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903917A - Electric connector for flat type conductor - Google Patents

Electric connector for flat type conductor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903917A
TW200903917A TW097121929A TW97121929A TW200903917A TW 200903917 A TW200903917 A TW 200903917A TW 097121929 A TW097121929 A TW 097121929A TW 97121929 A TW97121929 A TW 97121929A TW 200903917 A TW200903917 A TW 20090391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pressing member
guided
shaft portion
closed posi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219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339922B (zh
Inventor
Hidehiro Tsukumo
Original Assignee
Hiros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rose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rose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9039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039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399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3992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82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 H01R12/85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contact pressure producing means, contacts activated after insertion of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88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contact pressure producing means, contacts activated after insertion of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acting manually by rotating or pivoting connector housing par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directly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9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Description

200903917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關於扁平型導體用電連接器。 【先前技術】 已知的作爲實裝於電路基板,用來連接該電路基板與 扁平型導體,例如用來連接可撓性印刷基板(FPC )、可 撓性扁平型電纜(FFC )等用的扁平型導體用電連接器, 是設置有加壓構件,該加壓構件在收容扁平型導體的開啓 位置、與將扁平型導體按壓到端子的接觸部的關閉位置之 間進行開閉操作。在這種電連接器,加壓構件被支承爲可 繞著該加壓構件的轉動軸轉動,而經常因爲該轉動而移動 於開啓位置與關閉位置之間。 例如在專利文獻1所揭示的電連接器,在殼體的開口 部可自由轉動地安裝著蓋狀的加壓構件。在該電連接器, 加壓構件,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的該加壓構件的兩端,形成 有在同方向朝端子排列範圍外突出的軸狀的卡止部,該卡 止部可轉動地收容於在殼體所形成的卡止溝部。而在端子 排列範圍內,在各端子的接觸頭所形成的凸圓弧狀的轉動 支承部、與在加壓構件所形成的凹圓弧狀的轉動溝部,可 轉動地卡合著。該轉動溝部,相對於位於上方的轉動支承 部’只從下側卡合而並沒有從下方支承。加壓構件,在上 述端子排列範圍的兩端,在殼體的卡止溝部,在端子排列 範圍內藉由端子的轉動支承部所轉動支承。專利文獻1的 -4- 200903917 電連接器’自動組裝裝置的吸附構件的下端開口吸附用的 被吸附面’在開啓位置的加壓構件的上面形成爲水平面。 [專利文獻1 ] 日本特開平8 — 195256 【發明內容】 [發明欲解決的課題] 可是’在專利文獻1的電連接器,加壓構件,雖然在 端子排列範圍外的兩端部被支承,而在端子排列範圍內並 沒有從下方支承。