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70765U - 一种内胆端面车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胆端面车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970765U CN220970765U CN202322639108.2U CN202322639108U CN220970765U CN 220970765 U CN220970765 U CN 220970765U CN 202322639108 U CN202322639108 U CN 202322639108U CN 220970765 U CN220970765 U CN 22097076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urning
- plate
- screw rod
- transmission
- shaf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5
- 239000000872 buff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0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2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6096 absorb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3002 synthet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057 synthet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7166 Bambusa arundinace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7491 Bambusa tuld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1330002 Bambuse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5334 Phyllostachys viridi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425 bamboo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52 fibre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903 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rushing And Pulverization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胆端面车削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车削机构,车削机构后侧设置有电控箱,所述电控箱顶部架设有竖向设置的第一丝杆直线模组,所述第一丝杆直线模组和车削机构均与电控箱电性连接,所述车削机构的正面设置有与电控箱电性连接的控制按钮,第一丝杆直线模组的一侧设置有与电控箱电性连接的人机控制器;所述第一丝杆直线模组的正面设置有能够上下活动的压料机构。这种内胆端面车削装置可以将净水器内胆竖向进行固定安装,车削加工时不容易因夹持而损伤,保证了产品的品质,且这种净水器内胆端面加工的装夹方式操作简单,可以方便净水器内胆的快速固定安装和拆卸,提高了加工效率,保证了产品的加工精度,操作灵活。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器内部柱形内胆端面整形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胆端面车削装置。
背景技术
净水器是按对水的使用要求对水质进行深度过滤、净化处理的水处理设备,在人们的生活中被广泛使用。净水器内部设置有过滤器,过滤器主要由内胆和滤芯构成,内胆呈圆柱状机构,其上端部具有螺纹连接口,所述滤芯通过螺纹连接口旋接安装在内胆内部。
