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84162U - 一种两栖车的放置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两栖车的放置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84162U
CN220884162U CN202322967240.6U CN202322967240U CN220884162U CN 220884162 U CN220884162 U CN 220884162U CN 202322967240 U CN202322967240 U CN 202322967240U CN 220884162 U CN220884162 U CN 2208841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cement
amphibious vehicle
placing
fender
connec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96724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友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Zhent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Zhent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Zhent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zhou Zhent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96724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841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841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841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两栖车的放置结构,属于两栖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两栖车没有存放饮料瓶位置的问题。本两栖车包括车架、座椅和挡泥板,座椅固连在车架中,且座椅与挡泥板相邻设置,车架包括位于挡泥板上方的扶手管,放置结构包括放置架和放置筒,放置架的底端与挡泥板相固连,顶端与扶手管相固连,放置筒通过紧固件固连在放置架的外侧。本两栖车的放置结构具有使乘员乘坐两栖车时取放饮料瓶方便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两栖车的放置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两栖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两栖车的放置结构。
背景技术
作为海边度假的代步工具,沙滩观光车为人们提供了一种休闲娱乐的新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传统的沙滩观光车只能在诸如沙滩等地形略显复杂的陆地上行驶,其无法满足人们海上观光的需求,为此,人们研发出了水陆两栖沙滩观光车。
现有的水陆两栖沙滩观光车,例如中国专利文献资料公开了一种两栖车的车架结构[专利号:CN202020598935.5;申请公布号:CN211969099U],本两栖车的车架结构包括车架本体,车架本体的底部设有浮体,浮体的底部开设有若干沿车架本体前后方向贯穿浮体两端的过水槽,若干过水槽沿车架本体的左右方向分布。
该种结构的两栖车,车架本体中设有座椅,车架本体的前后两端设有四个车轮,每个车轮上均设有挡泥板,挡泥板通过连接杆与车架本体相连。乘员乘坐沙滩观光车时,一般会携带饮料,但该种结构的两栖车,并未设置用于存放饮料的位置,乘员需要时刻手持饮料,降低游玩的舒适性,而将饮料放置在车架本体或者座椅上时,存在倾倒掉落到水里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两栖车的放置结构,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乘员乘坐两栖车时取放饮料瓶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两栖车的放置结构,两栖车包括车架、座椅和挡泥板,所述座椅固连在所述车架中,且所述座椅与所述挡泥板相邻设置,所述车架包括位于所述挡泥板上方的扶手管,其特征在于,放置结构包括放置架和放置筒,所述放置架的底端与所述挡泥板相固连,顶端与所述扶手管相固连,所述放置筒通过紧固件固连在所述放置架的外侧。
放置架的底端与挡泥板相固连,顶端与扶手管相固连,通过放置架来提高挡泥板和扶手管的稳定性,放置架提供安装位置,放置筒安装在放置架的外侧,由于座椅与挡泥板相邻设置,即放置筒与座椅相邻设置,使乘员可以方便的将饮料瓶放置在放置筒中,也方便乘员将饮料瓶从放置筒中取出,使乘员乘坐两栖车时取放饮料瓶方便。
在上述的一种两栖车的放置结构中,所述放置筒的顶部与所述放置架的顶部基本持平。放置架的顶部可以比放置筒的顶部高2cm或者高度持平,该种结构使放置架和扶手管不会阻碍乘员取放饮料瓶,使乘员乘坐两栖车时取放饮料瓶方便。
在上述的一种两栖车的放置结构中,所述放置架包括连接板和固定条,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向外延伸设置形成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贴靠在所述挡泥板上并与所述挡泥板相固连,所述连接板的顶部朝向座椅向内弯折设置,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具有横截面呈半圆形的第一固定槽,所述固定条的底部具有横截面呈半圆形的第二固定槽,所述固定条固连在所述连接板的顶部,所述扶手管穿过所述第一固定槽和所述第二固定槽形成的通道。该种结构,使放置架与扶手管固连方便,且提高放置架与扶手管和挡泥板固连的牢固程度,从而可以提高两栖车的稳定性。
