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300246A - Display panel driving apparatus having a structure capable of reducing power loss - Google Patents

Display panel driving apparatus having a structure capable of reducing power los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300246A
TW200300246A TW091132094A TW91132094A TW200300246A TW 200300246 A TW200300246 A TW 200300246A TW 091132094 A TW091132094 A TW 091132094A TW 91132094 A TW91132094 A TW 91132094A TW 200300246 A TW200300246 A TW 20030024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potential
capacitor
display panel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11320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580674B (en
Inventor
Shigeo Ide
Takashi Iwami
Original Assignee
Pioneer Corp
Shizuoka Pionee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134108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3140602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203240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3233343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Pioneer Corp, Shizuoka Pioneer Corp filed Critical Pioneer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3002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3002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5806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58067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2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ous gas-discharge panels, e.g. plasma panels
    • G09G3/28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ous gas-discharge panels, e.g. plasma panels using AC panels
    • G09G3/296Driving circuits for producing the waveforms applied to the driving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2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ous gas-discharge panels, e.g. plasma panels
    • G09G3/28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ous gas-discharge panels, e.g. plasma panels using AC panels
    • G09G3/296Driving circuits for producing the waveforms applied to the driving electrodes
    • G09G3/2965Driving circuits for producing the waveforms applied to the driving electrodes using inductors for energy recovery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66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6Details of flat display driving waveforms
    • G09G2310/066Waveforms comprising a gently increasing or decreasing portion, e.g. ramp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30/00Aspects of power supply; Aspects of display protection and defect management
    • G09G2330/02Details of power systems and of start or stop of display operation
    • G09G2330/021Power management, e.g. power saving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2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ous gas-discharge panels, e.g. plasma panels
    • G09G3/28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ous gas-discharge panels, e.g. plasma panels using AC panels
    • G09G3/291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ous gas-discharge panels, e.g. plasma panels using AC panels controlling the gas discharge to control a cell condition, e.g. by means of specific pulse shapes
    • G09G3/29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ous gas-discharge panels, e.g. plasma panels using AC panels controlling the gas discharge to control a cell condition, e.g. by means of specific pulse shapes for lighting or sustain dischar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Control Of Gas Discharge Display Tubes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Description

200300246 玖、發明說明 (發明說明應敘明: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先前技術、内容、實施方式及圖式簡單說明) L發明所屬^^技術領域j 發明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於顯示器面板驅動裝置用於產生驅動脈 衝以驅動具有電容負載之顯示器面板,例如電漿顯示器面 板(PDP : plasma display panel,以下稱為“pdp”)或電致發 光(LE : electroluminescence,以下稱為“EL·”)。 相關技術說明 目前,使用自行發光式扁平面板之顯示器裝置已經上 市作為所謂的壁上安裝式電視。 第1圖為方塊圖概要顯示扁平面板顯示器裝置之結構 15 n ^ « χ j 螢 幕
Yn與與Xi至X而構成列雷# j.. Η再风幻甩極日可,其中一對又與γ對應於 幕之各m第-列至第明)。此外,在PDP 1〇上形成勞命 之對應於各行(第-行至第晴)之行電私至^,以致於 垂直又又此寻列電極對,且中間夹有介電層與放電空間( 0 )在歹“極對(Χ’γ)與行電極2的交叉部份形成放 電單元C(i.n。 生 Yn 首先,如同於第2圖中所;u + 厅不’列電極驅動電路3 〇產 正電Μ之重設脈衝rp並 ]寸將匕轭加於各列電極γ丨至γ r 。在同時,列電極驅動電路 1 座生負电壓之重新設定脈衝 叱亚同時將它施加於所有的列電極X|至x„。 20 200300246 玖、發明說明 藉由同時施加此等重設脈衝RPx,RPy,pDp 1〇之所有 放電單元被放電激發並產生帶電粒子。在放電終止後,在 所有放電單元之介電層中均勻地形成預先設定數量之壁電 荷(重新設定步驟)。 在完成重新設定步驟之後,行電極驅動電路2〇根據對 應於螢幕各第一列至第n列各列之像素資料而產生像素資 料脈衝DP|至DPn。如同於第2圖中所*,將該等像素資料 脈衝依序地施加於行電極ZjZm。此列電極驅動電路如根 10 據所施加各像素資料脈衝叫至此之時間而產生負電& 掃描脈衝SP’並如第2圖所示,將它依序施加於列電:γ 至 γη。、 1 在此掃描脈衝啊施加之層於列電極之放電單元中, 在同時更施加正電愿之像素資料脈衝之放電單元十產生放 15 電,以致於其壁電荷之大部份媳滅。另一方面,在雖缺施 加了掃聪脈衝sp但未施加正電屋之像素資料脈衝之放電單 Μ亚未產生放電。此等壁電荷存留於此等放電單元中。 以此方式’其壁電荷存留 、, 了仔邊之放电早几變成為發光放電單元 ,並且其壁電荷消除之放電單 定址步驟)。 H “為不發光放電單元( 在完成定址步驟之後,如於第2圖中所示此 驅動電路30對於各列電極¥|至 % τρ , 11持、$地施加正電壓之維持 脈衝IPy。在同時,此列電 衝IP之時電路40以與施加維持脈 ㈣'.…編不同的時間對各列 加正電厂堡之維持脈衝IP、。在當 η持、,地把 也鈿加維持脈衝ΙΡχ與 20 200300246 玖、發明說明 =夺’此等壁電荷存留之發光放電單元重覆放電發光並 、、、持兔光狀態(維持放電步驟)。 __於弟1圖令所示之驅動控制電路5〇根據被供應之視頻 “虎的時間產生各種切換信號用於產生如第2圖中所示之 二種驅動脈衝’亚將其供應給各行電極驅動電路^與各列 4驅動電路3G與4G。換句話說,各行電極驅動電路20與 列電極驅動電路3〇與40如同於第2圖中所示產生各種驅動 脈衝,以響應從驅動控制電路5G所供應之㈣信號。 10 第3圖為圖式其顯示在列電極驅動電路3〇中所設之驅 動脈衝產生電路,並且運作以產生各重設脈衝RPy與維持 脈衝IPV。 在第3圖中,電容器C1之一端接地,這即是,將pDp 电位Vs作為PDP 1 〇之接地電位而提供給驅動脈衝產生 電路。 15 當由驅動控制電路5〇供應邏輯位準為“〇,,之切換信號 SW01日才,切換裝置s〇1是在不連接之切斷狀態狀態) 。當切換信號SW01之邏輯位準等於“:丨,,時,切換裝置s〇1 疋在連接導通狀態(ON狀態),並將右電容器c丨另一端所產 生之電位經由電感器L1與二極體⑴施加於線路2。因此, 2〇电合為C1開始放電,並將由放電所產生之電位施加於線路 當由驅動控制電路5〇供應之切換信號sw〇2是在邏輯 位準時’切換裝置s〇2是在不連接之切斷狀態(〇ff狀態 )。當切換信號SW02之邏輯位準等於“1”時,切換裝置 200300246 玖、發明說明 SW02是在連接導通狀態(ON狀態),並將在線路2上之電位 經由電感器L2與二極體D2施加於電容器C1之另一端。這 即是,電容器C1是被在線路2上之電位充電。
