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831552A - Polyurethane foam composition possessing modified silicone surfactants - Google Patents

Polyurethane foam composition possessing modified silicone surfactant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831552A
TW200831552A TW096135164A TW96135164A TW200831552A TW 200831552 A TW200831552 A TW 200831552A TW 096135164 A TW096135164 A TW 096135164A TW 96135164 A TW96135164 A TW 96135164A TW 200831552 A TW200831552 A TW 20083155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lyurethane foam
composition
polyol
forming
aci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61351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Roger Christopher Clark
Original Assignee
Momentive Performance Mat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mentive Performance Mat Inc filed Critical Momentive Performance Mat Inc
Publication of TW2008315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31552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7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used
    • C08G18/72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 C08G18/74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 C08G18/76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aromatic
    • C08G18/7614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aromatic containing only one aromatic ring
    • C08G18/7621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aromatic containing only one aromatic ring being toluene diisocyanate including isomer mixtur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30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C08G18/38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having heteroatoms other than oxygen
    • C08G18/3893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having heteroatoms other than oxygen containing silic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40High-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C08G18/48Polyethers
    • C08G18/4804Two or more polyethers of different physical or chemical nat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9/00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 C08J9/0014Use of organic additives
    • C08J9/0042Use of organic additives containing silic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54Silico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541Silicon-containing compounds containing oxygen
    • C08K5/5415Silicon-containing compounds containing oxygen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Si—O bond
    • C08K5/5419Silicon-containing compounds containing oxygen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Si—O bond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Si—C bon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2110/00Foam properties
    • C08G2110/0008Foam properties flexibl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2110/00Foam properties
    • C08G2110/0025Foam properties rigi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2110/00Foam properties
    • C08G2110/0041Foam properties having specified densit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2115/00Oligomerisation
    • C08G2115/02Oligomerisation to isocyanurate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75/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75/04Polyurethan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Polyurethanes Or Polyureas (AREA)

Description

