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339489Y - 一种把式前驱动自行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把式前驱动自行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339489Y
CN2339489Y CN 98240861 CN98240861U CN2339489Y CN 2339489 Y CN2339489 Y CN 2339489Y CN 98240861 CN98240861 CN 98240861 CN 98240861 U CN98240861 U CN 98240861U CN 2339489 Y CN2339489 Y CN 2339489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ng arm
wheel
axle sleeve
cable wire
fly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9824086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德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9824086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339489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339489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339489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把式前驱动自行车,其特征是在前轮上设有无齿飞轮,并在车把、立管与无齿飞轮之间设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由驱动和传动两部分连接组成,通过驱动部分中的手柄控制轴套与定轴的滑动配合摆动车把做功,并通过传动部分中的钢索等连接无齿飞轮驱动前轮转动。也可在套有轴套的定轴前端设置复位压簧,在轴套后端连接钢索经过滑轮等与无齿飞轮连接驱动前轮转动。本实用新型具有前后驱动功能,骑行轻快高效,省时省力。

Description

一种把式前驱动自行车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把式前驱动自行车。
目前,自行车普遍采用脚踏通过链条、飞轮带动后轮驱动自行车前行,驱动力单一,骑行速度较慢,特别是逆风、上坡时骑行更加费时费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车体前部设置驱动机构连接前轮,增加自行车的前驱动力,使自行车在骑行中同时具有前、后驱动力,既保持自行车轻便灵活骑行自如的特点,又提高骑行的速度,减少逆风、上坡骑行的难度。该设计结构用于山地车及赛车等,还可开发上身肢体的力量,增加骑行锻炼的趣味性,达到全面健身之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步骤如下:一种把式前驱动自行车,主要由车架、车座、前轮、后轮、轮盘、飞轮、链条、脚踏、前叉、立管和车把等部分连接构成,其特征是在前轮上设有无齿飞轮,并在车把,立管与设置在前轮上的无齿飞轮之间设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由驱动和传动两部分连接组成,驱动部分包括定轴、轴套、螺栓、手柄及销轴,定轴纵向中心部位设一长通孔,定轴一端固定连接于立管前侧,另一端设有内螺纹孔,轴套对应定轴长通孔设一阶梯长孔,将定轴置入轴套,再将螺栓旋入定轴端部的内螺纹孔,轴套与定轴转动配合,手柄直插入对应的长通孔与阶梯长孔内,并用销轴将手柄与定轴连接,车把与轴套前部固定为一体;传动部分包括钢索连接卡,上钢索、下钢索、摆臂、摆臂座、摆臂转轴、拉簧座及复位拉簧,传动部分别对称设置于车把与前轮无齿飞轮之间,前叉外侧设有摆臂座,摆臂通过摆臂转轴与摆臂座连接,摆臂上并排设有两个连接孔,上钢索一端与固定在车把上的钢索连接卡连接,另一端与摆臂中间的连接孔连接;并行设置在前轮上的两个无齿飞轮,其内圈分别固定于前轮轴皮上,外圈各设有两个连接孔,下钢索一端连接摆臂端部的连接孔,另一端沿无齿飞轮外圈槽与外圈上一连接孔连接,在位于摆臂座与无齿飞轮之间的前叉上设有拉簧座,复位拉簧一端连接接簧座,另一端沿无齿飞轮外圈槽与外圈上另一连接孔连接。
