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86101980A - 液压输送固体粒料和液体组成的混合料的方法与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压输送固体粒料和液体组成的混合料的方法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86101980A
CN86101980A CN86101980.6A CN86101980A CN86101980A CN 86101980 A CN86101980 A CN 86101980A CN 86101980 A CN86101980 A CN 86101980A CN 86101980 A CN86101980 A CN 861019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district
chamber
batching
mix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8610198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7806B (zh
Inventor
赫伯思·阿蒂拉
赫泰兰迪·米克洛斯
卡洛·吉奥吉
科瓦斯·吉奥吉
茨瓦克·阿蒂拉
塔贝·约塞夫
托科利·米克洛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lyepitesi Tervezoe Vallalat
Original Assignee
Melyepitesi Tervezoe Vallala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lyepitesi Tervezoe Vallalat filed Critical Melyepitesi Tervezoe Vallalat
Publication of CN861019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86101980A/zh
Publication of CN10078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7806B/zh
Expir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53/00Conveying materials in bulk through troughs, pipes or tubes by floating the materials or by flow of gas, liquid or foam
    • B65G53/30Conveying materials in bulk through pipes or tubes by liquid press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ccessories For Mixers (AREA)
  • Air Transport Of Granular Materials (AREA)
  • Basic Packing Technique (AREA)
  • Filling Or Emptying Of Bunkers, Hoppers, And Tan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液压输送固体粒料和液体组成的混合料的方法。在用具有注入压力区,输送压力区,排放压力区,流出压力区和三个配料腔的液压输送装置中,当压力平衡后,按预定顺序经三个配料腔把注入压力区和流出压力区连通,把排放压力区与输入压力区连通,在配料腔;充料压力区,输送压力区,排放压力区和流出压力区之间形成压力平衡。本发明还公开了实现上述方法的装置。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输送固体粒料和液体组成的混合料的方法与装置。
已知有多种用管道来输送固体粒料和液体组成的混合料的液压输送设备的实施方案。
以矿浆增压泵为基础的液压输送设备,就可视为最简单的解决办法。在这种解决办法中,同液体泵一样,混合料流过矿浆增压泵的旋转部分。这样,为使混合料流动所需要的动能就直接由矿浆增压泵来提供。矿浆增压泵可并联或串联,用这种方式,用矿浆增压泵就能制成高效率的远程输送管道式输送设备。
同以矿浆增压泵为基础的系统相比,以配料器为基础的液压输送装置是一种进一步发展了的更经济的解决办法。混合料流动所需要的动能由纯液泵来提供。其中,配料器的任务是把混合料流动所需的纯液体压力传给已注入到配料器内处于大气压或更低压力下的混合料。由于这个原因,配料器必须这样来设计并且装有这样的一些附件:必须保证“压力传递”条件,换句话说,也就是必须保证“配料功能”。
