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06181U - 一种叠合板模具自动组装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叠合板模具自动组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06181U
CN220806181U CN202322687938.2U CN202322687938U CN220806181U CN 220806181 U CN220806181 U CN 220806181U CN 202322687938 U CN202322687938 U CN 202322687938U CN 220806181 U CN220806181 U CN 2208061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rizontal
cylinder
die
automatic
blan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8793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攀
王雪琴
刘士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Qingx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Qingx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Qingx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xi Qingx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68793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061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061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061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叠合板模具自动组装机,包括料仓、间歇下料装置、水平输送装置、对齐机构、锁螺丝机构和锁螺母机构;料仓具有竖向限位槽,竖向限位槽用于放置竖向叠放的若干个模具;料仓上具有上料口和下料口,上料口位于料仓上部,下料口位于料仓下部;间歇下料装置位于料仓的侧部开口处,间歇下料装置包括上下分布的上气缸和下气缸,下气缸用于控制从下料口往上第一个模具的定位,上气缸用于控制从下料口往上第二个模具的定位和落料;水平输送装置的部分位于下料口的下方以承接掉落下来的模具,对齐机构包括第一抵靠器和第二抵靠器。实现了模具组装的自动化,节省了劳动力,提高了加工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叠合板模具自动组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叠合板模具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叠合板模具自动组装机。
背景技术
叠合板模具是用于围成混凝土浇筑区域来制作混凝土板,需要多个叠合板模具首尾拼接固定进行延长,对于叠合板模具的拼接工作,通常是人工将叠合板模具端部对齐后,人工采用扳手将螺丝和螺母拧紧在对齐后的模具上,从而将两个模具固定在一起,装配效率低,劳动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叠合板模具自动组装机,解决了人工装配叠合板模具效率低、劳动成本高等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叠合板模具自动组装机,包括:
料仓,具有竖向限位槽,用于竖向叠放若干个模具;料仓上具有上料口和下料口,上料口位于料仓上部,下料口位于料仓下部;
间歇下料装置,位于料仓的侧部开口处,包括上下分布的上气缸和下气缸,下气缸用于控制从下料口往上第一个模具的定位和落料,上气缸用于控制从下料口往上第二个模具的定位和落料;
