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800802A - Magnesium hydroxide with improved compounding and viscosity performance - Google Patents
Magnesium hydroxide with improved compounding and viscosity performance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0800802A TW200800802A TW096110763A TW96110763A TW200800802A TW 200800802 A TW200800802 A TW 200800802A TW 096110763 A TW096110763 A TW 096110763A TW 96110763 A TW96110763 A TW 96110763A TW 200800802 A TW200800802 A TW 200800802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magnesium hydroxide
- range
- hydroxide particles
- slurry
- magnesium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1/00—Fireproofing materials
- C09K21/02—Inorganic material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F—COMPOUNDS OF THE METALS BERYLLIUM, MAGNESIUM, ALUMINIUM, CALCIUM, STRONTIUM, BARIUM, RADIUM, THORIUM, OR OF THE RARE-EARTH METALS
- C01F5/00—Compounds of magnesium
- C01F5/14—Magnesium hydroxide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60—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ize
- C01P2004/61—Micrometer sized, i.e. from 1-100 micrometer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60—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ize
- C01P2004/62—Submicrometer sized, i.e. from 0.1-1 micrometer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00—Physical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12—Surface area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00—Physical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14—Pore volume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00—Physical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16—Pore diameter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00—Physical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19—Oil-absorption capacity, e.g. DBP valu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5—Web or sheet containing structurally defined element or component and including a second component containing structurally defined particles
- Y10T428/258—Alkali metal or alkaline earth metal or compound thereof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6—Web or sheet containing structurally defined element or component, the element or component having a specified physical dimension
- Y10T428/268—Monolayer with structurally defined element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9—Coated or structually defined flake, particle, cell, strand, strand portion, rod, filament, macroscopic fiber or mass thereof
- Y10T428/2982—Particulate matter [e.g., sphere, flake, etc.]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ompounds Of Alkaline-Earth Elements, Aluminum Or Rare-Earth Metal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Fireproofing Substances (AREA)
- Extru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Manufacture Of Macromolecular Shaped Articles (AREA)
Description
200800802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無機滯焰劑,更明確而言,本發明係關於新 穎之氫氧化鎂滯焰劑、製造其之方法、及其用途。 【先前技術】 現已存在許多製造氫氧化鎂方法,例如,在習知鎂製程 中,已知可經由將以噴霧焙燒氯化鎂溶液所獲得之氧化鎂水 合而製造氫氧化鎂,詳見例如美國專利案第5,2 86,285號及 歐洲專利案第EP 04278 17號。亦已知例如iron bitten、海水 或白雲石(dolomite )之Mg之來源可與例如石灰或氫氧化 鈉之鹼源反應,以形成氫氧化鎂顆粒,且亦已知可將Mg鹽 及氨反應並形成氫氧化鎂晶體。 氫氧化鎂之產業應用已被了解一段時間,氫氧化鎂已由使 用作爲醫藥領域中之制酸劑轉而被使用於產業應用中之滯 焰劑等多種應用。在滯焰劑的領域中,氫氧化鎂被使用於例 如塑膠之合成樹脂、及於導線與電纜之應用,以增加火焰抑 制特性。含氫氧化鎂之合成樹脂的化合性能及黏滯性是一種 與氫氧化鎂相關的關鍵特性。在合成樹脂產業中,對於較佳 之化合性能及黏滯性的需求因顯著理由而日益增加’亦即在 化合及擠壓期間較高的生產量,較佳流動至模中等等。關於 此需求之增加,對於高品質氫氧化鎂顆粒及其製造方法之需 求亦爲增加。 【發明內容】 本發明係關於氫氧化鎂顆粒,其具有 200800802 d 5 〇約小於3.5 μ m ; BET比表面積爲約1至約15;及 中孔洞半徑爲約0 · 0 1至約0.5 μηι之範圍。 本發明亦關於一種方法,其包含: 硏磨乾燥含約1至約45 wt. %氫氧化鎂之漿液。 在另一具體實施例中,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方法,其包含: 硏磨乾燥含約1至約75 wt. %氫氧化鎂與分散劑之漿液。 