现有的净水器内胆其加工材质包括陶瓷、不锈钢、玻璃钢、合成树脂塑料和PVC塑料等;其中由合成树脂塑料和和PVC塑料制成的净水器内胆主要是通过注塑加工成型,由这两种材质注塑成型的净水器内胆在注塑加工成型后其端部的连接口外侧都留有余料。为了美观以及方便装配,需要对这种注塑成型后的净水器内胆端部进行精加工,去除余料。而常规的净水器内胆端部余料加工通常是人工手动切削或者将净水器内胆夹持安装在车床上进行车削加工;上述这种人工手动切削的整形加工方式耗费劳动力,且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很低;而车床车削加工的整形加工方式虽然精度有所提高,但是净水器内胆的拆装比较麻烦,通过夹持的方式固定在车床上容易造成净水器内胆的外表破坏,造成内胆的损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拆装方便且端部整形加工效果好的内胆端面车削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内胆端面车削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车削机构,车削机构后侧设置有电控箱,所述电控箱顶部架设有竖向设置的第一丝杆直线模组,所述第一丝杆直线模组和车削机构均与电控箱电性连接,所述车削机构的正面设置有与电控箱电性连接的控制按钮,第一丝杆直线模组的一侧设置有与电控箱电性连接的人机控制器,所述人机控制器和控制按钮通过电控箱可对第一丝杆直线模组和车削机构进行控制;所述第一丝杆直线模组的正面设置有能够上下活动的压料机构,该压料机构通过第一滑板固定连接在第一丝杆直线模组的滑块和丝杆螺母上,其底部中心与车削机构的顶部中心上下对应,压料机构和车削机构之间用于放置待车削的内胆件。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包括底框,底框顶部固定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中心设置有伸缩杆竖向向上的顶升气缸,所述顶升气缸的伸缩杆向上穿过底板上预设的衔接孔与所述车削机构的底部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顶升气缸能够驱动所述车削机构上下升降活动;所述车削机构的底部设置有竖向向下的导柱,所述底板底部固定设置有与其顶部上下连通的导套,所述导套与所述导柱上下对应,且导柱与所述导套插接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压料机构由悬臂、压料气缸和压头组成;所述悬臂固定连接在第一滑板的正面,压料气缸竖向固定在悬臂的正面,其伸缩杆竖向向下,所述压头与压料气缸上的伸缩杆下端固定连接在一起。
作为优选,所述车削机构包括载板,所述导柱固定设置在载板的底部;所述载板的上方设置有与其上下平行的缓冲板,所述缓冲板与载板之间通过阻尼弹簧减震器弹性连接,载板的顶部中心设置有拧紧电机,所述拧紧电机的传动端设置有与其传动连接的变速器,所述变速器的传动端竖向向上,该变速器的传动端上设置有能够与其传动连接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顶部设置有螺接头,传动轴外部套置有与其轴承连接的轴接筒,所述传动轴的顶部向上延伸在轴接筒的顶部上方,所述轴接筒的底部通过架设在变速器外部的底架支撑连接,所述底架固定连接在缓冲板上;所述轴接筒外部套接有与其轴承连接的车削头,所述车削头位于螺接头的下方,其底部下方设置有端座,所述端座上设置有上下连通且方便轴接筒上下穿设的连接孔;所述端座底部靠近前端的部位设置有传动端竖向向上的车削电机,所述车削电机的传动端向上贯穿端座的顶面与所述车削头传动连接;所述缓冲板顶部位于端座后侧的部位设置有能够上下活动的第二丝杆直线模组,所述端座通过第二滑板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二丝杆直线模组上,第二丝杆直线模组能够驱动所述第二滑板上下活动;所述车削头的顶部上方设置有与所述缓冲板上下平行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方便传动轴和螺接头穿设的衔接孔,其底部四角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在底板上。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丝杆直线模组包括背板,所述背板固定设置在所述缓冲板上,其背面固定设置有传动端竖向向上的车削进给电机,所述车削进给电机的传动端上设置有主动皮带轮;所述背板的前端中心具有竖向设置的进给丝杆,所述进给丝杆通过轴承活动连接在背板正面的轴承座上,所述进给丝杆上设置有与其螺纹配合的丝杆螺母,上端设置有与主动皮带轮前后对应的从动皮带轮,所述主动皮带轮与从动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丝杆螺母与所述第二滑板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背板正面位于进给丝杆两侧的部位设置有上下滑动配合的滑轨和滑块,所述滑轨固定连接在所述背板上,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二滑板固定连接在一起。