於是,當吸附搬運的自動實裝時,吸附 構件的下端開口對於被吸附面從上方施加不適當荷重時, 尤其在端子排列方向的加壓構件的寬度尺寸較大的情況施 加上述荷重時,加壓構件會移位(移動或變形),有時會 讓吸附不穩定,在這方面有改善的空間。 本發明鑑於這種情形,要提供一種扁平型導體用電連 接器’即使藉由吸附構件從上方有不適當的荷重施加於加 壓構件的被吸附面,讓加壓構件不會移位,能達成穩定的 吸附。 [用以解決課題的手段] 本發明的扁平型導體用電連接器,是具有:以底面配 置在電路基板上,朝上方形成有用來收容扁平型導體的開 口部的殼體、接觸部位於該開口部而以配置於該殼體的至 少其中一種所構成的複數個端子、以及在可於,可進行扁 -5- 200903917 平型導體相對於上述開口部的插拔的開啓位置、與將插入 於上述開口部的扁平型導體朝向接觸部按壓的關閉位置之 間移動的狀態,設置於上述開口部的加壓構件;該加壓構 件,是將在上述開啓位置朝向下方作用的吸附構件所相對 的被吸附面,形成爲相對於殼體的上述底面平行的面。 在該電連接器,在本發明,加壓構件,在端子排列方 向與至少一種端子對應的位置,具有伴隨該加壓構件移動 而與端子共同作動的軸部,該軸部,具有:當加壓構件移 動時伴隨著旋轉而被端子導引的被導引部、以及形成有, 當在上述開啓位置而承受來自於吸附構件的壓力時,用來 承受來自於端子的反作用力的被支承面的抵接部;至少一 種端子,具有:用來導引軸部的被導引部的導引部 '以及 當上述加壓構件在開啓位置時,用來支承上述抵接部的被 支承面的支承部。 在該構造的扁平型導體用電連接器,當吸附搬運的自 動實裝時而吸附構件的連接器吸附時,即使吸附構件的下 端開口從上方施加不適當的荷重於開啓位置的加壓構件的 被吸附面,在加壓構件的軸部的抵接部所形成的被支承 面,是被端子的支承部所支承,所以該加壓構件不會移 位。也就是說’加壓構件的位置或姿勢不會改變而很穩 定。在開啓位置’抵接部的被支承面是藉由端子的支承部 所支承,所以不會誤將加壓構件朝與關閉位置相反的方向 移動操作。 至少一種端子,具有:當加壓構件移動到關閉位置 -6- 200903917 時’用來限制加壓構件越過預定的關閉位置的過度移動的 限制部;與其對應,加壓構件的軸部,在關閉位置具有與 端子的上述限制部抵接的被限制面較佳。藉此,當加壓構 件從開啓位置移動到關閉位置時,即使當加壓構件關閉操 作時對該加壓構件施加過度的操作力,加壓構件的被限制 面抵接於端子的限制部,加壓構件在預定的關閉位置停 止。結果,能防止因爲加壓構件過度移動導致該加壓構件 甚至連接器主體破損。 加壓構件的軸部,在與端子排列方向成直角的面的各 剖面,是將被導引部與抵接部互相連續形成較佳。該軸 部,也可形成在:在與端子排列方向成直角的面的各剖面 將被導引部與抵接部分離的部位。可是,藉由將被導引部 與抵接部形成爲互相連續,則可將軸部作成單純形狀,則 容易進行軸部甚至是加壓構件的設計’並且軸部與抵接部 互相補強配合讓強度提升。 端子也可由不同形狀的複數種所構成。於是,另一種 端子不會侷限爲一種端子的形狀’所以能提升端子設計的 自由度。 端子除了至少一種端子之外,也混合排列有不同種類 的端子,上述至少一種端子的導引部,在上下方向限制加 壓構件的軸部的被導引部,加壓構件在端子排列方向在與 上述不同種類端子對應的位置具有副軸部’該副軸部設置 在從端子排列方向來觀察時的與上述被導引部相同的位 置,上述不同種類的端子,在水平方向在副軸部的兩側具 -7- 200903917 有:在水平方向用來將加壓構件的副軸部予以限制的兩個 限制導引部。 藉此’在端子排列方向與一種端子對應的位置,加壓 構件,藉由端子的導引部在上下方向限制著軸部的被導引 部’並且在與另一種端子對應的位置,藉由端子的限制導 引腕部在水平方向限制副軸部。於是,藉由使用兩種端 子,讓當從端子排列方向觀察時位於相同位置的被導引部 及副軸部,約涵蓋其整個外周是藉由端子所導引。結果, 藉由這兩種端子的導引,防止加壓構件在任何方向脫離。 至少一種端子,支承部具有水平部,導引部從支承部 改變方向延伸,軸部的被導引部,具有:在開啓位置接觸 於端子的導引部,在關閉位置接觸於端子的支承部的接觸 面;當加壓構件移動時,上述被導引部的接觸面被上述端 子的導引部及支承部所導引,上述被導引部,其轉動中心 沿著上述導引部進行線移動並且伴隨著繞著該轉動中心的 轉動也可以。也就是說,加壓構件的移動在繞著所固定的 轉動軸的轉動所導致的移動並沒有限定,讓設計的自由度 提升。 軸部的被導引部在接觸面具有凸彎曲部,端子的導引 部具有:在開啓位置卡合於上述凸彎曲部,且在關閉位置 卡合於上述被導引部的端部的第一凹彎曲部,端子的支承 部具有:在關閉位置卡合於上述凸彎曲部的第二凹彎曲 部。藉此,在開啓位置,軸部的凸彎曲部卡合於端子的第 一凹彎曲部,在關閉位置,軸部的端部卡合於端子的第一 200903917 凹彎曲部,軸部的凸彎曲部卡合於端子的第二凹彎曲部, 所以在開啓位置及關閉位置雙方,能使軸部甚至加壓構件 的位置穩定。 [發明效果] 在本發明,當加壓構件位於開啓位置時,在軸部的抵 接部所形成的被支承面,是被支承於在端子所形成的支承 面,所以當吸附搬運的自動實裝時,即使在吸附構件將不 適當的荷重施加在加壓構件的被吸附面的情況,藉由上述 支承面的支承而讓加壓構件不會移位。也就是說,即使受 到吸附構件所造成的上述荷重,加壓構件的位置或姿勢也 是穩定的而不會改變,而可確實地吸附。在開啓位置’抵 接部的被支承面是藉由端子的支承部所支承,所以加壓構 件不會朝向與關閉位置相反的方向移動。於是,即是因爲 錯誤操作讓力量朝向上述相反方向施加於加壓構件’也不 會讓加壓構件甚至是連接器產生破損。 【實施方式】 以下根據附圖來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 <第一實施方式> 第1圖是顯示本實施方式的扁平型導體用電連接器的 立體圖。