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528298A - Method of thermal printing - Google Patents

Method of thermal printing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528298A
TW200528298A TW093139931A TW93139931A TW200528298A TW 200528298 A TW200528298 A TW 200528298A TW 093139931 A TW093139931 A TW 093139931A TW 93139931 A TW93139931 A TW 93139931A TW 200528298 A TW200528298 A TW 20052829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dye
poly
printing
inorganic particle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31399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Zhanjun Gao
Original Assignee
Eastman Kodak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astman Kodak Co filed Critical Eastman Kodak Co
Publication of TW2005282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528298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2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B41M5/40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base backcoat, intermediate, or covering layers, e.g. for thermal transfer dye-donor or dye-receiver sheets; Heat, radiation filtering or absorbing means or layers; combined with other image registration layers or compositions; Special originals for reproduction by thermography
    • B41M5/42Intermediate, backcoat, or covering la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2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B41M5/40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base backcoat, intermediate, or covering layers, e.g. for thermal transfer dye-donor or dye-receiver sheets; Heat, radiation filtering or absorbing means or layers; combined with other image registration layers or compositions; Special originals for reproduction by thermography
    • B41M5/41Base layers supports or substr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2205/00Printing methods or features related to printing methods; Location or type of the layers
    • B41M2205/02Dye diffusion thermal transfer printing (D2T2)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2205/00Printing methods or features related to printing methods; Location or type of the layers
    • B41M2205/06Printing methods or features related to printing methods; Location or type of the layers relating to melt (thermal) mass transf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2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B41M5/40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base backcoat, intermediate, or covering layers, e.g. for thermal transfer dye-donor or dye-receiver sheets; Heat, radiation filtering or absorbing means or layers; combined with other image registration layers or compositions; Special originals for reproduction by thermography
    • B41M5/42Intermediate, backcoat, or covering layers
    • B41M5/426Intermediate, backcoat, or covering layers characterised by inorganic compounds, e.g. metals, metal salts, metal complex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Thermal Transfer Or Thermal Recording In General (AREA)
  •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s And Handling Thereof (AREA)

Description