在上述的一种两栖车的放置结构中,所述固定条的顶面为弧面。乘员的手会放置在扶手管上,即也会放置在固定条上,固定条的顶面为弧面,使乘员不会感觉到磕碰的问题,提高乘员的舒适性。
在上述的一种两栖车的放置结构中,所述连接板外侧壁的中间处具有凸出设置的加强筋条,所述加强筋条上凸出设置有固定柱,通过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放置筒并穿设在所述固定柱中使所述放置筒固连在所述连接板的外侧。加强筋条的设置提高放置架的强度,加强筋条配合固定柱使放置筒可以一定程度的远离放置架,远离扶手管,符合人体工程学,使乘员乘坐两栖车时取放饮料瓶方便。
在上述的一种两栖车的放置结构中,所述连接板的宽度大于所述放置筒的宽度。该种结构,使放置架具有足够的强度,保证放置架的强度,同时使放置架和放置筒的比例合理,外观协调。
在上述的一种两栖车的放置结构中,所述放置筒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放置筒的筒身呈开口环状,所述放置筒的筒底具有朝内凸出设置的抵靠部。该种结构,使放置筒能够弹性张开和弹性收缩,使放置筒可以更紧的夹住饮料瓶,提高饮料瓶放置的稳定性,抵靠部起到抵住饮料瓶的作用,使饮料瓶不会掉出。
在上述的一种两栖车的放置结构中,所述放置筒的顶部具有凸出设置的压紧部,所述压紧部朝向所述放置筒的内部弯曲设置。放置筒中放置饮料瓶后,压紧部压在饮料瓶上,提高饮料瓶放置的稳定性。
在上述的一种两栖车的放置结构中,所述放置筒的筒身中具有呈长条状的固定孔,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固定孔与所述固定柱相固连。该种结构,使放置筒的位置可以进行微调。
在上述的一种两栖车的放置结构中,所述放置筒的筒身中具有贯穿减重孔。降低放置筒的原料使用量,降低成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两栖车的放置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本两栖车的扶手管和挡泥板之间设置放置架和放置筒,用来放置饮料瓶,使乘员不用一直手持饮料瓶,且使饮料瓶不易掉落到水里。
2、本两栖车放置架和放置筒与座椅相邻设置,且放置架和放置筒的结构和位置符合人体工程学,使乘员乘坐两栖车时取放饮料瓶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两栖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两栖车图1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3是本两栖车放置结构的爆炸图。
图中,1、车架;11、扶手管;2、座椅;3、挡泥板;4、放置架;41、连接板;411、固定部;412、第一固定槽;42、固定条;421、第二固定槽;43、加强筋条;44、固定柱;5、放置筒;51、筒身;52、抵靠部;53、压紧部;54、固定孔;55、减重孔;6、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两栖车包括车架1、座椅2、挡泥板3和放置结构,座椅2固连在车架1中,且座椅2与挡泥板3相邻设置,车架1包括位于挡泥板3上方的扶手管11,放置结构包括放置架4和放置筒5。
放置架4的底端与挡泥板3相固连,顶端与扶手管11相固连,放置筒5通过紧固件6如螺栓或者螺钉固连在放置架4的外侧,放置筒5的顶部与放置架4的顶部基本持平。
具体来说,如图2、图3所示,放置架4包括连接板41和固定条42,连接板41的底部向外延伸设置形成固定部411,固定部411贴靠在挡泥板3上并与挡泥板3相固连,连接板41的顶部朝向座椅2向内弯折设置,连接板41的顶部具有横截面呈半圆形的第一固定槽412,固定条42的顶面为弧面,固定条42的底部具有横截面呈半圆形的第二固定槽421,固定条42固连在连接板41的顶部,扶手管11穿过第一固定槽412和第二固定槽421形成的通道,使放置架4与扶手管11相固连。
连接板41外侧壁的中间处具有凸出设置的加强筋条43,加强筋条43上凸出设置有固定柱44,放置筒5的筒身51中具有呈长条状的固定孔54,紧固件6穿过固定孔54与固定柱44相固连,使放置筒5固连在连接板41的外侧,连接板41的宽度大于放置筒5的宽度。
放置筒5由弹性材料制成,放置筒5的筒身51呈开口环状,放置筒5的筒身51中具有贯穿减重孔55,放置筒5的筒底具有朝内凸出设置的抵靠部52,放置筒5的顶部具有凸出设置的压紧部53,压紧部53朝向放置筒5的内部弯曲设置。
使用时,施加一定的外力,将饮料瓶插入到放置筒5中,放置筒5回复原状会夹紧饮料瓶,从而使饮料瓶固定。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车架1、扶手管11、座椅2、挡泥板3、放置架4、连接板41、固定部411、第一固定槽412、固定条42、第二固定槽421、加强筋条43、固定柱44、放置筒5、筒身51、抵靠部52、压紧部53、固定孔54、减重孔55、紧固件6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9)