當由驅動控制電路50供應邏輯位準為“0”之切換信號 5 SW03時,切換裝置S03是在不連續之切斷狀態(OFF狀態) 。當切換信號SW03之邏輯位準等於“1”時,切換裝置S03 是在連接導通狀態(ON狀態),並將在DC電源B 1之正側端 子之電位Vc施加於線路2。將PDP接地電位Vs施加於DC電 源B1之負側端子。 10 當由驅動控制電路50供應邏輯位準為“0”之切換信號 SW04時,切換裝置S04是在不連接之切斷狀態(OFF狀態) 。當切換信號SW04之邏輯位準等於“1”時,切換裝置S04 是在連接導通狀態(〇N狀態),並將PDP接地電位Vs施加於 線路2。 15 線路2是連接於具有電容元件CG之PDP 10之列電極Y。
因此,在列電極驅動電路3 0中,設有於第3圖中所示之電 路而用於對應列電極丫1至丫11之各η個通道。 第4圖為圖式其顯示各切換信號SW01至SW04時間之 進行過程,此等信號如同於第3圖中所示是從驅動控制| 20 路50供應至列電極驅動電路30,以便產生如同於第2圖中 所示在線路2上之維持脈衝IPy。 如同於第4圖中所顯示,首先,切換信號SW0 1至 SW04之中的切換信號SW04只是在邏輯位準“Γ’,因此切換 裝置S04是在接通(ON)的狀態,並且將PDP之接地電位Vs 10 200300246 玖、發明說明 施加於線路2。因此在此時間期 了厂]』間,在線路2上之電位等於 PDP之接地電位Vs,即〇[v]。 然後,當切換信號SW04被切 傲刀換至邈輯位準“〇,,並且切 換信號SW01被切換至邏輯位準 1 + 1時,只有切換裝置S01 具有接通(ON)狀態,且在電容哭 中所積聚的電荷被釋出 。因此,電流以如同在第4圖中 甲所“不的形式在電感器L1 中瞬間流過。此電流經由二極 位feDl、切換裝置s〇1,以及 線路2流入PDP 10並將pDp ίο 15 …之兒谷兀件C〇充電,因此如 同於第4圖中所示在線路2上之電位逐漸上升。 然後,當切換信號SW01被切拖、仕 傲刀換至邈輯位準“0,,且切換 信號SW03被切換至邏輯位準“ σ + 1蚪,只有切換裝置S03具 有接通(ON)狀態,並將直流带塔 打直机电源扪正側端子之電位Vc施 加於線路2。因此,如同於_笛^ Π於弟4圖中所示,在此期間線路2 上之電位是固定於Vc。 然後,當十刀換信號SW02被切換至邏輯位準“ i,,且切換 信就請03被切換至邏輯位準“〇,,時,只有切換裝置撕具 有接通(ON)狀態,並且負電流 只私机Μ在第4圖中所不之形狀於 電感器U中瞬間流過。這即是,如同上述經充電之PDP 10 之電容元件cG放電’並且電流經由線路2、電感紅2、二 極體D2以及切換裝置SG2流人電容器cii被收集。因此, 在、.泉路2上之電位如同於第4圖令所顯示逐漸降低。 藉由上述操作,將正電壓之維持脈衝IRy如同於第4圖 中所示施加於線路2上。 至於當例如PDP之電容負載被驅動時所使用之電壓, 20 200300246 10 15 20 玖、發明說明 通常使用從數十伏至一百數十 因此,在於第3圖中所顯示傳二,的電壓值。 門顯b 1孕、'先駆動電路的結構中存在此 問適’即在將電容負載充電或放電時所流動 增加並產生大的電功率損失。 在各列電極與行電極之驅動電路中所包 之所耐電麼(讀hstandlng v〇hage) 換衣 5 } 疋甶知加於夂奘署 驅動脈衝電壓之最大值 ° 人 於上 、。為了確保所耐電壓足夠甩 高塵H壯因此需錢用耐高電壓之切換装置。使用耐 :土刀、I置成為實現驅動電路低成本與最小化之障礙 弗5與6圖顯示此顯示面板驅動電路之例,i設置於+ 、准持脈衝I p。此等雷θ 此由於包含電":疋错由使用電容器之充電/放電( =二振電路是藉由將作為電感裝置之電感二: 路是夢電功率之電容器組合而形成。此共振電 二使用例如場效應電晶體剛之切換裝置㈣^ 一時間激發,因此產生所期望之脈衝。 =圖之电路在傳統上被廣泛地使用作為顯示面板驅 在 並為了方便說明起見在以下稱為“單級共振電路,, 在弟6圖中所顧— 所使用裝置之=電路用意在於降低在單級共振電路中 。 耐笔壓,並在以下同樣稱為“雙共振電路,, 之共振電流亦 置 之 12 200300246 玖、發明說明 至於在當例如是PDP之電容負載被共振電流驅動時所 使用之電壓,通常使用從數十伏至一百數十伏範圍中相當 高的電壓。在第5與6圖中所顯示之傳統顯示面板驅動電路 中因此存在此問題。即,在將電容負載充電或放電時所流 動之共振電流亦增加,且當負載被驅動時產生大的電功^ 損失。 10
尤其是在第6圖中所示之雙共振電路中,雖然在此電 路中所使用裝置之所耐電壓較在單級共振電路中降低更$ ,而有可能發生以下所說明的問題。這即是雙共振電路: 有結構例如將包括切換裝置、電容器等之電位轉換電路加 至第5圖之單級共振電路,以便將施加於共振電路之電位 逐步地提高。因此,此共振電流通過構成此電位轉換電路 之切換裝置SWH或SW12,並且由於裝置之接通(〇n)電阻 而造成多餘電功率之損失。寄生電容Ck是在脈衝輸出之正 與負側上之電壓線(第6S|巾QUTa與⑽與接地(㈣咖)
或书源之間產生。由於寄生電容Ck是由功率電塵v/2所激 ^,亦有可能進一步產生功率損失 nxCkx(V/2)2 在此式中,η表示此驅動脈衝在單位時間中重覆之次數。 20 【發明内容】 發明之目的與概要 本發明是由於上述之問題而產生,且本發明之目的為 ^供顯示面板驅動裝置’其中可以降低其電功率消耗。本 《明之另一目的為提供顯示面板驅動裝置,其中可以使用 13 200300246 10 15 20 玖、發明說明 耐低電壓之切換裝置,以致於可以縮小此裝置之尺寸。本 發明另外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以低成本製造之顯示器面板 驅動裝置。 根據本發明而設有用於驅動顯 壯 W爻頒不面板驅動 衣置,其具有:列電極組、行電極組其配置與有列電極组 相交,以及電容發光裝置其各配置於列電極組與行電極組 之各父點;其中當驅動此顯示面板時’將驅動脈衝經由輸 出端子施加於各電容發光裝置,此裝置包括: •直流電源用於維持預先設定之電壓; •轉換電壓產生電路用於產生轉 秄又电壓,此電壓藉由來自 直流電源之充電與放電荷而上升與下降;以及 =振轉送(咖)電路用於產生脈衝,其具有逐漸上升之 前緣與逐漸T降之後緣作為根據轉換電Μ之來自輸出端 子之驅動脈衝。 根據本發明而設有用於驅動顯示面板之顯示面板驅動 裝置’其具有:列電極組、行電極組其配置與列電極組相 交,以及電容發光裝置其各配置於列電極組與行電極組之 各父點中當驅動此顯示面板時’將驅動脈衝經由輸出 端子供應至各電容發光裴置,此裝置包括·· •參考電壓產生電路’用於從高電位產生多個依序之參考 電壓; •共振電路’其經由輪出端子連接至電容式發光裝置而形 成共振電路並產生多個共振電壓,其在不同的時間在輸 出端子上之各多個參考電位上上升與下降;以及
14 200300246 玖、發明說明 路(clamping circuit) ’用於將各共振電壓中之尖 •f兒[疋位於多個芩考電位之一,並產生脈衝其對其振 定為夕個芩考電位之最高值,並具有逐漸上升之前 緣與逐漸下降之後緣作為在輸出端子上之驅動脈衝。 5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為圖式其顯 第2圖為圖式其顯 時間之進行; 不傳統PDP顯示裝置之概要結構; 示實施在第1圖裝置中各種驅動脈衝 弟3圖為圖式其顯示提供用於列電極驅動電路30之 10動脈衝產生電路; 。弟4圖為圖式其顯示於第3圖中所示驅動脈衝產生電 之刼作時間圖; 第5圖為電路圖其顯示傳統顯 振電路)之結構; ^_電_其顯示傳統顯示面板驅動電路(雙共振包吩X '、、吉構, 第7圖為圖式其概要顯示具有本發 顯示裝置之結構; 驅 路 示面板驅動電路(單級共 15
明驅動裝置之PDP 弟8圖為圖式其顯示根據本發明 2。產生電路之第一實施例; 力衣 早9圖為圖式其顯示於以圖中所示脈 作時間圖; 置之脈衝 生電路之操
乐Μ圖為圖式其顯示根據本發明作為 產生電路之第二實施例; 驅動裝置之脈衝 15 200300246 玖、發明說明 第11圖為圖式其顯 操作時間圖; 示於第1 〇圖中所示脈衝產生電 路之 弟12圖為圖式其顯示根據本發明作為驅動裝置之脈衝 產生電路之第三實施例; 所示脈衝產生電路之 第13圖為圖式其顯示於第丨2圖中 操作時間圖; 第14圖為電路圖其顯示根據本發明之顯示面板驅動電 路之第4實施例;
第15圖為時間圖其顯示第丨4圖中顯示面板驅動電路之 10 操作; 第16圖為連接圖其顯示第14圖之顯示面板驅動電路之 時點to之前之連接狀態; 第17圖為連接圖其顯示第14圖之顯示面板驅動電路之 時點t3之後之連接狀態; 15 第1 8圖為時間圖其顯示由第14圖之顯示面板驅動電路
所產生之驅動脈衝之例; 第19圖為電路圖其顯示根據本發明之顯示面板驅動電 路之第五實施例; 第20圖為時間圖其顯示第19圖之顯示面板驅動電路之 20 操作;以及 ’ 第21圖為時間圖其顯示由第19圖之顯示面板驅動電路 所產生之驅動脈衝之例。 L實施方式3 較佳實施例之詳細說明 16 200300246 坎、發明說明 乐7圖為圖式其顯示根據本發明之且 叙壯w ,、百頌不面板之驅 動衣置之顯示裝置之結構。 、在第7圖中作為顯示面板之pDp 1〇具有列電極^至^ ^及X】至Xn’其構成列電極對’其中—對乂與丫對應於榮 之各列(第一列至第„列)。此外, ^ ^ ^仏乙丨主4對應於 交部份中 成於Ρ〇Ρ 1〇上誉幕之各行(第一行至第m行)以便與列電 桎對垂直相交,並將介電層與放電空間(未圖式)夾於其間 。放電單元c⑷)是形成於列電極對(χ’㈣行電極z之相
首先’列電極驅動電路31產± :如於第2圖中所示之 正電麼之重設脈衝RPy’負電壓之掃晦脈衝sp以及維持脈 衝並以於第2圖中所示之時間將它們施加於各列電極 至Υη。到電極驅動電路41產生如於第2圖中所示之負電 壓之重設脈衝RPx與正電屢之维持脈衝ΙΡχ,並以在第^ 15中所示之時間將它們施加於各列電極X _至Χη。 °
行電極驅動電路21根據對應於螢幕第一列至第n列之 各列之像素資料而產生像素資料脈衝DPn。如同於第2圖令 所示將此等像素資料脈衝依序施加於行電極z I至z爪。 驅動控制電路5 1根據所供應之視頻信號產生各種切換 2〇信號,而用於產生如第2圖中所示之各種驅動脈衝,並將 它們供應至各行電極驅動電路21以及列電極驅動電路”盥 41。 ’、 如同於第8,1〇與12圖中所示,其將於以下說明,作 為根據本發明之顯示面板驅動裝置之脈衝產生電路是由各 17 200300246 玖、發明說明 列電極驅動電路31、列電極驅動電路41,以及行電極驅動 電路21所提供。 第8圖顯示根據本發明脈衝產生電路之第一實施例, 以及以下將說明之脈衝產生電路之結構。 5 様圖中’將用於產生直流電壓(V/2)之直流電源B 之負側端子接地,這即是連接至pDp接地電位〜作為咖 社接地電位。而將直流電源』之正側端子經由二極體 連接至線路1。 線路i經由切換裝置S3連接至線路3,其亦作為輸出 1〇子而到達潰1〇之各電極(列電極與行電極卜㈣1〇電 元件C◦是連接至線路3。可以依據需要將輪出驅動哭: 置入於從線路3開始並到達電容元件c〇之通路上。 二極體D3之陰極是經由電容器C2連接至線路2。線 2更經由切換裝置§4連接至線路3。 線路2經由電容器C1、二極體並聯電路卜以及電 U而連接至線路3。此二極體並聯電路U示它是由:極 ⑴與切換裝置S5之串聯分路(b㈣⑻以及二極體 S6之串聯分路所構叙並聯電路。 、衣 直流電源』之正側端子是連接至二極體D3之陽極, 經由切換裝置S1連接至線路2。 直流電源B之負側端子同樣是經由切換裝置S2連接 線路2’並且同時經由電容器C3、二極體並聯電路2以及 威⑴連接至線路2。此二極體並聯電路2表示它是由二 體D4與切換裝置S7之串聯分路以及二極馳與切料 D3 端 容 路 路 15 20 感器 •極體 置 並 至 置 18 玖、發明說明 S8之串聯分路所構成之並聯電路。 在此實施例中,電路是由電 1,以及, -C1、二極體並聯電路 以及电感裔L1所形成之第— 路是由電六扣,、振电路所構成,並且電 ,^ „ Ρ甩路2、以及電感器L2所形 成之乐二共振電路所構成。 