【實施方式】 ^ 本發明氫氧化鎂顆粒之特徵爲具有d5G小於約3.5 μιη。在 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中,本發明氫氧化鎂顆粒之特徵爲具有 d5G在約1.2至約3·5 μηι之範圍,更佳爲約1.45至約 2.8 μπι 之範圍。在另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中,本發明氫氧化鎂顆粒之 特徵爲具有d5G在約0.9至約2.3 μηι之範圍,更佳爲約1.25 至約1·65 μπι之範圍。在另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中,本發明氫 氧化鎂顆粒之特徵爲具有d5Q在約0.5至約1.4卜111之範圍, 更佳爲約〇 · 8至約1 · 1 μπι之範圍。在其他較佳具體實施例 ® 中,本發明氫氧化鎂顆粒之特徵爲具有d5〇在約0.3至約1 .3 μ πι之範圍,更佳爲約〇 · 6 5至約0 · 9 5 μ m之範圍。 必須注意的是,在此所述之d5G量測係經由使用Malvern Mastersizer S雷射繞射儀之ISO 9276的雷射繞射所量測。 爲達此目的,使用莫克(Merck/德國)之EXTRAN MA02之 0.5%溶液,並運用超音波。EXTR ΑΝ Μ A 02爲一種降低水之 表面張力的添加劑,並使用於清潔對鹼敏感性之品目,其含 有陰離子及非離子性表面活性劑、磷酸鹽、及少量其他材 -6· 200800802 料。超音波用於將顆粒去凝結。 本發明氫氧化鎂顆粒之特徵亦爲具有如以DIN-661 32所 測定之BET比表面積爲約1至15 m2/g之範圍。在一較佳具 體實施例中,本發明之氫氧化鎂顆粒具有BET比表面積爲約 1至約5 m2/g之範圍,更佳爲約2.5至約4 m2/g之範圍。在 另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中,本發明之氫氧化鎂顆粒具有BET 比表面積爲約3至約7m2/g之範圍,更佳爲約4至約6m2/g 之範圍。在另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中,本發明之氫氧化鎂顆粒 ® 具有BET比表面積爲約6至約1〇1112化之範圍,更佳爲約7 至約9 m2/g之範圍。在其他較佳具體實施例中,本發明氫氧 化鎂顆粒具有BET比表面積爲約8至約12 m2/g之範圍,更 佳爲約9至約1 1 m2/g之範圍。 本發明之氫氧化鎂顆粒之特徵亦爲具有特定中間平均孔 洞半徑(r5〇)。本發明氫氧化鎂顆粒之r5G可由水銀孔度計推 得,水銀孔度計之理論根據物理原理,非反應性、非濕性液 體將不能滲入孔洞,直至施以足夠的壓力以強制其進入。因 ^ 此,液體進入孔徑所須壓力越高,則孔徑越小。發現較小孔 洞尺寸與氫氧化鎂顆粒之較佳可濕性有關,本發明氫氧化鎂 顆粒之孔洞尺寸可由使用 Porosimeter 2000 ( Carlo Erba Strumentazione,Italy )之水銀孔度計所推得之數據估算。根 據P 〇 r 〇 s i m e t e r 2 0 0 0之使用手冊,下列方程式用於由所量測 之壓力p估算孔洞半徑r : r = -2YC〇S(e)/p ;其中Θ爲潤濕角 度(wetting angle ),且γ爲表面張力。於此所取之量度使用 1 4 1 · 3 °爲Θ之値,且γ設定爲4 8 0 d y n / c m。 200800802 爲了增進量度之可重複性,由第二氫氧化鎂侵入試驗回合 估算孔洞尺寸,如Porosimeter 2000之使用手冊中所述,使 用第二試驗回合,因爲發明者發現相當數量的具有體積V〇 之水銀在擠壓後殘存於氫氧化鎂顆粒樣本中,即在釋放壓力 至周圍壓力之後。因此,r5〇可由此數據導出,如下述參照 第1、2及3圖所說明。 在第一試驗回合中,氫氧化鎂樣本如P 〇 r 〇 s i m e t e r 2 0 0 0之 使用手冊中所述製備,且量測孔洞體積,作爲使用最大壓力 • 2000巴(bar)之所應用的侵入壓力p之函數。完成第一試 驗回合,釋放壓力並使其達到周圍壓力。第二侵入試驗回合 (根據Porosimeter 2 00 0之使用手冊)利用完全與第一試驗回 合相同之樣本進行,其中第二試驗回合之比孔洞體積V(p) (specific pore volume)之量測取體積V〇作爲新起始體積, 然後將其設定爲〇以用於第二試驗回合。 在第二侵入試驗回合中,再次進行樣本之比孔洞體積V(p) 之量度,作爲使用最大壓力2000巴之所應用的侵入壓力p 之函數。第1圖中顯示第二侵入試驗回合之比孔洞體積V(使 用如第一試驗回合之相同樣本),作爲商業上可獲得之氫氧 化鎂等級的所應用的侵入壓力之函數。 由第二氫氧化鎂侵入試驗回合,孔洞半徑r根據方程式 r = -2yeos(e)/p 以 Porosimeter 2000 估算;其中 θ 爲潤濕角度, γ爲表面張力,且p爲侵入壓力。對於在此所取得之所有r 之墓度’使用141.3爲Θ之値,且γ設定爲480 dyn/cm。比 孔洞體積因此可以孔洞半徑r之函數表示。第2圖顯示第二 200800802 侵入試驗回合之比孔洞體積V(使用相同樣本)作爲孔洞半徑 r之函數。 第3圖顯示第二侵入試驗回合之標準化比孔洞體積作爲孔 洞半徑r之函數,亦即在此曲線中,第二侵入試驗回合之最 大比孔洞體積設定爲1 〇〇%,並將其他特定體積除以此最大 値。於50%之相對比孔洞體積的孔洞半徑於此經定義稱爲中 孔洞半徑r5G。例如,根據第3圖,商業可獲得之氫氧化鎂 的中孔洞半徑r5G爲0.248 μηι。 上述製程使用本發明氫氧化鎂顆粒之樣本重複,且發現該 氫氧化鎂顆粒具有r5G在約0.01至約0.5 μπι之範圍。在本 發明較佳具體實施例中,氫氧化鎂顆粒之r5〇在約0.20至約 0.4 μ m之範圍,更佳在約0.2 3至約0· 4 μ m之範圍,最佳在 約0.25至約0.35 μπι之範圍。在另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中,r50 在約0.15至約0.25 μηι之範圍,更佳在約〇·16 至約0·23μm 之範圍,最佳在約0.175至約0.22 μπι之範圍。在另一較佳 具體實施例中,r5G在約0.1至約0.2 μπι之範圍,更佳在約 0.1至約0.16 μπι之範圍,最佳在約〇·12至約0.15 μπι之範 圍。在另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中,r5〇在約0.05至約0.15 μπι 之範圍,更佳在約0.07至約0·13 μπι之範圍,最佳在約0·1 至約0.12 μπι之範圍。 丨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本發明氫氧化鎂顆粒之特徵可進一 步爲具有亞麻仁油吸收在約15%至約40%之範圍。在一較佳 具體實施例中,本發明氫氧化鎂顆粒之特徵可進一步具有亞 麻仁油吸收在約16%至約25%之範圍,更佳在約17%至約 ‘200800802 25%之範圍,最佳在約19%至約24%之範圍。在另一較佳具 體實施例中,本發明氫氧化鎂顆粒之特徵可進一步具有亞麻 仁油吸收在約20%至約28%之範圍,更佳在約21%至約27% 之範圍,最佳在約22%至約26%之範圍。在另一較佳具體實 施例中,本發明氫氧化鎂顆粒之特徵可進一步具有亞麻仁油 吸收在約24%至約3 2%之範圍,更佳在約25 %至約31%之範 圍,最佳在約26%至約3 0%之範圍。在另一較佳具體實施例 中,本發明氫氧化鎂顆粒之特徵可進一步具有亞麻仁油吸收 Φ 在約2 7 %至約3 4 %之範圍,更佳在約2 8 %至約3 3 %之範圍, 最佳在約28%至約32%之範圍。 本發明氫氧化鎂顆粒可經由硏磨乾燥含基於漿液總重之1 至約45 wt. %的氫氧化鎂之漿液而製造。在較佳具體實施例 中,漿液含基於漿液總重之約1〇至約45 wt. %之氫氧化鎂, 更佳爲約20至約40 wt·%,最佳爲25至約35 wt.%之範圍。 在此具體實施例中,漿液之剩餘材料較佳爲水,更佳爲蒸餾 水。 β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漿液亦可含有分散劑,分散劑之非 限制性實例包括聚丙烯酸酯、有機酸、萘磺酸酯/甲醛縮合 物、脂肪醇-聚二醇·醚、聚丙烯-環氧乙烷、聚二醇-酯、聚 胺-環氧乙烷、磷酸酯、聚乙烯醇。