊對應之側 壁3不設彎折部5而形成缺口 1 1的構造。當然,金屬框45也 能採用第1圖所示的金屬框1構造。在金屬框45,與第1圖 所示的符號相同的符號代表同一構件,在此省略該構件的 說明。 在光電面板收容步驟p 1 2,如第1 3圖所示,樹脂框4 3 配置於金屬框45的內部,在該樹脂框43的下部組裝照明裝 置44,在樹脂框4 3的上部組裝液晶面板42。利用金屬框4 5 之彎折部5的段差來保持(固定)樹脂框43。 金屬框45和樹脂框43也能採用嵌入成形。例如,在模 具內配置嵌入物之金屬框45後,在配置成包圍金屬框45周 -35- 200909090 圍的模穴內充塡樹脂,將金屬框45和樹脂框43形成爲一體 的嵌入成形品。 如上所述,依據本實施形態,可正確地製造出具備第 1 (a)圖的金屬框1 (在側壁3的前端具有彎折部5 ’且在相鄰 接的側壁3之間藉由抽拉加工來形成角部4)之光電裝置。 (電子機器) 第1 8圖係顯示本實施形態的電子機器的一例之立體圖 。第1 8圖所示的攜帶型電話機90,係具備上述實施形態的 液晶裝置41 (作爲小尺寸的顯示部92),並具備複數個操作 按鍵94、受話口 96及送話口 98。本實施形態之金屬框,由 於在側壁的前端部分具有彎折部,故能增強側壁的強度。 又由於形成有彎折部之側壁彼此連接成無接縫的彎曲形狀 ,因此各彎折部的強度所組合成的強度可成爲金屬框的強 度,而將金屬框整體的強度顯著提高。因此,即使金屬框 的厚度變薄仍能保持充分的機械強度。因此,本發明之具 備金屬框的電子機器,儘管厚度薄但具有高強度,即使是 液晶裝置4 1的光電面板薄型化的情形,仍可藉由金屬框來 讓該光電面板能承受機械負荷。 上述實施形態之液晶裝置4 1,並不限於上述攜帶型話 機90,也能適用於電子書、個人電腦、數位相機、液晶電 視、取景器型或螢幕直視型之攝錄影機、導航裝置、呼叫 器、個人數位助理、文書處理器、工作站、電視電話、 POS終端機、具備觸控面板的機器、使用場序(Field -36- 200909090
Sequential ’ FS)顯示方式之3D液晶顯示裝置、雙畫面液 晶顯不裝置 '投影電視用的光閥(light valve)等等各種的 影像顯示手段,不管任一個電子機器,在透過顯示或反射 顯示時都能縮短反應緩和時間而進行高速反應顯示。 (其他實施形態) 以上雖是舉較佳的實施形態來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 並不限於前述實施形態,在申請專利範圍所記載的發明範 圍內當然可做各種的改變。 例如,金屬框不僅是用來收容液晶面板,也能收容液 晶面板以外的光電面板,例如有機EL面板、電漿顯示器 用面板等的平面顯示器用面板。又金屬框也適用於收容平 面顯示器用面板以外的電子元件。 在第1 2圖的實施形態,是在液晶面板42和照明裝置44 所構成之顯示單元的背面側設置金屬框45。但除此外,也 能在顯示單元的前面側,亦即液晶面板42的影像顯示面側 設置金屬框45。這時,必須在金屬框45的底面部分設置: 用來觀看液晶面板42的影像顯示區域的開口。然而’金屬 框不僅設於顯示單元的一面’也能設於顯示單元的兩面。 這時,可在一方的金屬框和另一方的金屬框設置嵌合構造 ,利用該嵌合構造來將兩金屬框結合。又在將一對的金屬 框結合的情形,設在液晶面板42的影像顯示側之金屬框必 須設置:用來觀看液晶面板42的影像顯示區域的開口。 在上述各實施形態,4個側壁3都具有彎折部5 ;或是3 -37- 200909090 個側壁3具有彎折部5 ’剩下的1個側壁3不設彎折部5,但 在剩下的1個側壁3的中間部設置缺口 Π。除此外,也能僅 在側壁3當中的至少1個側壁3設置彎折部5。這時,未設置 彎折部5的側壁3,並未形成第1圖的小缺口部分6。再者, 未設置彎折部5之側壁3從底部2的底面(第2圖的背面)起算 的高度,可以比設有彎折部5之側壁3高度更低或更高。又 彎折部5不一定在設置在1個側壁3全體,可以設置在至少 一部分。 在第2圖所示的實施形態’在彎折部2 1的底部2的1短 邊形成較寬的缺口 Π。又缺口 1 1的深度和側壁3的高度大 致相同。除此外,也能形成較窄的缺口 1 1。這時,在缺口 1 1的兩側和角部4之間,係設有不含彎折部5的側壁3。此 外,也能設置深度比側壁3的高度淺之缺口 1 1。這時,在 該邊的部分,係形成比其他邊的側壁3爲低之側壁3。 又在上述各實施形態,彎折部5,是彎折成內面彼此 接觸而形成摺邊構造,但不限於此,也能彎折成內面彼此 不接觸而僅形成相對向之彎曲構造。 第19(a)及(b)圖係顯示比較例的金屬框。第19(a)圖係 顯示,鄕壁3的前端賦予摺邊構造102之金屬框103。第 19(b)圖係顯示,在側壁3的前端不設摺邊構造,但在其側 壁101之間設有角部104的構造之金屬框105。第19(a)圖所 示的金屬框,對於角部的補強較弱,因此金屬框的對角線 方向會發生變形。又在第19(b)圖的構造,側壁的高度較 低,又未採用摺邊構造,因此在金屬框的縱或橫方向會發 -38- 200909090 生變形。第1 9 (a)、(b)圖的構造的強度都比上述本發明的 各實施形態之金屬框強度差’並不適用於作爲光電裝置用 的金屬框。 【圖式簡單說明】 第l(a)(b)圖係顯示本發明的金屬框之一實施形態之立 體圖。 第2圖係顯示本發明的金屬框之另一實施形態之立體 圖。 第3圖係本發明的金屬框的製造方法之一實施形態之 步驟圖。 第4(a)(b)(C)圖係顯示金屬框的製造過程之俯視圖及 側視圖。 第5(a) (b)(c)圖係接續於第4圖的金屬框的製造過程之 俯視圖及側視圖。 第6(a) (b)(c)圖係接續於第5圖的金屬框的製造過程之 俯視圖及側視圖。 第7圖係顯示本發明的金屬框的製造方法所使用的模 具一例之側視圖。 第8圖係第7圖所示的模具之俯視圖。 第9(a)(b)圖係第7圖及第8圖所示的模具的動作之說明 圖。 第l〇(a)(b)圖係顯示比較例的金屬框製造方法所使用 的模具之俯視圖。 -39- 200909090 第1 1(a)(b)(c)圖係顯示本發明的金屬框製造方法的另 一實施形態所使用的模具之側視圖。 第12圖係本發明的光電裝置之一實施形態之液晶裝置 的分解立體圖。 第1 3圖係第1 2圖所示的液晶裝置之側面截面圖。 第1 4圖係第1 2圖所示的液晶裝置之側面截面圖。 第1 5圖係第1 2圖所示的液晶裝置之側面截面圖。 第1 6圖係第1 2圖所示的液晶裝置的等效電路圖。 第1 7圖係本發明的光電裝置之製造方法的一實施形態 之步驟圖。 第1 8圖係本發明的電子機器的一例之立體圖。 第19(a) (b)圖係比較例的金屬框之立體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金屬框 2 :底部 3 :側壁 4 :角部 5 :彎折部 6 :缺口部分 7 :鋼板 8 :側壁部分 9 :角部對應部分 1 0 :彎折量 -40- 200909090 1 1 :缺口 1 2 :內部模具 1 3 :外部模具 1 4 :可動模具 1 4 a :中間部 1 4 b :分支部 1 5 :彈力賦予機構 1 6 :推壓構件 1 7 :空間 1 8 :載台 21 :金屬框 24 :可動模具 2 5 :內部模具 26 :離隙部 3 4 :可動模具 3 4a :中間部 3 4b :分支部 3 5 :輔助模具 41 :液晶裝置(光電裝置) 42 :液晶面板(光電面板) 4 3 :樹脂框 44 :照明裝置 4 5 ·金屬框
46 : LED 用 FPC -41 - 200909090
47 : LED 48 :導光體
49 :光反射片 5 0 :光擴散片 5 2、5 3 :基板 54a、 54b:偏光板 5 5 :驅動用IC 56 : LED 用 FPC 5 8 :掃描線 5 9 :資料線 6 0: T F T元件 6 1 :像素電極 62 :掃描線驅動電路 6 3 :資料線驅動電路 6 4 :樹脂框 6 5 :上框 90 :攜帶型電話機 92 :顯示部 9 4 :操作按鍵 96 :受話口 9 8 :送話口 P :子像素 -42

Claims (1)

  1. 200909090 十、申請專利範圍 於 在 徵 特 其 置 裝 電 光 cmM 種 部 角 的 ; 間 框之 屬壁 金側 的該 板於 面設 電及 光以 該壁 容側 收個 ^數 -ΓΝ 板複 面備 電具 光框 有屬 具金 係該 咅 折 彎 之 造 爻的 向 對 少相 至此 彼 面 前 個 少 至 的 壁 內 成 折 彎 有 具 端 前 的 分 部 是 RH 咅 角 述 前 個 11 少 至 之 鄰 相 壁 側 的。 部狀 折形 彎曲 述彎 r的 有縫 具接 和無 成 形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記載之光電裝置,其中,前 述金屬框之前述無接縫的彎曲形狀的角部,係將平板金屬 抽拉加工而形成的。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記載之光電裝置,其中, 前述金屬框進一步具有平面形狀呈矩形的底部,具有前述 彎折部之側壁係設於前述底部的4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記載之光電裝置,其中,前 述金屬框’在設於4邊之具有前述彎折部的側壁之間的4處 分別設置前述角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記載之光電裝置,其中, 前述金屬框進一步具有平面形狀呈矩形的底部,前述複數 個側壁設於前述底部的4邊,前述4邊中至少3邊的側部具 有彎折部,前述4邊中至少1邊的側壁在中間部具有缺口, 在形成於前述4邊的側壁之間的4處分別設置前述角部。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中任一項記載之光電裝置 -43- 200909090 ,其中,前述金屬框’在前述彎折部和前述角部之間的側 壁的前端,設有缺口部。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6項中任一項記載之光電裝置 ,其中,前述彎折部之內面彼此互相接觸。 8. —種光電裝置用金屬框’其特徵在於:係具有複數 個側壁、以及設於該側壁間之角部; 至少1個前述側壁的至少一部分的前端,具有彎折成 內面彼此相對向的構造之彎折部’ 至少1個前述角部是形成無接縫的彎曲形狀。 9. 一種光電裝置之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係具備: 用來形成具備複數個側壁及設於該側壁之間的角部之金屬 框的金屬框形成步驟、用來在前述金屬框收容光電面板之 光電面板收容步驟; 前述金屬框形成步驟係包括: 彎折加工步驟,係將彎折部(將平板以內面彼此相對 向的方式彎折而構成)形成於至少1個構成前述側壁的區域 的至少一部分的前端;以及 側壁暨角部形成步驟,係將構成前述複數個側壁的區 域,藉由以前述彎折後的區域位於內側的方式進行彎曲之 彎曲加工來形成,且將前述角部藉由抽拉加工來形成: 前述側壁暨角部形成步驟,係使用配置於前述平板的 構成金屬框內部的區域之內部模具、以及配置於構成前述 金屬框外部的區域之外部模具來進行; 前述內部模具,係具有對應於構成前述角部的區域而 -44- 200909090 配置之可動模具; 該可動模具是由:具備形成前述角部的形狀之中間部 、以及從該中間部朝互相垂直的方向延伸之一對的分支部 所形成; 前述可動模具可朝擴開方向及收縮方向移動, 用來形成前述側壁之彎曲加工及用來形成前述角部之 抽拉加工,是以前述可動模具在前述金屬框的內部擴開的 狀態,利用前述內部模具和前述外部模具的協同動作來進 行; 將前述內部模具拔出前述金屬框的外部之步驟,是以 前述可動模具在前述金屬框的內部收縮的狀態來進行。 1 〇.