200831552 九、發明說明 _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大體而言,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形成聚胺甲酸酯泡沬的 組成物,特定言之,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具有經改質聚矽氧 界面活性劑且具有延遲觸媒作用之形成聚胺甲酸酯泡沬的 組成物。 【先前技術】 通常聚胺甲酸酯泡沬係藉由在觸媒、以聚矽氧爲基礎 之界面活性劑及其他輔助劑存在下,令二-或聚異氰酸酯 與含有二或多個活性氫之化合物反應而製造。含活性氫之 化合物典型地爲多元醇、一級和二級聚胺、及水。在聚胺 甲酸酯泡沬製備期間,有兩個主要的反應係藉由反應物中 的觸媒來促進。爲了產生具有所欲物理特性的聚胺甲酸酯 泡沬,製程期間這些反應必須在一個競爭性的平衡速率下 Φ 同時進行。 異氰酸酯與多元醇或聚胺之間的反應(通常稱爲凝膠 反應)會導致高分子量聚合物的形成。此反應主要是以完 全由低沸點有機化合物所發泡的泡沬爲主。此反應之進行 會增加混合物的黏度且通常會幫助與多官能性多元醇形成 交聯。第二主要反應發生在異氰酸酯與水之間。此一反應 會增加胺甲酸酯聚合物之成長,同時對產生可促進發泡的 二氧化碳氣體也很重要。因此,此一反應經常稱之爲發泡 反應。爲了避免或減低輔助性發泡劑的使用,此發泡反應 -4- 200831552 係必要的。 如上所述,爲了獲得良好的胺甲酸酯泡沬結構,凝膠 反應和發泡反應必須在最適當的平衡速率下同時進行。例 如’若二氧化碳之發出與凝膠反應相比過快,則泡沬易於 崩塌。反之,若凝膠伸展反應與產生二氧化碳的發泡反應 相比過快,則泡沬的發泡將受到約束,而導致高密度泡沬 。而且’不良的平衡性交聯反應也會對泡沬穩定性有不良 影響。同時也重要的是泡沬底部不能稠密化。 美國專利6,660,78 1號揭示了一種製備聚胺甲酸酯泡 沫之方法,其係藉由在三級胺與經芳氧基取代之羧酸的反 應產物存在下,進行聚異氰酸酯與含有活性氫的組份的反 應來製備;而且美國專利6,3 95,796號、6,3 87,972號及 6,42 3,75 6號亦揭示製備聚胺甲酸酯泡沬之方法,其係藉 由在一反應產物存在下進行聚異氰酸酯與含有活性氫的組 份的反應而製備,該反應產物係藉由某種三級胺、三級胺 胺基甲酸酯(類)與羥基及/或具有鹵基官能度之羧酸反 應而形成。以酸嵌段之胺觸媒所製得的聚胺甲酸酯製備物 係揭示於美國專利6,5 2 5,1 0 7號。 前述胺類的某些限制包括在反應內延遲活性直到反應 混合物之溫度增加而使鹽解離爲止的能力,對泡沬組成物 的繃緊效應,及無法產生較好的低密度級TDI模製泡沬。 所以,在聚胺甲酸酯工業中,對能讓調製者藉由使用 聚矽氧界面活性劑與胺觸媒錯合而延遲反應性以便修正聚 胺甲酸酯之反應性的觸媒仍有需求,而此延遲反應性可提 -5- 200831552 供改善的泡沬硬度(特別是針對低密度級TDI模製泡沫) ,並可改善泡沬敞開度(foam openness)。 【發明內容】 本發明係基於如下之發現:包含有機酸之聚矽氧共聚 物可與(該等)胺觸媒錯合,進而延遲該胺促進形成聚胺 甲酸酯泡沬之組成物的胺甲酸酯(凝膠)及/或尿素(發 泡)反應之能力。具體而言,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形成聚胺 甲酸酯泡沬的組成物,其包含: (a) 至少一種多元醇; (b) 至少一種聚異氰酸酯; (c) 至少一種用於形成聚胺甲酸酯之反應的胺觸 媒; (d) 至少一種具有羧酸官能度之聚矽氧;及 (e) 至少一種發泡劑。 本發明之聚矽氧界面活性劑可影響聚胺甲酸酯系統的 反應性,而在模製系統中提供更佳的流動性、敞開度及加 工範圍。在剛性聚胺甲酸酯泡沬中,本發明之聚矽氧界面 活性劑提供改善之流動、洞穴充塡及熱性能及/或尺寸穩 定性。 【實施方式】 一般用於聚胺甲酸酯泡沫製造之含有反應性氫原子的 多元醇都可用在本發明之調合物中。這些多元醇爲涵蓋多 -6- 200831552 種分子量及羥基官能度之廣泛組成的羥基官能 合物。雖然原則上可使用純的多羥基化合物( 合物),但這些多羥基化合物通常爲數個組份 本發明係關於聚胺甲酸酯泡沬,其係自含 a )之形成聚胺甲酸酯泡沬的組成物所製得, 多元醇係定義爲具有羥基之常態液體聚合物。 元醇可爲至少一種一般用來製備聚胺甲酸酯泡 具有分子量約18至約10, 〇〇〇之聚醚多元醇( 醇”一詞包括直鏈及支鏈之聚醚(具有醚鍵) 寺之搶合物,並且包含至少兩個趨基。 適當之多元醇(a )包括聚醚多元醇、聚 聚醚酯多元醇、聚酯醚多元醇、聚丁二烯多元 烯酸系組份之多元醇、分散有丙烯酸系組份之 加苯乙烯之多元醇、分散有苯乙烯之多元醇、 之多元醇、分散有乙烯基之多元醇、分散有尿 、聚碳酸酯多元醇、聚氧化丙烯聚醚多元醇、 氧化乙烯/氧化丙烯)聚醚多元醇、聚丁二烯 化烯烴二醇、聚氧化烯烴三醇、聚四亞甲基二 酯二醇和三醇、及其類似物,所有這些多元醇 個一級經基。在一具體實例中,聚醚多元醇i 特定實例有聚氧化烯烴多元醇,特別是直鏈及 氧化乙烯)二醇、聚(氧化丙烯)二醇、彼等 組合物。接枝或經改質之聚醚多元醇(典型地 多元醇)係那些其中分散有至少一種烯鍵式不 化學品或聚 亦即各別化 之混合物。 有多元醇( 在本文中此 再者,該多 沬者,例如 a )。“多元 、聚酯及彼 酯多元醇、 醇、添加丙 多元醇、添 添加乙烯基 素之多元醇 混合之聚( 二醇、聚氧 醇、聚己內 具有至少兩 (a )之某些 支鏈之聚( 之共聚物及 零冉爲聚合物 飽和單體之 200831552 聚合物的聚醚多元醇。非限制之代表性的經改質聚醚多元 醇包括分散有聚(苯乙烯丙烯腈)或聚尿素之聚氧化丙烯 聚醚多元醇、及分散有聚(苯乙纟希丙烯腈)或聚尿素之聚 (氧化乙烯/氧化丙烯)聚醚多元醇。接枝或經改質之聚 醚多元醇含有分散的聚合物固體。本發明之適當聚酯包括 但不限於芳族聚酯多元醇,例如那些以酞酸酐(PA )、對 苯二甲酸二甲酯(DMT )及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 ) 所製得者,以及脂族聚酯,及其類似物。在本發明之一具 體實例中,聚醚多元醇(a)係選自 Bayer AG公司之 ARCOL® 多元醇 U-1 000、Hyperlite® E-848,Dow BASF 公 司之 Voranol®,Stepan 公司之 Stepanpol®,Invista 公司 之Terate®及彼等之組合。 適當之多元醇(a)的非限制性實例有那些衍生自氧 化丙烯和氧化乙烯及氧化烯烴聚合作用之引發劑或引發劑 混合物者,以及彼等之組合。如眾所周知的,多元醇之羥 基數係爲使自1公克多元醇中所製備之全醯化衍生物完全 水解所需要的氫氧化鉀毫克數。該羥基數也可由下列等式 來定義,其中反映出其與聚醚多元醇(a)的官能度與分 子量之關係:
OH
56.1χ1000χ/ MW. 其中OH =多元醇(a)之羥基數;平均官能度,亦即每 分子聚醚多元醇(a)之羥基平均數;且M.W. =聚醚多元 -8 - 200831552 醇(a)之數均分子量。聚醚多元醇(a)中之羥基平均數 係經由控制聚醚多元醇(a)製造時所用之引發劑或引發 劑混合物的官能度而達到。 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實例中,多元醇(a )可具有約2 至約12的官能度,在本發明之另一具體實例中該多元醇 具有至少2的官能度。熟諳此技藝者將暸解的是這些範圍 包括其間的所有附屬區域。 在本發明之一具體實例中,形成聚胺甲酸酯泡沬的組 成物包含具有羥基數約10至約4000的聚醚多元醇(a) 。在本發明之另一具體實例中,聚醚多元醇(a)具有羥 基數約20至約2,0 00。在又一具體實例中,聚醚多元醇( a)具有羥基數約30至約1,000。在又一具體實例中,聚 醚多元醇(a)具有羥基數約35至約800。 本發明之聚異氰酸酯(b )包括已商品化或慣用於聚 胺甲酸酯泡沬之製造的任何二異氰酸酯。在本發明之一具 體實例中,聚異氰酸酯(b)可爲含有至少兩個異氰酸酯 基團且一般地爲任何已知之芳族或脂族二異氰酸酯的有機 化合物。 可用於本發明之形成聚胺甲酸酯泡沬的組成物中之聚 異氰酸酯爲含有至少兩個異氰酸酯基團且一般爲任何已知 之芳族或脂族聚異氰酸酯的有機聚異氰酸酯化合物。根據 本發明一具體實例,聚異氰酸酯(b )可爲烴二異氰酸酯 (如亞烷基二異氰酸酯及亞芳基二異氰酸酯),諸如甲苯 二異氰酸酯、二苯基甲烷異氰酸酯、以及彼等之聚合物型 -9- 200831552 及其組合。在本發明之另一具體實例中,聚異氰酸酯(b )可爲上述之異構物,例如亞甲基二苯二異氰酸酯(MDI )及2,4-和2,6-甲苯二異氰酸酯(TDI),及已知之三異 氰酸酯及聚亞甲基聚(亞苯基異氰酸酯)(已知爲聚合或 粗製MDI),以及彼等之組合。2,4-和2,6-甲苯二異氰酸 酯之異構物的非限制性實例包括Μ ο n d u r ® T DI、P a p i 2 7 MDI及彼等之組合。對更爲剛性的聚胺甲酸酯泡沬而言, 係使用異氰酸酯,例如MDI形式之二異氰酸酯,特別是 粗製之聚合MDI。 在本發明之一具體實例中,聚異氰酸酯(b)可爲 2,4-甲苯二異氰酸酯與2,6-甲苯二異氰酸酯之至少一種混 合物,其中2,4·甲苯二異氰酸酯的量以該混合物計約80 至約85重量%,且其中2,6-甲苯二異氰酸酯之量以該混合 物計約20至約1 5重量%。熟諳此技藝者將瞭解的是,這 些範圍包括其間的所有附屬區域。 含括在形成聚胺甲酸酯泡沬之組成物內的聚異氰酸酯 (b )之數量,相對於形成聚胺甲酸酯泡沫之組成物內的 其他物質之數量,係稱之爲“異氰酸酯指數”。