本實施方式的扁平型導體用電連接器1(以下稱 作「連接器1」),以其底面配置於電路基板(沒有圖 -9- 200903917 示)上,收容帶狀的扁平型導體(沒有圖示),將該扁平 型導體電連接於上述電路基板。該連接器1,具有:殼體 1 〇、排列保持於該殼體1 〇,不同形狀的第一端子2 0及第 二端子30的兩種端子、以及在該第一端子20及第二端子 3 0所可轉動地支承的加壓構件40。以下將第一端子及第 二端子總稱爲「端子j 。 外型爲約長方體型的殻體1 〇,是將作爲電絶緣材料的 合成樹脂用模子成形所作成,用來收容扁平型導體的開口 部U朝上方開口形成。複數端子2 0、3 0,是分別維持金 屬板的平坦板面所作成,如第1圖所示,其板面彼此平行 而以預定間隔排列保持於殼體1 〇。在本實施方式,第一端 子20與第二端子30是交互配置而保持於殼體10。在本實 施方式,第一端子20與第二端子30是交互排列,而端子 20、30的排列方式並不限於此,例如端子排列方向也可不 規則地混合排列。 加壓構件40,如後述,是設置在開口部1 1,且其狀 態爲可轉動於,可進行扁平導體對於殼體1 〇的開口部1 1 的插拔的開啓位置、與將插入於該開口部1 1的扁平型導 體朝向端子2 0、3 0的接觸部按壓的關閉位置之間。在第1 圖,是顯示加壓構件40位於開啓位置的狀態。上述加壓 構件40,如第1圖所示,當該加壓構件40位於開啓位置 時,在端子排列方向的中間區域,在上面部具有較其他區 域形成爲更低的水平面的被吸附面4 1。如本實施方式,當 該被吸附面4 1在端子排列方向形成在上述中央區域時’ -10- 200903917 上述第一端子2 0、第二端子3 0混合排列在至少被吸附面 4 1的範圍。 第2圖是當加壓構件40位於開啓位置時的與端子排 列方向成直角的面的連接器1的剖面圖,(A )是在端子 排列方向的第一端子20的位置的剖面圖,(B )是第二端 子3 0的位置的剖面圖。 第3圖是當加壓構件40從第2圖的開啓位置移動到 關閉位置時的與端子排列方向成直角的面的連接器1的剖 面圖,(A )是在端子排列方向的第一端子20的位置的剖 面圖,(B)是第二端子30的位置的剖面圖。 如第2圖(A)及第2圖(B)所示,在殻體1〇,在 端子排列方向的與第一端子2 0、第二端子3 0分別對應的 位置,形成有朝向上方開口朝向下方延伸的開口部1 1。該 開口部1 1,在端子排列方向也就是與紙面成直角的方向端 子在排列範圍連通,作成可從殻體1 〇的上方收容扁平型 導體F (在第2圖(A ) 、 ( B )以兩點虛線圖示),而在 上部形成插入口 1 1 A。 殻體10,在較上述開口部11更左方的區域,形成 有:用來將第一端子20、第二端子30予以保持的第一端 子收容溝1 3、第二端子收容溝14 (總稱爲「端子收容 溝」)。該端子收容溝1 3 ' 1 4 ’與紙面平行,也就是與端 子20、30的板面平行延伸。端子收容溝13、14,具有與 形狀維持金屬板的平面的端子2 0、3 0的板厚約相同的溝 寬度(在與紙面成直角的方向的寬度)’在對應於兩端子 -11 - 200903917 2 0、3 0與紙面成直角的方向,交互形成有複數個第一端子 收容溝1 3 '與第二端子收容溝1 4。兩端子收容溝1 3、j 4 都朝向下方開口成供端子20、30分別從下方插入。 如第2圖(Α)所不,第一·端子20’具有:從基部21 朝上方延伸形成,當將該第一端子20安裝於殻體10時壓 入於第一端子收容溝1 3的被安裝部22、從基部2 1的下方 朝右方且朝下方彎曲成曲柄狀的連接部23、在較連接部 23更上方的位置,朝基部21的右方突出接著彎曲而朝上 方延伸的接觸腕2 4、朝基部2 1的左方突出的卡止部2 5、 以及從被安裝部22的上緣的左方區域朝上方突出接著在 右緣形成凹彎曲部的轉動支承部26。 被安裝部2 2,在右側緣部形成突起部2 2 A,當第一端 子20從下方壓入到第一端子收容溝13內時,該突起部 22A卡入於第一端子收容溝13的內面而被保持著。連接 部23 ’位於殼體1 0外,當將連接器1實裝於電路基板A (在第2圖(A)以兩點虛線圖示)時,將其下緣23 A與 電路基板A的對應電路部焊接。 接觸腕24,朝上方延伸的部分的前端部形成朝左方彎 曲的突狀的接觸部2 4 A,該接觸部2 4 A位於開口部1 1內 的右方區域。從插入口 1 1 A插入到開口部1 1內的扁平型 導體F (在第2圖(A)以兩點虛線圖示),是一邊藉由 後述的加壓構件所導引,一邊於被安裝部2 2與接觸腕2 4 之間進入’在該扁平型導體F所形成的連接電路部(沒有 圖示)與接觸腕2 4的接觸部2 4 A輕輕接觸。 -12- 200903917 從基部21的左方突出的卡止部25,其功能爲,當第 一端子20的被安裝部22被壓入於第一端子收容溝13 時,抵接於殼體1 0的對應緣部,來將第一端子2 0定位。 加壓構件40,如第2圖(A ) 、 ( B )所示,具有: 當該加壓構件40位於開啓位置時,形成水平面且藉由用 來吸附搬運的吸附構件B所吸附的被吸附面4 1。該被吸 附面41,如上述,在端子排列方向,形成於加壓構件4 0 的中央區域(參考第1圖)。該加壓構件40,在端子排列 方向的與第一端子20對應的位置,在該被希負面41的下 方,形成有:允許第一端子20的轉動支承部26進入的溝 部42,在該溝部42的下部形成用來將該溝部42的內面彼 此予以連結的島狀的軸部43。而在端子排列方向的與第二 端子3 0對應的位置,在該被吸附面41的下部形成:允許 第二端子30的一部分進入的溝部44,在該溝部44的下方 形成:用來將該溝部44的內面彼此予以連接的島狀的副 軸部4 5。 接著,根據將加壓構件的轉動中心附近的槪略情形予 以放大顯示的剖面圖的第4圖,來說明上述加壓構件40 與第一端子20的關係。第4圖(A )是加壓構件40位於 開啓位置時的剖面圖,(B )是當加壓構件40位於關閉位 置時的剖面圖。如第4圖(A )所示,第一端子2 0的轉動 支承部26’分別在上述內緣具有··彎曲成約C字型而在 內緣所形成的導引部26A、從該導引部26A的下端水平地 朝右方延伸所形成的支承部26B、以及從導引部26A的上 -13- 200903917 端朝上方延伸所形成的限制部26C。 