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34471U - 坐垫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坐垫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34471U
CN206734471U CN201720362682.XU CN201720362682U CN206734471U CN 206734471 U CN206734471 U CN 206734471U CN 201720362682 U CN201720362682 U CN 201720362682U CN 206734471 U CN206734471 U CN 2067344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pad body
cushion
carrying base
cushion p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6268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木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036268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344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344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3447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ttresses And Other Support Structures For Chairs And Be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坐垫的装置,其包括:一承载基座,其包含有一承载基台及二支撑管架,该承载基台的顶面的周缘进一步环设有一肋块,该肋块与承载基台顶面的间形成一组装槽,而该二支撑管架是设置在承载基台的底面并呈间距设置;一缓冲垫体,其装设于组装槽内,该缓冲垫体装设于组装槽的一侧进一步环设有一凹沟,且该凹沟是对应肋块予以插接组设,另外该缓冲垫体的顶面是凹设有一陷槽;其中,该缓冲垫体直接装设于承载基台的组装槽内,以减少装订的工序以及皱折的产生,且陷槽于缓冲垫体上的形成保护骑乘者的重要部位。

Description

坐垫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坐垫的装置,详指应用于自行车领域的坐垫技术,其特征是让坐垫的整体重量可轻量化但又不会丧失骑乘者乘坐上的舒适性;另外,在坐垫整体的外观上也更显得平整、平滑的特点。故本实用新型即为一种实用性极佳的创作。
背景技术
坐垫对于自行车领域中是占有非常重要的,综观全世界的自行车,除非是那种特殊的表演,不然坐垫是必须存在的组件之一。另外,坐垫的使用不外乎是提供给骑乘自行车的使用者予以乘坐使用,而坐垫的种类可大致分为两种,其一为窄型细长的硬坐垫以及其二的宽大而软的舒适型坐垫,在宽大而软的舒适型坐垫的使用上较常见于入门车种或休闲取向的单车,是设计给慢速巡航用的,宽大的设计能让坐垫跟屁股的间有较大而平均的支撑面积,软质的坐垫能提供较佳的舒适度,由于休闲取向的踩踏动作,不须考虑宽而软的坐垫不适合高速踩踏的因素;而在窄型细长的硬坐垫上是为前端尖尾端窄并于末端中央设有剖沟,常见于运动型单车,是设计给高速巡航用的,可是在长期乘坐在窄型细长的硬坐垫骑乘自行车时,不当的坐垫以及骑乘者不宜的乘坐姿势来说容易对使用者下体部分造成伤害,尤其是男性的睪丸部分因可收藏在剖沟内,导致骑乘时受到撞击,严重者可能会导致性功能障碍,或让男性(女性)胯下及周遭的器官表面因剧烈的摩擦而破皮,这从相关的自行车竞速比赛选手身上最为常见。
另外,在此种竞速用的坐垫的制作上,一般是以碳纤维予以制成,因为竞速着重的就是时间,碳纤维的使用可以减轻整台自行车的重量,接着在以具有厚度的外皮5予以包覆在坐垫的上表面(如图8所示),而些许的外皮5在朝坐垫下方内凹弯折并予以装订,使得坐垫整体得以完成而成形,可是此种坐垫在长时间使用下,容易造成外皮5的外翻而影响整个坐垫的外观,且在外皮5包覆过程中有一不小心就会产生皱折而影响骑乘者在竞赛上的敏锐与集中。故,该领域的相关业者必须在思考,该如何改善现有的坐垫结构,而让骑乘者能够以最舒适且又不会影响骑速,并保有坐垫外观的平整。
有鉴于上述所说明现有缺失,本创作人投入许多时间研究相关知识,并加以比较各项优劣,进行相关产品的研究及开发,并历经的多次实验及测试,而终于推出一种『坐垫的装置』改善上述缺失,以符合大众所需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坐垫容易造成骑乘者的重要部位受伤,且制作过程过于困难容易产生皱折,进而影响整个坐垫的美观,另外现有坐垫的制作是以装订方式予以制作会导致外皮的翻折等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坐垫的装置,其在于预防骑乘者的重要部位的受伤以外,更可以维持在轻量化及简易组装,进一步保有坐垫外观的平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与功效,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坐垫的装置,其包括:一承载基座,其包含有一承载基台及二支撑管架,该承载基台的顶面的周缘进一步环设有一肋块,该肋块与承载基台顶面的间形成一组装槽,而该二支撑管架是设置在承载基台的底面并呈间距设置;一缓冲垫体,其装设于组装槽内,该缓冲垫体装设于组装槽的一侧进一步环设有一凹沟,且该凹沟是对应肋块予以插接组设,另外该缓冲垫体的顶面是凹设有一陷槽。
根据上述的说明,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特征为该承载基台进一步包含有一前端部及一后端部,而该陷槽是设置在缓冲垫体上且对应后端部的中央位置,该后端部以对应陷槽位置进一步分隔后端部形成一左撑部及一右撑部,而该缓冲垫体的底面则按照承载基台的凹凸而形成相对应的凸凹,该缓冲垫体是紧密接合于承载基台。
根据上述的说明,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特征为该缓冲垫体是以黏着方式黏合承载基台。
根据上述的说明,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特征为该缓冲垫体对应承载基台的一侧是设有一组接部,而该承载基台对应组接部则设有一衔接部,又该组接部与衔接部是为可相互结合、拆离。
根据上述的说明,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特征为该二支撑管架是与承载基台为一体成形或是可拆式。
根据上述的说明,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特征为该承载基台进一步为碳纤维制程,而该缓冲垫体是为发泡海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在于预防骑乘者的重要部位的受伤以外,更可以维持在轻量化及简易组装,进一步保有坐垫外观的平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III-III线段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承载基台与支撑管架为一体成形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承载基台与支撑管架为可拆式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缓冲垫体与承载基台为可拆离的分解示意图。
图8现有坐垫局部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承载基座1 承载基台11