作为优选,所述车削头由衔接套和刀盘组成;所述衔接套套接在轴接筒的外部,其与轴接筒之间通过轴承活动连接,衔接套上靠近下端的部位套接有第二车削轮,所述第二车削轮与设置在车削电机传动端上的第一车削轮前后对应,所述第一车削轮与第二车削轮均为齿形皮带轮,之间通过齿形皮带传动连接;所述刀盘固定设置在衔接套的顶部,呈漏斗状,所述刀盘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端面车削刀。
作为优选,所述阻尼弹簧减震器具有四个,其设置在缓冲板的底部四角。
作为优选,所述载板顶部位于缓冲板左右两侧的部位竖向设置有两根左右对称的缓冲器,所述缓冲器的活塞杆竖向向下并贯穿载板的底面,该活塞杆的端部向下延伸在载板的底面下方。
作为优选,所述变速器的传动端与传动轴之间通过能够上下分离的齿式离合器传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轴接筒外侧介于端座和支撑板之间的部位设置有废料盘,所述废料盘的一侧设置有排料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这种内胆端面车削装置可以将净水器内胆竖向进行固定安装,竖向安装的净水器内胆其强度更高,端面车削加工时不容易因夹持而损伤,保证了产品的品质,且这种净水器内胆端面加工的装夹方式操作简单,可以方便净水器内胆的快速固定安装和拆卸,提高了加工效率,保证了产品的加工精度,操作灵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内胆端面车削装置正面轴侧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内胆端面车削装置背面轴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内胆端面车削装置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内胆端面车削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内胆端面车削装置中压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内胆端面车削装置中车削机构正面轴侧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内胆端面车削装置中车削机构背面轴侧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内胆端面车削装置中车削机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A-A的结构剖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车削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车削机构中车削头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10、底框;11、电控箱;12、底板;121、顶升气缸;122、导套;123、导柱;2、第一丝杆直线模组;21、第一滑板;3、压料机构;31、悬臂;32、压料气缸;33、压头;4、车削机构;41、载板;411、阻尼弹簧减震器;412、缓冲器;4121、活塞杆;42、支撑板;421、支撑杆;43、缓冲板;431、底架;44、拧紧电机;440、变速器;441、传动轴;442、螺接头;45、第二丝杆直线模组;450、第二滑板;4501、端座;451、背板;452、车削进给电机;453、进给丝杆;454、丝杆螺母;455、主动皮带轮;456、从动皮带轮;457、滑块;46、车削电机;461、第一车削轮;47、车削头;471、衔接套;472、第二车削轮;473、刀盘;474、端面车削刀;475、轴接筒;5、人机控制器;6、控制按钮;7、废料盘;71、排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竖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或部件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代表至少2个。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照图1-4所示,图1-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内胆端面车削装置的具体实施方案,这种内胆端面车削装置主要用于净水器塑料内胆顶部连接口一端的车削加工,也适用于其它柱形塑料桶件或内胆端部的切削加工,该内胆端面车削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呈扁平的矩形方体结构,底座1上设置有车削机构4;参阅说明书附图4所示,所述底座1包括底框10,底框10由方管或型槽拼接构成,底部四角各设置有一个万向轮,通过万向轮可以方便内胆端面车削装置的移动;参阅说明书附图3和图4所示,所述底框10顶部固定有底板12,所述底板12的底部中心设置有伸缩杆竖向向上的顶升气缸121,所述底板12上设置有