然後’參考第8圖之電路盥於 日丰nF1~、 一於弗9圖中所示之電路操作 明上述結構之脈衝產生電路之操作。 在此電路中所包括所有切 r〇M/nr^ ,刀換衣置S1至S8之導通/切斷 F)狀態是由於第7圖中所鞀_ 10 口 T所頒不之由驅動控制電路51 斤供應之切換信號SW1至 W8之避輯位準所控制。然而, 為了避免重覆之揭示說明,在 ^ 在乂下的描述中將關於由切換 技制電路5 1所供應之各 俠1口疏之揭不癌略,並且只以時 間順序的方式揭示切換庐 換衣置S 1至S 8之〇N/OFF狀態之改變 〇 15 _在以下的說明中,假設切換裝置w僅以81至88表 以 :’亚且其他的裝置例如電容器C1與電感器L1亦同樣只 苓考符號例如C1與L1表示。 百先,在第9圖之時間圖中所示之時點to之前之點, 20 、 S5 S7以及S8各為切斷(OFF),並且S2,S4以及 /為導通(〇N)°因此’線路1是經由二極體D3連接至直流 、承之正側鳊子並且其電位等於% v。線路2與3經由% 與S4連接至接地電位%,並且其電位等於卿之接地電位 〇[V]。胃然’ C2是連接介於線路1與2之严曰1,因此被充電至 % V之電位。 19 200300246 5 10 15 20 玖、發明說明 匕貝%例中假設在此裝置之電源導通(turn-on)時由丨 未圖不)之裝置將C1與C3充電mv之電位。 如同於第9圖中所示,在時點t0 S2與S6為切斷且87為 ^ 第—共振電路中形成通路C3—S7—D4—L2,並 在C3中經充電之電荷經由線路2與3流入C0。在此時由 於根據第_共振電路此在L2中流動的電流是共振電路,如 於第9圖中所示,此電流從S7之導通(0N)時點t〇逐漸增加 成為正的峰值pl,並且在此之後逐漸減少。 稭由將電何聚集入C0中,線路2(線路3)之電位亦逐漸 由接地电位G[V]增加。由於線路2之電位亦等於偏壓電位 ,此在C2之線路1側上之電位亦從作為C2之最初充電電位 之%V逐漸上升。 同、第9圖中所不,線路2(線路3)之電位從時點⑴之 [士 k漸上升’亚且當在C2中流動之共振電流減少並等於 〇曰日守’此電位在時點U成為幾乎是Μ之電位。上述之電位 =由於第二共振電路由共振現象造成,並且其值大於在C3 中最初充電電位(%(V))。 在日守點11,當線路1之電位幾乎等於V且線路2幻之電 位幾乎等於Μ時,S1被導通_被切斷,線路2直接連 流電則之正側端子,並且線路2之電位被_於別作 桩”L电糾之雷位。由於C2之偏麼電位等於",此連 # U路1之電位成為最大電位V,因為將偏壓 电2加至C2之傳統充電電位。 此外亦闕於c】,蔣綠 將竦路2之偏麼電位加至最初充
20 200300246 玖、發明說明 電電位μ,因此在第— r 之電位增至。 由於在時點tl時S5導涓 ^ , 才MV通,而形成在第—丑 通路Cl—S5—u。盥上 ^振电路令之 目二我μ / 一 中电位增加有關,根據截至 , 在弟二共振而不是C3中所累積之^
=共振電流開始從第—共振電路經由線路3流人p 了 之電容元件C〇中。 U 在第8圖中所示之電路中’由於將 路之電路常數設定為 ¥〜、振电 , 、 々寻作為貝苑例,如同第9圖中所示 在L1中級動之共振電流在 ίο 所辟干夕^ + 幻,方、與t2之間的時間期 期間之變化。 2中—在時點to與U之間 與在C0中電荷之累積有關,線路3之電位從戰始 ^漸增加。由於S3在時點t2導通,在#線路3之電位幾乎 15 20 寺於V時,線路3之電位被固定於線路)之電位 電位V。 大 在此之後,在時點t3,S3,sms7被切斷且86導通。 因此’在第-共振電路中新形成通以 取代先前之通路,並且此等在pDp 1〇之電容元件Cg中累積 之電荷經由以上新的通路釋放至C1。此在第9圖中所示= 共振電流藉由放電經由線路3流入u。此線路3之電位(最 大電位v之固定藉由幻之切_跡。ff)而解除)如圖中所示 逐漸降低。 由於在此時共振電流的方向與當線路3之電位增加時 相反(時點tl至t2),而當假設將時點{1至12放為正的情形下 21 200300246 玖、發明說明 ,此在L!中流動共振電流 在負側。 戈弟9圓中所不是出現 在時點t4當線路3之電位 十寻於W2%·,S1切斷且S4 ” S8冷通。因此,在第二丘 . ,、振電路中L2—D5->S8—C3之 >通路為有$文,並如同於第9 ,,,^ 汁不共振%流開始從C0經 由線路3與線路2流入第二Α + /、振兒路中。當然,在此情形中 共振電流的方向亦盘β * _ “上14在電位增加時(時點U)至U)共振 电流之方向相反。 與此有關的,線路2盥3之帝 ίο 15 20 士 ,、*"之电位從%从逐漸下降,在同 之電位亦逐漸下降。在時點(5當線路2與3之電位 f乎寻於啊時S2導通S8切斷’而線路如之電位被固定 方、PDp之接地電位Vs(即〇[v])。 在時點t5使二極體〇5導電, 、、 π电隹u笮之電何由直流電源 Β補充,亚將線路1之電位設定為1/2V。 —稭由上述之操作’在第8圖中線路3上產生第9圖中所 八 彳f波形,並且將此脈衝供應作為從線路3至pDp 1〇 之各脈衝例如維持脈衝AS像素資料脈衝DP,亦作為脈 衝產生電路之輪出終端。 從以上之說明亦可明顯地瞭解,在執行此切換作業之 實施例的電路中所包括切換裝置SUS8之電塵範圍是限制 於[〇至%v]或[%v至IV]。因此足以將電路中此等切換裝 置之所有之所耐電壓設定為XV,並且足夠將其設定為傳 、充电路中所忐耐電壓之一半。因此可以達成使用於脈衝產 生電路中切換裝置之低成本與微型化。 22 200300246 玖、發明說明 备然,亦足以將應提供用於脈衝產生電路之直流♦、 B之最大電壓設定為v/2,其值等於傳統值之一半。 、 此外,如果將於第3圖中所示傳統驅動電路中電力 消耗假設為W0,則它可以下列式表示: 之 W0= c0 · v2 . f........(1) 其中C〇 : PDP 10之電容成份 V :直流電源之電壓 f :驅動頻率 10 在第8圖中所示實施例之驅動電路中,因於其電源♦ 壓等於傳統電路電源電壓之K2並且驅動頻率為傳統電二; 率之兩倍,如果將在驅動電路中所消耗之電功率假設為、 W1,它可以由下列式子表示: 又…'
Wl-C〇 · (V/2)2 . (2f) = (^) · C〇 · v2 . f··· ···(2) 15 可以瞭解W幾乎為在傳統電路中電功率消耗之一半。 然後,將說明根據本發明脈衝產生 一 、乐一貝施例 。弟圖顯示此電路之結構。以下將參考圖式說明· 施例之電路結構。 果 20 在第10圖中, 之負側端子接地, PDP接地電位vs。 連接至線路1。 將用於產生直流電壓(V/2)之直流電源B 這即是接至作為PDP 1G之接地電位之 此直流電源B之正側端子經由二極體〇3 線路1連接至線路3作為輸出终端,其由電路開始叙由 切換裝置S3而到達PDP 1〇之各電極(列電極或行電極)。 1。之電容元件C。是連接於線路3。亦可將輸出驅動器 23 2UUJUU246 玖、發明說明 ”由線路3開始並且到達 為C2連接至線路2。線路2 電路如所需地插入於通路上, pDP 10之電感元件c〇。 二極體D3之陰極經由電容 更經由切換裝置S4連接至線路3 5 線路2同樣經由電容器C1、二極體並聯電路以w ^連接至線路3。此二極體並聯“是由切 換裝置s5之串聯分路以及二極體的與切換裝置%之串聯 分路所構成之並聯電路。 切換裝置81與幻之串聯分路是連接介於直流電源k 1〇正側端子與負側端子之間。此串聯分路之中點連接線路2 然後,參考第10圖之電路圖與電路中於第㈣中所示 之操作時間圖說明具有以上結構之脈衝產生電路之操作。 此包括於電路中所有切換裝置S1JLS6之導通/切斷 Η _卿)狀態1由第7圖中所示驅動控制電路㈣供應之 切換信號SW1至SW6之邏輯位準所控制。然而在以下的描 L中為了簡化«兒明’省β各了關於由驅動控制電路$ 1供應切
換信號之說明,而只以時間順序的方式揭示切換裝置W S6之導通/切斷狀態之改變。 2〇 纟以下之說明中,假設切換裝置SUS6僅由81至86表 示,並且其他的裝置例如電容器C1與電感器七亦同樣地只 以例如C1與L1之參考符號表示。 首先,在第11圖之時間圖中所示時點⑺前之點,si, S3與S5為切斷(OFF)且S2, 84與%為導通(〇N)。因此,線 200300246 玖、發明說明 路1餐由二極體D3連接直流電源β2之正側端子,並且線路 1之電位等於V/2。 同樣地,線路2與3是經由82與以連接至接地電位化, 並且其電位等於PDP之接地電位Vs,這即是明。c2是連 5接"於線路!與2之間,@此被充電至v/2之電位。在此實 施例中,假設在此裝置電源導通之日扣是由(未圖示)之裝 置充電至V/4之電位。 當在時點U)時S4被切斷而S5導通,由於形成通路 D1 — L1,此充電於c丨中之電荷經由線路3流入&。由 〇於在L1中流動之電流是共振電流,其如同於第η圖中所示 從共振電路流人於PDP 1G之電容㈣^,它從%之導通 (ON)開始時點⑴逐漸上升,並且在當共振電流到達其正的 尖峰電流值p 1,在此之後它逐漸下降。 線路3之電位在時點t0&0[v]逐漸增加,並且在時點u 15幾:等於V/2之電位,而當在此時扣中流動之電流減少 亚寺於零。此第_次之共振轉換(在線路3上在時㈣與“ 之間之電位改變)結束。此由於共振轉換之電位是由包括 L1之共振電路之共振現象所造成,並且其值高於在第一次 在ci中所充電之電位(xv)。 2〇 在時點U S1導通且S2切斷,當線路3之電位幾乎等於 /-,而線路2由接地電位切換至直流電源B之正側端子, 且線路2之電位是定位在直流電源BiV/2之電位。由於將 線路2之偏壓電位v/2加至C2之充電電位v/2。因此,線路! 之電位增加至最大電位V。 25 谓 246 玖、發明說明 而且在共振電路中,蔣綠〇 寻線路2之偏壓電位V/2加至ci之 傳統充電電位% V並且c "之甩位增加至。由於電位之 增加而重新開始從c 轉換 p 至⑶之放電。此第二次之共振 在弟一次共振轉換之後發生, 亚且線路3之電位繼續增加 1〇 15 2〇 二浏’當線路3之電位幾乎等於v,S3導通且電路 3之電位固定在最大電位v作為線路匕電位。 在此之後在時點〇 ’ S3與85切斷且S6導通。因此,在 線路3中最大電位V之定位被解除,並且同時傳統之_5 — Dl — Ll之共振電流通路亦去除連接。 :藉由以上之切換作業,新形成經由^卜%— c 1 之電流通路’並且充電於PDp】〇之電容元件。中之電荷朝 C1釋出。这即是’共振電流經由線路3再度開始流動,並 累積在⑶中的電荷集中⑽中。由於在此時共振電流 疋在從C0至C1的方向中流動,當假設在上述· 間的,流方向為正時,在此時共振電流的方向如第η圖中 所丁疋在相反的方向。這即是’在此時共振電流可以在負 方向中之共振電流表示。當共振電流開始流動,在C0中所 累積的電荷逐漸減少。與此有關的’線路3之電位亦逐漸 下降。
在時點t4,當線路3之電位降低至幾乎ν/2時,w切斷 且^導通。因此使得二極體D3導電,在C2中之電荷由直 流電源B補充,線路1之電源等於V/2作為直流電源β之電 位’且線路2之電位等於pDp之接地電位%,即〇[乂]。由 26 200300246 坎、發明說明 ;t路2接地,施加於c丨之偏壓電位等於〇,因此〔1對線 路3之電位降低至。之最初充電電位v/4,在時點“,當線 路3之電位幾乎等於呢電位時,則完成第三次的共振轉 換(在時點t3與t4之間在線路3上電壓改變)。
與C1電位降低有關的是,重新開始從⑶至。之放電 。此第四次的共振轉換接著第三次共振轉換之後發生,並 2線路3之電位如同第n圖中所示進一步下降。在時點(5 當線路3之電位幾乎等於qv],則以導通並且線路3之電位 被固定於PDP之接地電位Vs(即〇[v])。 1〇 11由以上說明之作業,在第_中之線路3上產生第 η圖中所示之脈衝波形,並且將此脈衝作為各脈衝(例如 維持脈衝ΙΡχ或像素資料脈衝Dp)經由線路3(亦作為本線路 之輸出端)供應至PDP 1〇。 15 20 田以上的說明亦可明顯地瞭解,包括於本實施例電 中切換裝置SGS6所執行切換作f之電屢範圍是限制於 至V/2][V/2至V]D這即是足以符合實際需求將在電路中 等切換裝置之所有承受耐(電)壓設定為W2,且足以符合: 際需求將它們設定為傳統電路中所耐電壓之—半。因此$ 成使用於脈衝產生電路中切換裝置之微型j
