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84122U - 一种电动汽车兼容换电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汽车兼容换电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84122U
CN220884122U CN202322512225.2U CN202322512225U CN220884122U CN 220884122 U CN220884122 U CN 220884122U CN 202322512225 U CN202322512225 U CN 202322512225U CN 220884122 U CN220884122 U CN 2208841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centering
platform
frame
lif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51222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锋
周晓伟
丁武俊
厉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ongtu Smar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ongtu Smar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ongtu Smar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ongtu Smar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841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841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5/00Servic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refitting of vehicles
    • B60S5/06Supplying batteries to, or removing batteries from,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80Exchanging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e.g. removable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动汽车兼容换电平台,包括驶入平台、轴距调节装置、电池解锁装置、对中装置、驶出平台;所述驶入平台与驶出平台之间还设有第一架体、第二架体、第三架体,所述第二架体位于第一架体与第三架体之间,且第二架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架体和第三架体固定连接;所述驶入平台的一端与第一架体固定连接;所述驶出平台的一端与第三架体固定连接;所述轴距调节装置设于第一架体上,并且所述轴距调节装置能够沿第一架体两侧的滑轨往复式滑动;所述电池解锁装置设于第二架体中间部位,所述电池解锁装置用于车辆电池的解锁换电;所述对中装置用于对车辆进行对中调正。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汽车兼容换电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电池更换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电动汽车兼容换电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逐渐扩大,新能源汽车代替燃油汽车成为人们不断关注的趋势和方向。目前,为了方便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人们开始推广应用换电模式,即:用户通过到指定的换电站去更换已经提前充满电的电池包,从而延长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这样能够极大地减少用户为电池包充电的等待时间,缓解用户对新能源汽车充电及里程的焦虑,进而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然而,现有的换电平台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的换电站只能满足指定轴距或者轴距比较接近的车辆进行换电作业,在轴距相差较大的情况下,换电站或换电平台无法对不同轴距车型进行换电工作,该类换电平台无法适用于不同轴距车型的通用充换电作业。
2、由于车辆规模和型号的差异,导致电池包并非设置在相同的位置,而部分换电平台由于针对特定型号的车辆进行换电,因此该部分换电平台的电池解锁装置位置不易变换位置,导致无法针对多车型实现通用电池解锁工作;使车辆的换电难度大大增加。
3、现有的部分换电平台不具备举升装置,使得该部分换电平台难以对底盘偏低的车型进行换电,增加了车辆换电的难度,影响换电效率。
4、由于车辆驶入换电平台时无法保证车辆的电池部位与换电模块完全对准,因此换电平台需要先将车辆在换电平台上进行定位,确保换电小车驶入准确的换电位置,才能实现准确无误更换电池包工作。
CN114132215A公开了一种换电站,换电站包括:第一电池仓和第二电池仓,第一电池仓和第二电池仓并排间隔设置;第一换电装置,设置于第一电池仓和第二电池仓之间,并且第一换电装置靠近第一电池仓设置;第二换电装置,设置于第一电池仓和第二电池仓之间,并且第二换电装置靠近第二电池仓设置,第一换电装置和第二换电装置之间设置有停车位;其中,第一换电装置和第二换电装置都包括:第一座体;抓手装置;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抓手装置沿第一轨迹位移;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座体回转以及沿第二轨迹位移,第一轨迹与第二轨迹相垂直。
上述技术方案虽然能够缩短车辆的换电时间,提高换电效率;但是,该方案在面对轴距相差较大的车辆时,依然无法有效的进行换电工作,即该方案无法适用于多种车型的充换电作业,会受限于车辆的轴距以及电池的规格。
例如,CN110315954A公开了一种用于换电的解锁平台,包括用于放置电池组件的支撑板、拨动机构本体、侧推组件、固定基架;拨动机构本体设置于支撑板两侧,用于解锁电池组件与电池固定架;侧推组件用于提供支撑板相对固定基架水平移动的推力;当拨动机构本体解锁电池组件后,侧推组件驱使支撑板带动电池组件相对固定基架沿水平方向运动,以使得电池组件的电接头脱离车底接口。