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記載之光電裝置之製造方法 ’其中’在相鄰的一對前述可動模具的分支部之間,設置 可讓該一對可動模具朝收縮方向移動的空間; 該空間設置在,比前述金屬框的側壁的中央部更靠近 任一前述角部的位置。 1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記載之光電裝置之製造方法 ’其中’在相鄰接的一對前述可動模具的分支部之間,設 SWs襄該一對可動模具朝收縮方向移動的空間; 該空間設置在’對應於前述金屬框的側壁中尺寸精度 的谷許誤差大的部分。 1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至1 1項中任一項記載之光電裝 置之製造方法’其中’前述可動模具係藉由彈力朝前述擴 開方向或前述收縮方向彈壓, -45- 200909090 且藉由推壓構件之推壓以反抗前述彈力而朝前述收縮 方向或前述擴開方向移動。 13.—種光電裝置用金屬框之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 :係具備:彎折加工步驟以及側壁暨角部形成步驟; 該彎折加工步驟,係在平板具有構成複數個側壁的區 域,且將彎折部(以內面彼此相對向的方式彎折而構成)形 成在至少1個構成該側壁的區域的至少一部分的前端; 該側壁暨角部形成步驟’係將構成前述複數個側壁的 區域,藉由以前述彎折後的區域位於內側的方式進行彎曲 之彎曲加工來形成,且將設於構成前述複數個側壁的區域 之間的構成角部的區域藉由抽拉加工來形成; 該側壁暨角部形成步驟’係使用配置於前述平板的構 成金屬框內部的區域之內部模具、以及配置於構成該金屬 框外部的區域之外部模具來進行; 前述內部模具,係具有對應於構成前述角部的區域而 配置之可動模具; 該可動模具是由:具備形成前述角部的形狀之中間部 、以及從該中間部朝互相垂直的方向延伸之一對的分支部 所形成; 前述可動模具可朝擴開方向及收縮方向移動, 用來形成前述側壁之彎曲加工及用來形成前述角部之 抽拉加工,是以前述可動模具在前述金屬框的內部擴開的 狀態,利用前述內部模具和前述外部模具的協同動作來進 行; -46 - 200909090 將前述內部模具拔出前述金屬框的外部之步驟,是以 前述可動模具在前述金屬框的內部收縮的狀態來進行。 1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3項記載之光電裝置用金屬框 之製造方法,其中’在相鄰的一對前述可動模具的分支部 之間,設置可讓該一對可動模具朝收縮方向移動的空間; 該空間設置在,比前述金屬框的側壁的中央部更靠近 任一前述角部的位置。 !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3項記載之光電裝置用金屬框 之製造方法,其中’在相鄰接的一對前述可動模具的分支 部之間,設置可讓該一對可動模具朝收縮方向移動的空間 i 該空間設置在,對應於前述金屬框的側壁中尺寸精度 的容許誤差大的部分。 1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至15項中任一項記載之光電 裝置用金屬框之製造方法,其中,前述可動模具係藉由彈 力朝前述擴開方向或前述收縮方向彈壓, 且藉由推壓構件之推壓以反抗前述彈力而朝前述收縮 方向或前述擴開方向移動。 1 7 · —種電子機器,其特徵在於:係具備申請專利範 圍第1至7項中任一項記載之光電裝置。 -47-
TW097123736A 2007-06-28 2008-06-25 Electro-optical device, metal frame for electro-optical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electro-optical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metal frame for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TW200909090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70075 2007-06-28
JP2008126289A JP4466762B2 (ja) 2007-06-28 2008-05-13 電気光学装置、電気光学装置用金枠、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電気光学装置用金枠の製造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09090A true TW200909090A (en) 2009-03-01
TWI330558B TWI330558B (zh) 2010-09-21

Family

ID=401972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23736A TW200909090A (en) 2007-06-28 2008-06-25 Electro-optical device, metal frame for electro-optical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electro-optical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metal frame for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4466762B2 (zh)
