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16476U - 一种自润滑的差速器总成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润滑的差速器总成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16476U
CN220816476U CN202322523628.7U CN202322523628U CN220816476U CN 220816476 U CN220816476 U CN 220816476U CN 202322523628 U CN202322523628 U CN 202322523628U CN 220816476 U CN220816476 U CN 2208164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output shaft
gear
lubricating
sel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52362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涛
张永国
卢海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UZHOU CITY LONGCHEN AXLE PARTS MANUFAC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UZHOU CITY LONGCHEN AXLE PARTS MANUFAC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UZHOU CITY LONGCHEN AXLE PARTS MANUFAC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UZHOU CITY LONGCHEN AXLE PARTS MANUFAC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52362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164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164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164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一种自润滑的差速器总成结构,包括外框架和差速器壳体,所述差速器壳体的内部设有润滑机构,所述润滑机构包括第一输出轴,所述第一输出轴的外壁与差速器壳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输出轴的内部安装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道的端部与锥形齿轮向连通,所述锥形齿轮的表面安装有出油孔,所述锥形齿轮的外壁与齿轮相啮合。通过把第一输出轴表面注油孔向内部的输送管道注入适量的润滑油,第一输出轴会带动轴承转动,第一输出轴内部的润滑油经过转动的惯性,润滑油在输送管道的内部移动,并且会从锥形齿轮的表面上的出油孔间接流出,使润滑油对锥形齿轮和齿轮等接触工作位置进行长期自动润滑,提高自动润滑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自润滑的差速器总成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尤其涉及一种自润滑的差速器总成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的动力经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最后传送到驱动桥再左右分配给半轴驱动车轮,在这条动力传送途径上,驱动桥是最后一个总成,它的主要部件是减速器和差速器。差速器一种能使旋转运动自一根轴传至两根轴,并使后者相互间能以不同转速旋转的差动机构。
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7422096U”的一种自润滑的差速器总成结构,虽然解决了现有自润滑的差速器总成结构,受撞击易造成损坏,容易影响结构稳定性﹐减少其使用寿命的问题,上述通过外框架﹑缓冲层、防腐涂层和软性硅胶环,且外框架的内壁边侧设置有缓冲层,外框架的外端边侧设置有防腐涂层,所述缓冲层的左右两端边侧设置有软性硅胶环对内部的差速器进行保护,但是对差速器进行润滑往往都是直接把润滑有倒入工作的位置,使工作位置运动的时候进行自动润滑,考虑到差速器安装和拆卸比较麻烦,长时间的工作和运动,润滑油也会进行干涩,使润滑位置效果降低,导致自动润滑的效果降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自润滑的差速器总成结构中技术存在,自动润滑位置的润滑油长时间的工作和运动的会出现凝固干涩,导致自动润滑的效果降低的问题,提供一种自润滑的差速器总成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自润滑的差速器总成结构,包括外框架和差速器壳体,所述差速器壳体的内部设有润滑机构,所述润滑机构包括第一输出轴,所述第一输出轴的外壁与差速器壳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输出轴的内部安装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道的端部与锥形齿轮向连通,所述锥形齿轮的表面安装有出油孔,所述锥形齿轮的外壁与齿轮相啮合。
为了进一步完善,所述外框架的内壁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滑道,所述滑道的外壁与外框架固定连接,所述滑道的外壁与连接环滑动连接,所述连接环的内壁与轴承相抵紧。
进一步完善,所述锥形齿轮的外壁与框架固定连接,所述框架的外壁与圆杆转动连接,所述圆杆的端部与行星齿轮固定连接。