已知的所谓箱式配料装置,按照配料器的结构,这类配料装置由一个或两个或大或小的(50-200M3)处于压力作用下之整体式园柱形封闭容器构成,或者有两条或三条50-400米长亦为整体式可关闭的管道构成,即已知的管道腔-配料装置。另外,还知道有带压缩腔的50-400米长的管道式配料装置,这种装置是一条容积被分成两部分的管道。
近十年的研究成果业已表明,特别已能制造出以管道腔和压缩腔为基础的输送设备。就这点而言,我们的发明原则上可看成是这类方法的进一步发展。为了说明本发明的现有技术,我们将首先简要地-随后再用图1-4详细地-介绍以管道腔和压缩腔为基础的液压输送系统的发展,以及与本发明的关系。
带管道腔式配料器的基本思想最早见诸于E·H·赖克和S·A·琼斯1952年申报的美国专利US-PS2485208和德国专利DE-AS928155。这种设备有一个混合料容器、一个储液池,并至少还有一个配料器。配料腔经连接管道及闭锁阀门同连接在混合料容器上的矿浆增压泵及连接到储液池的排输液泵相连通,并能直接与储液池相通。另外,还同混合料输送管道相连。排输液流动的连续性借助于一个双腔式装置来保证,而充填流动的连续性则由一个三腔式装置来保证。在这种方法中,管道腔只完成一种“配料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按适当顺序开动装在连接管道中的闭锁机构来实现的。
匈牙利专利HV-PS160526是带管道腔的赖克-琼斯型配料器的进一步发展。就这种意义而言,配料器还要经在连接管中的闭锁机构所包围的口径较小的旁通管道和其中的小尺寸闭锁机构,同排输液泵及排出管道相连。在该种设备使用过程中,当转换管道腔时,首先通过小尺寸闭锁机构平衡压差然后才开动联接管道中的闭锁机构。这种解决方法排除了由压力差引起的有害作用,但并没有因此而改变其“配料功能”。
在匈牙利专利HV-PS176878中构想的并用简称“应用压缩腔的方法”改变了配料器的功能。这种方法的本质在于:用一种所谓“压缩功能”使以前仅着眼于配料功能的配料器更加完善。这两种功能-即配料和压缩-同时在同一个腔中用至少是部分地装有过滤面的配料腔来实现。这里,借助从属于该设备的矿浆增压泵和排输液泵的压力减少了混合料中含有的液体量。这个用一个过滤面与配料器隔开并收容过滤液的液体腔,经装有闭锁机构的小口径管道同排输液泵及储液池相连。装在小口径管道中的闭锁机构同时也保证了压力平衡。
这种带压缩腔的方法把多种液压输送设备合并起来(匈牙利专利HV-PS176878及在匈牙利申请专利AA-894和3595/84以及3673/84)。为实现这种同样的方法,其共同特点在于:把配料器分成配料腔和液体腔;其区别表现在配料腔的加料方法不同、清除沉积在过滤面上的物料的方法不同、以及加料和排输时消除压力差的方法不同。
本发明的目的是:进一步发展固体粒料和液体组成的混合料液压输送的方法和装置。就是说,保持发展至今的各种方法的优点,克服其缺点,进一步完善液压输送设备的结构和操作。
本发明具有下列特征:转换配料腔前排放压力或流出压力同配料腔内的压力差是不能足以被平衡的。大型液压输送设备的多次平衡运行也要求还在配料腔尚处于输送压力和加料压力之前,就要补偿这种微小的压力差。这种要求在大口径设备上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大量的液体和混合料在这里相会,这就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便即使在压差较小时也能消除较大的力的作用。
当大口径管道中采用传统的楔形或闸板式闭锁附件时,即使开启行程很小,也会因这种闭锁阀门的结构特点极迅速地增加开口截面。正因为如此,希望能使用这种闭锁阀门。这样,在开启过程中能按当时的要求、逐渐地不依赖管道直径地来改变开口截面积。
如果采用三个配料腔,
Figure 86101980_IMG1
于加料和输送流动的需要,就必须经常打开两个配料器的闭锁阀门。在配料腔转换周期中,两个配料腔就必须与处于相同压力的区域暂时连通,以保持加料流动和输送流动的连续性。因此,希望能作出一种适用于三个通道的闭锁阀门,即种流向转换机构。该转换机构在一个工作方向上不能切断,但同时也适于通过一个减小了地流通截面的开口把两个配料腔连通。
按照本发明,采用一种方法来达到上面所提出的目的。在应用这种方法的过程中,在具有注入压力区、输送压力区、排放压力区、和流出压力区,并具有三个配料器的液压输送设备上,当压力平衡后,经这三个配料腔并按一定的顺序,把注入压力区同流出压力区、排放压力区同输送压力区相连通。而混合料在注入压力作用下,注进配料腔。然后,在排放压力作用下混合料被继续送入输送管道。配料腔、注入压力区、输送压力区、流出压力区和排放压力区之间的压力平衡以及注入压力区、输送压力区、流出压力区和排放压力区与配料腔的连接,是通过单向、速度可变的流向转换机构的转动来实现的。流向转换机构把注入压力区、输送压力区、排放压力区和流出压力区单独或同时与一个或多个配料腔连通。
按照方法,还有混合料流进配料腔之前,在配料腔和要接通的四个不同区域-即矿浆增压泵的压力管道、输送管道始端、排输液泵的压力管道以及流出管道,那里的压力就应得到平衡。
为了压力平衡,不需要插入一个工作程序,而是在流向转换机构的空心内件转动过程中压力就被平衡掉。处于压力区域内的流向转换机构的放置运动必须是可变的,以便能在四个区域中给各种压力差的平衡提供不同的时间间隔。上述各点对于采用大口径管道和大口径闭锁部件的液压输送设备特别重要。在这类液压输送装置上,不论压力差大小都必须被平衡掉。这样,工作过程才能改变。
