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29798U - 用于折叠屏的支撑板组件、折叠屏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折叠屏的支撑板组件、折叠屏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29798U
CN220829798U CN202322178360.8U CN202322178360U CN220829798U CN 220829798 U CN220829798 U CN 220829798U CN 202322178360 U CN202322178360 U CN 202322178360U CN 220829798 U CN220829798 U CN 2208297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hesive layer
folding screen
cover plate
lap joint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7836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罡
田雨
陈永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7836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297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297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297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于折叠屏的支撑板组件、折叠屏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所述支撑板组件包括:盖板,对应其中一个非弯折显示面板,并且所述盖板与所述保护胶层之间形成一开口;光学胶层,所述光学胶层的一侧表面与所述盖板的板体表面结合固定,另一侧表面直接或间接与所述折叠屏其中一个非弯折显示面板的背部表面结合固定;以及搭接胶体,所述搭接胶体搭接于所述盖板板体和所述保护胶层之间,并封闭所述开口,从而通过在盖板板体和保护胶层直接搭接一搭接胶体,该搭接胶体可以封闭上述空隙,进而将放电路径封堵,避免静电通过空隙影响内屏亮线以及其他内屏电子器件。

Description

用于折叠屏的支撑板组件、折叠屏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折叠屏的支撑板组件、折叠屏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显示模组技术的不断发展,折叠屏已经发展成为了显示模组技术发展的趋势,然而随着显示模组可折叠化的发展,对显示模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目前,折叠屏包括两个非弯折显示面板和连接两个非弯折显示面板的弯折显示面板,用户使用折叠屏时由于折叠层错动的原因,弯折显示面板的背部包围固定的保护胶层和折叠屏与盖板之间的光学胶层之间会预留一定的空隙(例如200微米左右),而该空隙内有内屏亮线以及其他内屏电子器件,且该间隙会产生静电放电,导致线路击伤,损坏数据线、触控线和内屏电子器件,因此存在诸多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目前折叠屏因预留空隙而使静电放电,导致线路击伤,损坏数据线、触控线和内屏电子器件的问题,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于折叠屏的支撑板组件、折叠屏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通过在盖板板体和保护胶层直接搭接一搭接胶体,该搭接胶体可以封闭上述空隙,进而将放电路径封堵,避免静电通过空隙影响内屏亮线以及其他内屏电子器件。
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于折叠屏的支撑板组件,所述折叠屏包括两个非弯折显示面板和连接两个非弯折显示面板的弯折显示面板,所述弯折显示面板的背部包围固定保护胶层,所述支撑板组件包括:盖板,对应其中一个非弯折显示面板,并且所述盖板与所述保护胶层之间形成一开口;光学胶层,所述光学胶层的一侧表面与所述盖板的板体表面结合固定,另一侧表面直接或间接与所述折叠屏其中一个非弯折显示面板的背部表面结合固定;以及搭接胶体,所述搭接胶体搭接于所述盖板板体和所述保护胶层之间,并封闭所述开口。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折叠屏是可折叠的显示屏器件,具体而言,包括两个非弯折显示面板和连接两个非弯折显示面板的弯折显示面板,在显示时可以分别显示,也可以组合显示,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进一步的,本申请的组合显示和分别显示可以采用已有的显示技术。
需要说明的是,折叠屏在使用时,当用户将手机折叠起来时,两个非弯折显示面板会折叠在一起,形成一个更小的屏幕,方便携带,而展开时,柔性面板会自动展开,与两个非弯折显示面板共同形成一个大屏幕。
此外,可以理解的是,折叠屏的两个非弯折显示面板的显示面板域覆盖有背膜,折叠屏的背膜覆盖在折叠屏幕上,背膜是一层薄膜材料,折叠屏幕通常由柔性材料制成,如塑料或薄膜,相比传统的硬屏幕更容易刮擦或损坏,屏幕保护膜可以覆盖在屏幕表面,形成一个额外的保护胶层,防止日常使用中的刮擦、指纹和其他物理损伤。可以理解,本申请的背膜可以由高透明度的塑料材料制成,如聚合物材料(例如聚酯薄膜),具有柔软性和耐用性,进一步需要理解的是,本申请背膜材料的选择属于已有的公知技术,本申请的核心构思不在于此。
本申请的支撑板组件用于固定和支撑折叠屏的非弯折显示面板和弯折显示面板,可以支撑弯折显示面板展开和折叠,具体的,支撑板组件包括一个盖板,该盖板的正投影覆盖其中一个非弯折显示面板的正投影,在盖板之下是光学胶层,光学胶层可以是OCA胶(Optically Clear Adhesive,光学透明胶粘剂),盖板与光学胶层结合固定,光学胶层直接或间接与其中一个非弯折显示面板结合固定,同时支撑板组件还包括保护胶层,该保护胶层包围固定在弯折显示面板,从而可以使得弯折显示面板在折叠和展开时与非弯折显示面板衔接。
需要理解的是,保护胶层包覆在弯折显示面板的背部,并延伸包覆非弯折显示面板与弯折显示面板的交界处,从而在展开和折叠时,非弯折显示面板与弯折显示面板之间始终保持紧密连接。
盖板与非弯折显示面板之间通过光学胶层直接固定或者间接固定,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非弯折显示面板和盖板之间设置有偏光层和光学胶层,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非弯折显示面板和盖板之间仅仅设置光学胶层,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从图1至图4中可以看出,由于折叠层叠错动的原因,保护胶层和偏光层之间会预留200um左右间隙,静电放电路径会在fanout线路(将一个信号线分配到多个输出端口的电路)上,导致fanout线路的击伤失效位置在此间隙内,影响数据线和触控线。