水平输送装置,其部分位于下料口的下方以承接掉落下来的模具,其余部分延伸至其他加工工位,以将模具输送至其他工位;
对齐机构,用于将水平输送装置上相邻两个模具抵靠对齐以及在模具组装完成后撤去对模具的作用力;对齐机构包括沿水平装置输送方向分布的第一抵靠器和第二抵靠器,第一抵靠器用于推动其中第一个模具向第二个模具移动,第二抵靠器用于推动第二个模具向第一个模具移动直至两个模具抵靠对齐;两个对齐模具的相邻两端分别固定设置一个挡板,挡板上均开设安装孔;
锁螺丝机构,包括螺丝放置器、第一移动机构和气动夹爪,气动夹爪安装在第一移动机构上,第一移动机构用于驱动气动夹爪将螺丝放置器中的螺丝取出,并将螺丝穿过两个对齐模具相邻两挡板上的安装孔,螺丝与安装孔一一对应;
锁螺母机构,包括螺母放置器、第二移动机构和气动扳手,气动扳手安装在第二移动机构上,第二移动机构用于驱动气动扳手从螺母放置器上取出螺母,并与夹爪配合将螺母螺纹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孔中的螺丝上以锁紧两个相邻的模具。
可选地,所述上气缸具有至少两个,均匀分布在料仓的侧部开口处;所述下气缸具有至少两个,均匀分布在料仓的侧部开口处。
可选地,料仓包括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第一架体的一侧开设第一竖向卡槽,第二架体的一侧开设第二竖向卡槽,第一竖向卡槽和第二竖向卡槽相对,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沿水平输送装置的送料方向分布在水平输送装置的上方,模具的相对两端分别滑动限位在第一竖向卡槽和第二竖向卡槽中。
可选地,料仓和间歇下料装置均具有相邻的两组或两组以上,多组料仓沿水平输送装置的送料方向分布在水平输送装置上方,多组间歇下料装置一一对应分布在两组料仓的侧部开口处。
可选地,还包括滚筒输送线,滚筒输送线的一端与水平输送装置的出料端对接,用于将组装好的模具输送至下一工位。
可选地,第一移动机构包括:
第一固定架,位于水平输送装置的侧部;
第一水平自动滑动器,安装在第一固定架上;
第二水平自动滑动器,固定安装在第一水平自动滑动器的滑座上,第二水平自动滑动器与第一水平自动滑动器相垂直;
第一竖向自动滑动器,固定安装在第二水平自动滑动器的滑座上;
第一旋转气缸,固定安装在第一竖向自动滑动器的滑座上,第一旋转气缸上具有旋转板;气动夹爪安装在旋转板上。
可选地,第二移动机构包括:
第二固定架,位于水平输送装置的侧部;
第三水平自动滑动器,固定设置在第二固定架上;
第二竖向自动滑动器,固定安装在第三水平自动滑动器的滑座上;
第二旋转气缸,固定安装在第二竖向自动滑动器的滑座上;
转动架,安装在第二旋转气缸上,第二旋转气缸用于驱动转动架转动;
水平驱动气缸,固定安装在转动架上;
气动扳手,安装在水平驱动气缸上,水平驱动气缸用于驱动气动扳手水平移动,水平驱动气缸驱动气动扳手的移动方向与第三水平自动滑动器垂直。
可选地,转动架为U形架,U形架的内部相对两侧壁均固定安装一个水平驱动气缸,水平驱动气缸上安装一个气动扳手,两个气动扳手上的吸取口的连线经过转动架的转动轴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间歇下料装置、水平输送装置、对齐机构、锁螺丝机构和锁螺母机构实现了叠合板模具的自动下料、自动装配和自动出料,节省了劳动力,提高了工作效率,装配稳定性好。
2、本实用新型通过上气缸和下气缸的配合,实现了叠合板模具的间歇下料,结构简单,下料稳定。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料仓和与之一一对应的间歇下料装置,提高了下料效率,方便组装不同长度的模具。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叠合板模具自动组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料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对齐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锁螺丝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中锁螺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中气动扳手的工作状态图;
