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409639A - Melanocortin receptor ligands - Google Patents

Melanocortin receptor ligand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409639A
TW200409639A TW092108841A TW92108841A TW200409639A TW 200409639 A TW200409639 A TW 200409639A TW 092108841 A TW092108841 A TW 092108841A TW 92108841 A TW92108841 A TW 92108841A TW 200409639 A TW200409639 A TW 20040963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ylmethyl
cyclohexyl
triazolyl
ethyl
molecular formula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21088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Frank Hal Ebetino
Xuewei Liu
Mark Gregory Solinsky
John August Wos
Original Assignee
Procter & Gambl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rocter & Gamble filed Critical Procter & Gamble
Publication of TW2004096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409639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0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ly one nitrogen atom
    • C07D401/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ly one nitrogen atom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 C07D401/06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ly one nitrogen atom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linked by a carbon chain containing only aliphatic carbon ato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alimentary tract or the digestive system
    • A61P1/14Prodigestives, e.g. acids, enzymes, appetite stimulants, antidyspeptics, tonics, antiflatul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alimentary tract or the digestive system
    • A61P1/16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alimentary tract or the digestive system for liver or gallbladder disorders, e.g. hepatoprotective agents, cholagogues, litholyt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1/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respiratory syste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5/00Drugs for genital or sexual disorders; Contracepti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5/00Drugs for genital or sexual disorders; Contraceptives
    • A61P15/10Drugs for genital or sexual disorders; Contraceptives for impoten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9/00Drugs for skeletal disorders
    • A61P19/02Drugs for skeletal disorders for joint disorders, e.g. arthritis, arthrosi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9/00Drugs for skeletal disorders
    • A61P19/06Antigout agents, e.g. antihyperuricemic or uricosuric ag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1/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muscular or neuromuscular system
    • A61P21/02Muscle relaxants, e.g. for tetanus or cram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5/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9/00Non-central analgesic, antipyretic or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e.g. antirheumatic agents;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metabolism
    • A61P3/04Anorexiants; Antiobesity ag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metabolism
    • A61P3/06Antihyperlipidem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metabolism
    • A61P3/08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metabolism for glucose homeostasi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metabolism
    • A61P3/08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metabolism for glucose homeostasis
    • A61P3/1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metabolism for glucose homeostasis for hyperglycaemia, e.g. antidiabet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 A61P31/10Antimycot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5/00Antineoplastic ag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5/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endocrine system
    • A61P5/24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endocrine system of the sex hormo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7/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blood or the extracellular flui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7/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blood or the extracellular fluid
    • A61P7/02Antithrombotic agents; Anticoagulants; Platelet aggregation inhibit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9/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 A61P9/1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for treating ischaemic or atherosclerotic diseases, e.g. antianginal drugs, coronary vasodilators, drugs f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retinopathy, cerebrovascula insufficiency, renal arteriosclerosi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9/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 A61P9/12Antihypertens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1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hydrogenated pyridine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 C07D211/0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hydrogenated pyridine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ly hydrogen or carbo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nitrogen atom
    • C07D211/06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hydrogenated pyridine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ly hydrogen or carbo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nitrogen atom having no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 C07D211/08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hydrogenated pyridine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ly hydrogen or carbo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nitrogen atom having no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with hydrocarbon or substituted hydrocarbon radicals directly attached to ring carbon atoms
    • C07D211/1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hydrogenated pyridine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ly hydrogen or carbo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nitrogen atom having no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with hydrocarbon or substituted hydrocarbon radicals directly attached to ring carbon atoms with radical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and hydrogen atoms attached to ring carbon atoms
    • C07D211/16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hydrogenated pyridine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ly hydrogen or carbo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nitrogen atom having no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with hydrocarbon or substituted hydrocarbon radicals directly attached to ring carbon atoms with radical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and hydrogen atoms attached to ring carbon atoms with acylated ring nitrogen ato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1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hydrogenated pyridine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 C07D211/0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hydrogenated pyridine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ly hydrogen or carbo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nitrogen atom
    • C07D211/06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hydrogenated pyridine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ly hydrogen or carbo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nitrogen atom having no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 C07D211/08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hydrogenated pyridine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ly hydrogen or carbo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nitrogen atom having no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with hydrocarbon or substituted hydrocarbon radicals directly attached to ring carbon atoms
    • C07D211/18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hydrogenated pyridine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ly hydrogen or carbo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nitrogen atom having no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with hydrocarbon or substituted hydrocarbon radicals directly attached to ring carbon atoms with substituted hydrocarbon radicals attached to ring carbon atoms
    • C07D211/26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hydrogenated pyridine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ly hydrogen or carbo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nitrogen atom having no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with hydrocarbon or substituted hydrocarbon radicals directly attached to ring carbon atoms with substituted hydrocarbon radicals attached to ring carbon atoms with hydrocarbon radicals, substituted by nitrogen atom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iabetes (AREA)
  • Hematology (AREA)
  • Endocrinology (AREA)
  • Obesit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Rheumatology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Neurology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Reproductive Health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Communicable Diseases (AREA)
  •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logy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Neurosurgery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Oncolog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AREA)
  • Gynecology & Obstetrics (AREA)

Description

200409639 Π) 玖、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具有4 -經取代六氫吡啶環之生成 黑皮質素(MC)受體配體,其可增強活性。此類配體對於 MC-3及/或 MC-4受體之選擇性優於其他生成黑皮質素 受體(尤其是M C -1受體)’且適於應用於藥學組成物及治 療方法。 【先前技術】 生成黑皮質素肽類(生成黑皮質素)是天然的動物及人 類肽荷爾蒙,其可結合及刺激 M C受體。生成黑皮質素 之實例爲α-MSH(促黑激素)、β-MSH ' γ-MSH、ACTH(促 腎上腺皮質激素)及其肽斷片。已知MSH的主要能力是調 控周邊色素之沉著,而 ACTH則可誘發類固醇新生。生 成黑皮質素肽類亦間接中介許多其它生理效應。硏究報導 指出彼能影響動機、學習、記憶、行爲、發炎、體溫、疼 痛感知能力、血壓、心跳速率、血管張力、尿鈉排泄、腦 血液流動、神經生長以及修護、胎盤的發生、醛甾酮合成 以及釋放、甲狀腺素釋放、精子生成、卵巢重量、泌乳激 素以及FSH分泌、婦女子宮出血、皮脂以及費洛蒙分泌 、性活性、陰莖勃起、血液葡萄糖之含量、子宮內胎兒生 長、攝食行爲、與分娩相關的其它方面。 MC-4及MC-3受體位於下視丘,一般相信爲腦中涉 及調控攝食行爲的區域。在齧齒動物腦室內和周邊注射 -6- (2) (2)200409639 具有MC-3/MC-4受體選擇性之化合物,能改變攝食行爲 。特別言之,促效劑能降低攝食,而拮抗劑能增加攝食。 MC-4以及MC-3受體所拌演的角色是控制哺乳動物之體 重調節。據相信M C - 3受體可影響餵食效率並涉及將燃料 貯存成脂肪之過程,而MC-4受體可調控攝食以及可能地 能量開支。因此,此類受體次型可經由顯著而互補的路徑 降低體重。因此對MC-3與MC-4受體均可刺激之化合物 ,其減重效應大於僅剌激MC-3或MC-4受體之化合物。 體重方面的病症,例如肥胖、神經性厭食症以及惡病 質’一般認爲是普遍重要的公衛議題,因此需要可治療此 類病症之化合物及藥學組成物。 本申請者意外地發現一種化合物,其對MC-4及/或 MC-3受體次型具有高親和性,且其對此類 MC受體之選 擇性優於對其他生成黑皮質素受體次型(尤其是MC-1次 型)。 【發明內容】 本發明槪要 本發明係關於發現某些4,4-二取代的六氫吡啶是有效 的生成黑皮質素受體配體。該化合物,包括其所有鏡像異 構形式與非鏡像異構形式以及醫藥學上可接受的鹽類,其 分子式爲 : (3) 200409639
W
其中R爲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烴單元,其係選自下列 a) 非芳香族碳環; 鲁 b) 芳香族碳環; c) 非芳香族雜環;以及 d) 芳香族雜環; W是懸吊單位,其分子式爲:
-L-Q 其中 Q爲氫或經取代的或未經取代的單位,其係選 ® 自: i) C ! - C 2 2線性的或分支的烷基; i i) C 2 - C 2 2線性的或分支的烯基; iii) C2-C22線性的或分支的炔基; iv) C3-C13芳香族雜環; v) C3_C8非芳香族碳環; vi) C6-C14芳香族碳環; viOCrCv非芳香族雜環; -8- (4) 200409639 viii)C3-C13芳香族雜環; xix) -(CH2)mC02R8 ; xx) -(CH2)mC(0)N(R8)2 ;以及 xxi) -S〇2R9 ; 各R8爲氫;經取代的或未經取代的C i - C 6線性的、分支 的、或環烷基;-OH ; -S02R9、及以上之混合物;R9爲 c 1 - C 4院基或苯基;指數m爲0、1或2 ;
L爲聯結基團,其分子式爲: R3a 1 R4a I 1 一 c— I (T)w 1 —c— I R3b R4b T係選自: i) -NR6S(0)2-; ii) -S(0)2NR6-;以及 iii) 其混合物; 指數w爲0或1 ; R3a、R3b、R4a、以及R4b係各自獨立爲: i)氫; 線性的、分支的、以及環烷基; iii) -N(R6)2 ; iv) -NR6C(Y)R6 ; v) R3a、R3b、R4a、以及R4b可共同形成羰基單位;以 -9- (5) (5)200409639 及 v i)以上之混合物; Y 爲-0-、-S-、=0、=S、=NR6、=NOH、及以上之混 合物; 指數j爲〇至3 ;指數k爲0至3 ; W 1爲懸吊的單位,其分子式爲: -(CH2)X-R1 R1爲: i) 氫; ii) C3-C8經取代的或未經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環; ^〇(:6-(:14經取代的或未經取代的芳香族碳環; 經取代的或未經取代的非芳香族雜環;或 v)C3-C13經取代的或未經取代的芳香族雜環; 指數X爲〇至1 〇 ; W2爲懸吊的單位,其分子式爲: R5a I 2 —C--R2 R5b L J y R2爲: i)氫; -10- (6)200409639 ii) C3_C8非芳香族碳環; iii) C6-C14芳香族碳環; iAOCrC?非芳香族雜環; v) C3-C13芳香族雜環; vi) -C(Y)R6 ; vii) -C(Y)2R6 ; viii) -C( Y)N(R6)2 ;
ix) -C( Y)NR6N(R6)2 ; x) -CN ; xi) -CNO ; xii) -[C(R7)2]C(R7)2 ; xiii) -N(R6)2 ; xiv) -NR6CN ; xv) -NR6C( Y)R6 ; xvi) -NR6C(Y)N(R6)2 ;
xvii) -NHN(R6)2 ; xviii) -NHOR6 ; xix) -NCS ; XX)-N〇2 ; xxi) -OR6 ; xxii) -OCN ; xxiii) -OCF3、-OCCl3、-OCBr3 ; xxW)_F、-Cl、-BR、-1、及以上之混合物; xxv)-SCN ; -11 - (7) 200409639 xxvi)-S〇3M i xxxii)-OS〇3M ; xxviii) -S02N(R6)2 ; xxix) -S02R6 ; xxx) -[C(R6)2]nP(0)(0R6)R6 ; xxxi) _[C(R6)2]nP(0)(0R6)2 ; xxxii) 及以上之混合物; R5a以及R5b係各自爲氫,或R5a以及R5b共同 羰基單位;Y 爲-〇-、-S-、=0、=S、=NR6、=NOH、 上之混合物;R 6爲氫、C ! - C 4線性的、分支的或環烷 C2-C4線性的烯基、鹵素、-OH、-N02、-CN、及以上 合物;Μ爲氫或形成鹽的陽離子;指數γ爲〇至1〇。 熟悉此技藝的專業人士經閱讀下列詳細描述以及 的申請專利範圍後,將明顯的了解本發明此類以及其 標、特色、及優點。除非另行指名,本文中所有之百 、比例以及部份均以重量爲計。所有溫度除非另行指 否則是攝氏度(°C )。 本發明之詳細描述 本發明係關於生成黑皮質素(MC)受體配體。生 皮質素(MC)之肽類可中介多種生理效應。調控天然 配體交互作用的合成肽類以及模仿肽,其選擇性以及 性。本發明係關於選擇性的MC4受體配體,或選擇 MC4及MC3受體配體,而其與MCl、mc2、及MC5 形成 及以 基、 之混 附加 它目 分比 明, 成黑 MC 結合 性的 受體 (8) (8)200409639 之交互作用最小。 本發明中術語”烴基”之定義係指包含碳原子及氫原子 之任何有機單位或部份。本文之術語烴基包括描述於下列 之雜環族化合物。各種未經取代的非雜環烴基單位之實施 例包括:戊基、3-乙基辛基、1,3-二甲苯基、環己基、順_ 3-己基、7,7-二甲基雙環[2.2.1]-庚-1-基、及萘-2-基。 煙基之疋義係指方香族(芳基)以及非芳香族碳環, 其非限制實施例包括:環丙基、環丁基、環戊基、環己烷 、環己烯基、環庚基、雙環- [O.i.i;] -丁基、雙環[01·2]_戊 基、雙環-[〇.1.3]-己基(讣11』31^1)、雙環-[〇.2.2]-己基、雙 環-[0.1.4]庚基(caranyl)、雙環-[2.2.1]-庚基(norboranyl) 、雙環,[0.2.4]-辛基((^]^〇1)1171161^1)、螺戊基、二環戊烷 spiranyl、十氫萘基、苯基、苄基、萘基、茚基、2H-茚 基、奧基、菲基、蒽基、苐基、苊烯萘基、12,3,4 -四氫 萘基等。 此外’ ”烴基”之定義包括本文之術語”雜環族化合物” 。本文之術語”雜環族化合物”包括芳香族(雜芳基)以及非 芳香族碳環’非限制型實施例包括:吡咯基、2 Η _吡咯 基、3 Η -卩J±咯基、卩比卩坐基、2 H _咪D坐基、1,2,3 -三_基、 1,2,4 -三唑基、異鸣唑基、噚唑基、丨,2,4 •噚二唑基、2 η _ 哌喃基、4Η_·喃基、2Η-哌喃_2_酮_基、吡啶基、塔哄基 、嘧啶基、吡哄基、哌嗪基、striazinyl、+ h鳄哄基 、2 Η -1,3 -吗tl井基、丨,4 _噚哄基、嗎啉基、氮呼基、 oxepinyl、4H-1,2-二氮呼基、茚基、2H-茚基、苯并呋喃 200409639 Ο) 土 異本并呋喃基、吲哚基、3H-吲哚基、1H-吲哚基、苯 并嘴D坐其、 土‘ 2 Η - 1 ·本并哌喃基、喹啉基、異喹啉基、喹唑 啉基、2 Η ί /1 # ^ -1,4本幷噚哄基、吡咯啶基、吡咯啉基、咱nf啉 & D夫喃甲基、噻吩基、苯并咪唑基、及其類似者,各 可經取代或未經取代。 《申方基”定羲之單位其實施例爲芳基單位,其分子式 如下: —ch2
