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75254U - 分隔壁组件和集装箱 - Google Patents

分隔壁组件和集装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75254U
CN220975254U CN202322724967.1U CN202322724967U CN220975254U CN 220975254 U CN220975254 U CN 220975254U CN 202322724967 U CN202322724967 U CN 202322724967U CN 220975254 U CN220975254 U CN 2209752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partition
dry
partition wall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72496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志勇
陈泉
李磊
丁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Yangzhou Tonglee Reefer Container Co Ltd
CIMC Container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Yangzhou Tonglee Reefer Container Co Ltd
CIMC Container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Yangzhou Tonglee Reefer Container Co Ltd, CIMC Container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72496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752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752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752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frigerator Hous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隔壁组件和集装箱。分隔壁组件包括分隔壁;分隔壁包括保温板、干货板、分隔保温层与分隔保温层;干货板和保温板间隔设置;分隔保温层位于保温板和干货板之间;分隔隔断件为非金属件,分隔隔断件构造为周向封闭的环形结构,沿分隔壁的厚度方向,分隔隔断件一端连接至保温板,分隔隔断件的另一端连接至干货板。由此,分隔壁可以设置于保温集装箱内,以形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分隔隔断件可以减少保温板和干货板之间的热量传递,分隔保温层能够进一步减少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的额热量传递,这样,第一腔体能够具备保温集装箱的功能,第二腔体能够作为普通集装箱使用,以用于运输干货,集装箱能够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

Description

分隔壁组件和集装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分隔壁组件和集装箱。
背景技术
现有的集装箱为具有冷藏功能的冷藏集装箱,或者为用于运输干货的干货集装箱。集装箱的功能单一,使用范围小。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隔壁组件和集装箱,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例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隔壁组件,分隔壁组件用于设置于集装箱内,以将集装箱的内部空间分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分隔壁组件包括:
分隔壁,分隔壁包括:
保温板,保温板为金属件;
干货板,干货板为金属件,干货板和保温板间隔设置;
分隔保温层,分隔保温层位于保温板和干货板之间;以及
分隔隔断件,分隔隔断件为非金属件,分隔隔断件构造为周向封闭的环形结构,沿分隔壁的厚度方向,分隔隔断件一端连接至保温板,分隔隔断件的另一端连接至干货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分隔壁组件,分隔壁可以设置于保温集装箱内,以形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分隔隔断件可以减少保温板和干货板之间的热量传递,分隔保温层能够进一步减少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的额热量传递,这样,第一腔体能够具备保温集装箱的功能,第二腔体能够作为普通集装箱使用,以用于运输干货,集装箱能够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