进一步完善,所述行星齿轮的外壁与第一太阳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太阳齿轮的外壁与第一输出轴固定连接。
进一步完善,所述行星齿轮的外壁与第二太阳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太阳齿轮的外壁与第二输出轴固定连接。
进一步完善,所述外框架的内壁与软垫固定连接,所述软垫的外壁与支撑块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块的端部与差速器壳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完善,所述外框架通过螺栓与保护帽固定连接,所述保护帽的内壁与第一输出轴活动连接,所述外框架的内壁与限位圈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圈的内壁与差速器壳体相抵紧。
进一步完善,所述齿轮的上端与第三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输出轴的外壁与差速器壳体转动连接。
进一步完善,所述第一输出轴的表面安装有注油孔,所述注油孔的下端与输送管道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把第一输出轴表面注油孔向内部的输送管道注入适量的润滑油,第一输出轴会带动轴承转动,第一输出轴内部的润滑油经过转动的惯性,润滑油在输送管道的内部移动,并且会从锥形齿轮的表面上的出油孔间接流出,使润滑油对锥形齿轮和齿轮等接触工作位置进行长期自动润滑,提高自动润滑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图中:1、外框架,2、差速器壳体,3、润滑机构,301、第一输出轴,302、锥形齿轮,303、出油孔,304、齿轮,305、输送管道,4、限位机构,401、滑道,402、连接环,403、轴承,5、框架,6、圆杆,7、行星齿轮,8、第一太阳齿轮,9、第二太阳齿轮,10、第二输出轴,11、软垫,12、支撑块,13、保护帽,14、限位圈,15、第三输出轴,16、注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1-5本实施例中,一种自润滑的差速器总成结构,包括外框架1和差速器壳体2,差速器壳体2的内部设有润滑机构3,把第一输出轴301表面注油孔16向内部的输送管道305注入适量的润滑油,润滑油流出进行部件的润滑,润滑机构3包括第一输出轴301,第一输出轴301的外壁与差速器壳体2转动连接,第一输出轴301的内部安装输送管道305,输送管道305的端部与锥形齿轮302向连通,锥形齿轮302的表面安装有出油孔303,锥形齿轮302的外壁与齿轮304相啮合;
把第一输出轴301表面注油孔16向内部的输送管道305注入适量的润滑油,第一输出轴301会带动轴承403转动,第一输出轴301内部的润滑油经过转动的惯性,润滑油在输送管道305的内部移动,并且会从锥形齿轮302的表面上的出油孔303间接流出,使润滑油对锥形齿轮302和齿轮304等接触工作位置进行长期自动润滑,提高自动润滑的效果。
外框架1的内壁限位机构4,限位机构4包括滑道401,滑道401的外壁与外框架1固定连接,滑道401的外壁与连接环402滑动连接,连接环402的内壁与轴承403相抵紧。
锥形齿轮302的外壁与框架5固定连接,框架5的外壁与圆杆6转动连接,圆杆6的端部与行星齿轮7固定连接,行星齿轮7的外壁与第一太阳齿轮8相啮合,第一太阳齿轮8的外壁与第一输出轴301固定连接行星齿轮7的外壁与第二太阳齿轮9相啮合,第二太阳齿轮9的外壁与第二输出轴10固定连接。
外框架1的内壁与软垫11固定连接,软垫11的外壁与支撑块12固定连接,支撑块12的端部与差速器壳体2固定连接,外框架1通过螺栓与保护帽13固定连接,保护帽13的内壁与第一输出轴301活动连接,外框架1的内壁与限位圈14固定连接,限位圈14的内壁与差速器壳体2相抵紧,齿轮304的上端与第三输出轴15固定连接,第三输出轴15的外壁与差速器壳体2转动连接,第一输出轴301的表面安装有注油孔16,注油孔16的下端与输送管道305相连通。
工作原理:
首先外框架1内部的软垫11和支撑块12对差速器壳体2进行保护和减少震动的缓冲,提前把连接环402滑入到滑道401上,只需要把轴承403放入连接环402进行抵紧即可,实现轴承的快速安装,并在安装外框架1两侧的保护帽13之前,利用第一输出轴301表面注油孔16向内部的输送管道305注入适量的润滑油。
当第一输出轴301被外部电机带动的时候,第一输出轴301会带动轴承403转动,第一输出轴301内部的润滑油经过转动的惯性,润滑油在输送管道305的内部移动,并且会从锥形齿轮302的表面上的出油孔303间接流出,使润滑油流入到锥形齿轮302的每个凹槽内,并且锥形齿轮302与齿轮304啮合转动的时候,也会对齿轮304进行润滑,使连接之间相互润滑,实现工作部位的自动润滑,同理第二输出轴11,也会对第一太阳齿轮8和第二太阳轮9同样的方式进行自动润滑。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各样变化。

Claims (9)

1.一种自润滑的差速器总成结构,包括外框架(1)和差速器壳体(2),其特征是:所述差速器壳体(2)的内部设有润滑机构(3),所述润滑机构(3)包括第一输出轴(301),所述第一输出轴(301)的外壁与差速器壳体(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输出轴(301)的内部安装输送管道(305),所述输送管道(305)的端部与锥形齿轮(302)向连通,所述锥形齿轮(302)的表面安装有出油孔(303),所述锥形齿轮(302)的外壁与齿轮(304)相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润滑的差速器总成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外框架(1)的内壁限位机构(4),所述限位机构(4)包括滑道(401),所述滑道(401)的外壁与外框架(1)固定连接,所述滑道(401)的外壁与连接环(402)滑动连接,所述连接环(402)