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841643A - Communication system, terminating apparatus, and PON virtualization method for use therein - Google Patents

Communication system, terminating apparatus, and PON virtualization method for use therein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841643A
TW200841643A TW097108784A TW97108784A TW200841643A TW 200841643 A TW200841643 A TW 200841643A TW 097108784 A TW097108784 A TW 097108784A TW 97108784 A TW97108784 A TW 97108784A TW 200841643 A TW200841643 A TW 20084164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vpid
user terminal
pon
vpids
terminal un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087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Sadaichiro Ogushi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8416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41643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7Arrangements for networ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11/0067Provisions for optical access or distribution networks, e.g. Gigabit 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GE-PON), ATM-based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A-PON), PON-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5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ibre trans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4Star or tree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2011/0064Arbitration, scheduling or medium access control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2011/0073Provisions for forwarding or routing, e.g. lookup tab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2011/009Topology aspe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Description

200841643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申請案依據並主張自2007年3月14日所申請之日 本專利申請案號2007-64275的優先權益,據此將該案之揭 露整體倂入參考。 本發明關於一種通訊系統、基地台終端設備與通訊系 統之用戶終端單元其中之一終端裝置、及PON (被動光網路 (Passive Optical Network))虛擬化的方法,且尤其是關於 P0N之虛擬化。 【先前技術】 第1圖表示EP0N(乙太(Ethernet®)被動光網路)中之典 型網路。該網路包含分別具有乙太網路埠41a至41c及P0N 埠42a至42c之該等〇NUs(光網路單元:用戶終端單元)4a 至4c。EP0N(或GEP〇N(十億位元之乙太被動光網路))係接 露在日本未審查之專利申請出版(〗P-A)案號2006- 3 5 23 50及 2006-109500 。 〇LT(光線路終端:基地台終端設備)6具多數乙太網路 埠61與62,及P〇N埠63。〇LT 6之ΡΌΝ埠63與42a至 42c,及ONUs 4a至4c係利用光纖,透過光耦合器5連接 成星狀拓撲。 通常,以具有乙太網路瑋之第2層交換器或路由器的 形式製造EPON設備。實際上,實體爲一個埠之P0N埠邏 輯上係爲由IEEE(電機電子工程協會)802.3(65款)界定之該 等LLIDs(邏輯鏈結識別碼)所分開。 200841643 該等LLIDs以一對一對應於該等ONUs之MAC (媒體存 取控制)位址。因此,因邏輯埠之數量增加,而耗用相對應 之MAC位址數量。例如,對於支援8個LLIDs之一個0NU ,耗用8個MAC位址。因此,MAC位址之用罄是一個令人 十分關切之問題。 在以上所提及之相關通訊系統中,依據IEEE 802.3, 使用該等LLIDs以建構PON。