方便顶升气缸121上伸缩杆穿设的衔接孔,该衔接孔与顶升气缸121上的伸缩杆间隙配合,底板12不会干涉顶升气缸121上的伸缩杆上下升降活动,所述顶升气缸121的伸缩杆向上穿过底板12上预设的衔接孔与所述车削机构4的底部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顶升气缸121能够驱动所述车削机构4上下升降活动;为了保证车削机构4上下升降活动时的稳定性,所述车削机构4的底部设置有竖向向下的导柱123,所述导柱123具有四根,分别设置在车削机构4的底部四角,为了限制导柱123的上下活动,所述底板12底部固定设置有与其顶部上下连通的导套122,所述导套122的位置及数量与所述导柱123的位置及数量上下对应,且导柱123与所述导套122插接配合,车削机构4上下活动时,通过相互配合的导柱123和导套122可以保证所述切削机构4升降活动的平稳性;所述底座1上位于车削机构4的后侧设置有电控箱11,参阅说明书附图2和4所示,所述电控箱11顶部架设有竖向设置的第一丝杆直线模组2,该第一丝杆直线模组2通过架设在电控箱11上方的结构框架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所述第一丝杆直线模组2和车削机构4均与电控箱11电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丝杆直线模组2包括伺服电机和利用伺服电机进行驱动的丝杆传动机构,丝杆传动机构上具有丝杆螺母和保证连接件导向直线性的直线导轨,该直线导轨由滑动配合的滑轨和滑块组成,其平行于丝杆传动机构竖向设置,伺服电机可以驱动丝杆传动机构中的丝杆作正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从而驱动丝杆上的丝杆螺母向上或向下活动,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所述第一丝杆直线模组2中的伺服电机与电控箱11电性连接,方便电控箱11对其控制,所述车削机构4的正面设置有与电控箱11电性连接的控制按钮6,第一丝杆直线模组2的一侧设置有与电控箱11电性连接的人机控制器5,该人机控制器5通过悬臂连接在第一丝杆直线模组2外部的结构框架上,所述人机控制器5和控制按钮6通过电控箱11可对第一丝杆直线模组2和车削机构4进行控制;为了方便对内胆顶部的压紧固定,所述第一丝杆直线模组2的正面设置有能够上下活动的压料机构3,该压料机构3通过第一滑板21固定连接在第一丝杆直线模组2的滑块和丝杆螺母上,第一滑板21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丝杆直线模组2的滑块和丝杆螺母上后,当第一丝杆直线模组2中的伺服电机驱动丝杆螺母上下活动时,可以带动所述第一滑板21上下同步活动,进而带动所述压料机构3上下同步活动,所述压料机构3的底部中心与车削机构4的顶部中心上下对应,压料机构3和车削机构4之间用于放置待车削的内胆件,上下同心设置的压料机构3和车削机构4可以保证其之间内胆件的稳定性。参阅说明书附图5所示,所述压料机构3由悬臂31、压料气缸32和压头33组成;所述悬臂31固定连接在第一滑板21的正面,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方便安装和拆卸,悬臂31能够随着第一滑板21的上下活动同步活动,所述压料气缸32竖向固定在悬臂31的正面,其伸缩杆竖向向下,压料气缸32通过管路与设置在电控箱11边侧的气源处理器气动连接,该气源处理器与所述电控箱11电性连接,便于控制,所述压头33与压料气缸32上的伸缩杆下端固定连接在一起,压头33的底部形状与内胆底端的端部形状相符,便于内胆倒置装配时对其底部进行压抵定位。
参阅说明书附图6-8所示,所述车削机构4包括载板41,载板41为顶面水平的金属板,其呈矩形结构,所述导柱123通过螺栓竖向固定设置在载板41的底部,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四根导柱123分别固定设置在载板41的底部四角,分别与底板12上的四根导套122上下对应,插接配合;所述载板41的上方设置有与其上下平行的缓冲板43,该缓冲板43同为与载板41材质相同且上下两面水平的金属板,该缓冲板43呈矩形结构,其与载板41之间通过阻尼弹簧减震器411弹性连接,为了保证缓冲的平衡性,所述阻尼弹簧减震器411具有四个,四个所述阻尼弹簧减震器411设置在缓冲板43的底部四角,顶部与缓冲板43的底部固定连接,底部与所述载板41固定连接;参阅说明书附图6和7所示,为了提高载板41下降时的安全性,防止载板41因顶升气缸121故障而缓解下降的冲力或顶升气缸121下降过快而缓解载板41的冲力,所述载板41顶部位于缓冲板43左右两侧的部位竖向设置有两根左右对称的缓冲器412,两根所述缓冲器412保证了载板41的平衡性,且所述缓冲器412的活塞杆4121竖向向下并贯穿载板41的底面,该活塞杆4121的端部向下延伸在载板41的底面下方,为了保证缓冲效果,所述缓冲器42上活塞杆4121下端至载板41底面的距离小于载板41顶升至最高位时其底面与底板12顶面