#丨兀基雜芳基”定義之單位其實施例爲2 -皮考基單位 ’其分子式如下: —CH2
本文之術語”伸芳基”以及,,伸雜芳基,,係關於芳基以及 @芳基單位’其可作爲聯結基團(例如單位)部份,其分子 式爲:
Ο
为別代表伸方基以及伸雜芳基單位。 本文之術語f’經取代的,,在全文中均有載明。本文之術 -14- (10) (10)200409639 語’’經取代的”其定義包含可取代一個氫原子、二個氫原子 、或二個氫原子之烴基部份的部份或單位。經取代的亦可 包括取代二個相鄰的碳之氫原子以形成新部份或單位。例 如,單一氫原子取代之經取代單位包括:鹵素、羥基等。 一個氫原子取代則包括:羰基、羥亞胺基等。將相鄰碳原 子上之一個氫原子取代包括環氧基等。三個氫的取代包括 氰基等。經取代單位的實施例有環氧化物單位,其係取代 相鄰碳上的氫原子。經由本說明使用的術語經取代,意指 烴基部份,尤其是芳香族環、烷基鏈,可具有一個或多個 經取代基取代之氫原子。被描述成”經取代的”之部份,其 氫原子之取代數可爲任何數目。例如,4 -羥基苯基是,,經 取代的芳香族碳環·’,(N,N-二甲基-5-胺基)辛基是”經取代 的C 8烷基單位”,3 -胍基丙基是”經取代的C 3烷基單位”, 2-羧基吡啶基是”經取代的雜芳基單位”。 以下單位爲非限制實施例,當烴基單位被描述成”經 取代的日寸’其可作爲氣原子之代替物。其非限制型實施 例包括: i) -[C(R6)2]p(CH = CH)qR6 ;其中 p 爲 0 至 12;Q 爲 0 至 12 ; ii) -C(Y)R6 ; iii) -C(Y)2R6 ; iv) -C(Y)CH = CH2 ; v) -C(Y)N(R6)2 ; vi) -C(Y)NR6N(R6)2 ; (11)200409639 vii) -CN ; viii) -CNO ; ix) -CF3、-CC13、-CBr3 ; x) -N(R6)2 ; xi) -NR6CN ; xii) -NR6C( Y)R6 ; xiii) -NR6C(Y)N(R6)2 ;
xiv) -NHN(R6)2 ; xv) -NHOR6 ; xvi) -NCS ; x v i i) - N O 2 ; xviii) -OR6 ; xix) -OCN ; xx) -OCF3、-0CC13、-OCBr3 ; xxi) -F、-Cl、-Br、-1、及以上之混合物;
xxii) -SCN ; xxiii) -S03M ; xxiv) -OS〇3M ; xxv) -S02N(R6)2 ; xxvi) -S〇2R6 ; xxvii) -[C(R7)2]nP(0)(0R6)R6 ; xxviii) -[C(R7)2]nP(0)(0R6)2 ; xxix) 及以上之混合物; 其中R6爲氫、c i - C 4線性的、分支的、或環烷基、鹵 -16- (12) 200409639 素、-OH、-N02、-CN、及以上之混合物;R7爲氫或鹵素 、及以上之混合物;Μ爲氫,或形成鹽的陽離子;γ爲― 〇_、_S_ = 0、=S、、=Ν0Η、及以上之混合物。形成 鹽類之適當陽離子’包括:鈉、鋰、鉀、釣、鎂、銨等。 伸烷基芳基單位的非限制實施例包括:苄基、2 _苯基乙基 、3-苯基丙基、2-苯基丙基。 本發明之化合物包括所有鏡像異構形式以及非鏡像異 構开式以及醫樂學上可接受的鹽類化合物,其核心骨架具 有下列分子式:
W
其中R是經取代的或未經取代的烴基單位,其係選自 a) 非芳香族碳環; b) 芳香族碳環; c) 非芳香族雜環; d) 芳香族雜環 R單位的第一特色係關於經取代的以及未經取代的芳 基單位,其中R單位是經取代的或未經取代的苯基、亨基 、奈基、及奈-2-基甲基。 -17- (13) 200409639 此特色之第一方案包含的R單位係選自:苯基、 苯基、4-氯苯基、4-羥基苯基、及4-甲苯基。此特色中尤 其可有效提高MC-4活性之實施例是4-氯苯基’尤其是在 當與包含碳環(例如環己基)之W 1單位合倂時。 此特色之第二方案包含的R單位係選自:卜萘基、2-萘基、萘-1-基甲基、萘-2-基甲基、及1-羥基萘-2-基甲基 。R單位的第二特色係關於經取代的以及未經取代的芳基 單位,其中R單位包含經取代的或未經取代的喹啉基、異 喹啉基、四氫喹啉基、及四氫異喹啉基。 此特色之第一方案包含的R單位爲:1,2,3,4-四氫異 喹啉基以及1,2,3,4-四氫喹啉基。 此特色之第二方案包含的R單位爲6 -經基-1,2,3,4 -四 氨異哇琳基以及6-經基-1,2,3,4 -四氯d奎啉基。 R之另一特色係關於包含C^C:4烷基單位之苯基環, 其非限制型實施例包括:4-甲苯基、2,4_二甲苯基、與混 合的烷基環,尤其是2-甲基-4-異丙基。 R的進一步特色係關於經取代的或未經取代的雜芳基 環’其係選自:噻吩基、呋喃甲醯基、嘴哩基、嚷哩基、 吡咯基、及Pit H定基。W是懸吊的單位,其具有以下的分 子式: 其中Q爲 -L-Q 氫或經取代的或未,經耳又 代的單位,其係 -18- (14) (14)200409639 選自: i) C ! - C 2 2線性的或分支的烷基; i i) C2 - C 2 2線性的或分支的烯基; iii) C2-C22線性的或分支的炔基; iv) C3_Ci3芳香族雜環; v) C3-C8非芳香族碳環; vi) C6-C14芳香族碳環; viOCrC?非芳香族雜環; viii)C3-C13芳香族雜環; xix) -(CH2)mc〇2R8 ; xx) -(CH2)mC(0)N(R8)2;以及 xxi) -S02R9 ; 各R8爲氫;經取代的或未經取代的Cl_C6線性的、 分支的、或環烷基;-〇 Η ; - S 0 2 R9、及以上之混合物;R 9 爲經取代的或未經取代的C 1 - C 4烷基或苯基;指數m爲0 、1、或2。R9單位的方案之一係爲:甲基、乙基、丙基 、異-丙基、以及丁基。另一方案包括鹵烷基、尤其是三 氟甲基。 包含Q之環數目一般爲1至3。在此描述之特色包 括經取代的以及未經取代的單環,尤其是:六氫吡啶、吡 11井、吡咯啶、咪唑、及其類似者,與稠環單位,尤其是: _啉、異喹啉、吲哚等。Q之各種特色的實施例將於下文 進一步描述。所有包含Q之單位可經上述單位取代或未 經取代。 - 19- (15) 200409639 Q單位之第一特色係關於包含5至12個碳原子之經 取代的或未經取代的稠環雜環單位。 此Q單位第一特色之方案係關於包含一個氮原子之 經取代的或未經取代的稠環雜環族化合物,第一具體實施 例爲喹啉或異口奎D林環,其分子式爲:
弟一具體實施例係關於該類單位,其分子式爲:
而第二具體實施例爲四氫_啉以及四氫異喹啉環,其 分子式爲 :
本發明Q單位之第二特色爲包含氮原子之六員環, 其可視需要進一步的包含第二個氮或其它雜原子,例如雜 芳基環’其分子式爲: -20- (16) 200409639
N、 N〆 此特色之其它單位包括:嗎啉基、六氫吡啶基、三哄 基等。 本發明Q單位之第三特色係關於5 -員環之含氮雜環 化合物。Q單位之第三特色的第一方案係關於雜環族化合 物,其係選自: i)噻唑基、2 -甲基噻唑基、4 -甲基噻唑基、5 -甲基噻 唑基,其分子式爲:
ii)l,3,4 -噻二唑基、2 -甲基-1,3,4 -噻二唑基,其分子 式爲:
其分子 -21 - (17) 200409639
iv)啤唑基、2-甲基噚唑基、4-甲基鸣唑基、5-甲基啤 坐基,其分子式爲: .N '0 Μ
CH3 h3c、
、Q · H3CT
.N
v)咪唑基、2-甲基咪唑基、5-甲基咪唑基,其分子式 爲:
vi)5-甲基-1,2,4-喟二唑基、2-甲基-1,3,4-Df二唑基、 5-胺基-1,2,4-鸣二唑基,其分子式爲: φ
vii)l,2-二氫[1,2,4]三唑基-3·酮-1-基、2-甲基-1,2-二 氫[1,2,4]三唑基-3-酮-5-基,其分子式爲: -22- (18)200409639
viii)哼唑啶-2-酮-3-基;4,4-二甲基哼唑啶-2-酮-3-基 ;咪唑啶-2-酮-1-基;1-甲基咪唑啶-2-酮-1-基,其分子式 爲:
CH CH3
以及 ix)2-甲基-1,3,4-鸣二唑基、2-胺基-1,3,4-哼二唑基、 2-(N,N-二甲胺基)-1,3,4-哼二唑基,其分子式爲:
R2單位其特色之第二方案係選自: i)三卩坐,其分子式爲:
ii)四唑,其分子式爲: -23- (19) 200409639
此Q之其它特色其分子式爲: i)-(CH2)mC02R8 ;或 i)-(CH2)mC(0)N(R8)2 ;
各R8爲氫;經取代的或未經取代的C i - C 6線性的、 分支的、或環烷基;-OH ; -S02R9、及以上之混合物;R9 爲Ci-C*烷基或苯基;指數m爲0、1、或2。 此特色之第一方案是Q單位爲羧酸。 此特色之第二方案是Q單位爲醯胺,非限制性實施 例包括 i) C(0)NHCH3 ;
ii) -C(0)NHCH2CH3 ; ii)-C(0)NHCH(CH3)2 ; iv) -C(0)NHCH2CH2CH3 ; v) -C(0)NHCH2CH2CH2CH3 ; vi) -C(0)NHCH2CH(CH3)2 ; vii) -C(0)NH2 ; viii) -C(0)NHCH2CH = CHCH3 ; xix) -C(0)NHCH2CH2CH(CH3)2;以及 xx) -C(0)NHCH2C(CH3)3。 其特色之第三方案是Q單位爲經取代的C! -C6線性的 -24- (20)200409639 分支的、或環烷基;非限制型實施 i) -C(0)NHCH2C0H(CH3)2 ; ii) -C(0)NHCH2CNH2(CH3)2 ; ii)-C(0)NHCH2CH(CH3)NH2 ;以 iv)-C(0)NHCH2CH(CH3)0H ; L爲聯結基團,其分子式爲: 包括: R3a 1 R4a I 1 -C— I (T)w- 1 —C— I R3b R4b 其中 T係選自:i) -NR6S(0)2-; ii) -S(0)2NR6-;以及 iii) 其混合物。 指數w爲0或1。 、R3b、R4a、及R4b係各自獨t i)氫; i i ) C ! - C 4線性的、分支的、以及環 iii) -N(R6)2 ; iv) -NR6C(Y)R6 ; v) R3a及R3b或R4a以及R4b可; 以及 vi) 以上之混合物; Y 爲·0_、、=0、— NR6、-25- 烷基; 同形成羰基單位; = NOH、及以上之混 (21) 200409639 合物。R6爲氫、Ci-q線性的、分支的或環烷基、鹵素 、-NH2、·ΟΗ、-N02、-CN、及以上之混合物; 指數j爲〇至3,而指數k爲0至3。 聯結基團之L的第一特色中指數w等於0,而指數j 以及k係各自爲1。此特色之R3a及R3b及R4a及R4b單位 係獨立選自: i) 氫; ii) 甲基;以及 iii) 其混合物; 其中此特色之方案是聯結基團爲烷烯基單位,其非限 制實施例的分子式爲:
HICIH
HIC—H
HICIH
CH3—il:E
HICIH H3. C—CIH
HICIH ^ ^ CICIC
H3IH3 C—CIC if I CICIH
HICIH CH3—C—-Is c丨o丨c H3 h3
Hi
H3IH3 CICIC H3 - ^ CICIC 此聯結基團單位的另一特色至少包含一個單位’其为 +式爲: i) -N(R6)2 ; ii) -NR6C(Y)R6 ;或 iii) R3a及R3b或R4a及R4b可共同形成羰基單位;其 方案的非限制實施例之分子式爲: -26- (22)200409639 c—c_ NH2 H NHCOCH3 -C—
•-I
I I
H NHCH3 -C——C—— I I Η H I I c——οι I NH2 NH2
Η H I I c—c- I I Η NH I H2N/C^NH Ο H II I c—οι H 以及
聯結單位之另一特色中,其L單位包含指數j和k係 各自爲〇,指數W爲1且T單位之分子式爲:
ίϊ —S—ΝΗ -II 〇 〇 II 或一NH—S— 人 II 〇 該單位係關於依據本發明第I類之化合物。W 1是懸 吊的單位,其分子式爲: -(CH2)X-R1
R1爲: i) 氫; ii) C3_C8經取代的或未經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環; “〇〇6-0:14經取代的或未經取代的芳香族碳環; 經取代的或未經取代的非芳香族雜環;或 v)C3-C13經取代的或未經取代的芳香族雜環;指數X 爲0至1 0。 -27- (23) (23)200409639 wl單位之第一特色,其分子式爲: -R1 其中指數X爲〇。此特色之第一具體實施例是R1單位爲 經取代的或未經取代的碳環,其係選自:環丙基、環戊基 、環己基、2-亞甲基環戊基、及環庚基。 此特色之第二具體實施例是R1單位爲芳香族或非芳 香族雜環,其係選自:噻吩-2-基、六氫吡啶-4-基、吡啶-2 -基、以及嗎琳· 4 -基。 W1單位之第二特色,其分子式爲: -CH2-R1 其中指數X爲1。此特色之第一具體實施例是Rl單位爲 經取代的及未經取代的碳環,其係選自:環丙基、環戊基 、環己基、2-亞甲基環戊基、及環庚基。 此特色之第二具體實施例是R1單位爲芳香族或非芳 香族雜環,其係選自:噻吩-2-基、六氫吡啶基、吡啶· 2 -基、以及嗎啉-4 ·基。 W2爲懸吊的單位,其分子式爲: -28- (24)200409639
R2 一 C-- R5b L j y R2爲: i) 氫; ii) C3_C8非芳香族碳環;
iii) C6-C14芳香族碳環; ίν)(^-ί:7非芳香族雜環; v) C3-C13芳香族雜環; vi) -C(Y)R6 ; vii) -C(Y)2R6 ; viii) -C(Y)N(R6)2 ; ix) -C(Y)NR6N(R6)2 ; x) -CN ;
xi) -CNO ; xii) _[C(R7)2]C(R7)2 ; xiii) -N(R6)2 ; xiv) -NR6CN ; xv) -NR6C( Y)R6 ; xvi) -NR6C(Y)N(R6)2 ; xvii) -NHN(R6)2 ; xviii) -NHOR6 ; xix)-NCS ; -29- (25)200409639 x x),Ν Ο 2 ; xxi)-ORJ ; x x i i) - O C Ν ; xxiii) -OCF3、-OCI3、-〇CBr3 ; xxiv) -F、_C1、_Br、-1、及以上之混合物; xxv) -SCN ; xxvi) -S〇3M ; xxvii) -OS〇3M ;
xxviii) -S02N(R6)2 ; xxix) -S02R6 ; xxx) -[C(R6)2]nP(0)(0R6)R6 ; xxxi) -[C(R6)2] nP(0)(0R6)2 ; x x x i i)及以上之混合物; 每對R5a以及以515均可爲氫,從而形成亞甲基單位 ,或R5a以及R5b可共同形成羰基單位;Υ則同上;R6爲 氫、Ci-C*線性的、分支的或環烷基、C2-C4的線性烯基 、鹵素、-OH、-N〇2、-CN、以上之混合物;Μ爲氫或形 成鹽的陽離子。 指數Υ爲0至1 〇。 本發明特色之一係關於W2單位,其爲短鏈烷基或烯 基(較低的烴基)酯類,R2之分子式爲: -C(0)0R6 ; -30- (26) 200409639 其方案之一是&6爲線性的分支的或環烷基或 。非限制型實施例包括- c(o)och3 ; -c(o)och2ch3 ;-c(o)och2ch2ch3 ; -c(o)och(ch3)2 ; -C(0)0CH2CH2CH2CH3 ; -C(0)0CH2CH(CH3)2 ; -C(0)0CH2CH = CHCH3 ; -C(0)0CH2CH2CH(CH3)2 ; -C(0)0CH2C(CH3)3 等。 本發明之另一特色係關於R2單位,其爲經取代的^ 未經取代的醯胺短鏈,其分子式爲:
-C(0)NHR6 或-NHC(0)R6
方案之一其R6爲CrC4線性分支的或環烷基或烯基。非 限制型實施例包括-c(o)nhch3 ; -C(0)NHCH2CH3 ; -c(o)nhch(ch3)2 ; -c(o)nhch2ch2ch3 ; -c(o)nhch2ch2ch2ch3 ; -c(o)nhch2ch(ch3)2 ; -C(0)NH2 ; -C(0)NHCH2CH = CHCH3 ; -c(o)nhch2ch2ch(ch3)2 ; -c(o)nhch2c(ch3)3 ; -c(o)nhch2ch2sch3 ; -c(o)nhch2ch2oh ; -nhc(o)ch3 ;-nhc(o)ch2ch3 ; -nhc(o)ch2ch2ch3 等。 本發明之另一特色係關於W2單位,其分子式爲: -(CH2)y.R2 其中指數Y爲1至3。 -31 - (27) 200409639 其特色之第一方案是R2單位爲雜環族化合物,其係 c已已 jrb · i)噻唑基、2 -甲基噻唑基、4 -甲基噻唑基、5 -甲基噻 坐基,其分子式爲:
H3C\ /N _\> 〜S ·
ii)l,3,4-噻二唑基、2-甲基-1,3,4-噻二唑基,其分子 式爲:
iii)l,2,5-噻二唑基、3 -甲基-1,2,5 -噻二唑基,其分子 式爲:
iv)鸣唑基、2-甲基哼唑基、4-甲基哼唑基、5-甲基口号 π坐基,其分子式爲:
H3C\^N ^V-ch3 5 5
-32- (28)200409639 v)咪唑基、2-甲基咪唑基、5-甲基咪唑基,其分子式
Η .
Η . vi)5-甲基·1,2,4-Ι^二唑基、2-甲基-1,3,4-哼二唑基、 5-胺基-1,2,4-哼二唑基,其分子式爲: 春
Wi)l,2-二氫[1,2,4]三唑基-3-酮-1-基、2-甲基-1,2-氫[1,2,4]三唑基-3-酮-5-基,其分子式爲:
viii)噚唑啶-2-酮-3-基;4,4-二甲基鸣唑啶-2-酮-3-基 ;咪唑啶-2-酮-1-基;1-甲基咪唑啶-2-酮·1-基,其分子式 爲: -33- (29)200409639 CH3
ch3、 \ΝΊ:
ix)2-甲基-1,3,4-噚二唑基、2-胺基-1,3,4-Hf二唑基、 2-(N5N-二甲胺基)-1,3,4-哼二唑基,其分子式爲:
其特色之第二方案是R2單位係選自: i)三唑,其分子式爲:
ii)四唑,其分子式爲:
此包含雜環族化合物之特定架構的非限制型實施例包 括: -34- 200409639
本發明的進一步特色在於w2單位之分子式爲: -(CH2)y-R2 φ 指數Y爲1、2、或3,且R2係選自: a) -C(0)N(R7)2 ; b) -C(0)NR7N(R7)2 ; c) -NR7C(0)N(R7)2 ;以及 d) -NR7C( = NR7)N(R7)2 ; R4爲氫、甲基、及以上之混合物;R7爲氫、甲基 、-N02、-CN、以及其混合物。 φ 包含此特色之W2單位的非限制型實施例,其分子式 爲· a) -(CH2)yNHC(0)NH2 ; b) -(CH2)yNHC( = NH)NH2 ; c) -(CH2)yNHC( = NCH3)NHCN ; d) -(CH2)yNHC( = NN02)NHCN ; e) -(CH2)yNHC( = NCH3)NHN02 ; f) -(CH2)yNHC( = NCN)NHN02;以及 -35- (31) (31)200409639 g)-(CH2)yNHC( = NCN)NH2 ; 其中Y爲1、2、或3。第一方案中包括^單位之y 爲3且R2之分子式爲:
Η / —Ν ch3 —Ν V H / —N \ H / -N xc= / h2n 二 ΝΗ C=NH / η2ν C=NCH〇 / 3 h2n C—NH (CH3)NH Η / —Ν ch3 / —Ν ν CN / ——N \ H / 一 N \ C 二 / η2ν zNCN C= / η2ν NCN C= / h2n :nch3 NC— xc=nch3 / -NH Η / —Ν ch3 一 Ν’ CN / —N \ CN / —N C=NCN / NCNH c= (h3c)nh :NCN C= / h2n =ncn NC- C=NCH3 / -NH R2的進一步特色包括經取代的或未經取代的6員環 雜環族化合物,其係選自:哌喃基、1,4-二Uf院基、嗎啉 基、吡啶基、塔哄基、嘧啶基、吡啡基、六氫卩比D定基、哌 嗪基、三畊基、1,4-二噻烷基、以及硫嗎啉基。 【實施方式】 製備生成黑皮質素受體配體 下列前驅物可用於製備本發明生成黑皮質素受體配體 〇 用於製備生成黑皮質素受體配體的第一個前驅物係關 於羥基加合物:4-環己基-4-羥甲基-六氫吡啶-卜羧酸第三 -36- (32) (32)200409639 丁酯,其係經下列的反應圖製備。
試劑以及條件:(a)H2: Pt02; (b)LAH; (c)(BOC)2〇 製備 4-環己基六氫吡啶-4-羧酸乙酯(1):在4-苯基 六氫吡啶-4-羧酸乙酯(56克,248毫莫耳)之EtOH(700毫 升)溶液中添加氧化鉑(IV)(10.2克,45毫莫耳)以及濃鹽 酸。用氮氣沖洗燒瓶以及於40 psig下在Parr氫化裝置中 搖動1 8小時。自燒瓶中移出並額外的加入Pt〇2 (2克, 8.8毫莫耳)並在40 psig下繼續進行氫化作用6小時。過 濾反應溶液去除催化劑,濾液在真空下濃縮得到殘餘物, 並用飽和的NaHC03以及二氯甲烷進行分配。移除有機相 ,水相用二氯甲烷淸洗數次。合倂有機層,經乾燥以及在 真空下濃縮得到所要求的定量產率之蠟狀固體產物。1 Η NMR(3 00MHz,C D C 13) δ 0.9 0 -1 · 4 5 (m,6 Η),1 · 2 5-1 · 3 2 (t, 3H),1.5 5 - 1.8 5 (m,7H),2.15,2.28(m,2H),2.98-2.80(m ,2H) ’ 3 · 1 8 - 3.2 7 (m,2 H),4.1 0 - 4.2 5 (m,2 H ), 7.10(broad s,1H); MS(ESI)m/z 240,(M + H + )。 製備(4-環己基六氫吡啶-4-基)-甲醇(2):在冷卻的(-5 (33) (33)200409639 °C)氫化鋁鋰(90 0毫升,0.90莫耳,1.0莫耳濃度之THF 溶液)溶液中加入四氫呋喃(2 0 0 0毫升)以及4 -環己基-六氫 吡啶-4-羧酸乙酯(1)(59.5克,249毫莫耳)。生成的溶液 在-5 t至+ 3 °C之間攪拌1小時,然後加熱至室溫並再攪拌 66小時。然後將反應再度冷卻至0°C,並用飽和的氯化銨 (100毫升)小心的終止反應。攪拌反應混合物 10分鐘, 然後加入87 : 10 : 3乙酸乙酯:甲醇:三乙胺(5 00毫升) 。然後在室溫下攪拌懸浮液20分鐘並經由寅式鹽墊過濾 。將固體再懸浮於1 : 1 THF : EtOAc(2000毫升),在室溫 下攪拌1小時並將懸浮液經由寅式鹽墊再一次過濾。合倂 濾液以及在真空下濃縮得到53.6克所要求的化合物及4-環己基-六氫毗啶-4-甲醛之混合物。粗混合物可直接使用 無須進一步的純化。 製備 4-環己基-4-羥甲基六氫吡啶-卜羧酸第三丁酯 (3):將二·第三丁基二碳酸鹽(79克,3 62毫莫耳)在〇°C 下攪拌加入(4-環己基六氫吡啶-4-基)-甲醇(2)(53.6克)以 及三乙胺(180毫升)之MeOH( 1 600毫升)溶液中。將生成 的溶液加熱至室溫並再攪拌4小時。溶液在真空下濃縮並 用色層分析法、以EtOAc/己烷 3 : 2溶析純化,得到 3 5.8克(4 8 %產率)之所要求的白色固體產物。 ]H NMR(3 00MHz , C D C 13) δ 1 · 0 0,1 · 3 2 (m, 5 Η) , 1.35- 1.60(m,14H),1.6 5 - 1.8 8(m,5H),3.15-3.30(m,2H), 3.4 8 -3.65 (m,2H),3.63(s,2H); MS(ESI)m/z 298,(M + H + ) -38- (34) 200409639 從中間物化合物3可得到一系列用於製備生成黑皮質 素受體配體之其它前驅物。可用甲擴醯鹽4引進各種4-位置經取代的六氫吡啶,例如三唑 5 :
試劑以及條件:(a)MsCl,Et3N ; (b)三唑鈉,DMF 或用疊氮化物 6引進於下文進一步描述之各種能基。
製備 4-環己基-4-甲磺醯基氧基甲基六氫吡啶-1-羧酸 第三丁酯(4):將甲烷磺醯基氯(1.8毫升,23.0毫莫耳)在 〇°C下攪拌加入4-環己基-4-羥甲基六氫吡啶-1-羧酸第三 丁酯(3)(3.42克,11.48毫莫耳)以及三乙胺(4.8毫升,2.8 毫莫耳)之二氯甲烷(3 0毫升)溶液中。然後將反應混合物 -39- (35) (35)200409639 加熱至室溫並攪拌1小時。用飽和N a H C Ο 3溶液終止反應 ’產生的混合物用_*氯甲院(5 0毫升)萃取兩次。合併有機 層、乾燥、過濾以及在真空下濃縮產生所要求定量產率的 產物。該材料可用於下一步驟無須純化。 製備4-環己基-4-[1,2,4]三唑基-1-基甲基-六氫吡啶_ 1-羧酸第三丁酯(5):在4-環己基-4-甲磺醯氧基甲基-六氫 吡啶-1羧酸第三丁酯(39克,103.8毫莫耳)之Ν,Ν -二甲基 甲醯胺(2 0 0毫升溶液)溶液中加入三唑鈉(3 8克,4 1 5 · 2毫 莫耳)。將生成的溶液加熱至1 0 0 °C、2 4小時然後冷卻至 室溫。在減壓下移除溶劑,粗產物用矽土(8〇 : 20 EtOAc •己丨元)純化得到2 8 · 7克(7 9 · 7 %產率)所要求的無色固體化 合物。】H NMR(CD3〇D)5 0.95-1.90(m,15H),1.46(s, 9H),3.45 -3.5 5 (m,4H),4.34(s,2H),7.99(s,1H), 8.48 (s,1H). MS (ESI) m/z 349,(M + H + ),371 (M + Na + )。 製備4 -環己基-4-疊氮基甲基六氫吡啶-丨-羧酸第三丁 酯(6):在4 -環己基-4 -甲磺醯基氧基甲基-六氫吡啶-^羧 酸第三丁酯(4)(2.42克,6·73毫莫耳)之DMF(25毫升)溶 液中加入疊氮化鈉(1 .32克,20.2毫莫耳),將混合物加熱 並在1 0 0 °C下攪拌過夜。冷卻反應,然後加水終止反應。 生成的溶液用E t0 A c萃取(3 0毫升)、乾燥、過濾以及在 真空下濃縮得到粗產物之棕色油狀物,經矽膠色層分析法 純化,己院/ E t Ο A c 3 : 1溶析得到產率7 6 %之所要求的無 (36) 200409639 色油狀產物(1 · 9 1克)。 可用中間物醛 7製備各種W2單位。
試劑以及條件:(a) ( C Η 3 C Η 2 C Η 2 ) 4 N R u 0 4 ; 4 -甲基嗎啉-N -氧化物;3 Α篩濾;rt,1小時。 製備4 -環己基-4 -甲醯基·六氫卩比D定-1 -竣酸第三丁醋 (7):在室溫、氬氣下於4-環己基-4-羥甲基-六氫吡啶“_ 羧酸第二丁酯(3)(1.0克,3·36毫莫耳)、4_甲基嗎啉_N_氧 化物(〇. 54克,4.64毫莫耳)、以及分子篩(〇. 5克)之二氯 甲院(2〇毫升)混合物中加入四丙基銨過釕酸酯(35.5毫克) 鲁 。將混合物擾泮3 0分鐘至1小時,之後溶液用矽土墊過 爐’在真空下移除溶劑得到所要求的無色油狀產物,可直 接使用無須進一步的純化。Ms (ESI) m/z 318,(M + Na + ) ο 以下爲可製備自II 7之官能基及官能基前驅物之非限 制型實施例。 -41 - (37) 200409639
試劑以及條件:(a)(CH30)3P(0)CH2C02CH3、DBU、 CH3CN ; rt、1 小時。(b)H2 : Pd/C、MeOH ; rt、2 小時。 (c)DIBAL、CH2C12 ; rt、40 分鐘(d)TosMIC、NaCN、 EtOH ; rt,3 小時。
製備4-環己基_4-(2-甲氧羰基-乙烯基)-六氫吡啶-1-羧 酸第三丁酯(8):在氬氣、室溫下,於三甲基膦酸基乙酸 鹽(1.41毫升,8.72毫莫耳)、氯化鋰(477毫克,11.3毫 莫耳)、以及1,8_二吖雙環[4.3.0]非7__(DBU)(1.55毫升 ’ 1 1.3毫莫耳)之無水乙腈(25毫升)溶液中加入4-環己基-4_甲醯基-六氫吡啶-1羧酸第三丁酯(7)(2.58毫克,8·72毫 莫耳)。攪拌混合物一小時,然後在減壓下移除溶劑。粗 產物用矽土(二氯甲烷:甲醇=15 : 1,Rf=0.7 8)純化得到 2 · 6 4克(8 6 %產率)所要求的化合物。 -42 - (38) 200409639 製備4 -環己基-4 - (2 -甲氧羰基-乙基)-六氫吡啶-1 -羧酸 第三丁酯(9):在氬氣下於4_環己基-4-(2-甲氧羰基-乙烯 基)-六氫吡啶卜羧酸第三丁酯(8)(2.64克,7.5毫莫耳)之 甲醇(30毫升)溶液中加入10%鈀/碳(120毫克)。混合物用 氫沖洗,然後在大氣壓、氫氣下攪拌二小時。反應混合物 經由短寅式鹽墊過濾以及在減壓下濃縮濾液。粗產物用矽 土純化得到2.57克(9 7%產率)所要求的化合物。 製備4-環己基-4-(3-酮基-丙基)-六氫吡啶-1-羧酸第三 丁酯(1〇):於冷卻的(-78 °C )4-環己基-4-(2-甲氧羰基-乙基 )六氫吡啶·卜羧酸第三丁酯(9)(1.0克,2.833毫莫耳)之40 毫升無水的二氯甲烷溶液中加入二異丁基氫化鋁(5.75毫 升,1M,5.75毫莫耳)。反應在室溫下攪拌40分鐘,加 入甲醇(3毫升)以及水(20毫升)終止反應。將反應混合物 加熱至室溫’分離有機層、經硫酸鈉乾燥、過濾以及在真 空下濃縮得到915毫克(>99%產率)所要求的無色油狀化合 物。
Boc Boc
試劑以及條件:(a)(i)2-胺基噻唑,甲苯;回流I8小時; (ii)HB(Ac0)3,rt 3 小時。 (39) 200409639 製備4-環己基-4-[2-(3 Η-咪唑-4-基)-乙基]-六氫吡啶_ 1-羧酸第三丁酯(11):在室溫下將4-環己基-4-(3-酮基-丙 基)-六氫吡啶-1-羧酸第三丁酯,1〇,(3 00毫克,0.93)之乙 醇(1〇毫升)溶液用甲苯磺醯基甲胩(tosMIC)(176毫克, 0.93毫莫耳)以及氰化鈉(6毫克)處理三小時。在減壓下移 除溶劑並加入內含氨水之甲醇(2M,1 〇毫升)。混合物在 密封管中攪拌過夜。然後將反應混合物在減壓下濃縮,將 殘餘物溶於氯仿,用碳酸氫鈉水溶液、濃鹽水淸洗,然後 用硫酸鈉乾燥及濃縮至紅色油狀物。殘餘物用矽土(二氯 甲烷:甲醇=15 : 1,Rf=0.5 8)純化得到141毫克(42%產率 )所要求的化合物。 下列圖解爲使用中間物3製備其它類似物中間物以及 前驅物。
試劑以及條件:(b)TFA/CH2Cl2/H20 ; rt 1小時.