200528298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描述一種在印刷時減少熱印刷帶起皺紋之熱印刷方法 【先前技術】 / 需要重複而印刷出各種所欲顏色 熱印刷系統已發展成可自電子,例如自彩色錄影機或數 位相機產生之相片獲得印刷品。電子相片會㈣光鏡之故 而遭致色分離。各個色分離之圖像會被轉化成電信號。這 些信號可經操作而產生對應於某些顏色,例如,青色、紫 紅色或黃色之各別電信號。這些信號會被傳送至熱印刷 機。要獲得印刷品,有色染料供給體層,例如,黑色、青 色、紫紅色或黄色,可與接受體元件之染料圖像接受層面 對面放置以形成可插人熱印刷頭與平台輥中間的印刷品總 成。熱印刷頭可用於自染料供給體之背面施加熱量。隨後 熱印刷頭可回應各種不同電信號而被加熱,而此過程可視 如此可得對應於原始相 片之色硬本。可在色圖像上提供膠合層。此—方法及進行 m i t ^節已陳述於美國專利第4,62i,271號 (頒予 Brownstein)中。 在用於熱染料轉移之高溫,例如,l5(rc至·。^,許 多用於熱印刷帶之聚合物都會軟化,使帶起敏,在經轉移 之圖像上產生不要的線條。鈹紋會在靠近圖像之邊緣區域 成例士 jt匕皺紋會從用盡染料區域之尾隨或後面部份 至少擴散或延伸至欲#用+ & _ 使用之緊接者染料區域之前導或前面 部份。結果,會在欲传用# 之緊接者染料區域之前導或前面 97108.doc 200528298 部份形成褶痕或敵紋,而在染料轉移發生在褶痕時使非所 欲之線條人造品印刷在染料接受體前導或前面部份之對應 段上。印刷在染料接受體上的線條人造品相當短,但却相 當清晰可見。在快速熱印刷時,由於印刷帶温度較高及/或 移動較快之故,起皺變得格外令人關心。 已知有各種減少最後圖像形成皺紋之方法。例如,在印 刷日守拉緊熱印刷帶之機械機制已揭示於美國專利申請案第 1〇/394,888及 10/392,502號中。jp 1999-024368號揭示在熱 印刷帶之染料供給體層中使用有機樹脂細小粒子及聚矽氧 粒子,以改進染料自染料供給體層至接受體之釋出,減少 仏⑼體與接叉體黏結,從而減少皺紋形成。然而,這些方 法都未直接針對一些會影響起皺之基本因數,亦即,熱印 刷π之物理性質提出解決方法。美國專利案第6,475,696號 揭示利用無機粒子如奈米粒子以增加用於照相元件,例 如,照相軟片及紙張之接受體支撑體之硬挺度。增加之硬 挺度提供了照相產品所需之搬動性質,但卻不會減少圖像 中皺紋之出現,因為皺紋係由熱印刷帶所產生。 JP I"9-208079號及對應ΕΡ 0909659號揭示一種用於電 阻頭熱印刷之可重複使用之供給體,纟中供給體帶基材包 括低熱導聚合物I質及高熱導金屬粒子。it些粒子定向成 粒=之長軸對應於基材之厚度。可使用一或多粒子來橫跨 支撑體之厚度。根據揭示内容’ T包括磁性粒子以提高熱 傳輸至木料供給體元件之效率,增加供給體支撑體之厚度 〆強度及降低支撑體之滑動。未提及對起敞之影響。 97108.doc 200528298 而要的& 在無與先前技藝有關之問題 :或減少熱槽痕或敵紋形成之方法。進-步需要的Π ::::須具有所欲彎曲硬挺度、厚度、熱導度及熱二: 控制皺紋或褶痕。進一步需要的是,此 速印刷之印刷帶。 於呵 【發明内容】 描述一種熱印刷之方 體声、去Ρ 中此方法包括形成包含供給 Θ支杈體及聚合層之熱印刷帶,其中 材料及至少一藉盔嬙如? ^ 3水合 矛.,,、機拉子;形成包含染料接受層及 :接受體;將熱印刷帶之染料供給體層料接受體之= 接文層放置及將圖像印刷在接受體上,其刷 保持實質無皺故。 此:所描述熱印刷之方法可減少或消除 ,或產生稽痕’因而減少或消除印刷人造品二 在:染料接受體元件上之對應印刷圖像上。此方法可2 很溥之熱印刷帶。此t、土 -Γ m > 用 之圖像。 &可用於⑥速印散可產生更鮮明 【實施方式】 此處描述-種具有減少敏紋及增加彎曲硬挺度 度及增加熱導度或增加熱形穩性之-或多項之熱印刷帶: =一種利用此帶印刷之方法。熱印刷帶可包括染料卜 體層及支撑體。染料供給體層與支撑體t間可存在—或Γ ::間:,例如黏著劑層。支撑體上相對於染 之另-側可存在一或多個副層,例如,滑動層。-層 97108.doc 200528298 染料供給體層可包括一或多個適合熱印刷之含染料有色 區域(區塊)。如此處所用,’’染料”可為一或多種染料、色料、 著色劑或其組合,且可視需要含在本技藝實行者所知之黏 結劑或載劑中。在熱印刷時,一或多個有色區域之至少一 部份可轉移至染料接受體元件,在染料接受體元件形成有 色圖像。染料供給體層可包括不含染料之膠合區域(區塊)。 膠合區域可跟隨一或多個有色區域。在熱印刷時,整個膠 合區域可轉移至染料接受體元件。染料接受層可包括一或 多個相同或不同有色區域,及一或多個膠合區域。例如, 染料供給體層可包括三個色區塊,例如,黄色、紫紅色及 青色,及一個膠合區塊,以在染料接受體元件上形成具有 保護膠合層之三色圖像。可用其他區塊組合形成各種熱印 刷帶,包括單色帶、膠合帶及具有或不具有膠合區塊之各 種多色帶。 可藉熱轉移之任何染料都可用於熱印刷帶之染料供給體 層。例如,可使用可昇華染料,如,但不限於,蒽醌染料 如 Sumikalon Violet RSTM(住友化學公司出品)、Dianix Fast Violet 3R-FSTM(三菱化學公司出品)及 Kayalon Polyol Briliant Blue N-BGMtm&KST Black 146TM(日本Kayaku公 司出品);偶氮染料如 Kayalon Polyol Briliant Blue BMtm、 Kayalon Polyol Dark Blue 2BMtm、KST Black KRTM(日本 Kayaku公司出品)、Sumickaron Diazo Black 5GTM(住友化學 公司出品)及Miktazol Black 5GHTM(三井Toatsu化學品公 司);直接染料如Direct Dark Green BTM(三菱化學公司出品) 200528298 及 Direct Brown MTM&Direct Fast Black DTM(日本 Kayaku公 司出品);酸性染料如Kayanol Milling Cyanine 5RTM(日本 Kayaku公司出品);及驗性染料如Sumicacryl Blue 6GTM(住 友化學公司出品)及 Aizen Malachite GreenTM(Hodogaya化 學公司出品);具以下結構之紫紅色染料
具以下結構之青色染
97108.doc 200528298
木料j,、他貫例已陳述於美國專利案第4,541,83〇號且為本 技藝貫行者所知。染料可單獨或組合使用以獲得單色染料 供給體層。染料之可料蓋量自G.05g/mllg/m2量。根據 各種具體例,染料可為疏水性。
母顏色染料區塊中,染料供給體層可具有一定之染料 二‘、、Ό M比。例如,黃色染料與黏結劑之比可自〇·3至1.2, , 至丨·0。糸紅色染料與黏結劑之比可自0.5至1.5,或
2月色染料與黏結劑之比可自1 ·0至2 5,或自1 5 至 2.0。 / · 社::成木料供給體層’可將-或多種染料分散於聚合黏 ^、、/例如聚碳酸錯,·聚(苯乙稀共㈣腈);聚(石風); 水,纖維素衍生物如,但不限於,纖維素醋酸醋氯苯 纖維素_、纖維素醋酸醋丙酸醋、纖維辛醋 ㈣丁酸醋或纖維素三醋酸酿;或其組用 可自〇.〇5g/m2至5g/m2。 J用里 97108.doc -10- 200528298 染料供給體元件之染料供給體層可形成於或塗覆於支撑 體上。染料供給體層可藉印刷技術如,但不限於,照相凹 版印刷、旋轉塗覆、溶劑塗覆、擠壓塗覆或本技藝實行者 所知其他方法在支撑體上形成。 支撑體可由任何可耐熱印刷之熱之材料形成。根據各種 具體例,支撑體在印刷時可為形穩。適當材料可包括聚酯, 例如,聚(對苯二酸乙二酯);聚醯胺;聚碳酸酯;玻璃紙; 電谷裔紙;纖維素酯,例如,纖維素醋酸酯;氟聚合物, 例如,聚氟亞乙烯,及聚(四氟乙烯-共六氟丙烯);聚醚, 例如,聚甲t聚縮駿;及聚烯烴,例如,聚苯乙烯、聚 乙烯、㈣及甲基戊烧聚合物。支撑體可具厚度自2〇_ 至3〇μιη,例如,自2_至1〇陣,自3_至8_,或㈠隅 至 6 μηι 〇 根據各種具體例,副層,例如,黏著劑或連接層、染料 阻擋層或其組合可塗覆於支撑體與染料供給體層中間。黏 著劑或連接層可使染料供給體層黏附於支撑體。適當黏著 劑已為本技藝實行者所知,例如,杜邦公司(⑽隨%腸) 之Tyzor TBT。染料阻擔層可包括例如親水性聚合物。染 料阻擋層可提供改進之染料轉移密度。 熱印刷帶也可包括可防止印刷頭黏著於熱印刷帶之滑動 ^巧動層可塗覆於支撑體上相對於染料供給體層之另一 側。滑動層可包括潤滑材料,例如,表面活性劑、液體潤 滑劑、固體潤滑劑、或其組合物,含或不含聚合黏結劑。 適當潤滑材料可包括油類或在⑽。c以下料之半結晶有 97108.doc 200528298 ^固體,例如,聚(硬脂酸乙烯酯)、蜂蠟、全氟化之烷基酯 承醚、承(己内酯)、碳蠟、聚乙烯均聚物或聚(乙二醇)。用 於μ動層之適當聚合黏結劑可包括聚(乙烯醇-共縮丁醛)、 聚(乙烯醇-共縮醛、聚(苯乙烯)、聚(醋酸乙烯酯)、纖維素 醋酸酯丁酸s旨、纖維素醋酸酯、乙基纖維素及本技藝實行 者所知其他黏結劑。滑動層所用潤滑材料之量,至少部份 係視潤滑材料之種類而定,但可在〇〇〇1至2 W之範圍 内,雖然可視需要增減潤滑材料。若使用聚合黏結劑,潤 滑材料之量可在聚合黏結劑之〇1重量%至5〇重量%,或〇 5 重量%至40重量%之範圍内。 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〇/667,〇65號所列出之防黏劑,本技藝 貫行者所知之釋離劑或二者皆可添加至熱印刷帶。適當釋 離劑包括美國專利案第4,74〇,496及5,763,358號所描述者。 熱印刷帶可為一片具一或多色區塊或膠合片之帶,或一 連續捲或帶。