該等LLIDs以一對一對應於 該等ONUs之MAC位址。因此,若每一 0NU之該等LLIDs ^ 數量增加,則耗用大量之MAC位址。 【發明内容】 因此,本發明之典範目的在提供一種通訊系統,該通 訊系統之基地台終端設備與用戶終端單元其中之一的終止 設備,及其使用之P〇N虛擬方法,其藉用P0N網域可達成 簡單之網路架構並在邏輯上使P0N擴充,不致耗用大量之 MAC位址。 | 依據本發明之典範觀點,設有一種通訊系統,其包括 單一實體P〇N(被動光纖網路),該實體P0N包括具有LAN( 區域網路)埠及PON埠之用戶終端單元、具有多數LAN埠 及P0N埠之基地台終端設備、以及連接在用戶終端單元之 該等P0N璋與基地台終端設備間的光纖,其中: 使用該實體P0N作爲藉由虛擬切割該實體P0N所得到 之多數虛擬PONs。 依據本發明之另一典範觀點,設有一種使用在通訊系 統中之終端裝置,其包括單一實體P 0 N (被動光網路),該 200841643 實體PON包括具有LAN(區域網路)璋及PON埠之用戶終端 單元、具有多數LAN埠及PON璋之基地台終端設備、以及 連接在用戶終端單元之該等P0N埠與基地台終端設備間 的光纖,使用該實體P0N作爲藉由虛擬切割該實體P0N所 得到之多數虛擬PONs,其中: 其爲基地台終端設備與用戶終端單元中之一的該終端 裝置具持有VPIDs (虛擬P0N識別碼)之間一致性的VPID表 ,用以識別該等虛擬PONs及LAN埠或用戶終端單元; 具有同一 VPID之埠及單元的群組係辨認爲單一 P〇N 網域; 用以識別P0N網域之VPID係內嵌在LAN訊框之前置 碼(Preamble)/SFD(訊框起始分界(Start Frame Delimiter))區 中,使用該等VPIDs於邏輯上切割該實體PON以得到該等 虛擬PONs。 依據本發明之另一典範觀點,其提供一種使用在通訊 I 系統中之EP0N虛擬化方法,其包括單一實體P〇N(被動光 網路),該實體P0N包括具有一個LAN(區域網路)璋及P0N 埠之用戶終端單元、具有多數LAN璋及P0N瘅之基地台終 端設備、以及連接在用戶終端單元之該等P0N埠與基地台 終端設備間的光纖,其中: 藉由使用虛擬切割實體P0N,而獲得實體ΡΌΝ用作多 數個虛擬PONs。 以以上所提及之結構及作業,本發明之典範效應爲通 訊系統之網路架構爲P0N網域所簡化並在邏輯上使pon擴 200841643 充,不致耗用大量之MAC位址。 【實施方式】 依據本發明典範觀點之通訊系統的特徵爲在EPON(乙 太被動光網路)中之典型網路架構中,該網路架構爲PON (被 動光網路)網域所簡化並在邏輯上使PON擴充,不致耗用大 量之MAC (媒體存取控制)位址。 在通訊系統中,用以識別PON網域之識別碼係內嵌 在,例如,乙太網路訊框之前置碼/SFD(訊框起始分界)區 中的第四及第五位元組中。網路在邏輯上係由識別碼所建 構。除了以上之外,就其現狀,使用依據IEEE(電機電子工 程協會)802.3之該等LLIDs(邏輯鏈結識別碼)。 通訊系統包含具有乙太網路埠及PON埠之ONU(光網 路單元:用戶終端單元),及具有多數乙太網路埠及PON埠 之OLT(光線路終端:基地台終端設備)。OLT與ONU之該 等PON埠係使用光纖,透過光耦合器連接成星狀拓撲。 每一個OLT與ONU具有儲存VPID(虛擬PON識別碼) 之間一致性的VPID表,用以識別虛擬PON及該等乙太網 路埠或〇NU(用戶終端單元)。在本情況下,具有同一 VPID 之埠及ONU(用戶終端單元)的群組係辨認爲單一 PON網 域。 在通訊系統中,以虛擬切割實體PON。亦即,使用實 體PON作爲藉由虛擬切割實體PON所得到之多數虛擬 PONs。以此方式,可能不只達成彈性網路設計,亦可達成 視服務情況而定之網路設計,不致耗用大量之MAC位址。 200841643 如以上說明,將PON網域之觀念導入通訊系統中,並 以VPID識別P〇N網域。以此方式,以p〇N網域簡化網路 架構並在邏輯上使P0N擴充,不致耗用大量之MAC位址。 現在,將參考該等圖式,說明本發明之數個典範實施 例。 . 第一典範實施例 參考第2圖,依據本發明第一典範實施例之通訊系統 包含單一實體P〇N(被動光網路)。該實體P0N包含多數 〇NUs(光網路單元:用戶終端單元)ia至ic、光耦合器2、 及0LT(光線路終端)3。〇NUs la至lc分別具有LAN(區域 網路)埠(例如,乙太網路璋)lla至1 1C及p0N(被動光網路) 埠12a至12c °〇LT 3具有多數LAN埠31與32,及P0N埠 33。P0N埠12a至12c及33係藉用光纖,透過光耦合器2 連接成星狀拓撲。使用實體P0N作爲藉由虛擬切割實體 ΡΌΝ所得到之多數虛擬PONs。 參考第3A至3D圖,第2圖中之〇NUs la至lc及0LT 3分別具有該等VPID(虛擬PON識別碼)表。第3A至3D圖 中所說明之該等VPID表之每一個,儲存多個VPID之間的 一致性,用以識別該等虛擬PONs及該等乙太網路埠或用戶 終端單元(〇NUs)。據此看來,爲其將同一 VPID儲存在該等 VPID表中之該等埠及單元的群組係辨認爲單一 P0N網 域。亦即,具有同一 VPID之該等埠及單元的群組係辨認 爲單一 P 0 N網域。 明確地說,參考第2圖,LAN埠lla、11b、及31屬於 200841643 由VPID” 0x5 5 5 5 ”所識別之PON網域(網域A)。另一方面, LAN璋1 lc及32屬於由VPID” 0 x 5 5 5 4 ”所識別之P 〇 N網 域(網域B)。因此,以實體P0N作爲藉由虛擬切割實體p〇n 所得到之多數虛擬PONs。在此情況下,使用該等VPIDs於 邏輯上切割實體P0N以得到該等虛擬p〇Ns。 第3A圖表示ONUla之VPID表。第3B圖表示〇NU lb 之VPID表。第3C圖表示〇NU lc之VPID表。第3D圖表 示0LT 3之VPID表。 