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14349U -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的散热构造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的散热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14349U
CN220914349U CN202322508053.1U CN202322508053U CN220914349U CN 220914349 U CN220914349 U CN 220914349U CN 202322508053 U CN202322508053 U CN 202322508053U CN 220914349 U CN220914349 U CN 2209143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new energy
energy automobile
heat dissipation
lithium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50805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茂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tomos Me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tomos Me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tomos Me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tomos Me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50805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143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143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143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汽车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的散热构造,包括电池外壳,所述电池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侧板,所述侧板的内部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连通有散热腔,所述电池外壳的壳壁安装有散热风扇,所述电池外壳的顶部安装有顶壁结构。本实用新型提通过启动散热风扇后,空气从过滤网流动到流动孔内部,之后空气从流动孔流动到电池外壳中的内腔,并从内腔流动到散热孔,之后流动到散热腔中,并通过散热风扇流动到外部,从而形成空气的流动性结构,本方案通过流动性空气结构,对电池外壳内部放置的电池进行快速的风冷。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的散热构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的散热构造。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锂电池是电池的一种,当新能源汽车锂电池使用时,将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安装在指定的位置后,通过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可给设备进行供电;
其中申请号为“CN202222156470.X”所公开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箱的散热结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锂电池组,所述箱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泡沫铜,所述泡沫铜的内壁与锂电池组的表面接触,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导热板。通常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的散热构造是用于对电池进行散热的结构,使得电池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快速的带走,现有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的散热构造使用时通常有风冷和物理散热,但是通常风冷的效率较低,因此本方案设置了一种风冷效率高的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的散热构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的散热构造,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上述设备在使用时,通常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的散热构造是用于对电池进行散热的结构,使得电池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快速的带走,现有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的散热构造使用时通常有风冷和物理散热,但是通常风冷的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的散热构造,包括电池外壳,所述电池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侧板,所述侧板的内部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连通有散热腔,所述电池外壳的壳壁安装有散热风扇,所述电池外壳的顶部安装有顶壁结构。
为了通过内腔可使得电池放置在电池外壳内部的内腔中,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的散热构造优选的,两个所述侧板之间等间距设置有隔板,两个相邻所述隔板和电池外壳的底壁之间开设有内腔。
为了通过散热孔可将热量流动到散热腔的内部,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的散热构造优选的,所述散热腔开设在侧板和电池外壳内壁之间,所述散热腔通过散热孔连通在隔板的内腔中。
为了使得螺栓穿过顶板与电池外壳螺纹连接,可将顶板安装在电池外壳上,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的散热构造优选的,所述顶壁结构包括顶板、螺栓、流动孔、凹槽和过滤网,所述顶板放置在电池外壳的顶部,所述螺栓穿过顶板的四角螺纹连接在电池外壳的表面。
为了使得顶板顶部开设的通槽和流动孔可将空气流动到电池外壳的内腔中,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的散热构造优选的,所述顶板的内部开设有横向贯穿的通槽,且顶板的底壁开设有相互连通的流动孔和凹槽。
为了使得过滤网可对流动的空气进行过滤,使得空气的灰尘被滤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的散热构造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内部放置有过滤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电池外壳、隔板、侧板和散热孔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使得散热孔对隔板中间的内腔进行散热,并通过散热腔可将热量散热至散热腔内部后,通过散热风扇将热量散热到外部,同时通过顶板、螺栓、流动孔、凹槽、过滤网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在用螺栓穿过顶板安装在电池外壳顶部,并在启动散热风扇后,空气从过滤网流动到流动孔内部,之后空气从流动孔流动到电池外壳中的内腔,并从内腔流动到散热孔,之后流动到散热腔中,并通过散热风扇流动到外部,从而形成空气的流动性结构,本方案通过流动性空气结构,对电池外壳内部放置的电池进行快速的风冷。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顶板立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外壳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外壳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池外壳;2、隔板;3、侧板;4、散热孔;5、散热腔;6、散热风扇;7、顶板;8、螺栓;9、流动孔;10、凹槽;11、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的散热构造,包括电池外壳1,电池外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2,隔板2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侧板3,侧板3的内部开设有散热孔4,散热孔4连通有散热腔5,电池外壳1的壳壁安装有散热风扇6,电池外壳1的顶部安装有顶壁结构。