可选地,分隔壁设置有长轴平行于分隔壁的厚度方向的长孔,分隔壁用于通过长孔连接至箱体。
可选地,分隔壁还包括连接件,连接件连接至保温板和干货板中的一个,并至少部分地位于一个的远离另一个的侧方,连接件具有长孔。
可选地,连接件包括连接壁和安装壁,连接壁连接至一个,安装壁所在的平面和连接壁所在的平面相交,安装壁连接至连接壁,安装壁具有长孔。
可选地,分隔隔断件包括本体,本体连接至保温板和干货板,本体的部分远离分隔保温层延伸凸出,以构成密封部,密封部用于抵靠至集装箱的内表面。
可选地,本体包括卡接部,卡接部包括两个第一壁和第二壁,两个第一壁之间存在间隔,第二壁位于两个第一壁之间,第二壁位于第一壁的两端之间,以形成相互背对的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
可选地,
保温板包括保温本体,保温本体的边沿靠近干货板弯折延伸,以构成保温弯折部,保温弯折部延伸进入第一安装槽,并且/或者
干货板包括干货本体,干货本体的边沿靠近保温板弯折延伸,以构成干货弯折部,干货弯折部延伸进入第二安装槽。
可选地,分隔壁设置有分隔连通口;
分隔壁组件还包括分隔门,分隔门枢转连接至分隔壁,以开启或关闭分隔连通口。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集装箱,集装箱包括前述的分隔壁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集装箱包括前述的分隔壁组件,分隔壁可以设置于保温集装箱内,以形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分隔隔断件可以减少保温板和干货板之间的热量传递,分隔保温层能够进一步减少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的额热量传递,这样,第一腔体能够具备保温集装箱的功能,第二腔体能够作为普通集装箱使用,以用于运输干货,集装箱能够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
可选地,分隔壁通过长孔连接至箱体,以使分隔壁沿箱体的长度方向的位置可调。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更容易理解,将通过参考在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方式更详细地描述上文简要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可以理解这些附图只描绘了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施方式,因此不应认为是对其保护范围的限制,通过附图以附加的特性和细节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集装箱的俯视示意图,其中,上箱门和下箱门均关闭干货开口;
图2为图1的集装箱的主示意图,其中,上箱门和下箱门均关闭干货开口;
图3为图1的集装箱的一个侧视示意图,其中,上箱门和下箱门均关闭干货开口;
图4为图1的集装箱的另一个侧视示意图,其中,上箱门和下箱门均关闭干货开口;
图5为图1的集装箱的A-A剖视示意图,其中,上箱门和下箱门均关闭干货开口;
图6为图2的集装箱的B-B剖视示意图,其中,上箱门和下箱门均关闭干货开口;
图7为图5的集装箱的C-C剖视示意图,其中,上箱门和下箱门均关闭干货开口;
图8为图5的集装箱的D-D剖视示意图,其中,上箱门和下箱门均关闭干货开口,其中,上箱门和下箱门均关闭干货开口;
图9为图5的集装箱的D-D剖视示意图,其中,上箱门和下箱门均开启干货开口;
图10为图5的集装箱的D-D剖视示意图,其中,上箱门开启干货开口,下箱门关闭干货开口;
图11为图5的集装箱的E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2为图5的集装箱的F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3为图6的集装箱的G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4为图6的集装箱的H处局部放大示意图;以及
图15为图7的集装箱的I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外壁体 110:底架
111:金属地板 112:干货金属地板
113:保温金属地板 114:底横梁
115:底侧梁 116:底端梁
120:保温壁体部 121:保温顶壁
122:保温侧壁 123:隔断壁
124:保温开口 125:保温窗口
126:隔断开口 127:保温内板
128:保温外板 129:下边沿
130:干货壁体部 131:干货顶壁
132:干货侧壁 133:端壁
134:干货开口; 135:顶平板
136:干货加强纵梁 137:干货顶侧梁
140:设备壁体部 141:设备顶壁
142:设备侧壁 143:设备加强纵梁
144:设备顶侧梁 145:观察窗口
146:窗口支架 147:窗口加强件
148:第一加强壁 149:第二加强壁
150:内部空间 151:保温腔体
152:干货腔体 153:设备腔体
160:制冷设备 161:第一制冷设备
162:第二制冷设备 170:分隔壁
171:长孔 172:保温板
173:干货板 174:第一分隔连通口
175:第二分隔连通口 176:连接件
177:连接壁 178:安装壁
180:隔断件 181:箱体隔断件
182:分隔隔断件 183:本体
184:密封部 185:卡接部
186:第一壁 187:第二壁
188:第一安装槽 189:第二安装槽
