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105587U - 一种空气炸锅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气炸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105587U
CN221105587U CN202322632736.8U CN202322632736U CN221105587U CN 221105587 U CN221105587 U CN 221105587U CN 202322632736 U CN202322632736 U CN 202322632736U CN 221105587 U CN221105587 U CN 2211055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pot body
food
bottom wall
food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3273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刘孝碧
陈龙
沈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ou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63273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1055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1055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1055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rying-Pans Or Fry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炸锅。现有空气炸锅内的油液易受热产生油烟。本实用新型包括内设烹饪腔的壳体,烹饪腔内设有锅体,烹饪腔上方设有热风组件,热风组件产生的热风输入锅体以制熟食材,锅体具有底壁和侧壁,底壁设有用于支撑食材的食材支撑筋,相邻食材支撑筋之间形成导油槽,锅体的底壁从边缘向中部凹陷以在锅体底壁的中心形成储油槽,储油槽的上方盖设有可拆卸的盖板,盖板与储油槽围合形成集油腔,食材受热滴落的油液沿着导油槽穿越进油口并流入集油腔,既能利用集油腔上的进油口来收集油液,提升收集效果和清洁便利性,还能利用集油腔起到隔离油液和热风的作用,有效减少锅体内油烟飘散,提升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空气炸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炸锅。
背景技术
在授权公告号为CN217696190U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空气炸锅,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锅体,锅体内设有烤盘,烤盘的底部设有储油槽,由于储油槽为敞露结构,积聚在储油槽内的油液会因与热风接触而受热升温,既会因产生油烟而影响食材烹饪口感,还会导致油液受热飞溅,增加清洁难度,影响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锅体内油液敞露而容易受热产生油烟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炸锅,在锅体底壁中部设置集油腔,既能利用集油腔来收集油液,方便清洁,还能利用集油腔来起到隔离油液和热风的作用,减少油烟,提升使用体验。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种空气炸锅,包括内设烹饪腔的壳体,所述烹饪腔内设有锅体,所述烹饪腔上方设有热风组件,所述热风组件包括发热件和风扇,所述热风组件产生的热风输入锅体以制熟食材,所述锅体具有底壁和环绕所述底壁的侧壁,所述锅体的底壁设置有食材支撑筋,所述食材支撑筋用于支撑食材,相邻食材支撑筋之间形成导油槽,所述锅体的底壁从边缘向中部凹陷以在锅体底壁的中心形成储油槽,所述储油槽的上方盖设有可拆卸的盖板,所述盖板与储油槽围合形成集油腔,所述集油腔具有进油口,食材受热滴落的油液沿着导油槽穿越进油口并流入集油腔。在锅体底壁中部设置集油腔,集油腔由储油槽和盖板围合形成,既能利用集油腔上的进油口来收集油液,并通过拆卸盖板的方式进行清洁,提升收集效果和清洁便利性,还能利用集油腔起到隔离油液和热风的作用,有效减少锅体内油烟飘散,降低清洁难度,提升使用体验。
作为优选,多根食材支撑筋沿锅体周向间隔设置,所述食材支撑筋从所述锅体的底壁外周向中心延伸设置,所述储油槽位于多根所述食材支撑筋的内端部间,既利用多根食材支撑筋来对食材起到承托作用,确保食材悬置在锅体底壁上方,还对热风起到引导作用,有效提升加热效果,确保食材底面能被有效制熟,又对油液起到引导作用,确保油液能通过进油口流入集油腔。所述食材支撑筋从外周向中心呈螺旋延伸设置,既确保食材各区域能被可靠承托,还确保热风和油液能被有效引导至锅体底壁中部,提升烹饪体验。