上述技术方案虽然能够简化解锁方式,实现一次对多个锁舌进行解锁,降低成本,但是面对不同车型电池包位于不同位置的情况,上述技术方案很难做到通用换电。
例如CN115556627A中,公开了一种换电平台、换电设备及换电站,属于电动汽车换电技术领域。换电平台用于对电动汽车进行拆装电池包,换电平台包括支撑部、电池安装部和驱动部,电池安装部设于支撑部上,电池安装部用于对电动汽车上的电池包进行拆装;驱动部用于驱动电池安装部相对支撑部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移动;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本实用新型的驱动部能够驱动电池安装部沿相互垂直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移动,进而使得电池安装部在与电动汽车上的电池包进行定位时,能够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所在的平面内进行位置调整。
上述技术方案虽然提高了换电平台的定位调整范围和定位精度,但是由于不具备举升装置,当遇到底盘较低车型时,换电难度较大。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急需一种电动汽车兼容换电平台,能够适用于电动汽车的兼容换电。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方案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和缺点,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动汽车兼容换电平台,具有可调节换电平台工作区间长度的轴距调节装置,使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不同轴距车型难以换电的技术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可升降移动的电池解锁装置,当本实用新型面对车辆由于规格型号不同而导致电池包设置位置不同时,可移动电池解锁装置的空间位置使其对准电池包进行解锁换电工作;并且当电池解锁装置对准电池包设置的区域后,还能够在该区域中进一步通过浮动微调的方式使电池解锁装置与电池包的对齐度更加精准: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对中装置能够自动的将换电平台上的车辆定位对中,使车辆电池部位正对换电平台的解锁换电模块,以提升车辆的换电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动汽车兼容换电平台,包括驶入平台、轴距调节装置、电池解锁装置、对中装置、驶出平台;
所述驶入平台与驶出平台之间还设有第一架体、第二架体、第三架体,所述第二架体位于第一架体与第三架体之间,且第二架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架体和第三架体固定连接;所述驶入平台的一端与第一架体固定连接;所述驶出平台的一端与第三架体固定连接;
所述轴距调节装置设于第一架体上,并且所述轴距调节装置能够沿第一架体两侧的滑轨往复式滑动;
所述电池解锁装置设于第二架体中间部位,所述电池解锁装置用于车辆电池的解锁换电;
所述对中装置用于对车辆进行对中调正。
本申请通过轴距调节装置在第一架体上往复式滑移的方式改变换电平台上的工作区间长度,本实用新型能够轴距在2600mm-3800mm轴距的任意车型进行换电工作;当面对短轴距车型时,轴距调节装置可选择不工作或滑动较小的距离,当面对轻卡等中长轴距车型时,轴距调节装置通过滑动较大或最大距离使换电平台上的工作区间长度值契合车辆的轴距。
本申请可移动电池解锁装置的空间位置使其能够对准不同位置的电池包进行解锁换电工作;并且当电池解锁装置对准电池包设置的区域后,还能够在该区域中进一步通过浮动微调的方式使电池解锁装置与电池包的对齐度更加精准;
优选的,所述轴距调节装置包括主体、导向板、第一驱动模块;
所述主体靠近驶入平台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具有一定坡度;
所述主体底部对称设有至少4个的滑动轮,所述主体通过滑动轮与滑轨滑动连接;
所述第一驱动模块设于主体底部,所述第一驱动模块用于驱动主体滑动。
本申请通过第一驱动模块驱动主体沿第一架体进行往复式滑移工作,导向板用于引导车辆进入主体上,且导向板具有一定坡度,能够便于车辆更好的驶入,且防止车辆驶入时对轴距调节模块造成损伤。
优选的,所述电池解锁装置包括底板、第一升降模块、第三驱动模块、电池解锁模块;所述第一升降模块设于底板与电池解锁模块之间,所述第一升降模块用于控制电池解锁模块升降,所述电池解锁模块用于车辆电池部位的解锁换电;所述第三驱动模块设于底板上,所述第三驱动模块用于驱动第一升降模块工作;
所述电池解锁模块包括升降架组件、悬浮架组件、解锁组件;所述升降架组件设于第一升降模块顶部,所述悬浮架组件通过悬挂件与升降架组件活动连接,且悬浮架组件通过悬挂件悬挂在升降架组件外侧,所述悬浮架组件顶部设有滑动模块,所述解锁组件通过滑动模块与悬浮架组件滑动连接。
本申请的升降架组件在第一升降模块的推动下能够同步带动悬浮架组件、解锁组件实现升降,以改变电池解锁模块的纵向位置,本申请的悬浮架组件仅通过悬挂件与升降架组件连接,实现悬挂在升降架组件外侧的效果,并且由于升降架组件位置是悬空的,因此能够实现浮动微调,当电池解锁模块对准电池包设置的区域后,悬浮架组件还能够在该区域中进一步通过浮动微调的方式使电池解锁模块与电池包的对齐度更加精准;本申请的解锁组件通过滑动模块能够沿悬浮架组件上滑动,改变解锁组件的横向位置,使本申请的电池解锁模块能够初步对准电池包设置的区域。
优选的,所述升降架组件包括升降架、延伸板;所述升降架的4个角部均固定设有延伸板,所述悬挂件为链条,所述每个延伸板均与链条的一端固定连接;
本申请的升降架组件通过链条将悬浮架组件悬挂在升降架的四个角部,且悬浮架组件位于升降架的外侧,使悬浮架组件能够以升降架为中心实现位置的浮动微调。
所述悬浮架组件包括悬浮架、连接板;所述悬浮架的两侧对称设置有4个连接板,每个所述连接板的位置与延伸板相对应且连接板位于对应延伸板正下方,所述链条远离延伸板的一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悬浮架通过链条可浮动的悬挂在升降架外侧;
所述悬浮架连接在链条的另一端,悬浮架与升降架之间仅通过链条连接,使悬浮架能够悬挂在升降架外侧,使悬浮架能够相对升降架浮动,使设于悬浮架上的解锁组件实现位置的微调,解决现有的通用电池解锁装置调节空间位置后与电池位置对齐准度不够精确的问题。
所述解锁组件包括移动架、解锁平台、第四驱动模块;所述解锁平台设于移动架上,所述移动架通过滑动模块与悬浮架滑动连接;所述第四驱动模块设于解锁平台底部,第四驱动模块用于驱动解锁平台滑动;
所述解锁平台上设有多个解锁件;并且所述解锁平台上对称设有两组档条组件,所述每组档条组件均包括至少两条平行设置的电池框支撑档条;所述解锁平台底部设有两组电池检测组件,所述两组电池检测组件分别位于解锁平台左右两侧靠近端部的位置,所述电池检测组件包括弹性压杆、金属接近传感器,所述弹性压杆由通孔穿过解锁平台,所述金属接近传感器设于解锁平台底部,所述金属接近传感器用于对弹性压杆进行检测;