導引部26A,如後述,當加壓構件40於開啓位置與 關閉位置之間轉動時,會將成爲該加壓構件4 0的轉動中 心的軸部43的被導引部43A予以滑接導引。而導引部 26A ’其上下緣部的功能是在上下方向限制加壓構件40的 上述軸部43。針對支承部26B及限制部26C的功能在後 面加以敘述。 接著’針對與加壓構件4 0相關的第二端子3 0加以說 明,如第2圖(B)所示,第二端子30具有:從基部31 朝上方延伸所形成,而當將第二端子30安裝於殼體10時 壓入於第二端子收容溝14的被安裝部32、朝基部31的下 方及左方延伸成曲柄狀的連接部33、朝基部31的右方接 著朝上方延伸的接觸腕34'以及以夾著上述加壓構件40 的副軸部4 5的方式’從被安裝部3 2朝上方延伸而在水平 方相位於該副軸部45的兩側的兩個腕狀的限制導引部 35 ° 被安裝部3 2,在右側緣部形成突起部3 2 a,當第二端 子30從下方壓入於第二端子收容溝14內時,該突起部 32A卡入於第二端子收容溝14的內面而堅固地被保持 著。連接部33’位於殼體1〇外,當將連接器1實裝於電 路基板A (在第2圖(B )以兩點虛線所示)時,其下緣 部3 3 A與電路基板A的對應電路部焊接。 接觸腕34,在朝上方延伸的部分的前端部形成朝左方 彎曲的突狀的接觸部34A’該接觸部34A位於開口部n -14- 200903917 內的右方區域。從插入口 1 1 A插入到開口部1 I內的扁平 型導體F (在第2圖(B)以兩點虛線圖示),是一邊藉 由上述加壓構件所導引,一邊於被安裝部32與接觸腕34 之間進入’在該扁平型導體F所形成的連接電路部(沒有 圖不)與接觸腕34的接觸部34A輕輕接觸。 兩個限制導引部3 5 ’形成了溝部,該溝部在底部具有 彎曲成圓弧狀的內緣’如後述,當加壓構件40於開啓位 置與關閉位置之間轉動時’藉由該限制導引部3 5的內緣 將成爲轉動中心的加壓構件4 0的副軸部4 5予以導引。兩 個限制導引部3 5 ’當加壓構件4 0於開啓位置與關閉位置 之間轉動時’在水平方向將位於該限制導引部3 5之間的 加壓構件40的副軸部45予以限制。 接著針對加壓構件4 0的軸部4 3與副軸部4 5來說明 端子2 0、3 0的相關。 與加壓構件4〇的第一端子20對應的軸部43,如第4 圖(A )所示’具有與在端子20的轉動支承部26所形成 的導引部26A作成約相同形狀的外緣部的部分,具有:卡 合於該導引部26A的被導引部43A、與從該被導引部43A 朝右方延伸的直線狀的抵接部43 B。被導引部43 A,當從 端子排列方向來觀察時,是與對應於第二端子3〇的位置 的加壓構件4 0的副軸部4 5設置在相同位置。也就是說, 軸部4 3的被導引部4 3 A與副軸部4 5在相同位置具有共通 的轉動軸線。抵接部4 3 B,具有:當加壓構件4 〇位於開 啓位置時’在下面部所形成的被支承面43B— 1、及在上 -15- 200903917 面部所形成的被限制面43B— 2。如同圖所示,當加壓 件40在開啓位置時,被支承面43B— 1與端子的支承 2 6B抵接。在本實施方式,被導引部43A與抵接部43 B 者連續形成,而也可以分離形成。若兩者連續形成的話 ' 則將形狀單純化,並且兩者共同補強而防止全體強度 • 低。 具有這種構造的本實施方式的連接器1,是以下述 Γ 式所組裝,自動實裝而加以使用。 <組裝> (1) 首先,準備殼體10、預定數量的第一端子20 第二端子30、加壓構件40。 (2) 將第一端子20從下方朝向殼體10的第一端 收容溝13插入安裝。第一端子20的被安裝部22被壓 到第一端子收容溝1 3,突起部2 2 A卡入於該第一端子 、 容溝13的內面,防止第一端子20脫落。 (3 )接著,將加壓構件40組入。該組入動作,是 ' 加壓構件40爲了成爲開啓位置而朝上方立起的狀態, * 加壓構件4 0的軸部4 3的被導引部4 3 A卡合在第一端 20的導引部26A所進行的。 (4)然後,使第二端子30從下方插入安裝到殼體 的第二端子收容溝1 4。第二端子3 0的被安裝部3 2被壓 到第二端子收容溝I 4,突起部3 2 A卡入於該第二端子 容溝1 4的內面,以防止脫離。在該第二端子3 0的兩個 構 部 兩 9 降 方 及 子 入 收 在 使 子 10 入 收 限 -16- 200903917 制導引部3 5之間,收容著加壓構件40的副軸部45。 以這種方式完成組裝的連接器1,在端子排列方向的 第一端子20的位置,加壓構件40的被導引部43A是藉由 第一端子20的導引部26A而限制其朝上下方向及左方的 移動,在端子排列方向的第二端子3 0的位置,加壓構件 40的副軸部45藉由第二端子30的限制導引腕部35而限 制水平方向的移動。於是,藉由使用這些端子20、30,從 端子排列方向來看位於相同位置的上述被導引部4 3 A及上 述副軸部4 5,藉由兩端子的輔助動作涵蓋約整周而限制其 移動。結果,能防止加壓構件4 0朝任何方向脫離。 <自動實裝> 本實施方式的連接器1,適合藉由吸附構件而搬運到 電路基板上的自動實裝。當連接器1吸附時,使如第2圖 (A ) 、( B )所示的吸附構件B的下端開口,朝向作爲 位於開啓位置的加壓構件4 0的水平上面的被吸附面4 1, 從上方接近使其接觸於該被吸附面4 1,或使其位於被吸附 面4 1附近吸引連接器1。連接器1在被吸附構件B吸附 而移動到電路基板上之後,藉由解除吸引力而配置在電路 基板上的預定位置。 吸附構件B,如上述,通常當接觸或接近被吸附面4 1 時,會以其吸引力吸引連接器將其抬起,連接器就不會承 受來自於吸附構件B的朝下方的荷重。可是,在吸引搬運 條件 '環境條件的種種因素下,當吸附構件B的下端開口 -17 - 200903917 接觸於連接器1的被吸附面41時,會從上方將荷重施 於該被吸附面4 1。