从图1至图4中可以看出,保护胶层与盖板之间因光学胶层和偏光层的厚度而产生开口,在日常使用时,由于开口内的间隙中布置了亮线、触控线以及其他电子器件,从而容易吸附外界电子形成静电,如果在模组最脆弱的区域COP弯折显示面板放电,会导致显示画面异常,亮线发生,触控失效,为两代折叠屏共性问题,影响使用体验。
如图5至图10所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通过在保护胶层和盖板板体之间搭接一个搭接胶体,封闭开口,从而将放电路径封堵,避免静电通过空隙影响内屏亮线以及其他内屏电子器件。
需要理解的是,本申请的搭接可以是指以微压缩的状态插设于盖板板体和保护胶层之间,搭接胶体的一侧表面与盖板板体接触,另一侧表面与保护胶层接触,但并未以任何固定方式固定,即搭接胶体可以凭借较大外力将其从盖板板体和保护胶层之间抽出,在具体使用时,搭接胶体搭接在盖板板体和保护胶层之间,且由于呈微压缩状态,因此较为稳定,在折叠屏折叠时,搭接胶体呈微压缩状态,不易脱出,但是又可以封闭开口,从而将放电路径封堵,当折叠屏处于展开状态,此时保护胶层由于弯折显示面板展开挤压保护胶层,导致保护胶层与盖板板体之间的间距变小(即由于弯折显示面板展开时保护胶层处于径向压缩状态,从而保护胶层的高度变高),搭接胶体的压缩程度变高,即搭接胶体以“中等”压缩的状态插设于盖板板体和保护胶层之间。
进一步需要理解的是,本申请的搭接也可以是一侧表面以结合固定的方式与盖板板体和保护胶层中的一个连接,另一侧表面与盖板板体和保护胶层中的另一个以不固定的方式接触,此时与上述不同的是,搭接胶体无法凭借较大外力将其从盖板板体和保护胶层之间抽出,但具体使用时与上述类似。
需要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中“中等”压缩与“微”压缩仅仅是为了便于更加清晰地称述本申请的搭接胶体在使用过程中的变化,如若以量化的角度来进行说明,在盖板板体朝向保护胶层的方向上,假设搭接胶体舒展开来的自然状态下的高度为l1,在折叠屏折叠状态下,搭接胶体搭接在盖板板体和保护胶层之间时的高度为l2,在折叠屏展开状态下,搭接胶体搭接在盖板板体和保护胶层之间时的高度为l3,显然l1大于l2,l2大于l3,此时压缩度可以通过l2/l1,以及l3/l1来衡量,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压缩度的计算仅仅是为了举例,本申请的核心构思也不在于压缩度的计算,压缩度的计算方式可以采用已有的任何计算方式,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和约束。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非弯折显示面板上覆盖背膜,且在非显示面板域上固定有支架,如图6所示,该支架环绕非弯折显示面板,且相较于非弯折显示面板的板体厚度更高,则在折叠时,两个非弯折显示面板由于支架的高度限制不会形成接触,因此可以避免两个非弯折显示面板直接接触,从而形成压力,造成对非弯折显示面板的破坏。
此外,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附图未展示的是,在使用时保护胶层的外侧通过铰链连接盖板板体,之后将铰链和上述的支撑板组件封装在外壳内,盖板板体盖住时对应折叠屏折叠状态,通过铰链打开盖板板体至平板状时则是折叠屏展开状态,本申请对此不做赘述。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光学胶层为OCA胶,保护胶层为MCL胶,MCL(MicroCoating Layer)胶是设置于OLED显示基板的弯折显示面板的保护胶层,可以理解的是,MCL胶在固化前,具有流动性,按照常规工艺技术,将OLED显示基板的弯折显示面板展开,之后涂胶,最后固化形成保护胶层。
可以理解,本申请的搭接胶体可以与光学胶层的材料一致,也可以与保护胶层的材料一致,还可以与光学胶层和保护胶体的材料不一致,当与其中一个胶层材料一致时,在制作时可以采用相同制作工艺制作,从而节约工艺,上述不同工艺不同材料在结构上存在差异,也即不同材料和不同工艺对应结构可能不同,下面依次展开说明。
在本方面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折叠屏的所述其中一个非弯折显示面板的背部表面固定有偏振片,所述光学胶层的另一侧表面通过所述偏振片间接与所述折叠屏的所述其中一个非弯折显示面板的背部表面结合固定,所述搭接胶体通过所述光学胶层朝向所述开口一体延伸形成。
本实施方式中的搭接胶体是光学胶层一体延伸形成的,也即搭接胶体同样也是光学胶层,在制作时可以通过裁切或对位实现整体外延伸,之后利用贴合后光学胶层边缘变形和重力作用,形成遮盖本申请所述的开口,实现ESD放电路径封堵,同时保持原有贴合工艺不变。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搭接胶体是通过光学胶层一体延伸形成,因此制作时可以直接将光学胶层外延一定距离即可,而光学胶层与盖板板体结合固定,因此此时的搭接胶体的一侧表面与盖板板体结合固定,另一侧表面搭接在弹性胶体上,从而封闭开口。
在本方面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折叠屏的所述其中一个非弯折显示面板的背部表面固定有偏振片,所述光学胶层的另一侧表面通过所述偏振片间接与所述折叠屏的所述其中一个非弯折显示面板的背部表面结合固定,所述搭接胶体与所述光学胶层之间形成有间隙。
具体的,本实施方式中,搭接胶体并非光学胶层一体延伸形成,在形成工艺中,可以通过独立工艺形成,此时搭接胶体与所述光学胶层之间形成有间隙,可以理解,由于搭接胶体并非光学胶层一体延伸,因此可以将搭接胶体的一侧表面设置为与盖板板体表面结合固定或者仅仅接触,也即本实施方式中搭接胶体的一侧表面可以与盖板板体表面结合固定,另一侧表面与保护胶层接触而搭接,或者搭接胶体的一侧表面与盖板板体表面接触,另一侧表面与保护胶层接触,从而形成搭接配合。
在本方面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显示模组不包括偏光层,即显示模组无偏光层,所述光学胶层的另一侧表面直接与所述折叠屏的所述其中一个非弯折显示面板的背部表面结合固定,所述搭接胶体通过所述光学胶层朝向所述开口一体延伸形成。
本实施方式中的折叠屏可以不设置偏光层,具体的,偏光层用于LCD屏幕上,用来形成偏振光,进而透光形成色彩和明暗对比,一般来说偏光层透过率只有43%左右,因此偏光层的贴附影响了OLED显示器件的显示效率,并增加成本。为了让手机日常使用中具备强光下可视性,AMOLED面板不得不继续提高亮度,进而导致功耗提升和寿命降低。目前的无偏光层技术是在传统的AMOLED封装完成后,再上面再镀上一层彩膜(Color Filter),每个像素上面对应这个像素颜色的彩膜,像素间隙通过黑矩阵(BM,Black Matrix)隔开,外界入射光线中,不需要的部分被黑矩阵(BM)区吸收,透过绿色彩膜入射部分,要么成为那个绿色像素点反射出来,在反射的过程中被黑矩阵(BM)区拦下,或者在其他彩膜区被吸收。可以看出,本实施方式通过无偏光层的配置,此时光学胶层的一侧结合在盖板板体上,另一侧表面与非弯折显示面板的背部结合。