本申请的解锁平台用于实现对车辆电池的解锁,解锁工作通过解锁件实现;并且解锁平台通过滑动模块能够沿悬浮架往复式滑动,实现水平方向上移动调整电池解锁模块的位置,使其能够对不同规格车型的车辆完成解锁换电;由于电池框底部不是完全平整,有一些加强筋存在,因此本申请通过电池框支撑档条可以使电池框平稳落在解锁平台上;本申请的电池检测组件用于检测电池是否完全置入解锁平台,其工作原理为:当电池的电池框压到弹性压杆时,弹性压杆向下伸出,此时金属接近传感器能够检测到弹性压杆,当两组电池检测组件中的金属接近传感器均检测到对应的弹性压杆时则可判定电池框完全接触平台。
所述滑动模块包括对称设置在悬浮架顶端两侧的4个第三滑动件。
移动架通过第三滑动件实现往复式滑动。
优选的,所述对中装置包括第一对中装置以及第二对中装置;所述第二对中装置设于轴距调节装置顶部,所述第二对中装置用于对车辆的后轮和车身进行对中调正;所述第一对中装置设于第三架体上,所述第一对中装置用于对车辆的前轮和车身进行对中调正。
本申请的对中装置包括第一对中装置和第二对中装置,通过两个对中装置的配合能够同步控制车辆的前轮和后轮进行微调调正以及带动车身的对中,以提升换电平台对车辆定位对中的效率和准确度,而无须驾驶员反复驾驶车辆调整。
优选的,所述第一对中装置包括两个第一对中模块、第六驱动电机;所述两个第一对中模块对称设置在第三架体两侧,所述第六驱动电机设于两个第一对中模块之间,所述第六驱动电机能够分别驱动两个第一对中模块运行;所述第六驱动电机的两侧均设有输出端,且第六驱动电机两侧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第六联动轴,所述第六联动轴远离第六驱动电机的一端与对应的一个第一对中模块相连接,所述第六驱动电机通过第六联动轴能够分别驱动两个第一对中模块运行;
所述第一对中模块包括第一对中组件、第一辊轮调节组件、第一底架、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固定设于第一底架上,所述第一辊轮调节组件设于第一安装架上;所述第一安装架的两侧对称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对中组件通过第一滑槽与第一安装架活动连接。
本申请通过第六驱动电机驱动两个第一对中模块运行以实现对车辆两个前轮的分别对中定位,保证车辆前轮以及前侧车身的对中工作更加高效快捷。本申请通过第一辊轮调节组件对车辆前轮进行微调调正,通过第一对中组件实现车辆前轮的定位对中。
优选的,所述第二对中装置包括两个第二对中模块、第七驱动电机;所述两个第二对中模块对称设置在第一架体两侧,所述第七驱动电机设于两个第二对中模块之间,所述第七驱动电机能够分别驱动两个第二对中模块运行;所述第七驱动电机的两侧均设有输出端,且第七驱动电机两侧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第七联动轴,所述第七联动轴远离第七驱动电机的一端与对应的一个第二对中模块相连接,所述第七驱动电机通过第七联动轴能够分别驱动两个第二对中模块运行;
所述第二对中模块包括第二对中组件、第二辊轮调节组件、第二底架、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二安装架固定设于第二底架上,所述第二辊轮调节组件设于第二安装架上;所述第二安装架的两侧对称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对中组件通过第二滑槽与第二安装架活动连接。
本申请通过第七驱动电机驱动两个第二对中模块运行以实现对车辆两个后轮的分别对中定位,保证车辆后轮以及后侧车身的对中工作更加高效快捷。本申请通过第二辊轮调节组件对车辆后轮进行微调调正,通过第二对中组件实现车辆后轮的定位对中。
优选的,还包括补位装置,所述补位装置设于第一架体上且位于轴距调节装置底部,当轴距调节装置滑动增加换电平台的轴距时,所述补位装置能够上升补位;
换电平台通过轴距调节装置调节换电平台的实际轴距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换电平台上轴距调节装置原本所在的位置空置的问题,导致换电平台不能很好的对车辆进行支撑,甚至有可能造成换电平台的损伤的情况;因此本申请还设有补位装置,当换电平台上轴距调节装置因调节轴距而移位时,本申请的补位装置能够自动升起补位,补齐轴距调节装置原本所在位置的空缺,保证换电平台对车辆始终起到良好的支撑效果;并且当轴距调节装置复位时,补位装置也能够自动下降复位至轴距调节装置下方,更好地节省空间;
所述补位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板、升降补位模块、第二驱动模块;所述第二驱动模块设于底座上,所述第二驱动模块用于驱动升降补位模块工作;所述升降补位模块设于底座与支撑板之间,所述升降补位模块能够带动支撑板升降。
本申请的升降补位模块在第二驱动模块辅助下能够自动升起补位,补齐轴距调节装置原本所在位置的空缺,并通过支撑板对车辆进行支撑,保证换电平台对车辆始终起到良好的支撑效果。
优选的,所述底座上对称设有至少4个的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限位杆、缓冲弹簧;所述限位杆固定设于底座上,所述缓冲弹簧套设在限位杆外侧。
本申请通过缓冲组件能够对升降中的支撑板与底座之间起到良好的缓冲作用。当支撑板下降复位时,为防止支撑板下降时直接冲撞底座造成损伤,本申请通过对称设置的缓冲弹簧对支撑板起到缓冲卸力工作;当支撑板上升时,缓冲弹簧还可将弹性势能转化成动能减少第二驱动模块的电能耗损;本申请通过限位杆对缓冲弹簧起到限位作用。
优选的,还包括举升装置,所述举升装置对称设于第二架体的两侧,所述举升装置用于抬升车辆的高度位置;
本申请通过在换电平台上设置举升装置以辅助底盘较低的小型车进行换电,通过举升装置对车身的两侧进行抬升,使换电机器人或工作人员能够平稳的将电池取出或送入完成电池换电工作;
所述举升装置包括安装座、举升台、第二升降模块、第五驱动模块;所述第五驱动模块设于安装座上,所述第二升降模块设于安装座与举升台之间;
所述第五驱动模块用于驱动第二升降模块工作,所述第二升降模块用于控制举升台升降,所述举升台用于支撑以及举升车辆。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通过轴距调节装置在第一架体上往复式滑移的方式改变换电平台上的工作区间长度,本实用新型能够轴距在2600mm-3800mm轴距的任意车型进行换电工作;当面对短轴距车型时,轴距调节装置可选择不工作或滑动较小的距离,当面对轻卡等中长轴距车型时,轴距调节装置通过滑动较大或最大距离使换电平台上的工作区间长度值契合车辆的轴距。但是,仅仅依赖轴距调节装置也是不够的,因为换电平台通过轴距调节装置调节换电平台的实际轴距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换电平台上轴距调节装置原本所在的位置空置的问题,导致换电平台不能很好的对车辆进行支撑,甚至有可能造成换电平台的损伤的情况;因此本申请还设有补位装置,当换电平台上轴距调节装置因调节轴距而移位时,本申请的补位装置能够自动升起补位,补齐轴距调节装置原本所在位置的空缺,保证换电平台对车辆始终起到良好的支撑效果;并且当轴距调节装置复位时,补位装置也能够自动下降复位至轴距调节装置下方,更好地节省空间;