(miniaturization)與低成本 當然,亦是以符合實際需求將所應提供作為脈衝產生 電路之DC電源B之最大_定為v/2,其等於傳 一半0 此外, 假設於第3圖中所 示之傳統驅動電路中 之電功 27 200300246 玖、發明說明 率消耗為wo,則其可以如下式所示:W0 二 c0 · V2 · f........(3) 其中C〇 · PDP 1〇之電容 v : DC電源之電壓 f :驅動頻率 在於第10圖中所示實施例之驅動電路中 壓等於傳統電路之一半且驅動頻率等於傳統 如果假設在驅動電路中之成功率消耗為W2 下式表示·’ ’由於電力 電路之兩倍 ’則其可以
由 ιυ W2 = C〇*(V/2)2-(2f)^(^)-c〇. V2.f 15 20 ^ ···.(4) 解W2幾乎等於在傳統電路中電功率消耗WG之一半。 相較於上述之第一實施例,在本實施例中由於使用包 :於脈衝產生電路中之一組共振電路即足夠,而可以實現 電路凡件數目之減少與成本的降低。 …、後將。兄明根據本發明作為驅動裝置之脈衝產生電 路之第三實施例。 a首先,請參考於第12圖中所示電路圖說明根據第三實 施例之脈衝產生電路之結構。 方、第12圖中,用於產生此電壓(V/3)之DC電源B之負 側端子是連接至PDP接地電位Vs作為PDP 10之接地電位。 以』之正側端子經由二極體D4與D3連接線路1。 t路1疋連接於線路3作為輸出端,其經由切換裝置^ 、 1〇之各甩極(列電極或行電極)。PDP 10之電容元 〇疋連接 '、泉路3。可以視頻需要將輸出驅動電路置入於 28 玖、發明說明 從線路3開始並到達PDP10之電容元件c〇之通路上。 ’泉路3..工由电感為u、二極體並聯電路以及電容 而連接至線路2。此二極體並 口口 说壯 免路代表由二極體D1與切 換衣置S5之串聯分路以及二娜 5 一才月豆02與切換裝置S6之串聯 义路所構成之並聯電路。在 ^ 仕尽貝轭例中,共振電路是由電 2電路'f”ci、以及pDp 1〇之電 令7G件CG所構成。線路3經 路2。 7谀衣置以進一步連接至線 琶谷裔C2之一令生θ、击7· 10 而疋連接至二極體D3之陰極。切換裝 置S1與S2之串聯分路 、、 ^ 鳊連接至二極體D3之陽極。同 樣地,電容器C3之_端車 虫 &連接至—極體D4之陰極。切換裝 ㈣㈣之串聯分路之—端連接二極體m之陽極。電容 44八S %連接線路2,且同時連接切換裝置S1與S2串 15 如刀路之甲點。電容器㈡之另一端連接切換裝置μ與幻之 串^刀路之另一端’且連接切換裝置π與μ之串聯分路之 中點。切換裝置87與88之串聯分路之另—端連接DC電源Β 之負側端子。 20 么士根據本實施例之脈衝產生電路並不限於第12圖中所示 :結構。這即是串聯於圖中線路1之各二極體,是與電容 :以及連接於此二極體之前與之後之此等切換裝置之串聯 么路、、且口’因此構成一級(stage)之轉換電壓產生電路。多 :之ir換电屡產生電路是串聯插入介於Dc電源B與上述共 又兒路之間,因此構成根據本實施例之脈衝產生電路。 乂即疋可以認為在第12圖所示的實施例是藉由將兩級 29 200300246 玖、發明說明 之轉換電壓產生電路插人而構成,且上述於第關中所示 之第二實施例是藉由只插入一級之轉換電壓產生電路所構 成。 二、:後參考第12圖之電路圖以及此電路中於第工3圖中 所示之操作時間圖表以說明根據本實施例之脈衝產生電路 之操作。 10 15 20 巴栝於此笔路中所有切換裝置S1至S8之導通/切 (ΟΝ/OFF)狀態是由於第7圖中所示驅動控制電路51供應 切換信號SW1至SW8之邏輯位準所控制。然而,在以下 描述中為了簡化說明,省略了關於由驅動控制電路51供 切換信號之說明,而只以時間順序的方式揭示切換裝置丨 至S 8之導通/切斷狀態之改變。 在以下的說明中,假設切換裝置S1至S8僅藉以以至纟 表不’並且其他裝置例如電容器C1與電感器^亦同樣只」 例如C1與L1之參考符號表示。 首先,在第13圖之時間圖表中所示時點⑴之前之點 S1 ’ S3,S5與87各為切斷卿)且§2,s4,別㈣為導$ _)。因此’線路!經由二極體⑴與以連接沉電源只之』 侧鳊子線路1之電位等於V/3如同DC電源B之電位。 同樣地’由於料2與3經由S4,S2_連接至接地電 位Vs,其電位等於pDp之接地電位%(即,〇[v])。 因此,連接介於線路1#2之間之各C2與叫皮充電至 V/3广電位。於此實施例中,假設包括於此共振電路中之 C1是在此裝置電源導通時由(未圖示之)裝置充電至V/6之
30 200300246 玖、發明說明 電位。 當在時點t〇時S6切斷S5導通,在共振電路中形成通路 ciu —u,且充電州中之電荷經由線路3流入⑶ 中。於此時,如同第13圖所示,由於在共振電路之L]中流 5 =之電流是共振電路之L1#PDp iQ之電容元件q之共振電 2 °它從S5之導通(0N)開始時點⑴逐漸增加,當此共振電 流達到正的尖蜂電流值?2時,在此後逐漸減少。 、如同第13圖中所顯示,線路3之電位從在時點(〇之〇⑺ '' 升且田在L1中流動之共振電流減少並變為零時, 1〇此電位在時點U變為幾乎是Μ之電位。由於上述之電位 ^由包括U之共振電路之共振現象所造成,其值大於。中 最初充電位V/6。 在時點u當線路3之電位幾乎等於v/3_導通而伽 斷’且在線路2侧上C2之端子經由S1連接至在線…側上 15
«之端子。因為將C3之充電電位v/3加至c2之充電電位
V/3,因此線路1之電位升高至2 。 而且關於C1,由於將C3之偏壓電位ν/6加至a之傳統 充电:位’因此在共振電路中C 1之電位升高至V/2。由於 上述電位之增加,則重新開始從C1至C0之放電。共振電 *再度k由S5 ’ D1與L1流動,這即是第二次之共振轉換( π ”、、占11至t2)是接著第一次之共振轉換(時點⑺至⑴發生, 並且線路3之電位繼續上升。在此情況中共振電流顯示如 第η圖中所示之改變。即,它逐漸增加並且當它到達尖峰 ΑΡ2,在此之後它以與以上時點t〇至U情形類似的方式逐 31 200300246 玫、發明說明 漸減少。 在時點當線路3之電位幾乎等於μ時,導通而 S8切斷’且在線路2側上C3之端子經由s7連接至dc電源b 之正侧端子。因此,線路1 甩位升而至最大電位V,這是 因為將DC電源B之偏壓電位 屯位V/3加至C2之充電電位v/3以及 C3之充電電位V/3所造成。 而且關於C1,同樣是脾p 2 水疋將C 3之充電電位V / 3與D C電源Ή ίο 之偏壓電位ν/3加至其最初充電電位ν/6,因此在共振電路 中。1之吃位增加至心。因此重新開始從。至⑶之放電, 且共振電流再度經由S5,D1以及L1流動,即,第三次之 共振轉換(時點⑽3)是接著第二次共振轉換(時點U至t2) 之後發生’且線路3之電位繼續增加。在此情形中之共振 電流顯示如第13圖中所十夕%找 R _ 、之改、交’即匕逐漸增加並且當它 15 到達尖峰值P2,在此之後它以類似於上述時點⑺烈以及 時點tl至t2之情形逐漸減少。 在時點〇當線路3之電位幾乎等於v時,則S3導通且線 路3被固定於最大電位V作為線路1之電位。 在此之後在時點Η,83與85切斷且%導通。因此,在 炱路3中取大电璧乂之固定解除,而同時經由μ—pi —。 20之傳統共振電流通路亦去除連接。 稭由以上之切換操作,則新形成L1 — D2—S6—(:丨之 共振電流通路’並且在PDP 10之電容元件c〇中所充的電荷 朝C1釋出。就即是共振電流經由線路3再度開始流動,並 且矛貝奇、在C 0中之雷名::^目+七人p,a社 之兒何現在於C〗中集令。因為在此時共振 32 200300246 玖、發明說明 電流是在從C0至〇的方向 』 t3之間泰泣方θ & /;,' 田饭设在上述時點t0至 u之間私极方向為正時, 中所示為相反的方向。即 ^ 4流的方向如第13圖 向中之共振電流表矛。^日技共振電流可以在負方 之命行 振電流開始流動,在C0中積聚 〜爾減少。與此有關的,線路3之電位亦逐漸減少 在犄上5·線路3之電位降低至幾乎2/3V時,S7現在是 =且崎編作為二 ίο 15 :二立。因為DC電源β之偏壓電位Μ被去除。在共振 :Γ電位亦降低至v/2,這是藉由㈣中之最初充 電電位ν/6加至線路2之電位v/3而獲得。 换二此’重新開始從C。至。之放電。此第五次共振轉 •點t5_^t6)疋接著第四次共振轉換(時點t4至⑺之後發 生且、'泉路3之電位繼續降低。於此例中在^中所流動之 共振電流顯示如第13圖中所示之變化。即,它在負的方向 中逐漸增加’當它到達尖峰值P2 ’在此之後它以類似以上 時點t4至t5情形類似的方式逐漸減少。 一在時點t6當線路3之電位下降至幾乎v/3,在此之後目 心1切斷且S2導通。因此,線路2之電位等於接地電位Vs( 即〇[v]) ’且在共振電路中⑴之電位亦降低至作為最初 充電電位。 因此重新開始從co至C1之放電。此第六次之共振轉 換(½點t6至t7)在第五:欠共振轉換(時點15至⑻之後發生, 且線路3之電位繼續下降。當然,在此例中之共振電流亦 20 200300246 玖、發明說明 择員不如第13圖中所示之改變,並 ’、 式頌似於以上時點t4至 t5以及時點t5至16之情形。 在此之後,在時如當線路3之電位幾乎等於吧]時, S4導通且線路3之電位固定於pDp之接地 電荷中DC電 在時點t7’使二極體D3與D4導電,。與。之 源B補充,且線路丨之電位等於v/3。 藉由以上之操作,在第】9 R + 一 隹弟12圖中之線路3上產生如第13
ίο 圖中斤丁之脈衝波形,亚且將各脈衝(例如維持脈衝&或 像素f料脈衝DP)經由線路3(亦作為輪出端)供應給PDP 10 由以上之說明可明顯地瞭解,包括於本實施例電路中 切換裝置S1至S8所執行之切換作業之電壓範圍是限制於
至W3],[V/3p/3V]或[2/3V至v]。這即是,將在電路中 此等切換裝置之所有承受耐(電)壓設定為v/2而足夠,並且 15將它們設定為傳統電路中所耐電壓之%即足夠。因此達成 使用於脈衝產生電路中切換裝置之微型化與低成本。 當然,將應提供給作為脈衝產生電路之〇(::電源β之最 大電壓設定為V/3即足夠,其值等於傳統值之%。 又 此外,假設於第3圖中所示之傳統驅動電路中之電功 20 率消耗為W0,則它可以如下式所示: WO = C〇 · V2 · f........(5) 其中C0 : PDP 10之電容成份 V : DC電源之電壓 f .驅動頻率 34 200300246 玖、發明說明 在於第12圖中戶斤千盛:# r 口〒所不貫施例之驅動電路中, 壓等於傳統電路之坨且苴 、率电 且/、驅動頻率寻於傳統電路之三 如果假設在驅動電路中 " 下式表示: 中之以力^耗為%,則其可以由 5 10 W3 = C〇.(V/3)2.(3f) = W.C0· V2.f ⑹ 可以卿W3幾乎等於在傳統電路中電功率消耗则1。 本貫施例之結構並不受限於如同上述於第_中所示
之電路。這即是藉由增加插入介於dc電源與共振電路之 間稱為轉換電壓產生電路之串聯級數,可以使用更低耐壓 之切換衣置。可以進—步的降低電路中電功率消耗與應提 供此電路之DC電源之電壓值。 在具有甩谷負载之顯示裝置中,可以將第一至第三實 知應用於任何維持脈衝產生電路與像素資料脈衝產生電路 〇 15 虽•然在第-至第三實施例中已經說明使用正極性驅動
脈衝之脈衝產生電路,本發明並不受限於此,其亦可應用 於使用負極性驅動脈衝之脈衝產生電路。 雖然,在第一至第三實施例中,共振電路中電感器L1 與L2共同使用於PDp 1〇之電容元件c〇所用之充電通路與放 -包通路中,本發明並不受限於此,而此電感器可被獨立提 供用於各充電通路與放電通路。 如同以上詳細說明,根據本發明顯示面板之驅動裝置 可以貫現此裝置之低的電功率消耗,可以將在此裝置中產 生之;DC電源之電壓值降低,因此可以使用耐低(電)壓之切 35 200300246 玖、發明說明 換裝置。 現在說明根據本發明之顯示面板驅動電路。如同以下 她於第14或_中所示,假設此用於驅動根據本發明 顯示面板之顯示面板驅動電路是設置於如第7圖中所示之 5各列電極驅動電路31與41與行驅動電路21中。 第14圖顯不根據本發明之顯示面板驅動電路之第四實 施例,並且以下將說明此電路之結構。 一在第丨4圖中此用於產生DC電壓+V[v]2DC電源(未圖 不)之負側端子(0[V;I)是連接至接地電位G(〇⑺)作為贈 ίο ίο之接地電。Dc電源(未圖之正側端子(+v⑽ 至本電路之第一電力終端Vmax。 開關B2-SW之一端是連接至電力端子vmax,開關必 另而連接—極體G2_Dl之陽極,輸出端子〇u丁,串 聯分路U2以及串聯分路。 15 此輸出端子0财是脈衝信號之輪出端子其到達PDP 10 之各列電極或行電極。在PDP 1〇中放電單元c⑽之電容元 件Co連接輸出端子_。亦可以視需要將輸出驅動電路插 入於從輸出端子〇UT並到達電容^C。之通路上。 串%刀路U2表不包括電感器U2_L、二極體以及 20開關U2-SW之串聯電路。同樣地,串聯分路的表示包括電 感器D2-L、二極體D2_Di以及開關叱-sw之串聯電路。 各串聯分路⑽與⑴之另一端連接電容器㈡之一端。 此包括串聯分路山與⑽以及電容器C2之部份構成此實施 例中第二共振電路。 36 200300246 玫、發明說明 二 .極體G2撕陰極連接開,2_sw之—端。開關必 SW之另-端連接二極體m_Di之陽極、電容器ο之另一端 ’電容器C3之另一端’以及此電路2第二電力終端Vmid。 在本實施例中假設將電壓+v/2[v]作為第—電力端子Vim 之%電位而供應給Vmid。 二極體職之陰極連接開關扪韻之—端。開關π 請之另-端連接開關G1_SW之—端,串聯分路⑴,串聯 分路D卜以及輪出端子⑻T。串聯分⑽表示包括電感 10 15 20 ㈣丄’二極體U1-Di’以及開關Ul_sw之串聯電路。同 樣地,串聯分路D1表示包括電感器⑴丄、二極體⑴必以 及開關D1-SW之串聯電路。 各串聯分路U1與D1之另一端連接電容器〇之—端。 串聯分細與D1以及電容器cux類似於第二共振^之 方式構成本實施例中之第一共振電路。 開關G1-SW之另-端連接電容器Ck另—端,電容器 C1之另一端,以及接地電位g(0[Vj)d 然後’參考第14圖之電路圖與第15圖中所示之時間圖 說明根據本發明第1實施例之顯$面板驅動電路之操作。 包括於本電路中之各切換裝置可以例如藉由使用介於 FET之没極端子與源極端子之間的部份構成,或可以使用 其他之切換裝置。在使用FET的情形中’假設此切辭置 之導通/切斷(0N/0FF)狀態是由施加於FET間極端子:控