1.一种两栖车的放置结构,两栖车包括车架(1)、座椅(2)和挡泥板(3),所述座椅(2)固连在所述车架(1)中,且所述座椅(2)与所述挡泥板(3)相邻设置,所述车架(1)包括位于所述挡泥板(3)上方的扶手管(11),其特征在于,放置结构包括放置架(4)和放置筒(5),所述放置架(4)的底端与所述挡泥板(3)相固连,顶端与所述扶手管(11)相固连,所述放置筒(5)通过紧固件(6)固连在所述放置架(4)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栖车的放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筒(5)的顶部与所述放置架(4)的顶部基本持平。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两栖车的放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架(4)包括连接板(41)和固定条(42),所述连接板(41)的底部向外延伸设置形成固定部(411),所述固定部(411)贴靠在所述挡泥板(3)上并与所述挡泥板(3)相固连,所述连接板(41)的顶部朝向座椅(2)向内弯折设置,所述连接板(41)的顶部具有横截面呈半圆形的第一固定槽(412),所述固定条(42)的底部具有横截面呈半圆形的第二固定槽(421),所述固定条(42)固连在所述连接板(41)的顶部,所述扶手管(11)穿过所述第一固定槽(412)和所述第二固定槽(421)形成的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两栖车的放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条(42)的顶面为弧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两栖车的放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41)外侧壁的中间处具有凸出设置的加强筋条(43),所述加强筋条(43)上凸出设置有固定柱(44),通过所述紧固件(6)穿过所述放置筒(5)并穿设在所述固定柱(44)中使所述放置筒(5)固连在所述连接板(41)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两栖车的放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41)的宽度大于所述放置筒(5)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两栖车的放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筒(5)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放置筒(5)的筒身(51)呈开口环状,所述放置筒(5)的筒底具有朝内凸出设置的抵靠部(52)。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两栖车的放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筒(5)的顶部具有凸出设置的压紧部(53),所述压紧部(53)朝向所述放置筒(5)的内部弯曲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两栖车的放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筒(5)的筒身(51)中具有贯穿减重孔(55)。
CN202322967240.6U 2023-11-02 2023-11-02 一种两栖车的放置结构 Active CN2208841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967240.6U CN220884162U (zh) 2023-11-02 2023-11-02 一种两栖车的放置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967240.6U CN220884162U (zh) 2023-11-02 2023-11-02 一种两栖车的放置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84162U true CN220884162U (zh) 2024-05-03

Family

ID=908376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967240.6U Active CN220884162U (zh) 2023-11-02 2023-11-02 一种两栖车的放置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841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189908B1 (en) Shock-absorbing frame structure for bicycle
US5362126A (en) Bicycle saddle
CN220884162U (zh) 一种两栖车的放置结构
CN107458317A (zh) 车顶行李架
US7287779B2 (en) Golf/utility cart extension for extra seating
CN213354680U (zh) 一种可转换状态的骑士车坐垫
CN107380317B (zh) 燃油箱尾部的安装结构及跨骑车
CN206734471U (zh) 坐垫的装置
CN208842560U (zh) 一种简易型自行车减震车架
CN215323080U (zh) 滑板车
CN210162200U (zh) 一种折叠自行车车架
CN210912696U (zh) 一种方便组装的电动助力自行车
CN215205159U (zh) 一种自行车的减震结构
CN209814164U (zh) 多用途亲子车座以及骑行车辆
CN208760812U (zh) 一种减震自行车车架
CN219447193U (zh) 一种自行车车架
CN204137252U (zh) 双梁纵向折叠自行车
CN201371881Y (zh) 一种摩托车用鞍座组合
CN218317078U (zh) 一种结构牢固的滑板车
CN218198628U (zh) 一种摩托车翻转踏板
CN2178676Y (zh) 折把防震自行车
CN208102223U (zh) 一种增强型自行车减震车架
KR102078179B1 (ko) 자전거용 휴대품 수납케이스 및 원터치 슬라이드 탄발출몰식 머드가드 내장 플레이트 일체형 구조를 가지는 자전거
JPS6246624Y2 (zh)
CN2736239Y (zh) 休闲运动自行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