本申请的补位装置中还包括缓冲组件,本申请通过缓冲组件能够对升降中的支撑板与底座之间起到良好的缓冲作用。当支撑板下降复位时,为防止支撑板下降时直接冲撞底座造成损伤,本申请通过对称设置的缓冲弹簧对支撑板起到缓冲卸力工作;当支撑板上升时,缓冲弹簧还可将弹性势能转化成动能减少第二驱动模块的电能耗损;本申请通过限位杆对缓冲弹簧起到限位作用。
本申请可移动电池解锁装置的空间位置使其能够对准不同位置的电池包进行解锁换电工作;并且当电池解锁装置对准电池包设置的区域后,还能够在该区域中进一步通过浮动微调的方式使电池解锁装置与电池包的对齐度更加精准;
本申请通过在换电平台上设置举升装置以辅助底盘较低的小型车进行换电,通过举升装置对车身的两侧进行抬升,使换电机器人或工作人员能够平稳的将电池取出或送入完成电池换电工作;
本申请的对中装置包括第一对中装置和第二对中装置,通过两个对中装置的配合能够同步控制车辆的前轮和后轮进行微调调正以及带动车身的对中,以提升换电平台对车辆定位对中的效率和准确度,而无须驾驶员反复驾驶车辆调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短轴距身车型换电时的工作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中长轴距车型换电时的工作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轴距调节装置、第一架体以及驶入平台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轴距调节装置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轴距调节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补位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解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解锁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解锁组件的仰视图;
图10为图9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检测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解锁装置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架组件和悬浮架组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举升装置与第二架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对中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对中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对中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所示:驶入平台1、轴距调节装置2、主体21、导向板22、第一驱动模块23、补位装置3、底座31、支撑板32、升降补位模块33、第二驱动模块34、缓冲组件35、限位杆351、缓冲弹簧352、电池解锁装置4、底板41、第一升降模块42、第三驱动模块43、电池解锁模块44、升降架组件45、升降架451、延伸板452、链条453、悬浮架组件46、悬浮架461、连接板462、解锁组件47、移动架471、解锁平台472、解锁件4721、电池框支撑档条4722、第四驱动模块473、电池检测组件474、弹性压杆4741、金属接近传感器4742、滑动模块48、第三滑动件481、举升装置5、安装座51、举升台52、第二升降模块53、第五驱动模块54、对中装置6、第一对中装置61、第二对中装置62、第一对中模块63、第一对中组件631、第一辊轮调节组件632、第一底架633、第一安装架634、第一滑槽6341、第六驱动电机64、第六联动轴65、第二对中模块66、第二对中组件661、第二辊轮调节组件662、第二底架663、第二安装架664、第二滑槽6641、第七驱动电机67、第七联动轴68、驶出平台7、第一架体8、滑轨81、第二架体9、第三架体1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一种电动汽车兼容换电平台,针对轴距为2600mm-3800mm之间的任意轴距车型进行换电工作;
本实施例的一种电动汽车兼容换电平台包括:驶入平台1、轴距调节装置2、补位装置3、电池解锁装置4、举升装置5、对中装置6、驶出平台7;所述驶入平台1与驶出平台7之间还设有第一架体8、第二架体9、第三架体10,所述第二架体9位于第一架体8与第三架体10之间,且第二架体9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架体8和第三架体10固定连接;所述驶入平台1的一端与第一架体8固定连接;所述驶出平台7的一端与第三架体10固定连接;所述轴距调节装置2设于第一架体8上,并且所述轴距调节装置2能够沿第一架体8两侧的滑轨81往复式滑动;所述补位装置3设于第一架体8上且位于轴距调节装置2底部,当轴距调节装置2滑动增加换电平台的轴距时,所述补位装置3能够上升补位;所述举升装置5对称设于第二架体9的两侧,所述举升装置5用于抬升车辆的高度位置;所述电池解锁装置4设于两个举升装置5之间,所述电池解锁装置4用于车辆电池的解锁换电;所述对中装置6包括第一对中装置61以及第二对中装置62;所述第二对中装置62设于轴距调节装置2顶部,所述第二对中装置62用于对车辆的后轮进行对中调正;所述第一对中装置61设于第三架体10上,所述第一对中装置61用于对车辆的前轮进行对中调正。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当本实施例的一种电动汽车兼容换电平台用于轴距为3200mm-3800mm的中长轴距车型换电时,车辆首先由驶入平台1进入,随后轴距调节装置2通过第一架体8两侧的滑轨81进行滑动,进而增加工作区间的长度使本实施例契合轴距为3200mm-3800mm的中长轴距车型;轴距调节装置2调节完毕后,此时补位装置3上升补位,补齐轴距调节装置2原本所在位置的空缺,并对车辆进行支撑,车辆完全进入本实施例后,通过对中装置6对车身进行调节对中,使车辆的电池包部位能够更好地对准电池解锁装置4,辅助电池解锁装置4进行电池解锁工作,具体通过第二对中装置62对车辆的后轮进行对中调正,通过第一对中装置61对车辆的前轮进行对中调正,通过第一对中装置61和第二对中装置62的配合使车轮和车身调正对中;随后通过电池解锁装置4进行解锁,通过换电机器人进行换电,换电完毕后,车辆从驶出平台7驶出;
