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525755A - Memory cell with a vertical transistor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 Google Patents

Memory cell with a vertical transistor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525755A
TW200525755A TW093102111A TW93102111A TW200525755A TW 200525755 A TW200525755 A TW 200525755A TW 093102111 A TW093102111 A TW 093102111A TW 93102111 A TW93102111 A TW 93102111A TW 200525755 A TW200525755 A TW 20052575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region
collar
deep trench
insulating lay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31021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229940B (en
Inventor
Shian-Jyh Lin
Yu-Sheng Hsu
Original Assignee
Nanya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ya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Nanya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to TW0931021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229940B/zh
Priority to US10/845,909 priority patent/US20050167721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299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29940B/zh
Publication of TW2005257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525755A/zh
Priority to US11/692,163 priority patent/US20070187752A1/en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6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6007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 H01L29/66075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of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group 14 or group 13/15 materials
    • H01L29/66083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of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group 14 or group 13/15 materials the devices being controllable only by variation of the electric current supplied or the electric potential applied, to one or more of the electrodes carrying the current to be rectified, amplified, oscillated or switched, e.g. two-terminal devices
    • H01L29/66181Conductor-insulator-semiconductor capacitors, e.g. trench capacito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12/00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DRAM] devices
    • H10B12/01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10B12/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for one transistor one-capacitor [1T-1C] memory cells
    • H10B12/03Making the capacitor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H10B12/038Making the capacitor or connections thereto the capacitor being in a trench in the substrate
    • H10B12/0385Making a connection between the transistor and the capacitor, e.g. buried strap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12/00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DRAM] devices
    • H10B12/30DRAM devices comprising one-transistor - one-capacitor [1T-1C] memory cells
    • H10B12/39DRAM devices comprising one-transistor - one-capacitor [1T-1C] memory cells the capacitor and the transistor being in a same trench
    • H10B12/395DRAM devices comprising one-transistor - one-capacitor [1T-1C] memory cells the capacitor and the transistor being in a same trench the transistor being vertic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emiconductor Memories (AREA)