“異氰酸酯 指數”係意指所用之聚異氰酸酯(b )的實際量除以需用來 與形成聚胺甲酸酯泡沬之組成物內所有活性氫反應的聚異 氰酸酯(b )的理論化學計量,並乘以一百(1 〇〇 )。在本 發明之一具體實例中,用於本文方法之形成聚胺甲酸酯泡 沬之組成物中的異氰酸酯指數係從約60至約3 00,而在另 一具體實例中係從約70至約200,在又一·具體實例中則從 -10- 200831552 約8 0至約120。熟諳此技藝者將暸解的是, 其間的所有附屬區域。 本文中用於製造聚胺甲酸酯泡沬之觸頦 些常用來催化多元醇及水與聚異氰酸酯之反 甲酸酯泡沬的單一觸媒或觸媒混合物。基於 但非必需的是使用有機胺及有機錫化合物二 其他金屬觸媒來替代有機錫化合物或與其倂 甲酸酯泡沬之觸媒的適當且非限制性實例| 胺,如雙(2,2’-二甲胺基)乙醚、三甲胺 1,8-二氮雜雙環[5·4·0]十一碳-7-烯、三乙胺 、Ν,Ν-乙基嗎啉、Ν,Ν·二甲基苄胺、Ν,Ν-二 Ν,Ν,Ν’,Ν’ -四甲基-1,3-丁二胺、五甲基二 醇胺、三乙二胺、2-{[2- ( 2-二甲胺基乙氧^ 基}乙醇、氧化吡啶、及其類似物;(ii )強 及鹼土金屬氫氧化物、醇鹽、酚鹽、及其類 強酸之酸性金屬鹽,強酸如氯化鐵、氯化亞 、硝酸鉍及氯化鉍、及其類似物;(iv )各 物,例如那些可自乙醯丙酮、苯甲醯丙酮、 、乙醯乙酸乙酯、水楊醛、環戊酮·2-羧酸酯 胺、雙-乙醯丙酮-伸烷基二亞胺、水楊醛亞 與各種金屬如 Be、Mg、Zn、Cd、Pb'Ti、 Bi、Cr、Mo、Μη、Fe、Co、Ni、或 Mo〇24 子、及其類似物中獲得者;(v )各種金屬 鹽,如 T i ( 〇 R ) 4、S η ( Ο R ) 4、S η ( 0 R ) 這些範圍包括 〔(c )可爲那 應以形成聚胺 此目的,通常 者。也可使用 用。形成聚胺 Ϊ括(i )三級 、三乙二胺、 、N-甲基嗎啉 甲基乙醇胺、 丙三胺、三乙 _ )乙基]甲胺 鹼,如驗金屬 似物;(iii ) 錫、三氯化銻 種金屬之螯合 三氟乙醯丙酮 、乙醯丙酮亞 .胺及其類似物 Z r、S η、A s、 +、U02 + +之離 之醇化物及酚 2、A1 ( OR ) 3 -11 - 200831552 、及其類似物(其中R表示1至約12個碳原子之烷基或 芳基),及醇化物與羧酸、/3 -二酮、及2- ( N,N-二烷胺 基)烷醇的反應產物,例如藉由此程序或相等程序所獲得 之熟知的鈦螯合物;(vi )有機酸與各種金屬,諸如鹼金 屬、鹼土金屬、八1、811、?13、]^11、0:〇、:^、及(^所成的 鹽類,包括乙酸鈉、月桂酸鉀、己酸鈣、乙酸亞錫、辛酸 亞錫、油酸亞錫、辛酸鉛、金屬乾燥劑如環烷酸錳和環烷 酸鈷、及其類似物;(vii )四價錫、三價和五價 As、Sb 、及Bi之有機金屬衍生物,及鐵和鈷之金屬羰基化合物 ;以及彼等之組合。在一特定具體實例中,屬於羧酸二烷 基錫鹽之有機錫化合物的非限制性實例可包括二乙酸二丁 錫、二月桂酸二丁錫、馬來酸二丁錫、二乙酸二月桂基錫 、二乙酸二辛錫、二丁錫-雙(4-甲胺基苯甲酸酯)、二丁 錫二月桂基硫醇鹽、二丁錫-雙(6-甲胺基己酸酯)、及其 類似物,以及彼等之組合。類似地,在另一特定具體實例 中可使用氫氧化三烷基錫、氧化二烷基錫、二烷醇二烷基 錫、或二氯化二烷基錫及彼等之組合。這些化合物之非限 制性實例包括氫氧化三甲錫、氫氧化三丁錫、氫氧化三辛 錫、氧化二丁錫、氧化二辛錫、氧化二月桂基錫、二丁 錫-雙(異丙醇鹽)、二丁錫-雙(2·二甲胺基戊基化物) 、二氯化二丁錫、二氯化二辛錫、及其類似物’,以及彼等 之組合。 在一具體實例中,觸媒(c)可爲選自辛酸亞錫、二 月桂酸二丁鍚、二乙酸二丁錫、油酸亞錫及彼等之組合的 -12- 200831552 有機錫觸媒。在另一具體實例中,觸媒(c)可爲有機胺 觸媒,例如三級胺諸如三甲胺、三乙胺、三乙二胺、雙( 2,2’·二甲胺基)乙醚、N•乙基嗎淋、二伸乙基三胺、 二氮雜雙環[5 ·4·0]十一碳烯及彼等之組合。在另一具體 實例中,觸媒(c )可包括三級胺與乙二醇之混合物,如 Niax®觸媒C-183 ( GE公司),辛酸亞錫,如Niax⑧觸媒 D-19 ( GE公司),及彼等之組合。 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實例,用於製造撓性板材及模製 泡沬的胺觸媒(c )包括雙(n,N-二甲胺基乙基)醚及 1,4-二氮雜雙環[2.2.2.]辛烷。在本發明之另一具體實例中 ’用於製造剛性泡沫之胺觸媒包括二甲基環己胺( DMCHA )及二甲基乙醇胺(〇ΜΕΑ )及其類似物。 在另一具體實例中,胺觸媒可包括三級胺與乙二醇之 混合物,如Niax®觸媒C-183,辛酸亞錫,如Niax®觸媒 D-19及彼寺之組合’所有這些都可得自 GE Advanced Materials,Silicones 公司。 本發明之至少一種具有羧酸官能度之聚矽氧(d)具 有包含重複矽氧烷基單元的聚合物骨架,該重複矽氧烷基 單元具有包含至少一個羧酸(C00H )官能度之烷基、芳 基、聚醚 '聚酯側懸基團。本發明之胺觸煤-延遲性聚矽 氧(d )特別適用作爲該形成聚胺甲酸酯泡沬之組成物的 表面活性劑。該聚矽氧(d )在該形成聚胺甲酸酯泡沬之 組成物反應的最初階段係保持活動性,其係藉由與該(等 )胺觸煤錯合而延遲聚胺甲酸酯泡沬之發泡及升溫,並在 -13- 200831552 該泡沬內穩定小室之成長和大小,最後藉由與異氰酸酯反 應而起作用進入聚合物基質內並留在該聚合物基質中。該 本發明聚矽氧界面活性劑可含有一或多個酸基團並可連同 其他聚矽氧表面活性劑一起使用來控制延遲量。在聚胺甲 酸酯泡沬中聚矽氧(d )可與任何典型之胺觸煤一起使用 ,並且可隨意地與金屬觸煤如鉀及錫錯合物倂用。 典型地,聚矽氧界面活性劑係藉在矽氫化觸煤(即氯 鈾酸)存在下使通式 M**DxD’yM**之聚氫化矽氧烷( polyhydridosiloxane )與適當選定之具有烯丙基開端的伸 烷氧基聚合物摻合物反應而製備。在此通式中,M**表示 (CH3)(H)Si01/2 或(CH3)3Si01/2,D 表示((:113)28102/2,及 D ’表示(CH3)(H)Si02/2。該具有烯丙基開端之伸烷氧基聚 合物係爲具有乙烯末端(其隨意地可爲2-取代),並含有 衍生自氧化乙烯、氧化丙烯、或此二者之多重單元的聚合 物。這些試劑通常係在諸如甲苯或二丙二醇的溶劑中混合 ’並加熱至約70-85 °C,然後加入觸煤,可觀察到溫度上 升約1 0-1 5 °C,最後採樣此混合物,經由添加醇及鹼以分 析S i Η基團並測量散發的氫。若使用揮發性溶劑,需在真 空下排除,通常此混合物係以弱鹼如NaHC03中和,然後 過濾。 通式M**DxD’yM**之聚氫化矽氧烷係以此技藝中熟知 之方法製備。在M**爲(CH3 ) 3Si01/2的情況中,係在強 酸如硫酸存在下令烷基二矽氧烷如六甲基二矽氧烷、聚氫 化砂與院聚合物、及垸基環砍氧院如八甲基環四砍氧院反 -14- 200831552 應。在Μ"爲(Η) ( CH3 ) 2Si02/2的情況中,係 如硫酸存在下令氫化烷基二矽氧烷如二氫化四甲基 烷、聚氫化矽氧烷聚合物、及烷基環矽氧烷如八甲 矽氧烷反應。 同樣地,該具有烯丙基開端的伸烷氧基聚合物 之爲聚醚)係以此技藝中熟知的方法製備。在酸或 下使隨意地在2-位置上具有取代基之烯丙醇與氧化 氧化丙烯、或此二者組合而產生所欲之具有羥基末 合物。典型地此聚合物係藉由進一步與烷基化劑或 如甲基鹵或乙酸酐反應而被封端。當然也可使用其 之封端。 合成具有聚氧化烯烴側懸基團之非水解聚矽氧 性劑的步驟乃眾所周知的。代表性揭示文獻可見於 利4,1 47,847號及4,85 5,379號,彼等專利之相關 引用方式倂入本文。 羧基官能之聚矽氧及其製備方法係此技藝中所 ,例如美國專利3,1 82,076號及3,629,165號(此 頒給Holdstock),及RE 34,415號。前述美國專 部內容以引用方式倂入本文。在Holdstock之方法 官能之聚矽氧係藉由使含有有機三氯矽烷、二有機 烷、及氰烷基二有機氯矽烷的混合物水解並縮合而 在這些反應物水解並縮合期間,各種與矽結合之氯 被可交互縮合之與矽結合的羥基置換而形成矽氧院 基團會水解形成羧基。在水解反應中也會生成鹽酸 在強酸 二矽氧 基環四 (也稱 鹼存在 乙烯、 端的聚 醯化劑 他類型 表面活 美國專 部份以 習知的 二者係 利之全 中羧基 二氯矽 製備。 原子會 鍵。腈 -15- 200831552 聚矽氧(d)也可藉由使含有烯烴末端之有機醯氧基 矽烷、有機氫聚矽氧烷、及貴金屬或含貴金屬觸煤之混合 物反應,然後使第一步驟中生成之反應產物水解而形成終 產物,亦即羧基官能之聚矽氧。。 另一製造羧酸加成物之合成途徑係由如下步驟組成: 使不飽和酸如10-十一碳烯酸與三甲基氯矽烷反應而生成 矽烷基酯,接著進行催化矽氫化作用。如美國專利 4,990,643號(其係以引用方式在此倂入本文)所教示的 ’隨後使已矽氫化之該不飽和酸的三甲基氯矽烷酯水解將 可生成矽烷氧基羧酸衍生物。 