当本实施例的一种电动汽车兼容换电平台用于轴距为2600mm-3100mm的短轴距车型换电时,车辆通过驶入平台1进入,此时轴距调节装置2通过第一架体8两侧的滑轨81进行反向滑动复位,进而减少工作区间的长度使本实施例契合轴距为2600mm-3100mm的短轴距车型;轴距调节装置2复位时,此时补位装置3同步下降复位至轴距调节装置2底部,防止两个装置相互冲突,还节省了空间;车辆完全进入本实施例后,通过对中装置6对车身进行调节对中,使车辆的电池包部位能够更好地对准电池解锁装置4,辅助电池解锁装置4进行电池解锁工作,具体通过第二对中装置62对车辆的后轮进行对中调正,通过第一对中装置61对车辆的前轮进行对中调正,通过第一对中装置61和第二对中装置62的配合使车轮和车身调正对中;当车型底盘较低,电池包的安装位置较低时,还需要进一步通过本实施例的举升装置5对车辆进行抬升,方便换电机器人能够进行换电工作;随后通过电池解锁装置4进行解锁,通过换电机器人进行换电,换电完毕后,车辆从驶出平台7驶出。
实施例二、
如图3-5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一种电动汽车兼容换电平台,基于上述实施例一中的技术方案和技术内容,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
所述轴距调节装置2包括主体21、导向板22、第一驱动模块23;
所述主体21靠近驶入平台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向板22,所述导向板22具有一定坡度;所述主体21底部设有第一驱动模块23,所述第一驱动模块23用于驱动主体21移动;
当轴距为3200mm-3800mm的中长轴距车型驶入本实施例时,本实施例通过轴距调节装置2增加工作区间长度,此时第一驱动模块23启动进而带动主体21沿第一架体8滑动,主体21移动时,通过底部的滑动轮与滑轨81配合实现在滑轨81上滑动,此时换电平台上的工作区间长度随之增加。
当轴距为2600mm-3100mm的短轴距车型驶入时,第一驱动模块23反转,主体21沿滑轨81滑动复位,此时换电平台上的工作区间长度随之减小。
实施例三、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一种电动汽车兼容换电平台,基于上述实施例二中的技术方案和技术内容,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
所述补位装置3包括底座31、支撑板32、升降补位模块33、第二驱动模块34;所述第二驱动模块34设于底座31上,所述第二驱动模块34用于驱动升降补位模块33工作;所述升降补位模块33设于底座31与支撑板32之间,所述述升降补位模块33能够带动支撑板32升降;
所述底座31上对称设有至少4个的缓冲组件35;所述缓冲组件35包括限位杆351、缓冲弹簧352;所述限位杆351固定设于底座31上,所述缓冲弹簧352套设在限位杆351外侧。
当本实施例的轴距调节装置2因调节轴距而移位时,补位装置3开启,此时升降补位模块33在第二驱动模块34辅助下能够自动升起补位,补齐轴距调节装置2原本所在位置的空缺,并通过支撑板32对车辆进行支撑,保证换电平台对车辆始终起到良好的支撑效果;并且当轴距调节装置2复位时,本申请的升降补位模块33在第二驱动模块34辅助下也能够自动下降复位至轴距调节装置2下方,更好地节省空间;
当支撑板2通过升降补位模块3上下升降时,缓冲组件5对支撑板2与底座31之间起到缓冲作用,防止支撑板2直接冲撞底座31导致损伤;当支撑板2下降复位时,为防止支撑板2下降时直接冲撞底座31造成损伤,本实施例通过对称设置的缓冲弹簧52对支撑板2起到缓冲卸力工作;当支撑板2上升时,缓冲弹簧52还可将弹性势能转化成动能减少第二驱动模块34的电能耗损;本实施例通过限位杆51对缓冲弹簧起52到限位作用。
实施例四、
如图7-13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一种电动汽车兼容换电平台,基于上述实施例一、二或三中的技术方案和技术内容,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
所述电池解锁装置4包括底板41、第一升降模块42、第三驱动模块43、电池解锁模块44;所述第一升降模块42设于底板41与电池解锁模块44之间,所述第一升降模块42用于控制电池解锁模块44升降,所述电池解锁模块44用于车辆电池部位的解锁换电;所述第三驱动模块43设于底板41上,所述第三驱动模块43用于驱动第一升降模块42工作;
所述电池解锁模块44包括升降架组件45、悬浮架组件46、解锁组件47;所述升降架组件45设于第一升降模块42顶部,所述悬浮架组件46通过悬挂件与升降架组件45活动连接,且悬浮架组件46通过悬挂件悬挂在升降架组件45外侧,所述悬浮架组件46顶部设有滑动模块48,所述解锁组件47通过滑动模块48与悬浮架组件46滑动连接。
所述升降架组件45包括升降架451、延伸板452;所述升降架451的4个角部均固定设有延伸板452,所述悬挂件为链条453,所述每个延伸板452均与链条45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悬浮架组件46包括悬浮架461、连接板462;所述悬浮架46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4个连接板462,每个所述连接板462的位置与延伸板452相对应且连接板462位于对应延伸板452正下方,所述链条453远离延伸板452的一端与连接板462固定连接,所述悬浮架461通过链条453可浮动的悬挂在升降架451外侧;所述解锁组件47包括移动架471、解锁平台472、第四驱动模块473;所述解锁平台472设于移动架471上,所述移动架471通过滑动模块48与悬浮架461滑动连接;所述解锁平台472上设有多个解锁件4721;并且所述解锁平台472上对称设有两组档条组件,所述每组档条组件均包括至少两条平行设置的电池框支撑档条4722;所述解锁平台472底部设有两组电池检测组件474,所述两组电池检测组件474分别位于解锁平台472左右两侧靠近端部的位置,所述电池检测组件474包括弹性压杆4741、金属接近传感器4742,所述弹性压杆4741由通孔穿过解锁平台472,所述金属接近传感器4742设于解锁平台472底部,所述金属接近传感器4742用于对弹性压杆4741进行检测;
所述滑动模块48包括对称设置在悬浮架461顶端两侧的4个第三滑动件481。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当本实施例用于对不同车型车辆进行解锁换电工作时,通过第三驱动模块43驱动第一升降模块42升起;随后通过开启第四驱动模块473驱动解锁平台472移动,随后解锁平台472通过滑动模块48沿悬浮架461滑动实现对电池包位置的初步对准,由于本实施例的悬浮架461通过链条453悬挂在升降架451外侧,因此悬浮架组件46还能够进一步通过浮动微调的方式使电池解锁模块44与电池包的对齐度更加精准;当需要对电池解锁模块44的位置进行微调时,悬浮架461能够以升降架451为中心浮动偏移;当完全对准后解锁平台472通过解锁件4721完成解锁;由于电池框底部不是完全平整,有一些加强筋存在,因此本实施例通过电池框支撑档条4722可以使电池框平稳落在解锁平台472上;本申请的电池检测组件474用于检测电池是否完全置入解锁平台472,其工作原理为:当电池的电池框压到弹性压杆4741时,弹性压杆4741向下伸出,此时金属接近传感器4742能够检测到弹性压杆4741,当两组电池检测组件474中的金属接近传感器4742均检测到对应的弹性压杆4741时则可判定电池框完全接触平台。