在上述四个要接通的区域与配料器连通过程中,其中一个压力区域就与一个配料腔强制连通。强制连通一开始,压力便平衡。如果该工作过程继续下去,那么就能达到全截面连通状态。按照这种方法,这一个配料腔便把矿浆增压泵的压力区与储液连通,而另一个配料腔则将排输液泵与输送管道连通。
按照本发明的设备,那个把进口端连接在混合料容器上的矿浆增压泵的出口,经注入压力管道、三个配料腔及流出管道,与储液池连通。那个把进口端连接在储液池上的排输液泵的出口,则经排放压力管道和配料腔与混合料输送管道相连通。本设备的主要特征在于:在注入压力管道、混合料输送管道、流出管道和排放压力管道门,以及各配料腔之间,各装有一个具有三种转换可能性的、按需要能单向旋转的流向转换机构。这些流向转换机构把加料压力管道、混合料输送管道、流出管道和排放压力管道能单独地同时与一个或多个配料腔连通。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具有三种转换可能性的流向转换机构的园筒形空心内件的园周表面上,开有一个这样大的孔,这个孔可使空心内件的内腔与三个配料腔之一连通,同时又能与另外两个配料腔隔开。但也能使空心件内腔同时与两个配料腔连通,而同时又与第三个配料腔隔开。
如果在流向转向机构园柱形空心内件的园周表面上顺旋转方向的开口凸缘处,开一个口或一个比开孔尺寸小的孔,这也可视为一个优点。
再一个优点是,具有三种转换可能性的流向转换机构借助一个具有转速可变的传动装置,并由中央控制和调节装置控制沿一个方向旋转。
按照本发明的方法和实施该方法的液压输送装置,可以用一个被过滤面分开的过滤腔或者设有过滤面的配料腔来实现,即使是在单通道的或按逆流2体的输送设备上也是这样。这种设备可以安装在挖泥船上,也可以是一种移动式形式,这时,应装上可长可短的配料器。
本发明装置以及比较重要的已知的解决办法,将借助附图中几个实施例进一步加以说明。附图如下:
图1为一种已知的以管腔系统为基础的赖克-琼斯型双腔式液压输送装置;
图2为一种已知的以配料系统为基础的三腔式液压输送装置;
图3为一种有压缩腔的液压输送装置的早期结构;
图4为一种有压缩腔和闭锁阀门的液压输送装置早期结构;
图5为按照本发明的三腔装置实施例;
图6为按照本发明的有压缩腔的实施例;
图7为流向转换机构的一种可能性结构的纵剖面图;
图9为图8所示的旋转空心内件的横剖面图;
图10为另一种流向转换机构实施例的局部纵断面图;
图11-14为处于图5和图6所述的状态下流向转换机构的位置。
具有管道腔的赖克-琼斯型液压输送装置的特点,可以用一个双腔装置来说明,该装置的基本元件包括:一个混合料容器9、一台将混合料从容器9注入到配料器A和B的矿浆增压泵10、一个储液池14和一台排输液泵15。排输液泵15把混合料连同从储液池14所抽出的来自配料器A、B的液体一起排放并压入到混合料输送管道。配料器A、B实际上是两条50-400米长的管子。它们通过连接管道11a、11b、12a、12b、16a、16b、17a、17b,与矿浆增压泵10和混合料输送管道相连;通过一条压力管19与排输液泵15相连;并经流出管18与储液池14相连。每个管道腔在连接管道11a、11b、12a、12b、16a、16b、17a、17b中各分别装有4个决定配料腔23a和23b容积的闭锁阀门1a-4a和1b-4b。装在输送系统中的每个泵、闭锁阀门和电气设备的操作由一个操纵装置控制。
按照图1所示,这种已知的装置的作用原理如下:在图示状态下配料器A处于排放状态而配料器B正在加料。矿浆增压泵10把已给定成分的混合料从混合料容器9吸入,并经过连接管11b上已打开的闭锁阀门2b,将其压入配料器的配料腔23b,从而该配料器被混合料填满。流入17b已打开的闭锁阀门3b进入储液池14。当排输液泵15把储液池14中现有的液体,经配料器A的连接管道16a上已打开的闭锁阀门4a,压入到配料腔23a时,液体就把位于配料腔23a中的混合料经连接管道12a上已打开的闭锁阀门1a排出,并使其进入混合料输送管道13。
当配料腔23a完成排放和配料腔23b完成加料以后,操纵装置便开始按确定的顺序开动闭锁阀门1a-4a、1b-4b;完成关开动作后,矿浆增压泵10便始给配料腔23a加料,而排输液泵15开始排放配料腔23b。
闭锁阀门的开关操作顺序是这样规定的:输送混合料的管道13中的混合料流动应当是连续流动,为了能达到这个目的,必须保证输液流动的连续性。在双配料器系统中,为满足这个要求,只有在配料器转换周期中切断加料流动。
因此,在这种带管道腔的赖克-琼斯型配料装置上,配料器A、B是一条管道,其尺寸与输送混合料的管道13的尺寸一致,并用闭锁阀门1a-4a和1b-4b所封闭部分构成整个容积-配料腔23a23b,在该配料腔中保证了压力传递条件或所谓的配料功能。由矿浆增压泵10所输送的混合料流入配料腔,混合料的数量相当于配料腔23a和23b的容积,并要在配料腔中停留这样久:直到操纵机构完成为形成排输压力和启动排放流所需要的、并被排输压力压入到输送混合料的管道13的这样一种闭锁阀门的规定整个工作过程为止。很明显,从理论上说,注入到配料腔23a或23b内的混合料的成分-就固体物质和液体物质之间的比例而言-既不会在配料腔加料期间和在配料腔中滞留期间改变,也不会在排放时改变。