可用來提供羧基官能化之聚矽氧的類似反應路徑係如 Ryang於美國專利4,381,3 96號(其係以引用方式在此倂 人本文)中所教示者,其中係藉在鉑矽氫化觸煤存在下使 氫化物流體與降莰烯羧酸酐反應以生成矽官能化之降莰烷 —酉f或=酐。Ryang揭示使用此類化合物以合成有機矽聚 醯亞胺共聚物及聚二有機矽烷氧聚醯亞胺嵌段聚合物及共 聚物。然而’該一-或二酐的單純水解反應會產生羧酸官 能化之降莰基矽烷氧或聚矽氧。降莰基化合物之使用會因 其熟知之高毒性而變得複雜。 另一製備含羧酸之聚矽氧的方法總結如下:其係藉由 使不飽和聚醚與含有氫化矽之矽氧烷反應而生成矽甲醇或 聚醚聚矽氧’隨後再與酸酐或醯基鹵反應而生成羧酸官能 化之聚矽氧或矽氧烷衍生物。此方法係揭示於Raleigh等 人之美國專利5,447,997號(此專利以引用方式倂入本文 -16- 200831552 ),且通常係以下述反應方案爲其特徵:a)使有機酸酐 或有機醯基鹵與b)羥基官能化之聚醚聚矽氧或砂氧院反 應以生成c)聚醚聚砂氧聚合物或共聚物羧酸·,及隨意地 ’ d )包括使用鹼金屬(特別是鋰鹽、鈉鹽、及鉀鹽)的 中和作用。具體而言,在Raleigh中,該羥基官能化之聚 醚聚矽氧係經由與不飽和聚醚的矽氫化反應而製備。 該聚砂氧界面活性劑必須含有至少一個可衍生自各種 方法的側懸酸基團,這些方法包括透過各種反應機制使含 酸之基團直接矽氫化或使酸基團衍生化,彼等反應機制包 括使羥基化物與酐類如苯二甲酸酐、馬來酐、琥珀酐依典 型之莫耳比進行反應,如美國專利6,432,864號中所揭示 者,此專利之全部內容以引用方式倂入本文。 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實例,聚矽氧(d )組份係爲具 有側懸基團(其含有至少一個表示爲RCOOH之有機酸) 的通式矽氧聚合物。 在通式 MDXD%M*Z* : Μ 表示(CH3 ) 3Si01/2 ; Μ*表示 R ( CH3 ) 2Si01/2 ; D 表示(CH3 ) 2SiO 2/2 » D”表示(CH3 ) ( R) Si02/2 ; x爲約0至約1 0 0 ; y爲約0至約40;及 z爲0至2;在上式之Μ*及D”中, R表示具有至少一個羧酸(COOH)官能度之烷基、 -17- 200831552 芳基、聚醚、聚酯。 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實例,X爲〇至約80及y爲約〇 至約25以及z爲0至2。在本發明之另一具體實例中,X 爲約〇至約6 0及y爲約0至約2 0以及z爲〇至2,在本 發明之又一具體實例中,X爲約〇至約2 5及y爲約〇至約 1 〇以及z爲0至2。 如上所述,可改變聚矽氧骨架之長度以提供聚胺甲酸 酯泡沬之特性。在一特定具體實例中,X可爲約0至約3 0 及y + z可爲約0至約4。在另一具體實例中,X可爲約4 至約8及y + z可爲約0至約2。熟諳此技藝者將瞭解的是 ,這些範圍包括其間的所有附屬區域。 本發明所用之具有羧酸官能度之聚矽氧界面活性劑( d)的數量是典型用於聚矽氧類界面活性劑者。然而,取 決於所用之胺觸媒數量及可能需要的延遲量而定,該酸官 能化之聚矽氧濃度可隨之改變。同時本文中也預期到,該 酸官能化之聚矽氧界面活性劑可與未官能化之聚矽氧界面 活性劑組合以獲得所欲之效果。所用之數量可取決於小室 之穩定化及反應性之需求而有極大變化。 摻合界面活性劑以獲得所欲之反應性曲線乃爲此技藝 中所習知者,在本發明之一具體實例中,該酸官能化之聚 矽氧界面活性劑(d )的範圍以全部泡沬組成物計在約 0 · 0 0 1至約1 0重量%。在本發明之另一具體實例中,該聚 矽氧界面活性劑(d )的範圍以全部泡沬組成物計在約 0.0 0 5至約2重量%。 - 18- 200831552 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實例,該形成聚胺甲酸酯泡沬之 組成物的發泡劑爲水,其係用來在原位上產生二氧化碳。 物理性發泡劑例如以揮發性烴或鹵化烴及其他非反應性氣 體爲基礎之發泡劑也可用在該形成聚胺甲酸酯泡沫之組成 物中。在本發明之另一具體實例中,發泡劑可用作爲輔助 性發泡劑,例如二氧化碳及二氯甲烷(亞甲基氯)。其他 用於該形成聚胺甲酸酯泡沬之組成物的有效用發泡劑包括 氟碳化合物,例如氟氯化碳(CFC )、二氯二氟甲烷、三 氯一氟甲烷(CFC-1 1 )或非氟化有機發泡劑,如戊烷和丙 酮。 如諳於此技藝者所習知的,發泡劑之量係根據所欲之 泡沬密度及泡沬硬度而變化。使用烴-形式發泡劑時,其 量可在例如微量到高至每百份多元醇約50份 (phpp )中 變化,而C Ο 2係在例如約1至約1 0 %中變化。 在本發明之另一具體實例中,該形成聚胺甲酸酯泡沬 的組成物可包含隨意之組份,例如觸媒、交聯劑、界面活 性劑、阻火劑、安定劑、著色劑、塡充劑、抗菌劑、增量 油、抗靜電劑、溶劑及彼等之混合物。 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實例,熟諳此技藝者已知之隨意 組份包括典型地用於催化多元醇與二異氰酸酯之反應的觸 媒。常用的是胺、金屬鹽、三嗪及/或四級銨鹽,其可產 生異氰酸酯部份及胺甲酸酯鍵結。可用於本發明之三聚化 觸媒可選自習知之聚異氰酸酯-三聚化觸媒。例如’此三 聚化觸媒可爲脂族、環脂族及芳族羧酸之鹼鹽,例如乙酸 -19 - 200831552 鉀 '甲酸鉀及丙酸鉀、2,4,6 -三(二甲胺基甲基)苯酚、 N,N’,N”-三(二甲胺基丙基)六氫三嗪及二氮雜-雙-環烯 烴、及其類似物以及彼等之混合物。 本發明之適當的隨意交聯劑包括具有一或多個離去基 團(即可輕易水解之基團,如烷氧基乙醯氧基、乙醯胺基 、酮肟基、苯甲醯胺基及胺氧基)的化合物。本發明之某 些有用的交聯劑包括矽酸烷酯交聯劑、矽酸.四正丙酯( NPS )、原矽酸四乙酯、甲基三甲氧基矽烷及類似之經烷 基取代之烷氧基矽烷組成物、甲基三乙醯氧基矽烷、二丁 氧基二乙醯氧基矽烷、甲基異丙氧基二乙醯氧基矽烷、甲 基肟基矽烷及類似物。 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實例,交聯劑的摻入量以組成物 總重量計在約〇·〇1重量%至約20重量%範圍內,在一具體 實例中係從約〇 · 3重量%至約5重量%,而在另一具體實例 中則從約〇.5重量%至約1.5重量%。 隨意之界面活性劑包括聚乙二醇、聚丙二醇、乙氧基 化蓖麻油、油酸乙氧基化物、烷基酚乙氧基化物、氧化乙 烯(EO )與氧化丙烯(p〇 )之共聚物及聚矽氧與聚醚之 共聚物(聚矽氧聚醚共聚物)、聚矽氧和氧化乙烯(EO ) 與氧化丙烯(PO )共聚物之共聚物及彼等之混合物,其量 以組成物總重量計在0重量%至約20重量%範圍內,以約 0 · 1重重%至約5重量%更佳,約〇 . 2重量%至約1重量% 最佳。使用聚矽氧聚醚作爲非離子性界面活性劑係揭示於 美國專利5,744,703號,其揭示內容以引用方式具體地倂 -20- 200831552 入本文。 如此技藝中所熟知的,可加入聚胺甲酸酯泡沬中以給 予特定特性之其他添加劑包括,但不限於,阻火劑、安定 劑、著色劑、塡充劑、抗菌劑、增量油、抗靜電劑、溶劑 及彼等之混合物。 在一具體實例中,本發明之形成聚胺甲酸酯泡沬的組 成物具有約5至約100公斤每立方公尺之密度。在本發明 之另一具體實例中,該形成聚胺甲酸酯泡沬的組成物具有 約20至約75公斤每立方公尺之密度。在本發明之又一具 體實例中,該形成聚胺甲酸酯泡沫的組成物具有約25至 約45公斤每立方公尺之密度。 由本發明之形成聚胺甲酸酯泡沬的組成物製造聚胺甲 酸酯泡沬的方法並無特別限制。此技藝中常用之各種方法 都可使用。例如,Keiji Iwata,Nikkan Kogyo Shinbun,Ltd 公司,1987 年之“ Polyurethane Resin Handbook” 中所述的 各種方法都可使用。例如,本發明之組成物可藉由將多元 醇、胺觸媒、界面活性劑、及包括隨意組份之額外化合物 組合起來以形成預混合物而製備。將此多元醇摻合物加入 聚異氰酸酯中。最後,將可接受之發泡劑放入此混合物中 以幫助形成泡沬之小室結構。 根據本發明之一特定具體實例,聚胺甲酸酯泡沬之製 備方法包含下述步驟:(1)製備至少一種形成聚胺甲酸 酯泡沬之組成物的混合物,該混合物包含:(a )至少一 種多元醇;(b)至少一種聚異氰酸酯;(c)至少一種用 21 - 200831552 於形成聚胺甲酸酯泡沬之反應的胺觸媒;(d )至少一 具有羧酸官能度之聚矽氧;及(e)至少一種發泡劑。 本發明之另一具體實例中,聚胺甲酸酯泡沬係藉由本文 說明之方法製備。 如熟諳此技藝者所習知者,用於製造聚胺甲酸酯之 度係視泡沬形式及用來製造之特定方法而變化。可撓性 材泡沬一般係在約20 °C與40 °C間的常溫下藉由使反應 混合而製造。泡沬在其上發泡及熟化的輸送帶基本上係 於常溫下,此溫度會顯著地視泡沬製造之處的地理區域 季節而變化。