作为优选,所述盖板被卡置在多根所述食材支撑筋的内端部间。所述食材支撑筋内端部和所述盖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互为错位设置,所述储油槽位于多根所述食材支撑筋的内端部间,盖板竖向盖合在储油槽的槽口处并被多根食材支撑筋的内端部水平向卡置定位,既利用食材支撑筋的内端部引导盖板精确盖合至储油槽上,还对盖板起到水平向定位的作用,防止盖板因脱离预设工位而发生集油腔顶部敞露的情况。
作为优选,所述盖板周缘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形成进油口。盖板周缘与锅体底壁贴合并通过所述缺口形成进油口,进油口与设置在相邻食材支撑筋间的导油槽端口对应,确保沿导油槽向中流动的油液能通过进油口汇聚至集油腔中。
作为优选,所述食材支撑筋内端部和所述盖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局部重合,所述盖板自上而下搭接在所述食材支撑筋的内端部上,盖板周缘悬置在锅体的底壁上方以形成与所述集油腔通连的所述进油口。盖板自上而下地搭接在所述食材支撑筋的内端部顶面,使得盖板设置在储油槽的槽口上方并与储油槽围合形成集油腔。安装到位后,盖板周缘搭接在食材支撑筋内端部的顶面上,使得盖板周缘、食材支撑筋内端部以及锅体底壁围合形成供导油槽内油液进入集油腔的进油口。
作为优选,所述锅体的底壁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E,2°≤E≤5°,所述锅体底壁呈中部向下凹陷的圆锥状,既确保油液能利用自身重力沿锅体底壁向集油腔汇聚,确保油液被集中收集,方便统一清理,还确保锅体不会因底壁过于倾斜而在拆离空气炸锅单独放置时发生倾倒的情况。
作为优选,所述食材支撑筋包括沿锅体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筋和第二支撑筋,所述第一支撑筋包括凸设于锅体底壁的支撑部以及与支撑部一体延伸且凸设于锅体侧壁的导热部,所述第二支撑筋的外端部与锅体底壁的边缘间隔设置。第一支撑筋的导热部延伸至锅体侧壁,第一支撑筋通过导热部与流经锅体侧壁的热风接触并吸收热量,热量沿第一支撑筋传递至锅体底壁的支撑部上并对食材底面进行加热,既有效提升热量利用效率,确保食材顶面和底面均被有效加热,还防止热量通过锅体侧壁向外散失,提升使用体验。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部和第二支撑筋间形成导油槽,导油槽的内端口与进油口间设有集油区,导油槽内的油液通过集油区流入进油口并汇聚至集油腔内。导油槽用于收集食材受热滴落的油液并向集油区输送,集油区接收油液并为食材残渣提供沉淀的空间,防止食材残渣发生堵塞进油口的情况。相邻支撑部内端间会因间距较小而没有设置第二支撑筋,使得相邻支撑部的内端间形成集油区,相邻支撑部间被第二支撑筋分隔形成的两条导油槽均连接在同一集油区处,集油区能对油液和食材残渣进行沉淀分离,使得食材沉积在集油区内,油液通过进油口进入集油腔。圆锥状的锅体底壁能利用自身结构来引导油液沿导油槽流入集油腔。
作为优选,所述导热部的厚度大于所述锅体侧壁的厚度。导热部延伸至锅体侧壁上且厚度大于锅体侧壁,既能通过较厚的导热部与热风接触并吸收热量,还能通过设置导热部来增加第一支撑筋暴露在锅体侧壁上的面积,进而提升热量吸收效率,防止热量通过锅体侧壁向外散失。
作为优选,所述导热部沿锅体周向的宽度大于所述支撑部沿锅体周向的宽度,既能通过增加导热部暴露在锅体侧壁上的面积来提升热量吸收效率,还能有效利用锅体侧壁位于相邻导热部间的区域,通过增加导热部宽度来提升热量接收效率。由于支撑部所在的锅体底壁区域较小,将支撑部的宽度减小,既方便布局设置,还能通过增加支撑部设置密度来确保食材被稳定承托,又能确保食材底面被均匀加热,防止食材底面发生局部间受热不均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锅体底壁中部设置集油腔,集油腔由储油槽和盖板围合形成,既能利用集油腔上的进油口来收集油液,并通过拆卸盖板的方式进行清洁,提升收集效果和清洁便利性,还能利用集油腔起到隔离油液和热风的作用,有效减少锅体内油烟飘散,降低清洁难度,提升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所述空气炸锅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二所述锅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二所述锅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二所述锅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三所述锅体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11、热风组件,2、锅体,21、导油槽,22、储油槽,23、盖板,24、进油口,25、第一支撑筋,251、导热部,252、支撑部,26、第二支撑筋,27、集油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空气炸锅。