190:保温层 191:底隔断部
192:干货枢转轴 193:第一分隔门
194:第二分隔门 195:隔断门
196:保温门 197:保温窗
198:观察窗 199:设备箱门
200:分隔框架 201:框架侧立柱
202:顶横梁 203:安装侧立柱
204:安装缺口 210:干货箱门
211:上箱门 212:下箱门
213:驱动装置 214:锁杆组件
215:密封件 216:通风阀门
220:分隔保温层 221:冷藏保温层
222:保温本体 223:保温弯折部
224:干货本体 225:干货弯折部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非限制。
在本文中,本实用新型中所引用的诸如“第一”和“第二”的序数词仅仅是标识,而不具有任何其它含义,例如特定的顺序等。
为了彻底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装箱。集装箱具有保温腔体151和干货腔体152。这样,集装箱能够同时具备冷藏集装箱的性能和干货集装箱的性能。
请参考图1至图15,集装箱包括箱体。箱体包括外壁体100和底架110。外壁体100包括顶壁、侧壁与端壁133。顶壁、侧壁与端壁133构造为下端开口的长方体结构。外壁体100的下端连接至底架110,以构成大致长方体结构。长方体结构具有内部空间150。沿箱体的长度方向,底架110由箱体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
如图1、图2、图5与图6所示,外壁体100包括保温壁体部120和干货壁体部130。其中,保温壁体部120包括隔断壁123、保温侧壁122与保温顶壁121。沿箱体的长度方向,隔断壁123位于保温壁体部120的远离干货壁体部130的一端。隔断壁123所在的平面垂直于箱体的长度方向。保温侧壁122位于保温壁体部120的侧部。保温侧壁122所在的平面垂直于箱体的宽度方向。保温顶壁121位于保温壁体部120的顶端。保温顶壁121所在的平面垂直于箱体的高度方向。
干货壁体部130包括前述的一个端壁133(干货端壁)、干货侧壁132与干货顶壁131。沿箱体的长度方向,干货端壁位于干货壁体部130的远离保温壁体部120一端。干货侧壁132位于干货壁体部130的侧部。干货侧壁132所在的平面垂直于箱体的宽度方向。干货顶壁131位于干货壁体部130的顶端。干货顶壁131所在的平面垂直于箱体的高度方向。
前述的顶壁包括保温顶壁121和干货顶壁131。前述的侧壁包括保温侧壁122和干货侧壁132。保温壁体部120和干货壁体部130沿箱体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沿箱体的长度方向,干货壁体部130的靠近隔断壁123的一端连接至保温壁体部120的靠近干货端壁的一端。如图2、图5、图6、图9与图10所示,干货壁体部130具有干货开口134。干货开口134和保温壁体部120隔开。
请参考图5、图6,图8至图13,集装箱还包括分隔壁170。分隔壁170位于内部空间150内。分隔壁170密封连接至箱体的内表面,并连接至干货壁体部130和保温壁体部120的连接处,以将内部空间150分隔成保温腔体151(第一腔体的示例)和干货腔体152(第二腔体的示例)。保温腔体151和干货腔体152无法再分隔壁170处连通漏气。干货腔体152和干货开口134连通。这样,可以经由干货开口134进出干货腔体152。其中,箱体的内表面包括底架110的上表面、顶壁的下表面,以及侧壁的靠近内部空间150的内侧面。分隔壁170的厚度方向平行于箱体的长度方向。
如图2、图5、图6、图9与图10所示,集装箱还包括干货箱门210。干货箱门210枢转连接至箱体,以用于开启或关闭干货开口134。这样,可以根据需要开启或关闭干货开口134。
保温壁体部120和分隔壁170内均设置有保温层190。保温层190可以为岩棉、保温棉或者发泡材料。底架110也设置有保温层190。干货壁体部130可以不设置保温层190。这样,保温腔体151能够作为冷藏集装箱使用。
优选地,请参考图5和图6,分隔壁170沿箱体的长度方向的位置可调。由此,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分隔壁170的位置,进而调节保温腔体151的容积和干货腔体152的容积。
如图11至图13所示,分隔壁170设置有长孔171。长孔171的长轴平行于箱体的长度方向。箱体具有和长孔171的位置对应的安装孔。安装孔具有内螺纹。集装箱还包括紧固件(例如螺栓)。紧固件穿过长孔171后螺纹连接至安装孔。这样,分隔壁170通过长孔171连接至箱体。由此,松开紧固件,即可移动分隔壁170,调节分隔壁170的操作方便。
可以理解,在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分隔壁可以具有安装孔。箱体具有长孔。
进一步优选地,沿箱体的长度方向,长孔171的最大尺寸的范围为100mm-300mm。
请参考图11至图13,保温壁体部120具有保温内板127和保温外板128。保温层190包括冷藏保温层221。保温内板127和保温外板128均为金属件。保温内板127和保温外板128之间存在间隔。保温内板127位于保温外板128的靠近保温腔体151的一侧。冷藏保温层221位于保温内板127和保温外板128之间。
请参考图1至图6以及图11至图13,底架110包括底侧梁115、底端梁116与底横梁114。底侧梁115和底端梁116首尾连接,以构成大致矩形的框架结构。沿箱体的长度方向,底横梁114位于两个底端梁116之间。底横梁114的端部连接至底侧梁115。