連續捲或帶可包括一區塊之單色或膠合片, 或可具有不同區塊,例如,一或多個青色、紫紅色、黄色 或黑色染料區塊,一或多個膠合片區塊之交錯區域。 圖1描繪可用於熱印刷機之多色熱印刷帶丨。帶丨可具有重 複系列之色區塊,例如,如圖i所示,黃色區塊2、紫紅色 區塊3及月色區塊4。在青色區塊4之後,可接透明膠合片區 塊(未不出)。每一色區塊2、3及4可包括用於印刷之染料轉 移區域5。染料轉移區域5可自帶丨之一邊緣延伸至另一邊 緣,或一對相反縱長邊緣區域6及7可加在轉移區域兩邊。 邊緣區域6及7不用於印刷。每一對邊緣區域6及7,若有日士, 97108.doc -12- 200528298 其顏色都與所被框住之染料轉移區域5相似。 使用熱印刷帶之熱印刷機彳如圖2所示操作以實現連球 之时染料轉移,例如,黃色、紫紅色及青色染料轉移' 以$置關係轉移至染料接受體元件之上。在操作時,熱印 刷π可自T供應源丨0通過印刷頭49移動至捲取機制,如卷 筒54。因為帶i之每一區塊都前進通過熱印刷頭衫,故會在 一表面,如平台輥51上與接受體12對齊並極靠近。印刷頭 49供應熱,使染料或膠合片能依圖像自帶丨上之區塊轉移至 接党體12。請注意,許多機械配置己為熱印刷技藝所知。 任何此種配置都適合使用此處所描述之熱印刷帶。 在印刷時,帶1印刷中之區塊會受到帶捲取機制54對帶供 應源10之拉力所加諸於其上之縱向張力。印刷中之區塊也 會被印刷頭49加熱。將帶丨之區塊加熱會因加熱軟化而使帶 1在該區塊變弱。帶丨特定區域之軟化會在加熱之帶與非加 熱之帶中間之過渡區域内引起皺紋或褶痕形成。皺紋也會 因帶1上之縱向張力而形成或加重。在帶丨染料轉移區域包 括邊緣區域6及7之情形時,會在染料轉移區域5與邊緣區域 6及7中間之過渡區域發生起皺,因為邊緣區域6及7不必然 會被印刷頭加熱49。例如,如圖3所示,皱紋62會在緊隣邊 緣區域6及7 (若有時)之過渡區域64及經加熱染料轉移區域 5a之後過渡區域66形成。過渡區域64及66之皺紋會擴散或 延伸至緊接著之染料轉移區域5b之前面部份68。褶痕或皺 紋62可如圖3所示傾斜,可形成直線或可看起來成波浪狀。 緊接著之染料轉移區域5b之前面部份68所產生的褶痕或皺 97108.doc -13 - 200528298 紋62,會在染料接受體元件12之對應部份,亦即,在前面 及/側面邊緣印刷出非所欲之線條人造品,當圖像轉移發生 在褶痕時°線條人造品可看出是較深色之染料轉移線條, 或染料未轉移。褶痕或皺紋62在緊隣邊緣區域6及7(當有時) 之染料轉輕域5之區域64最為明顯,因為在減弱之染料^ 移區域5與未加熱之邊緣區域6及7中間會突然過渡。 利用熱印刷技術時 .....κ屮百㈡5
P _ D mb a、Ί Pc = r~( + -—)2 〇cZ) bL a bm 力及/或加熱而起皺。熱印刷帶可很薄,例如自3 pm至3 μπι例如自4陣至2〇卿,或自4叫至8吨故帶中任{ 非均勻性、帶之不均變形、或帶局部温度變化,都會在$ 引起帶扭曲之某一方向產生壓縮力,而在受壓縮力:區: (過渡區域)之邊緣形成褶痕或皺紋。長方形膜,例如,熱S 刷帶在壓縮負荷下之臨界扭曲負荷,pc,可表示如下:
/、中a及b分別為膜之寬度及長度,㈤為扭曲狀態之正弦波之 數置,及D稱為彎曲硬挺度或彎曲剛硬度,表示為: 12(l-v2) 其中E為揚氏模量,t為膜之厚度及¥為膜之波伊申比。上述 方程式顯示,就膜之尺度(長度及寬度)而言,臨界扭曲負荷 係與膜之彎曲剛硬度成正比,彎曲剛硬度係揚氏模量之一 _人函數及膜厚度之三次函數。因此,改變熱印刷帶之揚氏 杈置、厚度或二者會影響帶之臨界扭曲負荷。帶愈厚,或 T之揚氏模量愈高或二者兼具,印刷時愈能阻止帶之扭曲 97108.doc 14 200528298 或起皺。 雖;、、、;以上方耘式會使人想用較厚的印刷帶,但實際上需 要的是較薄的印刷帶。使用較薄之層所達成之較薄帶會因 所用材料而提供成本優勢。其也可減小熱印刷機容納 π之卫間需求。熱印刷帶之支撑體可為帶之最厚層,在搬 運及Ρ席J日守提供硬挺度。然@,支撑體會在印刷後丢棄, f材料浪費因為在用後即丟棄,故支撑體之材料及尺 度遥擇可由所得熱印刷帶之所欲硬挺度之考慮來決定。 2由提高帶中—或多層之揚氏模量,E,來提高熱印刷帶 之、弓曲硬挺度,在印刷時可在熱印刷帶中減少皺紋及稽痕 之發生。#由提高揚氏模量,帶之臨界扭曲負荷也會以相 同百刀比:t曰加。在帶之臨界扭曲負荷高於帶上之壓縮力 時=痕讀紋之發生會減少或消除。提高熱印刷帶之楊 氏核Ϊ之優點是’帶可作成更薄而仍可減少或消除稽痕及 赦紋。 ^印刷時糟痕及I紋之發生也可藉由提高熱印刷帶之熱形 ‘ 減夕熱形穩性係指帶在高温下保持其形狀及尺度 而無明顯扭曲之能力。當一種材料承受高温,例如,在: 料之破璃轉移點以上而在熔點以下,如在熱印刷時所發 ^ —保持只為無扭曲、卷曲或變形時,該材料即為熱形穩。 「霄質無J係意指扭曲、卷曲或變形之發生少於材料之 15%’例如,少於10%,少於5%,少於2%或無。聚合材料 在曝露於材料之玻璃轉移點以上之温度時會經歷收縮,使 材料改變形狀及尺度。在膜材料之製造過程尹,會在材料 97108.doc 200528298 中誘發内應力而有效保持為 ^ u + 刊7十甲之殘餘應力直至其被加 熱,而使材料在一或多侗 θ σ收縮。殘餘應力型態及收縮 之Ϊ可作表示膜已被拉伸 杜。者γ取入W 向,材料之性質及/或製程條
件。§薄水&膜在張力下時,合 I 煨吒扒旦 、^4生膜因温度升高而引起 &氏核ΐ下降,造成膜變形,合 曰 > k a、、二由膜之褶痕或皺紋呈 現。提高熱印刷帶之形箱柯 — 开4f生可在印刷時減少或消除褶痕或 皺紋。 冒加熱印刷帶之熱導度也會在印料減少心肖除稽痕或 皺紋之發生。增加熱印刷帶之熱導度可讓更多熱在更短時 間内傳輸通過帶之厚度,而印刷圖像可用更少熱、更少時 間或二者。減少加熱之熱或時間之量也可減少帶中熱誘發 之變形’在印刷時減少或消除起皺。根據各種具體例,增 加之熱導度也會獲得更鮮明之圖像,因為被加熱之區域之 邊緣更乾淨,且更多熱向下通過帶而非分散於整個帶。 具有高抗皺紋形成性之熱印刷帶可高速印刷,因為敎印 刷帶之起皺是高速印刷之限制因素。”高速,,印刷,如此處 所用,係指印刷速度為4 ms/線或以T,2 ms/線或以下,或 15 ms/線或以下。 為獲得所要揚氏模量、熱形穩性及/或熱導度,熱印刷帶 之或多層可包括聚合材料及無機粒子如,例如,氧化矽、 玻璃珠、陶瓷粒、聚合粒、金屬粒(例如,Au、岣、
Pd Pt、Νι)、氧化銘、雲母、石墨、碳黑或其組合。無機 粒子可具有較聚合物高之揚氏模量、熱形穩性及/或熱導 度。將此等無機粒子加入熱印刷帶之聚合層中可提高該層 97108.doc 16 200528298 之楊氏模量、熱形穩性及/或熱導度。適用於熱印刷帶之聚 合材料可具有揚氏模量6 GPa或以下,而無機粒子可具有揚 氏模量大於6GPa’例如,大於或等祕他。適用於熱印 刷帶之聚合材料可具有熱導度為〇3 W/献或以下,而益機 粒子之熱導度可大於〇·3 w/mK,例如,大於或等於2 W/mK’大於或等於5〇 w/mK或大於或等於細為 增加熱印刷帶之揚氏模量或熱導度,可將無機粒子加至熱 印刷帶之聚合層中,其中無機粒子可具有分別較該層之聚 合材料為高之揚氏模量或熱導度。 根據各種八體例’包括無機材料之聚合物可根據各種具 體例,包括無機粒子之聚人封 口材科可在熱印刷帶染料給予體 層以下之任何層。例如,包 匕栝無钱拉子之聚合材料可在 :::體::r體中間之層、支樓體下面之層或其二 开;中:匕括無機粒子之聚合材料可形成獨立層 擠壓、璺合或與一 、 之声。包括u — 物結合而形成熱印刷帶 θ ‘、,、機粒子之聚合材料之層可在單_方向亦 方向雙軸依序或同時拉 向、或一 機粒子之聚合材料可开二’:向。根據各種具體例,包括無 之層。形成妖印刷/刷帶之支撐體或田比連支標體 聚合材料可為聚人物r 撑體之層。 j马來合物如,例如, 聚合物、熱塑性彈性濟式甘、θ…生承口物、水溶性 體或,、混合物。例如,臂入 纖維素醋如纖維素硝“材料可為 酯);聚酉旨如聚(對苯二酸乙二_ 、(酉曰酉夂乙烯 碳酸酯;聚醯胺;聚-$伞不' 一馱乙二酯);聚 一,聚缔烴;或其組合。聚合材料可 97108.doc -17- 200528298 形有孔隙或無孔隙之層。