图7为实施例中气动扳手和气动夹爪配合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料仓;11、第一架体;111、第一竖向卡槽;12、第二架体;121、第二竖向卡槽;13、料仓下支架;2、间歇下料装置;21、上气缸;22、下气缸;3、水平输送装置;4、对齐机构;41、第一抵靠器;42、第二抵靠器;43、安装底板;431、第一气缸;432、安装架;433、第二气缸;434、抵触板;5、锁螺丝机构;51、螺丝放置器;52、第一移动机构;521、第一固定架;522、第一水平自动滑动器;523、第二水平自动滑动器;524、第一竖向自动滑动器;525、第一旋转气缸;526、旋转板;53、气动夹爪;54、螺丝;6、锁螺母机构;61、螺母放置器;611、螺母振动盘;612、推送气缸;62、第二移动机构;621、第三水平自动滑动器;622、第二竖向自动滑动器;623、第二旋转气缸;624、转动架;625、水平驱动气缸;63、气动扳手;631、吸取口;64、螺母;7、模具;71、挡板;8、滚筒输送线;9、安装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如图1-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叠合板模具自动组装机,包括料仓1、间歇下料装置2、水平输送装置3、对齐机构4、锁螺丝机构5和锁螺母机构6;料仓1具有竖向限位槽,竖向限位槽用于放置竖向叠放的若干个模具7;料仓1上具有上料口和下料口,上料口位于料仓1上部,下料口位于料仓1下部;间歇下料装置2位于料仓1的侧部开口处,间歇下料装置2包括上下分布的上气缸21和下气缸22,下气缸22用于控制从下料口往上第一个模具7的定位和落料,上气缸21用于控制从下料口往上第二个模具7的定位和落料;水平输送装置3的部分位于下料口的下方以承接掉落下来的模具7,其余部分延伸至其他加工工位,从而将模具7输送至其他工位;对齐机构4用于将水平输送装置3上相邻两个模具7抵靠对齐以及在模具7组装完成后撤去对模具7的作用力;对齐机构4包括沿水平装置输送方向分布的第一抵靠器41和第二抵靠器42,第一抵靠器41用于推动其中第一个模具7向第二个模具7移动,第二抵靠器42用于推动第二个模具7向第一个模具7移动直至两个模具7抵靠对齐;两个对齐模具7的相邻两端分别固定设置一个挡板71,挡板71上均开设安装孔;锁螺丝机构5包括螺丝放置器51、第一移动机构52和气动夹爪53,气动夹爪53安装在第一移动机构52上,第一移动机构52用于驱动气动夹爪53将螺丝放置器51中的螺丝54取出,并将螺丝54穿过两个对齐模具7相邻两挡板71上的安装孔,螺丝54与安装孔一一对应;锁螺母机构6包括螺母放置器61、第二移动机构62和气动扳手63,气动扳手63安装在第二移动机构62上,第二移动机构62用于驱动气动扳手63从螺母放置器61上取出螺母64,并与夹爪配合将螺母64螺纹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孔中的螺丝54上以锁紧两个相邻的模具7。
通过上述设置,通过料仓1配合间歇下料装置2实现自动下料,通过水平输送装置3将模具7输送到装配工位,通过对齐机构4将两个模具7抵紧对齐,通过锁螺丝机构5和锁螺母机构6的配合将两个模具7通过螺丝54和螺母64固定装配为一体,装配完成以后,对齐机构4自动松开,水平输送装置3启动将装配好的产品送至下一工位,比如出料工位。本设备可以将两个模具7装配在一起,也可以将3个以上模具7装配在一起,以满足各种长度的装配。实现了模具7组装的自动化,节省了劳动力,提高了加工效率。
本实施例的叠合板模具自动组装机中,上述上气缸21具有至少两个,均匀分布在料仓1的侧部开口处;上述下气缸22具有至少两个,均匀分布在料仓1的侧部开口处。通过至少两个气缸来抵触模具7,定位效果好,下料稳定。
本实施例的叠合板模具自动组装机中,料仓1包括第一架体11和第二架体12,第一架体11的一侧开设第一竖向卡槽111,第二架体12的一侧开设第二竖向卡槽121,第一竖向卡槽111和第二竖向卡槽121相对,第一架体11和第二架体12沿水平输送装置3的送料方向分布在水平输送装置3的上方,模具7的相对两端分别滑动限位在第一竖向卡槽111和第二竖向卡槽121中。第一竖向卡槽111和第二竖向卡槽121配合形成上述的竖向限位槽。料仓1结构简单,成本低,方便放料和出料。