底架110还包括金属地板111。金属地板111可以为铝底板。金属地板111铺设于底架110的框架结构的上方,以用于支撑货物。金属地板111包括干货金属地板112和保温金属地板113。沿箱体的长度方向,干货金属地板112和保温金属地板113间隔设置。
底架110的在保温壁体部120的下方部分,以及在干货壁体部130的下方的部分设置有保温层190。
请参考图5、图6,图11至图13,箱体还包括隔断件180。隔断件180为非金属件。例如,隔断件180为PVC(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件。隔断件180包括箱体隔断件181。箱体隔断件181连接至箱体。箱体隔断件181构造为周向封闭的环形结构。分隔壁170位于箱体隔断件181围成的区域内。沿箱体的长度方向,箱体隔断件181一端连接至保温内板127,箱体隔断件181的另一端连接至干货壁体部130。沿箱体的长度方向,箱体隔断件181一端连接至保温金属地板113,箱体隔断件181的另一端连接至干货金属地板112。这样,可以减少保温壁体部120和干货壁体部130之间的热量传递,以及可以减少保温金属地板113和干货金属地板112之间的热量传递。
推塔11至图13所示,分隔壁170包括保温板172和干货板173。保温板172和干货板173可以为钢板。沿箱体的长度方向,保温板172位于干货板173的靠近保温腔体151的一侧。沿箱体的长度方向,保温板172和干货板173之间存在间隔。保温层190包括分隔保温层220。分隔保温层220位于保温板172和干货板173之间的间隔内。
隔断件180还包括分隔隔断件182。分隔隔断件182连接至分隔壁170,以形成分隔壁组件。分隔隔断件182构造为周向封闭的环形结构。分隔保温层220位于分隔隔断件182围成的区域内。沿箱体的长度方向,分隔隔断件182一端连接至保温板172,分隔隔断件182的另一端连接至干货板173。由此,能够减少保温板172和干货板173之间热量传递。
进一步优选地,隔断件180包括本体183。本体183为周向封闭的环形结构。分隔隔断件182还包括密封部184。分隔隔断件182的本体183连接至保温板172和干货板173。分隔隔断件182的本体183的部分朝向箱体隔断件181(也就是远离分隔保温层220)延伸凸出,以构成密封部184。密封部184的自由端抵靠至箱体隔断件181。由此,能够密封分隔壁170和箱体之间的间隙,避免保温腔体151和干货腔体152之间的热量流动。
请继续参考图11至图13,本体183包括卡接部185。其中,分隔隔断件182的侧部、顶部与底部均包括卡接部185,以使分隔隔断件182的卡接部185为周向封闭的环形结构。箱体隔断件181的本体183的侧部和顶部包括卡接部185。
卡接部185包括两个第一壁186和第二壁187。第一壁186为两个。两个第一壁186之间存在间隔。第二壁187位于两个第一壁186之间。沿箱体的长度方向,第二壁187和第一壁186的一端之间存在间隔,第二壁187和第一壁186的另一端之间存在间隔。第一壁186和第二壁187连接。这样,第二壁187与两个第一壁186形成第一安装槽188和第二安装槽189。沿箱体的长度方向,第一安装槽188的开口朝向箱体的一端,第二安装槽189的开口朝向箱体的另一端。这样,第一安装槽188和第二安装槽189相互背对。
进一步优选地,卡接部185为大致“工”字形结构。由此,卡接部185的结构简单。
请继续参考图11至图13,保温板172为钣金件。保温板172包括保温本体222。保温本体222所在的平面垂直于箱体的长度方向。沿箱体的长度方向,保温本体222的边沿靠近干货板173弯折延伸,以构成保温弯折部223。保温弯折部223位于分隔保温层220和箱体隔断件181之间。分隔隔断件182位于分隔保温层220和箱体隔断件181之间。保温弯折部223延伸进入分隔隔断件182的第一安装槽188内。
干货板173为钣金件。干货板173包括干货本体224。干货本体224所在的平面垂直于箱体的长度方向。沿箱体的长度方向,干货本体224的边沿靠近保温板172弯折延伸,以构成干货弯折部225。干货弯折部225位于分隔保温层220和箱体隔断件181之间。干货弯折部225延伸进入分隔隔断件182的第二安装槽189内。
请继续参考图11至图13,保温内板127的部分延伸进入箱体隔断件181的第一安装槽188内。和干货壁体部130固定(例如焊接)连接的后文的一个框架侧立柱201和顶横梁202中的部分延伸进入分隔隔断件182的第二安装槽189内。
本实施方式中,分隔壁可以设置于保温集装箱内,以形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分隔隔断件可以减少保温板和干货板之间的热量传递,分隔保温层能够进一步减少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的额热量传递,这样,第一腔体能够具备保温集装箱的功能,第二腔体能够作为普通集装箱使用,以用于运输干货,集装箱能够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
如图12所示,箱体隔断件181的本体183还包括底隔断部191。底隔断部191为PE(聚乙烯,polyethylene)件。底隔断部191位于箱体隔断件181的底端。底隔断部191连接至底架110。沿箱体的长度方向,底隔断部191位于干货金属地板112和保温金属地板113之间,以能够减少干货金属地板112和保温金属地板113之间的热量传递。
优选地,底隔断部191的下方设置有底横梁114。由此,底横梁114支撑底隔断部191。