若漿液含有分散劑,則 因爲分散劑之效果,要硏磨乾燥之氫氧化鎂漿液可含有基於 漿液總重量最多至約80 wt. %之氫氧化鎂。因此,在此具體 實施例中,漿液一般含有基於漿液總重量1至約80 wt.%範 圍之氫氧化鎂。在較佳具體實施例,該漿液含有基於漿液總 -10- 200800802 重量約30至約75 wt·%,更佳爲約35至約70 wt.%,最佳 爲約45至約65 wt. %之氫氧化鎂。 該漿液可由製造氫氧化鎂顆粒所使用之任何製程獲得。在 一例示之具體實施例中,該漿液由包含添加水至氧化鎂之製 程所獲得,較佳由噴霧焙燒氯化鎂溶液獲得,以形成氧化鎂 水懸浮液。該懸浮液一般含有基於懸浮液總重量約1至約85 wt.%之氧'化鎂。然而,可改變氧化鎂之濃度以落於上述範圍 內。然後使水及氧化鎂懸浮液在包括溫度爲約50°C至約 • l〇〇°C之範圍及穩定攪拌的條件下反應,因此獲得含氫氧化 鎂顆粒及水之混合物或漿液。如上所述,漿液可直接硏磨乾 燥,但在較佳具體實施例中,將漿液過濾以移除任何不溶於 水之雜質,因而形成過濾塊,並將該過濾塊以水再漿化。在 該過濾塊再漿化之前,可在再漿化前以去鹽分水清洗一次, 或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可被清洗一次以上。 關於硏磨乾燥,其意指漿液在硏磨乾燥單元中於紊流熱空 氣流乾燥。該硏磨乾燥單元含有堅固設置於實心柄上之轉 ^ 子,其於高圓周速度旋轉。轉動與高空氣通過量轉換通過流 動熱空氣成爲非常快速之空氣漩渦有關,其可提取漿液以致 乾燥、加速並分散與乾燥漿液,以產生氫氧化鎂顆粒,以上 述BET測定,比於漿液中起始氫氧化鎂顆粒具有較大之表面 積。在完全乾燥後,以紊流空氣灌入硏磨機輸送氫氧化鎂顆 粒,並使用習用過濾系統分離熱空氣與蒸氣。 使用於乾燥漿液之熱空氣通過量一般大於約 3,000 Bm3/h,較佳大於約5,000 Bm3/h,更佳爲約3,000 Bm3/h至 -11- 200800802 約 40,000 Bm3/h,且最佳爲約 5,000 Bm3/h 至約 30,000
Bm3/h 〇 爲了達到如此高的通過量,硏磨乾燥單元之轉子一般具有 大於約40 m/sec之圓周速度,較佳大於約60 m/sec,更佳大 於約70 m/sec,且最佳爲約70 m/sec至約140 m/sec之範 圍。高的馬達旋轉速度及高的熱空氣通過量產生具有雷諾數 (Reynolds number)約大於3,000之熱空氣流。 用於硏磨乾燥漿液之熱空氣流之溫度一般大於約150°C, Φ 較佳大於約270°C。在較佳具體實施例中,該熱空氣流之溫 度在約1 50°C至約550°C之範圍,最佳在約270°C至約500°C 之範圍。 如上所述,漿液之硏磨乾燥以上述BET測定,產生具有比 漿液中起始氫氧化鎂顆粒大之表面積的氫氧化鎂顆粒。一般 而言,經硏磨乾燥之氫氧化鎂的BET約大於漿液中之氫氧化 鎂顆粒的1 0%,較佳地,經硏磨乾燥之氫氧化鎂的BET約大 於漿液中之氫氧化鎂顆粒的10%至約40%,更佳地,經硏磨 β 乾燥之氫氧化鎂的BET約大於漿液中之氫氧化鎂顆粒的 1 0 % 至約 2 5 %。 本發明氫氧化鎂顆粒可在各種合成樹脂中使用作爲滯焰 劑。使用所發現之氫氧化鎂顆粒的熱塑性樹脂之非限制性實 例包括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C2至C8烯烴(α-烯烴)之聚合物及共聚物,例如聚丁烯、聚(4_甲基戊烯-1) 等、這些烯烴及二烯之共聚物、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聚 苯乙烯、ABS樹脂、AAS樹脂、AS樹脂、MBS樹脂、乙烯- -12- 200800802 乙烯氯共聚物樹脂、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乙嫌-乙 烯氯-乙酸乙烯酯接枝聚合物樹脂、亞乙烯氯、聚乙燦氯、 氯化聚乙烯、氯化聚丙烯、乙烯氯·丙烯共聚物、乙酸乙燃 酯樹脂、苯氧樹脂、聚縮醛、聚醯胺、聚亞醯胺、聚碳酸酯、 聚楓、聚苯醚、聚苯硫、聚乙燒對苯二酸酯、聚丁嫌對苯二 酸酯、甲基丙烯酸樹脂等。適當之合成樹脂之其他實例包括 熱固性樹脂,例如環氧樹脂、酚樹脂、蜜胺樹脂、未飽和聚 酯樹脂、醇酸樹脂及脲樹脂,且亦包括天然或合成橡膠,例 • 如EPDM、丁基橡膠、異戊二烯橡膠、SBR、NIR、胺基甲酸 酯橡膠、聚丁二烯橡膠、丙烯酸橡膠、聚矽氧烷橡膠、含氟 彈性體、NBR及氯磺酸化聚乙烯,更包括聚合懸浮液(橡膠 乳液)。 、 較佳地,合成樹脂爲聚丙烯系樹脂,例如聚丙烯同元聚合 物及乙烯·丙烯共聚物;聚乙烯系樹脂,例如高密度聚乙烯、 低密度聚乙烯、直鏈低密度聚乙烯、極低密度聚乙烯、EVA(乙 烯-乙酸乙烯酯樹脂)、EEA(乙烯-丙烯酸乙酯樹脂)、EMA(乙 ® 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樹脂)、EAA(乙烯-丙烯酸共聚物樹脂) 及極高分子量聚乙燃;及至C8燦烴(α_烯烴)之聚合物與 共聚物,例如聚丁烯及聚(4·甲基戊烯-1)、聚醯胺、聚乙烯 氯及橡膠。在更佳具體實施例中,合成樹脂爲聚乙烯系樹脂。 發明者已發現經由使用本發明之氫氧化鎂顆粒於合成樹 脂作爲滯焰劑,可達到含合成樹脂之氫氧化鎂較優異之化合 性能及較優異之黏滯性能’即較低黏滯性。較優異之化合性 能及較優異之黏滯性爲這些製造經擠壓或模塑出含合成樹 -13- 200800802 脂之氫氧化鎂的最終製品之化合廠、工業等所極需要的。 關於較優異之化合性能,其意指在如Buss Κο·揉捏機或雙 螺旋擠壓機之化合機器中混合含本發明氫氧化鎂顆粒之合 成樹脂所需之能階幅度變化,小於化合機器混合含習知氫氧 化鎂顆粒之合成樹脂者。較小的能階變化能夠用於混合或擠 壓及/或更均勻(均質)原料的較高原料流通量。 關於較優異的黏滯性性能,其意指含本發明氫氧化鎂顆粒 之合成樹脂的黏滯性低於含習知氫氧化鎂顆粒之合成樹 Φ 脂。此較低之黏滞性容許了較快速之擠壓及/或模充塡,需 要較少壓力以擠壓或充塡模等,因此,增加擠壓速度及/或 減少模充塡時間,並容許增加產量。 因此,在一具體實施例中,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火焰抑制聚 合物調配劑,其含至少一種上述之合成樹脂(在一些具體實 施例中僅爲一種),及火焰抑制量之本發明氫氧化鎂顆粒, 及由火焰抑制聚合物調配劑所製之經模塑及/或擠壓之製 品。 ® 關於火焰抑制量之氫氧化鎂,其一般意指基於火焰抑制聚 合物調配劑之重量,在約5 wt%至約90 wt%之範圍,且基於 相同基礎,更佳爲約20 wt%至約70 wt%。在最佳具體實施 例中,基於相同基礎,火焰抑制量爲約30 wt%至約65 wt% 之氫氧化鎂顆粒。 該火焰抑制聚合物調配劑亦可含有技術中一般所使用之 其他添加劑。適於在本發明火焰抑制聚合物調配劑使用之其 他添加劑的非限制性實例包括擠壓助劑,例如聚乙烯蠟、Si -14- •200800802 系擠壓助劑、脂肪酸;偶合劑,例如胺’基-、乙烯基-或烷基 矽烷或馬來酸接枝聚合物;硬脂酸鋇或硬脂酸鈣;有機過氧 化物;染劑;色素;塡充劑;發泡劑;防臭劑;熱安定劑; 抗氧化劑;抗靜電劑;增固劑;金屬淨化劑或去活化劑;碰 撞改質劑;製程助劑;模釋放劑、潤滑劑;防黏連劑;其他 滯焰劑;UV安定劑;增塑劑;流動助劑;等等。若需要, 成核劑,例如矽酸鈣或靛青亦可包含於火焰抑制聚合物調配 劑中。其他任意添加劑之比例爲習知並可適於任何特定狀況 • 所需的變化。 火焰抑制聚合物調配劑之成分的合倂及添加方法,及以模 塑處理之方法對於本發明並不重要,且可爲技術中任何已知 者,只要所選擇之方法包含均勻混合及模塑。例如,上述各 成分,與如果需要時之任意添加劑可使用Buss Ko-揉捏機、 內混合機、Farrel連續混合機或雙螺旋擠壓機混合,或在一 些情況中爲單螺旋擠壓機或二輥硏磨機,然後將火焰抑制聚 合物調配劑於後續製程步驟中模塑。此外,火焰抑制聚合物 m 胃 調配劑之模塑製品可在施用例如伸展製程、壓花製程、塗 布、印刷、鍍、穿孔或剪裁之製作後使用。該模塑製品亦可 附加本發明火焰抑制聚合物調配劑以外之材料,例如石膏 板、木頭、木板、金屬材料或石頭。然而,經揉捏之混合物 亦可被發泡模塑、射出模塑、擠壓模塑、吹氣模塑、壓印模 塑、旋轉模塑或軋光模塑。 在擠壓製品之情況中,可使用任何已知之擠壓技術以有效 與上述合成樹脂混合。