本实施例的叠合板模具自动组装机中,料仓1和间歇下料装置2均具有相邻的两组或两组以上,多组料仓1沿水平输送装置3的送料方向分布在水平输送装置3上方,多组间歇下料装置2一一对应分布在两组料仓1的侧部开口处。通过设置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料仓1和间歇下料装置2,提高了下料速度,此外多组料仓1的长度可以不同,从而可以组装不同长度的模具7,满足多种使用需求。
本实施例的叠合板模具自动组装机中,还包括滚筒输送线8,滚筒输送线8的一端与水平输送装置3的出料端对接,用于将组装好的模具7输送至下一工位。滚筒输送线8包括若干个平行且水平排列的滚筒。
本实施例的叠合板模具自动组装机中,第一移动机构52包括第一固定架521、第一水平自动滑动器522、第二水平自动滑动器523、第一竖向自动滑动器524和第一旋转气缸525;第一固定架521位于水平输送装置3的侧部;第一水平自动滑动器522固定安装在第一固定架521上;第二水平自动滑动器523固定安装在第一水平自动滑动器522的滑座上,第二水平自动滑动器523与第一水平自动滑动器522相垂直;第一竖向自动滑动器524固定安装在第二水平自动滑动器523的滑座上;第一旋转气缸525固定安装在第一竖向自动滑动器524的滑座上,第一旋转气缸525上具有旋转板526,气动夹爪53安装在旋转板526上。
通过上述设置,第一水平自动滑动器522、第二水平自动滑动器523和第一竖向自动滑动器524配合实现三维方向移动,第一旋转气缸525驱动气动夹爪53旋转,使得气动夹爪53可以进行转动以及三维方向移动,活动范围广,精度高。
本实施例的叠合板模具自动组装机中,第二移动机构62包括第二固定架、第三水平自动滑动器621、第二竖向自动滑动器622、第二旋转气缸623、转动架624、水平驱动气缸625和气动扳手63;第二固定架位于水平输送装置3的侧部;第三水平自动滑动器621固定设置在第二固定架上;第二竖向自动滑动器622固定安装在第三水平自动滑动器621的滑座上;第二旋转气缸623固定安装在第二竖向自动滑动器622的滑座上;转动架624安装在第二旋转气缸623上,第二旋转气缸623用于驱动转动架624转动;水平驱动气缸625固定安装在转动架624上;气动扳手63安装在水平驱动气缸625上,水平驱动气缸625用于驱动气动扳手63水平移动,水平驱动气缸625驱动气动扳手63的移动方向与第三水平自动滑动器621垂直。
通过上述设置,第三水平自动滑动器621和第二竖向自动滑动器622配合,实现了气动扳手63横向移动和纵向移动,转动架624带动气动扳手63转动,提高了气动扳手63的活动范围和灵活性。
本实施例的叠合板模具自动组装机中,转动架624为U形架,U形架的内部相对两侧壁均固定安装一个水平驱动气缸625,水平驱动气缸625上安装一个气动扳手63,两个气动扳手63上的吸取口631的连线经过转动架624的转动轴线。具体工作原理为:当第一个气动扳手63位于螺母放置器61处用于吸取螺母64的过程中,第二个气动扳手63位于模具7处将螺母64螺纹安装在模具7安装孔中的螺丝54上,然后转动架624转动180度,第二个气动扳手63位于螺母放置器61处用于吸取螺母64,第一个气动扳手63将螺母64安装在另一个螺丝54上,两个气动扳手63交替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施例的叠合板模具自动组装机中,第一抵靠器41和第二抵靠器42均包括安装底板43、第一气缸431、安装架432、第二气缸433和抵触板434,安装底板43位于水平输送装置3的一侧,第一气缸431固定在安装底板43上,安装架432的底部与第一气缸431的伸缩端固定连接,第一气缸431用于驱动安装架432靠近和远离水平输送装置3,第二气缸433固定在安装架432的上部,抵触板434固定在第二气缸433的伸缩端上。在模具7上间隔固定或一体设置若干个挡板71,抵触板434通过抵触挡板71从而将两个模具7抵紧对齐。具体工作原理为:
在两个相邻模具7输送至第一抵靠器41和第二抵靠器42之间时,第一抵靠器41和第二抵靠器42同时动作,具体的,两个第一气缸431分别推动相应的安装架432靠近水平输送装置3直至两个抵触板434分别与两个模具7中的挡板71相对,然后第一抵靠器41的第二气缸433沿水平输送装置3的送料方向推动其中一个模具7,同时第二抵靠器42的第二气缸433沿水平输送装置3送料方向的反方向推动另一个模具7,从而使得两个模具7抵紧对齐。在模具7装配完成以后,第二气缸433驱动抵触板434远离与之接触的挡板71,第一气缸431驱动安装架432远离水平输送装置3,从而将抵触板434远离模具7,然后水平输送装置3将装配好的模具7输送到下一工位。