第4圖表示依據本發明第一典範實施例之乙太網路訊 框中的前置碼/SFD(訊框起始分界(Start Frame Delimiter)) 1¾ ° 在本典範實施例中,爲了以該等VPIDs識別該等虛擬 PONs,0LT 3必須能識接收自ONUs la至lc之該等訊框 所屬的該等VPIDs。這亦適用於ONUs la至lc。 VPID係以下列方式來識別。於PON部位所傳送及接收 之乙太網路訊框中,如第 4圖中所示,以 VPID取代由 IEEE(電機電子工程協會)802.3 (65款)所界定之前置碼/SFD 區A的第四及第五位元組(由該等密訊框所圍繞之部位)。 依據IEEE標準,本區固定爲兩個位元組” 0x5 5 5 5 ” 。 在此情況下,VPID爲” 0x5 5 5 5 ” 。〇LT 3及〇NUs 1 a至1 c 可分別指定VPIDs 。 依據設定,0LT 3及ONUs la至lc傳送及接收其中取 代前置碼/SFD區A(第4圖)之該等訊框。爲此目的,當〇LT 3及ONUs la至lc透過璋33及12a至12c傳迭或接收時, -10- 200841643 實施下列程序。 第5圖爲表示第2圖中OLT 3之作業的流程圖。第6 圖及第7圖爲表示ONUs la至lc之作業的流程圖。第8圖 爲表示第2圖中0LT 3之作業的另一流程圖。參考第2至 8圖,將說明依據本發明第一典範實施例之通訊系統的作 業。 假定0LT 3自ONUs la至lc之P0N埠12a至12c接收 該等訊框。在此情況中,0LT 3比較已接收之該等乙太網 路訊框之前置碼/SFD區A中所含的該等VPIDs與指定給 0LT3之LAN璋31及32並儲存在0LT3之VPID表(第3D 圖)中的該等VPIDs(第5圖中之步驟S1)。一不吻合,丟棄 該等乙太網路訊框(第5圖中之步驟S3)。 在該等VPIDs之間一吻合後,0LT 3未丟棄該等乙太 網路訊框,並依據IEEE 802.3開始PON MAC程序,如該等 LLIDs (邏輯鏈結識別碼)之檢核(第5圖中之步驟S2)。 ^ 假定〇NUs la至lc透過P0N埠12a至12c傳送該等訊 框。在此情況中,於依據IEEE 802.3之PON MAC程序後建 構之前置碼/SFD區A(第4圖)之階段中,ONUs la至lc不 用” 0x5 5 5 5 ”來設定於此所指定之VPIDs(第6圖中之步驟 S11) 。 · 假定ONUs la至lc自0LT 3之P〇N埠33接收訊框。 在此情況中,ONUs 1 a至1 c比較已接收之乙太網路訊框之 前置碼/ SFD區A(第4圖)中所含的VPID與指定給ONUs la 至lc並儲存在〇NUs la至lc之該等VPID表(第3A、3B、 -11- 200841643 及3C圖)中的該等VPIDs(第7圖中之步驟S21)。在該等 VPIDs之間一吻合後,乙太網路訊框即被丟棄(第7圖步驟 S23)。 在該等VPIDs之間一吻合後,〇NUs la至lc未丟棄乙 太網路訊框,並依據IEEE 802.3開始P〇N MAC程序(.第7 圖中之步驟S22)。當將該訊框傳輸至LAN璋11a至1 lc時, 僅將該訊框傳輸至指定有同一 VPID之埠。 ^ 假定0LT 3自LAN埠31與32中之一接收訊框,並透 過ΡΌΝ埠33傳送訊框(第8圖中之步驟S3 4)。在此情況中, 於依據IEEE 802.3之PON MAC程序後建構之前置碼/SFD 區A(第4圖)之階段中,0LT 3以第四及第五個八位元組設 定給以上所提及之LAN璋31與32中之一的VPID(第8圖 中之步驟S 3 6)。 亦即,當自LAN璋31或32接收訊框時(第8圖之步驟 S31中的是(yes)),使用指定給0LT 3之LAN埠31或32之 φ VPID(第8圖中之步驟S32)。當自P0N埠33接收訊框時(第 8圖之步驟S31中的是(no)),使用內嵌在透過P0N埠33所 接收之訊框的VPID(第8圖中之步驟S33)。 若訊框係透過LAN埠3 1或32傳送(第8圖之步驟S34 中的是(yes))時,0LT 3將訊框僅傳送給VPID與VPID表中 之値一致的璋(第8圖中之步驟S35)。 因此,在本典範實施例中,可能增進網路設計之彈性。 例如,視如電話服務及網際網路服務之服務情況而定,或 視ISP(網際網路服務業者)之情況而定,可以服務爲基礎分 -12- 200841643 開多數之虛擬EPON(乙太被動光纖網路)系統。 在相關技術之EP0N中,藉助LLIDs,設計邏輯網路, 並使用LLIDs以識別PON中之邏輯鏈結。因此,爲了使功 能實現爲網路,需要含LLIDs之另一觀念。向來,提供有 儲存VLANs (虛擬區域網路)及相對應於LLIDs之MAC位址 的表。 在依據本典範實施例之EP0N虛擬化方法中,可能具 有使用以上所提及之編號與VPIDs相同之LLIDs的典型 EP〇N系統。因此,該等VPIDs視服務情況而異,且相關之 典型EP0N系統視服務情況而作用。 因此,依據本典範實施例,網路架構爲ΡΌΝ網域所簡化並 在邏輯上使P0N擴充,不致耗用大量之MAC位址。 第二典範實施例 第9圖表示依據本發明第二典範實施例之0NU的VPID 表。參考第9圖,在本發明第二典範實施例中,若〇NU具 有多數埠,該等埠與該等VPIDs相關聯,以提供多數P〇N 網域。因此,該VPID表視埠之情況而定,持有VPID値。 除ONU具有多數璋,且VPID表視埠之情況而定,持 有VPID値外,以上所提及之第二典範實施例與第一典範實 施例之結構及作業類似。 因此,依據本發明第二典範實施例之0NU以類似於 0LT之方式執行訊框處理。即使0NU具有單一 LAN埠,可 藉由任一排序方法,例如,藉由找尋訊框內部(TCP(傳送控 制協定)璋之編號等)選取V PID。在此情況中,弟~典範實 -13- 200841643 施例亦適用。 第10圖表示依據本發明第二典範實施例之OLT的管 理表。在第1 0圖中,於本發明之第二典範實施例中,〇LT 視VPID之基礎,管理該等〇NUs中之LLIDs。明確地說, 爲了管理每一 P0N網域之該等LLIDs,〇LT具有第10圖中 所說明之管理表。