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318072Y - 单向传递反馈可控传动机构 - Google Patents

单向传递反馈可控传动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318072Y
CN2318072Y CN 97250107 CN97250107U CN2318072Y CN 2318072 Y CN2318072 Y CN 2318072Y CN 97250107 CN97250107 CN 97250107 CN 97250107 U CN97250107 U CN 97250107U CN 2318072 Y CN2318072 Y CN 2318072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box
change speed
speed gear
clutch
unidirectional deliv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9725010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斌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9725010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318072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318072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318072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到离合器再到变速箱的传动机构,如汽车发动机、离合器、变速箱构成的传动机构。从离合器片总成到变速箱一轴齿轮的传动链设置单向传递扭矩机构。还可单独形成带单向传递扭矩机构的离合器总成或变速箱一轴,装到车辆的传动机构内,构成单向传递扭矩的车辆传动机构。车辆在换档或滑行时,不必踩离合器,减少司机的劳动强度,减少发动机的磨损。

Description

单向传递反馈可控传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使用发动机到离合器再到变速箱的传动机构,如汽车发动机、离合器、变速箱构成的传动机构。特别是可形成单向传递动力或单双向传递动力可控的传动机构,及其单向传递动力或单双向传递动力可控传动机构的主要部件。
已有的传动机构,以汽车传动机构为列,主要有发动机、离合器、变速箱。变速箱一轴花键外配合套接着离合器的离合器片总成,离合器片总成位于离合器的压盘与发动机飞轮之间。离合器片总成中部的盘毂内缘为花键套。离合器片总成及变速箱一轴作为发动机、离合器、变速箱之间的主要传动结构,起着主要的传动作用。离合器片总成作为一个传动的易损件要经常更换。离合器片总成通过其摩擦片分别与飞轮和压盘压力摩擦,使发动机及飞轮与变速箱连动,当踩动与压盘连接的连动机构,使压盘从摩擦片离开,也使摩擦片及离合器盘离开飞轮不再压紧,也就不相互传递动力。所以在每次换挡变速时,都要踩动离合器,使得司机的脚及腿非常疲劳。当汽车滑行时或者当发动机曲轴的转数下降,车体在惯性作用下,变速箱轴还要保持原有的转数,发动机反而要由变速箱的轴带动,无形中要换耗一部分能量,同时也使发动机疲劳而减少寿命。必要时就要由司机踩动离合器,使摩擦片及离合器片分离,使发动机不与变速箱轴连动,这就要求司机长踩着离合器,大大增加了司机的疲劳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除起步外换挡不必使离合器作离合动作,在不需要车辆带动发动机转动时发动机变速箱之间不传递动力的传动机构。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当需要车辆带动发动机转动时,可通过控制来恢复实践传递动力的传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传动机构有发动机、变速箱及传动连接于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的离合器。离合器的离合器片总成与变速箱一轴同心传动连接。一般是离合器片总成中部的花键毂配合套在变速箱一轴花键外,离合器片总成位于离合器的压盘与发动机飞轮之间。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从离合器片总成到变速箱一轴齿轮的传动链设置单向传递扭矩机构。如在离合器片总成或在变速箱一轴或者在离合器片总成与变速箱一轴之间设有单向传递扭矩机构。