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64297U - 可调节模具 - Google Patents

可调节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64297U
CN220864297U CN202322665753.1U CN202322665753U CN220864297U CN 220864297 U CN220864297 U CN 220864297U CN 202322665753 U CN202322665753 U CN 202322665753U CN 220864297 U CN220864297 U CN 2208642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support
support bar
templates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6575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岳国君
张步亭
李涛
唐修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66575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642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642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642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Cores, Or Mandr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公开了可调节模具,包括外模板、内模板和调节组件,两个相对设置的外模板之间具有第一容纳腔,两个相对设置的内模板活动设置在第一容纳腔内,外模板与内模板之间形成适于浇筑构件的第二容纳腔,调节组件包括驱动件和从动件,驱动件适于驱动从动件相互靠近或远离,从动件活动连接在两个内模板之间,适于调节内模板间距,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相对设置的两个内模板之间设置调节组件,调节组件中的驱动件可驱动从动件相互靠近或远离,与从动件活动连接的内模板随之相互靠近或远离,从而可调节外模板与内模板之间第二容纳腔的尺寸,以满足对不同尺寸构件的浇筑,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便携,调节精度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可调节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可调节模具。
背景技术
U型梁是一种在混凝土构件厂支模、浇筑而成,待强度达到设计规定后,运输到安装位置进行安装的混凝土预制构件,相较于叠合梁,U型梁具有质量轻、整体性好等优势。
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U型梁4a的生产模具通常由外侧模具1a、内侧模具2a及撑杆3a组成,生产加工时,将外侧模具1a固定在模台上,内侧模具2a由均匀分布的多个撑杆3a固定,形成浇筑混凝土的构件空腔,当制作不同尺寸的U型梁4a时,需要替换内侧模具2a之间撑杆3a的长度,以调整内侧模具2a之间的距离,由于撑杆3a数量较多,调节耗时费力,且调节的精度差,从而影响产品生产进度及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调节多个撑杆耗时费力,且调节的精度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模具,包括外模板、内模板和调节组件,两个相对设置的外模板之间具有第一容纳腔,两个相对设置的内模板活动设置在第一容纳腔内,外模板与内模板之间形成适于浇筑构件的第二容纳腔,调节组件包括驱动件和从动件,驱动件适于驱动从动件相互靠近或远离,从动件活动连接在两个内模板之间,适于调节内模板间距。
有益效果:通过在相对设置的两个内模板之间设置调节组件,调节组件中的驱动件可驱动从动件相互靠近或远离,与从动件活动连接的内模板随之相互靠近或远离,从而可调节外模板与内模板之间第二容纳腔的尺寸,以满足对不同尺寸构件的浇筑,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便携,调节精度高的优点,提高了构件的生产进度,保证了构件的品质。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从动件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多个第一支撑杆活动连接在两个内模板之间,多个第二支撑杆活动连接在两个内模板之间,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两两交错铰接,驱动件连接交错铰接的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适于驱动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向内模板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或向内模板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