可撓性模製泡沬通常係在約20°C與30°C 的溫度下藉由使反應物混合而製造,更常地係在約20 °C 2 5 °C之間。已混合之起始物質通常係藉由灌注而送入模 。該模較佳爲加熱到約20 °C至70 °C的溫度,更常地係 °C至65 °C。經噴霧之剛性泡沬起始物質係在常溫下混合 噴霧。模製剛性泡沬起始物質係在2 0 °C至3 5 °C的溫度 圍下混合。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實例,用於製造可撓性 材泡沬、模製泡沬、及剛性泡沬的方法係爲“單次”製程 其中起始物質係在單一步驟中混合及反應。 除了已於本文中說明的聚胺甲酸酯泡沬之外,本發 之聚矽氧界面活性劑也可用在黏彈性聚胺甲酸酯泡沬中 黏彈性聚胺甲酸酯泡沬也稱爲“死”泡沬、“慢回復”泡沬 或“高阻尼”泡沬,其特徵爲緩慢、逐漸的自壓縮中回復 雖然黏彈性聚胺甲酸酯泡沬的大部份物理特性和習知之 沬相類似,但黏彈性聚胺甲酸酯泡沬的密度梯度卻很差 種 在 所 溫 板 物 處 及 間 與 中 40 及 範 板 y 明 泡 -22- 200831552 黏彈性聚胺甲酸酯泡沬的適當應用係利用其形狀一致性、 能量衰減、及聲音阻尼特徵。特定之應用決定了黏彈性聚 胺甲酸酯泡沬的所欲密度。 用於黏彈性聚胺甲酸酯泡沬之多元醇的特徵是高羥基 數(OH ),及易於產生較短鏈之聚胺甲酸酯嵌段,且所 產生之泡沬的玻璃轉化溫度較接近室溫。 黏彈性聚胺甲酸酯泡沬之製造方法可根據此技藝中熟 知之處理技術進行,尤其是例如“單次”技術。經由該形成 黏彈性聚胺甲酸酯泡沬之組成物所製造的黏彈性聚胺甲酸 酯泡沬可取決於所用之特定組份而具有多種物理參數。熟 諳此技藝者可根據所欲之黏彈性聚胺甲酸酯泡沬特性及其 所欲用途而變更特定組份。 實施例 在這些實施例中所用的,下列名稱、術語、及縮寫應 具有下示含義:
Hyperlite® E-848 爲可得自 Bayer Corporation 公司之分子 量5,000且具有羥基數3 0.0-3 3.0毫克KOH/公克的聚氧化 烯烴多元醇。
Hyperlite® E-850 爲可得自 Bayer Corporation 公司之具有 羥基數18.2-22.2毫克KOH/公克的聚合物多元醇。 DEOA-LF :二乙醇胺(2- ( 2-羥基乙胺基)乙醇);交聯 劑;可得自 Dow Chemical Company 公司。
Niax A-1 :發泡性胺觸媒:70重量%雙(2,2’-二甲胺基 -23- 200831552 乙醚)於 30%二丙二醇中;可得自 General Electric Advanced Materials 公司。
Niax® C-5 :胺觸媒戊甲基二伸乙基三胺,(Ν·[2-(二甲 胺基)乙基]N,N’,N’ -三甲基-1,2·乙二胺),可得自 General Electric Advanced Materials 公司。
Niax® A-33 :膠凝化胺觸媒:33重量%三乙二胺於67%二 丙二醇中;可得自 General Electric Advanced Materials 公 司 °
Niax® C-41 :三聚化觸媒;1,3,5-三-(二甲胺基丙基), 可得自 General Electric Advanced Materials 公司。 TDI=甲苯二異氰酸酯 (T-80 ) ¥〇^&11〇1@490:聚醚多元醇;]\4冒 490;011數(毫克/1(:011/ 公克) 490;可得自 Dow Chemical Company 公司。 V〇]:anol® 800:多元醇;MW 278; OH 數(毫克 /KOH/公克 ) 8 00 ;可得自 Dow Chemical Company 公司。
Papi® 27 MDI:聚亞甲基聚苯基異氰酸酯,異氰酸酯當量 134.G; NCO 含量 31.4;可得自 Dow Chemical Company 公司。 指數=“異氰酸酯指數”,其表示所用聚異氰酸酯的實瘵量 除以需用於與反應混合物中所有活性氫反應的聚異氰酸酯 的理論化學計量,再乘以一百(1 00 )。 比較實施例1 ;實施例1及2 藉由已知之傳統方法並使用典型的高回彈力(HR )可 -24- 200831552 撓性泡沬調合物(如表1所示)來製備比較實施例1及實 施例1和2的聚胺甲酸酯泡沬。以有機酸及含羥基之側懸 基團使通式M’DyM’之酸官能聚矽氧界面活性劑(亦即實 施例1及2 )较氫化’並在自由發泡及胺甲酸酯系統方面 作比較。測量比較實施例1及實施例1和2之發泡及溫度 曲線,結果顯示於圖1及圖2。發泡及溫度曲線圖顯示在 相等的使用量下有機酸側懸之聚矽氧界面活性劑顯著地延 遲發泡泡沬的反應性。此一延遲顯現在溫度的延遲作用及 泡沬的高度上。 表1 調合物 比較實施例1 實施例1 實施例2 Hyperlite® E-848 90 pphp 90 pphp 90 pphp Hyperlite® E-850 lOpphp 10 pphp 10 pphp 水 3.75 pphp 3.75 pphp 3.75 pphp DEOA-LF 1.65 pphp 1.65 pphp 1.65 pphp Niax ⑧ A-l 0.2 pphp 0.2 pphp 0.2 pphp Niax⑧ A-33 0.33 pphp 0.33 pphp 0.33 pphp 正-丙醇,3,3’-(1,1,3,3,5,5,7,7,9,9,11,11-十二甲 基-1,11-六矽氧烷二基)雙-(界面活性劑烯丙醇) L5 pphp Η^一院酸,3,3’-(1,1,3,3,5,5,7,7,9,9,11,11-十二甲 基-1,11-六矽氧烷二基)雙-(界面活性劑十一碳烯酸) 1.5 pphp 2-丁嫌酸,一丙酯53,3,-(1,1,3,3,5,5,7,759,9,11,11- 十二甲基-U1-六矽氧烷二基)雙 (界面活性齊ϋ烯丙醇+馬來酐) 1.5 pphp TDI 49.13 49.13 49.13 指數 105 105 105 比較實施例2 ;實施例3 - 5 -25- 200831552 以比較實施例2及實施例3-5進行離開時間試驗。比 較實施例2及實施例3-5係各別使用表1所述之HR聚胺 甲酸酯泡沬調合物及表2所示之聚矽氧界面活性劑而製備 。HR聚胺甲酸酯泡沬係藉由已知之傳統方法製備。 利用典型的160°F等溫試驗及15”xl5”x4”尺寸的模在 泡沬離開等溫模時測量離開時間數據。來自模頂端上方之 出口的離開時間顯示實施例3-5 (以烷基酸側懸之界面活 性劑製備者)顯著地延遲聚胺甲酸酯泡沫之反應性。以秒 爲單位測得之離開時間示於表2中。 表2 聚矽氧界面活性劑之側懸基團 離開時間 t匕較實施例 2:戊院,2-甲基,3,3,-(151535355555757,95951151 1-十二甲基-1,11-六 矽氧烷二基)雙-(界面活性劑) 43 實施仿!J 3:戊酸,3,3,-(1,1,3,3,5,5,7,7,9,9,11,11-十二甲基-1,11-六砂氧院二基) 雙-(界面活性劑) 89 實施梦!1 4:·]^一院酸,3,3,-(1,1,3,3,5,5,7,7,9,9,11,11-十二甲基-1,11-六石夕氧院 二基)雙-(界面活性劑) 65 實施例J 5:ϋ來酸,353、(1,1,3,3,5,5,7,7,9,9,11,11-十二甲基-1511-六砂氧火完二 基)雙-(界面活性劑) 62 比較實施例3 ;實施例6 在絕緣用之剛性胺甲酸酯泡沬的加工處理中,反應性 之控制也是所欲的效果。反應性之延遲可改善在複雜精細 部份的流動。典型的發泡劑包括水、氫氟氯碳化物、氯碳 化物、甲酸甲酯及各種烴類摻合物。使用如表3所示之習 知剛性泡沬調合物以製備比較實施例3及實施例6。 比較實施例3含有界面活性劑R1,其中該界面活性 -26- 200831552 劑R1具有側懸在通式MDxD’yM之聚矽氧骨架上的羥基官 能聚醚且係依下述製備:將下列組份放入5 0 0毫升之4頸 圓底燒瓶中:1 87.64 公克((:112)2-(:113-0-((:2114〇)12- (C3H60)3-0H、112.54 公克矽烷系流體 MD2GD,3M 及 0.06 公克胺緩衝劑。該4頸燒瓶裝備有熱電偶、及氮氣沖洗。 在約250 rpm下攪拌物質並加熱至85°C。以10 ppm之 1 〇%氯鉑酸的乙醇溶液催化混合物。在約1 2°C發生放熱反 應。在添加觸媒1 5分鐘後,從反應容器中取樣,並利用 可產生氫氣之鹼性溶液試驗而發現没有殘留SiH。 實施例6係以界面活性劑R2製備,界面活性劑R2和 界面活性劑R1相同,但不同的是該羥基係藉由與馬來酐 以1: 1莫耳比反應形成羧酸端基而予改質。R2係依下述 製備:將取自上述步驟之100公克R1及7.7公克馬來酐 放入一裝備著熱電偶、氮氣沖洗、及Freidrich冷凝器之 500毫升圓底燒瓶。攪拌物質並加熱至120°C達6小時直 到沒有可見的馬來酐遺留於燒瓶中(固體物)。使物質冷 卻並收集於瓶中以供測試。 -27- 200831552 表3 調合物 比較實施例3 實施例6 Voranol® 490 60 pphp 60 pphp Voranol® 800 40 pphp 40 pphp 水 3 pphp 3 pphp Niax® C-41 0.3 pphp 0.3 pphp Niax® C-5 0.5 pphp 0.5 pphp 環戊院 15 pphp 15 pphp 界面活性劑R 1 2 pphp 界面活性劑R2 2 pphp Total B Side 12 0.8 120.8 Papi® 27 MDI 145.0 145.0 指數 120 120