Description

200525755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結合垂直電晶體與深渠溝電容器之 記憶體裝置的技術,特別是有關於一種於深渠溝内製作垂 直電晶體的技術,可於深渠溝之一單侧壁上提供一埋入帶 擴散區域或一通道區域。 【先前技術】 積體電路的發展技術日新月異,其發展趨勢往功能強 大、尺寸縮小與速度加快的方向前進,而動態隨機存取記 憶體(DRAM)的製造技術亦是如此,尤其是其記憶容量的增 加更是最重要的關鍵。現今大多數的DRAM單元是由一個電 晶體與一個電容器所構成,在元件積集度要求越來越高的 情況下,必須縮小記憶單元與電晶體的尺寸以達到高記憶 容量、咼處理速度的要求。然而,傳統平板電容的設計方 式’會占據太多晶片表面的面積而無法符合上述需求。利 用立體化的製程技術,可以大量地減少電晶體與電容器於 半導體基底上所佔佈之面積,因此立體化技術開始被運用 於DRAM的製程上,例如垂直型電晶體(verticai transistor)與珠渠溝型電容器(deep trench capacitor )’可以取代傳統平板式電晶體,以減少佔佈面積並滿足 高度積集化的需求。但是,隨著電晶體尺寸的縮小,作為 電晶體没極並且作為垂直電晶體與深渠溝電容器之間電性 連接的埋入帶擴散區域(Buried Strap out-diffusion), 其重疊現象(稱為BS Merge)及漏電流的問題變得更為嚴
200525755 五、發明說明(2) 重 ° 請參閱第1圖,其顯示習知垂直電晶體與深渠、莫、& 器之埋入帶擴散區域的剖面不意圖。一 p型半導體、 " 1〇内製作有一深渠溝DT ’而深渠溝DT之下方區域係ϋ底 為一深渠溝電容器12 ’其中一 η+型擴散區14是用來作^乍= 渠溝電容器1 2的下電極板’ 一氮化矽襯層丨6是用來作為= 渠溝電容器1 2的介電層,以及一 η+型摻雜之第_ 曰二^ 1 8是用來作為深渠溝電容器丨2的上電極板。 完成上述之深渠溝電容器12之後,先於深渠溝DT之中 間區域的内側壁上製作一領型氧化(c〇1 lar 〇xide)層2〇, 再於領型氧化層20的開口内填滿一n+型摻雜之第二^晶矽 層22,而後於第二多晶矽層22上覆蓋一第三多晶矽層=以 及一頂端絕緣氧化層28。此外,藉由熱擴散方式,第二多 晶矽層22内的n+型摻雜離子可經由無摻雜離子之第三多晶 矽層24而擴散至矽基底丨〇中,進而形成一埋入帶擴散 (buried strap out-diffusi〇n)區域26,因此第三多晶矽 層24也稱為一埋入帶(buried strap) 24。 。凡成上述埋入帶擴散區域26之後,先於深渠溝DT之上 方區域的内側壁上形成—閘極絕緣層3 〇,然後於閘極絕緣 】3〇 :開口内填滿一第四多晶矽層32,用來當作一閘極 層。後續可於深渠溝DT頂部區域的石夕基底1〇内形成一源極
五、發明說明(3) 擴散區域,如此便可提供一垂直通道。 由上述可知,埋入帶擴散區域26是用作為垂 之一汲極擴散區域,並且作為垂直電晶體與深 1 2之一電性連接區域。但是,為了確保垂直電晶 溝電容器1 2之間達到良好的電性連接,埋入帶擴锻 f須高於頂端絕緣氧化層28的厚度,則在製程控: 咼熱擴散溫度以及第二多晶矽層2 2中的摻雜離子濃 這卻易增大埋入帶擴散區域2 6,並導致兩相鄰深渠 埋入帶擴散區域26的重疊現象,進而引起半導體記 之漏電流以及短路等問題。 °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目前已經發展多種與埋入 區域26相關的製程,用以縮小埋入帶擴散區域26的 但是礙於製程過於複雜且熱擴散機制不易控制,尤 尺寸設計縮小至〇· 11 #m以下的半導體記憶I單元而i 然無法有效改善埋入帶擴散區域2 6的重疊現象。 【發明内容】 有鑑於此,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垂直電 圮憶體裝置,於深渠溝之兩側壁上製作不同厚度之 緣層以達成兩種臨界電壓,則深渠溝之一側^ $ 一 臨界電壓以執行常態的電晶體功能,僅使深^溝之 上產生一有效的埋入帶擴散區域。 卞 電晶體 電容器 與深渠 區域2 6 上需提 度,但 溝DT之 憶單元 帶擴散 範圍, 其對於 「,仍 晶體之 閘極絕 正常的 單側壁
200525755 五、發明說明(4) 韓费直電晶體之記憶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赛,且該深渠溝包含 裝置。一半導體矽基底包含有,深f威。一第一絕緣層係 有一第一側壁區域以及一第二側璧该^ >絕緣層係形成於 形成於該第一側壁區域之表面上,〆絕緣層之厚度大於該 3第一^則壁區域之表面上,且遠第 於该深渠溝之該第一 第二絕緣層之厚度。一閘極層係形成谈入帶擴散區域係形 絕緣層與該第二絕緣層之開口内。〆 近於該第二絕緣層 成於言兹第一 ^則壁區域之石夕基底内 ,《9-糾 ΐ雷側壁區域具有—正常的臨界電壓可執行該垂 2 古且該第一側壁區域具有-較大的臨界電壓 而無法啟動垂直電晶體功能。 之下方區域。該第—絕緣層之厚度大於該第二絕緣層之厚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於 裝置,於深渠溝之一側壁上 保留另一側壁之領型介電層 形成一埋入帶擴散區域,進 提供一種垂直電晶體之記憶體 進行領型介電層之蝕刻製程以 ’則可於深渠溝之一單側壁上 而提供一單側壁的通道區域。 穿置提供一種垂直電晶體之記憶 mr:含有一深渠•,且該深渠溝包含 層係形成於該第一側壁區域之表面上: 係形成於該第二側壁區域之表面上。—導電層係形成=
0548-10049twf(nl) ; 91349c&92001&92003 ; Cherry.ptd 第9頁 200525755 五、發明說明(5) ,其中該導 一領型介電 完全被該第 電層之表 形成於該第 於該頂端絕 絕緣層’係 該第二領型 第一領型介電層與 電厣之之鄰折於# 弟一領型介電層之開口内 層覆蓋,且該導電; ς二域未元全被該第 二領型介電層覆】層=:=二側壁區域 面。一埋人帶# 頂為纟巴緣層係覆蓋該導 -側壁區域之矽基底内一二:電層’且 緣層上方之該第 1 、、、巴、味層係形成 万之茨弟一側壁區域的表面μ 垃 形成於該頂端絕緣層上方之誃 上,一苐一 介電層的表面上。一 7弟—側壁區域之 二絕緣層之開π内。τ °層係形成於該第一絕 【實施方式】 為了讓本發明之上述复 明顯易懂,下文特兴於二二,、他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 細說明如下: j 並配合所附圖示,作詳 第一實施例 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垂直雷曰 一深渠溝式的DRAM單元,其特/日日體的記憶裝置係應用於 作不同厚度之閘極絕緣層^達=為於深渠溝之兩側壁上製 中··深渠溝之一側具有I正常$兩種臨界電壓(Vt),其 的電晶體功能;深渠溝之另—勺臨界電壓,則可執行常態 則不易啟動電晶體功能。如此^具有一較大的臨界電壓, 壁上產生一有效的埋入帶擴散區$ ’僅使深渠溝之一單側 埋入帶擴散區域的重疊現# ,、或,可有效防止兩相鄰之 ^ ’以確保半導體記憶產品之電