当需要通过第一升降模块42控制电池解锁模块44下降复位时;反转第三驱动模块43,通过第三驱动模块43驱动第一升降模块42下降,使升降架451下降复位。
实施例五、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一种电动汽车兼容换电平台,基于上述实施例一至四中任意一项的技术方案和技术内容,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
所述举升装置5包括安装座51、举升台52、第二升降模块53、第五驱动模块54;所述第五驱动模块54设于安装座51上,所述第二升降模块53设于安装座51与举升台52之间;所述第五驱动模块54用于驱动第二升降模块53工作,所述第二升降模块53用于控制举升台52升降,所述举升台52用于支撑以及举升车辆;
当车辆解锁换电时,本实施例通过举升装置5对车辆进行抬升,以辅助车辆更好的换电,具体通过第五驱动模块54驱动第二升降模块53升起,第二升降模块53升起时同步带动举升台52对车辆实现举升,随后可对车辆的底盘部位进行换电,当换电完毕车辆驶离后,第五驱动模块54驱动第二升降模块53下降复位,第二升降模块53同步带动举升台52下降复位。
实施例六、
如图15-17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一种电动汽车兼容换电平台,基于上述实施例一中的技术方案和技术内容,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
所述第一对中装置61包括两个第一对中模块63、第六驱动电机64;所述两个第一对中模块63对称设置在第三架体10两侧,所述第六驱动电机64设于两个第一对中模块63之间,所述第六驱动电机64能够分别驱动两个第一对中模块63运行;所述第六驱动电机64的两侧均设有输出端,且第六驱动电机64两侧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第六联动轴65,所述第六联动轴65远离第六驱动电机64的一端与对应的一个第一对中模块63相连接,所述第六驱动电机64通过第六联动轴65能够分别驱动两个第一对中模块63运行;所述第一对中模块63包括第一对中组件631、第一辊轮调节组件632、第一底架633、第一安装架634;所述第一安装架634固定设于第一底架633上,所述第一辊轮调节组件632设于第一安装架634上;所述第一安装架634的两侧对称开设有第一滑槽6341,所述第一对中组件631通过第一滑槽6341与第一安装架634活动连接;
所述第二对中装置62包括两个第二对中模块66、第七驱动电机67;所述两个第二对中模块66对称设置在第一架体8两侧,所述第七驱动电机67设于两个第二对中模块66之间,所述第七驱动电机67能够分别驱动两个第二对中模块66运行;所述第七驱动电机67的两侧均设有输出端,且第七驱动电机67两侧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第七联动轴68,所述第七联动轴68远离第七驱动电机67的一端与对应的一个第二对中模块66相连接,所述第七驱动电机67通过第七联动轴68能够分别驱动两个第二对中模块66运行;所述第二对中模块66包括第二对中组件661、第二辊轮调节组件662、第二底架663、第二安装架664;所述第二安装架664固定设于第二底架663上,所述第二辊轮调节组件662设于第二安装架664上;所述第二安装架664的两侧对称开设有第二滑槽6641,所述第二对中组件661通过第二滑槽6641与第二安装架664活动连接;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当车辆进入本实施例后,车辆的前车轮会先卡入第一对中模块63的第一辊轮调节组件632的凹槽中进行初次大致定位,随后本实施例的第一对中装置61与第二对中装置62开始工作,所述第一对中装置61设于第三架体10顶部两侧并用于对车辆的前轮进行对中调正,其中本实施例的第一对中装置61通过第六驱动电机64分别驱动两个第一对中模块63运行,以实现对车辆两个前轮的分别对中定位,保证车辆前轮以及前侧车身的对中工作更加高效快捷;所述第二对中装置62设于第一架体8顶部两侧并用于对车辆的后轮进行对中调正,其中本实施例的第二对中装置62通过第七驱动电机67分别驱动两个第二对中模块66运行,以实现对车辆两个后轮的分别对中定位,保证车辆后轮以及后侧车身的对中工作更加高效快捷。
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动汽车兼容换电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驶入平台(1)、轴距调节装置(2)、电池解锁装置(4)、对中装置(6)、驶出平台(7);
所述驶入平台(1)与驶出平台(7)之间还设有第一架体(8)、第二架体(9)、第三架体(10),所述第二架体(9)位于第一架体(8)与第三架体(10)之间,且第二架体(9)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架体(8)和第三架体(10)固定连接;所述驶入平台(1)的一端与第一架体(8)固定连接;所述驶出平台(7)的一端与第三架体(10)固定连接;
所述轴距调节装置(2)设于第一架体(8)上,并且所述轴距调节装置(2)能够沿第一架体(8)两侧的滑轨(81)往复式滑动;
所述电池解锁装置(4)设于第二架体(9)中间部位,所述电池解锁装置(4)用于车辆电池的解锁换电;
所述对中装置(6)用于对车辆进行对中调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兼容换电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轴距调节装置(2)包括主体(21)、导向板(22)、第一驱动模块(23);
所述主体(21)靠近驶入平台(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向板(22),所述导向板(22)具有一定坡度;
所述主体(21)底部对称设有至少4个的滑动轮,所述主体(21)通过滑动轮与滑轨(81)滑动连接;
所述第一驱动模块(23)设于主体(21)底部,所述第一驱动模块(23)用于驱动主体(21)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兼容换电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解锁装置(4)包括底板(41)、第一升降模块(42)、第三驱动模块(43)、电池解锁模块(44);所述第一升降模块(42)设于底板(41)与电池解锁模块(44)之间,所述第一升降模块(42)用于控制电池解锁模块(44)升降,所述电池解锁模块(44)用于车辆电池部位的解锁换电;所述第三驱动模块(43)设于底板(41)上,所述第三驱动模块(43)用于驱动第一升降模块(42)工作;