適當聚合材料可包括熱塑性樹脂,例如,聚内酯如聚(特 戊内酯)、聚(己内酯)及類似物;自二異氰酸酯如,二異氰 酸1,5-萘酯、二異氰酸p-苯酯、二異氰酸苯酯、二異氰酸 2,4-甲苯酷、二異氰酸4,4’-二苯甲酯、二異氰酸3,3,-二甲基_ 4,4’-二苯基甲酯、二異氰酸3,3,-二甲基—4,4,-聯苯酯、二異 氰酸4,4^二苯基異亞丙酯、二異氰酸3,3,_二甲基-4,4,_二笨 酯、二異氰酸3,3’-二甲基-4,4,-二苯基甲酯、二異氰酸3,3,-二甲氧基_4,4、聯苯酯、二異氰酸聯茴香胺、二異氰酸聯甲 苯胺、二異氰酸六亞甲酯、4,4’-二異氰酸根基二苯基甲烷 及類似物與直線長鏈二醇如聚(己二酸伸丁酯)、聚(己二酸 乙二酯)、聚(己二酸1,4-丁二酯)、聚(丁二酸乙二酯)、聚(丁 二酸2,3-丁二酯)、聚醚醇及類似物;聚碳酸酯如聚(碳酸甲 烷雙(4-苯基)酯)、聚(碳酸1,1_醚雙(4-苯基)酯)、聚(碳酸二 苯基甲烷雙(4-苯基)酯)、聚(碳酸丨,1-環已烷雙(4-笨基) 酯)、聚(碳酸2,2-雙-(4-羥基苯基)丙烷)醇及類似物之反應衍 生之聚胺基曱酸酯;聚颯、聚醚酮;聚醯胺如聚(4-胺基丁 酸)、聚(六亞甲基已二醯胺)、聚(6-胺基己酸)、聚(m-伸二 甲苯基己二醯胺)、聚(P-伸二甲苯基癸二醯胺)、聚(2,2,2-三甲基六亞曱基對苯二醯胺)、聚(間伸苯基異苯二醯胺)(杜 邦公司以NomexTM出售)、聚(對伸苯基異苯二醯胺)(杜邦公 司以KevlarTM出售)及類似物;聚酯如聚(壬二酸乙二酯)、 聚(1,5-萘二酸乙二酯)、聚(2,6-萘二酸乙二酯)、聚(對苯二 酸1,4-環己烷二亞甲酯)、聚(氧苯甲酸乙二酯)(以A-TellTM 97108.doc -18- 200528298 出售)、聚(苯甲酸對-羥酯)(伊士曼公司(Kingsport, Tennessee·,USA)以Ekcm〇rM出售)、聚(對苯二酸i,心伸環亞 己基二亞甲酯)(伊士曼公司以KodelTM(順式)出售)、聚(對苯 二酸1,4-伸環亞己基二亞甲酯)(伊士曼公司以KodelTM(反式) 出售)、聚對苯二酸乙二酯、聚對苯二酸丁二酯及類似物; 聚(芳醚)如聚(2,6-二甲基-1,4-苯醚)、聚(2,6_二苯基-込‘苯 驗)及類似物;聚(伸芳基硫醚)如聚(苯硫醚)及類似物;聚 醚亞醯胺;乙烯基聚合物及其共聚物如聚醋酸乙烯酯、聚 乙細醇、聚氣乙稀、聚乙烯丁盤、聚氣亞乙稀、乙浠-醋酸 乙稀酯共聚物及類似物;聚丙烯酸類、聚丙烯酸酯及其共 聚物如聚丙烯酸乙酯、聚(丙烯酸正-丁酯)、聚甲基丙烯酸 甲酯、聚甲基丙烯酸乙酯、聚(聚甲基丙烯酸正-丁酯)、聚(聚 甲基丙浠酸正-丙酯)、聚丙烯醯胺、聚丙烯腈、聚丙烯酸、 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乙烯-乙烯基醇共聚物、丙烯腈共聚 物、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 物、甲基丙烯酸化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及類似物;聚烯烴 如聚(乙烯)低及高密度)、聚(丙烯)、氣化低密度聚(乙烯)、 聚(4-曱基-1-戊烯)、聚(乙烯)、聚(苯乙烯)及類似物;離子 鍵共聚物;聚(表氯醇);聚(胺基甲酸酯)如二醇如丙三醇、 三羥曱甲基丙烷、1,2,6-己三醇、山梨糖醇、季戊四醇、聚 醚多元醇及類似物與聚異氰酸酯如二異氰酸2,4-伸甲苯 酯、二異氰酸酯2,6-伸甲苯酯、二異氰酸4,4’二苯基甲酯、 二異氰酸1,6-伸己酯、二異氰酸4,4’-二環己基甲酯及類似物 之反應產物;聚砜如2,2-雙(4-羥基苯基)丙烷之鈉鹽之反應 97108.doc -19- 200528298 產物及4,4匕二氯基二苯基颯;呋喃樹脂如聚(呋喃”纖維素 酯塑膠如纖維素酷酸酯、纖維素醋酸酯丁酸醋、纖維素丙 酸酯及類似物;聚矽氧如聚(二甲基矽氧烷)、聚(二甲基石夕 氧烧共-苯基甲基石夕氧烧)及類似物;蛋白質塑膠;聚鱗;聚 亞醯胺;聚鹵亞乙烯;聚碳酸酯;聚苯硫醚;聚四氟乙稀; 聚縮醛;聚磺酸酯;聚酯離子鍵共聚物;上述聚合物之共 聚物及/或混合物。根據各種具體例,熱塑性樹脂可為聚酯 或自阿爾發-貝他不飽和單體或共聚物形成之聚合物。 有用熱塑性彈性體可包括,例如,溴化之丁基橡膠;氣 化之丁基橡膠;聚胺基甲酸酯彈性體;聚矽氧彈性體;乙 烯-丙烯-二烯三聚物;磺酸化之乙烯_丙烯-二烯三聚物;聚 (氣丁二烯);聚(2,3-二甲基丁二烯);聚(丁二烯_戊二烯); 氯磺酸化之聚(乙烯);聚(硫醚)彈性體;玻璃或結晶嵌段 之嵌段共聚物,例如,聚(苯乙烯)、聚(乙烯基_甲苯)、聚(第 三-丁基苯乙烯)、或聚酯;及彈性彈嵌段,例如,聚(丁二 烯)、聚(異戊間二烯)、乙稀_丙烯共聚物、乙烯_丁烯共聚 物及聚鱗醋。適當嵌段共聚物之實例為聚(苯乙烯>聚(丁二 烯)·聚(苯^烯)嵌段共聚物,SHELL化學公司製造,商標名 為Kraton 。上述聚合物之共聚物及/或混合物也可使用。 p額外適當聚合物可包括直鏈聚S旨。用於任何特定配方所 k用之特疋聚酯可視含有無機粒子之聚合物所欲物理性質 及特丨生而疋。例如,予以考慮之性質可包括抗張強度、楊 氏換里及/或熱形穩性。聚醋可為均聚醋或共聚醋或其混合 水i曰可藉有機二羧放與有機二醇縮合而製備。以下將 97108.doc 200528298 就二醇及二叛酸前驅物說明有用聚酯之例證性實例。 適當聚酯可包括芳族、環脂族或脂族醇與脂族、芳族或 環脂族二羧酸縮合而衍生之酯,且可為環脂族、脂族或芳 族聚酯。代表性環脂族、脂族或芳族聚酯可包括聚(對苯一 酸乙二酯)、聚(伸環基二亞曱基)、聚(十二烷酸乙二酯)、 聚(對苯二酸丁二酯)、聚(萘二酸乙二酯)、聚((2,7_萘二酸) 乙二酯)、聚(異苯二酸甲伸丙酯)、聚(乙醇酸)、聚(丁二酸 乙二酉旨)、聚(己二酸乙一酿)、聚(癸二酸乙二g旨)、聚(壬一 酸伸癸酯)、聚(癸二酸乙二酯)、聚(己二酯伸癸酯)、聚(癸 二酸伸癸酯)、聚(二甲基丙内酯)、聚(對-羥基丙甲酸酯)(伊 士曼化學公司以Ekon〇lTM出售)、聚(氧苯甲酸乙二酯)(以 AtellTM出售)、聚(異苯二酸乙二酯)、聚(對苯二酸伸丁酯)、 聚(對苯二酸伸己酯)、聚(對苯二酸伸癸酯)、聚(對笨二酸 1,4-環己烷二亞甲_ )(反式)、聚〇,5-萘二酸乙二酯)、聚(2,6_ 萘二酸乙二酯)、聚(對苯二酸丨,4_伸環己基二亞甲酯)(順 式,伊士曼化學公司“KodelTM出售)、及聚(對苯二酸1,4-伸環己基二亞甲_ (反式’伊士曼化學公司以K〇delTMa售)。 適當聚醋化合物可自一醇與芳族二緩酸縮合而製備。代 表性芳族二羧酸可包括’例如,對苯二酸、異苯二酸、α -苯二酸、1,3-伸萘基二緩酸、I,4-伸萘基二魏酸、伸萘 基二羧酸、2,7-伸萘基二魏酸、4,4,-二苯基二叛酸、4,4,-二苯基颯-二羧酸、I1,3-三甲基巧-羧基羧基笨 基)-idane、二苯基醚、4,4’·二緩酸及雙-Ρ(羧基—苯基)甲烷。 根據各種具體例,可使用以苯環為基之芳族魏酸’例如, 97108.doc -21 - 200528298 對苯二酸、異苯二酸及隣苯二酸。根據各種具體例,芳族 二羧酸可為對苯二酸。 根據各種具體例,適當聚酯可包括聚(對苯二酸乙二 酯)、聚(對苯二酸丁二酯)、聚(對苯二酸1,4-伸環己基二亞 甲酯)、聚(萘二酸乙二酯),及其共聚物及/或混合物。根據 各種具體例,聚酯可為(對苯二酸乙二酯)。 用於形成奈米複合物之其他適當熱塑性聚合物可由具化 學式= 之阿爾發-貝他不飽和單體聚合而形成,其 中R1及R2為相同或不同且為氰基、苯基、羧基、烷基酯、 i基、烧基、以一或多個氣基或氟基取代之烷基。此種聚 合物之實例可包括乙烯、丙烯、己烯、丁烯、辛烯、乙烯 基醇、丙烯醇、i化亞乙烯、丙烯酸之鹽、甲基丙烯酸之 鹽、四氟乙烯、氣三氟乙烯、氣乙烯、苯乙烯及其共聚物 及/或混合物。 根據各種具體例,其中聚合材料包括由阿爾發項他不飽 和單體聚合而成之熱塑性聚合物,該熱塑性聚合物可為聚 (丙烯)、聚(乙烯)、聚(苯乙烯)、其共聚物及/或混合物。根 據各種具體例,熱塑性聚合物可為聚(丙烯)聚合物或共聚 物。 用於聚合材料之適當親水性聚合物可包括美國專利案第 5,683,862、5,891,611及6,060,230號所列出之聚合物。水溶 性聚合物可包含聚環氧烷類如聚環氧乙烷、聚6,(2_乙基噁 唑啉)、聚(乙亞胺)、聚(乙烯基。比咯烷酮)、聚(乙烯基醇卜 聚(醋酸乙烯酯)、聚(磺酸苯乙烯酯)、聚(丙烯醯胺)、聚(甲 97108.doc -22- 200528298 基丙烯醯胺)、聚(N,N-二甲基丙烯醯胺)、聚(N-異丙基丙烯 醯胺)、聚糖、湖精及纖維素衍生物如羧甲基纖維素、羥乙 基纖維素及本技藝所知其他者。
適當親水性聚合物可包括親水性膠體如凝膠或凝膠接枝 聚合物。用於造圖像元件之任何己知種類之凝膠皆可使 用,例如,經鹼處理之凝膠(牛骨或皮凝膠)、經酸處理之凝 膠(猪皮或骨凝膠)、改質凝膠如美國專利案第6,077,655號 及此處所引述資料所揭示者、凝勝衍生物如部份苯二酸化 之凝膠、乙醯化之凝膠、去離子化凝膠及美國專利案第 4,855,219、5,066,572、5,248,558、5,330,885、5,910,401、 5,948,857及5,952,164號所揭示之接枝於乙烯基聚合物之凝