的内壁与轴承(403)相抵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润滑的差速器总成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锥形齿轮(302)的外壁与框架(5)固定连接,所述框架(5)的外壁与圆杆(6)转动连接,所述圆杆(6)的端部与行星齿轮(7)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润滑的差速器总成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行星齿轮(7)的外壁与第一太阳齿轮(8)相啮合,所述第一太阳齿轮(8)的外壁与第一输出轴(301)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润滑的差速器总成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行星齿轮(7)的外壁与第二太阳齿轮(9)相啮合,所述第二太阳齿轮(9)的外壁与第二输出轴(10)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润滑的差速器总成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外框架(1)的内壁与软垫(11)固定连接,所述软垫(11)的外壁与支撑块(12)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块(12)的端部与差速器壳体(2)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润滑的差速器总成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外框架(1)通过螺栓与保护帽(13)固定连接,所述保护帽(13)的内壁与第一输出轴(301)活动连接,所述外框架(1)的内壁与限位圈(14)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圈(14)的内壁与差速器壳体(2)相抵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润滑的差速器总成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齿轮(304)的上端与第三输出轴(15)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输出轴(15)的外壁与差速器壳体(2)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润滑的差速器总成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输出轴(301)的表面安装有注油孔(16),所述注油孔(16)的下端与输送管道(305)相连通。
CN202322523628.7U 2023-09-18 2023-09-18 一种自润滑的差速器总成结构 Active CN2208164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23628.7U CN220816476U (zh) 2023-09-18 2023-09-18 一种自润滑的差速器总成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23628.7U CN220816476U (zh) 2023-09-18 2023-09-18 一种自润滑的差速器总成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16476U true CN220816476U (zh) 2024-04-19

Family

ID=907007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523628.7U Active CN220816476U (zh) 2023-09-18 2023-09-18 一种自润滑的差速器总成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164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27109Y (zh) 输送线链条自动润滑装置
JP4701587B2 (ja) 電動式駆動装置
CN220816476U (zh) 一种自润滑的差速器总成结构
CN117404456B (zh) 一种具有旋转注油系统的行星减速机
CN112268073B (zh) 一种方便加长传动轴用万向节
CN205064022U (zh) 一种发动机及汽车
CN204900768U (zh) 锥齿轮传动装置、驱动前桥及车辆
CN211423335U (zh) 一种减速机
CN201679942U (zh) 立式减速机及其上出轴防漏密封装置
CN110410487B (zh) 驱动桥总成及压路机
CN212985978U (zh) 一种行星轮系减速机构的润滑结构及行星轮系减速机
CN211175284U (zh) 一种改进型减速机
CN202152845U (zh) 花键润滑装置及具有该花键润滑装置的传动齿轮箱
CN202301495U (zh) 一种柴油机的后取力传动组件
CN209688005U (zh) 全液压推土机分动箱
CN219472687U (zh) 一种人字齿行星齿轮箱
CN218823740U (zh) 一种行星齿轮垫片用试验机
CN206320240U (zh) 带双腔润滑的取力器
CN1414269A (zh) 一种避免抽油机减速箱漏油的方法
CN219694434U (zh) 一种轨道车辆齿轮箱的动态淋水试验装置
CN204664308U (zh) 螺旋锥齿轮减速机
CN203115067U (zh) 减速机
CN210715771U (zh) 一种便捷润滑的减速机
CN115534586A (zh) 减速装置和同轴式电驱动车桥
CN214946288U (zh) 一种填缝枪的齿轮箱传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