在第10圖中所說明之管理表中,於P〇N 網域” 0x5 5 55”中,爲〇NU 1建立兩個LLIDs且爲0NU 2 建立一個LLID。於P0N網域” 0x5 5 54”中,爲ONU 1建立 一個LLID且爲0NU2建立一個LLID。 因此,在本典範實施例中,省下MAC位址。在IEEE 8 02.3(64款)中,該等〇NUs之該等LLIDs及MAC位址成一 對一之對應。這意爲一建立〇NU之多數LLIDs後,耗用編 號與LLIDs相同之MAC位址。 第1 1及1 2圖爲說明本發明第二典範實施例之效應 圖。在第11圖中,〇NU la係以兩個LLIDs連接至0LT 3。 LLID 111a係藉由識別。LLID 111b係藉由MAC_b 來識別。在相關技藝之技術中,每次當LLID編號增加時, 指定赴加之MAC位址。 另一方面,在本典範實施例,當ONU la建立多數LLIDs Ilia及111b時,如第12圖中所示,爲每一 PON網域個別 建立一個LLID。因此,邏輯上可擴充網路,而僅保持耗用 一個MAC位址。 第三典範實施例 第13圖表示依據本發明第三典範實施例之0LT的 -14· 200841643 VPID表。參考第13圖,在本發明第三典範實施例中,VPID 係與IEEE 802. ID VLAN相關聯。〇LT之VPID値視VPID 表以VLAN爲基礎而定。同樣地,每一〇NUs之VPID表視 VLAN之基礎而定,持有VPIDs値。關於這方面,本發明之 第三典範實施例異於第一及第二典範實施例。
以VLAN建立VPID値後之後續程序類似利用第一及第 二典範實施例中之程序。許多VLAN系統,比如說,接收 淖、利用該等標籤之存在與否、利用通訊協定編號、或利 用IP(網際網路協定)子網路之各種VLAN系統。此處,未 明確限制那種VLAN系統。 第1 4圖表示依據本發明第三典範實施例之通訊系統。 參考第14圖,〇LT 3之LAN埠31屬於VLAN #100及VLAN #200。VLAN #100 屬於 VPID “ 0X5 555 ” 之 P〇N 網域。VLAN #200 屬於 VPID “ 0X5 5 54” 之 P〇N 網域。 ONU la 之 LAN 埠 11a 屬於 VLAN #10 及 VLAN #20。 VLAN #10 屬於 VPID “ 0X5 5 5 5 ” 之 P〇N 網域。VLAN #20 屬於VPID “ 0X5 5 54 ”之P〇N網域。糸吉果,〇LT 3之VLAN #100及〇NU la之VLAN #10屬於同一 P〇N網域。另一方 面,〇LT .3之VLAN #200及〇NU la之VLAN #20屬於同一 P〇N網域。 如上述,在本典範實施例中,藉由VPID與VLAN之間 的一致性對應,可使EP0N網路之架構簡化。通常,VLAN 爲第二層交換器之功能。第二層交換器爲建構網路時常使 用之裝置。因此,在本典範實施例中,易於建構EP0N網 -15- 200841643 路。 第四典範實施例 第1 5圖爲表示依據本發明第四典範實施例之通訊系 統作業的序列圖。參考第1 5圖,將說明依據第四典範實施 例之通訊系統的作業。在本典範實施例中,P 〇 N網域係以 動態變更。 依據IEEE 802.3(64款),當連接上〇NU,首先實施探 尋階段(第15圖中之作業al至a5),且因此,建立邏輯鏈 結(第15圖中之a6)。 在建立邏輯鏈結後,實施如作業員作業(第15圖中之 a7)之觸發動作。回應該觸發動作並利用IEEE 802.3所界定 之OAM(作業、管理及維護)(57款),ONU被告知之VPID 變更(第15圖中之a8)。再實行探尋階段(第15圖中之a9、 alO、all)以重建邏輯鏈結(第15圖中之al2)。因此,在本 典範實施例中,PON網域可以動態變更。 如以上說明,依據本典範實施例,以動態方式切換服 務。例如,提供低優先性服務(PON網域1)及高優先性服務 (P〇N網域2),且藉由切換該等PON網域,可達成服務之 區隔。僅藉由OLT之作業可實施該等切換,不需新設備。 因此,可能視使用者之情況而定,來簡化服務之區隔。 在前述之該等典範實施例的每一個中,已經說明 EPON。然而’除EPON外,本發明亦適用於各種P0Ns。 雖然已參考其該等典範實施例特別表示及說明本發 明,然本發明並不限於該等實施例。將了解到的是,藉由 -16- 200841643 該技術中之該等平常技能,此處可完成各種形式之變更及 細節’而不偏離如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之本發明的精神與 範圍。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爲表示相關通訊系統之網路架構的方塊圖; 第2圖爲表示依據本發明第一典範實施例之通訊系統 之網路架構的方塊圖; 第3A至3D圖表示第2圖中所說明之該等〇NUs的該 等VPIDs表; 第4圖爲表示依據本發明第一典範實施例之乙太網路 訊框之BU置碼/SFD (Preambie/SFD)區圖; 第5圖爲表示第2圖中所說明之〇LT作業的流程圖; 第6圖爲表示第2圖中所說明之〇NU作業的流程圖; 第7圖爲表示第2圖中所說明之0NU作業的流程圖; 第8圖爲表示第2圖中所說明之〇LT作業的流程圖; 第9圖爲表示依據本發明第二典範實施例之〇NU的 VPID表圖; 第1 0圖爲表示依據本發明第二典範實施例之〇LT的 管理表圖; 第1 1圖爲說明本發明第二典範實施例之效應圖; 第1 2圖爲說明本發明第二典範實施例之效應圖; 第13圖爲表示依據本發明第三典範實施例之〇LT的 VPID表圖; 第14圖爲表示依據本發明第三典範實施例之通訊系 -17- 200841643 統圖;以及 第15圖爲表示依據本發明第四典範實施例之通訊系 統作業的序列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a -1 c 光 網 路 單 元 2 光 親 合 器 3 光 線 路 終 丄山 m 4 a - 4 c 光 網 路 單 元 5 光 親 合 器 6 光 線 路 終 端 1 la-1lc 乙 太 網 路 埠 12a-12c 被 動 光 網 路 埠 3 1 乙 太 網 路 埠 32 乙 太 網 路 埠 33 被 動 光 網 路 瑋 41a-41c 乙 太 網 路 埠 42a-42c 被 動 光 網 路 埠 61 乙 太 網 路 埠 62 乙 太 網 路 埠 63 被 動 光 網 路 埠 111a 邏 輯 鏈 結 m 別 碼 111b 邏 輯 鏈 結 識 別 碼 -18-