KR (1) KR100984949B1 (zh)
CN (2) CN101334539B (zh)
TW (1) TW20090909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81665A (zh) * 2011-09-02 2013-03-20 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618546A1 (en) * 2005-08-25 2013-07-24 NEC Corporation Portable device having display unit
JP5257011B2 (ja) * 2008-11-14 2013-08-0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KR101014464B1 (ko) * 2009-01-13 2011-02-1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JP2010256702A (ja) * 2009-04-27 2010-11-11 Casio Computer Co Ltd 表示装置
US20100328869A1 (en) * 2009-06-25 2010-12-30 Tpo Displays Corp.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TWI362302B (en) 2009-10-21 2012-04-21 Prime View Int Co Lt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base
JP5518536B2 (ja) * 2010-03-16 2014-06-11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01856700B (zh) * 2010-05-31 2012-03-28 昆山市珍和模具五金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器底座的生产工艺
WO2012033017A1 (ja) * 2010-09-10 2012-03-1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JP5370383B2 (ja) 2011-01-28 2013-12-18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光学素子ホルダ及びそれを備えた光ピックアップ
JP5370384B2 (ja) * 2011-01-28 2013-12-18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光学素子ホルダ及びそれを備えた光ピックアップ
JP6111553B2 (ja) * 2011-08-30 2017-04-12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テレビジョン装置
EP2752705B1 (en) * 2011-08-30 2018-10-10 Funai Electric Co., Ltd. Display device
KR101868933B1 (ko) * 2011-11-17 2018-06-2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US9239483B2 (en) 2012-05-17 2016-01-1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first and second case members wherein the second case member has a position fixing protrusion
JP5546585B2 (ja) 2012-06-25 2014-07-0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ジョン受信機
KR101498377B1 (ko) * 2013-08-20 2015-03-05 주식회사 신흥정밀 플랜지를 구성한 곡면프레임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14149551A (ja) * 2014-05-13 2014-08-21 Sharp Corp 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ジョン受信機
CN105911733B (zh) * 2016-06-03 2023-08-29 重庆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 曲面显示装置结构
CN107402550A (zh) * 2017-06-21 2017-11-28 深圳市德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中框加工控制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082961B (zh) * 2019-05-27 2024-04-05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胶框、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4042823B (zh) * 2022-01-12 2022-04-01 邳州市安达电子有限公司 适用于显示器框架的冲压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5107A (en) * 1979-07-17 1981-02-13 Tokyo Shibaura Electric Co Housing