本实施例的叠合板模具自动组装机中,螺丝放置器51包括螺丝振动盘,螺丝振动盘通过振动将螺丝54整齐排列后输送至其出口处供气动夹爪53夹取。气动夹爪53夹取螺丝54的螺丝头后将螺丝54移动至相应模具7的安装孔中。结构简单,自动化工作,节省了劳动力,方便气动夹爪53夹取螺丝54。
本实施例的叠合板模具自动组装机中,螺母放置器61包括螺母振动盘611和推送气缸612,推送气缸612位于螺母振动盘611出料端处,螺母振动盘611通过振动将螺母64竖向整齐排列后输送至螺母振动盘611的出口处,推送气缸612用于将螺母振动盘611出口处的螺母64推动至气动扳手63的吸取口631中,然后气动扳手63将螺母64安装到模具7安装孔中的螺丝54上。结构简单,自动化工作,节省了劳动力,方便气动扳手63吸取螺母64。
本实施例的叠合板模具自动组装机中,还包括料仓下支架13,第一架体11和第二架体12安装在料仓下支架13上,第一架体11和/或第二架体12在料仓下支架13上的位置可沿水平输送装置3的送料方向以及反方向调节。方便安装第一架体11和第二架体12,架体在料仓下支架13上的位置可调节,从而便于放置不同尺寸的模具7,满足更多的组装需求。
本实施例的叠合板模具自动组装机中,还包括滚筒输送线8,滚筒输送线8的一端与水平输送装置3的出料端对接,用于将组装好的模具7输送至下一工位。
本实施例的叠合板模具自动组装机中,还包括控制系统;间歇下料装置2、水平输送装置3、对齐机构4、锁螺丝机构5、锁螺母机构6和滚筒输送线8的电气设备均与控制系统电气连接。
本实施例的叠合板模具自动组装机中,还包括安装台9,第一移动机构52、第二移动机构62和对齐机构4均固定设置在安装台9上。具体的,第一移动机构52的第一固定架521、第二移动机构62的第二固定架、第一抵靠器41和第二抵靠器42的安装底板43均固定设置在安装台9上。第二固定架可以与第一固定架521结构相同,也可以不设置第二固定架,将第三水平自动滑动器621直接固定设置在安装台9上。
本实施例的叠合板模具自动组装机中,水平输送装置3包括输送带,输送带的上方侧部水平设置限位板,限位板与输送带平行;限位板用于限制模具7在输送带上发生偏移。此外,可选地,限位板在输送带上的宽度方向位置还可以通过移动机构进行调节,从而输送不同宽度的模具7,移动机构可以采用常规的长度调节结构。
本实施例的叠合板模具自动组装机的自动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人工上料;将叠合板模具7竖向叠放在料仓1中,控制下气缸22和上气缸21分别抵紧从料仓1出口往上的第一个模具7和第二个模具7;
第二步、下料;控制下气缸22松开第一个模具7,第一个模具7落到水平输送装置3上并被输送至下一工位;然后控制上气缸21松开第二个模具7,第二个模具7连通上方叠放的模具7下落,待第二个模具7下落到达料仓1出口处时,控制上气缸21和下气缸22同时伸出,使得下气缸22将第二个模具7抵紧定位,上气缸21将第二个模具7上方相邻的第三个模具7抵紧定位;待第一个模具7被水平输送装置3输送出后,重复进行本步骤中上述动作;
第三步、对齐:待相邻的两个模具7移动到第一抵靠器41和第二抵靠器42之间时,控制第一抵靠器41和第二抵靠器42将相邻的两个模具7抵紧对齐;
第四步、装配:控制气动夹爪53在第一移动机构52的配合下夹取螺丝54后伸入到相对齐的两个模具7端部挡板71的安装孔中,然后控制气动扳手63在第二移动机构62的配合下吸取螺母64后将螺母64螺纹固定安装在安装孔中的螺丝54上,从而将两个模具7固定在一起;
第五步、输送:控制第一抵靠器41和第二抵靠器42离开装配后的模具7,控制水平输送装置3将装配后的模具7输送出去,完成模具7的组装。
本实施例的叠合板模具自动装配方法中,可以将第二步替换为:
控制下气缸22和上气缸21同时松开对第一个模具7和第二个模具7的抵紧作用,在重力作用下料仓1内模具7下落,当第二个模具7下落到料仓1出口处时,控制下气缸22和上气缸21同时伸出,分别将第二个模具7和第二个模具7上方相邻的第三个模具7抵紧定位,待第一个模具7被水平输送装置3输送出后,重复进行本步骤中上述动作。

Claims (8)

1.一种叠合板模具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料仓(1),具有竖向限位槽,用于竖向叠放若干个模具(7);料仓(1)上具有上料口和下料口,上料口位于料仓(1)上部,下料口位于料仓(1)下部;
间歇下料装置(2),位于料仓(1)的侧部开口处,包括上下分布的上气缸(21)和下气缸(22),下气缸(22)用于控制从下料口往上第一个模具(7)的定位和落料,上气缸(21)用于控制从下料口往上第二个模具(7)的定位和落料;