的高度距离;所述载板41的顶部中心设置有拧紧电机44,所述拧紧电机44的传动端设置有与其传动连接的变速器440,所述拧紧电机44与电控箱11电性连接,受电控箱11进行控制,所述变速器440的传动端竖向向上,为了方便拧紧电机44和变速器440的安装且不受缓冲板43的干涉,所述缓冲板43上设置有上下连通且方便拧紧电机44和变速器440安装的镂空,该镂空大于拧紧电机44和变速器440的轮廓,之间具有间隙,互不干涉;所述变速器440的传动端上设置有能够与其传动连接的传动轴441,为了方便传动轴44与变速器440传动端之间能够上下分离和动力衔接,所述变速器440的传动端与传动轴441之间通过能够上下分离的齿式离合器传动连接,传动轴441通过齿式离合器与变速器440传动端衔接后,变速器440能够带动所述传动轴441进行联动转动,所述传动轴441的顶部设置有螺接头442,该螺接头442能够与内胆连接口上预设的螺纹口螺纹配合;参阅说明书附图9所示,所述传动轴441外部套置有与其轴承连接的轴接筒475,轴接筒475的内壁与传动轴441通过轴承连接后,传动轴441转动的情况下不会带动轴接筒475转动,为了避免轴接筒475干涉螺接头442的安装,便于螺接头442与内胆衔接,所述传动轴441的顶部向上延伸在轴接筒475的顶部上方,所述轴接筒475的底部通过架设在变速器440外部的底架431支撑连接,所述底架431固定连接在缓冲板43上,底架431上设置有方便传动轴441上下穿设的穿孔,该穿孔与所述传动轴441间隙配合,互不干涉;所述轴接筒475外部套接有与其轴承连接的车削头47,所述车削头47位于螺接头442的下方,不影响螺接头442与内胆的衔接;所述车削头47的底部下方设置有端座4501,所述端座4501上设置有上下连通且方便轴接筒475上下穿设的连接孔;所述端座4501底部靠近前端的部位设置有传动端竖向向上的车削电机46,所述车削电机46的传动端向上贯穿端座4501的顶面与所述车削头47传动连接,所述车削电机46能够驱动所述车削头47进行转动,进一步地,所述车削电机46与电控箱11电性连接,通过电控箱11可以控制所述车削电机46进行运转;参阅说明书附图11所示,所述车削头47由衔接套471和刀盘473组成;所述衔接套471套接在轴接筒475的外部,其与轴接筒475之间通过轴承活动连接,衔接套471转动时不会带动轴接筒475转动,所述衔接套471上靠近下端的部位套接有第二车削轮472,所述第二车削轮472与设置在车削电机46传动端上的第一车削轮461前后对应,为了方便车削电机46能够带动衔接套471进行转动,所述第一车削轮461与第二车削轮472均为齿形皮带轮,之间通过齿形皮带传动连接,车削电机46气动后其带动第一车削轮461转动,第一车削轮461通过齿形皮带带动第二车削轮472进行转动,进而带动衔接套471相对于所述轴接筒475相对转动;所述刀盘473固定设置在衔接套471的顶部,衔接套471转动时,其能够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刀盘473同步转动,所述衔接套471呈漏斗状,其中心与螺接头442的中心上下对应,同轴设计,所述刀盘47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端面车削刀474,当内胆固定连接在螺接头442上后,刀盘473转动时其顶部的端面车削刀474能够围绕内胆端面进行切割,需要说明书的是,该刀盘473顶部具有多个刀位,以刀盘473的端面中心为圆心圆形阵列设置,刀位上通过螺栓除了可以安装端面车削刀474外还能够安装倒角刀等相关端面车削加工刀具;为了能够驱动车削头47上下活动,所述缓冲板43顶部位于端座4501后侧的部位设置有能够上下活动的第二丝杆直线模组45,所述端座4501通过第二滑板450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二丝杆直线模组45上,第二丝杆直线模组45能够驱动所述第二滑板450上下活动,进而通过第二滑板450带动车削电机46和车削头47上下同步活动;参阅说明书附图7、图9和图10所示,所述第二丝杆直线模组45包括背板451,背板451竖向设置,其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所述缓冲板43上,可以随着缓冲板43上下同步活动,所述背板451的正面和背面均为平面,且所述背板451的背面固定设置有传动端竖向向上的车削进给电机452,该进给电机452与电控箱11电性连接,通过电控箱11可以对所述进给电机452进行控制,所述车削进给电机452的传动端上设置有主动皮带轮455;所述背板451的前端中心具有竖向设置的进给丝杆453,所述进给丝杆453通过轴承活动连接在背板451正面的轴承座上,轴承座具有两个,山下设置,分别与进给丝杆453的上下两端轴承连接,且进给丝杆453的上端向上穿过上端的轴承座,进给丝杆453的上端设置有与主动皮带轮455前后对应的从动皮带轮456,所述主动皮带轮455与从动皮带轮456均为齿形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当车削进给电机452驱动主动皮带轮转动时,其通过