製備 4 -環己基-4 -(噻唑-2 -基胺甲基)-六氫吡啶-1 -羧 酸第三丁酯(12):將4-環己基-4-甲醯基-六氫吡啶-1-羧酸 第三丁酯(3)(296毫克,1.0毫莫耳)以及2-胺基噻唑(1〇3 毫克,1 · 〇毫莫耳)溶於甲苯(1 5毫升),將混合物使用 -44- (40) 200409639
Dean-Stark裝置回流過夜。然後將溶液冷卻至室溫並加入 三乙醯氧基硼氫化鈉。反應物在室溫下攪拌三小時,然後 用乙酸乙酯稀釋。反應混合物用碳酸氫鈉水溶液及濃鹽水 淸洗。在減壓下移除溶劑,殘餘物用製備型HPLC純化得 到 312毫克(82%產率)所要求的化合物。MS(ESI)m/z 3 8 0(M + H + )。
製備(4-環己基-六氫吡啶-4-基甲基)_噻唑-2-基-胺 (1 3):於三氟乙酸:二氯甲烷:水(1 : 1 : 0 · 1,7毫升)即 用式溶液中加入4-環己基-4-(噻唑-2-基胺甲基)-六氫吡 啶-卜羧酸第三丁酯(12)(312毫克,0.82毫莫耳),將反應 混合物攪拌〇 . 5 -1 . 0小時。然後混合物在減壓下濃縮,以 碳酸氫鈉水溶液及乙酸乙酯分配。分離有機層,在減壓下 移除溶劑。粗產物用製備型HPLC純化得到220毫克(96% 產率)所要求的化合物之三氟乙酸鹽。
下列圖解爲使用中間物 7製備其它中間物以及前驅 物。
試劑以及條件:(a)二甲基膦酸基乙腈,LiCl,DBU ; rt 1 小時。 -45- 200409639 1— (4
CN ΝΗ 丨2
CBz 15 16
HN 14 15 試劑以及條件:(b)H2,ΝΗ3,雷氏鎳;rt,6小時
Jj—NHCBz 試齊!J 以及條件:(c)HgCl2,CBzNHC(SCH3) = NCBz,TEA ,D M F ·,r t,1 小時。
Boc
I
H I
試劑以及條件:(d)TFA/CH2Cl2/H20 ; rt,1小時 製備 4-(2-氰基乙烯基)-4-環己基六氫吡啶-1-羧酸第 丁酯(14):在氬氣、室溫下於二甲基膦酸基乙腈(0.78 -46- (42) (42)200409639 毫升,4.02毫莫耳)、LiCl(184毫克,4.02毫莫耳)、及 DBU(0.55毫升,4.02毫莫耳)之無水乙腈(25毫升)溶液中 加入4-環己基-4-甲醯基六氫吡啶-1-羧酸第三丁酯(7)(992 毫克,3 . 3 5毫莫耳)。混合物攪拌1小時以及在真空下移 除溶劑。產生的粗產物用矽膠純化,二氯甲烷/甲醇1 5 : 1 溶析得到所要求的定量產率產物。 製備 4 - ( 3 -胺基丙基)-4 -環己基六氫吡啶-1 -羧酸三 級丁酯(15) ··於4-(2-氰基乙烯基)-4-環己基六氫吡啶-1-羧 酸第三丁酯(14)(800毫克,2.35毫莫耳)之MeOH(33毫升 )溶液中加入氨水(1 6毫升)以及雷氏鎳(5 0毫克)。反應混 合物用氮脫除氣體,用氫氣沖洗以及在氫氣(45 psi)下於標 準氫化作用裝置中在室溫下搖動6小時。反應溶液過濾去 除催化劑,在真空下移除溶劑得到定量產率之所要求的產 物的膏狀油狀物。 製備 4_環己基- 4-(3-二碳苄氧基-胍基-丙基)-六氫吡 啶-1-羧酸第三丁酯(16):將氯化汞(11)(401毫克,0.48毫 莫耳)攪拌加入4-(3-胺基丙基)-4-環己基-六氫吡啶-1-羧酸 第三丁酯( 1 5 )(425毫克,1.23毫莫耳)、1,3-雙(苯甲醯氧 基羰基)-2-甲基-2-硫僞尿素(441毫克,1.23毫莫耳)以及 三乙胺(0.62毫升,5.64毫莫耳)之N,N-二甲基甲醯胺(15 毫升)溶液中。將反應混合物攪拌1 · 〇小時,用乙酸乙酯 稀釋,經由寅式鹽墊過濾。在減壓下濃縮濾液,殘餘物用 -47- (43) 200409639 矽土(二氯甲烷/丙酮,3 : 1 )純化得到6 2 9毫克(7 8 %產率) 所要求的無色固體化合物。 製備 N-[3-(4-環己基-六氫吡啶-4-基丙基二羧苄 氧基胍胺(1 7):於三氟乙酸:二氯甲烷:水(1 : 1 : 〇. 1, 11毫升)即用式溶液中加入4-環己基-4-(3-二羧苄氧基-胍 基-丙基)-六氫吡啶-1-羧酸第三丁酯( 1 6)(3 00毫克,0.46 毫莫耳),將反應混合物攪拌0 · 5 - 1 . 0小時。然後混合物在 減壓下濃縮,以碳酸氫鈉水溶液及乙酸乙酯分配。分離有 機靥,在減壓下濃縮。粗產物用製備型HPLC純化得到 25 4毫克(>9 9%產率)所要求的化合物。 依據本發明第I型生成黑皮質素受體配體之第一特色 包含4 ·環己基六氫吡啶,其一般架構之分子式爲:
其中W1包含碳環、R、R2、以及Q,其定義如以下 之表I。 -48- (44) 200409639
編號 R R2 W1 Q 1 4- •氯 苯 基 Π,2,4]: 三唑基-1-基 環 己 基 甲基 2 4- -氯 苯 基 [1,2,4]: 三唑基-卜基 環 己 基 乙基 3 4. •氯 苯 基 [1,2,4]: 三唑基-1-基 環 己 基 丙基 4 4_ •氯 苯 基 Π,2,4]: 三唑基-1-基 rra 己 基 異-丙基 5 4· -氯 苯 基 [15254]: 三唑基-1-基 環 己 基 丁基 6 4· •氯 苯 基 [1,2,4]: 三唑基-1-基 己 基 異丁基 7 4- -氯 苯 基 [152?4]: 三唑基-1-基 環 己 基 第三丁基 8 4_ •氯 苯 基 [1,2,4]· 三唑基-1-基 環己基 三氟甲基 9 4- 氯 苯 基 [1?2?4]: 三唑基-1-基 環 己 基 苯基 10 4_ 氯 苯 基 [1,2,4]: 三唑基-1-基 環 己 基 萘-2-基 11 4- -氯 苯 基 2Η-四 唑基-5-基 rea 己 基 甲基 12 4- -氯 苯 基 2Η-四 唑基-5-基 環 己 基 乙基 13 4_ -氯 苯 基 2Η-四 唑基-5-基 己 基 丙基 14 4· •氯 苯 基 2Η-四 唑基-5-基 環 己 基 異-丙基 15 4· -氯 苯 基 2Η-四 唑基_5-基 己 基 丁基 16 4_ -氯 苯 基 2Η-四 唑基-5-基 res 己 基 異丁基 17 4_ -氯 苯 基 2Η-四 唑基-5-基 TS3. 己 基 第三丁基 18 4_ _氯 苯 基 2Η-四 唑基-5-基 環己 基 二 氟 甲基 19 4· -氯 苯 基 2Η-四 唑基-5-基 環 己 基 苯基 20 4 •氯 苯 基 2Η-四 唑基-5-基 環己 基 4_ 甲 苯基 21 4 氯 苯 基 -nhc(=nh)nh2 環 己 基 甲基
-49- (45)200409639 22 4-氯苯基 -nhc(=nh)nh2 環己基 乙基 23 4 -氣本基 -nhc(=nh)nh2 環己基 丙基 24 4 _氯本基 -NHC( = NH)NH2 環己基 異-丙基 25 4-氯苯基 -nhc(=nh)nh2 環己基 丁基 26 4-氯苯基 -nhc(=nh)nh2 環己基 異丁基 27 4 ·氯本基 -nhc(=nh)nh2 環己基 第三丁基 28 4 -氯本基 -NHC( = NH)NH2 環己基 三氟甲基 29 4 -氣本基 -nhc(=nh)nh2 環己基 苯基 30 4-氯苯基 -nhc(=nh)nh2 環己基 萘-2-基 3 1 4-氯苯基 -nhc(o)nh2 環己基 甲基 32 4-氯苯基 -nhc(o)nh2 環己基 乙基 33 4 ·氣本基 -nhc(o)nh2 環己基 丙基 34 4-氯苯基 -NHC(0)NH2 環己基 異-丙基 35 4-氯苯基 -NHC(0)NH2 環己基 丁基 36 4-氯苯基 -NHC(0)NH2 環己基 異丁基 37 4 ·氣本基 -nhc(o)nh2 環己基 第三丁基 38 4-氯苯基 -nhc(o)nh2 環己基 三氟甲基 39 4-氯苯基 -nhc(o)nh2 環己基 苯基 40 4-氯苯基 -NHC(0)NH2 環己基 萘-2·基 41 4 -氯苯基 -nhc(=nch3)nh2 環己基 甲基 42 4 -氣本基 -NHC( = NCH3)NH2 環己基 乙基 43 4-氯苯基 -NHC( = NCH3)NH2 環己基 丙基 44 4-氯苯基 -NHC( = NCH3)NH2 環己基 異-丙基 45 4 -氣苯基 •nhc(=nch3)nh2 環己基 丁基 -50- (46) 200409639 (46)
46 4-氯苯基 -NHC( = NCH3)NH2 環己基 異丁基 47 4-氯苯基 -nhc(=nch3)nh2 環己基 第三丁基 48 4-氯苯基 -nhc(=nch3)nh2 環己基 三氟甲基 49 4-氯苯基 -nhc(=nch3)nh2 環己基 苯基 50 4-氯苯基 -NHC( = NCH3)NH2 環己基 萘-2-基 5 1 4-氯苯基 -N-HC( = NCN)NHN〇2 環己基 甲基 52 4-氯苯基 -nhc(=ncn)nhno2 環己基 乙基 53 4-氯苯基 -n-hc(=ncn)nhno2 環己基 丙基 54 4 -氣本基 -nhc(=ncn)nhno2 環己基 異-丙基 55 4-氯苯基 -NHC( = NCN)NHN〇2 環己基 丁基 56 4 -氯本基 -n-hc(=ncn)nhno2 環己基 異丁基 57 4 -氣本基 -NHC( = NCN)NHN〇2 環己基 第三丁基 58 4-氯苯基 -n-hc(=ncn)nhno2 環己基 三氟甲基 59 4 -氣本基 -NHC( = NCN)NHN〇2 環己基 苯基 60 4-氯苯基 -n-hc(=ncn)nhno2 —I 甘 萘-2-基
以下爲製備第I型第一特色之生成黑皮質素受體配體 之圖解。其僅作爲說明而非限制,此實施例之R爲4-氯苯基、R2爲[1,2,4]三唑-1-基、W1爲環己基、Q 爲甲基 -51 - 200409639 47
試劑以及條件:(a)TFA/CH2Cl2/H20 ; rt 1小時。
試劑以及條件:(b)HOBt,NMM,EDCI,DMF ; rt,6 小 時。
試劑以及條件:(c)TFA/CH2C12/H2 Ο ; rt 1小時。 -52- (48) (48)200409639
試劑以及條件:(d) C H 3 S 0 2 C 1,T E A,T H F ; 〇至 r t,i 8 小時。 實施例1 N-[l-(R)-(4-氯苄基)-2-(4-環己基- 4-[1,254]Hd坐 基甲 基-六氫卩比卩定-1 -基)-2 ·酮基-乙基]_甲院碼胺(2工) 製備4 -環己基-4-[1,2,4]三唑基-i-基甲基六氫啦啶 (18) :於三氟乙酸/ 一氯甲院/水(1: 1: 0.1,1〇毫升)溶液 中添加4-環己基-4-[1,2,4]三唑基基甲基-六氫吡啶-^ 羧酸第三丁酯(3)(3.5克,10毫莫耳),再將彼加入此步驟 得到之殘餘物中,將反應混合物攪拌3 0至6 0分鐘。然後 將反應溶液在真空下濃縮並用NaHC03水溶液及EtOAc分 配。有機相在真空下濃縮,粗產物用矽膠HPLC純化得到 所要求的產物。 製備 [1-(4-氯苄基)-2-(4-環己基-4-[1,2,4]三唑基-1- 基甲基六氫吡啶-1-基)-2-酮基-乙基]胺基甲酸第三丁酯 (19) :於4-環己基-4-[1,2,4]三唑基-1-基甲基六氫吡啶 (18)(2.16克,8·74毫莫耳)、(R)-2-N·(第三丁氧基羰基)- -53- (49) (49)200409639 胺基- 3- (4 -氯)苯基-丙酸[Boc-D-Ph(p-Cl)-OH](2.65 克, 9.18毫莫耳)、卜羥基-苯并三唑(2.36克,17.5毫莫耳) 、N -甲基嗎啉(35.0毫莫耳,3.83毫升)之DMF(30毫升) 溶液中份化的添加鹽酸1 - ( 3 -二甲胺基丙基)-3 -乙基氰胺 (2.1 6克,1 1 · 4毫莫耳)。於攪拌反應物6小時之後添加 NH4C1水溶液終止反應。反應混合物用EtOAc萃取, 合倂有機層、乾燥、在真空下濃縮,產生的粗產物用矽膠 純化得到所要求的產物。 製備 2-胺基-3-(4-氯苯基)-1_ (4-環己基-4-[1,2,4]三 唑基-1-基甲基-六氫吡啶-1-基)丙-卜酮(20):於三氟乙酸 酸/二氯甲烷/水(1 : 1 : 〇」,5毫升)溶液中添加[1-(4-氯 苄基)-2-(4-環己基-4[1,2,4]三唑基-卜基甲基-六氫吡啶-1-基)_ 2-酮基-乙基]胺基甲酸第三丁酯(19)(3.5克,6.65 毫莫耳),將反應混合物攪拌3 0至60分鐘。然後將反應 溶液在真空下濃縮,並用NaHC03水溶液及EtOAc分配。 在真空下濃縮有機相,粗產物用矽膠HPLC純化得到所要 求的產物。 製備N-[l-(R)-(4-氯苄基)-2-(4·環己基-4-[1,2,4]三唑-卜基甲基-六氫吡啶-1-基)-2-酮基-乙基]-甲烷磺胺(21): 在 〇 °C下於 2_(R)_胺基-3-(4-氯苯基)-1-(4-環己基-4_ [1,2,4]三唑基-1-基甲基-六氫吡啶-卜基)-丙-1-酮(20)(400 毫克,0.93毫莫耳)之四氫呋喃(10毫升)溶液中加入三乙 (50) 200409639 胺(0.78毫升,5.58毫莫耳)以及甲磺醯基氯(0.09毫升, 1 . 1 1毫莫耳)。產生的懸浮液在室溫下攪拌過夜以及在減 壓下移除溶劑。粗產物用製備型HP LC純化得到3 14.5毫 克(5 4 %產率)所要求的化合物之三氟乙酸鹽。 1 Η NMR(3 00MHz , CD3OD)6 0.80- 1.92(m , 1 5H) , 2.78-
3.08(m,5H),3.30-3.90(m,4H),4.2 5 -4.40(m,2H), 4.6 5 -4.7 5 (m,1H),7.2 5 - 7.40(m,4H),8.00-8.08(m,1H) ,8.52(s,1H)。 13C NMR(75MHz,CD3OD)ppm 27.75,27.79,27.85 ,27.96,2 8.5 5,31.08,31.76,39.31,39.41,40.16, 40.49,41.89,42.96,43.8 2,52.61,5 3.2 8,54.62, 5 5.29, 1 3 0.0 8, 1 3 0.22, 132.81 , 132_92, 1 3 4.40, 1 3 4.5 8 ’ 1 3 6.8 6,1 3 7.04,1 46.62,151.80,151.94,
1 72.5 0。(存在著旋轉異構物);19F NMR(2 82MHz, CD3〇D)ppm 8 5.60,92.52· MS(ESI)m/z 5 0 8,(M + H + )。 C24H34N5 03 C1S 0.30 TFA 之分析値爲:C,5 4.49; H, 6·37; N,12.91。實際値爲:C,54·46; H,5.93; N, 11.97。 其它可適當代替環己基之W1單位包括:環丙基、環 丙基甲基、環戊基、環戊酮-2-基、以及環庚基。 依此方法可製備之第I型類似物的其它非限制實施例 包括: 氯苄基)-2_(4_環己基- 4-[l52,4]三唑-丨_基 甲基-六氫吡啶-1-基)-2-酮基-乙基:l·乙烷磺胺; -55- (51) (51)200409639 N-[l-(R)-(4-氯苄基)-2-(4-環己基- 4-[l,2,4]三唑-1-基 甲基-六氣卩比D疋-1-基)-2 -嗣基-乙基]-丙院礦胺; N-[l_(R)-(4-氯苄基)-2-(4-環己基-4-[1,2,4]三唑-1-基 甲基-六氣D比陡-1-基)-2 -嗣基-乙基]-異丙院擴胺; N-[l-(R)-(4-氯苄基)-2-(4-環己基- 4·[1,2,4]三唑-1-基 甲基-六氨啦卩定-1-基)-2 -嗣基-乙基]-二截基甲院擴酸鹽擴 胺; 氯苄基)_2·(4·環己基-4-[1,2,4]三唑-1-基 甲基-六氯D比陡-1-基)-2 -醒基-乙基]-苯基擴胺 N-[l-(R)-(4-氯苄基)-2-(4-環己基-4-[1,2,4]三唑-卜基 甲基-六氣卩比陡-1-基)-2 -醒基-乙基]-(4 -甲苯基)擴胺;以 及 心[1-(&)-(4-氯苄基)-2-(4-環己基-4-[1,2,4]三唑-卜基 甲基-六氫吡啶-卜基)-2-酮基-乙基]-萘-2-基磺胺。 依據本發明第I型生成黑皮質素受體配體之第二特色 包含4-環己基六氫吡啶,其一般架構分子式爲:
-56- (52) 200409639 其中 W1包含雜環、R、R2、以及Q,其定義如下列表 II。 表 II 編號 R R2 W1 Q 61 4 -氯本基 [1,2,4]三唑基-1-基 六氣卩ϋ卩疋-1 -基 甲基 62 4 -氯苯基 [1,2,4]三唑基-1-基 /、氨卩比卩疋-1 -基 乙基 63 4 -氯苯基 [1,2,4]三唑基-1-基 /、氣啦D疋-1 -基 丙基 64 4-氯苯基 [1,2,4]三唑基-1-基 六氣卩比卩疋-1 -基 異-丙基 65 4 -氯本基 [1,2,4]三唑基-1-基 /、氣卩比卩疋-1 -基 丁基 66 4 -氯本基 [1,2,4]三唑基-1-基 六氫吡啶-1_基 異丁基 67 4 -氣本基 [1,2,4]三唑基-1-基 六氫吡啶-1-基 第三丁基 68 4 -氯本基 [1,2,4]三唑基-1-基 /、氣卩比卩疋-1 -基 三氟甲基 69 4 -氯本基 [1,2,4]三唑基-1-基 /、氨卩ϋ卩疋-1 -基 苯基 70 4 -氣本基 [1,2,4]三唑基-卜基 六氣卩比卩疋-1 -基 4-甲苯基 71 4 -氣本基 2H-四唑基-5-基 /、氣卩比卩疋-1 -基 甲基 72 4 -氯本基 2H-四唑基-5-基 /、氣卩比卩疋-1 -基 乙基 73 4 -氯本基 2H-四唑基-5-基 /、氣卩比π正_ 1,某 丙基 74 4 -氯苯基 2H_四唑基-5-基 六氣啦卩疋_ 1 -基 異-丙基 75 4 -氯苯基 2H-四唑基-5-基 六氣卩比卩疋_ 1 -基 丁基 76 4 ·氯本基 2H-四唑基-5-基 六氣卩比D疋· 1 ·基 異丁基 77 4 -氯苯基 2H-四唑基-5-基 六氫吡啶-1-基 第三丁基 78 4 -氯本基 2H-四唑基-5-基 六氨卩比卩疋-1 -基 三氟甲基
-57- (53)200409639 79 4 -氛本某 2H-四唑基-5-基 六氣卩Ji卩疋-1 -基 苯基 80 4 -氣本基 2H-四唑基-5-基 /、氣卩比卩疋-1 -基 4-甲苯基 81 4 -氣本基 -nhc(=nh)nh2 六氫吡啶-1-基 甲基 82 4 _氯本基 - nhc(=nh)nh2 /、氣卩比卩疋-1_基 乙基 83 4-氯苯基 -nhc(=nh)nh2 六氨卩比卩疋-1-基 丙基 84 4 -氯本基 -nhc(=nh)nh2 六氨卩比卩疋-1-基 異-丙基 85 4 -氛本某 -nhc(=nh)nh2 / \氯D比D疋-1 -基 丁基 86 4 -氯本基 -NHC( = NH)NH2 六氫吡啶-1-基 異丁基 87 4 -氯苯基 -nhc(=nh)nh2 六氫啦D定-1 -基 第三丁基 88 4-氯苯基 -nhc(=nh)nh2 /、氣卩比卩疋-1 -基 三氟甲基 89 4 -氯本基 •nhc(=nh)nh2 六氣卩比卩疋-1 -基 苯基 90 4-氯苯基 -nhc(=nh)nh2 六氫吡D定-1 -基 萘-2-基 91 4-氯苯基 -NHC(0)NH2 /、氣卩比卩疋-1 -基 甲基 92 4 -氯本基 -nhc(o)nh2 六氣卩比卩疋-1 -基 乙基 93 4-氯苯基 -nhc(o)nh2 六氣卩比卩疋-1 ·基 丙基 94 4 -氯本基 -nhc(o)nh2 /、氣卩j:t ϋ疋-1 -基 異-丙基 95 4 -氛本某 -nhc(o)nh2 六氣卩比卩疋-1-基 丁基 96 4-氯苯基 -nhc(o)nh2 六氣卩比D疋-1 -基 異丁基 97 4 -氣本基 -NHC(0)NH2 六氣卩比卩疋-1-基 第三丁基 98 4-氯苯基 -nhc(o)nh2 六氨卩it卩疋-1 ·基 三氟甲基 99 4 -氯本基 -NHC(0)NH2 六氨卩比B疋-1 -基 苯基 100 4 -氛本基 -nhc(o)nh2 六氨卩比卩疋-1 -基 萘-2-基 101 4 -氯本基 -NHC( = NCH3)NH2 六氣卩比D疋-1-基 甲基 102 4 -氣本基 -NHC( = NCH3)NH2 六氣卩比卩疋-1 -基 乙基
-58- (54) 200409639 103 4 -氯本基 -NHC( = NCH3)NH2 /、氣卩仕D疋-1 -基 丙基 104 4 -氣本基 -nhc(=nch3)nh2 /、氨啦Π疋_ 1 -基 異-丙基 105 4-氯苯基 -nhc(=nch3)nh2 六氣卩Ji卩疋-1 -基 丁基 106 4 -氯本基 -NHC(二 NCH3)NH2 六氫吡啶-1 -基 異丁基 107 4 -氯本基 -NHC(-NCH3)NH2 六氣卩比卩疋_ 1-基 第三丁基 108 4-氯苯基 -nhc(=nch3)nh2 /、氯卩比D疋-1 -基 三氟甲基 109 4 -氯本基 -nhc(=nch3)nh2 / \氣卩比卩疋-1 -基 苯基 1 10 4 -氛本基 -NHC( = NCH3)NH2 /、氣卩it卩疋-1 -某 萘-2-基 111 4-氯苯基 -NHC( = NCN)NHN〇2 /、氣卩比卩疋-1 -基 甲基 112 4-氯苯基 -NHC( = NCN)NHN〇2 /、氣卩比卩疋-1 -基 乙基 1 13 4 -氯本基 -nhc(=ncn)nhno2 六氣卩比卩疋-1 -基 丙基 1 14 4 -氣本基 -nhc(=ncn)nhno2 六氨卩比卩疋-1 -基 異-丙基 1 15 4 -氣本基 -nhc(=ncn)nhno2 /、氣卩比卩疋-1-基 丁基 1 16 4 ·氣本基 -NHC( = NCN)NHN〇2 六氣卩比D疋-1 -基 異丁基 117 4-氯苯基 -nhc(=ncn)nhno2 六氣卩比卩疋-1 -基 第三丁基 118 4 ·氣本基 -nhc(=ncn)nhno2 /、氣卩比卩疋-1-基 三氟甲基 1 19 4-氯苯基 -NHC( = NCN)NHN〇2 六氣卩比卩疋-1-基 苯基 120 4 -氯苯基 -NHC( = NCN)NHN〇2 六氣卩比卩疋-1 -基 萘_2_基
以下爲製備第I型第一特色生成黑皮質素受體配體之 圖解。僅作爲說明而非限制,此實施例之R爲4-氯苯基 、尺2爲[1,2,4]三唑-1-基、\¥1爲六氫吡啶-4-基、及(5爲 甲基。 -59- (55)200409639
試劑以及條件:(a)Na,丙醇;回流 72小時。
試劑以及條件:(b ) Η Ο B t,Ν Μ Μ,E D C I,D M F,D IP E A ; (TC至rt,1 8小時。
試劑以及條件:(c)CH3S02C1,TEA,CH2C12 ; 0°C 至 rt,
1 8小時。 -60- (56) 200409639
試劑以及條件:(d)鈉[1,2,4]三唑,DMF ; 55它,18 ^、日寺 實施例2 N-1 l-(R)-(4-氯节基)-2-酮| 基- 2- (4f-[i,2,4]三 D坐 _1_基甲其· [1,4’]聯六氫吡啶基-1’-基)·乙基}-甲烷磺胺(26) 製備[1,4’]聯六氣卩比0定基- 4’-基甲醇(22):在裝有擾梓 棒、回流冷凝器、及橡膠隔之三頸圓底燒瓶中置入Π,4Ί 聯六氫吡啶基-4’-羧酸醯胺(5.01克,23.7毫莫耳)於ι4〇 毫升無水1 -丙醇,並將溶液加熱至回流溫度。分批加Α 以己烷沖洗去除礦物油之鈉金屬(9.276克,403 ·4毫莫耳) 。一旦鈉金屬完全溶解後,將混合物攪拌隔一個週末。將 反應混合物冷卻至室溫以及在減壓下移除溶劑。加入蒸態 水以及用氯仿萃取溶液。收集有機層、硫酸鈉乾燥、過濾 ,在減壓下移除溶劑得到4.4克所要求的產物,無須進 一步的純化可直接使用。 1H NMR(CD3OD, 3 00 ΜΗζ)δ 1.48 - 1 .60(m,8H), 1.72- 1.80(m,2H),2·61-2·71(ιη,6H),2.923.0 1 (m,2H) ,3.37(s,1H),3.56(s,2H). MS(ESI)m/z 199(M + H + ) 〇 -61 - (57) (57)200409639 製備[1-(R)-(4-氯苄基)-2-(4,-羥甲基-[1,4,]-聯六氫 吡啶基-1’-基)-2-酮基-乙基]-胺基甲酸第三丁酯(23):在 裝有攪样棒之二頸圓底燒瓶中置入[1,4,]-聯六氫吡啶基_ 4’-基-甲醇(22)(2.2克,n.i毫莫耳,1〇當量)、2-(R)_第 二丁氧基·基胺基-3- (4_氯苯基)-丙酸(3.648克,12.2毫 莫耳)、1·羥基苯并三唑(2.552克,18.9毫莫耳)、1-(3 -二 甲胺基丙基)-3-乙基氰胺(3.71克,18.9毫莫耳)之無水 N,N -二甲基甲醯胺(8 0毫升)。將混合物冷卻至〇艺並加入 N,N -一異丙基-乙胺(4.1毫升,37.7毫莫耳)。移除冰浴, 將反應混合物攪拌過夜。在減壓下濃縮溶劑,用製備型 HPLC純化得到2.83克(43%產率)所要求的化合物之三氟 乙酸鹽。 4 NMR(CD3OD,3 00 ΜΗζ)δ 0.85-2.13(m, 19H),2.65 -3.8 2(m,8H),3.90-4.10(m,3H),4,48(m, 1H),4.76(m,1H),7.22-7.4 8 (m,4H). MS(ESI)m/z 480(M + H + )。 製備3-[3-(4 -氯-苯基)-2-R -甲磺醯基胺基-丙酿基]_3_ 吖-7-阿Π坐尼亞(azonia) -二螺[5.0.5.1]三癸院氯化物(25): 於[l-(R)-(4-氯·苄基)-2-(4’-經甲基-[1,4’]_二六氫吡啶基-1’-基)-2-酮基-乙基]-胺基甲酸三級丁酯(23 )(5 00毫克, 0.84毫莫耳,ΐ·〇當量)之二氯甲烷(15毫升)的冷卻(〇°c) 溶液中加入三乙胺(0·24毫升,1.7毫莫耳)以及甲磺醯基 氯化物(0.13毫升,1.7毫莫耳)。移除冰浴,將溶液加熱 至室溫並繼續攪拌過夜。次晨加入水,將反應混合物用二 -62- (58) 200409639 氯甲烷萃取。收集有機層用硫酸鈉乾燥、過濾以及在減 壓下移除溶劑。產生的粗產物是所要求的產物以及3-[2-(R)第三丁氧基-羰基胺基- 3-(4-氯-苯基)-丙醯基]-3-吖- 7-阿唑尼亞(azonia)-二螺[5· 0.5.1]三癸烷氯(24)之混合物。 用製備型HPLC分離粗產物得到121.6毫克(30%產率)所 要求的產物以及231.9毫克(5 6%產率)主要副產物(24)。副 產物: NMR(CD3OD,300 ΜΗζ)δ 1.48-2.18(m,10H)
