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88103238A - 磁带运行装置的压带轮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磁带运行装置的压带轮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88103238A
CN88103238A CN198888103238A CN88103238A CN88103238A CN 88103238 A CN88103238 A CN 88103238A CN 198888103238 A CN198888103238 A CN 198888103238A CN 88103238 A CN88103238 A CN 88103238A CN 88103238 A CN88103238 A CN 881032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pinch roller
application point
cam
support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1988881032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中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nashin Denk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nashin Denk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nashin Denk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nashin Denk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881032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881032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5/00Driving, starting or stopping record carriers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Driving both such record carriers and heads; Guiding such record carriers or containers therefor; Control thereof; 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 G11B15/18Driving; Starting; Stopping;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G11B15/26Driving record carriers by members acting directly or indirectly thereon
    • G11B15/28Driving record carriers by members acting directly or indirectly thereon through rollers driving by frictional contact with the record carrier, e.g. capstan; Multiple arrangements of capstans or drums coupled to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peed of the drive; Multiple capstan systems alternately engageable with record carrier to provide reversal
    • G11B15/29Driving record carriers by members acting directly or indirectly thereon through rollers driving by frictional contact with the record carrier, e.g. capstan; Multiple arrangements of capstans or drums coupled to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peed of the drive; Multiple capstan systems alternately engageable with record carrier to provide reversal through pinch-rollers or tape roll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5/00Driving, starting or stopping record carriers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Driving both such record carriers and heads; Guiding such record carriers or containers therefor; Control thereof; 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 G11B15/60Guiding record carrier
