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849195A - Pixel circuit,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 Google Patents

Pixel circuit,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849195A
TW200849195A TW097107668A TW97107668A TW200849195A TW 200849195 A TW200849195 A TW 200849195A TW 097107668 A TW097107668 A TW 097107668A TW 97107668 A TW97107668 A TW 97107668A TW 200849195 A TW200849195 A TW 20084919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istor
driving
terminal
driving transistor
potenti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076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Naobumi Toyomura
Katsuhide Uchino
Yukihito Iida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8491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49195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G09G3/3225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using an active matrix
    • G09G3/3233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using an active matrix with pixel circuitry controlling the current through the light-emitting element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12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8Active matrix structure, i.e. with use of active elements, inclusive of non-linear two terminal elements, in the pixels together with light emitting or modulating elements
    • G09G2300/0809Several active elements per pixel in active matrix panels
    • G09G2300/0819Several active elements per pixel in active matrix panels used for counteracting undesired variations, e.g. feedback or autozeroing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8Active matrix structure, i.e. with use of active elements, inclusive of non-linear two terminal elements, in the pixels together with light emitting or modulating elements
    • G09G2300/0809Several active elements per pixel in active matrix panels
    • G09G2300/0842Several active elements per pixel in active matrix panels forming a memory circuit, e.g. a dynamic memory with one capacitor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8Active matrix structure, i.e. with use of active elements, inclusive of non-linear two terminal elements, in the pixels together with light emitting or modulating elements
    • G09G2300/0809Several active elements per pixel in active matrix panels
    • G09G2300/0842Several active elements per pixel in active matrix panels forming a memory circuit, e.g. a dynamic memory with one capacitor
    • G09G2300/0861Several active elements per pixel in active matrix panels forming a memory circuit, e.g. a dynamic memory with one capacitor with additional control of the display period without amending the charge stored in a pixel memory, e.g. by means of additional select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4Maintain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43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the effects of age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Control Of El Display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Description

200849195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包含一電光學元件(亦稱爲顯示元 件或發光元件)之像素電路(亦稱爲像素)、一種具有一 像素陣列單兀之顯不裝置,其中此等像素電路被配置以矩 陣之形式、以及顯示裝置之一種驅動方法;而特別是有關 一種具有一當作顯示元件之電光學元件的像素電路,該電 光學兀件之売度係依據一驅動信號之大小而改變、一種主 動矩陣型顯示裝置,其係藉由以矩陣之形式配置此等像素 電路而被形成,且該裝置於各像素電路中具有一主動元件 ,其中顯示驅動係藉由主動元件而被執行於一像素單元中 、以及一種主動矩陣型顯示裝置之驅動方法。 【先前技術】 已經有顯示裝置使用一種將依據其供應至電光學元件 之電壓或流經電光學元件之電流而改變亮度的電光學元件 來當作像素之顯示元件。例如,液晶顯示元件爲一種依據 其供應至電光學元件之電壓而改變亮度之電光學元件的典 型範例,以及有機電致發光(於下文中稱爲有機EL )元 件(有機發光二極體(0 LED ))爲一種依據其流經電光 學元件之電流而改變亮度之電光學元件的典型範例。一種 使用上述後者之有機EL元件的有機EL顯示裝置係一種 所謂的發射型顯示裝置,其使用自發光電光學元件爲像素 之顯示元件。 -5- 200849195 有機EL元件係一種使用藉由施加電場至有機薄膜而 導致發光之現象的電光學元件。有機EL元件可由一相當 低的供應電壓(例如1 〇 V或更低)所驅動,因而耗損低 電力。此外,有機EL元件係一種自身發出光線的自發光 元件,而因此免除針對輔助照明構件(諸如液晶顯示裝置 中所需之背光)之需求。因此可輕易地減少有機EL元件 之重量及厚度。再者,有機EL元件具有極高的回應速度 (例如數左右),以致不會有殘像發生於顯示移動影 像時。因爲有機EL元件具有這些優點,所以近來已積極 地開發其使用有機EL元件(諸如電光學元件)之平板發 射型顯示裝置。 於一種以有機EL元件爲代表之電流驅動型電光學元 件中,不同的驅動電流値表示不同的發光亮度。因此,爲 達成穩定亮度之發光,重要的是供應穩定的驅動電流給電 光學元件。例如,可將用以供應驅動電流至有機EL元件 之驅動系統粗胳地分類爲恒定電流驅動系統及恆定電壓驅 動系統(這些系統均爲眾所周知的技術,因此將不提出其 公眾已知的文件)。 因爲有機EL元件之電壓驅動特性具有一陡峭的斜度 ,所以當執行恆定電壓驅動時,電壓之稍微變化或元件特 性之變化會造成電流之大的變化而因此產生亮度之大的變 化。因此,通常係使用電流驅動,其中一驅動電晶體被使 用於飽和區中。當然,即使是恆定電流驅動,電流之改變 仍會造成亮度之變化。然而,電流之少量變化僅造成亮度 -6 - 200849195 之少量變化。 反之,即使是恆定電流驅動系統,爲了使電 之發光亮度爲不變的,重要的是使一依據輸入影 寫入至儲存電容且由該儲存電容所保存之驅動信 定的。例如,爲了使一有機EL元件之發光亮度 ,重要的是使一相應於輸入影像信號之驅動信號 的。 然而,驅動電光學元件之主動元件(驅動電 臨限電壓及移動率係由於程序變化而改變。此外 機EL元件等之電光學元件的特性係隨時間而改 此驅動之主動元件的特性之變化以及電光學元件 變化會影響發光亮度,即使於恆定電流驅動系統 〇 因此,正在硏究用以校正其由用於上述驅動 件及各像素電路內之電光學元件的特性變化所造 變化的各種機制,以便均勻地控制其涵蓋顯示裝 螢幕的發光亮度。 例如,日本專利公開編號2006-2 1 5 1 23 (於 爲專利文件1 )描述一種機制,其中一用於有機 之像素電路具有一種用以保持驅動電流爲恆定之 正功能(即使當驅動電晶體之臨限電壓有變化或 時)、一種用以保持驅動電流爲恆定之移動率校 即使當驅動電晶體之移動率有變化或長期改變時 種用以保持驅動電流爲恆定之自舉(bootstrap) 光學元件 像信號而 ^虎成爲恒 爲不變的 成爲恆定 晶體)的 ,諸如有 變。針對 的特性之 之情況下 之主動元 成之亮度 置之整個 下文中稱 EL元件 臨限値校 長期改變 正功能( )、及一 功能(即 200849195 使當有機EL元件之電流-電壓特性有長期改變時)。 【發明內容】 然而,於專利文件1中所描述之機制中,移動率校正 週期之開始係將一取樣電晶體保持爲開,在該取樣電晶體 被打開以將一相應於視頻信號之驅動電位維持於一儲存電 容中之後。因此,因爲移動率校正操作被執行於固定該驅 動電晶體之閘極電位的狀態下,所以閘極至源極電壓係由 於移動率校正而被減小,其導致當對於該閘極至源極電壓 之減小未採取任何措施時之發光亮度減少的不良影響。 作爲一種防止發光亮度減少(由於移動率校正所造成 )之方法,例如,可供應一較大的視頻信號以補償其由於 移動率校正所致之閘極至源極電壓的減小。然而,相較於 其中未進行移動率校正之情況,此方法必須增加視頻信號 之振幅。因而必須增加電源供應電壓及寫入驅動脈衝之大 小,其將導致電壓耗損之增加。 本發明係有鑑於上述狀況而提出。希望提供一種顯示 裝置,其可防止發光亮度減少(由於移動率校正所造成) 而不增加視頻信號之振幅。 依據本發明之一種顯示裝置的一實施例係一種使得一 像素電路內之電光學元件根據視頻信號而發光的顯示裝置 。於像素陣列單元中以矩陣形式配置之每一像素電路包含 至少一用以產生驅動電流之驅動電晶體、一連接至驅動電 晶體之輸出終端的電光學元件、一用以保持相應於該視頻 -8- 200849195 信號之信號電位的資訊(驅動電位)之儲存電容、及一用 以將該相應於該視頻信號之信號電位的資訊寫入至該儲存 電容的取樣電晶體。於此像素電路中,該驅動電晶體係根 據由該儲存電容所保持之資訊來產生驅動電流並使該驅動 電流通過該電光學元件,藉此使該電光學元件發光。 該取樣電晶體將相應於該信號電位(當作驅動電位) 寫入至該儲存電容。因此,取樣電晶體於該取樣電晶體之 一輸入終端(源極終端與汲極終端之一)接收該信號電位 ,並接著將相應於該信號電位之資訊寫入至其連接至該取 樣電晶體之一輸出終端(該源極終端與汲極終端的另一個 )的該儲存電容。當然,該取樣電晶體之該輸出終端亦被 連接至該驅動電晶體之一控制輸入終端。 應注意上述像素電路之連接架構是一種最基本的架構 ,且其足使像素電路包含至少上述構成元件而該像素電路 可包含這些構成元件以外的元件(亦即,其他構成元件) 。此外,「連接」並不限定於直接連接,而可爲經由其他 構成元件之連接。 例如,可應時機需求而做出改變以致其一切換電晶體 、一具有某功能之功能性單元等被進一步插入於各連接之 間。通常,一動態地控制顯示週期(換言之,發射週期) 之切換電晶體(發光控制電晶體)可被插入於驅動電晶體 的輸出終端與電光學元件之間或者於驅動電晶體的電源供 應終端(一典型範例中爲汲極終端)與一當作電源供應佈 線的電源供應線之間。 -9- 200849195 此等修改模式下之像素電路亦爲用以實現依 之顯示裝置的一種實施例,只要該像素電路可實 所描述之結構及操作(用以解決問題之手段)。 於此情況下,作爲依據本發明之像素電路及 的實施例之一特點,以像素電路爲基礎,於各像 提供一電容元件(其一終端連接至驅動電晶體之 而其另一終端被供應以一脈衝信號)。電容元件 端被供應脈衝信號,以便開始一移動率校正操作 晶體之輸出終端因而經由電容元件而被供應以轉 增加驅動電晶體的輸入終端與輸出終端間之電位 。因此,移動率校正可被進行於驅動電晶體的輸 輸出終端間之電位差被加寬後,在移動率校正之 〇 用以開始移動率校正操作之脈衝信號(該脈 供應至電容元件之另一終端)可依據像素電路之 動時序而有所不同。例如,如專利文件1中所描 5TR架構(該架構包含一驅動電晶體及一取樣電 兩個根據臨限値校正操作時或移動率校正操作時 衝以執行開/關操作的電晶體(用以調整發射週 ))的情況下,當移動率校正操作被執行於其中 樣電晶體之寫入驅動脈衝及供應至發光控制電晶 驅動脈衝均爲活動中之一段週期內,其供應至發 晶體之控制輸入終端的掃瞄驅動脈衝最好是被設 開始移動率校正操作之脈衝。 據本發明 現本文中 顯示裝置 素電路中 輸出終端 之另一終 。驅動電 變資訊於 差的方向 入終端與 開始時刻 衝信號被 架構及驅 述之一^種 晶體以及 的控制脈 期之工作 供應至取 體之掃瞄 光控制電 定爲用以 -10- 200849195 再者,於此情況下,當n型或P型之一種的驅動電晶 體之電源供應終端側被供應以該n型或P型之另一種的發 光控制電晶體時’則足使將電容元件之該另一終端連接至 發光控制電晶體之控制輸入終端’並將該掃瞄驅動脈衝供 應至另一終端。 當然,此僅爲一範例,只要將電容元件之一終端連接 至驅動電晶體之輸出終端,並將相應於其用以開始移動率 校正操作之脈衝的資訊供應至電容元件之另一終端’以便 藉此將脈衝之轉變資訊(特別是於移動率校正之開始時以 將驅動電晶體之閘極至源極電壓加寬的方向)供應至驅動 電晶體之輸出終端。 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電容元件被加入’且電容元 件之一終端被連接至驅動電晶體之輸出終端而電容元件之 另一終端被供應以相應於用以開始移動率校正操作之脈衝 的資訊。因而增加了介於驅動電晶體的輸入終端與輸出終 端之間的電位差。 當取樣電晶體被設於導通狀態以保持相應於儲存電容 中之信號電位的資訊且接著執行移動率校正操作而將取樣 電晶體維持於導通狀態下時,可在移動率校正開始時事先 加寬驅動電晶體之控制輸入終端與輸出終端間的電位差以 後進行移動率校正。因而得以補償其由於移動率校正所導 致之驅動電晶體的控制輸入終端與輸出終端間之電位差的 減少。 結果,可加寬發射週期期間之驅動電位。因而得以防 -11 - 200849195 止其由於移動率校正所導致之發光亮度的減少而Y 頻信號之振幅。因爲視頻信號之振幅無須被增加, 得以有助於電力耗損之減少。 【實施方式】 以下將參考圖形而詳細地描述本發明之較佳實 <顯示裝置之一般性槪述> 圖1係一方塊圖,其槪略地顯示一種當作依據 之顯示裝置的一實施例之主動矩陣型顯示裝置的架 本實施例中,所提出之描述將藉由採用一種情況當 例,其中本發明係應用於一種主動矩陣型有機EL 於下文中稱之爲有機EL顯示裝置),其(例如) 有機EL元件爲像素之顯示元件以及使用一多晶矽 晶體(TFT )爲主動元件;且該顯示具有有機El 其係形成在一其中形成有薄膜電晶體之半導體基底. 附帶地,雖然以下所提出之具體的描述將採用 像素之顯示元件的有機EL元件爲一範例,但有機 件僅爲一範例,且本案所指之顯示元件並不限定 EL元件。稍後將描述之所有實施例均類似地可應 通常藉由電流驅動而發光之所有發光元件。 如圖1中所示,有機EL顯示裝置1包含:一 板單元100,其中具有有機EL元件(未顯示)爲 示元件之像素電路(亦稱爲像素)1 1 0被配置以形 增加視 所以亦 例。 本發明 構。於 作一範 顯示( 使用一 薄膜電 元件, 上。 其當作 EL元 於有機 用於其 顯示面 複數顯 成一具 -12- 200849195 有X : Y (例如9 : 1 6 )之寬高比爲顯示寬高比的有效視 頻區域;一驅動信號產生單元200,當作一用以產生各種 供驅動及控制顯示面板單元1 00之脈衝信號的面板控制單 元之範例;及一視頻信號處理單元3 00。驅動信號產生單 元2 0 0及視頻信號處理單元3 0 0係包含於單一晶片IC (積 體電路)中。 其中提供有有機EL顯示裝置1之產品形式並不限定 於一種具有如圖1所示之所有顯示面板單元1 00、驅動信 號產生單元200、及視頻信號處理單元3 00的模組(混合 部分)之形式。例如,可以僅提供顯示面板單元1 00爲有 機EL顯示裝置1。此一有機EL顯示裝置1被使用爲可攜 式音樂播放器及其他電子裝置中之顯示單元,該可攜式音 樂播放器係使用諸如半導體記憶體、迷你碟(MD )、卡 帶等之記錄媒體。 顯示面板單元1 0 0包含(例如)一像素陣列單元1 〇 2 ’其中像素電路P被配置以η列X m行矩陣之形式、一垂 直驅動單元1 0 3,用以掃瞄垂直方向上之像素電路p、一 水平驅動單元(亦稱爲水平選擇器或資料線驅動單元) 1 〇 6 ’用以掃瞄水平方向上之像素電路p、及一用於外部 連接之終端單元(墊單元)108,其中像素陣列單元102、 垂直驅動單元103、水平驅動單元106、及終端單元108 係以一集成方式被形成於一基底101上。亦即,諸如垂直 驅動單元1 0 3、水平驅動單元1 0 6等周邊驅動電路被形成 於相同基底1 0 1上以成爲像素陣列單元1 02。 -13- 200849195 垂直驅動單元1 03包含(例如)一寫入掃瞄單元(寫 入掃瞄器WS ;寫入掃瞄)104、一驅動掃瞄單元(驅動掃 瞄器DS ;驅動掃瞄)1 05 (兩單元係彼此整合地顯示於圖 1中)、及兩個臨限値與移動率校正掃瞄單元1 1 4及1 1 5 (該兩個單元係彼此整合地顯示於圖1中)。 像素陣列單元1 02係(例如)從圖1中之水平方向的 一側或兩側由寫入掃猫單元1 0 4、驅動掃猫單元1 0 5、及 臨限値與移動率校正掃瞄單元1 1 4及1 1 5所驅動,且從圖 1中之垂直方向的一側或兩側由水平驅動單元1 06所驅動 。從配置在有機EL顯示裝置1外部之驅動信號產生單元 2 00供應各種脈衝信號給終端單元1 08。類似地從視頻信 號處理單元3 00供應一視頻信號Vsig給終端單元108。 例如,諸如偏移開始脈衝SPDS及SPWS (其爲垂直 方向上之寫入開始脈衝的範例)和垂直掃瞄時脈CKDS及 CKWS等必要脈衝信號被供應爲用於垂直驅動的脈衝信號 。此外,諸如偏移開始脈衝SPAZ1及SPAZ2 (其爲垂直 方向上之臨限値檢測開始脈衝的範例)和垂直掃瞄時脈 CKAZ1及CKAZ2等必要脈衝信號被供應爲用於校正臨限 値及移動率的脈衝信號。再者,諸如水平開始脈衝SPH ( 其爲水平方向上之寫入開始脈衝的範例)和水平掃瞄時脈 CKH等必要脈衝信號被供應爲用於水平驅動的脈衝信號。 終端單元108之各終端係藉由佈線109而被連接至垂 直驅動單元1 〇 3或水平驅動單元1 〇 6。例如,供應至終端 單元1 08之脈衝係應時機需求而於一位準偏移器單元(未 -14- 200849195 顯示於圖中)中內部地調整其電壓位準,並接著經由一緩 衝器而被供應至垂直驅動單元103或水平驅動單元106之 個別部分。 像素陣列單元1 02具有一種架構,其中:雖未顯示於 圖中(稍後將描述其細節),各具有一提供給有機EL元 件以當作顯示元件之像素電晶體的像素電路P被二維地配 置以矩陣之形式,一掃瞄線被配置於像素配置之各列,以 及一信號線被配置於像素配置之各行。 例如,掃瞄線(閘極線)1 0 4 W S和1 0 5 D S、一臨限値 與移動率校正掃瞄線114AZ及1 15AZ、以及一信號線(資 料線)106HS被形成於像素陣列單元102中。未顯示於圖 1中之一有機EL元件及一用以驅動該有機EL元件之薄膜 電晶體(TFT )被形成在其中掃瞄線與信號線相互交叉之 部分上。有機EL元件與薄膜電晶體之組合形成一像素電 路P。 明確地,針對由寫入掃瞄單元1 04之一寫入驅動脈衝 WS所驅動的η列之寫入掃瞄線104WS_1至104WS_n、針 對由驅動掃瞄單元1 05之一掃瞄驅動脈衝DS所驅動的n 列之驅動掃瞄線l〇5DS_l至105DS_n、以及針對由第一臨 限値與移動率校正掃瞄單元1 1 4之一臨限値與移動率校正 脈衝A Z 1所驅動的η列之臨限値與移動率校正掃瞄線 1 14ΑΖ__1至1 1 4ΑΖ_η和由第二臨限値與移動率校正掃瞄單 兀1 1 5之一臨限値與移動率校正脈衝A Ζ 2所驅動的η列之 臨限値與移動率校正掃瞄線115ΑΖ_1至115ΑΖ_η被配置 -15- 200849195 於矩陣形式排列之像素電路p的各像素列。 寫入掃瞄單元1 0 4及驅動掃瞄單元1 0 5根據一垂 動系統之脈衝信號以經由掃瞄線1 〇 5 D S及1 0 5 W S而 各像素電路P,該脈衝信號係供應自驅動信號產生 200。水平驅動單元106係根據一水平驅動系統之脈 號以將一影像信號經由信號線106HS而寫入至選定的 電路P ’該脈衝信號係供應自驅動信號產生單元2 0 0。 垂直驅動單元1 03之各部分係以直線連續方式並 掃瞄同步地來掃瞄像素陣列單元1 02,水平驅動單元 依序(亦即,於各像素中)於水平方向將一水平線之 信號寫入至像素陣列單元1 0 2或者同時地將一水平線 像信號寫入至像素陣列單元1 02。前者整體而言爲點 驅動,而後者整體而言爲直線連續驅動。 當提供點連續驅動時,水平驅動單元1 06包含一 暫存器、一取樣開關(水平開關)等。水平驅動單元 將輸入自視頻信號處理單元3 00之像素信號寫入至其 素單元中之垂直驅動單元1 0 3的各部分所選擇之一列 別像素電路P。亦即,水平驅動單元1 〇 6執行點連續 ,其中視頻信號被寫入至其由像素單元中之垂直掃瞄 擇之列的個別像素電路P。 另一方面,當提供直線連續驅動時,水平驅動 1 06包含一驅動器電路,用以同時地打開圖形中未顯 開關,該開關係設於所有行之信號線1 06HS上。水平 單元1 0 6同時地打開圖形中未顯示之開關(其係設於 直驅 選擇 單元 衝信 像素 與該 106 影像 之影 連續 偏移 106 由像 的個 驅動 所選 單元 示之 驅動 所有 -16- 200849195 行之信號線106HS上),以便同時地將輸出自視頻信號處 理單元3 00之像素信號寫入至其由垂直驅動單元1〇3所選 擇之列的一行之所有像素電路P。 垂直驅動單元1 03之各部分係由邏輯閘(包含閂)之 組合所形成,並選擇列單元中之像素陣列單元1 0 2的像素 電路P。附帶地,雖然圖1係顯示一種其中垂直驅動單元 103僅被配置於像素陣列單元102之一側上的架構,但垂 直驅動單元1 〇 3亦可被配置於右與左兩側上而以像素陣列 單元1 02插入該左側與右側之間。 類似地,雖然圖1係顯示一種其中水平驅動單元1 06 僅被配置於像素陣列單元1 〇 2之一側上的架構,但水平驅 動單元1 06亦可被配置於上與下兩側上而以像素陣列單元 1 02插入該上側與下側之間。 <像素電路;比較範例> 圖2係一圖形,其顯示依據本實施例之一像素電路P 的比較範例,該像素電路P係形成圖1中所示之有機EL 顯示裝置1。附帶地,圖2亦說明顯示面板單元1 〇〇之基 底1 0 1上的像素電路P之周邊上設於其周邊部分中的垂直 驅動單元103及水平驅動單元106。 圖3係一輔助圖,用於解釋有機EL元件及驅動電晶 體之一操作點。圖4A至4C係輔助圖,用於解釋驅動電流 Ids時之有機EL元件及驅動電晶體的特性變化之效應。圖 5及圖6A至6D係輔助圖,用於解釋補救該效應的方法之 -17- 200849195 槪念。 圖2中所示之比較範例以及稍後將描述之依據本實施 例的像素電路P基本上具有一特性,即一驅動電晶體係由 一種η通道型薄膜場效電晶體所形成。圖2中所示之比較 範例以及稍後將描述之依據本實施例的像素電路Ρ具有另 一特性,即像素電路Ρ具有一用以抑制其由於有機EL元 件之長期退化所致之供應至有機EL元件的驅動電流Ids 之變化的電路,亦即,一驅動信號均勻化電路(1 ),用 以校正有機EL元件(其爲電光學元件之一範例)之電流-電壓特性的改變並獲得一臨限値校正功能及一移動率校正 功能,以利維持驅動電流Ids於恆定位準。此外,圖2中 所示之比較範例以及稍後將描述之依據本實施例的像素電 路P具有一驅動信號均勻化電路(2 ),用以達成即使當 有機EL元件之電流-電壓特性有長期改變時仍維持驅動電 流恆定的自舉功能。 當所有切換電晶體可由η通道型電晶體而非ρ通道型 電晶體所形成時,則可於電晶體之製造時使用一種現有的 非晶矽(a - S i )製程。藉此可減低電晶體基底之成本,並 預期具有此一架構之像素電路p的開發。圖2中所示之比 較範例以及稍後將描述之依據本實施例的像素電路P係使 用P型爲發光控制電晶體’其可能爲一缺點。 一種Μ Ο S電晶體被使用爲包含驅動電晶體之每一電 晶體。於此情況下,驅動電晶體之閘極終端被視爲一控制 輸入終端,驅動電晶體之源極終端與汲極終端之一(於此 -18- 200849195 例中爲源極終端)被視爲一輸出終端,而另一則被 電源供應終端(於此例中爲汲極終端)。 圖2中所示之比較範例的像素電路p將首先被 一比較範例,用以描述依據本實施例之像素電路p 〇 比較範例之像素電路P包含:一儲存電容(亦 素電容)120; — η通道型驅動電晶體ι21; 一 p通 光控制電晶體1 2 2,其當作控制輸入終端之閘極終3 供應以一主動L驅動脈衝(掃瞄驅動脈衝d S );-道型取樣電晶體1 2 5,其當作控制輸入終端之閘極 係供應以一主動Η驅動脈衝(寫入驅動脈衝WS ) 當作電光學元件(發光元件)之範例的有機E L元 ,其係於電流流經該元件時發光。 取樣電晶體1 2 5係一設於驅動電晶體1 2 i之閘 G的一側上之切換電晶體。發光控制電晶體〗22亦 換電晶體。 通常,有機EL元件127具有一種整流性質且 二極體之符號所表示。附帶地,有機EL元件127 生電容(等效電容)Cel。圖2顯示與有機EL元件 聯之寄生電容Cel。 