如图11至图13所示,分隔壁170还包括连接件176。连接件176为钣金件。连接件176包括连接壁177和安装壁178。连接壁177所在的平面垂直于箱体的长度方向。连接壁177贴合并固定连接至干货本体224。沿箱体的长度方向,连接壁177的部分朝向干货腔体152延伸凸出,以构成安装壁178。这样,安装壁178位于干货板173的朝向干货腔体152的一侧。安装壁178所在的平面平行于箱体的长度方向。这样,安装壁178所在的平面和连接壁177所在的平面垂直。安装壁178设置有前述的长孔171。后文的框架侧立柱201和顶横梁202可以设置有前述的安装孔。由此,分隔壁170的结构简单。
请参考图1、图2,图5、图6,以及图11至图13,箱体还包括分隔框架200。分隔框架200位于保温壁体部120和干货壁体部130之间。保温壁体部120和干货壁体部130通过分隔框架200连接。
具体的,箱体的顶端具有顶侧梁。顶侧梁位于箱体的侧部。顶侧梁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箱体的长度方向。分隔框架200包括框架侧立柱201和顶横梁202。框架侧立柱201为两个。框架侧立柱201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箱体的高度方向。两个框架侧立柱201分别位于箱体的两个侧部。框架侧立柱201的底端连接至底侧梁115。框架侧立柱201的顶端连接至顶侧梁。沿箱体的长度方向,部分底横梁114的位置和框架侧立柱201的位置大致相同。
顶横梁202位于箱体的顶端。顶横梁202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箱体的宽度方向。顶横梁202位于两个顶侧梁之间。顶横梁202的端部连接至顶侧梁。这样,分隔框架200和底架110的位于框架侧立柱201处的底横梁114构成大致矩形的框架结构。该框架结构为周向封闭的环形结构。分隔壁170位于该框架结构围成的区域内。由此,箱体的强度大。
优选地,如图11所示,顶横梁202包括第一横梁部和第二横梁部。其中,第一横梁部和第二横梁部均为钣金件。第一横梁部包括两个第一横梁壁与第二横梁壁。第一横梁壁所在的平面垂直于箱体的高度方向。第二横梁壁所在的平面垂直于箱体的长度方向。沿箱体的高度方向,两个第一横梁壁间隔设置。第二横梁壁的一端连接至一个第一横梁壁的一端。第二横梁壁的另一端连接至另一个第一横梁壁的一端。沿箱体的长度方向,两个第一横梁壁位于第二横梁壁的同一侧。其中,位于下方的第一横梁壁的远离第二横梁壁的一端延伸进入箱体隔断件181的卡接部185内。位于箱体的顶端的保温外板128搭接至第二横梁壁的上表面。后文的顶平板135搭接至第二横梁壁的上表面。由此,第一横梁部的强度大。
进一步优选地,第一横梁部构造为开口沿箱体的长度方向背离干货腔体152的C形结构。
请继续参考图11,第二横梁部包括两个第三横梁壁与第四横梁壁。第三横梁壁所在的平面垂直于箱体的长度方向。第四横梁壁所在的平面垂直于箱体的高度方向。沿箱体的长度方向,两个第三横梁壁间隔设置。第四横梁壁的一端连接至一个第三横梁壁的一端。第四横梁壁的另一端连接至另一个第三横梁壁的一端。沿箱体的高度方向,两个第三横梁壁位于第四横梁壁的同一侧。两个第三横梁壁的远离第四横梁壁的一端连接至位于上方的第一横梁壁。由此,顶横梁202的强度大。
进一步优选地,第二横梁部构造为开口朝上的C形结构。
请参考图1和图11,干货顶壁131包括顶平板135、干货加强纵梁136与干货顶侧梁137。其中,干货顶侧梁137为前述的顶侧梁的部分。干货加强纵梁136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干货顶侧梁137的长度方向。干货加强纵梁136位于两个干货顶侧梁137之间。干货加强纵梁136位于顶平板135的下方,并连接至顶平板135。干货加强纵梁136的一端连接至顶横梁202,另一端连接至一个顶端梁。由此,干货顶壁131的强度大。
此外,沿箱体的高度方向,干货顶壁131的厚度尺寸小于保温顶壁121的厚度尺寸。干货顶壁131的上表面和保温顶壁121的上表面大致平齐。如此,能够增加干货腔体152的高度尺寸。
进一步优选地,干货加强纵梁136的横截面(该横截面垂直于干货加强纵梁136的长度方向)形状为C形结构。该C形结构的开口朝上。由此,干货加强纵梁136强度大。
如图2、图5、图6,以及图8至图10所示,箱体包括轴向方向平行于箱体的长度方向的干货枢转轴192。干货箱门210通过干货枢转轴192枢转连接至箱体。由此,可以向上或者向下翻转干货箱门210,以开启干货开口134。
优选地,干货侧壁132具有干货开口134。干货箱门210包括上箱门211和下箱门212。上箱门211通过一个干货枢转轴192枢转连接至箱体的干货顶侧梁137。下箱门212通过另一个干货枢转轴192枢转连接至底架110的底侧梁115。由此,方便转动干货箱门210。
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下箱门212能够转动至开启位置。下箱门212位于开启位置的情况下,下箱门212倾斜于水平方向。此时,沿箱体的高度方向,下箱门212的自由端位于与下箱门212连接的干货枢转轴192的下方。沿箱体的高度方向,下箱门212的自由端位于底侧梁115的下方,以用于搭接至承载集装箱的平台(例如地面)。如此,方便车辆经由下箱门212行驶进入干货腔体152。
优选地,如图2,以及图5与图6所示,集装箱还包括锁杆组件214。箱体还包括位于箱体的侧部的安装侧立柱203。安装侧立柱203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箱体的高度方向。安装侧立柱203的顶端连接至干货顶侧梁137。安装侧立柱203的底端连接至底侧梁115。安装侧立柱203和框架侧立柱201间隔设置。这样,安装侧立柱203、框架侧立柱201、干货顶侧梁137与底侧梁115构成干货开口134。
