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85669U - 一种电动汽车前舱线束布线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汽车前舱线束布线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85669U
CN220785669U CN202322650795.8U CN202322650795U CN220785669U CN 220785669 U CN220785669 U CN 220785669U CN 202322650795 U CN202322650795 U CN 202322650795U CN 220785669 U CN220785669 U CN 2207856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harness
wire
front cabin
group
instru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5079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平其顺
王锋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Jinzhi New Energy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Jinzhi New Energy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Jinzhi New Energy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Jinzhi New Energy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65079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856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856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856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前舱线束布线结构,属于电动汽车布线技术领域,包括前围板和横梁;前围板两侧分别设有左过线孔和右过线孔;沿横梁布置前舱总线,前舱总线的两端分别引出左支线束组和右支线束组,前舱总线还引出仪表线束组;左支线束组包括数根线束组件,数根线束组件穿过左过线孔电性连接前舱的左功能模块组,右支线束组也包括数根线束组件,数根线束组件穿过右过线孔电性连接前舱的右功能模块组。通过沿横梁布置前舱总线和前围板的设置,使得前舱线束按照左右区域划分,同时,将各仪表线束集成于前舱总线,连接功能模块前各线束之间不再通过接插件连接,大大提高线束的可靠性,降低物料成本和线束的制造、组装工艺。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汽车前舱线束布线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汽车布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前舱线束布线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迅速发展,车内用于连通各功能部件的高压线束的走线布置也越来越受人关注。目前,新能源汽车高压电池多布置在汽车后部,而汽车前部也布置有大灯、喇叭等功能模块,因此必须采用高压线束将电能从汽车后部传输至电动汽车前舱,受制于车体空间结构,为了避免线束受挤压、被磨损、受热冲击和对周围电子零部件有EMC等情形,合理的线束布线结构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前舱线束布线结构多如图1所示,仪表台高压线束11和前舱高压线束12分段布置,前舱高压线束12从前舱经过单侧开孔的前舱围板延伸至驾驶舱,前舱高压线束12与仪表台高压线束11通过接插件13进行连接。但是,发明人认为,仪表台高压线束11和前舱高压线束12分段布置,不仅通过接插件13连接的多个端子存在退针风险,线束可靠性降低,而且加工工艺增加、物料成本增加。为此,需要设计出一种电动汽车前舱线束布线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理解本公开的背景,并且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现有技术的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发明人通过研究发现,仪表台高压线束和前舱高压线束分段布置,不仅通过接插件连接的多个端子存在退针风险,线束可靠性降低,而且加工工艺增加、物料成本增加。
鉴于以上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项,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前舱线束布线结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动汽车前舱线束布线结构,包括前围板和横梁;所述前围板两侧分别设有左过线孔和右过线孔;沿所述横梁布置前舱总线,所述前舱总线的两端分别引出左支线束组和右支线束组,所述前舱总线还引出仪表线束组;所述左支线束组包括数根线束组件,数根所述线束组件穿过所述左过线孔电性连接前舱的左功能模块组,所述右支线束组也包括数根线束组件,数根所述线束组件穿过所述右过线孔电性连接前舱的右功能模块组。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横梁为仪表管梁。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左功能模块组包括左前大灯模块、喇叭模块、真空泵模块。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右功能模块组包括右前大灯模块、洗涤壶模块、雨刮模块。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线束组件包括电缆线,所述电缆线的外端配设有接插头。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围板为注塑成型的塑料板。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仪表线束组包括数根仪表线束,所述仪表线束的外端配设有接插头。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左过线孔和所述右过线孔分别设有沉孔,所述沉孔内配设有过线胶体。
相比较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沿所述横梁布置前舱总线和前围板的设置,使得前舱线束按照左右区域划分,同时,将各仪表线束集成于前舱总线,连接功能模块前各线束之间不再通过接插件连接,大大提高线束的可靠性,降低物料成本和线束的制造、组装工艺。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结构中线束布线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中实施例2在前舱装配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中实施例2中线束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1、仪表台高压线束;12、前舱高压线束;13、接插件;2、前围板;21、左过线孔;22、右过线孔;3、横梁;4、前舱总线;41、左支线束组;42、右支线束组;43、仪表线束组;51、左前大灯模块;52、喇叭模块;53、真空泵模块;61、右前大灯模块;62、洗涤壶模块;63、雨刮模块;7、过线胶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仅用于区分所表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公开中所说“连接”,如无特殊具体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的“连接”。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成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如附图部分的图1至图3所示,设计出一种电动汽车前舱线束布线结构,包括前围板2和横梁3;所述前围板2两侧分别设有左过线孔21和右过线孔22;沿所述横梁3布置前舱总线4,所述前舱总线4的两端分别引出左支线束组41和右支线束组42,所述前舱总线4还引出仪表线束组43;所述左支线束组41包括数根线束组件,数根所述线束组件穿过所述左过线孔41电性连接前舱的左功能模块组;所述右支线束组42也包括数根线束组件,数根所述线束组件穿过所述右过线孔42电性连接前舱的右功能模块组;通过沿所述横梁布置前舱总线4和前围板2的设置,使得前舱线束4按照左右区域划分,同时,将各仪表线束集成于前舱总线4,连接功能模块前各线束之间不再通过接插件连接,大大提高线束的可靠性,降低物料成本和线束的制造、组装工艺。