比較範例之像素電路P具有如下特性:發光控 體1 22被配置於驅動電晶體1 2 1之汲極終端D之側 存電容1 20被連接於驅動電晶體1 2 1的閘極與源極 及像素電路P具有一自舉電路1 30及一臨限値與移 視爲一 描述爲 的特徵 稱爲像 道型發 揣G係 一 η通 終端G ;及一 件 127 極終端 爲一切 因而由 具有寄 127並 制電晶 上;儲 之間; 動率校 -19- 200849195 正電路1 4 0。 因爲有機EL元件127係一電流發光元件,所以藉由 控制其流經有機EL元件1 27之電流量而獲致色彩退化。 因此,藉由改變其供應至驅動電晶體1 2 1之閘極終端G的 電壓以控制其流經有機EL元件1 27之電流値。 此刻,自舉電路130及臨限値與移動率校正電路140 消除了有機EL元件127之長期改變及驅動電晶體121之 特性變化的影響。因此,除了寫入掃瞄單元1 04及驅動掃 瞄單元1 0 5之外,用以驅動像素電路P之垂直驅動單元 103還包含兩個臨限値與移動率校正掃瞄單元114及115 〇 雖然圖2係僅顯示一像素電路P,但具有類似架構之 像素電路P係配置以矩陣之形式,如參考圖1所描述者。 針對由寫入掃瞄單元1 04之寫入驅動脈衝WS所驅動的η 列之寫入掃瞄線 104WS_1至 104WS_n、針對由驅動掃瞒 單元1 05之掃瞄驅動脈衝DS所驅動的n列之驅動掃瞄線 105DS—1至l〇5DS_n、以及針對由第一臨限値與移動率校 正掃瞄單元1 1 4之臨限値與移動率校正脈衝AZ 1所驅動的 η列之臨限値與移動率校正掃瞄線1 14AZ_1至1 14AZ_n和 由第二臨限値與移動率校正掃瞄單元丨丨5之臨限値與移動 率f父正脈衝AZ2所驅動的η列之臨限値與移動率校正掃猫 線115ΑΖ_1至115ΑΖ_η被配置於矩陣形式排列之像素電 路Ρ的各像素列。 自舉電路1 3 0包含一 η通道型檢測電晶體1 24,其係 -20- 200849195 與有機EL元件1 2 7並聯連接並被供應以主動Η臨限値與 移動率校正脈衝ΑΖ2,且係由檢測電晶體1 24及其連接於 驅動電晶體1 2 1的閘極與源極間之儲存電容1 2 0所形成。 臨限値與移動率校正電路1 40包含η通道型檢測電晶 體1 23 (其被供應以主動Η臨限値與移動率校正脈衝AZ i )於驅動電晶體1 2 1的閘極終端G與一第二電源供應電位 Vc2之間,且係由檢測電晶體123、驅動電晶體121、發 光控制電晶體1 22、及連接於驅動電晶體1 2 1的閘極與源 極之間的儲存電容120所形成。儲存電容120亦作用爲一 保持檢測之臨限電壓Vth的臨限電壓保持電容。 驅動電晶體1 2 1具有一連接至發光控制電晶體1 22之 汲極終端D的汲極終端D。發光控制電晶體1 22之源極終 端S被連接至第一電源供應電位Vc 1。驅動電晶體1 2丨之 源極終端S被直接連接至有機EL元件127之陽極終端a 。介於驅動電晶體121的源極終端S與有機EL元件127 的陽極終端A之間的連接點被設爲節點ND 1 2 1。有機EL 元件1 27之陰極終端K被連接至所有像素所共用之接地佈 線Vcath ( GND ) ’且因而被供應以陰極電位V cath。 取樣電晶體1 25具有一連接至其來自寫入掃瞄單元 104之寫入掃瞄線104 WS的閘極終端G、一連接至視頻信 號線106HS之汲極終端D、及一連接至驅動電晶體121之 閘極終端G的源極終端S。一介於取樣電晶體1 25的源極 終端S與驅動電晶體1 2 1的閘極終端G之間的連接點被設 爲一節點ND 1 22。取樣電晶體i 25之閘極終端G被供應以 -21 - 200849195 其來自寫入掃瞄單元1 04之主動Η寫入驅動脈衝WS。取 樣電晶體1 25亦可處於連接之模式,其中源極終端S與汲 極終端D被反轉。儲存電容1 2 0具有一連接至驅動電晶體 1 2 1之源極終端S的終端,以及另一連接至驅動電晶體 1 2 1之閘極終端G的終端。 檢測電晶體1 23係一設於驅動電晶體1 2 1之閘極終端 G (控制輸入終端)側上的切換電晶體。檢測電晶體1 23 具有一連接至接地電位Vofs (當作偏移電壓之一範例)之 源極終端S、一連接至驅動電晶體1 2 1之閘極終端G (節 點ND 1 22 )的汲極終端D、以及一閘極終端G (當作一連 接至臨限値與移動率校正掃瞄線1 1 4 AZ之控制輸入終端。 藉由打開檢測電晶體1 23,驅動電晶體1 2 1之閘極終端G 的電位係經由檢測電晶體123而被連接至接地電位Vofs ( 當作偏移電壓之一範例)。 檢測電晶體1 24爲一切換電晶體。檢測電晶體1 24具 有:一連接至節點ND 1 2 1之汲極終端D,該節點ND 1 2 1 爲介於驅動電晶體1 2 1的源極終端S與有機EL元件1 27 的陽極終端A之間的連接點、一連接至接地電位Vs 1之源 極終端S,該參考電位Vini爲參考電位之一範例、及一閘 極終端G,其爲連接至臨限値與移動率校正掃瞄線115AZ 之一控制輸入終端。 藉由連接儲存電容1 20於驅動電晶體1 2 1的閘極與源 極之間並開啓檢測電晶體1 24,則驅動電晶體1 2 1之源極 終端S的電位經由檢測電晶體1 24而被連接至接地電位 -22- 200849195
Vsl以當作一固定電位。 取樣電晶體125係操作在當由寫入掃瞄線104WS所 選擇時。取樣電晶體1 2 5係取樣來自信號線1 〇 6 H S之像素 信號V s i g (像素信號V s i g之信號電位V i η ),並保持具 有某一大小之電壓,該大小係相應於其經由節點ND 1 22 之儲存電容120中的信號電位Vin。由儲存電容120所保 持之電位係理想地具有與信號電位Vin相同的大小,但係 實際上小於信號電位Vin。 當發光控制電晶體122於掃瞄驅動脈衝DS之下爲開 時,驅動電晶體1 2 1便藉由依據儲存電容1 20所保持之驅 動電位(此時刻之驅動電晶體1 2 1的閘極至源極電壓Vgs )的電流來驅動有機EL元件127。發光控制電晶體122 在當由驅動掃瞄線1 05 DS所選擇時導通,以從電源供應電 位Vc 1供應電流至驅動電晶體1 2 1。 因此,藉由將汲極終端(其係當作驅動電晶體1 2 1之 電源供應終端)之一側經由發光控制電晶體1 22而連接至 第一電源供應電位Vc 1,並控制發光控制電晶體1 22之開 週期,則得以調整有機EL元件1 27之發射週期及非發射 週期,而藉此執行工作(duty )驅動。 當設定於一種藉由從臨限値與移動率校正掃瞄單元 1 14及1 15供應主動Η臨限値與移動率校正脈衝AZ1及 ΑΖ2至臨限値與移動率校正掃瞄線1 1 5 ΑΖ之選定狀態下時 ,檢測電晶體1 23及1 24便個別地操作。檢測電晶體1 23 及1 24執行一預定的校正操作(於此例中係校正臨限電壓 -23- 200849195 vth及移動率μ之變化的操作)。 例如,爲了在有機EL元件1 27之電流驅動前檢測驅 動電晶體121之臨限電壓Vth並事先消除臨限電壓Vth之 影響,檢測的電位被保持於儲存電容1 20中。 作爲一種用於確保具有此一架構之像素電路P之正常 操作的條件,接地電位Vsl被設爲低於其藉由從接地電位 Vo fs減去驅動電晶體121之臨限電壓Vth所獲得之位準。 亦即,「Vs 1 < Vofs - Vth」。 此外,藉由將有機EL元件127之臨限電壓VthEL加 至有機EL元件127之陰極終端K的電位Vcath所獲得之 位準被設爲高於其藉由從接地電位Vofs減去驅動電晶體 121之臨限電壓 Vth所獲得之位準。亦即,「Vcath + VthEL > Vsl - Vth」。最好是,接地電位Vofs之位準被 設於其供應自信號線106HS之視頻信號Vsig的最低位準 附近(於最低位準及更低的範圍內)。 於具有此一架構之比較範例的像素電路P中,取樣電 晶體125係回應於供應自寫入掃瞄線104 WS之寫入驅動 脈衝WS而導通,於一段預定信號寫入週期(取樣週期) 期間,以便取樣其供應自儲存電容120中之信號線106HS 的視頻信號Vsig。儲存電容120依據該取樣之視頻信號 Vsig以供應一輸入電壓(閘極至源極電壓Vgs)於驅動電 晶體1 2 1的閘極與源極之間。 驅動電晶體1 2 1在一段預定的發射週期期間將一相應 於閘極至源極電壓Vgs之輸出電流(當作驅動電流Ids) -24- 200849195 供應至有機el元件127。附帶地,驅動電流Ids係取決於 驅動電晶體1 2 1中之一通道區的載體移動率μ以及驅動電 晶體121之臨限電壓Vth。有機EL元件127係以相應於 視頻信號Vsig (特別是信號電位Vin)之亮度而發光,根 據供應自驅動電晶體1 2 1之驅動電流Ids。 比較範例之像素電路P具有一由切換電晶體(發光控 制電晶體122及檢測電晶體123和124 )所形成之校正區 段。爲了消除驅動電流Ids對於載體移動率μ之依存性, 由儲存電容120所保持之閘極至源極電壓Vgs被事先校正 於一發射週期之開始時。 明確地,校正區段(切換電晶體122、123、及124 ) 係依據供應自寫入掃瞄線104 WS及驅動掃瞄線105DS之 寫入驅動脈衝WS及掃瞄驅動脈衝DS而操作於一信號寫 入週期之一部分(例如,第二半側),以藉由從驅動電晶 體121提取驅動電流Ids而校正閘極至源極電壓Vgs,於 其視頻信號Vsig被取樣並負向地將驅動電流Ids饋送回至 儲存電容120之狀態下。再者,爲了消除驅動電流Ids對 於臨限電壓Vth之依存性,校正區段(切換電晶體1 22、 1 23、及1 24 )在信號寫入週期之前事先檢測驅動電晶體 121之臨限電壓Vth,並將所測得之臨限電壓Vth加至閘 極至源極電壓V g s。 特別地,於比較範例之像素電路P中,驅動電晶體 1 2 1係一 η通道型電晶體且其汲極係連接至正電源側,而 驅動電晶體121之源極係連接至有機EL元件127側。於 -25- 200849195 此情況下,上述校正區段係從驅動電晶體1 2 1提取驅動電 流Ids並將驅動電流Ids負向地饋送回至儲存電容120側 ,於一重疊與信號寫入週期之一稍後部分的發射週期之開 始部分。 此刻,校正區段容許其於發射週期之開始部分從驅動 電晶體1 2 1之源極終端S側所提取的驅動電流Ids流入有 機EL元件127之寄生電容Cel。明確地,有機EL元件 1 27係一具有陽極終端A及陰極終端K之二極體型發光元 件。陽極終端A側係連接至驅動電晶體1 2 1之源極終端S ,而陰極終端K側係連接至接地側(本範例中之陰極電位 V c ath ) 〇 以此架構,校正區段(切換電晶體122、123、及124 )係事先設定一反向偏壓狀態於有機EL元件1 2 7的陽極 與陰極之間,而因此使有機E L元件1 2 7作用爲一電容元 件,當從驅動電晶體1 2 1之源極終端S側所提取之驅動電 流Ids流入有機EL元件127時。 附帶地,校正區段可調整一持續時間t,於此t期間 驅動電流Ids係於信號寫入週期內被提取自驅動電晶體 1 2 1。校正區段藉此將其驅動電流Ids被負向回饋至儲存 電容120之量最佳化。 於此情況下,「最佳化負向回饋之量」指的是致能在 任何位準適當地執行移動率校正,於從視頻信號電位之黑 色位準至白色位準的範圍內。供應至閘極至源極電壓V g s 的負向回饋之量係取決於驅動電流Ids之提取時間。提取 -26- 200849195 時間越長,則負向回饋之量越大。 例如,藉由爲信號線106HS之電壓(其當作視頻線信 號電位)或寫入掃瞄線104WS之寫入驅動脈衝WS的轉變 特性提供一斜度,則使移動率校正週期t自動地依循視頻 線信號電位,且因而被最佳化。亦即,移動率校正週期t 可由一介於寫入掃瞄線104WS與視頻信號線106HS之間 的相位差所決定,且亦可由信號線1 06HS之電位所決定。 移動率校正參數△ V = Ids · Cel/t。 從此等式可見,其當作驅動電晶體1 2 1之汲極至源極 電流的驅動電流Ids越高,則移動率校正參數△ V越高。 反之,當驅動電晶體1 21之驅動電流Ids爲低時,則移動 率校正參數△ V爲低。因此,移動率校正參數△ v係依據 驅動電流Ids而決定。 此刻,移動率校正週期t不一定需爲恆定的,且可能 相當理想的是依據驅動電流Ids以調整移動率校正週期t 。例如’希望當驅動電流I d s局時將移動率校正週期t設 爲較短,以及反之當驅動電流Ids減小時設定移動率校正 週期t爲較長。 因此,藉由爲視頻信號線電位(信號線1 06HS之電位 )之上升邊緣或寫入掃瞄線104WS之寫入驅動脈衝WS的 轉變特性提供斜度,得以執行自動調整以致其當信號線 1 0 6 H S之電位问日寸(當驅動電流I d s商時)縮短移動率校 正週期t以及當丨目號線1 0 6 H S之電位低時(當驅動電流 Ids低時)延長移動率校正週期t。因此,可如此自動地設 -27- 200849195 定一適當的校正週期以依循視頻信號電位(視頻信號Vsig 之信號電位Vin )。因而可進行最佳移動率校正而不管影 像之亮度或型態。 <基本操作> 首先,將描述一種情況下之操作:其中並未提供發光 控制電晶體1 22、檢測電晶體1 23、及檢測電晶體1 24 ;且 儲存電容120具有一連接至節點ND 122之終端以及另一 連接至所有像素所共有之接地佈線Vcath ( GND )的終端 ,以當作用以描述依據圖2中之像素電路P的特徵與依據 稍後將描述之本實施例的特徵之比較範例。此一像素電路 P將於下文中被稱爲第一比較範例之像素電路P,而圖2 中所示之像素電路P將被稱爲第二比較範例之像素電路P ,以便與第一比較範例之像素電路P有所區別。像素陣列 單元1 02中包含第二比較範例之像素電路P的有機EL顯 示裝置將被稱爲第二比較範例之有機EL顯示裝置1。 於第一比較範例之像素電路P中,驅動電晶體1 2 1之 源極終端S的電位(源極電位V s )係由驅動電晶體1 2 1 及有機E L元件1 2 7之操作點所決定,且該電壓値係根據 驅動電晶體1 2 1之閘極電位V g而有所不同。 一般而言,如圖3中所示,驅動電晶體1 2 1被驅動於 一飽和區。因此,另I d s爲流動於飽和區中所操作之電晶 體的汲極終端與源極之間的電流、μ爲移動率、W爲通道 寬度(閘極寬度)、L爲通道長度(閘極長度)、c〇x爲 -28- 200849195 閘極電容(每單位面積之閘極氧化物膜電容)、及 電晶體之臨限電壓,則驅動電晶體1 2 1爲一具有如 程式(1 )所表示之値的恆定電流源。附帶地,“Λ” 方。如從方程式(1 )可得知,於飽和區中,電晶 極電流Ids係由閘極至源極電壓Vgs所控制,且驅 體1 2 1係操作爲一恆定電流源。 ~ μ ~ Cox (Vgs - Vthr2 (1} <發光元件之I e 1 - V e 1特性及I - V特性> 於其特性爲圖4A至4C之(1 )中所示之有機 件所代表的電流驅動型發光元件之電流-電壓(Iel 特性中,以實線所示之曲線係表示初始狀態之時刻 ,而以虛線所示之曲線係表示長期改變後之特性。 包含有機EL元件之電流驅動型發光元件係隨著時 而退化,如圖表中所示。 例如,當一發光電流I e 1流經有機E L元件1 2 7 發光元件之一範例)時,有機EL元件12 7之陽極 電壓Vel被唯一地決定。如圖4A至4C之(1 )中 於一發射週期期間,由驅動電晶體1 2 1之汲極至源 I d s (=驅動電流I d s )所決定的發光電流I e 1係流 EL元件127之陽極終端A,而有機EL元件1 27之 端A便藉此由陽極至陰極電壓Vel所提升。 於第一比較範例之像素電路P中,相同發光電