需要理解的是,本实施方式中无偏光层的配置方式属于公知技术,本申请上述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申请也可以用于无偏光层的显示模组中。
在本方面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同样是无偏光层的显示模组,所述光学胶层的另一侧表面直接与所述折叠屏的所述其中一个非弯折显示面板的背部表面结合固定,所述搭接胶体与保护胶层的材料相同,且与保护胶层结合固定,所述搭接胶体与盖板板体以接触的方式搭接。
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搭接胶体与保护胶层的材料相同,此时可以在同一个制作工艺中制作出搭接胶体和保护胶层,具体的,保护胶层通过涂敷后固化形成,因此搭接胶体可以在固化保护胶层之后,在保护胶层之上进一步涂敷并固化,或者通过预设的模具在保护胶层之上导入涂敷的固化胶,之后在同一道工序中固化,从而形成一体的保护胶层和搭接胶体,之后将搭接胶体以接触的方式搭接在盖板板体上。需要理解的是,本申请对于制作工艺不做限定,制作工艺均是采用已有工艺,本申请的制作工艺的说明仅仅是为了更好地说明结构设置的效果,并非是对本申请结构的限制,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实现也不需要通过任何特定的制作工艺,也即解决本申请的技术问题仅仅通过结构即可实现,与工艺过程并没有关联,上述工艺的说明仅仅是为了说明实施方式中搭接的形式,由上述实施方式可知,本申请的搭接可以存在多种形式,每种形式在结合方式上存在差异,因此结构也是存在差异,例如结合固定和以接触的方式搭接,结合固定在使用时以及组装时是不可拆分的,而若以接触的方式搭接,则使用时和组装或拆卸时可以拆分,因此虽然内部组件及位置关系均未变化,但是由于搭接方式改变,其结构也是不同的。
进一步的,搭接胶体也可以与保护胶层的材料不同,但是可以同为固化胶,所不同之处在于,搭接胶体为可剥蓝胶(tuffy胶),通过可剥蓝胶固化在盖板和保护胶层之间,从而虽然是固化工艺形成,但是搭接胶体与盖板和保护胶层仅仅是以接触的方式搭接,而非一侧固定的方式。
在本方面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无论是有偏光层的方案抑或是无偏光层的方案,如若搭接胶体是光学胶层一体延伸形成,则在沿所述光学胶层的延伸方向上,所述搭接胶体的长度大于100微米,且小于200微米。
例如搭接胶体的长度为120微米、140微米以及180微米等,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该实施方式中,由于搭接胶体连接至光学胶层和保护胶层,从而搭接胶体的长度需要满足光学胶层和保护胶层之间的间距,而在100-200的范围内,搭接胶体一方面能够满足光学胶层与保护胶层之间的间距,保证连接至光学胶层和保护胶层,另一方面不会凸出盖板板体的正投影之外,从而达到搭接封闭开口的目的。
在本方面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对于搭接胶体与光学胶层之间形成一定间隙的实施方式,在沿所述光学胶层的长度方向上,所述搭接胶体的长度大于0微米,小于50微米。
该长度范围一方面可以保证开口的闭合,即保证静电放电路径的封堵,另一方面不会延伸出盖板限定的投影范围,从而不会导致搭接胶体突出,同时长度小于50微米时,纵使搭接的方式是以接触方式与盖板板体和保护胶层配合,也因长度小于50微米而在反复折叠时较为稳定,从而提高使用寿命。在极限情况下搭接胶体以“薄薄一层”弹性胶的方式,一端以固定的方式,另一端以接触的方式搭接在盖板板体和保护胶层之间,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在本方面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搭接胶体具有设定弹性程度,且所述搭接胶体搭接于所述盖板板体和所述保护胶层之间时呈压缩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弹性程度可以采用公知的弹性计算方式得到,即自然状态下长度为l1,压缩状态下长度为l2,则弹性程度为l2/l1,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且该计算方式为公知技术。
本申请的搭接胶体可以具有一定的弹性度(当然部分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没有弹性),且搭接胶体呈压缩状态,这样在使用时,一方面由于搭接方式配合,搭接胶体在折叠屏折叠和展开时被挤压的程度不同,即使处于折叠状态,搭接胶体也是压缩状态,不容易脱落,而由于折叠屏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下,搭接胶体因保护胶层的高度变化而受力不同,此时可以压缩的搭接胶体进一步提供了一定受力缓冲,从而可以长久使用。
在本方面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沿由保护胶层朝向所述盖板板体的方向上,所述搭接胶体在无外力状态下的高度为第一高度,所述盖板板体朝向所述保护胶层的一侧表面与所述保护胶层之间的间隙高度为第二高度,所述第一高度为所述第二高度的1.05至1.3倍。
具体的,搭接胶体在无外力下即为自然状态,此时高度为既没有拉伸也没有压缩的状态,而在盖板板体和保护胶层之间,搭接胶体处于压缩状态,此时所述第一高度为所述第二高度的1.05至1.3倍时,在该间距与高度比的情况下,搭接胶体即可以稳定地结合在盖板板体和保护胶层之间,又可以具有一定的缓冲,无论折叠屏处于折叠状态还是展开状态,搭接胶体都可以以“微压缩”的方式搭接在盖板板体和保护胶层之间。
本申请另一方面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折叠屏显示模组,包括如上所述的支撑板组件,以及折叠屏,所述折叠屏包括两个非弯折显示面板和连接两个非弯折显示面板的弯折显示面板,所述两个非弯折显示面板与所述支撑板组件的光学胶层结合固定,所述弯折显示面板与所述保护胶层结合固定。
具体而言,本申请的折叠屏显示模组可以应用于曲面屏手机、平板电脑或者其他便携式终端设备,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本申请的折叠屏显示模组由于包括了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支撑板组件,进而将放电路径封堵,避免静电通过空隙影响内屏亮线以及其他内屏电子器件。
本申请又一方面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显示屏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折叠屏显示模组,以及外壳,所述折叠屏显示模组置于所述外壳内。
具体而言,本申请的电子设备可以是屏幕可折叠的手机、平板电脑、便携式电脑或者其他手持式终端,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范例技术中静电导致的缺陷展示图之一;
图2为范例技术中静电导致的缺陷展示图之一;
图3为范例技术中静电导致的缺陷展示图之一;
图4为范例技术中静电导致的缺陷展示图之一;