制信號所控制。 I 假設於第14圖中所示之所有開關之導通/切斷 37 200300246 ίο 15 20 玖、發明說明 (ΟΝ/OFF)狀態是由於第13 不之驅動控制電路51所供 應控制信號之邏輯位準所批制 羊所““然而為了簡化說明起見, 在以下的描述中省略關於各控 市唬疋由驅動控制電路5 ! 所供應之說明,而只以時間 才間順序的方式說明此等開關導通 /切斷狀態之改變。 在以下的况明中,所右關a 斤有開關的名稱只以例如U1-SW參 考付號說明。同樣的,例如電裳 ^私谷為與電感器之其他裝置亦 只以例如C1與U1-L之參考符號顯示。 首先,在第15圖之時間圖中所顯示之時點to前之點, 開關 U1-SW,B1-SW,m U2-SW,以及B2-SW是切斷,並且 開關D2-SW,G2_SW,D1.,以⑽謂為導通。於此 例中電路之連接狀態是第16圖之連接圖所顯示。由此圖中 則為明顯’輸出端子㈤T是經由G1韻連接至接地電位, 且其電位等於PDP之接地電位(即,〇[v])。 在此貫施例中假設當此電路之電源導通時,藉由(未 圖示)之裝置和與C2充電至電位+v/4[v]。當然,連接介 於vmid與接地之間之C3亦被充電至+v/2[v]作為Vmid之電 位。因此將正的電位施加於第16圖中所示所有二極體之陰 極。由於如上所述輸出端子〇υτ為接地,所冑二極體之陽 極等於0[V]。因此,於第16圖中所示所有的二極體不導電 且愿需顧慮各二極體陰極側上之電位會對輸出端子〇υτ 造成影響。 然後,在時點to在截至目前為止處於導通狀態中之開 關 D2-SW,G2-SW,D1_sw,以及 G1_sw 被切斷且川-sw
38 200300246 玖、發明說明 導通。因此,輸出端子OUT經由第一共振電路之串聯分路 Ul(其包括Ul-L、Ll-Di以及U1-SW)連接至C1。如上所述 ,C1被充電至+V/4[V]之電位並且輸出端子OUT之電位等 於0[V]。因此,此等充電於C1中之電荷從輸出端子OUT呈 · 5 由串聯分路U1移至PDP 10中放電單元C(i,n之電容單元C〇。 - 即,此將C0充電之電流開始經由串聯分路U1流動。 與C0之充電有關,C0之電位,即輸出端子OUT之電位 由接地電位0[v]逐漸上升。上述電位之增加是由U1-L與C0 φ 之共振現象所造成。因此,此共振電流之增加期間電位增 10 加之增加速率是大的,並且在此趨勢以致於共振電流減少 期間電位增加之增加速率飽和。此外,由於共振現象之電 位增加是在C1中之最初充電電位+V/4[V]上產生。 雖然在輸出端子OUT之電位再度繼續上升,但由於電 阻元件之損耗它不能上升至+V/2[V],並且在當共振電流 15 等於0之時點,此二極體Ul-Pi切斷且它被固定於低於 +V/2[0]之電位。在此固定之後的時點tl,B1-SW導通且輸 · 出端子OUT經由B1-SW與Bl-Di連接至Vmid。因此,輸出 . 端子OUT之電位快速上升至+V/2[0]作為Vmid之電位,並 且固定於+V/2[V]之電位。 20 在隨後之時點t2,U2-SW現在導通且經由第二共振電 路之串聯分路U2(包括U2-L,U2-Di以及U2-SW)此輸出端 子OUT連接至C2。如同上述,C2之最初充電電位等於 +V/4[V]。然而,在第14圖之電路中,將作為C3之充電電 位之+ V/2[V]作為偏壓電位而加至C2。即,由於加上偏壓 39 200300246 玖、發明說明 電位,當從輸出端子OUT看來C2之電位等於 (+V/4[V]) + (+V/2[V])= +3/4V[V] 因此,在第1 5圖之時間圖中所顯示之時點t2,C2之電位是 大於輸出端子OUT之電位(+V/2[V])其大於數量為+V/4[V] · 5 。由於此電位差,充電電流開始再度從C2經由串聯分路 · U2與輸出端子OUT流入C0。 與C0之再度充電有關,輸出端子OUT之電位從 +V/2[V]開如逐漸上升。此電位之上升是由U2-L與C0之共 φ 振現象造成。如果將第一與第二共振電路中電感器等之電 10 路常數設定為相同,因此輸出端子OUT之電位增加所顯示 之趨勢是類似於上述時點to至11所顯示第一共振電路之共 振現象之情形。 在第1 5圖之時間圖中,此在將輸出端子OUT之電位固 定於+V/2[V]中扮演角色之B1-SW在時點t2並未切斷。這是 15 因為在B 1 -Di陰極側上之電位大於十V/2[V],而在其陽極側 上之電位藉由將U2-SW,B1-SW導通而使其不導電,並且 · 在輸出端子OUT之電位固定自動解除。 . 雖然在輸出端子OUT之電位再度繼續上升,但由於電 阻元件之損耗它不能上升至+V[V],在當共振電流等於0之 20 時點,二極體U2-Di被切斷,而此輸出端子OUT之電位被 固定於低於+V[V]之電位。在此電位固定之後B2-SW在時 點t3導通。因此,輸出端子OUT經由B2-SW直接連接至電 力端子Vmax。因此,輸出端子OUT之電位快速上升至 +V[V]作為Vmax之電位,並且固定於電路之最大電位 40 200300246 玖、發明說明 +v[v]。 第17圖顯示此顯示面板驅動電路之連接狀態,其狀態 為輸出端子OUT在經過時點t3後被固定於最大電位+V[V] 。在此圖中,雖然所有的開關U1-SW,B1-SW,U2-SW與 · 5 B2-SW為導通,而將最大正電位+V[V]施加於圖中所示所 · 有二極體之陰極。因此’所有的二極體被使得不導電’並 且無需顧慮在各二極體陽極側上之電位會在輸出端子ο U T 上造成影響。 · 然後將說明此來自輸出端子OUT之脈衝波形減弱變小 10 時之作業。 首先,在第15圖中所示時間圖之時點t4,此等截至目 前為止處於導通狀態之開關U1-SW,B1-SW,U2-SW與 B2-SW被切斷而將D2-SW導通。因此,輸出端子OUT經由 第二共振電路之串聯分路D2(包括D2-L,D2-Di以及D2-15 SW)而連接。這即是,將此連接至輸出端子OUT之C0經由 串聯分路D2連接至C2。 · 如上說明,此C2之電位當它從輸出端子OUT,即從C0 . 看來等於+3/4V[V](此包括C3之偏壓電位)。在介於時點t3 與t4之間的期間,C0被充電至最大電位+V[V]。因此,在 20 此例中C2收集在C0中所累積之電荷。這即是,由於第二 共振電路之D2-L與C2所產生之共振電流以放電之形式開 始由C 0流向C 2。由於藉由將B 2 - S W切斷而將最大電位 +V[V]之定位解除。而與C0之放電有關此輸出端子OUT之 電位如同於第1 5圖中所示逐漸下降。 41 200300246 玖、發明說明 雖然,在此時共振電流的方向與電位上升時共振電流 的方向相反,如果在共振電路中D2分路與U2分路之電路 常數相等,此電位狀態變化所顯示之趨勢與電位上升時類 似。即,在共振電流增加時電位之減少率是大的,並且在 5 共振電流減少時電位之減少率是飽和。C0之電位,即,輸 · 出端子OUT之下降超過V/4[V],作為在C0開始放電時介於 C0與C2之間之電位差。 在時點t5在輸出端子OUT之電位降低至+V/2[V]之前, · G2-SW導通且輸出端子OUT現在經由G2-SW與G2-Di連接 10 至Vmid。因此,輸出端子OUT之電位快速降低至+V/2作為 Vmid之電位並且固定於+V/2[V]。 在隨後之時點t6,D1-SW導通且輸出端子OUT經由第 一共振電路之串聯分路D 1 (包括D 1 -L,D 1 -Di,以及D卜 SW)連接至C1。如上所述,C1之充電位等於+V/4[V],且 15 在時點t6輸出端子OUT之電位。即,C0之電位等於 +V/2[V]。因此,此等電荷現在從C0集中至C1,且此由於 · 第一共振電路之D1-L與C 1所產生之共振電流開始流動。 - 因此,此輸出端子OUT之電位亦開始從+V/2[V]再度下降 〇 20 在時點t7在輸出端子OUT之電位進一步下降之前並等 於0[V],G1-SW導通且輸出端子OUT直接連接至接地電位 0[V]。因此,此輸出端子OUT之電位被固定於接地電位 o[v]。 在第14圖之顯示面板驅動電路中,上述之操作根據由 42 200300246 玖、發明說明 在第13圖中所示驅動控制電路51所供應用於各開關之控制 仏虎重覆實施。因此,在第15圖中所示之脈衝波形週期地 出現於顯示面板驅動電路之輸出端子OUT。 在第18圖之時間圖中顯示在Y電極與X電極中脈衝波 5形之狀恶’在此情形中比根據本實施例之顯示面板驅動電 路被使用作為例如列電極驅動電路31與41中維持脈衝 與1Ρχ之產生電路(維持驅動器)。 雖然功率電壓被設定於+ν[ν]與+ν/2[ν],並且所謂正 極性脈衝之產生電路使用於第4圖中所示之電路中,本實 ίο知例亚不文限於此。例如,亦可藉由使用負電源而建造負 極ϋ脈衝之產生電路,並設定此二極體之極性為相反極性 〇 在本實施例中,藉由改變第二電力端子Vmid之電位可 以調節脈衝波形之形狀。因此,此脈衝波形之形狀可以根 15據被驅動負載之情況進一步最適化,以便有效地降低電功 率消耗。在此實施例中將在第14圖中電容器C3之電位藉由 電路之操作自動設定為+v/2[v]。如果將Vmid之電位固定 於+V/2[V]並使用顯示面板驅動電路,因此可以省略用於 對Vmin施加電壓之dc電源。 20 現在說明根據本發明之顯示面板驅動電路之第五實施 例。 第五實施例之結構是顯示於第19圖之電路圖中。在此 圖中用於產生DC電壓+ν/2[ν,ν/2[ν]之〇(:電源(未圖示) 之接地終端(o[v])是連接至接地電位G(〇[v])作為pDp⑺之 43 ^^ju〇246 玖、發明說明 接地電位。DC電源(未圖示)之正側端子(+ν/2[ν])是連接於 本電路之第一電力端子V1且負側端子(-V/2[V])是連接至本 電路之第二電力端子V2。 5 開關B2-SWi一端連接至電力端子VI。開關B2-SW之 · 5另—料接二極體G2_Di之陽極,串聯分路⑴,串聯分路 . D2,以及輸出端子OUT。 此輸出端子OUT是脈衝信號之輸出端子其到達PDP 1〇 之各列電極或行電極。PDP 1Q中之放電單元c⑽之電容A 孀 件Co連接至輸出端子〇υτ。亦可視需要將輸出驅動器電路 插入於通路上’此通路從輸出端子ουτ開始並到達電容元 件C〇。 串耳外/刀路U2代表事聯電路其包括電感器' U2_L,二極 U2 Dl,以及開關U2-SW。同樣的串聯分路D2代表串聯 电路/、包括甩感态D2-L,二極體j)2-Di,以及開關D2-SW 15 〇 各串如分路U2與D2之另一端連接至電容器C2之一端 修 。在本實施中包括串聯分路U2與D2以及電容器C2之部份 - 構成第二共振電路。 一極體G2-Di之陰極連接至開關G2_sw之一端。開關 2〇 G2-SWi另一端連接至二極體Bl-Di之陽極,電容器以之 另立而,电谷斋c 1之一端(其以下將說明),以及接地電位 〇 二極體Bl-Di之陰極連接開關B1_SW之一端。開關β1-sW之另立而連接開關G1-SW之一端,輸出端子〇υτ,串 44 200300246 5 10 15 20 玖、發明說明 P刀路⑴,以及串聯分路⑴。此串聯分路⑴代表包括電 感副-L,二極體⑴_Dl以及開_挪之串聯電路。同 樣地’串聯分⑽代表包括電感㈣_L,二極體则】, 以及開關D1-SW之串聯電路。 各串聯分糊與DIm連接電容nci之另-端 。串聯分路⑴細収電容如以㈣於第:共振電路 之方式構成本實施例中之第一共振電路。 一開關SI-SW之另一端連接^2(_v/2m)作為本電路之 弟一電力端子。 然後參考第19圖之電路圖與第20圖中所示時間圖說明 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顯示面板驅動電路之操作。 、包括於本電路中之各切換裝置是例如由FET(使用介於 汲極端子與源極端子之間之開關功能)構成,或使用盆他 切換裝置。在使用FET的情形中,假設此切換裝置之導通 /切斷狀態是由施加於FET閘極端子之控制信號所控制。 曰假設所有於第Η圖中所示所值開關之導通/切斷狀態 =由在第令所示由驅動控制電路51所提供控制信號之 邏輯位準所控制。然而’為了簡化說明起見’在以下之描 迷中省略關於各控制信號是由驅動控制電路5 (所供應之說Μ ’而只以時間順序的方式說明此等開關導通/切斷狀態 之改變。 "在以下的說明中’所有開關的名稱只以例m-sw參考 付號說明。同樣的’例如電容器或電感器之其他裝置亦 以例如C1與U1-L之參考符號顯示。 只 45 200300246 玖、發明說明 首先,在第20圖之時間圖中所顯示之時點t0前之點, 開關U1-SW,B1-SW,U2-SW,以及B2-SW是切斷並且開 關 D2-SW,G2-SW,D1-SW,以及G1-SW為導通。因此, 輸出端子OUT經由G1-SW連接電力端子V2並且其電位等 5 於-V/2[V]。因此,此連接輸出端子OUT之PDP 10之放電 單元c(i,」)之電容元件CG是被充電至-V/2[V]之電位一直至時 點to為止。
