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855870Y - 车门及具有该车门的汽车 - Google Patents

车门及具有该车门的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855870Y
CN2855870Y CNU2005200177898U CN200520017789U CN2855870Y CN 2855870 Y CN2855870 Y CN 2855870Y CN U2005200177898 U CNU2005200177898 U CN U2005200177898U CN 200520017789 U CN200520017789 U CN 200520017789U CN 2855870 Y CN2855870 Y CN 2855870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car door
absorber element
car
automob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52001778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丁·利希特尔
克里斯蒂安·韦尔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Original Assignee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filed Critical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855870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855870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5/00Doors
    • B60J5/04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sides
    • B60J5/042Reinforcement elements
    • B60J5/0451Block or short strip-type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门(10),尤其是用于轿车的车门,具有一个端面(11),该端面朝着一个具有一个车门锁的门柱(14),其特征在于,该端面(11)装备了一个用于吸收在事故中要被吸收的碰撞能量的吸收元件(12)。

Description

车门及具有该车门的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门,尤其是用于轿车的车门,该车门具有一端面,该端面朝着一个具有一个车门锁的门柱。
背景技术
从前面碰撞汽车时经常发生的是,车门在碰撞后不能再被打开。因此难于解救车内人员,并且浪费了可以用于解救生命的保贵的时间。
为了消除该问题的弊端,DE 101 25 896 A1描述了一种设置有纵向加强部分的侧面车门。通过该纵向加强部分,纵向指向的碰撞力可以由侧面车门更有效地吸收,由此减小了侧面车门的变形,车门也因此在事故后可以较容易地打开。然而,在每个侧面车门上的纵向加强部分增加了汽车的总重量。
DE 199 44 810 A1描述一个具有一个斜面状的加强筋(Sicke)的门框架,通过该加强筋,在碰撞时侧面车门不仅向后移动,而且还向侧面移动,在此,护板至少部分地从侧壁被撕掉。由此使得侧面车门不会被卡在侧壁与护板之间。因此车门在事故后可以较容易地打开。然而,这种解决方法的缺点是,车门不能吸收较高的碰撞能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如下地改善前述类型的车门,使得今后可以吸收较高的碰撞能量,即使在碰撞后有严重的变形也可容易地打开车门,并且汽车总重量的增加却不值得一提。
本发明通过前述类型的车门来解决所提出的任务,在该车门中,端面根据本发明设置有一个用于吸收在事故中要被吸收的碰撞能量的吸收元件。该吸收元件吸收一部分碰撞能量。因为该吸收元件处在车门的端面与门柱之间,所以它减小了在车门与门柱之间的间隙。由此,提供给车门仅很小的空间,在事故中该车门可以在上述空间内移动。由此还导致,碰撞能量向汽车的后部区域更好地传递。由于减小了车门与门柱之间的间隙,且由于通过吸收元件吸收了碰撞能量,车门吸收的碰撞能量必然不多,以致车门在事故中变形也明显较小。所以该车门在事故后可比以前发生事故时更容易地打开。因为吸收元件处在各个车门和门柱之间狭窄的间隙中,所以汽车总重量几乎保持不变。
为了使吸收元件可以在最狭窄的空间中最佳地吸收碰撞能量,并且使其向尾部传递,该吸收元件可以设置有一些相互挨着布置的蜂窝状物。
当将这些蜂窝状物以其端面靠置在车门的端面上时,碰撞能量可以由汽车的前部最佳地传递到汽车的尾部。此外,这些蜂窝状物可以最有效地吸收碰撞能量。
这些相互挨着布置的蜂窝状物在车窗下面向下延伸是合理的。在车窗下面的区域中车门最宽,因此在那里可以相互挨着布置尽可能多的蜂窝状物,以便吸收尽可能多的碰撞能量。
有利的是,吸收元件可以是车门框衬的部分。若此,该吸收元件即满足安全功能,而且还同时兼有美观的目的。
如果将吸收元件布置在车门边缘的区域中,该吸收元件可以特别有效地吸收碰撞能量,因为车门边缘生就非常坚硬。为此朝着汽车内空间的车门边缘是特别合适的。
为了可以使吸收元件集成到车门内,可以使该吸收元件以一个端部布置在车门内衬的下面。
有利的是,门柱可以是一个车门B门柱,因为在由汽车前部作用的碰撞中,可传递到车门B门柱上的碰撞能量是相当大的。然而,后车门在事故后同样必须能够被打开,所以在后车门上设置吸收元件也是有意义的。
为了不使吸收元件增加汽车重量,及为了可以大批量地制造吸收元件,该吸收元件可以由塑料加工。
吸收元件与门柱之间的间隙可以大约为6毫米。为了继续传递碰撞能量,该间隙是足够小的,尽管如此,该间隙可以补偿结构公差。
此外,本发明涉及汽车,特别是根据本发明安装了前面方案之一所述的车门的轿车。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任选的附图对根据本发明车门的一个实施例进行详细解释。
附图表示:
图1具有一个接收元件的车门的透视俯视图,
图2图1接收元件的透视俯视图,
图3图1车门的水平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及3示出一个车门10,在该车门的端面11上布置了一个吸收元件12。该吸收元件12安装在该车门10与一个门柱14之间的一个间隙13内(参见图3)。该门柱14可以是一个车门B门柱或一个车门C门柱,例如轿车车门中柱或轿车后车门柱。所述吸收元件12在由在此未进一步示出的车门前部作用的碰撞中吸收碰撞能量。此外,该吸收元件12还减少了车门10与门柱14之间的间隙13。由此,为车门仅提供了一个小的空间,所述车门在碰撞时可以在该空间内部移动。由此,其余未被吸收元件12吸收的碰撞能量可以可靠地传递到也未示出的汽车尾部。通过该吸收元件12,车门10在碰撞时比以前的车门变形小,所以该车门在事故后可以较容易地打开。
吸收元件12在它的朝着车门10的端面11的侧面上具有一些相互挨着(nebeneinander)布置的蜂窝状物20(参见图2及3)。该蜂窝状物20靠置在该端面11上。所以所述的蜂窝状物在汽车前部遭到碰撞时可以将碰撞能量吸收,并且将其从汽车前部传递到汽车尾部。
吸收元件是这样安装在车门10上的,即这些蜂窝状物20在车门窗17下方延伸(参见图1)。如图1可见,该车门10在车门窗17下面是较宽的,由此可以并排布置很多蜂窝状物,用于吸收及传递碰撞能量。
吸收元件12是一个车门框衬16的部分(参见图1)。因此该吸收元件除了具有安全目的外还兼有美观的功能。
吸收元件12安装在车门边缘15的区域内(参见图1及3)。因为该车门边缘15是车门10的一个非常坚硬的区域,所以该吸收元件12可以在这个位置特别有效地吸收碰撞能量。
吸收元件12以一个端部30安装在一个车门内衬31的下面(见图3)。
附图标号
10.车门
11.端面
12.吸收元件
13.间隙
14.门柱
15.车门边缘
16.车门框衬
17.车门窗
20.蜂窝状物
30.吸收元件端部
31.车门内衬