图5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支撑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6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支撑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7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支撑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8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支撑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9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支撑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五;
图10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支撑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六;
图11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折叠显示屏的内部平面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可折叠电子设备的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可折叠电子设备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可折叠电子设备的折叠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11,12-非弯折显示面板;21,22-背膜,3-偏光层,4-光学胶层,5-盖板,6-支架,7-显示时序控制芯片,8-弯折显示面板,9-保护胶层,10-搭接胶体;13-中框,100-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请结合图5至图10所示,折叠屏包括两个非弯折显示面板(图中的11和12)和连接两个非弯折显示面板(图中的11和12)的弯折显示面板8,用户使用折叠屏时由于折叠层错动的原因,弯折显示面板8的背部包围固定的保护胶层9和折叠屏与盖板5之间的光学胶层4之间会预留一定的空隙,图1示出了由于静电放电导致的内屏亮线的实物示意图,如图1所示,静电放电会导致内屏产生亮线。图2、图3以及图4示出了因静电放电导致的fanout线路击伤的失效位置实物示意图,上述附图中的击伤影响到显示用的数据线和触控用的触控线,从而导致显示画面异常、亮线发生以及触控失效,影响使用体验。
本申请一个方面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于折叠屏的支撑板组件,通过采用搭接胶体10在盖板5和保护胶层9之间搭接的方式封闭上述静电路径,从而避免静电通过空隙影响内屏亮线以及其他内屏电子器件。
可以理解,本申请可以用于有偏光层3的折叠屏显示模组,也可以用于无偏光层3的折叠屏显示模组。
需要理解的是,本申请的搭接可以是指以微压缩的状态插设于盖板5板体和保护胶层9之间,搭接胶体10的一侧表面与盖板5板体接触,另一侧表面与保护胶层9接触,但并未以任何固定方式固定,即搭接胶体10可以凭借较大外力将其从盖板5板体和保护胶层9之间抽出,在具体使用时,搭接胶体10搭接在盖板5板体和保护胶层9之间,且由于呈微压缩状态,因此较为稳定,在折叠屏折叠时,搭接胶体10呈微压缩状态,不易脱出,但是又可以封闭开口,从而将放电路径封堵,当折叠屏处于展开状态,此时保护胶层9由于弯折显示面板8展开挤压保护胶层9,导致保护胶层9与盖板5板体之间的间距变小(即由于弯折显示面板8展开时保护胶层9处于径向压缩状态,从而保护胶层9的高度变高),搭接胶体10的压缩程度变高,即搭接胶体10以“中等”压缩的状态插设于盖板5板体和保护胶层9之间。
需要理解的是,本申请的搭接可以是指以微压缩的状态或者不压缩状态插设于盖板5板体和保护胶层9之间,搭接胶体10的一侧表面与盖板5板体接触,另一侧表面与保护胶层9接触,但并未以任何固定方式固定,即搭接胶体10可以凭借较大外力将其从盖板5板体和保护胶层9之间抽出,在具体使用时,搭接胶体10搭接在盖板5板体和保护胶层9之间,且由于呈微压缩状态,因此较为稳定,在折叠屏折叠时,搭接胶体10呈微压缩状态,不易脱出,但是又可以封闭开口,从而将放电路径封堵,当折叠屏处于展开状态,此时保护胶层9由于弯折显示面板8展开挤压保护胶层9,导致保护胶层9与盖板5板体之间的间距变小(即由于弯折显示面板8展开时保护胶层9处于径向压缩状态,从而保护胶层9的高度变高),搭接胶体10的压缩程度变高,即搭接胶体10以“中等”压缩的状态插设于盖板5板体和保护胶层9之间。
需要理解的是,上述“中等”压缩与“微”压缩仅仅是为了便于更加清晰地称述本申请的搭接胶体10在使用过程中的变化,如若以量化的角度来进行说明,在盖板5板体朝向保护胶层9的方向上,假设搭接胶体10舒展开来的自然状态下的高度为l1,在折叠屏折叠状态下,搭接胶体10搭接在盖板5板体和保护胶层9之间时的高度为l2,在折叠屏展开状态下,搭接胶体10搭接在盖板5板体和保护胶层9之间时的高度为l3,显然l1大于l2,l2大于l3,此时压缩度可以通过l2/l1,以及l3/l1来衡量,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压缩度的计算仅仅是为了举例,本申请的核心构思也不在于压缩度的计算,压缩度的计算方式可以采用已有的任何计算方式,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和约束。
进一步需要理解的是,本申请的搭接也可以是一侧表面以结合固定的方式与盖板5板体和保护胶层9中的一个连接,另一侧表面与盖板5板体和保护胶层9中的另一个以不固定的方式接触,此时与上述不同的是,搭接胶体10无法凭借较大外力将其从盖板5板体和保护胶层9之间抽出,但具体使用时与上述类似。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搭接可以存在多种形式,每种形式在结合方式上存在差异,因此结构也是存在差异,例如结合固定和以接触的方式搭接,结合固定在使用时以及组装时是不可拆分的,而若以接触的方式搭接,则使用时和组装或拆卸时可以拆分,因此虽然内部组件及位置关系均未变化,但是由于搭接方式改变,其结构也是不同的。
本申请中,一般而言所述搭接胶体10具有设定弹性程度(当然部分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没有弹性),且所述搭接胶体10搭接于所述盖板5板体和所述保护胶层9之间时呈压缩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弹性程度可以采用公知的弹性计算方式得到,即自然状态下长度为l1,压缩状态下长度为l2,则弹性程度为l2/l1,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且该计算方式为公知技术。