锁杆组件214的结构大致相同于现有技术的锁杆组件,此处不再赘述。请参考图13,沿箱体的宽度方向,框架侧立柱201的远离箱体的中心的外侧面,以及安装侧立柱203的远离箱体的中心的外侧面均朝向箱体的中心凹陷形成安装缺口204。锁杆组件214的锁座设置于安装缺口204内,并固定连接至框架侧立柱201和安装侧立柱203。上箱门211和下箱门212均设置有锁杆组件214的锁杆,以用于锁紧关闭干货开口134的上箱门211和下箱门212。这样,可以使锁杆组件214不凸出箱体的外形轮廓。方便集装箱的运输。
上箱门211和下箱门212均关闭干货开口134时,沿箱体的宽度方向,设置于上箱门211的锁杆的把手位于下箱门212的远离箱体中心的外侧。由此,在开启上箱门211之后才能开启下箱门212。
进一步优选地,下箱门212的自由端的外侧面设置有缓冲块,以在下箱门212转动至开启位置时,通过缓冲块抵接至前述的平台。缓冲块可以是现有技术的高能缓冲块。由此,能够减少对下箱门212的冲击。
如图9、图10与图13所示,集装箱还包括驱动装置213。驱动装置213的长度可变。例如驱动装置213可以是电动推杆、电动气弹簧或者气缸。驱动装置213的一端枢转连接至上箱门211。一个驱动装置213的另一端枢转连接至框架侧立柱201。另一个驱动装置213的另一端枢转连接至安装侧立柱203。这样,可以通过驱动装置213驱动上箱门211转动,方便转动上箱门211。
当下箱门212关闭而上箱门211开启时,干货腔体152可以作为操作室或售货亭使用。
优选地,如图5、图6,以及图8至图10所示,分隔壁170设置有分隔连通口。集装箱还包括分隔门。分隔门枢转连接至分隔壁170,以开启或关闭分隔连通口。由此,可以经由分隔连通口在保温腔体151和干货腔体152之间移动。
进一步地,分隔连通口包括第一分隔连通口174和第二分隔连通口175。第一分隔连通口174的尺寸大于第二分隔连通口175的尺寸。对应地,分隔门包括用于开启或关闭第一分隔连通口174的第一分隔门193,以及用于开启或关闭第二分隔连通口175的第二分隔门194。由此,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分隔连通口在保温腔体151和干货腔体152之间移动。
请参考图2、图5与图6,保温壁体部120的保温侧壁122具有保温开口124。集装箱还包括保温门196。保温门196枢转连接至保温侧壁122,以开启或关闭保温开口124。由此,可以经由保温开口124进出保温腔体151。
保温壁体部120的保温侧壁122具有保温窗口125。集装箱还包括保温窗197。保温窗197连接至保温侧壁122,以开启或关闭保温窗口125。由此,可以根据需要开启保温窗口125,以使保温腔体151和外界通风。
如图14所示,保温窗口125的下边沿129自上而下地向外倾斜。也就是说,沿箱体的宽度方向,保温窗口125的下边沿129的上端相对于其下端更加靠近箱体的中心。由此,可以减少外界的雨水经由保温窗口125的下边沿129进入保温腔体151内。
如图1、图2,以及图5至图7所示,沿箱体的长度方向,隔断壁123位于保温壁体部120的远离干货壁体部130的一端。外壁体100还包括设备壁体部140。设备壁体部140包括前述的一个端壁133(设备端壁)、设备侧壁142与设备顶壁141。设备端壁位于设备壁体部140的沿箱体的长度方向的一端。设备侧壁142位于设备壁体部140的侧部。设备侧壁142所在的平面垂直于箱体的宽度方向。设备顶壁141位于干货壁体部130的顶端。设备顶壁141所在的平面垂直于箱体的高度方向。
前述的顶壁包括保温顶壁121、干货顶壁131与设备顶壁141。前述的侧壁包括保温侧壁122、干货侧壁132与设备侧壁142。沿箱体的长度方向,设备壁体部140、保温壁体部120与干货壁体部130依次设置。沿箱体的长度方向,设备壁体部140的远离设备端壁的一端连接至隔断壁123,以构成设备腔体153。
如图1至图6所示,设备端壁具有设备开口。集装箱还包括设备箱门199和制冷设备160。设备箱门199枢转连接至设备端壁,以开启或关闭设备开口。制冷设备160可以设置于设备腔体153内。由此,方便操作制冷设备160。此外,能够保护制冷设备160。
设备壁体部140设置有前述的锁杆组件214,以用于锁紧关闭设备开口的设备箱门199。
如图1、图2,图5与图6所示,设备壁体部140包括设备加强纵梁143和设备顶侧梁144。设备顶侧梁144为顶侧梁的部分。设备加强纵梁143的长度方向平行于设备顶侧梁144的长度方向。设备加强纵梁143和底架110之间存在间隔。设备加强纵梁143和顶侧梁之间存在间隔。设备侧壁142与设备顶壁141均设置有设备加强纵梁143。这样,设备壁体部140的顶部和侧部均设置有设备加强纵梁143。由此,设备壁体部140的强度大。
进一步优选地,设备加强纵梁143为C形结构。由此,设备加强纵梁143的强度大。
如图5和图6所示,制冷设备160包括第一制冷设备161和第二制冷设备162。第一制冷设备161挂设于位于设备壁体部140的顶部的设备加强纵梁143。第一制冷设备161和底架110之间存在间隔。第二制冷设备162放置于底架110。沿箱体的宽度方向,第一制冷设备161和第二制冷设备162之间存在间隔。由此,方便设置制冷设备160。
请继续参考图5和图6,沿箱体的长度方向,隔断壁123的朝向设备腔体153的表面的部分可以朝向分隔壁170凹陷形成台阶结构,以增加第一制冷设备161的安装空间。