Claims (11)

1.车门(10),尤其是用于轿车的车门,具有一个端面(11),该端面朝着一个具有一个车门锁的门柱(14),其特征在于,该端面(11)装备了一个用于吸收在事故中要被吸收的碰撞能量的吸收元件(12)。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车门(10),其特征在于,该吸收元件(12)设置有一些相互挨着布置的蜂窝状物(20)。
3.根据权利要求2的车门(10),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状物(20)以它们的端面贴靠在该车门(10)的端面(11)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的车门(10),其特征在于,这些相互挨着布置的蜂窝状物(20)在车门窗(17)下方向下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一项的车门(10),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元件(12)是一个车门框衬的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一项的车门(10),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元件(12)安装在车门边缘(15)的区域中。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一项的车门(10),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元件(12)安装在车门内衬(31)下面的一个端部上。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一项的车门(10),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柱(14)是一个车门B门柱。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一项的车门(10),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元件(12)是由塑料加工的。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一项的车门(1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收元件(12)与所述门柱(14)之间存在一个大约6毫米的间隙(13)。
11.汽车,尤其是轿车,其特征在于,它安装了根据权利要求1的车门(10)。
CNU2005200177898U 2004-05-25 2005-05-25 车门及具有该车门的汽车 Expired - Lifetime CN2855870Y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200420008481 DE202004008481U1 (de) 2004-05-25 2004-05-25 Fahrzeugtür
DE202004008481.3 2004-05-2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855870Y true CN2855870Y (zh) 2007-01-10

Family

ID=32842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5200177898U Expired - Lifetime CN2855870Y (zh) 2004-05-25 2005-05-25 车门及具有该车门的汽车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855870Y (zh)
DE (1) DE202004008481U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96606A (zh) * 2009-07-09 2012-07-18 标致·雪铁龙汽车公司 车辆的车门结构
CN108263319A (zh) * 2016-12-31 2018-07-10 郑州吉田专利运营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防撞车架
CN111465549A (zh) * 2017-10-12 2020-07-28 宝马股份公司 侧壁后部构件和乘用车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96606A (zh) * 2009-07-09 2012-07-18 标致·雪铁龙汽车公司 车辆的车门结构
CN102596606B (zh) * 2009-07-09 2015-11-25 标致·雪铁龙汽车公司 车辆的车门结构
CN108263319A (zh) * 2016-12-31 2018-07-10 郑州吉田专利运营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防撞车架
CN111465549A (zh) * 2017-10-12 2020-07-28 宝马股份公司 侧壁后部构件和乘用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202004008481U1 (de) 2004-08-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969107B2 (en) Vehicle door
CN100475610C (zh) 汽车前保险杠结构
CN1224530C (zh) 牵引钩安装结构
CN100577476C (zh) 汽车前车身结构
US20070114802A1 (en) Door striker
US20130328351A1 (en) Rear-end element and rear end for motor vehicle
CN101033677A (zh) 车辆的后部车门结构
CN1792676A (zh) 保险杠横梁结构体
CN102922974B (zh) 一种汽车后背门限位缓冲装置
CN102092355A (zh) 用于汽车的车身结构柱和具有车身结构柱的汽车
CN2855870Y (zh) 车门及具有该车门的汽车
CN105522896A (zh) 用于车辆的车门结构
EP1465785B1 (en) Vehicle door
CN1824564A (zh) 车身侧部结构
CN101061031A (zh) 车身侧部内的增强结构
KR101235140B1 (ko) 자동차 범퍼용 임팩트 빔
CN1325303C (zh) 车辆的后保险杠装配机构
CN202358189U (zh) 一种汽车门槛前撑板
CN202180797U (zh) 防止侧向碰撞时车门开锁的汽车门锁保护装置
CN1295104C (zh) 弹性保险杠
CN205422300U (zh) 一种定位结构以及包括该定位结构的车辆
CN201501440U (zh) 带加强结构的汽车车身中柱
JP3791668B2 (ja) 車両前部の構造
CN220262698U (zh) 一种汽车电动护板总成
CN217804275U (zh) 一种汽车滑门内板结构及汽车滑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Expiration termination date: 20150525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