在一例示技術中,該合成樹脂、氫氧 -15- .200800802 化鎂顆粒及任意成分(若選擇)於化合機器中化合,以形成 上述火焰抑制聚合物調配劑,然後將該火焰抑制聚合物調配 劑於擠壓機中加熱至熔化狀態,之後將該熔化之火焰抑制樹 脂調配劑經由經選擇之模擠壓,以形成擠壓製品,或塗布例 如用於資料傳送之金屬絲或玻璃纖維。 以上敘述係指本發明之數種具體實施例,熟悉技術者將了 解可設計其他同等效用之方法,以進行本發明之精神。亦應 注意,本發明之較佳具體實施例預期爲本文中所討論之所有 Φ 範圍,包括任何較低數量至任何較高數量的範圍。例如,當 討論氫氧化鎂產物顆粒之油吸收,其預期爲約15%至約17% 之範圍,約15%至約2 7%等,皆位於本發明之範圍中。 實施例 上述實例中之r5()如上所述使用Porosimeter 2000由水銀 孔度計導出,所有之d5G、BET、油吸收等,除另有指出外, 其根據上述技術量測。 實施例1 ® 將具有33 wt·%固體內容物之200 1/h氫氧化鎂及水之漿 液飼入乾燥硏磨機,在乾燥硏磨前,該含氫氧化鎂之漿液具 有BET比表面積爲4.5 m2/g,且中間顆粒尺寸爲1.5 μιη。硏 磨機於下列條件下操作:包括空氣流速介於 3 000-3 5 00 Bm3/h,溫度 290-320 °C 及轉子速度 100 m/s。 硏磨後,經硏磨-乾燥之氫氧化鎂顆粒以空氣過濾系統自 熱空氣流收集,經回收之氫氧化鎂顆粒之產物性質包含於下 表1中。 -16- .200800802 實施例2-比較性 在此實施例中,將實施例1所使用之相同氫氧化鎂漿液噴 霧乾燥,以代替硏磨乾燥。經回收之氫氧化鎂顆粒之產物性 質包含於下表1中。 表1 BET (m2/g) 中間顆粒尺寸d5〇 (μιη) 油吸收 (%) 中孔洞半徑(“r50”) (μπι) 實施例2-比較性 4.8 1.56 36.0 0.248 實施例1-本發明 5.9 1.38 27.5 0.199 可由表1中得知,本發明(實施例1)氫氧化鎂之BET比表 面積比漿液中之起始氫氧化鎂顆粒增加大於3 0%。此外,本 發明最終氫氧化鎂顆粒之油吸收約低於以習知乾燥所製之 氫氧化鎂顆粒約23.6%。再者,本發明氫氧化鎂顆粒之r50 約小於經習知乾燥氫氧化鎂顆粒約20%,表示較優異之可濕 性特性。 實施例3 分別使用實施例2之比較性氫氧化鎂顆粒及實施例1之本 發明氫氧化鎂顆粒,以形成火焰抑制樹脂調配劑,所使用之 合成樹脂爲一種 EVA Escorene® Ultra UL00328 (ExxonMobil )與 LLDPE 級 Escorene® LL 1001XV (ExxonMobil)、Ethanox® 310抗氧化劑級(商業上可自 Albemarle® Corporation 獲得)、及胺基砂院 Dynasylan AMEO ( Degussa) —起之混合物。將成分混合於46 mm Buss Κο·揉捏機(L/D比=11)上,流通量22 kg/h,溫度設定及螺旋 速度選擇熟悉技術者所熟知之一般方法。調配火焰抑制樹脂 調配劑所使用之各成分數量詳細列於下表2。 •17- .200800802 表2 Phr(份/每100總樹脂) Escorene Ultra UL00328 80 Escorene LL1001XV 20 氫氧化鎂 150 AMEO矽烷 1.6 Ethanox 310 0.6 在形成火焰抑制樹脂調配劑中,在Buss化合前,AMEO 矽烷及 Ethanox® 310先在桶中與全部數量之合成樹脂混 合,利用進料重量上減少,將樹脂/矽烷/抗氧化劑混合物一 起與總量之50%的氫氧化鎂飼入Buss揉捏機之第一入口, 剩餘之50%氫氧化鎂飼入Buss,揉捏機之第二進料部入口。 射出擠壓機垂直安裝於Buss Ko-揉捏機之凸緣,且其具有螺 旋尺寸7 0 mm。第4圖顯示對於比較性氫氧化鎂顆粒(實施 例2),牽引於射出擠壓機馬達上之動力與牽引於Buss Ko-揉捏機之馬達上之動力,第5圖則爲對於本發明之氫氧化鎂 顆粒(實施例1)。 如第4及第5圖所示,當本發明氫氧化鎂顆粒使用於火焰 抑制樹脂調配劑時,BuSS Κο-揉捏機之牽引能量(動力)上的 變化明顯降低,尤其是對於射出擠壓機。如上所述,相似之 能量等級變化容許較高的流通量及/或更均勻(均質)之火焰 抑制樹脂調配劑。 實施例3 爲了測定實施例2中所製造之滯焰劑樹脂調配劑之機械特 性,使用具有Haake Rheomex擠壓機之Haake Polylab系統, 將各滞焰劑樹脂調配劑擠壓成2mm厚帶,根據DIN 53 504 之測試台將帶穿孔,此實驗之結果包含於下表3。 -18- .200800802 表3 比較性 本發明 熔融流動指數 @150〇C/21.6 kg (g/10 min) 2.8 6.0 張力強度(MPa) 11.9 13.2 斷裂伸長量(%) 154 189 水熟化前抗性(Ohm · cm) 3.4 X 1014 5.2 X 1014 7d@70〇C水熟化後雖(Ohm · cm) 1.0 X 1014 5.0 X 1014 水吸收(%) 1.01 0.81 如表3中之說明,本發明滯焰劑樹脂調配劑,即含本發明 氫氧化鎂顆粒者,具有熔融流動指數優於比較性滯焰劑樹脂 調配劑,即含使用習知方法所製造之氫氧化鎂顆粒。此外, 本發明滯焰劑樹脂調配劑之張力強度及斷裂伸長量優於比 較性滯焰劑樹脂調配劑。 應注意的是,熔融流動指數係根據DIN 5 3 73 5測量,張力 強度及斷裂伸長量係根據DIN 53 504測量,且水熟化前及後 之抗性係根據DIN 53482於1 00x 1 00x2 mm3壓板上測量。水 吸收(water pickup)之百分比係以1 00x 1 00x2 mm3壓板於 去鹽分水浴70 °C、7日後,相對於板之起始重量的重量差異。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中顯示氫氧化鎂侵入試驗回合之比孔洞體積V作爲 商業上可獲得之氫氧化鎂等級的所應用的壓力之函數。 第2圖顯示氫氧化鎂侵入試驗回合之比孔洞體積V作爲孔 洞半徑r之函數。 第3圖顯示氫氧化鎂侵入試驗回合之標準化比孔洞體積, 曲線圖以最大比孔洞體積設定爲1 00%,並將其他特定體積 除以此最大値所產生。 第4圖顯示對於實施例所使用之比較性氫氧化鎂顆粒,牽 -19- •200800802 引於射出擠壓機馬達上之動力(上曲線),與牽引於Buss Κο-揉捏機之馬達上之動力(下曲線)。 第5圖顯示對於實施例所使用之本發明氫氧化鎂顆粒,牽 引於射出擠壓機馬達上之動力(上曲線),與牽引於Buss Κο· 揉捏機之馬達上之動力(下曲線)。 【元件符號說明】 無。
-20-
Claims (1)
- .200800802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氫氧化鎂顆粒,其具有: a) d5G 小於約 3.5 μιη ; b) BET比表面積爲約1至約15之範圍;及 Ο中孔洞半徑Bo爲約〇·〇ι至約〇·5 μιη之範圍。 2·如申if專利範圍第1項之氫氧化鎂顆粒,其中該爲約 1.2至約3.5 μιη之範圍。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氫氧化鎂顆粒,其中該^㈠爲約 _ 〇·9至約2.3 μιη之範圍。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氫氧化鎂顆粒,其中該d5Q爲約 〇·5至約1 ·4 μιη之範圍。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氫氧化鎂顆粒,其中該d5 Q爲約 0.3至約1.3 μιη之範圍。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氫氧化鎂顆粒,其中該ΒΕΤ比 表面積爲約2.5至約4m2/g之範圍,或爲約1至約5 m2/g 之範圍。 ^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氫氧化鎂顆粒,其中該BET比 表面積爲約3至約7 m2/g之範圍。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氫氧化鎂顆粒,其中該BET比 # 表面積爲約7至約9 m2/g之範圍,或爲約6至約10 m2/g 之範圍。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氫氧化鎂顆粒,其中該BET比 表面積爲約8至約12 m2/g之範圍,或爲約9至約1 1 m2/g 之範圍。 -21- ,200800802 iO·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氫氧化鎂顆粒,其中該r5G爲約 0.20至約0·4 μιη之範圍。 