膠。可用於本發明之其他親水性膠體,不論單獨或與凝膠 結合,包括糊精、阿拉伯膠、玉米朊、酪朊、果膠、骨膠 原衍生物、火棉膠、填脂、木薯及白M。其他有用親水性 膠體可包括水溶性聚乙烯化合物,如聚乙稀醇、聚丙_ 胺及聚(乙烯吡咯烷酮)。 無機粒子可以任何足以獲得所欲物理性質之量加至聚 機粒子之量太低’則所欲性質上^ 進無法達成。若所加人無機粒子之量太高,貞彳熱印刷帶 變成很脆或不適合在典型處理條件 俅忏下處理。無機粒子加 聚合材料中之量可低於或等於5〇 里里/〇,例如,2至5〇 %,2至20重量%,2至12重量%或4至8 。里里%。無機敕子 量低可讓聚合主材料與無機粒子之处人 擔物;夕取人士 丄, 、口 〇 乂頒似於與不含 ❹子之…材料之方式處理。這樣即可利用相同之 97108.doc •23- 200528298 =備在類似處理條件下處理。低無機粒子含量 熱印刷帶改進之機械及熱性質而成本不致明顯增加。^ 粒子可為可膨服,俾其他藥劑,例如,有機離子或分j 插入及/或剝落無機粒子, 合材料中。 子如所欲地分散於聚 :機粒子可具有揚氏模量大於6GPa,例如,大於或等於 1人:無機粒子可具有大於聚合材料之揚氏模量,例如, :5材料之楊氏模量之二倍、三倍、四倍或四倍以上。並 機粒子之熱導度可大於〇 3 …、 w/mK + W/mK,例如,大於或等於2 ,大於或等於50 W/mK,或大於或等於 無斷可具有任何形狀,例如,不規則形、圓形、棒狀、 任何其他形狀。無機粒子可具有最短尺度為。.5 nm =上’及最長尺度達2_nm或以下。無機粒子之縱橫比 (取\與攻短尺度之比)可自1:1至4_:1,或U至觀卜 I田减材料包括具有上述—或多種性質之材料,且可 广:例如’氧切、玻璃珠、陶竟粒、聚合粒、金屬粒(例 :二,广:“,氧化紹、雲母、石墨、 5…且D %氏杈量、熱塑膠性或熱導度高於聚合 材料之任何無機材料都可適用。 根據各種具體例,無機粒子可為氧化紹,直徑5細至100 nm。氧化鋁之楊氏禮旦 子加至熱印刷”可 子也可增加印刷帶之:刷™量,_ 根據各種具體例,包括無機粒子之聚合材料可為奈米複 97108.doc -24- 200528298 合物材料。奈米複合物材料 黏合而製成之材料,“ 田次夕種材枓此合或 ~ „ ’、,、中至少一種材料之最大直徑為夺米 範圍。因為奈米複合 罝位马不水 奈米複合物材 枓中之至卜種材料如此小,故 低重,人 疋—種均質材料。在聚合材料中具相當 -°3!之無機粒子時,奈米複合物材料可賦予改進 之機械及熱性質’因而改進聚合材料之一或多種性質而不 明顯增加成本。最近’奈米複合物材料因其獨特物理性質, 已:工業界如汽車工業及包裝工業受到相當的_目。這些 r貝^括改進之熱扭曲特徵、阻擋性質及機械性質,如美 國專利案第 4,739,GG7、4,81G,734、4,894,411、5,1G2,948、 5’164’44()、5,164,460、5,248,720、5,854,326及 6,034,163號 所述奈米複合物材料在熱印刷帶中之使用先前並未有人 提過。 用於奈米複合物材料之適當無機粒子可包括在諸層中形 成且可插入膨脹劑以擴大中間層隔間,形成分離之奈米粒 子。此等無機層疊材料可包括層狀矽酸鹽,例如,膨潤黏 籲 土,包括蒙脫石、鈉蒙脫石、鎂蒙脫石及/或鈣蒙脫石,其 貫例已列出於美國專利案第4,739,〇〇7、4,81〇,734、 4,889,885、4,894,411、5,1〇2,948、5,164,440、5,164,460、 5,248,720、5,973,053及 5,578,672號中;綠脫石;貝得石; 凡庚柯伊石(volkonskoite);鋰皂石;皂石;鋅皂石;索伯 3几石(sobockite);司提芬塞石(stevensite);司恩佛不 (svinfordite),蛭石;禾樂石;馬加石(magadite);肯牙石 (kenyaite);滑石;雲母;高嶺土;及其混合物。其他適當 97108.doc -25- 200528298 無機_料可包括伊利石、混合層狀伊利石/膨潤材料如 利m (ledikite)、及伊利石與上述黏土材料之混合物。 其他適當無機層疊材料,特別可與陰離子聚合物—起使用 者’為層狀水滑石或雙氫氧化物,例如,Μ—.)心 (C03)广7H2〇,其在中間層空間具有帶正電層及可交換陰離 子。諸層幾乎不具電荷之其他層疊材料,設若彼等可插入 膨脹劑以壙大彼等中間層間I即可使用。此等層疊材料 可包括氣化物如FeCl3、Fe〇cl;硫族元素化物,如叫、 蘭2及M〇s3;氰化物,如Ni(CN)2;及氧化物,如邮办、 6 13 HTiNb05、Cr〇.5V〇.5S2、V205、經 Ag 摻雜之 V2〇5、 w0 2v2 8〇7、Cr3〇8、Mo〇3(〇H)2、v〇p〇4 2H2〇、Cap〇咖 H2〇、MnHAs04 · H20及 Ag6M〇1G〇33。 根據各種具體例,無機層疊材料可為2:1型層狀石夕酸鹽, 諸層具負電荷而中間層具有同等量之可交換陽離子以維持 整體電荷中性。例如’可使用具有陽離子交換能力為別至 300¾當量/1〇〇克之層狀石夕酸鹽。 適用於奈米複合物之膨潤黏土可為天然或合成。此一區 別會影響粒度及/或附屬雜質之含量。合成黏土在至少一尺 度車乂對應天然黏土為小,提供更小之縱橫比。合成黏土會 車乂對應天然黏土更純。合成黏土會較對應天然黏土具有更 乍粒度分佈。合成黏土在使用前不必純化或分離。適當黏 、子不_疋合成或天然,可具有長度介於10 nm與5000 nm之間,例如,介於5〇11111與2〇〇〇11111之間或介於與 1000 nm之間。若粒度太小,無機粒子不會顯著改進其所加 97108.doc -26- 200528298 入之聚合物之性質。芒私奋 右粒度太大,加有粒子之聚合物之光 子性質會受影響,例如, 透月度。站土粒子之厚度可在〇β5 腿與1〇細之間變化,或自lnm至5nm。縱橫比可為⑽, = 00.1或>1GGG:1。根據各種具體例,黏土粒子之厚度要使 付含有粒子之聚合物之透明度可維持。 無機粒子,包括層疊材料所提供者,可㈣機分子,例 如’叙離子處理。有播八工 4 虿钺刀子可插入相隣板狀層中 落無機粒子或層疊材料之各 ]及/次剝 a t 各別層。插入或剝落諸層可讓諸 層”聚合物混合而改進聚合物之—或多種性質,例如 ;強度:熱導度:及/或熱形穩性。諸層可在聚合物行聚合 取人仏,、 一水口物化合。經混合之無機粒子與 水σ物,形成奈米複合物,^ ^ ^ ^ ^ ^ ^ ^ ^ ^ ^ 加以處理。 了視如類似均勾之聚合物單位 聚合材料可包括無機粒子以外之額外成分。例如 祖可包括一或多種成核劑;填料;撞擊改良劑; !;潤滑劑;抗靜電劑;色料,如氧化鈦、氧化辞、滑:鏈 石厌酸#5或類似物;分散為丨 ,t 刀放刎如脂肪醯胺(例如,硬脂醯胺、 或脂肪酸之金屬鹽(例如, 酏恥) 染料,如群青藍或鈷硬脂酸鎮);著色劑或 邱月4料,抗减劑;勞光白 :,收劑,燃劑;组化劑;交聯劑:空化劑或其組合 ’者色劑及”色料”等詞,如此處所用係可互用: 自獨立意指染料、著色劑及色料。以上提及 且各 可如本技毓實杆去& A m成分, 貫仃者所知,以視需要決定之適當量加入。& 機粒子可藉本技藝所知任何適告 無 饮η週田方式加入聚合材料t。例 97108.doc -27- 200528298 如,無機粒子可分散於所欲聚合物之單體或低聚物中。單 體或低聚物可藉例如美國專利案第4,739,術及4,⑽,734號 所揭不類似之方法聚合。或者’無機粒子可與聚合物、低 聚物或其混合物,在聚合物、低聚物或混合物之熔點或以 上之温度下熔混。經熔混之組合物可藉例如美國專利案第 5,385,776、5,514,734或5,747,560號所揭示類似之方法剪 切0
無機粒子在聚合材料中可定向以改進熱導度。熱導無機 粒子在聚合材料中之各向同等(隨意)定向一般會增加聚合 材料之熱導度,因而增加熱印刷帶之整體熱導度。這可進 打面速印刷及/或低温印刷,@同時維持良好的圖像轉移, 因為增高之熱導度可使印刷頭之熱更快速且更有效通過熱 印刷帶至染料供給體層。熱導無機粒子在聚合材料中之各 向異等定向同樣會增加熱印刷帶之熱導度,能進行高速印 刷及/或降低印刷温度,同時維持良好圖像轉移。粒子沿聚 合材料之厚度各向異等;t向,亦即,將粒子從材料之上面 至下面對齊’也會產生更鮮明之圖像,因為更多熱對向厚 ,方向(以轉移染料)而非側面方向。熱印刷帶及纟中各層可 藉本技藝已知之任何適當方法开彡士、 田万沄形成,例如,溶劑澆鑄、擠 壓、共播壓、吹製成型、射屮 出成歪或路合。熱印刷帶整體 或其各別層可在一或多個方±a 向疋向。根據各種具體例,包 括聚合材料及無機粒子之層可在至少—個 各種具體例,包括聚合材料及無機粒子之層可藉本技蔽已 知用於聚合材料之雙減向之任何方法,在二方向,或雔 97108.doc -28 - 200528298 軸,同時或依續定向。 此處所述熱印刷帶可具有以下美國專利案之一或多個所 述之結構:6,600,505、6,309,498、6,303,228、6,303,210、 6,088,048、6,063,842、6,057,385、6,043,833、5,977,208、 5,932,643、5,908,252、5,853,255、5,698,490、5,691,379、 5,552,231、5,547,298、5,538,351、5,342,672、5,3 18,368、 5,248,652、5,240,781、5,182,252、5,158,813、5,157,413、 5,128,308、5,089,350、4,995,741、4,988,563 或 4,983,445號