    • G11B15/66Threading; Loading; Automatic self-loading
    • G11B15/665Threading; Loading; Automatic self-loading by extracting loop of record carrier from container
    • G11B15/6653Threading; Loading; Automatic self-loading by extracting loop of record carrier from container to pull the record carrier against drum
    • G11B15/6656Threading; Loading; Automatic self-loading by extracting loop of record carrier from container to pull the record carrier against drum using two-sided extraction, i.e. "M-type"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磁带运行装置压带轮驱动装置包括连杆构件、凸轮板、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连杆构件与压带轮支撑机构连接,有第一和第二作用点;凸轮板可转动,且有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第一传动机构与第一凸轮接合且与凸轮板连动;第二传动机构与第二凸轮接合且与凸轮板连动。第一传动机构动作时,压带轮支撑机构完成第一步动作,使压带轮迅速靠近主动轮;第二传动机构动作时,压带轮支撑机构完成第二步动作,使压带轮与主动轮紧压在一起。

Description

本发明是关于录像机(VTR)等磁录、放装置中的磁带运行装置的压带轮驱动装置。
如所周知,在已有的磁带运行装置中,压带轮的驱动装置是利用使压带轮支撑机构转动,从而使该压带轮向主动轮一边移动,并与该主动轮压靠在一起。
在已有的这种装置中,压带轮的动作是一次运动,所以使压带轮与主动轮接触或分离所需要的时间较长,并且难于使压带轮与主动轮紧紧地压靠在一起。
另外,由于在进行例如暂停操作时,也是一次运动,所以执行该暂停状态操作的机构就比较复杂。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问题而提出来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缩短使压带轮与主动轮接触或分离所需要的时间,并能使压带轮与主动轮紧紧地压靠在一起,而执行例如暂停状态操作的机构又比较简单的磁带运行装置的压带轮驱动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磁带运行装置的压带轮驱动装置具有以下特征,即在使压带轮支撑机构转动从而使该压带轮向主动轮一边移动、并与该主动轮压靠在一起的磁带运行装置的压带轮驱动装置中,装有以下构件:与上述压带轮支撑机构相连接,并具有第一作用点和第二作用点的连杆构件,第一作用点离开该连杆构件与该压带轮支撑机构的连接点的距离为一给定尺寸,第二作用点位于第一作用点与上述连接点之间;具有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的可以旋转的凸轮板;与上述第一凸轮接合、且与上述凸轮板连动的第一传动机构,当上述连杆构件的第一作用点固定不动时,将力作用在上述第二作用点上,使第二作用点发生位移,与此同时,利用使上述压带轮支撑机构转动而使上述压带轮迅速地靠近上述主动轮;与上述第二凸轮接合、且与上述凸轮板连动的第二传动机构,当上述连杆构件的第二作用点固定不动时,将力作用在上述第一作用点上,使第一作用点发生位移,与此同时,利用使上述压带轮支撑机构转动而使上述压带轮与上述主动轮紧紧地压靠在一起。
第一传动机构动作时,压带轮支撑机构完成第一步动作,使压带轮迅速地靠近主动轮;第二传动机构动作时,完成第二步动作,使压带轮与主动轮紧紧地压靠在一起。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磁带运行装置的压带轮驱动装置的特征是装有连杆构件、凸轮板、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连杆构件与上述压带轮支撑机构连接,并具有第一作用点和第二作用点,第一作用点离开该连杆构件与该压带轮支撑机构的连接点的距离为一给定的尺寸,第二作用点位于第一作用点与上述连接点之间;凸轮板可以转动,且具有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第一传动机构与上述第一凸轮接合,而与上述凸轮板连动,并在上述连杆构件的第一作用点固定不动时,将力作用在上述第二作用点上,使第二作用点发生位移,与此同时,利用使上述压带轮支撑机构转动而使上述压带轮迅速地靠近上述主动轮;第二传动机构与上述第二凸轮接合,而与上述凸轮板连动,并在上述连杆构件的第二作用点固定不动时,将力作用在上述第一作用点上,使第一作用点发生位移,与此同时,利用使上述压带轮支撑机构转动而使上述压带轮与上述主动轮紧紧地压靠在一起。
