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55144U - 一种乘用车门饰板机械拉手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乘用车门饰板机械拉手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55144U
CN220955144U CN202322389983.XU CN202322389983U CN220955144U CN 220955144 U CN220955144 U CN 220955144U CN 202322389983 U CN202322389983 U CN 202322389983U CN 220955144 U CN220955144 U CN 2209551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chanical
opening handle
handle
inner opening
re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8998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衣丽
刘勇
李向辉
李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yun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yun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yun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yun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8998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551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551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551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乘用车门饰板机械拉手结构,包括机械内开拉手支架、机械内开拉手底座以及机械内开拉手手柄;机械内开拉手底座的背面设置有复位结构,机械内开拉手手柄部分延伸至机械内开拉手底座的背面、并于复位结构连接;复位结构具有复位弹簧,机械内开拉手手柄通过转轴与机械内开拉手底座转动连接,且复位弹簧套设于转轴上,机械内开拉手手柄通过复位弹簧复位。本实用新型的机械拉手结构的机械内开拉手手柄部分延伸至机械内开拉手底座的背部,并将复位结构置于机械内开拉手底座的背面,无论是开启还是静止状态,均无内部部件的外露,结构新颖,并且通过缓冲垫减少机械内开拉手手柄与底座的磕碰,避免损伤部件。

