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191318U - 一种起重机司机室装置及起重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起重机司机室装置及起重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191318U
CN221191318U CN202323137315.4U CN202323137315U CN221191318U CN 221191318 U CN221191318 U CN 221191318U CN 202323137315 U CN202323137315 U CN 202323137315U CN 221191318 U CN221191318 U CN 2211913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
shock absorber
crane
damp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13731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锋锋
刘斌
黄大锋
戴益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Zhenghua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Zhenghua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Zhenghua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Zhenghua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13731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1913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1913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1913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起重机司机室装置及起重机。其中,起重机司机室装置包括:司机室;减震机构,设置在所述司机室顶部,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减震器吊架和与所述减震器吊架连接的减震器,所述减震器吊架与所述司机室连接;小车架,与起重机主梁连接,并在所述主梁上沿第一方向行走,所述小车架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的悬挂梁,所述小车架通过所述悬挂梁与所述减震器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起重机司机室装置中,减震器与小车架连接,同时减震器还与连接司机室的减震器吊架悬挂连接,小车架运行时产生的震动会首先被减震器削减,而由于减震器与减震器吊架悬挂连接,震动会进一步被削减,从而有效降低了司机室的震动。

Description

一种起重机司机室装置及起重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起重机司机室装置及起重机。
背景技术
目前的起重机的小车架沿主梁行走的过程中,会产生震动,同时会带动小车架下方连接的司机室一起振动,起重机在起升、卸载时冲击产生的震动会更加明显,因此在司机室内长期操作的工作人员会有不适感,一方面,容易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另一方面,影响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起重机司机室装置,能够有效降低司机室的震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起重机司机室装置,包括:司机室、减震机构以及小车架。其中,减震机构包括减震器吊架和与减震器吊架连接的减震器,减震器吊架与司机室的顶部连接。小车架底部设置有悬挂梁,悬挂梁与减震器连接。
本实施例中,减震器与小车架下方的悬挂梁连接,可以直接削减小车架产生的震动,同时减震器还与悬吊司机室的减震器吊架连接,小车架运行时产生的震动会首先被减震器削减,而由于减震器吊架与司机室悬吊连接,震动会进一步被削减,从而有效降低了司机室的震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减震机构设置有四个,四个减震机构分别与司机室顶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减震器吊架包括:
两组连接板,两组连接板间隔且对称设置,且连接板的第一端与司机室连接;
悬吊板,悬吊板的两侧分别与两组连接板的第二端连接,并与两组连接板围成吊装孔,所述悬挂梁穿设在所述吊装孔内,并与所述吊装孔内的减震器连接,悬吊板上设置有固定孔;
连接螺栓,分别穿设在固定孔和减震器中,用于连接悬吊板和减震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连接板自其边缘向外延伸形成有第一翼缘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悬吊板上自其边缘向外延伸有第二翼缘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悬挂梁上设置有容纳孔,减震器上的至少一部分安装于容纳孔,减震器包括:
第一容纳壳,形成为碗状结构,第一容纳壳设置在容纳孔内,且底部设置有第一开口;
第二容纳壳,形成为碗状结构,设置在第一容纳壳内,第二容纳壳底部设置有第二开口;
环状橡胶层,设置在第一容纳壳和第二容纳壳之间,并分别与第一容纳壳和第二容纳壳连接;
垫板,盖设在第一容纳壳顶部,且垫板设置有与连接螺栓配合的顶部通孔;