因此,可以缩短使压带轮与主动轮接触或分离所需要的时间,并能使压带轮与该主动轮紧紧地压靠在一起,同时,例如进行暂停状态操作时,可以使压带轮回到第二步动作开始的位置(第一步动作结束的位置),所以,执行暂停状态操作的机构比较简单。
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图1是具有本发明磁带运行装置的压带轮驱动机构的磁录、放装置的俯视图,图2是该装置的仰视图,图3是该装置的凸轮板的仰视图,图4是该装置的凸轮板的俯视图,图5是本发明压带轮驱动机构的动作说明图。
7-凸轮板,    15-第一凸轮,
16-第二凸轮,    18-压带轮驱动机构,
19-压带轮,    20-压带轮支撑机构,
21-连杆构件,    22-主动轮,
23-第一传动机构,    24-第二传动机构,
25-转动构件,    26-受扭螺旋,
弹簧(弹簧构件), O1-第一作用点,
O2-第二作用点。
下面,参照图纸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图1是具有本发明磁带运行装置的压带轮驱动装置的磁录、放装置的俯视图,图2是该装置的仰视图。图中,1是磁录、放装置,凸轮马达3、主动轮马达4和导柱马达5分别安装在底盘2上。
上述凸轮马达3在进行录、放时为正向旋转,在快进或倒带时为反向旋转,其旋转力通过第一动力传送机构6传送给凸轮板7。
如图2所示,上述动力传送机构6设置在上述底盘2的下面(反面),它由直径小的第一皮带轮8、直径大的第二皮带轮9、无接头环形皮带10、直径小的第一齿轮11、直径大的第二齿轮12和直径小的第三齿轮13构成。第一皮带轮8固定在上述凸轮马达3的转轴3a上;第二皮带轮9通过其转轴安装在上述底盘2的下面,可以自由转动;无接头环形皮带10由橡胶等材料制成,装在上述第一皮带轮8和第二皮带轮9上;第一齿轮11安装在上述第二皮带轮9的上面中央位置,与第二皮带轮9同轴固定为一体;第二齿轮12通过其转轴安装在上述底盘2的下面,可以自由转动,并与第一齿轮啮合;第二齿轮13安装在上述第二齿轮12的上面中央位置,与第二齿轮12同轴固定为一体。
如图2所示,上述凸轮板7通过其转轴安装在上述底盘2的下面,可以正、反向自由转动。在该凸轮板7的外缘设有与其固定为一体的齿轮14,同时在其下面(反面)设有第一凸轮15,如图3所示,在其上面(正面)设有第二凸轮16,如图4所示。上述齿轮14与上述第一动力传送机构6的第三齿轮13啮合。
上述凸轮马达3的旋转力通过上述第一动力传送机构6和凸轮板7,作为驱动力传送给压带轮驱动机构18。
如图5所示,该压带轮驱动机构18包括支撑压带轮19的压带轮支撑机构20、连杆构件21、第一传动机构23和第二传动机构24。第一传动机构23用来使上述压带轮19迅速地靠近主动轮22,第二传动机构24用来使上述压带轮19与上述主动轮22紧紧地压靠在一起。上述压带轮支撑机构20由转动构件25和装配在该转动构件25上的受扭螺旋弹簧(弹簧构件)26构成,转动构件25的一端通过其转轴安装在上述底盘2的上面,在所规定的角度范围内可以正、反向自由转动,上述压带轮19通过其转轴安装在该转动构件25的另一端,並可以自由转动;上述受扭螺旋弹簧26的一端插入上述转动构件25的插孔(图中未示出)内,并且螺旋弹簧的中央套在该转动构件25的转轴25a上,另一端与上述连杆构件21的一端的切口部分21a接合。该连杆构件21的大约中间位置与上述第一传动机构23的第一滑动导板27的一端连接,而且在所规定的角度范围内可以自由转动,其一端与上述第二传动机构24的连接臂28的一端连接,而且可以自由转动。上述连杆构件21与连接臂28的连接点为第一作用点O1,上述连杆构件21与第一滑动导板27的连接点为第二作用点O2。上述第一传动机构23通过后面所述的磁带装载机构31的齿轮机构32和连杆机构38,与上述凸轮板7的第一凸轮15连接。该第一传动机构23包括第一滑动导板27、转动构件29和第二滑动导板30。第一滑动导板27要装在上述底盘2的上面,且在所给定的范围内可便自由滑动;转动构件29通过其转轴安装在上述底盘2的下面,且在所给定的角度范围内可以自由转动;第二滑动导板30安装在上述底盘2的下面,且在所给定的范围内可以自由滑动。设置在上述第一滑动导板27的另一端的接合突起部分27a通过上述底盘2上的孔2a伸到该底盘2的下面,而且可以移动,与上述转动构件29相接触。该转动构件29的接合突起部分29a与上述第二滑动导板30的一端的切口部分30a接合,並可以自由转动。该第二滑动导板30的另一端的接合突起部分30b与上述磁带加载机构31的齿轮机构32的扇形齿轮33的接合孔33a接合。当上述扇形齿轮33处于未装载位置(图2所示状态)时,上述第二滑动导板30的另一端的接合突起部分30b与该扇形齿轮33的接合孔33a的一个端面接触。随着扇形齿轮33向装载方向转动一所给定的角度,上述第二滑动导板30的另一端的接合突起部分30b与接合孔33a的另一端面接触后,第二滑动导板30随该扇形齿轮33一起在图2中向右边滑动,直到完成装载。随着第二滑动导板30的滑动,上述转动构件29在图2中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上述第一滑动导板27被该转动构件29所挤压而在图1中向右边滑动。由于该第一滑动导板27的滑动,使得当第一作用点O1固定不动、第二作用点O2在图1中向右边移动时,连杆构件21在同一图中便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而压带轮支撑机构20在同一图中则迅速地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从而使压带轮19迅速地向主动轮22靠近到它们之间只留有很小间隙的位置。