有益效果:通过将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两两交错铰接,驱动件驱动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沿第一容纳空间长度方向相互靠近或远离,使得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推动内模板相互远离或靠近,从而实现对内模板间距的调节。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从动件还包括与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铰接的第三支撑杆,驱动件包括连接相邻的第三支撑杆的调节件,适于调节第三支撑杆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调节件包括安装部和驱动部,安装部与第三支撑杆固定连接,安装部上设有内螺纹,驱动部上设有外螺纹,驱动部与安装部螺纹连接。
有益效果:通过将驱动部与安装部螺纹连接,当转动驱动部时,安装部上的内螺纹随驱动部上的外螺纹移动,带动相邻第三支撑杆相互靠近或远离,使得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推动内模板相互远离或靠近,从而实现对内模板间距的调节。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从动件包括多个第一支撑杆和多个第二支撑杆,多个第一支撑杆一端与一侧内模板活动连接,第一支撑杆一端与另一侧内模板活动连接,驱动件连接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远离内模板的一端,适于驱动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向内模板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或向内模板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
有益效果:通过驱动件驱动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相互靠近或远离,从而带动内模板相互靠近或远离,以实现对内模板间距的调节,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便携,调节精度高的优点。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支撑杆或第一支撑杆上设有导轨,驱动器与第一支撑杆或第二支撑杆固定连接,且驱动器与导轨滑动连接。
有益效果:通过在第二支撑杆或第一支撑杆上设置导轨,可使驱动器在移动过程中保持稳定,从而提高了调节的精度。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从动件还包括竖直设置在至少两个第一支撑杆和/或至少两个第二支撑杆之间的第三支撑杆。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内模板内侧设有限位槽,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活动设置在限位槽内。
有益效果:通过设置限位槽,可对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进行限位,提高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在移动中的稳固性。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与内模板相抵接的一侧设有导轮,导轮活动安装在限位槽内。
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导轮,可减小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在限位槽中移动时的摩擦力。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内模板朝向外模板的一侧设有颗粒层,适于增加浇筑构件的表面粗糙度。
有益效果:通过在内模板朝向外模板的一侧设置颗粒层,可增加浇筑结构的表面粗糙度,以便后续施工时使其与砂浆、沥青等材料的粘结力更加牢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U型梁生产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调节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调节模具中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种调节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调节模具中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外模板;
2、内模板;201、限位槽;
3、调节组件;
31、驱动件;311、调节件;3111、安装部;3112、驱动部;3113、把手;3114、锁定螺母;
32、从动件;321、第一支撑杆;322、第二支撑杆;323、第三支撑杆;324、导轮;
4、颗粒层;
5、垫块。
现有技术附图标记:
1a、外侧模具;
2a、内侧模具;
3a、撑杆;
4a、U型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图2至图5,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模具,如图2至图5所示,包括外模板1、内模板2和调节组件3,两个相对设置的外模板1之间具有第一容纳腔,两个相对设置的内模板2活动设置在第一容纳腔内,外模板1与内模板2之间形成适于浇筑构件的第二容纳腔,调节组件3包括驱动件31和从动件32,驱动件31适于驱动从动件32相互靠近或远离,从动件32活动连接在两个内模板2之间,适于调节内模板2间距。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对外模板1不做具体限定,为符合现实情况,本实施例中外模板1由钢板制成,一面设有多个加强筋,以加强钢板的强度及稳固性,在钢板的边缘设有包边,包边上设有安装孔,便于拆装外模板1,使用时将两个外模板1平面的一侧相对设置,外模板1之间留出第一容纳腔。