当本申请的搭接胶体10具有一定的弹性度时,且搭接胶体10呈压缩状态,这样在使用时,一方面由于搭接方式配合,搭接胶体10在折叠屏折叠和展开时被挤压的程度不同,即使处于折叠状态,搭接胶体10也是压缩状态,不容易脱落,而由于折叠屏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下,搭接胶体10因保护胶层9的高度变化而受力不同,此时可以压缩的搭接胶体10进一步提供了一定受力缓冲,从而可以长久使用。
为了便于说明,本申请的b(可以指代搭接胶体10)与a(可以指代盖板5)和c(可以指代保护胶层9)搭接,可以有如下三种方案:搭接方式(1)、b的一侧与a仅接触或者受压接触(在接触面的法线方向有些许相互挤压的作用力),b的另一侧与c仅接触或者受压接触;搭接方式(2)、b的一侧与a结合固定,b的另一侧与c仅接触或者受压接触;搭接方式(3)、b的一侧与a仅接触或者受压接触,b的另一侧与c结合固定。也即本申请限定的搭接可以归纳理解为:至多仅有一侧是以结合固定的方式连接。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1、有偏光层3和搭接方式(1)
图5示出了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所展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于折叠屏的支撑板组件,所述折叠屏包括两个非弯折显示面板(图中的11和12)和连接两个非弯折显示面板(图中的11和12)的弯折显示面板8,所述弯折显示面板8的背部包围固定保护胶层9,所述支撑板组件包括:盖板5,对应其中一个非弯折显示面板(图中的11和12),并且所述盖板5与所述保护胶层9之间形成一开口;光学胶层4,所述光学胶层4的一侧表面与所述盖板5的板体表面结合固定,另一侧表面直接或间接与所述折叠屏其中一个非弯折显示面板(图中的11和12)的背部表面结合固定;以及搭接胶体10,所述搭接胶体10搭接于所述盖板5板体和所述保护胶层9之间,并封闭所述开口。搭接胶体10与光学胶层4同层设置,且搭接胶体10与光学胶层4之间留有间隙,两者断开配置。由于搭接胶体10仅为图5中的一小段,因此无需与盖板5结合固定即可保持搭接状态,从而形成搭接方式(1),即搭接胶体10的一侧与盖板5仅接触或者受压接触(在接触面的法线方向有些许相互挤压的作用力),搭接胶体10的另一侧与保护胶层9仅接触或者受压接触。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弯折显示面板8是通过柔性面板制作形成,非弯折显示面板(图中的11和12)可以通过柔性面板也可以通过非柔性面板制作形成,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在远离盖板5的非弯折显示面板(图中的12)的背部固定有显示时序控制芯片7,在此不做详述。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显示面板的背部为非显示面,本申请对此不做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非弯折显示面板(图中的11和12)一般有两个,此时折叠屏为“对折”结构,非弯折显示面板(图中的11和12)也可以包括三个,该实施方式中,还进一步包括另一个弯折面板,此时折叠屏为“三段折叠结构”,本申请不限于此,需要理解的是,对于多段折叠结构,由于其必然包括两个及以上的非弯折显示面板(图中的11和12)以及一个弯折显示面板8,则仍然处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此外,本申请附图未示出的是,本申请折叠屏产品外壳100包括对应两个非弯折显示面板(图中的11和12)的直面外壳100,以及对应弯折面板的可折叠外壳100,该外壳100内部设置有铰链和枢转结构,铰链连接两个可折叠外壳100靠近的端部,从而使得弯折时整体结构固定。
本申请的支撑板组件用于固定和支撑折叠屏的非弯折显示面板(图中的11和12)和弯折显示面板8,可以支撑弯折显示面板8展开和折叠,具体的,支撑板组件包括一个盖板5,该盖板5的正投影覆盖其中一个非弯折显示面板(图中的11和12)的正投影,在盖板5之下是光学胶层4,光学胶层4可以是OCA胶(Optically Clear Adhesive,光学透明胶粘剂),盖板5与光学胶层4结合固定,光学胶层4直接或间接与其中一个非弯折显示面板(图中的11和12)结合固定,同时支撑板组件还包括保护胶层9,该保护胶层9包围固定在弯折显示面板8,从而可以使得弯折显示面板8在折叠和展开时与非弯折显示面板(图中的11和12)衔接。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非弯折显示面板(图中的11和12)上覆盖背膜(图中的21和22),且在非显示面板域上固定有支架6,如图6所示,该支架6环绕非弯折显示面板(图中的11和12),且相较于非弯折显示面板(图中的11和12)的板体厚度更高,则在折叠时,两个非弯折显示面板(图中的11和12)由于支架6的高度限制不会形成接触,因此可以避免两个非弯折显示面板(图中的11和12)直接接触,从而形成压力,造成对非弯折显示面板(图中的11和12)的破坏。
需要理解的是,如图5所示,保护胶层9包覆在弯折显示面板8的背部,并延伸包覆非弯折显示面板(图中的11和12)与弯折显示面板8的交界处,从而在展开和折叠时,非弯折显示面板(图中的11和12)与弯折显示面板8之间始终保持紧密连接。
此外,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图中未示出的是,在使用时保护胶层9的外侧通过铰链连接盖板5板体,之后将铰链和上述的支撑板组件封装在外壳100内,盖板5板体盖住时对应折叠屏折叠状态,通过铰链打开盖板5板体至平板状时则是折叠屏展开状态,本申请对此不做赘述。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光学胶层4为OCA胶,保护胶层9为MCL胶,MCL(MicroCoating Layer)胶是设置于OLED显示基板的弯折显示面板8的保护胶层9,可以理解的是,MCL胶在固化前,具有流动性,按照常规工艺技术,将OLED显示基板的弯折显示面板8展开,之后涂胶,最后固化形成保护胶层9。
所述折叠屏的所述其中一个非弯折显示面板(图中的11和12)的背部表面固定有偏振片,所述光学胶层4的另一侧表面通过所述偏振片间接与所述折叠屏的所述其中一个非弯折显示面板(图中的11和12)的背部表面结合固定,所述搭接胶体10与所述光学胶层4之间形成有间隙。
可以理解,偏光层3位于非弯折显示面板(图中的11和12)和光学胶层4之间,偏光层3是用于折叠屏幕设备中的一种光学材料,其作用是控制光线的传播方向和振动方向,以达到改善屏幕显示效果的目的。
具体的,本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独立工艺形成搭接胶体10,此时搭接胶体10与所述光学胶层4之间形成有间隙,作为一种示例,可以采用可剥蓝胶(tuffy胶水)制备出搭接胶体10,由于tuffy胶水是临时保护,且可以随时剥离,从而实际上tuffy胶水与盖板5和保护胶层9均属于临时的接触,而并非固定,从而形成上述搭接方式(1)。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在沿所述光学胶层4的长度方向上,所述搭接胶体10的长度大于0微米,小于50微米。