0548-10049twf(nl) ; 91349&92001&92003 ; Cheiry.ptd 第10頁 200525755 五、發明說明(6) 性表現,適用於尺十0 · 1 1 V 111或更小尺寸的半導體記憶單 元。 以下係配合第2A〜2G圖詳細說明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 垂直電晶體的製造方法。 首先,如第2A圖所不’提供一半導體矽基底40,其内 部已經完成一深渠溝電容器4 2之製作,包含有一下電極板 44、一電容介電層46以及一上電極板48。深渠溝電容器42 之製作方法如下所述。以一p型半導體矽基底40為例,藉 由一塾層4 1之圖案以及反應性離子餘刻(R I E )方法,可於 矽基底40内形成一深渠溝1^。墊層41之較佳者為一氮化矽 層以及一氧化矽層之堆疊結構。以下為了方便說明,係將 深渠溝DT之側壁定義為一第一側壁區域Dl\以及一第二側壁 區域DT2。而後,進行一重度摻雜氧化物之沉積製程,例 如:砷玻璃(ASG ),以及執行一高溫短時間的退火製程, 可使n+型離子擴散至深渠溝DT下方區域的矽基底4〇中而形 成一n+型擴散區44,用來作為電容器之下電極板44。然 後,於深渠溝DT之内側壁與底部形成一介電層4 6,較佳者 為一氮化矽層、一氧化矽-氮化矽(oxide-nitride,簡稱 ON)的登層結構、或疋氧化妙-鼠化碎__氧化碎(〇xide -nitride-oxide,簡稱0N0)的疊層結構。接著於深渠溝dt 内填滿一 η+型摻雜之第一多晶石夕層4 8,並將第一多晶矽層 4 8回姓刻至一預定深度。而後,去除第一多晶矽層4 8區域
0548-10049twf(nl) ; 91349&92001&92003 ; Cheny.ptd 第11頁 200525755 五、發明說明(7) 以外之介電層4 6 〇如士卜—十 „ , 來為電容器之上電極板二來而”之第一多晶矽層48係用 一少曰访盛w 枝板48,而夹設於n+型擴散區44以及第 電:。θ《間的介電層46則是用作為電容器之電容介 然後,如第2Β圖 於深渠溝DT之第一側 成一領型介電層5 0, 介電層製程之較佳者 側壁上長成一犧牲氧 製作之埋入帶外擴散 CVD或其他沉積方式, 矽層,再以非等向性 之氧化矽層。較佳者 400 〜100 Α。 所示,進行一領型介電層製程,分別 壁區域DT!以及第二側壁區域上形 且暴路苐一多晶石夕層48之頂面。領型 為’利用氧化方法於深渠溝DT之暴露 化石夕層,可確保n+型擴散區44與後續 區域之間的絕緣效果。接著,利用、 於犧牲氧化矽層表面上沉積一氧化 乾飯刻方式去除第一多晶矽層48頂部 為’領型介電層50之厚度約為 後績,如第2C圖所示,於深渠溝DT内沉積一n+型 之第二多晶矽層52,並對第二多晶矽層52之表面進行化t 機械研磨(CMP)製程,而後回蝕刻第二多晶矽層52至一予 疋/未度。爾後,利用濕蝕刻方式去除部份之領型介電層 50,直至第二多晶石夕層52的頂部凸出於領型介電層5〇 部。 幾 以及 接著,如第2D圖所示,於第二多晶矽層52之表面 0548-10049twf(nl) ; 91349&92001&92003 ; Cheiiy.ptd 第12頁 200525755 五、發明說明(8) 第一、第二側壁區域DL、DA之表面上形成一埋入册八 層56,例如:一氮化矽襯層。然後,進行沉積以及 製程,以於深渠溝DT内填入一預定高度之第三多晶:蝕刻 5 8。後續,利用利用沉積以及回蝕刻方法,於第』广f 層58之表面上形成一頂端絕緣層6〇,較佳者為使曰T 電漿(HDP)沉積方法所形成之一氧化矽層。接著,回在度 擴散方式,第二多晶矽層5 2内的η+型摻雜離子可叙^ ’二 雜離子之第三多晶矽層58而擴散至矽基底4〇中,;可二^ 於深渠溝DT之第-、第二側壁區域DTi 、了刀/ 擴散區域62I、6211。埋入帶擴散區域62ί、62π是用入\ 晶體之汲極擴散區域,並且提供垂直電晶體盘深 渠溝電容器4 2之電性連接。 心/、/衣 然後’如第2 Ε圖所示,提供一沪萜# D 丁之第二侧壁區域DT ,日1、 層 覆盍深渠溝 2 且恭路深渠溝DT之第一側壁區扒 DT\。遮蔽層64之較佳者為一雔 、丄 域 ^ ^ ^ 又層(bi-layer )光阻塗佈 材,其後進行曝光製程以使氺 土怖 遮蔽層64作為一硬罩幕居^ “材硬化。而後,利用 佈植製程66,以破壞ΙΪ:二一側壁區酬進行-離子 助於後續製作之較厚的' :;區域叫的表面鍵結結構’有 者,利用氟⑴子佈植製程66之較佳 angle)植入的方式。乍為離子源並進行傾角角度(t i i t 接下來,如第2F圖所 不 利用傳統方法將光阻去除 200525755
五、發明說明(9) 再利用熱氧化方法於深準、、蕃 馀一 第一絕緣層681,並於深、竿 二壁區域DTl上形成— -第二絕緣層6811,^壁區域叫上形成 #。第一、第- @ 用作為一垂直電晶體之閘極絕緣 i。、68Π之較佳者為一氧化石夕 1 μ έΐ μ ^ 子佈植製程6 6破壞第一側壁區域Dl^的表 面鍵—構’因此第—絕緣層68 j的厚會 州π的々厚度w2,較佳者為厚度【的範圍為i〇〇a〜2〇〇a、: 尽度W2的範圍為20A〜7〇A。 最後’如第2G圖所示,進行沉積、CMp以及回蝕刻製 程,可於深渠溝DT内填滿_第四多曰曰曰石夕層7〇,是用來作為 一垂直電晶體之閘極70。後續可於深渠溝肘之側壁頂部表 面進行一源極擴散區域72之製程’便大致完成垂直電晶體 製程。 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特徵為,第一絕緣層6 8 {的厚度& 大於第二絕緣層6 8 I I的厚度'。相較之下,對於第一側壁 區域DT\之垂直電晶體而言,其閘極絕緣層較厚故具有較大 的臨界電壓(Vt)值;對於第二側壁區域π?之垂直電晶體而 § ’其閘極絕緣層較薄故具有較小的臨界電壓(v t)值。因 此’於外加電壓之後的電流僅通過較薄的第二絕緣層β 8工工 ,以開啟第二側壁區域DA的垂直電晶體,而無法開啟第一 側壁區域DT!之垂直電晶體。如此一來,僅使第二侧壁區域 DA之第二埋入帶擴散區域6 2 I I成為有效的汲極擴散區域
0548-10049twf(nl) ; 91349&92001&92003 ; Cheny.ptd 第14頁 200525755 五、發明說明(ίο) " --- 並僅使第二侧壁區域DT2提供一正常的臨界電壓以執行常態 的電晶體功能。 除此之外,第2E圖所述之步驟,可參閱第3圖所示之 遮敝層6—4與珠渠溝DT之佈局平面圖。依據深渠溝DT之排列 方式,每一條遮蔽層64可以同時覆蓋右側第一列之深渠溝 DTR1的第-側壁區域DT\、左侧第二列之深渠溝心的第二 側壁區域DT2 :右側第三列之深渠溝…的第一側壁區域 DTi。因此,經過後續的離子佈植製程66、閘極絕緣層 681 '6811製程,深渠溝DTri的第_側壁區域的閘極絕緣 層較薄以提供正常的臨界電壓來執行常態的電晶體功能; 深渠溝dfls的第二側壁區域DT2的閘極絕緣層較薄以提供正 常的臨界電壓來執行常態的電晶體功能;深渠溝DTr3的第 一側壁區域DT\的閘極絕緣層較薄以提供正常的臨界電壓來 執行常態的電晶體功能。 第二實施例 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垂直電晶體的記憶裝置係應用於 一深渠溝式的DRAM單元,其特徵為於深渠溝之一側壁上進 行領型介電層之蝕刻製程以保留另一側壁之領型介電層, 則可達成一單側壁的埋入帶擴散區域,進而提供一單側壁 的通道區域。如此可有效防止兩相鄰之埋入帶擴散區域的 重疊現象,以確保半導體記憶產品之電性表現,適用於尺 寸0 · 11 # m或更小尺寸的半導體記憶單元。