如图5和图7所示,隔断壁123具有隔断开口126。集装箱还包括隔断门195。隔断门195连接至隔断壁123,以开启或关闭隔断开口126。由此,可以经由隔断开口126在设备腔体153和保温腔体151之间移动。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3、图4与图15,设备箱门199具有观察窗口145。集装箱还包括观察窗198。观察窗198枢转连接至设备箱门199,以开启或关闭观察窗口145。由此,可以根据需要开启观察窗口145,以使观察设备腔体153内的制冷设备160。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5所示,箱门包括箱门本体、窗口支架146和窗口加强件147。窗口支架146为周向封闭的环形结构,以构成观察窗口145。箱门本体具有安装口。窗口支架146穿设于安装口,并延伸至箱门本体的靠近设备腔体153的一侧。观察窗198枢转连接至箱门本体。窗口加强件147位于箱门本体的靠近设备腔体153的一侧,并连接至箱门本体。窗口加强件147连接至窗口支架146。由此,箱门本体和窗口支架146的连接牢固。
如图15所示,窗口加强件147包括两个第一加强壁148与第二加强壁149。第一加强壁148所在的平面垂直于箱体的高度方向。第二加强壁149所在的平面平行于箱体的高度方向。两个第一加强壁148沿箱体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二加强壁149的两端分别连接至两个第一加强壁148。两个第一加强壁148位于第二加强壁149的同一侧。
第二加强壁149贴合并连接至箱门本体。位于下方的第一加强壁148连接至窗口支架146。由此窗口加强件147的结构简单。
进一步优选地,窗口加强件147构造为C形结构。
优选地,集装箱还包括密封件215。设备箱门199和设备端壁之间设置有密封件215,以密封设备箱门199和设备端壁之间的间隙。箱门本体和观察窗198之间也设置有密封件215,以密封箱门本体和观察窗198之间的间隙。保温窗197和保温侧壁122之间也设置有密封件215,以密封保温窗197和保温侧壁122之间的间隙。保温门196和保温侧壁122之间也设置有密封件215,以密封保温门196和保温侧壁122之间的间隙。隔断门195和隔断壁123之间也设置有密封件215,以密封隔断门195和隔断壁123之间的间隙。分隔门和分隔壁170之间也设置有密封件215,以密封分隔门和分隔壁170之间的间隙。上箱门211和干货侧壁132之间也设置有密封件215,以密封上箱门211和干货侧壁132之间的间隙。下箱门212和干货侧壁132之间也设置有密封件215,以密封下箱门212和干货侧壁132之间的间隙。上箱门211和下箱门212之间也设置有密封件215,以密封上箱门211和下箱门212之间的间隙。
优选地,如图3所示,设备箱门199设置有通风阀门216。在需要的时候可以使通风阀门216开启,以使设备腔体153连通至箱体的外部,从而通风。
如图5和图6所示,优选地,底架110的在保温壁体部120的下方部分,以及在干货壁体部130的下方的部分设置有保温层190。底架110的在保温壁体部120的下方部分,以及在干货壁体部130的下方的部分的其他设置大致相同于现有技术的冷藏集装箱的底架110的结构,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集装箱,集装箱包括前述的分隔壁组件。
本实施方式中,集装箱包括前述的分隔壁组件,分隔壁可以设置于保温集装箱内,以形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分隔隔断件可以减少保温板和干货板之间的热量传递,分隔保温层能够进一步减少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的额热量传递,这样,第一腔体能够具备保温集装箱的功能,第二腔体能够作为普通集装箱使用,以用于运输干货,集装箱能够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部件”等术语既可以表示单个的零件,也可以表示多个零件的组合。本文中出现的诸如“安装”、“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Claims (10)

1.一种分隔壁组件,所述分隔壁组件用于设置于集装箱内,以将所述集装箱的内部空间分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壁组件包括:
分隔壁,所述分隔壁包括:
保温板,所述保温板为金属件;
干货板,所述干货板为金属件,所述干货板和所述保温板间隔设置;分隔保温层,所述分隔保温层位于所述保温板和所述干货板之间;以及
分隔隔断件,所述分隔隔断件为非金属件,所述分隔隔断件构造为周向封闭的环形结构,沿所述分隔壁的厚度方向,所述分隔隔断件一端连接至所述保温板,所述分隔隔断件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干货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隔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壁设置有长轴平行于所述分隔壁的厚度方向的长孔,所述分隔壁用于通过所述长孔连接至箱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隔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壁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连接至所述保温板和所述干货板中的一个,并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一个的远离另一个的侧方,所述连接件具有所述长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隔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