在此貫施例中假設當此電路之電源導通時’猎由(未 圖示)之裝置將C1與C2各充電至-V/4[V]與+V/4[V]之電位 10 ° 然後,在時點to將此等截至目前為止處於導通狀態中 之開關D2-SW、G2-SW、D1-SW,以及G1-SW切斷並且將 U1-SW導通。因此,輸出端子OUT經由第一共振電路之串 聯分路U1(包括U1_L、Ul-Pi以及U1-SW)連接至C1。 15 如同以上提及,C1被充電至-V/4[V]之電位並且輸出
端子OUT之電位等於-V/2[V]。因此,由於電位差此充電電 流開始從C1經由串聯分路U1與輸出端子OUT流至C0。 與此有關的,C0之電位。即,輸出端子OUT之電位 從-V/2[V]逐漸增力口。上述電位之增加是由於U1-L與C0之 20 共振現象所造成。此共振電流增加期間之電位增加之增加 率是大的,並且有此趨勢此共振電流減少期間電位增加之 增加率呈飽和。此外,此由於共振現象之電位增加是在C 1 中之最初充電電位-V/4[V]上造成。 雖然,此輸出端子OUT之電位再度繼續上升,但由於 46 200300246 玖、發明說明 電阻元件之損耗它無法上升至o[v],在當共振電流等於零 之時點,二極體Ul-Di切斷且它被定位於低於0[V]之電位 。在時點tl電位固定之後,B1-SW導通且U1-SW切斷。因 此,輸出端子OUT經由B1-SW與Bl-Di連接至接地端子。 5 因此,輸出端子OUT之電位被固定於0[V]。
在隨後之時點t2,U2-SW導通且輸出端子OUT經由第 二共振電路之串聯分路U2(其包括U2-L,U2-Di以及U2-SW)連接至C2。如同上述,C2被充電至+V/4[V]且其電位 大於輸出端子OUT之電位0[V]。因此,由於電位差此充電 10 電流開始再度從C2經由串聯分路U2與輸出端子OUT流入 C0。
與C0再度充電有關,此輸出端子OUT之電位開始從 〇[V]逐漸增加。此電位之增加是由於U2-L與C0之共振現象 所造成。如果將第一與第二共振電路中之電感器等之電路 15 常數設定為相等,因此,輸出端子OUT之電位增加所顯示 之趨勢類似於在上述時點t0至tl所示由第一共振電路之共 振現象之情形。 雖然輸出端子OUT之電位再度繼續增加,但由於電阻 元件之損耗它無法增加至+V/2[V],並且在當共振電流等 20 於零之時點,二極體U2-Di切斷且它被定位至低於+V/2[V] 之電位。在被固定電位之後的時點t3該B2-SW導通,以致 於輸出端子OUT經由B2-SW直接連接至電力端子VI。因此 ,輸出端子OUT之電位快速上升至+V/2[V]作為VI之電位 ,並且固定於+V/2[V]之電位。 47 200300246 玖、發明說明 然後,將說明當來自輸出端子OUT之脈衝波形減少變 弱時之操作。
首先,在第20圖中所示時間圖中時點t4,此等截至目 前為止處於導通狀態中之開關B1-SW,U2-SW,以及B2-5 SW被切斷並且D2-SW導通。因此,輸出端子OUT經由第 二共振電路之串聯分路D2(其包括D2-L,D2-Di,以及D2-SW)連接至C2。這即是此連接至輸出端子OUT之C0是經由 串聯分路D2連接至C2。 如同以上提及,C2之電位等於+V/4[V]並且對於時點 10 t3與t4之間的期間C0被充電至+V/2[V]。因此,在此情形中 C2收集,此等累積在C0中之電荷,並且此由於第二共振 電路之D2-L與C2所造成之共振電流以放電的形式開始從 C0流至C2。由於將B2-SW切斷而解除了 +V/2[V]定位。此 輸出端子OUT之電位(與C0之放電有關的)如同於第20圖中 15 所示逐漸下降。
雖然,在此時共振電流之方向是與上述電位增加時之 共振電流之方向相反,如果在共振電路中此等分路之電路 常數相同,則其電位狀態之改變所顯示之趨勢與其增加時 類似。即,在共振電流增加時電位之減少率是大的,並且 20 在共振電流減少時電位之減少率是飽和。C0之電位。即, 輸出端子OUT之電位減少超過V/4[V],作為C0放電開始時 C0與C2之間之電位差。
在輸出端子OUT之電位減少至0[V]之前之時點t5,G2-SW導通且D2-SW切斷。因此,輸出端子OUT經由G2-SW 48 200300246 玖、發明說明 與G2-Di連接至接地電位。輸出端子out之電位快速地減 少至接地電位且定位於〇[V]。 在隨後之時點t6,D1-SW導通並且輸出端子〇u丁經由 第一共振電路之串聯分路Dl(其包括ui-L,Dl-Di以及Dl_ 5 sw)連接至Cl。如上所述,Cl之充電電位等κ-ν/4[ν], 並且在時點t6輸出端子OUT之電位。即,CO之電位等於 〇[V]。因此,此等電荷現在從C0集中於^,並且由第一共 振電路之m-L與C1共振電流開始流動。因此,輸出端子 OUT之電位再度從〇[V]開始減少。 0 在此輸出端子〇 u T之電位繼續降低並等於v / 2 [ v ]之前 之時點t7,G1-SW導通並且輸出端子〇υτ 端子―)。因此,此輸出端恤之心 於-V/2[V]。 ’上述之操作根據於
在第19圖之顯示面板驅動電路中, 第13圖中所示之驅動控制電路51所提供 k號而重覆執行。因此,於H ?击 49 200300246 玖、發明說明 路51所控制,以致於在y電極與X電極之間的 大於或等於放電開始電壓。 電位差Vdmax 如同以上詳細說明,根據本發明藉由使用被連接之多 項共Μ路,而可以省略在第6圖中所示傳統雙共振電路 :之包位轉換電路。此可避免由於此電位轉換電路之切換 裝置所造成電功率損失以及有關於寄生電容激發所產生電 率之損失而可以抑制驅動顯示面板之電功率消耗。 10 雖然在以上所說明之第四與第五實施例中只使用兩級 之共振电路,但本發明並不受限於這些實施例。這即是, 此根據本發明之顯示面板驅動電路可以藉由將不同振幅範 圍之η(η-3)級共振電路組合而製成。在第5實施例的情形 中’由於脈衝波形必須對接地電位對稱,因此必須將⑻之 值設定為偶數°藉由使用此種型式結構可以進-步降低所
使用裝置耐(電)壓之需求 可以更細緻地實施用於降低電 15 20 功率消耗目的之脈衝波形之最適化。 在第四與第五實施例中,假設在各共振電路中電感器 等所有的常數為相同以便澄清此說明 '然@,本發明並不 受限於此等例子。這即是根據本發明可以獨特地調整各級 共振迅路中電感器等之常數,藉由調整這些值可以細緻地 設定脈衝波形之最適化。
此外,如果由於驅動順序之改善而造成在脈衝波形中 振守間之L長,藉由增加共振電路之電感可以改善電功 率之木中效卞。然而’ *匕電感之增加造成電感器中圈數之 曰加口此其DC電阻增加,在此情形中,由於在本發明 50 200300246 玖、發明說明 中使用夕級共振電路,可以帝。卩 字甩感為分佈於多個電感器中 有關之電阻成份增加 之 可以合易地去除例如與電感增加 缺點。 同上H兄明,根據本發明可以提供顯示面板驅 5動電路其可以輕易地作脈衝波形之最適設計,並可降低在 驅動負載上電功率之消耗。 【圖式簡單說明】 ^ 邊示裝置之概要結構; 第2圖為圖式其顯示實施在第1 10 時間之進行; 第1圖為圖式其顯示傳統PDP<
圖裝置中各種驅動脈衝 15 第3圖為圖式其顯示提供 動脈衝產生電路; 。弟4圖為圖式其顯示於第3圖中所示驅動脈衝產生電 之操作時間圖; 用於列電極驅動電路3 〇之」 焉區 路 第5圖為電路圖其顯示傳統 振電路)之結構; 第6圖為電路圖#顯示傳統 電路)之結構; 顯示面板驅動電路(單級共 顯示面板驅動電路(雙共振
弟7圖為圖式其概要顯示具有本發明驅 D 2〇顯示裂置之結構; 〇Ρ 弗8圖為圖式其顯示根據本發明作為驅動裝置之脈衝 產生電路之第一實施例; μ圖為圖式其顯示於第8圖中所示脈衝產生 作時間; 之4木 51 玖、發明說明 第10圖為圖式其顯 產生電路之第二實施例; 第11圖為圖式其顯 操作時間圖; 示根據本發明作為驅動裝置 之脈衝 示於第10圖中所示脈衝產生電 路之 弟12圖為圖式其顯示根據本發明作為驅動裝置 產生電路之第三實施例; 弟13圖為圖式其顯示於第12圖中所示脈衝產生電 操作時間; 之脈衝 路之 第4圖為包路圖其顯示根據本發明 10 路之第4實施例; 之顯示面板驅動電 操作; 苐15圖為時間圖发& ^ 圖中順示面板驅動電路 之 弟16圖為連接圖其每 镇 ”、、貝不弟14圖之頭示面板驅動電路之 時點to之前之連接狀態; 15 20 弟1 7圖為連接圖其晶旨+ Μ 1 4·岡> /、〃、、員不弟14圖之頌示面板驅動電路之 時點t3之後之連接狀態; 第18圖為時間圖其顯示由第14圖之顯示面板驅動電路 所產生之驅動脈衝之例; 之顯示面板驅動電 第19圖為電路圖其顯示根據本發明 路之第五實施例; 第20圖為時間圖其顯示第19圖之顯示面板驅動電路之 操作;以及 第21圖為時間圖其顯示由第19圖之顯示面板驅動電路 所產生之驅動脈衝之例。 52 200300246 玖、發明說明 【圖式之主要元件代表符號表】
1,2,3,〇UTa,〇UTb···、線路 10···電漿顯示面板 20,21,41···行電極驅動電路 30,31,40···列電極驅動電路 50,51···驅動控制電路 B1".DC電源 C0-C3,Ck···電容器 Cm…放電單元 D1-D5,Dl-Di,D2-Di,Bl-Di,G2-Di,Ul-Di,U2-Di·..二極體
Dl-L,D2-L,LI,L2,Ul-L,U2-L···電感器
Dl-SW,D2-SW,Bl-SW,B2-SW,Gl-SW,G2-SW,S01-S08,
Ul-SW,U2-SW···切換裝置 DPrDP„…像素資料脈衝
G(0),Vs···接地電位 ipx,ny··維持脈衝 RPX,RPy···重設脈衝 SW01-SW04,SW11,SW12···切換信號
Vmid,Vmax,V卜V2…電源端子
Vc···電位
Vs···接地電位
XrXn,YrYn···列電極 ΖΓΖη···行電極 53

Claims (1)

10 15 20 拾、申請專利範圍 丨·-種用於驅動顯示面板之顯示面板驅動裝置,此顯示 么反/、有·列包極組、行電極組其配置以與該列電極 二“以及私谷發光裝置其各配置於該列電極組與 °亥仃電極組之各交點,其中當驅動此顯示面板時經由 輪出端子將驅動脈衝施加於各該電容發光裝置,其特 徵為該裝置包括: DC電源用於維持預先設定之電壓; 轉換電壓產生雷 ^ 生甩路用於產生轉換電壓,其藉由來 自5亥比電源之充電與放電電荷而上升與下降;以及 2振轉接電路用於根據該轉換電壓產生具有逐漸 上升前緣與逐漸下降之後緣之脈衝作為來自該輸出端 子之该驅動脈衝。 申明專利乾圍第1項之顯示面板驅動装置,其中該共 振轉接電路包括: ^ 第—切換電路用於交替形成向前/向後電流通路 包括设置於該輸出端子與電容器之間之二極體用於經 由電感器而收集電功率;以及 I乐一切換電路用於在該輸出端子將該驅動脈衝之 尖峰值定位於其最大位準或最小位準。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之顯示面板驅動裝 換電壓產生電路包括: ^ 電容器,其由來自該DC電源之預先設定電壓充泰