第15頁 200525755 五、發明說明(11) 以下係配合第4 A〜4 F圖詳細說明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 垂直電晶體的製造方法。 首先,如第4 A圖所示,依據第一實施例所述之方法, 於半導體矽基底40内完成一深渠溝電容器42之製作,包含 有一 n+型擴散區4 4用來作為電容器之下電極板、一 n+型換 雜之第一多晶矽層48用來為電容器之上電極板、一介電層 4 6用來作為電容器之電容介電層。然後,分別於深渠溝^ 之第一側壁區域DT!以及第二侧壁區域DA上形成一第一、 第二領型介電層501、5011,且暴露第一多晶石夕層48之頂 面。後讀,於深渠溝DT内沉積一 n+型摻雜之第二多晶石夕層 52,並對第二多晶矽層52之表面進行化學機械研磨(CMp)S 製程’而後回餘刻第二多晶石夕層5 2至一預定深度。 然後,如第4 B圖所示,提供一遮蔽層6 4以覆蓋深渠溝 DT之第二側壁區域DA的第二領型介電層5〇π,以暴露深渠 溝DT之第一側壁區域dt!的第一領型介電層5〇1。遮蔽層μ 之較佳者為一雙層(bi-1 ayei> )光阻塗佈材,其後進行曝 光裝私以使光阻塗佈材硬化。而後,利用遮蔽層6 4作為一 硬罩幕層以對第一側壁區域DTi進行一濕蝕刻製程,可去除 大部t之第一領型介電層5〇ι,直至使第二多晶矽層52之 頂面突出第一領型介電層5〇1的表面,後續將遮蔽層64去 除’結果如第4 C圖所示。
200525755
五、發明說明(12) 接著,如第4D圖所示,於第二多晶石夕層5 2以 — 壁區域DT\表面^乍-氮化石夕介面層5β,再深渠溝乃 側 -預定高度之第三多日日“夕層58,後續利用沉積 2 ;、入 法形成-頂端絕緣層60。接著,#由熱擴散方式,J刻方 晶矽層5 2内的n+型摻雜離子可經由無摻雜離子之第二厂夕 矽層58而擴散至矽基底40中,則可於深渠溝〇1之二夕晶 區域DT\形成一埋入帶擴散區域62,用來作為一垂侧壁 之汲極擴散區域,並且提供垂直電晶 電晶體 之電性連接。由於第二領型介電層5〇11;乃以^器42 第…區域DTl,可以隔絕第二側壁二; 第二多晶矽層52、58,因此上述的熱擴散步驟不备〜、 第二側壁區域DT2形成一埋入帶擴散區域。 曰在方式 爾後,如第4E圖所示,利用熱氣化方法、低屙 相沉積(LPCVD)或其他沉積技術,於深渠溝DT之\/" 學氣 區域DT!上形成一第一絕緣層6 8 I,並於深渠溝的弟…側壁 壁區域DA的第二領型介電層5 〇 11上形成一第一 ft第二侧 ,其中第一絕緣層681乃用作為一垂直電晶體纟巴緣層β8 II 層。第一、第二絕緣層6 8 I、68 I I之較佳:^,間極絕緣 ISSG(in-situ steam generation)技術成長_蠆 羊l 11*層。 最後,如第4F圖所示,進行沉積、CMP以及回钱巧制 程,可於深渠溝DT内填滿一第四多晶矽層7〇,η 製 π用來作為
200525755 五、發明說明(13) 一垂直電晶體之閘極70。後續可於深渠溝DT之侧壁頂部表 面進行一源極擴散區域7 2之製程,便大致完成垂直電晶體 製程。 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特徵為’第二領型介電層5 0 I I覆 蓋第二侧壁區域DT2,用以隔絕第二侧壁區域dt2以及第 二、第三多晶矽層5 2、5 8,因此埋入帶擴散區域6 2僅形成 於第一側壁區域DL,而不會同時形成於第二側壁區域DT2 。如此一來,深渠溝DT内的垂直電晶體僅具有單側壁的通 道區域。 除此之外,第4B圖所述之步驟,可參閱第5圖所示之 遮蔽層6 4與深渠溝D T之佈局平面圖。依據珠渠溝D T之排列 方式,每一條遮蔽層64可以同時覆蓋右側第一列之深渠溝 DTR1的第一側壁區域ϋη、左側第二列之深渠溝dfl2的第二 側壁區域DT2、右側第三列之深渠溝DTR3的第一側壁區域 1)1^,用以進行後續的離子佈植製程6 6、閘極絕緣層6 8 ί、 681 I。因此,深渠溝DTR1的第二側壁區域01^處可形成埋入 帶擴散區域62以提供一單側通道區域;深渠溝dfl2的第一 側壁區域D Ί\處可形成埋入帶擴散區域6 2以k供一單侧通道 區域;深渠溝DTR3的第二側壁區域DT2處可形成埋入帶擴散 區域6 2以提供一單側通道區域。
200525755
0548-ΐω49ί\νί(η1) ; 91349&92001&92003 ; Cheny.ptd 第19頁 200525755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顯示習知垂直電晶體與深渠溝電容器之埋入帶 擴散區域的剖面示意圖。 第2 A〜2G圖顯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垂直電晶體之製 造方法的剖面示意圖。 第3圖顯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遮蔽層與深渠溝之佈 局平面圖。 第4A〜4F圖顯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垂直電晶體之製 造方法的剖面示意圖。 第5圖顯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遮蔽層與深渠溝之佈 局平面圖。 【符號說明】 習知技彳#部份 : P型半導體矽基底〜10 ; 深渠溝〜DT ; 深渠溝電容〜1 2, n+型擴散區〜1 4 ; 氮化矽襯層〜1 6 ; 第一多晶石夕層〜18 ; 領型氧化層〜2 0 ; 第二多晶矽層〜2 2 ; 第三多晶矽層〜2 4 ; 埋入帶擴散區域〜26 ; 頂端絕緣氧化層〜2 8 ;
0548-10049twf(nl) ; 91349&92001&92003 ; Cheny.ptd 第20頁 200525755 圖式簡單說明 3 層 層碎 緣晶 絕多 極四 閘第 本發明技術部份·· 矽基底〜40 ; 深渠溝〜DT ; 第一侧壁區域〜DT\ ; 第二侧壁區域〜DT2 ; 塾層〜4 1 ; 深渠溝電容器〜4 2 ; n+型擴散區〜44 ; 氮化矽襯層〜4 6 ; 第一多晶石夕層〜4 8 ; 領型介電層〜50、501、5011 ; 第二多晶矽層〜5 2 ; 介面層〜5 6 ; 第三多晶矽層〜5 8 ; 頂端絕緣層〜6 0 ; 埋入帶擴散區域〜62、621、621 I ; 遮蔽層〜6 4 ; 離子佈植製程〜6 6 ; 閘極絕緣層〜6 8 I、6 8 11 ; 第四多晶石夕層〜70 ; 源極擴散區域72。
0548-10049twf(nl) ; 91349&92001&92003 : Cheiiy.ptd 第21頁

Claims (1)

  1. 200525755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垂直電晶體之記憶裝置,包括有: 八 一半導體矽基底,包含有一深渠溝,且該深渠溝匕3 有一第一侧壁區域以及一第二側壁區域; · 一第一絕緣層,係形成於該第一侧壁區域之表面2, 一第二絕緣層,係形成於該第二側壁區域之表面 且該第一絕緣層之厚度大於該第二絕緣層之厚度’ 一閘極層,係形成於該深渠溝之該第一絕緣層與“弟 二絕緣層之開口内;以及、 爲 一埋入帶擴散區域,係形成於該第一側壁區域之石夕土 底内,且鄰近於該第二絕緣層之下方區域。 於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垂直電晶體之^憶衣, 置’其中該第一絕緣層之厚度大於該第二絕緣層之各度 故該第二側壁區域具有一正常的臨界電壓可執行該^直" 晶體功能,且該第一侧壁區域具有一較大的臨界電壓而無 法啟動垂直電晶體功能。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垂直電晶體之記丨思衣 置,另包括有一深渠溝電容器,包括有: 一第一導電層,係填滿該深渠溝之下方區域; 、 一離子摻雜擴散區,係形成於該深渠溝之下方區域的 矽基底内,且環繞該第一導電層;以及 一介電層,係形成於該深渠溝之下方區域的侧壁上’ 且夾設於該第一導電層以及該離子摻雜擴散區之間。 4 ·如申晴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垂直電晶體之記憶裝 置’另包括有:
    0548-10049twf(nl) ; 91349&92001&92003 : Cheny.ptd 第 22 頁 200525755 六、申請專利範圍 -領型介電層,係一 — 一、第二側壁區域之表面%该深渠溝電容器上方之該第 -第二導電層,係形成於 介電層之開口内,且該第—言〜弟一導電層上方之該領型 層之頂面; 笔層之頂部突出該領型介電 一第三導電層,係 層之表面上;以及'成於該第二導電層與該領型介電 一頂端絕緣層,係形士其中,該第-、第n =三導電層之表面上;方之該深渠溝的第一、μ6係形成於該頂端絕緣層上 ^丄 罘二側壁區域μ · 其中,該閘極層係形士、 上, 其中,該埋入;;頂端絕緣層上; 層。 擴放“'係鄰近於該第二、第三導電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 其中該領型介電層為一氧化矽層直電晶體之記憶裝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 其中該第二導電層為一離子摻雜直々電晶體之記憶裝 三導電層為一多晶矽層。 夕晶矽層,且該第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垂 其中該頂端絕緣層為一氧化矽層。息電晶體之記憶裝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垂 其中該第一絕緣層與該第二絕緣岸電晶〃體之記憶裝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所述之垂9直”、「曰乳化石夕層。 其中該閘極層為一多晶矽層。 電晶體之記憶裝 置 置 置 置 置
    0548-10049twf(nl) ; 91349&92001&92003 ; Cheny.ptd 第23頁 200525755 — --——_- --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0 · —種垂直電晶體之記憶裝置之製作方法’包括有 下列步驟: 提供一半導體矽基底,包含有一深渠溝’且該洙渠溝 包含有一第一側壁區域以及一第二側壁區域; 形成一第一、第二埋入帶擴散區域於該第一、第一侧 壁區域之矽基底内; 形成一遮蔽層以覆蓋該第二侧壁區域; 利用該遮蔽層作為一硬罩幕層,並對該第一側壁區域 進行一離子佈植製程; 去除該遮蔽層; 形成一第一絕緣層於該第一侧壁區域的表面上,並同 時形成一第二絕緣層於該第二侧璧區域的表面上,其中該 第一絕緣層之厚度大於該第二絕緣層之厚度;以及 形成一閘極層於該第一絕緣層與該第二絕緣層之開口 内; 其中,該第二埋入帶擴散區威鄰近於該第二絕緣層之 下方區域’且該第二侧壁區域具有 正常的臨界電壓可執 行該垂直電晶體功能。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0項所述之垂直電晶體之記憶 裝置之製作方法,其中於形成該第/、第二埋入帶擴散區 域之前另包含有下列步驟: 〃 第二側壁區域之表面 形成一領型介電層於該第一 上; 形成一第二導電層於該領型介電層 之開口内 且回蝕
    0548-10049twf(nl) ; 91349&92001&92003 ; Cheny.ptd 第24頁
    200525755 六、申請專利範圍 刻該第二導電層以使該第二導電層之頂部凸出於該領型介 電層之頂面; ’以覆蓋該弟一導電 ,以覆蓋該弟二導電 形成一第三導電層於該深渠溝内 層以及該領型介電層,·以及 形成一頂端絕緣層於該深渠溝内 層之表面; 其中,該第一、第二埋入帶擴散區域係鄰近於該第一 導電層以及該第二導電層之該第_、第二侧壁區域的矽基 底内。 1 2 ·如申明專利範圍第1 1項所述之垂直電晶體之記憶 裝置之製作方法,其中於形成該領型介電層之前,另包含 有下列步驟: 形成一離子摻雜擴散區於該深渠溝之下方區域的矽基 底内; 形成一 $電層於該深渠溝之下方區域的側壁上;以及 形成一第一導電層,以填滿該深渠溝之下方區域; 其中’該離子摻雜擴散區環繞該第一導電層,且該介 電層夾設於該第一導電層以及該離子摻雜擴散區之間。 1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〇項所述之垂直電晶體之記憶 裝置之製作方法,其中該遮蔽層為一光阻塗佈材,其後進 行曝光製程以使光阻塗佈材硬化。 1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〇項所述之垂直電晶體之記憶 裝置之製作方法,其中該離子佈植製程使用傾角角度 (t i 1 ΐ ang 1 e )植入的方式,並利用氟作為離子源。
    0548-10049twf(iil) ; 91349&92001&92003 ; Cheny.ptd
    200525755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5 · —種垂直電晶體之記憶裝置,包括有· — 一半導體矽基底,包含有一深渠溝,且該深渠溝包含 有一第一側壁區域以及一第二側壁區域; 一第一領型介電層,係形成於該第一侧壁區域之表面 一第二領型介電層,係形成於該第二侧壁區域之表面 -導電層,係形成於該第-領型介;:K二:= 介電層之開…其中該導;層之鄰近於 域未完全被該第一領型介電層覆盍,且 # · 該第二侧壁區域完全被該第二領型介電層覆盖’ 一頂端絕緣層,係覆蓋該導電層之表面, / 道雪層且形成於該弟 一埋入帶擴散區域,係鄰近於该¥ % 一側壁區域之矽基底内; ^ 一第一絕緣層,係形成於該頂端絕緣層上方之該第 側壁區域的表面上; 一第二絕緣層,係形成於該頂端絕緣層上方之該第二 側壁區域之該第二領型介電層的表面上;以及 一閘極層,係形成於該第一絕緣層與该第一絕緣層之 開口内。 1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5項所述之垂直電晶體之記憶 裝置,另包含有一深渠溝電容器,其包含有: 一第一多晶矽層,係填滿該深渠溝之下方區域; 一離子摻雜擴散區,係形成於該深渠溝之下方區域的