以上实施方式中,列举出两种实施例实现上述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是公开一种电动汽车前舱线束布线结构,包括前围板2和横梁3;所述前围板2两侧分别设有左过线孔21和右过线孔22;沿所述横梁3布置前舱总线4,所述前舱总线4的两端分别引出左支线束组41和右支线束组42,所述前舱总线4还引出仪表线束组43;所述左支线束组41包括数根线束组件,数根所述线束组件穿过所述左过线孔21电性连接前舱的左功能模块组;所述右支线束组42也包括数根线束组件,数根所述线束组件穿过所述右过线孔22电性连接前舱的右功能模块组;通过沿所述横梁布置前舱总线4和前围板2的设置,使得前舱线束4按照左右区域划分,同时,将各仪表线束集成于前舱总线4,连接功能模块前各线束之间不再通过接插件连接,大大提高线束的可靠性,降低物料成本和线束的制造、组装工艺;
其中,所述横梁3为前舱内结构梁,本实施例中,所述左功能模块组包括左前大灯模块51、喇叭模块52、真空泵模块53,所述右功能模块组包括右前大灯模块61、洗涤壶模块62、雨刮模块63;所述线束组件包括电缆线,所述电缆线的外端配设有接插头,各接插头分别配接各模块以供电;所述前围板2为注塑成型的塑料板,减重的同时造价便宜;所述仪表线束组43包括数根仪表线束,所述仪表线束的外端配设有接插头,通过各接插头为车前舱的仪表模组供电。
如图1至图3所示,实施例二是公开一种电动汽车前舱线束布线结构,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是,所述横梁3为仪表管梁;所述左过线孔21和所述右过线孔22分别设有沉孔,所述沉孔内配设有过线胶体7,可以有效固线,避免车辆移动时,线束失去支撑在重力和惯性的双重作用下对接头处施加额外的牵引拉力,造成断路故障,同时,过线胶体7可以对线束形成保护,避免线束外皮与前围板直接接触破损。
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一些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的,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电动汽车前舱线束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围板(2)和横梁(3);所述前围板(2)两侧分别设有左过线孔(21)和右过线孔(22);沿所述横梁(3)布置前舱总线(4),所述前舱总线(4)的两端分别引出左支线束组(41)和右支线束组(42),所述前舱总线(4)还引出仪表线束组(43);所述左支线束组(41)包括数根线束组件,数根所述线束组件穿过所述左过线孔(21)电性连接前舱的左功能模块组;所述右支线束组(42)也包括数根线束组件,数根所述线束组件穿过所述右过线孔(22)电性连接前舱的右功能模块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前舱线束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3)为仪表管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前舱线束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功能模块组包括左前大灯模块(51)、喇叭模块(52)、真空泵模块(53)。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电动汽车前舱线束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功能模块组包括右前大灯模块(61)、洗涤壶模块(62)、雨刮模块(6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前舱线束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组件包括电缆线,所述电缆线的外端配设有接插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前舱线束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围板(2)为注塑成型的塑料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前舱线束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仪表线束组(43)包括数根仪表线束,所述仪表线束的外端配设有接插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前舱线束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过线孔(21)和所述右过线孔(22)分别设有沉孔,所述沉孔内配设有过线胶体(7)。
CN202322650795.8U 2023-09-28 2023-09-28 一种电动汽车前舱线束布线结构 Active CN2207856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50795.8U CN220785669U (zh) 2023-09-28 2023-09-28 一种电动汽车前舱线束布线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50795.8U CN220785669U (zh) 2023-09-28 2023-09-28 一种电动汽车前舱线束布线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85669U true CN220785669U (zh) 2024-04-16

Family

ID=906638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50795.8U Active CN220785669U (zh) 2023-09-28 2023-09-28 一种电动汽车前舱线束布线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856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324203A (en) Electrical harnessing structure for vehicle
CN100357132C (zh) 车辆用电源装置
US5424586A (en) Multiplex communication control unit
CN112864536B (zh) 电动汽车高压电池模组连接装置及连接结构
CN220785669U (zh) 一种电动汽车前舱线束布线结构
KR20200058275A (ko) 차량의 전원 간선 라우팅 구조 및 차량
KR200358267Y1 (ko) 차량용 통합 전자 모듈의 구조
CN102673494A (zh) 一种车架线束布线方法及其车架线束
JP4900689B2 (ja) インストルメントパネル裏面側の電線配策構造
CN202624118U (zh) 一种车架线束
JP3647678B2 (ja) フラット回路体取付構造
CN102098874A (zh) 一种汽车中央电器盒印制线路板
CN210363349U (zh) 一种汽车碰撞高压线束避免挤压的结构
CN108513466A (zh) 电动车控制器及电动车
CN218750650U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低压线束集成结构及车辆
JPH0542677Y2 (zh)
CN217804609U (zh) 具有电路线路的车身组件和车辆
CN110281861A (zh) 集线器、车辆、集线器控制方法及集线器控制装置
CN219716793U (zh) 机动车保险盒总成
CN211150491U (zh) 一种新型平台化汽车乘客舱保险丝盒
CN219981134U (zh) 用于汽车电路连接的柔性电路板及汽车
CN218958200U (zh) 一种车身线束
CN212447392U (zh) 可变换式双面插件引出的汽车用电气中央控制盒
CN218316559U (zh) 电驱高压线束装配结构和电动车
CN218335192U (zh) 商用车前围接线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