圖3及圖4係顯示比較實施例3及實施例6之聚胺甲 酸酯泡沬的發泡及溫度曲線。圖3及圖4所示之發泡高度 及溫度曲線係以自由發泡來測量。如圖3及圖4所示,實 施例6之聚胺甲酸酯泡沬分別顯示了顯著的發泡延遲及溫 度延遲。 從比較實施例3及實施例6之泡沬調合物製備K因子 試樣,以便測量泡沬之抗熱傳性。實驗進行三次且各結果 之平均値係示於表4中。參見表4,實施例6 (含有以酸 爲末端之聚矽氧界面活性劑)顯現改善的流動,且熱性能 不受影響。比較實施例3及實施例6之聚胺甲酸酯泡沬展 現類似的外觀特徵,然而,實施例6之聚胺甲酸酯泡沬呈 現延遲之發泡及溫度曲線。 -28- 200831552 表4 界面活性劑 乳脂 串凝膠 不黏著 發泡結束 密度(PCF) K因土 比較實施例3:界面活性劑R1 11 38 50 67 1.77 0.1463 實施例6屏面活性劑R2 13 38 48 68 1.78 0.1468 雖然本發明方法已參照某些具體實例而加以說明,但 熟諳此技藝者將瞭解的是,只要不偏離本發明範圍,各種 變化都可進行且各相等物也可替代其基礎要素。此外,只 要不偏離本發明基本範圍,也可進行許多修正而使特殊情 況或物質適用於本發明之教示。所以,本發明並不受限於 特定具體實例(這些具體實例係揭示爲實施本發明方法的 最佳模式),而是本發明將涵蓋所有落入隨後之申請專利 範圍的範圍中的具體實例。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係比較實施例1及實施例1和2之溫度曲線圖。 圖2係比較實施例1及實施例1和2之發泡曲線圖。 圖3係比較實施例3及實施例6之發泡曲線圖。 圖4係比較實施例3及實施例6之溫度曲線圖。 -29-

Claims (1)

  1. 200831552 十、申請專利範圍 _ • 1 · 一種形成聚胺甲酸酯泡沬的組成物,其 (a) 至少一種多元醇; (b) 至少一種聚異氰酸酯; (c) 至少一種用於形成聚胺甲酸酯之反應 (d) 至少一種具有羧酸官能度之聚矽氧; (e) 至少一種發泡劑。 $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形成聚胺甲 組成物,其中該多元醇係選自聚醚多元醇、聚 聚醚酯多元醇、聚酯醚多元醇、聚丁二烯多元 烯酸系組份之多元醇、分散有丙烯酸系組份之 加苯乙烯之多元醇、分散有苯乙烯之多元醇、 之多元醇、分散有乙烯基之多元醇、分散有尿 、聚碳酸酯多元醇、聚氧化丙烯聚醚多元醇、 氧化乙烯/氧化丙烯)聚醚多元醇、聚丁二烯 • φ 化烯烴二醇、聚氧化烯烴三醇、聚四亞甲基二 酯二醇和三醇、脂族和芳族聚酯多元醇、酯多 基聚碳酸酯、多羥基聚縮醛、多羥基聚丙烯酸 聚酯醯胺、多羥基聚硫醚、聚烯烴多元醇及彼 〇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形成聚胺甲 組成物,其中該多元醇係爲至少一種具有平 2 0 0至約1 〇,〇 〇 〇及羥基數約1 〇至約4 0 0 〇的多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形成聚胺甲 的胺觸媒; 及 酸酯泡沬的 酯多元醇、 醇、添加丙 多元醇、添 添加乙烯基 素之多元醇 混合之聚( 二醇、聚氧 醇、聚己內 元醇、多羥 酯、多羥基 等之混合物 酸酯泡沬的 均分子量約 元醇。 酸酯泡沬的 •30- 200831552 組成物,其中該聚異氰酸酯(b)係選自MDI、TDI及彼 等之混合物。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形成聚胺甲酸酯泡沬的 組成物,其中該聚異氰酸酯係爲選自下列之至少一者:甲 苯二異氰酸酯、二苯基甲院異氰酸酯、亞甲基聯苯二異氰 酸酯、2,4 -甲苯二異氰酸酯、2,6·甲苯二異氰酸酯,包括 彼等之聚合物型。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形成聚胺甲酸酯泡沬的 組成物,其中觸媒(c )係爲胺觸媒與含錫觸媒之混合物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形成聚胺甲酸酯泡沬的 組成物,其中聚矽氧(d)具有下示通式;: MDxD,,yM*z 其中; Μ 表示(CH3 ) 3Si01/2 ; Μ*表示 R ( CH3 ) 2Si〇i/2 ;
    D 表示(CH3 ) 2Si02/2 ; D”表示(CH3 ) ( R) Si02/2 ; x爲約〇至約1 〇 〇 ; y爲約0至約40;及 z爲0至2 ;在上式關於Μ*及D ”中’ R表示具有至少一個羧酸官能度之纟兀基、方基、聚酸 、聚酯。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形成聚胺甲酸醋泡沫的 -31 - 200831552 組成物,其中X爲約〇至約8 0及y爲約0至約2 5以及z 爲0至2。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形成聚胺甲酸酯泡沬的 組成物,其中X爲約〇至約6 0及y爲約0至約2 0以及z 爲0至2。 1 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形成聚胺甲酸酯泡沬的 組成物,其中X爲約〇至約2 5及y爲約0至約1 0以及z 爲0至2。 1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形成聚胺甲酸酯泡沬的 組成物,其中聚矽氧(d )係選自下列中之至少一者: 正-丙醇,3,3,- ( 1,1,3,3,5,5,7,7,9,9,11,11-十二甲基-1,1 六矽氧烷二基)雙-; 十二烷酸,3,3’- ( 1,1,3,3,5,5,7,7,9,9,11,11-十二甲 基-1,1 1_六矽氧烷二基)雙-; 2-丁烯酸,一丙酯,3,3’- ( 1,1,3,3,5,55757,959511,11-十二甲基-1,1 1-六矽氧烷二基)雙-; 戊烷,2-甲基,3,3’- ( 1,1,3,3,555,7,759,9,1 1,11-十二 甲基-1,11-六矽氧烷二基)雙-; 戊酸,3,3’- ( 1,1,3,3,5,5,7,7,9,9,11,11_十二甲基-1,11-六矽氧烷二基)雙-; 十一烷酸,3,3’- ( 1,1,3,3,5 5 5,7,7,9,9,1 1,1 1-十二甲 基_1,11·六矽氧烷二基)雙-;及 馬來酸,3,3’- ( 1,1,3,3,5,5,7,7,9,9,1 1,1 1-十二甲基- 1,1 1 -六矽氧烷二基)雙-。 -32- 200831552 1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形成聚胺甲酸酯泡沬 組成物,其中該多元醇具有約2至約12之官能度。 1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形成聚胺甲酸酯泡沬 組成物,其中異氰酸酯指數爲約60至約3 00。 1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3項之形成聚胺甲酸酯泡 的組成物,其中該異氰酸酯指數爲約8〇至約120。 1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形成聚胺甲酸酯泡沬 組成物,其中該發泡劑爲水。 1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形成聚胺甲酸酯泡沬 組成物,其隨意地包含至少一種選自下列之組份:觸媒 交聯劑、其他界面活性劑、阻火劑、安定劑、著色劑、 充劑、抗菌劑、增量油、抗靜電劑、溶劑及彼等之混合 〇 i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形成聚胺甲酸酯泡沬 組成物,其中該聚胺甲酸酯泡沬之密度爲約5至約1 0 0 斤每立方公尺。 1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7項之形成聚胺甲酸酯泡 的組成物,其中該聚胺甲酸酯泡沬之密度爲約20至約 公斤每立方公尺。 19. 一種製造聚胺甲酸酯泡沬之方法,其包含令申 專利範圍第1項之形成泡沫的組成物發泡。 20. 一種藉申請專利範圍第1 9項之方法所製備的 胺甲酸酯泡沬。 21. —種製造聚胺甲酸酯泡沬之方法,其包含令申 的 的 沬 的 的 塡 物 的 公 沬 45 請 聚 請 -33- 200831552