或美國專利申請案第US2002/0033 875號。熱印刷帶可具有 厚度3 μιη至30 μηι,或4 μηι至20 μιη。熱印刷帶在印刷時可 實質無皺紋或褶痕,其中”實質無”意指在印刷時皺紋之發 生較不含無機粒子之熱印刷帶減少至少80%。例如,減少 85%,90%,95%或 100%。
印刷時可幫助減少褶痕或皺紋之熱印刷帶所欲之性質包 括^氏模量、厚度、熱導度及熱形穩性。具有此處所述一 或多種性質之熱印㈣可在印刷日寺減少或消除稽痕或敵 紋制因此減少或消除染料-接受體元件上對應印刷圖像中人 工製品之出現。此處所述熱印刷帶也可進行高速印刷而在 印刷時減少起皺或不起皺,且為熱形穩。 入以下實例將例證本發明之實行。彼等並^蓋本發明 =可能變化。份數及百分比皆以重量計,除非 實例I揚氏模量 本實驗中使用二種不同種類之奈米黏土粒子。l叩⑽i 97108.doc -29- 200528298 RDS及Cloisite⑧Na+係南方黏土產物公司(Southern Clay Products,Inc.)(Gonzales,TX,USA)所供應。Laponite®RDS係細 白粉之合成卸皂石。Cloisite Na+為綠黃色粉末狀之經純化 天然碟狀矽酸鹽。彼等之一些性質列於表1。縱橫比,L/t, 係定義為黏土粒子之最大尺度與最小尺度之比。 表1 黏土種類 縱橫比,L/t 表面積,m2/g Laponite RDS 20-30 370 Cloisite Na+ 200 750 使用型4、級30之非去離子凝膠。凝膠之密度為1.34 g/cm3。 揚氏模量為3.19 GPa。 在50°C水浴中利用高剪切裝置製備固體黏土與凝膠之含 水混合物。利用40密爾間隙之塗覆刀,將混合物塗覆在乾 淨聚(對苯二酸乙二酯)(PET)支撑體上。將塗層急冷,然後 放置於周圍條件中乾燥至少二天。自(PET)支撑體上剝下約 1密爾之自立膜,並貯存於標準50% RH、21°C環境中以供 進一步測試。利用以上程序,製備以下樣本:樣本1 -純凝 膠;樣本2-Cloisite-凝膠複合物;樣本3-Laponite-凝膠複合 物。製備每種黏土之各種不同含量範圍,詳如下。 在50%RH及23°C標準環境中,對凝膠及具5%Cloisite含 量之Cloisite-凝膠複合物之樣本,根據試驗程序ASTM D 882-80a進行抗張強度試驗。抗張試驗係利用經由Testwork 版4.5軟體運作之Sintech 2以伊士郎框架及載荷傳感器進 行。使用50 lbs之載荷傳感器及一對一平面及一點面之夾 具。樣本大小為6.3 5 mm寬及63.5 mm計量長度。十字頭速 97108.doc -30- 200528298 度設定為l〇%應變/分。每一樣本試驗5個試樣,並記錄平均 值及標準差。測得變異係數,模量為5%,抗張強度為12% 及斷裂伸長率為1 5 %,這些數字包括材料及測量之變異二 者。實驗顯示低含量之Cloisite™(樣本2)在機械強度上較單 獨凝膠(樣本1)有更好之改進。圖4顯示樣本丨及樣本2之應力 -應變曲線。如圖4所示,在5% CloisiteTM含量下相較於單獨 凝膠’揚氏模量(曲線之斜度)增加75%,而抗張強度(試驗 期間的最大應力)增加25%。 研究樣本2及3含不同黏土量(〇_25%)之揚氏模量之變 化。測定每一樣本之標準化模量,即經樣本丨凝膠標準化之 樣本2或樣本3之揚氏模量之值。圖5顯示標準化之揚氏模量 隨黏土含量增加而遞增。圖5也顯示無機粒子之縱橫比對組 合物之性質之影響。Lap〇niteTM之縱橫比之大小較 CloisiteTM為低(見表丨)。Lap〇niteTM引起之揚氏模量變化, 在單獨凝膠比Cloisite更小,如圖5所示。因此,具較高縱 橫比之粒子之使用,較具較低縱橫比之粒子之使用,預期 可更大幅增加材料之揚氏模量。
圖6比較在高温下,1〇%及5〇% cl〇isite含量之樣本2與凝 膠(樣本1)之揚氏模量。圖6顯示,樣本2在高温下維持較凝 膠為高之揚氏模量。如圖6所示,含無機粒子之樣本與對照 (凝膠)比較,在20。(:至2〇〇。(:温度範圍内,顯示揚氏模量至 >、、加10 /()。數據係在Rheometric DMA熱分析儀進行之動 力機械熱分析(DMTA)所得。切取每一樣本之5mm長條,並 放進具固定應變0·02〇/。之張力夾具中。模量(E,)係在頻率W 97108.doc 200528298
Hz下測量,而温度由室溫上升至2赃。
以上貫例證明聚人私士 A σ物_包含無機粒子所達成之揚氏模量 及抗張強度之增加。福# 旦 , 杨氏松ΐ之增加甚至在高温下都維 持。具更南縱橫比之益機 …、钺粒子之使用可更進一步增加包括 無機粒子之聚合材料之揚氏模量。 實例2-熱形穩性 母體配料係以額外量之聚 轉動雙螺旋調合器中稀釋 其有些經額外處理形成膜 本貫例所用奈米複合物材料係犯繼。丨供應之商用膨潤 石黏土·聚丙稀母體配料C 3l ps。母體配料⑶μ係為以 膨脹劑及相容劑官能化之膨潤石黏土與聚㈣^合物。 丙烯或聚(對苯二酸乙二酯)在共 ’以形成各種奈米複合物材料, 如下: 樣本4-聚丙烯,播壓; 樣本5-含1〇重量%C32ps之聚丙烯,擠壓,· 樣本6-聚丙烯,擠壓並雙軸拉伸四次; 樣本7-含1G重4%C.32PS之聚丙稀,擠壓並雙軸拉伸四 次; 樣本8-聚(對苯二酸乙二酯),擠壓並雙軸拉伸四次;及 樣本9-含4重量% C.32 PS之聚(對笨二酸乙二酯),擠壓並 雙軸拉伸四次。 將以上製備及處理之樣本膜4-9切成161 mmx25 4爪爪之 長條,並在每13 mm標記以幫助測定加熱所引起之任何尺度 變化。將爐預加熱至15(TC。將切得樣本放入爐内2分鐘^ 不含無機粒子之樣本收縮、卷曲及/或至少部份變不透明。 97108.doc -32- 200528298 含無機粒子之樣本則保留其原來尺度及顏色。如此處所 述,添加無機粒子相較於對照樣本在加熱時可減少聚合材 料之縱向收縮及/或橫向收縮之發生至少1〇%。例如::一 方向之收縮率可減少至少25%,至少3〇%,至少,至少 60°/。,至少75°/。或以上至達1〇〇%之量。
匹張力下及温度上升之尺度變化試驗係利用樣本U切 成6.35mmx49mm計量長度之長條進行。將樣本一端夾住, 並將另一端以產生0.00689 GPa張力負荷之重量拉伸。負荷 之大小與以本技藝所知方法及裝置印刷時施加於熱印刷帶 上之普通匹張力負荷—致。將爐加熱至各餘度,至達及 包括121 C。將受張力負荷之樣本放入爐中在特定温度下放 置1分鐘,並在爐中在指定温度下丨分鐘後,測量樣本之伸 長率。根據計量長度及伸長率計算應變。樣本4及5之結果 顯不於圖7。如圖7所示’添加無機粒子可明顯減低供給體帶 之變形(伸長或應變),既使在高温下。例如,在121。〇下,樣 本4之聚丙烯膜之應變為9%,而樣本5之含無機粒子之 聚丙烯膜之應變為6%。這是應變減少3〇%。樣本6及7,及 樣本8及9看到類似結果。本實例證明添加無機粒子至聚合 材料中,可減少聚合材料在高温下之應變或伸長之量至少 10%,例如,至少20%,至少3〇%或以上。 樣本之熱形穩性係以設計成可模仿印刷時熱印刷帶之加 熱狀況之方式測試。將金屬塊置於爐中一段足以使金屬塊 達到160 C之時間。將經加熱之金屬塊置於樣本之上,施加 0.0008 GPa之壓力,並沿樣本表面在2秒内移動6〇 mm。不 97108.doc -33- 200528298 含無機粒子之樣本在試驗中產生明顯的皺紋,而含無機粒 子之樣本則保持平坦。在上述試驗進行後,將樣本9自室温 加熱至200 C,且其保持平坦且半透明。 如這些實例所示,添加無機粒子可增加聚合材料之熱形 穩性:故在印刷時承受高温日夺,帶仍維持其形狀及尺度而 無顯著扭曲。不願受理論所約束,咸信無機粒子之熱性質 可至少部份賦予其所加入之聚合材料。無機粒子之添加至 聚合材料可明顯降低聚合材料之縱向伸長(應變)、縱向收 縮、橫向收縮、及/或揚氏模量。