优选的:两个侧板3之间等间距设置有隔板2,两个相邻隔板2和电池外壳1的底壁之间开设有内腔。
具体使用时,通过设置内腔可用于放置电池,并通过隔板2用于对电池进行分隔。
优选的:散热腔5开设在侧板3和电池外壳1内壁之间,散热腔5通过散热孔4连通在隔板2的内腔中。
具体使用时,通过散热孔4可将热量从内腔中逸散到散热腔5的内部。
优选的:顶壁结构包括顶板7、螺栓8、流动孔9、凹槽10和过滤网11,顶板7放置在电池外壳1的顶部,螺栓8穿过顶板7的四角螺纹连接在电池外壳1的表面。
具体使用时,通过将螺栓8穿过顶板7螺纹连接在电池外壳1的表面,从而可将顶板7安装在电池外壳1上。
优选的:顶板7的内部开设有横向贯穿的通槽,且顶板7的底壁开设有相互连通的流动孔9和凹槽10。
具体使用时,通过流动孔9可将空气从顶部流入,并通过空气流动到电池外壳1的内部空腔中。
优选的:凹槽10的内部放置有过滤网11。
具体使用时,通过过滤网11可对流通的空气进行过滤,使得空气中的灰尘被过滤。
工作原理:通过将顶板7放置在电池外壳1的顶部,之后将螺栓8穿过顶板7螺纹连接在电池外壳1的表面,之后给散热风扇6通电,散热风扇6将散热腔5内部的空气排输送到外部,同时空气从顶板7的两端排送到内部,之后空气输送到过滤网11内部后,通过流动孔9流动到电池外壳1内部的内腔中,之后电池外壳1内部放置的电池产生的热量会从散热孔4输送到散热腔5内部,从而形成空气的快速流动过程,进而对电池进行风冷,使得电池冷却的更快。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的散热构造,包括电池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外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2),所述隔板(2)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侧板(3),所述侧板(3)的内部开设有散热孔(4),所述散热孔(4)连通有散热腔(5),所述电池外壳(1)的壳壁安装有散热风扇(6),所述电池外壳(1)的顶部安装有顶壁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的散热构造,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板(3)之间等间距设置有隔板(2),两个相邻所述隔板(2)和电池外壳(1)的底壁之间开设有内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的散热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腔(5)开设在侧板(3)和电池外壳(1)内壁之间,所述散热腔(5)通过散热孔(4)连通在隔板(2)的内腔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的散热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壁结构包括顶板(7)、螺栓(8)、流动孔(9)、凹槽(10)和过滤网(11),所述顶板(7)放置在电池外壳(1)的顶部,所述螺栓(8)穿过顶板(7)的四角螺纹连接在电池外壳(1)的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的散热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7)的内部开设有横向贯穿的通槽,且顶板(7)的底壁开设有相互连通的流动孔(9)和凹槽(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的散热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0)的内部放置有过滤网(11)。
CN202322508053.1U 2023-09-15 2023-09-15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的散热构造 Active CN2209143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08053.1U CN220914349U (zh) 2023-09-15 2023-09-15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的散热构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08053.1U CN220914349U (zh) 2023-09-15 2023-09-15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的散热构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14349U true CN220914349U (zh) 2024-05-07

Family

ID=909163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508053.1U Active CN220914349U (zh) 2023-09-15 2023-09-15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的散热构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143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48017B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箱的控制方法
CN110137621B (zh) 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散热装置
CN210224225U (zh) 一种新能源电动车蓄电池散热保护装置
CN215933660U (zh) 一种可调节散热功能的锂电池组
CN207368167U (zh) 一种电池包
CN220914349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的散热构造
CN217740631U (zh) 一种散热均匀的电池pack箱
CN113555631A (zh) 一种风冷散热的蓄电池
CN216488262U (zh) 一种汽车用电池散热装置
CN210576340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装置
CN213584010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结构
CN210182444U (zh) 多模块组合式pack箱体
CN212380485U (zh) 一种风冷散热的蓄电池
CN210897432U (zh) 一种锂电池模组
CN210200916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电储能锂电池组
CN207425946U (zh) 一种电池箱及电池系统空冷冷却结构、电动车辆
CN206040738U (zh) 一种电池箱
CN210984897U (zh) 锂电池的散热结构
CN217544731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电池模块
CN218602552U (zh) 一种软包电池组的风冷散热机构
CN215896520U (zh) 一种储能锂电芯pack箱体
CN216288621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锂电池的散热结构
CN216488243U (zh) 一种锂电池
CN217983481U (zh) 一种磷酸铁锂石墨烯复合材料电池模组
CN219979647U (zh) 一种具有防破损散热结构的锂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