如图1所示的一种空气炸锅,由内设烹饪腔的壳体1组成,所述烹饪腔内设有锅体2,所述烹饪腔上方设有热风组件11,所述热风组件11包括发热件和风扇,所述热风组件11产生的热风输入锅体2以制熟食材,所述锅体2具有底壁和环绕所述底壁的侧壁,所述锅体2的底壁设置有食材支撑筋,所述食材支撑筋用于支撑食材,相邻食材支撑筋之间形成导油槽21,所述锅体2的底壁从边缘向中部凹陷以在锅体2底壁的中心形成储油槽22,所述储油槽22的上方盖设有可拆卸的盖板23,所述盖板23与储油槽22围合形成集油腔,所述集油腔具有进油口24,食材受热滴落的油液沿着导油槽21穿越进油口24并流入集油腔。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热风组件11包括风扇和发热件,发热件位于风扇周缘,转动的风扇抽取烹饪腔内空气并形成流经发热件的气流,气流流经发热件吸收热量并形成向烹饪腔回流的热风,热风会在流入烹饪腔后与食材接触并实现热量传递,以使食材被自外向内逐渐制熟。热风会因与食材接触而温度降低并扩散至烹饪腔中,为被热风组件11再次抽取加热提供气源,以此对空气进行循环抽取加热来提升热量利用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锅体2底壁中部设有朝上敞露的储油槽22,所述锅体2底壁设有食材支撑筋。在烹饪时,食材与热风接触并产生油液,油液滴落在锅体2底壁上并沿食材支撑筋间形成的导油槽21向储油槽22流动,同时,热风组件11产生的热风会输入锅体2并沿锅体2底壁向中汇聚,对食材起到加热制熟的作用。由于储油槽22的槽口向上敞露设置,积聚在储油槽22内的油液会因与热风接触而受热升温,既会因产生油烟而影响食材口感,还会导致油液受热飞溅,增加清洁难度,影响使用体验。为此,在储油槽22的上方设置盖板23,盖板23和储油槽22围合形成集油腔,既能利用集油腔来收集油液,并通过拆卸盖板23的方式进行清洁,提升收集效果和清洁便利性,还能利用集油腔来起到隔离油液和热风的作用,有效减少锅体2内飘散的油烟,降低清洁难度,提升使用体验。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集油腔的周缘设有进油口24,滴落在锅体2底壁的油液通过进油口24进入集油腔,确保油液能被有效收集,还通过设置进油口24来阻挡热风进入集油腔,进而限制集油腔内油液发生温度过度升高的情况。
实施例二:
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空气炸锅结构。
如图2所示,所述锅体2底壁上设有多根周向分置的食材支撑筋,所述食材支撑筋从所述锅体2的底壁外周向中心延伸设置。所述食材支撑筋的外端部位于锅体2周缘,内端部位于锅体2底壁中部区域,既确保支撑筋能分散设置在锅体2底壁上,对食材起到稳定承托的作用,还能利用相邻食材支撑筋来形成导油槽21,对热风和油液起到引导输送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锅体2底壁呈中部向下凹陷的圆锥状,所述储油槽位于多根所述食材支撑筋的内端部间,所述盖板23被卡置在所述食材支撑筋的内端部间。所述食材支撑筋内端部和所述盖板23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互为错位设置,安装时,所述盖板23自上而下插入所述食材支撑筋内端部围合形成的空间内,并与锅体2底壁贴合,使得盖板23与储油槽22围合形成集油腔。安装到位后,所述盖板23的外缘与各食材支撑筋内端面抵触限位,以使盖板23被水平向卡置在所述食材支撑筋的内端部间。所述盖板23的底面周缘与锅体2底壁贴合并通过所述缺口形成进油口24。
在使用时,滴落在锅体2底壁上的油液利用自身重力沿着自外向内朝下倾斜的导油槽21向中流动,并在穿越进油口24后汇聚至集油腔中。沿锅体2底壁向中流动的热风会沿盖板23顶面流动,防止热风进入集油腔并与油液接触,进而减少油烟。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盖板23周缘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形成进油口24。所述盖板23呈中部向上隆起的弧面状,所述缺口沿盖板23周缘等距分置,盖板23盖合到位时,盖板23底面中部位于锅体2底壁上方并围合形成集油腔,通过增加集油腔体积来增加油液存储量。所述缺口与导油槽21逐一对应,既确保各导油槽21内的油液能顺利流入集油腔,还能通过限制进油口24的截面面积来限制热风进入集油腔,防止油液因受热升温而产生油烟。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食材支撑筋包括沿锅体2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筋25和第二支撑筋26(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支撑筋25包括凸设于锅体2底壁的支撑部252以及与支撑部252一体延伸且凸设于锅体2侧壁的导热部251,所述第二支撑筋26的外端部与锅体2底壁的边缘间隔设置。第一支撑筋25的导热部251设置在锅体2侧壁上,第一支撑筋25通过导热部251与流经锅体2侧壁的热风接触并吸收热量,热量沿第一支撑筋25传递至锅体2底壁的支撑部252上并对食材底面进行加热,既有效提升热量利用效率,确保食材顶面和底面均被有效加热,还防止热量通过锅体2侧壁向外散失,提升使用体验。