在本實施方式,如第4圖所示,當加 構件4 0位於開啓位置時,軸部4 3的被支承面4 3 B — 1 與端子20的支承部26B抵接而藉由該支承部26B所 承,所以即使在加壓構件4 0承受上述荷重的情況,軸 43的被支承面43B— 1能支承來自於端子的支承部26B 反作用力。 於是,這種構造的扁平型導體用電連接器,當吸附 運的自動實裝的連接器吸附時,即使在吸附構件的下端 口從上方將不適當的荷重施加於位於開啓位置的加壓構 的被吸附面的情況,在加壓構件的軸部的抵接部所形成 被支承面是藉由端子的支承部所支承,所以該加壓構件 會移位。也就是說,即使受到吸附構件造成的荷重,加 構件的位置或姿勢也很穩定不會改變,所以可確實吸附 <使用> (1)當使用連接器時,首先,如第 2圖(A) (B )所示地來準備加壓構件40爲開啓位置的該連接器 (2 )如在第2圖(A ) 、( B )的兩點虛線所示, 扁平型導體F從殼體10的開口部11的插入口 11八插入 扁平型導體F,容易地插入到第一端子20的被安裝部 與接觸腕24之間、及第二端子30的被安裝部32與接 腕3 4之間,第一端子2 0的接觸部24 A及第二端子的接 部3 4 A分別與扁平型導體F的對應連接電路部輕輕接觸 加 壓 會 支 部 的 搬 開 件 的 不 壓 將 〇 22 觸 觸 -18- 200903917 (3 )接者’將加壓構件4 〇轉動至如第3圖(a)、 (B)所不的關閉位置。在該關閉位置’加壓構件4 〇以其 加壓部40A強力按壓扁平型導體f,藉此,第一端子20 的接觸部24A及第二端子30的接觸部34A與扁平型導體 F的連接電路部的接觸壓力提高,所以連接器1與扁平型 導體F能確實電連接。 當使加壓構件40轉動來到關閉位置時,在端子排列 方向第一端子20的位置,如第4圖(B)所示,軸部43 的被限制面4 3 B — 2的一部分與第—端子2 0的限制部2 6 C 的一部分抵接著,而限制加壓構件4 0的進一步轉動。也 就是即使當操作加壓構件4 0朝向關閉位置時而對該加壓 構件4 0施加過度的操作力,加壓構件4 0會在預定的關閉 位置停止。結果,可防止因爲加壓構件40的過度移動造 成該加壓構件40甚至連接器1本體的破損。在本實施方 式,在關閉位置,軸部43的被限制面43B— 2的一部分抵 接於第一端子20的限制部26C的一部分,而作爲變形 例,軸部4 3的被限制面4 3 B — 2抵接於第一端子2 0的限 制部26C的全面也可以。而爲了以寬廣面讓被限制面 4 3 B — 2與限制部2 6 C抵接,例如第4圖(B )的兩點虛線 所示,也可將限制部2 6 C ’的面形成爲與關閉位置的被限 制面4 3 B — 2平行的斜面。 在本實施方式,雖然設置不同形狀的兩種端子’而作 爲變形例,也可設置不同形狀的三種以上的端子。藉此’ 可提升連接器設計的自由度。 -19- 200903917 <第二實施方式> 在第一實施方式,加壓構件的開啓位置與關閉位置之 間的移動’只以在固定位置的軸部的轉動進行,而在第5 圖〜第7圖所示的本實施方式,在開啓位置與關閉位置之 間的加壓構件的移動,不只繞著該轉動中心的轉動,而伴 隨著該加壓構件的軸部的被導引部沿著端子的導引部的該 被導引部的轉動中心的線移動,在這方面與第一實施方式 不同。 在本實施方式,只有加壓構件的軸部以及與該軸部卡 合的第一端子的對應部分的構造與第一實施方式不同,所 以以下’以上述軸部及第一端子的對應部分的構造爲中心 來說明’針對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構造的構件則省略說 明。而在與第一實施方式對應的構件及部位,其圖號是用 第一實施方式的圖號加上50。 第5圖、第6圖、第7圖是對應於第一實施方式的第 2圖、第3圖、第4圖,是本實施方式的顯示圖,第5 圖’是針對本實施方式的連接器’是當加壓構件9〇爲開 啓位置時的與端子排列方向成直角的面的連接器5丨的叫 面圖’(A )是端子排列方向的第一端子的位置的剖面 圖’ (B )是第二端子80的位置的剖面圖。第6圖,是針 對第5圖的連接器’當加壓構件9〇爲關閉位置時的與端 子排列方向成直角的面的連接器5 1的剖面圖,(a )是在 端子排列方向的第一端子70的位置的剖面圖,(B )是第 -20- 200903917 二端子8 0的位置的剖面圖。 第7圖是在第5圖的連接器的端子排列方向的第一端 子70的位置的’將加壓構件90的軸部與第一端子7〇的 卡合部分附近的槪略情形放大顯示的剖面圖,(A )是當 加壓構件9 0爲開啓位置時的剖面圖,(B)是當加壓構件 90爲關閉位置時的剖面圖。 如第7圖(A) 、(B)所示,第一端子70,具有: 從被安裝部72的左上方朝上方突出接著朝右方彎曲的移 動支承部7 6。該移動支承部7 6,具有:作成在彎曲成約 鉤狀的其內緣所形成的凹部的底部區域的緣部的導引部 7 6 A '以從導引部7 6 A的下.端朝右方延伸的緣部所形成的 支承部76B、以及從導引部76A的上端朝上方延伸所形成 的限制部76C。 如第7圖(A )所示,端子70的導引部76A ,具有: 位於下部而與支承部76B鄰接的第一凹彎曲部76A— 1、 及在其上部朝上下延伸的第一直線部76Α— 2 ;支承部76Β 具有:在中間部的第二凹彎曲部76Β — 1 '與在其兩側的 第二直線部76Β— 2。上述第一凹彎曲部76Α— 1與第二凹 彎曲部7 6 Β — 1作成相同形狀。 加壓構件9 0的軸部9 3,如圖示,在加壓構件的開啓 位置作成約L字型,該軸部93的被導引部93Α,具有: 當該加壓構件90在開啓位置時,與端子70的第一凹彎曲 部76Α— 1卡合的凸彎曲部93Α— 1、以及與朝端子7〇的 導引部76Α的上下方向延伸的直線部76Α— 2接觸的接觸 -21 - 200903917 面93 A— 2。在表示開啓位置的第7圖(A),作爲被導引 部9 3 A的上部的端部9 3 A — 3,是作成在上述凸彎曲部 9 3 A — 1當來到關閉位置時適合第一凹彎曲部76A的形 狀,也就是相對應的形狀。 