Description

一种乘用车门饰板机械拉手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乘用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乘用车门饰板机械拉手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汽车采用侧门电动开启系统,实现车门无需手动推拉即可开关,提高使用舒适度。
当乘员在车内时,为防止侧门电动开启失效而导致门无法开启,通常会设计车门饰板机械拉手。
现有技术中,传统的车门饰板机械拉手尺寸大,影响整体内饰造型效果,且机械拉手开启过程中容易露出拉手内部结构,影响整车美观性,严重影响着用车体验。
因此,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亟需研发一种乘用车门饰板机械拉手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操作开启过程中无内部结构外露、拉手结构紧凑对整体内饰造型效果影响小的门饰板机械拉手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乘用车门饰板机械拉手结构,该机械拉手结构包括:
机械内开拉手支架;
装配固定于所述机械内开拉手支架的机械内开拉手底座;以及
活动连接于所述机械内开拉手底座的机械内开拉手手柄;
所述机械内开拉手底座的背面设置有复位结构,所述机械内开拉手手柄部分延伸至所述机械内开拉手底座的背面、并于所述复位结构连接;
所述复位结构具有复位弹簧,所述机械内开拉手手柄通过转轴与所述机械内开拉手底座转动连接,且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所述转轴上,所述机械内开拉手手柄通过所述复位弹簧复位。
进一步的,所述机械内开拉手底座通过其周向的四个自攻螺钉与所述机械内开拉手支架装配固定;
所述机械内开拉手手柄的长度小于所述机械内开拉手底座开设的槽的长度,所述机械内开拉手手柄安装于所述槽内,且所述槽位于所述机械内开拉手手柄下部的空间为操作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沿所述机械内开拉手底座的宽度方向贯穿,且所述转轴上安装有轴套,所述复位弹簧安装于所述轴套上;
所述弹簧具有延伸至其外部的延伸部,且所述弹簧的延伸部与所述机械内开拉手底座接触;
拉动所述机械内开拉手手柄时,所述机械内开拉手手柄驱使所述弹簧转动以产生扭力,所述机械内开拉手手柄通过该扭力复位。
进一步的,所述机械内开拉手底座的内部、且与所述机械内开拉手手柄延伸至所述机械内开拉手底座背部的部分的上部配合的位置设置有缓冲垫;
所述机械内开拉手手柄静止状态时,所述机械内开拉手手柄的上部与所述缓冲垫接触;
所述机械内开拉手手柄拉开状态时,所述机械内开拉手手柄的上部远离所述缓冲垫。
进一步的,所述机械内开拉手底座的背面具有限位结构;
所述机械内开拉手底座的背面设置有手柄与锁拉线安装孔,锁拉线穿设于该锁拉线安装孔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乘用车门饰板机械拉手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机械拉手结构的机械内开拉手手柄部分延伸至机械内开拉手底座的背部,并将复位结构置于机械内开拉手底座的背面,无论是开启还是静止状态,均无内部部件的外露,结构新颖,并且通过缓冲垫减少机械内开拉手手柄与底座的磕碰,避免损伤部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乘用车门饰板机械拉手结构的静止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乘用车门饰板机械拉手结构的开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乘用车门饰板机械拉手结构的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械内开拉手支架;2、机械内开拉手底座;3、机械内开拉手手柄;
401、缓冲垫;402、轴套;403、复位弹簧;404、转轴;405、自攻螺钉;406、限位结构;407、手柄与锁拉线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参见图1至图3所示;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乘用车门饰板机械拉手结构,该机械拉手结构包括:
机械内开拉手支架1;
装配固定于机械内开拉手支架1的机械内开拉手底座2;以及
活动连接于机械内开拉手底座2的机械内开拉手手柄3;
机械内开拉手底座2的背面设置有复位结构,机械内开拉手手柄3部分延伸至机械内开拉手底座2的背面、并于复位结构连接;
复位结构具有复位弹簧403,机械内开拉手手柄3通过转轴404与机械内开拉手底座2转动连接,且复位弹簧403套设于转轴404上,机械内开拉手手柄3通过复位弹簧403复位。
具体的,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门饰板机械拉手结构,其包括机械内开拉手支架1、机械内开拉手底座2和机械内开拉手手柄3三部分;将机械内开拉手底座2装配固定在机械内开拉手支架1上,然后利用复位结构将机械内开拉手手柄3转动连接于机械内开拉手底座2上。为了能够在打开机械内开拉手手柄3后能够驱使机械内开拉手手柄3自动复位,本实施例在机械内开拉手底座2的背面设置了复位结构,机械内开拉手手柄3通过该复位结构与机械内开拉手底座2连接,实现转动连接的同时,可以在复位弹簧403的弹簧力作用下驱使机械内开拉手手柄3复位。
优选的,本实施例的机械内开拉手底座2通过其周向的四个自攻螺钉405与机械内开拉手支架1装配固定;
机械内开拉手手柄3的长度小于机械内开拉手底座2开设的槽的长度,机械内开拉手手柄3安装于槽内,且槽位于机械内开拉手手柄3下部的空间为操作空间。
优选的,本实施例的转轴404沿机械内开拉手底座2的宽度方向贯穿,且转轴404上安装有轴套402,复位弹簧403安装于轴套402上;
复位弹簧403具有延伸至其外部的延伸部,且复位弹簧403的延伸部与机械内开拉手底座2接触;
拉动机械内开拉手手柄3时,机械内开拉手手柄3驱使复位弹簧403转动以产生扭力,机械内开拉手手柄3通过该扭力复位。
本实施例的机械内开拉手手柄3通过转轴404与机械内开拉手底座2转动连接,在转轴404套设轴套402,并将复位弹簧403套设在转轴404上,转动机械内开拉手手柄3时,带动复位弹簧403转动而产生扭力,在扭力的驱动下,能够驱使机械内开拉手手柄3复位。
其次,本实施例的机械内开拉手底座2的内部、且与机械内开拉手手柄3延伸至机械内开拉手底座2背部的部分的上部配合的位置设置有缓冲垫401;机械内开拉手手柄3静止状态时,机械内开拉手手柄3的上部与缓冲垫401接触;机械内开拉手手柄3拉开状态时,机械内开拉手手柄3的上部远离缓冲垫401。
优选的,本实施例的机械内开拉手底座2的背面具有限位结构406;
机械内开拉手底座2的背面设置有手柄与锁拉线安装孔407,锁拉线穿设于该锁拉线安装孔内。
首先将缓冲垫401卡接到机械内开拉手底座2上,将机械内开拉手底座2通过四个自攻螺钉405固定在机械内开拉手支架1上,将复位弹簧403套设在轴套402上。再将机械内开拉手手柄3与轴套402安装在转轴404上并保持可以自由转动,最后将转轴安装在机械内开拉手底座2上即可。本实施例的缓冲垫401的作用是当弹簧复位时,避免机械内开拉手手柄3与机械内开拉手底座2碰撞产生异响,甚至零件损坏。复位弹簧403在作用一方面是提高机械内开拉手手柄3开启阻尼感,另一方面当松开机械内开拉手手柄3时使手柄自动复位。
本实施例的机械内开拉手总成通过四个螺钉安装在内饰门护板地图袋处,从而形成一种既可以通过操作机械拉手实现开门功能,又不能影响内饰整体造型的结构。
机械内开拉手手柄3静止状态时,手柄呈关闭状态,此时机械内开拉手手柄3与缓冲垫401(参见图1所示),机械内开手柄背部锁拉线安装孔对锁拉线无拉力;通过机械内开拉手手柄3开门时,操作机械拉手手柄绕转轴404旋转45°,此时机械拉手手柄3背部锁拉线拉动锁拉线,并在限位结构406的限制下实现开门功能(参见图2所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乘用车门饰板机械拉手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机械拉手结构的机械内开拉手手柄3部分延伸至机械内开拉手底座2的背部,并将复位结构置于机械内开拉手底座2的背面,无论是开启还是静止状态,均无内部部件的外露,结构新颖,并且通过缓冲垫401减少机械内开拉手手柄3与底座的磕碰,避免损伤部件。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Claims (5)