一种把式前驱动自行车,主要由车架、车座、前轮、后轮、轮盘、飞轮、链条、脚踏、前叉、立管和车把等部分连接构成,其特征是在前轮上设有无齿飞轮,并在车把、立管与设置在前轮上的无齿飞轮之间设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由驱动和传动两部分连接组成,驱动部分包括定轴、轴套、螺栓、复位压簧、手柄、螺纹销轴,定轴一端固定连接于立管前侧,另一端与中部一侧分别设有内螺纹孔,轴套纵向一侧设有长形滑槽孔,定轴置入轴套内,定轴端部设有复位压簧,然后螺栓旋入定轴端部的内螺纹孔,用螺纹销轴连接手柄,并穿过轴套长形滑槽孔旋入定轴中部一侧的内螺纹孔,手柄置于轴套长形滑槽孔外侧,车把与轴套前部固定为一体;传动部分包括滑轮、滑轮轴、上钢索、下钢索、摆臂、摆臂座、摆臂转轴、拉簧座及复位拉簧,传动部分设置于立管与前轮无齿飞轮之间,并通过上钢索与驱动部分中的轴套连接,滑轮通过滑轮轴固定于立管一侧,前叉上对应滑轮一侧固定设有摆臂座,摆臂通过摆臂转轴与摆臂座连接,摆臂上并排设有两个连接孔,与轴套后端连接的上钢索通过滑轮转向后与摆臂中间的连接孔连接;设置在前轮上的无齿飞轮,其内圈固定于前轮轴皮上,外圈设有两个连接孔,下钢索一端连接摆臂端部的连接孔,另一端沿无齿飞轮外圈槽与外圈上一连接孔边连接,在位于摆臂座与无齿飞轮之间的前叉上设有拉簧座,复位拉簧一端连接拉簧座,另一端沿无齿飞轮外圈槽与外圈上另一连接孔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前驱动机构并与加设在前轮上的无齿飞轮连接,增加了自行车前驱动功能,既保持了自行车原有轻便灵活、骑行方便的特点,又可充分发挥人体做功的能量,提高骑行速度,减少逆风、上坡骑行的难度。该结构特别适用于山地车及赛车等,既是一种交通工具,骑行轻快高效,省时省力,又可做为健身器具,增加骑行锻炼的趣味性,全面健身。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摆动式驱动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平推式驱动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下按式驱动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无齿飞轮结构示意图
图6、无齿飞轮结构侧视图
1、车架,2、车座,3、前轮,4、后轮,5、轮盘,6、飞轮,7、链条,8、脚踏,9、前叉,10、立管,11、车把,12、无齿飞轮,13、定轴,14、轴套,15、螺栓,16、手柄,17、销轴,18、长通孔,19、内螺纹孔,20、阶梯长孔,21、钢索连接卡,22、上钢索,23、下钢索,24、摆臂,25、摆臂座,26、摆臂转轴,27、拉簧座,28、复位拉簧,29、连接孔,30、连接孔,31、内圈,32、外圈,33、外圈槽,34、连接孔,35、连接孔,36、内螺纹孔,37、长形滑槽孔,38、复位压簧,39、螺纹销轴,40、滑轮,41、滑轮轴,42、支架,43、滑轮架。
实施例1:
一种把式前驱动自行车,如图1、图2所示,主要由车架(1)、车座(2)、前轮(3)、后轮(4)、轮盘(5)、飞轮(6)、链条(7)、脚踏(8)、前叉(9)、立管(10)、和车把(11)等部分连接构成,其特点是在前轮(3)上设有无齿飞轮(12),并在车把(11)、立管(10)与设置在前轮(3)上的无齿飞轮(12)之间设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由驱动和传动两部分连接组成,驱动部分包括定轴(13)、轴套(14)、螺栓(15)、手柄(10)及销轴(17),定轴(13)纵向中心部位设一长通孔(18),定轴(13)一端固定连接于立管(10)前侧,另一端设有内螺纹孔(19),轴套(14)对应定轴长通孔(18)设一阶梯长孔(20),将定轴(13)置入轴套(14),再将螺栓(15)旋入定轴(13)端部的内螺纹孔(19),轴套(14)与定轴(13)转动配合,手柄(16)直插入对应的长通孔(18)与阶梯长孔(20)内,并用销轴(17)将手柄(16)与定轴(13)连接,车把(11)与轴套(14)前部固定为一体。传动部分包括钢索连接卡(21)、上钢索(22)、下钢索(23)、摆臂(24)、摆臂座(25)、摆臂转轴(26)、拉簧座(27)及复位拉簧(28),传动部分分别对称设置于车把(11)与前轮无齿飞轮(12)之间,前叉(9)外侧设有摆臂座(25)、摆臂(24)通过摆臂转轴(26)与摆臂座(25)连接,摆臂(24)上并排设有两个连接孔(29、30),上钢索(22)一端与固定在车把(11)上的钢索连接卡(21)连接,另一端与摆臂(24)中间的连接孔(29)连接;并行设置在前轮(3)上的两个无齿飞轮(12),其内圈(31)分别固定于前轮(3)轴皮上,外圈(32)各设有两个连接孔(34、35),下钢索(23)一端连接摆臂(24)端部的连接孔(30),另一端沿无齿飞轮外圈槽(33)与外圈(32)上一连接孔(34)连接,在位于摆臂座(25)与无齿飞轮(12)之间的前叉(9)上设有拉簧座(27),复位拉簧(28)一端连接拉簧座(27),另一端沿无齿飞轮外圈槽(33)与外圈(32)上另一连接孔(35)连接。无齿飞轮(12)上的连接孔(34、35)等设置由图5、图6示出。
通过前推后拉手柄,使手柄处于阶梯长孔的宽或窄的两个不同阶段,以控制轴套转动的角度或锁定,从而左右摆动车把做功带动轴套,因此该驱动机构的驱动部分也可称之为摆动式驱动部分。车把两边连接的上钢索通过摆臂等与下钢索连接,经过摆臂对传动行程的放大作用使与下钢索连接的无齿飞轮带动前轮转动,并由复位拉簧牵引复位,周而复始,两侧驱动机构交替工作驱动前轮,自行车前后同时驱动,减少行车阻力,提高行车速度。
实施例2:
一种把式前驱动自行车,现结合图1的传动部分、图3驱动部分详述如下:主要由车架(1)、车座(2)、前轮(3)、后轮(4)、轮盘(5)、飞轮(6)、链条(7)、脚踏(8)、前叉(9)、立管(10)和车把(11)等部分连接构成,其特征是在前轮(3)上设有无齿飞轮(12),并在车把(11)、立管(10)与设置在前轮(3)上的无齿飞轮(12)之间设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由驱动和传动两部分连接组成,驱动部分包括定轴(13)、轴套(14)、螺栓(15)、复位压簧(38)、手柄(16)及螺纹销轴(39),定轴(13)一端固定连接于立管(10)前侧,另一端与中部一侧分别设有内螺纹孔(19、36),轴套(14)纵向一侧设有长形滑槽孔(37),定轴(13)置入轴套(14)内,定轴(13)端部设有复位压簧(38),然后将螺栓(15)旋入定轴(13)端部的内螺纹孔(19),用螺纹销轴(39)连接手柄(16),并穿过轴套(14)长形滑槽孔(37)旋入定轴(13)中部一侧的内螺纹孔(36),手柄(16)置于轴套长形滑槽孔(37)外侧,车把(11)与轴套(14)前部固定为一体。传动部分包括滑轮(40)、滑轮轴(41)、上钢索(22)、下钢索(23)、摆臂(24)、摆臂座(25)、摆臂转轴(26)、拉簧座(27)及复位拉簧(28),传动部分设置于立管(10)与前轮无齿飞轮(12)之间,并通过上钢索(22)与驱动部分中的轴套(14)连接,滑轮(40)通过滑轮轴(41)固定于立管(10)一侧,前叉(9)上对应滑轮(40)一侧固定设有摆臂座(25),摆臂(24)通过摆臂转轴(26)与摆臂座(25)连接,摆臂(24)上并排设有两个连接孔(29、30),与轴套(14)后端连接的上钢索(22)通过滑轮(40)转向后与摆臂(24)中间的连接孔(29)连接;设置在前轮(3)上的无齿飞轮(12),其内圈(31)固定于前轮(3)轴皮上,外圈(32)设有两个连接孔(34、35),下钢索(23)一端连接摆臂(24)端部的连接孔(30),另一端沿无齿飞轮外圈槽(33)与外圈(32)上一连接孔(34)连接,在位于摆臂座(25)与无齿飞轮(12)之间的前叉(9)上设有拉簧座(27),复位拉簧(28)一端连接拉簧座(27),另一端沿无齿飞轮外圈槽(33)与外圈上另一连接孔(35)连接。