Vth爲 下列方 代表次 體之汲 動電晶 EL元 -Vel ) 的特性 通常, 間經過 (其爲 至陰極 所示, 極電流 經有機 陽極終 流Iel -29- 200849195 之陽極至陰極電壓Vel係由於有機EL元件127之I-V特 性的長期改變而從Veil改變至Vel2。因此驅動電晶體 1 2 1之操作點被改變。即使當供應一相同的閘極電位v g 時,驅動電晶體121之源極電位Vs仍被改變。因此,驅 動電晶體121之閘極至源極電壓Vgs被改變。 於使用η通道型爲驅動電晶體1 2 1之簡單電路中,驅 動電晶體1 2 1之源極終端S被連接至有機EL元件1 27側 ,而因此該簡單電路係受到有機EL元件127之I-V特性 的長期改變所影響。流經有機EL元件1 27之電流(發光 電流Iel)量因而被改變。因此,發光亮度被改變。 明確地,於第一比較範例之像素電路P中,操作點係 由於有機EL元件127之I-V特性的長期改變而改變。即 使當供應相同的閘極電位Vg時,驅動電晶體1 2 1之源極 電位Vs仍被改變。因此,驅動電晶體121之閘極至源極 電壓Vgs被改變。如從特性方程式(1 )可見,即使當閘 極電位Vg爲恆定時,閘極至源極電壓Vgs之變化仍改變 驅動電流Ids,並同時改變其流經有機EL元件127之電流 的値。因此,於第一比較範例之像素電路P中,有機EL 元件127之卜V特性的改變會導致有機EL元件127之發 光亮度的長期改變。 於使用η通道型爲驅動電晶體1 2 1之簡單電路中,驅 動電晶體1 2 1之源極終端S被連接至有機EL元件1 27側 ,而因此閘極至源極電壓Vgs係隨著有機EL元件127之 長期改變而改變。流經有機EL元件1 27之電流量因而被 -30- 200849195 改變。因此,發光亮度被改變。 由於有機EL元件127 (當作發光元件之一範例)之 特性的長期改變所致之有機EL元件1 27的陽極電位之變 化係呈現爲驅動電晶體1 2 1之閘極至源極電壓Vgs的變化 ,並造成汲極電流(驅動電流Ids )之變化。由此起因所 致之驅動電流的變化係呈現爲各像素電路P之發光亮度的 變化,因而造成圖片品質之退化。 另一方面,如稍後將詳細地描述,藉由在當相應於一 信號電位Vin之資訊已被寫入至儲存電容120時設定取樣 電晶體125於非導通狀態(並於有機EL元件127之後續 發射週期期間持續地保持取樣電晶體1 25於非導通狀態) ,執行一自舉操作,其中係設定一電路架構及驅動時序以 獲得一種使驅動電晶體1 2 1之閘極終端G之電位Vg與驅 動電晶體1 2 1之源極終端S之電位V s的變化互鎖之自舉 功會b 。 藉此,即使當由於有機EL元件1 27之特性的長期改 變而使有機EL元件1 2 7之陽極電位有變化(亦即,源極 電位之變化)時,閘極電位Vg仍被改變以消除該變化。 因此可確保螢幕亮度之均勻性。自舉功能可增進其校正有 機EL元件所代表之電流驅動型發光元件的長期變化之能 力。 此自舉功能可於發光之開始時(此刻寫入驅動脈衝 WS被改變至閒置L狀態且因而取樣電晶體丨25被關閉) 啓動’且自舉功能亦作用在當驅動電晶體1 2 1之源極電位 -31 - 200849195
Vs之後隨著一程序中之陽極至陰極電壓Vel的改變而改 變時,於該程序中發光電流I el係開始流經有機EL元件 127且陽極至陰極電壓Vel隨著發光電流Iel之流動開始 而上升直到陽極至陰極電壓Vel穩定化。 <驅動電晶體之Vgs-Ids特性> 此外,由於製造驅動電晶體1 2 1之程序中的變化,各 像素電路P中具有臨限電壓、移動率,等等之特性變化。 即使當驅動電晶體1 2 1被驅動於一飽和區且一相同的閘極 電位被供應至驅動電晶體1 2 1時,特性變化係改變各像素 電路P之汲極電流(驅動電流Ids ),其改變係呈現爲發 光亮度之非均勻性。 例如,圖4A至4C之(2 )係顯示電壓-電流(Vgs-Ids )特性之圖形,其係強調驅動電晶體1 2 1之臨限値的 變化。針對具有Vthl及Vth2之不同臨限電壓的兩個驅動 電晶體1 2 1描述個別的特性曲線。 如上所述,當驅動電晶體1 2 1操作於飽和區時之汲極 電流Ids係由特性方程式(1 )所表達。如從特性方程式 (1 )可見,當臨限電壓Vth改變時,即使閘極至源極電 壓Vgs爲恆定其汲極電流Ids仍會改變。亦即,當未採取 任何措施以對抗臨限電壓Vth之變化時,如圖4A至4C之 (2 )中所示,當臨限電壓爲Vthl時一相應於電壓Vgs之 驅動電流爲Idsl,而當臨限電壓爲Vth2時相應於該相同 閘極電壓Vgs之驅動電流Ids2係不同於Ids 1。 -32- 200849195 再者,圖4A至4C之(3 )係顯示電壓-電流( Ids )特性之圖形,其係強調驅動電晶體121之移動 變化。針對具有不同移動率μΐ及μ2之兩個驅動電 1 2 1描述個別的特性曲線。 如從特性方程式(1 )可見,當移動率μ改變時 使閘極至源極電壓V g s爲恆定其汲極電流I d s仍會改 亦即,當未採取任何措施以對抗移動率μ之變化時, 4Α至4C之(3 )中所示,當移動率爲μΐ時一相應於 Vgs之驅動電流爲Ids 1,而當移動率爲μ2時相應於 同閘極電壓V g s之驅動電流爲I d s 2,其係不同於I d s 1 如圖4A至4C之(2)或圖4A至4C之(3)中 ,假如由於臨限電壓Vth或移動率μ之差異而發生大 於V i η _ I d s特性時,則驅動電流I d s (亦即,發光亮度 變得不同,即使當提供一相同的信號電位Vin時。因 無法獲得螢幕亮度之均勻性。 <臨限値校正及移動率校正之槪念> 另一方面,藉由設定驅動時序以達成臨限値校正 及移動率校正功能(稍後將描述其細節),得以抑制 變化之影響,而因此確保螢幕亮度之均勻性。 於依據本實施例之第二比較範例的臨限値校正操 移動率校正操作中,雖然其細節將於稍後描述,於發 之閘極至源極電壓Vgs被表示爲「Vin + Vth -△ V」 而防止汲極至源極電流Ids取決於臨限電壓Vth之變
Vgs- 率的 晶體 ,即 變 〇 如圖 電壓 該相 〇 所示 差異 )會 此, 功能 這些 作及 光時 。因 化或 -33- 200849195 改變以及取決於移動率μ之變化或改變。因此’即使當 限電壓Vth及移動率μ於製造程序中改變或隨著時間經 而改變時,驅動電流I d s仍不會改變,而因此有機E L 件127之發光亮度不會改變。 例如,圖5係一輔助圖’用於解釋於移動率校正時 驅動電晶體1 2 1的操作點。當針對移動率μ 1及μ2之變 (該變化係發生於製造程序時或者是隨著時間經過而發 )施加臨限値校正及移動率校正以致其發光時之閘極至 極電壓Vgs被表示爲「Vin + Vth -△ V」時,首先,從 動率之觀點,決定針對移動率μ1之移動率校正參數△ ,以及決定針對移動率μ2之移動率校正參數△ V2。 藉此,決定針對各移動率之適當的移動率校正參數 因此決定了於移動率μΐ時之驅動電流Idsa及於移動率 時之驅動電流Idsb。雖然在移動率校正前有大的電流變 ,但移動率校正減少了電流變化而因此抑制移動率μ之 異。於最佳狀態「Id sa = Idsb」下,可消除(刪除)移 率μ之差異。 同樣如圖4 Α至4 C之(3 )中所示,假如未施加移 率校正,且當針對一閘極至源極電壓V g s有不同的μ ! μ2時,則因而發生顯著不同的驅動電流Ids,亦即,驅 電流I d s 1及I d s 2。爲了解決此問題,適當的移動率校 參數AVI及AV2被應用至移動率μΐ及μ2,因而驅動 流Idsl及Ids2變爲驅動電流Idsa及Idsb。藉由最佳化 一移動率校正參數△ V 1及△ V 2,得以使移動率校正後 臨 過 元 之 化 生 源 移 V 1 μ 2 化 差 動 動 與 動 正 電 每 之 -34- 200849195 驅動電流I d s a與I d s b彼此接近,並設定驅動電流〗d s a及 Idsb於最佳狀態下之相同位準。 於移動率校正之時刻,如從圖5之圖形可見,施加一 負回饋以致其針對高移動率μ 1增加移動率校正參數△ V i ,而針對低移動率μ減少移動率校正參數△ V 2。因此,移 動率校正參數Δν亦被稱爲負回饋之量Δν。 每一圖6Α至6D之圖形係顯示信號電位Vin與驅動 電流I d s之間的關係,從臨限値校正之觀點來看。例如, 於其顯示驅動電晶體丨2丨之電流-電壓特性的每一圖6A至 6D之圖形中,橫座標軸係指示信號電位Vin而縱座標軸 係指示驅動電流Ids,且針對一像素電路Pa (實線之曲線 )及一像素電路Pb (虛線之曲線)舉出個別的特性曲線 ,其中該像素電路Pa包含一具有相對低臨限電壓Vth及 相對高移動率μ之驅動電晶體1 2 1而該像素電路Pb包含 相反地一具有相對高臨限電壓Vth及相對低移動率μ之驅 動電晶體1 2 1。 圖6Α至6D之(1 )係相應於一種情況,其中臨限値 校正及移動率校正均未實施。此時,像素電路Pa及像素 電路Pb完全不校正臨限電壓Vth及移動率μ,以致其臨 限電壓Vth及移動率μ中之差異導致Vi n-Ids特性之大差 異。因此,即使當提供相同的信號電位vin時,驅動電流 Ids (亦即,發光亮度)會不同,以致其無法獲得螢幕亮 度之均勻性。 圖6 A至6 D之(2 )係相應於一種情況,其中臨限値 -35- 200849195 校正被實施而移動率校正未實施。此時,像素電路P a及 像素電路Pb消除了臨限電壓Vth之差異。然而,移動率 μ之差異仍存在。因此,μ之差異顯著地出現於高信號電 位V i η之區(亦即,高亮度之區),其導致相同階度( gradation )之不同的亮度。明確地,針對一相同的階度( 相同的信號電位Vin ),具有高移動率μ之像素電路Pa的 亮度(驅動電流Ids )爲高,而具有低移動率μ之像素電 路Pb的亮度(驅動電流Ids )爲低。 圖6A至6D之(3 )係相應於一種情況,其中臨限値 校正及移動率校正均實施。臨限電壓Vth及移動率μ中之 差異被完全地校正。結果,像素電路Pa及像素電路Pb之 Vin-Ids特性彼此相符。因此,針對所有階度(信號電位 Vin )之亮度(Ids )均於一相同位準,以致其顯著地增進 了螢幕亮度之均勻性。 圖6A至6D之(4 )係相應於一種情況,其中雖然臨 限値校正及移動率校正均實施,但臨限電壓Vth被不足地 校正。例如,相應於驅動電晶體12 1之臨限電壓Vth的電 壓無法在一臨限値校正操作中被足夠地保持於儲存電容 120中。此時,臨限電壓Vth之差異未被消除,以致其像 素電路Pa與像素電路Pb具有不同的亮度(驅動電流Ids )於低階度之區中。因此,當臨限電壓Vth被不足地校正 時,亮度之不均勻性發生於低階度處,而因此損害了影像 品質。 -36- 200849195 <像素電路之操作;比較範例> 圖7係一輔助時序圖表,用於解釋第二比較範例之像 素電路P的操作。稍後將描述之本實施例的驅動時序中之 各驅動脈衝本身係基本上相同於圖7之時序圖表中所顯示 者。圖7之時序圖表有效地包含一時序圖表,其顯示依據 本實施例之像素電路P的驅動時序。 圖7顯示沿著一時間軸t之寫入驅動脈衝WS、臨限 値與移動率校正脈衝AZ i和AZ2、及掃瞄驅動脈衝D S的 波形。如從上述說明可瞭解,因爲切換電晶體1 2 3、1 24、 及125爲η通道型,所以當各脈衝AZ1、AZ2、及WS處 於高(Η )位準時切換電晶體123、124、及125爲開(on ),而當各脈衝AZ1、AZ2、及WS處於低(L )位準時切 換電晶體123、124、及125爲關(off)。另一方面,因 爲發光控制電晶體122爲p型,所以當掃瞄驅動脈衝DS 處於高位準時發光控制電晶體1 22爲關,而當掃瞄驅動脈 衝DS處於低位準時發光控制電晶體1 22爲開。附帶地, 此時序圖表亦顯不驅動電晶體1 2 1之閘極終端G的電位改 變、及驅動電晶體1 2 1之源極終端S的電位改變,連同各 脈衝WS、AZ1、AZ2、及WS之波形。 於比較範例之像素電路P中,在正常發光狀態下,僅 有從驅動掃瞄單元1 05輸出之掃瞄驅動脈衝DS係於主動 L狀態,而其他的脈衝(亦即,個別地從寫入掃瞄單元 1 〇 4及臨限値與移動率校正掃瞄單元1 1 4和1 1 5輸出之寫 入驅動脈衝WS及臨限値與移動率校正脈衝AZ 1和AZ2 ) -37- 200849195 係於主動L狀態。因此僅有發光控制電晶體1 22係 態。 像素陣列單元1 02之各列於一欄位期間被依序 一次。於一相關欄位開始前(tl前)之一週期中, 衝WS、AZ1、AZ2、及DS係於低位準。因此,η 切換電晶體123、124、及125係於關狀態,而僅有 型發光控制電晶體1 22於開狀態。 因此,驅動電晶體1 2 1係經由開狀態下之發光 晶體122而被連接至第一電源供應電位VC1,而因 預定的閘極至源極電壓Vgs以供應驅動電流Ids EL元件127。有機EL元件127因此在時序tl前發 時,供應至驅動電晶體121之閘極至源極電壓Vgs 爲閘極電位Vg與源極電位Vs之間的差異。 