1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氫氧化鎂顆粒,其中該r5o爲約 0.15至約0.25 μπι之範圍。 1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氫氧化鎂顆粒,其中該r5o爲約 0.1至約〇·2 pm之範圍。 1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氫氧化鎂顆粒,其中該r5〇爲約 〇 . 0 5至約〇 · 1 5 μιη之範圍。 I 1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〇至1 3項中任一項之氫氧化鎂顆 粒,其中該氫氧化鎂顆粒具有亞麻仁油吸收在約15%至 約4 0 %之範圍。 1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氫氧化鎂顆粒,其中該氫氧化 鎂顆粒具有亞麻仁油吸收在約15 %至約40%之範圍。 1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氫氧化鎂顆粒,其中該氫氧化 鎂顆粒具有亞麻仁油吸收在約15%至約40%之範圍。 ^ 1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氫氧化鎂顆粒,其中該氫氧化 鎂顆粒具有亞麻仁油吸收在約15%至約40%之範圍。 1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氫氧化鎂顆粒,其中該氫氧化 鎂顆粒具有亞麻仁油吸收在約15%至約40%之範圍。 1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0項之氫氧化鎂顆粒,其中該氫氧化 鎂顆粒具有亞麻仁油吸收在約1 6 %至約2 5 %之範圍。 2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1項之氫氧化鎂顆粒,其中該氫氧化 鎂顆粒具有亞麻仁油吸收在約20 %至約28%之範圍。 2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2項之氫氧化鎂顆粒,其中該氫氧化 -22- .200800802 鎂顆粒具有亞麻仁油吸收在約24 %至約3 2%之範圍。 2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氫氧化鎂顆粒,其中該氫氧化 鎂顆粒具有亞麻仁油吸收在約27 %至約34%之範圍。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氫氧化鎂顆粒,其中該氫氧化 鎂顆粒由硏磨乾燥槳液製造,該漿液基於漿液總重含有 約1至約45 wt. %範圍之氫氧化鎂顆粒。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氫氧化鎂顆粒,其中該氫氧化 鎂顆粒由硏磨乾燥漿液製造,該漿液基於漿液總重含有 # 約1至約80wt.%範圍之氫氧化鎂顆粒及分散劑。 25. —種氫氧化鎂顆粒,其具有: a) d5G 小於約 3 · 5 μιη ; b) BET比表面積爲約1至約15之範圍; c) 中孔洞半徑r5〇爲約0.01至約0.5 μιη之範圍;及 d) 亞麻仁油吸收在約15%至約40%之範圍; 其中該氫氧化鎂顆粒下列製造:硏磨乾燥i)基於漿液 總重含有約1至約45wt.%範圍之氫氧化鎂的水性漿液, ® 或Π)基於漿液總重含有約1至約80wt.%範圍之氫氧化鎂 及分散劑的水性漿液。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之氫氧化鎂顆粒,其中該d5〇爲 約1.2至約3·5 μιη.之範圍。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之氫氧化鎂顆粒,其中該d5〇爲 約0.9至約2·3 μιη之範圍。 2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之氫氧化鎂顆粒,其中該d5〇爲 約0.5至約1.4 μιη之範圍。 -23- .200800802 2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之氫氧化鎂顆粒,其中該“ο爲 約0·3至約1 ·3 μπι之範圍。 3〇·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之氫氧化鎂顆粒,其中該Bet 比表面積爲約2·5至約4 m2/g之範圍,或爲約1至約5 m2/g之範圍。 3 1 ·如申if專利範圍第2 7項之氫氧化鎂顆粒,其中該b E T 比表面積爲約3至約7 m2/g之範圍。 3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之氫氧化鎂顆粒,其中該BET 比表面積爲約4至約6 m2/g之範圍。 3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之氫氧化鎂顆粒,其中該BET 比表面積爲約7至約9 m2 / g之範圍,或爲約6至約10 m2/g之範圍。 3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之氫氧化鎂顆粒,其中該bet 比表面積爲約8至約12 m2/g之範圍,或爲約9至約11 m2/g之範圍。 ^ 3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1項之氫氧化鎂顆粒,其中該r5()爲 約0.2至約0.4 μπι之範圍。 3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之氫氧化鎂顆粒,其中該Γ5()爲 約0.15至約0.25 μπι之範圍。 3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3項之氫氧化鎂顆粒,其中該r5o爲 約0.1至約0.2 μπι之範圍。 3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4項之氫氧化鎂顆粒,其中該r5〇爲 約〇.〇5至約0.15 μπι之範圍。 3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5項之氫氧化鎂顆粒,其中該氫氧化 -24- 200800802 鎂顆粒具有亞麻仁油吸收在約16%至約25%之範圍。 4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6項之氫氧化鎂顆粒,其中該氫氧化 鎂顆粒具有亞麻仁油吸收在約2 〇 %至約2 8 %之範圍。 4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7項之氫氧化鎂顆粒’其中該氫氧化 鎂顆粒具有亞麻仁油吸收在約24 %至約3 2%之範圍。 4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8項之氫氧化鎂顆粒’其中該氫氧化 鎂顆粒具有亞麻仁油吸收在約27 %至約34%之範圍。 43. —種方法,其包含: • a)硏磨乾燥:i)基於漿液總重含有約1至約40wt·%範圍 之氫氧化鎂的漿液,或π)基於漿液總重含有約1至約 8 Owt. %範圍之氫氧化鎂及分散劑的漿液。 4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3項之方法,其中將i)硏磨乾燥,且 i)基於i)之總重含有約25至約35wt.%範圍之氫氧化鎂。 4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3項之方法,其中將ii)硏磨乾燥, 且ii)基於U)之總重含有約45至約65wt.%範圍之氫氧化 鎂。 ^ 4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3項之方法,其中該硏磨乾燥經由將 漿液通過硏磨乾燥機而達成,該硏磨乾燥機係在包括大 於約3000 Bm3/h之熱空氣流的流通量、轉子圓周速度大 於約40 m/sec條件下操作,其中該熱空氣流具有大於約 150 °C之溫度,且雷諾數(Reynolds number )大於約3000。 