所谓单向传递扭矩机构就是转动的动力只能单方向传递的机构,如棘轮机构、单向啮合机构等。最好是选用单向啮合机构,单向啮合机构具体可称作单向啮合器。这样,当发动机的转数欲高于变速箱一轴的转数时,发动机可正常通过及离合器片总成及变速箱一轴等结构传递动力,带动变速箱及车辆行驶。当需要换挡时,不必踩动离合器,使离合器离合工作,只要放开或抬起加速踏板(减少供油量),使发动机转数下降到低于变速箱一轴的转数,就可换挡。这是由于离合器片总成到变速箱一轴齿轮之间是单向传递扭矩,变速箱不带动发动机,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不传递动力,则相当于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则可方便地换挡。换挡后,再加大油门使发动机转数提高,略高于变速箱一轴转数时,就又通过单向传递扭矩机构如棘齿机构、单向啮合器等,带动变速箱共同转动,驱动变速箱及车辆。同样车辆在滑行时,也不必踩离合器,发动机就能不被车辆及变速箱反馈驱动,而减少发动机的磨损。
为了便于将已有的汽车传动机构改造成本实用新型换挡不必使离合器作离合动作的单向传递扭矩传动机构,本实用新型可以是设有单向传递扭矩机构的离合器片总成或设有单向传递扭矩机构的变速箱一轴。设有单向传递扭矩机构的离合器片总成由离合器片和固定在离合器片两侧的摩擦片构成,离合器片总成分为转动连接的两体,两体之间设有单向传递扭矩机构。最好是将离合器总成或离合器片中部的毂分为两体并相互转动配合,相互转动配合的两体之间设有单向传递扭矩机构。再如离合器盘毂中部的花键毂与盘分为相互转动配合套接的两体,盘与毂之间设有单向传递扭矩机构。设有单向传递扭矩机构的变速箱一轴分为两体并相互转动配合,相互转动配合的两体之间设有单向传递扭矩机构。如变速箱一轴分为相互转动配合的两只对接轴,两只对接轴之间设有设有单向传递扭矩机构。如变速箱一轴和变速箱一轴的齿轮分为相互转动配合套接的两体,变速箱一轴和变速箱一轴的齿轮之间设有单向传递扭矩机构。本实用新型的传动机构可以由变速箱一轴和离合器片总成组成,其特点是离合器片总成与变速箱一轴的花键配合改为相互转动配合,变速箱一轴和离合器片总成之间设有单向传递扭矩机构。单向传递扭矩机构为棘齿机构、单向啮合器等。
这样,本实用新型设有单向传递扭矩机构的离合器片总成或变速箱一轴,或者设有单向传递扭矩机构的速箱一轴和离合器片总成,更换到汽车的发动机、离合器、变速箱传动机构内,就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汽车传动机构。当发动机启动后,发动机可正常通过离合器及离合器片总成、变速箱一轴传递动力,带动变速箱及车辆行驶。当需要换挡时不必踩动离合器,使离合器离合工作。只要放开或抬起加速踏板(减少供油量),发动机转数下降低于变速箱一轴的转数时,由于离合器片总成或变速箱一轴或者离合器片总成和变速箱一轴之间是单向传递力矩,变速箱不能通过离合器片总成或变速箱一轴或者离合器片总成和变速箱一轴之间向发动机传递动力(扭矩),相当于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则可方便地换挡。换挡后,再加大油门使发动机转数提高,略高于变速箱一轴转数时,就又通过离合器片总成或变速箱一轴或者离合器片总成和变速箱一轴之间的单向传递扭矩机构驱动变速箱及车辆。这样车辆在滑行时,也不必踩离合器,发动机就能不被车辆及变速箱反馈驱动,而减少发动机的磨损。
为了使单向传递动力还是双向都可传递动力达到可控,本实用新型的传动机构还可进一步在设有单向传递扭矩机构处再设置一套方向相反的单向传递扭矩机构,也就是在离合器片总成或变速箱一轴或它们之间任何位置同时设有两套方向相反的单向传递扭矩机构,其中一套单向传递扭矩机构带有控制结构。如在离合器片中部的花键毂与盘分为两体并相套,盘与花键毂之间设有两套方向相反的单向传递扭矩机构,其中一套单向传递扭矩机构带有控制结构。如棘齿机构中的棘爪可带有拨起的杆。再如单向啮合器的滚柱带有拉动的弹簧和导杆,导杆另一端从单向啮合器外缘与带有弧缺的压板相对接,压板与单向啮合器外缘的滑动套环固定连接,滑动套环的环槽设有拨叉。这样通过控制拨起的杆或拨叉等控制结构,解除其中一套单向传递扭矩机构工作状态,本实用新型只起到上述单向传递发动机驱动变速箱及车辆的功能。当需要车辆及变速箱带动发动机时,如在冰雪天及滑的路面需要用发动机进行制动时,可通过控制结构使被控的单向传递扭矩机构恢复工作状态,车辆有变速箱也可反驱动发动机运转,反馈传递动力。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不必踩离合器就可以在行驶中顺利地换挡,在车辆滑行时为了减少发动机的靡损和减少无用功也不必踩着离合器,使司机操作大大简化,大大减少司机的疲劳程度;进一步当需要车带动发动机转动时,还可通过控制结构恢复双向驱动功能,在路面较滑的情况下实现发动机对车辆的制动。