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撑筋26设置在相邻的第一支撑筋25之间,既确保第二支撑筋26能与支撑部252配合对热风起到向中引导作用,还确保食材被稳定承托,又能利用第二支撑筋26起到传递热量的作用,确保食材底面各区域被均匀制熟。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撑筋26设置在相邻第一支撑筋25的中段间,使得相邻第一支撑筋25的内端部间形成集油区27,所述集油区27设置在导油槽21端口和进油口24之间,对流经的油液进行沉淀,使得油液内的食材残渣能被阻挡在进油口24之外,防止食材残渣发生堵塞进油口24的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油槽21的宽度为C,C=15mm,所述导油槽21的深度为D,D=7mm,既通过增大导油槽21的截面面积来提升热风流量,进而确保加热效率,还能确保食材支撑筋在锅体2底壁上的设置密度,确保食材各区域均能被平稳承托。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锅体2底壁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E,E=4°,既确保油液能沿锅体2底壁向储油槽22汇聚,还防止锅体2在拆卸放置后发生倾倒的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热部251沿锅体2周向的宽度大于所述支撑筋沿锅体2周向的宽度,导热部251设置在锅体2侧壁上,支撑部252设置在锅体2底壁中部,导热部251通过增大宽度来提升其在锅体2侧壁上的覆盖区域面积,既确保沿锅体2侧壁流动的热风能将更多的热量传递至支撑部252上,防止热风内热量通过锅体2侧壁向外散失,还能有效提升对热风的引导转向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食材支撑筋与锅体2为一体加工形成(如图4所示),确保两者间具有较好的热量传递效率。所述导热部251的厚度大于所述锅体2侧壁的厚度,既能通过增加壁厚来方便热量定向传递,有效减少散失的热量,还能通过向内隆起的导热部起到引导热风流动的作用,确保热风在与导热部接触后转为向中流动并与食材表面直接接触,通过提升热量传递效率来提升烹饪效率。
可以理解地,参数C还可以为5mm、10mm、20mm、35mm、45mm等,只要符合5mm≤C≤45mm的要求即可。
可以理解地,参数D还可以为5mm、6mm、8mm、10mm等,只要符合D≥5mm的要求即可。
可以理解地,参数E还可以为3°、5°、6°等,只要符合3°≤E的要求即可。
本实施例所述空气炸锅的其它结构和效果均与实施例一一致,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相较于实施例二,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空气炸锅结构。
如图5所示,所述食材支撑筋内端部和所述盖板23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局部重合,所述盖板23自上而下搭接在所述食材支撑筋的内端部上,盖板23周缘悬置在锅体2的底壁上方以形成与所述集油腔通连的所述进油口24。利用支撑部252起到承托盖板23的作用,使得盖板23与锅体2底壁间围合形成进油口24,方便加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筋25的支撑部252内端围合形成的内接圆直径小于盖板23的直径,使得盖板23周缘能自上而下地搭接在所述食材支撑筋的内端部顶面上,进而使得盖板23悬置在锅体2底壁中部上方并形成所述集油腔。所述食材支撑筋内端部被设置在盖板23周缘和锅体2底壁之间,并围合形成与集油区27通连的进油口24,方便位于集油区27内的油液通过进油口24流入集油腔。
本实施例所述空气炸锅的其它结构和效果均与实施例二一致,不再赘述。

Claims (10)

1.一种空气炸锅,包括内设烹饪腔的壳体,所述烹饪腔内设有锅体,所述烹饪腔上方设有热风组件,所述热风组件包括发热件和风扇,所述热风组件产生的热风输入锅体以制熟食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具有底壁和环绕所述底壁的侧壁,所述锅体的底壁设置有食材支撑筋,所述食材支撑筋用于支撑食材,相邻食材支撑筋之间形成导油槽,所述锅体的底壁从边缘向中部凹陷以在锅体底壁的中心形成储油槽,所述储油槽的上方盖设有可拆卸的盖板,所述盖板与储油槽围合形成集油腔,所述集油腔具有进油口,食材受热滴落的油液沿着导油槽穿越进油口并流入集油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多根食材支撑筋沿锅体周向间隔设置,所述食材支撑筋从所述锅体的底壁外周向中心延伸设置,所述储油槽位于多根所述食材支撑筋的内端部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被卡置在多根所述食材支撑筋的内端部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周缘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形成进油口。