此時,驅動電晶體1 2 1被設定以操作於一飽和 此,另Ids爲流動於飽和區中操作之電晶體的汲極 源極之間的電流;μ爲移動率;W爲通道寬度;L 長度;Cox爲閘極電容;及Vth爲電晶體之臨限電 驅動電晶體1 2 1原則上爲具有如方程式(1 )所表 的恆定電流源。 於其中開始一新攔位之時序11,掃瞄驅動脈衝 從低位準改變至高位準(11 )。因此,於時序11, 換電晶體1 22至1 25均於關狀態。發光控制電晶體 而被關閉以使發光控制電晶體1 22中斷自第一電源 位Vcl。因此,閘極電位Vg及源極電位Vs被降低 於開狀 地掃瞄 所有脈 通道型 P通道 控制電 此依據 至有機 光。此 被表示 區。因 終端與 爲通道 壓,則 示之値 DS係 所有切 122因 供應電 ,且有 -38- 200849195 機EL元件127停止發光,因而開始一非發射週期。 接下來,臨限値與移動率校正脈衝AZ1及AZ2被依 序設定爲主動Η狀態,藉此打開檢測電晶體1 23及1 24。 附帶地,任一檢測電晶體1 23與1 24可被首先關閉。因此 ,防止電流流經有機EL元件127,且有機EL元件127被 設定於非發射狀態。於圖7之範例中,臨限値與移動率校 正脈衝ΑΖ2被首先設定於主動Η狀態以打開檢測電晶體 124 ( t2 ),且接著臨限値與移動率校正脈衝ΑΖ1被設定 於主動Η狀態以打開檢測電晶體1 23 ( t3 )。 此時,驅動電晶體1 2 1之源極終端S係經由檢測電晶 體1 24而被供應以接地電位Vs 1,藉此初始化驅動電晶體 121之源極電位Vs ( t2至t3 )。此外,驅動電晶體121之 閘極終端G係經由檢測電晶體1 23而被供應以接地電位 Vofs,藉此初始化驅動電晶體121之閘極電位Vg ( t3至 14 )。 橫越其連接於驅動電晶體1 2 1的閘極與源極之間的儲 存電容1 20之電位差藉此被設定爲等於或高於驅動電晶體 121之臨限電壓Vth\此時,驅動電晶體121之閘極至源 極電壓Vgs具有「Vofs - Vsl」之値。因爲係進行設定以 致其「V s 1 < V 〇 f s - V t h」,所以驅動電晶體1 2 1係維持 於開狀態,且一相應的電流Ids 1流動。 於此情況下,欲設定有機EL元件1 27於非發射狀態 需要下列關係:Vcath + VthEL〉Vsl - Vth,亦即,需要 設定接地電位Vofs及接地電位Vsl之電壓以致其施加至 -39- 200849195 有機EL元件127之陽極終端A的電壓Vel ( =Vsl - Vth )低於有機EL元件127之臨限電壓VthEL與陰極電壓 Vcath之總和。接著,有機EL元件127被設定於反向偏 壓狀態,且無電流流經有機EL元件1 2 7,以致其有機EL 元件127係於非發射狀態。 因此,驅動電晶體121之汲極電流Idsl係從第一電 源供應電位Vc 1經由開狀態下之檢測電晶體1 24而流至接 地電位 Vsl。此外,藉由進行設定以致其 Vofs - Vsl = Vgs > Vth,以執行臨限電壓Vth之變化的校正之準備,該 校正將被執行於稍後時序t5。換言之,從t2至t5之週期 係相應於一段用以重設驅動電晶體1 2 1之週期(一初始化 週期)及一段用於移動率校正之準備週期。 有關有機EL元件127之臨限電壓VthEL,進行設定 以致其VthEL > Vsl。藉此供應一負偏壓至有機EL元件 127,且有機EL元件127被設定於一所謂的反向偏壓狀態 。此反向偏壓狀態係用以正常地執行校正臨限電壓Vth之 變化及校正載體移動率μ之變化的操作所必要的,該些操 作將於稍後執行。 接下來,臨限値與移動率校正脈衝ΑΖ2被設定於閒置 L狀態(14 ),且掃瞄驅動脈衝D S在實質上相同的時間 (有一點延遲)(t5 )被設定於主動L狀態。藉此,檢測 電晶體1 24被關閉,而發光控制電晶體1 22被打開。結果 ,驅動電流I d s係流經儲存電容1 2 0。用以校正(消除) 驅動電晶體1 2 1之臨限電壓Vth的臨限値校正週期開始。 -40- 200849195 驅動電晶體1 21之閘極終端G被維持於接地電位 Vofs。驅動電晶體121之源極電位Vs升筒’而驅動電流 Ids流動直到驅動電晶體121截止。當驅動電晶體121截 止時,驅動電晶體121之源極電位Vs變爲「Vofs - Vth」 ο 亦即,因爲有機EL元件127之等效電路係由一二極 體及一寄生電容Cel之並聯電路所表示,所以只要「Vel ‘ Vcath + VthEL」,亦即,只要有機EL元件127之漏電 流顯著地低於其流經驅動電晶體1 2 1之電流,則驅動電晶 體121之電流被用以對儲存電容120及寄生電容Cel充電 〇 因此,當流經驅動電晶體1 2 1之汲極電流的電流路徑 被阻擋時,則有機EL元件127之陽極終端A上的電壓 Vel (亦即,節點ND121之電位)隨著時間而上升。接著 ,當介於節點 ND 121的電位(源極電壓 Vs )與節點 ND 122的電壓(閘極電壓Vg)之間的電位差變爲恰好爲 臨限電壓Vth時,則驅動電晶體1 2 1從開狀態改變至關狀 態,而因此汲極電流停止流動。藉此終止臨限値校正週期 。亦即,在經過某一段時間後,驅動電晶體1 2 1之閘極至 源極電壓Vgs取得臨限電壓Vth之値。 此時,「Vel = Vofs — Vth<VthEL + Vcath」。亦即 ,電位差=出現於節點ND1 21與節點ND 122之間的臨 限電壓V th係由儲存電容1 2 0所保持。因此,當由第一臨 限値與移動率校正掃瞄線1 1 4 AZ及11 5 AZ個別地於適當 -41 - 200849195 時刻選擇時,則檢測電晶體1 2 3及1 2 4便操作以檢測驅 電晶體1 2 1的臨限電壓Vth並將驅動電晶體1 2 1的臨限 壓Vth保持於儲存電容120中。 依此順序掃猫驅動脈衝D S被設定於閒置Η狀態( )而臨限値與移動率校正脈衝ΑΖ 1被設定於閒置L狀 (t7 ),藉此發光控制電晶體1 22及檢測電晶體1 23依 順序被關閉以結束臨限値取消操作。藉由在檢測電晶 1 23之前關閉發光控制電晶體1 22,得以抑制驅動電晶 I 2 1之閘極終端G上的閘極電位Vg之變化。 附帶地,驅動電晶體1 2 1之臨限電壓Vth持續由儲 電容120所保持,以當作臨限値取消週期(Vth校正週 )經過後之校正電位。 因此,從時序t5至時序t6之週期係一段用以檢測 動電晶體121之臨限電壓Vth的週期。此段從t5至t6 檢測週期於此稱爲臨限値校正週期。 接下來,寫入驅動脈衝WS被設定於主動Η狀態以 開取樣電晶體125以致其一像素信號Vsig被寫入至儲 電容1 2 0 (視頻信號V s i g之寫入亦被稱爲取樣)(18 II 0 )。此一視頻信號V s i g之取樣被執行直到時序11 0 其中寫入驅動脈衝WS係於此時序回復至閒置L狀態。 即,一段從時序t 8至時序11 0之週期被稱爲信號寫入週 (於下文中亦稱爲取樣週期)。通常,取樣週期被設定 一水平週期(1 Η )。 於此取樣週期(18至11 0 )中,像素信號V s i g之信 動 電 t6 態 此 體 體 存 期 驅 之 打 存 至 亦 期 於 號 -42- 200849195 電位Vin被供應至驅動電晶體1 2 1之閘極終端G而藉此閘 極電壓Vg被設定至一相應於信號電位Vin之驅動電位。 相應於信號電位Vin且被寫入至儲存電容120之資訊的大 小比率被稱爲寫入增益Ginput。此刻,像素信號Vsig被 保持爲加入至驅動電晶體1 2 1之臨限電壓Vth的形式。結 果,驅動電晶體1 2 1之臨限電壓Vth的改變被典型地取消 ,其代表臨限値校正被執行。 驅動電晶體121之閘極至源極電壓Vgs (亦即,寫入 至儲存電容120之驅動電位)係由儲存電容120 (電容値 Cs)、有機EL元件127之寄生電容Cel(電容値Cel)、 及介於閘極與源極之間的寄生電容(電容値Cgs)所決定 ,如方程式(2 )所示。
Vgs - (Vaif-Vofs) +Vth - (2) 然而,通常寄生電容Cel係甚高於儲存’電容120之電 容値Cs及介於閘極與源極之間的電容値Cgs,亦即,儲 存電容120足夠地低於有機EL元件127之寄生電容(等 效電容)Cel。結果,大部分視頻信號Vsig被寫入至儲存 電容120。正確地說,視頻信號Vsig與接地電位Vofs之 差(亦即,“Vsig - Vofs”)被寫入至儲存電容120。 因此,驅動電晶體1 2 1之閘極至源極電壓Vgs係等於 藉由將先前測得並保持之臨限電壓 Vth加至此次取樣之 “Vsig - Vofs”所獲得的位準 “Vsig - Vofs + Vth”。此時, -43- 200849195 當接地電位Vofs被設定於像素信號Vsig之黑色位準附近 時,接地電位Vofs可被設定爲Vofs = 〇 V。因此,閘極 至源極電壓Vgs (=驅動電位)變爲實質上等於“Vsig + Vth”。 掃瞄驅動脈衝DS被設定於主動L狀態以打開發光控 制電晶體122 ( t9),在其中結束信號寫入週期之時序tlO 以前。藉此,驅動電晶體1 2 1之汲極終端D係經由發光控 制電晶體122而被連接至第一電源供應電位Vcl,以致其 像素電路P係從非發射週期進行至發射週期。 驅動電晶體1 2 1之移動率被校正於一段從t9至11 0之 週期期間,於此週期期間取樣電晶體1 25因而仍處於開狀 態且發光控制電晶體1 22被設定於開狀態。各像素中的驅 動電晶體1 2 1之移動率的校正係藉由調整一段週期(稱之 爲移動率校正週期)而被最佳化,於該段週期期間寫入驅 動脈衝WS及掃瞄驅動脈衝DS之主動週期係彼此重疊。 亦即,移動率校正被適當地執行於從t9至11 0之週期期間 ,於該週期期間信號寫入週期之稍後部分與發射週期之開 始部分係彼此重疊。 附帶地,實際上,有機EL元件127係於反向偏壓狀 態且因而不會於其執行移動率校正之發射週期的開始時發 光。於從t9至tlO之移除校正週期期間,驅動電流Ids係 流至驅動電晶體1 2 1,以其驅動電晶體1 2 1之閘極終端G 固定至一相應於視頻信號Vsig之電位(更明確的爲信號 電位V i η )。 -44- 200849195 於此情況下,藉由進行一設定以致其“Vofs - Vth < VthEL”,有機EL元件127被設定於反向偏壓狀態,而因 此展現簡單的電容特性而非二極體特性。因此’流至驅動 電晶體121之驅動電流Ids被寫入至一電容「C = Cs + Cel」,其係藉由結合儲存電容120之電容値Cs與有機 EL元件127之寄生電容(等效電容)Cel的電容値Cel所 獲得。藉此驅動電晶體1 2 1之源極電位V s升高。 於圖7之時序圖中,此升高係由所ΔΥ表示。此升高 (亦即,當作移動率校正參數之負回饋△ V的量)最終被 減去自其由儲存電容120所保持之閘極至源極電壓Vgs, 以致其負回饋被施加。藉由因而將驅動電晶體1 2 1之驅動 電流Ids負向地回饋至驅動電晶體1 2 1之閘極至源極電壓 Vgs則可校正移動率μ。附帶地,負回饋Δν之量可藉由 調整從t9至11 0之移動率校正週期的持續期間t而被最佳 化。 於本範例中,視頻信號Vsig之位準越高,則驅動電 流Ids越高,且△ V之絕對値越高。因此,可進行依據發 光亮度之位準的移動率校正。此外,當考量高移動率之驅 動電晶體1 2 1及低移動率之驅動電晶體1 2 1時,假設其視 頻信號Vsig爲固定,若驅動電晶體121之移動率μ越高 ,則△ V之絕對値越高。 換言之,相較於低移動率之驅動電晶體1 2 1,高移動 率之驅動電晶體1 2 1的源極電位顯著地升高於移動率校正 週期期間。此外,負回饋被施加以致其源極電位之升高越 -45- 200849195 大,則介於閘極與源極之間的電位差異越小,而因此電流 變得更難以流動。因爲移動率μ越高,則負回饋△ V之量 越大,所以可消除各像素中之移動率μ的變化。即使具有 不同移動率之驅動電晶體1 2 1仍可傳送相同的驅動電流 Ids經過有機EL元件127。負回饋Δν之量可藉由調整移 動率校正週期而被最佳化。 接下來,寫入掃瞄單元1 04改變寫入驅動脈衝WS至 閒置L狀態(tlO)。藉此,取樣電晶體125被設定於非 導通(關)狀態,且一發射週期開始。之後,轉變至下一 框(或下一欄位),其中臨限値校正準備操作、臨限値校 正操作、移動率校正操作、及發光操作被重複。 結果,驅動電晶體1 2 1之閘極終端G被中斷自視頻信 號線1 06HS。因爲取消了供應信號電位Vin至驅動電晶體 1 2 1之閘極終端G,所以驅動電晶體1 2 1之閘極電位V g 變得能夠升高。 此刻,流經驅動電晶體1 2 1之驅動電流Ids係流至有 機EL元件127,且有機EL元件127之陽極電位依據驅動 電流Ids而升高。假設此升高爲Vel。此刻,驅動電晶體 121之閘極至源極電壓Vgs係由於儲存電容120之影響而 爲恆定,且因此驅動電晶體1 2 1傳送一恆定電流(驅動電 流Ids)至有機EL元件127。因此,發生一壓降,且有機 EL元件127之陽極終端A上的電位Vel (=節點ND 121之 電位)升高至一電流(或驅動電流I d s )可流經有機E L元 件1 2 7之電壓。同時,由儲存電容1 2 0所保持之閘極至源 -46 - 200849195 極電壓Vgs維持「Vsig + Vth - △ V」之値。 最後,隨著源極電位Vs升高,有機EL元件127之反 向偏壓狀態被消除,而因此驅動電流Ids流入有機EL元 件127,藉此有機EL元件127實際上開始發光。此刻有 機EL元件127之陽極電位的升高(Vel )僅爲驅動電晶體 1 2 1之源極電位V s的升高。驅動電晶體1 2 1之源極電位 Vs 爲「- Vth + △ V + Vel」。 於發光時介於驅動電流Ids與閘極至源極電壓Vgs之 間的關係可被表示爲方程式(3 ),其係藉由以「V s i g + Vth - △ V」取代其表示上述電晶體特性之方程式(1 )中 的 V g s。