,2.72 -3.63 (m, 13H),3.97(m,1H),4.48(m,1H), 4.70(m,1H),7.2 8 -7.42(m,4H)· MS(ESI)m/z 475(M + H + ) 。 畐!1 產物(24) : lU NMR(CD3〇D ^ 3 00 ΜΗζ)δ 1.32- 2·15(ιβ , 19H) ,2.8 6-3.72 (m, 10H) ,3.95(m, 1H), 4.78(m , 1H) , 4.78(m , 1H), 7.23-7.48(m , 4H). MS(ESI)m/z 498(M + H + )。 製備 N-[1-(R)_(4-氯-苄基)-2-酮基- 2-(4’-[l,2,4]三唑 基-基甲基[1,4’]-二六氫吡啶基-1’-基)-乙基]-甲烷磺胺 (26): 3-t3-(4-氯苯基)-2-R-甲磺醯基胺基-丙醯基]-3-吖-7-阿卩坐尼亞(azonia)-二螺[5.0.5.1]三癸院 氯化物 (25)(121.6毫克,〇·26毫莫耳)之無水Ν,Ν-二甲基甲醯胺 (1 5毫升)溶液中加入1,2,4 -三_ ’鈉衍生物(9 1 · 0毫克’ 1 . 〇毫莫耳)。將溶液加熱至5 5 °C並攪拌過夜。次晨將溶 液冷卻至室溫’在減壓下移除溶劑’粗材料用製備型 Η P L C純化得到8 1 · 9毫克(4 3 %產率)所要求的化合物之雙-三氟乙酸鹽。 iH NMR(CD3OD ’ 3 00 ΜΗζ)δ 1 . 1 7-2.35(m -63- (59) 200409639 ,10H),2.79-4.00(m,1 1H),4.20(m,1H),4.47-4,74(m ,2H),5.00(m,2H),7.2 5 - 7.46(m,411),8.19(s,1H) ,8.68(m,1H)· MS(ESI)m/z 5 09(M + H + )。 3C NMR(CD3OD,3 0 0 ΜΗζ)δ 15.50,22.8 8,25.16, 25.3 4 , 29.10, 29.82 , 38 • 64 j 39.18 ,3 9.68 ,4 1 • 55 41.63, 42.19 , 42.53 , 54 • 3 9 54,60 ,66.89 ,68 ?54 129. 69 ,129.88 ,132. 37, ,1 32. ,69 , 132, .80 , 133, .97 134. 09 ,136.58 ,136. 7 5 , ,1 47. ,44 , 153, .07, 153, .53 153. 66 ,1 62.3 5, 162.6C > ,1 7 1. 95 〇
適用於第π型類似物特色 2之其它W1單位包括: 苯基,吡啶-4 -基,六氫吡啶-4 -基,嗎啉-4 -基,哌畊-1 -基 ,哌喃· 4 -基等。 依據本發明第I型生成黑皮質素受體配體之第三特色 包含4 -環己基六氫批Π定,其一般架構分子式爲:
其中 W1包含雜環、R、R2、以及Q,其定義如以下之表 III。 -64- (60) (60)200409639 表 in 編號 R R2 W1 Q 121 4- 氯 苯 基 [1,2,4]: 三唑基-1-基 環 己 基 甲 基 122 4- •氯 苯 基 [U2,4]: 三唑基-卜基 環 己 基 乙 基 123 4_ -氯 苯 基 [1,2,4]: 三唑基-1-基 環 己 基 丙 基 124 4- 氯 苯 基 [1,2,4]: 三唑基-1-基 己 基 異-丙基 125 4_ •氯 苯 基 [1,2,4]: 三唑基-1-基 環 己 基 丁 基 126 4. 氯 苯 基 [1,2,4]: 三唑基-1-基 IS 己 基 異丁基 127 4- •氯 苯 基 [1,2,4]三唑基-1-基 環 己 基 第三 丁基 128 4- •氯 苯 基 [1?2?4]: 三唑基-1·基 xm 己 基 三氟 甲基 129 4- •氯 苯 基 [1,2,4]: 三唑基-1-基 im 垣 己 基 苯 基 130 4· •氯 苯 基 [1,2?4]- 三唑基-1-基 rm 振 己 基 4-甲 苯基 131 4- .氯 苯 基 2H·四 唑基-5_基 己 基 甲 基 132 4- 氯 苯 基 2H·四 唑基-5-基 環 己 基 乙 基 133 4- -氯 苯 基 2H-四 唑基-5-基 環 己 基 丙 基 134 4- •氯 苯 基 2H-四 唑基-5-基 rm 己 基 異-丙基 135 4. 氯 苯 基 2H·四 唑基-5-基 XES 己 基 丁 基 136 4_ 氯 苯 基 2H-四 唑基-5-基 己 基 異丁基 137 4_ -氯 苯 基 2H-四 唑基-5-基 環 己 基 第三 丁基 138 4_ -氯 苯 基 2H-四 唑基-5-基 板 己 基 三氟 甲基 139 4 -氯 苯 基 2H·四 唑基_5_基 rm 己 基 苯 基 140 4 -氯 苯 基 2H-四 唑基_5-基 環 己 基 4-甲 苯基 141 4 -氯 苯 基 -nhc(=nh)nh2 rm 己 基 甲 基 -65- (61)200409639 142 4 -氣本基 -nhc(=nh)nh2 環己基 乙基 143 4-氯苯基 -nhc(=nh)nh2 環己基 丙基 144 4 -氣本基 -nhc(=nh)nh2 環己基 異-丙基 145 4 -氣本基 -nhc(=nh)nh2 環己基 丁基 146 4 -氣本基 -nhc(=nh)nh2 環己基 異丁基 147 4 -氣本基 -nhc(=nh)nh2 環己基 第三丁基 148 4 -氯苯基 -nhc(=nh)nh2 環己基 三氟甲基 149 4 -氣本基 -NHC( = NH)NH2 環己基 苯基 150 4 -氛本基 -NHC( = NH)NH2 環己基 萘-2-基 151 4 -氣本基 -NHC(0)NH2 環己基 甲基 152 4 -氣本基 -nhc(o)nh2 環己基 乙基 153 4 -氣苯基 -nhc(o)nh2 環己基 丙基 154 4-氯苯基 -NHC(0)NH2 Ϊ哀己基 異-丙基 155 4 -氯本基 -nhc(o)nh2 環己基 丁基 156 4 -氯本基 -NHC(0)NH2 環己基 異丁基 157 4-氯苯基 -NHC(0)NH2 環己基 第三丁基 158 4 -氯本基 -nhc(o)nh2 環己基 三氟甲基 159 4 -氯本基 -nhc(o)nh2 環己基 苯基 160 4-氯苯基 -nhc(o)nh2 環己基 萘-2-基 161 4-氯苯基 -nhc(=nch3)nh2 環己基 甲基 162 4 -氯本基 -NHC( = NCH3)NH2 環己基 乙基 163 4-氯苯基 -nhc(=nch3)nh2 環己基 丙基 164 4 -氣苯基 -NHC( = NCH3)NH2 環己基 異-丙基 165 4 -氣本基 -nhc(=nch3)nh2 環己基 丁基 (62) 200409639 (62)
166 4-氯苯基 -NHC( = NCH3)NH2 環己基 異丁基 167 4-氯苯基 -NHC( = NCH3)NH2 環己基 第三丁基 168 4-氯苯基 -nhc(=nch3)nh2 環己基 三氟甲基 169 4-氯苯基 -NHC( = NCH3)NH2 環己基 苯基 170 4-氯苯基 -NHC( = NCH3)NH2 環己基 萘-2-基 171 4-氯苯基 -NHC( = NCN)NHN〇2 環己基 甲基 172 4-氯苯基 -nhc(=ncn)nhno2 環己基 乙基 173 4-氯苯基 -NHC( = NCN)NHN〇2 環己基 丙基 174 4-氯苯基 -NHC( = NCN)NHN〇2 環己基 異-丙基 175 4-氯苯基 -nhc(=ncn)nhno2 環己基 丁基 176 4-氯苯基 -NHC( = NCN)NHN〇2 環己基 異丁基 177 4_氯苯基 -nhc(=ncn)nhno2 環己基 第三丁基 178 4_氯苯基 -nhc(=ncn)nhno2 環己基 三氟甲基 179 4-氯苯基 -NHC( = NCN)NHN〇2 環己基 苯基 180 4-氯苯基 -NHC( = NCN)NHN〇2 環己基 萘-2-基
以下爲製備第I型第三特色生成黑皮質素受體配體之 圖解。僅作爲說明而非限制,此實施例之R爲4 -氯苯基 、R2爲胍基、W1爲環己基、及Q爲甲基。以下步驟是從 中間物(1 7)開始製備。 -67- (63) 200409639
試劑以及條件(a)HOBt,NMM,EDCI,DMF ; rt 6 小時·
試劑以及條件(b)TFA/CH2Cl2/H20 ; rt 1小時.
試劑以及條件(c)CH3S02C1,TEA,THF ; 0°C 至 rt,6 小 時· -68- (64) (64)200409639
試劑以及條件(d)H2,10%Pd/C,MeOH ; rt 2小時 實施例3 N - [ 1 - (R) - (4 -氯苄基)-2 - (4 -環己基-4 -胍基-丙基-六氫吡啶-, 1-基)-2 -酮基-乙基]-甲院擴胺(3〇) 製備{1-(4-氯千基)-2_[4-環己基- 4- (4-N’,N,,-二殘节氧 基丙基)-六氣卩比D定-1_基]-2-酮基-乙基)胺基甲酸第三丁醋 (27):於N-[3-(4 -環己基-六氫吡啶-4-基)-丙基]-二羧节氧 基-胍 fe (17)(4.67 克,8.74 毫莫耳)、(r)-2-N·(第三丁氧 基-羰基)-胺基-3-(4·氯)苯基-丙酸[B〇c-D-Ph(p-Cl)-ΟΗ](2·65克,9.18毫莫耳)、1-羥基-苯并三唑(2·36克, 17.5毫莫耳)、Ν -甲基嗎啉(35.0毫莫耳,3.83毫升)之 DMF(30毫升)溶液中份化的加入鹽酸二甲胺基丙基 )-3-乙基氰胺(2.16克,1 1.4毫莫耳)。於攪拌反應6小 時之後加入NhCl水溶液終止反應。反應混合物用 EtO Ac萃取,合倂有機層、乾燥、在真空下濃縮,產生的 粗產物用政膠純化得到所要求的產物。 -69- (65) (65)200409639 製備2-胺基-3-(4-氯苯基)-1-[4-環己基- 4-(N’,N”-二羧 苄氧基胍基丙基)-六氫吡啶-1-基]-丙-1-酮(28):於三氟乙 酸酸/二氯甲烷/水(1 : 1 : 〇·1,5毫升)溶液中加入{1-(4-氯-节基)-2-[4-環己基-4-(4-N',N’’-二竣节氧基脈基丙基)-六氫吡啶-1-基]-2 -酮基-乙基卜胺基甲酸第三丁酯 (27)(5.43克,6.65毫莫耳),將反應混合物攪拌30至60 分鐘。然後將反應溶液在真空下濃縮,並用NaHC03水溶 液及EtOAc分配。有機相在真空下濃縮,粗產物用矽膠 HPLC純化得到所要求的產物。 製備 N-{l-(R)-(4-氯苄基)-2-[4-環己基- 4-(N’,N”-二羧 苄氧基胍基丙基]-六氫吡啶-1-基)-2-酮基-乙基卜甲烷-磺 胺(29):在 0°C下於 2-(R)-胺基-3_(4-氯苯基)-1-(4-環己 基-4-[1,2,4]三唑基-1-基甲基六氫吡啶-1-基)_丙-1_酮 (2 8)(666毫克,0.93毫莫耳)之四氫呋喃(1〇毫升)溶液中 加入二乙胺(〇·78毫升,5.58毫莫耳)以及甲擴醋基氯 (〇 · 0 9毫升,1 · 1 1毫莫耳)。產生的懸浮液在室溫下攪拌過 夜以及在減壓下移除溶劑。粗產物用製備型HP LC純化得 到所要求的化合物。 製備N-[l-(R)-(4_氯苄基)-2-(4-環己基-4-胍基丙基六 氫D比D定-1 -基)-2 -酮基-乙基]-甲院擴胺(3 〇 ):在氬氣下於 N-{l_(R)-(4-氯苄基)-2-[4-環己基_4_(N’,N”_二竣节氧基胍 基丙基)_六氫卩比卩定-1-基]-2·酮基-乙基}-甲院-磺胺(29)(i〇〇 (66) 200409639 毫克)之甲醇(3毫升)溶液中加入1 〇%鈀/碳(1 2毫克)。混 合物用氫沖洗,然後在大氣壓、氫氣下攪拌二小時。反 應混合物經由短寅式鹽墊過濾以及在減壓下濃縮濾液。粗 產物用製備型HPLC純化得到所要求的化合物之三氟乙酸 鹽 〇 下列前驅物可用於製備本發明第II類生成黑皮質素 受體配體。此類前驅物可合倂上述用以製備第I類包含 4,4 - 一取代六氫卩比Π定架構之前驅物。 用於製備生成黑皮質素受體配體之第一前驅物爲3-(4-氯苯基)丙酸衍生物,其可得自以下之反應圖解 。
試劑以及條件:(a) S 〇 C 1 2,苯;回流,2 4小時.
試劑以及條件 ,THF ; -78〇C 至 rt (b)4-甲基-5-苯基-唑啶-2-酮 2hR. -BuL: -71 - (67) (67)200409639
試劑以及條件:(c)NaBTMSA,4-溴-2-甲基-2-丁烯,THF ;_7 8°C 至 rt,1 8 小時.
製備3-(4-氯苯基)丙醯氯(31):於 3-(4-氯-苯基)-丙 酸(1.5克,8.15毫莫耳)之苯(5〇毫升)溶液中加入亞硫醯 氯(1 · 1 8毫升,1 6 · 3毫莫耳)。將生成的溶液加熱回流2 4 小時然後冷卻至室溫。在減壓下移除溶劑得到1 .4 5克 (8 8 %產率)所要求的無色油狀化合物。粗產物可直接使用 無須進一步的純化。 1HNMR(CDC 1 3 3 0 0ΜΗζ)δ 3.01(t ’ J =7·2Ηζ,2H),3.22(t,J = 6 · 9 Η z,2 Η),7.1 2 - 7 · 2 0 (m, 2H),7.26-7.3 5 (m,2H)。 製備3-[3-(4-氯-苯基)-丙醯基]-4-R_甲基- 5-S-苯基-鸣 唑啶-2-酮(3 2) ··於冷卻的(-78 °C )4-甲基-5-苯基-噚唑啶- 2-酮(3 1 )(600毫克,3.39毫莫耳)之無水四氫呋喃(20毫升) 溶液中加入正丁基鋰(2.5毫升,1 · 6莫耳濃度之己烷溶液 ,4.07毫莫耳)。生成的溶液在-78 °C下攪拌90分鐘以及 -72- (68) (68)200409639 然後緩慢的加入3-(4-氯-苯基)-丙醯氯(8 94毫克,4.41毫 莫耳)。將溶液加熱至室溫 3 0分鐘以及然後在減壓下移 除溶劑。粗產物用矽土(20 : 8 0乙酸乙酯:己烷,Rf_ 〇 · 3 )純化得到1 · 〇 7克(9 2 %產率)所要求的化合物之無色的 固體。NMR(CDC 1 3 3 0 0ΜΗζ)δ 0.91(d,J = 6·6Ηζ, 3H),3.01(t,J = 7·8Ηζ ’ 2H),3.18-3.40(m,2H), 4.77(m,1H),5.67(d,J = 7·2Ηζ,1H),7.18-7.48(m, 9H)· MS(ESI)m/z 3 44(M + H + )。 製備 3-[2-S-(4-氯-苄基)-5 -甲基-己-4-烯醯]-4-R-甲 基-5苯基-鸣唑啶-2-酮(33):於冷卻的(-78 t )3-[3-(4-氯-苯基)丙醯基]-4-甲基-5-苯基-Df唑啶-2-酮(32)(500毫 克,1.46毫莫耳)之THF(15毫升)溶液中加入雙(三甲基矽 烷基)-醯胺鈉(1.75毫升,1.0莫耳濃度之THF溶液,1.75 毫莫耳)。生成的溶液在78 °C下攪拌然後緩慢的加入 4-溴-2-甲基-2-丁烯(0.20毫升,1·75毫莫耳)。產生的溶液 在室溫下攬拌過夜以及在減壓下移除溶劑。粗產物用製備 型HPLC純化得到213毫克(36%產率)所要求的化合物之 無色的油狀物。 h NMR(CDC 1 3 3 0 0ΜΗζ)δ 0.83(d,J = 6.6Hz,3H),1 .62(s,3H),1 .70(s,3H),2.20-2.5 5 (m, 2H),2.77-3.10(m,2H),4.204.3 5 (m,1H),4.5 5 -4.6 8 (m ,1H),5.15-5.25(m,1H),5.38(d,J = 7.2Hz,1H), 7.15-7.45(m,9H). MS(ESI)m/z 412(M + H + )。 (69) 200409639 製備(S)-2-(4-氯-苄基)-5-甲基己-4-烯酸(34):在(TC 下於冷卻的3-[2-5-(4 -氯-苄基)-5_甲基-己-4 -烯醯]-4-R -甲 基- 5_S -苯基-鳄唑啶-2-酮(33)(1毫莫耳)之THF(5毫升)溶 液中加入 L丨0 H /3 0 % Η2 0 2 (各爲1 · 5毫莫耳)之混合物。反 應攪拌1小時,然後用1 N H C 1 (酸鹼度約2 )終止反應。 移除溶劑,產物用矽土純化得到所要求的產物之白色固體
使用上述步驟及其修飾,可亦適當地製備下列的前驅 物 35-40 。
依據本發明第Π型生成黑皮質素受體配體之第一特 色包曰4 —環己基六氫毗啶,其具有的一般架構分子式爲 -74- 200409639
編號 R R2 R4a R4b j Q 181 4-氟苯基 [1,2,4]三唑基-1·基 Η H 1 苯基 182 4-氟苯基 [1,2,4]三唑基-1-基 Η -ch3 1 苯基 183 4-氟苯基 [1,2,4]三唑基小基 Η -nh2 1 苯基 184 4-氟苯基 [1,2,4]三唑基-1·基 Η -NHCHs 1 苯基 185 4-氟苯基 [1,2,4]三唑基-1-基 Η -NHC(0)CH3 1 苯基 186 4-氟苯基 [1,2,4]三唑基小基 -ch3 H 1 苯基 187 4-氟苯基 [1,2,4]三唑基-1-基 -ch3 -ch3 1 苯基 188 4-氟苯基 [1,2,4]三唑基-1·基 -ch3 -n-h2 1 苯基 189 4-氟苯基 [1,2,4]三唑基-1-基 -ch3 -NHCHs 1 苯基 190 4-氟苯基 [1,2,4]三唑基-1-基 -ch3 -nhc(o)ch3 1 苯基 -75- (71)200409639 191 4-氟苯基 [1,2,4]三唑基-1-基 Η H 1 4-OH-苯基 192 4-氟苯基 [1,2,4]三唑基-1-基 Η -ch3 1 4-OH-苯基 193 4-氟苯基 [1,2,4]三唑基-1-基 Η -nh2 1 4-OH-苯基 194 4-氟苯基 [1,2,4]三唑基-1-基 Η -nhch3 1 4-OH-苯基 195 4-氟苯基 [1,2,4]三唑基-1-基 Η -nhc(o)ch3 1 4-OH-苯基 196 4-氟苯基 [1,2,4]三唑基-1-基 -ch3 H 1 4-OH-苯基 197 4-氟苯基 [1,2,4]三唑基-1-基 -ch3 -ch3 1 4-OH-苯基 198 4-氟苯基 [1,2,4]三唑基-1-基 -ch3 -nh2 1 4-OH-苯基 199 4-氟苯基 [1二4]三唑基-1-基 -ch3 -NHCHs 1 4-OH-苯基 200 4-氟苯基 [1,2,4]三唑基小基 -ch3 -nhc(o)ch3 1 4-OH-苯基 201 4-氯苯基 [1,2,4]三唑基-1-基 H H 1 苯基 202 4-氣苯基 [1,2,4]三唑基-1-基 H -ch3 1 苯基 203 4-氯本基 [1,2,4]三唑基-1-基 H -nh2 1 苯基 204 4-氯苯基 [1,2,4]三唑基-1-基 H -nhch3 1 苯基 205 4-氣本基 [1,2,4]三唑基-1-基 H -nhc(o)ch3 1 苯基 206 4-氯苯基 [1,2,4]三唑基-1-基 -ch3 H 1 苯基 207 4-氣本基 [1,2,4]三唑基-1-基 -ch3 -ch3 1 苯基 208 4-氣本基 [1,2,4]三唑基小基 -ch3 -nh2 1 苯基 209 4-氯本基 [1,2,4]三唑基-卜基 -ch3 -NHCH3 1 苯基 210 4-氣本基 [1,2,4]三唑基-1-基 -ch3 -nhc(o)ch3 1 苯基 211 4-氣本基 [1,2,4]三唑基-1-基 H H 1 4-OH-苯基 212 4-氯本基 [1,2,4]三唑基-1-基 H -ch3 1 4-OH-苯基 213 4-氯本基 [1,2,4]三唑基-1-基 H -nh2 1 4-OH-苯基 214 4-氧本基 [1,2,4]三唑基-1-基 H -nhch3 1 4-OH-苯基 (72)200409639 215 4-氣本基 [1,2,4]三唑基-1-基 Η -NHC(0)CH3 1 4-OH-苯基 216 4-氣本基 [1,2,4]三唑基-1-基 -ch3 H 1 4-OH-苯基 217 4-氣本基 [1,2,4]三唑基小基 -ch3 -ch3 1 4-OH-苯基 218 4-氯苯基 [1,2,4]三唑基-1-基 -ch3 -nh2 1 4-OH-苯基 219 4-氯本基 [1,2,4]三唑基小基 -ch3 -nhch3 1 4-OH-苯基 220 4-氣本基 [1,2,4]三唑基-1-基 -ch3 -nhc(o)ch3 1 4-OH-苯基 221 4-氟苯基 咪唑-1-基 H H 1 苯基 222 4-氟苯基 咪唑-1-基 H -ch3 1 苯基 223 4-氟苯基 咪唑-1-基 H -nh2 1 苯基 224 4-氟苯基 咪唑-1-基 H -nhch3 1 苯基 225 4-氟苯基 咪唑-1-基 H -NHC(0)CH3 1 苯基 226 4-氟苯基 咪唑-1-基 -ch3 H 1 苯基 227 4-氟苯基 咪唑-1-基 -ch3 -ch3 1 苯基 228 4-氟苯基 咪唑-1-基 -ch3 -nh2 1 苯基 229 4-氟苯基 咪唑-1-基 -ch3 -nhch3 1 苯基 230 4-氟苯基 咪唑-1-基 -ch3 -nhc(o)ch3 1 苯基 231 4-氟苯基 咪唑-1-基 H H 1 4-OH-苯基 232 4-氟苯基 咪唑-1-基 H -ch3 1 4-OH-苯基 233 4-氟苯基 咪唑-1-基 H -nh2 1 4-OH-苯基 234 4-氟苯基 咪唑-1-基 H -nhch3 1 4-OH-苯基 235 4-氟苯基 咪唑-1-基 H -nhc(o)ch3 1 4-OH-苯基 236 4-氟苯基 咪唑-1-基 -ch3 H 1 4-OH-苯基 237 4-氟苯基 咪唑-1-基 -ch3 -ch3 1 4-OH-苯基 238 4-氟苯基 咪唑-1-基 -ch3 -nh2 1 4·ΟΗ-苯基 -77- (73)200409639 239 4-氟苯基 咪唑-1-基 -ch3 -nhch3 1 4-OH-苯基 240 4-氟苯基 咪唑-1-基 -ch3 -nhc(o)ch3 1 4-OH-苯基 241 4-氯苯基 咪唑-1-基 Η H 1 苯基 242 4-氯苯基 咪唑-1-基 Η -ch3 1 苯基 243 4-氯苯基 咪唑-1-基 Η -nh2 1 苯基 244 4-氯苯基 咪唑-1-基 Η -nhch3 1 苯基 245 4-氯本基 咪唑-1-基 Η -NHC(0)CH3 1 苯基 246 4-氣本基 咪唑-1-基 - ch3 H 1 苯基 247 4-氣苯基 咪唑-1-基 -ch3 -ch3 1 苯基 248 4-氯苯基 咪唑-1-基 •ch3 -nh2 1 -frf- -fcf- 本基 249 4-氣本基 咪唑-1-基 -ch3 -nhch3 1 苯基 250 4-氣本基 咪唑-1-基 -ch3 -NHC(0)CH3 1 苯基 251 4-氯本基 咪唑-1-基 H H 1 4-OH-苯基 252 4-氣本基 咪唑-1-基 H -ch3 1 4-OH-苯基 253 4-氣本基 咪唑-1-基 H -nh2 1 4-OH-苯基 254 4-氣本基 咪唑-1-基 H -nhch3 1 4-OH-苯基 255 4-氣本基 咪唑-1-基 H -nhc(o)ch3 1 4-OH-苯基 256 4-氣本基 咪唑-1-基 -ch3 H 1 4-OH-苯基 257 4-氣本基 咪唑-1-基 -ch3 -ch3 1 4-OH-苯基 258 4-氯苯基 咪唑-1-基 -ch3 -nh2 1 4-OH-苯基 259 4-氯本基 咪唑-1-基 -ch3 -NHCH3 1 4-OH-苯基 260 4-氯本基 咪唑-1-基 -ch3 -nhc(o)ch3 1 4-OH-苯基
以下爲製備第II型第一特色生成黑皮質素受體配體 -78- (74) 200409639 之圖解。僅作爲說明而非限制,此實施例之R爲4_氟苯 基、R2爲[1,2,4]三唑-1-基、W1爲環己基、及Q爲4-羥 基苯基。以下之步驟係使用中間物1 8進行收斂性步驟, 其中4;4-經取代的六氫毗啶會與最終之化合物架構達成反 應平衡。
試劑以及條件:(a)CH3S02Cl,TEA,CH2C12 ; 0°C 至 rt,
3小時·
試劑以及條件:(b)NaCN,DMF ; 60°C 1 8小時.