    200525755 六、申請專利範圍 矽基底内,且環繞該第一多晶矽層;以及 一介電層,係形成於該深渠溝之下方區域的侧壁上, 且夾5又於該弟一多晶梦層以及該喊子推雜擴散區之間。 1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5項所述之垂直電晶體之記憶 裝置,其中該第一、第二領型介電層係由氧化矽材質所構 成。 1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5項所述之垂直電晶體之記憶 裝置,其中該導電層包含有:斤 一離子摻雜之第二多晶矽層,其中該第二多晶矽層之 頂部係突出於該第一領型介電層之了員面,且該第二多晶矽 層之鄰近於該第二側壁區域完全被該第二領型介電層覆 蓋;以及 一第三多晶矽層,係形成於該第二多晶矽層之表面 上,且覆i該第一領型介電層之頂面 1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5項所述之垂直電晶體之記憶 裝置,其中該頂端絕緣層係由氧化矽材質所構成。 2 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5項所述之垂直電晶體之記憶 裝置,其中該第一絕緣層舆該第 > 絕緣層係為一氧化矽 〇 2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5項所述之垂直電晶體之記憶 裝置,其中該閘極層係為一多晶矽層。 深渠溝,且該深渠溝 2 2 · —種垂直電晶體之記憶装f之製作方法,包括有 下列步驟: ~ 提供一半導體矽基底,包含有 第27頁 0548-10049twf(nl) ; 91349&92001&92003 ; Cheny.ptd 200525755 六、申請專利範圍 包含有一第::壁區域以及一第二側壁區域; 形成一第一邊型介電層於該第—側壁區域之表面上; 形成一第一領型介電層於該第二側壁區域之表面上; 形成一第一導電層於該第一領型介電層與該第二領塑 介電層之開口内; 形成一遮蔽層以覆蓋該第二側壁區域之該第二領型介 電層; 利用該遮蔽層作為一硬罩幕層並蝕刻去除該第一領型 介電層,直炱該第一導電層之頂部突出於該第一領型介電 層之頂面; 去除該遮敝層, 形成一第二導電層於該第一導電層上且覆蓋該 型介電層覆孤’且5亥弟一導電層之鄰近於該第_ 、 完全被該第二領型介電層覆蓋; 一側壁區域 形成一頂端絕緣層於該第二導電層之表面上· 形成一埋入帶擴散區域於該第一側壁區扶—’ 土匕續之石夕其 ,且該埋入帶擴散區域鄰近於該第一、第二邕聲p 土展内 今黾層; 侧壁 側壁 形成一第一絕緣層於該頂端絕緣層上方之該第 區域的表面上, 形成一第二絕緣層於該頂端絕緣層上方之該第 區域之該第二領型介電層的表面上;以及 形成一閘極層於該第一絕緣層與該第二絕緣屛夕0曰 曰 < 開口 内。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2項所述之垂直電晶體之
    200525755 々、申請專利範圍 第二領型介電層之 裝置之製作方法,其中於形成該第一 前另包含有下列步驟: 形成離子备雜擴散區於該深渠溝之下方區域的矽基 底内; 形成一介電層於該深渠溝之下方區域的側壁上;以及 形成一多晶石夕層,以填滿該深渠溝之下方區域; 其中’該離子摻雜擴散區環繞該第一導電層,且該介 電層夾設於該多晶矽層以及該離子摻雜擴散區之間。 2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2項所述之垂直電晶體之記憶 置之製作方法’其中該遮蔽層為一光阻塗佈材,其後進行 曝光製程以使光阻塗佈材硬化。 2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2項所述之垂直電晶體之記憶 置之製作方法,其中該第一、第二領型介電層為一氧化矽 層。 2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2項所述之垂直電晶體之記憶 置之製作方法,其中該第一導電廣為一離子摻雜之多晶矽 層,且該第二導電層為一多晶矽層。 2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2項所述之垂直電晶體之記憶 置之製作方法,其中該頂端絕緣層為一氧化石夕層。 2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2項所述之垂直電晶體之記憶 絕緣層為一氧化石夕層 第 置之製作方法,其中該第
    0548-10049twf(nl) ; 91349&92001&92003 ; Cheny.ptd 第29頁
TW093102111A 2004-01-30 2004-01-30 Memory cell with a vertical transistor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TWI229940B (en)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3102111A TWI229940B (en) 2004-01-30 2004-01-30 Memory cell with a vertical transistor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US10/845,909 US20050167721A1 (en) 2004-01-30 2004-05-14 Memory cell with a vertical transistor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US11/692,163 US20070187752A1 (en) 2004-01-30 2007-03-27 Memory cell with a vertical transistor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3102111A TWI229940B (en) 2004-01-30 2004-01-30 Memory cell with a vertical transistor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229940B TWI229940B (en) 2005-03-21
TW200525755A true TW200525755A (en) 2005-08-01

Family

ID=348063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3102111A TWI229940B (en) 2004-01-30 2004-01-30 Memory cell with a vertical transistor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2) US20050167721A1 (zh)
TW (1) TWI22994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13191B (zh) * 2008-01-02 2013-10-21 Nanya Technology Corp 記憶元件、記憶元件陣列及其製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23669B2 (en) * 2004-06-16 2007-05-2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collar self-aligned to buried plate
JP2006114835A (ja) * 2004-10-18 2006-04-27 Toshiba Corp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248210B (en) * 2004-12-17 2006-01-21 Nanya Technology Corp Memory device with vertical transistor and trench capacitor memory cells and method of fabrication
TWI246700B (en) * 2005-03-09 2006-01-01 Promos Technologies Inc Trench capacitor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same