前端部111 后端部112
左撑部113 右撑部114
支撑管架12 肋块13
组装槽14 定位块15
插口151 缓冲垫体2
凹沟21 陷槽22
组接部3 衔接部4
(现有)
外皮5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坐垫的装置,其主要是装设于自行车座管顶端并提供骑乘者乘坐的用,而主要包括:一承载基座1,其包含有一承载基台11及二支撑管架12,由图1所示该承载基台11的左端是为细长且宽度为较窄的设计,而该承载基台11的右端呈现宽大的设计,又该承载基台11的顶面的周缘进一步朝上方凸起并环设有一肋块13,另外该肋块13的内侧面与承载基台11顶面的间形成一组装槽14,而该二支撑管架12是设置在承载基台11的底面并呈间距设置,该二支撑管架12于承载基台11的底面以「V」字形设置型态;一缓冲垫体2,该缓冲垫体2是让骑乘者乘坐并具有适当的缓冲性,减缓骑乘时臀部所承受的冲力,该缓冲垫体2装设于组装槽14内,该缓冲垫体2装设于组装槽14的一侧进一步环设有一凹沟21,且该凹沟21是对应肋块13予以插接组设,另外该缓冲垫体2的顶面是凹设有一陷槽22,该陷槽22的功能主要是提供男性骑乘者的重要部位放置;其中,该缓冲垫体2直接装设于承载基台11的组装槽14内,以减少装订的工序以及皱折的产生,且陷槽22于缓冲垫体2上的形成保护骑乘者的重要部位。
现有的坐垫在制作上,其外皮5都是以装订方式予以制作,又所谓的装订方式大多数是以大型订书针将外皮翻折的部位钉固于坐垫的骨架,在装订的过程中必须不时的拉紧外皮5,使得外皮5在骑乘者乘坐的处能够形成平滑无皱折,但是外皮5弯折在坐垫骨架内面是呈现折痕(如图8),这对于坐垫整体来说还是必须改善的问题之一,且在制作过程中不时的紧拉才可,因此会耗费工时及工序,因此本实用新型于承载基台11以凸设方式设有肋块13,并以肋块13内侧面及承载基台11顶面间形成组装槽14,再把缓冲垫体2装入于组装槽14内并予以固定,如此一来就省去了车缝装订加工的工序,也就节省了不少的体力消耗,且不用担心会有皱折问题产生;不单如此,将缓冲垫体2直接组装于承载基台11的组装槽14内的方式更为简易,比起现有装订的方式来说,本实用新型的设置型态更具有相当程度的进步。
细说该承载基台11的结构特征,请参阅图2、图3所示,该承载基台11的细分区分为一前端部111及一后端部112,而该陷槽22是设置缓冲电体2上且对应在后端部112的中央位置,且该陷槽22的长度是大于承载基台11长度的一半,其主要是符合大多骑乘者的平均臀部长度,并取最佳的长度而设置,又该承载基台11以陷槽22的所在位置为比对,进一步分隔后端部112形成一左撑部113及一右撑部114,该左撑部113及右撑部114是用以支撑骑乘者的左、右半臀部的重量,再转看该缓冲垫体2的设置,该缓冲垫体2组装于承载基台11的一面其按照承载基台11、陷槽22的凹凸而形成相对应的凸凹,换言之该承载基台11的左撑部113及右撑部114是呈微隆起状,因此缓冲垫体2的底面对应左撑部113及右撑部114则会是相对应的凹陷,该缓冲垫体2对应陷槽22的位置则会形成凸出状,如此一来即可让该缓冲垫体2确实的紧密接合于承载基台11上。又该缓冲垫体2组装于承载基台11上的方式可大致区分为两种,其一是以缓冲垫体2与承载基台11的间以黏着方式予以结合,骑乘者可以根据自身重量的需求而选择不同厚度的缓冲垫体2予以组装;其二则是该缓冲垫体2对应承载基台11的一侧是设有一组接部3,而该承载基台11对应组接部则设有一衔接部4,该组接部3与衔接部4可为魔鬼毡、扣具、磁铁等,使得该缓冲垫体2与承载基台11的间形成可拆离、结合的形态,主要是提供不同的骑乘者在骑乘时可以随时更换合适的缓冲垫体2于承载基台11上(如图7所示)。
接着请参阅图5及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该二支撑管架12的设置具有两种不同的实施范例,其一是该二支撑管架12与承载基台11为一体成形的设置,透过模具的加工并以碳纤维为主要素材予以制作,让该二支撑管架12与承载基台11为一体成形,而该缓冲垫体2为发泡海绵;另外则是该二支撑管架12与承载基台11的间的结合是为可拆式设计(图6),换言之在承载基台11的底面进一步凸设有三定位块15,且该三定位块15分别设置在承载基台11底面的前端一个以及后端二个,也是对应该二支撑管架12的设置为「V」字状的三点位置,又在各定位块15相互对应的一侧分别开设有一插口151,该二支撑管架12的两端分别插入于各定位块15的插口151进行结合,又该二支撑管架12可以一端一体成形或者是形成两支无相连关系的支撑管架12(图未示),不论承载基台11与各支撑管架12的设置为何种,其主要技术就是提供承载基台11能够稳固的架设在自行车的座管上,并支撑骑乘者的重量。
总结说明,本实用新型透过承载基台11上的肋块13的凸设,并与承载基台11的顶面所形成的组装槽14,让缓冲垫体2能够直接装设于组装槽14内,免去了像现有坐垫还要向内弯折装订的工序,让制作者在组装上更加的便利,且节省工序的情况下也会减少制作上繁复、耗时、费力等问题;另外,该缓冲垫体2的直接装设也可以避免皱折的产生而保持坐垫整体的平整性与美观性,最重要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式并不会增加重量更不会造成结构上的破坏,让骑乘者在竞速、长时间的骑乘上,不会造成重要部位的过度摩擦而受伤;比起现有坐垫具有工序繁杂、不够美观、容易造成重要部位的受伤等缺失下,本实用新型具有实质上的进步性与实用性,也更符合一般消费者的需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坐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承载基座,其包含有一承载基台及二支撑管架,该承载基台的顶面的周缘进一步环设有一肋块,该肋块与承载基台顶面的间形成一组装槽,而该二支撑管架是设置在承载基台的底面并呈间距设置;
一缓冲垫体,其装设于组装槽内,该缓冲垫体装设于组装槽的一侧进一步环设有一凹沟,且该凹沟是对应肋块予以插接组设,另外该缓冲垫体的顶面是凹设有一陷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基台进一步包含有一前端部及一后端部,而该陷槽是设置在缓冲垫体上且对应后端部的中央位置,该后端部以对应陷槽位置进一步分隔后端部形成一左撑部及一右撑部,而该缓冲垫体的底面则按照承载基台的凹凸而形成相对应的凸凹,该缓冲垫体是紧密接合于承载基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坐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垫体是以黏着方式黏合承载基台。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坐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垫体对应承载基台的一侧是设有一组接部,而该承载基台对应组接部则设有一衔接部,又该组接部与衔接部是为可相互结合、拆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支撑管架是与承载基台为一体成形或是可拆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基台是采用碳纤维制程,而该缓冲垫体为发泡海绵。
CN201720362682.XU 2017-04-08 2017-04-08 坐垫的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344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62682.XU CN206734471U (zh) 2017-04-08 2017-04-08 坐垫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62682.XU CN206734471U (zh) 2017-04-08 2017-04-08 坐垫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34471U true CN206734471U (zh) 2017-12-12