極體’連接至該電容器之一端 ’用以防止在該 54 200300246 拾、申請專利範圍 私合态中充電電荷之回流;以及 切換電路,連接至該電容器之另一端,用於切換 施加於該電容器之偏壓。 申明專利範圍第1項之顯示面板驅動裝置,其中將兩 5 、級或多級之轉換電壓產生電路串聯並設置介於DC電源 與該共振轉接電路之間。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旧之顯示面板驅動裝置,其中取代 該轉換電壓產生電路,該共振轉接電路是設置介於該 DC電源與該共振轉接電路之間。 6·如申明專利乾圍第丨項之顯示面板驅動裝置,其中該驅 動脈衝之前緣與後緣包括多個共振轉換期間,其中共 振轉換逐步發生。 士申明專利範圍第1項之顯示面板驅動裝置,其中該轉 換電壓產生電路產生轉換電壓,其在該驅動脈衝之最 15 大位準與中間位準之間上升與下降。 士申明專利範圍第3項之顯示面板驅動裝置,其中如果 未將偏壓施加於包括在該轉換電壓產生電路中之電容 器,則將在該電容器高電位側上端子設定為該驅動脈 ) _之中間位準,且將在該電容器低電位側上之端子設 - 定為該驅動脈衝之最小位準,以及 如果已將偏壓施加於該電容器,則將在該電容器 高電位側上之端子設定為該驅動脈衝之最大位準,且 將。亥电合為低電位側上之端子設定為該驅動脈衝之最 大位準,且將該電容器低電位側上之端子設定為該驅 55 200300246 拾、申請專利範圍 動脈衝之中間位準。 9.-種用於驅動顯示面板 面祐且亡· 叫伋驅勤I置,此顯示 面板具有·列電極組 組相交,以及電容… 置以與該列電極 ^ ^ ^ Χ衣置其各配置於該列電極組盥 该仃琶極組之各交點,Α 一 輪出夕山;肱 、田驅動此顯示面板時經由 ,而子將驅動脈衝供應於各1带& 徵為該裝置包括: …發先裝置’其特 ^考黾位產生電路,用 古 參考電位; 於仗阿笔位依序產生多個 ίο 15 20 共振電路,其經由兮於 — 輪出鳊子連接該電容發光裝 置而形成共振電路,其由夂 △ 。4輸出端子上之各該多 固茶考電位產生多個丘 下降.以及 ,、振包壓而在不同的時間上升與 疋位电路’用於將各該共振電壓中尖峰電壓定位 於該多個參考電位之-’並產生脈衝其將該多個表考 =立之最高值設定為其振幅,並具有逐漸增加之前緣 ”逐漸下降之後緣作為在該輪出端子上之該驅動脈衝 Ο 1〇·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顯示面板裝置,其中該共振電 路包括電感器’用於集中電荷之電容器,以及切換電 路用於交替形成包括二極體之向前/向後電流通路; 亚^在當該輪出端子之電位上升與下降時藉由將該切 、&路切換’而形成包括該電感器與該電容發光裝置 之共振電路。 56 申明專利範圍第9項之顯示面板驅動裝置,其中該定 =電路包括多個二極體與切換電路,藉由將該切換電 容切換而將該輪出端子之電位定位於該多個參考電位 之一〇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顯示面板驅動裝置,其中.在該 多個參考電位中之最高值與最低值之極性是不同的。μ 一種用於驅動顯示面板之顯示面板驅動裝置,此顯示 面板具有:列電極組,彳電極組其配置以與該列電極 、、且相又’以及電容發光裝置其各配置於該列電極* 該行電極組之各交點,其中當驅動此顯示面板時經由 輸出端子將驅動脈衝供應各該電容發光裝置,該裝置 包括: 第一並聯電路,由以下兩個串聯分路並聯組成: 串聯分路:由電感器、開關,以及二極體串聯而成·, 以及另一串聯分路:由電感器、開關,以及極性與該 二極體極性相反之二極體串聯而成; 第二並聯電路,具有與該第一並聯電路相同之結 構; 串聯電路包括第一開關、第一二極體、第二開關 、第 極體、第三開關,以及第四開關之串聯; 第一、第二,以及第三電容器; 用於產生脈衝信號之輸出端子;以及 具有第一與第二電位之DC電源; 其特徵為: 拾、申請專利範圍 該弟一開關之— 該第一開關之另 該第一並聯電路之— 該第一並聯電路 端, 端連接該第一間關; —端連接該第一二極體之陽極, 端,以及該輪出端子, 之另一端連接該第一電容器之一 該第一二極體 該弟二開關之 之陰極連接該第二開關之一端; 另一端連接至該帛二二極體之陽極 10 該弟一電容器之另 以及該弟二電位, 端 該第三電容器之 端
該第二二極體之陰極連接該第三開關之一端, 該第三開關之另—端連接該第四開關之—端,該 第二並聯電路之一端,以及該輸出端子, 該第二並聯電路之另一端連接該第二電容器之一 15 端,
該第四開關之另一端連接該第二電容器之另一端 ,該第二電容器之另一端,以及接地電位;以及 各該開關之導通/切斷(〇N/OFF)狀態是根據以預 先設定順序所產生之控制信號控制,因此在該輪出端 子上產生該驅動脈衝。 14· 一種用於驅動顯示面板之顯示面板驅動裝置,此顯示 面板具有··列電極組、行電極組其配置以與該列電極 組相交,以及電容發光裝置其各配置於該列電極組與 該行電極組之各交點,其中當驅動此顯示面板時經由 58 200300246 ίο、申g靑專利範圍 置,該裝置 知出鳊子將驅動脈衝供應各該電容發光裝 包括: 成;以及 第-並聯電路,由以下兩個串聯分路並聯組成: 串耳"路·由弘感态、開關,以及二極體串聯 而 另-串聯分路··由電感器、開關,以及極性與該 極體極性相反之二極體串聯而成; Λ ίο 15 20 構; 第二並聯電路,具有與該第一 並聯電路相同 之結 串广電路’包括第—開關、第—二極 關、第二二極體、第三 一開 ]關以及弟四開關之串聯. 弟一與第二電容器; , 用於產生脈衝信號之輸出端子;以及 具有不同極性之第—與第二電位之Dc 其特徵為: 該第—開關之―端連接該第-開關; 該第一開關之另—端連接該第一二 該第一並聯電路 之一端, 該第一並聯電路 電源; 端; 以及该輪出端子; 之另一端連接該第一 之陽極, 電容器之— 該!一電容器之另-端連接至接地電位. 该Γ 一二極體之陰極連接該第二開闕之…· 该弟二開關之另-端連接至該第二知’ 與接地電位; ~ 一极體之陽極 59 200300246 拾、申請專利範圍 端; 該:二二極體之陰極連接該第三開闕之 …°亥弟二開關之另-端連接該第四開 第一亚聯電路之一端,以及該輪出端子·。<蝙’為 該第二並聯電路之另一端連接該第一 端; 〜電容器之一 °亥乐一電容器之另一端連接至接地電位· 該第四開關之另一端連接該第二’ 々# 立,以及 各该開關之導通/切斷狀態是 Λ , L 據从預先設定順 序所產生之控制信號控制,因此在 ίο 牡。茨輸出端子上產生 &亥驅動脈衝。 1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或14項之顯示面板驅動裝置,里 t使用FET之汲極端子與源極端子作為該等開關,並將 該控制信號供應給各該FET之閘極端子。 60
TW091132094A 2001-11-06 2002-10-29 Display panel driving apparatus having a structure capable of reducing power loss TW580674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1341086A JP2003140602A (ja) 2001-11-06 2001-11-06 表示パネル駆動装置
JP2002032402A JP2003233343A (ja) 2002-02-08 2002-02-08 表示パネル駆動回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300246A true TW200300246A (en) 2003-05-16
TW580674B TW580674B (en) 2004-03-21

Family

ID=266243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1132094A TW580674B (en) 2001-11-06 2002-10-29 Display panel driving apparatus having a structure capable of reducing power loss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7071900B2 (zh)
EP (1) EP1530789B1 (zh)
KR (1) KR100590301B1 (zh)
CN (2) CN1630893A (zh)
AU (1) AU2002343213A1 (zh)
TW (1) TW580674B (zh)
WO (1) WO2003041041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57350B1 (en) 1996-01-30 2005-10-18 Dolby Laboratories Licensing Corporation Encrypted and watermarked temporal and resolution layering in advanced television
US8374237B2 (en) 2001-03-02 2013-02-12 Dolby Laboratories Licensing Corporation High precision encoding and decoding of video images
US7266150B2 (en) 2001-07-11 2007-09-04 Dolby Laboratories, Inc. Interpolation of video compression frames
US8111754B1 (en) 2001-07-11 2012-02-07 Dolby Laboratories Licensing Corporation Interpolation of video compression frames
US20030112863A1 (en) 2001-07-12 2003-06-19 Demos Gary A.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roving compressed image chroma information
JP2004177815A (ja) * 2002-11-28 2004-06-24 Fujitsu Hitachi Plasma Display Ltd 容量性負荷駆動回収回路、容量性負荷駆動回路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4510422B2 (ja) * 2003-06-12 2010-07-2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容量性発光素子の駆動装置
KR100499374B1 (ko) * 2003-06-12 2005-07-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에너지 회수장치 및 방법과 이를 이용한 플라즈마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구동방법
JP4422443B2 (ja) * 2003-07-22 2010-02-2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表示パネルの駆動装置
KR20050081012A (ko) * 2004-02-12 2005-08-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표시 패널의 구동 장치
JP2005292177A (ja) * 2004-03-31 2005-10-20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表示パネルの駆動方法
KR100571203B1 (ko) * 2004-05-18 2006-04-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에너지 회수 회로부를 포함하는 플라즈마 표시 패널의구동 장치