TWI280639B (en) * 2005-05-20 2007-05-01 Winbond Electronics Corp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TWI418018B (zh) * 2009-11-03 2013-12-01 Taiwan Memory Corp 電子裝置及其製造方法、記憶體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4868A (ja) * 1990-05-09 1992-01-20 Hitachi Ltd 半導体記憶装置とその製造方法
US5949700A (en) * 1998-05-26 1999-09-0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Five square vertical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cell
EP0971414A1 (de) * 1998-06-15 2000-01-12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Grabenkondensator mit Isolationskragen und vergrabenen Kontakt und entsprechendes Herstellungsverfahren
US6255683B1 (en) * 1998-12-29 2001-07-03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US6229173B1 (en) * 1999-06-23 2001-05-0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Hybrid 5F2 cell layout for buried surface strap aligned to vertical transistor
US6066527A (en) * 1999-07-26 2000-05-23 Infineon Technologies North America Corp. Buried strap poly etch back (BSPE) process
DE19947053C1 (de) * 1999-09-30 2001-05-23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Grabenkondensator zu Ladungsspeicherung und Verfahren zu seiner Herstellung
US6441422B1 (en) * 2000-11-03 2002-08-2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ultra-scalable hybrid DRAM cell with contacted P-well
US6593612B2 (en) * 2000-12-05 2003-07-15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forming a body contact for vertical transistor cells
US6621112B2 (en) * 2000-12-06 2003-09-16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DRAM with vertical transistor and trench capacitor memory cells and methods of fabrication
US6576944B2 (en) * 2000-12-14 2003-06-10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Self-aligned nitride pattern for improved process window
US6440793B1 (en) * 2001-01-10 2002-08-2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Vertical MOSFET
US6414347B1 (en) * 2001-01-10 2002-07-0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Vertical MOSFET
JP2004523918A (ja) * 2001-03-09 2004-08-05 インフィネオン テクノロジーズ アクチエンゲゼルシャフト 半導体メモリセ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429068B1 (en) * 2001-07-02 2002-08-0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embedded vertical DRAM arrays with silicided bitline and polysilicon interconnect
EP1296369A1 (de) * 2001-09-20 2003-03-26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Gateoxyd für Trench Gate DRAM Zellen
US6777737B2 (en) * 2001-10-30 2004-08-1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Vertical DRAM punchthrough stop self-aligned to storage trench
JP3617971B2 (ja) * 2001-12-11 2005-02-09 株式会社東芝 半導体記憶装置
DE10212932B4 (de) * 2002-03-22 2006-02-09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Trenchzelle für ein DRAM-Zellenfeld
DE10260769A1 (de) * 2002-12-23 2004-07-15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DRAM-Speicher mit vertikal angeordneten Auswahltransistoren
US6853025B2 (en) * 2003-02-20 2005-02-08 Infineon Technologies Aktiengesellschaft Trench capacitor with buried strap
US6873003B2 (en) * 2003-03-06 2005-03-29 Infineon Technologies Aktiengesellschaft Nonvolatile memory cell