聚合材料受影響之性質可 防止印刷時温度上升所產生之聚合材料之扭曲,因而減少 印刷時皺紋及褶痕之發生。 實例3-熱導度 熱導度之變化係藉測量材料之熱擴散率而測定。敎 率與熱導度有關’且定義為材料之熱導度除以此熱與二 之積。熱擴散率係熱傳輸之重要性質。使用標準試驗二 所訂閃蒸方法測^廣大範圍材料之熱擴散率。 根據AS™E1461-92所訂閃蒸方法,利用H〇lometnx gFlash測量如實例2所製備樣本4及 成圓盤狀,直徑3mm,厚度〇 795…、擴政率。樣本製備 .616χ1〇, 2/ · UQ·795 mm。樣本4之熱擴散率 ^加…,而樣本5之擴散率為82ΐ6χΐ〇_8 :10重量%之無機粒子使材料之熱擴散率增加了約33%。’、、 實例4-揚氏模量對皺紋形成之影響 0 皺紋是温度及/或應力變化之結 應力使献Η卩#j n ¥ _ # Λ Μ 9造成局部壓縮 方向局部弯曲。如本申請書各處所 97l08.doc -34- 200528298 討論,臨界扭曲負荷(Pc)係與具有一定長度及寬度之樣本之 彎曲剛度(D)成正比。彎曲剛度係揚氏模量之一次函數,及 樣本厚度之二次函數。 如下製備樣本及測定標準化之抗皺紋性。利用凝膠及南 方黏土產物公司(Gonzales,TX,USA)之 CloisiteTM Na+,以 表2所示量及厚度製備樣本。利用ASTM D 882-80a在50〇/〇 RH及23°C之標準環境中藉抗張強度試驗測量每一樣本之 揚氏模量,如表2所示。在不含無機粒子之比較實例時,測 定樣本可保持而不扭曲之最大壓縮應力並表示為。 利用此-數子作為表2中其他樣本之標準化因數。就每一樣 ,而言’表2中之標準化抗皺紋性’ R,係定義為樣本可忍 文而不扭曲之最大壓縮應力除以C7critica丨。 :=示,標準化抗皺紋性,R,大於i,顯示較不含 …機粒子之比較樣本改進。樣本d較其他樣
Pm。然而,樣本4之 子又為5 所示㈣里仍季乂比較樣本南’如R值為1.45 ‘'、、不抗皺紋性較比較樣本改進45%。 表2
之-或多種性f,例如,揚氏Γθ:5材料會影響材料 知氏拉!、熱導度或熱形穩性。
如以上|例所示,添加 二P 97108.doc 200528298 與不含無機粒子之聚合材料相比,以無機粒子形成之聚人 材料之厚度可降低而保留相同性質之一或多種。這些心 可操控,以提供-種在併入熱印刷帶時可提供在印刷^ 少起皺或不起皺之熱印刷帶之聚合材料。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係熱印刷帶之俯視圖; 圖2係印刷系统之概略圖; 圖3係起皺熱印刷帶之俯視圖; 圖4描繪本發明具體例與凝膠之應力對應變曲線; 圖5描繪凝膠中揚氏模量對各種無機粒子之重量%之變 化; 圖6描#會是膠中揚氏禮^旦番}々去 w八犋里對各種無機粒子之温度之變 化;及 圖7描繪含及不含無機粒子之聚丙烯之應變對温度。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熱印刷帶 2 黃色區塊 3 紫紅色區塊 4 青色區塊 5a 加熱之染料轉移區 5b 緊接著之染料轉移區 6 邊緣區域 7 邊緣區域 10 帶供應 97108.doc -36 - 200528298 12 接受體 49 印刷頭 51 平台輥 54 卷筒(捲帶機制) 62 皺紋 64 過渡區域 65 後過渡區域 68 前面部份 97108.doc -37

Claims (1)

  1. 200528298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熱印刷之方法,其包含: 形成包含染料供給體層、支撑體、及聚合層之熱印刷 帶,其中聚合層包含聚合材料及至少-種無機粒子; 形成包含染料接受層及支撑體之接受體; 將熱印刷帶之染料供給體層田比連接受體之染料接受層 放置;及 將圖像印刷在接受體上, 其中帶在印刷時保持實質無皺紋。 2·如请求項!之方法,其中無機粒子具揚氏模量大於6⑽。 3 ·如明求項1之方法,其中聚合層為支撑體。 4· 士明求項丨之方法,其中聚合層係在支撑體與染料供給體 層中間。 月长項1之方法,其中聚合層係在支撑體相對於染料供 給體之另一側上。 6· ^睛求項!之方法’其中無機粒子係氧化石夕、玻璃珠、聚 口粒子、氧化鋁、雲母、石墨、碳黑、陶瓷粒子或其組 合。 7.如凊求項1之方法,其中聚合層係奈米複合物。 8 · 士明求項1之方法,其中聚合層係經擦壓塗覆。 9· 士明求項i之方法,其中皺紋之發生減少或以上。 97l08.doc 1 〇 · 士明求項1之方法,其中熱印刷之線速度為4 ms或以下。 月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帶較不含無機粒子之帶在縱向 伸長率上少至少10%。 200528298 12. 13. 14. 如睛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帶較不含無機粒子之帶在縱向 收^率、横向收縮率或二者上少至少10%。 一種熱印刷之方法,其包含·· /成包έ染料供給體層及奈米複合物支撑體之熱印刷 ^ 其中奈米複合物支撑體包含聚合材料及至少一綠* 米級無機粒子; 種奈 形成包含染料接受層及支撑體之接受體; 字…、卩刷Τ之染料供給體層进連接受體之染料接受; 放置;及 3 將圖像印刷在接受體上, 其中帶在印刷時保持實質無皺紋。 種在印刷時減少皺紋之方法,其包含: 形成包含染料供給體、支撑體及包含聚合材料及至少 一種無機粒子之聚合層之印刷帶; 形成包合染料接受層及支撑體之接受體; 將…、印刷V之染料供給體層毗連接受體之染料接受層 放置;及 g 將圖像印刷在接受體上, 其中,皺紋之發生減少95%或以上 15. 16. 17. 如請求項14之方法, 如請求項14之方法, 聚合粒子、氧化鋁、 組合。 其中聚合層係支撑體。 其中無機粒子係氧化矽、玻璃珠、 雲母、石墨、碳黑、陶瓷粒子或其 如請求項14之方法 其中聚合層係奈米複合物。 97108.doc 200528298 18. 19. 20. 21. 22. 23. 24. 如請求項14之方法, 如請求項14之方法, 或以上。 其中聚合層係經播壓塗覆。 其中無機粒子具有揚氏模量為6 Gpa 如明求項14之方法,其中聚合層係在支撑體與染料供給 體層中間。 ° 如請求項14之方法,其中聚合層係在支撑體相對於染料 供給體層之另^一側上。 / ' " 如請求項14之方法,其中印刷之線速度為4邮或以下。 如請求項14之方法,其中熱印刷帶之縱向伸長率較不含 無機粒子之帶少至少1 0〇/〇。 女明求項14之方法,其中熱印刷帶之縱向收縮率率、松 向收縮率或二者較不含無機粒子之帶少至少丨〇〇/。。 97108.doc
TW093139931A 2003-12-23 2004-12-22 Method of thermal printing TW200528298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0/745,195 US7113197B2 (en) 2003-12-23 2003-12-23 Method of thermal printing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528298A true TW200528298A (en) 2005-09-01

Family

ID=346790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3139931A TW200528298A (en) 2003-12-23 2004-12-22 Method of thermal printing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113197B2 (zh)
JP (1) JP2007518596A (zh)
TW (1) TW200528298A (zh)
WO (1) WO200506595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11364B1 (en) * 2005-10-21 2007-05-01 Eastman Kodak Company Thermally conducive material and use in high-speed printing
US8081201B2 (en) 2006-08-31 2011-12-20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Thermal transfer printer