4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3項之方法,其中該硏磨乾燥經由將 漿液通過硏磨乾燥機而達成,該硏磨乾燥機係在包括大 於約3 000 Bm3/h至約40 0 0 Bm3/h之熱空氣流的流通量、 -25- 200800802 轉子圓周速度大於約70 m/sec條件下操作,其中該熱空 氣流具有大於約150°C至約5 50°C之溫度,且雷諾數大於 約 3000 〇 4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3項之方法,其中該經硏磨乾燥之氫 氧化鎂的BET大於漿液中氫氧化鎂顆粒約1 〇%。 4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3項之方法,其中該經硏磨乾燥之氫 氧化鎂的BET大於漿液中氫氧化鎂顆粒約10%至約40% 之範圍。 • 5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3項之方法,其中該漿液由包含下列 之方法獲得:添加水至氧化鎂以形成氧化鎂水懸浮液, 其基於懸浮液含約1至約8 5 wt · °/。氧化鎂,並使水輿氧化 鎂在包含溫度約50°C至約l〇〇°C之範圍及穩定攪拌的條 件下反應,因此獲得第一漿液,將該第一漿液過濾而獲 得過濾塊,將該過濾塊再漿化以形成該含有氫氧化鎂顆 粒與水之漿液。 5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0項之方法,其中該氧化鎂由噴霧焙 ^ 燒氯化鎂溶液而獲得。 5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1項之方法,其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 在再漿化前以水清洗該過濾塊。 5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2項之方法,其中該水爲去鹽分水。 5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 3或4 5項之方法,其中該分散劑係 選自聚丙烯酸酯、有機酸、萘磺酸酯/甲醛縮合物、脂肪 醇-聚二醇-醚、聚丙烯-環氧乙院、聚二醇-酯、聚胺-環 氧乙烷、磷酸酯、聚乙烯醇。 -26- 200800802 55· —種火焰抑制聚合物調配劑,其包含: a) 至少一種合成樹脂;及 b) 火焰抑制量之經硏磨乾燥的氫氧化鎂顆粒,該經硏磨 乾燥的氫氧化鎂顆粒具有: i. d5G 小於約 3 · 5 μπι ; ii. BET比表面積爲約1至約15之範圍; iii·中孔洞半徑r5G爲約0.01至約〇·5 μπι之範圍;及 iv.亞麻仁油吸收在約15%至約40%之範圍。 ® 5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5項之聚合物調配劑,其中該至少一 種合成樹脂係選自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 諸如聚丁烯、聚(4·甲基戊烯-1)等之C2至C8烯烴(α -烯 烴)之聚合物及共聚物、彼等烯烴及二烯之共聚物、乙烯 -丙烯酸酯共聚物、聚苯乙烯、ABS樹脂、AAS樹脂、AS 樹脂、MBS樹脂、乙烯-乙烯氯共聚物樹脂、乙烯-乙酸 乙烯酯共聚物樹脂、乙烯-乙烯氯-乙酸乙烯酯接枝聚合物 樹脂、亞乙烯氯、聚乙烯氯、氯化聚乙烯、氯化聚丙烯、 ^ 乙烯氯-丙烯共聚物、乙酸乙烯酯樹脂、苯氧樹脂、聚縮 醛、聚醯胺、聚醯亞胺、聚碳酸酯、聚颯、聚苯醚、聚 苯硫、聚乙烯對苯二酸酯、聚丁烯對苯二酸酯、甲基丙 烯酸樹脂、環氧樹脂、酚樹脂、蜜胺樹脂、未飽和聚酯 樹脂、醇酸樹脂及脲樹脂及天然或合成橡膠、EPDM、丁 基橡膠、異戊二烯橡膠、SBR、NIR、胺基甲酸酯橡膠、 聚丁二烯橡膠、丙烯酸橡膠、聚矽氧烷橡膠、含氟彈性 體、NBR及氯磺酸化聚乙烯、聚合懸浮液(橡膠乳液)等。 -27- 200800802 S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 5項之聚合物調配劑,其中該火焰抑 制聚合物調配劑基於火焰抑制聚合物調配劑之重量,含 有約5 wt%至約90 wt%範圍之經硏磨乾燥的氫氧化鎂顆 粒。 5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 5項之聚合物調配劑,其中該聚合物 調配劑進一步含有選自下列之添加劑:擠壓助劑;偶合 劑;硬脂酸鋇、硬脂酸鈣、有機過氧化物、染劑、色素、 塡充劑、發泡劑、防臭劑、熱安定劑、抗氧化劑、抗靜 電劑、增固劑、金屬淨化劑或去活化劑、碰撞改質劑、 製程助劑、模釋放助劑、潤滑劑、防黏連劑、其他滯焰 劑、UV安定劑、增塑劑、流動助劑、成核劑等。 59· —種模塑或擠壓製品,其由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5項之火 焰抑制聚合物調配劑製造。 6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9項之模塑或擠壓製品,其中該製品 爲模塑製品,該模塑製品經由下列製造:i)於選自Buss K〇_揉捏機、內混合機' Farrel連續混合機、雙螺旋擠壓 機、單螺旋擠壓機及二輥硏磨機之混合裝置中混合合成 樹脂與經硏磨乾燥的氫氧化鎂顆粒,因此形成經揉捏之 混合物,及ii)模塑該經揉捏之混合物以形成模塑製品。 6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9項之模塑或擠壓製品,其中該模塑 製品使用於伸展製程、壓花製程、塗布、印刷、鑛、穿 孔或剪裁。 6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0項之模塑或擠壓製品,其中該模塑 製品附加至例如石膏板、木頭、木板、金屬材料或石頭 -28- 200800802 之材料。 6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0項之模塑或擠壓製品,其中將該經 揉捏之混合物發泡模塑、射出模塑、擠壓模塑、吹氣模 塑、壓印模塑、旋轉模塑或軋光模塑。 6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9項之模塑或擠壓製品,其中該製品 爲擠壓製品,該擠壓製品經由下列製造:i)化合合成樹脂 與經硏磨乾燥的氫氧化鎂顆粒,以形成化合混合物,ii) 於擠壓裝置中加熱該化合混合物至熔融狀態,及iii)經由 經選擇之模擠壓該熔融之化合混合物,以形成擠壓製 品,或以熔融之化合混合物塗布用於資料傳送之金屬絲 或玻璃纖維。-29-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78784406P | 2006-03-31 | 2006-03-31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0800802A true TW200800802A (en) | 2008-01-01 |
Family
ID=368298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096110763A TW200800802A (en) | 2006-03-31 | 2007-03-28 | Magnesium hydroxide with improved compounding and viscosity performance |
Country Status (1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090226710A1 (zh) |
EP (1) | EP2001800A2 (zh) |
JP (1) | JP2009532315A (zh) |
KR (1) | KR20080114778A (zh) |
CN (1) | CN101415642A (zh) |
AU (1) | AU2007235103A1 (zh) |
BR (1) | BRPI0710259A2 (zh) |
CA (1) | CA2647989A1 (zh) |
