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54488Y - 机动车二次空气供给装置 - Google Patents

机动车二次空气供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54488Y
CN2254488Y CN 96209235 CN96209235U CN2254488Y CN 2254488 Y CN2254488 Y CN 2254488Y CN 96209235 CN96209235 CN 96209235 CN 96209235 U CN96209235 U CN 96209235U CN 2254488 Y CN2254488 Y CN 2254488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econdary air
control valve
engine
supply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9620923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汉义
林丈钧
洪瑞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wang Yang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wang Yang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wang Yang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Kwang Yang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 9620923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54488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54488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54488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haust Gas After Treatment (AREA)

Abstract

一种机动车二次空气供给装置,其是在机车上的空气滤清器内设有二个气室,第一气室连接管路至化油器,于第二气室的空气滤清器上设有二次空气供给装置的二次空气控制阀,于二次空气控制阀的排气口上接设有二次空气导入管并连接于引擎的排气口,于导入管与引擎排气口之间接设有一簧片阀,于二次空气控制阀的吸气口接设有负压管并连接至引擎的吸气口。使空气滤清器所清洁的空气通过导入管,而导入引擎排气口,使废气中未燃烧成分燃烧。

Description

机动车二次空气供给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车二次空气供给装置,主要是直接藉由空气滤清器将空气供应子二次空气供装置,而无须再装设另一空气滤清器,以节省制造成本,且将该二次空气供给装置设于邻近引擎的位置处,以提高空间利用率。
一般为净化机动车排放废气中的有害物质,皆于机动车中配置二次空气供给装置,其设有一设置于车体侧边的二次空气专用的滤清器,及设置于车体框架的二次空气控制阀,并在引擎的排气通路上设置有一引导阀,而在二次空气控制阀与引导阀之间以管路连通,以作为二次空气的通路,并且配置一负压管,以作为二次空气控制阀控制二次空气开闭之用。
习用的二次空气供给装置,因多使用一空气滤清器,而使得制造成本增加,且该二次空气滤清器及二次空气控制阀装设位置并非靠近引擎,而有配管太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的机车二次空气供给装置,主要是在机车上所设的空气滤清器内设有二个气室,其中第一气室连接管路至化油器,以作为引擎进气用,而在对应于第二气室的空气滤清器上设有二次空气供给装置的二次空气控制阀,于二次空气控制阀的排气口上接设有二次空气导入管,该导入管并连接于引擎的排气口,且于导入管与引擎排气口之间接设有一簧片阀,该簧片阀为一种单向阀,使空气只能进入引擎排气口内,于二次空气控制阀的吸气口接设有负压管并连接至引擎的吸气口,当机车行驶时,困排气所产生的负压,会经由负压管而打开二次空气控制阀,而引擎排气的排气脉动压则打开簧片阀,使空气滤清器所清洁的空气通过导入管,而导入引擎排气口,使废气中所合碳氢化合物(CH)或一氧化碳(CO)等未燃烧成分燃烧,由于,本实用新型直接由空气滤清器供应空气予以二次空气供给装置,因此,不须再装设一个二次空气滤清器,而能减少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紧凑的机车二次空气供给装置,其中,该二次空气供给装置的装设位置接近于引擎部,因此,会使其管路长度减少,而增加更多的有效空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措施:
本实用新型的机动车二次空气供给装置,主要包括:
一空气滤清器,该空气滤清器设有二个排气口,第一排气口接设管路至化油器上,以作为引擎进气用,而第二排气口是与二次空气控制阀的入气口相连通;
二次空气供给装置,该二次空气供给装置主要包括有二次空气控制阀、二次空气导入管、负压管及簧片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次空气控制阀,装设在邻近于引擎位置,其入气口与空气滤清器的第二排气口相连通,而二次空气控制阀另设有一排气口及一吸气口,排气口接设有二次空气导入管,而吸气口接设有一负压管,该负压管的另一端接设至引擎吸气口;
一簧片阀,该簧片阀装设在引擎外壳上,其一端入气口与二次空气控制阀的排气口所接设的二次空气导入管相连接,而簧片阀另一端的排气口又接设二次空气导入管至引擎排气口;
直接藉由空气滤清器所产生的空气,经由二次空气导入管及簧片阀,导入引擎排气口。
所述的机动车二次空气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空气控制阀直接装设在空气滤清器上。
所述的机动车二次空气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空气控制阀直接装设在排气管上方,所述入气口并连接有一管路至所述空气滤清器的第二排气口。
所述的机动车二次空气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空气控制阀一体成型在所述空气滤清器上。
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说明如下:
附图简单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机动车的左侧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机动车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空气滤清器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机动车的左侧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空气滤清器的剖面示意图。