因此,根据上述可以看出,赖克-琼斯系统中的管道腔只是实现“配料功能”。这里,这种功能-即从较低的充填压力转换到较高的排放压力和起动充填和排放所需要的流动-通过由控制机构决定的连接管道上的闭锁阀门的开关动作来保证。
图2所示为一种发展了的以配料系统为基础的三腔式液压输送装置。在这种装置中,配料器A-C的配料腔23a-23c各通过一条小口径管道直接与排输液泵15相连。或更确切地说,和储液池14相连,即绕过装在连接管16a-16c和17a-17c中的闭锁阀门3a-3c和4a-4c。其中,在这几条小口径管道上也各装有一个尺寸闭锁阀门5a-5c和6a-6c。这三个配料器在转换周期中除能保证排输流动的连续性外,还能保证充填流动的连续性。
在图示状态下,配料器A处于排放状态,配料器B正在加料,而配料器C中的流动处于停止状态,配料腔23c中排输液流体处在矿增压泵10的压力作用下。
当配料器A的配料腔23a排空和配料器B的配料腔23b加完料以后,控制装置便开始按规定的顺序起动装在连接管道11a-11c、12a-12c、16a-16c、17a-17c中的闭锁阀门1a-1c、2a-2c、3a-3c、4a-4c,以及装在小口径管路中的小尺寸闭锁阀门;当关-开工作过程结束以后,矿浆增压泵10便开始向配料器C的配料腔23c加注混合料,而排输泵15开始排放配料器B的配料腔23b。此时,配料器A的配料腔23a中的排输流动停止。
控制装置应这样来编制程序:在切换(变换)管道式配料器时,在开动闭锁阀门1a-1c、2a-2c、3a-3c、4a-4c前-就是说还在配料腔23a-23c中开始之前-就应根据需要量接通小尺寸闭锁阀门5a-5c,6a-6c来消除压力差。为此,按保证充填流动和排输流动连续性的顺序,闭锁阀门1a-1c、2a-2c、3a-3c、4a-4c按顺序起动。
为了控制和操纵闭锁阀门,即闭锁阀门的开和关,实践提供了多种解决办法。
由此可明显地看出,上面所提到的这种补充既未改变配料器A、B、C的结构,也没有改变配料腔23a-23c的容积或其功能,而只是提供了通过小口径管路消除充填和排输之间压力差的可能性-还在充填和排输开始流动之前。从而在整个液压输送设备中,消除压力差引起的所不希望的力的作用;进而通过连续的充填流动,可以提高液压输送的经济性。
这种补充大大有利于近期制造的多种以管道腔系统为基础的输送设备,这些设备运行可靠寿命长。
虽然每个配料器除有4个主闭锁阀门外,用上述补充在设备上还安装两个小的闭锁阀门。但“配料功能”并未改变,这种功能只有通过多个闭锁阀门的协调动作才能实现。尽管如此,这些新型闭锁阀门仍旧明显改善了管腔式配料装置的运行准备状况,能采用较高的排输压力,从而系统本身得到了发展。
图3所示为一种按照匈牙利专利申请3595/84具有压缩腔的三腔式液压输送装置。
这种实施例的结构形式与赖克-琼斯型结构仍有一定的相似性。就这点而言,它也有混合料容器9和储液池14,并且配料器A、B、C的配料腔23a-23c通过连接管道11a-11c、12a-12c、16a-16c、17a-17c与矿浆增压泵10和排输液泵15、输送混合料的管道13以及储液池14相连。另外,在每个连接管道即每个配料器上也各装有4个闭锁阀门1a-1c、2a-2c、3a-3c、4a-4c。
其不同之处在于配料器A、B、C的功能和发挥这种功能的结构形式。根据压缩功能的需要,用分开容积来安排配料器A、B、C。这样,配料器被分成容纳混合料的配料腔23a-23c和容纳过滤液的液体腔22a-22c,二者中间插入一个过滤面24a-24c。
配料器A、B、C的液体腔22a-22c连接液体喷射泵33a-33c的进口,其出口则经小口径管道21a-21c以及阀门6a-6c,与过滤液贮存池29相连。液体喷射泵33a-33c的工作喷嘴34a-34c与排输液泵15的出口端相连接,即通过小口径管道20a-20c及其中的闭锁阀门5a-5c,与排输液泵15的出口端相连接。
在图示情况下,A处在排放状态,而配料器B处于加料状态。在加料过程中,部分来自混合料的液体被从配料腔23b寻入液体腔22b。这样,液体借助液体喷射泵33b流入过滤液贮存池29,或者为了另外的用途,流到所希望的地方。在这期间,配料器C中的流动停止,而配料腔23c中的纯液体则处于矿浆增压泵10的压力之下。
当配料器A的配料腔23a放完料和配料器B的配料腔23b加满浓缩的混合料以后,控制机构便开始按照规定的顺序起动装在连续管道11a-11c、12a-12c、16a-16c、17a-17c上的阀锁阀门1a-1c、2a-2c、3a-3c、4a-4c,以及闭锁阀门5a-5c、6a-6c。闭锁阀门5a-5c、6a-6c分布在连接配料器A、B、C的液体腔22a-22c,并与液体喷射泵33a-33c相连接的小口径管路20a-20c和21a-21c上。当完成开和关工作过程以后,矿浆增压泵10便开始向配料器C的配料腔23c加注混合料。同时,排输液泵15开始排放来自配料器B的配料腔23b的浓缩过的混合料,而在排输流动配料器A的配料腔23a中停止不动。