試劑以及條件:(c)*i)*Na0H,*Mc0H/H20; ii)*H202,*H20 ;95*〇C . -79- (75) 200409639 Βη0γ^ d BncV^ NHBoc —U 43 44 試劑以及條件··(d)(B〇c)20,TEA,二鸣烷 /H20 ; 0°C 18 小時.
試劑以及條件:(e)2,2-二甲基-1,3-二噚烷-4,6-二酮’ EDCI,DMAP,CH2C12 ; -1 °C 至 rt 1 8 小時·
EDCI,DMAP,CH2C12; -1°C 至 rt 18 小時·
試劑以及條件:(g)(B0C)20,DMAP,二甲苯,;60°C 2 小時. -80- (76) 200409639
〇 〇
試劑以及條件:(h)I)NaBTMSA乙二醇二甲醚,THF ; ii)4-氟苄基溴;_70°C至〇°C 然後-70°C 1小時·
試劑以及條件:(i)LiOH H202,THF,DMAP,CH2C12 ; -3 °C至rt 1 8小時·
試劑以及條件:(j)HOBt,NMM,EDCI,DMF,DIPEA ; 0 °C至rt,1·8小時 -81 - (77) (77)200409639
50 51 試劑以及條件:(k)TFA/CH2Cl2/H20,Rt 1小時
51 52 試劑以及條件:(1)AC20,McOH TEA ; 0°c至rt,1小
52 53 試劑以及條件:(m)H2,Pd/C,EtOH ; rt,2小時. -82- (78) (78)200409639 實施例4 N-[5-(4-環己基- 4-[l,2,4]三唑基-1-基甲基-六氫吡啶-1-基)-4-R-(4-氟-苄基)-l-S-(4-羥基-苄基)-5- 酮基-戊基]-乙醯胺(53) 製備甲磺酸3-(4-苄氧基-苯基)-2-S-三級丁氧基羰基 胺基-丙酯(4 1):在1小時內於冷卻的(0°C ) [2-(4-苄氧基苯 基羥甲基-乙基]-胺基甲酸第三丁酯(102.3克,2 8 6.2 毫莫耳)、三乙胺(126毫升,90.4毫莫耳)之二氯甲烷 (2000毫升)溶液中分三份加入甲磺酸酐(55.4克,31·8毫 莫耳)。於完全添加之後,生成的溶液在〇 °C下攪拌3 0分 鐘,然後加熱至室溫90分鐘。將溶液再度冷卻至0°C並 用冰冷的1N鹽酸水溶液( 1 996毫升)終止反應,然後在 〇°C下激烈地攪拌15分鐘。移除水層並用二氯甲烷(500 毫升)萃取。合倂的有機層用濃鹽水(5 00毫升)淸洗、無水 硫酸鎂乾燥、過濾以及減壓下濃縮得到濃稠的漿液,用 己烷稀釋(3 00毫升)。過濾收集產生的固體、用己烷(50 毫升)淸洗,在真空下乾燥至固定重量得到1 19.6克(96% 產率)所要求的化合物,其可直接使用無須進一步的純化 製備[1-(4-苄氧基-苄基)-2-氰基-乙基;I-胺基甲酸第三 丁酯(42):甲磺酸酸3-(4-苄氧基-苯基三級丁氧基 羰基胺基-丙酯(41)(119.5克,274.5毫莫耳)之n,N-二甲 基甲醯胺( 1 020毫升)溶液中加入氰化鈉(30.0克,612毫 -83· (79) (79)200409639 莫耳)。將生成的懸浮液加熱至6 (TC 1 8小時然後冷卻至室 溫。反應用水(4400毫升)稀釋以及用乙酸乙酯(3 X 2400 毫升)萃取。合倂的有機萃取依序以水(2 X 2000 m)及氯 化鈉飽和水溶液淸洗。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的硫酸鎂乾燥 、過濾以及減壓濃縮。粗產物用矽土(2 : 3乙酸乙酯:己 烷,Rf-0.3)純化得到75.1克(77.7%產率)所要求的固體化 合物。 製備3-S-胺基-4-(4-苄氧基-苯基)-丁酸(43): 將[1- (4-苄氧基-苄基)-2 -氰基-乙基]-胺基甲酸第三丁酯 (42)(52.0克,142毫莫耳)之甲醇( 1 5 00毫升)懸浮液加熱 至45°C,然後加入水(156毫升)以及50%氫氧化鈉水溶液 (3 12毫升,5 96 0毫莫耳)。將生成的溶液加熱至75 °C、5 小時然後冷卻至室溫。在減壓下移除甲醇,殘餘物用水 ( 1 200毫升)稀釋,接著加熱至9(TC。然後在40分鐘內加 入過氧化氫(87毫升,50重量百分比水溶液,1 5 00毫莫 耳),將生成的溶液再加熱至95 °C 1 8小時。再加入過氧 化氫(40毫升 690毫莫耳),將混合物加熱至回流5小時 接著冷卻至4 (TC。在反應混合物中倒入冰中(8 0 0 0毫升) ,然後用冰冷的2莫耳濃度硫酸酸化至酸鹼度 2.1。將產 生的懸浮液激烈攪拌1 5分鐘,過濾收集產生的固體。用 水(2 X 5 00毫升)淸洗固體,在真空下乾燥至固定重量。 粗產物可直接使用無須進一步的純化。在反應混合物中倒 入冰中(8000毫升),然後用冰冷的2莫耳濃度硫酸酸化至 -84 - (80) (80)200409639 酸鹼度2.1。將產生的懸浮液激烈攪拌i 5分鐘,過濾收 集產生的固體。用水(2 X 500毫升)淸洗固體,在真空下 乾燥至固定重量。粗產物可直接使用無須進一步的純化。 製備3-S-胺基-4-(4-苄氧基-苯基)_ 丁酸(43):將[1-(4-苄氧基-苄基)-2-氰基-乙基]-胺基甲酸第三丁酯(4 2)(52.0 克,1 4 2毫莫耳)之甲醇(1 5 0 0毫升)懸浮液加熱至4 5 °C, 然後加入水(156毫升)以及50%氫氧化鈉水溶液(312毫 升,5 960毫莫耳)。將生成的溶液加熱至75 °C、5小時然 後冷卻至室溫。在減壓下移除甲醇,殘餘物用水(1 200毫 升)稀釋,接者加熱至9 0 °C。然後在4 0分鐘內加入過氧化 氫(87毫升,50重量百分比水溶液,1 5 00毫莫耳),將生 成的溶液再加熱至95 °C 18小時。再加入過氧化氫(40毫 升690毫莫耳),將混合物加熱至回流5小時接著冷卻至 40 °C。在反應混合物中倒入冰(8000毫升),然後用冰冷的 2莫耳濃度硫酸酸化至酸鹼度 2 . 1。將產生的懸浮液激烈 地攪拌15分鐘,過濾收集產生的固體。用水(2 X 5 00毫 升)淸洗固體,在真空下乾燥至固定的重量。粗產物可直 接使用無須進一步的純化。 製備4-(4-苄氧基苯基)-3-S-第三丁氧基羰基胺基-丁 酸(44):於 3胺基-4-(4-苄氧基-苯基)-丁酸(43 )(40.47 克,142毫莫耳)之1,4-二噚烷( 1 5 00毫升)溶液中加入三乙 胺(108.8毫升,780.6毫莫耳)、水(1500毫升)以及碳酸氫 鈉(23.6克,281毫莫耳)。產生的懸浮液在室溫下攪拌二 (81) (81)200409639 小時以完全形成溶液。然後將溶液冷卻至〇 °C,在3 0分 鐘內逐滴加入二-第三丁基二碳酸鹽(53.3克,244毫莫耳) 之1,4 -二噚烷(3 0 0毫升)溶液。於完全添加之後,生成的 溶液在〇 °C下攪拌1小時以及然後加熱至室溫1 8小時。 在減壓下移除有機溶劑,水層用水(1〇〇〇毫升)以及乙酸乙 酯( 1 000毫升)分配。將混合物冷卻至〇°C,然後緩慢的加 入1 Μ硫酸氫鉀水溶液(_ 7 6 0毫升)酸化至酸鹼度2.1。移 除水層,用乙酸乙酯萃取(2 X 5 00毫升)。合倂的有機層 用飽和的氯化鈉(2 X 7 5 0毫升)水溶液淸洗、無水的硫酸 鎂乾燥、過濾以及減壓下濃縮成殘餘物,然後用乙醚(400 毫升)硏碎。混合物用己烷(400毫升)稀釋以及在減壓下濃 縮成濃稠的漿液。過濾收集產生的固體、用己烷(2 X 1 00 毫升)沖洗,在真空下乾燥至固定重量得到49.2克(90 %產 率)所要求的化合物,其可直接使用無須進一步的純化。 製備[1-S-(4-苄氧基-苄基)-3-(2,2-二甲基-4,6-二酮基-[1,3]二噚烷-5基)-3-酮基-丙基]_胺基甲酸第三丁酯(45): 於冷卻的(-1 °C )4-(4-苄氧基苯基)-3-S-第三丁氧基羰基胺 基-丁酸(44)(96.4克,251毫莫耳)之二氯甲烷(2500毫升) 溶液中加入4-二甲胺基吡啶(45.8克,375毫莫耳)、2,2 -二甲基-1,3-二噚烷-4,6-二酮(39.9克,277毫莫耳)以及鹽 酸卜[3-(二甲胺基)丙基]-3-乙基氰胺(72.5克,378毫莫耳 )。生成的溶液在-1°C下攪拌9 0分鐘以及然後加熱至室溫 過夜。反應物用二氯甲院(1000毫升)稀釋,冷卻至0°c, (82) (82)200409639 連續地用冰冷的 1莫耳濃度硫酸氫鉀(3 X 7 0 0毫升)、水 ( 1 000毫升)以及飽和的氯化鈉( 1 000毫升)水溶液淸洗。有 機層用無水硫酸鎂乾燥、過濾以及減壓下濃縮至黃色殘 餘物。將殘餘物溶於1 : 1之二氯甲烷/醚(3 00毫升)混合 物,用己烷(150毫升)稀釋,然後減壓濃縮成濃稠的漿液 。過濾收集產生的固體、用乙醚(1 0 0毫升)沖洗,在真空 下乾燥至固定重量得到1 2 0 · 0克(9 4 %產率)所要求的化合 物,其可直接使用無須進一步的純化。 製備[l-R-(4-苄氧基-苄基)-3-(2,2-二甲基-4,6-二酮 基-[1,3]二鳄烷-5基)-丙基]-胺基甲酸第三丁酯(46):在 45分鐘內於冷卻的(0°C )[l-S-(4-苄氧基-苄基)-3-(2,2-二甲 基-4,6-二酮基- [1,3]二鸣烷-5-基)-3-酮基-丙基]-胺基甲酸 第三丁酯(45 )( 1 20.9克,23 6.3毫莫耳)之二氯甲烷(23 00 毫升)溶液中份化的加入乙酸(150毫升,2620毫莫耳)以 及硼氫化鈉(35.9克,949毫莫耳)。於完全添加之後,混 合物在〇°C下攪拌90分鐘以及然後加熱至室溫過夜。反 應中緩慢的加入水( 1 000毫升)終止反應,然後移除水層用 二氯甲烷(2 X 7 5 0毫升)萃取。合倂有機層連續地用水(2 X 1〇〇〇毫升)以及飽和的氯化鈉(3 X 1 000毫升)水溶液淸洗 、無水的硫酸鎂乾燥、過濾然後在減壓下濃縮。粗產物用 矽膠色層分析法純化(二氯甲烷-二氯甲烷:乙酸乙酯,3 :1〜2 : 1)。收集純分層以及減壓下濃縮成殘餘物。殘餘 物用二氯甲烷(400毫升)硏碎然後在下濃縮成濃稠的 (83) (83)200409639 漿液。過濾收集固體,用1 : 1乙醚:己烷(2 x 75毫升) 淸洗’然後在真空下乾燥至固定的重量以生成4 6.8克 (50%產率)所要求的化合物。 製備2-R-(4-苄氧基-苄基)_6_酮基-六氫吡啶-卜羧酸三 級丁酯(47):將[l-R-(4 -苄氧基-苄基)_3-(2,2_二甲基- 4,6-二酮基[1,3]二鸣烷-5 -基丙基]_胺基甲酸第三丁酯 (46)(3 8.5克’ 77.4毫莫耳)之二甲苯(75〇毫升)懸浮液加 熱至回流二小時以生成完全的溶液,然後冷卻至6 0 °C。 加入二-第三丁基二碳酸鹽(U.5克,52.7毫莫耳)以及4-( 二甲基-胺基)吡啶(4·0克,33毫莫耳),生成的溶液在60 °C下攪拌二小時然後冷卻至3 °C。溶液連續用冰冷的1 Μ 硫酸氫鉀(230毫升)、水(200毫升)、飽和的碳酸氫鈉(2〇〇 毫升)水溶液以及飽和的氯化鈉(1 〇〇毫升)水溶液淸洗。有 機層用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以及減壓下濃縮至淡黃色 殘餘物。粗產物用矽膠色層分析法純化(二氯甲烷:乙酸 乙酯 4 : 1至3 : 1 )以及收集純分層在減壓下濃縮。將殘 餘物溶於乙醚(200毫升),生成的溶液用己烷(1〇〇毫升)稀 釋,然後在01、真空下濃縮成濃稠漿液。過濾收集固體 ,用5%乙醚之己烷(100毫升)沖洗,然後在真空下乾燥至 固定的重量以生成26.5克(87%產率)所要求的化合物。 1HNMR(5 00MHz)1.52(s,9H),1.6 5 - 1.8 0(m,3H),i.9〇-2.05(m,1H),2.4 5 -2.5 8 (m,2H),2.60-2.70(m,1H), 3·00-3·08(πι,1H),4.3 5-4.40(m,1H),5.05(s,2H), (84) (84)200409639 6.93(d,2H),7.13(d,2H),7.2 8 - 7.3 5 (m,lH),7.35-7.50(m,4H). 13C NMR(125MHz)17.11,24.69,28.19, 3 4.5 3,39.14,5 7.4 0,70.2 3,8 3.06,115.18,1 27.5 6, 1 2 8.07,1 2 8.7 0,1 3 0.29,1 3 0.40,1 3 7.2 0,1 5 2.9 8, 1 5 7.8 0,171.62· MS(ESI)m/z 418(M + Na + )。C24h29N〇4 之 分析値爲:C,72.89; H,7.39; N,3.54。實際値爲: C,72.97; Η , 7·44; 3.53 。 製備 6-R-(4-苄氧基-苄基)-3-R-(4-氟-苄基)-2-酮基-六氫吡啶-1·羧酸第三丁酯(48):於冷卻的(_70°C )2-R-(4-苄氧基苄基)-6-酮基-六氫吡啶-1-羧酸第三丁酯(47)(12.0 克,30.3毫莫耳)之THF (240毫升)以及乙二醇二甲醚(240 毫升)溶液中加入雙(三甲基矽烷基)-醯胺鈉(33毫升,1莫 耳濃度之THF溶液,3 3毫莫耳)。將生成的溶液加熱至0 °C 30分鐘,然後冷卻至-70°C以及加入4-氟苄基溴(5.2 克,27.5毫莫耳)。生成的溶液在-70 °C下攪拌40分鐘, 然後用飽和的氯化銨水溶液(200毫升)終止反應。在減壓 下移除有機溶劑,殘留的水層用乙酸乙酯(1〇〇〇毫升)萃取 。分離有機層用水(200毫升)以及飽和的氯化鈉水溶液 (200毫升)淸洗。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乾燥、過濾以及 減壓下濃縮。粗產物用矽土純化得到11.5克(38%)標題化 合物之無色的固體。h NMR(3 00MHz)S 1.3 5 - 1.9 3 (m, 4H),1.63(s,9H),2.35-3.10(m,4H),3.25-3.35(m,1H) ,4.25 -4.3 5 (m,1 1 1),5.08(s,2H),6.8 5 - 7.5 0(m,1 3H) (85) (85)200409639 製備2R -苄基_6“4 -苄氧基-苯基)_511_第三丁氧基-羰 基fee基己酸(49):於冷卻的(-3t:)6-R-(4 -节氧基-节基)_3_ R-(4-氟苄基)-2-酮基•六氫吡啶羧酸第三丁酯(Μ)。i5 克,2 2 · 9毫莫耳)之T H F (丨5 〇毫升)溶液中緩慢加入氫氧化 鋰單水合物(3.7克,88毫莫耳),反應溫度維持於_3t:至 + 3 °C之間。產生的反應混合物在〇 °C下攬拌5分鐘,然後 在5分鐘內加入3 0 %過氧化氫水溶液(1 2毫升)。生成的 溶液在室溫下攪拌1小時以及然後再攪拌1 8小時。在減 壓下移除有機溶劑,殘留的殘餘物用二氯甲烷(1 0 0 0毫升) 及水(400毫升)分配。然後加入硫酸氫鉀(200毫升,1莫 耳濃度溶液),分離有機層用10%硫酸氫鈉水溶液(2 X 500 毫升)、水(5 00毫升)以及飽和的氯化鈉水溶液(5 00毫升) 淸洗。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的硫酸鎂乾燥、過濾、減壓下 濃縮得到10.8克(91%)標題化合物之無色的固體。 NMR(DMSO 3 00ΜΗζ)δ 1.10-1.75(m,3H) ’ 1.37(s,
9H),2.42-2.90(m,5H),3.3 0 - 3.70 (m,2H),5.08(s,2H) ,6.68(d,1H),6·90·7·55(ιη,13H)· 13C NMR(DMSO 75MHz)ppm 28.65,2 8.95,32.5 1,3 7.6 8,47.27,52.12 ,69.84,77.96,1 2 8.29,1 28.42,1 29.09 ’ 1 3 0.73, 131.17,131.28,132.13,1 3 6.40,1 3 7.9 8,1 5 6.04 ’ 1 5 7.3 6,159.91,163.12,1 76.84 ° MS(ESI)m/z 522(M + H + ) (86) (86)200409639 製備[l-S-(4·苄氧基-苄基)-5-(4-環己基-4-[1,2,4]三唑 基-1-基甲基六氫P比卩定-1-基)-4R-(4 -氟-辛基)-5-酮|基-戊基 ]-胺基甲酸第三丁酯(50):於6-(4-苄氧基-苯基)-5-S-第三 丁氧基羰基胺基- 2-R-(4-氟-苄基)己酸(49)(110毫克,〇·21 毫莫耳)、4 -環己基-4-[1,2,4]三唑基-卜基甲基-六氫吡啶 (18)(50毫克,0.20毫莫耳)、1-羥基苯并三唑(54毫克, 0.40毫莫耳)、4 -甲基嗎啉(88毫升,0.80毫莫耳)之N,N-二甲基甲醯胺(7毫升)溶液中加入1-(3_二甲胺基丙基)-3-乙基氰胺(50毫克,0.26毫莫耳)。攪拌反應混合物過夜, 然後加入氯化銨水溶液。反應物用乙酸乙酯萃取,以及分 離有機層,硫酸鈉乾燥、過濾並在減壓下濃縮。粗產物用 製備型HPLC純化得到1 1 1毫克(>74%產率)所要求的化合 物。 MS(ESI)m/z 7 5 2,(M + H +卜 製備 5-S-胺基-6-(4-苄氧基-苯基)-1-(4-環己基-4-[1,2,4]三唑基-卜基甲基-六氫吡啶-1-基)-2-11-(4-氟-苄基)· 己-1 -酮(5 1 ) ··於三氟乙酸:二氯甲烷:水(1 : 1 : 0 . 1,6 毫升)之即用式溶液中加入[l-S-(4-苄氧基苄基)-5-(4_環己 基-4-[1,2,4]三唑基-1-基甲基-六氫吡啶-1-基)-4-R-(4-氟-苄基)-5-酮基戊基]-胺基甲酸第三丁酯(100毫克,0.13毫 莫耳),將反應混合物攪拌〇 · 5 -1 · 0小時。混合物在減壓下 濃縮,以乙酸乙酯及碳酸氫鈉水溶液分配。分離有機層 ,在減壓下濃縮。粗產物可直接使用無須進一步的純化。 -91 - (87) (87)200409639 製備N-[l-S_(4 -节氧基-苄基)-5-(4 -環己基·4-[1,2,4] 三唑基-1-基甲基-六氫吡啶-1-基)-4-R-(4-氟-苄基)_5_酮 基-戊基]-乙醯胺(52):於冷卻的(〇°C )5-S-胺基- 6-(4-苄氧 基-苯基)-1-(4-環己基_4-[1,2,4]三唑基-基[甲基-六氫吡啶_ 1-基]-2-R-(4 -氟-节基)_己-1-酮(51),以及二乙胺(54毫升 ,〇 · 3 9毫莫耳)之甲醇(5毫升)溶液中逐滴加入乙酸酐(3 9 毫升,0 · 4 1毫莫耳)。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1小時。在減 壓下移除過量的三乙胺、乙酸酐及溶劑。粗產物可直接 的用於下一步驟。MS(ESI)m/z 694,(M + H + )。 製備N-[5-(4-環己基- 4-[l,2,4]三唑基-1·基甲基-六氫 吡啶-卜基)-4-R-(4·氟-苄基)-l-S-(4-羥基-苄基)-5-酮基-戊 基]-乙醯胺(53):在氬氣下於N-[lS-(4-苄氧基-苄基)-5-(4-環己基-4-[1,2,4]三唑基-1-基甲基-六氫吡啶-1-基)-4-[ (4-氟-苄基)-5-酮基-戊基]•乙醯胺(52)(100毫克)之乙醇(4 毫升)溶液中加入10%鈀/碳(120毫克)。混合物用氫沖洗 ,然後在大氣壓、氫氣下攪拌二小時。反應混合物經由 短寅式鹽墊過濾以及在減壓下濃縮濾液。粗產物用製備型 HPLC純化得到170毫克所要求的化合物之三氟乙酸鹽。 MS(ESI)mlz 604?(M + H + ) ° 第Π型之第二特色,其分子式爲: -92- (88) (88)200409639
其中R3a以及R3b或R4a以及R4b可共同形成羰基單位。 下列非限制型實施例尤其是包含第II型第二特色類似物 之化合物實施例。 化合物之R3a以及R3b係各自爲氫,j爲1 ; k爲0 ,該化合物之分子式爲:
其中R、R2以及Q之定義如以下之表V。 -93- V (89)200409639
編號 R R2 W1 Q 261 4 -氯本基 [1,2,4]三唑基-1-基 環己基 -co2h 262 4-氯苯基 [1,2,4]三唑基-1-基 環己基 -conh2 263 4 -氛本某 [1,2,4]三唑基-1-基 環己基 -conhch3 264 4-氯苯基 [1,2,4]三唑基-1-基 環己基 -conh(ch3)2 265 4-氣本基 [1,2,4]三唑基-1-基 環己基 -CONHS02CH3 266 4-氯苯基 2H-四唑基-5-基 環己基 -co2H 267 4-氣本基 2H-四唑基_5_基 環己基 -CONH2 268 4-氯苯基 2H-四唑基-5-基 環己基 -CONHCH3 269 4 -氯本基 2H-四唑基-5-基 環己基 -conh(ch3)2 270 4 -氯本基 2H-四唑基-5-基 環己基 -CONHS02CH3 271 4 -氛本某 咪唑-1-基 環己基 -co2H 272 4-氯苯基 咪唑-1-基 環己基 -CONH2 273 4-氯苯基 咪唑-1-基 環己基 -CONHCH3 274 4 -氣本基 咪唑-1-基 環己基 -conh(ch3)2 275 4-氯苯基 咪唑-1-基 環己基 -conhso2ch3 276 4-氟苯基 [1,2,4]三唑基-1-基 環己基 -co2h 277 4-氟苯基 [1,2,4]三唑基-1-基 環己基 -conh2 278 4_氟苯基 [1,2,4]三唑基-1-基 環己基 -CONHCH3 279 4-氟苯基 [1,2,4]三唑基-1-基 環己基 -conh(ch3)2 280 4-氟苯基 [1,2,4]三唑基-1-基 環己基 -CONHS02CH3 281 4-氟苯基 2H-四唑基-5-基 環己基 -co2H
•94- (90)200409639 282 4-氟苯基 2H-四唑基-5-基 環己基 -conh2 283 4-氟苯基 2H-四唑基-5-基 環己基 -CONHCH3 284 4-銳苯基 2H-四唑基-5-基 環己基 -conh(ch3)2 285 4-氟苯基 2H-四唑基-5-基 環己基 -CONHS02CH3 286 4-氟苯基 咪唑-1-基 環己基 -co2h 287 4-氟苯基 咪唑-1-基 環己基 -conh2 288 4-氟苯基 咪唑-1-基 環己基 -CONHCH3 289 4-氟苯基 咪唑-1-基 環己基 -conh(ch3)2 290 4_氟苯基 咪唑-1-基 環己基 -CONHS02CH3 291 4 -氯本基 [1,2,4]三唑基-1-基 /、氣卩比卩疋-4 -基 -co2H 292 4 -氣本基 [1,2,4]三唑基-1-基 /、氣啦D疋-4 -基 -CONH2 293 4-氯苯基 [1,2,4]三唑基-1-基 六氣卩比卩疋-4 -基 -CONHCH3 294 4 -氣本基 [1,2,4]三唑基-1-基 六氣卩比卩疋-4 -基 -conh(ch3)2 295 4-氯苯基 [1,2,4]三唑基-1-基 六氣卩比卩疋_ 4 -基 -CONHS02CH3 296 4 _氣本基 2H-四唑基-5-基 /、氣D比卩疋-4 -基 -co2h 297 4 -氯本基 2H-四唑基-5-基 六氣卩比卩疋-4 -基 -conh2 298 4-氣苯基 2H-四唑基-5-基 /、氯卩比D疋-4 -基 -CONHCH3 299 4 -氯本基 2H-四唑基-5-基 /、氣卩比D^f -4-¾ -conh(ch3)2 300 4-氯苯基 2H-四唑基-5-基 六氣卩比11疋_ 4 -基 -CONHS02CH3 301 4-氣本基 咪唑-1-基 六氫吡啶-4-基 -co2H 302 4-氯本基 咪唑-1-基 六氣卩比B定-4 -基 -CONH2 303 4 -氯本基 咪唑-1-基 /、氣卩比卩疋_ 4 -基 -CONHCH3 304 4 -氣本基 咪唑-1-基 /、氣卩比卩疋-4 -基 -conh(ch3)2 305 4 -氣本基 咪唑-1-基 /、氣卩比卩疋-4 -基 -CONHS02CH3 (91) 200409639 (91)
306 4-氟苯基 [1,2,4]三唑基-1-基 /、氣卩比D疋-4 -基 -co2h 307 4-氟苯基 [1,2,4]三唑基-1-基 /、氣卩ϋ卩疋· 4 -基 -conh2 308 4-氟苯基 [1,2,4]三唑基-1·基 /、氣卩比卩疋_ 4 -基 -CONHCH3 309 4-氟苯基 [1,2,4]三唑基-1-基 /、氣卩比D疋-4 -基 -c〇nh(ch3)2 310 4-氟苯基 [1,2,4]三唑基-1-基 六氫吡Β定-4-基 -CONHS02CH3 311 4-氟苯基 2H-四唑基-5-基 六氫啦Π定-4-基 -co2h 312 4-氟苯基 2H-四唑基-5-基 六氯卩比卩疋_ 4 -基 -CONH2 313 4-氟苯基 2H-四唑基-5-基 六氨卩比卩疋-4 -基 -CONHCH3 314 4-氟苯基 2H-四唑基-5-基 六氣卩比Β定_ 4 -基 -conh(ch3)2 315 4-氟苯基 2H-四唑基-5-基 /、氣卩比卩疋-4-基 -CONHS02CH3 316 4-氟苯基 咪唑-1-基 六氫吡啶-4-基 -co2H 317 4-氟苯基 咪唑-1-基 /\氣卩比卩疋-4-基 -CONH2 318 4-氟苯基 咪唑-1-基 六氣卩ϋ D定-4 -基 -CONHCH3 319 4-氟苯基 咪唑-1-基 六氨卩比卩疋-4 -基 -conh(ch3)2 320 4-氟苯基 咪唑-1-基 /、氣啦Π疋-4 -基 -CONHS02CH3