MX (1) | MX2008012370A (zh) |
RU (1) | RU2008143217A (zh) |
TW (1) | TW200800802A (zh) |
WO (1) | WO2007117841A2 (zh) |
ZA (1) | ZA20080812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PL2032506T3 (pl) * | 2006-06-21 | 2017-03-31 | Martinswerk Gmbh | Wodorotlenek glinu |
CN101225211B (zh) * | 2007-12-17 | 2010-06-16 | 胡大忠 | 一种asa改性材料 |
KR101152158B1 (ko) * | 2009-10-26 | 2012-06-15 | 주식회사 나노텍세라믹스 | 수산화 마그네슘 입자와 이의 제조방법, 그리고 이를 포함하는 수산화 마그네슘 콜로이드 및 난연성 수지 조성물, 난연성 코팅액과 난연성 코팅액이 코팅된 난연성 섬유 |
JP5747911B2 (ja) * | 2010-03-12 | 2015-07-15 |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 ポリアセタール樹脂組成物 |
AP3537A (en) * | 2011-10-18 | 2016-01-13 | Mintek | Regeneration of magnesium hydroxide |
CN103130251B (zh) * | 2011-11-22 | 2016-08-17 |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 氢氧化镁阻燃剂的制备方法 |
CN103114349B (zh) * | 2013-02-26 | 2014-06-25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三元乙丙橡胶阻燃复合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 |
GB2511140A (en) * | 2013-02-26 | 2014-08-27 | Shayonano Singapore Pte Ltd | Flame retardant composite particles |
JP2016106160A (ja) * | 2013-03-25 | 2016-06-16 | 神島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 酸化マグネシウム粒子、樹脂組成物、ゴム組成物及び成形体 |
CN103254601B (zh) * | 2013-05-30 | 2015-02-18 | 华东理工大学 | 无机阻燃不饱和树脂及用于该树脂的降粘分散助剂 |
RU2561379C2 (ru) | 2013-10-29 | 2015-08-27 | 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Каустик" | Наночастицы антипирена гидроксида магния и способ их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
CN105619961A (zh) * | 2015-12-22 | 2016-06-01 | 苏州市强森木业有限公司 | 一种协同阻燃复合层压防火板 |
CN105907033B (zh) * | 2016-06-22 | 2018-07-17 | 广西利升石业有限公司 | 一种包含纳米钙钛矿氧化物的阻燃人造石的制备方法 |
WO2019146626A1 (ja) | 2018-01-25 | 2019-08-01 | 三菱製紙株式会社 | 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用セパレータ用塗液及び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用セパレータ |
US10851228B2 (en) | 2018-07-26 | 2020-12-01 | FSIT Services LLC | Flame-retardant composition |
EP4032957B1 (en) * | 2020-12-10 | 2023-10-25 | Nippon Paint Industrial Coatings Co., Ltd. | Rust preventive coating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rust preventive coating film |
WO2024129208A1 (en) * | 2022-12-13 | 2024-06-20 | Ticona Llc | Thermally conductive polymer composition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268295A (en) * | 1961-10-06 | 1966-08-23 | Reynolds Metals Co | Alumina hydrate and its method of preparation |
US4147659A (en) * | 1975-10-04 | 1979-04-03 | Akzona Incorporated | Novel antioxidant composition and process for making the same |
EP0189098B1 (en) * | 1985-01-19 | 1992-05-06 | Asahi Glass Company Ltd. | Magnesium hydroxide, process for its production and resin composition containing it |
US5286285A (en) * | 1989-05-05 | 1994-02-15 | Veitscher Magnesitwerke-Actien-Gesellschaft | Finely powdery magnesium hydroxide and a process for preparing thereof |
AT392774B (de) * | 1989-05-05 | 1991-06-10 | Veitscher Magnesitwerke Ag | Feinpulveriges magnesiumhydroxid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
GB9020938D0 (en) * | 1990-09-26 | 1990-11-07 | Alcan Int Ltd | Plastics fillers |
AUPM985294A0 (en) * | 1994-12-02 | 1995-01-05 | Flamemag International Gie | Magnesium process |
CA2300947A1 (en) * | 1997-08-20 | 1999-02-25 | Martin Marietta Magnesia Specialties, Inc. | Wet milling of mg(oh)2 slurry |
DE19839856A1 (de) * | 1998-09-02 | 2000-04-20 | Metallgesellschaft Ag | Präparationsmittel |
DE10248174C1 (de) * | 2002-10-16 | 2003-11-13 | Nabaltec Gmbh | Flammgeschützte Polymerzusammensetzung und deren Verwendung sowi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Flammschutzmittels |