Ids = k/ί (Vgs—Vth)"2 (AVin — Δν)Λ2 ---(3) 於方程式(3 ) ,k = (1/2)( W/L) Cox。方程式(3 )顯 示其臨限電壓 Vth之條件已被消除,以及其供應至有機 EL元件1 2 7之驅動電流Ids並非取決於驅動電晶體1 2 1之 臨限電壓V th。驅動電流I d s基本上係由視頻信號之信號 電壓Vsig所決定。換言之,有機EL元件127係以相應於 視頻信號Vsig之亮度來發光。 此時,信號電位Vin係由回饋量△ V所校正。校正量 △ V恰好作用以消除方程式(3 )之係數部分中的移動率μ 之影響。因此,驅動電流I d s在效果上僅取決於信號電位 Vin。因爲驅動電流Ids並非取決於臨限電壓Vth,所以即 -47- 200849195 使當臨限電壓Vth係由於製造程序而改變時,介於汲極與 源極之間的驅動電流Ids仍不會改變,而因此有機EL元 件127之發光亮度亦不會改變。 儲存電容1 20被連接於驅動電晶體1 2 1的閘極終端G 與源極終端S之間。由於儲存電容1 2 0之影響,執行自舉 操作於發射週期之開始時,於該操中:驅動電晶體1 2 1之 閘極電位Vg及源極電位Vs升高而驅動電晶體121之閘極 至源極電壓「Vgs = Vin -△ V + Vth」被保持恆定。驅動 電晶體121之源極電位Vs變爲「-Vth+AV + Vel」,因 而閘極電位Vg變爲「Vin + Vel」。 有機EL元件127之I-V特性係隨著發射週期變長而 改變。因此節點ND 121之電位亦被改變。然而,由於儲 存電容120之影響,節點ND122之電位會升高以被互鎖 與節點ND121之電位的升高。驅動電晶體121之閘極至 源極電壓Vgs因此於所有時刻被維持於約「Vsig + Vth -△ V」而不管節點ND 1 2 1之電位的升高。因此流經有機 EL元件127之電流不變。因此,即使當有機EL元件127 之I-V特性變差時,恆定電流Id仍一直持續流動。因此 ,有機EL元件127持續發光以一相應於像素信號Vsig之 亮度來發光,且該亮度不會改變。 之後,於下一欄位之時序tl,掃瞄驅動脈衝DS被設 定於閒置Η狀態以關閉發光控制電晶體1 22。藉此,發光 被終止,且相關欄位被終止。之後,如上所述,轉變至下 一欄位之操作,其中臨限電壓校正操作、移動率校正操作 -48- 200849195 、及發光操作被重複。 因此於第二比較範例之像素電路P中,自舉電路1 3 〇 係作用爲一驅動信號均勻化電路,用以校正有機EL元件 1 27 (其爲電光學元件之一範例)之電流-電壓特性的改變 並藉此維持驅動電流於一恆定位準。 此外,第二比較範例之像素電路P具有臨限値與移動 率校正電路1 40。臨限値校正週期中之檢測電晶體1 23及 1 24可作用以消除驅動電晶體1 2 1之臨限電壓Vth而因此 傳送其未受臨限電壓Vth之變化所影響的恆定電流Ids。 因此能夠以一相應於輸入像素信號之穩定階度(gradation )執行顯示,而因此獲得高影像品質之影像。 此外,由於發光控制電晶體1 22之移動率校正週期期 間的動作互鎖與藉由取樣電晶體125之視頻信號Vsig的 寫入操作,故其反應驅動電晶體1 2 1之載體移動率μ的閘 極至源極電壓Vgs可被設定,且不受載體移動率μ之變化 所影響的驅動電流Ids可流動。因此能夠以一相應於輸入 像素信號之穩定階度(gradation )執行顯示,而因此獲得 高影像品質之影像。 亦即,爲了防止驅動電晶體1 21之特性變化(於本範 例中爲臨限電壓Vth及載體移動率μ之變化)對於驅動電 流Ids的影響,所以臨限値與移動率校正電路140係作用 爲驅動信號均勻化電路,用以保持驅動電流恆定。 第二比較範例中所示之自舉電路1 3 0及臨限値與移動 率校正電路1 40的電路架構僅爲驅動信號均勻化電路之一 -49- 200849195 範例,供保持其驅動有機el元件1 27之驅動信號爲恆定 ,該有機EL元件127係使用η通道型驅動電晶體121。 已爲公知的各種其他電路可被應用爲驅動信號均勻化電路 ,用以防止有機EL元件127之長期退化以及η通道型驅 動電晶體1 2 1之特性變化(例如,臨限電壓、移動率等等 之變化及改變)對於驅動電流Ids的影響。 <移動率校正之不良影響> 以下將參考圖5及圖7以考量移動率校正之影響以及 移動率校正之不良影響。如參考圖5所述,可藉由針對移 動率μ 1及μ2之變化(該變化係發生於製造程序中或者隨 著時間經過而發生)施加臨限値校正及移動率校正以致其 發光時刻之閘極至源極電壓Vgs被表示爲「Vin + Vth - △ V」來抑制移動率μ之差異。移動率μ之差異可藉由調整 移動率校正週期而被消除,並藉此最佳化每一移動率校正 參數 Δν 1 及△V2(AV = Ids· t/Cel)。 然而,於圖7所示之驅動時序中,於寫入驅動脈衝 WS被設定於主動Η狀態且因而取樣電晶體125被打開以 將相應於信號電位V i η之資訊(驅動電位)寫入至儲存電 容120以後,其寫入驅動脈衝WS與掃瞄驅動脈衝DS之 主動週期(亦即,發光控制電晶體1 22與取樣電晶體1 25 之個別開週期)彼此重疊期間的週期被設定爲移動率校正 週期(從19至11 0 )。在移動率校正週期期間,視頻信號 Vsig (信號電位Vin )持續被供應至驅動電晶體121。雖 -50- 200849195 然閘極電位V g保持固定,但驅動電晶體1 2 1之源極電位 Vs係升高以一當作移動率校正量之移動率校正參數Δν。 於移動率校正週期期間之源極電位V s的升高△ V會 於此刻影響驅動電晶體1 2 1之閘極至源極電壓Vgs (= Vsig + Vth)。閘極至源極電壓Vgs被減少源極電位Vs之 升高△ V。有助於發射週期期間之驅動電流Ids的閘極至 源極電壓V g s (亦即,驅動電位)因而被減小。因此相較 於其中未執行移動率校正之情況,發光亮度被降低。 作爲一種防止發光亮度減少(該減少係由移動率校正 所造成)之方法,舉例而言,以理想亮度發光所需之藉由 將△ V加至視頻信號Vsig (更正確的爲信號電位Vin)所 獲得的電壓可被寫入於取樣週期(t8至t9 )期間。亦即, 較大的視頻信號Vsig可被供應至像素電路P而因此一較 高的驅動電位可被寫入至儲存電容1 20以補償其由於移動 率校正所致之閘極至源極電壓Vgs的減少。然而,相較於 其中未執行移動率校正之情況,此方法導致信號電位Vin 之振幅的顯著增加。因而必須增加電源供應電壓及寫入驅 動脈衝之大小,其導致電壓耗損之增加。 因此,爲防止由於移動率校正所致之閘極至源極電壓 V g s的減少,本實施例具有一種機制,其可防止由於移動 率校正所致之閘極至源極電壓V g s的減少而不會將移動率 校正參數△ V之量加至視頻信號V s i g (更明確的是信號電 位Vin )。具體的描述將被提出如下。 -51 - 200849195 <像素電路;本實施例> 圖8係一圖形,其顯示依據本實施例之一種像素電路 P ’其可防止由於移動率校正所致之閘極至源極電壓Vgs 的減少而不會將移動率校正參數△ V之量加至視頻信號 Vsig ;以及一種包含該像素電路p之有機EL顯示裝置的 實施例。於一像素陣列單元1 〇 2中包含依據本實施例之像 素電路P的有機EL顯示裝置將被稱爲依據本實施例之有 機EL顯示裝置1。 依據本實施例之有機EL顯示裝置1具有如下特性: 有機EL顯示裝置1具有一像素陣列單元1 〇2,其中各具 有類似於圖2所示之第二比較範例的像素電路P之功能性 元件的複數像素電路P被配置以矩陣之形式;有機EL顯 示裝置1係結合一電路(自舉電路),用以防止其由於有 機EL元件1 2 7之長期退化所致之驅動電流的變化;以及 有機EL顯示裝置1利用一種驅動系統,用以防止其由於 驅動電晶體1 2 1之特性變化(臨限電壓之變化或移動率之 變化)所致的驅動電流之變化。因此,基本上,其適用如 圖7所示之第二比較範例的驅動時序之相同驅動時序。 此外,依據本實施例之有機EL顯示裝置1具有一特 性:於各像素電路P中,一具有電容値Cs2之電容元件 1 29被加入以便連接至發光控制電晶體1 22之閘極終端G 及一節點ND 1 2 1 (介於驅動電晶體1 2 1的源極終端S、儲 存電容120的一終端、與有機EL元件127的陽極終端A 之間的一連接點),而其供應至發光控制電晶體1 22之閘 -52- 200849195 極終端G的掃瞄驅動脈衝DS之轉變資訊(特別是在移動 率校正開始時加寬其相對於源極電位之閘極至源極電壓的 方向上之資訊)係經由電容元件1 29而被供應至節點 ND1 21,藉此於一發射週期期間之閘極至源極電壓Vgs被 加寬。 <像素電路之操作;本實施例> 圖9係一輔助時序圖表,用於解釋依據本實施例之像 素電路的操作。圖1 〇係一輔助圖,用於解釋一種校正由 於移動率校正所導致之閘極至源極電壓Vgs減少的操作。 如從與圖7之時序圖表(其中第二比較範例之像素電 路P被驅動)的比較所推定,個別切換電晶體122、123 、:124、及125的驅動脈衝本身並無不同。 然而,依據本實施例之像素電路P具有介於發光控制 電晶體1 22的閘極終端G與節點ND 1 2 1 (亦即,驅動電晶 體1 2 1的源極終端)之間的電容元件1 29。掃瞄驅動脈衝 D S之轉變資訊被加至節點ND 1 2 1之電位(源極電位V s ) 。再者’當取樣電晶體125爲關時,聞極電位Vg亦由於 儲存電容120之影響而稍微升高。 因此’例如,於關閉發光控制電晶體1 22之操作的時 刻(時序tl及時序t6 ),於該時刻掃瞄驅動脈衝DS係從 主動L狀態改變至閒置Η狀態,於發光控制電晶體1 22之 閘極終端G上的電壓變化係經由電容元件丨29而當作一正 耦合VDS ( VDS爲掃瞄驅動脈衝DS之振幅)被輸入至驅 -53- 200849195 動電晶體1 2 1之源極。因此,驅動電晶體1 2 1之源極電位 Vs及閘極電位Vg稍微地升高。 另一方面,於打開發光控制電晶體1 22之操作的時刻 (時序t5及時序t9 ),於該時刻時刻掃瞄驅動脈衝DS係 從閒置Η狀態改變至主動L狀態,於發光控制電晶體1 22 之閘極終端G上的電壓變化係經由電容元件1 29而當作一 負耦合VDS被輸入至驅動電晶體121之源極。因此,驅 動電晶體121之源極電位Vs及閘極電位Vg稍微地下降。 另VDSa ( V :伏特)爲掃瞄驅動脈衝DS之振幅VDS ,則經由電容元件1 29而耦合至驅動電晶體1 2 1之源極終 端S的電壓VDSb ( V :伏特)係由方程式(4 )所表示。 VDSfc= VDSa*Cs2/(Gs2+Cd)…(4) 例如,因爲耦合係發生於時序(t9 ),其中發光控制 電晶體1 22被打開,所以驅動電晶體1 2 1之閘極至源極電 壓Vgs變爲「Vth + VDSb」。取樣電晶體125之後被打開 以藉此將理想發光所需之一信號電位(相應於視頻信號 Vsig之値)寫入至儲存電容120,以致「Vgs = Vth + VDSb + Vsig」。發光控制電晶體122之開週期係重疊取 樣電晶體1 25之開週期,藉此開始一移動率校正週期。於 此情況下,假設其VDSb之耦合量係等於移動率校正所耗 損之電壓,則移動率校正後之閘極至源極電壓 V gs爲「 Vth + Vsig」。在取樣電晶體125之關閉後執行轉變至一 -54- 200849195 發射週期。 因此,於本實施例之機制中,電容元件1 29被加入於 發光控制電晶體1 22的閘極終端G (其供應有主動L掃瞄 驅動脈衝D S )與驅動電晶體121的源極終端 S (節點 ND 1 2 1 )之間,而掃瞄驅動脈衝DS之轉變資訊(特別是 於移動率校正開始時在加寬相對於源極電位之閘極至源極 電壓的方向上的資訊)經由電容元件1 2 9被供應至節點 ND121。 由於移動率校正而減少△ V之閘極至源極電壓Vgs係 由於移動率校正操作開始時(移動率校正前)之掃瞄驅動 脈衝DS而被加寬以耦合電壓VDSb之量,亦即,於移動 率校正時所耗損之電壓△ V係藉由根據掃瞄驅動脈衝DS (其被供應至發光控制電晶體1 22 )之耦合而加入電壓 VDSb之量來被補償。於發射週期期間之閘極至源極電壓 Vgs可因而被加寬。因此得以防止發光亮度之減少,該減 少係由移動率校正所造成;得以減少視頻信號Vsig (信號 電位Vin )之振幅;及得以有助於減少功率耗損,因爲其 僅足夠將一正常視頻信號Vsig寫入至儲存電容120。 於防止發光亮度之減少時,該減少係由移動率校正所 造成,可防止該減少而不會將移動率校正參數Δν之量加 入至視頻信號Vsig (更明確的是信號電位Vin)。因此得 以有助於減少面板之功率耗損。 此外,當作一額外效應,可預期當視頻信號Vsig (更 明確的是信號電位Vin)之資訊被寫入至儲存電容120時 -55- 200849195 所得之寫入增益的增加。例如,忽略驅動電晶體121之閘 極終端G上所形成的寄生電容,使用儲存電容1 20之電容 値Cs及有機EL元件127之寄生電容Cel,則圖2所示之 第二比較範例的像素電路P中之寫入增益GinputO可被表 示如方程式(5 -1 ),而圖8所示之本實施例的像素電路P 中之寫入增益Ginputl可被表示如方程式(5-2 )。
QlnpirtO =1 —…(5_ 1)