皮带带动从动皮带轮456同步转动,从动皮带轮456带动进给丝杆453同步转动;所述进给丝杆453上设置有与其螺纹配合的丝杆螺母454,进给丝杆453正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时能够驱动所述丝杆螺母454向上或向下活动,所述丝杆螺母454与所述第二滑板450固定连接在一起,丝杆螺母454上下活动时能够带动所述第二滑板450上下同步运动,第二滑板450带动端座4501同步运动;为了保证第二滑板450上下活动时的平稳性,所述背板451正面位于进给丝杆453两侧的部位设置有上下滑动配合的滑轨458和滑块457,所述滑轨458固定连接在所述背板451上,滑轨458具有两根,对称设置在进给丝杆453的左右两侧,相互平行,所述滑轨458上具有与其上下滑动配合的滑块457,所述滑块457与所述第二滑板450固定连接在一起,保证第二滑板450上下运动时的平稳性;为了方便对内胆安装支撑,所述车削头47的顶部上方设置有与所述缓冲板43上下平行的支撑板42,所述支撑板42顶部水平,其底部四角通过支撑杆421固定连接在底板12上,所述支撑板42上设置有方便传动轴441和螺接头442穿设的衔接孔,且该衔接孔的直径大于螺接头442的直径,连接在螺接头442上的内胆其向下的端部穿过衔接孔能够位于支撑板42的底面下方,便于内胆端面的车削加工。
为了方便切削废料的收集,所述轴接筒475外侧介于端座4501和支撑板42之间的部位设置有废料盘7,所述废料盘7 上设置有上下连通且方便衔接套471穿设的装配孔,该装配孔与所述衔接套471间隙配合,互不干涉,所述废料盘7的一侧设置有排料口71,车削产生的废料掉落在废料盘7上后,人工通过排料口71可以将废料集中排出。
使用时,启动第一丝杆直线模组2以及顶升气缸121,第一丝杆直线模组2驱动压料机构3向下,顶升气缸121驱动底板12调整高度,使支撑板42与压料机构3之间的高度与待车削内胆的高度相符,然后将内胆上具有连接口的一端向下倒置配合套置在螺接头442上,然后启动压料气缸32,压料气缸32驱动压头33向下将内胆下压,接着拧紧电机44驱动变速器440转动,变速器440通过齿式离合器带动与其衔接的传动轴441转动,传动轴带动其顶部的螺接头442转动,并且压料气缸32驱动压头33继续下压,随着驱动螺接头442的转动与内胆的连接口螺纹连接在一起,同时内胆朝下的端部经压料机构3压紧贴合在支撑板42上,该内胆向下的端部延伸在支撑板42的衔接口下方,对应所述刀盘473,接着第二丝杆直线模组45和车削电机46启动,车削电机46带动衔接套471转动,衔接套471带动安装有端面车削刀474的刀盘473转动,同步的,第二丝杆直线模组45驱动第二滑板450上升,第二滑板450带动安装在其正面的车削电机46和车削头47同步上升,随着刀盘473的上升,其上端的端面车削刀474接触内胆朝下并延伸在支撑板42上衔接孔下方的端面进行车削加工;加工完成后,上述步骤反向操作,螺接头442翻转脱离内胆的连接口,同时第一丝杆直线模组2带动压料机构3向上复位,顶升气缸121带动底板12向下复位,支撑板42上的内胆解除限制后取下即可。
这种内胆端面车削装置可以将净水器内胆竖向进行固定安装,竖向安装的净水器内胆其强度更高,端面车削加工时不容易因夹持而损伤,保证了产品的品质,且这种净水器内胆端面加工的装夹方式操作简单,可以方便净水器内胆的快速固定安装和拆卸,提高了加工效率,保证了产品的加工精度,操作灵活。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内胆端面车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车削机构(4),车削机构(4)后侧设置有电控箱(11),所述电控箱(11)顶部架设有竖向设置的第一丝杆直线模组(2),所述第一丝杆直线模组(2)和车削机构(4)均与电控箱(11)电性连接,所述车削机构(4)的正面设置有与电控箱(11)电性连接的控制按钮(6),第一丝杆直线模组(2)的一侧设置有与电控箱(11)电性连接的人机控制器(5),所述人机控制器(5)和控制按钮(6)通过电控箱(11)可对第一丝杆直线模组(2)和车削机构(4)进行控制;所述第一丝杆直线模组(2)的正面设置有能够上下活动的压料机构(3),该压料机构(3)通过第一滑板(21)固定连接在第一丝杆直线模组(2)的滑块和丝杆螺母上,其底部中心与车削机构(4)的顶部中心上下对应,压料机构(3)和车削机构(4)之间用于放置待车削的内胆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胆端面车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包括底框(10),底框(10)顶部固定有底板(12),所述底板(12)的底部中心设置有伸缩杆竖向向上的顶升气缸(121),所述顶升气缸(121)的伸缩杆向上穿过底板(12)上预设的衔接孔与所述车削机构(4)的底部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顶升气缸(121)能够驱动所述车削机构(4)上下升降活动;所述车削机构(4)的底