附图表示了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离合器片总成结构示意图,图3为其侧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单向啮合器设在变速箱一轴的离合器片总成和变速箱一轴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其侧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例进一步说明要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工作过程。
实例1(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汽车传动机构有发动机1、变速箱4及传动连接于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的离合器2。发动机、变速箱、离合器之间通过壳体相对固定。以往是离合器片总成5中部的花键毂配合套在变速箱一轴3花键外,离合器片总成位于离合器的压盘与发动机飞轮之间。实用新型则不在离合器片总成与变速箱一轴之间采用花键连接,而是在离合器片总成与变速箱一轴之间设有单向啮合器的单向传递扭矩机构,形成了单向传递扭矩的汽车传动机构。这样,当汽车启动合并离合器后,发动机的飞轮及离合器片总成转数欲高于变速箱一轴的转数,发动机可正常通过离合器及离合器片总成传递动力给变速箱一轴,带动变速箱及车辆行驶。当车辆行驶速度提高,需要换挡时,不必踩动离合器,使离合器离合工作,只要放开或抬起加速踏板(减少供油量),使发动机及离合器片总成转数下降到低于变速箱一轴的转数,就可换挡。这是由于离合器片总成与变速箱一轴之间的单向啮合器是单向传递扭矩,变速箱一轴不能通过单向啮合器向离合器片总成传动动力,变速箱不能带动发动机,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不传递动力,则相当于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所以也就可以方便地换挡。换挡后,再加大油门使发动机转数提高,等于或略高于变速箱一轴转数时,就又通过单向啮合器带动变速箱一轴一同转动,驱动变速箱及车辆。这样车辆在滑行时,也不必踩离合器,单向啮合器使发动机不被车辆及变速箱反馈驱动,从而减少发动机的磨损,减少无用功的能耗。
实例2(参见图2、3),这种本实用新型的离合器片总成由离合器盘和固定在离合器盘两侧摩擦片构成。离合器盘中部的盘毂可以与离合器盘成一体,也可以与离何器盘通过弹簧及减震盘组合固定成一体。但离合器盘毂分成转动套接的两体,一体为花键槽毂51,另一体为转动套在花键槽毂外并与离合器盘固定或制成一体的套盘52。花键槽毂与套盘之间设有单向啮合器的单向传递力矩机构53、54,而且是在两个方面分别均布开制楔槽设置滚柱及压力弹簧,形成啮合方向相反的两套单向啮合器的结构,但其中一套单向啮合器结构的滚柱有控制拨杆,通过拨动拨杆解除这一套单向啮合器结构工作状态。当将本实用新型的离合器片总成装在汽车的离合器内,位于飞轮与压盘之间。离合器片总成的花键毂套在变速箱一轴的花键轴部位,与发动机、离合器、变速箱一起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单向传递反馈可控传动机构。
实例3(参见图4、5),这种本实用新型的变速箱一轴,分成与离合器总成花键连接的花键轴41和带变速齿轮部分的齿轮轴42。两根轴同心转动套接,转动套接体45、46之间设有单向啮合器的单向传递力矩机构,而且是在两个方向分别均布开制楔槽设置滚柱,形成啮合方向相反的两套单向啮合器的结构43、44。其中一套单向啮合器结构的滚柱单向啮合器的滚柱带有拉动的弹簧和导杆,导杆另一端从单向啮合器外缘与带有弧缺的压板相对接触,压板两端与套在单向啮合器外缘的两只滑动套环固定连接,滑动套环的环槽设有拨叉。正常情况下,滚柱在拉动弹簧作用下处在楔槽内端,使这一套单向啮合器结构处于非工作状态。这种本实用新型的变速箱一轴装到车辆传动机构的变速箱一轴处,形成了只起到单向传递发动机动力驱动变速箱及车辆的功能。拨叉连有轴向拉动控制的钢丝绳,钢丝绳穿过离合器外壳,另一端伸向司机座位附近。可以随时拉动钢丝绳,使这一套单向啮合器结构处于工作状态,形成单双向传递动力反馈可控的车辆传动机构。当需要车辆及变速箱带动发动机时,如在冰雪天及滑的路面需要用发动机进行制动时,可通过控制结构使被控的单向啮合器恢复工作状态,车辆及变速箱也可反馈驱动发动机运转,反馈传递动力。松开钢丝绳,滚柱在拉动弹簧作用下又回到楔槽内端,使这一套单向啮合器结构处于非工作状态。两套单向啮合器结构中只有一套单向啮合器结构处于工作状态。这样就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单向传递反馈可控传动机构及单双向传递反馈可控的变速箱一轴。