Qinpiill =1 ^Cs/(Cs+Gs2+Cel) 如從方程式(5-1 )與方程式(5-2 )之間的比較可瞭 解,於本實施例之像素電路P中預期有寫入增益Ginput 之增加。因此,考量一個使發光亮度相同於現有發光亮度 之情況,則較低的信號電位Vin即足夠,以致其視頻信號 Vsig之振幅可被進一步減少而因此功率耗損之減少可被進 一步提升。 因此,藉由補償移動率校正時所損耗之電壓量(移動 率校正參數△ V ),其係由於表示移動率校正週期之開始 的掃瞄驅動脈衝D S之下降邊緣資訊(該資訊係經由配置 在發光控制電晶體1 22的閘極終端與驅動電晶體1 2 1的源 極終端之間的電容元件1 29而躍入)的耦合效應,則得以 顯著地減少信號振幅並因而顯著地有助於功率耗損之減少 〇 圖1 1係一輔助圖,用於解釋用以校正由於移動率校 正所導致之閘極至源極電壓V g S減少的修改範例之操作。 -56- 200849195 圖1 1顯示驅動脈衝WS及DS和驅動電晶體121之閘極及 源極上的個別電壓,在顯示白、灰、及黑之D S耦合時, 於一種結合藉由減緩寫入驅動脈衝WS之下降邊緣以改變 各階度之截止點與DS耦合的機制中。 於上述校正機制中,Vgs補償之量係無關於階度而實 際上爲恆定的。因此,例如,黑色浮動(floating )可能 發生。另一方面,針對各階度之最佳移動率校正時間,有 一種藉由減緩寫入驅動脈衝WS之下降邊緣以改變各階度 之截止點的機制。此機制之使用係使其得以藉由D S耦合 而加寬閘極至源極電壓Vgs並因此降低一白色信號之區中 的信號電壓,以及增加移動率校正之量並因此藉由減緩寫 入驅動脈衝WS之下降邊緣以獲得一灰至黑色信號之所欲 亮度。 亦即,D S耦合將「信號寫入+ α」之電壓加至閘極至 源極電壓Vgs。此α係無關乎信號電壓而爲恆定的。然而 ,此情況之一問題在於低階度下一高於所欲亮度之亮度。 於寫入黑色(其爲一極端範例)之情況下,當〇ν之信號 電壓被寫入於臨限値校正後時執行黑色顯示時,+ α係藉 由DS耦合而被加入。爲了移除+ ^,移動率校正時間需延 長。因爲移動率校正時間隨著階度變低而需被延長,所以 必須使寫入驅動脈衝W S具有一種藉由減緩寫入驅動脈衝 WS之下降邊緣以改變各階度之截止點的機制之波形,並 藉此改變各信號電壓之移動率校正時間。 雖然已使用實施例來描述本發明,但本發明之技術範 -57- 200849195 圍並不限定於前述實施例中所描述之範圍。可對前述實施 例做出各種改變及改良而不背離本發明之精神,且藉由加 入此等改變及改良所獲得之形式亦包含於本發明之技術範 圍內。 此外,前述實施例並未限制申請專利範圍之發明,且 並非實施例中所述之特徵的所有組合均爲本發明之解決手 段所必要的。前述實施例包含各種階段下之發明,且各種 發明可藉由適當地結合複數已揭露之基本需求而被提取。 即使當實施例中所揭露之所有基本需求中的部分基本需求 被省略時,只要能獲得功效,則由於部分基本需求之省略 所得之構成仍可被提取爲發明。 <像素電路及驅動時序之修改的範例> 舉例而言,「對偶原理(duality principle)」適用於 電路理論,而因此可從此觀點來對像素電路P進行修改。 於此情況下,雖未顯示於圖形中,雖然圖2中所示之4TR 架構的像素電路P包含一 η通道型驅動電晶體1 2 1,但p 通道型驅動電晶體(於下文中稱之爲Ρ型驅動電晶體)被 用以形成像素電路Ρ。因此,依據對偶原理以進行改變, 例如:使其他電晶體122、124、及125亦成爲供應有主動 L驅動脈衝之ρ通道型電晶體;以及將視頻信號Vsig之信 號電位V i η的極性和電源供應電壓之大小關係反轉。 如同依據其使用上述η型電晶體之基本範例的有機 EL顯示裝置,於一種依據修改範例(其中驅動電晶體係 -58- 200849195 藉由應用對偶原理而被改變爲P型)之有機EL顯示裝置 中,一電容元件129被連接至發光控制電晶體122η之閘 極終端及Ρ型驅動電晶體1 2 1 ρ之源極終端。因此,可在 移動率校正開始時事先加寬Ρ型驅動電晶體1 2 1 ρ後進行 移動率校正。因此得以補償其由於移動率校正所導致之Ρ 型驅動電晶體1 2 1 ρ的閘極至源極電壓Vgs之減少。 應注意雖然上述修改範例係藉由依據「對偶原理」而 對圖8中所示之5 TR架構進行改變所獲得,但改變電路之 方法並不限定於此,而可應用於除了 5TR架構以外之架構 。只要提供像素電路P及驅動時序,其中取樣電晶體1 25 被設定於開狀態以保持相應於信號電位Vin之資訊於儲存 電容1 2 0中並接著執行移動率校正操作於取樣電晶體1 2 5 被維持於開狀態下時,則本實施例之槪念仍適用。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係一方塊圖,其槪略地顯示一種當作依據本發明 之顯示裝置的一實施例之主動矩陣型顯示裝置的架構; 圖2係一圖形,其顯不依據形成圖1所示之el顯示 裝置的本實施例之像素電路P的比較範例; 圖3係一輔助圖,用於解釋一有機EL元件及一驅動 電晶體之操作點; 圖4 A至4 C係輔助圖,用於解釋驅動電流I d s時之有 機EL元件及驅動電晶體的特性變化之效應; 圖5係一輔助圖(1 ),用於解釋一種補救該驅動電 -59- 200849195 流時之驅動電晶體的特性變化之效應的方法之槪念; 圖6A至6D係輔助圖(2 ),用於解釋補救該驅動電 流時之驅動電晶體的特性變化之效應的方法之槪念; 圖7係一輔助時序圖表,用於解釋第二比較範例之像 素電路的操作; 圖8係一圖形,其顯示依據本實施例之一像素電路p 及一有機EL顯示裝置之實施例; 圖9係一輔助時序圖表,用於解釋依據本實施例之像 素電路的操作; 圖1 0係一輔助圖,用於解釋一種校正由於移動率校 正所導致之閘極至源極電壓V g s減少的操作;及 圖1 1係一輔助圖,用於解釋用以校正由於移動率校 正所導致之閘極至源極電壓V g s減少的修改範例之操作。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有機EL顯示裝置 100 :顯示面板單元 101 :基底 102 :像素陣列單元 103 :垂直驅動單元 104 :寫入掃瞄單元 105 :驅動掃瞄單元 1 0 6 :水平驅動單元 1 0 8 :終端單元 -60- 200849195 1 ο 9 :佈線 1 1 〇 :像素電路 1 1 5 :臨限値與移動率校正掃瞄單元 1 2 0 :儲存電容 1 2 1 :驅動電晶體 122 :發光控制電晶體 124 :檢測電晶體 1 2 5 :取樣電晶體 127 :有機EL元件 2 0 0 :驅動信號產生單元 3 00 :視頻信號處理單元 -61 -

Claims (1)

  1. 200849195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顯示裝置,包含: 一像素陣列單元,架構以包含以矩陣形式配置之像素 電路,該寺像素電路各包含一用以產生驅動電流之驅動電 晶體、一連接至該驅動電晶體之輸出終端的電光學元件、 一用以保持相應於視頻信號之信號電位的資訊之儲存電容 、一用以將相應於該信號電位之該資訊寫入至該儲存電容 的取樣電晶體、及一具有一終端連接至該驅動電晶體之該 輸出終端和另一終端供應有脈衝信號的電容元件,該驅動 電晶體係根據該儲存電容中所保持之資訊來產生驅動電流 並傳送該驅動電流通過該電光學元件,藉此使該電光學元 件發光;及 一控制單元,架構以包含寫入掃瞄單元及水平驅動單 元,該寫入掃瞄單元係用以藉由於一水平週期中依序地控 制該取樣電晶體並將相應於一視頻信號之信號電位的資訊 寫入至一列中之每一儲存電容來將一用於執行該像素電路 之直線連續掃瞄的寫入掃瞄脈衝輸出至該取樣電晶體;而 該水平驅動單元係用以依據該取樣電晶體之信號電位寫入 操作,來將一列之視頻信號供應至一視頻信號線; 其中該控制單元實現控制以在該取樣電晶體被設定於 導通狀態且相應於該信號電位之資訊被保持於該儲存電容 之後,執行移動率校正操作以在該取樣電晶體維持於導通 狀態之同時,將針對該驅動電晶體之移動率的校正量加入 至該儲存電容中所寫入之該資訊,該電容元件之該另一終 -62- 200849195 端被供應以相應於一用來開始該移動率校正操作之脈衝的 資訊,以及 該驅動電晶體之該輸出終端係經由該電容元件而被供 應以轉變資訊,於增加該驅動電晶體的控制輸入終端與輸 出終端之間的電位差之方向。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顯示裝置,進一步包含一 發光控制電晶體,用以調整介於該電光學元件的發射週期 與非發射週期之間的工作比, 其中一供應至該發光控制電晶體之控制輸入終端的掃 瞄驅動脈衝被設定爲用以開始該移動率校正操作之脈衝。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顯示裝置,進一步包含η 型與Ρ型之一的發光控制電晶體,用以調整介於該電光學 元件的發射週期與非發射週期之間的工作比,該發光控制 電晶體被配置於該η型與該ρ型之另一個的該驅動電晶體 之電源供應終端側上, 其中在該電容元件之另一終端被連接至該發光控制電 晶體之控制輸入終端,及 一供應至該發光控制電晶體之控制輸入終端的掃瞄驅 動脈衝被設定爲用以開始該移動率校正操作之脈衝。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顯示裝置, 其中該控制單元實現控制以使該取樣電晶體導通於一 段其中一參考電位被供應至該取樣電晶體之時間週期內, 並執行臨限値校正操作以將一相應於該驅動電晶體之臨限 電壓保持於該儲存電容中;且在該臨限値校正操作之後, -63- 200849195 該控制單元實現控制以執行移動率校正操作而將針對該驅 動電晶體之移動率的校正量加入至該儲存電容中所寫入之 資訊。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顯示裝置, 其中除了該驅動電晶體及該取樣電晶體之外,該像素 電路各包含一切換電晶體,其根據藉由該控制單元產生之 同於該臨限値校正操作及該移動率校正操作時的控制脈衝 以執行開/關操作。 6 · —種像素電路,包含: 一驅動電晶體,架構以產生一驅動電流; 一連接至該驅動電晶體之輸出終端的電光學元件; 一儲存電容’架構以保持相應於視頻信號之信號電位 的資訊; 一取樣電晶體,架構以將相應於該信號電位之該資訊 寫入至該儲存電容;及 一電容元件,架構以令一終端連接至該驅動電晶體之 該輸出終端, 其中該電容元件之另一終端被供應以轉變資訊,於增 加該驅動電晶體的控制輸入終端與輸出終端之間的電位差 之方向,該轉變資訊係相應於一用以開始移動率校正操作 之脈衝’該移動率校正操作係用以將針對該驅動電晶體之 移動率的校正量加入至該儲存電容中所寫入之資訊。 7 · —種像素電路之驅動方法,該像素電路包含一用以 產生驅動電流之驅動電晶體、一連接至該驅動電晶體之輸 -64- 200849195 出終端的電光學元件、一用以保持相應於視頻信號之信號 電位的資訊之儲存電容、一用以將相應於該信號電位之該 資訊寫入至該儲存電容的取樣電晶體、及一具有一終端連 接至該驅動電晶體之該輸出終端和另一終端供應有脈衝信 號的電容元件,該驅動電晶體係根據該儲存電容中所保持 之資訊來產生驅動電流並傳送該驅動電流通過該電光學元 件,藉此使該電光學元件發光,該驅動方法包含下列步驟 當該取樣電晶體被設定於導通狀態且相應於該信號電 位之資訊被保持於該儲存電容時,且接著執行移動率校正 操作以在該取樣電晶體維持於導通狀態時,將針對該驅動 電晶體之移動率的校正量加入至該儲存電容中所寫入之該 資訊,供應相應於一用來開始該移動率校正操作之脈衝的 資訊至該電容元件之該另一終端,藉此增加介於該驅動電 晶體的控制輸入終端與輸出終端之間的電位差。 8.—種顯示裝置,包含: 包含以矩陣形式配置之像素電路的像素陣列機構,該 等像素電路各包含一用以產生驅動電流之驅動電晶體、一 連接至該驅動電晶體之輸出終端的電光學元件、一用以保 持相應於視頻信號之信號電位的資訊之儲存電容、一用以 將相應於該信號電位之該資訊寫入至該儲存電容的取樣電 晶體、及一具有一終端連接至該驅動電晶體之該輸出終端 和另一終端供應有脈衝信號的電容元件,該驅動電晶體係 根據該儲存電容中所保持之資訊來產生驅動電流並傳送該 -65 - 200849195 驅動電流通過該電光學元件,藉此使該電光學元件發光; 及 包含寫入掃瞄單元及水平驅動單元之控制機構,該寫 入掃瞄單元係用以藉由於一水平週期中依序地控制該取樣 電晶體並將相應於一視頻信號之信號電位的資訊寫入至一 列中之每一儲存電容來將一用於執行該像素電路之直線連 續掃瞄的寫入掃瞄脈衝輸出至該取樣電晶體;而該水平驅 動單元係用以依據該取樣電晶體之信號電位寫入操作來將 一列之視頻信號供應至一視頻信號線; 其中該控制機構實現控制以在該取樣電晶體被設定於 導通狀態且相應於該信號電位之資訊被保持於該儲存電容 之後,執行移動率校正操作以在該取樣電晶體維持於導通 狀態時,將針對該驅動電晶體之移動率的校正量加入至該 儲存電容中所寫入之該資訊, 該電容元件之該另一終端被供應以相應於一用來開始 該移動率校正操作之脈衝的資訊,以及 該驅動電晶體之該輸出終端係經由該電容元件而被供 應以轉變資訊,於增加該驅動電晶體的控制輸入終端與輸 出終端之間的電位差之方向。 -66 -
TW097107668A 2007-03-16 2008-03-05 Pixel circuit,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TW200849195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068020A JP2008233129A (ja) 2007-03-16 2007-03-16 画素回路および表示装置とその駆動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49195A true TW200849195A (en) 2008-12-16

Family

ID=397621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07668A TW200849195A (en) 2007-03-16 2008-03-05 Pixel circuit,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080225027A1 (zh)
JP (1) JP2008233129A (zh)
KR (1) KR20080084730A (zh)
CN (1) CN101266755B (zh)
TW (1) TW20084919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09749B (zh) * 2009-12-11 2013-09-21 Au Optronics Corp 電泳顯示裝置及其驅動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07137B2 (en) * 2005-03-31 2011-03-15 Casio Computer Co., Ltd. Display drive apparatus, display apparatus and drive control method thereof