部设置有竖向向下的导柱(123),所述底板(12)底部固定设置有与其顶部上下连通的导套(122),所述导套(122)与所述导柱(123)上下对应,且导柱(123)与所述导套(122)插接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胆端面车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料机构(3)由悬臂(31)、压料气缸(32)和压头(33)组成;所述悬臂(31)固定连接在第一滑板(21)的正面,压料气缸(32)竖向固定在悬臂(31)的正面,其伸缩杆竖向向下,所述压头(33)与压料气缸(32)上的伸缩杆下端固定连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胆端面车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削机构(4)包括载板(41),所述导柱(123)固定设置在载板(41)的底部;所述载板(41)的上方设置有与其上下平行的缓冲板(43),所述缓冲板(43)与载板(41)之间通过阻尼弹簧减震器(411)弹性连接,载板(41)的顶部中心设置有拧紧电机(44),所述拧紧电机(44)的传动端设置有与其传动连接的变速器(440),所述变速器(440)的传动端竖向向上,该变速器(440)的传动端上设置有能够与其传动连接的传动轴(441),所述传动轴(441)的顶部设置有螺接头(442),传动轴(441)外部套置有与其轴承连接的轴接筒(475),所述传动轴(441)的顶部向上延伸在轴接筒(475)的顶部上方,所述轴接筒(475)的底部通过架设在变速器(440)外部的底架(431)支撑连接,所述底架(431)固定连接在缓冲板(43)上;所述轴接筒(475)外部套接有与其轴承连接的车削头(47),所述车削头(47)位于螺接头(442)的下方,其底部下方设置有端座(4501),所述端座(4501)上设置有上下连通且方便轴接筒(475)上下穿设的连接孔;所述端座(4501)底部靠近前端的部位设置有传动端竖向向上的车削电机(46),所述车削电机(46)的传动端向上贯穿端座(4501)的顶面与所述车削头(47)传动连接;所述缓冲板(43)顶部位于端座(4501)后侧的部位设置有能够上下活动的第二丝杆直线模组(45),所述端座(4501)通过第二滑板(450)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二丝杆直线模组(45)上,第二丝杆直线模组(45)能够驱动所述第二滑板(450)上下活动;所述车削头(47)的顶部上方设置有与所述缓冲板(43)上下平行的支撑板(42),所述支撑板(42)上设置有方便传动轴(441)和螺接头(442)穿设的衔接孔,其底部四角通过支撑杆(421)固定连接在底板(1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内胆端面车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丝杆直线模组(45)包括背板(451),所述背板(451)固定设置在所述缓冲板(43)上,其背面固定设置有传动端竖向向上的车削进给电机(452),所述车削进给电机(452)的传动端上设置有主动皮带轮(455);所述背板(451)的前端中心具有竖向设置的进给丝杆(453),所述进给丝杆(453)通过轴承活动连接在背板(451)正面的轴承座上,所述进给丝杆(453)上设置有与其螺纹配合的丝杆螺母(454),上端设置有与主动皮带轮(455)前后对应的从动皮带轮(456),所述主动皮带轮(455)与从动皮带轮(456)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丝杆螺母(454)与所述第二滑板(450)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背板(451)正面位于进给丝杆(453)两侧的部位设置有上下滑动配合的滑轨(458)和滑块(457),所述滑轨(458)固定连接在所述背板(451)上,所述滑块(457)与所述第二滑板(450)固定连接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内胆端面车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削头(47)由衔接套(471)和刀盘(473)组成;所述衔接套(471)套接在轴接筒(475)的外部,其与轴接筒(475)之间通过轴承活动连接,衔接套(471)上靠近下端的部位套接有第二车削轮(472),所述第二车削轮(472)与设置在车削电机(46)传动端上的第一车削轮(461)前后对应,所述第一车削轮(461)与第二车削轮(472)均为齿形皮带轮,之间通过齿形皮带传动连接;所述刀盘(473)固定设置在衔接套(471)的顶部,呈漏斗状,所述刀盘(47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端面车削刀(474)。