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56698U - 一种动力电池温度管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动力电池温度管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56698U
CN220856698U CN202322646428.0U CN202322646428U CN220856698U CN 220856698 U CN220856698 U CN 220856698U CN 202322646428 U CN202322646428 U CN 202322646428U CN 220856698 U CN220856698 U CN 2208566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heat exchange
distilled water
storage tank
temperature manag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4642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同强
王明
唐晓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nse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nse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nse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nse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64642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566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566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566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温度管理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顶部开设有通槽,通过蒸馏水可将电池本体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从而对电池本体进行降温,通过储液箱、输送泵和换热弯管的配合使用,可与蒸馏水进行热交换,可将蒸馏水的热量通过换热弯管传递到冷却液中,随后冷却液将热量输送至储液箱的内部,随后储液箱内的冷却液重新回到换热弯管中,以此完成与蒸馏水进行热交换处理的效果,通过设置半导体制冷片和散热翅片的配合使用,起到了对蒸馏水进行进一步降温的作用,通过设置安装壳和风机的配合使用,可增加散热翅片表面的空气流速,即可提高散热组件与蒸馏水热交换效率,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对电池本体的散热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动力电池温度管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动力电池温度管理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EV)由于其能源的清洁性,在解决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问题上有很大的希望。尽管在过去十年里,新能源汽车中锂离子电池的成本已经大幅降低,但电池组的使用寿命相对较短。锂离子电池在工作中显著的温度梯度及其本身高温度敏感特性导致其电化学局部反应速率分布极不均匀是电池过早老化主要原因之一。另外,电动汽车电池热失控所导致的安全隐患仍然是消费者不愿接受电动汽车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需要提出一种动力电池温度管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温度管理装置,蒸馏水可将电池本体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从而对电池本体进行降温,配合输送组件与换热弯管,可与蒸馏水进行热交换,从而对蒸馏水进行降温,可提升对电池本体的散热性能,再配合散热组件,可对蒸馏水进行热交换处理,配合引风组件,可加速散热翅片表面空气流速,进一步提升对电池本体的散热性能,提高装置使用的安全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动力电池温度管理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开设有通槽,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换热弯管,所述壳体的一侧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安装有用于将冷却液进行循环的输送组件,所述换热弯管的两端均贯穿壳体与输送组件连通,所述壳体的内部加注有蒸馏水,所述壳体的内底部呈对称设置有两组用于将蒸馏水进行降温的散热组件,所述壳体的底部呈对称设置有两组用于将散热组件进行降温的引风组件,所述壳体的顶部通过固定螺丝栓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池本体。
优选的,所述输送组件包括储液箱,所述储液箱固定安装于支撑板的上表面,所述储液箱的一侧固定连通有输送泵,所述输送泵的一端与换热弯管的一端固定连通,所述换热弯管的另一端与储液箱固定连通。
优选的,还包括注液管,所述注液管固定嵌装于储液箱的上表面一侧。
优选的,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固定安装于壳体的两侧内壁上,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散热翅片。
优选的,所述散热翅片固定嵌装于壳体的底部,且所述散热翅片的一端贯穿壳体位于壳体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引风组件包括安装壳,所述安装壳的内壁上呈等距固定安装有三组风机。
优选的,还包括两组防护网,两组所述防护网均固定嵌装于安装壳的内壁上,且两组所述防护网分别位于三组风机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底部呈等距固定安装有三组支撑孔板,所述电池本体的底部与三组所述支撑孔板的顶部抵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蒸馏水可将电池本体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从而对电池本体进行降温,通过设置储液箱、输送泵和换热弯管的配合使用,可与蒸馏水进行热交换,可将蒸馏水的热量通过换热弯管传递到冷却液中,随后冷却液将热量输送至储液箱的内部,随后储液箱内的冷却液重新回到换热弯管中,以此完成与蒸馏水进行热交换处理的效果。
2、通过设置半导体制冷片和散热翅片的配合使用,起到了对蒸馏水进行进一步降温的作用,通过设置安装壳和风机的配合使用,可增加散热翅片表面的空气流速,即可提高散热组件与蒸馏水热交换效率,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对电池本体的散热效率,通过设置防护网,起到了对风机进行防护的作用,通过设置支撑孔板,起到了对电池本体进行辅助支撑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轴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壳体、通槽与电池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输送组件与换热弯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散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引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通槽;3、换热弯管;4、支撑板;5、输送组件;501、储液箱;502、输送泵;6、散热组件;601、半导体制冷片;602、散热翅片;7、引风组件;701、安装壳;702、风机;8、顶板;9、电池本体;10、注液管;11、防护网;12、支撑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动力电池温度管理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的顶部开设有通槽2,壳体1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换热弯管3,壳体1的一侧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板4,支撑板4的顶部安装有用于将冷却液进行循环的输送组件5,换热弯管3的两端均贯穿壳体1与输送组件5连通,壳体1的内部加注有蒸馏水,通过设置蒸馏水可将电池本体9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从而对电池本体9进行降温,壳体1的内底部呈对称设置有两组用于将蒸馏水进行降温的散热组件6,壳体1的底部呈对称设置有两组用于将散热组件6进行降温的引风组件7,壳体1的顶部通过固定螺丝栓接有顶板8,顶板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池本体9;