上述第二传动机构24包括连接臂28、第一转动臂34和第二转动臂35。上述连接臂28的一端与上述连杆构件21的另一端连接,且可以自由转动;该连接臂28的另一端与上述第一转动臂34的一端连接,且可以自由转动。第一转动臂34通过大约位于其中间位置的转轴安装在上述底盘2的上面,且可以自由转动。上述第二转动臂35的一端的突起部分35a通过上述底盘2的孔2b延伸到该底盘2的上面,与上述第一转动臂34的另一端切口部分34a接合,且可以自由转动。第二转动臂35基本上呈“L”形,通过大约位于其中间位置的转轴安装在上述底盘2的下面,並且在所给定的范围内可以自由转动。上述第二转动臂35的另一端的接合销35b与上述凸轮板7的第二凸轮16接合,且可以自由滑动。随着该凸轮板7在图2中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一所给定的角度,上述连杆构件21通过第二转动臂35、第一转动臂34和连接臂28,在第二作用点O2固定不动而第一作用点O1在图1中向左边移动时,在图1中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而压带轮支撑机构20在图1中则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从而使压带轮19与主动轮22紧紧地压靠在一起。上述连杆构件21由于螺旋弹簧36的作用,在图1中具有一个沿逆时针方向(使压带轮19离开主动轮22的方向)转动的趋势。
上述磁带装载机构31将磁带从装在磁带盒装载机构(图中未示出)中的磁带盒内引出,绕过导柱37,且与导柱37的外表面在所给定的角度范围内接触,装有磁头(图中未示出)的导柱37由上述导柱马达5驱动而旋转。如图2所示,上述磁带装载机构31包括齿轮机构32和连杆机构38。齿轮机构32与一对装载臂(图中未示出)相互连动,连杆机构38将该齿轮机构32与上述凸轮板7的第一凸轮15相联系。在上述各装载臂的一端分别装有先导导块39,这两个先导导块39、39分别插入副底盘40上的被加工成一定形状的导孔41、41内,並可以自由滑动,导孔41、41分别位于上述导柱37的两边。在上述各先导导块39的上面,分别设有引导磁带用的倾斜柱42和垂直柱43。倾斜柱42和垂直柱43通过上述导孔41延伸到副底盘40的上方。在上述导孔41的前端设有挡块44。上述齿轮机构32由一对齿轮46和扇形齿轮33构成,该一对齿轮46通过弹簧(图中未示出)分别安装在上述各个装载臂的另一端,与各个装载臂固定为一体,可以自由转动,并彼此啮合;扇形齿轮33与其中一个齿轮46啮合。该扇形齿轮33通过其转轴安装在上述底盘2的下面,並在所给定的角度范围内可以正、反向自由转动。
上述连杆机构38由第一转动控制杆47、滑动控制杆48和第二转动控制杆49构成。上述第一转动控制杆47的一端插入上述扇形齿轮33的切口部分33b,且可以自由转动,并通过大约位于其中央位置的转轴安装在上述底盘2的下面,並在所给定的角度范围内可以自由转动。位于上述第一转动控制杆47上大约中间靠边的接合突起部分47a插入上述底盘2上的导孔2c内,且可以自由滑动。导孔2c呈圆弧形,对应于所给定的圆心角,上述第一转动控制杆47在该导孔2c对应的圆心角范围内可以正、反向自由转动。上述第一转动控制杆47的另一端通过螺旋弹簧50与上述滑动控制杆48的一端既可接合、又可分离。该滑动控制杆48安装在上述底盘2的下面,且在所给定的范围内可以自由滑动。位于该滑动控制杆48的另一端的突销48a插入上述第二转动控制杆49的一端切口部分49a内,且可以自由转动。该第二转动控制杆49的另一端通过其转轴安装在上述底盘2的下面,在所给定的角度范围内可以正、反向自由转动。位于该第二转动控制杆49的大约中间靠边的接合销49b与上述凸轮板7的第一凸轮15相接合,且可以自由滑动。当上述凸轮板7向某一方向(图2中为逆时针方向)转动一所给定的角度时,扇形齿轮33便通过第二转动控制杆49、滑动控制杆48和第一转动控制杆47向卸载一边(图2中为逆时针方向)转动,使两个装载臂变成收缩状态,从而使先导导块39位于导孔41的末端。如果上述凸轮板7从这一状态向另一方向(图2中为顺时针方向)转动一所给定的角度时,则扇形齿轮33便向装载一边(图2中为顺时针方向)转动,使两个装载臂变成伸展状态,从而使先导导块39与挡块44相接触。
如图2所示,上述主动轮马达4的旋转力通过第二动力传送机构51传送给主动轮22,并通过第三动力传送机构52和转速变换机构53分别传送给供带卷盘54和收带卷盘55。供带卷盘54和收带卷盘55安装在上述底盘2的上面,可以自由转动,相互间隔一定距离。
上述第二动力传送机构51安装在上述底盘2的下面,是由直径小的第一皮带轮56、直径大的第二皮带轮(惯性轮)57和无接头环形皮带58构成。直径小的第一皮带轮56固定在上述主动轮马达4的转轴4a上;直径大的第二皮带轮57固定在上述主动轮22的下面,与主动轮22构成一体,可以自由转动;无接头环形皮带58由橡胶等材料制成,套在第一皮带轮56和第二皮带轮57上。上述主动轮22安装在上述底盘2的上面,可以自由转动。
在图1中,59是阻抗滚轮,通过其转轴安装在上述底盘2上面的给定位置,可以自由转动;60是一端与该阻抗滚轮59同轴装配的转动体,且可以自由转动,其另一端的上面装有抹音磁头61。上述转动体60在受扭螺旋弹簧62的作用下,具有一个在图1中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的趋势。另外,63是放音磁头。