控制装置应这样来编制程序:还在排放装有浓缩混合料的配料器B的配料腔23b排放之前,就要冲洗配料腔23b和液体腔22b之间的过滤面24b;为了进行这一工作步骤,就必须关闭液体喷射泵33b输出管道21b中的闭锁阀门6b。通过这一步也同时消除了配料腔23b中的加料和排放之间的压力差。这样一来,连接管11b、12b、16b、17b上的闭锁阀门1b、2b、3b、4b,就能开始进行达到开和关目的的工作程序,以便在配料器B的配料腔23b中能形成排放流动,在配料器C的配料腔23c中能开始加料流动。
不言而喻,控制装置的程序必须顾及到:使在每次切换配料器时,加料流动和排放流动都必须是连续的。
图4给与匈牙利专利申请说明书3673/84一的有压缩腔和箱式阀的液压输送设备。它保持了迄今为止对赖克-琼斯基本思想发展的备通过下述方法作了简化:每个配料器只须装两个闭锁阀门,但不是装在连接管上,而是装在配料器上;这些闭锁阀门可以实现连通或隔断配料器。这些闭锁阀门-箱式阀-是特殊形状的,装在管子里能围绕其轴旋转的、并布置在配料器两端的附件。它们的旋转轴与配料器的轴线一致,并能够根据当时情况任意转动。
在图4所示的有三个配料器的输送装置上,混合料被收集在混合料容器9中,矿浆增压泵10的进口端与混合料容器9相连,而其出口端则经连管11a-11c与配料器A、B、C相连接。
此外,配料器A、B、C经连接管道12a-12c与混合料输送管道13相连接,经连接管道16a-16c及压力管道19与排输液泵15相连接,从而通过连管17a-17c及连接管道18同储液池14相连接。排输液泵15以其进口端与储液池14连通,在配料器A、B、C两端并在一条与配料腔23a-23c轴线重合的旋转轴上装有旋转式箱式阀7a-7c和8a-8c。箱式阀7a-7c经连接管道11a-11c或12a-12c,因此连通3配料腔23a-23c同矿浆增压泵10或同混合料输送管道13之间的联系,箱式阀8a-8c则通过连管16a-16c或17a-17c连通3配料腔23a-23c同排输液泵15或同储液池14之间的联系。利用箱式7a-7c、8a-8c能同时把两条连接管道11a、12a;11b、12b;11c、12c;16a、17a;16b、17b;16c、17c与配料腔23a-23c隔开。箱式阀8a-8c的泄水接点经小口径管道27与排输液泵的出口端联通。
在图示情况下,配料器A处在排放状态,而配料器B正在加料。在加料过程中,在液体腔22b和配料腔23b之间的压力差作用下,来自混合料的一部分液体从配料腔23b经过滤面24b流入液体腔22b,并通过已打开的闭锁阀门6b以及小口径管道21流入储液池14。在配料器C中流动停止,而配料腔23c中的排输液则处在矿浆增压泵10的压力之下。
当配料器A的配料腔23a排空和配料器B的配料腔23b加完浓缩混合料以后,控制装置便开始按预定顺序,开动箱式阀7a-7c、8a-8c,以及分布在连接配料器A-C的液体腔22a-22c的小口径管道20、21上的闭锁阀门5a-5c、6a-6c。当箱式阀7a-7c、8a-8c完成预定的转动闭锁阀门5a-5c、6a-6c完成开和关动作以后,矿浆增压泵10便开始向配料器C的配料腔23c加注混合料,而排输液泵15则开始把浓缩的混合料从配料器B的配料腔23b排放,此时,配料器A的配料腔23a中停止排输流动。
图5所示为按照本发明的三腔式液压输送装置的一种简单的、只有配料功能的实施例。
那个把进口端连接在混合料容器9上的矿浆增压泵10出口经加料压力管25和流向转换机构51连通,再经配料器A、B、C的配料腔23a、23b、23c和一个流向转换机构54及流出管18连通;而流出管道18又通向储液池14。那个把进口端联接在储液池14上的排输液泵15的出口经压力管19、流向转换机构53、配料腔23a、23b、23c,再经流向转换机构52,同混合料输送管道13相连。流向转换机构51-54结构相同,可单向转动。各个流向转换机构都把加料压力管道25、混合料输送管道13、流出管道18和排放压力管道19连通,同时也与23a-23c中的一个或两个配料腔连通。矿浆增压泵10出口处的加料压力管段内腔为注入压力区35;混合料输送管道13的内腔称为输送压力区36;排输液泵15口附近的排放压力管道19的内腔称为排放压力区37,流出管道18的内腔称为流出压力区38。
图6所示为按照本发明带压缩腔的实施例。在此情况下该装置实现配料功能的部分与图5的相当部分是一样的,而为实现压缩功能,则采用了联系图3也已详细介绍过的液体喷射泵的解决办法。
图7所示为具有三种转换可能性的流向转换机构51的纵向剖面图。装在外壳50里的一端开口的可旋转柱形空心内件的园周表面上有一开孔41。该空心内件39的内腔40构成一条连接空心内件39的开口端与开孔41的通道,即注入压力区35。在开孔41的同旋转方向一致的凸缘上,有一个比开孔41尺寸小的开口42,空心内件39由一个这里用符号表示的、能按需要转数可变的传动装置44来传动,传动装置44最好通过一个与其相连接的中央控制和调节装置来操纵。
图8给出图7所示之流向转换机构51的横剖面图。正如该图所看到的那样,空心件39内腔40经开孔41与配料腔23a相通,而与配料腔23b和23c隔开。当空心内件39沿箭头方向转动时,那么首先经开口42也与配料腔23b连通。用这种方法通过开口42就慢慢消除3配料腔23a和23b之间的压力差。如果再继续转动空心内件39,那么便形成图5所示的状态:内腔40即注入压力区35同样经开孔41与配料腔23a和23b连通。
图10表示流向转换机构的另一种可能实施例。与图7中说明的解决办法相比,其区别在于:在空心内体39的表面上并不是开口42,而是在开孔41附近的沿旋转方向的一个孔43。