TWI385621B (zh) * 2006-08-01 2013-02-11 Casio Computer Co Ltd 顯示驅動裝置及其驅動方法、以及顯示裝置及其驅動方法
JP2009031620A (ja) * 2007-07-30 2009-02-12 Sony Corp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
JP5157467B2 (ja) 2008-01-18 2013-03-06 ソニー株式会社 自発光型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JP2010002498A (ja) * 2008-06-18 2010-01-07 Sony Corp パネルおよび駆動制御方法
JP2010038928A (ja) * 2008-07-31 2010-02-18 Sony Corp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ならびに電子機器
JP4844634B2 (ja) * 2009-01-06 2011-12-28 ソニー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発光部の駆動方法
JP5736114B2 (ja) 2009-02-27 2015-06-17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半導体装置の駆動方法、電子機器の駆動方法
US20110007102A1 (en) * 2009-07-10 2011-01-13 Casio Computer Co., Ltd. Pixel drive apparatus, light-emitting apparatus and drive control method for light-emitting apparatus
KR101073353B1 (ko) 2009-10-19 2011-10-14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화소 및 그를 이용한 유기전계발광표시장치
KR101201722B1 (ko) 2010-02-23 2012-11-1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의 구동 방법
JP2011209434A (ja) * 2010-03-29 2011-10-20 Sony Corp 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US8933865B2 (en) * 2010-10-21 2015-01-13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device and drive method therefor
JP5625864B2 (ja) * 2010-12-15 2014-11-19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
WO2013154039A1 (ja) * 2012-04-13 2013-10-1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KR101928506B1 (ko) * 2012-07-06 2018-12-1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JP2014115543A (ja) * 2012-12-11 2014-06-26 Samsung Display Co Ltd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画素回路の駆動方法
CN103325339B (zh) * 2013-06-21 2016-05-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2015014764A (ja) * 2013-07-08 2015-01-22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JP6175718B2 (ja) * 2013-08-29 2017-08-09 株式会社Joled 駆動方法および表示装置
CN103714751B (zh) 2013-12-30 2016-06-22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像素阵列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9812486B2 (en) 2014-12-22 2017-11-07 Google Inc. Time-of-flight image sensor and light source driver having simulated distance capability
US10043472B2 (en) 2015-08-25 2018-08-07 Apple Inc. Digital compensation for V-gate coupling
US10170072B2 (en) * 2015-09-21 2019-01-01 Apple Inc. Gate line layout configuration
CN107146573B (zh) * 2017-06-26 2020-05-01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其显示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9308872B (zh) * 2017-07-27 2021-08-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电路、显示基板
CN107424560B (zh) * 2017-08-24 2020-03-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中驱动晶体管阈值电压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7591126A (zh) * 2017-10-26 2018-01-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像素电路的控制方法及其控制电路、显示装置
DE102018131023A1 (de) * 2018-12-05 2020-06-25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Optoelektronische leuchtvorrichtung mit einem pwm-transistor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oder steuern einer optoelektronischen leuchtvorrichtung
CN110570819B (zh) 2019-09-10 2022-06-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阵列基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1462685B (zh) * 2020-05-29 2021-08-31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883061B (zh) * 2020-07-31 2021-06-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像素电路、显示装置、电子设备及像素电路的驱动方法
WO2022067705A1 (zh) * 2020-09-30 2022-04-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电路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CN112530363A (zh) * 2020-12-02 2021-03-19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CN113889009B (zh) * 2021-10-14 2023-06-27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阈值电压侦测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02000B2 (en) * 2004-02-12 2009-03-1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rive circu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JP4923410B2 (ja) * 2005-02-02 2012-04-25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素回路及び表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09749B (zh) * 2009-12-11 2013-09-21 Au Optronics Corp 電泳顯示裝置及其驅動方法
US8564584B2 (en) 2009-12-11 2013-10-22 Au Optronics Corp.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66755B (zh) 2010-12-01
KR20080084730A (ko) 2008-09-19
US20080225027A1 (en) 2008-09-18
CN101266755A (zh) 2008-09-17
JP2008233129A (ja) 2008-10-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849195A (en) Pixel circuit,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US10839747B2 (en) Display device
KR101377624B1 (ko) 표시장치 및 표시장치의 구동 방법
TWI424410B (zh) 顯示裝置及其驅動方法
US7825880B2 (en) Pixel circuit
JP4915195B2 (ja) 表示装置
JP4501429B2 (ja) 画素回路及び表示装置
US8471838B2 (en) Pixel circuit having a light detection element, display apparatus, and driving method for correcting threshold and mobility for light detection element of pixel circuit
JP2008203478A (ja) 表示装置とその駆動方法
JP2008164796A (ja) 画素回路および表示装置とその駆動方法
JP5280534B2 (ja)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
TW200813965A (en) Display drive apparatus and a drive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apparatus and the drive method thereof
JP2008250006A (ja)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並びに、表示駆動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KR20090063151A (ko) 자발광형 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KR20090077034A (ko) 화상 표시 장치 및 화상 표시 장치의 구동 방법
KR20090028429A (ko) 표시장치 및 표시장치의 구동방법
JP2010008522A (ja) 表示装置
JP2008145647A (ja) 表示装置とその駆動方法
JP2008026468A (ja) 画像表示装置
JP4984863B2 (ja) 表示装置とその駆動方法
JP2008185874A (ja) 画素回路および表示装置とその駆動方法
JP2008145648A (ja) 表示装置とその駆動方法
JP4930547B2 (ja) 画素回路及び画素回路の駆動方法
KR20090087796A (ko) 능동 유기 발광 다이오드 디스플레이
JP2008241948A (ja) 表示装置とその駆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