本实施例中对内模板2不做具体限定,为符合现实情况,本实施例中内模板2与外模板1结构相似,由钢板制成,一面设有多个加强筋,以加强钢板的强度及稳固性,在钢板的边缘设有包边,使用时将两个内模板2平面一侧朝向外模板1放置在第一容纳腔内,将调节组件3安装在两个内模板2之间,通过调节组件3中的驱动件31,以使与内模板2活动连接的从动件32带动内模板2相互靠近或远离,使外模板1与内模板2之间形成不同尺寸适于浇筑构件的第二容纳腔。本实施例中浇筑构件为U型梁。
通过在相对设置的两个内模板2之间设置调节组件3,调节组件3中的驱动件31可驱动从动件32相互靠近或远离,与从动件32活动连接的内模板2随之相互靠近或远离,从而可调节外模板1与内模板2之间第二容纳腔的尺寸,以满足对不同尺寸构件的浇筑,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便携,调节精度高的优点,提高了构件的生产进度,保证了构件的品质。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从动件32包括第一支撑杆321和第二支撑杆322,多个第一支撑杆321活动连接在两个内模板2之间,多个第二支撑杆322活动连接在两个内模板2之间,第一支撑杆321与第二支撑杆322两两交错铰接,驱动件31连接交错铰接的第一支撑杆321与第二支撑杆322,适于驱动第一支撑杆321与第二支撑杆322向内模板2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或向内模板2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杆321和第二支撑杆322长度相同,第一支撑杆321和第二支撑杆322中间位置铰连接,以使从动件32形成“X”形结构。多组“X”形结构的从动件32沿第一容纳腔长度方向活动连接在两个内模板2之间,驱动件31连接相邻的两个从动件32,以使从动件32相互靠近或远离。
通过将第一支撑杆321与第二支撑杆322两两交错铰接,驱动件31驱动第一支撑杆321与第二支撑杆322沿第一容纳空间长度方向相互靠近或远离,使得第一支撑杆321与第二支撑杆322推动内模板2相互远离或靠近,从而实现对内模板2间距的调节。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从动件32还包括与第一支撑杆321和第二支撑杆322铰接的第三支撑杆323,驱动件31包括连接相邻的第三支撑杆323的调节件311,适于调节第三支撑杆323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容纳腔中上部位置和下部位置均设有从动件32,从动件32上的第一支撑杆321和第二支撑杆322与第三支撑杆323铰接,即第三支撑杆323铰接设置在上下两个从动件32之间,调节件311连接相邻的第三支撑杆323,以调节相邻的第三支撑杆323相互靠近或远离,从而带动第一支撑杆321与第二支撑杆322将两个内模板2相互分离或靠近。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调节件311包括安装部3111和驱动部3112,安装部3111与第三支撑杆323固定连接,安装部3111上设有内螺纹,驱动部3112驱动部3112上设有外螺纹,驱动部3112与安装部3111螺纹连接。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驱动部3112上与安装部3111连接处设有外螺纹,驱动部3112上相邻两个安装部3111连接处的外螺纹方向相反,及相邻的两个安装部3111连接处一个为顺时针外螺纹,另一个为逆时针外螺纹,安装部3111内的内螺纹与驱动部3112上的外螺纹相匹配,当驱动部3112转动时,相邻的两个安装部3111可相互靠近或远离,从而带动第三支撑杆323相互靠近或远离。
本实施例中,驱动部3112上设有把手3113,以便操作人员转动,驱动部3112上还螺纹连接有锁定螺母3114,待将内模板2调节至所需位置时,将锁定螺母3114拧紧与安装部3111相抵接,可是驱动部3112与安装部3111保持稳固。
通过将驱动部3112与安装部3111螺纹连接,当转动驱动部3112时,安装部3111上的内螺纹随驱动部3112上的外螺纹移动,带动相邻第三支撑杆323相互靠近或远离,使得第一支撑杆321与第二支撑杆322推动内模板2相互远离或靠近,从而实现对内模板2间距的调节。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从动件32包括多个第一支撑杆321和多个第二支撑杆322,多个第一支撑杆321一端与一侧内模板2活动连接,第一支撑杆321一端与另一侧内模板2活动连接,驱动件31连接第一支撑杆321与第二支撑杆322远离内模板2的一端,适于驱动第一支撑杆321与第二支撑杆322向内模板2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或向内模板2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杆321和第二支撑杆322水平设置在两个内模板2之间,第一支撑杆321一端与一侧内模板2活动连接,另一端与驱动件31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杆322一端与另一侧内模板2活动连接,第二支撑杆322的另一端与驱动件31活动连接,驱动件31可沿第二支撑杆322移动,从而带动第一支撑杆321靠近或远离第二支撑杆322,从而实现两个内模板2相互靠近或远离。
本实施例中驱动件31可采用滑动电机,一端与第一支撑杆32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杆322滑动连接,本实施例中设有多个驱动件31,多个驱动件31之间信号连接,以使多个驱动件31可同步动作,从而保证各个第一支撑杆321与第二支撑杆322的运动相同步,保证了对内模板2间距调节的精度。
通过驱动件31驱动第一支撑杆321和第二支撑杆322相互靠近或远离,从而带动内模板2相互靠近或远离,以实现对内模板2间距的调节,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便携,调节精度高的优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支撑杆322或第一支撑杆321上设有导轨,驱动器与第一支撑杆321或第二支撑杆322固定连接,且驱动器与导轨滑动连接。