試劑以及條件:(a)Na,MeOH ;回流 2小時. -96- (92)200409639
試劑以及條件:(b)脂酵素,苯甲醇;40°C 18小時·
試劑以及條件··(e)LiOH,THF/H20 ; i:t 18小時·
-97- (93) 200409639
試劑以及條件:(f)乙烷 1,1-二胺,EDCI,NMM,HOBt
;rt 1 2小時. 實施例5 N-(l-胺基乙基)-3-(4-環己基-4-[1,2,4]三唑基-卜基甲基-六 氫吡啶-1-基- 2-(4-氟苄基)-3-酮基-丙醯胺(59) 製備2-(4-氟苄基丙二酸二甲酯(54):於無水甲醇 (2 5 0毫升)溶液中逐塊加入鈉金屬(2.87 5克,0.125莫耳)
直到產生的氣體消失爲止。逐滴加入二甲基丙二酸酯 (1 6.5克,0 · 1 2 5莫耳),將混合物攪拌3 0分鐘。逐滴加入 4-氟-苄基溴(23.8克,0.126莫耳),將反應回流2小時。 在真空下移除多數的溶劑,並加入HC1水溶液。溶液用 CHC13萃取、乾燥、以及在真空下移除溶齊!I。在減壓下蒸 餾粗材料得到所要求的化合物,其可直接使用無須進一步 的純化。 製備2-(4-氟苄基)-丙二酸苄酯甲酯(55):於2-(4-氟 苄基)-丙二酸二甲酯(54)(1.0,4.7毫莫耳)以及苯甲醇(2.9 -98- (94) (94)200409639 毫升)之己烷(30毫升)溶液中加入脂酵素(4.0克)。懸浮液 於4 0 °C以及2 0 0 Rp m下搖動。於1 8小時之後,過濾反應 物,在真空下移除溶劑,粗產物用矽土純化得到所要求的 產物,其可直接使用無須進一步的純化。 製備2-(4-氟苄基)-丙二酸單甲酯(56):於2-(4-氟苄 基)-丙二酸苄酯甲酯(55)(126毫克,0.4毫莫耳)之1: 1 己烷/甲苯(20毫升)溶液中加入5%Pd/C(64毫克)。在RT 下進行氫化作用直到起始材料耗盡爲止。過濾移除催化劑 ,在真空下移除溶劑得到所要求的產物,其可直接使用無 須進一步的純化。 製備3-(4-環己基- 4-[l,2,4]三唑基-1_基甲基-六氫吡 啶-1-基)-2-(4氟苄基)-3-酮基-丙酸甲酯(57):於2-(4-氟-苄基)丙二酸單甲酯(56)(47.5毫克,0.21毫莫耳)、4-環己 基- 4- [152,4]三唑基-1基甲基-六氫吡啶(18)(50毫克,〇.2〇 毫莫耳)、卜羥基苯并三唑(54毫克,〇.40毫莫耳)、4 -甲 基嗎啉(88毫升,0.80毫莫耳)之N,N_二甲基甲醯胺(7毫 升)溶液中加入1-(3二甲胺基丙基)_3_乙基氰胺(5〇毫克, 0.26毫莫耳)。攪拌反應混合物過夜,然後加入氯化銨水 溶液。反應物用乙酸乙酯萃取,以及分離有機層,硫酸鈉 乾燥、過濾並在減壓下濃縮。粗產物用製備型HPLC純化 得到所要求的化合物。 -99- (95) (95)200409639 製備3-(4-環己基- 4-[1,2,4]三唑基基甲基-六氫吡 啶-1-基)-2-(4氟苄基卜3_酮基_丙酸(58):在 RT下於 3-(4 -環己基-4-[1,2,4]三唑基-卜基甲基-六氫吡啶基)_2_ (4_氟苄基)-3-酮基-丙酸甲酯(5 7)(4 5 6毫克,1毫莫耳)之 THF/H20(2: 1)溶液中加入LiOH(1.5當量)。在RT下攪 拌反應物直到起始材料耗盡爲止。在真空下移除溶劑,殘 餘物用逆相 Η P L C純化得到所要求的產物。 製備N-(l -胺基乙基)_3_(4 -環己基-4- [1,2,4]三唑基-1· 基甲基六氫吡啶-1-基- 2-(4-氟苄基)-3-酮基-丙醯胺(59): 於3-(4-環己基-4-[1,2,4]三唑基-1-基甲基-六氫吡啶-1-基 )_2-(4-氟苄基)-3-酮基-丙酸(58)(442毫克,1毫莫耳)以及 乙烷 1,卜二胺(6 0毫克,1毫莫耳)之混合物中加入1 -羥 基-苯并三唑(48.5毫克,1.1毫莫耳)、4 -甲基嗎啉(176毫 升’ 1.6毫莫耳)之N,N-二甲基甲醯胺(10毫升)。然後加 入1 _(3_二甲胺基丙基)-3-乙基氰胺(200毫克,1.04毫莫 耳)以及在室溫下攪拌反應物12小時然後倒至水/CH2C12 之混合物中。分離有機層,經乾燥以及濃縮至產生粗產物 ’其可經逆相 HPLC純化產生所要求的產物。 第 II型化合物中,其它適當的 R2單位包括- nhc( = nh)nh2、-nhc(o)nh2、-nhc( = nch3)nh2、或- NHC( = NCN)NHN〇2。其它適當的 Q單位包括:喹啉基、 異[I奎啉基、吲哚基、四氫喹啉基、四氫異喹啉基、咪唑基 、及三唑基。第II型之第一特色中指數j可爲〇、1、或 2 〇 -100- (96) (96)200409639 調配物 本發明亦關於包含依據本發明之生成黑皮質素受體配 體之組成物或調配物。一般而言,本發明組成物可包括: a) 有效量之一種或多種依據本發明之生成黑皮質素受 體配體;以及 b) —種或多種醫藥學上可接受的賦形劑。 本發明組成物一般係提供單位劑量形式。本發明術語 ”單位劑量形式”之定義係指包含有效量之一種或多種生成 黑皮負素受體配體。具體貫施例之一^中本發明組成物含有 約 1毫克至約 75 0毫克之一種或多種生成黑皮質素受體 配體,而其它具體實施例之組成物分別包含約3毫克至約 5 00毫克,或約5毫克至約3 00毫克。 本發明本術語之π賦形劑’’以及’’載體”在本發明描述以 及該術語之定義上互相通用,係指’’用於調製安全以及有 效的藥學組成物之成分’’。 調配人員將瞭解賦形劑主要是用以安全、穩定的遞送 功能性的藥物,不僅是整體傳輸載劑的一部份,且亦可使 接受者有效吸收有效成份。賦形劑可簡單及直接地爲惰性 塡充劑,或賦形劑可爲酸鹼度安定系統的一部份或確保成 分安全的傳輸至胃的塗敷物。調配人員亦可利用本發明之 化合物具有改進的細胞藥效、藥物動力學性質、與改進的 口服生物效性等優點。 可作爲醫藥學上可接受的賦形劑或其成份之非限制型 實施例是糖,尤其是乳糖、葡萄糖以及蔗糖、山梨糖醇、 -101 - (97) (97)200409639 甘露糖醇;澱粉,尤其是玉米澱粉以及馬鈴薯澱粉;纖維 素以及其衍生物,尤其是羧甲基纖維素鈉' 乙基纖維素、 及甲基纖維素;粉末狀的特拉加康斯膠樹;麥芽;明膠; 滑石粉;固體潤滑劑,例如硬脂酸以及硬脂酸鎂;植物 油、丙二醇、甘油、及聚乙二醇;瓊脂;藻酸;溼化劑以 及潤滑劑,尤其是月桂基硫酸鈉;著色劑;調味劑;製錠 藥劑、穩定劑;抗氧化劑;防腐劑;無熱原的水;等張的 生理食鹽水;以及緩衝溶液。 標準藥學調配物技藝已揭示於 Remington’s Pharmaceutical Sciences,Mack Publishing Company, Easton,Pa.,latest edition 以及 Peptide and Protein Drug Delivery,Marcel Dekker,NY,1991。用於製作本發明 組成物或與以下描述相容的劑型之方法描述於下列之參考 文獻,所有全文在此并入參考文獻·· Modern Pharmaceutics ’ Chapters 9 and 1 0 (B anker & Rh o d e s , editors,1 979); Lieberman et a 1.,Pharmaceutical Dosage Forms : T ab 1 e t s (1 9 8 1 );以及 Ansel,Introduction to Pharmaceutical Dosage Forms 2d E d i t i ο n ( 1 9 7 6 ) o 本發明進一步的係關於在正常人類或高等哺乳動物的 生理係件下釋放在此描述之化合物的本發明化合物形式。 此特色方案之一包括在此描述之類似物在醫藥學上可接受 的鹽類。調配人員依傳輸模式相容性、賦形劑、等目的, 可選擇本類似物之一種鹽類形式作爲活性的成份以減輕在 此描述之疾病的進展。 -102- (98) (98)200409639 相關此特色的化合物爲本發明類似物之各種前驅物或 ”前藥物”形式。可令人滿意的把本發明之化合物調配成 不是在此描述之生成黑皮質素受體配體,但當彼運送至人 類或高等哺乳動物體內後,將由人體正常功能催化(尤其 是存在於胃、血淸之酵素)進行化學反應,該化學反應可 釋放出母體類似物,形成本發明類似物。此外,該”前藥 物”形式在釋放生成黑皮質素受體配體之活性形式前可通 過血液/腦障礙。本文之術語”前藥物”係關於能在活體內 轉換成活性的醫藥學藥物的此類藥物。 使用之方法 本發明亦關於控制一種或多種生成黑皮質素受體 (MC-3或MC-4)調節的、或生成黑皮質素受體調控的哺乳 動物.疾病或症狀的方法,該方法包含對人類或高等哺乳 動物投用有效量之包含一種或多種依據本發明之生成黑皮 質素受體配體的組成物之步驟 。 因爲本發明生成黑皮質素受體配體可用方法運送至一 個以上之控制位點,所以可同時調控一個以上之疾病狀態 。刺激MC-3或MC-4受體之拮抗劑或促效劑可影響之疾 病的非限制實施例是肥胖以及其它體重病症,尤其是神經 性厭食症以及惡病質。因此可利用本發明之生成黑皮質素 受體配體治療之各種疾病、疾病狀態、症狀、或症候群爲 起因於體重之病症,尤其是胰島素抗性、葡萄糖無耐性、 第2型糖尿病、冠狀動脈疾病、升高的血壓、高血壓、血 -103- (99) (99)200409639 脂異常、癌症(例如子宮內膜、子宮頸、卵巢、乳房、前 列腺、膀胱、大腸癌)、月經的不規則、多毛症、不孕症 、膀胱疾病、限制性肺臟疾病、睡眠窒息、痛風、骨 關節炎、及血栓性栓塞疾病。 M C _ 3以及M C - 4受體配體亦可有效的治療行爲、記 憶(包括學習)、心血管功能、發炎、敗毒病、心臟性的以 及低血容量休克、性功能不良、陰莖勃起、肌肉萎縮、神 經生長以及修護、子宮內胎兒生長等方面的病症。 雖然本發明之生成黑皮質素受體配體爲分離的化學藥 品,傳輸方法或使用方法可與其它適當的藥物傳輸系統耦 合。例如,用於本發明化合物之藥物傳輸技術可與其能通 過生物障礙運送的活性分共軛聯結(參閱例如Zlokovie, B.V. , PharmaceuticalResearch , V ο 1. 12 , pp . 1 3 9 5 - 1 406( 1 99 5))。特定實施例爲本發明化合物可偶合至胰島 素斷片以運輸通過血液腦障礙(Fukuta,M. ,et al.PharmaceuticalRes. ? V ο 1. 11,ρρ· 1681-1688(1994)) ° 一般適用於本發明化合物藥物傳輸之技藝評論可參閱 Zlokovic,B.V.,PharmaceuticalRes . J V ο 1. 12,pp . 1 3 9 5 - 1 406( 1 995 )以及 P a r d r i d g e,WM,P h ar m a c ο 1. T o x i c ο 1., Vol. 71,pp.3- 1 0( 1 992)。 步驟 本發明化合物可用於評估功效,例如,測定細胞激動 素抑制常數,Ki ; IC5G値則可由調製者選用任何方法取 -104- (100) (100)200409639 得。 適當測定方法之非限制性實施例包括: i)UV-可見光受質酵素活性分析,描述於L· AlReiter ,Int. J. Peptide ProteinRes.,43,87-9 6(1994)。 i i)螢光受質酵素活性分析,描述於T h o r n b e r r y e t a 1. ,Nature,3 5 6,7 6 8 - 7 7 4 ( 1 9 9 2 ) 〇 iii}PBMC 細胞測定,描述於美國 6,204,26 1 Batchelor et al,頒佈日期 3 月 20,2001。 i v)二級傳訊者元件例如 c A Μ P之堆積,描述於C h e η et al.,Anal Biochem.226,3 4 9 - 5 4 , ( 1 9 9 5 )。 以上各引用之文獻包括於本文之參考文獻。 可使用各種技藝上已知的方法評估功能的活性(活體 外前篩選)。例如,描述於上述(iv)之測量二級傳訊者 (cAMP),可用 Cytosensor Microphysiometer techniques (Boyfield et al.1 996)加以評估,或可單獨使用本發明之化 合物,或與天然的或合成的MSH-肽類進行評估。 本發明之化合物相對於其他生成黑皮質素受體將優先 (即選擇性地)與MC-4及/或 MC-3交互作用。當化合物 投用至人類或其它動物時其選擇性則尤其是重要,以使相 關投藥的副作用減到最少。化合物之MC-3/MC_4選擇性 的定義是化合物對MC-1受體("ECwMC-l”)之EC5〇除以 化合物對 MC-3(EC5G-MC-3)/ MC-4(EC5〇-MC-4)受體 EC50 之比例,測量EC5〇値之方法如上述之說明。其公式如下 -105- (101) (101)200409639 MC-3 選擇性=[EC5〇-MC-l]/[EC5〇-MC-3] M C-4 選擇性=[EC5〇_MC-1] / [EC5G-MC-4] 本發明之受體配體(類似物)的定義爲”選擇性的針對 MC-3受體”,上述的”MC-3-選擇性”比率至少約 10。 其 它處理、方法、或組成物的數値至少約 1 〇〇,而其它本 發明具體實施例的選擇性至少約爲5 00。 當上述的比率”MC-3-選擇性”至少約10時,則定義爲 ’’選擇性的針對MC-4受體”之化合物。其它處理、方法 、或組成物的數値至少約 1 〇 〇,而其它本發明具體實施 例的選擇性至少約爲5 00。 -106-

Claims (1)

  1. (1) (1)200409639 拾、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化合物,包括其所有鏡像異構形式與非鏡像 異構形式以及醫藥學上可接受的鹽類,該化合物之分子式 爲·
    其中R爲經取代的或未經取代的烴基單位,其係選自: a) 非芳香族碳環; b) 芳香族碳環; c) 非芳香族雜環;以及 d) 芳香族雜環; W是懸吊的單位,其分子式爲: β -L-Q 其中 Q爲:氫或經取代的或未經取代的單位,其係選自 UCi-Cn線性的或分支的烷基; i i) C 2 - C 2 2線性的或分支的烯基; iii)C2-C22線性的或分支的炔基; -107- (2)200409639 iv) C3-C13芳香族雜環; v) C3-C8非芳香族碳環; V i) C 6 - C 1 4芳香族碳環; V i i ) C ! - C 7非芳香族雜環; viii)C3-C13芳香族雜環; xix) -(CH2)mC02R8 ; xx) -(CH2)mC(0)N(R8)2 ;以及
    xxi) -S02R9 ; 各自R8爲氫;經取代的或未經取代的線性的 、分支的、或環烷基;-OH ; -S02R9,及以上之混合物; 以9爲Cl-C4烷基或苯基;指數m爲0,1;或2; L爲聯結基團,其分子式爲: R3a I R4a I -C— I (T)w I 一 C— 1 R3b i R4b
    T係選自: i) -NR6S(0)2-; ii) -S(0)2NR6-;以及 i i i)其混合物;指數w爲0或1 ; R3a、R3b、、以及R4b係各自獨立爲: i)氫; -108- (3) 200409639 線性的、分支的、及環烷基; iii) -N(R6)2 ; iv) -NR6C(Y)R6 ; v) R3a以及R3b或R4a以及R4b可共同形成羰基單位 ;以及 v i)其混合物; Y 爲- 〇-、-S·、 =〇、=S、=NR6、-NOH > 及以上之 混合物;指數j爲〇至3 ;指數k爲〇至3 ;
    W1是懸吊的單位,其分子式爲: '(CH2)x.r1 R1爲: i) 氫; ii) C3-C8經取代的或未經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環;
    iii) C6-CM經取代的或未經取代的芳香族碳環; 經取代的或未經取代的非芳香族雜環;或 經取代的或未經取代的芳香族雜環;指數χ 爲〇至10 ; W2爲懸吊的單位,其分子式爲: R5a
    R2 -109- (4)200409639 R2爲: i) 氫; ii) C3_C8非芳香族碳環; iii) C6-C14芳香族碳環; ίν)(^-(:7非芳香族雜環; v) C3-C13芳香族雜環; vi) -C(Y)R6 ;
    vii) -C(Y)2R6 ; viii) -C(Y)N(R6)2 ; ix) -C(Y)NR6N(R6)2 ; x) -CN ; xi) -CNO ; xii) -[C(R7)2]C(R7)2 ; xiii) -N(R6)2 ; xiv) -NR6CN ;
    xv) -NR6C( Y)R6 ; xvi) -NR6C(Y)N(R6)2 ; xvii) -NHN(R6)2 ; xviii) -NHOR6 ; xix) -NCS ; x x ) - N O 2 ; x x i) - O R 6 ; xxii) -OCN ; xxiii) -OCF3、-OCCl3、-OCBr -110- 200409639
    X x i V) - F、- C 1、- B r、-1、及以上之混合物; xxv)-SCN ; XXVi)-S03M ; xxvii) -OS〇3M ; xxviii) -S02N(R6)2 ; xxix) -S〇2R6 ; xxx) -[C(R6)2]nP(0)(0R6)R 6 ; xxxi) -[C(R6)2]nP(0)(0R6)2 ; x x x i i)及以上之混合物; R5a以及R5b係各自爲氫,或R5a以及R5b可共 成羰基單位;Y則同上;R6爲氫、線性的、 的或環烷基、C2-C4線性的烯基、鹵素、-OH、-N02、 、及以上之混合物;Μ爲氫或形成鹽的陽離子; 指數Υ爲〇至1 〇。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化合物,其中R爲 代的或未經取代的芳基單位。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化合物,其中R是 代的或未經取代的苯基、苄基、萘基、以及萘-2-基 〇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化合物,其中R係 :苯基、4 -氟苯基、4 -氯苯基、4羥基苯基、及4_甲 〇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化合物,其中R是 同形 分支 -CN 經取 經取 甲基 :«目 苯基 4-氯 -111 - (6) (6)200409639 苯基。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化合物,其中R是經取 代的苯基環,其上該取代基至少有一個Cl-C4線性的、 分支的或環烷基單位。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化合物,其中R係選自 :卜奈基、2_萘基、萘基甲基、萘-2-基甲基、及卜羥 基萘-2-基甲基。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化合物,其中R爲經取 代的或未經取代的雜芳基單位。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化合物,其中R是經取 代的或未經取代的喹啉基、異喹啉基、四氫D奎啉基、及四 氫異喹啉基。 1 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化合物,其中R是經取 代的或未經取代的1,2,3,4 ·四氫-異喹啉基以及1,2,3,4 -四 氮睡琳基。 1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化合物,其中R是經取 代的或未經取代的雜芳基環,其係選自:噻吩基、呋喃甲 醯基、哼唑基、噻唑基、吡咯基、及吡啶基。 12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化合物,其中 Q爲 經取代的或未經取代的包含一個氮原子之稠環雜環族化合 物。 1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2項之化合物,其中該雜環 族化合物之分子式爲: -112- (7) 200409639
    含二個氮原子之經取代的或未經取代的稠環雜環族化合物 〇 1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4項之化合物,其中該經取 代的或未經取代的稠環雜環族化合物之分子式爲:
    、N
    NT 申阳專利範圍第1項之化合物,其中 Q爲經 取代的或未_ 1 / _ ^取代的稠環雜環族化合物,其係選自:嗎啉 基、八氫啦D定其 $基、哌嗪基、及三畊基。 %甲專利範圍第1項之化合物,〇爲雜環族化 合物,其係選自: 1)嘆D坐其 & ' 甲基噻唑基、4 -甲基噻唑基、5 -甲基噻 唑基,其分;$ 力子式爲: -113- (8) 200409639
    h3c +〇 VCH3 H 5 5 ^)1,3,4-噻二唑基、2-甲基-1,3,4-噻二唑基,其分子 式爲:
    ii}1.2,5-噻二唑基、3 -甲基-1,2,5-噻二唑基,其分子 式爲:
    iv)Df唑基、2-甲基Df唑基、4-甲基噚唑基、5-甲基曙 唑基,其分子式爲:
    v)咪唑基、2 -甲基咪唑基、5 -甲基咪唑基,其分子式 -114- 200409639
    vi)5-甲基-1,2,4-哼二唑基、2-甲基-1,3,4-噚二唑基、 5-胺基-1,2,4-哼二唑基,其分子式爲:
    NH2
    vii)l,2-二氫[1,2,4]三唑基-3-酮-1·基、2-甲基-1,2-二 氫[1,2,4]三唑基·3·酮-5-基,其分子式爲:
    ν i i i) Π等唑啶-2 -酮-3 -基;4,4 -二甲基鸣唑啶-2 ·酮-3 -基;咪唑啶-2 -酮-1 -基;1 -甲基咪唑啶-2 -酮-1 -基,其 分子式爲 1
    -115- (10) 200409639 ix)2-甲基-1,3,4-鸣二唑基、2-胺基-1,3,4-Df二唑基、 2-(N,N_:甲胺基)-1,3,4-鳄二唑基,其分子式爲:
    1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化合物,其中Q爲一 個雜環族化合物單位,其係選自: · i)三唑,其分子式爲:
    ii)四唑,其分子式爲:
    1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化合物,其中 L爲聯 結單位,其係選自: -116- 200409639 \—/ 1 1 HICIH HICIH HICIH ΓΗ HICIH1 CICIH HIC—H ^ CICIC CIC—C if I CIC—H H3 HICIH CH3—rCH3 _H3 Η丨C-Ic ^ CIC—C H3IH3 CICIC£ I CICIC o 2 位 單 士'p 第 圍 A-E W車 利 : 專 自 請選 申係 如其 聯 爲 L 中 其 物 合 化 之 項 NICIH NICIH H—cilH CH3 H3ΓI HICIH HICIH o=c- H HICIN 丨Γ H 丨c-—ilkI 〆 HICIH K H Ho. NICIH 第 圍 範 利 專 請 串 如 11 2 位 單 結 聯 中 其 物 合 化 之 項 自 選 係 L 〇 ο II II —S— ΝΗ— 或 —ΝΗ— S— II Χ II 〇 ο Q係選自: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異 丁基、第三丁基、苯基、及萘-2-基。 2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化合物,其中W1單位 -117- (12) 200409639 之分子式爲 ·· -R1 R1單位爲經取代的及未經取代的碳環,其係選自: 環丙基、環戊基、環己基、2-亞甲基環戊基、及環庚基。 2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化合物,其中w1單位 之分子式爲 : -R1 R1單位是經取代的以及未經取代的雜環單位,其係 選自:噻吩· 2 -基、六氫吡啶-4 -基、吡啶-2 -基、及嗎啉-4 - 基。