所述电池解锁模块(44)包括升降架组件(45)、悬浮架组件(46)、解锁组件(47);所述升降架组件(45)设于第一升降模块(42)顶部,所述悬浮架组件(46)通过悬挂件与升降架组件(45)活动连接,且悬浮架组件(46)通过悬挂件悬挂在升降架组件(45)外侧,所述悬浮架组件(46)顶部设有滑动模块(48),所述解锁组件(47)通过滑动模块(48)与悬浮架组件(46)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兼容换电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架组件(45)包括升降架(451)、延伸板(452);所述升降架(451)的4个角部均固定设有延伸板(452),所述悬挂件为链条(453),所述每个延伸板(452)均与链条(453)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悬浮架组件(46)包括悬浮架(461)、连接板(462);所述悬浮架(46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4个连接板(462),每个所述连接板(462)的位置与延伸板(452)相对应且连接板(462)位于对应延伸板(452)正下方,所述链条(453)远离延伸板(452)的一端与连接板(462)固定连接,所述悬浮架(461)通过链条(453)可浮动的悬挂在升降架(451)外侧;
所述解锁组件(47)包括移动架(471)、解锁平台(472)、第四驱动模块(473);所述解锁平台(472)设于移动架(471)上,所述移动架(471)通过滑动模块(48)与悬浮架(461)滑动连接;所述第四驱动模块(473)设于解锁平台(472)底部,第四驱动模块(473)用于驱动解锁平台(472)滑动;
所述解锁平台(472)上设有多个解锁件(4721);并且所述解锁平台(472)上对称设有两组档条组件,所述每组档条组件均包括至少两条平行设置的电池框支撑档条(4722);所述解锁平台(472)底部设有两组电池检测组件(474),所述两组电池检测组件(474)分别位于解锁平台(472)左右两侧靠近端部的位置,所述电池检测组件(474)包括弹性压杆(4741)、金属接近传感器(4742),所述弹性压杆(4741)由通孔穿过解锁平台(472),所述金属接近传感器(4742)设于解锁平台(472)底部,所述金属接近传感器(4742)用于对弹性压杆(4741)进行检测;
所述滑动模块(48)包括对称设置在悬浮架(461)顶端两侧的4个第三滑动件(48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兼容换电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中装置(6)包括第一对中装置(61)以及第二对中装置(62);所述第二对中装置(62)设于轴距调节装置(2)顶部,所述第二对中装置(62)用于对车辆的后轮和车身进行对中调正;所述第一对中装置(61)设于第三架体(10)上,所述第一对中装置(61)用于对车辆的前轮和车身进行对中调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兼容换电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中装置(61)包括两个第一对中模块(63)、第六驱动电机(64);所述两个第一对中模块(63)对称设置在第三架体(10)两侧,所述第六驱动电机(64)设于两个第一对中模块(63)之间,所述第六驱动电机(64)能够分别驱动两个第一对中模块(63)运行;所述第六驱动电机(64)的两侧均设有输出端,且第六驱动电机(64)两侧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第六联动轴(65),所述第六联动轴(65)远离第六驱动电机(64)的一端与对应的一个第一对中模块(63)相连接,所述第六驱动电机(64)通过第六联动轴(65)能够分别驱动两个第一对中模块(63)运行;
所述第一对中模块(63)包括第一对中组件(631)、第一辊轮调节组件(632)、第一底架(633)、第一安装架(634);所述第一安装架(634)固定设于第一底架(633)上,所述第一辊轮调节组件(632)设于第一安装架(634)上;所述第一安装架(634)的两侧对称开设有第一滑槽(6341),所述第一对中组件(631)通过第一滑槽(6341)与第一安装架(634)活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兼容换电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对中装置(62)包括两个第二对中模块(66)、第七驱动电机(67);所述两个第二对中模块(66)对称设置在第一架体(8)两侧,所述第七驱动电机(67)设于两个第二对中模块(66)之间,所述第七驱动电机(67)能够分别驱动两个第二对中模块(66)运行;所述第七驱动电机(67)的两侧均设有输出端,且第七驱动电机(67)两侧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第七联动轴(68),所述第七联动轴(68)远离第七驱动电机(67)的一端与对应的一个第二对中模块(66)相连接,所述第七驱动电机(67)通过第七联动轴(68)能够分别驱动两个第二对中模块(66)运行;
所述第二对中模块(66)包括第二对中组件(661)、第二辊轮调节组件(662)、第二底架(663)、第二安装架(664);所述第二安装架(664)固定设于第二底架(663)上,所述第二辊轮调节组件(662)设于第二安装架(664)上;所述第二安装架(664)的两侧对称开设有第二滑槽(6641),所述第二对中组件(661)通过第二滑槽(6641)与第二安装架(664)活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兼容换电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补位装置(3),所述补位装置(3)设于第一架体(8)上且位于轴距调节装置(2)底部,当轴距调节装置(2)滑动增加换电平台的轴距时,所述补位装置(3)能够上升补位;
所述补位装置(3)包括底座(31)、支撑板(32)、升降补位模块(33)、第二驱动模块(34);所述第二驱动模块(34)设于底座(31)上,所述第二驱动模块(34)用于驱动升降补位模块(33)工作;所述升降补位模块(33)设于底座(31)与支撑板(32)之间,所述升降补位模块(33)能够带动支撑板(32)升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兼容换电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1)上对称设有至少4个的缓冲组件(35);所述缓冲组件(35)包括限位杆(351)、缓冲弹簧(352);所述限位杆(351)固定设于底座(31)上,所述缓冲弹簧(352)套设在限位杆(351)外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兼容换电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举升装置(5),所述举升装置(5)对称设于第二架体(9)的两侧,所述举升装置(5)用于抬升车辆的高度位置;