底部垫片,盖设在第一开口处,且底部垫片设置有与连接螺栓配合的底部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容纳壳顶部外缘向外延伸形成有向周向凸出的固定板,减震器通过固定板与悬挂梁可拆卸地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司机室顶部设置有多组向小车架方向延伸的锁定板,锁定板与连接板通过螺栓可拆卸地连接。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起重机,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起重机司机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起重机司机室装置,减震器与小车架下方的悬挂梁连接,可以直接削减小车架产生的震动,同时减震器还与悬吊司机室的减震器吊架连接,小车架运行时产生的震动会首先被减震器削减,而由于减震器吊架与司机室悬吊连接,震动会进一步被削减,从而有效降低了司机室的震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些实施例中起重机司机室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一些实施例中起重机司机室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一些实施例中起重机司机室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起重机司机室装置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起重机司机室装置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起重机司机室装置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起重机司机室装置中司机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起重机司机室装置中减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起重机司机室装置中减震机构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起重机司机室装置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00、司机室;101、挂钩;110、锁定板;201、减震垫;210、减震器吊架;211、连接板;212、悬吊板;213、连接螺栓;214、第一翼缘板;215、第二翼缘板;220、减震器;221、第一容纳壳;222、第二容纳壳;223、环状橡胶层;224、垫板;225、底部垫片;226、固定板;300、小车架;301、悬臂;310、悬挂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作定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相应地改变。
为便于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理解,首先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进行说明。
参考图1、图2和图3,图1为一些实施例中起重机司机室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一些实施例中起重机司机室装置的侧视图,图3为一些实施例中起重机司机室装置的俯视图。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现有的起重机司机室装置中,小车架300底部设置有两组用于悬挂司机室100的悬臂301,司机室100顶部则设置有与悬臂301匹配的挂钩101,在每侧悬臂301和挂钩101的连接处都分别设置有五组减震垫201,而由于司机室100和小车架300之间实际是刚性连接的,小车架300产生的震动会直接传递给司机室100,使用减震垫201的减震效果不佳。同时,由于一共需要设置十组减震垫201以确保均匀减震,在更换减振垫时需要逐个进行替换,费时费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起重机司机室装置及起重机。
下面首先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起重机司机室装置。
参考图4-图6,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起重机司机室装置的主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起重机司机室装置的侧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起重机司机室装置的俯视图。如图4-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起重机司机室装置包括:司机室100、四组减震机构以及小车架300。其中,减震机构设置在司机室100顶部,减震机构包括减震器吊架210和与减震器吊架210连接的减震器220,减震器吊架210与司机室100连接。如图5所示,小车架300与起重机主梁连接,且底部设置有悬挂梁310,小车架300通过悬挂梁310与减震器220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减震器220与小车架300下方的悬挂梁310连接,小车架300产生的震动传递至减震器220后,减震器220可以直接削减小车架300产生的震动。同时,由于减震器220不与司机室100直接接触,而是与悬吊司机室100的减震器吊架210连接,小车架300运行时产生的震动在被减震器220削减后,由减震器吊架210传递至司机室100,震动会进一步被削减,从而有效降低了司机室100的震动。此外,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在司机室顶部四角分别设置四组减震机构,可以有效提高悬挂稳定性,与现有技术中设置十组减震垫的减震方式相比,本实施例仅需设置四组减震机构,即可有效降低司机室100的震动,这样不仅节省了成本,也缩短了拆装司机室100机构花费的时间,节省了人力。