CN1296752C (zh) * 2002-02-26 2007-01-24 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的金属框与电气模块板组件
TW200617498A (en) * 2004-11-26 2006-06-01 Sanyo Electric Co Display device, portable machin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display device
JP2006154132A (ja) * 2004-11-26 2006-06-15 Sanyo Electric Co Ltd 表示装置、表示装置を含む携帯電話およ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CN2844970Y (zh) * 2005-10-28 2006-12-06 叶春海 液晶显示器面板框架
KR20080041896A (ko) * 2006-11-08 2008-05-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KR20080047764A (ko) * 2006-11-27 2008-05-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갖는 표시장치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81665A (zh) * 2011-09-02 2013-03-20 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23683B (zh) 2014-12-03
KR20090003116A (ko) 2009-01-09
CN101334539A (zh) 2008-12-31
KR100984949B1 (ko) 2010-10-01
TWI330558B (zh) 2010-09-21
CN101334539B (zh) 2012-12-19
JP2009031756A (ja) 2009-02-12
CN102323683A (zh) 2012-01-18
JP4466762B2 (ja) 2010-05-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30558B (zh)
US7911774B2 (en) Metal frame for electro-optical device having a folding portion and a seamless curved shape
JP4561729B2 (ja)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7522230B2 (en) Display device
US8823668B2 (en) Liquid crystal device
CN101183193B (zh) 电光装置、照明装置及电子设备
US7784990B2 (en) Light source unit,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same
TWI475305B (zh) 顯示裝置
US10197833B2 (en) Supporting cover for curved display and curve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20040207569A1 (en) Dual-display panel module with a shared ASIC chip
US20150022772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4385621B2 (ja)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101487939A (zh) 双液晶显示器
US7583349B2 (en) Display device
JP2005292284A (ja) 実装構造体、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06201215A (ja) 電気光学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電子機器
JP2009031618A (ja) 液晶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08180929A (ja)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
JP2006030829A (ja) 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01094220A (ja) フレキシブル配線基板、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電子機器
KR20070055256A (ko) 이중 액정표시소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