Claims (1)

  1. 200841643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通訊系統,包括單一實體PON(被動光網路),該實體 P〇N包括具有LAN(區域網路)璋及P〇N埠之用戶終端單 元、具有多數LAN埠及PON埠之基地台終端設備、以及 連接在用戶終端單元之該等PON埠與基地台終端設備間 的光纖,其中: 使用該實體PON作爲藉由虛擬切割該實體PON所得到之 $ 多數虛擬PONs。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通訊系統,其中: 基地台終端設備及用戶終端單元之每一個具持有VPIDs( 虛擬P〇N識別碼)之間一致性的VPID表,用以識別該等 虛擬PONs及LAN璋或用戶終端單元; 一具有同一 VPID之埠及單元的群組被辨認爲單一 P〇N 網域; 用以識別該P0N網域之VPID係內嵌在LAN訊框之前置 ^ 碼(Preamble)/SFD(訊框起始分界(Start Frame Delimiter)) 區中,使用該等VPIDs於邏輯上切割該實體ΡΌΝ以得到 該等虛擬PONs。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通訊系統,其中該用戶終端單 元之 VPID 表視用戶終端單元之埠的情況而定 (port-by-port),持有該等 VPIDs。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通訊系統,其中用戶終端單元 及基地台終端設備中每一個的該VPID表視VLAN (虛擬區 域網路)之情況而定(VLAN-by-VLAN),持有該等VPIDs。 -19- 200841643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通訊系統,其中該PON網域係 以動態變更。 6. —種使用在通訊系統中之終端裝置,包括單一實體P〇N( 被動光網路),該實體PON包括具有LAN(區域網路)璋及 P〇N埠之用戶終端單元、具有多數LAN埠及P0N埠之基 地台終端設備、以及連接在用戶終端單元之該等P0N埠 與基地台終端設備間的光纖,使用該實體P0N作爲藉由 虛擬切割該實體P0N所得到之多數虛擬PONs,其中: 其爲基地台終端設備與用戶終端單元中之一的該終端裝 置具持有VPIDs (虛擬P0N識別碼)之間一致性的VPID表 ,用以識別該等虛擬PONs及LAN璋或用戶終端單元; 具有同一 VPID之埠及單元的群組係辨認爲單一 P〇N網 域; 用以識別ΡΌΝ網域之VPID係內嵌在LAN訊框之前置碼 (Preamble)/SFD(訊框起始分界(Start Frame Delimiter))區 中,使用該等VPIDs於邏輯上切割該實體P〇N以得到該 等虛擬PONs。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終端裝置,其中其爲用戶終端 單元之終端裝置的該VPID表視用戶終端單元之璋的情 況而定(port-by-port),持有該等VPIDs。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終端裝置,其中其爲用戶終端 單元或基地台終端設備之終端裝置的該VPID表視VLAN 之情況而定,持有該等VPIDs。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終端裝置,其中該P0N網域係 -20 - 200841643 以動態變更。 10.—種使用在通訊系統中之EPON虛擬化方法,包括單一實 體PON(被動光網路),該實體P〇N包括具有LAN(區域網 路)埠及PON埠之用戶終端單元、具有多數LAN埠及PON 埠之基地台終端設備、以及連接在用戶終端單元之該等 P〇N埠與基地台終端設備間的光纖,其中: 使用該實體PON作爲藉由虛擬切割該實體PON所得到之 多數虛擬PONs。 ® 1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EPON虛擬化方法,其中: 基地台終端設備及用戶終端單兀之每一個具持有該等 VPIDs(虛擬P0N識別碼)之間一致性的VPID表,用以識 別該等虛擬PONs及LAN埠或用戶終端單元; 一具有同一 VPID之埠及單元的群組被辨認爲單一 P〇N 網域; 用以識別P0N網域之VPID係內嵌在LAN訊框之前置碼 ^ (Preamble) /SFD(訊框起始分界(Start Frame Delimiter))區 中,使用該等VPIDs於邏輯上切割該實體PON以得到該 等虛擬PONs。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EPON虛擬化方法,其中用戶 終端單元之該 VPID表視用戶終端單元之埠而定 (port-by-port),持有該等 VPIDs。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EPON虛擬化方法,其中用戶 終端單元及基地台終端設備中每一個的該 VPID表視 VLAN(虛擬區域網路)之情況而定,持有該等VPIDs。 -21- 200841643 1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EPON虛擬化方法,其中該P〇N 網域係以動態變更。