BR0302076A (pt) * | 2003-06-18 | 2005-03-22 | Servicios Ind Pe Oles S A De C | Uma suspensão estabilizada por longo perìodo para cobertura de mineral de ferro e um processo para a sua produção |
DE102004039664B4 (de) * | 2004-08-16 | 2007-08-02 | Albemarle Corp. | Flammschutzzusammensetzung mit monomodaler Korngrößenverteilung auf Basis von Metallhydroxid und Ton, deren Herstellungsverfahren und Verwendung sowie flammgeschütztes Polymer |
-
2007
- 2007-03-13 RU RU2008143217/15A patent/RU2008143217A/ru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7-03-13 JP JP2009503134A patent/JP2009532315A/ja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7-03-13 CA CA002647989A patent/CA2647989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7-03-13 WO PCT/US2007/063889 patent/WO2007117841A2/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7-03-13 CN CNA2007800116580A patent/CN101415642A/zh active Pending
- 2007-03-13 BR BRPI0710259-3A patent/BRPI0710259A2/pt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7-03-13 AU AU2007235103A patent/AU2007235103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7-03-13 EP EP07758441A patent/EP2001800A2/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7-03-13 MX MX2008012370A patent/MX2008012370A/es unknown
- 2007-03-13 US US12/293,844 patent/US20090226710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7-03-13 KR KR1020087024020A patent/KR20080114778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7-03-28 TW TW096110763A patent/TW200800802A/zh unknown
-
2008
- 2008-09-22 ZA ZA200808129A patent/ZA200808129B/xx unknow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BRPI0710259A2 (pt) | 2011-08-09 |
MX2008012370A (es) | 2008-10-09 |
AU2007235103A1 (en) | 2007-10-18 |
EP2001800A2 (en) | 2008-12-17 |
RU2008143217A (ru) | 2010-05-10 |
ZA200808129B (en) | 2009-07-29 |
KR20080114778A (ko) | 2008-12-31 |
JP2009532315A (ja) | 2009-09-10 |
US20090226710A1 (en) | 2009-09-10 |
CN101415642A (zh) | 2009-04-22 |
WO2007117841A2 (en) | 2007-10-18 |
CA2647989A1 (en) | 2007-10-18 |
WO2007117841A3 (en) | 2007-12-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200800802A (en) | Magnesium hydroxide with improved compounding and viscosity performance | |
JP5317970B2 (ja) | 水酸化アルミニウム | |
US20090098363A1 (en) | Magnesium hydroxide with improved compounding and viscosity performance | |
TW200811044A (en) | Process for producing magnesium hydroxide | |
AU2007270757A1 (en) | Coated magnesium hydroxide particles produced by mill-drying | |
US8642001B2 (en) | Aluminum hydroxide | |
TW200812910A (en) | Process for producing magnesium hydroxide | |
TWI427037B (zh) | 氫氧化鋁 | |
AU2007352534A1 (en) | Process for producing magnesium hydroxide | |
TW200815290A (en) | A process for producing aluminum hydroxide particles | |
TW200808657A (en) | The use of mill-drying and deagglomeration to product thermally stable aluminum trihydroxide particles from an ATH-containing slurry | |
TW200812912A (en) | A process for producing aluminum hydroxide particles | |
TW200806758A (en) | Coated magnesium hydroxide produced by mill-drying | |
TW200808658A (en) | A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rmally stable aluminum trihydroxide particles by wet-milling with subsequent spray drying | |
TW200812913A (en) | Thermally stable aluminum trihydroxide particles produced by spray drying with subsequent dry-milling and their use | |
TW200811045A (en) | The use of mill-drying and deagglomeration to produce thermally stable aluminum trihydroxide particles from an ATH-containing filter cake | |
TW200811046A (en) | Aluminum hydroxide particles produced from an organic acid containing aluminum hydroxide slur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