在本實施方式,當加壓構件9 0從開啓位置移動到關 閉位置時,上述被導引部93A的接觸面93 A- 2被導引到 端子70的導引部76A接著被導引到支承部76B。此時, 上述被導引部93 A,進行繞著其轉動中心Ο的轉動,且進 行該轉動中心0沿著導引部76A朝下方的線移動。 接著,當加壓構件90來到關閉位置時,如第 7圖 (B )所示,被導引部93A的端部93A— 3與端子70的第 一凹彎曲部 76A - 1卡合,被導引部 93A的凸彎曲部 93 A— 1卡合於端子70的第二凹彎曲部76B— 1。藉此,在 關閉位置,可以使軸部93甚至是加壓構件90的位置穩 定。而在關閉位置,抵接部9 3 B的被限制面9 3 B — 2抵接 於端子70的限制部76C。藉此,能利用限制部76C來限 制加壓構件9 0越過關閉位置的移動。也就是說,當加壓 構件9 0的關閉操作時,即使對該加壓構件9 0施加過度的 操作力,加壓構件90會在預定的關閉位置停止。結果, 可防止因爲加壓構件90過度移動造成該加壓構件90甚至 連接器5 1本身破損。 在本實施方式,在加壓構件9 0的被導引部9 3 A的接 觸面設置凸彎曲部93A— 1,在端子70的導引部設置第一 凹彎曲部76A — 1,在支承部設置第二凹彎曲部76B — 1, -22- 200903917 作爲變形例,將被導引部的接觸面及端子的支承部兩者形 成爲平坦部,在端子70的導引部形成第一彎曲部76 A— 1 也可以。藉由該變形例,在開啓位置,抵接部的被限制面 是藉由完全平坦的支承部在廣泛範圍被支承,所以即使當 吸附時從吸附構件承受過度荷重,加壓構件也不會移位, 能良好實現穩定的吸附。而在關閉位置,端部是卡合於第 —凹彎曲部,所以可以使該關閉位置的軸部93甚至加壓 構件的位置更穩定。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是顯示,在加壓構件在開啓位置時的狀態,本 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連接器的外觀的立體圖。 第2圖是當加壓構件位於開啓位置時的與端子排列方 向成直角的面的第1圖的連接器的剖面圖,(A)是在端 子排列方向的第一端子的位置的剖面圖,(B )是第二端 子的位置的剖面圖。 第3圖是當加壓構件從第2圖的開啓位置移動到關閉 位置時的與端子排列方向成直角的面的第1圖及第2圖的 連接器的剖面圖,(A )是在端子排列方向的第一端子的 位置的剖面圖,(B )是第二端子的位置的剖面圖。 第4圖是針對第1圖〜第3圖所示的第一實施方式的 連接器,將加壓構件的轉動中心附近放大顯示的剖面圖, (A )是加壓構件位於開啓位置,(B )是當加壓構件位於 關閉位置時的剖面圖。 -23- 200903917 第5圖,是顯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力 當加壓構件爲開啓位置時的與端子排列方 剖面圖,(A )是端子排列方向的第一端 圖,(B )是第二端子的位置的剖面圖。 第6圖,是針對第5圖的連接器,| 圖的開啓位置移動到關閉位置時的與端子 的面的連接器的剖面圖,(A )是在端子 端子的位置的剖面圖,(B )是第二端 圖。 第7圖是針對第5圖及第6圖所示的 連接器,將加壓構件的轉動中心附近放大 (A )是當加壓構件爲開啓位置時,(B ) 關閉位置時的剖面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連接器 10 :殼體 1 1 :開口部 20 :第一端子 2 4 .接觸腕 24A :接觸部 26A :導引部 2 6 B :支承部 26C :限制部 [式的連接器,是 向成直角的面的 子的位置的剖面 t加壓構件從第5 •排列方向成直角 排列方向的第一 子的位置的剖面 丨第二實施方式的 :顯示的剖面圖, 是當加壓構件爲 -24- 200903917 3 0 :第二端子 3 4 :接觸腕 3 4 A .接觸部 35 :限制導引部 4 0 :加壓構件 4 1 :被吸附面 4 3 :軸部 43A :被導引部 4 3 B :抵接部 43B— 1 :被支承面 4 3 B — 2 :被限制面 4 5 :副軸部 7 〇 :端子 76A :導引部 76A— 1 :第一凹彎曲部 76B :支承部 76B- 1 :第二凹彎曲部 90 :加壓構件 9 3 :軸部 9 3 A :被導引部 93A— 2 :接觸面 A :電路基板 B :吸附構件 F :扁平型導體 -25

Claims (1)

  1. 200903917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扁平型導體用電連接器,是具有:以底面配置 在電路基板上,朝上方形成有用來收容扁平型導體的開口 部的殼體;接觸部位於該開口部而以配置於該殼體的至少 其中一種所構成的複數個端子;以及在可於,可進行扁平 型導體相對於上述開口部的插拔的開啓位置、與將插入於 上述開口部的扁平型導體朝向接觸部按壓的關閉位置之間 移動的狀態,設置於上述開口部的加壓構件; 該加壓構件,是將在上述開啓位置朝向下方作用的吸 附構件所相對的被吸附面,形成爲相對於殼體的上述底面 平行的面之電連接器,其特徵爲: 加壓構件,在端子排列方向與至少一種端子對應的位 置,具有伴隨該加壓構件移動而與端子共同作動的軸部, 該軸部,具有:當加壓構件移動時伴隨著旋轉而被端 子導引的被導引部、以及形成有,當在上述開啓位置而承 受來自於吸附構件的壓力時,用來承受來自於端子的反作 用力的被支承面的抵接部; 至少一種端子,具有:用來導引軸部的被導引部的導 引部、以及當上述加壓構件在開啓位置時,用來支承上述 抵接部的被支承面的支承部。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扁平型導體用電連接器, 其中至少一種端子,具有:當加壓構件移動到關閉位置 時,用來限制加壓構件越過關閉位置的過度移動的限制 部; -26- 200903917 加壓構件的軸部,在關閉位置具有與端子的上述限制 部抵接的被限制面。