    -22-
TW097108784A 2007-03-14 2008-03-13 Communication system, terminating apparatus, and PON virtualization method for use therein TW200841643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064275A JP4992487B2 (ja) 2007-03-14 2007-03-14 通信システム、終端装置及びそれらに用いるepon仮想化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41643A true TW200841643A (en) 2008-10-16

Family

ID=397052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08784A TW200841643A (en) 2007-03-14 2008-03-13 Communication system, terminating apparatus, and PON virtualization method for use therein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8315523B2 (zh)
EP (1) EP1978775A2 (zh)
JP (1) JP4992487B2 (zh)
KR (1) KR100957249B1 (zh)
CN (1) CN101267682A (zh)
AU (1) AU2008200993A1 (zh)
CA (1) CA2624034A1 (zh)
IL (1) IL189647A (zh)
SG (1) SG146529A1 (zh)
TW (1) TW200841643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290814B1 (ko) * 2009-12-21 2013-07-29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패킷 전달 계층 방식의 수동형 광 네트워크 제공 시스템 및 방법
JP5351008B2 (ja) * 2009-12-28 2013-11-27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光通信システム、局側装置、加入者側装置、及び光通信方法
JP5334878B2 (ja) * 2010-01-15 2013-11-06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光通信システム、局側装置、加入者側装置、及び光通信方法
US8891559B2 (en) 2010-05-07 2014-11-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notifying packet information using start frame delimiter
WO2011160696A1 (de) * 2010-06-25 2011-12-29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Priorisierte übertragung von datentelegrammen
CN102143412B (zh) * 2011-01-26 2014-06-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连接接纳控制方法、装置及无源光网络系统
KR101251302B1 (ko) * 2011-06-30 2013-04-05 (주)유비쿼스 Pon 시스템 및 그에 대한 ont 이상 검출 방법
JP5822689B2 (ja) * 2011-11-29 2015-11-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Ponシステム、局側光終端装置および帯域制御方法
US9760522B2 (en) * 2014-04-08 2017-09-12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Message recipient discrimination using start-of-packet delimiters
JP6607084B2 (ja) * 2016-02-29 2019-11-20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加入者側終端装置、局側終端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EP4040739B1 (en) * 2017-02-28 2024-02-2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ptical line terminal olt device virtualiz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JP2019029946A (ja) 2017-08-03 2019-02-21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装置、通信制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JP6590017B2 (ja) * 2018-03-22 2019-10-16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局側装置及び局側装置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601526B2 (ja) * 2018-03-30 2019-11-06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光通信システム、親局装置、帯域割当装置、帯域割当プログラム及び帯域割当方法