所述举升装置(5)包括安装座(51)、举升台(52)、第二升降模块(53)、第五驱动模块(54);所述第五驱动模块(54)设于安装座(51)上,所述第二升降模块(53)设于安装座(51)与举升台(52)之间;
所述第五驱动模块(54)用于驱动第二升降模块(53)工作,所述第二升降模块(53)用于控制举升台(52)升降,所述举升台(52)用于支撑以及举升车辆。
CN202322512225.2U 2023-08-21 2023-09-15 一种电动汽车兼容换电平台 Active CN22088412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529650 2023-08-21
CN202311052965 2023-08-2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84122U true CN220884122U (zh) 2024-05-03

Family

ID=89083785

Famil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93060.5A Pending CN117227571A (zh) 2023-08-21 2023-09-15 一种适用于多车型通用换电的电池解锁装置
CN202322512225.2U Active CN220884122U (zh) 2023-08-21 2023-09-15 一种电动汽车兼容换电平台
CN202311208932.0A Pending CN117246279A (zh) 2023-08-21 2023-09-19 一种适用于多车型通用换电的换电平台
CN202311247033.1A Pending CN117261678A (zh) 2023-08-21 2023-09-26 一种适用于多车型通用换电的轴距调节装置
CN202322634636.9U Active CN220884341U (zh) 2023-08-21 2023-09-27 一种换电平台补位装置
CN202322797046.8U Active CN220884343U (zh) 2023-08-21 2023-10-18 一种可调节电池解锁平台
CN202322797051.9U Active CN220884344U (zh) 2023-08-21 2023-10-18 一种适用于多轴距车型补位的平台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93060.5A Pending CN117227571A (zh) 2023-08-21 2023-09-15 一种适用于多车型通用换电的电池解锁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5)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08932.0A Pending CN117246279A (zh) 2023-08-21 2023-09-19 一种适用于多车型通用换电的换电平台
CN202311247033.1A Pending CN117261678A (zh) 2023-08-21 2023-09-26 一种适用于多车型通用换电的轴距调节装置
CN202322634636.9U Active CN220884341U (zh) 2023-08-21 2023-09-27 一种换电平台补位装置
CN202322797046.8U Active CN220884343U (zh) 2023-08-21 2023-10-18 一种可调节电池解锁平台
CN202322797051.9U Active CN220884344U (zh) 2023-08-21 2023-10-18 一种适用于多轴距车型补位的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7) CN117227571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84343U (zh) 2024-05-03
CN117246279A (zh) 2023-12-19
CN220884341U (zh) 2024-05-03
CN117261678A (zh) 2023-12-22
CN117227571A (zh) 2023-12-15
CN220884344U (zh) 2024-05-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69705B (zh) 一种换电站及电池更换方法
CN112644328A (zh) 一种agv式电动车换电系统
CN210174824U (zh) 一种用于不同车型的电动小客车智能换电的换电机器人
CN210174830U (zh) 多车型电动小客车的共享智能快速换电的换电站
WO2024017210A1 (zh) 标准化电池模块自动化1分钟快速换电池系统
CN111469707B (zh) 一种车辆定位装置
CN113815482B (zh) 一种电动汽车换电装置及换电方法
CN109109832B (zh) 一种大型车换电站
CN220884122U (zh) 一种电动汽车兼容换电平台
CN212861163U (zh) 一种换电小车及换电站
CN111823931A (zh) 一种用于不同车型的电动小客车的智能换电控制方法
CN216969421U (zh) 一种新能源车换电试验装置
CN216942766U (zh) 移载机构及换电设备
CN216636211U (zh) 基于电动车车辆的亏电电池及满电电池交换装置
CN115817419A (zh) 电池换电设备、换电站及电池换电方法
CN213437141U (zh) 一种新型锭模转运车
CN111745657A (zh) 一种用于不同车型的电动小客车的智能换电机器人
CN220298314U (zh) 一种适用于多轴距车型轴距调节装置
CN214454060U (zh) 一种新能源换电站电池缓存装置
CN117227670A (zh) 一种适用于多车型通用换电的换电方法
CN216942768U (zh) 一种抬车装置及换电站
CN215322087U (zh) 一种agv式电动车换电系统
CN218085453U (zh) 一种换电站车身归中变距定位机构
CN212639818U (zh) 基于红外线感应器的智能升降装置
CN117569665A (zh) 一种应用于底盘式商用车换电站的车辆辅助定位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