该长度范围一方面可以保证开口的闭合,即保证静电放电路径的封堵,另一方面不会延伸出盖板5限定的投影范围,从而不会导致搭接胶体10突出,同时长度小于50微米时,纵使搭接的方式是以接触方式与盖板5板体和保护胶层9配合,也因长度小于50微米而在反复折叠时较为稳定,从而提高使用寿命。在极限情况下搭接胶体10以“薄薄一层”弹性胶的方式,一端以固定的方式,另一端以接触的方式搭接在盖板5板体和保护胶层9之间,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此外,沿由保护胶层9朝向所述盖板5板体的方向上,所述搭接胶体10在无外力状态下的高度为第一高度,所述盖板5板体朝向所述保护胶层9的一侧表面与所述保护胶层9之间的间隙高度为第二高度,所述第一高度为所述第二高度的1.05至1.3倍。
具体的,搭接胶体10在无外力下即为自然状态,此时高度为既没有拉伸也没有压缩的状态,而在盖板5板体和保护胶层9之间,搭接胶体10处于压缩状态,此时所述第一高度为所述第二高度的1.05至1.3倍时,在该间距与高度比的情况下,搭接胶体10即可以稳定地结合在盖板5板体和保护胶层9之间,又可以具有一定的缓冲,无论折叠屏处于折叠状态还是展开状态,搭接胶体10都可以以“微压缩”的方式搭接在盖板5板体和保护胶层9之间。
可以看出,本实施方式通过独立的搭接胶体10,从而实现了两侧均以接触式搭接的方式封闭光学胶层4和偏光层3之间形成的空隙,进而将放电路径封堵,避免静电通过空隙影响内屏亮线以及其他内屏电子器件。
2、有偏光层3和搭接方式(2)
图6和图7分别示出了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有偏光层3结构的折叠屏结构示意图,与图5所不同之处在于图6和图7中的搭接胶体10可以与光学胶层4同层设置且固定在盖板5上(图6),并与光学胶层4接触,也可以通过光学胶层4一体延伸形成(如图7),也即在制作时可以通过相同工艺制作,此时搭接胶体10长度相较于图5所示实施例更长。
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中,其结构中,相同之处在于:所述折叠屏包括两个非弯折显示面板(图中的11和12)和连接两个非弯折显示面板(图中的11和12)的弯折显示面板8,所述弯折显示面板8的背部包围固定保护胶层9,所述支撑板组件包括:盖板5,对应其中一个非弯折显示面板(图中的11和12),并且所述盖板5与所述保护胶层9之间形成一开口;光学胶层4,所述光学胶层4的一侧表面与所述盖板5的板体表面结合固定,另一侧表面直接或间接与所述折叠屏其中一个非弯折显示面板(图中的11和12)的背部表面结合固定。
由于偏光层3具有一定厚度,配合光学胶层4的厚度共同决定了上述开口的厚度,此外由于偏光层3的存在,从而光学胶层4与非弯折显示面板(图中的11和12)之间具有一定间隙,搭接胶体10通过光学胶层延伸形成时不会与保护胶层9的底部区域接触,从而可以形成搭接方式(2),该实施方式中,由于光学胶层4与盖板5结合固定,则延伸的搭接胶体10同样与盖板5结合固定,而搭接胶体10的另一侧由于偏光层3厚度的影响,搭接胶体10可以搭接在保护胶层9的上方,从而形成了搭接胶体10的一侧与保护胶层9仅接触或者受压接触(在接触面的法线方向有些许相互挤压的作用力),搭接胶体10的另一侧与盖板5仅接触或者受压接触。一般而言,可以将光学胶层4通过裁切或对位实现整体外延伸200um,利用贴合后OCA边缘变形与重力作用,形成搭接。
如图6所示形成搭接方式(2),具体的,可以采用不同胶体形成搭接胶体10,在制作时可以先制作光学胶层4,之后进行二次涂胶和固化形成搭接胶体10,但需要理解的是,本申请中形成的搭接胶体10并非tuffy胶,也即搭接胶体10由于相较于上述搭接方式(1)中的方式而言,其胶体长度更长,因此盖板5需要与搭接胶体10形成更加牢固的固定方式。
如图7所示形成搭接方式(2),具体的,所述折叠屏的所述其中一个非弯折显示面板(图中的11和12)的背部表面固定有偏振片,所述光学胶层4的另一侧表面通过所述偏振片间接与所述折叠屏的所述其中一个非弯折显示面板(图中的11和12)的背部表面结合固定,所述搭接胶体10通过所述光学胶层4朝向所述开口一体延伸形成。
如图7实施方式中的搭接胶体10是光学胶层4一体延伸形成的,也即搭接胶体10同样也是光学胶层4,在制作时可以通过裁切或对位实现整体外延伸,之后利用贴合后光学胶层4边缘变形和重力作用,形成遮盖本申请所述的开口,实现ESD放电路径封堵,同时保持原有贴合工艺不变。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7实施方式中由于搭接胶体10是通过光学胶层4一体延伸形成,因此制作时可以直接将光学胶层4外延一定距离即可,而光学胶层4与盖板5板体结合固定,因此此时的搭接胶体10的一侧表面与盖板5板体结合固定,另一侧表面搭接在弹性胶体上,从而封闭开口。
在图6和图7的实施方式中,在沿所述光学胶层4的延伸方向上,所述搭接胶体10的长度大于100微米,且小于200微米。
例如搭接胶体10的长度为120微米、140微米以及180微米等,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该实施方式中,由于搭接胶体10连接至光学胶层4和保护胶层9,从而搭接胶体10的长度需要满足光学胶层4和保护胶层9之间的间距,而在100-200的范围内,搭接胶体10一方面能够满足光学胶层4与保护胶层9之间的间距,保证连接至光学胶层4和保护胶层9,另一方面不会凸出盖板5板体的正投影之外,从而达到搭接封闭开口的目的。
3、有偏光层3和搭接方式(3)
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有偏光层3结构的折叠屏结构示意图,与图5、图6和图7的相同之处在于,本申请的折叠屏结构包括偏光层3,也即,本实施方式中的整体结构如下:
所述折叠屏包括两个非弯折显示面板(图中的11和12)和连接两个非弯折显示面板(图中的11和12)的弯折显示面板8,所述弯折显示面板8的背部包围固定保护胶层9,所述支撑板组件包括:盖板5,对应其中一个非弯折显示面板(图中的11和12),并且所述盖板5与所述保护胶层9之间形成一开口;光学胶层4,所述光学胶层4的一侧表面与所述盖板5的板体表面结合固定,另一侧表面直接或间接与所述折叠屏其中一个非弯折显示面板(图中的11和12)的背部表面结合固定;以及搭接胶体10,所述搭接胶体10搭接于所述盖板5板体和所述保护胶层9之间,并封闭所述开口。
本实施方式与图5、图6和图7所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方式中的搭接方式为上述搭接方式(3),也即搭接胶体10与保护胶层9固定(可以是结合固定,也可以是一体延伸),与盖板5接触或受压接触。
本实施方式中的搭接胶体10可以是保护胶层9一体延伸(即在相同制作工艺一并制作),也可以是在不同制作工艺分别制作形成的固定结构,也即此时搭接胶体10并非tuffy胶,例如可以采用OCA胶来制作搭接胶体10,将OCA胶在保护胶层9的对应位置上固化形成搭接胶体10,与盖板5以接触的方式形成搭接。
需要理解的是,本实施方式与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进一步相同的是,本实施方式中,在沿所述光学胶层4的长度方向上,所述搭接胶体10的长度大于0微米,小于50微米。
该长度范围一方面可以保证开口的闭合,即保证静电放电路径的封堵,另一方面不会延伸出盖板5限定的投影范围,从而不会导致搭接胶体10突出,同时长度小于50微米时,纵使搭接的方式是以接触方式与盖板5板体和保护胶层9配合,也因长度小于50微米而在反复折叠时较为稳定,从而提高使用寿命。在极限情况下搭接胶体10以“薄薄一层”弹性胶的方式,一端以固定的方式,另一端以接触的方式搭接在盖板5板体和保护胶层9之间,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可以看出,本实施方式通过在保护胶层9上一体形成搭接胶体10或者在保护胶层9上固定搭接胶体10,从而实现了上述搭接方式(3)来封闭光学胶层4和偏光层3之间形成的空隙,进而将放电路径封堵,避免静电通过空隙影响内屏亮线以及其他内屏电子器件。