    專利範圍第11項之形成泡沬的組成物發泡。 2 2. —種藉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之方法所製備的黏 彈性聚胺甲酸酯泡沬。 -34-
TW096135164A 2006-09-21 2007-09-20 Polyurethane foam composition possessing modified silicone surfactants TW200831552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1/524,808 US20080076843A1 (en) 2006-09-21 2006-09-21 Polyurethane foam composition possessing modified silicone surfactant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31552A true TW200831552A (en) 2008-08-01

Family

ID=388265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6135164A TW200831552A (en) 2006-09-21 2007-09-20 Polyurethane foam composition possessing modified silicone surfactants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20080076843A1 (zh)
EP (1) EP2069416A1 (zh)
JP (1) JP2010504399A (zh)
CN (1) CN101516949A (zh)
BR (1) BRPI0718464A2 (zh)
CA (1) CA2662621A1 (zh)
TW (1) TW200831552A (zh)
WO (1) WO200803636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33886A1 (en) 2010-09-08 2012-03-15 Momentive Performance Materials Inc. Moisture curable organopolysiloxane composition
KR101356402B1 (ko) * 2010-11-30 2014-01-28 한국타이어 주식회사 폴리우레탄 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공기입 타이어
CN102079806B (zh) * 2010-12-15 2013-05-1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有机硅改性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及其应用
US9394443B2 (en) 2011-11-10 2016-07-19 Momentive Performance Materials, Inc. Moisture curable organopolysiloxane composition
US9663657B2 (en) 2011-12-15 2017-05-30 Momentive Performance Materials Inc. Moisture curable organopolysiloxane compositions
US9523002B2 (en) 2011-12-15 2016-12-20 Momentive Performance Materials Inc. Moisture curable organopolysiloxane compositions
CA2861659A1 (en) 2011-12-29 2013-07-04 Momentive Performance Materials, Inc. Moisture curable organopolysiloxane composition
TW201434882A (zh) 2013-03-13 2014-09-16 Momentive Performance Mat Inc 可濕氣固化之有機聚矽氧烷組成物
EP2994501A2 (en) 2013-05-10 2016-03-16 Momentive Performance Materials Inc. Non-metal catalyzed room temperature moisture curable organopolysiloxane compositions
US9422394B2 (en) 2013-06-28 2016-08-23 Sabic Global Technologies B.V. 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 and associated method and article
US9169368B2 (en) 2013-07-30 2015-10-27 Sabic Global Technologies B.V. Rigid foam and associated article
EP3033377A1 (en) * 2013-08-15 2016-06-22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 process to produce polycarbamate, polycarbamate produced thereby and a coating composition comprising the polycarbamate
US9266997B2 (en) 2013-09-20 2016-02-23 Sabic Global Technologies B.V. Polyurethane foam and associated method and article
WO2017173396A1 (en) * 2016-03-31 2017-10-05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Composite foam
KR101756071B1 (ko) * 2016-05-30 2017-07-11 코스맥스 주식회사 하이브리드형 발포 폼 및 이를 이용한 화장품 키트
CN106928425B (zh) * 2017-03-17 2019-07-05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一种抗菌除臭聚氨酯泡沫及其加工方法
JP7241487B2 (ja) * 2017-09-25 2023-03-17 エボニック オペレーションズ ゲーエムベーハー ポリウレタン系の製造
CN108264754B (zh) * 2017-12-29 2021-01-01 美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密度梯度的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EP3864064A1 (en) * 2018-10-09 2021-08-18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 rigid polyurethane foam formulation and foam made therefrom