通过搬动手柄,使螺纹销轴松开或旋紧,以控制轴套的滑动或锁定,从而车把在向前平推和复位压簧复位的往复过程中做功,因此该驱动机构的驱动部分也可称之为平推式驱动部分。轴套后端连接的上钢索通过滑轮转向,再通过摆臂对传动行程的放大作用使与下钢索连接的无齿飞轮带动前轮转动,并由复位拉簧牵引复位,这样自行车即可前后同时驱动。
实施例3:
结合图1的传动部分、图4驱动部分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具体结构方案,其主体设计结构同于实施例2,只是在驱动机构的驱动部分有所不同,立管(10)前侧设有支架(42),套有轴套(14)及复位压簧(38)的定轴平行于立管(10)设置在支架(42)上,位于立管(10)和定轴(13)之间的支架(42)上部设有滑轮架(43),滑轮(40)通过滑轮轴(41)与滑轮架(43)连接,连接于轴套(14)一侧的上钢索(22)通过滑轮(40)转向向下与摆臂(24)中间的连接孔(29)连接。
与实施例2同理,搬动手柄控制轴套的滑动和锁定,但由于套有轴套的定轴与立管平行设置,因此轴套滑动的方向为上下滑动。骑行时,向下按动与轴套固定连接的车把,轴套向下滑动并被复位压簧弹回复位,由此牵动连接于轴套一侧的上钢索,经过滑轮转向,再通过摆臂对传动行程的放大作用,使与下钢索连接的无齿飞轮带动前轮转动,并由复位拉簧牵引复位,这样自行车即可前、后同时驱动。由于是向下按动车把做功,其驱动机构的驱动部分也可称之为下按式驱动部分。

Claims (3)

1、一种把式前驱动自行车,主要由车架、车座、前轮、后轮、轮盘、飞轮、链条、脚踏、前叉、立管和车把等部分连接构成,其特征是在前轮上设有无齿飞轮,并在车把、立管与设置在前轮上的无齿飞轮之间设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由驱动和传动两部分连接组成,驱动部分包括定轴、轴套、螺栓、手柄及销轴,定轴纵向中心部位设一长通孔,定轴一端固定连接于立管前侧,另一端设有内螺纹孔,轴套对应定轴长通孔设一阶梯长孔,将定轴置入轴套,再将螺栓旋入定轴端部的内螺纹孔,轴套与定轴转动配合,手柄直插入对应的长通孔与阶梯长孔内,并用销轴将手柄与定轴连接,车把与轴套前部固定为一体;传动部分包括钢索连接卡,上钢索、下钢索、摆臂、摆臂座、摆臂转轴、拉簧座及复位拉簧,传动部分别对称设置于车把与前轮无齿飞轮之间,前叉外侧设有摆臂座,摆臂通过摆臂转轴与摆臂座连接,摆臂上并排设有两个连接孔,上钢索一端与固定在车把上的钢索连接卡连接,另一端与摆臂中间的连接孔连接;并行设置在前轮上的两个无齿飞轮,其内圈分别固定于前轮轴皮上,外圈各设有两个连接孔,下钢索一端连接摆臂端部的连接孔,另一端沿无齿飞轮外圈槽与外圈上一连接孔连接,在位于摆臂座与无齿飞轮之间的前叉上设有拉簧座,复位拉簧一端连接接簧座,另一端沿无齿飞轮外圈槽与外圈上另一连接孔连接。
2、一种把式前驱动自行车,主要由车架、车座、前轮、后轮、轮盘、飞轮、链条、脚踏、前叉、立管和车把等部分连接构成,其特征是在前轮上设有无齿飞轮,并在车把、立管与设置在前轮上的无齿飞轮之间设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由驱动和传动两部分连接组成,驱动部分包括定轴、轴套、螺栓、复位压簧、手柄、螺纹销轴,定轴一端固定连接于立管前侧,另一端与中部一侧分别设有内螺纹孔,轴套纵向一侧设有长形滑槽孔,定轴置入轴套内,定轴端部设有复位压簧,然后螺栓旋入定轴端部的内螺纹孔,用螺纹销轴连接手柄,并穿过轴套长形滑槽孔旋入定轴中部一侧的内螺纹孔,手柄置于轴套长形滑槽孔外侧,车把与轴套前部固定为一体;传动部分包括滑轮、滑轮轴、上钢索、下钢索、摆臂、摆臂座、摆臂转轴、拉簧座及复位拉簧,传动部分设置于立管与前轮无齿飞轮之间,并通过上钢索与驱动部分中的轴套连接,滑轮通过滑轮轴固定于立管一侧,前叉上对应滑轮一侧固定设有摆臂座,摆臂通过摆臂转轴与摆臂座连接,摆臂上并排设有两个连接孔,与轴套后端连接的上钢索通过滑轮转向后与摆臂中间的连接孔连接;设置在前轮上的无齿飞轮,其内圈固定于前轮轴皮上,外圈设有两个连接孔,下钢索一端连接摆臂端部的连接孔,另一端沿无齿飞轮外圈槽与外圈上一连接孔边连接,在位于摆臂座与无齿飞轮之间的前叉上设有拉簧座,复位拉簧一端连接拉簧座,另一端沿无齿飞轮外圈槽与外圈上另一连接孔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把式前驱动自行车,其特征是立管前侧也可设有支架,套有轴套及复位压簧的定轴平行于立管设置在支架上,位于立管和定轴之间的支架上部设有滑轮架,滑轮通过滑轮轴与滑轮架连接,连接于轴套一侧的上钢索通过滑轮转向向下与摆臂中间的连接孔连接。