水平输送装置(3),其部分位于下料口的下方以承接掉落下来的模具(7),其余部分延伸至其他加工工位,以将模具(7)输送至其他工位;
对齐机构(4),用于将水平输送装置(3)上相邻两个模具(7)抵靠对齐以及在模具(7)组装完成后撤去对模具(7)的作用力;对齐机构(4)包括沿水平装置输送方向分布的第一抵靠器(41)和第二抵靠器(42),第一抵靠器(41)用于推动其中第一个模具(7)向第二个模具(7)移动,第二抵靠器(42)用于推动第二个模具(7)向第一个模具(7)移动直至两个模具(7)抵靠对齐;两个对齐模具(7)的相邻两端分别固定设置一个挡板(71),挡板(71)上均开设安装孔;
锁螺丝机构(5),包括螺丝放置器(51)、第一移动机构(52)和气动夹爪(53),气动夹爪(53)安装在第一移动机构(52)上,第一移动机构(52)用于驱动气动夹爪(53)将螺丝放置器(51)中的螺丝(54)取出,并将螺丝(54)穿过两个对齐模具(7)相邻两挡板(71)上的安装孔,螺丝(54)与安装孔一一对应;
锁螺母机构(6),包括螺母放置器(61)、第二移动机构(62)和气动扳手(63),气动扳手(63)安装在第二移动机构(62)上,第二移动机构(62)用于驱动气动扳手(63)从螺母放置器(61)上取出螺母(64),并与夹爪配合将螺母(64)螺纹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孔中的螺丝(54)上以锁紧两个相邻的模具(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叠合板模具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气缸(21)具有至少两个,均匀分布在料仓(1)的侧部开口处;所述下气缸(22)具有至少两个,均匀分布在料仓(1)的侧部开口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叠合板模具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料仓(1)包括第一架体(11)和第二架体(12),第一架体(11)的一侧开设第一竖向卡槽(111),第二架体(12)的一侧开设第二竖向卡槽(121),第一竖向卡槽(111)和第二竖向卡槽(121)相对,第一架体(11)和第二架体(12)沿水平输送装置(3)的送料方向分布在水平输送装置(3)的上方,模具(7)的相对两端分别滑动限位在第一竖向卡槽(111)和第二竖向卡槽(121)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叠合板模具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料仓(1)和间歇下料装置(2)均具有相邻的两组或两组以上,多组料仓(1)沿水平输送装置(3)的送料方向分布在水平输送装置(3)上方,多组间歇下料装置(2)一一对应分布在两组料仓(1)的侧部开口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叠合板模具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滚筒输送线(8),滚筒输送线(8)的一端与水平输送装置(3)的出料端对接,用于将组装好的模具(7)输送至下一工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叠合板模具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第一移动机构(52)包括:
第一固定架(521),位于水平输送装置(3)的侧部;
第一水平自动滑动器(522),安装在第一固定架(521)上;
第二水平自动滑动器(523),固定安装在第一水平自动滑动器(522)的滑座上,第二水平自动滑动器(523)与第一水平自动滑动器(522)相垂直;
第一竖向自动滑动器(524),固定安装在第二水平自动滑动器(523)的滑座上;
第一旋转气缸(525),固定安装在第一竖向自动滑动器(524)的滑座上,第一旋转气缸(525)上具有旋转板(526);气动夹爪(53)安装在旋转板(526)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叠合板模具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第二移动机构(62)包括:
第二固定架,位于水平输送装置(3)的侧部;
第三水平自动滑动器(621),固定设置在第二固定架上;
第二竖向自动滑动器(622),固定安装在第三水平自动滑动器(621)的滑座上;
第二旋转气缸(623),固定安装在第二竖向自动滑动器(622)的滑座上;
转动架(624),安装在第二旋转气缸(623)上,第二旋转气缸(623)用于驱动转动架(624)转动;
水平驱动气缸(625),固定安装在转动架(624)上;
气动扳手(63),安装在水平驱动气缸(625)上,水平驱动气缸(625)用于驱动气动扳手(63)水平移动,水平驱动气缸(625)驱动气动扳手(63)的移动方向与第三水平自动滑动器(621)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叠合板模具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转动架(624)为U形架,U形架的内部相对两侧壁均固定安装一个水平驱动气缸(625),水平驱动气缸(625)上安装一个气动扳手(63),两个气动扳手(63)上的吸取口(631)的连线经过转动架(624)的转动轴线。
CN202322687938.2U 2023-10-08 2023-10-08 一种叠合板模具自动组装机 Active CN2208061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87938.2U CN220806181U (zh) 2023-10-08 2023-10-08 一种叠合板模具自动组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87938.2U CN220806181U (zh) 2023-10-08 2023-10-08 一种叠合板模具自动组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06181U true CN220806181U (zh) 2024-04-19

Family

ID=90699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87938.2U Active CN220806181U (zh) 2023-10-08 2023-10-08 一种叠合板模具自动组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061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549494U (zh) 一种板材剪冲一体生产线
CN110142561B (zh) 一种柔性钣金生产线送料机用浮动夹钳
CN108974474B (zh) 一种纸箱输送滚筒线及纸箱输送方法
CN220806181U (zh) 一种叠合板模具自动组装机
CN117182522A (zh) 一种叠合板模具自动组装机及叠合板模具装配方法
CN219859426U (zh) 一种具有辅助定位机构的开料系统
CN220806227U (zh) 一种用于叠合板模具的螺丝螺母自动装配机构
CN221069919U (zh) 一种叠合板模具自动下料机构
CN215508469U (zh) 电池极耳折弯装置
CN111300121B (zh) 一种空中分料搬送线
CN210523645U (zh) 一种薄板成型压机自动上下料装置
CN109290433B (zh) 一种新型管材冲孔装置
CN113928899B (zh) 一种送纸机的自动纠偏机构
CN221026280U (zh) 一种模胚加工用自动上料装置
CN215624598U (zh) 一种可线上加工的输送设备
CN220998501U (zh) 一种片料给料机
CN220497482U (zh) 一种拉杆箱的拉杆冲孔辅助设备
CN215545339U (zh) 一种手动切断机上料装置
CN215797017U (zh) 一种剪刀刀片上料机
CN218983114U (zh) 一种压铸胚件多功能模块式产品与渣料分离机
CN219985840U (zh) 一种用于机械加工的折弯成型装置
CN209680852U (zh) 折弯机
CN215796328U (zh) 激光切割用转运装置
CN215697722U (zh) 闭式冲床连续自动锻压生产设备
CN219358636U (zh) 端盖轴承压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