图11至图14说明了流向转换机构51-54在图5和图6所示状态下的位置。为明显起见,我们仅描述了连续流向转向机构的配料腔23a-23c和注入压力区35、输送压力区36和排放压力区37、以及流出压力区38。而液体的流动方向用箭头表示。例如,图11中的流向转换机构51把注入压力区35与配料腔23b连通,这时,混合料便从注入压力区35流入配料腔23b。
按照本发明的液压输送装置的工作原理,可以借用图3所示之有配料室但只能满足配料功能的设备以及图6所示之有配料室但除配料功能外还能满足压缩功能的设备,并利用图7至图14所示之流向转换机构一起来详细说明。
在图5和图6所示的情况下,液压输送装置中的配料器A处于排放状态,配料器B正在加料,配料器C中则没有流动发生。流向转换机构51-54的状态可从图11-14看出。
矿浆增压泵10把混合料从容器9吸出并通过装在加料压力管道25上的那个具有三种转换可能性的流向转换机构,将混合料压入配料器B的配料腔23b,而这股流动的混合料就把配料腔23b中的纯液体通过装在流出管道18上的三通流向转换机构54向前推动,并压入到储液池14。
与此同时,排输液泵15则经装在压力管道19上的三通流向转换机构53,把纯液体压入到配料器A的配料腔23a、并排放经流向转换机构52流入到混合料输送管道13内、业已压缩3的混合料。
在这段时间里,在配料器C的配料腔23c中没有流动发生,配料腔23c内充满纯液体,并处于泵10的压力之下。
图6所示的实施例装有液体喷射泵的压缩室。在该实施例中,在配料腔23b加料时,混合料中的一部分液体穿过过滤面24b而进入液体腔22b。在这里,借助液体喷射泵33b并经小口径管道21b,液体又被输送到储液池14。这就是说,混合料在配料腔23b中受到压缩。
当配料器B的配料腔23b完全加满和配料A的配料腔23a完全排空以后,液压输送装置上的流向转换机构和闭锁阀门便按照预先规定的顺序移位即所谓转换操作。操作的顺序有各种可能,其中一种可能实施例如下:
第一步:转动流向转换机构51,打开配料腔23c,关闭配料腔23b,当通过开口42或孔43在配料腔23c和注入压力区35之间形成压力平衡时,缓慢转动流向转换机构51的园筒形空心内件39。这样,加料流动就逐渐从配料腔23b转变到配料腔23c。
第二步:转动流向转换机构51,关闭配料腔23b;以较高转数来转动流向转换机构的园筒形空心内件39。这样,配料腔23c和流出压力区38之间就完全连通,加料流动完全转变到配料腔23c中,而配料腔23b被完全关闭。
第三步:缓慢转动流向转换机构52,部分关闭配料腔23a,部分打开配料腔23b;缓慢转动流向转换机构52的园筒形空心内件39,通过开口42或孔43,配料腔23b和输送压力区36之间的压力得到平衡,空心内件39继续缓慢转动。
第四步:转动流向转换机构53,关闭配料腔23a,打开配料腔23b;转动流向转换机构53的空心内件39,配料腔23b和排放压力区37之间的压差经开口42或孔43得以平衡,空心内件39继续旋转。这种旋转可用一台转速较高的减速器来进行。
当开-关工作过程完成后,各流向转换机构停止转动。转换结束后,配料器C的配料腔23c开始加料,配料器B的配料腔开始排放,而在配料器A的配料腔23a中则流动停止。
在图6所示的液压输送装置上,经闭锁阀门5a-5c、6a-6c,促进了那个导出穿过过滤面24a-24c液体的喷射泵33a-33c的功能。通过这种方式,转换工作过程得到了补充。与前面用图说明的操作过程是一样的。
本发明绝不只限于附图所示的那些实施例。配料器和流向转换机构可以按各种方式布置,加料流动和排输流动在配料器中可以是单向的。一种实施例可能只用三个配料,但任何情况下都必须考虑加料流动和排输流动的连续性。

Claims (5)

1、液压输送固体粒料和液体组成的混合料的方法,在用具有注入压力区、输送压力区、排放压力区、流出压力区和三个配料腔的液压输送装置中,当实现压力平衡后,按预定的顺序经三个配料腔把注入压力区与流出压力区连通,把排放压力区与输送压力区连通,处于注入压力下的配料腔被注入混合料,这样,在排放压力作用下混合料被转送到输送管道,其特征在于:在配料腔(23a,23b,23c)、充料压力区(35)、输送压力区(36)、排放压力区(37)和流出压力区(38)之间实现了压力平衡;通过单向的并以可变速度转动流向转换机构(51,52,53,54)连接注入压力区(35)、输送压力区(36)、排放压力区(37)、流出压力区(38)、以及配料腔(23a,23b,23c);流向转换机构(51,52,53,54)使注入压力区(35)、输送压力区(36)、排放压力区(37)、和流出压力区(38)能单独地同时与一个或多个配料腔(23a,23b,23c)连通。
2、实施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的设备,该设备中那个把进口端连接在混合料容器的矿浆增压泵的出口,经充满混合料的压力管道、三个配料腔及流出管道同储液池相连,另外,那个把进口端连接在储液池上的排输液泵的出口,通过排放压力管道及配料腔与输送混合料的管道相连,其特征在于:在加料压力管道(25)、混合料输送管道(13)、流出管道(18)、排放压力管道(19)、以及配料腔(23a,23b,23c)中间,各装有一个具有三种转换可能性的,按需要能单向放置的流向转换机构(51,52,53,54),这些转换机构把加料压力管道(25)、混合料输送管道(13)、流出管道(18)或排放压力管道(19)能单独地同时与一个或多个配料腔(23a,23b,23c)连通。