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的扁平型導體用電連接 器,其中加壓構件的軸部,在與端子排列方向成直角的面 的各剖面,是將被導引部與抵接部互相連續形成。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扁平型導體用電連接器, 其中端子由不同形狀的複數種所構成。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的扁平型導體用電連接器, 其中端子除了至少一種端子之外,也混合排列有不同種類 的端子,上述至少一種端子的導引部,在上下方向限制加 壓構件的軸部的被導引部,加壓構件在端子排列方向在與 上述不同種類端子對應的位置具有副軸部,該副軸部設置 在從端子排列方向來觀察時的與上述被導引部相同的位 置,上述不同種類的端子’在水平方向在副軸部的兩側具 有:在水平方向用來將加壓構件的副軸部予以限制的兩個 限制導引部。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的扁平型導體用電連接 器,其中至少一種端子’支承部具有水平部,導引部從支 承部改變方向延伸’軸部的被導引部,具有:在開啓位置 接觸於端子的導引部’在關閉位置接觸於端子的支承部的 接觸面; 當加壓構件移動時’上述被導引部的接觸面被上述端 子的導引部及支承部所導引’上述被導引部,其轉動中心 沿著上述導引部進行線移動並且伴隨著繞著該轉動中心的 -27- 200903917 轉動。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的扁平型導體用電連接器, 其中軸部的被導引部在接觸面具有凸彎曲部,端子的導引 部具有:在開啓位置卡合於上述凸彎曲部,且在關閉位置 卡合於上述被導引部的端部的第一凹彎曲部,端子的支承 部具有:在關閉位置卡合於上述凸彎曲部的第二凹彎曲 部。 -28 -
TW097121929A 2007-07-06 2008-06-12 Electric connector for flat type conductor TW200903917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78893A JP4390821B2 (ja) 2007-07-06 2007-07-06 平型導体用電気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03917A true TW200903917A (en) 2009-01-16
TWI339922B TWI339922B (zh) 2011-04-01

Family

ID=401492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21929A TW200903917A (en) 2007-07-06 2008-06-12 Electric connector for flat type conductor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632135B2 (zh)
JP (1) JP4390821B2 (zh)
KR (1) KR101098171B1 (zh)
CN (1) CN101340031B (zh)
DE (1) DE102008031180B4 (zh)
TW (1) TW200903917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58582B2 (ja) 2009-01-28 2014-04-02 ソニー株式会社 固体撮像装置、固体撮像装置の駆動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JP4568791B1 (ja) * 2009-12-16 2010-10-27 イリソ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4931261B2 (ja) * 2010-02-03 2012-05-16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JP5182384B2 (ja) * 2010-02-05 2013-04-17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5648591B2 (ja) * 2011-06-16 2015-01-07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DE102014112389B3 (de) 2014-08-28 2015-10-29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g An eine Leiterplatte ansetzbares Ansaugelement mit einer Ansaugfläche
JP6777688B2 (ja) 2018-06-15 2020-10-28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接続用ハンドおよびハンドシステム
KR102670772B1 (ko) * 2018-11-22 2024-05-3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연성회로기판 삽입 장치 및 방법