具体地,导轨设置在第二支撑杆322的上端,驱动件31底端与导轨滑动连接,即第一支撑杆321与第二支撑杆322呈重叠设置。
通过在第二支撑杆322或第一支撑杆321上设置导轨,可使驱动器在移动过程中保持稳定,从而提高了调节的精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从动件32还包括竖直设置在至少两个第一支撑杆321和/或至少两个第二支撑杆322之间的第三支撑杆323。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在竖直方向上的两个第一支撑杆321和两个第二支撑杆322之间均设有第三支撑杆323,以增加第一支撑杆321与第二支撑杆322之间的稳固性。本实施例中第三支撑杆323可采用套管,以调节第三支撑杆323的高度,从而满足不同尺寸内模板2。
本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在第三支撑杆323底部还可拆卸设置有垫块5,当第一支撑杆321和第而支撑杆调节至合适位置后,在第三支撑杆323底部增加垫块5可使第一支撑杆321和第二支撑杆322更加稳固,需要调节时,再将垫块5拆除即可通过驱动件31调节内模板2间距。
在一个实施例中,内模板2内侧设有限位槽201,第一支撑杆321和第二支撑杆322活动设置在限位槽201内。
具体地,如图2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在内模板2连接从动件32的一侧设有限位槽201,第一支撑杆321和第二支撑杆322限位安装在限位槽201中。
本实施例中,内模板2包括固定段与加高段,限位槽201设置在固定段上,加高段设置在两个固定段之间,固定段与加高段可拆卸连接,通过更换不同尺寸的加高段,以使与固定段组合后成为不同尺寸的内模板2,以满足对不同尺寸构件的制造,同样的外模板1可以设置为可拆卸的固定段和加高段。
通过设置限位槽201,可对第一支撑杆321和第二支撑杆322进行限位,提高第一支撑杆321和第二支撑杆322在移动中的稳固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5所示,第一支撑杆321和第二支撑杆322与内模板2相抵接的一侧设有导轮324,导轮324活动安装在限位槽201内。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支撑杆321和第二支撑杆322与内模板2相抵接的一侧设有导轮324,导轮324可在限位槽201中沿限位槽201移动,本实施例中限位槽201呈“C”形,开口朝向从动件32一侧,开口上下位置设有限位挡板,第一支撑杆321和第二支撑杆322端部设有转轴,转轴两端设有两个导轮324,导轮324与限位挡板内壁相抵接。
通过设置导轮324,可减小第一支撑杆321和第二支撑杆322在限位槽201中移动时的摩擦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内模板2朝向外模板1的一侧设有颗粒层4,适于增加浇筑构件的表面粗糙度。
通过在内模板2朝向外模板1的一侧设置颗粒层4,可增加浇筑结构的表面粗糙度,以便后续施工时使其与砂浆、沥青等材料的粘结力更加牢固。
本实施例中,调节模具的使用过程如下:
1、将两个外模板1相对放置;
2、在外模板1之间放置钢筋笼;
3、拼装调节组件3,调节好第一支撑杆321与第二支撑杆322间宽度后,拧紧锁定螺母3114,固定调节组件3宽度;
4、从钢筋笼远离外模板1一端插入内模板2,并在两个内模板2间底部位置放置底部模板;
5、向浇筑空间浇筑混凝土;
6、对构件进行养护;
7、通过调节组件3缩小内模板2间距离,从而使内模板2脱离构件,完成内模板2拆除;
8、拆除外模板1,构件生产完成。
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型,这样的修改和变型均落入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可调节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模板(1),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外模板(1)之间具有第一容纳腔;
内模板(2),两个相对设置的内模板(2)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所述外模板(1)与所述内模板(2)之间形成适于浇筑构件的第二容纳腔;
调节组件(3),所述调节组件(3)包括驱动件(31)和从动件(32),所述驱动件(31)适于驱动所述从动件(32)相互靠近或远离,所述从动件(32)活动连接在两个所述内模板(2)之间,适于调节所述内模板(2)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件(32)包括:
多个第一支撑杆(321),活动连接在两个所述内模板(2)之间;
多个第二支撑杆(322),活动连接在两个所述内模板(2)之间,所述第一支撑杆(321)与所述第二支撑杆(322)两两交错铰接,驱动件(31)连接交错铰接的所述第一支撑杆(321)与所述第二支撑杆(322),适于驱动所述第一支撑杆(321)与所述第二支撑杆(322)向所述内模板(2)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或向所述内模板(2)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件(32)还包括:
第三支撑杆(323),与所述第一支撑杆(321)和所述第二支撑杆(322)铰接;
所述驱动件(31)包括:
调节件(311),连接相邻的所述第三支撑杆(323),适于调节所述第三支撑杆(323)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节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311)包括:
安装部(3111),与所述第三支撑杆(323)固定连接,所述安装部(3111)上设有内螺纹;
驱动部(3112),所述驱动部(3112)上设有外螺纹,所述驱动部(3112)与所述安装部(3111)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件(32)包括:
多个第一支撑杆(321),所述第一支撑杆(321)一端与一侧所述内模板(2)活动连接;
多个第二支撑杆(322),所述第一支撑杆(321)一端与另一侧所述内模板(2)活动连接,驱动件(31)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321)与所述第二支撑杆(322)远离所述内模板(2)的一端,适于驱动所述第一支撑杆(321)与所述第二支撑杆(322)向所述内模板(2)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或向所述内模板(2)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节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杆(322)或所述第一支撑杆(321)上设有导轨,所述驱动件(31)与所述第一支撑杆(321)或所述第二支撑杆(322)固定连接,且所述驱动件(31)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节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件(32)还包括:
第三支撑杆(323),竖直设置在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321)和/或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322)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可调节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板(2)内侧设有限位槽(201),所述第一支撑杆(321)和所述第二支撑杆(322)活动设置在所述限位槽(201)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调节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321)和所述第二支撑杆(322)与所述内模板(2)相抵接的一侧设有导轮(324),所述导轮(324)活动安装在所述限位槽(201)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调节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板(2)朝向所述外模板(1)的一侧设有颗粒层(4),适于增加所述浇筑构件的表面粗糙度。
CN202322665753.1U 2023-09-28 2023-09-28 可调节模具 Active CN2208642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65753.1U CN220864297U (zh) 2023-09-28 2023-09-28 可调节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65753.1U CN220864297U (zh) 2023-09-28 2023-09-28 可调节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64297U true CN220864297U (zh) 2024-04-30

Family

ID=90814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65753.1U Active CN220864297U (zh) 2023-09-28 2023-09-28 可调节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642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39211B (zh) 一种可调式通用预制楼梯模板
CN212452589U (zh) 地铁车站地下连续墙导墙模板装置
CN112936505B (zh) 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制作工艺
CN111677270B (zh) 一种狭小空间两侧剪力墙的施工方法
CN110561596A (zh) 一种预制梁模具及其工作方法
CN216099499U (zh) 一种剪力墙浇筑台
CN220864297U (zh) 可调节模具
CN114589793A (zh) 预制构件通用楼梯钢模具
CN111779266B (zh) 一种楼梯浇筑施工用组合旋转铝模
CN213732413U (zh) 一种方便清理的水泥预制件模具
CN217292762U (zh) 可调节构件厚度自动行走的成组立模机
CN214687124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成型模具
CN213115483U (zh) 一种施工结构
CN214604981U (zh) 装配式混凝土浇筑模具
CN208305325U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构件模具
CN217711722U (zh) 一种二次结构用定型加固构件
CN218314218U (zh) 一种轻质墙板加工模具
CN220080776U (zh) 一种墙垛结构门垛浇筑模板
CN218170792U (zh) 一种预制梁生产用模具
CN216968162U (zh) 一种通用边模
CN219505043U (zh) 一种用于预制柱混凝土浇筑的钢模板
CN214925371U (zh) 一种便于脱模的站台门模具
CN221048661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钢筋混凝土预制柱制造成型模具
CN115217260B (zh) 一种预制空腔砼模壳及其装配施工方法
CN114516110A (zh) 一种成组立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