Claims (10)

1、一种单向传递扭矩车辆传动机构,由发动机、变速箱及传动连接于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的离合器构成,其特征在于:从离合器片总成到变速箱一轴齿轮的传动链设置单向传递扭矩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车辆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在离合器片总成或在变速箱一轴,或者在离合器片总成与变速箱一轴之间,或者在变速箱一轴与变速箱一轴的齿轮之间设有单向传递扭矩机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说的车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单向传递扭矩机构为棘轮机构或单向啮合器。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说的车辆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单向传递扭矩机构为方向相反的两套单向传递扭矩机构,其中一套单向传递扭矩机构设有解除工作状态的控制结构。
5、一种单向传递扭矩的汽车离合器片总成,其特征在于:离合器片总成分为转动连接的两体,两体之间设有单向传递扭矩机构,如棘齿机构或单向啮合机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说的汽车离合器片总成,其特征在于:离合器盘中部的盘毂分为转动套接的两体,两体之间设有单向传递扭矩机构。
7、一种单向传递扭矩的变速箱一轴,其特征在于:变速箱一轴分为两只对接或套接的同心轴,或者变速箱一轴与变速箱一轴的齿轮为对接或套接,同心轴之间或者变速箱一轴与变速箱一轴的齿轮之间设有单向传递扭矩机构。
8、一种单向传递扭矩的变速箱一轴离合器片,有变速箱一轴和套在变速箱一轴的离合器片,其特征在于:在离合器片到变速箱一轴及变速箱一轴齿轮的传递结构设置单向传递扭矩机构。
9、一种单向传递扭矩的变速箱一轴离合器盘毂,有变速箱一轴和套在变速箱一轴的离合器盘毂,其特征在于:离合器盘毂与变速箱一轴之间通过单向传递扭矩机构传动连接。
10、如权利要求7所说的变速箱一轴,其特征在于:单向传递扭矩机构是在两个方向分别均布开制楔槽设置滚柱,形成啮合方向相反的两套单向啮合器的结构,其中一套单向啮合器结构的滚柱单向啮合器的滚柱带有拉动的弹簧和导杆,导杆另一端从单向啮合器外缘与带有弧缺的压板相对接触,压板两端与套在单向啮合器外缘的两只滑动套环固定连接,滑动套环的环槽设有拨叉。
CN 97250107 1997-11-19 1997-11-19 单向传递反馈可控传动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318072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7250107 CN2318072Y (zh) 1997-11-19 1997-11-19 单向传递反馈可控传动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7250107 CN2318072Y (zh) 1997-11-19 1997-11-19 单向传递反馈可控传动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318072Y true CN2318072Y (zh) 1999-05-12

Family

ID=33956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7250107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318072Y (zh) 1997-11-19 1997-11-19 单向传递反馈可控传动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318072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86260A (zh) * 2020-01-08 2020-05-22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德州市技师学院) 一种重型汽车的前桥转向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86260A (zh) * 2020-01-08 2020-05-22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德州市技师学院) 一种重型汽车的前桥转向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90173175A1 (en) Double-clutch gearbox
US6554113B2 (en) Torque limiting accessory drive assembly
WO2007039940A1 (ja) 作業車両
CN107366733A (zh) 具有用于车辆动力传动系的机械二极管的发动机断开装置
CN101021236A (zh) 摩擦滚子式可控滑行节油离合器
US7204337B2 (en) Overload coupling
JP2002525505A (ja) 電気機械式クラッチアクチュエータ
US20070021245A1 (en) Drivetrain for utility vehicle
JP4629881B2 (ja) 乗用型水田作業機
US7229379B2 (en) Transmission device for land vehicle, such as a cart
CN2318072Y (zh) 单向传递反馈可控传动机构
US5538482A (en) Multiple-speed axle mechanism providing overdrive and direct drive
CN203063676U (zh) 清扫车变速箱夹心式取力装置
CN101191555A (zh) 一种分动箱拨叉机构
JP2585921Y2 (ja) 油圧クラッチ
CN2071601U (zh) 汽车节能可控组合式离合器
CN2289063Y (zh) 单缸四冲程二级自动变档发动机
CN2567076Y (zh) 钢带离合器
CN2535602Y (zh) 自动单向离合器
JPS621473Y2 (zh)
CN2181592Y (zh) 汽车滑行节油器
CN102259590A (zh) 汽车多功能惯性力自动滑行节能器
CN2507690Y (zh) 变位倒置离合器
CN1320773A (zh) 钢带离合器
JPH064105Y2 (ja) 多段変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