CN113889824B (zh) * 2020-07-01 2024-03-15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扣合装置及扣合方法
JP2022122144A (ja) * 2021-02-09 2022-08-22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ネク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72385B2 (ja) 1995-01-17 2001-06-04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フレキシブル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JP3513751B2 (ja) * 2000-06-27 2004-03-31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平型柔軟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JP2001167829A (ja) * 2000-11-15 2001-06-22 Hirose Electric Co Ltd フレキシブル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JP3771457B2 (ja) * 2001-04-17 2006-04-26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US6790074B1 (en) * 2003-03-14 2004-09-14 P-Two Industries Inc. Electrical power connector for flexible circuit board
JP2005078878A (ja) * 2003-08-29 2005-03-24 Hirose Electric Co Ltd 平型ケーブル用電気コネクタ
JP4054741B2 (ja) * 2003-09-26 2008-03-05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低背型fpc用zifコネクタ
JP4317811B2 (ja) * 2004-11-16 2009-08-19 ホシデン株式会社 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JP2006196356A (ja) * 2005-01-14 2006-07-27 Avenir Electronics International Co Ltd コネクタ
JP4437982B2 (ja) * 2005-08-08 2010-03-24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平型ケーブル用電気コネクタ
JP2007178893A (ja) 2005-12-28 2007-07-12 Lg Philips Lcd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390821B2 (ja) 2009-12-24
DE102008031180A1 (de) 2009-01-22
US7632135B2 (en) 2009-12-15
KR101098171B1 (ko) 2011-12-23
US20090011634A1 (en) 2009-01-08
JP2009016266A (ja) 2009-01-22
CN101340031A (zh) 2009-01-07
TWI339922B (zh) 2011-04-01
DE102008031180B4 (de) 2016-12-01
KR20090004479A (ko) 2009-01-12
CN101340031B (zh) 2012-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903917A (en) Electric connector for flat type conductor
US7563128B2 (en) Connector
KR101413845B1 (ko) 방수 커넥터
WO2006126359A1 (ja) コネクタ
KR20020068956A (ko) 전기 커넥터
TW201513469A (zh) 線狀導體連接用端子
TWI533535B (zh) 連接器
JP2021061190A (ja) 導電部材を保持する保持部材を有するコネクタ
JP2009026471A (ja) 平型導体用電気コネクタ
US7435118B2 (en) Antenna switch
KR20040060773A (ko) 커넥터
KR20220000641U (ko) 플렉시블 케이블용 커넥터
JP5377739B2 (ja) 平型導体用電気コネクタ
JP2020191311A (ja) コネクタ
JP2021082603A (ja) コネクタ
JP2021009858A (ja) コネクタ
JP2021166189A (ja) コネクタ
JP2021064624A (ja) コネクタ
JP2020177927A (ja) コネクタ
JP2020205285A (ja) コネクタ
JP2021048143A (ja) コネクタ
JP2021036542A (ja) コネクタ
JP2020161502A (ja) コネクタ
JP2020024944A (ja) コネクタ
JP2020009775A (ja) コネク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