CN 98240861 1998-09-25 1998-09-25 一种把式前驱动自行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339489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8240861 CN2339489Y (zh) 1998-09-25 1998-09-25 一种把式前驱动自行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8240861 CN2339489Y (zh) 1998-09-25 1998-09-25 一种把式前驱动自行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339489Y true CN2339489Y (zh) 1999-09-22

Family

ID=339877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8240861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339489Y (zh) 1998-09-25 1998-09-25 一种把式前驱动自行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339489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121547A1 (zh) * 2009-04-22 2010-10-28 Chan Pui Gay Gary 划艇自行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121547A1 (zh) * 2009-04-22 2010-10-28 Chan Pui Gay Gary 划艇自行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339489Y (zh) 一种把式前驱动自行车
CN1006772B (zh) 杆驱动式自行车的驱动机构和变速机构
CN2799369Y (zh) 自行车
CN201721583U (zh) 自行车
CN2486451Y (zh) 一种自行车驱动机构
CN2631917Y (zh) 电动助力三轮自行车
CN200977969Y (zh) 划滑驱动自行车
CN2547628Y (zh) 向后蹬踏式自行车
CN87207883U (zh) 人力脚踏绳索驱动装置
CN202201116U (zh) 双人双力健身自行车
CN1133558C (zh) 一种微型自行轿车
CN2475654Y (zh) 滑板车的驱动装置
CN2803885Y (zh) 双驱助力自行车
CN2677278Y (zh) 三轮车转向机构
CN2199126Y (zh) 高效杠杆驱动自行车
CN2177668Y (zh) 新型省力自行车
CN202593775U (zh) 一种自行车、电动车的人力驱动系统节力装置
CN1028981C (zh) 手脚动力高速自行车
CN2640911Y (zh) 双节爪变力臂调速人力驱动车
CN2513890Y (zh) 加长摇臂三轮车
CN2677283Y (zh) 合力推进器
CN2885700Y (zh) 一种省力式脚踏车
CN2612591Y (zh) 前驱动后转向自行车
CN2565722Y (zh) 四轮自行车
CN2675544Y (zh) 三轮摩托车用手把进行变速换档的操纵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