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食材支撑筋内端部和所述盖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局部重合,所述盖板自上而下搭接在所述食材支撑筋的内端部上,盖板周缘悬置在锅体的底壁上方以形成与所述集油腔通连的所述进油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的底壁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E,2°≤E≤5°。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食材支撑筋包括沿锅体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筋和第二支撑筋,所述第一支撑筋包括凸设于锅体底壁的支撑部以及与支撑部一体延伸且凸设于锅体侧壁的导热部,所述第二支撑筋的外端部与锅体底壁的边缘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和第二支撑筋间形成导油槽,导油槽的内端口与进油口间设有集油区,导油槽内的油液通过集油区流入进油口并汇聚至集油腔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部的厚度大于所述锅体侧壁的厚度。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部沿锅体周向的宽度大于所述支撑筋沿锅体周向的宽度。
CN202322632736.8U 2023-09-27 2023-09-27 一种空气炸锅 Active CN2211055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32736.8U CN221105587U (zh) 2023-09-27 2023-09-27 一种空气炸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32736.8U CN221105587U (zh) 2023-09-27 2023-09-27 一种空气炸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105587U true CN221105587U (zh) 2024-06-11

Family

ID=913370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32736.8U Active CN221105587U (zh) 2023-09-27 2023-09-27 一种空气炸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1055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1105587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5383346U (zh) 一种烹饪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06207504U (zh) 一种新型灶具盛液盘
CN215383350U (zh) 一种炸篮及烹饪器具
CN215937116U (zh) 一种空气炸篮
CN220937764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4128234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1778237B (zh) 蒸汽蒸煮器
CN220937763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7696160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5383348U (zh) 一种烹饪组件及烹饪器具
CN111820772A (zh) 空气炸锅的炸篮支撑组件及空气炸锅
CN215899385U (zh) 加热组件及蒸汽烹饪电器
CN217338276U (zh) 一种烤炉
CN218500541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8572045U (zh) 炸锅
CN217737287U (zh) 一种具有盛液功能的聚能盘结构及燃气聚能灶
CN213850215U (zh) 空气炸锅
CN217013694U (zh) 一种油炸锅
CN219720364U (zh) 烹饪器具
CN219720363U (zh) 烹饪容器和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9720365U (zh) 烹饪器具
CN215686942U (zh) 烹饪器具
CN217524748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3909679U (zh) 一种米汤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