JP4699146B2 (ja) * 2004-09-07 2011-06-08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KR100588019B1 (ko) * 2004-12-31 2006-06-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에너지 회수장치 및 방법
US7667696B2 (en) * 2005-05-24 2010-02-23 Lg Electronics Inc. Plasma display apparatus
KR100705814B1 (ko) * 2005-06-16 2007-04-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구동 장치
US20060290610A1 (en) * 2005-06-28 2006-12-28 Lg Electronics Inc. Plasma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KR100724366B1 (ko) * 2005-09-08 2007-06-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을 위한 구동 회로
US20070052628A1 (en) * 2005-09-08 2007-03-08 Lg Electronics Inc. Plasma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KR100673471B1 (ko) * 2005-09-29 2007-01-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장치와 구동방법
KR100739041B1 (ko) * 2005-10-25 2007-07-12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장치와 구동 방법
EP1780700A3 (en) * 2005-10-28 2007-11-14 LG Electronics Inc. Plasma display apparatus
KR100739625B1 (ko) * 2005-11-02 2007-07-16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장치와 구동 방법
KR100649530B1 (ko) * 2005-11-24 2006-11-27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장치와 그 구동 방법
KR100670363B1 (ko) * 2005-11-29 2007-01-16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구동장치
US20070120532A1 (en) * 2005-11-30 2007-05-31 Joon-Yeon Kim Driv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driving plasma displays
KR100774916B1 (ko) 2005-12-12 2007-11-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GB0526185D0 (en) * 2005-12-22 2006-02-01 Cambridge Display Tech Ltd Electronic device
CN100370498C (zh) * 2006-06-29 2008-02-20 四川世纪双虹显示器件有限公司 一种减小谐振式等离子显示器电源待机功耗的方法
KR100778444B1 (ko) * 2006-07-07 2007-11-21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장치와 그 구동 방법
KR100796692B1 (ko) * 2006-09-20 2008-01-21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장치와 그 구동 방법
US8259037B2 (en) * 2008-06-18 2012-09-04 Samsung Sdi Co., Ltd. Plasma display and driving apparatus thereof
CN102113326A (zh) 2008-08-04 2011-06-29 杜比实验室特许公司 重叠块差异估计和补偿体系结构
US20100033406A1 (en) * 2008-08-11 2010-02-11 Jin-Ho Yang Plasma display and driving apparatus thereof
KR101886743B1 (ko) * 2010-12-20 2018-08-1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펄스 생성부 및 이를 이용한 유기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
US10825373B1 (en) * 2019-06-11 2020-11-03 Synaptics Incorporated Gate select signal with reduced interference
WO2022217465A1 (zh) 2021-04-13 2022-10-20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打码电路、主动笔以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64066B2 (ja) * 1995-10-02 2003-01-08 富士通株式会社 Ac型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及びその駆動回路
KR100222203B1 (ko) 1997-03-17 1999-10-01 구자홍 AC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을 위한 에너지 리커버리(recovery) 서스테인 회로
JP3201603B1 (ja) * 1999-06-30 2001-08-27 富士通株式会社 駆動装置、駆動方法および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駆動回路
JP2004271672A (ja) * 2003-03-06 2004-09-30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表示パネルの駆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071900B2 (en) 2006-07-04
KR20040064272A (ko) 2004-07-16
WO2003041041A2 (en) 2003-05-15
CN1630893A (zh) 2005-06-22
US20030085886A1 (en) 2003-05-08
EP1530789B1 (en) 2011-08-10
AU2002343213A1 (en) 2003-05-19
TW580674B (en) 2004-03-21
CN2630996Y (zh) 2004-08-04
WO2003041041A3 (en) 2005-03-24
KR100590301B1 (ko) 2006-06-19
EP1530789A2 (en) 2005-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300246A (en) Display panel driving apparatus having a structure capable of reducing power loss
JP6163316B2 (ja) ステージ回路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有機電界発光表示装置
TWI261216B (en) Predrive circuit, drive circuit and display device
US9305484B2 (en) Capacitive-load driving circuit and plasma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TWI249716B (en) Driving circuit and power supply circuit of a plasma display panel, driving method of a plasma display apparatus, driving apparatus, and pulse voltage generating circuit
CN106816140B (zh)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TW482991B (en) Power-saving driving circuit for plasma display panel
TWI278805B (en) Display panel drive circuit and plasma display
US7382338B2 (en) Driver circuit for plasma display panels
JP2012145906A (ja) 発光制御線駆動部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有機電界発光表示装置
KR20130003250A (ko) 스테이지 회로 및 이를 이용한 주사 구동부
TW526459B (en) Plasma display holding-stage driving circuit with discharging current compensation function
JP2004029817A (ja)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サステイン駆動装置及び駆動方法
JP2006058855A (ja)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とその駆動方法
CN100464361C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功率回收方法及装置
CN115482773A (zh) 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面板
TW200425010A (en) Display panel driving method
CN101356562B (zh) 等离子显示面板驱动电路及等离子显示装置
TWI254896B (en) Energy recover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lasma display panel
JP2008241853A (ja)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駆動回路装置及び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CN106486042A (zh) 移位寄存器及显示装置
KR101046815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080068428A (ko) 유기전계발광 표시 장치
CN101582234B (zh) 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及其驱动电路
JP4504304B2 (ja) プラズマ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