3、按照权利要求2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流向转换机构(51,52,53,54)具有一个可旋的园筒形空心内件(39),在该空心内件表面上有一开孔(41),从而使空心内件(39)的内腔(40)一方面与加料压力管道(25)、输送管道(13)、流出管道(18)或排放压力管道(19)连通,另一方面经开孔(41)同时与一个或两个配料腔(23a,23b,23c)连通。
4、按照权利要求3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流向转换机构(51,52,53,54)园筒形空心内件(39)的园周表面上,或者在同转向一致的开孔(41)凸缘上,开有一个比开孔(41)小的开口(42)或孔(43)。
5、按照权利要求1至4之一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流向转换机构(51,52,53,54)装有一台与中央控制与调节装置相连的转数可变的传动装置(44)。
CN86101980A 1985-02-27 1986-02-27 液压输送固体粒料和液体组成的混合料的方法与装置 Expired CN10078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HU85713A HU192675B (en) 1985-02-27 1985-02-27 Flow change mechanism advantageously for hydraulic transporter of three feed chamber serving for transporting mixture of solid material granules and fluid
HU713/85 1985-02-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86101980A true CN86101980A (zh) 1987-02-04
CN1007806B CN1007806B (zh) 1990-05-02

Family

ID=109509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86101980A Expired CN1007806B (zh) 1985-02-27 1986-02-27 液压输送固体粒料和液体组成的混合料的方法与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0194498B1 (zh)
CN (1) CN1007806B (zh)
AT (1) ATE44934T1 (zh)
DE (1) DE3664620D1 (zh)
HU (1) HU192675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47063C (zh) * 2005-09-20 2008-12-31 武善东 远程管道输送固液混合物的中继加压方法和装置
CN102674012A (zh) * 2011-03-08 2012-09-19 藤原酿造机械株式会社 出曲盐水混合物输送装置以及出曲盐水混合物输送方法
CN103662838A (zh) * 2012-09-07 2014-03-26 施丽菊 高压耐热送料机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666407D1 (en) * 1986-03-11 1989-11-23 Banyaszati Fejlesztesi Intezet Actuating device for pipe-chamber feeders of hydraulic transport equipments
GB2327104B (en) * 1997-07-07 2001-05-30 Campbell John Gray A chain linked synchronised multi valve device to control the hydraulic ore hoisting of mining ores and tunnel works debris
DE19755733B4 (de) 1997-12-15 2005-04-21 Coperion Waeschle Gmbh & Co. Kg Verfahren zum hydraulischen Fördern eines Schüttgutes