4、无偏光层3和搭接方式(1)至(3)
图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无偏光层3的折叠屏结构示意图之一,图1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无偏光层3的折叠屏结构示意图之二,如图9和图10所示,与图5、图6以及图7的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在于折叠屏结构未设置偏光层3,因此光学胶层4的一侧表面直接与非弯折显示面板(图中的11和12)的背部结合固定,且另一侧表面与盖板5的一侧结合固定,上述的间隙即是光学胶层4、盖板5以及非弯折显示面板(图中的11和12)的背部形成的空间,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无偏光层3的存在,如果采用光学胶层4一体延伸的方式将堵塞该间隙,导致展开和折叠时没有搭接胶体10的伸展空间,进而本实施方式采用非光学胶层4一体延伸的方式,即在沿所述光学胶层4的长度方向上,所述搭接胶体10的长度大于0微米,小于50微米。
该长度范围一方面可以保证开口的闭合,即保证静电放电路径的封堵,另一方面不会延伸出盖板5限定的投影范围,从而不会导致搭接胶体10突出,同时长度小于50微米时,纵使搭接的方式是以接触方式与盖板5板体和保护胶层9配合,也因长度小于50微米而在反复折叠时较为稳定,从而提高使用寿命。
示例性的,为了实现上述搭接方式(1),如图10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独立工艺形成搭接胶体10,此时搭接胶体10与所述光学胶层4之间形成有间隙,作为一种示例,可以采用可剥蓝胶(tuffy胶水)制备出搭接胶体10,由于tuffy胶水是临时保护,且可以随时剥离,从而实际上tuffy胶水与盖板5和保护胶层9均属于临时的接触,而并非固定,从而形成上述搭接方式(1)。
示例性的,为了实现上述搭接方式(2),同样可以结合图10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在盖板5上固化固定搭接胶体10,例如可以采用OCA胶固定在盖板5上,之后以仅接触或受压接触的方式与保护胶层9搭接。
示例性的,为了实现上述搭接方式(3),如图9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一体延伸保护胶层9,或者将搭接胶体10固定在保护胶层9之上,之后以仅接触或受压接触的方式与盖板5搭接。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经过实际测试验证,在拆掉外壳100,没有整机点银浆的较差情况下,仍然可以抗住ESD 10kv200次,可靠性大幅提升,可以节省整机点银浆工艺与材料,节省成本,同时减少点银浆对射频性能的干扰,整机性能提升。
本申请另一方面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折叠屏显示模组,请参见图5至图10所示,折叠屏显示模组包括如上所述的支撑板组件,以及折叠屏,所述折叠屏包括两个非弯折显示面板(图中的11和12)和连接两个非弯折显示面板(图中的11和12)的弯折显示面板8,所述两个非弯折显示面板(图中的11和12)与所述支撑板组件的光学胶层4结合固定,所述弯折显示面板8与所述保护胶层9结合固定。
具体而言,本申请的折叠屏显示模组可以应用于曲面屏手机、平板电脑或者其他便携式终端设备,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进一步的,本申请的支撑板组件可以降低信号干扰和静电释放(Electro-Static discharge,ESD)风险。
图11示出了本申请又一方面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的内部平面示意图,如图11所示,该可折叠电子设备的外壳100内包括有包括折叠屏显示模组,折叠屏显示模组包括如上所述的支撑板组件,以及折叠屏,所述折叠屏包括两个非弯折显示面板(图中的11和12)和连接两个非弯折显示面板(图中的11和12)的弯折显示面板8,所述两个非弯折显示面板(图中的11和12)与所述支撑板组件的光学胶层4结合固定,所述弯折显示面板8与所述保护胶层9结合固定。
本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手持计算机、对讲机、上网本、POS机、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行车记录仪、安防设备等具有显示模组的移动终端、固定终端或可折叠终端。
本申请的电子设备由于包括了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支撑板组件,可以将放电路径封堵,避免静电通过空隙影响内屏亮线以及其他内屏电子器件。
图1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可折叠电子设备的展开状态,图1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可折叠电子设备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1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可折叠电子设备折叠状态示意图,如图12至图14所示,可折叠电子设备的外壳100包括外壳100体和中框13,在铰链的带动下,弯折显示面板8展开和弯曲,从而实现折叠屏的展开和折叠。
本申请中应用了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方式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2)

1.一种用于折叠屏的支撑板组件,所述折叠屏包括两个非弯折显示面板和连接两个非弯折显示面板的弯折显示面板,所述弯折显示面板的背部包围固定保护胶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组件包括:
盖板,对应其中一个非弯折显示面板,并且所述盖板与所述保护胶层之间形成一开口;
光学胶层,所述光学胶层的一侧表面与所述盖板的板体表面结合固定,另一侧表面直接或间接与所述折叠屏其中一个非弯折显示面板的背部表面结合固定;以及