参考图5和图7,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起重机司机室装置中司机室1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减震器吊架210包括:两组连接板211、悬吊板212和连接螺栓213。其中,两组连接板211间隔且对称设置,且连接板的第一端与司机室连接,悬吊板212设于两组连接板211之间,且两侧分别与两组连接板211连接,悬吊板212与两组连接板211围成吊装孔,悬挂梁310穿设在所述吊装孔内,并与所述吊装孔内的减震器连接,悬吊板212上设置有固定孔。如图6和图7所示,连接螺栓213分别穿设在固定孔和减震器220中,用于连接悬吊板212和减震器220。
本实施例中,通过使用连接板211悬吊司机室100,并使用悬吊板212连接减震器220,使得减震器220与司机室100不直接接触。小车架300运行时产生的震动会首先被减震器220削减,且由于减震器220不与司机室100直接接触,震动会进一步被削减,从而有效降低了司机室100的震动。
继续参考图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连接板211自其边缘向外延伸形成有第一翼缘板214,悬吊板212上自其边缘向外延伸有第二翼缘板215。通过在连接板211和悬吊板212上分别设置突出的第一翼缘板214和第二翼缘板215,可以有效提高减震器吊架210的结构强度,提高了安全性能。
参考图8、图9和图10,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起重机司机室装置中减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起重机司机室装置中减震机构的剖视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起重机司机室装置的剖视图。如图8、图9和图10所示,悬挂梁310上设置有容纳孔,减震器220上的一部分安装于容纳孔,减震器220包括:第一容纳壳221、第二容纳壳222、环状橡胶层223、垫板224以及底部垫片225。其中,第一容纳壳221形成为碗状结构,且设置在容纳孔内,第一容纳壳221底部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二容纳壳222形成为碗状结构,且设置在第一容纳壳221内,第二容纳壳222底部设置有第二开口。环状橡胶层223设置在第一容纳壳221和第二容纳壳222之间,并分别与第一容纳壳221和第二容纳壳222连接。垫板224盖设在第一容纳壳221顶部(如图9中的第一容纳壳221的上方),且垫板224设置有与连接螺栓213配合的顶部通孔。底部垫片225盖设在第一开口处,且底部垫片225设置有与连接螺栓213配合的底部通孔,也就是说,连接螺栓213分别穿过固定孔、顶部通孔和底部通孔。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金属材质的第一容纳壳221和第二容纳壳222之间设置环形橡胶层,一方面,碗状结构的横截面积由底部逐渐向上增加,可以提高减震器220的稳定性,在起重机的强震动工作环境下有效保证了安全,同时金属材质的第一容纳壳221和第二容纳壳222强度高,可以避免环状橡胶层223被过度压缩,失去弹性。另一方面,小车架300产生的震动会优先传递至与悬挂梁310连接的第一容纳壳221上,并由第一容纳壳221传递至环状橡胶层223进行削弱,然后由穿过固定孔、顶部通孔和底部通孔的连接螺栓213传递至减震器吊架210。由此,通过多次分摊并削弱震动,可以有效降低司机室100受到的震动。此外,通过在第一容纳壳22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垫板224和底部垫片225,可以避免环状橡胶层223直接与悬吊板212和连接螺栓213接触,减少了磨损,提高了使用寿命。
如图9和图10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容纳壳221顶部外缘向外延伸形成有向周向凸出的固定板226,减震器220通过固定板226与悬挂梁310可拆卸地连接。具体地,固定板226与悬挂梁310中穿设有多个螺栓,减震器220通过固定板226与悬挂梁310可拆卸地连接,一方面,在小车架300震动时,悬挂梁310产生的竖向震动会由第一容纳壳221带动环状橡胶层223竖向压缩,并传递至连接螺母,由连接螺母传递至连接司机室100的减震器吊架210,另一方面,横向震动则会由第一容纳壳221带动环状橡胶层223横向压缩,并传递至第二容纳壳222,再传递至连接螺母,由连接螺母传递至连接司机室100的减震器吊架210。由此,通过多次分摊并削弱震动,可以有效降低司机室100受到的竖向震动和横向震动。
如图7所示,司机室100顶部设置有多组向小车架300方向延伸的锁定板110,锁定板110与连接板211通过螺栓可拆卸地连接。通过设置锁定板110,可以有效提高司机室100和减震器吊架210的连接强度,提高了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起重机,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起重机司机室装置。起重机司机室装置的各实施例已在上文中陈述,此处不再赘述。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起重机司机室装置,通过将减震器220与小车架300下方的悬挂梁310连接,小车架300产生的震动传递至减震器220后,减震器220可以直接削减小车架300产生的震动,同时,由于减震器220还与悬吊司机室100的减震器吊架210连接,小车架300运行时产生的震动在被减震器220削减后,由于连接减震器220的减震器吊架210与司机室100悬吊连接,减震器220不与司机室100直接接触,震动会进一步被削减,从而有效降低了司机室100的震动,进而可以减少减震机构的数量,仅需设置四组减震机构,即可有效降低司机室100的震动,从而缩短了拆装司机室100机构花费的时间,节省了人力。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起重机司机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司机室;
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减震器吊架和与所述减震器吊架连接的减震器,所述减震器吊架与所述司机室顶部连接;
小车架,所述小车架的底部设置有悬挂梁,所述悬挂梁与所述减震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司机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个所述减震机构,四个所述减震机构分别与所述司机室顶部的四角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司机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吊架包括:
两组连接板,两组所述连接板间隔且对称设置,所述连接板的第一端与所述司机室连接;
悬吊板,所述悬吊板的两侧分别与两组所述连接板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悬吊板与两组所述连接板围成吊装孔,所述悬挂梁穿设在所述吊装孔内,并与所述吊装孔内的减震器连接,所述悬吊板上设置有固定孔;
连接螺栓,分别穿设在所述固定孔和所述减震器中,用于连接所述悬吊板和所述减震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起重机司机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自其边缘向外延伸形成有第一翼缘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起重机司机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吊板自其边缘向外延伸有第二翼缘板。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起重机司机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梁上设置有容纳孔,所述减震器上的至少一部分安装于所述容纳孔,所述减震器包括:
第一容纳壳,形成为碗状结构,所述第一容纳壳设置在所述容纳孔内,且底部设置有第一开口;
第二容纳壳,形成为碗状结构,所述第二容纳壳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壳内,所述第二容纳壳底部设置有第二开口;
环状橡胶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壳和所述第二容纳壳之间,并分别与所述第一容纳壳和所述第二容纳壳连接;
垫板,盖设在所述第一容纳壳顶部,且所述垫板设置有与所述连接螺栓配合的顶部通孔;
底部垫片,盖设在所述第一开口处,且所述底部垫片设置有与所述连接螺栓配合的底部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起重机司机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壳顶部外缘向外延伸形成有固定板,所述减震器通过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悬挂梁可拆卸地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起重机司机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司机室顶部设置有多组向所述小车架方向延伸的锁定板,所述锁定板与所述连接板通过螺栓可拆卸地连接。
9.一种起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起重机司机室装置。
CN202323137315.4U 2023-11-21 2023-11-21 一种起重机司机室装置及起重机 Active CN2211913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137315.4U CN221191318U (zh) 2023-11-21 2023-11-21 一种起重机司机室装置及起重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137315.4U CN221191318U (zh) 2023-11-21 2023-11-21 一种起重机司机室装置及起重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191318U true CN221191318U (zh) 2024-06-21

Family

ID=915263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137315.4U Active CN221191318U (zh) 2023-11-21 2023-11-21 一种起重机司机室装置及起重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1913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186831U (zh) 吊具
CN221191318U (zh) 一种起重机司机室装置及起重机
CN206814225U (zh) 轿厢吊架机构
CN218595955U (zh) 一种桥门式起重机用司机室
CN209305325U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驱动电机悬置装置
CN212387533U (zh) 一种施工电梯用减震结构
CN214269909U (zh) 一种吊具
CN212899530U (zh) 一种机电设备减震装置
CN108458020A (zh) 一种发动机减震装置制备工艺
CN220264962U (zh) 电瓶吊具
CN208483832U (zh) 耐磨机器人底盘
CN214081969U (zh) 一种悬挂式隧道管片振捣模具
CN207630941U (zh) 一种混合动力商用车的电机悬置支架
CN110593769A (zh) 一种吊车座中置的钻机底盘
CN218124473U (zh) 一种改进型减震电机
CN211661838U (zh) 研磨机齿轮箱传动架减震结构
CN211419264U (zh) 一种电梯曳引机机架
CN219326504U (zh) 一种干货箱侧板的吊具
CN214269859U (zh) 一种曳引机固定装配结构
CN215552395U (zh) 机器人底盘减震悬挂
CN204279471U (zh) 一种低地板轨道车辆整体起吊装置
CN213783046U (zh) 高强度发电机机座
CN210646861U (zh) 振减式卧式刮刀煤泥离心机
CN215752704U (zh) 一种吸能式拖拉机驾驶室悬置结构
CN218860126U (zh) 吊装支架、电池系统和作业机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