请参阅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机动车二次空气供给装置,主要包括有一空气滤清器1、二次空气供给装置10等构件组成。
请参照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以速克达型机动车为最佳实施例,且其引擎20为橫置式;引擎20的汽缸头201并向车体前方倾斜成略水平角度,其中,于引擎传动箱202上方设有一空气滤清器1,空气滤清器1内设有二个气室,如图3所示,其中在对应于第一气室的空气滤清器本体1上接设有一连接管11,连接管11并连接至化油器上,以作为引擎20进气用,而在本实用新型示意图中,于空气滤清器及管路上所标示的箭头即代表空气的进气路径。
本实用新型中,二次空气供给装置10包括有二次空气控制阀2、二次空气导入管3、簧片阀4及负压管5等构件所组成,其中,在对应于空气滤清器1的第二气室位置处接设有二次空气控制阀2阀,而二次空气控制阀2的入口气口21与空气滤清器1的第二气室连通,而在二次空气控制阀2的排气口22上接设有二次空气导入管3,二次空气导入管3并接设至一固定在引擎汽缸体201的簧片阀4,再从簧片阀4接设二次空气导入管3至引擎的排气口,而簧片阀4为一种单向阀,使空气从簧片阀4进入至引擎排气口时,即不会再往回流,另,从二次空气控制阀2的吸气口23接设一负压管5至引擎的吸气口。
本实用新型中当机车正常行驶时,因引擎吸气负压较小,二次空气控制阀2呈开启状态,而引擎排气的排气脉动压则会打开簧片阀4,使空气滤清器1所清洁的空气通过打开的二次空气控制阀2,再导入至二次空气导入管3内,并经过簧片阀4,而导入引擎排气口内,藉由该空气使废气中所合碳氢化合物(CH)或一氧化碳(CO)等未燃烧成分燃烧,使排气管30所排出的废气,能合乎环保法规,而当减速(或回油门)时,因吸气所产生的负压,会经由负压管5的连通,使二次空气控制阀2的膜片动作,而使二次空气控制阀2关闭,以避免二次空气于回油状态,油气比例高时进入排气口,产生所谓后燃现象。
请参照图4、5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最佳实施例,二次空气控制阀7亦可不装设在空气滤清器6上,而装设在邻近于引擎20的位置,而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最佳实施例即装设在排气管30上方位置,其中,二次空气控制阀7的入气口71连接有一管路72至空气滤清器6的第二气室位置处,以使空气导入,而在二次空气控制阀7的排气口73接设有二次空气导入管8,而二次空气导入管8并接设至一固定在引擎汽缸体201的簧片阀9,再从簧片阀9接设二次空气导入管8至引擎20的排气口,另,从二次空气控制阀7的吸气口74接设一负压管40至引擎20的吸气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最佳实施例中,当机动车正常行驶时,因引擎20吸气负压较小,二次空气控制阀7呈开启状态,而引擎排气的排气脉动压则会打开簧片阀9,使空气滤清器6所清洁的空气通过打开的二次空气控制阀7,再导入至二次空气导入管8内,并经过簧片阀9,而导入引擎排气口内,此时,即可藉由该空气使废气中所合碳氢化合物(CH)或一氧化碳(CO)等未燃烧成分燃烧,使排气管30所排出的废气,能合乎环保法规,而当减速(或回油门)时,因吸气所产生的负压,会经由负压管40的连通,使二次空气控制阀7的膜片动作,而使二次空气控制阀7关闭,以避免二次空气于回油状态,油气比例高时进入排气口,产生所谓后燃烧现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效果:
由于本实用新型是直接由空气滤清器1供应空气予以二次空气供给装置,因此,不须再装设二次空气滤清器,而能减少制造成本,且二次空气供给装置10的装置接近于引擎部20,使管路长度减少,不再有管路折屈现象产生,避免二次空气控制阀2失效,并且增加更多有效空间。
本案上述实施例,仅用以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可行实施而已,对熟悉该项技术的人士,当可对其细部形状进行各种等效变化例,也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机动车二次空气供给装置,主要包括:
一空气滤清器,该空气滤清器设有二个排气口,第一排气口接设管路至化油器上,以作为引擎进气用,而第二排气口是与二次空气控制阀的入气口相连通;
二次空气供给装置,该二次空气供给装置主要包括有二次空气控制阀、二次空气导入管、负压管及簧片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次空气控制阀,装设在邻近于引擎位置,其入气口与空气滤清器的第二排气口相连通,而二次空气控制阀另设有一排气口及一吸气口,排气口接设有二次空气导入管,而吸气口接设有一负压管,该负压管的另一端接设至引擎吸气口;
一簧片阀,该簧片阀装设在引擎外壳上,其一端入气口与二次空气控制阀的排气口所接设的二次空气导入管相连接,而簧片阀另一端的排气口又接设二次空气导入管至引擎排气口;
直接藉由空气滤清器所产生的空气,经由二次空气导入管及簧片阀,导入引擎排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二次空气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空气控制阀直接装设在空气滤清器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二次空气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空气控制阀直接装设在排气管上方,所述入气口并连接有一管路至所述空气滤清器的第二排气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二次空气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空气控制阀一体成型在所述空气滤清器上。
CN 96209235 1996-05-08 1996-05-08 机动车二次空气供给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254488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6209235 CN2254488Y (zh) 1996-05-08 1996-05-08 机动车二次空气供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6209235 CN2254488Y (zh) 1996-05-08 1996-05-08 机动车二次空气供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54488Y true CN2254488Y (zh) 1997-05-21