    2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化合物,其中W1之分 子式爲: -CHyR1 R1單位爲經取代的及未經取代的碳環,其係選自: 環丙基、環戊基、環己基、2-亞甲基環戊基、及環庚基。 2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化合物,其中W2之分 子式爲: -118- (13)200409639 -(CH2)y-R2 其中指數Y爲1至3; R2爲酯其分子式爲-C (0)0 R6 ; R6 爲C ! - C 4線性的、分支的、或環烷基或烯基。
    2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之化合物,其中R2係選 自:-c(o)och3 ; -C(0)0CH2CH3 ; -C(0)0CH2CH2CH3 ; -c(o)och(ch3)2 ; -c(o)och2ch2ch2ch3 ; -c(o)och2ch(ch3)2 ; -c(o)och2ch = chch3 ; -c(o)och2ch2ch(ch3)2 ;及-C(0)0CH2C(CH3)3。 2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化合物,其中W2之分 子式爲 : -(CH2)y-R2
    其中指數y爲1至3;R2爲酯類,其分子式爲-C(0)NHR6 或-NHC(0)R6 ; R6爲CrQ線性的、分支的、或環烷基 或烯基。 2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之化合物,其中R2係選 自:-c(o)nhch3 ; -c(o)nhch2ch3 ; -c(o)nhch(ch3)2 ;-c(o)nh2 ; - c(o)nhch2ch2ch3 ; • c(o)nhch2ch2ch2ch3 ; -c(o)nhch2ch(ch3)2 ; -c(o)nhch2ch = chch3 ; -c(o)nhch2ch2ch(ch3)2 ; -c(o)nhch2c(ch3)3 ; -c(o)nhch2ch2sch3 ; -c(o)nhch2ch2oh ; -nhc(o)ch3 ; -nhc(o)ch2ch3 ; -119- (14) 200409639 及-nhc(o)-ch2ch2ch3。 中W1 之分 2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化合物,其 子式爲 : -(CH2)y-R2 1 ,其係選自 、5-甲基噻 指數y爲1至3 ; R1單位是雜環族化合物 i)噻唑基、2 -甲基噻唑基、4 -甲基噻唑基 唑基,其分子式爲:
    Μ
    .H3c, s 1〇1,3,4-噻二唑基、2-甲基-1,3,4-噻二唑 式爲: ,其分子
    基,其分子
    -120- 1 式爲: 2 i i) 1,2,5 -噻二唑基、3 -甲基-1,2,5 _ 噻二唑 (15) (15)200409639 iv)鳄唑基、2-甲基噚唑基、4-甲基鸣唑基、5-甲基噚 唑基,其分子式爲:
    v)咪唑基、2 -甲基咪唑基、5 -甲基咪唑基,其分子式 包 :
    vi)5-甲基-1,2,4-鸣二唑基、2-甲基-1,3,4-噚二唑基、 5-胺基-1,2,4-Hf二唑基,其分子式爲:
    乂:1〇1,2-二氫[1,2,4]三唑基-3-酮-1-基、2-甲基-1,2-二 氫[1,2,4]三唑基-3-酮-5基,其分子式爲:
    -121 - (16) 200409639 viii)噚唑啶-2-酮-3-基;4,4-二甲基噚唑啶-2-酮-3-基 ;咪唑啶-2 -酮-1基;1-甲基咪唑啶-2-酮-1-基,其分子式 爲: CH3 n〇 CH,
    Γ Ν—Η
    CH, 以及
    ix)2-甲基-1,3,4-曙二唑基、2-胺基-1,3,4-Df二唑基、 2-(N,N-二甲胺基)-1,3,4-哼二唑基,其分子式爲:
    3 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化合物,其中W2之分 子式爲 : -(CH2)y-R2 指數y爲1至3 ; R2單位是雜環族化合物,其係選自 i)三唑,其分子式爲: -122- (17)200409639
    ii)四唑,其分子式爲:
    N—R6 3 1。一種化合物,其係包括所有鏡像異構形式以及非 鏡像異構形式及其醫藥學上可接受的鹽類,其分子式爲:
    其中R是4-氟苯基或4-氯苯基;R2爲[1,2,4]三唑基-1-基 、2H-四 Ιϊ坐基-5-基、咪 D坐-1-基、-NHC( = NH)NH2、- nhc(o)nh2、-nhc( = nch3)nh2、或-nhc( = ncn)nhno2 ;W1是環己基、環丙基、環丙基甲基、環戊基、環戊酮-2 -基、及環庚基;Q爲甲基、三氟甲基、乙基、丙基、異 丙基、丁基、異丁基、第三丁基、苯基、或萘-2-基。 3 2 . —種化合物,其係包括所有鏡像異構形式以及非 -123- 200409639 鏡像異構形式及其醫藥學上可接受的鹽類,其分子式爲:
    其中R是4-氟苯基或4-氯苯基;R2爲[1,2,4]三唑基-1-基 ,2H-四唑基-5-基、咪唑-1-基、-NHC( = NH)NH2、- nhc(o)nh2、-nhc(=nch3)nh2、或-nhc( = ncn)nhno2 ;w 1六氫吡啶-1 -基、苯基、吡啶-4 _基、六氫吡啶-4 -基 、嗎啉-4 -基、吡畊-1 -基、哌喃-4 -基;Q爲甲基、三氟甲 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異丁基、第三丁基、 苯基、或萘-2-基。 3 3 . —種化合物,其係包括所有鏡像異構形式以及非 鏡像異構形式及其醫藥學上可接受的鹽類,其分子式爲:
    -124- (19) (19)200409639 其中R是4-氟苯基或4-氯苯基;R2爲[1,2,4]三唑基-1-基 、2H-四唑基-5-基、咪唑-1·基、-NHC( = NH)NH2、- nhc(o)nh2、-nhc( = nch3)nh2、或-nhc(=ncn)nhno2 ;W1是環己基、環丙基、環丙基甲基、環戊基、環戊酮-2-基、及環庚基;Q爲甲基、三氟甲基、乙基、丙基、異 丙基、丁基、異丁基、第三丁基、苯基、或萘-2_基。 3 4 · —種化合物,其係包括所有鏡像異構形式以及非 鏡像異構形式及其醫藥學上可接受的鹽類,其分子式爲:
    其中R是4-氟苯基或4-氯苯基;R2爲[1,2,4]三唑基-1-基 、2H-四唑基-5-基、咪唑-1-基、-NHC( = NH)NH2、-NHC(0)NH2、-NHC( = NCH3)NH2、或-nhc( = ncn)nhno2 ;R4a爲氫或甲基;R4b爲氫、甲基、胺基、甲胺基、乙 醯胺基;Q爲苯基、4 -羥基苯基、D奎啉基、異喹啉基、吲 哚基、四氫喹啉基、四氫異喹啉基、咪唑基、及三唑基, 指數j爲〇、1或2。 -125- (20) (20)200409639 3 5 . —種化合物及其鹽類,其係選自: N-[l-(R)-(4-氯苄基)-2-(4-環己基-4-[1,2,4]三唑基-1-基甲基-六氣D比Π定-1-基)-2 -醒基-乙基]•甲院擴胺; N-[l-(R)-(4-氟苄基)-2-(4-環己基-4-[1,2,4]三唑基-1-基甲基-六氨D比D定-1-基)-2 -醒基-乙基]-甲院擴胺; N-[l-(S)-(4-氯苄基)-2-(4-環己基-4-[1,2,4]三唑基-1-基甲基-六氨卩比D疋-1-基)-2 -嗣基-乙基]-甲院擴胺; N-[l-(S)-(4-氟苄基)-2-(4-環己基-4-[1,2,4]三唑基-1-基甲基-六氣D比陡-1-基)-2 -嗣基-乙基]-甲院擴胺; 氯苄基)-2-(4-環己基-4-[1,2,4]三唑基-1-基甲基-六氣卩比D定-1-基)-2 -丽基-乙基]-乙院擴胺; 1[1-(11)-(4-氟苄基)-2-(4-環己基-4-[1,2,4]三唑基-1-基甲基-六氯卩比卩定-1-基)-2 -酬基-乙基]-乙院擴胺; N-[l-(S)-(4-氯苄基)-2-(4-環己基-4-[1,2,4]三唑基-1-基甲基-六氨D比卩定-1-基)-2 -酬基-乙基]-乙院擴胺; N-[l-(S)-(4-氟苄基)-2-(4-環己基-4-[1,2,4]三唑基-1-基甲基-六氨D比Π定-1-基)-2 -醒基-乙基]-乙院擴胺; N-[l-(R)-(4-氯苄基)-2-(4-環己基-4-[1,2,4]三唑基-卜 基甲基-六氨卩itn定-1-基)-2-酬基-乙基]-丙院擴胺; N-[l-(R)-(4-氟苄基)-2-(4-環己基-4-[1,2,4]三唑基-1-基甲基-六氣卩比D疋-1-基)-2-醒基-乙基]-丙院礦胺; N-[l-(S)-(4-氯苄基)-2-(4-環己基-4-[1,2,4]三唑基-1-基甲基-六氣卩比睫-1-基)-2 -酬基-乙基]-丙院擴胺; N-[l-(S)-(4-氟苄基)-2-(4-環己基-4-[1,2,4]三唑基-1- -126- (21) (21)200409639 基甲基-六氣卩比卩疋-1-基)-2 -醒基-乙基]-丙院擴胺; N-[l-(R)-(4-氯苄基)-2-(4-環己基-4-[1,2,4]三唑基-1-基甲基-六氣卩比D定-1-基)-2 -醒基-乙基]-異丙院礦胺; N-[1-(RM4-氟苄基)-2-(4-環己基-4-[1,2,4]三唑基-1-基甲基-六氣D比D定-1-基)-2 -嗣基-乙基]-異丙院礦胺; N-[l-(S)-(4-氯苄基)-2-(4-環己基-4-[1,2,4]三唑基-1-基甲基-六氫吡啶-1-基)-2-酮基-乙基]-異丙烷磺胺; N-[l-(S)-(4-氟苄基)-2-(4-環己基-4-[1,2,4]三唑基-1-基甲基-六氨卩比D定-1-基)-2 -醒基-乙基]-異丙院擴胺; 心[1-(以)-(4-氯苄基)-2-(4-環己基-4-[1,2,4]三唑基-1-基甲基-六氫吡啶-1-基)-2-酮基-乙基]-三氟基甲烷磺酸鹽 磺胺; N-UJR) _(4_氟苄基)-2-(4-環己基-4-[1,2,4]三唑基-1- 基甲基-六氣卩比D定-1-基)-2 -嗣基-乙基]-二氣基甲院擴酸鹽 擴胺; N-[l-(S)-(4-氯苄基)-2-(4-環己基-4-[1,2,4]三唑基·1- 基甲基-六氣卩比D定-1-基)-2 -嗣基-乙基]-二氣基甲院擴酸鹽 磺胺;以及 N-[l-(S)-(4-氟苄基)-2-(4-環己基-4-[1,2,4]三唑基- 1-基甲基-六氣啦D疋-1-基)-2 -酬基-乙基]-二氣基甲院擴酸 鹽磺胺。 3 6 . —種化合物及其鹽類,其係選自: 1[1-(11)-(4-氯苄基)-2-(4-環己基-4-咪唑-1-基甲基-六氫吡啶-1·基)-2-酮基乙基]-甲烷磺胺; -127- (22) 200409639 N-[l-(R)-(4-氟苄基)-2-(4-環己基-4-咪唑-1-基甲基- 六氣卩比卩疋-1-基)-2 -酬基乙基]-甲院擴胺; N-[l-(S)-(4-氯苄基)-2-(4-環己基-4-咪唑-1-基甲基-六氣卩比陡-I-基)-2 -嗣基乙基]-甲垸擴胺; N-[l-(S)-(4-氟苄基)-2-(4-環己基-4-咪唑-1-基甲基-六fiD比卩定-1-基)-2 -嗣基乙基]-甲院擴胺;
    ^^-[1-(^〇-(4-氯苄基)-2-(4-環己基-4-咪唑-1-基甲基-六氫吡啶-1-基)-2-酮基乙基]-乙烷磺胺; N-[l-(R)-(4-氟苄基)-2-(4-環己基-4-咪唑-1-基甲基-六 氣卩比卩定-1-基)-2 -醒基乙基]-乙院擴胺; N-[l-(S)-(4-氯苄基)-2-(4-環己基-4_咪唑-1-基甲基-六氫吡啶-1-基)-2-酮基乙基]-乙烷磺胺; N-[l-(S)-(4-氟苄基)-2-(4-環己基-4-咪唑-1-基甲基-六氣卩比Π定-1 -基)-2 -嗣基乙基]-乙院擴胺;
    >1-[1-(11)-(4-氯苄基)-2-(4-環己基-4-咪唑-1-基甲基-六氣卩比Π定-1-基)-2 -醒基乙基]-丙院擴胺; N-[l-(R)-(4-氟苄基)-2-(4-環己基-4-咪唑-1-基甲基-六氨卩比D疋-1-基)-2 -嗣基乙基]-丙院擴胺; N-[l-(S)-(4-氯苄基)-2-(4-環己基-4-咪唑-1-基甲基-六氨卩比卩疋-1-基)-2 -嗣基乙基]-丙院礦胺, N-[l-(S)-(4-氟苄基)-2-(4-環己基-4-咪唑-1-基甲基-六氨卩比D定-1 -基)-2 -醒基乙基]-丙院擴胺; &[1-(11)-(4-氯苄基)-2-(4-環己基-4-咪唑-1-基甲基· 六氣卩比D疋-1-基)-2 -醒基乙基]-異丙院擴胺; -128- (23) (23)200409639 N-[1-(R)-(4-氟苄基)-2-(4-環己基-4-咪唑-1-基甲基-六氫吡啶-1-基)-2-酮基乙基]-異丙烷磺胺; N-[l-(S)-(4 -氯苄基)-2-(4 -環己基-4-咪唑-1-基甲基-六氨卩仕卩疋-1-基)-2 -嗣基乙基]-異丙院礦胺; N-[l-(S)-(4 -親卞基)-2 _ (4 - ί哀己基-4 -味卩坐-1 -基甲基-六氫吡啶-1-基)-2-酮基乙基]-異丙烷磺胺; 1[1-(11)-(4-氯苄基)-2-(4-環己基-4-咪唑-1-基甲基-六氣卩比卩疋-l -基)-2 -嗣基乙基]-二截基甲院擴酸鹽擴胺; N-[l-(R)-(4-氟苄基)-2·(4-環己基-4-咪唑-1-基甲基-六氧卩比卩定-1-基)-2 -嗣基乙基]-二翁基甲院礦酸鹽擴胺; N-[l-(S)-(4-氯苄基)-2-(4-環己基-4-咪唑-1-基甲基-六氣啦D定-1-基)-2 -酬基乙基]-二氣基甲院擴酸鹽擴胺;以 及 N-[l-(S)-(4·赢卞基)-2·(4 -環己基-4-咏D坐-1·基甲基-六氣卩比D疋-1-基)-2 -酬基乙基]-二氣基甲院擴酸鹽擴胺。 3 7 . —種化合物及其鹽類,其係選自: N-[l-(R)-(4-氯苄基)-2-酮基-2-(4’-[1,2,4]三唑基-1-基 甲基-[1,4’]聯六氫吡啶基基)-乙基]-甲烷磺胺; N-[l-(S)-(4-氯苄基)·2-酮基-2-(4’-[1,2,4]三唑基-1-基 甲基-[1,4’]聯六氯卩比Β定基-1' -基)-乙基]-甲院擴胺; N-U^r)-(4-氟苄基)-2-酮基- 2-(4’-[1,2,4]三唑基-1-基 甲基-[1,4 ’]聯六氣卩比[{定基-1 ’ -基)-乙基]-甲院擴胺; N-[l-(S)-(4-氟苄基)-2-酮基-2-(4’-[1,2,4]三唑基-1-基 甲基- [1,4’]聯六氯啦H定基-1’-基)-乙基]-甲院擴胺; -129- (24) (24)200409639 N-[l-( R)-(4-氯苄基)-2-酮基-2-(4咪唑-1-基甲基-[1,4 ’]聯六氨卩比卩疋基-1 ’ -基)-乙基]-甲院擴胺; N-[l-(S)-(4-氯苄基)-2-酮基-2-(4咪唑-1-基甲基-[1,4 ’]聯六氣卩比D定基-1 ’ -基)-乙基]-甲院擴胺; N-[l-(R)-(4-氟苄基)-2-酮基-2-(4’ -咪唑-1-基甲基-[1,4 ’ ]聯六氮D比D定基-Γ -基)-乙基]-甲院擴胺; N-[ l-(S)-(4-氟苄基)-2 -酮基-2-(4咪唑-1-基甲基-[1,4 ’]聯六氣卩比D定基-1 ’ -基)-乙基]-甲院礦胺; 氯苄基)-2-酮基-2-(4-[1,2,4]三唑基-1-基 甲基-[4,4 ’]聯六氣卩比P定基-1 ’ -基)-乙基]-甲院擴胺; N-[l-(S)-(4-氯苄基)-2-酮基-2-(4-[1,2,4]三唑基-1-基 甲基-[4,4’]聯六氯卩比D定基-Γ-基)-乙基]-甲院礦胺; N-[l-(R)-(4-氟苄基)-2-酮基-2-(4-[1,2,4]三唑基-1-基 甲基-[4,4’]聯六氫吡啶基-1’-基)-乙基]-甲烷磺胺; N-[l-(S)-(4·氟苄基)-2-酮基-2-(4-[1,2,4]三唑基-卜基 甲基-[4,4 ’]聯六氯卩比D定基-1 ’ -基)-乙基]-甲院擴胺; N-[l-(R)-(4-氯苄基)-2-酮基- 2·(1-’ 乙醯基·4-[1,2,4] 三唑基-卜基甲基-[4,4’]雙六氫吡啶基-Γ-基)-乙基]-甲烷 磺胺; N-[l-(S)-(4-氯苄基)-2-酮基乙醯基-4-[1,2,4]三 唑基-1-基甲基_[4,4’]雙六氫吡啶基-1’_基)-乙基]-甲烷磺 胺; N-[l-(R)-(4-氟苄基)·2-酮基乙醯基·4-[1,2,4]三 唑基-1-基甲基- [4,4’]雙六氫吡啶基-1’-基)-乙基]-甲烷磺 -130- (25) 200409639 胺; N-[l-(S)-(4-氟苄基)-2-酮基- 乙醯基- 4-[l,2,4]三 唑基-1-基甲基_[4,4’]雙六氫吡啶基基)-乙基]_甲烷磺 胺; N-[l-(R)-(4-氯苄基)-2-酮基·2-(1’-甲磺醯基-4-[1,2,4] 三唑基-1-基甲基- [4,4’]聯六氫吡啶基-1’-基)-乙基]-甲烷 擴胺; N-[l-(S)-(4-氯苄基)-2-酮基-2-(1’-甲磺醯基-4-[1,2,4] 三唑基-1-基甲基- [4,4’]聯六氫吡啶基-1’-基)-乙基]_甲烷 擴胺; N-[l-(R)-(4-氟苄基)-2-酮基- 甲磺醯基_4-[1,2,4] 三唑基-1-基甲基_[4,4’]聯六氫吡啶基-1’-基)-乙基]-甲烷磺 胺;以及 N-[1-(S)_(4-氟苄基)-2-酮基甲磺醯基-4-[1,2,4] 三唑基-1-基甲基- [4,4’]聯六氫吡啶基-1’-基)-乙基]-甲烷磺 胺; 3 8 . —種化合物,其係包括所有鏡像異構形式以及非 鏡像異構形式及其醫藥學上可接受的鹽類,其分子式爲=
    R2 -131 - (26) 200409639 其中R是4-氯苯基或4-氟苯基;r2爲[1;2,4]三唑基-1-基 、2H-四唑基-5-基、咪唑·1·基、-nhC( = NH)NH2、-nhc(o)nh2、-nhc(=nch3)nh2、或-NHC( = NCN)NHN02 ;w】是環己基、六氫卩比π定-4 -基、六氫啦陡-基、暖喃-2 -基、哌喃4 -基、或經取代的六氫吡啶-4 -基; Q係選自:
    viOCi-C?非芳香族雜環; viii)C3-C丨3芳香族雜環; xix) -(CH2)mC〇2R8 ;或 xx) -(CH2)mC(0)N(R8)2 各自R8爲氫;經取代的或未經取代的C i - C 6線性的 、分支的、或環烷基;-OH ; -S02R9、及以上之混合物; 119爲烷基或苯基;指數m爲〇、1、或2。 3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8項之化合物,其中 Q係選 自:-C02H、-conh2、-CONHCH3、-CONH(CH3)2、及_ conhso2ch3 〇 4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8項之化合物,其中 Q係選 自:喹啉基、異喹啉基、吲哚基、四氫喹啉基、四氫異喧 啉基、咪唑基、及三唑基。 4 1 . 一種組成物,其係包含: A}有效量之一種或多種生成黑皮質素受體配體、該 配體具有所有鏡像異構形式以及非鏡像異構形式及其醫藥 學上可接受的鹽類,該配體之分子式如下: -132- (27) 200409639 W
    其中R爲經取代的或未經取代的烴基單位,其係選自: a) 非芳香族碳環; b) 芳香族碳環; c) 非芳香族雜環;以及 d) 芳香族雜環; W是懸吊的單位,其分子式爲: -L-Q 其中 Q爲:氫或經取代的或未經取代的單位,其係選自 線性的或分支的烷基; ii)C2-C22線性的或分支的烯基; i i i) C 2 - C 2 2線性的或分支的炔基; W)C3-C13芳香族雜環; v) C3-C8非芳香族碳環; vi) C6-C14芳香族碳環; viUCrC?非芳香族雜環; viii)C3-C13芳香族雜環; -133- (28) 200409639 xix) -(CH2)mC02R8 ; xx) -(CH2)mC(0)N(R8)2 ;以及 xxi) -S02R9 ; 各R8爲氫;經取代的或未經取代的C ! -C6線性的、 分支的、或環烷基;-OH ; -S02R9、及以上之混合物;R9 爲烷基或苯基;指數m爲0、1、或2; L爲聯結基團,其分子式爲: R3a 1 R4a I I 一 C— (T)w I 一 C— R3b R4b
    T係選自: i) -NR6S(0)2-; ii) -S(0)2NR6-;以及 iii) 其混合物;指數w爲0或1 ; R3a、R3b、R4a、以及R4b係各自獨立爲: i)氫; 線性的、分支的、以及環烷基; iii) -N(R6)2 ; iv) -NR6C(Y)R6 ; v) R3a以及R3b或R4a以及R4b可共同形成羰基單位 以及 vi)其混合物, -134- (29) 200409639 Y 爲- 0-、-S-、=0、=S、=NR6、=ΝΟΗ、及以上之混 合物;指數j爲〇至3 ;指數k爲0至3 ; W 1是懸吊的單位,其分子式爲: -(CH2)X-R1
    R1
    i)氫; ii)C3-C8經取代的或未經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環; “〇(:6-014經取代的或未經取代的芳香族碳環; ivfi-CT經取代的或未經取代的非芳香族雜環;或 v)C3-C13經取代的或未經取代的芳香族雜環;指數X 爲0至1 0 ; W2爲懸吊的單位,其分子式爲:
    R5a R2 一 C-- R5b L 」y R2爲: i) 氫; ii) C3-C8非芳香族碳環; iii) C6-C14芳香族碳環; 非芳香族雜環; -135- (30)200409639 v) C3-C13芳香族雜環; vi) -C(Y)R6 ; vii) -C(Y)2R6 ; viii) -C(Y)N(R6)2 ; ix) -C( Y)NR6N(R6)2 ; x) -CN ; xi) -CNO ;
    xii) -[C(R7)2]C(R7)2 ; xiii) -N(R6)2 ; xiv) -NR6CN ; xv) -NR6C(Y)R6 ; xvi) _NR6C(Y)N(R6)2 ; xvii) -NHN(R6)2 ; xviii) -NHOR6 ; xix) -NCS ;
    XX)-N〇2 ; xxi)-OR6 ; x x i i) - O CN ; xxiii) -OCF3、-OCCl3、-OCBR3 ; xxiv) -F、-CM、_Br、-1、及以上之混合物; xxv) -SCN ; xxvi) -S〇3M ; xxvii) -OS〇3M ·’ x x v i i i) - S O 2 N ( R6) 2 » - 136- (31) 200409639 xxix) -S〇2R6 ; xxx) -[C(R6)2]nP(〇)(〇R6)R6 ; xxxi) ,[C(R6)2] nP(0)(0R6)2 ; xxxii) 及以上之混合物; R5a以及R5b係各自爲氫,或R5a以及R5b共同形成 羰基單位;Y則同上;R6爲氫、線性的 '分支的 或環烷基、C2-C4線性的烯基、鹵素、-OH、-N02、-CN、 及以上之混合物;Μ爲氫或形成鹽的陽離子;指數γ爲〇 至1 〇 ;以及 Β) —種或多種醫藥學上可接受的賦形劑。 42· —種控制人類或高等哺乳動物體重增加之方法, 該方法包含對該人類或高等哺乳動物投用有效量之一種或 多種生成黑皮質素受體配體之步驟,該配體具有所有鏡 像異構形式以及非鏡像異構形式及其醫藥學上可接受的鹽 類,該配體具有以下之分子式:
    W1 W2 其中R爲經取代的或未經取代的烴基單位,其係選自: a) 非芳香族碳環; b) 芳香族碳環; -137- (32) (32)200409639 c) 非芳香族雜環;以及 d) 芳香族雜環; W是懸吊的單位,其分子式爲: -L-Q 其中 Q爲氫或經取代的或未經取代的單位,其係選自: 線性的或分支的烷基; i i) C 2 - C 2 2線性的或分支的嫌基; i i i) C 2 - C 2 2線性的或分支的炔基; iv) C3-C13芳香族雜環; v) C3-C8非芳香族碳環; vi) C6-C14芳香族碳環; viOCi-C?非芳香族雜環; v i i i) C 3 - C ! 3芳香族雜環; xix)-(CH2)mC02R8 ; xxMCH2)mC(0)N(R8)2 ;以及 xxi)-S02R9 ; 各自R8爲氫;經取代的或未經取代的C ! - C 6線性的 、分支的、或環烷基;-OH ; -S02R9、及以上之混合物; 119爲烷基或苯基;指數m爲0、1、或2; L爲聯結基團,其分子式爲: -138- 200409639 R3a R4a I I 一 C— I (T)w I 一 c— I R3b R4b 一 一 — 一 τ係選自: i) -NR6S(0)2-; ii) -S(0)2NR6-;以及 iii) 其混合物;指數w爲0或1 ; R3a、R3b、R4a、及R4b係各自獨立爲: i)氫; 線性的、分支的、及環烷基; iii) -N(R6)2 ; iv) -NR6C(Y)R6 ; 乂)以3以及R3b或R4a及&41)可共同形成羰基單位;以 及 v i)其混合物; Y 爲- 0-、-S-、=0、=S、=NR6、=NOH、及以上之混 合物,指數j爲〇至3;指數k爲0至3; W 1是懸吊的單位,其分子式爲: -(CH2)X-R1 R1是: i)氫; -139- (34)200409639 ii)C3-C8經取代的或未經取代的非芳香族碳環; 1^)(:6-(:14經取代的或未經取代的芳香族碳環; 經取代的或未經取代的非芳香族雜環;或 〜)03-013經取代的或未經取代的芳香族雜環; 指數X爲〇至1 〇 ; W2爲懸吊的單位,其分子式爲:
    一 C-- R5b L J y
    R2 R2 & · 爲 · i)氫;
    ii)C3_C8非芳香族碳環; iii)C6-C14芳香族碳環; 非芳香族雜環; v)C3-C13芳香族雜環; vi)-C(Y)R6 ; vii)-C(Y)2R6 ; viii)-C(Y)N(R6)2 ; ix)-C(Y)NR6N(R6)2 ; x)-CN ; xi)-CNO ; xii)-[C(R7)2]C(R7)2 ; -140- (35) 200409639 xiii) -N(R6)2 ; xiv) -NR6CN ; xv) -NR6C(Y)R6 ; xvi) -NR6C( Y)N(R6)2 ; xvii) -NHN(R6)2 ; xviii) -NHOR6 ; x i x) · N C S ;
    x x) _ N O 2 ·’ xxi) -OR6 ; xxii) - OCN ; xxiii) -OCF3、-OCCl3、-OCBr3 ; x x i V) - F、- C 1、· B r、-1、及以上之混合物; xxv) -SCN ; xxvi) - SO3M ; xxvii) -OS〇3M ;
    xxviii) -S02N(R6)2 ; xxix) -S02R6 ; xxx) -[C(R6)2]nP(0)(0R6)R6 ; xxxi) -[C(R6)2] nP(0)(0R6)2 ; xxxii) 及以上之混合物; R5a以及R5b係各自爲氫,或R5a以及R5b可共同形 成羰基單位;Y則同上;R6爲氫、Ci-Q線性的、分支 的或環烷基、C2-C4線性的烯基、鹵素、-OH、-N02、-CN 、及以上之混合物;Μ爲氫或形成鹽的陽離子; -141 - (36) 200409639 指數Y爲〇至1 〇。 43.—種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化合物用於製造藥物以 控制人類或高等哺乳動物體重增加及/或治療體重疾病之用 途。 -142- 200409639 陸、(一)、本案指定代表圖為: 無 (二)、本代表圖之元件代表符號簡單說明:無
    柒、本案若有化學式時,請揭示最能顯示發明特徵的化學 式··
TW092108841A 2002-04-30 2003-04-16 Melanocortin receptor ligands TW200409639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37658502P 2002-04-30 2002-04-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409639A true TW200409639A (en) 2004-06-16

Family

ID=294013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2108841A TW200409639A (en) 2002-04-30 2003-04-16 Melanocortin receptor ligands

Country Status (20)

Country Link
US (2) US7026335B2 (zh)
EP (1) EP1499588A1 (zh)
JP (1) JP2005525412A (zh)
KR (1) KR20040104672A (zh)
CN (1) CN1656070A (zh)
AR (1) AR039779A1 (zh)
AU (1) AU2003230923A1 (zh)
BR (1) BR0309744A (zh)
CA (1) CA2483787A1 (zh)
IL (1) IL164766A0 (zh)
MA (1) MA27306A1 (zh)
MX (1) MXPA04010761A (zh)
NO (1) NO20045136L (zh)
NZ (1) NZ536099A (zh)
PE (1) PE20040085A1 (zh)
PL (1) PL373695A1 (zh)
RU (1) RU2004134718A (zh)
TW (1) TW200409639A (zh)
WO (1) WO2003093234A1 (zh)
ZA (1) ZA20040852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78717A1 (en) 2003-03-03 2004-09-16 Merck & Co., Inc. Acylated piperazine derivatives as melanocortin-4 receptor agonists
JP2005170803A (ja) * 2003-12-08 2005-06-30 Daicel Chem Ind Ltd 新規なマロン酸モノメチル誘導体とその製造法
US20070021433A1 (en) 2005-06-03 2007-01-25 Jian-Qiang Fan Pharmacological chaperones for treating obesity
EP1940842B1 (en) 2005-09-29 2012-05-30 Merck Sharp & Dohme Corp. Acylated spiropiperidine derivatives as melanocortin-4 receptor modulators
WO2007047496A2 (en) 2005-10-18 2007-04-26 Merck & Co., Inc. Acylated spiropiperidine derivatives as melanocortin-4 receptor modulators
TW200940523A (en) * 2008-03-17 2009-10-01 Gruenenthal Gmbh Substituted sulfonamide derivatives
EP2262791A2 (en) * 2008-04-08 2010-12-22 Grünenthal GmbH Substituted sulfonamide derivatives
US8759539B2 (en) 2008-11-17 2014-06-24 Merck Sharp & Dohme Corp. Substituted bicyclic amines for the treatment of diabetes
WO2011011506A1 (en) 2009-07-23 2011-01-27 Schering Corporation Spirocyclic oxazepine compounds as stearoyl-coenzyme a delta-9 desaturase inhibitors
US20120220567A1 (en) 2009-07-23 2012-08-30 Shipps Jr Gerald W Benzo-fused oxazepine compounds as stearoyl-coenzyme a delta-9 desaturase inhibitors
EP2563764B1 (en) 2010-04-26 2015-02-25 Merck Sharp & Dohme Corp. Novel spiropiperidine prolylcarboxypeptidase inhibitors
US9365539B2 (en) 2010-05-11 2016-06-14 Merck Sharp & Dohme Corp. Prolylcarboxypeptidase inhibitors
US9006268B2 (en) 2010-06-11 2015-04-14 Merck Sharp & Dohme Corp. Prolylcarboxypeptidase inhibitors
WO2012100342A1 (en) 2011-01-27 2012-08-02 Université de Montréal Pyrazolopyridine and pyrazolopyrimidine derivatives as melanocortin-4 receptor modulators
CN111072551A (zh) * 2019-12-30 2020-04-28 上海睿瓦科技有限公司 催化氢化一步法制取哌啶胺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K704488D0 (da) * 1988-12-19 1988-12-19 Novo Industri As Nye n-substituerede azaheterocykliske carboxylsyrer
US5578593A (en) 1992-12-11 1996-11-26 Merck & Co., Inc. Spiro piperidines and homologs promote release of growth hormone
NZ258412A (en) 1992-12-11 1997-01-29 Merck & Co Inc Spiro-fused piperidine derivatives and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US5494919A (en) 1993-11-09 1996-02-27 Merck & Co., Inc. 2-substituted piperidines, pyrrolidines and hexahydro-1H-azepines promote release of growth hormone
US5492916A (en) 1993-12-23 1996-02-20 Merck & Co., Inc. Di- and tri-substituted piperidines, pyrrolidines and hexahydro-1H-azepines promote release of growth hormone
US5721251A (en) 1993-12-10 1998-02-24 Merck & Co., Inc. Piperidine, pyrrolidine and hexahydro-1H-azepines promote release of growth hormone
US5721250A (en) 1993-12-23 1998-02-24 Merck & Co. Inc. Di-and tri-substituted piperidines, pyrrolidines and hexahydro-1H-azepines promote release of growth hormone
WO1996002530A1 (en) 1994-07-20 1996-02-01 Merck & Co., Inc. Piperidines and hexahydro-1h-azepines spiro substituted at the 4-position promote release of growth hormone
US5767118A (en) 1994-10-26 1998-06-16 Merck & Co., Inc. 4-Heterocyclic peperidines promote release of growth hormone
ATE288444T1 (de) 1995-05-29 2005-02-15 Pfizer Dipeptide, die die ausschüttung von wachstumshormonen stimulieren
GB9612276D0 (en) 1996-06-12 1996-08-14 Merck & Co Inc 4-Spiroindoline piperidines promote release of growth hormone
US5804578A (en) 1996-04-03 1998-09-08 Merck & Co., Inc. Piperidines, pyrrolidines and hexahydro-1H-azepines promote release of growth hormone
US5877182A (en) 1996-09-13 1999-03-02 Merck & Co., Inc. Piperidines promote release of growth hormone
AU4342097A (en) 1996-09-13 1998-04-02 Merck & Co., Inc. Piperidines, pyrrolidines and hexahydro-1h-azepines promote release of growth hormone
US5965565A (en) 1996-12-12 1999-10-12 Merck & Co., Inc. Piperidines promote release of growth hormone
WO1999055679A1 (en) 1998-04-28 1999-11-04 Trega Biosciences, Inc. Isoquinoline compound melanocortin receptor ligands and methods of using same
ES2331102T3 (es) 1998-05-11 2009-12-21 Novo Nordisk A/S Compuestos con propiedades de liberacion de la hormona del crecimiento.
WO1999064002A1 (en) 1998-06-11 1999-12-16 Merck & Co., Inc. Spiropiperidine derivatives as melanocortin receptor agonists
US6294534B1 (en) 1998-06-11 2001-09-25 Merck & Co., Inc. Spiropiperidine derivatives as melanocortin receptor agonists
AU766191B2 (en) 1999-06-04 2003-10-09 Merck & Co., Inc. Substituted piperidines as melanocortin-4 receptor agonists
JP2003528088A (ja) 2000-03-23 2003-09-24 メルク エンド カムパニー 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メラノコルチン受容体作働薬としての置換ピペリジン類
JP2003527444A (ja) 2000-03-23 2003-09-16 メルク エンド カムパニー 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メラノコルチン受容体アゴニストとして作用するスピロピペリジン誘導体
CA2410597A1 (en) 2000-05-30 2001-12-06 Merck & Co., Inc. Melanocortin receptor agonists
EP1294719A1 (en) 2000-06-28 2003-03-26 Pfizer Products Inc. Melanocortin receptor ligands
CA2419310A1 (en) * 2000-08-23 2002-02-28 Merck & Co., Inc. Substituted piperidines as melanocortin receptor agonists
US7157463B2 (en) 2001-01-23 2007-01-02 Eli Lilly And Company Substituted piperidines/piperazines as melanocortin receptor agonists
DE60205465T2 (de) 2001-01-23 2006-04-20 Eli Lilly And Co., Indianapolis Piperazinderivate als agonisten des melanocortin-rezeptors
EP1372653B1 (en) 2001-02-28 2006-10-04 Merck & Co., Inc. Acylated piperidine derivatives as melanocortin-4 receptor agonists
MXPA03007785A (es) 2001-02-28 2003-12-08 Merck & Co Inc Derivados de piperidina acilados como agonistas del receptor de melanocortina 4.
EP1363631A4 (en) * 2001-03-02 2005-11-16 Bristol Myers Squibb Co "COMPOUNDS SUITED AS MODULATORS OF MELANOCORTIN RECEPTORS AND THESE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THEREOF"
EP1425029A4 (en) 2001-08-10 2006-06-07 Palatin Technologies Inc PEPTIDOMIMETICS OF BIOLOGICALLY ACTIVE METALLOPEPTIDES
EP1465867A1 (en) 2001-10-09 2004-10-13 Neurocrine Biosciences, Inc. Ligands of melanocortin receptors and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026335B2 (en) 2006-04-11
AU2003230923A1 (en) 2003-11-17
NO20045136L (no) 2005-01-24
BR0309744A (pt) 2005-02-09
CN1656070A (zh) 2005-08-17
MXPA04010761A (es) 2005-03-07
PE20040085A1 (es) 2004-04-15
US20030236230A1 (en) 2003-12-25
ZA200408529B (en) 2005-07-07
CA2483787A1 (en) 2003-11-13
JP2005525412A (ja) 2005-08-25
US20050171158A1 (en) 2005-08-04
EP1499588A1 (en) 2005-01-26
WO2003093234A1 (en) 2003-11-13
AR039779A1 (es) 2005-03-02
PL373695A1 (en) 2005-09-05
NZ536099A (en) 2006-09-29
MA27306A1 (fr) 2005-05-02
IL164766A0 (en) 2005-12-18
RU2004134718A (ru) 2005-07-20
KR20040104672A (ko) 2004-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14673B2 (ja) 新規ベンゾイミダゾール及びイミダゾピリジン誘導体並びにこれらの医薬としての使用
JP3367945B2 (ja) Orl1レセプターアゴニストとしての2−置換−1−ピペリジルベンゾイミダゾール化合物
US20050171158A1 (en) Melanocortin receptor ligands
JP2002509148A (ja) Orl1−レセプターアゴニストとしての4−(2−ケト−1−ベンズイミダゾリニル)ピペリジン化合物
WO2004089951A1 (fr) Derives d’imidazo-pyridine ayant une affinite sur des recepteurs de la melanocortine
JP2006506384A (ja) 肥満の治療のためのメラノコルチン受容体リガンドとしての2−アルキル−(2−アミノ−3−アリール−プロピオニル)−ピペラジン誘導体及び関連化合物
JP5685440B2 (ja) 3位において二置換されているインドール−2−オン誘導体、これらの調製およびこれらの治療上の使用
JP2004513944A (ja) 神経系障害の治療に有用な新規なアミドアルキル−ピペリジンおよびアミドアルキル−ピペラジン誘導体
CN111491931A (zh) 经取代的吡咯烷酰胺ii
JP2005525410A (ja) 摂食異常の治療のためのメラノコルチン受容体リガンドとしての使用のためのn−アシルピペラジン誘導体
TW200806677A (en) Thiazolyl-dihydro-indazole
EP1692114B1 (fr) NOUVEAUX DERIVES DE LA BENZIMIDAZOLE ET D’IMIDAZO-PYRIDINE ET LEUR UTILISATION EN TANT QUE MEDICAMENT
FR2872165A1 (fr) Nouveaux derives de pyrimido-benzimidazole
TW200303205A (en) Gastrin and cholecystokinin receptor ligands
AU2015227011A1 (en) P-substituted asymmetric ureas and medical uses thereof
US20070117847A1 (en) N-(3-(4-Substituted-1-piperiding1)-1-phenylpropyl) substituted sulfonamides as NK-3 receptor antagonists
WO2006129120A2 (en) Benzotriazepinone derivatives
JP3750143B2 (ja) チアゾリン誘導体
AU2002316531B2 (en) Substituted anilinic piperidines as MCH selective antagonists
TW202136243A (zh) Zeste增強子同源物2抑制劑及其用途
AU2007201832A1 (en) Muscarinic agon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