搭接胶体,所述搭接胶体搭接于所述盖板板体和所述保护胶层之间,并封闭所述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屏的所述其中一个非弯折显示面板的背部表面固定有偏振片,所述光学胶层的另一侧表面通过所述偏振片间接与所述折叠屏的所述其中一个非弯折显示面板的背部表面结合固定,所述搭接胶体通过所述光学胶层朝向所述开口一体延伸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屏的所述其中一个非弯折显示面板的背部表面固定有偏振片,所述光学胶层的另一侧表面通过所述偏振片间接与所述折叠屏的所述其中一个非弯折显示面板的背部表面结合固定,所述搭接胶体通过在所述盖板上涂敷固化胶后固化形成,且所述搭接胶体的厚度与所述光学胶层厚度相同,所述搭接胶体与所述盖板板体的表面结合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屏的所述其中一个非弯折显示面板的背部表面固定有偏振片,所述光学胶层的另一侧表面通过所述偏振片间接与所述折叠屏的所述其中一个非弯折显示面板的背部表面结合固定,所述搭接胶体与所述光学胶层之间形成有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胶层的另一侧表面直接与所述折叠屏的所述其中一个非弯折显示面板的背部表面结合固定,所述搭接胶体通过所述光学胶层朝向所述开口一体延伸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胶层的另一侧表面直接与所述折叠屏的所述其中一个非弯折显示面板的背部表面结合固定,所述搭接胶体与保护胶层的材料相同,且与保护胶层结合固定,所述搭接胶体与盖板板体以接触的方式搭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支撑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沿所述光学胶层的延伸方向上,所述搭接胶体的长度大于100微米,且小于200微米。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沿所述光学胶层的长度方向上,所述搭接胶体的长度大于0微米,小于50微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胶体具有设定弹性程度,且所述搭接胶体搭接于所述盖板板体和所述保护胶层之间时呈压缩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支撑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沿由保护胶层朝向所述盖板板体的方向上,所述搭接胶体在无外力状态下的高度为第一高度,所述盖板板体朝向所述保护胶层的一侧表面与所述保护胶层之间的间隙高度为第二高度,所述第一高度为所述第二高度的1.05至1.3倍。
11.一种折叠屏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支撑板组件,以及折叠屏,所述折叠屏包括两个非弯折显示面板和连接两个非弯折显示面板的弯折显示面板,所述两个非弯折显示面板与所述支撑板组件的光学胶层结合固定,所述弯折显示面板与所述保护胶层结合固定。
12.一种显示屏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折叠屏显示模组,以及外壳,所述折叠屏显示模组置于所述外壳内。
CN202322178360.8U 2023-08-11 2023-08-11 用于折叠屏的支撑板组件、折叠屏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208297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78360.8U CN220829798U (zh) 2023-08-11 2023-08-11 用于折叠屏的支撑板组件、折叠屏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78360.8U CN220829798U (zh) 2023-08-11 2023-08-11 用于折叠屏的支撑板组件、折叠屏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29798U true CN220829798U (zh) 2024-04-23

Family

ID=90725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78360.8U Active CN220829798U (zh) 2023-08-11 2023-08-11 用于折叠屏的支撑板组件、折叠屏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297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78848B2 (en) Flexible display panel, touch display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TWI494822B (zh) 具可撓性電路模組之觸控顯示裝置
KR20190006151A (ko)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US10823996B2 (en)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display device
WO2017067301A1 (zh) 显示装置
US20220353355A1 (en) Foldable mobile terminal
CN112447108A (zh) 显示装置
CN105842940B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08254960A (zh) 电子装置及其显示组件
CN111312919B (zh) 一种显示屏组件、电子装置以及显示屏组件的制备方法
CN113284420B (zh) 显示装置
CN102141696B (zh) 显示设备
CN113903260B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0634409A (zh) 一种大弯曲程度的保护镜片显示屏组合
CN220829798U (zh) 用于折叠屏的支撑板组件、折叠屏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WO2021036777A1 (zh) 移动终端保护装置
JP2007206125A (ja) Lcdバックライトフレーム、lcdモジュールの保持構造及び電子機器
WO2024021701A1 (zh) 一种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CN209746974U (zh) 屏幕模组和电子设备
WO2021031080A1 (zh) 可折叠显示屏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N219811294U (zh) 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2017535A (zh) 显示设备
CN108957840B (zh) 一种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偏光片及其制备方法
WO2022021381A1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WO2022041404A1 (zh) 一种可折叠显示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