Family

ID=33892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6209235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254488Y (zh) 1996-05-08 1996-05-08 机动车二次空气供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54488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95826A1 (fr) * 2006-02-22 2007-08-30 Guangzhou Panyu Huanan Motors Group Co., Ltd. Soupape d'admission secondaire à multiples ouvertures de raccordement
CN103321787A (zh) * 2012-03-23 2013-09-25 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 两轮机动车二次补气阀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95826A1 (fr) * 2006-02-22 2007-08-30 Guangzhou Panyu Huanan Motors Group Co., Ltd. Soupape d'admission secondaire à multiples ouvertures de raccordement
CN103321787A (zh) * 2012-03-23 2013-09-25 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 两轮机动车二次补气阀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36772C (zh) 进气装置
CA1182353A (en) Duplex carburetor and intake system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EP1739300A3 (en) Two-stroke cycle engine
CN2254488Y (zh) 机动车二次空气供给装置
CN2727407Y (zh) 用于发动机的废气排放控制系统
CN2866869Y (zh) 汽油发动机用的膜片式二次空气补气阀
CN211258754U (zh) 一种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
CN2677642Y (zh) 进气管插入式油气分离空气滤清器
CN2918760Y (zh) 汽油发动机进气增压技术节油器
CN2782946Y (zh) 摩托车气缸头的二次空气补偿结构
JP2532666B2 (ja) V型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
KR20030067217A (ko) 주행풍 유입을 위한 엔진의 흡기계 구조
CN2600610Y (zh) 汽车、摩托车节油器
US5406925A (en) Fuel engine combustion aid for a lean-burning
CN2553125Y (zh) 自动控制的机动车节油净化器
CN2525255Y (zh) 摩托车废气回收净化装置
KR100807058B1 (ko) 공압식 능동 자연 흡기 장치
CN2334892Y (zh) 一种发动机的助燃装置
CN1058769C (zh) 曲轴箱增压的旁通进气系统
CN2317315Y (zh) 汽车尾气催化转化器补气装置
CN2695664Y (zh) 一种电喷发动机节油装置
CN2690614Y (zh) 摩托车空滤器的改良结构
CN2723690Y (zh) 二次补气和催化转化器技术相结合的排污控制装置
CN2596048Y (zh) 一种三元催化活化补气装置
CN2477845Y (zh) 节能助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