1.一种乘用车门饰板机械拉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机械拉手结构包括:
机械内开拉手支架(1);
装配固定于所述机械内开拉手支架(1)的机械内开拉手底座(2);以及
活动连接于所述机械内开拉手底座(2)的机械内开拉手手柄(3);
所述机械内开拉手底座(2)的背面设置有复位结构,所述机械内开拉手手柄(3)部分延伸至所述机械内开拉手底座(2)的背面、并于所述复位结构连接;
所述复位结构具有复位弹簧(403),所述机械内开拉手手柄(3)通过转轴(404)与所述机械内开拉手底座(2)转动连接,且所述复位弹簧(403)套设于所述转轴(404)上,所述机械内开拉手手柄(3)通过所述复位弹簧(403)复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乘用车门饰板机械拉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内开拉手底座(2)通过其周向的四个自攻螺钉(405)与所述机械内开拉手支架(1)装配固定;
所述机械内开拉手手柄(3)的长度小于所述机械内开拉手底座(2)开设的槽的长度,所述机械内开拉手手柄(3)安装于所述槽内,且所述槽位于所述机械内开拉手手柄(3)下部的空间为操作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乘用车门饰板机械拉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404)沿所述机械内开拉手底座(2)的宽度方向贯穿,且所述转轴(404)上安装有轴套(402),所述复位弹簧(403)安装于所述轴套(402)上;
所述复位弹簧(403)具有延伸至其外部的延伸部,且所述复位弹簧(403)的延伸部与所述机械内开拉手底座(2)接触;
拉动所述机械内开拉手手柄(3)时,所述机械内开拉手手柄(3)驱使所述复位弹簧(403)转动以产生扭力,所述机械内开拉手手柄(3)通过该扭力复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乘用车门饰板机械拉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内开拉手底座(2)的内部、且与所述机械内开拉手手柄(3)延伸至所述机械内开拉手底座(2)背部的部分的上部配合的位置设置有缓冲垫(401);
所述机械内开拉手手柄(3)静止状态时,所述机械内开拉手手柄(3)的上部与所述缓冲垫(401)接触;
所述机械内开拉手手柄(3)拉开状态时,所述机械内开拉手手柄(3)的上部远离所述缓冲垫(4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乘用车门饰板机械拉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内开拉手底座(2)的背面具有限位结构(406);
所述机械内开拉手底座(2)的背面设置有手柄与锁拉线安装孔(407),锁拉线穿设于该锁拉线安装孔内。
CN202322389983.XU 2023-09-04 2023-09-04 一种乘用车门饰板机械拉手结构 Active CN2209551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89983.XU CN220955144U (zh) 2023-09-04 2023-09-04 一种乘用车门饰板机械拉手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89983.XU CN220955144U (zh) 2023-09-04 2023-09-04 一种乘用车门饰板机械拉手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55144U true CN220955144U (zh) 2024-05-14

Family

ID=910194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89983.XU Active CN220955144U (zh) 2023-09-04 2023-09-04 一种乘用车门饰板机械拉手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551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70138822A1 (en) Hidden console display
CN114482730B (zh) 一种隐藏式汽车电动门把手
CN220955144U (zh) 一种乘用车门饰板机械拉手结构
CN210768322U (zh) 一种电动式汽车后门自动开关装置
CN2467706Y (zh) 一种阻尼式汽车电动门锁
CN212154453U (zh) 一种汽车电动自吸锁上锁机构
CN201100010Y (zh) 汽车门把手
JPH1113335A (ja) 自動車のウィンドレギュレータ
KR100527138B1 (ko) 자동차 트렁크용 트랜스버스 트림 커버장치
CN213973728U (zh) 一种设置于汽车门板的扶手
CN111775845A (zh) 一种汽车主驾驶的储物盒开启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CN215369275U (zh) 一种集成式的汽车内门把手
CN215859587U (zh) 一种汽车尾门把手
KR100803425B1 (ko) 자동차용 도어 아웃사이드 핸들 구조
CN114368343B (zh) 一种车门地图袋总成
CN220667264U (zh) 一种车载门把手结构和车辆
JPH0546516U (ja) 車両用窓ガラス開閉機構
KR101415404B1 (ko) 자동차용 도어체커
CN219790070U (zh) 一种车载娱乐屏的隔振旋转结构
JP3683418B2 (ja) 自動車用電動式駆動ユニット
CN212332461U (zh) 一种多功能汽车座椅扶手
CN208324887U (zh) 一体式底座连杆电子油门踏板
CN216517433U (zh) 具有异形内开螺栓盖板的内开总成及车门
JP3708722B2 (ja) 自動車用電動式駆動ユニット
KR0121667Y1 (ko) 자동차의 도어 힌지측에 형성되는 도어 체커의 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