壁和安装壁,所述连接壁连接至所述一个,所述安装壁所在的平面和所述连接壁所在的平面相交,所述安装壁连接至所述连接壁,所述安装壁具有所述长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隔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隔断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连接至所述保温板和所述干货板,所述本体的部分远离所述分隔保温层延伸凸出,以构成密封部,所述密封部用于抵靠至所述集装箱的内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隔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卡接部,所述卡接部包括两个第一壁和第二壁,两个所述第一壁之间存在间隔,所述第二壁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壁之间,所述第二壁位于所述第一壁的两端之间,以形成相互背对的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隔壁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温板包括保温本体,所述保温本体的边沿靠近所述干货板弯折延伸,以构成保温弯折部,所述保温弯折部延伸进入所述第一安装槽,并且/或者
所述干货板包括干货本体,所述干货本体的边沿靠近所述保温板弯折延伸,以构成干货弯折部,所述干货弯折部延伸进入所述第二安装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隔壁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隔壁设置有分隔连通口;
所述分隔壁组件还包括分隔门,所述分隔门枢转连接至所述分隔壁,以开启或关闭所述分隔连通口。
9.一种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分隔壁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壁通过长孔连接至箱体,以使所述分隔壁沿所述箱体的长度方向的位置可调。
CN202322724967.1U 2023-10-10 2023-10-10 分隔壁组件和集装箱 Active CN2209752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24967.1U CN220975254U (zh) 2023-10-10 2023-10-10 分隔壁组件和集装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24967.1U CN220975254U (zh) 2023-10-10 2023-10-10 分隔壁组件和集装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75254U true CN220975254U (zh) 2024-05-17

Family

ID=910416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724967.1U Active CN220975254U (zh) 2023-10-10 2023-10-10 分隔壁组件和集装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752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975254U (zh) 分隔壁组件和集装箱
JPH10267488A (ja) 大容量冷却コンテナ
CN220949471U (zh) 集装箱
JP4655859B2 (ja) 車両の荷室構造
CN117262495A (zh) 集装箱
US2949751A (en) Mechanical refrigerator cars
CN2663355Y (zh) 双室双温冷冻冷藏集装箱
JP3165528B2 (ja) コンテナ用冷凍ユニット
JPH10329600A (ja) 荷室床部に冷凍室等の低温管理室を設けたバン型車両
EP2442055B1 (en) Refrigeration device for trailer
JP4750223B1 (ja) 輸送用コンテナ
JPH09196540A (ja) 貨物コンテナの冷却システム
JPH0610775U (ja) 車載用移動式冷蔵庫
CN218401956U (zh) 冷藏集装箱
CN221103894U (zh) 储能户外柜
JP3017734U (ja) 折り畳み式間仕切りパネル
US2774999A (en) Insulated door structures for refrigerator trucks
JP3508716B2 (ja) 保冷庫用蓄冷器
KR200247295Y1 (ko) 차량의 조립식 냉동/보온실
CN212668160U (zh) 冷藏集装箱
JP6086877B2 (ja) 箱型荷台
CN215002455U (zh) 一种具有保温温度恒定的长距离运输生物疫苗的冷藏装置
JP2552598Y2 (ja) コンテナ用冷凍ユニット
WO2021065119A1 (ja) コンテナ用冷凍装置
JP5086462B2 (ja) タンク輸送用トレー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