CN110003417A (zh) * 2018-12-24 2019-07-12 Yj企业有限公司 一种异氰酸酯预聚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468033B (zh) * 2020-05-28 2021-08-24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含硅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292695B (zh) * 2021-05-19 2022-05-24 黎明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表面质量自脱模汽车外饰件材料用聚氨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3621123B (zh) * 2021-09-07 2022-06-24 福州大学 一种抗菌增强耐低温慢回弹聚氨酯海绵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31538B (zh) * 2021-11-16 2023-08-11 南京美思德新材料有限公司 有机硅共聚物、其的制备方法、硬质泡沫稳定剂和硬质聚氨酯泡沫
CN115215992A (zh) * 2022-08-30 2022-10-21 廊坊市中油嘉昱防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耐水解聚氨酯硬质泡沫保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60544A (en) * 1968-04-01 1971-02-02 Dow Corning Triorganosiloxy endblocked polyoxyalkylene siloxane polymers
US3629165A (en) * 1969-08-25 1971-12-21 Gen Electric Control of polyurethane foam process using polysiloxane polyether copolymer surfactant
US4331555A (en) * 1980-09-29 1982-05-25 Union Carbide Corporation Use of organosiloxane compositions as foam stabilizers in flexible polyester polyurethane foam
EP0639596A1 (en) * 1993-08-20 1995-02-22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Preparation of waterimpermeable polyurethane foam
JPH07109369A (ja) * 1993-08-20 1995-04-25 Bridgestone Corp 止水性ポリウレタンフォームの製造方法
US5447997A (en) * 1994-03-11 1995-09-05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ilicone polyether carboxylic acids
US5908871A (en) * 1998-01-15 1999-06-01 Air Products And Chemicals, Inc. Polyester polyurethane flexible slabstock foam made using reduced emission surfactant
US6660781B1 (en) * 1999-01-05 2003-12-09 Witco Corporation Process for preparing polyurethane foam
US6395796B1 (en) * 1999-01-05 2002-05-28 Crompton Corporation Process for preparing polyurethane foam
US6413646B1 (en) * 1999-07-29 2002-07-02 Crompton Corporation Blocked phenolic silanes
US6423756B1 (en) * 2000-11-10 2002-07-23 Crompton Corporation Process to improve polyurethane foam performance
US6387972B1 (en) * 2001-02-15 2002-05-14 Crompton Corporation Process to enhance polyurethane foam performance
US6432864B1 (en) * 2001-04-11 2002-08-13 Air Products And Chemicals, Inc. Acid-blocked amine catalysts for the production of polyurethan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PI0718464A2 (pt) 2013-12-03
WO2008036365A1 (en) 2008-03-27
EP2069416A1 (en) 2009-06-17
JP2010504399A (ja) 2010-02-12
CN101516949A (zh) 2009-08-26
US20080076843A1 (en) 2008-03-27
CA2662621A1 (en) 2008-03-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831552A (en) Polyurethane foam composition possessing modified silicone surfactants
JP5586586B2 (ja) ポリシルセスキオキサン気泡開放剤を含有するポリウレタンフォーム形成組成物
JP4926971B2 (ja) 新規フォーム改質剤、新規フォーム改質剤から製造されたフォームおよびフォームの製造法
JP4059412B2 (ja) ポリウレタン軟質および硬質フォームのための低臭気の気泡開放界面活性剤
JP2012515227A (ja) 高弾性軟質ポリウレタンフォーム
ES2328132T5 (es) Procedimiento para la obtención de espumas blandas de poliuretano
JP3948014B2 (ja) 硬質ポリイソシアヌレートフォームの製造方法
WO2007007577A1 (ja) 水発泡硬質ポリイソシアヌレートフォーム形成用組成物、該組成物を用いた水発泡硬質ポリイソシアヌレートフォームの製造方法、及び該製造方法により得られる水発泡硬質ポリイソシアヌレートフォーム
US20070060661A1 (en) High mobility low emission surfactants for polyurethane foams
TW512152B (en) Flame-resistant HR cold-cure moulded foam with reduced smoke intensity and toxicity
JP4461417B2 (ja) ポリイソシアネート組成物および硬質ポリウレタンフォームの製造方法
EP3997143A1 (en) Metal polyols for use in a polyurethane polymer
JP4207220B2 (ja) 硬質ポリウレタンフォーム用ポリイソシアネート組成物、並びに該組成物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硬質ポリウレタンフォームの製造方法
CN103665826A (zh) 用于制造软质泡沫的有机硅表面活性剂
JP3837735B2 (ja) 硬質ポリウレタンフォーム用ポリイソシアネート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硬質ポリウレタンフォームの製造方法
JP7477509B2 (ja) ハイブリッドフォーム配合物
JP2001106789A (ja) シリコーンポリエーテル共重合体及びそれらのポリウレタン軟質成形フォームにおける使用
US20230049261A1 (en) Flexible foams comprising additives for improving hardness
JP2023516658A (ja) 触媒組成物
JP2007506825A (ja) ポリオール混合物の製造方法
US20210395432A1 (en) Rigid polyisocyanurate and polyurethane foams and methods for preparing the same
JPH0959335A (ja) ポリウレタンフォーム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