US11084311B2 (en) * 2008-02-29 2021-08-10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Receiver material having a polymer with nano-composite filler material
GB2458262B (en) 2008-02-29 2012-11-07 Illinois Tool Works Improvements in thermal transfer printing
CN108674040B (zh) * 2018-07-27 2024-03-22 金乔炜煜(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色带及打印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41830A (en) 1982-11-11 1985-09-1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Dye transfer sheets for heat-sensitive recording
JPS621584A (ja) 1985-06-28 1987-01-07 Nitto Electric Ind Co Ltd 感熱転写記録インクシ−ト
JPS6239292A (ja) 1985-08-16 1987-02-20 Canon Inc 感熱転写材
US4621271A (en) 1985-09-23 1986-11-04 Eastman Kodak Compan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thermal printer apparatus
US4740496A (en) 1985-12-24 1988-04-26 Eastman Kodak Company Release agent for thermal dye transfer
JPS63218218A (ja) 1987-03-04 1988-09-12 Nippon Denso Co Ltd オイルフイルタ
JP2911517B2 (ja) 1989-02-15 1999-06-23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熱転写シート
JPH0524368A (ja) 1991-07-19 1993-02-02 Victor Co Of Japan Ltd 熱転写記録用インクリボン
JPH08104064A (ja) 1994-10-05 1996-04-23 Diafoil Co Ltd 昇華型感熱転写用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US5763358A (en) 1997-01-31 1998-06-09 Eastman Kodak Company Release agents for dye-donor element used in thermal dye transfer
JP3744634B2 (ja) 1997-02-17 2006-02-15 株式会社カネカ ポリイミド樹脂フィルム
JPH1124368A (ja) 1997-07-07 1999-01-29 Toshib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US6280020B1 (en) 1997-09-04 2001-08-2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jet head and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JPH11208079A (ja) 1997-10-16 1999-08-03 Eastman Kodak Co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用染料供給装置
US6303228B1 (en) 1998-07-24 2001-10-16 Teijin Limited Thermal transfer ribbon and base film thereof
US6610387B1 (en) 2000-04-19 2003-08-26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Thermal transfer film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US6475696B2 (en) 2000-12-28 2002-11-05 Eastman Kodak Company Imaging elements with nanocomposite containing support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7518596A (ja) 2007-07-12
US7113197B2 (en) 2006-09-26
WO2005065959A1 (en) 2005-07-21
US20050134656A1 (en) 2005-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S61283595A (ja) 被熱転写シ−ト
TWI325826B (en) Biaxially oriented laminated polyester film for transfer applications
JP2015193251A (ja) 熱転写受像シート用支持体および熱転写受像シートならびに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JP2007098926A (ja) 熱転写受像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0528298A (en) Method of thermal printing
JP2004284113A (ja) 熱転写シート
US7226890B2 (en) Thermal printing ribbon
JP3830985B2 (ja) 保護層転写フィルム及び印画物
EP3527371B1 (en) Transfer sheet
JP4113899B2 (ja) 保護層転写フィルム、及び印画物
KR100730525B1 (ko) 감열전사 기록매체용 적층 베이스 필름
JPS637971A (ja) 被熱転写シ−ト
EP4023456A1 (en) Thermal transfer sheet, intermediate transfer medium, and printed object manufacturing method
JP2000071619A (ja) 保護層転写シートおよび印画物
JP2002127621A (ja) 積層フィルム
EP1837192B1 (en) Thermal transfer image-receiving sheet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JPH09202058A (ja) 熱転写シート
JPS63315293A (ja) 熱転写記録用画像受容シ−ト
EP4151424A1 (en) Heat transfer sheet, and combination of said heat transfer sheet and intermediate transfer medium
JP2986722B2 (ja) 熱転写シート
JP3089778B2 (ja) 染料熱転写受像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2002127620A (ja) 積層フィルム
JP2000052668A (ja) 熱転写記録方法及びこれに用いる受像シート
JPH06115272A (ja) 熱転写受像シート
JP5757400B2 (ja) 昇華転写用熱転写受像シー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