US6667504B1 (en) * 2003-03-24 2003-12-2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elf-aligned buried strap process using doped HDP oxide
US6987042B2 (en) * 2003-05-30 2006-01-1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of forming a collar using selective SiGe/Amorphous Si Etch
TWI225688B (en) * 2003-07-03 2004-12-21 Nanya Technology Corp Memory device with vertical transistors and deep trench capacitor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7125790B2 (en) * 2003-10-20 2006-10-24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Inclusion of low-k dielectric material between bit lines
US6960503B2 (en) * 2003-11-16 2005-11-01 Nanya Technology Corp. Method for fabricating a trench capacitor
US7015092B2 (en) * 2003-12-18 2006-03-21 Infineon Technologies North America Corp. Methods for forming vertical gate transistors providing improved isolation and alignment of vertical gate contact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13191B (zh) * 2008-01-02 2013-10-21 Nanya Technology Corp 記憶元件、記憶元件陣列及其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70187752A1 (en) 2007-08-16
US20050167721A1 (en) 2005-08-04
TWI229940B (en) 2005-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23498B (en) Recessed gate mos transis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JP4031329B2 (ja)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795386B2 (ja) トレンチ型dram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TWI295078B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silicon-on-insulator (soi) wafer with an etch stop layer
TW540154B (en) Deep trench capacitor structur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TW200416880A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200818406A (en) Capacitorless one transistor DRAM cell, integrated circuitry comprising an array of capacitorless one transistor DRAM cells, and methods of forming lines of capacitorless one transistor DRAM cells
JP2002222873A (ja) 改良たて型mosfet
TW200939402A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2009026931A (ja)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514577B (zh) 半導體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TW200406044A (en) Floating gate memory structures and fabrication methods
JP2011138883A (ja)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277328B1 (ko) 매립 절연층을 통하여 반도체 영역들 사이에 콘택을 가지는 소자 및 소자의 제조 방법
US20070187752A1 (en) Memory cell with a vertical transistor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TW200901378A (en) Recess channel MOS transistor device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TWI223442B (en) DRAM cell array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TW201019463A (en) Memory device and fabrication thereof
JP3805532B2 (ja) 自己増幅形ダイナミック・メモリセルを有するdramセル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122181B2 (ja) 二重ゲート酸化膜を有する半導体素子の製造方法
JP2004273643A (ja) 半導体記憶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322897B2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TWI334222B (en)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I312573B (en) Vertical transistor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e thereof
JPS62213273A (ja) ダイナミツクランダムアクセスメモ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K4A Expiration of patent term of an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