下面,说明按上述结构构成的本发明压带轮驱动装置的动作。
将磁带盒插入卡盒室内给定的位置时,由检测开关(图中未示出)检测该插入状态,主动轮马达4根据该检测信号向某一方向(图2中为顺时针方向)旋转驱动,将磁带盒装载机构驱动到装载端,使磁带盒处于装载位置。
当该磁带盒完成装载时,检测开关(图中未示出)检测出该装载状态后,上述主动轮马达4根据该检测信号便停止旋转驱动,从而磁带盒装载机构的驱动也随即停止。
当该主动轮马达4的旋转驱动停止时,检测开关检测出该停止状态,凸轮马达3根据该检测信号向正方向(图2中为顺时针方向)旋转驱动,其旋转力通过第一动力传送机构6传送给凸轮板7,使该凸轮板7向正方向(图2中为顺时针方向)转动,当转速变换机构53等伴随该转动过程变换到所给定的状态后,便处于准备状态。
如果从这一准备状态开始按下状态设定键盘的放音状态按键,则凸轮马达3、主动轮马达4和导柱马达5便根据该操作信号分别向正方向(图2中为顺时针方向)、反方向(图2中为逆时针方向)和某一方向旋转驱动,使凸轮板7、主动轮22和导柱37转动。
当凸轮板7随着上述凸轮马达3向正方向旋转而进行正向旋转时,磁带装载机构31的连杆机构38的第二转动控制杆49便在图2中沿逆时针方向转动,而与它相连接的滑动控制杆48在图2中便向右边移动。由于该滑动控制杆48的移动。扇形齿轮33便通过与该滑动控制杆48相连接的第一转动控制杆47在图2中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并通过与扇形齿轮33啮合的两个齿轮46、46使两个装载臂向装载方向移动,从而将磁带从磁带盒内引出,并绕过导柱37。
另外,随着上述扇形齿轮33在图2中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当压带轮驱动机构18的第一传动机构23中的第二滑动导板30的接合突起部分30b插入接合孔33a内时,接合突起部分30b便随该扇形齿轮33在图2中沿顺时针方向的转动而在同一图中向右边滑动,从而使第一传动机构23动作,如图5的点画线所示,转动构件25完成第一步转动,使压带轮19迅速地靠近主动轮22。
当上述磁带装载机构31的先导导块39接触到挡块44,完成磁带装载时,压带轮驱动机构18的第二传动机构24中的第二转动臂35的接合突起部分35a从凸轮板7的第二凸轮16的直径小的部分接合到直径大的部分,从而使第二传动机构24动作,如图5的实线所示,转动构件25完成第二步转动,使压带轮19通过磁带与主动轮22紧紧地压靠在一起。这样便可使磁带向所给定的方向运行,进行放音。
随着该放音状态的实现,上述凸轮马达3便停止旋转驱动。
如果在放音过程中按下状态设定键盘上的暂停状态按键,则凸轮马达3便根据该操作信号向反方向(图2中为逆时针方向)旋转驱动,凸轮板7则从放音状态位置向反方向(图2中为逆时针方向)转动到暂停状态位置。
随着该凸轮板7的反向转动,压带轮驱动机构18的第二传动机构24便反向动作,便转动构件25回到第二步转动开始的位置(第一步转动结束的位置),从而使压带轮19与主动轮22离开若干距离。
另外,当上述凸轮板7反向转动到暂停位置后,其他各种机构也被设定为暂停状态,从而整个装置处于暂停状态。

Claims (3)

1、磁带运行装置的压带轮驱动装置的特征是,在使压带轮支撑机构转动从而使压带轮向主动轮一边移动、并与该主动轮压靠在一起的磁带运行装置的压带轮驱动装置中装有以下构件:与上述压带轮支撑机构相连接,并具有第一作用点和第二作用点的连杆构件,第一作用点离开连杆构件与该压带轮支撑机构的连接点的距离为一给定尺寸,第二作用点位于第一作用点与上述连接点之间,具有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的可以旋转的凸轮板,与上述第一凸轮接合且与上述凸轮板连动的第一传动机构,当上述连杆构件的第一作用点固定不动时,将力作用在上述第二作用点上,使第二作用点发生位移,与此同时,利用使上述压带轮支撑机构转动而使上述压带轮迅速地靠近上述主动轮,与上述第二凸轮接合且与上述凸轮板连动的第二传动机构,当上述连杆构件的第二作用点固定不动时,将力作用在上述第一作用点上,使第一作用点发生位移,与此同时,利用使上述压带轮支撑机构转动而使上述压带轮与主动轮紧紧地压靠在一起。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带运行装置的压带轮驱动装置的特征是:上述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分别位于上述凸轮板的正面和反面。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带运行装置的压带轮驱动装置的特征是:上述压带轮支撑机构由转动构件和弹簧构件构成,转动构件通过其转轴支撑上述压带轮,使之可以自由转动;弹簧构件装配在该转动构件上,并与上述连杆构件相连接。
CN198888103238A 1987-05-30 1988-05-30 磁带运行装置的压带轮驱动装置 Pending CN8810323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8489987U JPH0621063Y2 (ja) 1987-05-30 1987-05-30 テ−プ走行装置におけるピンチロ−ラ駆動装置
JP84899/87 1987-05-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88103238A true CN88103238A (zh) 1988-12-21

Family