输送组件5包括储液箱501,储液箱501固定安装于支撑板4的上表面,储液箱501的一侧固定连通有输送泵502,输送泵502的一端与换热弯管3的一端固定连通,换热弯管3的另一端与储液箱501固定连通,通过设置储液箱501、输送泵502和换热弯管3的配合使用,可与蒸馏水进行热交换,可将蒸馏水的热量通过换热弯管3传递到冷却液中,随后冷却液将热量输送至储液箱501的内部,随后储液箱501内的冷却液重新回到换热弯管3中,以此完成与蒸馏水进行热交换处理的效果;
还包括注液管10,注液管10固定嵌装于储液箱501的上表面一侧,通过设置注液管10,可向储液箱501的内部加注冷却液;
散热组件6包括半导体制冷片601,半导体制冷片601固定安装于壳体1的两侧内壁上,半导体制冷片60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散热翅片602,通过设置半导体制冷片601和散热翅片602的配合使用,起到了对蒸馏水进行进一步降温的作用;
散热翅片602固定嵌装于壳体1的底部,且散热翅片602的一端贯穿壳体1位于壳体1的外部;
引风组件7包括安装壳701,安装壳701的内壁上呈等距固定安装有三组风机702,通过设置安装壳701和风机702的配合使用,可增加散热翅片602表面的空气流速,即可提高散热组件6与蒸馏水热交换效率,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对电池本体9的散热效率;
还包括两组防护网11,两组防护网11均固定嵌装于安装壳701的内壁上,且两组防护网11分别位于三组风机702的两侧,通过设置防护网11,起到了对风机702进行防护的作用;
壳体1的内底部呈等距固定安装有三组支撑孔板12,电池本体9的底部与三组支撑孔板12的顶部抵接,通过设置支撑孔板12,起到了对电池本体9进行辅助支撑的作用。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使用时蒸馏水可将电池本体9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从而对电池本体9进行降温,蒸馏水中的一部分热量会传递到换热弯管3的表面,随后被换热弯管3内部的冷却液进行吸收,通过输送泵502,可将冷却液输送至储液箱501的内部,储液箱501内部的冷却液会重新回到换热弯管3的内部,再次与壳体1内部的蒸馏水进行热交换处理,以此实现对蒸馏水进行降温的效果,半导体制冷片601可对蒸馏水进行进一步降温处理,通过散热翅片602将热量散发到壳体1的外部,通过风机702,可加速散热翅片602表面的空气流速,可进一步提升对电池本体9的散热性能,提高装置使用安全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动力电池温度管理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部开设有通槽(2),所述壳体(1)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换热弯管(3),所述壳体(1)的一侧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的顶部安装有用于将冷却液进行循环的输送组件(5),所述换热弯管(3)的两端均贯穿壳体(1)与输送组件(5)连通,所述壳体(1)的内部加注有蒸馏水,所述壳体(1)的内底部呈对称设置有两组用于将蒸馏水进行降温的散热组件(6),所述壳体(1)的底部呈对称设置有两组用于将散热组件(6)进行降温的引风组件(7),所述壳体(1)的顶部通过固定螺丝栓接有顶板(8),所述顶板(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池本体(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温度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组件(5)包括储液箱(501),所述储液箱(501)固定安装于支撑板(4)的上表面,所述储液箱(501)的一侧固定连通有输送泵(502),所述输送泵(502)的一端与换热弯管(3)的一端固定连通,所述换热弯管(3)的另一端与储液箱(501)固定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温度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注液管(10),所述注液管(10)固定嵌装于储液箱(501)的上表面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温度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6)包括半导体制冷片(601),所述半导体制冷片(601)固定安装于壳体(1)的两侧内壁上,所述半导体制冷片(60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散热翅片(6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温度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翅片(602)固定嵌装于壳体(1)的底部,且所述散热翅片(602)的一端贯穿壳体(1)位于壳体(1)的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温度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组件(7)包括安装壳(701),所述安装壳(701)的内壁上呈等距固定安装有三组风机(70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温度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组防护网(11),两组所述防护网(11)均固定嵌装于安装壳(701)的内壁上,且两组所述防护网(11)分别位于三组风机(702)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温度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底部呈等距固定安装有三组支撑孔板(12),所述电池本体(9)的底部与三组所述支撑孔板(12)的顶部抵接。
CN202322646428.0U 2023-09-28 2023-09-28 一种动力电池温度管理装置 Active CN2208566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46428.0U CN220856698U (zh) 2023-09-28 2023-09-28 一种动力电池温度管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46428.0U CN220856698U (zh) 2023-09-28 2023-09-28 一种动力电池温度管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56698U true CN220856698U (zh) 2024-04-26

Family

ID=907838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46428.0U Active CN220856698U (zh) 2023-09-28 2023-09-28 一种动力电池温度管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566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09618B (zh) 一种用于锂电池散热的微通道冷却均温系统
CN105789733A (zh) 一种热管理装置及电源装置
CN111129655A (zh) 自放电少与循环次数多一体的新能源汽车电池
CN210379339U (zh) 一种风冷水冷相结合的电池包热管理系统
CN209496981U (zh) 一种电池模组的冷却结构
CN205882115U (zh) 一种基于余热回收的微通道电池热管理系统
CN220856698U (zh) 一种动力电池温度管理装置
CN106602170A (zh) 一种可变接触式电池热管理系统
CN216488262U (zh) 一种汽车用电池散热装置
CN212277300U (zh) 自放电少与循环次数多一体的新能源汽车电池
CN211700499U (zh) 一种汽车电池的高效散热装置
CN219979649U (zh) 一种快速导热的结构
CN218513527U (zh)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电池系统控制模块
CN218975568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电池厢
CN218920380U (zh) 一种光伏发电组件的降温装置
CN219716997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结构
CN216648429U (zh) 一种高散热电源模块
CN218172018U (zh) 一种汽配物流车智能充电设备
CN219350359U (zh) 一种工作稳定的能源热管理装置
CN218957885U (zh) 一种磷酸铁锂电池储能集成电池包
CN220272593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用散热机构
CN216311890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散热器
CN218241989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仓
CN220984620U (zh) 一种液冷动力电池包
CN221041271U (zh) 一种工商储能风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