JP7200737B2 (ja) * 2019-02-21 2023-01-10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局側装置、帯域割当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帯域割当方法
JP6863426B2 (ja) * 2019-09-30 2021-04-21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リソース割当装置、リソース割当プログラム、リソース割当方法、及び局側装置
CN112019459B (zh) * 2020-09-09 2021-10-26 苏州盛科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堆叠系统中设备动态上下线的报文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5379312A (zh) * 2021-05-17 2022-11-22 上海诺基亚贝尔软件有限公司 对时分复用pon系统进行虚拟化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421151B1 (ko) 2002-01-17 2004-03-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기가비트 이더넷 수동 광 가입자 망 시스템에서의 동작구현방법 및 그 이더넷 프레임 구조
KR100480366B1 (ko) 2002-12-24 2005-03-31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E-pon의 가상 랜 구성 시스템 및 방법, 그 프로그램이 저장된 기록매체
US6967949B2 (en) * 2003-09-15 2005-11-22 Teknovu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warding packets in an 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KR100563657B1 (ko) 2003-10-21 2006-03-23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이더넷 수동형 광가입자망에서 vlan 인식 및 llid관리 기능을 갖는 공유 랜 에뮬레이션 방법 및 장치
US7664019B2 (en) * 2004-08-23 2010-02-16 Teknovu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differentiated service qualities in an 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JP2006352350A (ja) 2005-06-14 2006-12-28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局側端局装置およびponシステム
JP4901141B2 (ja) 2005-06-22 2012-03-21 鷹羽産業株式会社 ケーブ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693518B2 (ja) * 2005-06-22 2011-06-0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マルチキャスト通信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ponシステム
JP4839042B2 (ja) 2005-08-29 2011-12-14 伊藤 隆 タイヤ小組バランス修正装置
WO2007026749A1 (ja) * 2005-08-31 2007-03-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光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親局光通信装置および子局光通信装置
JP4231061B2 (ja) * 2006-05-10 2009-02-25 株式会社日立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テクノロジー 加入者接続装置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IL189647A (en) 2013-07-31
US8315523B2 (en) 2012-11-20