ID=1384358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88206279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5526U (zh) 1987-05-30 1988-05-30 磁带运行装置的压带轮驱动装置
CN198888103238A Pending CN88103238A (zh) 1987-05-30 1988-05-30 磁带运行装置的压带轮驱动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88206279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5526U (zh) 1987-05-30 1988-05-30 磁带运行装置的压带轮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H0621063Y2 (zh)
CN (2) CN2035526U (zh)
GB (1) GB2205677B (zh)
HK (1) HK49891A (zh)
SG (1) SG43591G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G47022A1 (en) * 1989-05-15 1998-03-2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Magnetic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pparatus
EP0513548B1 (en) * 1991-04-17 1998-09-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Magnetic recording/playback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242364A (ja) * 1985-04-19 1986-10-28 Hitachi Ltd 記録再生装置の駆動力伝達機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H0621063Y2 (ja) 1994-06-01
GB2205677A (en) 1988-12-14
JPS63195635U (zh) 1988-12-16
GB2205677B (en) 1991-01-16
GB8728330D0 (en) 1988-01-06
HK49891A (en) 1991-07-05
CN2035526U (zh) 1989-04-05
SG43591G (en) 1991-07-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329181B1 (en) Device for driving reel supports
US5103356A (en) Magnetic tape recording and playback device interconnected by conductor patterns formed on a circuit board
US4734800A (en) Changeover mechanism for selectively driving tape loading and cassette loading in a tape recorder
CN88103238A (zh) 磁带运行装置的压带轮驱动装置
JP2514534Y2 (ja) ビデオテープレコーダーのテープ早送り装置
US5381283A (en) Tape loading apparatus
JPH061584B2 (ja) 磁気記録再生装置
CN1032989C (zh) 盒式磁带录像机的走带装置
JP3059407B2 (ja) テープレコーダの磁気テープローディング装置
JPS634273Y2 (zh)
JPS6053380B2 (ja) 磁気テ−プ装置
JP2511275Y2 (ja) テ―プデッキ
JPS61233454A (ja) テ−プロ−デイング装置
JPS6139960A (ja) 記録再生装置のモ−ド切換え装置
JPH0695418B2 (ja) カセツト式記録再生装置
JP2508682Y2 (ja) テ―プデッキ
KR960000579B1 (ko) 테이프 레코더의 핀치롤러 구동장치
JPH0268758A (ja) テープローディング装置
JP2678682B2 (ja) テープデッキ
JPS61233455A (ja) テ−プロ−デイング装置
US5748402A (en) Pinch roller driving apparatus
US7057846B2 (en) 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 with reduced number of guides posts
JPS6128280Y2 (zh)
JPS5850516Y2 (ja) テ−プロ−デイング装置
KR910003798B1 (ko) 자기녹음 및 재생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1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patent law 199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