CN103434861B (zh) * 2013-08-03 2015-08-26 安徽三只松鼠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三通道输出式货物输送通道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928153C (de) * 1952-08-01 1955-05-26 Pittsburgh Consolidation Coal Verfahren und Anlage zum hydraulischen Foerdern von festen Koerpern, insbesondere Kohle, in Fernleitungen
FR1183172A (fr) * 1956-09-28 1959-07-03 Phoenix Rheinrohr Ag Dérivation de canalisation pour mélanges de matière en vrac et de liquide
DE2457943C2 (de) * 1974-12-07 1976-06-16 Ruhrkohle Ag, 4300 Essen Dreikammer-Rohraufgeber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47063C (zh) * 2005-09-20 2008-12-31 武善东 远程管道输送固液混合物的中继加压方法和装置
CN102674012A (zh) * 2011-03-08 2012-09-19 藤原酿造机械株式会社 出曲盐水混合物输送装置以及出曲盐水混合物输送方法
CN102674012B (zh) * 2011-03-08 2016-01-20 藤原酿造机械株式会社 出曲盐水混合物输送方法
CN103662838A (zh) * 2012-09-07 2014-03-26 施丽菊 高压耐热送料机组
CN103662838B (zh) * 2012-09-07 2015-07-22 施丽菊 高压耐热送料机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TE44934T1 (de) 1989-08-15
CN1007806B (zh) 1990-05-02
EP0194498A3 (en) 1987-05-27
EP0194498B1 (de) 1989-07-26
DE3664620D1 (en) 1989-08-31
HU192675B (en) 1987-06-29
EP0194498A2 (de) 1986-09-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77201B2 (en) Pump apparatus
CN206823588U (zh) 一种炸药加料混合系统
CN110528608A (zh) 一种水利环保用具有防堵塞功能的河道清淤设备
CN111203315B (zh) 工程渣土砂石分离系统
CN86101980A (zh) 液压输送固体粒料和液体组成的混合料的方法与装置
JPS586824A (ja) 粉体移送装置に使用する圧力式機械式コンベヤ装置
CN202271282U (zh) 混浆浓度可调的磨料水射流清洗和除锈设备
CN206733292U (zh) 一种用于生产石膏轻质空心隔墙板的自动化生产线
FR3030485B1 (fr) Procede de deshydratation de boues assistee par reactif floculant et installation pour la mise en œuvre d'un tel procede.
CN87102249A (zh) 用于粉状料与液体料或液体料与液体料的拌合机
CN207002460U (zh) 一种药厂固液分离装置
CN101618916B (zh) 污水复清方法及设备
CN113083130A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的污水池自动投药及其使用方法
CN108194165A (zh) 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
CN104975809B (zh) 一种适用于钻井的环保粒子循环系统
CN105926703A (zh) 一种改良结构的挖泥船
CN206853472U (zh) 一种无机膜或超滤膜再生预处理装置
CN211158683U (zh) 一种高效萃取装置
CN204782762U (zh) 一种适用于粒子钻井的双注入泵连续注入装置
CN204768388U (zh) 污水处理自动溶药加药设备
CN110508121A (zh) 一种带有废气净化处理装置的原料输送系统
CN206299127U (zh) 一种构造柱快速浇注机
CN110183288A (zh) 一种现场混装炸药装药车
CN204682189U (zh) 一种液态饲料投放装置
JP3420140B2 (ja) 粉粒体移送装置及び該粉粒体移送装置を用いた水処理設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3 Decision
GR02 Examined patent app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