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内胆端面车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弹簧减震器(411)具有四个,其设置在缓冲板(43)的底部四角。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内胆端面车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板(41)顶部位于缓冲板(43)左右两侧的部位竖向设置有两根左右对称的缓冲器(412),所述缓冲器(412)的活塞杆(4121)竖向向下并贯穿载板(41)的底面,该活塞杆(4121)的端部向下延伸在载板(41)的底面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内胆端面车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440)的传动端与传动轴(441)之间通过能够上下分离的齿式离合器传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内胆端面车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接筒(475)外侧介于端座(4501)和支撑板(42)之间的部位设置有废料盘(7),所述废料盘(7)的一侧设置有排料口(7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639108.2U CN220970765U (zh) | 2023-09-27 | 2023-09-27 | 一种内胆端面车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639108.2U CN220970765U (zh) | 2023-09-27 | 2023-09-27 | 一种内胆端面车削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970765U true CN220970765U (zh) | 2024-05-17 |
Family
ID=910660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639108.2U Active CN220970765U (zh) | 2023-09-27 | 2023-09-27 | 一种内胆端面车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970765U (zh) |
-
2023
- 2023-09-27 CN CN202322639108.2U patent/CN22097076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335675B (zh) | 自动贴球顶机及其工作方法 | |
CN113305611A (zh) | 一种机械自动化生产用铣削加工装置 | |
CN113183106A (zh) | 一种旋转装置 | |
CN210939658U (zh) | 扇叶半自动冲切总装 | |
CN220970765U (zh) | 一种内胆端面车削装置 | |
CN214134964U (zh) | 一种数控机床的夹紧装置 | |
CN102229014A (zh) | 一种新型线切割升降机构 | |
CN201816385U (zh) | 一种雕刻头 | |
CN211074376U (zh) | 一种电视机外壳生产用模具的定位装置 | |
CN210173932U (zh) | 一种具有磨边功能的玻璃幕墙裁切装置 | |
CN209971512U (zh) | 一种吹塑机的去飞边装置 | |
CN215356407U (zh) | 一种压力容器板材切边装置 | |
CN201552634U (zh) | 有卡无卡旋切机的原木定心装置 | |
CN208914241U (zh) | 一种过滤材料精确切割装置 | |
CN208437759U (zh) | 一种固定平台可调的锯床 | |
CN220241668U (zh) | 一种裁断机的左右高度调节装置 | |
CN221390026U (zh) | Led防水箱加工用机床上料辅助装置 | |
CN111715894A (zh) | 全自动转子精车机 | |
CN206561160U (zh) | 型材切割机 | |
CN221232499U (zh) | 一种导光柱装配工装 | |
CN219426283U (zh) | 一种拉料机构 | |
CN220241669U (zh) | 一种裁断机的机台高度调节机构 | |
CN219404479U (zh) | 一种上下双锯大直径柱式气滤膜切割机 | |
CN219114564U (zh) | 一种减震块修边装置 | |
CN214725581U (zh) | 再生塑料切割加工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