SG146529A1 (en) 2008-10-30
JP2008227985A (ja) 2008-09-25
CN101267682A (zh) 2008-09-17
KR100957249B1 (ko) 2010-05-12
AU2008200993A1 (en) 2008-10-02
CA2624034A1 (en) 2008-09-14
JP4992487B2 (ja) 2012-08-08
KR20080084741A (ko) 2008-09-19
US20080226293A1 (en) 2008-09-18
EP1978775A2 (en) 2008-10-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841643A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terminating apparatus, and PON virtualization method for use therein
US9287982B2 (en) DPOE system and service auto-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network based thereon
EP1838129B1 (en) Method for configuring native VLAN and processing ethernet messages for a GPON system
EP2355374B1 (en) Method, system and optical line terminal for message transmission in an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EP1978654B1 (en) A method for mapping the service stream to the service transmission channel, system and optical network terminator thereof
US7873039B2 (en) Enhanced optical line terminal controller
US2019030659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data forwarding in pon
US20050083950A1 (en) Shared LAN emul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having VLAN recognition and LLID management functions on EPON
US8630285B2 (en)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IPV6 message in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US10505637B2 (en) Service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optical line terminal
EP2763355B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in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user-side equipment, and system
CN102223352A (zh) 一种GPON系统及其实现的PPPoE配置方法
WO2010031269A1 (zh) 一种实现用户侧终端获取密码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ES2585004T3 (es) Método, sistema y aparato para poner en práctica una multidifusión de intercomunicación en una red óptica pasiva
CN102098166A (zh) 一种吉比特无源光网络系统及其可控组播实现方法
KR20050058937A (ko) 이더넷 수동형 광가입자망에서 그룹 아이디를 고려한복수의 공유 랜 에뮬레이션 방법
US20180145931A1 (en) Message Transmission Method, Access Node, Access Controller, and Access System
CN102395057A (zh) 一种端口定位格式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KR100809438B1 (ko) Gpon 시스템 내 단말제어를 위한 vlan 프레임 처리장치 및 그 처리 방법
WO2017012443A2 (zh) 消息传输方法、接入节点、接入控制器及接入系统
WO2012065757A1 (en) Optimized method to forward broadcast traffic to destined user network interface (uni) ports in a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pon)
CN114554319A (zh) 基于gpon的数据寻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