Family

ID=605586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62682.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34471U (zh) 2017-04-08 2017-04-08 坐垫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3447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65293A1 (zh) * 2021-10-22 2023-04-27 许秀政 复合式自行车坐垫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65293A1 (zh) * 2021-10-22 2023-04-27 许秀政 复合式自行车坐垫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682084B2 (ja) 自転車用サドル
US6139098A (en) Bicycle seat
KR102197425B1 (ko) 자전거 안장
US9016779B2 (en) Bicycle or ride on vehicle seats and saddles
EP2052956A2 (en) Saddle
US5362126A (en) Bicycle saddle
CN201354112Y (zh) 一种自行车鞍座
CN206734471U (zh) 坐垫的装置
US4026448A (en) Bike carrier sleeper
JP3180257U (ja) サドル及びサドルを有する自転車
US10981614B2 (en) Seat with downwardly-slanted bump-less nose
CN209058518U (zh) 儿童餐椅
CN208278221U (zh) 一种休闲骑行趟车充气座垫
CN103889830B (zh) 对自行车或骑乘车辆座椅和鞍座的改进
CN202135726U (zh) 一种骑行裤
CN201371885Y (zh) 新型自行车后座
CN201863924U (zh) 一种流线型护阴车座及护阴车套
CN220374677U (zh) 一种分体式自行车鞍座
CN101254802A (zh) 自行车座垫缓压结构
EP3177516B1 (en) Saddle for cycles, motorcycles, quadricycles
CN215971904U (zh) 一种儿童用多功能滑板车
CN211617949U (zh) 一种带有便携打气筒的自行车框架
CN204336407U (zh) 一种儿童马鞍背带
CN211592815U (zh) 一种儿童平衡车外套头体支撑结构
CN109927817B (zh) 自行车儿童座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12

Termination date: 2019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